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培训对象:本校未参加新课程培训的所有教师。
二、培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培训的指导思想:
以dxp同志“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立足于市区师资现状,努力构建具有市区特色的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实施的师资培训模式,为市区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训的目标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实施的共识。通过对初中教师的培训,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与责任感,积极支持、理解并主动参与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实施。
2、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培训与教改实践、课题研究,使初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适应我市素质教育的新进展。
3、构建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培训、教研、教科研结合,努力探索新的教学评价模式,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评价教师,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巩固已有的校本课程,提升水平,增强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年秋,全市基本形成一支适应新课程体系的量足质高的教师队伍,为初中全面实施新课程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培训的内容与基本原则
(一)培训内容:
新课程师资培训主要分两部分内容:一是“通识培训”,指宏观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养为主的培训;二是“学科培训”,是以拓展与更新学科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探索研究性学习新模式的培训和以掌握学科新课程标准、分析新教材,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及要求等方面的特点和相应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培训。
(二)培训基本原则
根据省实施新课程的规划要求,结合我校师资的实际,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总的原则是: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每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及新教材前都必须接受培训。在具体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通识培训、学科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
为体现理念领先,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对理论的认识。在培训中要坚持通识培训、学科培训、专题培训的三者结合。各个阶段的培训应有所侧重,在更新理念阶段,以通识培训为主,兼顾以拓展与更新学科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探索研究性学习新模式为主的学科培训;在实践操作阶段,以应急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培训为主,同时兼顾与此相关的通识培训。专题研究培训均应结合其中。
2、“实践、培训、总结、提高”相结合。
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要始终贯穿于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要在培训基础上实践,在实践中培训,提倡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要建立反馈制度,形成实验档案材料(随笔、体会、过程记载、情况记录),及时总结、反馈和提炼。
3、培训、教研和教科研相结合。
新课程师资培训其根本目的是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要把培训与学科教学研究结合起来,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要把培训、教研、教科研结合起来,针对实施新课程在教学中反映的具体问题以及师资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课题研究,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
4、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结合,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
注重面向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培训中要体现集中与分散结合,辅导与自学结合的原则。对新课程实施中的具体教学问题,应通过骨干教师的短期面授,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积累经验,指导全体。
5、传统师资培训方式与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培训相结合。
宏扬传统师资培训方式之长,千方百计运用多媒体和局域网等手段开展师资培训,拓宽培训方式,增加信息量,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
四、培训安排
培训实施阶段**年2月——**年7月
新课程师资培训原则上分二类培训。一类培训针对县级辅导员和骨干教师,首先使他们提高教育理念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校本培训中起辅导作用;第二类培训属全员培训。
(1)新课程培训者培训×××人,包括部分教学研究组长。
(单独办班,**年4月15日——4月30日)。
(2)全员培训×××人: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年4月------7月)
每类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通识培训为主,辅之《学科课程标准》初步学习。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明确实施新课程的意义;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重点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课程改革目标、教学理念和策略、课程与教材评价;了解新课程设置及课时比例认识;结合通识培训学习《学科课程标准》。
第二阶段:学科培训为主。《学科课程标准》学习与通识有关理论结合;《学科课程标准》精神在教学中实施:《学科课程标准》理念在现行教材中的实施;一年级新教材典型课例。
第三阶段:学科教育培训。深入开展通识培训;重点进行新教材,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培训。
上述培训可采用通读文本、自训自练、讲座辅导、案例分析、交流研讨、教学展示、课堂评价等多种形式,应坚持教师自学、集中辅导、小组研讨、校际交流等多种途径。
篇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变革,转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给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随着计算思维概念的升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渐起。2012年8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正式启动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的申报,“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等22个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获得批准(教高司函[2012]188号文件),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与此同时,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简称“研究会”)也组织了一批本科与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助推我国新一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年多来,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和研究会“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引领并深化了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阶段性成果凸显。无论是对计算思维概念的理解与认识,还是将其融入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无论是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本质的认识,还是对其规律的总结;无论是对新一轮改革目标及特征的认识,还是对其改革思路的明晰与实施;无论是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设计,还是对其中具体课程与教材的开发,都引发了广泛且深入的思考、交流、研讨和实践。
《计算机教育》杂志密切关注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于2013年第20期刊出“特别视点”《关于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解读》后,特策划本期专题。专题收录的5篇文章是中国铁道出版社支持资助的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和研究会“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成果,内容突出了“面向应用、需求导向、能力核心、分类指导”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律和原则。有计算机基础教育著名专家、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负责人,基于多年教学实践与研究对新一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看法与反思;有资深教授基于实证研究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教学的改革方案;有年轻博士、教授将计算思维有机融入本科或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我们期望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广大一线教师能分享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繁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推动新一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整体联动;典型引路;教学模式
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它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明确了方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以课程改革为主要载体,牵动教育理念、运行机制、培养模式等全方位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和积极实践,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课程改革必须向纵深推进。基于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以求进一步明晰未来深化课程改革之方向。
