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电算化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电算化现状

篇1

摘要: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是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记帐的基本方式。如何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科学合理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完成“甩帐”,为会计工作提供优效、高能的工作质量,是当前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贸易的复杂多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日趋活跃,为会计的管理、记帐、结算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辨证地了解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客观地分析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不仅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而且对整个会计系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一)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人信息化的基础,是今后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总的情况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会计电算化的形势和基础比较好,基本完成手工会计记帐向电脑会计记帐的转变。随着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管理、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各级各部门都广泛应用会计软件,实现了从DOS平台迅速向Windows平台转变;后台数据库正逐渐由XBASE数据库向互联网络数据库转变。管理机制符合我国《企事业会计准则》及其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人员素质逐渐提高,操作水平日益熟练,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加强,显示惠州财政系统会计电算化以向优良、稳定、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现存的矛盾和问题

经济形势的日益发展,会计电算化必须与适应,才能促进工作的高效率。从会计系统的情况看,各级各部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不一,主要涉及:

(1)一部分单位没有实行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已使用的部门、单位大多数只停留在简单的应用阶段,如工资的发放、报表的简单的应用阶段,如工资的发放、报表的简单汇总等;(2)会计电算与手工核算并存,不具备“甩帐”条件;(3)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的规范性、适用性差,不能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4)缺乏既懂会计又能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5)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进展缓慢。总之,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跟不上需要,操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门管理不够科学,安全,相应的管理措施明显与现实不符,存在漏洞;优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少,性能不完善,使用说明书不规范,不详尽;会计软件之间缺乏兼容性,致使重复开发过多,造成资源浪费;会计软件频繁升级,无法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相对稳定性;当前会计软件无法满足会计数据保密性的要求;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会计电算化中未充分应用,商品化软件开发推广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因此,惠州财政系统会计电算化的这些现实说明,高效。务实。安全。稳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任重道远。

二、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从实践看,会计电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

(1)一些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必然,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2)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加上目前各项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有较大难度。(3)部分管理人员认为电算化仅仅是“以机代账”,软件只需一次投入即可,出现了只重视硬件换代,不注意软件升级的情况。从386、486、一直到奔腾4机型换了几次,但财务软件仍停留在“古老”的FoxBASE开发的DOS版上。(4)由于一些财务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不掌握,对电算化管理很陌生,只习惯于手工记账的管理。尤其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发生质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二)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责任,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会计系统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加上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三)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

(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2)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大多是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差,只是拿个证而已。(3)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缺乏,没有系统性。

(四)会计软件存在缺陷

会计软件的质量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物质基础,决定着电算化工作的深人程度,也关系到能否顺利的做好“甩账”工作。但目前财政系统使用的软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1)安全性与保密性差。许多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另外,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的从外部打开修改。还有一些商业软件为了占领市扬,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账目等功能。这些都为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埋下了隐患,容易产生问题。(2)各核算模块缺乏衔接。总账、固定资产、工资等模块间数据不能顺利地相互传递,以实现自动转账、相关查询等功能,不能做到“无缝连接”,因此也就无法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上的先进性。

三、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细化对商品化软件的评审规定,杜绝软件的非法功能。

(二)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这些内控制度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原则。即对电算化权限严格控制,系统操作员以外的操作人员只享有操作权限。

(2)相互制约原则。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人、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

(3)安全、保密原则。安全主要是对软硬件,文档的安全检查保障控制。保密主要是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设置多级保密措施。

(4)内部防范原则。主要是针对个别人容易出现的个人垄断现象以及对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管控制问题进行防范。所有这些都是制定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三)会计软件的开发

由于目前惠州财政系统实施电算化还属初级阶段,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立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尽力开发“傻瓜型”软件,简化操作和去掉不必要的功能。建立起完善的会计软件服务体系,对用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针对用户反馈的意见和要求对软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特别是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工作要经常性进行,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五)结合实际,制订完善的实施规划,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在全省的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硬件的购置、软件开发、人员培训、资金筹措及组织管理等许多方面,其中会计电算化人才匮乏是主要制约因素,因此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实施规划,促进会计电算化再上他机台阶。(1)努力把握我省会计电算化的趋势和基本要求。(2)结合会计情况,积极开展会计电算化选点及推广工作。(3)作好软件管理与开发工作。总之,在会计实践中,只有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才能实现会计电算化,这不仅可以把广大财会人员从复杂的记帐、算帐、报帐中解脱出来,而且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为管理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同时,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工作规范化,促进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高效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性和指导意义。我们只要认清形势,找准现状,敢于改革,会计电算化将有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北京:财会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075-02

收稿日期:2010-01-28

作者简介:王娜(1980-),女,河北秦皇岛人,团总支书记,从事教育管理、经济管理研究。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会计电算化工作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较之国外,中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不高,大致历经了尝试期、发展期、稳定期和推进期(人工智能管理型会计软件)等四个阶段。从1988年开始,财政部通过规划会计电算化的中长期目标来确立中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走向;通过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来增强中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应用范围;通过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规章制度来规范中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行为取向;通过开展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来提高中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普及程度;通过指导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来提升中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水平。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的作用下,中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取得明显发展,并且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

首先,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绩效水平。作为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会计工作相互交织催生的工作模式,会计电算化能够增强会计活动的方向性、规范性、有序性和创新性,进而提高会计工作的绩效和水平。在方向性层面,会计电算化有助于会计工作者充分了解和系统把握会计实践活动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影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对会计工作进行引导;在规范性层面,会计电算化依据会计实践活动要求,通过构建会计电算化工作模式,对会计实践活动进行控制;在有序性层面,会计电算化在了解会计工作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借助多层面的管理方式和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对会计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在创新性层面,会计电算化通过营造有利的创新氛围,促进会计工作过程内外知识的生产、积累、创新、应用和扩散,加强会计工作过程内外信息的传播、交流和扩充,提高会计工作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其次,有利于增强会计工作的适应能力。会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的合理确定。这些工作方法、模式充当着会计活动的记忆载体,并通过学习、交流等方式进行“遗传”,不断推动会计工作发展。也正是由于会计工作者在一些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方面的惯例,使得会计活动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会相对固化在某一个范围、层次和水平上,当这种固化积累到一定程度便极有可能产生足够的“刚性”,进而弱化会计活动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影响会计工作的持续发展。为了防止会计工作适应能力下降问题的出现,会计主体需要相机采取措施,依靠会计电算化途径,不断保持和增强会计工作的适应能力。

最后,有利于营造会计工作的良好氛围。会计电算化的价值语境意义在于它构造了一种多维立体化的管理模式,改善了会计活动构成要素之间关系,强化了会计功能机制各层面之间关系,推动了会计活动与外部环境的深层次互动与协同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能动场。由会计电算化所创造的影响效应,将会计活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置身于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相关的生态环境系统中,进而突破了传统会计工作的时空边界与组织边界,在实现企业内部的发展价值、经济价值和效益目标的同时,也不断扩大会计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等方

