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篇1

Abstract:The thesis elaborates the function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point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also finds the solution for it.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作用;问题;对策

Key words:computerize accounting;function;problem;solution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004-01

1 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1 可以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由于实践会计电算化,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将会计人员从单调、繁杂的事务中解脱了出来,使得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管理工作,促使会计工作从简单的算账、报账型向管理型转变。

1.2 能够促进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推动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核算手段或会计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的变革,同时也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方法及会计监督的方法等会计实务产生了影响。

1.3 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原始凭证的审核、填制记账凭证及会计凭证的复核与手工方式下是一致的,记账凭证输入电于计算机后各环节的工作,完全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月末结账、编制会计报表最多半天时间也就完成了,速度快、无差错、效率高。

1.4 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会计电算化对输入的数据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数据在处理过程中能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的做法。

2 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电算化软件仿真手工会计系统,削弱了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仿真”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主流,同时也是评价会计软件优势的主要指标。

2.2 会计软件功能大同小异,开发不足。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品种众多,但其功能却大同小异,“千品一面”,基本上包括帐务往来、存贷、工资、固定资产、销售、成本和报表等一些模块,主要的功能是核算。

2.3 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投资集中、设计周到、便于交流、售后服务较易管理。

2.4 数据的实时共享性差,安全保密性弱。就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发展水平来看,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实现数据的高度实时共享,但是目前许多软件还只是保留在半个用户级的水平。

2.5 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偏低。我国企事单位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偏低,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主要表现:一是会计人员的会计、财务知识不系统、不深厚、更新慢,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但对如何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则无能为力;二是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十分薄弱,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财会人员接受电子计算机培训,但只懂得怎样去使用计算机,谈不上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开发和利用。

2.6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会计软件的程序控制失效。

2.7 过分强调中国会计制度,会计信息缺乏国际可比性。传统财务软件所依据的基础是会计制度,从某种角度讲,正是中国财务会计制度的特殊性给中国财务软件创造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3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3.1 树立竞争观念,增强电算化意识,加快会计电算化普及的步伐。实行会计电算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

3.2 提倡有序竞争,开放财务软件市场。作为财政主管部门,不应表态哪家会计软件的产品好,哪家的不好,仅作一般介绍,使基层单位在选择软件时取长补短,充分体现公平原则。

3.3 加强并制定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计划,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要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还要切合实际工作需要,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加速会计教学改革的进程,培养新一代的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会计实务的会计人员。对系统维护人员应尽量聘用计算机专业人员,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强化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现有的会计人员必须加速知识更新,提高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应着眼于造就新一代会计人才,使他们真正成为网络经济环境下的理财能手和财务信息工作者。

3.4 大力推广应用国际财务管理模式。我国已经加入WTO,与国际接轨,必须也把财务工作与国际财务管理模式接轨。要按国际会计标准来要求,开发出能支持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的财务软件,即国际财务软件。国际财务作为一个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它的提出与推行,将对传统会计观念、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将彻底改变中国原有财务软件的形象,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的深入发展,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3.5 正确理解对甩掉手工账从评审到备案的转变,做好过渡工作。财政部门应根据多年来评审积累的经验辅导企业会计电算化,对准备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根据行业和会计核算特点,引导和鼓励采用已通过财政部门评审,准予销售的会计软件;对已配备计算机、正在创造条件实现计算机替代手工核算的企业,财政部门要指导、帮助、督促其尽快甩掉手工账;对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在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同时,协助做好与内部其他管理系统联网,实现企业管理系统现代化。

3.6 必须完善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仅有一套好的软件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套与之密切结合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安全可靠,充分发挥电箅化信息系统的作用。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会计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等。

3.7 必须加强网络财务系统的安全,必须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去创建网络财务的安全机制。首先,企业应建立科学严格的网络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从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系统环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网络财务系统的安全运行。其次,在技术上对整个网络财务系统的各个层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

参考文献:

[1]马萍.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发展趋势[J].会计之友,2002(9).

