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程体系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体育课程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体育课程体系

篇1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一体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19-1

1999年6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秸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素质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开展的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改革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体育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概念及理论

校本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学校老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中小学教育一体化的概念: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专业发展的理论,对体育职前培养、入职和在职培训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建立起体育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教育体系。

从20世纪60年代起,教育改革浪潮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应该同医生、律师和工程师一样是一种专门性的职业。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人类知识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变化使得教育内容大量增加、教育目标更加精确,由此对教学方法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工作已完全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也完全成为专业工作者。专业化是指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条件和培养体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其专业性表现在: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必要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职业道德,资格的管理制度等。专业化的基本含义包括:第一,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资格和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专业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或教育家型的过程。它是专业化的核心内容,其特殊内涵在于素质的提升与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实施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体育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构建是以专业化发展为高等进行的,不同阶段课程的设置要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中小学体育教育课程一体化的策略

1.构建中小学体育教育一体化课程的指导思想

进行体育教育课程研究之所以要强调指导思想,是因为指导思想较之于课程目标更加具有宏观性,能高屋建瓴地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分析体育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问题。而我国现阶段研究中小学体育教育课程不能单纯从教育课程本身出发,而是要结合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实际进行考虑。

根据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有学者已尝试表述我国教育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其主要精神是体现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构建合理的、三个面向的教育一体化课程。这同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原则上是基本一致的,遵循了教育的发展规律,符合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在借鉴的高度上,将构建中小学体育教育一体化课程的指导思想表述为:体育教育一体化课程要体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观念,反映中小学教育领域的改革精神,有助于促进体育的专业发展,逐步建成结构合理、内容充实、教材完备、面向未来、综合性的、一体化的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课程体系。

篇2

论文摘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关乎着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水平与提升能力,所以各个高校都把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却发现,高校在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目前确实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目前调研获取的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0引言

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在高校近十年的各种模式的体育教学改革都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作为衡量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可以说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和对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了解时,我们发现,学生因为体育考试和体质健康达标测试等方面的因素而被迫参与体育活动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成分。简单的讲,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在意识当中,对于参加体育活动,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体育活动带给自己的快乐时光、自己在体育场上挥洒汗水所展示出的青春活力,这本应该是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在体育运动中应该体验到的而且是必须体验到的快乐,但是在实际了解中我们却发现,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参与体育运动首先想到的是体育成绩考试和体质健康达标测试,这是他们的首要动机,这种把考试和测试达标作为活动目的的意识、心态在体育教学中广泛存在,那么我们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如何帮助学生从学习动机和意识上注重体育,并把体育活动单纯的看做是自己的健身嗜好和自己获得快乐的一种方式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只有我们做到了这个,我们的体育教学才能真正的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笔者就相关的一些问题在这里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1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存在质疑

谈到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这看似一个很久远的话题了,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有学生不断的对这个问题提出质疑,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参与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这些因素都应该是影响体质健康的关键因素,但是在体育测试和达标测试中却始终没有很好的表现,这种差异性是不是对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一种否定呢,这些很多学生都存在的疑问,而且我们对此做了简单的调查,调查发现,持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占到被调查人数百分之三十左右,接近被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从学生的这种质疑中,我们需要深入的去了解和分析问题的所在,寻访相关的专家和学者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最终并没有获得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的比例很小,大多数学生都是在体育实践中勉勉强强的通过了技术考试,而对于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却很少。这种普遍存在的矛盾,笔者认为问题在于学生把成绩考核作为自己锻炼的唯一目标,所以在锻炼中,时刻考虑的是成绩问题,完全没有把体育活动作为自己快乐的行为,所以在锻炼中,往往在时间和强度上进行人为的控制,并尽可能的做到最小强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勉强的参与,所以后期的结果不理想也在情理之中。

2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关注往往停留在体育考试层次

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把参加体育活动和课堂教学作为自己通过体育考试的唯一手段,这本身就有违体育教学的初衷,但是持这种态度的学生占到被调查人数百分之六十左右,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很少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仅仅把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作为自己参加体育的时间,经常觉得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除了体育课之外,其他的时间就不应该再有体育的活动时间了,因为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专门给大家留出来活动的时间,这种错误的体育观念使得学生更加的不重视体育教学,所以,很多教师试图在体育课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其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

3学生对体质健康及其测试的不重视

在传统教学中,学校把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用学生的成绩考核和达标测试来进行指引和约束,其出发点很好,但是我们发现,在实际中,还有有很多学生并不注重这两项考核,甚至有一些学生简单的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好坏与学校及社会并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自己的事情,甚至一些家长也认为学生的这种身体素质问题并不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更不会对社会造成什么负担,所以在家长、社会和学生三者之间,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在测试中的散漫就足以说明他们对于考核的态度。在国家教育部把学生的达标测试与学生的学位认定相挂钩之后,才有一些学校和学生开始注重这个问题,并逐步步入正轨。对于学生而言,这势必会慢慢的引起学生对于考核的重视,并逐步形成风气,笔者认为也是好的开端。