面的改造过程,也是会计实践工作与外部环境交互影响的能动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外部环境作用和财务工作特点等方面的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表现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1.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较低。现阶段,多数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将会计电算化工作置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上。一些企业将会计电算化认为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认识不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积极作用,也有一些企业将会计电算化视为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此外,也有一些企业在应用过程中既缺乏对手工系统的全面分析,也忽视对企业管理实践和运营模式的有效把握,没能够及时调整和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致使会计电算化工作绩效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2.会计电算化人才短缺。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专业人才作支撑。如果离开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会计电算化工作将难以开展,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水平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目前,由于缺少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致使会计电算化工作水平不高的现象已经开始显现,并逐渐成为制约会计电算化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障碍。事实上,会计电算化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会计、管理、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也需要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这不仅是会计电算化工作实际的要求,也是会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只有将计算机知识和财务会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及时处理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系数偏低。财务信息和数据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在很大程度上攸关企业生存发展实践。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数据被电子符号所取代,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安全系数。客观而言,中国财务软件生产基本处于简单模仿和加工阶段,产业规模尚未形成。多数财务软件都将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与决策作为研发重点,对财务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问题稍有忽视,加之企业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没有设置较为全面和完善的防范体系,给黑客或病毒侵入会计信息系统带来了隐患。

4.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内容丰富、环节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基础管理制度作保障。然而,现实中多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没有建立严密的管理制度。集中表现为对电算化操作人员与系统维护人员的职位分析不明确、职位评价不客观,造成工作任务分工不合理;对会计档案和会计资料的磁盘储存不到位、归档不合理,造成会计信息更新不及时。这些问题都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5.会计电算化应用范围不全面。会计电算化一方面发挥了计算机的分析功能和处理信息快捷的优点,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水平。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手工会计工作事后核算特点的影响,使得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重报账、轻管理”的现象。当前,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范围仅仅停留在记账、算账水平上,没有充分发挥其管理预测和分析功能。所以,会计电算化应用范围相对偏小。

三、解决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问题的对策措施

有效解决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这些措施既有认识层面的,也有人才培养层面的,既有信息安全层面的,也有管理制度层面的。只有构建多层面、多角度的对策措施体系,才能提高中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1.提高会计电算化重要性认识是前提。要提高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水平,为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构建领导层面的支持。企业可以设置专门负责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部门,并选配领导负责,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实施纲要和工作规划。要提高企业财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水平,为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构建员工层面的支持。企业可以要求财务人员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中,明确工作目标,坚持“手工系统研究与会计电算化工作内容分析”相协调,认真处理会计电算化工作各个环节问题,严格控制会计电算化工作成本,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效益最大化。

2.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是关键。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求的不断发展使得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重要性日渐明显。会计电算化人才不仅需要精通计算机技术,还需要熟悉财务会计知识,不仅需要分析财务信息的专业能力,还需要解决工作问题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加大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的改革力度,在设置人才培养课程时注重计算机课程和财务课程以及二者相结合课程的选择。另外,也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对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

3.加强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防范是核心。首先,要加强会计信息数据处理的控制力度,构建一个包括“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的管理制度;其次,要及时安装并更新杀毒软件,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技术、身份识别技术等措施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最后,要加强对计算机机房设施的管理,制定防火、防水、防盗的管理办法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

4.完善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制度是保障。要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维护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制度等;要加强财务信息档案管理,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的管理、备份数据的管理、存档数据的管理和保密规程等方面。

5.扩大会计电算化应用范围是重点。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应用范围,既需要将会计电算化置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也需要将会计电算化纳入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会计软件系统,优化会计软件功能,挖掘会计电算化分析职能,增强会计电算化管理预测水平。此外,也要树立全球化意识和观念,使得会计电算化软件能够适应跨国企业经营管理实践需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应用范围从记账、算账到预测、分析,从本土企业到国外企业的拓展。

参考文献:

[1]白红莲.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4).

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对策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运行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电算化信息时代快速的来到了我们现实的工作中。经过近几年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不断的发展证明,它的发展的形势比较好,有很大的潜力,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以前简单的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职能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现在会计电算化正在向着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因此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企业与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分析如下:

1、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够。当前,一些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其重要性。首先,一些单位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识不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必然,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其次,企业在具体运行使用会计电算化中,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没有进行充分的分析,没有结合单位自身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这种片面的认识会给会计电算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会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进程。

2、会计软件安全性与保密性差。目前,我国市场上开发的一些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详细的记录,出现了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另外,一些软件的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致使外人可以很容易地从打开并修改里面的内容。其次,还有一部分会计软件为了一己私利,不按照正规的程序来设计,为用户提供了修改以前年度账目等额外功能。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为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埋下了隐患。

3、会计电算化的使用程度不够。任何一个事务的实施和发展,都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它才能不断创造价值。会计电算化也不例外,它也经历着发展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当前我国一些单位在使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有的还停留在财务核算当一功能上,如:工资发放、固定资产核算、报表编制等;而未把精力放在筹资管理、成本分析、销售分析、财务分析等上面,不能为企业提供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数据,未能促进企业经济业务的快速发展。

4、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随着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会计与计算机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用。一名复合型的财会专业人才,一般需要具备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的人才在现代企业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一些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财务业务的过程中大多数不能得心应手。

二、解决的对策与措施

1、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当前,我们所说的会计电算化是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工对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所以,单位领导以及会计人员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转变观念,既要重视计算机的因素,也要重视人的因素。要意识到实现会计电算化可以使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资金管理、资金分析上,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从而促进单位经济业务的发展,提高企业整个会计水平。

2、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一套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高效实施的前提,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地内控环境,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实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对会计电算化权限进行严格的控制,系统操作员以外的操作人员只享有操作权限;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对软硬件、文档的安全检查设置多级保密措施等。

3、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原有会计信息的处理模式,同时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企业要有针对性的经常对电算化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结合实践进行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企业在招聘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生的同时,还应选拔一批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才会形成,必将推动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4、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任何东西的实施最终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在任何事务的发展中都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也离不开人,作为电算化会计系统实施主体的“人”如果不能发挥作用,有很好的制度而不去执行,甚至恶意的去修改软件程序等,最终达不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因此,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应直接纳入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领导者应当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达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主体诚信。只有在这个大的环境下,我们制定了优良的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三、结束语

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最终,会计电算化将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篇4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核算准确性、及时性,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着重视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

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措施

一、前言

会计电算化是指企业通过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技术,用软件代替财务人员手工记账,不但可以提高财务核算的准确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我国会计电算化已经经过了研发、设计、应用阶段,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企业领导认识的片面性及人才专业能力限制、基础工作薄弱等原因,导致企业会计电算化无法真正发挥其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企业经营决策方面的作用。会计电算化不光是简单地将财务数据进行汇总,其功能中加入了数据库模块系统,可以保证企业财务数据长期储存于电脑或其他电子介质中,并可以随时应用财务软件进行读取与查阅,大大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也减少了企业保存大量财务数据的成本与复杂程度。企业财务人员只需将当日发生的经济业务录入电算化会计软件中,软件将该数据登记至正确的会计科目、明细账与总账,并生成各种财务会计报表。会计电算化软件也为企业提供了各种数据分析、预警模块,在真实反映企业当期经济业务的同时,为企业管理层制定决策提供必要的建议。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领导片面地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取代手工记账模式,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效率,未能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与规范会计核算流程等方面的作用,导致企业在设计、购买会计电算化软件模块时,只强调会计核算模块的功能,未针对企业特点设计分析、预警等管理模块。

(二)企业缺少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会计电算化软件运行不仅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应具备财税方面专业知识,而且还需拥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均由手工记账人员向电算化财务人员转化,财务人员只具备简单的微机操作技能,对财务电算化数据备份、模块调用及财务分析缺少相应的技能,无法真正实现会计电算化核算、管理职能。

