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5: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感恩教育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感恩教育的概念

篇1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高校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44-01

一、感恩教育的相关概念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感恩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更是一则芬芳的誓言;感恩是一种幸福,感恩更是一个永恒的支点。学会感恩,不要再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

感恩教育必然是教育中的一个类别,同教育的定义一样,感恩教育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感恩教育首先是一种认知教育,即要将外在的感恩观念等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将这一观念转化为自身迸发的感恩情感直至上升为感恩信念,从而使学生产生感恩行为。感恩教育也是一种品德教育,感恩本身就是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感恩教育的目标很显然就是要使学生因感恩信念产生感恩道德行为。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培养教育,相对智力培养教育而言,感恩教育是情商教育。以情感动人,以情感化人,不断的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和感恩意识,使学生智商和情商同步和谐发展。

二、我国高校感恩教育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东西方各种文化、价值观的涌入使我国高校大学生道德观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分析高校感恩教育现状,对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十分重要。

1.感恩教育课下执行力较差

随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大学生感恩教育也随之得到了深入发展。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感恩教育大多还只停留在课本,灌输给学生认知和情感意识,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可以指导实践缺依然是空白。感恩教育目前只停留在概念、内涵的分析,而实际的案例分析,针对当今大学生感恩理念的定位确寥寥无几。

2.过多重视基础科技知识培养而忽视大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我国高校现在大多还是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各个专业科技知识的培养上面,对于思政教育,德育教育都放在了教育的次要位置,有感恩教育课程设置的高校也多把这样的课程放在了选修的位置,没有感恩教育课程的高校也就是在开班会时候提一提,不出问题就忽视感恩课程的重要性。这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现象,使大学生在道德品质上的缺失成为隐患,我国的感恩文化、感恩传统在大学生身上慢慢消失。

3.我国高校感恩教育方式陈旧,专职教师考核制度欠缺

感恩教育从实效性方面来看感恩教育应该是师生的互动交流与深入沟通。当前高校的感恩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教师自身素质不强,感恩教育讲授教师多以思政、品德老师为主,有些教师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感恩教育,“上来就讲,照本宣科”的模式为主,课程结束多以让学生写论文为主,学生在课上根本就与教师没有任何交流和互动,教师感受不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学生也体会不到教师教授的内容,大学生始终处于“被上课,被讲授”的状态,感恩教育因此大打折扣。

高校德育工作开展本身在高校就不受重视,感恩教育更可想而知。个别设置感恩教育课程的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也是以为主,究竟教师对感恩内涵的理解深度,不同层次学生对感恩教育的理解,是否能将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起来,这些都放在了考核之外。这让我国高校感恩教育形同虚设,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

三、高校感恩教育对策分析

1.大学生自身加强对感恩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大学生在学习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一个人只有世界观和价值观达成一致,才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这种思想指导行动。大学生自身加强对感恩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止停留在学习的表面,要深入全面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多阅读各种经典著作,如《论语》、《弟子规》等,并作读书笔记。在学习之余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感恩团体活动,如下乡帮扶、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感恩的品质才能真正从课本中升华,直观的面对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大学自身爱国、爱校、积极奉献社会的热情。

2.提高高校感恩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高校德育教师的感恩言行实际上就是大学生学习的最好榜样,因此高校德育教师尤其是感恩教育专职教师更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素质,更会在大学生心中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射。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明确自身在感恩教育中的位置,在高校感恩教育中,大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和引导,教师的任务更多是在课下,要将课堂搬到课下,和大学生成为朋友,多关心、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是大学生真正感受到感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3.完善高校感恩教育机制、转变高校感恩教育方式

高校要建立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机制,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学生社团活动,真正将大学生抽象的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的感恩行为。建立高校感恩教育评估体制,高校感恩教育应有相对的反馈教育效果,定期回访家长,回访社团,针对评价高的教师、学生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于忘恩负义,利己行为予以批评和打击,并将这种评价计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中,激发和规范大学生感恩行为。

参考文献

篇2

1.1隐性德育的内涵

隐性德育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1968年的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通常是指教育者隐藏德育的主题和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按预定的教育计划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环境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以实现德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显性育人方式,隐性德育跳出了单向性、灌输性的近距离课堂教学模式,将教育的手段融入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非正式课程中。多样的育人载体,也可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提升。

1.2隐性德育对高校感恩教育的启示

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潮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有些学生功利意识严重,追求个人得失的过程中,忽视他人、忽视大众利益;有些学生个性偏执,价值观偏离主流价值思想……面对这些的学生,传统的显性德育形式即是对受教育者讲授旗帜鲜明的理论和直接灌输教育内容,其浓厚的强制色彩在大学生们选择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今社会,极易导致逆反心理,产生厌倦抵制情绪,从而影响德育的效果。而隐性德育的隐蔽性、间接性和渗透持续性刚好弥补说教型教育的劣势。感恩教育应从隐性教育维度,开发利用好高校精神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隐性德育资源包括理论化的隐性教育资源和日常行为的实践隐性教育资源,高校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营造知恩于心、体恩于情、践恩于行的氛围,唤醒大学生们内心的主动情感体验意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恩教育,力争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教而教”。

2隐性德育理念下高校感恩教育的原则

2.1明晰感恩教育内涵,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中华民族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五千年前的祭天文化,其后渗透了先秦时期的儒家文化、宋明理学的自省感恩以及明清时期的孝思想等,不同时期的感恩文化表现着独特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情怀。现如今的高校感恩教育也应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明晰具有时代特征的感恩教育内涵,保障教育的科学性和持续性,这一切工作也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

2.2重视感恩文化熏陶,营造育人氛围

隐性德育注重文化氛围对受教育者耳濡目染的影响,可以是校园文化环境,也可以是社会公共环境。美国高校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参观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馆、林肯纪念堂、国家艺术馆、航空航天博物馆等地,因为这些文化场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着“美国精神”,是高校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

