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篇1

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标准行动研究我们首先必须承认,来我校学习的中职生在英语基础上与同龄的高中生确实存在着差距,我们不能无视学生来时的基础而一律要求他们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是,作为教师,一定要拿出一套适合我们中职学生的评价标准对他们进行评价,这样才是因材施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随着对学生心理状况的深度研究,笔者发现,对于英语学习,学生的情感态度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新的、适合中职生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起到最重要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新的评价标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笔者对所教的两个护理班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行动研究。

1研究目的

中职学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而言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群体,本研究希望通过对中职生实施适合其水平的评价标准来影响其情感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信心,提高其学习效率、学习成绩,最终达到身心健康成长。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笔者针对所教的两个护理13(5)和13(6),于2013年9月开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13(5)班60人,13(6)班61人。

2.2方法

笔者对13(5)班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加入太多课堂评价,对13(6)班学生采取各种课堂评价。

在开学的第一天,笔者就跟学生讲,每个学期的英语成绩由几个部分组成:一是课堂行为评价,包括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参与教学情况、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情况;二是课堂小测验;三是平时口语成绩;四是期末成绩。这样一来,有的学生虽然英语基础较好,但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参与课堂任务的完成,学习态度不端正,即使卷面成绩很好,也有可能不过关或总评成绩较低。相反,有的学生虽然基础不好,但上课认真听讲,能时刻跟随老师去完成课堂任务,积极用英语表达自己,让大家看到了进步,即使卷面成绩不合格、不理想,也可能在总评时过关。

在13(6)班,笔者每节课利用开始5分钟时间让两名同学给大家表演英语节目,讲英语故事,表演对话或唱英文歌曲,事先会先辅导英语较差的学生,以免出现尴尬或抵触情绪,争取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表现。每次表演后我都给出评价,并记录在评价表上。在课堂中经常搞一些小测验或课堂作业用来检验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情况及与他人合作情况等。测试后,教师及时反馈结果,对进步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要多组织活动,给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目标,在评价时应分别对待,如作业量要不同、背诵方面的要求也不同等。时刻记得让学生看到希望,从而树立自信并怀有上进的愿望。教师给予成绩优秀的学生充分的肯定,同时也要适当地指出他们学习上的不足,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对待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理念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3结论

经过一年的实践,原本英语程度相当的两个护理班在各个方面发生的了不同的变化。明显地发现,实验班即13(6)班的学生无论在学习态度、上课听课状态、参与课堂活动、上进心和自信心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飞跃。整个学习状态和学习品质有了较大的改观。同学们的精神面貌也较13(5)班有了显著的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了,学习动机也自然得到了加强,通过课下与学生谈心可以看出,他们普遍反映喜欢上英语课,家长反映也很好。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自信心在学习任何知识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培养,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能够积极地面对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并且能正确地看待自己。

4反思

职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及知识基础远远不如同期的高中学生,他们的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动机很不明确,笔者认为,对职业学习英语学习的评价也应有所不同,应发掘一些适合职业学生的新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一定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要力图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信心,让这些学生不会产生对学习的倦怠,而是对学习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从而使他们获得一种成就感。因此,笔者会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当中不断尝试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地去评价学生。

参考文献:

[1]陈中永.教育心理学[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

[2]陆怡如.激发学习动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篇2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 结构空洞

一、引言

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现实中的中小企业家普遍面临创业难、生存空间狭小、力不从心等问题。企业家的能力提高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企业家能力提升主要通过隐性知识的学习,但事实证明现有正规教育模式甚至包括MBA教育,已无法满足企业家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企业家的社会网络在企业家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过程中的作用开始成为关注焦点。研究显示,企业家59%的时间用于社会网络行为。企业家日常接触的顾问、客户、供应商、竞争者、亲朋好友等各种社会关系都成为企业家的学习来源,企业家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自己网络中成员的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并获取商业信息。社会网络是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管理知识的企业家。因此,社会关系网络在学习中的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目光。

社会网络对学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向网络成员提供新的信息;第二,促进网络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现有研究主要从网络关系和结构两个维度考察社会网络在这两方面对知识学习的影响。笔者沿着这一思路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对相关遗留问题做了深入讨论。

二、企业家社会网络的概念

一般认为,社会网络理论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到了80年代中期,企业家研究的焦点从人口统计特征和心理特质转向企业家行为和社会网络视角。

社会网络被定义为跨界、跨社会的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结,是一群特定的个人之间的独特的联系。涉及社会网络的有两个关键词语:自我(ego)和结点(alter)。当仅关注网络中的单个中心行动者时,称作“自我(ego)”,“自我”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组织、社区等。与自我联结的称做“结点(alter)”。

Butler[1]将企业家的社会网络分为个人网络和商业网络。个人网络指创业前和创业过程中的创业网络,这个网络包括律师、银行家、来自政府的成员、家庭成员、亲戚和朋友;商业网络指新企业成立后的创业网络,包括组织和企业家个体维度,除了个人网络的那些成员外,还包括供应商、客户、竞争者和贸易组织等。企业家个人网络、企业家社会网络和企业个人关系网络这些概念基本上可以互换。

三、社会网络关系特征与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

根据研究文献看,网络的关系属性对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的影响有两个:第一,强关系能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第二,弱关系有利于非冗余信息进入[2]。

1.强联系加速隐性知识向企业家转移

Granovetter[3]依据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程度这四个标准将人们的社会网络联系划分为强联系和弱联系。一般而言,强联系在转移隐性知识方面拥有如下优势:第一,由于网络成员之间拥有更多交流机会,使得所传递信息的模糊性大大降低;第二,频繁的交流能增加彼此信任,从而有利于传播那些细节性的、隐性的知识。