(三)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导致财务数据存在安全隐患

一是财务软件没有统一的接口。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均由不同软件公司根据企业要求设计、研究,各软件公司为保护技术秘密,在运行平台与备份数据导入方面与其他公司存在较大差异,一但某企业更换财务软件,将面临着财务数据无法对接的风险。二是企业财务数据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首先,由于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再者由于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限制,未对财务数据进行及时备份。其次,财务数据面临来自网络黑客、病毒的威胁,一但计算机感染上木马病毒,将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三是企业未建立严密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在人员设置与安全保密方面,未针对不同财务人员设置不同的修改、录入权限,密码设置不安全,财务室机房任由非财务人员进入、接触;未对财务数据进行及时备份、归类,造成会计档案丢失严重。

(四)企业会计电算化缺少管理职能

目前,我国企业在运用会计电算化方面,仍然停留在简单的会计核算功能及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上,未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中分析、预警等管理模块功能,无法真正实现会计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的转换。

三、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完善对策

(一)提高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

首先,企业领导应带头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求财务软件公司根据企业行业类型、财务工作特点进行软件设计,并为财务部门配备会计电算化运行所需的场地、硬件、软件支持。其次,企业领导应督促其他业务部门积极给予财务部门进行电算化核算工作支持、配合,以保证会计电算化顺利开展。

(二)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

会计电算化工作需要具备既熟知会计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财务人员不但可以将每日发生的经济业务,准确、及时地录入电脑,而且可以应用电算化软件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利支持与预警。企业在招聘财务工作者时,应保证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人才比重,通过对财务人员定期开展财会、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

(三)加快会计电算化职能转化

会计电算化软件公司应在对不同行业类型企业进行调研工作的基础上,投入研发资金,为企业开发、设计管理模块,模块应对会计核算工作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方位监督,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及时指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及时向企业管理者提供财务预警与决策,实现企业会计工作从核算向管理的转变。同时,企业领导与财务人员应树立财务管理观,从事后监督向事前财务分析、预警扩展。

(四)规范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提高财务数据安全性

一是提高会计电算化运行安全性。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财务数据处理和备份、人员权限控制等安全防范控制制度,提高财务人员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意识。其次,企业应积极购买网络防火墙、病毒软件,保证病毒软件的及时更新。再次,加强机房设施安全管理,采用指纹、加密狗等措施,防止非财务人员接触财务数据,提高企业财务信息数据安全性。二是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企业为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正常开展,应通过制定岗位分工制度、微机日常维护制度、机房和档案保管等制度,详细规定企业财务人员应承担的职责,保证财务人员定期对财务数据进行备份、杀毒,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核算规范性与财务数据安全性。

(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会计电算化不同于以往的手工记账,其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以往手工记账只需要会计人员熟悉会计方面的知识,但如今实施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方面知识的同时要熟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单位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的培训:首先,定期组织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进行计算机理论方面的培训,熟悉理论知识后再运用到实际实践中去,才能全面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技巧,反复摸索,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其次,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培训这个平台,分享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优势,以及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培训收到实效,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

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会计人员及企业各方人士通过不断的思考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对策,最大限度的实现会计实务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会计电算化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实务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实现两者的最佳结合。

作者:于彩虹 单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大秦车务段

参考文献:

[1]石天胜.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商业经济,2013(22).

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电算化;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风险

现今时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企业在变化中发展,而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部分,也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进化。会计电算化系统为会计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契机,但是会计电算化系统需要与企业发展、与时代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推进力量,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企业需要认清企业先行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状况,随时从实践中总结电算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适合企业发展目标的审计对策,以保证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能够平稳的发展壮大。

1、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现状

1.1会计电算化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会计电算化系统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传统的会计信息的存储方式、会计核算以及会计信息的监管控制方式进行科技化转变,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会计的传统的纸质信息转换为电子信息,利用计算机算法进行会计核算等其他相关操作,将人从繁琐的会计信息计算中解脱出来,优化了会计信息的管理过程、提升了会计系统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会计电算化系统为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企业的会计信息带来了诸多弊端。因此论文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进行以下研究。

1.2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认识浅显

部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其转换会计信息的存储利益管理方式的层面,在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方面也仅仅停留在,电算化系统对会计人员工作量的简化方面。而对于建立系统化的、安全的会计信息体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上认识相对不足,部分企业没能认识到会计信息电算化系统为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环境的危险。尤其是企业审计人员忽略了对自身的系统安全相关技能的培养,认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涉及到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只要依赖相关的专业人士就可以,使得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1.3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会计实务脱节

我国企业现在应用比较普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普遍存在系统初始化步骤过多、系统功能模块固定、系统更新困难等问题,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与企业会计实务存在脱节现象。尤其是一些会计电算化系统将企业的生产成本计算、企业利润计算以及利润分配进行分别处理,使得会计信息缺乏连贯性,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处理效率,最终导致企业会计信息体系混乱不利于审计工作的进行。国外引进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我国的会计实务存在较大差异,系统与我国的应用环境兼容性较差,严重影响企业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而影响企业生产运营效率。

1.4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与企业的发展,企业电算化的审计内容在不断变化,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内部会计信息控制系统审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审计、以及审计应用程序的审计等工作。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计算机程序属性为系统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其内部控制规则在不断变化,先行的会计控制制度已经难以应对审计工作的需要,因此需要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相适应的计算机审计控制程序。尤其是应对会计信息的录入、核对以及维护等工作,需要有效的审计程序防止会计信息舞弊以及会计信息泄露等严重影响企业商业活动的问题。

1.5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差、技术能力落后

部分企业技术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的对接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经常出现会计信息操作系统与财务管理应用系统兼容性能差等问题,尤其是在财务信息与会计信息的交互、信息的管理控制等方面,难以实现信息的无缝交流以及信息共享,经常需要人力进行信息转换,严重影响企业管理工作的进程。

2、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对策

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企业的审计工作带来难以预计的风险,这就需要企业加快审计对策的建设工作,以弥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缺陷,维护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2.1深入学习会计电算化系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部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企业能够人如学习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整体构架以及该系统在企业的会计信息里管理过程中能够发挥的作用,进而灵活的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各部分功能应用大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实务中。会计电算化是顺应时展以及可以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的会计信息处理将会是“网络财务”时代,因此企业应学会顺应时展,学会灵活运用新技术,构建企业的运营流程一体化系统,实现企业中生产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厂、营销系统以及客户等企业常见问题的协调处理,实现企业信息的集成化管理,方便企业信息的审计处理工作。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

2.2优化会计电算化系统结构

现在企业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与财务系统等企业管理系统,大多是分包给不同的软件开发公司进行系统开发,这就导致不同系统之间存在不能兼容、系统功能模块存在重复或者缺失等问题。因此,为了构建企业信息一体化系统,企业不应该盲目追求系统投入使用的速度,而应该兼顾系统的功能以及系统的兼容性,统一设计符合企业管理实务的会计电算化等信息系统,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与企业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兼容性更强,信息管理功能可以与企业系统互补。实现企业信息一体化管理,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方便审计工作的进行,进而更好的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等经营信息的安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保驾护航。

2.3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系统背景下,审计人员需要灵活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用,并利用电算化系统程序进行审计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1)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优点,针对企业内部信息交互、项目管理等固定风险建立固定控制制度,例如: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信息安全控制制度以及三级审核控制制度等,保证企业基本活动的安全。(2)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程序性测试,即进行审计工作时,注意审查企业是否严格按照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会计信息处理工作,是否实现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岗位分工合作与监督。(3)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程序,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个人,实现个人责任制,激励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降低企业运营风险。(4)构建安全的信息交互系统,严格设置信息的访问权限,并对方信息访问工作进行记录,构建完善的企业会计信息安全保护体系。(5)制定全面严格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准则,将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工作标准化,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先进经验,制定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会计信息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制度。