2.3注重榜样正面示范,同化人格品质

隐性德育于闲情逸致之间,实现教育目的于潜移默化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良好的氛围中少不了榜样的正面示范,而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其言行举止、人格修养都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拥有感恩品质,拥有美好人格力量的教师便能使大学生们认同其所提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从情感上的共鸣中获得激励。榜样的人格力量以其内隐性、示范性、渗透性发挥出无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3隐性德育理念下高校感恩教育的新路径

3.1拓展教育空间,德育隐于实践砥砺

现代文明中的感恩文化内涵不应只停留在孝悌伦理观,高校感恩教育应同时引导学生心存善良,关爱他人,怀宽广之心,尽己之责,奉献社会。富含道德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便可以让大学生们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找到感恩意识的现实感。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事业社会调查、为农民工子女补习功课、关心孤寡老人、组织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拓展教育空间,合理创建隐性德育机制,缩短受教育者的“行知差距”。

3.2做好校园感恩文化建设,人文环境渗透潜移默化

校园道德环境作为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营造丰富、有内涵的感恩文化氛围可以一种潜在的、自然的方式影响和改变大学生们的思想理念。校园基础建设上,有目的地设置校园景观,一颗校友感恩树、一个同学情谊感恩角又或是《孝经》故事展示廊等实景元素,也可以通过各类特色主题活动,例如弘扬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系列讲座、主题演讲、评选身边感恩道德模范等社团、班级活动,营造知恩、感恩、报恩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感知和熏染。

3.3注重高校教育者的道德示范作用,榜样力量不可忽视

篇3

(一)感恩教育缺失引发的社会问题

现在孩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自私和缺乏爱心成了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二)幼儿园园本课程中家长参与较少

现有的教师以及学者应针对园本课程开发的困境提出合理的对策,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幼儿园孩子的实际学习需求,提升现有幼儿园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三)幼儿园感恩教育实施的模式单一

在幼儿园的教材中品德教育主要渗透于各年龄段的主题活动,实施维度也是从教师到幼儿的单一渠道。鉴于上述情况,本课题结合当前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困境,探讨如何将园本课程与幼儿感恩教育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现有幼儿自身的感恩情绪,提升幼儿自身的感恩思想。由此,笔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所在幼儿园从2014年开始开展以“在园教育”为主,联系家长积极配合,适当利用社会资源为补充的感恩教育活动。

二、研究目的、路径、方法

(一)研究目的

运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家长参与“感恩教育”的园本课程开发,探索形成家园合作“感恩教育”园本课程开发的内容、途径与运行方式。

(二)研究路径

1.探索有效载体

比如,建立“亲子社团“”教育沙龙“”互动评价”等。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创造和挖掘家园包含的教育因素,积极探索开展家校合作的有效载体。

2.合作成果共享

在研究过程中,尝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感恩成分,促使幼儿感恩情感的养成。

3.积累成功案例

在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中提供机会,让幼儿践行感恩,在实践中积累感恩教育的策略: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感恩小案例、组织各项与感恩有关的活动,积累成功的案例与经验。

4.获得感恩教育实效

开展学校“感恩教育”园本课程实施的手段、形式的研究,家园合作,形成感恩教育合力。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整理法

收集比较全面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相关的国内外感恩教育的内容与价值体现。

2.调查问卷法

家园共同参与调查,对幼儿礼貌与尊重这种基本品格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探索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方法。

3.案例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观察、分析家长和幼儿在参加感恩活动前后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情况,积累幼儿在感恩活动中的成功案例。

三“、感恩教育”园本课程开发实践的过程与内容

(一)研究内容

1.主要概念阐述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幼儿园感恩教育是家长参与式的“感恩教育”开发,以幼儿的年龄特点、行为能力和心理发展为依据,在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中选择幼儿力所能及的项目为感恩教育的内容。在我园,通过对幼儿园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开展的感恩教育中多以结合在五大领域中的感恩教育和随机的感恩教育为主,其占总数的68%。家园合作的感恩教育在该园中的比重占的比较少。这都说明了,我们并没能充分利用家园合作来开展感恩教育。

2.家长参与的感恩教育园本课程开发

(1)探索感恩教育实施要素幼儿园应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幼儿园单一的说服教育方法,不仅会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厌烦现象,更会降低幼儿学习感恩的效率。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2)理顺家长参与感恩教育园本课程开发的重点①理念同步跟进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心理环境等多个层面,它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物质环境来说,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文化的创设,让幼儿受到直观的、形象的感恩影响,而这些也会对幼儿的感恩教育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从人文环境来说,可以利用在捐赠爱心的活动中,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灾区人民的感恩思想,从而推动幼儿感恩思想的形成。从心理环境来说,家园共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感恩环境,可以让幼儿在感恩的环境中,从家长和教师身上学习感恩,这样就能进一步加快幼儿感恩行为的形成。②日常生活贯穿感恩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必须贯穿到日常活动中去。

(二)践行感恩教育的实践

1.挖掘感恩教育中的点滴行为

(1)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抓住机会,对小朋友进行随机教育(2)引导小朋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把感恩教育落实到幼儿的活动中(3)树立榜样作用(4)将重大节日融入对幼儿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2.梳理感恩教育中的节庆内容

一年多来,每逢与“感恩”有关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妇女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劳动节等等,我们都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引导孩子识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积极地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幼儿感恩的心。

3.提升感恩教育中的家园合力

(1)“家长沙龙共享”感恩教育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更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我们定期在幼儿园举办“家长沙龙”,互相交流自己的教育经验。不仅如此,老师和家长密切联系,主动沟通,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问题上,老师和家长共同为孩子提供正能量,让教育有了一致性。(2)“感恩节的故事”在“感恩节”里,我们请来了家长和幼儿一起来聆听质朴又温暖的感恩小故事,一同唱起了“感恩的心”,这份感恩之情传递出一份“特别的爱”,唱出了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之心。

四、研究结果

(一)研究结论

一年来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对幼儿的测评,我发现他们的礼貌用语变多了,如“谢谢“”请你让一让。”行为规范有进步,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家长也反映,孩子在家里更懂道理了。而这些进步是家园多种教育合力的结果和体现。