4学生对体育的理解较片面

谈到体育,大多数学生简单的认为体育就是体育锻炼,好像对于自己而言,参加体育活动是很简单的事情,跑、跳、投这些活动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教师给自己进行教授,自己自小学开始,就已经接触到了这些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种局限性的理解使得很多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并不能有更多的领悟,所以,教师帮助学生对体育有全新的认识,让他们真正懂得体育和尊重体育,学生才会注重体育和热爱体育,才会主动的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这样,当他们的体育参与意识变成一种自然的习惯,笔者认为达到这个层次,我们才可以说体育教学的目的基本达到了,因为到这个层次,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自觉不自觉的锻炼中,就能从中得到快乐,锻炼的时间和强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把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持续下去,甚至到了不活动就难受、就感觉生活中缺少点什么一样,笔者认为当体育活动到了这个层次,对于体质测试和成绩考核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5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

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缺乏兴趣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又一难题,笔者调查发现,在现有的教学改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一种主流思想,但是就目前来看,取得的效果甚微,从中就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我们做出的努力还很多,在经过选项课教学改革之后,我们把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了分类,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发现学生很难在项目中表现出应该有的运动欲望,期问题主要在于很多学生坦言,目前的学习压力和今后面临的就业,深造压力使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心思去参加体育锻炼,那么面对学生的学习负担过大与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等方面的问题,作为学校和体育教师该如何倡导和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呢,这值得我们思考。从实践教学中,我们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并进行积极的探索于实践,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学生的体育自主性学习兴趣在逐步的得到改善和提高。

6策略研究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学者专家在进行多方的深入交流之后,我们在实践教学中,紧紧的把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体育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课题组相信,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和体育课的考核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更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作为本次研究而言,我们需要的是学生在学习兴趣上得到提高,更多的时候把学习体育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必需品,而不是一味想着的成绩,只有这样,自主性学习模式建立起来之后,我们的体育教学才回到了它本应该在的位置上,剩下的一系列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了。具体包括:①从学生的思想意识上进行课程教育,这比单一的把考试和达标的重要性摆在学生面前要重要的多,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会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让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不仅仅是达标和考核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是关乎着自己的健康问题,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厌烦情绪,从心理才能慢慢的接受体育,并逐步开始了解和接触体育。②把考核仅仅作为刺激学生学习的前期动力。作为考核而言,笔者认为在前期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作为引起学生注意的刺激物,但是随着学生注意力的不断集中和关注点的改变,我们体育教学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思想也要跟上学生的变化,逐步淡化考核,开始关注兴趣和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应该具有的体育活力。③弱化考试内容,强调体育态度。目前单一的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学生体育行为考核的方式值得我们去思考,因为这种单一的以学生的技能和身体状况为唯一评价体系的考核办法很容易让学生认为技能是唯一的目标,所以造成学生学习体育兴趣和积极性下降。

参考文献:

[1]姚蕾.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2]李跃进.高校体育在实施健康教育中面临的困惑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

[3]毛振明.近阶段中国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若干成果和建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4]杨静.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

[5]郑婕.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新创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

篇3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改革包括课程内容改革和蓑学方法改革.要注t培养和曩高学生的蓑学能力,以增强学生对社套需要的适应性。

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一门专业性基础理论学科,它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教育部领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专业目录》中,均把学校体育学列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几十年来,学校体育学课程为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培养人才的思路和模式变化很小,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加大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力度的要求,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的学校体育学,应走在改革的前列.为此,就我校学校体育学课程改革情况与同仁进行初步探讨.

从1997年9月到200。年5月,分别对我系1998届、1999届和2000届毕业班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法进行改革.1998届学生的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即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个别章节的个别间题进行集体讨论,仅仅对“体育课的密度与负荷”一节,运用讲授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这种课堂组织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现“满堂灌”的现象,教学评估和教学实习均不尽人意.针对这种现状,系领导汇集任课教师,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和研究.认为教学方法单调,教学组织形式缺少吸引力是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一般,教学能力低下的直接原因,并及时研究对策,在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和课时分配的荃础上,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

1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改革: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开设特色课,专门讲述教材与教法,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体育课教学方法的特点与作用,体育课堂教学技艺,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与设计,体育课场地器材分布的合理性探讨等.

教学方法改革:把原课程教材和特色课同步进行,同时,把斑级分成5}fi个学习小组,把一周的6节课分成3次进行.第一次上理论课,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圈绕实现目标提出4}5个问题,供学习小组自学和讨论,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上讲台讲解,最后由教师总结并给学生当场打分,该分参与学期成绩评定.第二次上实践课,结合第一次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各学习小组自已设计一节实践课,并推荐一名学生上课,各小组交叉进行观摩.第三次上评讲课,在交叉看课的基础上,分别进行认真评价,最后由教师总结并打分,该分同样参与学期成绩评定.本教学改革方案分别在我系1999届.2000届毕业班进行实践,并取得了明显效果,我系学生并在学校举行的19”届、200。届毕业生教学能力大奖赛上连续两次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2注盆教学能力的培养

C1〕加强实践环节,增强教学能力培养的力度.21世纪的中等体育教育要求高师生的教学能力趋向高质量、多元化,这势必要求改革现有的教学和实践模式.首先是增加学生实验和实习时间,拓宽实习内容,其次是实践形式多元化,根据学生教学能力内涵的不同要求,采用多种有针对性的实践形式,如针对学生教学设计能力普遍较差的状况,增加“说课”环节,从而将学生的教学设计实践由原来的个体封闭式操作变为开放的、透明的、有较强的研究与指导性操作.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这一状况,增加课后集体评课,让所有看课的学生各抒已见,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间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语言逻辑思维的能力.另外,针对学生组织和指导课外体育活动能力普遍较差及不了解中学体育实际等情况,我系与市内体育设施较好的学校长期保持联系,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观摩体育课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让学生适量承担一些中学体育的辅工作,培养他们的组织和指导能力.