篇2

【关键词】电商企业;云计算;云会计;应用

云会计在各个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这不仅是由于云会计能够给企业内部管理以及财务会计工作等方面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云会计的应用能够给企业带来较客观的收益,因此,各企业为了增加其竞争力度,纷纷应用云会计系统软件技术。于是,本文就云会计应用于各企业当中应用要点进行分析陈述,目的是为了更多的人了解云会计在企业的主要作用。同时,将目前应用到云会计的电商企业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而提出相关建议以及措施,从而使得云会计的系统软件技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电子商务领域中。

一、简述云会计的定义

云会计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们在会计工作中想要得到更高的效率以及希望会计工作能够获得较多的效益,为此,相关科学研究者以及设计师便开发了一种满足人们会计工作需求的系统――云会计。云会计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平台、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的信息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以及会计决策等服务,因此,云会计系统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会计工作中。另一方面,关于云会计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即软件服务提供商与企业用户两方。第一,对于软件服务提供商来讲,云会计服务是由硬件基础与软件基础组成,硬件基础最主要的就是计算机平台,其他硬件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器、集成管理系统等,而软件基础有以下几种内容构成,例如: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各种组件、保证会计电算化正常工作的各项服务等。因此,云会计就是会计电算化系统通过云计算机技术而建立起来的。第二,对于企业用户来讲,通过相关服务系统以及软件来处理会计工作的内容,只需要通过支付服务费即可享受这种服务。云会计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计算机为平台,通过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即可享受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服务。

二、关于企业会计电算化中“云会计”的应用要点

本文这里将云计算进行简述,以加深读者对云计算的认识。云计算是通过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数据中心虚拟化等设施而发展过来的,它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些设施而为企业提供信息管理业务的服务。而云会计的概念以上都有简单的陈述,这里就不再介绍了。云会计所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那么“云会计”的应用要点有哪些方面?

(一)解决成本。云会计是通过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才可以使用其系统进行会计工作,关于使用资源的多少以及使用长短都可以根据企业自身需要来进行选择。企业通过云计算等基础设施来进行管理工作,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而且还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的问题。另外,还不需要支付基础设施的成本费用,而且还可以通过云计算来获得最新的基础设施以及软件平台,从而企业管理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而获得最佳解决方案。

(二)维护。在云计算没有研发出来之前,企业会计电算化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并且还需要对这些基础设施而考量成本费用以及安全使用问题,而其中会计电算化的软件产品通过软件供应商安装以后,其维护与安全都由企业自己管理,如果一旦发生软件破坏,就会花销更多的价格来进行对其维修。不仅如此,企业还需要对硬件的维修、升级、管理、维护等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而云计算的发展促进了云会计的出现,企业通过以租赁的方式来运用云会计系统,如此一来,大大节省了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采取这种方式不仅不需要投入相关维护管理人员,而且也不需要考量安装与维护会计信息系统的时候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等问题。因此,云会计的应用使得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推动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管理。由于云会计所提供的服务都是针对性、专业性的,因此,企业对其应用的时候都能很好的满足其对会计电算化的需求。同时,云会计还可以及时为企业提供最新技术,从而使得企业能够避免出现会计电算化方面的风险,并且还能够为企业节约更多的成本。云会计的应用能够给企业会计人员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四)可靠性。云会计将所有基础设计以及互联网连接的服务器集合在一起,同时,还可以将会计电算化软件以及数据根据企业会计人员的需求存放于不同的地方。另外,云会计中还包括服务方提供的虚拟化数据库管理、专业通信设施以及收费机制等,因此,在这专业团队的管理下,企业相关会计信息资料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并且与传统的数据中心相比较而言更有优势。

(五)拓展性。由于云会计是通过云计算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它具有云计算的技术特点,具体有以下几点体现:一是可以在硬件冗余故障的时候能够自动切换;二是可以自动升级,同时,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会中断停止服务,加上存储容量不再受到物理硬盘的限制,而可以有效的对数据容量进行扩充,从而保障存储容量负载均衡。因此,在应用云会计的时候可以及时有效的调整中心信息系统,从而满足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需求。

三、分析云会计在电商企业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性问题。由于云会计是在云计算机的平台上进行的,同时还需要互联网服务器的支持,因此,互联网环境的特殊性很容易将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料泄漏出去,它的安全性是我国社会所有企业对其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很多虽然具有较高的安全防护意识,并且采取了相应的解决的措施,例如:使用高级加密算法、安全协议等,但是会计的资料、客户信息、企业信息、电子资金等还是频频出现问题,因此,为提供云会计服务的开发商们带来巨大的挑战,建立完善的认证、防护体系的云会计平台已成为软件技术开发商们的首要工作,同时,也成为电商企业是否选择其软件技术的参考因素。