(二)研究反思

现有的园本课程在实施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幼儿自身的感恩之情也得到了提升,不过尽管如此,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园本感恩教学的实效性不足。当下的园本感恩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教师有效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开展较少,造成了其实效性不足。

(三)建议

感恩教育在园本感恩教学中的应用,除了教师这个最重要的教育主体外,还应拓展家庭力量和社会力量成为进行感恩教育的教育主体,共同完成对幼儿的园本感恩教学。

1.进一步拓展家庭力量成为感恩教育的主体

为实现幼儿教育目标,我们应该树立“大教育观”的观念,与家长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真诚合作。这样会使幼儿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形成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

2.拓展社会力量成为感恩教育的主体

篇4

一、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不是一个个体。而是需要群体活动。而且人处于社会当中避免不了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而且人活着,并不单单是为了自己,那样活着也索然无味。没有寄托的躯壳。人是有信念,有信仰的。学校组织感恩教育,也是对这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进行集体治疗,现在年轻人在家长的呵护下,对亲情的感觉变淡了。没有感恩意识,或者意识非常薄弱。这都将会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在社会的熏陶下,家长的协助下,还有学校的指引下,希望会对在校的学生尤其是独立学院中的学生有所启发。让这些孩子们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在社会上谱写动人的诗篇。

(二)环境熏陶。学校可以组织同学们观看感动中国系列节目。看着荧幕上的人物的一颗一颗赤子之心。看看那些为他人无私奉献在自己岗位上的伟大的人们。让每个故事都震撼着同学们的心。让同学们对做事又有了新的想法。不再是过去的那种自私,偏执等坏习惯。本着为众人着想的理念,去做每一件事。学校可以组织去敬老院献爱心,陪伴孤寡老人聊天等一些非常简单却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老人的话语中体会感恩是多么重要,这些孤独的老人们所期盼的就是自己的儿女,可是这个简单的愿望都实现不了。这就是这个社会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让同学们知恩,报恩。让他们在内心深处对感恩有一个明确的想法。

(三)独立学院的深度思考。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喜欢把子女送到独立学院中去学习。但是由于学生群体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尤其是在消费观念上,而且近年来独生子女家长们都忙于工作,学生开口要什么就给什么,疏忽了一些教育方面的问题。学生们的感恩意识比较薄弱。青年人是未来世界的主宰者,如果这一代青年人的感情缺失现象如此严重,那么未来将不堪设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高校开展感恩教育及财商教育,对于提高青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感,构建和谐校园意义重大。开展感恩教育与财商教育的良好互动,有助于提高和巩固二者教育的实效,对独立学院广大学生管理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感恩教育的迫切需求

(一)情感的缺失。许多学校都重视的是应试教育。而我国的国家体制所带来的结果也就是应试教育。所以从家长到学生对情感教育已经不太注意。而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学习上,参考资料上。导致现在的学生心里没有感恩的概念,不会做人,不会办事。因而,从理念、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入手,强化学校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质量,在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完成高校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二)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普遍缺失。感恩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在独立学院开展感恩教育,应构建感恩教育的课程体系,开展”寸草春晖”活动,重视成本效益法在感恩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同时,注意从点滴做起,建立长效机制,并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和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独立学院的特点。由于独立学院在办学背景、管理体制、学生特点、教育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有明显差异,使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性。学生在当今社会的背景下家长的溺爱又比较严重所以重视感恩教育非常必要。学校应该采取一些措施,社会方面也要做出一些公益广告之类的公告栏或者网络上也可以定期的做一些感恩教育的宣传片。学校也开展感恩座谈会。对同学进行感恩教育,组织同学回家的时候给父母洗洗脚。进行亲情教育。组织亲子活动,让处于亲情淡漠感的同学对亲情有重新的认识。对社会对家庭对老师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充分了解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角度出发,探索主要原因并加以分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影响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学生原因,并对此作了分析。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一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在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地位;二是完善独立学院的机制和体制;三是多种载体作用于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四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

篇5

关键词:感恩;幼儿;分享

童心之所以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东西,在我看来就是因为它的纯洁和懂得感恩,幼儿认为,谁对他好他就全心付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感恩的一种,羊尚且有跪乳之恩,何况是我们,有懂得回馈的心对于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要想让感恩的种子在童心发芽,教师就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努力,通过探索各种各样的方法,最后我们也找出最适合教导幼儿怀有感恩之心的一种方法,能够在他们心里播下感恩的种子,那就是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让幼儿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感恩带给自己的愉悦。教学和实践究竟该如何结合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呢?接下来我们具体讲述方法。

一、言传身教告诉幼儿应该有感恩之心

对于幼儿,如果单纯讲大道理可能效果并不很理想,其短暂性记忆会让他们很快就忘记一些事,比如教师告诉他们要有感恩之心,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该怎么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如果幼儿年龄再大一点,教师也可以通过说教或者举例的方式让他们认识到有感恩之心能够带来的好处,但是幼儿无法做到这些,所以教师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我们都知道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他们的效仿能力很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做到言传身教,那么幼儿有意无意地就会模仿教师的做法,那么培养感恩之心就简单多了。教师在教幼儿要有感恩之心时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些行为来表达,比如教师可以找到另一个教师,配合演一出戏,两个教师都有同样想要的东西,一个教师(A)因为没有得到所以感到很失落,另一个教师(B)得到了那个大家都喜爱的东西,所以很高兴,但是他看到A不高兴以后就把自己的东西与A一起分享,虽然失去了这个东西的一部分,但是两个人都得到了快乐,这时教师A就要向教师B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可以通过回赠礼物或者是一个拥抱告诉教师B自己对于他的感谢和他此刻兴奋的心情,幼儿看到之后就能够明白感恩之心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如果教师A没有感恩之心,那么教师B肯定不会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分享出来,谁愿意给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分享自己最爱的东西呢?所以感恩之心的存在很重要。教师在演完这出戏以后要教导学生,感恩之心并不会剥夺你的任何东西,但是它能够为你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人如果心存感恩之心,那么不管他有多大的困难,总会有人愿意帮助他渡过难关,在生活中同伴的一句鼓励,一个不起眼的帮助,或者是陌生人的一次帮助都值得我们记在心里去感恩,这样幼儿就能够得到很多启发,对于感恩之心也有了基本的概念,感恩的种子就这样被教师种在了一颗颗童心之中。