一、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全社会整体联动
近1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往的经验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整体联动才能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无论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在运行进程中随着矛盾的运演而日渐清晰和完善的。因此,深化课程改革不只是对学校层面广大校长、教师的新课程执行能力的严峻挑战,也是对政府、家长及整个社会的一次考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Ⅲ,政府、学校、家长等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首先,就政府层面来说,我国的课程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政府在这场改革中始终担当着主体角色。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改革的推动和进一步深化取决于各级政府的课程领导力。代表国家意志的宏观政策,其作为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欲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必须通过省、地、县各级政府对课程改革政策的深刻领会和科学解构,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区域改革目标及其行动线路,通过资源配置、制度保障、检查督导、专业引领等有效的行政举措,为课程改革创设条件与环境,形成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这其中,区域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目标的调整和完善是否到位?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是否适合、有效?检查督导、专业引领是否得力?这些问题无疑对各级政府课程改革领导力的专业化水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目前,各地课程改革的推进还很不平衡,这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教育基础、文化传统等不无关系,但其与当地政府对课程改革领导的执政能力也高度相关。一些率先进行课程改革并成效显著的地区的经验表明,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当地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有力的专业指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学校层面而言,课程改革的终端结果必定要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方能实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校长与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态度、状态、素质、能力至关重要。“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学校办学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基层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改革力,关键是如何使它焕发出来。课改总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实施模式及经验必须在学校里创造,学校的价值就在这里,学校的作用也在这里。”其中,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动者、组织者、指挥者,是保证学校这一组织机体得以良性发展的大脑和中枢。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是否认同,校长能否将课程的宏大目标及相关政策转化为广泛认同的学校愿景,校长能否通过思想发动、制度安排等举措有效动员人、财、物等资源形成促动课改的整体合力,校长能否对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提供专业支持、咨询与帮助,等等,决定着一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实施水平。就目前现状而言,校长队伍的素质还远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难以担负课程改革的重任。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无疑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校长专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篇4
【摘 要】教师专业化是培养我国高素质教师人才的重要保障。文章分析了我国中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现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我国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针对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优化物理专业课程设置、增加教育课程门类、加强教学实践和教学技能的培训以突出师范特色等改革方案。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化培养;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010-02
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要途径和目标,是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主要基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载体。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直接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其中教育类课程更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性课程和核心课程。如何适应我国目前教师专业化需要,不断推进教育类课程改革,强化师范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技能,是我们高等师范院校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我国中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现状
中学教师专业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学科知识的专业化,能够担任相应学科知识的教学任务,要求教师学历水平的高层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技术来武装教师的头脑;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化,要求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与其从事的职业相适应,使教师能够传授知识,合格地担负起培养人、教育人的任务。这就是说,中学教师不单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专业、一种专业岗位,教师职业的性质就像律师、医生、工程师一样,不是一个具有一定学历水平的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等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所以,一个合格的专业化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教学技能和较高的道德水准。然而,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培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1.现今中学教师来源多样化,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共同竞争教师岗位的现象,其原因是非师范生只要经过短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培训即可获取教师资格证,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
2.目前师范高校又普遍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所培养的学生师范特色不突出,不适应中学新课改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3.师范高校普遍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但理论内容多,实际技能训练少,大多是纸上谈兵。
4.师范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老三样(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内容陈旧,已严重滞后于当前的中学新课程改革,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严重脱节,师范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不够充分。
5.虽说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办学目标,但长期以来,高校倚重学术、过度强调学术建设,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技能”的发展倾向,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化培养工作的进行。最典型的脱节就是见习和实习制度的形式化,实习基地非常缺乏,即使有学校愿意接受实习生,但给予的实战机会少之甚少,甚至有些学生只能试讲一堂课。其他教育工作,如班主任工作更是谈不上,还有的是放羊式的教育实习,学生名义上是去家乡中学实习了,但实际上不少学生在实习期间去打工、找工作了。教学实习一直被认为是师范教育最有特色、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也已名存实亡了。6周的实习生活很多时候成了学生“悠闲”的假期,没有实习的真实内容,更没有实习的实际效果。
总之,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已严重滞后于当前的中学新课程改革,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到中学工作岗位后难以在短时间内胜任教师工作,这些新教师的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都比较薄弱,即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已经成为中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新阻力,为了继续推进基础教育新课改,提高中学教师专业化水平,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中学物理教师作为教学的专业人员,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应改革和完善物理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理论体系,明确专业化知识框架,训练掌握作为未来教师工作的方法和技能,改进阻碍物理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培养模式,改革当前的物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当前实际,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重新规划物理学科专业课程。针对当前物理学科专业课程在课时计划中所占比例过高,专业知识学习过深、过细的弊端,在课程设置与改革中应当重新规划:一是精简课时,适当减少物理学科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二是精简内容,明确主干,把重复的内容进行合并,删减过时的、与实际无紧密联系的课程,增设一些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方面的知识。为此,我们建议适当减少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固体物理等理论物理课程的课时量,通过选修的形式让考研学生或有兴趣的学生去继续深入学习,多开设一些现代物理学知识和与中学物理教学联系密切的选修课程,如中学物理解题研究、物理学习方法论、物理学史、中学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具制作等课程,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理论水平,保障他们能“教物理”,形成良好的“职业性格”。