(二)法律界定问题。随着互联网的环境以及技术水平的发展,有不少国家软件公司开发了这项软件技术,而大多数企业都是向国外公司购买来的服务,加上各国的会计准则以及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存在着差异,因此,就会出现互联网交易的归属地以及发生问题的纠纷,而这时应参考的法律却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以至于云会计不能够在全球性电商企业中被广泛应用与推广。

(三)适应性的问题。由于云会计是云计算机的平台上的产物,其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但是其借助的其他相关信息平台的开发商企业都不可能是一个国家,因此,这些信息平台都会按照各自国家的商业模式以及文化习惯来研发制造出来的,因此,云会计的应用面临着适应性的问题,如果对云会计的适应性问题没有进行有效的解决的话,则会给应一体化集成的电子商务的云会计系统的推广工作带来巨大的难题。

四、提出几点相关建议与措施,以解决电商企业中云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需要建立完善、健全的安全体系。就目前来看,我国对云会计的安全保护方法是加密算法、合法算法、安全防御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不少“黑客”、竞争对手、不乏经济犯罪分子等来获取云会计中的信息或者将信息资料破坏掉,因此,还是频频发生企业内部会计相关信息泄露的问题,为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来保障云会计系统软件的安全性,以保障其能够正常使用。那么底商企业该如何防护云会计信息资料的安全呢?这就需要电商企业进一步完善安全系统,对安全保护方法进行完整性、不可否认性、真实性认证,从而保障企业相关信息资料的安全。其中,进行完整性的认证都是为了保障企业所存储的信息资料、电子资金信息以及管理信息不被恶意更改,而不可否认性的认证是为了防止有不法经济犯罪分子冒名进入云计算软件系统中而破坏企业的相关重要数据。

(二)需要完善法律规定。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法律界定问题,而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杜绝这个问题纠纷现象的发生,以保障云会计系统软件能够在全球性电商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所以政府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加快对其推广而制定出相应有效法律、法规等,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保障云会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而且使得云会计的应用得到了规范而杜绝出现纠纷的问题,给社会经济环境带来一定的安定作用。

(三)需要加强行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了保证云会计系统软件技术适应于各个地区与各个国家中,电商企业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与交流,从而使得云会计能够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另外,各国家、各地区电商企业可以选择一个固定日期来展开交流活动,将云会计目前使用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从而使得云会计中的问题得到快速、集中的解决,不仅提高了各企业间共赢的意识,而且推动云会计在电商行业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道路,为电商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结语

本文将云会计在电子商务企业中的应用要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陈述,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几点相关建议与措施,从而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云会计在电商企业中的应用,不仅为企业节约更多的经济成本,而且推动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俊.电子商务征税尚需时日 中小企业需未雨绸缪[J].玩具世界,2011(08).

[2]韩小威,郑璐.改进我国税赋繁重的税制建设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

[3]王棣华,杜晋贤.浅析会计信息化与企业内部控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12).

篇3

一、简述新时期会计理论发展与实务的关系

1、会计实际是对过来会计实务停止的总结和评价

在会计学的发展中,更加注重应用,从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在融入基本国情、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实务中提炼出精髓,形成合理性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并构建规范化的会计理论,形成相互发展的整体模式。

2、会计实际为会计实务效劳

在市场发展的模式下,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增加,在财务管理中要融人更多的现代化理论,在突出会计实际的基础上,将更多的财务工作与实际发展相结合,许多有经历的会计人员在遇到从未接触过的会计事项时,通常也会再研讨会计实际,找出正确的处置办法。由此可见,会计实际完成了为会计实务效劳的目的。

二、阐述新时期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1、对会计实际理论的影响

在新时期下,会计工作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模式、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运用,还包括有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等相关的业务。因此,会计目的不只是为信息运用者提供决策信息,同时还承担着运用方面的责任信息。在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中,新时期会计理论要从多方面进行整体研究,探索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会计管理模式,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渠道。

2、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在现代化电算会计的大发展背景下,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以及数据处理方式的更新,要求逐步上升的情况下,整个财务数据的有效处理中,增加数据输人与处理等环节的应用,对于整个计算机自动化完成对财务过程中的记账、对账、结账等方都有了全新的发展模式,在企业财务报表与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处理过程中,新时期的会计理论更加注重创新、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在自动化应用与完善的过程中,相比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这些对于整个数据库的处理都有很大的实际效能,因此,在整个财务管理的实务工作中,将带来技术与工作量的整体进步。