二、让幼儿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他们的感恩之心在心中发芽后,教师要教导幼儿进行实践,切实体会到感恩之心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愉悦,教师可以让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帮助完之后对比一下有感恩之心并且表达出来的效果和没有感恩的效果,比如小明的橡皮用完了,找小红借了一下,归还时小明对小红说“谢谢”,小明和小红的关系也因此更加亲近,都愿意多帮助对方,而另一组同学,小和小岩,小岩没有了橡皮之后用了小强的橡皮,归还时没有任何表示,把这当成理所当然,之后小强对于帮助小岩就没有很大的热情,这就是小小的举动带来的大大不同,通过这些对比,幼儿更加能感受到有感恩之心的重要性,能让他们有了理论的教导之后有机会实践,这样他们在以后的现实生活中就会时常怀有感恩之心,让自己的成长和人生更加多彩,也能够感染到身边更多的人,培养幼儿感恩之心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而是为了让他们有所行动,让感恩的种子生根发芽。

幼儿的感恩之心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幼儿时期培养这种意识和观念会使他们的人生受益匪浅,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得到更多,幼儿的感恩教育必须放在幼儿教育的首位,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怀有感恩之心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参考文献:

篇6

感恩教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关键目标和难点分别是什么?怎样通过精密的策划和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确保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如何评价感恩教育工作的成效?…… 本期《深度报道》栏目特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石中英部长、广西师范大学副书记唐仁郭等专家、教师分享他们的观点。

石中英,安徽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哲学,近年来在价值教育研究方面有比较广泛的观察与比较深入的思考,发表《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价值教育的时代使命》《社会同情与公民形成》《全球化时代的教师同情心及其培育》等论文。

《中国教师》:您怎么看“感恩教育”这个提法?

石中英:评价“感恩教育”这个提法,我想首先是要搞清楚这个提法它的内涵是什么。从现有的教育界的一些话语分析来说,人们提倡感恩教育,主要是针对当前一部分青少年中间出现的“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这样一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个别人在索取的时候是没有限度的。同时,他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人缺乏内心上的一种感谢、感激、感恩,反过来要求比较苛求,态度比较冷漠。应该说,“感恩教育”所针对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值得我们深思。但是,诊断先于治疗,只有对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准确的分析,找到问题产生的症结,才能找到或开发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感恩教育”的提出者有一个假设:个别孩子之所以不知道感恩,是因为缺乏一种称之为“感恩教育”的教育。或者说,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里面,缺乏一种“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当然,倡导感恩教育的学校、教师,他们的初衷是好的,是想解决问题的。但这样的分析是否客观准确,这样的建议是否有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观察和探讨;这种称之为感恩教育的教育活动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现在有很多教育的名词,像“感恩教育”“挫折教育”“创造教育”“个性教育”等等。这些名词的出现,反映了我们学校教育和青少年发展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但是,像这种存在什么薄弱环节和问题就提出什么教育的做法,在理论上是不可接受的,在实践中也有很多的问题。理论上不可接受是因为教育本身从其价值追求上说就应当包含着教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创造,学会坚强、发展个性等内涵。如果一种教育,不能实现类似的这些价值,反而使人忘恩负义,泯灭人的创造性,使孩子们变得越来越脆弱,阻碍良好个性的形成,我想它很难配得上“教育”的名义。实践上不可接受,是因为学校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出现什么教育的新概念就往学校里增加什么新的教育活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都会变得很重。另外,学校也不能解决社会和个体发展中的所有问题,基础教育也只是打基础的阶段,不能够什么都教,什么都学。平常所说“社会生病,教育吃药”的现象就属于这类现象。

《中国教师》:网上有句广为流传的英国谚语说“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您怎么看这句话?

石中英:我觉得美德无所谓大小,感恩也很难说就是最小的美德。有时最基本的美德、最小的美德也是最高尚的美德,我们很难在各种德目之间进行比较,比如说感恩和诚信、勇敢、节俭、仁慈之间,很难比较。如果英国人真的有这句谚语的话,我想主要不是强调其微小,而是强调它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因为最微小的也是最具体的,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别人向你伸出一只援助的手,你报以感激的微笑;别人在你饥饿的时候施予你一碗粥,你说一声“谢谢!”我想这就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准则。“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我想主要是讲它的反面,就是对于那些给予我们鼓励、帮助和信赖的一些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却忘记了他、辜负了他,甚至还反过来加害于他,在道德上这当然是不能被接受的。因为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来说,不道德地对待那些道德地对待你的人,这是最不可饶恕的,这不仅是对道德地对待你的人的冒犯,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冒犯。如果这种态度和行为能够被合理化、普遍化,那将意味着道德和道德秩序的消亡。所以这是为社会和人类所不能允许的。说它是最不好的,并不是说它比其他的那些不好的方面更差,而只是说,它是最不能被接受的。

《中国教师》:从人生境界的角度看,感恩教育的目标应当是什么?

