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篇1

关键词:医院文化;人本管理;理论探究

当前经济模式下的医院文化管理需要改变以往较为传统的经济价值观,由单一、被动的服务模式转由向服务育人而且因人而异的人性化、多元化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是以人的综合需求逐步发展的,摒弃了以往传统死板的物化管理模式,从根本上促进了医院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工作风气,为医院文化的全面革新提供了最新的驱动作用。现如今,我国的医疗事业人本管理的服务理念尚未成熟,仍存在一定的漏洞仍需要扎实基础,促进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1 人本管理理论的定义

人本管理最为企业的管理理论主要是旨在企业的管理中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效果,有效的发挥了人的价值,并使企业与人共同创造价值。综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局势来看,人本管理理论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其医院的文化管理中效果更加突出。随着人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在医疗事业急需要通过人性化特点的各因素方面探寻疾病的治疗和病因分析,多元化、多维度的角度审视健康问题。在医院文化中强调以人为本,回归人类的精神需求,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技术,更可以更多的关注患者本身的精神需求,更多的关注和照顾患者。

2 医院实行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2.1人本管理体现的是医院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传统的医院文化管理方面往往只是通过表面手段,例如:给员工加工资,发奖金等方法激励员工的工作斗志,然而此类方法过于死板,不够灵活,没有从根本上端正员工的工作心态,很难支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本管理则避免了单一死板的管理方式,首先是根据员工的属性需求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应员工之所想,将医院文化建设的综合目标与人本管理的理论结合起来,逐步激发员工工作的创新能力,提供医院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2.2以人为本体现了医院的本质特点 人是单位的灵魂,医院是以人为基础的医疗服务单位,其服务对象直接面对的是社会人群,医院文化、医院的战略目标等最终体现在人的工作成果上。所以医院文化必须要做到人本管理,围绕人性特点、人文文化的特点,开展各项自我创新、共同进步的人本管理工作。人本管理工作时刻渗透到医院文化中,包含医院管理方向、医院精神风貌及医院品牌形象等。

2.3以人为本稳固了医院文化的发展 医院是否提供患者良好的人性化服务质量影响了医院文化的公信力,医院必须要医务工作者端正工作态度,牢固服务理念,深化服务精神,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人机构,以患者为中心,才能提升医院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断的人本管理,平衡医院内员工的利益保障、确保医院内患者的精神需要,激发医院优秀员工的工作潜力,才能稳固医院文化的快速发展。

3 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实践方法

3.1明确医院文化的发展方向 首先要认识到医院的发展方向,确定精神特点,摒弃医院必须遏制的不良风气,遏制物质拜金思想的滋生。通过明确医院的发展目标,在人本管理的方法下进一步凝固员工的工作斗志,推动医院的全面发展。

3.2发扬医院以人为本的医院精神 不断丰富医院的精神文化,树立医院以人为本的精神旗帜,发挥员工的主体意识,让员工主动爱医院、爱患者、爱工作,恪守其职救死扶伤,增强医院员工的使命感。发扬壮大医院人本管理意识,应予时代的发展需求,丰富医院文化的内涵,开拓医院文化的发展动力,促进医院文化的进步。

3.3树立并牢固医院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通过开展医院便民服务,改善医院服务环境,规范医院服务质量,杜绝服务忌语,丰富医院的人性化管理工作。通过文明用语、爱心指导、出院随访、心理咨询等,树立医院良好的服务态度,强化医院人本管理的基本宗旨,明确患者的病情和情绪变化,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牢固医院文化的发展力度。

3.4培养专业的医护团队、扎实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需要培养一个专业的医护团队,尊重各领域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保证人才的培养资金供给,开展思想报告研究工作和定期的人才交流活动,在医院人才中不断引进医院文化建设工作,围绕党的思想方针,坚持人本管理的建设理念,提升医院科室的创新力度,扎实医院的文化建设工作[1-3]。

4 结语

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越来越强调人性的需求理论,所以社医院文化的发展强调人本管理。人本管理体现的是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不以人的生物学生理需求为基点,总体上是将人以"经济人"的观念进行自然、科学的人性化管理。人本管理的原则是强调人的基本需求和意志力特点,引导人积极主动的实行各项管理工作。传统的医院文化是系统性的管理工作,然而面对反复繁杂的经济竞争必须要及时转换到人本管理中,从本质上对医院文化进行质的转型。

参考文献:

[1]秦敏春."人本位"的医院文化在医院发展中重要性的思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5:344-345.

篇2

【摘 要】 本文基于人力资源理论,剖析了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思路:以教师为本,满足教师物质和精神需要;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消除教师间的不公平感;关心教师的情感需求,打造健康高效的教学团队。

【关键词】 人力资源理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分析;科学管理

一、基于师资队伍管理的人力资源理论分析

师资队伍的管理重点是对人的管理,本节将结合经典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其在师资队伍管理中应用进行深入剖析。

1、X和Y理论[1]

X和Y理论是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X理论是对那些不愿意承担责任,总是在尽可能地逃避工作的人们的定义,对这类人的有效管理方法,需要通过强制手段,进行严格的领导和控制才能达成组织目标。Y理论视工作为人的本能,在既定目标下,这类人会做出积极反应,并能从工作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在适当的工作条件下这类人愿意承担责任。

基于上述理论假设,在师资队伍的管理实践过程中应该进行区分,对于符合X理论的人,应该采取较为严格的管理措施,进行监督和控制,才可能达成学校的既定目标。符合Y理论的人需要得到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感等需求的满足,在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群体中,更多的应该是符合Y理论的人群。