2.4提升工作人员素质与企业技术能力

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企业的技术能力关系到企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向,因此,企业需要完善人才引进以及人才培养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素质与企业技术能力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引入高素质人才;二是加强企业现有人才的培养。引入高素质人才,需要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正确认识企业需要,端正态度挑选最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人才。加强企业现有人才的培养,需要企业将定期的人才计算机基本素质培训与不定期的会计以及审计专业知识培训相结合,实现企业工作人员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同步提升。综上所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会计信息处理工作占据了十分重要位置,在企业生产运营中对企业资本的调控作用、企业生产资本的筹集作用以及企业利润的分配作用等不可替代。为企业的会计信息处理与审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企业信息带来风险。因此,论文提出了深入学习会计电算化系统、优化会计电算化系统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素质与企业技术能力等审计策略,提升审计能力、降低审计工作风险、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实现企业资本良性循环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洋.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3)

[2]武海景.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2)

篇6

一、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第一,人们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许多企业对信息技术及信息经济应对不足,不愿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上投入资金,有的仅仅是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方面都未从实质上解决问题。即使效益较好,极具潜力的中小企业,很多也只满足于将会计数据输入电脑,打印凭证,电算化核算技术相对落后,缺乏对财务分析、决策支持等深层次功能的开发,未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第二,专业人员缺乏。实施会计电算化,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懂计算机又熟悉财会业务。财会人员如果不能熟悉掌握软硬件,经常出现误操作等风险,就可能严重扰乱数据库,造成难以的弥补的后果。此外,企业实行电算化,必须另外配置与电算化工作有关的专业人员,以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和正常运行、维护及项目开发等。以中小企业的实力和工作空间,这方面人才难引进、用不起、留不住,实行电算化缺乏人才保障、

第三,数据的实时共享性差。就目前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水平来看,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实现数据的高度实时共享;但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会计系统还只是停留在单个用户级的水平。有的使用网络版,但只是实现了文件服务方式的数据传递,数据的共享是靠传送数据文件的方式来实现,而不是采用数据库的方式,没有实现实时共享。

二、中小企业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的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可以预见,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广阔,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自身发展,就必须建设好以会计管理系统为基础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第一,企业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企业管理层应该正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真正建立起自己企业的会计系统,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现代化,要把建立完整、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当成企业迫在眉睫的事情,从资金、人力当面予以高度配合,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与企业生产核心技术革命一样重要;特别是新《会计法》实施后,加大了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对于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完整性负责任,企业负责人如何管理本单位财务人员,通过会计电算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企业领导可随时通过局域网对企业财务资料进行查询和监督。

第二,建立完善、规范的会计制度。会计电算化是以会计处理规范为基础和依据的,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完整等,是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

在共享的的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求原始会计数据表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有录入到电脑里面的会计信息必须代码化,以便于电脑集中处理。同时,所使用的代码必须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相符,与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的传输要求相一致,从而更好的发挥网络的优势。

第三,要提高会计人员信息化知识水平。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特别是需要有一批符合型人才,对会计业务和计算机技术能有机结合的人才。中小企业,特别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应该舍得进行人力投资,培养或聘用一批精通信息技术、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的高级技术人才。企业管理层应该积极支持和组织现有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使人员整体素质适应电算化的要求

第四,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很多财务数据属于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因管理不善造成的系统瘫痪或者数据丢失,也会给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加强安全性、保密性是一开始必须作好的工作。首先,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采取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采取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保密技术;其次,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开发工具应选用共享性、安全性、容错性强的多用户管理系统;再次,要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

篇7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现状 问题分析 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把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人类的生活不断向更高效、更优质的方向迈进。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准确、及时等优点会得到了众多会计工作者的青睐,并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会计电算化的起源与发展

会计电算化起源于1954 年,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运用电子计算机计算工资,标志着会计电算化时代的到来,至今,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单项数据处理、综合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和管理功能集成化四个阶段,电算化水平越来越高,并且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而我国则由于使用的是财政部制定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和经济管理体制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别,因而不能照搬国外的会计软件,必须走自己的路。自1979年财政部拨款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场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起,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拉开了序幕。经历了自行或行业定点开发、商品化和通用化开发阶段,我国的会计软件已经进入了“管理型”软件研究开发阶段。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电算化的现状。

自70年代末期我国推行会计电算化以来,会计电算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到2010年为止全国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会计软件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管理、计划、分析为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软件的开发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出发,易学易用,并且符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及其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然而,目前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主要是大中型企业,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对电算化的管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在理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导致会计电算化没有在中小企业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在已应用计算机的单位中,会计软件的使用情况又不大相同。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对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偏差

在电算化起步较晚的我国,人们的观念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人们的思维观念还停留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上,还没有认识到电算化的重要意义。多数单位引进电算化会计的软件仅仅是为了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而在一些落后地区的中小型企业中,人们认为手工记账方式容易接受要比会计电算化数据更可靠;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编写计算机程序,不具有现实意义或者会计电算化为时尚早。基于这种观念,在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方面,计算机硬件、软件投入上财力支持远远不够。

2.会计电算化缺乏专业人才

会计电算化要求培养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他们不仅应当具备最基本的财会基础,也应当具备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实现从满足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在计算机技能方面的掌握不足,仅仅经过短期速成培训,无法熟练的运用财会软件、无法及时的解决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时出现的问题。对计算机的软硬件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一旦计算机出现技术问题就束手无策,甚至会造成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难以挽回的恶劣情况。而计算机维护人员又大多数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基本上对财务知识是一窍不通,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这也是制约电算化发展的原因。

3.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选择存在的风险

由于我国财务制度的特殊性,西方的财务软件公司难以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只能选择由本国开发出的财务软件,在软件的选择上存在着局限性。但不同的企业对财务软件有着不同的需求,对软件的个性化也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软件研发者对软件进行维护,创新和升级,完善售后服务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正常进行。然而目前我国的财务软件公司从数量上说不少,但从规模和服务上来讲却是参差不齐。虽然规模大、信誉度良好的大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后续服务比较好,但受其规模化模式的影响,并不一定能够满足客户的某些专业化的需求,这就为一些小规模的公司提供了发展空间,但也带来了软件购买的风险,因为小公司的服务质量和软件的质量常常难以保证。而近几年来财务管理软件的生产商往往是一套软件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对行业特征和单位核算特点考虑不够。不同的财务软件使用方法、数据接口都存在很大区别,这使得报表的汇总、数据查询及传输都存在很大不便,信息共享性极差。如果在电算化使用过程中企业想更换另一个软件公司开发出的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软件时,数据的导出就成了棘手的问题,虽然目前一些软件公司已经提供了数据导出业务,但却是有偿服务,这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4.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商机的同时也带来了隐患。一是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许多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的功能,无法做到对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的追踪,一旦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另外,软件内部控制设置不尽人意,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稍懂数据库语言者即可直接进入数据库语言,打开数据库,盗用他人名称和口令对账进行修改,这使得会计数据安全保密受到威胁。会计软件提供的”反记账”与”反结账”的功能使会计数据及会计系统的安全性受到影响。二是计算机维护过程中存在风险。缺乏必要的防病毒意识和措施,对利用计算机犯罪知之甚少,缺少相应的控制措施会导致企业容易被计算机病毒或是黑客攻击,造成企业数据的大量丢失。三是会计档案形成和保管过程中存在风险。例如未进行及时备份、未定期检查备份的数据、未及时打印凭证,账簿等。