研究者发现优秀的企业家大多拥有自己的“建议网络”(advice network),利用建议网络辅助决策,而“建议网络”成员大多来自于强联系网络。例如,McGrath[4]通过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地区的20家高新技术小企业的软件经理的“讨论网络”的调查发现,软件经理的讨论网络成员更可能来自于老同学、老同事、经常交流的人,而不可能来自于一些商业网络,如客户、供应商,也不可能来自于一些在会议上结识的人或者有过偶然工作接触的人。

James[5]发现人们在选择“讨论网络”成员时,一般倾向于从自己已有的网络成员中进行挑选,如果不得不向外界求助专家时,一般倾向于将专家引入自己的网络之中,使之成为“自己人”。

不过,正如Granovetter所强调的,强联系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通过强联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非常高,存在大量冗余信息和知识。但问题在于,研究者发现人们向他人寻求帮助时的这种“唯熟悉的人”的倾向是人们的一种有意识的选择行为。Borgatti和Cross[6]通过剖析人们在使用社会网络进行信息搜寻与学习时选择求助或学习对象的过程,发现人们一般会选择向那些自己已经比较了解其知识与技能,而其知识与技能恰好对解决自己的问题有帮助,并且认为存在较大提供帮助的可能性的人征求意见或者求助,

这一结论说明,尽管强联系网络的信息和知识存在较大同质性和冗余性,不利于人们的知识更新,但由于向熟悉的人求助被认为是有可能获得帮助,且能帮助理解接收到的知识,因而强联系网络是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网络模式。

2.弱关系对企业家隐性知识形成的潜在价值

支持弱联系的研究者认为,弱结营造的环境更适合人的创造性活动和新的隐性知识的产生。

弱结的优势主要包括:(1)能创造接近各种信息源的机会,提供非冗余信息,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7];(2)暴露于众多弱结之下会激发人们先前没有被激发的一些思维方向和想法,激发创新[8];(3)避免强结中的某些群体思维压力,使主体的思维和行为更自由,拥有更多创造空间[8];(4)强结带给人的轻松舒适感容易导致人的惰性,而不愿意再寻找其他信息和资源渠道[9]。弱结能避免人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惰,增加寻找到更好解决方法的可能性。

从弱结具有的这些优势看,弱结自身不一定会直接导致创造性或者隐性知识的产生,但它创造了最大限度让主体接收新进入信息的良好环境,积累了创造性和隐性知识产生所必需的信息储备。当人处于各种不同观点和视角之下时,人的认知过程会受到冲击,开始进行各种分歧的、自由的思考活动,这种状态有利于对外界信息的关注和吸收,形成一种开放性思维。拥有的弱结越多,越具有创造力[8]。因此,弱结的价值在于对创造过程的影响,而不是对创造性结果本身的影响。

四、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与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

有关弱联系的信息优势问题,Burt[10]认为,弱联系网络并不一定总导致新的信息和资源,关键在于弱联系网络中是否存在结构空洞,只有结构空洞才能提供非冗余的、新的信息。结构空洞的数量越多,对学习越有利。

所谓结构空洞,根据Burt的解释,网络中某个或某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从而形成关系间断,从网络整体来看就好像网络中出现了空洞,因而称“结构空洞”。McEvily和Zaheer[11]认为稀疏的拥有结构空洞的网络避免网络中各结点的经常面对面接触,从而容易形成某些非冗余的结,正是这个非冗余的结才带来非冗余的信息,因此他主张“讨论网络”最好在空间距离上具有一定分散性,避免面对面的接触。不过,空间上的分散对隐性知识的转移是不利的,知识隐性程度越高,网络空间上的接近性越重要[12]。对此,McEvily和Marcus[13]补充了其观点,认为最好嵌入于网络中的关键位置,网络的结构空洞能带来信息和控制优势,而嵌入行为则能大大促进关键信息和隐性知识的获取。嵌入于稀疏网络中的主体由于享受到更多的异质性资源,并且拥有更多自由,不必受到自己在网络中扮演的角色的种种行为与义务的限制,因而能比处在密集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14]。

同样,Tsai和Ghoshal[15]发现结构空洞与网络行动者信息共享意愿的程度有正相关性,进而与资源交换行为的可能性有正相关性,而这种资源交换行为的可能性又反作用于创新能力,因为创新过程需要大量的知识共享与交换。处在结构空洞位置的行动者可以战略性地对信息进行拆分与重组,形成新的创意。拥有的结构空洞越多,信息优势越明显,这种信息优势能提供大量学习机会,对于探测性学习[16]和创新[8][14][15]非常有利。通过对美国一家大型电器公司的供应商的调查研究,Burt[17]发现拥有更多网络结构空洞的经理人似乎更愿意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并更愿意让高层管理者们对其想法和创意进行评估,往往其想法和创意被高层否定的概率相对较小。该研究结论暗含了结构空洞能刺激行为主体探索新的创意,越大的稀疏网络,拥有的结构空洞越多,这对于网络中的学习者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探测性学习环境,而探测性学习是隐性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渠道。

综上所述,网络的结构特征对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主要体现在信息进入优势方面。

五、社会网络特征与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的深入讨论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网络在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知识转移的方式,使网络中流动的隐性知识流向企业家。二是通过为企业家提供信息供给而帮助企业家解决问题,形成企业家自己的隐性知识。但现有研究均是从社会网络对企业家创业资源获取、机会识别等角度顺便提及网络学习问题,网络是否对企业家隐性知识确实存在影响?怎样的影响?从现有研究中无法得到确证。从隐性知识角度审视企业家社会网络,尚遗留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1.强联系和弱联系是基于社会经济特征而进行的划分,如果从知识角度看,强联系网络的信息同质性并不等同于知识结构的同质性,因此,即使在强联系网络中仍存在知识与技能的同质性和异质性问题,这在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的研究中应予以区别。