2.增加教育课程门类和课时。完善当前的课程结构,建立全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培养专通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改变传统高师本科物理教育中教育课程门类较少、课时不足的局面,增设能够培养学生教育理念和有利于教师工作专业化、现代化的教育类课程,切实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和实际的教育能力,从而加大学生对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如以必修课形式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物理教学法,以选修形式开设青少年心理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学等深受学生欢迎的教育学科课程,以便学生能学到更多、更广、更深的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
3.加强教育实践和教学技能类的课程,以突出师范特色。在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中,教育实践和技能课程是包含在教育类课程中的,没有作为单独的课程模块提出来,所占课时比例较小,没有得到高师院校的充分重视,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师范特性不突出,教学技能贫乏。因此,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要提高教育实践和教学技能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比例。如以必修课形式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三笔(钢笔、粉笔、毛笔)字、普通话、微格教学、教学实习等课程,以选修形式开设网络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书法艺术、教具制作等课程,进一步强化师范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师范素质,突出师范特色。此外,加强教育实践,还必须适当延长教育见习、实习时间,改变过去单一、集中的实习方式,采取分散与集中、连续与阶段相结合的实习方式。这样做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强化教学技能。
4.高师与中学校校联合有利于物理学毕业生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高等师范院校要大力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能够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打开校门和中学联合起来,将校校合作引入高师教育教学之中,开辟物理师范生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平台。高校的学术优势紧密结合中学的教学资源,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职前教育以培养具备基本素质的合格中学物理教师为目标,提高物理学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职后教育是对毕业后的新中学物理教师做通识培训,设定相应的班主任工作技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的培训。对已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物理教师,培养目标是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开设物理学前沿动态讲座课、物理教学研究动态等课程。
物理教师专业化和物理教师教育专业化已成为世界发展潮流,是我国物理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不仅要改革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开放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要尽快改革现有的物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改革中,应充分考虑教师的“边际性”和“双专业性”,把普通文化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物理专业课程按照合理的课时比例,以必修和选修的开设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让高师与中学校校联合对物理教师职前职后实行一体化培养,逐步提高师范院校对物理教师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曾宗福.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培养[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报,2007,11(1):51-54.
篇5
2015年中考,山东省青岛市首次实行分数和等级制并行的政策。对于青岛市2015年中考政策,早在2013年就公布了初步方案,根据当时的方案,2015年中考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由青岛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考试,全市统一命题,也意味着中考考试科目将从现在的6门增加到11门。其中,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科目分为及格、不及格两个等级,其它考试科目分为A、B、C、D、E五个等级。考查科目包括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由初中学校组织考查,学校自主命题。考查科目成绩分为及格、不及格两个等级。为便于高中学校的录取,青岛市教育局还出台了不同学科、不同等级组合之间的置换原则,解决了家长们担心的孩子偏科可能带来的后顾之忧。
等级制评价最大的优势是减轻“分分必争”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实行百分制评价,等于将一个学科分成100个或更多等级。实行等级制评价,将一个学科分成5个等级或者2个等级,较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某些学科成绩达到一定等级后,可以用更多时间加强薄弱学科学习。等级制评价让学生的优势学科得到凸显。传统的分数制录取是以0.5分为单位将学生按分数排队,很小的分数差距都可能决定许多学生的升学之路。而等级制录取模糊了分数对学生学业成绩过于精细的区分,避免单纯地按分数排队,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被教育主管部门寄予了厚望的完全等级制改革,因为考生和家长的不支持而被紧急叫停,取而代之的是分数和等级并行的录取模式,即先按照总分从高到低录取,总分相同的考生按学科等级组合择优录取。
对于目前公布的分数和等级并行的中考方案,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民书表示,目前的中考改革方案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政策,但他并没有明确表示下一次改革的时间表。
篇6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水培花卉,生物科学素养,推进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必修课程。2003年教育部完成了高中新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它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和要求设计的。其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它同时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难点,因为它是“三无课程”——无课标、无教材、无教参。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自身,有许多学习内容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载体。因此希望结合我校自身特点和生物学科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生物资源优势,拓展教学空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与实施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将生物学知识教学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使教学成为学习知识、探究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不断反复学习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把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例如,我在学生学过人教版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之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常见的课型——设计制作型,借助课题研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构建“水培花卉”的综合实践活动。因为花卉水培是对传统花卉栽培方法的一种全新的突破,具有简便易行、适合室内环境生长的特点,是利用家庭资源就能进行的内容,解决了在校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注意安全的问题。另外学生见到了平时难以见到的多姿多彩的植物根的形态、丰富多彩的水培花卉品种,产生足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合作者、协调者、服务者,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实施和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亲身经历、直接体验,要做到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的有机结合。因此当我们确定了“水培花卉”这个主题之后,要求学生自主制定活动方案。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再指定小组长。首先开展适合于水培的花卉种类的调查与采集,并且认识其耐受水环境的生物学性状,接下来在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解决很多相关的问题:
(1)了解营养液的成分,科学配制和使用营养液。我给了学生必要的提示。在必修一中介绍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生物体内的这些元素必然是从其周围环境中吸收来的。因此营养液的成分也就是用含有这些元素的化合物以适当的比例和浓度配制而成的。其中各种元素的重要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和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来验证。在培养过程中及时确定各营养成分的比例和浓度,以免植株生长过程中营养不良或出现烧苗甚至枯死等现象。