5.对审计的影响

审计虽然在职能、方法、目的与责任等几个方面和会计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二者都以会计资料为主要对象,职能及责任息息相关。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会计电算化在对会计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产生影响。具体来讲,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审查职能以及监督职能本质上没有改变,但审计的线索、内容范围、技术方法、标准和准则等发生了改变。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审计人员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审计档案的保管也有了新的要求。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计算机环境下的舞弊行为变得更加隐蔽,这无疑加大了审查的难度和风险,审计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完善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应使企业领导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只有领导认识到其重要性才会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才会把会计电算化工作作为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这是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是树立企业形象的手段之一,把计算机视为首要因素,次要因素是财务人员,既要重视首要因素,又不能忽视次要因素。可采取以下措施: 在委派一名主要领导专门负责制订本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工作规划并监督和实施。其次,企业的财务人员也应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带给企事业单位的巨大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会计软件的使用不要仅仅局限在核算上,对其它作用、功能也要加以使用推行。

(二)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首先,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电算化知识培训。会计人员不仅要熟知一些专业知识,更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保养和维护、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培训要切合实际工作需要,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另外,会计电算化培训结束后,应当进行严格的培训效果检验,检验的内容难度应当大一些,真正发挥通过检验来督导学习的作用,切忌走过场、走形式。其次,相关的大、中专院校,要根据时代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把握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会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重点掌握会计电算化应用软、硬件的开发、改进、维护等问题。

(三)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的质量。

目前市场上的绝大部分软件具有账务处理和财务预算模块,但是将两个模块联系起来实现财务预算控制的却很少,从技术上讲实现起来很简单,并且企业对其需求量也会很大,如果将财务预算指标实时控制功能纳入会计软件基本功能中去,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功能就加强了。

会计软件升级与开发应遵循化简为繁的重要原则。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设计的菜单和数据窗口的层次和数量要尽量减少,菜单项目的名称要符合会计人员的习惯。在不影响通用性的前提下提高其自动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方便。

会计软件的开发与应与售后服务相分离。如今,许多公司都是集软件的开发、销售、服务于一体,有的公司即使能够开发出品质优良的软件产品,但却不一定能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而有的公司则恰恰相反,其产品品质虽不是最优,但售后令人满意。让软件的开发、服务公司相分离,才能更好的满足软件用户的各种需求 ,从而达到软件开发与售后服务相分离的目的。

另外,企事业单位更应注重对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更新,虽然这项投入耗资不小,对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在会计电算化不断发展的,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必须认识到只有运用信息技术的武器来武装自己,才能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提高竞争力。今天的投入可促进明天更好更快的发展,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是没有出路的。

(四)加强财务软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法律法规。随着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加强,现有的相关法规已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需要,应针对电算化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法规进行完善,增强法规对会计电算化的约束,使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更应细化对商品化软件的评审规定,杜绝软件的非法功能。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企业会计内控机制是保证会计行为主体开展业务流程活动完成质量与效率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确保电算化系统处理会计信息、资产报表等重要信息能够在系统中正常运行的保障。与手工会计相比,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重点也由会计部门核算转移到电子数据处理部门;控制方式也逐渐转变成了人工控制与计算机控制相结合,以计算机控制为主;控制的要素要求更加严、内容更为扩大。建立健全内部制度,对于防范计算机犯罪,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建立健全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实行多级备份。保证系统数据安全和可靠的重要方法。

(五)提高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能力。

会计电算化解决了会计人员记账的问题,实现了从凭证到账簿到再报表一体化的过程,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都有着很大不同,这使得传统的审计难以适应新的条件的需求,必须进行补充、发展和完善。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加强审计软件技术的开发、强化风险意识、加强机构及人员的管理控制、 加强操作控制及内部审计等。

四、结语

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方兴未艾,正处于最关键的发展时期。目前我国的电算化还存在着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会计软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会计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等方面,是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经营决策,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提高我国会计的整体水平。另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会计信息在国际上的地位并实现与国际接轨、吸引外商等都需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所以,要采取相应手段,不断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金艳.浅析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2).

篇8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烟草行业;问题

一、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一)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普及现状

我国的烟草行业电算化发展之路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90年代末推行的单机核算软件时期,是会计电算化的萌芽期,是手工记账到电脑记账的过渡期。第二个阶段是2003年,这个时间段开始大规模普及会计核算软件,有的企业开始使用联网的会计电算化核算软件。第三个阶段就是2006年往后,一些大型的烟草公司已初步建成以财务为中心其他业务为辅的综合会计信息平台。烟草行业这些年的会计电算化发展之路锻炼出了一大批既精通会计又精通电子信息系统的复合型人才。但是,总体上我国的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还是比较低的,而且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目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的公司还不到总数的一成,而且分布不均衡。大中型的公司采用较多,小型公司还很少采用;另外国有企业采用比较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使用的比较少;发达地区企业较多使用,欠发达企业采用较少。

(二)烟草行业会计软件现状

烟草行业是以卷烟批发、烟叶收购为主要业务的行业,它的特点是经济活动频繁,资金覆盖面广,应收应付资金量大。按照烟草行业的财务要求,其会计软件已由分散的部门型发展到了综合的企业型。其财务系统基本可完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部分工作。烟草企业的会计软件一般都包括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构成,还有比如存货、固定资产、工资、销售数据等其他的子系统。这样的会计软件可加大会计电算化的应用面,提高财务部门的办公效率。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不仅能减轻财务人员工作强度,而且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资金使用,因此烟草行业积极开发相关的财务软件。比如湖南某烟草公司开发了“三门通用财务软件”。这款财务软件按照烟草行业的特点,根据最新的会计制度编写。该软件主要有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出纳管理、固定资产、库存商品等几大业务板块,在试点单位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反响良好。在日常财务工作中这套系统主要由一台主机、六台终端构成,财务人员根据权责和任务分机进行操作,当操作人员录入凭证之后,该系统会自动记录明细账、总账,生成报表数据等,操作方便,稳定性较强。因此,该系统颇受一些烟草公司的青睐。

二、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电算化复合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主要包括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两个大方面,虽然会计从业者在取得从业资格时都经过计算机知识培训,但与现在的会计电算化要求还相去甚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会计从业人员知识不够全面。现在一些资历较深的老会计虽然会计业务方面非常强,但是计算机知识方面有所欠缺,而年轻人则恰好相反,如若两者能实现互补就完美了。第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教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很快,短短几年会计软件就经过几次大发展。然而教材大多还是几年前的,里面的内容陈旧,跟不上时展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通过这样培训的人自然也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的用人需求。第三,会计从业人员缺少考核制度和再学习制度。会计电算化复合专业人才的匮乏长期以来一直是束缚我国会计电算化前进的因素之一。尽管不断有相关的各式培训,可是因为培训的深度和时间不够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个人精力制约,现实情况是仍然缺少大量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

(二)电算化层次比较低

多年来,我国烟草行业一直将算盘当作会计的计算工具,账本作为会计的载体,记录着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传统的手工会计速度慢而且效率低,十分消耗会计人员的精力,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且不易被发现和追查,这样很难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传统手工会计模式很难提供及时的会计信息,这就很难为领导层提供准确且及时的财务信息,制约着会计的发展。这充分说明手工会计根本不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大规模普及,会计电算化应运而生。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会计软件都能够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大多数的会计软件仍然以模仿传统的手工会计流程处理。这样的系统从登记记账凭证开始,经过计算机处理完成记账、出账等基本业务。这样简单的组合没有体现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仅仅只是做了事后反映而已,和传统的手工会计相比并没有体现出很大的优势,只是简单地把手工记账挪到计算机上,数据仍然可以被人为地影响。这样账目源头、记账凭证等相关会计数据就不能自动生成,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难以保障。