2.究竟信息与隐性知识之间的内在机制是什么,现有研究并未明确。信息与隐性知识存在本质的区别,弱联系和结构空洞所拥有的是信息在内容上的非冗余性优势,但非冗余的信息如果与企业家要解决的问题不相关的话,结构空洞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实际上并不能发挥作用,甚至根本没有多大价值。因此,信息与隐性知识之间产生作用的机制应是研究的关键。

3.目前企业家网络研究的主流理论似乎都是基于“网络成功”的假设之上,认为企业家的网络在获取信息和资源方面都是有价值的。事实上,企业家的网络存在有效与无效的区别。很多企业家的失败,就在于网络的失败。同时,网络的有效性是与企业家的目标相对而言的,在获取物质资源上有效的网络对于知识学习而言,也许并不一定有效,企业家应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企业家隐性知识研究的一个盲点。

4.现有关于企业家网络的研究一般都假定了企业家的存在和同质性,而忽视企业家的个体异质性。但从隐性知识学习角度讲,企业家将是知识学习的主体,网络对隐性知识水平的影响最终将从企业家的学习效果加以体现,因而企业家在知识吸收能力、学习意愿、学习方式等个体特征上的异质性应给予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Butler,J.E,Hansen,work evolution,entrepreneurial success,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1991,3:1-16.

[2]Podolny JM,Page K 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8,24:57-76.

[3]Granovetter.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8):1360-1380.

[4]McGrath,Vance and Gray.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Their Friends:Exploring the Advice Networks of Software Entrepreneurs[J].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3,12(1): 2-10.

[5]James N.Building Collegial Information Networks:A Theory of Advice Network Gener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31(3):615-637.

[6]Borgatti and Cross.A Relational View of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Learning in Social Networks[J].Management Science.2003,49(4):432-445.

[7]Simonton D K. Artistic Creativ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cross and Within Gener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4. (46):1273-1286.

[8]Perry-Smith and Jill.Social Yet Creative:The Role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Facilitating Individual Creativ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 (1):85-101.

[9]Hansen. The Search -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9.(44):82-111.

[10]Burt.Structural Holes:The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1]McEvily and Zaheer.Bridging Ties:A Source of Firm Heterogeneity in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1133-1156.

[12]Maskell P,Malmberg A.Localized learning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23:167-86.

[13]McEvily and Marcus.Embedded Tie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 1033-1055.

[14]Ruef.Strong Ties,Weak Ties,and Islands: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Predictors of Organization Innovatio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eminar,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Stanford University,2002.

[15]Tsai and Ghoshal.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464-476.

[16]Mooweon,R. Network Updating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J]. 2004.41(6):933-949.

篇3

[关键词]高中体育;研究性学习;困惑;对策

一、前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或者说主要目标,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强调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过程、情感与体验、交流与合作等。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策略,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体育课程是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体育价值,形成良好、有效的体育学习方式,在中学体育课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笔者参与的各类教研活动和平时的听课发现。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性学习时出现了一些困惑。笔者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中学体育实施研究性学习中的困惑

1、对体育课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形态。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学习结论告诉学生,而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自然和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文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指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

2、体育研究性学习有什么特点

第一,重过程。体育教学中,学生经过一段对某一项运动技能的研究学习,可能最后运动技能水平并不是太高。但是,学生在体育研究学习过程中认真的学习态度,锻炼方法的掌握,身体得到锻炼,也就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关键是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了解体育学习方法,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第二,重应用。体育教学研究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即运用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学生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性的,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加以解决,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习内容可能是跨学科的。

第三,重实践。实践是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体育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最大的不同点是不只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传授,更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第四,重全体参与。体育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教给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根据智力多元理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智力发展优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所以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3、对高中体育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作用的认识

随着体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教师的角色在体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教师角色的理解是否正确,将影响到体育研究性学习能否顺利的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对于如何给自己定位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在体育研究性学习中扮演什么角色,是一位权威的体现者,知识的灌输者;还是一个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参与者?

体育研究性学习是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在信息化时代,由于信息传播途径的扩大,人们要面对大量的信息,进行自我的判断、筛选、获取和应用,这就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综合能力,来解决所面对的各种情况,也就使我们的教育背离了传统的方式,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强调学生在体验之中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与传统的接受式相比,在体育研究性学习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和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地位,失去了专业知识方面的权威,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而教学方式的改变,也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互相协作的。

4、在高中体育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认识

对学生认识主要表现为两个问题:一种认为体育研究性学习是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过高的要求,是一种奢望;另一种认为体育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简单的活动,不过就是动动手,写篇论文而已,是一种新的劳技课,一种新的样式罢了。这两种认识都是没有搞懂研究性学习之中“研究”的含义所致。

体育研究性学习所倡导的“研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培养学生学习的手段。让学生通过研究这种方式,亲自去探究所学知识的实践过程,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改变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给传统的学习方式注入生命的活力。它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延长了学生学习的时间,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使他们能从社会、生活、书本之中发现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进而通过自己的探求,在合作的方式下,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对体育研究性学习过高或过低的认识都不是客观公正的。我们应该相信学生,他们有无限的潜力可以挖掘。只要我们的方法和指导得当,体育研究性学习就能顺利的开展。

5、对高中体育研究性学习评价标准的认识

有人认为体育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仿效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做个课题,搞个调查,写篇学术论文;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就不是研究性学习。

由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有过程性的特点,所以体育研究性学习也必然要强调过程的重要性。接受式学习,强调知识的传承性,忽视了知识获得的过程性,因而便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的标准,所以在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是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仅有的评价标准,而能体现这种评价标准的途径,也就只有考试,只有成绩了。我们不想否定这种评价方式的作用,只想说,它不是评价的唯一方式。体育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个广阔的背景之中,通过一种相对自由、开放的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仅仅以考试和考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客观的,我们不但要重视成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不但要有终结性评价,同时也要有过程性评价。