C2)增加指导性、渗透性及示范性.在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教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教师的正确指导对学生的教学能力素质形成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针对过去学生教学能力素质的培养仅靠学校体育学任课教师个人指导的状况,我们采取了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全系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负责每小组学生的备课、上课及相关事项,并定期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量化考核,形成了广大教师共同关心并切实参与学生教学能力素质培养的良好机制.

现代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且缓慢的过程.除了有计划有目的的专项理论教学与实践外,高师教育的诸环节、诸方面,对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把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渗透到高师教育的各个方面,如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知识竞赛,在社会调查中注重对中学体育现状的调查,经常参加中学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等。

C3)注重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能力素质向高层次发展.在注重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加强学生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如写“说课”稿、评课稿,举办体育教学研讨会等.对一些有价值的体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进行普遍推广和应用,并给予一定的荣誉,从而形成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3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

(1)加强学生的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乐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通过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让学生站在大教育的角度上,调查研究中学体育现状,为以后进一步实施中学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C2)通过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方面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技能,围绕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核心目标,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的实际水平.

(3)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了解教育信息,丰富学生的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较好地掌握教学科研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及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能力.

4建议

目前我校体育系课程教学改革正处于探讨之中.面向21世纪,培养素质全面发展、教学能力较强的体育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应继续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开设特色课和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C1)充分认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正确理解教师、教材、学生、教法、知识、能力的辩证关系,抓着解决间题的主要矛盾.

(2)认清当前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和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

篇4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

科学(3―6年级)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在小学阶段新开设的综合课程之一,其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也就是小学科学教的素质关乎科学课程实施的成效,关系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目前,小学科学课教师大多为非专业出身,教师总体胜任力不强。调查显示,能胜任科学课教学任务的占11.8%,比较吃力的占52.9%,很吃力和不能胜任的占36.3%。而且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设置重知识课程轻实践课程、课程实施重讲授轻活动参与的方式、课程评价重鉴别轻发展功能等问题。对此,应构建基于小学科学教师发展需求的先进性、可行性的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本文拟从从小学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探究。

一、课程目标:提升专业综合素养。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对教师素质的特殊要求,确定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目标是提升专业综合素养,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虽有不同,但一般认为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三个方面。所以,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目标旨在提升科学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具体地说,通过对小学科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使他们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科学课程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课教学设计、多元化教学策略、教学反馈与调控、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探究学习环境创设等教学实践能力,以实现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强化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合作意识,提高其自我规划、自我调控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不断促进小学科学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

二、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开设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的课程

我国目前科学教育专业毕业的科学课教师较少,调查表明,现任科学课教师中有70.1%来自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工类学科,有6.4%来自音乐、体育、美术等文体类学科,有23.4%来自政治教育、行政管理等学科。这些非专业科学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科学课、其他学科教学实践的锻炼,虽然已具有作为教师的一些专业素养,但由于缺乏科学教育专业的系统培养和切合科学课教学的专业培训,他们还欠缺胜任小学科学课教学的一些专业素质。所以,他们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紧迫性的困惑或问题将是培训的主要内容。

依据科学教师胜任力模型的五维度:教学理念、学生理解、知识体系、行为能力、专业成长,结合当前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现状调查和发展需求,遵循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专业能力的实践性、专业发展的合作性与自主性等原则设置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本文主要从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四个课程模块选择最具针对性、操作性的内容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培训,坚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协调统一。

(一)学科知识课程

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都属于专业知识素质,它们是教师从事有效学科教学的基础。

学科知识单一是目前影响小学科学教学成效的因素之一,调查表明,25.9%的小学科学教师最急需得到“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科学课是一门融合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课程,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应具有多学科融合的专业知识。针对小学科学教师对一些重要的科学术语和科学观点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应加强包含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在内的跨学科知识的培训。为了达到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科学本质,针对我国科学教师对科学本质观理解的偏差,可以开设科技史专题、科学哲学专题。

总之,通过开设科技史专题、科学哲学专题、综合科学知识、生命科学基础、物质科学基础、地球与宇宙科学基础这些课程,加深小学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

(二)学科教学知识课程

仅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并不是教师知识的特征,教师应掌握如何把特定学科知识转化为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0ntent Knowledge),它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塔米尔(TaHlir)提出学科教学知识应包括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教学知识、评价知识。据此,相应地确定科学课程改革理念、课程标准深层剖析;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知识,为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尤其要提到关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学习的知识,这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进行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之一,为此,必须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如何学习科学、已有的科学经验等知识。另外,上述教学知识运用于具体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中,就形成了下面所要阐述的教学实践能力,所以,课程设置时把教学知识与教学实践能力相结合,重点在下面的教学实践能力课程模块中详细阐述,本模块中的教学知识和评价知识整合形成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指导这一内容。

(三)教学实践能力课程

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中的核心构成。一般认为,小学科学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有效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调控、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等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中尤其要提高教师运用科学探究进行教学的能力。调查发现,不少教师在科学课教学中,是在“讲科学”。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核心,也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所以,应强化教师如何运用探究教学策略的指导,提高教师运用科学探究进行教学的能力。另外,在一些教师抱怨实施科学课程的资源缺乏时,却忽视了教师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所以,通过对教师如何进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有效指导,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为小学科学课的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教师的专业态度中一般都提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反思与合作等方面。尤其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代趋势下,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教师自主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自主发