石中英:经常有报道说,动物界也有知恩图报这样的事情,大象、蛇、海豚、海龟都充当过故事的主角。这些故事有些可能是演绎的,有些是真实的。如果说动物都知道感恩,人就更应该知道感恩了。如上所述,感恩只能说是人之为人应当具有的基本特性,是人类美好的社会关系、合理的社会秩序得以建立和维持的一种条件。它确实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对别人善行的肯定。这样一种肯定会进一步激励别人道德地做人和做事。从别人或他者的眼光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别人”,都是一个“他者”。如果这个社会愿意并能够对道德的行为给予充分的、相互的肯定,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是一个冷冰冰的利己主义世界,就会更加适合我们人类的生活。反之则反。所以,我认为感恩算不上什么人生的境界,只是一种人之为人、社会之为社会的基本条件。

篇7

“感恩”是个舶来词,源自基督教教义,是一个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概念。它在牛津字典里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在我国的汉文化中,“感恩”一词最早出自晋代文学家潘岳的诗《关中》“观遂虎奋,感恩输力”,亦取“感戴恩德”之意。传统的儒家文化把“感恩”表述为“仁”、“义”、“孝”。“仁”要求博爱众生,常怀恻隐之心,感念自然创造众生和社会创造人生之恩;“义”则是和朋友肝胆相照。乃至“士为知己者死”,感念的是朋友知遇之恩;“孝”则为“爱亲、敬亲”,以报父母抚育之恩,其中父母养育之恩最直接最深厚,植根于家庭。“感恩”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被解释为“恩惠就是他人给予的好处,感恩就是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确切地说,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而至施恩的人文教育,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不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成为他内在的品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他人而单独存在。“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其中之一便是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我们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个社会。”所以,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从外界所获得的恩情,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心灵健康的人,就不是一个受他人和社会欢迎的人。但是,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通过教育来点拨和引导,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态度,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感恩教育应包括三个层面:

首先,是认识层面。感恩教育要教会大学生识恩、知恩,了解自身所受的恩惠,并在内心认可这些恩惠。其次,是情感层面。感恩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细心地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在认识基础上,唤起大脑中的情绪记忆,产生一种温暖的幸福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产生回报恩情的自觉愿望。最后,是实践层面。感恩教育还要教会大学生将内心的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或施恩的实际行动,并将之形成一种习惯。

二、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只有懂得感恩的人多了,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一)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通过感恩教育,使大学生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培养他们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只有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将心比心,才会真正理解、同情和尊重他人。通过感恩教育使大学生能对自身生活进行反省,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正确定位自己,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使他们树立自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感恩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多方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通过感恩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离开了集体,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成就大事的。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一定得到过父母、老师、他人以及社会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应该用自己的感恩之心来回报父母、老师、他人,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社会。

(三)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005年2月19日,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即和谐发展的社会,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因素。建设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必须致力于促进人内在的全面和谐发展,体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和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而通过感恩教育,可以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进而升华我们的人格,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三、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等教育是继承人类文化、传播人类价值的重要媒介。遗憾的是,缺乏爱心、良知和责任感的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

1,对待父母、亲人缺乏感恩意识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但现在,很多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脱离了父母的视线和约束,把父母的含辛茹苦抛之脑后,追求享受,放纵消费,无休止地向父母索要金钱,把父母给的学费用于通宵上网,购买高档手机等高消费商品,大手大脚,大肆挥霍。

2,对待他人缺乏感恩意识

与人为善、互相帮助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社会道德准则。深圳的歌手、五星级义工丛飞多年来自己省吃俭用,先后将积攒下来的演出所得分别捐助了178名贫困学生,累计捐款捐物金额达300万元。可当他罹患癌症住院治疗面临经济困顿之时,竟没有一个受助者前来看望。这不仅使人想起那首令人感动的《感恩的心》,歌中唱到“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可以说这首歌曲的流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实际上,它唱出的恰恰是对日益淡薄的感恩之情的大声呼唤。

3,对待社会、国家缺乏感恩意识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非常珍惜上大

学的机会,对家人、社会给予他们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予以回报。其中一些大学生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故事令全社会为之敬佩和感动,如“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洪战辉等。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由于道德情感的缺失而出现种种不良表现。一些大学毕业生谈起母校时感情淡薄,在描述对母校的印象时,“失望”“没感觉”“可算离开了”这样的词汇使用率相当高,甚至有人还用一些侮辱性字眼来贬低培养了自己四年的学校;一些老师为资助贫困生自掏腰包上万元,受助者毕业时竟悄然“蒸发”;甚至还有学生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学校不得不选择与其对簿公堂。众所周知,对享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大学生来说,按期还款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究其根源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感恩教育的忽视。这不仅暴露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也显示了教育道德的缺失。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高校普遍对感恩教育比较忽视,对感恩教育的实施力度较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偏失

第一,家长对德育的忽视及代际冲突引发感恩缺失。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感恩之心,原因在父母,根子在社会。中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文化教育,忽视做人教育。为使儿女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盼着子女“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成龙成凤”,父母常常替孩子办许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放松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和感恩教育,忽视了家长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尤其是当今绝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这必然导致当前很多大学生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社会的关爱之情。这种现象让我们感到痛心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第二,“施恩不言谢”导致感恩之心的淡薄。中国的父母有一种传统意识,“施恩不言谢”。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不辞辛劳,并不要求孩子立下什么契约与誓言,也不求孩子回报。在他们的眼里,为孩子付出是自己的责任,而孩子们是否会反哺则是孩子们的良心问题,这就使许多孩子形成了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感恩的心态。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优越的生存环境使孩子无法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根本无法理解和懂得什么叫“感恩”。

2,学校教育的脱节

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受各类教学评估的影响,过多地把重心放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养上,特别是近年来高等学校就业体制改革后,学生就业率高低成了衡量高等学校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一些高校内还没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少部分专业教师认为,学生的德育工作是辅导员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使得高校德育尤其是感恩教育被不同程度地淡化,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等一些基本素质培养,没能有效引导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社会教育的弱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家长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腐败现象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渠道,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着学生的心灵。社会变革不仅体现在经济体制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也都造成了冲击。青年大学生是最早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群体,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使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

4,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权力意识强烈,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较差。不少学生自立意识、责任观念淡薄,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他们认为父母、朋友和社会所给予他们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去报答。总是要求别人做这做那,对自己要求却不严格,遇到一点不顺,就满腹牢骚,抱怨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相反很少反思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自身存在什么问题,当然也就很难弄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措施