总而言之,在体育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结果与过程并重,我们更看重过程。

三、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倾向,学生的兴趣被忽视,学习主动性被压抑。体育研究性习则是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主动的探索、实践,勤于动手,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造。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教师不应停留在掌握或精通本学科书本知识上,而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密切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阅读、交流、研讨等形式,不断增加自身知识的广度,拓宽知识面,逐步熟悉和掌握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技能,掌握研究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

2、体育教师要了解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与原则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的学习活动。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了解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与原则。

课题研究工作一般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研究题目的选择。第二步:研究方式的设计与步骤实施。第三步:论著的撰写与答辩。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为:①科学性原则,②创新性原则,③整体性原则,④应用性原则,⑤艰巨性原则,⑥合作性原则。

3、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第一,做好初期的宣传工作。讲求可行性,就是要求学生选题时不要太宽泛,不要大而笼统,要尽量做到角度小,视角新,富于创新意识。

第二,做好开头的组织落实工作。要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的性质及所要达到的目标来确定研究的方法,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步骤。总体看探究的方法一般有学习咨询,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调查问卷,访问专家,实验观测,技能操作等。

第三,做好活动中三大环节的指导工作。①选择确立课题的指导,②进行实践研究的指导,③提炼、撰写结题报告的指导。

第四,做好结题评价的工作。本着激励为主的原则,对在活动中取得收获的小组及个人给予充分的肯定。

4、进行灵活而恰切的评价

第一,全面的评价观。定量评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定性评价具有较好的交流功能和激励功能;形成性评价则强调对过程的关注,而终结性评价则强调对结果的关注。它们各有优势,互为补充。由于体育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参与程度,所获得的情感满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就决定了要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比较准确的评价体育研究性学习。

第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传统的评价,都是教师评价学生,在评价中教师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某种程度上的对立,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情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内心的看法和感受,有利于教师从更深的层次上了解学生和评价学生,他评是对自评的补充和辅助,所以要把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篇4

要:博客作为一种社会性软件,已经不断地被应用到教学中,而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也已成为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构建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平台对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分析博客的定义和功能入手,对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进行研究,设计了研究性学习平台结构与功能模块,并就平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博客;研究性学习;学习平台;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62-03

博客作为新型的网络应用模式,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很多人的参与和支持。博客个性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本文根据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建构基于博客系统的高校研究性学习平台,实现网络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一、博客的主要功能

博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和管理功能。个人可以通过博客展示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图片链接或添加到自己的博客上,构建个性化的个人博客。

(2)交流互动功能。博客平台通过留言、博客评论等方式实现交流和互动,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资讯的交流和应用更加开放、自由。

(3)学习、自我提升的功能。博客平台通过博文的点击率等数据,推荐精彩博文、草根博主,使好的文章和信息让更多的人获得,并从中获取适合自己的信息。

(4)博客圈。博客平台可以通过组合技术,将博客内容相关的博客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虚拟的组群。

(5)博客的TrackBack功能。TrackBack是一种网络日志应用工具,它可以让网络日志作者知道有哪些人看到自己的文章后撰写了与之有关的短文。 这样, 博客中的各种评论和留言在互联网上相互连接而组成一张大网,并通过TrackBack实现真正的信息的无限连通。

二、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

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是利用博客系统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新型的、动态开放的、交互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根据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结合博客系统的特点,笔者设计了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如图1所示)。

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包括情境体验、课题准备、研究实施、总结反思四个阶段。学生和教师在各个阶段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中,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还扮演着信息资料的收集者、分析者、探究者、协作者等多个角色,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

三、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平台结构设计与功能模块分析

1.平台结构设计

基于博客的应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结构设计包括:用户浏览界面、功能模块界面、数据服务界面。

(1)用户浏览界面

这个界面是与用户直接交互的浏览器界面, 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数据、文字等,并显示从 Web 服务器返回的信息。

(2)功能模块界面

这个界面是研究性学习博客平台设计的关键层,它接收来自浏览器的信息,向数据库服务器提出查询请求并把查询结果返回给浏览器。基于博客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多数应用功能在该界面完成。该界面划分为七个功能模块:学生信息模块、情境体验模块、课题研究模块、学习资源模块、学习管理模块、学习评价模块、交流互动模块。

(3)数据服务模块

数据服务模块用来储存注册用户的基本信息,教师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确认信息,存储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和资料等数据。数据服务模块的内容是不断丰富和更新的。

2.平台功能模块设计(见图2)

(1)学生信息模块

学生信息模块主要包括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和特性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年级等情况。个人特性信息不仅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还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性格、做事风格、合作精神、协作能力等方面。网络环境下还包括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个人特性信息是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2)情境体验模块

情境体验模块利用博客平台的共享资源,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情境。研究性学习中,丰富的知识和体验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及时咨询,链接名家博客,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辅以讨论专区,进行交流研讨,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激活知识储备。

(3)课题研究模块

课题研究模块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模块。研究性学习开展流程如图3所示。模块主要有课题选择、课题小组组建、课题申报、课题研究实施、课题成果展示等环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活动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贯穿学习的全过程,除了有开题评价和结题评价外,课题研究实施阶段的评价尤为重要,这个阶段更关注学生的参与、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精神。

(4)学习资源模块

学习资源模块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提供科普网、网络图书馆、研究性学习的网站、论坛等,使学生能够获取多方资源、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动态;二是提供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博客链接,使学生能实时、直接地和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并获取相关资源;三是提供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的链接,使学生在博客内部就能够方便地进入搜索引擎界面,为研究性学习资源的获取和收集提供便利;四是学生上传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取的资源、感受或心得,实现资源的共享,也可以通过提供学生的博客链接,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学习管理模块

学习管理模块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过程等进行监控,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组员和自己的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状况,也为研究性学习的总结评价提供依据。对学生的管理主要通过学生访问的次数、学生之间的有效交互次数、学生博客中体现的研究性学习的进度等方面的信息为依据。