2、激励保健理论[2]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博格提出的激励保健理论认为任务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者所持的态度。赫茨博格理论将导致工作不满的因素定义为保健因素,而把带来工作满意感的因素定义为称为激励因素。当保健因素得到改善时,人们的不满度随之降低,但是人们努力工作的真正动力还是来源于激励因素的刺激,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提升人们对工作的满意度。

激励保健理论对于师资队伍的管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师资队伍管理实践的核心就是提高被管理者对工作的满意感。因此,在保健因素进行改善的基础上,加强激励因素的刺激,对激励教师队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3、需求层次理论[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模型,对人的需求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认为较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会引发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对需求的满足是递进的,在满足高层次之前首先需要对较低层次需要进行满足,人的需求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安全保障、社会、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个体情况差异,不同人群的需求层次也略有不同。

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对于师资队伍管理的实践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对教师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来调动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以自我实现为最高层次的目标需求,依次从生理、安全保障、社会等方面满足教师的不同层次需求,使得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提升,从而使得教师们能够把个人需求同新升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

4、华盛顿合作规律[4]

华盛顿合作规律描述类似于 “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人们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一个奇妙的复合运算。10个人的合作,有可能远大于10,也可能比1个人的力量还小。就像在多个作用力叠加,如果方向各异,则会互相抵消,如果方向一致,将会互相推动,最终必然会形成一股很强的合力。

传统管理理论对团队合作的研究或者说在实践中的落实还很不到位,大多管理制度都是研究如何减少人力资源的无畏消耗,而从提高成员效能角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也就是说,更应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在每个成员发挥自身效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尽量避免过多内耗。这一点在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尤为重要。

二、基于人力资源理论的师资队伍管理剖析

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对人们行为因素能够产生影响的原因非常多,所处环境、个体差异等都会形成不同的结果。每一种理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理论进行提炼分析,寻找能够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的综合因素,在对其归纳、提炼合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现阶段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管理的措施和方法,从而实现对新升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和建设。

通过对上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我们归纳出对人行为结果的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需求、情感和公平。

需要:人们大部分行为的来源都是发自内心的需求,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精髓。因此,人的所有行为方式无不是因为需要而产生;与此同时,人的需要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人会因为目前的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意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在当前目标实现之后,人的需要会不断的升级和调整,因此,人的所有行为方式都是根据人的需要而产生的。

公平:公平理论产产生于1965年,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该理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确定自己的位置,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通过报酬来体现,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获得报酬是否合理的感受更为重要。因此,公平会直接影响人的工作动机和工作热情,激发工作动机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得出是否公平的半段,从而知道人的行为的过程。

情感:人与人的交往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不同的情感会对人的交流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情感往往会左右人的行为。作为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产生出不同的主观反应,这就是情感,它是人类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能够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三、基于人力资源理论的师资队伍科学管理

针对以上分析,对于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也应该由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做指导,才能给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活力,保持教师团队的健康高效的发展。我认为,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以教师为本,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关心教师的情感需求,打造健康高效的教学团队。

1、以教师为本,满足教师物质和精神需要

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高校管理中,就是以教师为本,学院的各项工作始终以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调动老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才能实现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发展。在新升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首先要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保障老师的基本物质需要。其次,学院应该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提供给老师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各种途径给老师创造机会进行深造,组织各种比赛促进教学,以及鼓励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会使得教师的自我价值不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马斯洛在其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们在自我实现阶段,往往会激发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和力量,因此,给他们适合的舞台,发挥其才华,教师就能创造出辉煌。

2、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消除教师间的不公平感

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师是文化程度比较高、是非观念分明、相对比较敏感的一个群体,老师通过与周围同事与社会上相同职位之间教师的比较来确定自己的工作状态与获得报酬的比较。因此,如果学校的竞争机制相对公平,对于教师来说,则会产生一种向上的动力,这种动力会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源泉,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蓬勃开展;相反,如果学校的竞争机制不公平,教师们之间则会出现一种消极抵触的情绪,进而会逐渐演变为一种恶性竞争和资源的内耗,教师们的消极情绪会慢慢传染,大家不是通过努力的工作去换取劳动成果,而是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学校会因此失去竞争的活力而死气沉沉。

新升本科院校建立建立和发展的时间屈指可数,各个学校还处于探索管理方式的阶段,因此,学校的竞争机制并不完善。学院采取的职称评审制度是终身制,只能上,不能下,因此,评上职称的老师会因为失去竞争的压力和继续奋斗的动力;学院在教师的考核制度上不合理,对于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考核的公平性一向非常难以权衡;学院的许多激励制度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督促的作用,对于新老教师的同工不同酬现象非常明显,打击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由此可见,应当尽快建立起公平有效的考评制度,并严格按照考核内容逐条兑现,奖惩分明,体现考核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充分激励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3、关心教师的情感需求,打造健康高效的教学团队

对于教师的管理,一定要关心教师的情感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学院应该通过各种丰富的活动给老师增加交流的机会,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学校氛围好,教师的认同感高,教师就会对学校产生浓厚的感情,以校为家,将学校的发展与自己个人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这样,老师自然会对工作倾注心血,像热爱自己的孩子一般呵护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感情的团队,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家庭内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积极向上、洋溢着幸福、将学校的发展与自己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的积极高效的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 王炳成.X理论与Y理论在中国本土企业中的应用与统一[J].人才资源开发,2008.3.28-30.

[2] 范群.绩效评估与激励—保健理论[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6-37.