(2)促进水培花卉快速生根成活、正常生长。学生经过讨论后发现可以利用植物激素调节的原理。我指导学生到农药店购买生长素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做促进生根实验;访问农药店售货员、访问科研工作者,收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标签或说明书;调查回来后还要进行分析,与同学交流。经过社会调查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不同小组的水培花卉生长发育情况有所不同。当生物体的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体才能表现为生长现象。学生综合已学过的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解决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水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另外养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烂根现象主要原因是营养液中缺氧影响根系的呼吸作用。如何增加溶氧量?学生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各显神通。
(4)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惊奇地发现有的容器中培养液变成绿色,开始有藻类植物生长。夏季气温升高,水里还有虫卵。我适时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利用生态学平衡原理是否把水培花卉改造成生态瓶?学生们纷纷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之后,相互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的生态瓶存活时间最长。
一盆小小的水培花卉蕴含着大量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施展的广阔空间。最后学生还研究水培花卉对室内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对室内环境的净化效果。通过活动,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了解社会生活中的生物科学,懂得生物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了正确的科学观。学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发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小组合作与人际交往沟通。
最后,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撰写科技小论文。活动结束后,运用丰富多彩的水培花卉实物及根据有关实验结果制作的图文声像资料的展示,还开展有关水培花卉的专题讲座和创建水培花卉科普网站,激发学生探索植物乃至生命世界奥秘的浓厚兴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进社会。因此,我们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主题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
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导入;案例分析
一、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自1987年起,高中生物课程经历多次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四条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浙江省于2006年开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
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
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此后,我省于2012年再次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此次深化课改明确提出
“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课改思路。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来实现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式,倡导有效教学。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师受到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新课程的适应程度普遍不高。
因此,要实现从被动性向自主性的转变,最主要的是教师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课堂教学的第一个关键环节――课堂导入能够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落实新课程理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导入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落实有效教学,而课堂导入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课堂导入与新课程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有效教学与课堂导入
有效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吸引学生投入课堂教学。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环节入手,而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课堂导入的方法会有所不同,但课堂导入一定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再生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有效课堂导入的一般过程如下:首先,教师通过展示素材引起学生的关注,再进一步进行素材的剖析引起学生的持续关注,然后通过设疑引起学生的思考并引出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学生能够体验到这样的情绪:从感兴趣到聚精会神进入课堂情境,再到兴奋地完全进入课堂情境,最后以适宜的情绪状态进入课堂学习。
(二)课堂导入的作用
课堂导入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主要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因此,按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1.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习内容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能较快地进入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认识活动,所以,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应该引之深思。
有经验的教师通过精彩的导入,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接着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的学习欲望越强烈,产生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2)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兴趣是知识的先导,注意则是学习的门户。”在上课开始时,大多数学生的思绪还停留在课间活动中,教师如果马上开始新知识的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良好的注意力,是学生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所以,导入的首要作用就是抑制学生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将其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上来,使学生保持兴趣。
(3)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在导入时简练地提示教学内容的本质问题,可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学习重点、学习任务和要求。因此,很多教师在新课的导入部分明确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方向。
(4)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学生的认知能力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上提取相应部分来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新旧知识建立起有机联系。尤其是高中生物学的知识逻辑性和规律性很强,很多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更加需要通过导入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有效的导入不但能起到以上提到的四大作用,还存在一些潜在的影响作用。如:教师在课堂导入时的鼓励、期望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学生对学习投入更大的热情,而来自学生的积极反馈又会进一步鼓舞教师,从而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进步。
2.对教师教学的作用
课堂导入不仅要求教师能够综合把握本专业课程知识以及了解其他课程与学科,同时,也要求教师对生活实际、时事政治以及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
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导入艺术的达成,需要在平时关注课堂内外,提炼导入方法,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三、高中生物学课堂导入优秀案例分析
高中生物学课堂导入是指在生物课堂教学开始的1~5分钟内,教师和学生互动活动的统称,包括教师、学生、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活动等),它是教师事先设计的、根据课堂生成问题有意识地进行调整、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生物课堂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学课堂导入设计既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又要具有针对性、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简洁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已有多数教师通过在教学一线的辛勤工作,促进课堂导入的不断创新,使课堂导入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中绽放光彩。下面结合高中生物学优秀课堂导入的具体案例,分析课堂导入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促进作用。
案例一: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细胞核”
【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多莉羊吗?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出生的吗?你们能在此图中帮它寻找妈妈吗?