(6)学习评价模块

基于博客的研究性学习评价应从全面、系统的角度进行。研究性学习评价包括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针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基于各类评价表,对博客中研究性学习的信息资源的运用,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对网络技术的运用状态,团队合作精神、协作能力,提交的各类课题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的考察和评价。

(7)交流模块

基于博客的交流模块分为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交流模块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与其他人员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通过博客交流模块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社会热点问题与同学、老师、其他社会人员进行交流与探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和困惑时,通过交流模块可以获得及时的指导和解答。

四、平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基于博客的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平台为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自主性、实践性、灵活性。在这个平台的支持下,教与学的观念、方式将进一步发生变革,使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在更为广阔、丰富的领域内开展实践活动。但是,基于博客的研究性学习平台的建立时间较短,在实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1.基于博客获取的学习资源过于庞杂

博客能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但同时也增加了获取有益资料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面对庞杂的信息量,有时学习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当学习者面对庞杂的信息束手无策、没有收获时,基于博客获取学习资源的兴趣就可能逐渐降低,甚至可能转而去浏览其它引起其注意力的内容(如发微博、聊天、玩游戏等)。在实践过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仅有部分学生能够适应依赖博客的模式,能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开展学习活动。不少学习者产生了学习焦虑的状况,一方面对基于博客的模式很感兴趣,但同时又找不到头绪,无法顺利开展学习,很多同学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当第一次学习任务完成并取得反馈后,才能逐渐适应基于博客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出现这种问题时,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就至关重要。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熟悉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在线资源,并列出信息资源清单,供学生选择,从而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接近研究主题。

2.同质分组导致的层际差异

研究性学习的合作小组一般由学生自由组合,这是实现研究性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条件。但由于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在自由组合的过程中就形成了由不同层次成员组成的异质学习小组或水平相接近的同质学习小组。从合作学习的理论看,异质学习小组为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小组各成员根据不同的特长、背景,取长补短,学习效果更好。而同质组的学习小组往往容易盲目自信,或者过度自卑。然而,在研究性学习自由组合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数量的同质学习小组,扩大层级差异。因此,在研究性学习小组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充分发挥异质组的合作,避免层级差异带来的负面效应。

3.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成果评价。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参加研究性学习的人数较多,因而在具体操作时,往往把小组互评环节放权给各个学习小组的小组长。因此,小组长的个人素养和责任心将直接关系到对每位学生评价结果的公正性。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是保证评价客观公正的主要方式。在完善的评价体系下,教师应当组织和帮助学生进行评价。

4.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基于博客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活动的学习者、参与者。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但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丧失,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基础知识以及对多媒体技术的熟练掌控能力、研究和探索的能力、人际交流合作的能力。

基于博客系统构建研究性学习平台是推进研究性学习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创新型教师,是深化和推进高校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2]张肇丰.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学意义[J].教育研究,2004(2):48-51.

[3]余清臣.研究性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6.

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新课程改革要求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就必须将“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那么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开展有效的研究性学习,下面就以下几点谈谈我的想法.

一、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确定

新课程改革将研究性学习引进中学课堂,使得数学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研究,研究性学习必须要选择适宜的内容范围,因为有些数学内容很难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就能归纳出来,特别是一些抽象概念、定理、定律.还有一些内容,由于教学工具的限制,现阶段还不能进行探究,探究也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甚至把学生引入误区.因此在研究性学习的选材上要特别慎重,要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用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应是建立在学生现有认知基础之上,才能够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当然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所学知识,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同时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具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探究性.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因此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三、研究性学习目标的确定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

1.获取亲身体验培养团队精神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以及产生创新的欲望、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篇6

关键字:研究性学习 大学 计算机基础教育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国家教育领域提出的全新概念。教育部教基[2000]3号文件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育部的这个文件虽然针对基础教育,但文件提出的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根本任务的高等教育完全相符。因此,研究性学习应该成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学习和教学形式。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各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能够利用计算机更新学习与工作的方法与手段,学会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专业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首先,对于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以注重应用、发展技能为其主要目标取向。高级语言、数据库的运用,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的操作等实践性的课程,占课程的主体内容。而“在做中学”又是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知识的基本途径。而根据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基础,选择与学生专业内容、生活实际相关联,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对课题的探究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这样,学生既通过直接经验获取了知识,也能切身体会到计算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与价值,同时还能有效地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科学的精神和态度。这与就书本内容泛泛学习、脱离实际地完成既定的实验相比,有着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教育意义。

其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计算机专业分支很多,内容庞杂。如果只按规定课时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只能是博而不精;如果想深入学习,那又会受到课时的严重制约。研究性学习可以在课外进行,同时,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看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够有效缓解课时有限的矛盾,而且可以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在某个方向上深入研究,培养特长,从而形成“多能一专”的能力结构,使“因材施教”得到更好地落实。

第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实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经历一定的科研体验,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这种科研能力的培养,决不仅仅局限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这些实践环节中,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在内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每一门课程,都在承担着这种培养责任。研究性学习就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其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培养科研能力的过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责任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平台。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首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丰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领域各大主要分支,如,计算机原理、高级语言、数据库、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网络程序开发等。这些领域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还可以和学生的专业课程相结合,能够将计算机知识应用于专业领域。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途径丰富,可以给学生充分的选择。

其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物质条件充分。目前各高校都配备了计算机,并且大多可与互联网相连,加之学生自身的计算机持有量,以及社会有偿提供的机器数量,使得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在硬件条件上不存在大的障碍。

第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相对其他实践方式而言,大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兴趣更加浓厚。虽然有不少学生喜欢计算机的网络游戏等娱乐功能,但绝大多数人仍希望能够利用计算机自主开发一些成果,在运用和驾驭计算机方面体会成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无疑为学生提供了这方面的平台,势必得到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