篇3

关键词:实践观;基本原理;唯物史观;实践性

一.基本原理的内涵

什么是的基本原理?学说内容极其丰富,但它最主要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基本原理是标志整体性的范畴;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即整个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层次的基本原理;二是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次的基本原理具体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得出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具有四大特征即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和发展性。这样,基本原理涵盖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以及人类处理自然关系的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三大基本实践形式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是经过人类实践活动反复证明的真理性认识。基本原理能够经受住实践的检验,而且必将能够接受人类实践活动的进一步检验,在实践活动中显示真理性认识的巨大威力。

二.实践观与基本原理的联系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观的阐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对以往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批判中,实质上是对实践的内涵做出了阐释。客观世界不仅作为直观的对象,而且是实践的对象;人不仅是直观的主体,更是实践的主体。所以,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主体的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这种活动是感性的物质活动,也是客观的活动。“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2]在强调客观,重视感性客体自然和人的同时,必须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的客观实践活动。

马克思在第二条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此点是马克思对实践这个根本观点在真理问题上的具体化展开。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能够实现主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且人的思维在社会实践中证实具备认识客观现实世界,获得客观真理的能力。“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思维的此岸性。”[4]马克思将实践的观点引到认识论领域,对哲学史上关于真题标准问题的讨论做了科学的概况总结,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的认识正确与否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检验。实践准则是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准则。

马克思在第八条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这就表明,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本身就是实践的发挥过程。不管人类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还是精神活动都是社会生活,都能通过实践找到其根本。认为,实践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而且是社会精神生活的唯一源泉,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凡事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这说明即使是神秘主义的东西也能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并且,这些神秘的东西最终也会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最终在人类的意识中得到根除。

2.实践观与基本原理中的唯物史观是统一的

实践观的确立是同唯物史观的形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不会有科学的实践观。只有依据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才能科学地阐明‘社会实践的本质、作用和意义。唯物史观是基本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从实践观与唯物史观的统一可以证明实践观与基本原理有着密切联系。

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原理看,实践的基本内容就是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生产劳动。这种实践活动具体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体现着人的本质。因此说,实践就是人们自觉的、有目的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存在的感性活动的客观形式。实践作为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它必然是完整的、具有内在结构规定性的活动系统。实践观所说的实践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就是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劳动生产实践活动,即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历史永远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论占有和实践占有,即永远是人们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它充分体现出实践是具有内在结构规定性的综合系统。这种实践观,既同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区别开来,也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区别开来。它否定了把实践看做无规定性的纯主观活动的意志论,排除了忽视历史规律性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论’。依据这种科学实践观看,感性材料不是认识的起点,实践活动才是认识的起点。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感觉材料为认识的起点。所以,它是一种从感觉、知觉到概念的循序渐进的单线过程,是消极的、被动的、照镜子式的直观反映过程。建立在的实践基础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实践和理论的统一的复线前进的过程。马克思说:“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6]其次,从分析实践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中,还表明了实践所体现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性,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中所说的,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志的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由此可见,的实践观和历史观是紧紧联系在一起来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脱离了实践观,就失去了作为主体人的能动的现实物质活动,没有主体的能动性,就会导致宿命论或经济决定论,同样,的实践观如果脱离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就脱离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具体地历史规定性,没有历史规定性的实践,就失去了具体地使用和制造生产工具的基本意义,就会把实践等同于一般的感觉经验,从而走向主观唯心主义或唯意志论。的实践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统一的“纽带”就是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制定。依据马克思在《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论述,非常清楚的表明:马克思不满意以往人们只是从抽象的“人”和“人性”,出发,在思想精神的社会关系中谈论人的观点,他强调现实的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应当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来考察人,不能从人自身去考察人。所以说,要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就必须认识和掌握人所处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就成为揭示人的本质的前提。然而,社会历史是人的社会历史,人又是社会历史的人。由此可见,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就成为唯物主义的说明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提纲》还表明:马克思既不满意脱离了从事物质活动的现实人的精神能动性,也不满意没有主体能动性的直观反映论。他强调实践是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感性活动的客观形式。因此,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就为科学实践观的建立找到了现实基础。所以说,的实践观和历史观统一的“纽带”是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制定。任何割裂二者的统一关系,甚至把二者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

3.实践性是最重要的内在品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不同于其他理论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它的活力只能蕴涵在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中。因此可以说,实践性是最重要的内在品质。无论是从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理论价值的体现,还是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创始人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不是坐在书房里冥思苦想的,它们都是建立在对社会的长期调查研究和自己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划时代的成果,既不是纯粹的理论臆断,也不是凭个人智慧创造的,而是在无数次的尝试、无数次的实践中取得的。中国化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这一实践不仅仅是停留在感性层面的“具体再现”,更是一种最终上升为理论层面、将实践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的实践活动。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过程中,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理论总结中,的理论观点得以产生,的理论体系得以形成,的理论成果得以延续,的理论魅力得以彰显。因此,不断创造新的理论生命的实践品格,推动了的时代化。实践观让不断深化和发展,这一理论也是实践性的完整诠释。

三.结语

综上,实践观是原理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与基本原理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不断体现出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其思想也在实践的践行中不断完善。此外,实践观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基本原理的诸多部分息息相关,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特别是实践观和唯物史观的统一,不只表现在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同唯物史观的形成联系在一起的,而在科学实践观关于实践的基本内容、基本形式和基本特征中,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此外,实践观丰富了的内在品质―实践性。所以,实践观是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第127页。

[7]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6

参考文献:

[1]《侯惠勤自选集》,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年。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

[3]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第127页。

[5] 孙正聿等:《基本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肖前、李淮春、杨耕主编:《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篇4