【ppt展示】多莉羊的生殖过程。
【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有同学说是生育它的丙羊,有同学说是提供细胞核的甲羊,还有同学认为是乙羊,那究竟谁是多莉羊的生物学母亲呢?让我们从今天的学习内容“细胞核”中去寻找答案。
该导入精简又紧扣学习内容,通过创设情境连续设问导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与常用的直接导入相比,结合生物学的科学发展导入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素质教育,贯彻新课程理念。
案例二: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
【教师】有一位著名女舞蹈家给萧伯纳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说:“如果我们两结婚,生个孩子有你那样的智慧和我这样的外貌,该有多么美妙!”萧伯纳回信说:“那个孩子如果只有我这样的外貌和你那样的智慧,就糟透了。”如果他们真的结婚,到底孩子会是什么样呢?
【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虽然我们知道双亲都要贡献遗传物质,但后代的形状却总会表现出非常大的随机性,那么,生物的性状是如何遗传呢?
【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创意,有机会课后可以进行深入探讨,而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位科学家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就是孟德尔。今天我们就循着他留给我们的实验线索,与他进行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通过分析来初步体验他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该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在后续学习中能更容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与常用的导入方式相比,结合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更能活跃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符合新课程理念,对于落实有效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以上优秀案例分析中可知,课堂导入对落实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促进作用,因为它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更高层次的课堂导入还能结合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促进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甚至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高中生物学课堂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同时,能使学生和教师及时进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以最佳状态实现有效教学。
课堂导入的变革能从一方面反映出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至课堂导入,大到整节课堂教学都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理念不符的现象,比如:教学方式仍以讲授式为主,重形式化的探究活动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并有待进一步解决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允.新课程“新”在何处: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教育发展研究,2001(9):5-10.
[2]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解读[J].浙江教育研究,2012(4):8-10.
[3]王金泉.基础教育改革,我们忽视了什么:关于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教师适应状况的思索[J].中学生物教学,2011(3):6-8.
[4]余文森.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J].教育发展研究,2007,
222(Z2):38-42.
[5]陆凤娟.高中生物课堂导入的有效性研究[J].科学教育,2012(2):57-58.
[6]祖兆富.如何让化学课堂的课题导入精致化[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49-50.
[7]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篇8
我作为奋战在基础教育一线的物理教师,常常在思考:如何使物理课程的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科学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将物理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摆脱学习物理过程中的枯燥、抽象的禁锢,激发他们无穷的学习和探索热情呢?新课程改革方案中重视校本课程的开设,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突破口。现结合我校本学期校本课程的开设及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依据物理学科特点,校本课程的开设应尽可能丰富多彩。
物理现象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多领域,多层面。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活,学生们本身就有去探究周围发生事件原由的浓厚兴趣,因此,我们所开设的校本课程应根据年级和年龄差异,尽可能的丰富多彩,如结合高一物理的知识特点,可开设与力学现象有关的校本课程。例如:“无处不在的力”;“神秘而又实在的太空”等。结合高二物理的知识特点,可开设与磁电及光现象有关的校本课程。例如:“神奇的电磁世界”;“梦幻的光学”等。结合高三物理的知识特点,可开设与原子核物理相关的课程,例如:“原子探秘”;“核能的和平利用”等。不强求知识点的面面俱到,但知识面应涵盖高中阶段的相关重要基础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物理知识和观察到的现象与生活、社会中的物理过程结合起来,切身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无穷乐趣和实用价值。
二、同一知识层面的课程开设应以点代面
拿“无处不在的力”为例,可以“生活中的力学”为点,辐射到“游乐场中的力学”、“体育场上的力学”。子课题的开设可集思广益。如:你会放风筝吗?你是靠什么行走自如的?过山车为何不掉下来?你荡过秋千吗?冲浪运动员为可不掉进海里等。生活中的力学现象随处可见。体育场上的力学体现更高层次的生活,而游乐场中的力学让人们娱乐身心。如果我们都能遵循力学规律,那生活才能踏实,和谐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倍感有滋有味。
三、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课程开设应不失时机
篇9
关键词:课程改革;整体联动;典型引路;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它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明确了方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以课程改革为主要载体,牵动教育理念、运行机制、培养模式等全方位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和积极实践,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课程改革必须向纵深推进。基于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以求进一步明晰未来深化课程改革之方向。
一、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全社会整体联动
近1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往的经验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整体联动才能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无论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在运行进程中随着矛盾的运演而日渐清晰和完善的。因此,深化课程改革不只是对学校层面广大校长、教师的新课程执行能力的严峻挑战,也是对政府、家长及整个社会的一次考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Ⅲ,政府、学校、家长等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首先,就政府层面来说,我国的课程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政府在这场改革中始终担当着主体角色。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改革的推动和进一步深化取决于各级政府的课程领导力。代表国家意志的宏观政策,其作为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欲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必须通过省、地、县各级政府对课程改革政策的深刻领会和科学解构,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区域改革目标及其行动线路,通过资源配置、制度保障、检查督导、专业引领等有效的行政举措,为课程改革创设条件与环境,形成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这其中,区域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目标的调整和完善是否到位?