三、探讨新时期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创新研究

1、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道德发展要求及完善

一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整体构想。在新时期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围绕新时期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要求,突出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原则等多方面的职业操守。因此,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与发展,都要围绕现代化的职业操守为目标,展开更多的技术运用,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各项要求展开业务工作,不凭借个人的主观意愿参与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实现道德诺言的执业能力,做到不做假账,严格加强质量控制。二是构建全方位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自我素质的提升,也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会计人才的道德育的基础上,提高整体的业务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各种培训模式,积极探索显示会计人才的教育培训手段。在培训过程中,围绕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进行细致的讲解和运用,并通过对会计人才的业务训练,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资源共享优势,开设视频会议、视频教育培训、技术网络分析、鼓励会计人才通过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技术运用,实现现代技术在培训中广泛应用。

2、实务创新技术的运用

在新时期会计理论与实务同步发展的背景下,会计实务的开展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创新产权制度与财务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将传统的会计实际与现代化的电算会计等形成整体融合模式,拓宽产权会计的整体外延,并在产权界定、维护产权效益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创新传统的财务报表。从使用者的需要变化着手,了解企业发展的整体动态,了解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从企业的竞争实力出发,在时间和空间上打破传统的限定,结合全新的经济政策,提供定期的财报报表,并拓宽整个内容,并融人知识资本的发展运作方式,将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信息纳入管理范畴。

3、中国会计准則制定模式的评价及展望

传统的会计体系在信息化建设条件的影响下,在更多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在企业会计假设的延伸,权责制度的建立以及历史成本分析原则的运用等,在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尚作用下,尤其是电子商务环境中,上市公司、虚拟公司、网络公司等企业的兴起,给财务管理带来更多的实务研究需求方向。因此,在全面探求新时期财务管理机制的要求下,寻求一种崭新的实务管理机瘸,无论是从墼体_境还是法律等层面来分析,都能形成一种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在整个民间模式不大适应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形成政治、经济、文化等一条龙服务的模式,凸显出以法择为准绳的会计准则,在结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中,将电算会计以及对各项财务管理都能有一个细化的综合模式,并作出相应的价值观念评估,将资源等知识运用到各类财务会计模式中,形成整体运行的功效。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对于会计工作,会计电算化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操作。传统的审计方法、审计环境和审计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也就给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内部审计人员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经济条件下适应信息化,并且更好的发挥职能和作用。所以,内部审计信息化是一条必然的发展方向。

一、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概述

(一)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概述

1.审计信息化

审计信息化是指被审计对象进行财务工作和经营时,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其审计目的,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企业的运营的合规性以及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生成的财务信息进行审计的工作。信息技术在经济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审计环境和审计对象发生变化,作为经济监督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工作,必须进行变革,审汁作业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全面实现审计信息化,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审计力量薄弱与审计任务繁多之间的矛盾。

2.内部审计信息化

内部审计信息化广义地讲,是指内部审计组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组织计划审计项目、实施审计的全过程,以及以确认审计风险或评价企业信息战略、优化组织运营为目标,对组织营运所依赖的信息系统进行独立的、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国内有观点认为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即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二是指内部审计部门以组织的信息系统为对象,以风险评估或内部控制检查为手段,对该系统所产生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性做出确认,或通过优化企业信息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即信息系统审计。

(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必要性

1.是适应审计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多元化和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企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财务会计管理等软件趋于普及,企业确认客户订单,安排工厂生产,控制采购计划,财务账户处理等都由计算机软件自动完成。为了适应计算机软件新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审计也只有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才能把审计人员从大量枯燥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的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

2.提高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以前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大部分是手工操作。审计人员需要翻阅大量的纸质材料和文件。但是在信息化深入内部审计后,计算机的使用替代了审计人员了大部分手工操作。利用计算机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信息传递、数据统计以及数据分析等等,大大减轻了审计人员的负担,也提高了内部审计的效率。

3.解决了审计力量和审计任务这一矛盾问题

过去,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主要依靠详查法,审计人员逐一排查或者抽样检查堆积如山的各类凭证,报表等。在当前审计人员和审计力量相对薄弱时期,这一方法往往会造成审计成本增加,审计效率降低,审计工作质量低下等。加快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无疑可以提高审计效率,扩大审计工作范围,有效化解审计力量不足等问题。

4.适应了现阶段的审计体制改革和业务发展的内在要求

实现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可以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加并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绩效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具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通过计算机系统不断收集信息、指标评测、模型计算,得出全面、客观和科学的评估结果,以及及时的风险监测线索,这是传统的现场手工审计和审计人员的个人判断所无法完成的。