【关键词】侦查学认识论;犯罪的可知性;侦查思维;侦查实践

一、侦查学中的认识论的概念

侦查学中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在侦查学领域里的具体运用,亦可称之为“哲学原理”。它是指能够用于侦查学研究中,对侦查学其他理论和实践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的一种理论体系。它贯穿于侦查学原理研究和侦查实践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说侦查认识论是侦查学原理中的核心、主干理论,亦可把它看成是侦查学原理之理论。

二、侦查认识活动的特点

(1)侦查认识活动的特定性。首先表现在侦查认识活动的对象具有特定性。主要表现为侦查人员面对的是刑事案件,而实践中每一个案件都不同于其他的案件。这是由犯罪人特定、被害人特定、知情人特定、犯罪的时间、地点特定等因素所决定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案件,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枚指纹一样。其次表现在侦查认识活动的过程具有特定性,每一个案件,都是由侦查人员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下进行侦查的。因此,这一活动过程必然具有特定性,一方面是由于侦查员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以及思维方式不同而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侦查案件时必然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同侦查人员对同一案件的认识亦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每个案件中具体侦查认识活动的起点、运行轨迹、演化模式和重点均有自己的特点。(2)侦查认识活动的逆向性。时间联系是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一种基本联系。在现实生活中,事物发展总是与时间的运动方向一致,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某原因产生某结果,然后该结果作为新的原因又产生新的结果。(3)侦查认识活动的模糊性。认识活动的模糊性是指人们对于客体物的类属边界与形态的不确定性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思维对于客观事物的反应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都表现为部分正确和部分错误,有时正确的部分大一些,有时错误的的部分大一些,这就是认识的正确度的问题。而这实际上是认识模糊性的一种体现。侦查认识活动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事件、案件性质和情节认识的模糊性;对侦查方向和侦查范围的模糊性;认定犯罪嫌疑人与犯罪事实关系的模糊性。

三、侦查学认识论对侦查实践的指导作用

篇5

关键词:基本原理课;科学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2-03

一般来说,科学素养包含着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三方面的内容。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关乎着祖国的未来,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许多关心高等教育的仁人志士,纷纷出谋划策,想方设法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有说要改革课程设置,增设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科学知识水平;有说要加强大学生校内外科技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有说要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由此形成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批判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良好氛围。这些方法措施,按说是良方妙策,但它的现实可行性有多大,就得好好思考一番了。增加一些课程设置,必将影响其它课程的增设;科技实践活动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还好办,文科类的大学生实施起来就较困难了;弘扬科学精神,不是几次科普活动就能树立起人的科学价值观的,而要在不断的科学熏陶中通过理性思考形成的。笔者长期从事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深感对于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基本原理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这门课中渗透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教育,就可以覆盖全体大学生,不需要为此增加课程,并通过的理性思维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是它的根本特征。是沿着科学发展新成果的途径建立起来的,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的。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等伟大的科学发现,为的诞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所以说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自觉地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在一起,把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建立在对自然科学的深刻理解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的“一门科学”、“一门唯一的科学”的原因就在于此,“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一、基本原理课中科学知识的渗透

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心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它的每一个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在讲解的每一个原理时,都可以联系现代自然科学的成就加以丰富和证实。20世纪自然科学和技术获得了重大发展,先是出现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后又出现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等一系列崭新的科学理论。一系列新技术如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核技术、遗传工程技术、航天技术等得到了迅速发展。科学知识的这些成就丰富和证实了,那种所谓科学技术革命使“过时”和被“证伪”了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没有任何人能举出任何一条自然科学材料证明的某一基本原理是错误的。例如哲学的物质概念就是对宇宙的物质性作出了最高的理论概括。在物理学上,人们最初认为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宇宙之砖”。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上的放射现象、电子和原子结构的发现,人们对物质的基本结构进入到称之为粒子物理学的第一阶段。但很快粒子物理学随着大量基本粒子的发现又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夸克模型的提出使得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尺度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十亿分之一(相对于原子)和万分之一(相对于原子核)。夸克有没有结构?是不是最基本的?2006年随着在北京发现的暂时命名为X1835粒子的发现,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又不断深化下去。这一切都说明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但在对物质结构的无限分割中,始终不会改变“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样在讲授物质概念的同时,把物理学上的最新科学成就介绍给大学生,起到了提高他们科学素养的作用。

二、基本原理课对大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因此在讲授基本原理课时,就必然要涉及到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适应现代实践活动方式和现代科技革命而创立的方法体系,它表现为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都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事实上,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都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它通过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渗透和参与到科学思维中。例如,我们在讲授普遍联系时就要涉及到系统方法,讲内外因的作用时就要涉及到控制方法,讲量变质变的观点时就要涉及到突变论方法,讲事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时就要涉及到信息方法。在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时代,辩证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相互关系变得更紧密了,许多科学概念,例如系统、信息、结构、控制等概念,随着其意义的确定,就会从科学概念上升到哲学范畴;而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例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也是科学思维中最常用的基本范畴。我们在讲授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时,应把它由原来某一领域的一种研究方法扩展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整个研究领域,上升为一种一般的科学方法论。比如说系统方法最初应用于生物学和数学领域,而后又扩展到了工程学、通信理论、政治结构、国际关系、管理系统、生态系统、心理和精神分析以及教育系统等领域。目前,系统分析作为一种一般的科学方法论,运用于广泛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有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以及公共政策系统的改进上。信息方法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使得对社会的研究更加形式化、动态化,通过计算机建立社会信息情报网,可以更有利于掌握社会运动的规律。领导决策过程就是对信息进行收集、传递、整理、加工和变换的过程,它的科学化取决于能否迅速、准确、及时地获得足够的信息。通过这样的分析讲解,使大学生学会用科学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基本原理课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提升