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是否适合、有效?检查督导、专业引领是否得力?这些问题无疑对各级政府课程改革领导力的专业化水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目前,各地课程改革的推进还很不平衡,这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教育基础、文化传统等不无关系,但其与当地政府对课程改革领导的执政能力也高度相关。一些率先进行课程改革并成效显著的地区的经验表明,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当地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有力的专业指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学校层面而言,课程改革的终端结果必定要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方能实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校长与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态度、状态、素质、能力至关重要。“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学校办学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基层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改革力,关键是如何使它焕发出来。课改总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实施模式及经验必须在学校里创造,学校的价值就在这里,学校的作用也在这里。”其中,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动者、组织者、指挥者,是保证学校这一组织机体得以良性发展的大脑和中枢。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是否认同,校长能否将课程的宏大目标及相关政策转化为广泛认同的学校愿景,校长能否通过思想发动、制度安排等举措有效动员人、财、物等资源形成促动课改的整体合力,校长能否对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提供专业支持、咨询与帮助,等等,决定着一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实施水平。就目前现状而言,校长队伍的素质还远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难以担负课程改革的重任。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无疑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校长专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p#分页标题#e#
最后,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较原有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角色上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并不断提高对课程的整合能力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育结果向重教育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目前,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正驱动教师的职业状态及生存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依赖于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认同,依赖于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实践,并能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塑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力,以全新的职业状态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新进展提供重要支撑。
将新课程由政策理念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由宏大的政策主旨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有力度的专业支持。在既没有成功的案例及经验参照,又缺乏专家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一线校长、教师独自完成这种转化是不现实的。一线校长、教师大都没有丰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淀,而日常又被绑定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没有能力也无更多的精力来开展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校长、教师形成紧密的对话机制,实现实质性的连接与互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帮助教师理解、体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共同探索、创生新课程的实施模式。一线校长、教师也只有经过课改实践及与之相伴的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系统化专业引领,才能正确把握新课程要领,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付诸教学实践。
当然,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社会子系统,文化传统、社会评价导向、家长价值取向等无不影响着教育的实际走向和实践形态。因此,课程改革不单是教育系统自身就能包揽完成的,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及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社会、家长共同来深刻反思传统的功利主义教育观
念的弊端,广泛认同新课程的理念,共同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舆论环境,共同促动课程改革实现新的跨越。
二、“典型引路”是目前深化课程改革实践的迫切诉求,要切实以此为抓手将课改引向深入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改革的急先锋,特别是广为人知的江苏省洋思中学所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所进行的“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他们勇作改革的弄潮儿,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使新课程实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和追崇,为我国新课程的整体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即一线校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予以广泛认同,并表现出空前的参与积极性。但这也表明我国广大一线校长、教师的素质能力存在局限性,在驾驭新课程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教学一线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独自完成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任务。同时也表明,受制于教研机制和教研力量的制约,目前教研员对中小学的专业指导根本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难以为一线校长、教师提供及时、有力的专业支持。寻找可参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改榜样、摹本成为广大一线校长、教师迫切的实践诉求。他们希望找到实施新课程的有形载体,找到具体可行的实施模式,找到在具体实施中应当注意解决和规避的问题,找到可用来借鉴的具体经验。这是因为,只有在与具体经验的对照中,他们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政策与理念,悟出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通道,找到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有效步入个性化的新课程探索实践。 #p#分页标题#e#