(一)培养感恩意识

所谓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这意味着要永远记住那些人和事,并准备为回报而付出努力。培养感恩意识,教育学生深刻理解感恩的内涵,真正懂得在内心深处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如此才可以沉淀浮躁与不安,消融不满与不幸,进而把感恩转化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当生活面临种种失败和无奈时,能够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因为失败而找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因为不幸而寻求慰藉和温暖,并进一步激发起挑战困难的勇气,获取继续前进的动力。

(二)利用实践内化学生感恩品质

将感恩教育真正渗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感恩品质,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社会实践是磨炼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才能为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让感恩意识进他们的耳,入他们的心,产生情感体验,转化为他们的内在品质。高等院校开展感恩教育要通过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不但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升华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三)营造一个良好的感恩环境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59-02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有步骤、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念恩、报恩以至于施恩于他人的人文教育。大量的事例表明,感恩教育是帮助树立个人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高校中的实践与研究也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一般而言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门槛较低,且农村户口学生人数所占比重较大。不可否认,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或学习习惯和人文素养上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以笔者有限的工作经验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除了成长环境,更主要的是在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法上出现了问题,要矫正他们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认识方式是一件比较困难的工作,而感恩教育是为数不多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育手段。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将进入社会,能够继续深造的途径和人数不多,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有效开展感恩教育的意义或许要比在普通高校中更加深刻,也更加迫切。但是依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结合2012至2013学年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江苏省内高职院校的调查报告发现与普通高校相比,感恩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的情况不够理想。总结起来,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感恩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感恩教育的课程缺失

高职院校一般的学习周期为三年,其中在最后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是在各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培训,主要由实习单位来完成教学培养任务。如此一来,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两年,可想而知这两年的教学安排是非常紧密的。学生不仅要修完基础理论课、实训课、操作课,还要完成语文、政治、英语、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此外还有艺术修养和人文通识类等选修课程的任务。要准备国家英语、计算机、各工种技术等级的考试;再加上不少学生还得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活动、社团活动;有的还得准备专升本的考试等等,各种学习、活动和考试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虽说高职院校也都设有德育教育的课程,但课时本就不多,而具体到感恩教育的更是少得可怜,有的学校甚至根本就没有把感恩教育纳入到德育教育的课程中去。在对南京的10所高职院校辅导员调查问卷的研究发现:70%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认为本校用于感恩教育课时较少、50%的辅导员认为学院的重视力度和营造的教育氛围不够。

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若想使感恩教育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遵循其基本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作为保证。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在南京10所高职院校中,虽对感恩教育的内容都有涉及,但近六成的院校感恩教育在日常道德修养教育中感恩教育所占的比例不足30%,三成的学校甚至不足10%。一般来说,要使学生真正了解感恩的意蕴,并在内心接受,进而体现在行动上,这一系列的教育指导过程不应少于16课时。从调研结果看,现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无法满足这一基本的课时要求,这是目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开展情况不理想的最主要问题。

二、感恩对象定位狭隘

调查显示在现阶段的感恩教育实施中,高职院校的学生仅仅或多将感恩的对象定位成自己的父母而往往忽略了其他的亲人、老师、朋友,而对于抽象的自然、生命、资源、环境等事物基本的尊重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感恩之心就更无从谈起了。在以往的高职感恩教育中,受教育的回馈主体多是受教育者的父母,对于实施者来说这是最可行效果最明显的教育形式,因为这种最初感恩对象的定位局限,让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对父母的回报理所应当而对他人乃至社会的回报依旧显得漠不关心。这种在教育最初对象界定上的狭隘性会使后续教育的延展性受到限制。

在笔者所做的学生问卷调查中选择和曾经的老师保持密切联系的同学只有37%,而在这37%中有40%仅仅是出于礼貌性的节日问候。而对于陪伴自己成长的母校88%同学表示即便将来有能力对母校的回馈也要看情况而定,在他们的惯性思维里学校、老师所给予他们的更多的是一种单方面投入,这种投入是种固定性、周期性的投入,一旦学业完成了这种投入就结束了,他们没有必要对此做出回应

由于这种认知偏见他们忽略了在这种教育中需要互动的情感反馈,把老师、学校甚至于同学都当作成长过程阶段性的产物,而对于回馈社会这种理想性期望就显得更加遥远。从学生问卷中可以发现即便是到了相对时间较宽裕的寒暑假参加过社会服务的同学也不到33%,参与的目的也仅仅是因为学校的硬性规定或是两三好友打发时间的选择。这种感恩对象定位的局限性的后续效应是现代不少90后学生人际关系疏远、社交圈过小、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的出现的诱因。其实感恩的对象非常广泛,感恩教育的作用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更要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

三、感恩教育的方式单一

大部分高职院校中的感恩教育方式还是沿袭了我国思政教育的传统,以课堂单向传授形式为主,过分依赖教师的灌输和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双向交流。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要将感恩的意识植进受教者的心灵,而不是讲授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宜采取情境教育的方式。但实际情形更多的还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就把教育者和受教者平等的双向交流变成单方面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心理,不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1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中,笔者调查发现80%高职院校采用的感恩教育方式仍以思政课和主题班会居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说教色彩浓重,缺乏实质性的引导。

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注重技能型学习,单一的说教灌输往往事倍功半。有的院校也开始注意了这一问题,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形式以外,也开展了一些情境教育的形式,包括观看相关视频、分组讨论交流,组织义工、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但在这其中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机械地等同于各式的学生活动,缺乏实效性、长期性。如有的学校组织大学生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磕一个头、去一次福利院等等。教育者只注重形式,却忽略了感恩教育中最关键的精神内涵,学生往往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做这些事情,使活动无法收到设想的成效。其实这一问题仍与高职院校对于感恩教育的忽视有关,因为不能真正理解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开设了一些这方面的课程也不会从其本身规律出发来设置教学方式,容易造成简单化的倾向。这一现象不唯高职院校独有,许多普通本科高校也存在这一问题。其实感恩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品德教育,它应该涵盖了生活性、体验性、丰富性、情感性、多样性的特征,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挖掘、不断发现、不断启发的过程。