在基本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提升大学生的求实求真精神,怀疑创新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求实求真精神。求实精神,就是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事实的本来面目去探求规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科学活动面对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凡事都求取证明,强调有根有据,要求一切科学认识必须建立在充分可靠的经验基础上,以可检验的科学事实为出发点。“求实”然后才是“求真”,“求实”基础上的“求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求真”是科学的目的。求真精神是指追求与探求真实的、与客观事实相符的思维活动。具体表现在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实践,不固守传统,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坚持真理,不怕困难和挫折。怀疑创新精神。科学是在不断批判谬误、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达到对真理的认识的。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所怀疑、有所批判,科学知识不论来自哪里,都需要经过批判性检验和考察,才能被接受。怀疑批判就是要破旧立新,以新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当然怀疑批判不是科学的目的,而仅仅是获得新的更加确切的知识的前提。刨新就是要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要不满足已有认识,不断追求新知;要不满足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不断进行改革和革新;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原有框框,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不迷信书本、权威,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向书本和权威质疑。科学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就是要人们不盲从、不迷信、不感情用事,凡事要问一个为什么,凡事要遵守客观规律,考虑客观条件和客观后果。一切称之为科学的东西,都必须放在理性的法庭上接受审判。科学涉及的空间、时间、质量、相互作用、宇宙或自然的规律和图式等,都隐含在物质的深层结构中。这些对于感官来说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理性或理智却至少可以部分地把握它们。因此,科学是而且必须是理性的或合理性的。理性精神促进了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科学的发展又促进了理性精神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吴玮.提高科学素养,加强“两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02,(1).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李醒民.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两大支柱[N].人民日报,2010-05-04.

篇6

一、板块:感知哲学的宏观架构

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哲学的基本范畴总是弄不清楚,答题时常常是“张冠李戴”“破绽百出”如:题目明明要求回答辩证唯物论知识,他们却答了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得分之低可想而知,真可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哲学理论体系没有一个明晰的宏观把握,对哲学范畴混淆不清。所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哲学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非常关键。

从理论体系上讲,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板块,而辩证唯物主义又可细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板块,历史唯物主义可细分为唯物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个板块。如果学生将这些哲学板块牢牢地印刻在脑海里,形成一个个“电脑文件夹”,并将相应知识点分门别类地储存在每一个文件夹中,如:将“联系”“发展”“矛盾”“创新”存放在“辩证法”板块这个文件夹中,让每个知识点都有自己很清晰的归位,答题时就能从中快速而准确地提取出来,从而大大地降低错误率。

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些板块,我们将哲学理论体系简要概括为“一二三”:“一”即哲学(母亲);“二”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母亲的两个儿子);“三”即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两个儿子各有三个儿子)。这不就是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吗?看来,要巧记哲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还是很多的,只要我们多思考、勤总结,方法一定比困难多。

二、对子:清楚哲学的突出特点

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运用了很多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构建起它的理论大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本质性、一般性。而高中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到一定高度,因此对哲学课本里的诸多概念感觉难于理解和记忆,做起题来更是头晕脑胀,如:一元论、一点论、二元论、两点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简直就是云里雾里。所以,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好这些基本的哲学概念或术语,为学生学好哲学这门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万物莫不有对”,对子是哲学的突出特点。分析哲学教材,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绝大部分概念或术语都是成对出现的,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一元论与二元论,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实践与认识(理论),真理与谬误,联系与孤立,整体与部分,静止与发展,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内因与外因,矛盾同一性与矛盾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矛盾次要方面,全面与片面,两点论与一点论,重点论与均衡论,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等。发现并运用好哲学的这一特点,通过对比来分析和研究这一个个概念对子,对学好哲学很有帮助。

三、××性:明确哲学的叙述方式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特点和叙述方式,哲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表达某概念或原理时常用“××性”来叙述其属性和特征,以全面阐述相关理论。如: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世界的物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物质还具有可知性、永恒性等属性;运动的永恒性、无条件性、绝对性;静止的暂时性、条件性、相对性;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绝对性、相对性;认识活动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具体性、条件性;发展的永恒性、普遍性,发展趋势的前进性,发展道路的曲折性;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普遍性、特殊性、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阶级性。诸如这样的“××性”表述,在哲学教材里有很多,初学哲学的中学生常常被弄得一头雾水,稀里糊涂,老是混淆不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告知学生哲学的这种叙述方式,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些“××性”表述做一个专门性归纳,以很好地解决学习难题。学习中,不仅要对各“性”准确理解,还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甚至还要在比较中去分析各“性”的不同与相通。

下面,就以“辩证唯物论”的“物质”和“意识”两个概念为例,简要介绍“××性”表述归纳的一些基本方法,希望能为破解哲学教与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思路。

辩证唯物论“××性”归纳

概念 解释“×性”理解 高考典型例题

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对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和共同特性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强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看不见、摸不着,不可创造、不可改变、不可消灭。

(2008年上海政治第14题)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B)

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 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运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可知性 物质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永恒性 物质是永恒不灭的

意识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 人们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2009年江苏政治第28题)“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

A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 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 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 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意识活动的计划性 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案和行动步骤等。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主动反映,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现在,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出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根据实践的需要来选择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