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置

目前,就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状况来看,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置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各学科单独开设课程,这样的课程与课堂教学的课程相对独立,有着自己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课程体现更多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主要是在课外进行,而在学年教学计划中,会留出一定课时作为结题时间。欧美很多国家以及日、澳等国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置都采用这种形式。另外一种是对原有教材的再开发,即,在原有课程中选择适当的内容设置课题,将原有内容拓展或深化,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目前我们国家中学阶段各科的研究性学习多采用这样的课程设置。基于这样的课程设置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可以看成是教学的一种方法和模式。

就目前的各方面条件而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置不适合采用第一种课程设置。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对计算机各领域的涉及面较宽,内容丰富,同时,应用性也较强,但都不够深入。这恰恰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为课程设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置更适合采用第二种课程设置形式。课题可以选择教学内容中各知识模块的深入发掘或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运用。如,在语言学习中,可以以“质数检验”为课题,进行应用程序开发;在数据库的学习中,可以以“班级成绩管理系统”为课题,进行数据库软件开发;在网页制作的学习中,可以以个人、班级和学生社团等网页的开发为课题等。以教材知识为背景,以这些课题为研究目标,从而形成研究性学习的课程。

三、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如前所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应以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为主。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般为以下步骤:

1.确定知识背景

选定某个知识模块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知识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来获取或应用此类知识,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以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2.明确课题

研究课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等自由提出。但最好是通过师生合作,对课题的内涵和研究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论证,共同确立研究课题。

3.成立课题小组

采用自愿结合、适当调节的建组原则和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活动原则,来成立课题小组。课题小组成员人数根据课题需要而定,过多和过少都不合适。

4.制定研究方案

课题小组确定后,要根据本小组的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既保证研究活动的连续性和明确化,同时也要保证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有所收获。

5.开展研究

将确定的研究方案具体落实。学生分工合作,教师要适时指导甚至要参与其中。教师的工作应侧重组织和引导,测重研究方法的指导和科学态度与精神的渗透和示范,而不是对课题结果直接地帮助。

6.形成结论

课题小组将各自的结果进行汇总,并整理、归纳、概括,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7.提交成果,交流总结

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小论文、多媒体演示、实验报告等不同的形式提交或展示出来。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并对整个研究过程,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研究成果的质量和研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体验感受及其他方面的得失,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反思,以获得更深一步的理性认识,完善认知结构。

四、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传统学习评价有很大的不同。

1.评价目的

研究性学习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掌握科研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单纯针对研究结果评价。

2.评价原则

应坚持指导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通过评价来指导、激励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3.评价指标

要对课题、过程、方法和结论整体评价,突出过程评价。

4.评价标准

标准要灵活,不能一刀切。要突出个性化,对不同的课题、不同专业的学生,甚至对每个学生自身特点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注重个体的纵向比较,淡化整体的横向比较。

5.评价方法

采取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对集体的评价与对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以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为主;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以自我评价为主。

篇7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特点及优势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网上开放式的评价,意味着评价的主体从单向转向多向。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比较容易建立学生、教师、家长、专家、媒体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笔者浏览了对《历尽沧桑的浪漫》课题组的评价,有来自于教师、家长的评价,有来自于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评价,有来自于专家的评价,还有来自课题组成员的自我评价。一个课题,有这样的多主体评价就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更快地调整自我。

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各课题小组的信息、课题、实施、过程、计划、研究心得、制作的网页等都可以在网络上随时调用和查看,因而评价者就可以对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加以评价。评价内容的丰富性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能全面、深刻地认识自我。

3.评价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只要登录校园网站,你就能对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加以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它的方便、快捷是其他评价形式无法比拟的。

4.对评价的反馈迅速。网上开放式的评价使得课题组的同学对评价的内容反馈迅速。一来一往,双方很容易沟通,双方都能从网上的评价中受益,而且非常快捷,这也是其他评价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另外,网上开放式的评价是背对背的评价,它比当面直接点出来更容易让对方接受,能使得被评价者冷静客观地对待评价,从而寻找改变,提高自己的方法,这也是网上开放式评价的优势。

网上开放式评价的不足

网上开放式的评价优势是明显的,当然,也有它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评价的随意性较大和评价的主观性较强。

这两种不足主要存在于学生的评价方面,主要原因有三点:评价者没有认真地浏览网络上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而仅从外观上(形式上)来判定;根据个人的好恶来加以评价,而不是客观地看待研究性学习的情况;根据同学关系的疏密来认定。

篇8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长足发展,研究性学习也成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发展的新时代,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更要学会自主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要通过研究性学习建立并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库,紧跟时代的步伐。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呢?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可以泛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即学习方式层面的研究性学习;狭义上仅指学生自主性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属于课程形态层面。依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及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研究性学习的立足点在于学生自主、自觉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的兴趣由被动转向主动,由课堂灌输教学转向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

二、研究性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它随着教学理念和教学主客体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伴随者,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初中英语研究性教学可采取以下这些策略。

1.学习内容的转变

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限制了学生的个体发展。而研究性学习是在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它要解决的是自然或社会中的真实问题,不再是理论上要回答的抽象问题。英语学习的最后目的就是学以致用,能够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和交流。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视字词句段的分析和讲解,注重语法知识的梳理和试题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但是也缺乏必要的英语听说和运用的能力,这样会导致学生会阅读和写作,但是发音不准确,从而导致交际能力比较差。研究性学习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个主题,或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主去收集资料,通过调查问卷,小组合作,最终解决问题,并用于实际生活中,比如角色扮演、英语辩论等,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习方式的转变

它从单一的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转变成师生多元化学习和共同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转变师生的角色和地位,突出学生的参与性,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共同探究。在学生参与谈论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可经常让学生朗读英语单词、课文,分角色扮演课文,对课文进行复述等,在进行教学前可安排数名学生进行英文演讲,不必限定题目,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3.学习目标的转变