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课改中先进的典型和成功的榜样,积极帮助和扶持这些学校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帮助它们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给予它们办学条件、专业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协助它们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逐步由局部到整体走向模式化建构。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行政导向的作用,推出一批诸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它们实施课改的创新精神和宝贵经验,充分发挥成功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无疑将对课程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院校、相关教科研机构要增强课程改革的急迫感、使命感,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形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一线校长、教师一起开展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形成务实、高效、直接对话的教研共同体。高校或教科研机构可以重点扶持一批学校、教师率先进行创新尝试,由局部突破到整体建构,摸索改革路子,积累成功经验,不断加以理论总结和提升,形成对课程改革推进路径的普遍性规律的认识,并通过鲜活的成功个案、不断深化的理论认识来引导和推动更多的学校与教师步入课程改革的快车道,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各地、各学校都应深刻认识到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要从各地、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帮助、扶持、培植所在地区的学校典型、学科典型。各个学校也应树立起自己的学科典型、教师典型,大胆地走“典型引路”的课改之路。一批批典型将以它们成功的鲜活经验演绎出有形的课改实践图景,以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成功做法、有效改进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所产生的积极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等具体、有形的“现身说法”,对广大一线校长、教师就新课程理念进行生动的解读,以实践经验所具有的现场感强、启发性强、操作性强、贴近实际、易于借鉴效仿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来引领和带动一个个区域、一批批学校、一支支队伍更加深刻地领悟新课程、适应新课程,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新课程。
三、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载体,努力推动新课程运行的常态化
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适合的载体为支撑。近年来,许多地区和学校通过组织学习观摩典型经验、听取专家报告、实施校本研修等方式,积极为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努力探索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换的通道,即从多种维度来寻求有利于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适合的载体。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做法和尝试还显得凌乱无序,要么应景性地组织教师听几场专家报告,要么抓一阵子教师集体备课,要么组织几次教师公开课,要么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几所学校,等等。这些做法停留于被动应付,走过场的成分多些,使课程改革成了注重外在形式的跟风应景之作;或是受制于能力不足,只是在局部细节上小打小闹,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内涵建设则远远不够。我国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建构已势在必行,而选择适合的载体则尤为关键。
就学校层面而言,实现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依托。教学模式是任何学校等教育组织都必须依托的组织、计划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一般意义而言,教学模式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提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教学目标,设定较稳定的结构和方式来调配和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内容、方法与管理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活动程序和操作要领,以保证教学活动按规定方式展开和功能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中介性。它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可将教学理论范型化,又可将具体经验概括化,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正是适合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才使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成为可能,使新的理念转变成人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方式,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同时又使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个别化的具体经验得以理论凝练和提升,使之系统化、概括化并具有了普遍性与推广性。基于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属性与功能,学校要担当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实现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的转换,必须以教学模式为载体。 #p#分页标题#e#
只有以创新教学模式为载体,才能使课程改革由理论体系转化为实践体系。教学模式内含着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价值体系,并框定了相应的结构方式和操作要领,离开了教学模式的创新,课程改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而言之,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其核心就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各地不少学校围绕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积极的多样化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譬如前文提及的江苏省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自主学习”的教改实验,它们就是在教学模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目前,令人担忧的是尚有不少学校还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对课程改革还滞留于外在表层的理论政策的学习、了解或是观望,还未完成课程改革在学校的“内化”过程;对学校课程改革的目标尚不清晰,还未将课程改革的国家意志付诸于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它们在凌乱无序的应景之举中使课程改革一再被虚化,而没能通过对教学模式创新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来牵动学校的全面变革。
毋庸讳言,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学校可以将课程改革由政策主旨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和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机制、师生关系的基本设定以及对教学活动基本程序和操作要领的基本要求,这样就形成了清晰而具体化的课改目标,进而将牵动学校的资源配置、管理举措、教师发展等都整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旗帜下,由此激活学校所有办学力量,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找差距,寻对策,围绕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从而使课程改革转化为全员的办学行为。这必将大力促进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建构,并促进学校的整体良性发展,促进学校朝着新课程实施常态化模式迈出重要步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2]张民生,校长必须学会领导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7-01-16(6)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4-45
篇10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转型发展 基本原则 新建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28
Abstract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teacher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is in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based school situation, the situation in the province and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seize the opportunity, homeopathy, momentum, through to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strengthen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ensure funding, improving the supervision system,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other measures to achieve education for teachers in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extensive expansion to the change of connotation type development.