5.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机制

首先,伴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正在不断更新。规章制度和操作方法有了新的内容,企业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相互制约机制的形成,标志着贯穿于监督与管理全过程的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逐渐完成。同时,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方面也可以加快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机制的构建。

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不足

(一)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意识提高但认识程度仍然不够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金审工程”的建设,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正逐步受到重视。但是现阶段,一些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和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够,管理层不愿投入更多的金钱和人力建设内部审计信息化。缺乏对审计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和远见,认为与其花费时间学习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不如用手工审计方法多完成一些审计任务,对审计信息化仍持观望的态度。

(二)现阶段中国缺乏统一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准则和标准

对于经济和计算机信息化的发展,审计在审计方法,审计环境和审计范围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先的内部审计的准则和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要求,而关于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准则和规范还没有出台,这就阻碍了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进程。另外,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缺乏足够的理解,以及不安全的数据采集方式可能会带来对企业机密与商业机密的泄露。

(三)缺少相应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实践经验

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起步晚,所处的发展层次较低,审计实践较少,从而阻碍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建设。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研究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理论性的东西相对不少,但是实用性、可操作性的东西并不多,且可以借鉴的经验相对匮乏。另外,许多正在开发研究的,或者已经研究出成果的审计软件,看似对内部审计工作很有帮助,但是实际上与审计工作应用差距还是较大的。

另一方面,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较高的往往是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而其他类型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如何建设发展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

(四)培养了一批审计人才但是信息化发展条件下的内部审计人才仍然缺乏

1.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率不高

虽然全国审计机关都通过各种途径来推广审计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而且计算机知识较为丰富的大学生也给审计人员注入了新的血液。我国内部审计协会致力于推动国际内部审计的考试(CIA),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但是应该看到的是,部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阶段。

2.能够熟练运用审计软件的人才较为匮乏

随着“金审工程”的逐步建设,审计署也着力于改进和开发原各特派办和地方审计机关开发并研制的审计软件,现阶段已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审计应用软件。但是真正具有较高软件应用水平的人员仍然不多,大多数审计人员对软件的使用仅仅停留在表面和较为肤浅的应用程度上。

3.既精通财务审计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的复合型人才缺乏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大多数审计人员对财务知识比较精通,但掌握的其他专业知识少之又少,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方面的知识。

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策略

(一)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

需要进一步转变企业管理层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观念,加大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宣传力度,使企业上下全体都能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提高有助于建设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审计环境,因而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比如国家大力宣传“金审工程”,出台相关政策规定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程度,对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各定下标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增加计算机信息系统等,并每年进行计算机等方面知识后续教育和考核。

(二)制定科学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标准与规范

制定科学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准则与规范是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和实行的重要保障和坚强后盾。我国审计信息化制度并不规范,在审计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审计信息化的规章制度也需要不断的细化和完善。制定《内部审计信息化指南》等,明确内部审计信息化具体要求。另外,在制定准则与规范时,我国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并且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制定出注重内部审计信息化概念,内部审计流程和内部审计人员资格等的标准与规范。

(三)建立内部审计的软件平台,提高审计软件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由国家审计部门组建专业团队,利用其计算机编程技术和相关审计知识,开发审计软件,并确保审计软件的实用性。同时应当考虑到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并定期进行改进、完善和升级。另外,应当鼓励有实力开发软件的公司进行开发推广,尽快发展完善中国内部审计市场,在竞争中逐步完善。

(四)注重企业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工作

内部审计人才在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一方面,注重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思想认识的教育和培训,使审计人员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将给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思维模式带来重大影响。

2.完善企业人才培训制度。可以一方面在审计小组中配备信息化审计专业人才负责审计技术难题,其他审计人员可以只精通学会审计软件的操作。另一方面,应当根据具体的审计问题,先学习信息系统问题,既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更加专业,掌握的更加牢靠。

3.企业可以拓宽用人范围。一方面应当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对一些专业的人才可以聘用来为审计工作服务。另外,也可以采取激励措施来提高审计工作人员建设信息化的热情等。

(五)加强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检查

在内部审计信息化环境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可以极大的降低审计风险,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利用自身优势,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基本情况以及相关控制措施,可以先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实施穿行测试等手段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进行测试,根据查出的问题来确认应用控制的审计重点。