传统教学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掌握已有的知识或结论,而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并把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传统的英语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语法概念、规则、习惯用语等,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一个目标,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或调查问卷,然后经过小组讨论,全班演示,师生共同探究,再得出结论。

4.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研究性学习是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研究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担任着主导者的作用,也担负着学生的向导。只有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从旁指导、组织、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这就要改变传统教师高高在上的一言堂的模式。同时,教师应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一些学生提出的怪想法,不要刻意去训斥,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很奇怪的想法或问题,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研究性学习应当注意的问题

1.研究性学习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以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旧模式的根深蒂固,面对这一全新的模式,学生往往不能很快适应,他们不明白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也不知如何来计划安排这种形式的学习,因此,在研究性学习开始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内化知识,学会运用。比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如何选择学生最熟悉的题材,如何进行小组的分工、角色扮演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2.研究性学习要注重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内容多样性

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评价以评价为主导的局面,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也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他们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很多时候学生是脱离老师的视野和指导的,他们需要独立自主地思考和调研,他们才最清楚整个学习过程,最清楚自己的收获与进步。让学生参与评价,不仅可以更好地完善评价体系,而且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这也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从过分倚重学习成绩转向注重综合素质,从只关注结果转向同时关注目标、条件和过程。评价的内容、角度多样化,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都能得到肯定和表扬,这样就更客观、更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模式和方法,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在英语角色扮演中,我们可以采用评价内容多样性,不仅从学生的语言的流畅性、规范性来评价,还可以从学生表演的技术方面来评价,看谁演得更像,或者从小组方面的配合来评价。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赞扬,这样就能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

篇9

    “名正”才能“言顺”:研究性学习的重心在“学习”

    我国“研究性学习”概念,“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1]。这里有三个基本内涵:一是以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和应用知识)为主要手段;二是以实现课程目标(加强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和提高实践能力)为主要价值取向;三是定位于认知领域,属于一种学习方式,重心在“学习”。我们发现,由于对基本内涵的理解不同,研究性学习在当前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矛盾的做法。

    1.过于强调“研究性”导致学习程序、培养目标等脱离中学生实际。如很多研究性学习案例与《历史教学问题》杂志上的“研究生课程讲坛”,从研究对象到研究程序都很相似[2]。这反映了我们的一些研究性学习,过于强调“研究性”,基本照搬历史专业研究生的学习程序,把中学生当成历史专业的研究生来培养。我认为,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也有层次性,中学生使用的研究性学习,首先,研究的任务要简单并与教材联系密切;其次,研究的对象要多样而浅易,有文字、图片资料,也应有学习过程、历史场景等;最后研究的程序应简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周期较短等。

    2.把成果展示和交流过程等同于研究过程。一般而言,研究过程应包括提出和分析问题,收集和使用材料解决问题,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反思研究过程等环节。如“掸去‘土布’上的尘埃”[3]的案例基本包含了研究性学习的上述环节。但有的案例就把研究成果展示与交流等同于研究过程,如把双方辩论过程作为研究过程等。我们认为,辩论属于交流学习成果范畴,辩论过程虽然能获取和应用知识,但是否“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值得推敲,同时,对实现学习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的目标,效果不很明显,这也就没有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功能。

    3.把明显带有体验式学习特征的学习活动归纳到研究性学习范畴。一般认为,体验式学习是学生用自己的认知、情感、态度等感受、理解、感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学习对象的过程和方式。它与研究性学习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式,都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性。但两者的最大区别是,研究性学习突出“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和应用知识”。而体验式学习不能归属于研究性学习范畴,它与探究式学习[4]、有意义接受式学习一起构成当前中学历史学习的三大主要学习方式。

    4.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笔者认为,有利于达成历史课程目标,是任何一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存在的前提条件;强调任何一种特性,都不能以牺牲全面达成课程目标为代价。当前很多研究性学习,缺乏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目标的过程,没有学习过程的反思,与主要历史基础知识间的联系不密切等,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根深”才会“叶茂”: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研究性学习能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历史课程目标的达成率。所以,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价值功能的前提,是以历史课堂为主阵地。主要理由如下。

    1.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研究性学习能够充分体现历史学习的基本特征。学生的历史学习具有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基本目标、以教材为主要学习对象、以课堂为主要学习场所等基本特征。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不可能事事从直接经验开始”,“间接经验的学习形式是主要的” [5]。

    2.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研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校时间长,学习任务重,中学历史课程又不是核心课程。在此背景下,要求学生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收集和使用历史材料,解决历史问题是不现实的。

    3.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课堂使学生处于一个有利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主与合作,收集和使用历史材料分析和解决问题,更能提高课程目标的达成率。

    4.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长时间多渠道地收集历史材料,解决一个或两个历史问题,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而言,是不现实的。在课堂上,以学生应该掌握的历史知识为载体,运用收集和使用材料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一举两得,事半功倍。脱离教材而让学生课外收集历史材料,既没有方法保证,也缺乏过程监控。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并不否定适当开展历史实践研究活动。但课外的研究活动只能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和拓展。

    “张弛”也要“有度”:研究性学习倡导“标准”下的“多元”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多元化,研究性学习也强调多元,而研究性学习又属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必须完成课程目标。因此,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倡导的“多元”是有“标准”的多元。而目前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则存在着一些多元与标准的“过”与“不及”。

    1.在评价历史事物的研究过程中强调评价方法而忽视评价标准。学法在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课程标准专门有“过程与方法”维度的学习目标。但对于评价历史事物来说,没有评价标准的评价方法,是无用的方法。如果我们只引导学生掌握“要拿证据说话”和“把历史人物放在当地、当时的特定环境中去考察,进行‘换位思考’”[6]等评价方法,而不涉及依据什么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可能得出事与愿违的结论。是否能够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维护和扩大民族利益等应是评价任何事物的标准,没有这把“标尺”,就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