(三)电算化财务软件混乱

目前我国烟草行业电算化过程中所使用的财务软件比较混乱,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烟草行业关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可以执行,各个企业所购买的财务软件也大都不同。这样就对数据的传递制造了障碍,而且不同软件得出的报表汇总、记账凭证等可能都会有所不同,对数据的使用会有所影响。例如:固定资产、工资等模块间的数据不可以相互进行传输,自然也就不能实现自动转账、查询等相关功能,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出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上的潜能。放眼国外,一些电算化发展较好的空间,大多都是通过行业会计协会制定出一套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更有些国家是通过政府行政手段直接规定了企业使用某一种会计电算化软件。这样做不仅方便了财务部门对各项会计数据的审核检查,也能够方便企业间会计数据的传递。

(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工作不规范

目前我国烟草行业所处阶段的电算化工作不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依然处于简单的数据处理整合阶段。只能完成基础的会计凭证数据收集、简单的财务报告等基础工作。各个业务系统之间不能产生有效的联系。目前,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这种情况。目前我国烟草行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非专业财会人员,会计只是做一下简单的如记账、算账、出账工作,不能发挥会计更多地参与决策和管理层次上。而且烟草行业的会计制度严重缺乏,或者是有齐全的制度但是不按章程行事,这就使得电算化系统不能充分满足需求,大部分烟草企业就必须手工与电算化系统双线作战,这样相反还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完全和电算化的目的背道而驰。第二,处在初级的会计电算化阶段。处在该阶段的企业其电算化系统不仅能完成基础的会计数据采集、整理和输出等,而且还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事前预测等,已比第一个层次先进了一步。但是处于该阶段的电算化系统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并没有大的改进,还只是传统手工会计时代模式,没有能够形成系统本身的内部控制系统。第三,第三阶段则是中级的会计电算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电算化系统已经可以成为企业信息管理的子系统。处于该阶段的电算化系统不仅能完成第二阶段的所有工作,最大的提升是可以实现各个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传输。处在该阶段的企业虽然可以建设完整的电算化内部控制系统,但是由于我国在立法、理论、经验上的不足,目前还不能形成成熟的完整的电算化内部控制系统。第四,最后一个阶段就是高级阶段了。该阶段完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系统,使得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的企业财务信息集中,实现了完全一体化的管理系统。使得会计可以发挥更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为企业决策提供建议。这样的系统它多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化的,这就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处在该阶段的企业是少之又少。

(五)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安全风险

第一,系统本身损坏的可能。会计电算化主要是由计算机和财务软件两部分构成。计算机本身因为不可预知的原因存在发生障碍的可能性,软件本身因为不规范的操作等其他原因也存在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这是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的最大安全风险。第二,人员存在的风险。以前的会计时代,手工条件下职责分明而且因为各种操作都有记录方便追责。然而在电算化系统内,软件的操作人员一般都会被赋予一定的权限,这就有可能导致公司重要的财务信息遭到泄露和越权操作等的发生。第三,会计数据的输入风险。电算化的原始数据一般都是来自于原始凭证,如果原始凭证的数据输入错误的话,系统接收了数据并进行处理如果生成了会计报表等资料,将会对使用者带来不便。而且最终难以查处出错点。第四,电子档案的存放风险。电子档案不能按时按规定的进行存放,由于档案管理人员未能及时对电子档案进行保存处理造成数据丢失和损坏的风险。由于电子档案需要寄托与磁性介质或者光盘进行储存,由于一些管理人员的疏忽,可能导致档案存放在磁场等特殊环境,档案一旦损坏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很多企业的电子档案只有单份储存,一旦发生丢失损坏将不可弥补。

三、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会计软件开发人员知识结构构成不合理

我国烟草行业的会计软件早期主要是由计算机人才为主导进行的开发,这些人员对于计算机知识掌握精湛,但却不熟悉财务方面的相关知识,导致最终开发出来的会计软件在计算机方面功能不断提升,而在会计方面并没有大的提升。然后是计算机人才和会计人才一同参与会计软件开发的阶段,然而由于某些方面观念不同等原因还是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未来的话,会计软件开发必须用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精通会计也要精通计算机,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迎合时代的发展。

(二)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到位

国家财政部明文规定到2010年要将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在基层企业中的普及率达到80%以上,然而事实情况却远远没有达到这一要求,我们的企业对电算化的认识还存在严重不足。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管理部门认为这是企业内部的事情,因此没有进行过多的干预。企业的领导层简单地认为电算化就是给财务部门配置计算机而已,然而这和传统的手工记账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没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而且计算机在监管方面的不完善也让企业领导对其有疑虑,这些都充分制约着电算化的发展。烟草行业在电算化的配置人数比较少。在被调查的74家烟草公司中,会计电算化配备5人以下的有69家公司,占总数的93.2%,6-10人的公司有4家,占总数的5.4%,11-15人的仅有一家烟草公司,占总数的1.4%,而15人以上的无一家烟草公司。

(三)政策法规不合理,会计电算化理论滞后

在我国,烟草行业电算化的起步虽然较晚但速度发展很快。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因管理不到位或经验不足等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同时由于一些相关政策的不合理性也让软件开发者不能放开手脚去进行研发。近些年来我国烟草行业虽然开发出了一批比较成功的会计软件,但是随着经济活动的高速发展,新常态不断的出现,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相关问题。加速推进会计电算化的理论发展就显得日彰重要,但是在我国烟草行业实务工作中,电算化的理论发展却是远落后于实务发展,这就必然束缚了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推进。

四、解决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建议

(一)重视理论研究,提高思想认识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基础是会计电算化理论,只有理论发展成熟了,会计电算化实务才可得以顺利发展。在我国,烟草行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发展较慢限制了该行业会计电算化实务的发展速度,所以只有不断发展该行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才能使得该行业的会计电算化实务得到更加有效的应用与发展。电算化的会计理论研究确立了电算化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功能体系、运作标准和特点等基本要求,不仅符合手工记账要求,而且具备自身的特点。只有当会计电算化理论发展成熟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才有了基础,能更优质高效的发展,才能满足会计工作的现实需求和要求,才能使会计电算化更加规范能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与此同时,电子技术的告诉发展不断拓宽了应用领域,对会计电算化有了更好的推进,当然也给现存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发展以阻挠,这要求我必须加强对会计理论的研究,最好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以适应电子技术和会计电算化的迅速发展。

(二)强化培训,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

目前我国的烟草行业大部分会计电算化从业人员均来源于企业以前的老财务科人员,对这部分财务人员实施了初级的计算机能力培训。但是这部分人的电脑知识和技能匮乏,往往只会使用财务软件,如若发生系统崩溃出错,电脑出现异常问题等,他们一般没有能力处理,导致数据的丢失等时有发生。要想提升会计人员的计算机能力,企业仍然需要加强计算机的培训强度。我国的烟草企业现如今应当面向全球化,因此需要引进一些高端的计算机和会计的复合型人才,推进我国烟草企业目前的电算化由简单的核算型向管理性和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基层的企业应当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加以重视和支持,尽早培养出我国的会计复合型人才。要想使得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必需首先重点培养出合格的基层会计复合型人才。最后,应当安排切合实际的培训计划,切勿走形式,没有实际的进展。培训计划应当针对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培训,比如会计人员、维护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方式要按照各岗位的要求有所不同。向维护人员就应当选用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员,再加以简单的会计培训就能够很好的满足工作要求。