结束语

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给金融经济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环节都带来了巨大变化。信息化的进程已经势不可挡,这给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信息化审计的发展是审计所需,信息化内部审计的发展也是企业内部审计所需。我们必须转变的审计理念是,仅在审计工作硬件的配置上符合信息化要求并不是内部审计的信息化,仅利用计算机实现数据的输出输入、数据存储也不是信息化,信息化是要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对审计软件的合理利用等更高层次的审计电算化应用。如果做不到这些,内部审计信息化就无法促进内部审计对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从而只能增加审计成本和企业的投入。

虽然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仍然需要对内部审计信息化不断的研究和完善,做好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各方面的准备,跟上经济和时代的发展,更充分的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时现.内部审计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2]瞿索函,伊微.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的思考[J].经济师,2010(1):145-146.

[3]朱延海.邮政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几点思考[J].现代邮政,2008(2):45-46.

[4]欧世意,李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三江论坛,2011(4):33-36.

[5]张平风.关于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财经界,2010(23):332.

[6]刘正军.信息化内部会计控制的内部审计对策[J].管理,2008:16.

[7]王春云.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当代经济,2009(2):34-35.

[8]齐新利,剧杰,袁新.从内部审计的历史演变透视现代内部审计发展态势[J].广东审计,2003(1):

31-34.

[9]李晓林.对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协论坛,2007(2):191.

[10]王春云.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当代经济,2009(1):34-35.

[11]谭海云.内部审计信息化的优势[J].科技广角,2011(8):53-55.

[12]赵爱玲.ERP环境下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嵌入问题探讨[J].审计月刊,2008(7):33-34.

[13]陈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思考[J].宁夏电力,2009:285-289.

[14]仲福英,赵永军.内部审计应对信息化发展策略探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1(2):44-45.

[15]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局武汉分局课题组.农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3).

[16]何克飞.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新视野[J].当代经济,2011(12):10-11.

[17]曹燕,常京萍.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战略研究[J].会计之友,2010(10):52-53.

[18]高波.浅谈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J].经济与管理,2010(2):88-89.

[19]满海艳.浅谈审计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J].财会研究,2010(9):191.

[20]张英.浅议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0(9):243.

[21]郑红艳.审计软件: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助推器[J].辽宁经济,2009(8):92.

[22]王雪峰.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80-82.

篇5

摘 要 本文重点关注在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电力消费需求减弱的经营状况下,电网企业应将资本经营纳入财务管理,建立以资本经营为核心,以全面预算和收支两条线为手段的集权控制型财务管理体系。

关键词 资本经营 集权式 控制

一、背景及现状分析

(一)电网公司行业特性分析

电网企业是典型的资产密集型企业。以南方电网公司为例,其固定资产占其总资产比例一直持续在60%以上,其中2008年南方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约达到总资产的70%。电网企业的资产种类复杂、生命周期长、技术更新快,且受市政规划、电网规划等因素影响大、改造频繁、管理难度大。而规模庞大且高速增长的资产必然带来与之相对应的折旧费、修理费、运维费用、财产保险等供电成本的急速增长,给企业运营带来巨大成本压力。同时,闲置资产、不需用资产、低效和无效资产还占有一定比例,资产使用效率亟待提高。

从近年来的资产处置情况看,资产处置形成损失率仍较高,除了技术更新、规划改造等主要原因外,还存在着浪费现象。由此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程度、建设全面覆盖的信息系统来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降低供电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存在很大的空间。

(二)外部环境分析

除企业内部特性外决定经营发展外,企业外部环境也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1.社会用电需求增速放缓,上网电价调高,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受全球宏观经济形势放缓等因素影响,全国电力近年消费需求明显减弱。以南方电网公司数据为例,2009年全年售电量5239亿千瓦时,比2008年增长6.2%,相较2002-2007年社会用电量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明显放缓。且2008年调整上网电价,增加了电网购电成本,盈利能力受到不利影响。用电需求增速放缓和购电成本增加,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电网投资规模扩张,企业资本支出压力增大

自2005年起,全国电网建设步伐逐年加快。以南方电网公司数据为例,2006-2008年,公司资产总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35%。2009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1亿元,其中电网建设投资915亿元,同比增长91.5%,增幅巨大。与此相对应的是公司债务规模2006-200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53%,总资本化比率加速提高。受企业投资规模扩大影响,资本性支出给企业资金流构成较大压力。同时债务规模的扩大推动财务费用快速走高,公司资金成本不断增大。