    2.有的研究性学习只强调学习过程而忽视学习结果。如用课堂辩论的方式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如果教师不及时而有力地进行引导,就有可能出现辩论过程轰轰烈烈,辩论结果与课程目标相差很远的现象。比如在“强调‘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恰当吗”[7]的案例中,首先正、反方辩论的观点与辩题不符,因为辩论的内容是是否失败,而辩题是“强调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强调“不可能使中国富强”并不说明没有对中国发展有贡献;其次,辩论的结果不是“真理越辩越明”,而是越辩越糊涂,因为辩论双方站的角度不同,评价标准不同,也就不可能出现谁说服谁的结果。辩论不是目的,也不是课堂的全部,正如专家点评的那样,教师应该在评价标准、评价角度、评价过程等方面及时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这样更有利于全面达成历史学习的三维目标。

    3.任由学生的理解误区的发展。由于学生掌握历史事实的广度和深度有限,学生在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暴露出许多理解的误区。学生暴露误区是好事,但如果教师不及时纠正将遗患无穷。如当学生提出“没有封建残余的明治维新能成功吗”这一问题时,就暴露出他们对日本明治维新是否成功存在着理解误区;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用到“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倒幕运动掌权者是否是工商业资产阶级”、“纯粹的资产阶级政府”、“中下级武士的主力军作用”[8]等知识时,就暴露出学生在理解上的误区。可惜的是案例中的教师并没有对此加以澄清,这不但影响了学生解决“明治维新带有封建残余具有必然性”问题,而且必将影响以后学生对其他相关历史事物的理解。

    4.学习过程的一般规律有余而多元不足。如很多案例基本采用课外收集有关材料,课堂展示学习结果的程序开展研究性学习;而研究结果的展示基本套用历史专业研究生的讨论方法等。我们认为,掌握学习过程的一般规律,是所有学生的共同学习目标之一。但给予每个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程序和展示学习成果方式的权利同样重要。因为学生选择与自己特长相匹配的学习程序和方法更能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成率。可见,研究过程具有多元化特性,如研究过程可以穿插体验式学习或有意义接受式学习等学习环节;又如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的方式,除在一问一答中解决问题、双方辩论等方式外,还应包括撰写与交流论文、编制板报、编演课本剧、再现历史场景、模拟新闻会等方式。

    “画龙”必须“点睛”:研究性学习的灵魂是“问题”

    研究性学习开始于问题的形成,结束于问题的解决和解决过程的反思。问题是引导研究性学习展开和步步深入的航标,问题的解决和反思又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结果之一。就目前的实践来看,研究性学习在问题的形成、问题的引导、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存在一些误区。

篇10

关键词:地域性; 研究性学习; 体验创新; 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74-001

一、地域性特色的研究性学习的提出

通过前期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普遍对乡土课程资源较有兴趣,原因是学生开展研究感到亲切;可以体验、便于操作;学习中初步具备了解家乡、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的思想感情等。

研究性学习强调要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同时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的各种教育资源选择研究课题。

二、开展地域特色研究性学习的操作策略

1.成立机构,健全组织,切实保障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

地域特色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精心组建了一个纵向的组织系统,科学而有效地引导了研究性学习(见示意图)。

2.学习培训,准备到位,为开展地域特色研究性学习做好前期铺垫工作

培训的侧重点有两个,一是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二是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培养。

我们所做的学生方面的相应的准备工作主要有:(1)召开系列专题知识讲座(2)开设科学研究方法的专题讲座,由市内资深教师介绍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3.精心规划,合理安排,科学有效地开展地域特色研究性学习

地域特色研究性学习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考虑到学习头绪多、涉及面广,因此必须对此作出精心规划,合理安排,以保障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为此,我们主要作好以下工作:

(1)选聘指导老师;(2)建立学生课题研究小组;(3)在评估本土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确定系列小课题;(4)开设研究方法讲座;(5)举办专题知识讲座;(6)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7)开展社会调查与民间采风,充分挖掘本土人文资源;(8)加强学校与家长、社区的互动,寻求各界对学校研究性学习的广泛支持。

在开发本土课程资源过程中,学生走进社会,更好地了解社区、理解社会,增强了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的接纳与判断的能力,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加强了。

4.监控过程,管理到位,实现研究性学习可持续发展

由于研究性学习对于学校来说是一项新生事物,在整个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十分必要,为此,我们制订并设计了一系列的条例、方案、表格、计划,以期规范各项活动的展开。严格的监控与科学的管理保证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富有成效的开展,重点作好以下工作:

撰写结题报告;举行结题报告会;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和个人小结;学生学年成绩评定;教师撰写工作小结;对教师的考核与奖惩;编纂《震泽实验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集》。

5.总结整理,精益求精,构建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与评价体系

研究型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它与学科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了相应的地域特色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目标的构成。(2)师资的培训。(3)课程内容的开发。(4)教学活动方式的探索。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参与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学习和研究方法掌握情况;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研究性学习结果。

评价的形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根据有关资料,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研究性学习评价量表。

三、开展地域特色研究性学习的成效分析

1.开发了大量富有教育意义的、充满地域特色的社区人文、社会、自然等课程资源

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开展地域特色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在开展地域特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经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开发了大量富有教育意义的、充满地域特色的社区人文、社会、自然等课程资源,本土课程资源,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也为课堂教学的变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学生要从学校走向社会,去搞社会调查研究,与社会上的各色人等去打交道,因而学会了交往,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

3.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强化了学科教学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与学生是平等的,他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研究,师生同为研究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忧虑,也同为研究获得突破而兴奋、自豪。由此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的师生平等互动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大指导下,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手段开展研究,要培训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为此,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否则,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很多教师或是认为教科研高深难测,存有畏难情绪;或是认为自己教育教学任务重,对教科研有一种排斥的心理,因而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普遍地较为薄弱。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极大地冲击了这些陈旧而又落后的观念,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高涨,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