展是其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教师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反思与合作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探索、分析、反思、概括,教学与研究密切结合。25%的小学科学教师最急需得到“科学教育研究方法”培训,为此,开设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训专题,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研究意识与能力,促进其逐步成长为“研究反思型教师”。自我反思和合作交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其中,反思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核心因素。教师通过对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反思,激发教师不断自主更新与发展的原动力,促进教师不断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在强调教师自我反思的同时,还要密切教师之间的合作、对话,创建教学共同体,共同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为此,通过教学反思、教学合作案例的解读,提高参训教师反思、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结合小学科学优秀教师成长案例的分析,激励参训教师自我规划、自我提升。

三、课程实施方式:采用参与式、案例式、校本培训等多样化方式

课程实施主要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研修两个阶段。集中培训阶段主要完成重要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研讨与体验,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课程的强化训练、案例分析、参与体验;分散研修阶段一方面是对集中培训内容进行实践探索和深化,尤其使教学实践能力在小学科学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到训练和提高;另一方面是通过设计选修课程,开展更切合小学科学教师个体情况的培训,使培训更具针对性。

(一)集中培训

传统教师培训存在重讲授、轻参训教师主体参与,忽视培训者与参训教师积极互动、平等交流等问题,为此,适用有利于参训教师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体验、互动交流、反思实践的培训方式。针对小学科学教师普遍欠缺且需要专家引领的理论内容,可以采用讲座与研讨结合方式,这样在倾听、思考、研讨中深化小学科学教师对专业内容的理解。但是,这并不是主要培训方式,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将主要采用参与式、案例式、工作坊式等多样化培训方式,通过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以提高培训效果。

1.参与式

参与式培训是在全员参与的氛围中,参训教师亲身经历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自身教学观念、态度和行为的转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工作的培训活动。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教师应运用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但如何有效实施科学探究是目前小学科学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参与式培训,让小学科学教师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中体验,“做”中学,在主动参与的氛围中逐步提升教师科学探究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2.案例式

教师的在职培训应和他们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密切结合,才能真正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案例式培训是以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的解析为主线,以所学教学技能的运用为内容,在教学观摩、研讨、反思、实践中,逐步提高参训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案例式培训一般指向小学科学课教师遇到的教学问题,所以,培训更具针对性、更具实践操作性。

3.工作坊式

工作坊(workshop)式培训是多人共同参与的场域、过程,且参与人员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并一起讨论方案如何推动、如何付诸实践,以及如何反思、改进完善方案。它一般基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由参训者、优秀学科教师、学科专家共同互动交流、积极思考,制定主题的行动方案,并在实践与反思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分散研修

分散研修阶段,参训教师将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继续参与培训,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主要采用校本培训与网络培训方式。

1.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以校为本的培训,是在学校情境中,基于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小学科学教学是教学能力提高的主渠道。短期的集中培训难以有效训练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在小学科学日常教学实践中,在运用专业理论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中,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具体实施中,在教师相互观摩、交流中得以训练。校本培训更有助于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持续专业发展。

2.网络培训

在2004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规定的指导下,发挥教师网络联盟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各地市教师教育网,建设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丰富资源,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视频讲座、专家在线答疑、同行交流互动等网络学习方式,为小学科学教师之间、小学科学教师与名师、科学教育专家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一个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的良好发展氛围。

四、课程评价:促进教师提高的发展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在发展性评价理念的指导下,为参训的每位小学科学教师建立档案袋,实行教师档案袋评价。

教师档案袋评价是通过系统地选择、收集被评价教师的一些文本材料、实践记录等成果,展示其在一段时间内发展状况的质性评价方法。它不仅记录教师的成长过程,而且有利于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篇5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体育;特点;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为增强学生体质,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发展,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一个教育过程。小学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信息的起点,也是进行体育教育的一个基础,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使小学体育教育内容陈旧、教育资源贫乏、教育设施落后,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要重视小学体育教育,根据小学体育教育的特点,制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动小学体育改革,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育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根据小学生特殊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赋予了小学体育教育新的内涵,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1.儿童化

小学体育教育针对的人群是小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还不能很好地进行理性思维,体育教学要尽量采用形象思维或者是机械记忆的方法,用形象、直观的手段进行体育教学。小学体育教师要深刻挖掘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组织教学,要使体育教育充满童趣,避免“成人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还要避免纯技术的传授,纯技术较为枯燥,很难理解,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现在一些体育教师也把竞技体育引入到了小学体育中,这充实了小学教学的内容,对小学体育来说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是,在引入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特点和身体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要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以技术来评价学生的成绩好坏。

2.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游戏化,这是由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小学生都喜欢游戏,游戏的趣味性较强,而且内容较为丰富,要把游戏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体育教学的始终,使体育课堂变得更加有趣。例如,教师在体育课开始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个“快快集合”的游戏,教师喊一声“快快集合”,学生迅速站好队伍,并且立正,报数。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纪律性以及组织能力,而且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有助于教师组织体育教学。再者,教师教学中要可以开展多种游戏,如“迎面接力”“支援前线”等活动,使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分乐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中锻炼身体。在教学快结束时,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的活动,让学生放松放松肌肉,舒展舒展筋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之后能够感到舒服,同时,让学生轻松愉快的结束课程。