四、感恩教育的观念和内容落后

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内容也存在不小的问题。感恩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的树立、一种人格的塑造和一种品质的培养。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感恩教育的认识或者说开展感恩教育的原因是想靠它来“堵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一种补救性的、头痛医头的短视行为。这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大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要求,实际上不少高职院校关于感恩教育的理念已经落后于社会的要求。

罗海鸥认为“我国大学德育目标比较抽象、模糊,忽视基本品德素质培养,与学生实际脱节,德育内容漫无边际,存在‘远、大、虚、旧、偏’的弊端”,这一论断在感恩教育上也同样适用。感恩教育目标不明所带来的不仅是学生无所适从,就是许多普通教育者也会产生困惑,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这一现象在笔者的辅导员调查中有明显体现,72%的教育者感到感恩教育的理念很好,实施却比较困难。感恩教育的目标制约着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调整着感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等多个方面。

在研究调查中笔者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感恩缺失已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研究中常出现的坐享其成、对父母不敬不孝,而已逐渐演变成一种性格的缺陷。这种缺陷具体表现为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经常抱怨社会不公,思考问题片面极端;随意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缺乏对自然及周遭环境基本的尊重。同样在学生问卷调查中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近50%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并不满意,78%的学都将不满意原因归结于家人、学校、社会却忽略了自身实际努力的情况,感恩之心的缺乏滋生了惰性和依赖感。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仅仅停留在感恩上的内容大多局限于孝心、公德心的塑造与培养。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成了学校感恩教育常见的主题,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关注,自立教育、关心教育、责任教育、理想信仰教育等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五、感恩效果的反馈不佳

对南京10所高职院校的教育者进行的调查显示:有70%的教育者认为自己的感恩教育实施的效果仅仅只有一定的触动启发作用,对学生感恩行动的实际转化效果不明,30%的教育者甚至没有得到教育效果的反馈,在他们看来学生仅仅将这几课时的“感恩教育课”当作了和其他选修课一样可有可无的兴趣课。这种缺乏情感体验、意志考验和行为表现的感恩教育注定是脱离实际的道德说教,只能是纸上谈兵,隔岸观火,缺乏针对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的高职感恩教育虽然有所展开,但效果却并不理想。由于教育的课时、内容、形式的局限,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感恩教育的反馈与互动较少,从基本的认知层次的认可到情感层次的转化再到最后实践层次的行动,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常常停留在最初的教育层次,完整体系的割裂使学生的教育效果仍然停留在被动的认知阶段。其次,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也往往流于形式,这无疑是感恩教育中的短期行为,没有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学校长远的教学规划,势必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削弱了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过程中的实效性。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72%的高职学生曾接受过感恩教育,但只有40%的学生认为教育效果一般,对自己有所触动,1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行为习惯会有所改变,而其他近5成的学生对自己所接受过的感恩教育内容和形式都不太清楚。可见感恩教育在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育者眼中都成了德育教育中弃之可惜,用之无意的鸡肋。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对于感恩教育的研究和开展还很不成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感恩教育的实践形式和教育手段、教育效果往往都还有不少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在界定清楚感恩教育的概念和本质的基础上,结合当代高职学生的行为习惯、性格特点,不断丰富感恩教育的实践形式,对其教育意义和重要性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进而才能制定出合理、高效的教育方案。

参考文献:

[1]叶蔚兰.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实践探索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01).

[2]罗珍.“90后”高职学生的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8).

[3]赵淑.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探讨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07).

[4]郭屹.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对策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05).

[5]杨波.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4).

篇9

最近,在美国,一本名为《孩子是怎么成功的》书引起家长和关心教育人士的热烈讨论。书中通过引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孩子要成功,智商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孩子身上具备的某些品质。这个话题也许对家长来说并不新鲜,不过因为这本书,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讨论与思考:

1. 哪些品质对于一个人很重要,究竟哪些品质需要家长着力培养?

2. 对于还没上学的孩子来说,品质培养这个话题是不是太早?

3. 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品质呢?

第一个问题,有一个现成的答案供参考,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塞列格曼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提到24种品质对人的一生都很重要,通过研究,量化,测试,最终浓缩为7种重要的品质:坚韧不拔、自制、热情、社交智商、感恩、乐观、好奇心。

第二个问题,品格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否太早,取决于父母怎么做。我的看法是品质的形成肯定不是通过老师或父母灌输的,而是需要通过孩子自己的体验,在经历中逐步形成。那这么说,家长是不是就无所作为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下面,我就用我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来现身说法吧。

作为心理学博士,我是怎么培养孩子的品质

第一步:在具体的事例中帮助孩子理解自制力

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是具体思维为主,所以我们要在具体事情里介绍品质的概念。在我们家,自制力是很重要的一个品质。从孩子3岁多起,我就一直在向孩子介绍自制力。举个例子,滑滑梯时,大家都想滑,你推我挤,谁都玩不好,而且不安全。所以你要等一等,等轮到你的时候再去玩。这个世界不是以你为中心的,是大家的,很多你想要的,你想做的,可能不能马上得到,可能不被允许做,所以有时候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这就叫自制力。当然,我不是凭空介绍,当孩子在一些情况下表现出自制力时,比如,买冰激凌的时候排队等待,和小朋友轮流玩玩具等等,我就对他们说:“对,这就叫自制力。”这对他们理解自制力,以及将这样的行为发扬光大有帮助。