Keywords teachers’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basic principle;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0 引言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自1999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大量组建新建本科院校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就开始不断探索自我生存与发展之路。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新建本科院校实现了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层次转型,由传统专科学校管理向现代大学治理的管理转型,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办学转型,由传统知识本位的学科教育向能力本位的专业教育转型,为地方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的合格教师,很好地服务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时期,新建本科院校面临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与矛盾。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了“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号召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实施转型发展战略,走内涵建设之路。为此,如何保持、发展教师教育,探讨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对策建议,就成为了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1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
1.1 指导思想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应该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的要求为指导,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实际情况,整合学校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改革教师教育体制,创新教师教育机制,构建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训练,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教育体系,造就师德高尚、学科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强的新型教师。
1.2 基本原则
(1)整合优质资源,构建新型体系。遵循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和实际,大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学科建设,构建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综合水平的多学科支撑体系,有利于优化教师教育办学环境的资源配置体系。(2)创新培养模式,形成鲜明特色。根据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学校“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总体原则的指导下,探索适合教师教育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师教育向着“拓展类型,提高层次,注重质量,形成特色”的方向发展。(3)面向基础教育,适应社会需要。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密切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积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推进教师合作培养机制。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加强与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的联系与合作,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与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
1.3 总体任务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总体任务是全面贯彻国家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改革精神,弘扬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与师范优势,打造一系列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互补融合的示范基地,并以此服务与引领基础教育发展。
2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战略转型之际,新建本科院校应该立足校情、省情与国情,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通过走向教育治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内涵建设、保证经费投入、完善监控体系、加强对外合作、强化舆论宣传等措施,实现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由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2.1 走向教育治理
走向教育治理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与战略规定,也是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响应国家对高等教育治理方式的转型号召,做到简政放权,扩大与落实教授与基础教师的学术自与管理决策权,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从本质上看,新常态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治理方式的转型,就是要改变过去“一元”与“单向”的管理方式,转变到现代“多元共治”的治理新模式。当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深化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这就决定了教师教育要想走向现代教育治理,就必须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与程序设计,让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公平公正地参与到教师教育治理中来。“新常态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与治理方式转型,既需要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发挥基层活力,并产生良性互动,通过多元共治的制度体系设计来提升治理能力,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质性改革提供坚实的保障。”①
2.2 加强组织领导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教育改革工作涉及面宽、时间跨度长、任务繁重、要求严格,为保证改革目标与发展任务的稳步和有效地推进,国家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有利于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做好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各新建本科院校要认真学习领会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改革精神,成立专门的教师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并由学校主要领导如校长或党委书记挂帅,制定详细的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站在学校未来改革发展的高度,识大体,顾大局,做到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教师教育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发展要求落到实处。
2.3 强化内涵建设
为了强化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教育工作,保证教师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必须大力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的内涵建设。一是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探索双导师制度、聘请“双师型”兼职教师、选派教师教育教师外出进修与访学、培育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学科带头人、完善聘任考核制度等,保证教师教育专业教师视野不断开阔,把握教师教育学术前沿,科研水平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二是要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对各种学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对基层学术组织进行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才能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与研究氛围,从而推动教师教育学科在广度与深度方面同步发展。三是要加强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在教材建设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应该组织教师教育专业教师积极申报教育部的“十三五”规划教材。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继续建设和完善现有的精品课程,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申请并建设新的精品课程,为申报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创造条件。此外,还要注重开发“共享开放”的网络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②
2.4 保证经费投入
新建本科院校要稳步增加教师教育改革的投入,纳入年度专项预算,保证教师教育教学设施、教学实训基地、教学创新实验区、网络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图书资料及其他教学资源与手段建设,为教师教育改革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教育专业人才创造优良的物质条件。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就必须要创新经费筹措方式:一方面,主动争取中央和省市政府的支持,以具有竞争力的优势项目为载体,争取政府部门对学校教师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专项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增强自身造血能力,通过拓宽社会服务领域、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等途径,以科研项目、决策咨询、专项培训、文化活动等社会服务方式获取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相关经费支持。
2.5 完善监控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要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与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要求,修订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师考核标准,建立由学校领导、专业教师、专门督导人员、在校学生组成的,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制定并完善教师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创新教师教育质量监控机制,优化质量评价与监控方法,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动态的调研,不断改进培养培训工作,建立质量良性循环机制,促进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此外,学校要定期公布教师教育质量评估结果,并将其纳入各相关职能部门、有关二级学院及其负责人的年终考核。
2.6 加强对外合作
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不断加强与国内地方有关部门的合作。邀请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实习基地学校领导参加的教师教育工作研讨会,与地方教研机构和学校合作开展教育科研和实验。另一方面,新建本科学院还应该不断扩大海外交流与合作。围绕“拓展学校国际化办学空间,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目标,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路子,不断加强教师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是要拓宽海外交流与合作渠道,有针对性地与国外优秀大学建立校院两级多方位合作交流关系,争取建立更多教师教育海外交流项目。二是要提升海外教师教育合作交流层次,尤其是要开展同国外高校学术类、科研类的校际交流与合作。三是要拓展合作交流领域,深化与周边国家地区教师教育交流,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人员与研究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方式,互相推动与对方基础教育合作。
2.7 强化舆论宣传
新建本科院校要通过多种形式认真组织教师教育专业教师学习教师教育改革方案的精神,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工作的方针、政策,广泛宣传学校关于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广泛宣传教师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动员全校教职员工主动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增强他们对教师教育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难点的理解与认同,为教师教育改革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总之,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仍然是重要任务和永恒主题。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要“以教师教育特色塑造求发展,把教师教育特色贯穿于学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规划的各项工作之中”;③要积极地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坚持《教师专业标准》,培养广大农村需要的高素质优秀教师的办学方向;要以教师教育特色构筑为核心竟争力,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地方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培育的母机。
注释
① 陈先哲.新常态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双重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03-11(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