综上所述,电网企业内部和外部均面临着制约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因素。如何把握“企业效益为重,社会效益优先”的经营理念,如何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如何平衡财务管理控制力与灵活性的关系,如何盘活现有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如何筹划管理增量资产提高投资效益,如何在一系列互相矛盾互相制约的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综合最优,这些都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资本经营理论简述

1.资本经营 (Capital Operation)定义

资本经营又称资本运作、资本运营是指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将本企业的各类资本,不断地与其它企业、部门的资本进行流动与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重组,以达到本企业自有资本不断增加这一最终目的的运作行为。

资本经营的目标就是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要注重利润和股东权益的最大化,更要重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资本经营类型

资本经营类型内容非常广泛,从不同的方面分类,可以划分为如下类型:

从资本的运动状态来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存量资本经营和增量资本经营。前者是指投入企业的资本形成资产后,以增值为目标而进行的企业经济活动。资产经营是资本得以增值的必要环节。企业还通过对兼并、联合、股份制、租赁、破产等产权转让方式,促进资本存量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后者实质上是企业的投资行为,因此,增量资本经营是对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筹划和管理。包括投资方向的选择、投资结构的优化、筹资与投资决策、投资管理等。

从资本经营的形式和内容来划分,可以将资本经营分为实业资本经营、金融资本经营、产权资本经营以及无形资本经营等。实业资本经营是以实业为对象的资本经营活动。金融资本经营是以金融商品(或称货币商品)为对象的资本经营活动。产权资本经营是以产权为对象的资本经营活动。无形资本经营是以无形资本为对象的经营活动

本文着重从提高电网企业资本运营效率方面来引入资本经营理念来论述构建经营型财务管理体系。

二、以资本经营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

通过对经营现状的分析,电网企业应将资本经营纳入财务管理,建立以资本经营为核心,以全面预算和收支两条线为手段的集权控制型财务管理体系。通过整合存量资产、理顺产权关系、提高企业固有资产的运营能力和筹划管理增量资产两方面保障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一)提高存量资产运营能力

1.整理存量资产、理顺产权关系

电网企业通过做好电网资产清理和接收,充分发挥电网企业资产密集的整合优势。首先对存量资产的规模以及使用状况进行清查清理,核实资产,夯实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其次剥离低效不良资产,对闲置资产进行再利用,提高资产质量和运行效率。再次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接受代管县和农电机构的优质电网资产,整理扩大存量资产,为电网企业存量资产运营奠定统一基础。

2.建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建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通过对资产的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生产运营、退役报废等全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综合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四大业务的横向融合。结合资产管理现状,对管理对象实施统一的管理标准,应用标准编码方案,逐步实现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资产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整合,辅以信息手段支持,建立评估考核体系,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资产使用的可靠性、使用效率、使用寿命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综合最优。

3.合理安排维修计划,降低可控成本

资产修理费支出是电网企业可控供电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设备可利用率得以增加收益,以优化企业维修资源为核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维修计划及相关资源与活动能有效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统筹规划,建立集团资源优化配置渠道

各地电网分子公司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电网规划发展并不平衡,只有通过集团公司的统一调配,建立有效的各分子公司资产管理沟通途经,根据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安全性能要求,加大对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对闲置资产以及基建、专项工程拆除的仍有使用价值设备物资的合理调配,深化降压降级再利用程度,才能确保设备物资能用必用,提高电网企业整体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二)科学筹划管理增量资产,控制经营风险

电网企业应结合国家行业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高资产、高比例营运资金流的特点,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在满足其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需求的情况下,规划投资,保持企业合理债务结构,对增量资本经营进行科学筹划,对筹资渠道、对象的多样性不断进行开发,以便控制企业经营风险。

1.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性资金投入

通过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对于国家或地方的电网重点建设项目,筹集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投资,争取优惠的偿债条件,减轻电网企业自身融资压力。

2.争取金融机构稳定的授信额度和长期借款

认真研究国家信贷政策,建立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坚实的银企关系,获取稳定的长期和短期资金流。以南方电网公司数据为例,截至2008年南方电网公司在多家大型银行获得了累计约2,690 亿元的授信支持,为电网建设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

3.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引入低成本长期资金

利用电网企业优质的固定资产和良好信用,发行无担保企业债券等各种方式进行筹集资金。以南方电网公司数据为例,通过持续发行企业债券等债券市场融资品种,同时引入保险公司作为投资者,有效扩大债券投资者群体,有效提高了企业债券发行的市场化水平,降低融资成本,为公司电网建设提供了低成本、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截至2010年3月31日,公司累计在债券市场融资528亿元,其中发行企业债券228亿元,发行中期票据150亿元,发行短期融资券150亿元,累计节约利息支出超过20亿元。