四、观点:把握哲学的基本内容

哲学涉及的基本概念很多,原理观点也不少,学生学习常常是顾此失彼,真是“熊瞎子劈包米”。其实,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哲学观点的理解和记忆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我们在把哲学理论体系“板块化”的基础上,借助哲学基本“概念”,再来将之细化成“十一观”,从而实现知识的由点到面。如:辩证唯物论包括物质观和意识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创新观(或辨证否定观),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唯物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哲学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就更加清晰明朗了。根据各“观”,我们通过其核心概念进行“观”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形成一个个原理和观点。这样,有了一棵棵葱郁的原理树木,哲学这座森林自然能够茂盛起来。

以“物质观”为例来说明辩证唯物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过程。根据“对子”这一哲学的突出特点,由物质观的核心概念“物质”可引出其对子概念“意识”,进而得出辩证唯物论的第一个基本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又由“物质是运动的”引出“运动”概念及“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由“运动”可引出“静止”概念及“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再由“运动是有规律的”,引出“规律”概念及“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进而得到辩证唯物论的第二个基本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这样,哲学的知识库就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起来了。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我们有意识地重视用这种演绎的过程和方法去引导学生推演出每个板块中的相关哲学原理,不仅对他们全面系统深入地学好哲学这门课程大有裨益,而且对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也很有帮助。

五、图表:学好哲学的重要方法

图表,相对于整段整段冗长的文字表述,具有简洁明了、直观形象的效果,对学生而言,无论是知识的积累、理解和运用,还是思维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是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提高,都非常有帮助。

六、反思:体悟哲学的人性养育

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绝不只是通过记住几个基本概念、几条基本原理,来解答几道试题,为高考赚取一点分数。哲学的价值更在于它对人生的指导意义,它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它对真理的探索使命……正如教材上所说,“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哲学是人生的根本指南”“学好哲学,终生受益”“让哲学思维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篇7

首先,要认真、仔细、深入地读书。课本的前言、后记、正文、注解都要读。全面掌握知识点,切不可留有知识死角。

其次,要下工夫将未理解、未掌握或不甚理解掌握的内容弄清楚,求得明确要领原理的准确含义、适用范围以及在现实中的表现和意义。

第三,将概念、原理纵横梳理,形成严密、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建立起概念、原理、方法等基础知识的网络结构。

第四,将教材中一些相近、相似、相关的概念、原理,即容易混淆的问题列出来,加以比较、澄清,从而在头脑中留下清查看、准确的"图景"。相近的例如: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与社会产品两大类;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直接经验与感性认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事物的肯定方面等等。相似的例如:价格与交换价值;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特征;意识与认识;辩证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等等。相关的例如:价值、使用价格和商品;雇佣工人的劳动、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联系、发展和矛盾;物质、运动和规律等等。

2.抓住重点和关键,突破难点教材的重点是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主要矛盾,是知识结构的枢纽,是学生认识中的转折。唯物论的重点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辩证法的重点是对立统一规律;认识论的重点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政治经济学》(上册)的重点是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对于这些内容,老生必须融会贯通,深刻理解。教材的关键是对考生掌握某一部分知识,解决某一类问题起决定作用的知识点。例如,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理解和掌握的,或是最易引起混淆和产生错误的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对于考生全面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篇8

在本体论领域,按照哲学的观点,“客观存在”是指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着的客观事物。对本体论范围内的“客观存在”,哲学是用物质范畴加以概括的。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与之相对立的意识范畴则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17页)可见,在本体论领域,作为客观存在的只能是物质现象。高二《思想政治》教材中“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们周围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这样一些观点,就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使用“客观存在”这一命题的。作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的主观意识现象,无论是人类意识的整体,还是单个人的思想、观念,都不是“客观存在”本身。

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说,只有物质才是客观存在的,才是世界的本原。如果把意识也当做“客观存在”,就会背离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导致唯心主义。我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认为,“理在事先”,在宇宙形成之前有一个绝对的、独立存在的“理”,这个“理”演化出形形的事物和现象。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自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表现。唯心主义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理论上是根本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

在实际工作中,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表现为客观与主观的关系。要在实践中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使实践获得成功,就必须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所谓实际,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工作方法等主观的东西。与此相反,如果在工作中不是力求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是从主观出发,用主观去剪裁客观,必然会违背客观规律,导致实践的失败。

显然,在本体论领域,在涉及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上,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同主观的意识现象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界限,是不能混淆的。在这个范围内,别人的思想当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主观的东西。

(二)

在认识论领域,“客观存在”除了泛指作为总体认识对象的物质世界外,还具有特殊的规定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认为,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这是唯物论的反映论的一般原则,它回答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路线和出发点问题。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别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把认识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上。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同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认识过程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主体和客体作为一对范畴,它们在本质上是互相规定的,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

首先,认识的主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纯主观的思维和意识,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社会的、实践着的人,是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一部分、作为社会基质的物质性的人同具有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精神性的人的统一体。

其次,同主体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客体,不再完全等同于与思维、意识相对立的客观物质现象,而是指同人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心理因素、实践能力相关并在实际上进入实践过程的认识的对象。对认识的客体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由于物质世界的无限广大性、多样性、复杂性,由于一定阶段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性,物质世界不可能全部进入现实的实践过程而成为认识的客体。客观事物能够成为认识的客体总是有限的。第二,同认识的主体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认识的客体,除了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物质现象外,还包括既定的社会事实,已经形成的人类认识成果、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和传统习俗等精神现象。既定的社会事实、已经形成的精神现象是人们面临的客观环境的组成部分,是人们面对的认识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在现实生活中,他人的思想相对于具体的认识主体而言,是一种客观的认识对象,马克思称之为“思想客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6页)。