3.兴趣化

兴趣化也是小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小学体育教学也要进行兴趣化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由于小学生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对一些经常重复的训练会出现厌烦的心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时时充满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生某个动作的时候,如果让学生长时间练习一个动作,学生就会感到特别的枯燥,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比赛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生跳高技巧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练习一会,然后全班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跳得最高,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不仅掌握了跳高的技巧,而且还让课堂充满乐趣。此外,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还要对动作进行生动、准确的讲解,语言充满幽默,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分析

1.巧妙设置体育游戏项目

新课程改革倡导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特征以及教学内容,制订出有效的教学计划,把教学内容和游戏充分的结合起来。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布置好场地,准备好所需要的各种器材,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做好裁判工作。对教师所选择的游戏要难易适中,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的设置要简单、有趣,并把游戏贯穿到教学始终,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更好地实现“健康为本,终身教育”的理念。例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体育教师在进行游戏设置时,可以选择一些简单可行的游戏,比如,丢手绢、踢毽子、老鹰捉小鸡、跳绳等;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把竞技类的游戏引入教学中,比如,射门游戏、传球游戏等,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使体育课堂变得多样化、灵活化,充满乐趣。比如,可以运用竞赛法,游戏法、激励法以及情境教学法等,使体育运动充满乐趣,使小学生在玩中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入一些传统的教学项目,如:踢毽子、丢沙包、跳格子等,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拿踢毽子来说,教师可以运用竞赛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两组,进行踢毽子比赛,最后看哪一组获胜的人数多,那么这组就获胜。在这个竞赛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集体意识,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的素质对于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关键性的阶段,教师的素质对于学生个性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首先,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可以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些进修的机会,也可以组织体育教师进行经验交流,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其次,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使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三,建立奖惩制度,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的创新,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要重视小学体育教育,根据小学体育教育的特点,对小学体育教育的运行分析进行研究,制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动小学体育改革,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英.小学体育教育方法探讨[J].学生之友,2011(1).

[2]王勇.中小学体育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2011(2).

[3]郑静芳.我国中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魅力中国,2011(6).

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职业体能 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215所,招生313万人,在校生965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①。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性的高技能人才,不是研究、设计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训练学生的技能,技能目标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1.职业体能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推行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在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教育,体育教育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体育一方面具有普通高校体育的共性,即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品质与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的任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又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教育教学具有定向性、实用操作性及专业性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具有其个性,即要为职业的特点服务。充分认识体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使高职院校在完成一般普通教育任务的基础上,开展适当的职业体能训练,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体能的提高,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体育的特色,因此构建良好的高职职业体能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职业体能的重要途径。

2.核心概念界定

2.1职业体能

体能又称体适能,是指身体各部位或各系统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涵盖范围较广,如速度、反应、耐力、肌力、平衡性、柔软性、协调性和敏捷性等。

职业体能是与职业(劳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及在不良劳动环境条件下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是经特定的工作能力分析后需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包括重复性操作能力、背肌承载静态力的能力、其他肌肉群能达到维持工作姿势要求的能力及人体对工作环境的忍耐程度等能力。

2.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具体化的教学系统与过程,是综合性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其为教学思想及理论指导提供基本框架和结构,这样确定的体育教学任务是相对稳定和平衡的。不同种类的教学活动是桥梁与媒介,使教学系统、过程、方法互通的途径与方式,是教育理论向教学实践的转化。教学模式具有五个特点,包括理论性、直观性、对应性、稳定性、整体优化性。而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反馈与评价、教学方法手段和程序是教学模式的主要要素。

3.构建职业体能的教学模式

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分类目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结合各职业岗位劳动(工作)时的主要身体姿态进行相对地分类,我们以以下五类为例:静态坐姿类主要是会计、文秘、行政办事员、IT行业等岗位;静态站姿类主要是营业员、酒店前厅接待、空中乘务员等岗位;流动变姿类主要是营销(推销)员、导游等岗位;工场操作姿态类主要是机械、生产线操作工等岗位;特殊岗位姿态类主要是警察、野外作业人员等②。我们根据五大类的姿势要求和特点构建职业体能的教学模式。

3.1职业体能的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促进高职五类学生更好地发展是职业体能教学应达到的目标。五类学生的职业特点是职业体能教学工作的核心,为了使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专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体育应树立终身体育观和职业体能发展观。教师是促进者,指导学生探索生活与学习,因此教师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将体育教学与职业体育进行整合,促进学生的职业性发展,达到职业体能的教学要求。教师还应对以往的教法、教材、结构及陈旧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特点和职业特点,教师应对学生的身心和职业进行充分的了解,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而特殊对待。在锻炼学生职业体能的同时,开展关于职业体能发展的各项体育活动及业课外俱乐部活动,以突出职业体能教学的实用性、专业性等特点,为终身职业体能的发展奠定基础。

3.2职业体能的教学目标

职业体能的教学目标是充分利用体育资源而促进学生健康和职业发展,目的是通过锻炼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本行职业的专业技术,提高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满足未来职业工作的需要。青年大学生在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应把着眼点放在发展未来职业工种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合作性和现代化性。

3.3职业体能的教学程序

职业体能教学有它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教学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例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对所教授的班级学生进行专业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专业特性和工作环境进行阶段性职业体能教学设计和评价。根据阶段性的职业体能教学设计进行课时计划的编写,最后才可以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均衡发展。

3.4职业体能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影响职业体能教学模式发挥效力有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首先教师不仅要有体育的专业技能(如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运动保健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还要具备职业体能技能(如海上运输专业学生应学会游泳和平衡能力、铁道供电专业应学会爬杆和悬垂能力等)。

4.结语

职业体能课程的构建,不仅要考虑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还要考虑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职业身体素质训练、职业技能运动训练、职业保健体育是高职学生健康、高效地从事未来职业的重要手段,开展职业体能教育教学是实现高职学生优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的特点与学生的优质就业是高职职业体能课程教学的宗旨,加深职业体能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与途径。发挥体育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行业、企业、职业的人才需求要素融入高等职业体育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在校就能感受职业氛围,培养职业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促进职业体能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中体育教育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职业体能教学模式,利用体育课程的特点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挥学科自身独特作用,开展不同职业特色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是今后高职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注释:

①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

②武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培养初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3.3.