4.融资租赁

利用杠杆租赁融资方式满足电网建设高压电网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通过充分发挥杠杆租赁以小博大的杠杆优势,由金融租赁公司牵头,联合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共同为特高压项目建设筹集巨额资金。

5.战略联合

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善股权结构,加强资本运作。加强金融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提高金融资产盈利能力。

三、构建以资本经营目标的集权式控制型财务管理体系

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通过对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的运营管理,能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应建立突出资金安全高效运作和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集权式控制型财务管理体系,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统一财务会计核算体系

构建统一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通过公司各分子公司执行统一的会计政策和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统一的会计业务规范,统一会计科目设置和报表设置,确保各项财务工作规范、有序和高效。

(二)统一财务信息系统建设

建设统一的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实施对下属单位会计信息的随时调用和跟踪监控,建立全企业财务分析系统,及时掌握和分析各分子公司的经营情况与财务状况,运用网络技术实现数据系统化,进行实时财务控制,实现现时报告和远程在线处理,便于迅速整合财务资源,有效地作出经营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对市场迅速反应的能力。

(三)高度集中财务决策权,整合企业整体财务资源

通过高度集中融资决策权、对外投资决策权、重大资产处置权、资本运营权、资金管理权、成本费用管理权、收益分配权,整合集团内部财务资源,调动资金运作。其中:

高度集中重大投资项目的融资决策权。电网企业应集中超过资产负债率安全线的举债融资,租赁融资,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的融资决策权以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控制集团的融资风险。

高度集中重大资产处置权。电网企业应集中集中审批各分、子公司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关键设备、成套设备、重要建筑物、限额以上的资产等重要事项的资产处置。

高度集中资本运营管理权。电网企业发挥资本集中和财务专家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制定资本运营管理权限,管理和监控集团资本运营活动。

高度集中资金管理权。电网企业实行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通过企业总账户实时监控各分子公司资金支付情况。集中统一管理整体资金及各子分银行账户;调剂内部资金余缺;主持企业内部往来结算管理,组织整体流动资金管理;控制流动资金存量和应收账款总量。

高度集中成本费用管理权。电网企业通过预算控制手段对各分子公司各项供电成本费用指标进行考核,从而集中成本费用管理权。

(四)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落实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结合存量资本管理,以降低经营成本为核心、成本驱动因素分析和标准作业成本法为主要方法,结合资产经营考核和绩效管理,实施经营性全面预算管理。通过编制年度、季度预算,下达资产运营指标如内部资产报酬率、万元资产供电量、可控单位供电成本、闲置物资利库率等一系列指标,深化成本管理,加强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提高资产周转效率。对预算的实施实行过程管理,检查和监控预算执行过程,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提出处理建议,审核预算目标的调整,考核各子、分公司年度经营预算指标完成情况,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五)推进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资本性项目预算管理

结合增量资产管理,实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投资立项、审批、控制、检查和监督制度,严格控制投资规模,杜绝没有资金来源或负债风险过大的资本预算。通过集中对外融资管理权,由企业统一筹划资金来源,确定融资方案,严密监控资产负债率和借款风险,实施负债总量控制和资本结构调整优化。

(六)以收支两条线为控制手段,实时监控全面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

设立资金结算中心,对下属子分公司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强调资金使用全过程监控。在充分考虑合作银行的网络服务、资金调拨效率、合同费用和资金监控、资金信息服务能力的基础上,通过银行系统建立集团总账户、子账户,由此对子分公司资金的使用全过程实行实时监控,有效地强化对内部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督。同时通过合理调度盘活内部的停滞资金,利用各项资金的时间差与空间差,做到资金的总体有效利用。

综上所述,通过在电网企业建立以资本经营为核心、以全面预算和收支两条线为手段的 “经营性、控制性”集权式财务控制体系,有效规范分子公司的财务行为,整合内部财务资源,调动资金运作,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并通过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经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企业在市场变动中的应变力和承受力,从而达到规模迅速扩大,资产迅速增值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民杰.保险集团管控模式比较研究.

[2]刘文斌.中国企业集团管控探讨.

[3]赵梅阳.谈谈集团管控.全球品牌网.

[4]王吉鹏.集团管控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