把精神现象看成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的观点能够成立吗?当然能,因为实际情况本来就是这样嘛!比如,思想史一类的科学,诸如哲学史、文学史、经济学说史等,就是把已经形成的人类认识成果作为研究、认识的对象。虽然已经形成的人类认识成果本身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是,它们一旦形成,便又成为一种认识客体。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成为遍及全球的红学家研究的对象,你能否认它是认识的客体吗?心理学是以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思维科学是以人的思维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思维科学认识的客体当然是精神现象,而不是物质现象。我们常说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人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如果否认人们的思想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依赖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意识而存在的认识客体,那么,这是从何而来的“实际”?总之,“思想客体”也是认识的客体,尽管它本身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只要它在实践中同认识的主体相联系,就成为认识的对象,即认识的客体。就“思想客体”来说,人们接收它所储存的信息,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思想、观念、认识,其目的在于指导现实的实践活动。

所以,在认识论领域,在分析具体的认识过程时,我们可以把别人的思想看成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

篇9

关键词 哲学 “场域” 疏离 进阶

笔者在高等学校教学理论十余个年头,在讲授哲学部分时,有学生在与我交流时报以不屑的口吻:“哲学有什么学的呢?我们在中学时代已经学完了。”让其总结一下哲学的内容,这些学生顺口溜似地背诵:“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把握的。”在与校内外其他教授理论的教师交流时发现,这一桥段不光在笔者的课堂上出现。

问题肯定不在于学生。按照我国的知识教育体系,学生普遍意义上接触哲学,开始于高级中学阶段,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科目第四册是《生活与哲学》,其内容可概括为四大块:哲学初探、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大学阶段,学生普遍意义上进行哲学教育的课程,是所有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类公共基础课《基本原理概论》,普遍使用的教材是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基本原理概论》,该教材的前三章是哲学的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要找到问题的实质,必须回到问题的根源中去,对一些中学哲学教学问题进行审视和反思。

一、疏离哲学“场域”伤害了哲学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石,怎能用几句“顺口溜”囊括呢?这不单单是对哲学的伤害,也是对哲学的伤害,更是对学生的伤害。是什么造成这种伤害的呢?是因为部分学生高中阶段哲学学习没有真正浸入哲学,亦即疏离了哲学的“场域”来“学习”哲学。概括起来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客观方面,是应试教育的弊病所致。应试教育的一切目的是为了考试,一切手段是为了学生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辩证地讲,应试教育并非一无是处,但应试教育的弊病是一切学科都要重视“试题化”。具体到哲学来讲,哲学部分的知识考什么、怎么考,考试大纲有明确的规定。在考试大纲的指挥下,学生对哲学学多少、怎么学,不是从哲学学科的规律出发,而是从考试大纲出发。更有甚者,仅将哲学知识浓缩为可供背诵记忆的条文,以应付千变万化的试题。

主观方面,是对哲学的误读所致。这种误读是把哲学等同于一般的知识。高级中学阶段,哲学并不是一门单独的科目,而是将其置于“思想政治”科目下的一个部门性知识。这种部门性知识的处理方式将哲学理解为知识性内容。严格意义上说,哲学不是知识,哲学只关乎智慧。知识是在一个人的大脑里储存进其他人的想法,智慧则要在自我的心灵中聆听自己的声音。再进一步讲,哲学甚至不是智慧,而是“爱智慧”。智慧是名词,是静态的事物;“爱智慧”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强调动态。“爱智慧”更加侧重于人对智慧追寻的参与性。哲学不能作为灌输性的知识,哲学是人的精神生活,强调人的参与性。“任何一种哲学学理,只有当它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真实内容的时候,也就是只有当它成为人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的‘学养’的时候,它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

究竟该怎样学习哲学呢?哲学学习者必须进入哲学“场域”进行自我深思,在自己的思维中追求智慧。谨慎一点来说,哲学是“学习”不到的,没有进入哲学“场域”参与到哲学思维中来,即使背诵再多哲学“知识”,也会远离哲学,甚至伤害哲学。

哲学是思维的学问,思维是哲学存在的方式。只有思维,才能敲开哲学大门,进入哲学领域,是为进入哲学的“场域”。关于这一点,哲学家有精辟的论述。黑格尔将思维与哲学的关系比喻为“消化和生理学”的关系,意思是,人不是通晓了生理学才学会了消化,消化是人本能的肌体运动;相应地,人不是“学习”了哲学才会思维,思维是人本能性的精神活动,但是一旦离开思维,哲学也就不存在了。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2]

之所以强调要进入哲学的“场域”,是因为哲学是参与性的思维活动,而且哲学思维有其自身的特征。哲学思维是反思性的思维,“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事实后面的反复性思考[3]”。哲学不同于其他具体科学,哲学思维具有整体性特征,是关于对人生和世界的整体性探索;哲学思维是本质性思维,其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哲学思维是抽象性的思维,“哲学的概念、范畴,是哲学借以把握对象的中介”[4]。

综上所述,高中哲学教学应鼓励学生进入哲学“场域”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审视问题和回答问题。

二、引导学生进入哲学“场域”的五个阶段

进入哲学思维,一开始最困难的就是关于“哲学是什么”的回答,关于哲学是什么,在哲学史上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是每一种定义都令初学者费解,也许只有了解了一些哲学的演进历程,才能对这一问题有所思考,在自己寻找答案的基础上分析和甄别他人的定义,进而理解哲学。进入哲学的“场域”不可回避的一个维度就是哲学史,恩格斯强调哲学必须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5]。

由于精确的知识条块划分,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学生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通晓哲学史。学生逐步逼近哲学“场域”应该是有步骤的,亦即分为递进式的几个阶段。这里分五个阶段就学生逐步深入哲学“场域”尝试进行论述。