参考文献:

[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

[2]武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培养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

[3]曲宗湖.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0.317.

[4]刘雪冰,黄金鹏,吕少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材体系的新构想[J],体育与科学,VOL21(125期)2000(4):48-51.

篇7

关键词: 中职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体育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体育教师应正确处理好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把握课程性质,避免体育课程改革走偏方向。体育与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健康是体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为了达到身心健康,体育又是最积极的手段。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是体育与健康内容的综合体,其最终目的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必须正确理解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印象深刻,理解透彻。同时,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教法、手段、运动经验,以及对教材的理解、课前的准备等,都要先于学生和优于学生,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主持和主导作用。因为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具有强烈的真实性、针对性,这是任何多媒体、教学手段所无法无所取代的。此外,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也不是消极地扮演教材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和专家、学生乃至家长共同构建新课程的设计者,是一个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德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因此,在体育教育中,既要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夸美纽斯也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职业中学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趋完善。他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生理和心理不断趋向成熟,但是职业中学学生还具有好动、好胜、自控能力差等特点。教师应根据以上特点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1.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学生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从而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老师应根据职教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特点,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老师可以引用名人名言、体育明星、体育新闻、体育故事、体育幽默等进行导入。例如,在进行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导入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我国跳高名将朱建华的故事,从而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创设宽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精心设计、营造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比如在教排球移动时,可以在教之前,用绳子兜住球,两人一组地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脚步移动,再把移动步法融于游戏练习中,兴趣较为浓厚。

3.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

课堂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群体心理关系,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基础。教师一旦进入课堂,就要自我调整,尽力摆脱各种不恰当情绪的笼罩,进入教学角色。课堂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起主导作用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里其他人际关系,影响着课堂心理气氛。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感情深厚、课堂上情感交流、信息反馈畅通,易产生共鸣效应,就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4.善于适时地激励学生

职业中学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在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很可能发生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容人之短,不怀成见。老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应热情教诲,以情感人。若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就必然激化矛盾,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同时也有损教师自身的形象。

篇8

关键词:中等体育学校;物理;课程体系;建设;探究

一、对物理教材组织顺序的探索

“课程”不仅要有“课”,还要有“程”。所谓“程”就是一种过程、一种程序,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更要重视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有实践研究表明,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次序教学,竟然有截然不同的效果。传统的物理教学一般都是根据所研究的现象来安排教材顺序,没有根据物理学深层次的本质进行安排,而笔者认为这种结构的安排是不够合理、不够科学的。首先,从研究对象的物质形态方面来讲,我们可以把物理学的教学内容分为粒子、场、波三大部分,有抽象的也有具体的,而从研究方法上来讲,主要有质点、微观粒子、场、波、刚体以及热力学系统等,而就其线度来看,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如果从运动形式方面上来看,可以把物理学教学内容分为平动、转动、波动、振动、随机运动等,虽然这些运动的复杂程度不一,但是每一种运动都有其一定特点,也有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如果从阐述的物理规律分,则可以为分为演绎规律和统计规律两大类,对于中等体育的学生来说,可能更容易接受演绎规律。想要使中等体育学校的物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握教材组织顺序是教师必须要做的工作。

二、科学设置实验教学环节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够亲密接触一些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增强思维的严密性,还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一些实验技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对学生学习物理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有一种“重理论”而“轻实验”的思想,他们认为实验在整个教学中只是一个陪衬的作用,或者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所以物理的实验教学一直不容乐观,要么学校投入的经费太少,没有完善的实验设施或是单独的实验室;要么教师认为实验过于浪费时间,没有给同学们实验的机会;再或者教师把一切都准备好,只欠同学们“按步骤行事”的这个“东风”,认为这样可以加快实验的速度。在这些教学过程中,要么学生没有实验的条件或机会,要么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的步骤去做一些简单的验证实验,导致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起不到实验应起的作用。作为中等体育学校的物理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中的不足,让学校和教师们都能够对物理实验持高度重视的态度,给学生配备完善的仪器设施,配备单独的实验室,给学生足够的实验机会和实验空间,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理论的来源,验证理论的真伪,也在实验中感受科学、感受成功,让学生用实验巩固理论知识,也用实验促进学生对理论的进一步学习。

三、科学的课程设计

建设优秀的、完善的物理课程体系,需要有科学的、合理的课程设计作为前提保障,所以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该多花点心思在课程设计上,让课堂上的物理教学有一条完善的教学线条,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认为,课程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有明确的前进方向,才会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不走或少走弯路。(2)课程内容的选择。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从来不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到哪就讲到哪,跳跃性很强,让学生总是摸不着头脑,把握不住学习的方向和边界。所以教师在课前就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筛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教学的难度、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清晰。(3)课程计划的安排。课程计划的安排一般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是为人类发展所服务的学科,也是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科。因为物理学科包含了严密的逻辑思维、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研究能力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维和能力。所以我们中等体育学校不是学物理专业的,但是物理学科所包含的众多思维和能力都是社会需要的,是学生们立足社会需要学习的,因此建设一套合理的物理课程体系实属必需。

参考文献:

[1]邢杰,赵长春,樊振军,等.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的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10(23).