(三)建立建全切实可行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这些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遵守以下几项原则:第一,权限必须分离原则。严格控制,系统管理人员以外的人员只拥有他所拥有的操作权限。第二,相互制约的原则。加大对会计数据的输入、输出、处理等的管控。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第三,安全和保密原则。安全方面主要指对软硬件和文档资料的管理控制。保密方面主要是指对存根方面的权限进行控制,最好进行多级保密措施。第四,内部防范的原则。这方面主要是指对个人容易出现的垄断现象和对系统管理人员进行防范和控制。所有这些都是应当在最初置顶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应到考虑到的东西。

(四)提高信息系统的保密性与安全性

在每家企业,关于财务方面的数据一般都具有极高的机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是指用多种方法保护数据和软硬件遭到泄密、篡改或者破坏,其中重点指网络的安全和防范病毒、软件安全控制、内部控制、硬件安全控制等。第一,硬件安全控制:电子计算机上的会计软件能不能够安全且稳定的运行主要依靠硬件设备,所以硬件的质量必须足够好。此外,关键性的硬件应当用两个系统进行备份。而且,电子计算机的电路和其他线路应当与其他不相干电路线路进行隔离、分开,确保硬件的安全性。第二,软件安全控制:(1)会计软件的开发必须进行全方面的市场调查,严格遵守中国财政部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进行合理科学且合乎市场需求的软件。软件编写结束后应当与原程序清单一致,减小隐患发生的可能性。(2)应当做好各个软件的兼容性和统一性,最好能使各个系统之间能无缝连接,可以便捷的传送数据、审核等。(3)系统软件应当设计简练,不要有过多的人机交互模式减少出错的概率,必要的人机交互窗口也要做到不予接受错误的录入信息。(4)加强软件的跟踪和自我保护功能,最好做到记录异常的操作。第三,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主要分为一下两大类一是制度控制二是程序控制。(1)制度控制主要指管理部门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以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从管理制度上进行保护控制。(2)程序控制主要是指软件本身进行的自身内部控制,软件自身的内部控制比规章制度来的更有效。软件的内部控制主要数据输入控制、处理过程的控制、处理结果的控制等方面。第四,网络的安全和病毒防范:现在网络时代已全面来临,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对会计的电子信息系统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若做不好网络的安全控制和病毒防范带来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根据网络的特点我们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的权限设置,从整个网络业务出发,层层分级管理,可以设置系统管理人员、录入信息人员、运行维护人员等等岗位,各个岗位负责本身的职责,对各项数据的录入、修改、完善进行严格的把控,针对不同的岗位赋予其不同的职责和权限,严禁一人或者一岗身兼不同的业务板块。(2)进行密码设置。每一个使用系统的用户都进行密码的设置,而且密码的设置尽量智能化复杂化,以很难破译为目的。(3)对于储存在网络上的数据资源要进行加密处理,而且数据在网络上进行传输时也要做好加密处理,而且最好要定期对密码做更新以防泄露密码。(4)对病毒的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安全教育,简历防范病毒的规章制度并且要严格的执行。计算机软硬件及系统的购买和安装必须首要进行病毒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而且由于出现越来越多的外带储存设备,因此必须做好外带储存设备的管理工作。大量的病毒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因此做好采用高级的网络防火墙技术。

(五)确保系统历史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我国的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事业正处在告诉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更因该做好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存管理工作,让其更有价值。第一,收集电算化会计档案。电算化会计档案是指在一个会计时间段内对电算化系统内的所有会计数据备份并储存在磁性介质或者光盘中使其脱离于原先的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带保管好备份的数据,在计算机系统出现奔溃遭到破坏后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到其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第二,会计电算化资料的保存与管理。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存在形式是光盘或磁性介质,因此最好用双备份而且应该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由于发生意外状况发生不可弥补的错误,而且每份档案上都应记录日期和操作人员的姓名等其他必要的信息。由于磁性介质具有其固有的特殊性,所以要定期进行复制和检查,提前防治由于各种原因磁性介质被损坏从而造成数据的丢失。最好建立一套规章制度规范会计电算化资料的管理和保存工作。

(六)加快电算化法制建设,规范会计电算化行为

电子计算机正在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计算机犯罪。为了保护信息使用者的权利,国家应当制定计算机安全相关的法律文件以保护数据安全等,形成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对计算机犯罪者进行严惩,只有这样才能给会计电算化的迅速发展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关于会计的规范管理问题,颁布具体的会计准则是推进会计的规范化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主要体现在财务会计软件的购买标准、人员职责权限等方面。只有出台更详细具体的会计准则才能够更有效地推进会计电算化的规范化管理。

五、结论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烟草行业的会计电算化正在迅速发展,而且未来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但还有很多问题有待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来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同时要构建相关各方面的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定符合烟草行业的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以保证会计信息化的可实施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整合会计资源等其他的方面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现代的烟草行业会计正是迎合计算机发展的浪潮,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使传统会计迸发新的生命,用计算机代替大量重复复杂的原始记录和审核等,解放会计人才的劳动力,让会计电算化更好地服务于烟草行业的决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玲玲.企业会计电算化下的问题和办法[N].中国企业报,2014,08,23.

[2]刘语成.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

[3]付丽华.对会计电算化中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会计电算化,2014,(2):9-12.

[4]任福海.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会计之友,2014,10:18-23

篇9

    一、影响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几个方面

    1、会计软件本身的局限性制约了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1)大多数的会计电算化的软件都是重核算轻管理的,运用电算化可以改变会计工作人员繁重的算账和报账情况,是可以帮助财务人员将关键的精力放在管理方面的,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单位都只是重视报账,并没有将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目前大多数使用的会计软件都是以总账、工资、固定资产和报表核算等方面的内容偏多,在这样的情形下导致会计软件开发商方面只是将软件里面的管理功能的成本核算、预算等设计的很简单。运用的管理功能并不是很全面,直接将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功能限制了。

    (2)目前,我国大多数会计软件公司的软件普遍存在通用性很差的现象和问题,很多的软件系统都是体积很大,根本没有办法针对自身需要的模块来选择适合的功能,而作为企业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难题,企业只能选择向其他的会计软件公司购置系统,以此来填补公司适合模块的空白,实际上选自不同的软件公司的系统并没有办法和其他企业的系统完全对接,不能帮助企业的信息系统信息共享。

    (3)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没有保障,对任何一个企业发展来说,企业的财务数据是关键的商业机密,是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但是现在有很多软件所谓的加密,也只是对软件本身的保护加密,是为了防止盗版,并不能完全做到会计数据的安全加密,一旦会计系统出现问题了,就很难控制数据信息不会外泄。

    2、缺乏复合型会计人才

    复合型的会计人才不单单需要熟练掌握各项会计工作和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高的计算机管理专业水平,例如软件的维护方面,但是现在普遍存在企业内严重缺乏优秀人才,企业内要么是只是精通和掌握核算业务,对计算机技术并不精通,要么就是新的会计人员只是精通计算机技术,却对业务并不能做到熟练掌握,并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等,没有办法应付繁杂的账务处理,就算是已经通过了会计电算化考试的资格也只是掌握一小部分而已,一旦是超出范围的问题和事情,就很难冷静处理。这些种种因素也就成为了制约电算化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推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策略