第二步:积极强化,帮助孩子建立联系

孩子在生活中逐渐学习,我们要在具体的事件里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行为和过去成功体验的联系,自己的具体行为和抽象概念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性循环,孩子能逐步在行为上体现一些品质。有一次,3岁多的小宝发烧了,我们去看医生。做常规检查时,耳鼓看不清,被耳屎遮住了(医生需要排除中耳炎)。医生拿来工具要把耳屎挖出来。小宝在医生看耳朵时就不高兴了,有点不配合。医生把工具递给小宝,让他拿在手上玩一会儿,让他把手指握成一个圈,把挖耳朵的工具放到圈里,轻轻地挖,告诉他:“我待会儿在你的耳朵里就这样轻轻挖。你不要乱动,你要是乱动,可能会把你刮伤。坐着别动,我很快就挖好了,不疼。”(好的儿科医生都是这样,通常会告诉孩子我将要做什么,让他了解并且有心理准备)小宝居然听进去了,点了点头。医生开挖了,小宝明显很紧张,肩膀、手臂都有点抖。我一边抱住他,一边鼓励他:“你做得太好了!谢谢你一动不动地这样坐着。这个就叫做自制力啊,我想你会是今天最好的病人。”小宝虽然紧张,但是一直没有发出声音,也没有乱动。终于挖好了,医生也看到耳鼓了。小宝含着泪提醒我们说:“我是今天最好的病人!”我赶紧夸他:“是的,你这次真的表现出非凡的自制力!”

我的鼓励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很具体地告诉他:“你这样的行为表现出自制力。”这相当于给他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定义。一个3~4岁的孩子体验并认识了:“哦,医生挖耳朵时我有些疼,但我能够不动,这样做是有自制力。”

陈博士笔记:

总结、解释孩子的行为并鼓励,原本很抽象的概念就和孩子具体的行为联系起来了,孩子不仅理解了概念,他的行为也受到了鼓励,当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家长再提到这个品质,他会回忆起这次成功的经历,自我激励,进入良性循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对这些品质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在行为上也会越来越得到体现。

3个早餐故事,教你发现品格教育的机会

基本方法了解了,接下来就是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教育的机会。我一直很赞同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一个人如果有积极的态度和品质,会从积极的角度去解释困难和挫折,并从错误中学习,解决问题,下次会做得更好。所以我很想培养我的两个孩子有积极的态度和品质。这个目标很大,也是长期的,关键得在平时。

有一次早餐时间,大宝喝牛奶,他心不甘情不愿地抱怨:“妈妈,我讨厌凉牛奶!”(写在纸上觉得没什么,但当时他的语气是很不好的)我说:“你这么说的意思是什么?如果你不喜欢喝凉牛奶,想让妈妈帮忙拿去热一下,你就要好好说:妈妈,麻烦你把牛奶热一下。”孩子通过这样的对比,能够明白不同的言语和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感受是不同的,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积极的言行才能解决问题,才有好的结果。

一天,还是在分秒必争的早上,两兄弟起纠纷,小宝冲着大宝喊:“我讨厌你把盘子放到你那边!”我在百忙之中冲过去,跟小宝说:“请你好好说话。”小宝也知道这么说不对,改口说:“能不能请你把盘子放中间?”于是大宝就把盘子放中间,并且把自己的椅子往中间挪了挪。(有时候我会一人一个小盘子,有时候会忘了,但与其我再找一个盘子直接平息战火,不如引导他们自己解决。)

我立刻总结、解释他们的行为并鼓励他们:“妈妈很高兴看到你们能这么做。小宝,如果你有任何要求,请你好好说出来。你看,你好好说话,就能解决问题。大喊大叫,抱怨不能解决问题。大宝,我很高兴你把盘子放到中间,而且你把椅子也挪过来,这样你们两个都能够得到盘子,我很为你高兴,你积极解决了问题。”别嫌我嗦,这可是为以后好的行为播下种子。

再举一个培养孩子感恩的例子,感恩也是一个很抽象的品质和情感体验,怎么通过生活中细微的事情去实现呢?还是吃早饭的时候,大宝说:“谢谢妈妈给我做面包。”通常我会说:“不客气。”那天我说:“我真高兴你这么说。”这个回答和平时不一样,大宝问:“妈妈,你为什么很高兴呢? ”我说:“我很高兴你感激我的劳动,你这么想我觉得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两个孩子纷纷过来感谢我,拥抱了我。我高兴地说:“孩子们,我感到了爱。”在这件事情里,我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妈妈是普通人,妈妈也需要鼓励,也需要被认可。很多时候,承认自己是普通人,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给孩子机会,让他们来体贴自己,所谓爱的教育,感恩的教育也就在这样的生活点滴当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

篇10

这个寒假我参加了《教师“三生教育”手册》履职晋级培训考试,通过学习了这本书里的内容,对三生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懂得了“三生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脉相承。

一、对“三生教育”系统的理解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学校德育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 生存教育” 。“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新形势下,面对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如何更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营造和谐校园,如何深入开展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正确引导广大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并能享受生活,就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一项艰巨任务。

1、对“生命教育”的认识

“生命教育”,一是:认识生命,保护生命。认识生命就是让学生知道生命的一些知识,了解生命特点。如生命的不可创造性,不可再生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没有阴间与来世。告诉学生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他个人,也和周围的亲人、好友甚至社会、民族相联系。保护生命就是要求学校联系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教会小学生如何解决关于地震、火灾、烫伤、落水及人工呼吸等方面问题;二是: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轻视任何个体,并且学会用爱心去经营生命,用对亲人的态度去对待所有人的生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深刻涵义,以感恩的心态去对待父母赐予我们的生命,以乐观的心态去欣赏生命,以谨慎的态度去尊重生命;三是:热爱生命,敬畏生命。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艰辛与伟大。()从情感上加以引导,让每一个学生从小学会爱环境,爱动植物,爱自己,爱他人的生命,从心里上敬畏生命,而不能残忍对待生命。培养学生拥有向上、乐观、豁达的性格,从容面对人生的困难与挫折。

2、对“生存教育”的认识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

“生存教育”一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会合作”——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选择、决策与社会协调能力;二是使学生学会在独自情况下生存,学会在压力下生存,学会在紧急状况下生存,学会在集体中生存,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3、对“生活教育”的认识

生活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具体说: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二、认真组织“三生教育”的实施

1、作为一名教师,要自觉地实践“三生教育”的理念,管理班级,引导和构建创建幸福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