[2]徐明达,于佳丽.论建立开放的高职高专大学物理课程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3]斯坎得尔·吾斯曼.提高大学物理双语教学质量初探[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4).

篇9

论文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

科学(3—6年级)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在小学阶段新开设的综合课程之一,其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也就是小学科学教的素质关乎科学课程实施的成效,关系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目前,小学科学课教师大多为非专业出身,教师总体胜任力不强。调查显示,能胜任科学课教学任务的占11.8%,比较吃力的占52.9%,很吃力和不能胜任的占36.3%。而且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设置重知识课程轻实践课程、课程实施重讲授轻活动参与的方式、课程评价重鉴别轻发展功能等问题。对此,应构建基于小学科学教师发展需求的先进性、可行性的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本文拟从从小学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探究。

一、课程目标:提升专业综合素养。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对教师素质的特殊要求,确定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目标是提升专业综合素养,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虽有不同,但一般认为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三个方面。所以,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目标旨在提升科学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具体地说,通过对小学科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使他们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科学课程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课教学设计、多元化教学策略、教学反馈与调控、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探究学习环境创设等教学实践能力,以实现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强化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合作意识,提高其自我规划、自我调控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不断促进小学科学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

二、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开设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的课程

我国目前科学教育专业毕业的科学课教师较少,调查表明,现任科学课教师中有70.1%来自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工类学科,有6.4%来自音乐、体育、美术等文体类学科,有23.4%来自政治教育、行政管理等学科。这些非专业科学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科学课、其他学科教学实践的锻炼,虽然已具有作为教师的一些专业素养,但由于缺乏科学教育专业的系统培养和切合科学课教学的专业培训,他们还欠缺胜任小学科学课教学的一些专业素质。所以,他们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紧迫性的困惑或问题将是培训的主要内容。

依据科学教师胜任力模型的五维度:教学理念、学生理解、知识体系、行为能力、专业成长,结合当前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现状调查和发展需求,遵循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专业能力的实践性、专业发展的合作性与自主性等原则设置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本文主要从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四个课程模块选择最具针对性、操作性的内容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培训,坚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协调统一。

(一)学科知识课程

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都属于专业知识素质,它们是教师从事有效学科教学的基础。

学科知识单一是目前影响小学科学教学成效的因素之一,调查表明,25.9%的小学科学教师最急需得到“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科学课是一门融合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课程,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应具有多学科融合的专业知识。针对小学科学教师对一些重要的科学术语和科学观点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应加强包含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在内的跨学科知识的培训。为了达到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科学本质,针对我国科学教师对科学本质观理解的偏差,可以开设科技史专题、科学哲学专题。

总之,通过开设科技史专题、科学哲学专题、综合科学知识、生命科学基础、物质科学基础、地球与宇宙科学基础这些课程,加深小学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

(二)学科教学知识课程

仅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并不是教师知识的特征,教师应掌握如何把特定学科知识转化为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0ntent Knowledge),它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塔米尔(TaHlir)提出学科教学知识应包括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教学知识、评价知识。据此,相应地确定科学课程改革理念、课程标准深层剖析;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知识,为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尤其要提到关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学习的知识,这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进行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之一,为此,必须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如何学习科学、已有的科学经验等知识。另外,上述教学知识运用于具体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中,就形成了下面所要阐述的教学实践能力,所以,课程设置时把教学知识与教学实践能力相结合,重点在下面的教学实践能力课程模块中详细阐述,本模块中的教学知识和评价知识整合形成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指导这一内容。

(三)教学实践能力课程

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中的核心构成。一般认为,小学科学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有效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调控、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等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中尤其要提高教师运用科学探究进行教学的能力。调查发现,不少教师在科学课教学中,是在“讲科学”。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核心,也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所以,应强化教师如何运用探究教学策略的指导,提高教师运用科学探究进行教学的能力。另外,在一些教师抱怨实施科学课程的资源缺乏时,却忽视了教师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所以,通过对教师如何进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有效指导,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为小学科学课的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教师的专业态度中一般都提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反思与合作等方面。尤其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代趋势下,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教师自主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自主发展是其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教师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反思与合作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探索、分析、反思、概括,教学与研究密切结合。25%的小学科学教师最急需得到“科学教育研究方法”培训,为此,开设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训专题,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研究意识与能力,促进其逐步成长为“研究反思型教师”。自我反思和合作交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其中,反思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核心因素。教师通过对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反思,激发教师不断自主更新与发展的原动力,促进教师不断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在强调教师自我反思的同时,还要密切教师之间的合作、对话,创建教学共同体,共同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为此,通过教学反思、教学合作案例的解读,提高参训教师反思、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结合小学科学优秀教师成长案例的分析,激励参训教师自我规划、自我提升。 转贴于