    1、用法律手段来统一和规范会计软件标准,提高会计软件质量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致使不同的软件开发商生产的软件品种多、软件数据格式及模块划分不一致、数据接口不兼容、质量参差不齐,应通过规范软件标准、加强软件质量管理和强化商家售后服务,实现会计软件的标准化,电算化软件的各个模块划分统一,并生产成“标准件”,可以实现不同软件的无缝对接,以提高会计软件的质量。

    2、实现我国会计电算化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财务信息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使得财会管理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和发展会计电算化。现行的单位会计软件虽然已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但总体上讲,模块不能适应管理需要,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为单位管理服务,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

    3、必须要加快培养企业内复合型人才步伐

    会计电算化更好的发展和应用,就必须要提高企业内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既要会计人员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项计算机技能,其中就要包括会计软件的维护保养等技术,作为企业方面也要加大对人员的培养速度和力度,定期组织进行培训,帮助业的老一代的会计人员尽快掌握新的计算机技术,帮助新一代会计人员多多掌握和借鉴老前辈的管理工作经验,尽快的提高企业内不同层次结构的会计人员。努力来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可以创新发展。

篇10

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

一、开展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的必要性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改变了会计的信息存贮方法、核算形式及内部控制方式,对审计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①在信息存贮方法上。在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审计是针对这些文字记录而言。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完成,会计信息集中存贮在磁性介质上,只留下肉眼看不见的线索。

②在会计核算形式上。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不一定要遵循手工操作方式下的会计核算方式,而是直接输入数据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得出结果。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人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的会计事项,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

③在内部控制上。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会计部门的内部控制一般表现为对人的控制,强调职责分清、相互牵制,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利用纸面信息进行人工核对与检查。但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转变为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且多数情况以计算机内部控制为主。如果计算机内部控制设置不当,没有形成有效的控制,就给人以可乘之机,甚至可能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给企事业单位招致严重的损失。

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必须要了解和审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功能及其内部控制,以证实其会计事项处理的合法性、结果的正确性及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实施会计电算化审计面临的现状

由于各行业各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环境大不相同,应用程序也各具特点。从使用的系统来看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

1、购置商用会计软件。

目前,商业化会计电算化软件有几百家之多,不同的电算化系统虽然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也有着基本的相同点:①输入、处理、统计、查询、输出及维护功能较完整全面,界面设置较好;②对软件设计过程、程序文本和数据结构采取严格的防范和保密措施,安全性较好;③采用计算机内部控制取代部分手工会计的内部控制,减少了人为因素。这些特点给会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然而由于各种会计软件的数据库千差万别,其防范保密措施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就给审计人员开发通用的审计软件带来困难。

2、自行开发会计软件。

自行开发会计软件,一般是根据企事业单位自身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研制而成的。如我校某些下属单位的会计软件就是由单位提出要求,请计算机人员编制而成。这些软件使得财务会计后台核算,包括从记账到报表输出、统计查询的全过程自动化,一般具有较强的检测排错功能和统计处理功能,实用性强。但在系统安全方面及内部控制方面需要人工予以辅助来加强系统的管理。比如:有的数据库没有加密,可以随时打开修改数据,就要求管理者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

三、审计对策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得会计系统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电算化系统的审计与对手工账簿的审计相比,相应在审计内容、方法上也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对购置的会计软件还是对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审计内容上都需要对其系统内控进行审计,以及对其电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审计方法或措施有所不同。

1、加强对系统内控的审计

对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①对内部控制进行描述: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与被审单位有关人员座谈、实地观察、查阅系统的文档资料等办法,必要时可编制内部控制情况问卷,了解系统的内部控制,将它用图示描述出来。

②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侧重于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系统控制是否已经设立、控制的布局是否合理、有无过多或不必要的控制:A:是否实施了职责分离,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目的。主要包括计算机开发和维护部门以及系统使用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如凭证的输入与审核应由不同人员担任。这种控制不但要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每个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还应在系统中采用密码控制技术,防止越权行为的发生。

B:是否编制了切实可行的开发计划,计划是否经过严格审查、仔细研究和反复调查后才予以实施;在开发过程中是否实施了严格的人员调配;系统的文档资料是否齐全规范,保管制度是否科学等。这项评价适用于自行开发会计软件的单位。

C:是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才能接触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文件及系统文档资料;机房是否具有安全保护措施、设备是否具有保护措施等;数据文件是否具有备份措施等。

D:是否建立正确可靠的硬件及软件平台,保证系统正常运作;尤其是系统软件中是否具有错误处理的功能、文件保护的功能及安全保护的功能。如:系统是否自动建立使用系统的人员和活动记录,以备日后检查;存贮的文件是否实施加密措施,以保证只有掌握密码的人才能打开文件等等。

E:是否采取了严格的输入控制措施,来保证系统输入信息的可靠性。例如:输入凭证的完整性、是否具有凭证的试算平衡控制、凭证的编号是否按顺序设置,有无重复号码、凭证的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对由计算机发现的错误是否拒绝接受并予以提示,改正错误后重新提交系统并作好错误记录等等。

F:是否采取了适当的处理控制措施,来保证会计数据处理准确性、完整性。例如:是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才能执行登账、对账、结账等会计处理操作;系统是否具有防止或及时发现数据出错的措施;对非正常中断是否具有恢复功能;系统是否具有防止非法篡改的功能等等。

G:是否采取了适当的输出控制措施,来保证系统能完整、准确地输出经处理的会计信息。例如:未经授权批准的人不能接触输出资料,打印输出的资料是否进行登记,并经有关人员检查后签章才能使用或予以保管等。

以上内部控制在系统中由计算机内部控制和手工控制组成。不同的系统中设置的程序化控制也不相同,尤其是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在这方面比较松懈,因此对每个系统都应认真检查是否建立了规章制度,用管理来弥补计算机内部控制的不足。

③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主要是对上条中设置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认真执行而采取的测试。对计算机内部控制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测试,对手工控制则可以采取如观察法、实验法等手工测试方法。

④对内部控制进行总评。主要考虑系统内部控制中有哪些比较满意的措施、是否能够通过符合性测试,符合程度如何、内部控制是否可以信赖等。

2、做好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审计

在系统中,输入的原始数据、处理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都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贮于电、磁介质或打印输出在纸质账页上,要对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等进行评价,必须对数据文件进行审计。数据文件审计可以是对打印输出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也可以是对存贮在电、磁介质上数据文件进行审计,前一种数据文件审计与手工会计系统中对凭证、账簿、报表的审计方法与技术相同,后一种数据文件的审计则需要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审查。通常,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审计效益和审计质量,采用后一种审计方法。即可直接从系统中取得所需数据。

对于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审计人员可以复制它的数据库,直接用计算机语言或采用计算机语言编制辅助审计程序访问数据库,可对整个数据库或选定的数据进行复核,可有效地执行大量数据的验算、重新分类及汇总工作,可详细地检查数据库的内容,按指定的标准查找记录,总之,根据审计目的进行计算和处理,并按照审计要求输出审计信息。

对于购置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由于软件公司对其软件的设计过程、数据结构采取严格的防范和保密措施,直接打开其数据库的困难较大。但较完整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一般都建立了查询、对账、统计或财务分析、通用报表等功能,审计人员在对被审系统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时,可利用这些功能完成部分审计任务。例如利用被审系统的查询模块,可以按指定的条件查找数据文件中的数据。

虽然在工作中能利用电算化系统软件自身的功能模块,但其功能毕竟是为会计人员所设置的,对审计人员来说,仍然存在着很多不便。想要打开系统的数据文件则比较困难,因此最好在会计软件中建立标准数据接口,使得不同格式的数据能够转换成同一格式,从而节省审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审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