第一阶段,以习题解释哲学原理。可能有人会问,怎么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层面,一开始不是已经批评了应试教育对哲学素养的培育是一种伤害么?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试题尤其是考试的“真题”,肯定不是吸引学生参与哲学思维的最佳途径,但一定是较有诱惑力的途径。这里面既有功利的原因,也有学习习惯的原因,前者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中学阶段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获得更高的分数、考取较好的高一级学府,后者是因为学生在长期的学校教育中,已经习惯于“学习―练习―考试”的模式。在哲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的是,面对各种哲学习题,不要急于“讲出来”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根据哲学原理自己“思考”出答案,一定要强调学生在哲学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性。令人欣喜的是,这几年高考哲学部分的命题已经不仅仅侧重于记忆而是更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理解了,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材第4册是《生活与哲学》,其“致同学们”一栏就写到:“哲学是思,是辨,是追问。”很明显,这里是在鼓励学生参与哲学思维,而不是单纯进行知识性储存。这一阶段是进入哲学“场域”的最低一级,也是在学生功利性学习哲学情况下较为蹩脚的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以案例解释哲学原理。案例教学是哲学教学活动中较常用的教法之一,通常的做法是,教师抛出一个哲学原理,然后列出能够证明这一原理的案例,促使学生在案例中理解哲学原理。案例的广度、深度、鲜活度远超于习题,所以这是上一阶段的进阶。这里面需要克服两种不合适的做法。一种是案例均来自于教师,造成学生被动接受案例的同时被动地接受哲学原理,缺乏了对哲学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外自己寻找支撑哲学原理的案例,然后在课堂上让大家分享各种不同的案例,使学生在主动寻找案例的过程中接受哲学原理。学生还可以对他人的案例进行反思和批判,考察大家的案例是否能够证明哲学原理,体现哲学学习的思辨性。另外一种不合适的做法是,教师的案例数十年如一日地恒定不变。教师教学过程中肯定会积累一定的案例,对什么案例支撑什么哲学原理了然于胸,每次上课都可以熟练地拿出一堆案例来,教师如此省去了不少备课的麻烦,却容易造成案例没有鲜活性。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是,不同届别的学生都有其不同的时代特征,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哲学原理,进而进入哲学的“场域”,必须首先要进入学生的话语体系。教师必须研究案例的时代性、案例与学生的切合度,进而保证案例的鲜活性,使案例既不脱离哲学原理,也不脱离学生实际,达到哲学原理、案例、学生同时“在场”。

第三阶段,以生活解释哲学原理。这一阶段是对案例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案例来自切实生活的教学,既来自于普遍的大众的社会生活,也来自于每位学生自己的切身体会到的生活。哲学不外化于人,哲学是自我的心灵感悟和自己对人生与世界的思考。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实质性地进入哲学的“场域”中了,在哲学中寻找自我认知,在自我认知中反思哲学原理。教师在这一阶段需要做好引导。例如,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方面,鼓励和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然禀赋、学习基础、社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如何做好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再比如,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方面,鼓励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人生成长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进而追问是不是只有自己才面临着困难和挑战,是不是每个人甚至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困难和挑战,进而深化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认识,使哲学原理不再游离于个人之外,而内化为个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自我认知。

第四阶段,以哲学史解释哲学原理。哲学有自己的概念体系和范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哲学问题,哲学思维也必须秉承前人的思维成果,哲学问题和哲学思维必须进入哲学史。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哲学就是哲学史。要引导学生进入哲学史思考哲学问题,进行哲学思维的训练,进而在哲学史中自我寻找哲学问题的对象、哲学问题的由来、解答哲学问题的派别,把自我思考与前人思考结合起来思考,把自我思考的历程与哲学史思考的历程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真正把自己摆进哲学,融入哲学的“场域”中去。以生活解释哲学原理把自己与哲学粘合在一起,而以哲学史解释哲学原理,自己就成为了哲学的一部分。哲学文本本来就不是孤立的存在,作者、文本、读者三者统一起来才能体现文本亦即哲学史的意义。

第五阶段,以思维活动理解哲学原理。哲学史亦即哲学文本是追寻哲学智慧绕不过的桥梁,但毕竟不是最终目的,哲学思考的终极归宿还要回到哲学问题本身,形成自我对问题的理解,进而准确把握哲学原理的实质。在借鉴前人思考的基础上,学生要形成自己的思考,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从各种各样的文本中脱离出来,用自己语言陈述问题、表达观点,避免在他人的文本中迷失自己的问题和观点”[6]。哲学问题都具有社会性,人不能在单个自我中把握到社会问题的实质。同学们可以在哲学学习中相互阐述自己的观点甚至相互辩论,理不辩不明,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并鼓励学生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鼓励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讲清楚某一个哲学原理,还可以让学生两两组合相互讲清楚某几个哲学原理。

哲学学习是思维性的活动,思维必须依靠哲学自身的“场域”。一旦离开哲学思维的“场域”,哲学学习就沦落为知识性的储存,必然会伤害哲学,甚至变为文章开始时顺口溜式的卖弄。以习题解释哲学原理、以案例解释哲学原理、以生活解释哲学原理、以哲学史解释哲学原理、以思维活动理解哲学原理五个阶段递进式地进入哲学“场域”,只是对于学生初学哲学时的一种方法探讨,特别是将哲学作为通识教育内容而不是专业教育内容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使更多人思考如何帮助初学者“思维着”浸入哲学。

参考文献

[1] 孙正聿.20世纪上半叶哲学观论争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道路[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

[2]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编著.思想政治必修教材・生活与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 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10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