三、课程实施方式:采用参与式、案例式、校本培训等多样化方式

课程实施主要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研修两个阶段。集中培训阶段主要完成重要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研讨与体验,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课程的强化训练、案例分析、参与体验;分散研修阶段一方面是对集中培训内容进行实践探索和深化,尤其使教学实践能力在小学科学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到训练和提高;另一方面是通过设计选修课程,开展更切合小学科学教师个体情况的培训,使培训更具针对性。

(一)集中培训

传统教师培训存在重讲授、轻参训教师主体参与,忽视培训者与参训教师积极互动、平等交流等问题,为此,适用有利于参训教师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体验、互动交流、反思实践的培训方式。针对小学科学教师普遍欠缺且需要专家引领的理论内容,可以采用讲座与研讨结合方式,这样在倾听、思考、研讨中深化小学科学教师对专业内容的理解。但是,这并不是主要培训方式,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将主要采用参与式、案例式、工作坊式等多样化培训方式,通过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以提高培训效果。

1.参与式

参与式培训是在全员参与的氛围中,参训教师亲身经历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自身教学观念、态度和行为的转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工作的培训活动。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教师应运用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但如何有效实施科学探究是目前小学科学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参与式培训,让小学科学教师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中体验,“做”中学,在主动参与的氛围中逐步提升教师科学探究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2.案例式

教师的在职培训应和他们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密切结合,才能真正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案例式培训是以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的解析为主线,以所学教学技能的运用为内容,在教学观摩、研讨、反思、实践中,逐步提高参训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案例式培训一般指向小学科学课教师遇到的教学问题,所以,培训更具针对性、更具实践操作性。

3.工作坊式

工作坊(workshop)式培训是多人共同参与的场域、过程,且参与人员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并一起讨论方案如何推动、如何付诸实践,以及如何反思、改进完善方案。它一般基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由参训者、优秀学科教师、学科专家共同互动交流、积极思考,制定主题的行动方案,并在实践与反思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分散研修

分散研修阶段,参训教师将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继续参与培训,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主要采用校本培训与网络培训方式。

1.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以校为本的培训,是在学校情境中,基于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小学科学教学是教学能力提高的主渠道。短期的集中培训难以有效训练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在小学科学日常教学实践中,在运用专业理论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中,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具体实施中,在教师相互观摩、交流中得以训练。校本培训更有助于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持续专业发展。

2.网络培训

在2004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规定的指导下,发挥教师网络联盟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各地市教师教育网,建设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丰富资源,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视频讲座、专家在线答疑、同行交流互动等网络学习方式,为小学科学教师之间、小学科学教师与名师、科学教育专家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一个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的良好发展氛围。

四、课程评价:促进教师提高的发展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在发展性评价理念的指导下,为参训的每位小学科学教师建立档案袋,实行教师档案袋评价。

教师档案袋评价是通过系统地选择、收集被评价教师的一些文本材料、实践记录等成果,展示其在一段时间内发展状况的质性评价方法。它不仅记录教师的成长过程,而且有利于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篇10

[论文关键词]终身体育 特殊群体 体育课程

特殊群体学生指的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等因素造成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出现部分障碍的学生。他们由于自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运动障碍,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少,运动技能较普通学生差,心理上本能地对体育运动产生排斥,容易形成自卑和敏感的性格特点,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这种现象的存在对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贯宗旨,要本着因材施教、公平对待的教育原则,有针对性地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体育课程的再设计,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体育教育,使其掌握部分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坚强不屈的人格品质,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社会竞争能力。

一、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现状

1.课程设置。特殊体育学科相对于常规体育学具有以下特殊性:它服务于体育运动能力显著低于同龄正常人平均水平的特殊群体,授课对象个案化,多课堂形式,高度适应性和综合性。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一直沿用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基本上以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对参与者的身体能力与技术掌握都有一定的要求,特殊群体学生由于自身运动方面的缺陷很难参与到这些项目当中。目前普通高校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可供选择的课程十分有限,较多采用的课程设置形式有以下三种:采用体育保健课等特殊形式的体育课程替换正常的体育课程;同普通学生一起修体育课,仅在期末评定上进行一定的区分;实行免修体育课的措施。

对特殊群体学生采用有针对性的特殊体育课程符合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思路,但是由于师资配备以及场地器材的限制等原因,体育保健课更多是从理论上为这部分学生传授一些健身和保健的方法与知识,缺乏实际的实践与锻炼,对提高特殊群体学生身体素质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与普通学生同等对待的形式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上对特殊群体学生存在较大困难,虽然在考核过程当中区别对待,但是很难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免修体育课程的做法等同于间接剥夺学生的体育权利,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

2.授课方式。当前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仍然普遍沿用分班授课方式,以教学、课堂、教材为中心,强调课堂的严密组织,严格纪律,统一行动。传统授课方式更多的是注重学生们的共性特点,统一讲解和练习,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特殊群体学生同普通学生在运动能力上有一定差异,同样的练习手段与方法则忽视了这种差异的存在,不加甄别的授课方式容易挫伤这部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滋生对体育课的抵触情绪,达不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而特殊群体学生的特殊性,也为教师对课堂组织、练习安排、运动强度设定等课堂内容的实施增加额外的难度和不确定因素,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3.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任课教师对学生综合表现的评定,要求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全面,评价过程客观、公正、严谨,力求对每位学生的表现给予合理的评定。通过技能、素质的考试,结合学生学习态度、出勤、理论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表现,给出相应的分数是普通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课程评价方法。该套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客观地从态度、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体育课程进行评定,适用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现行的课程评价体系与指标对特殊群体学生并不完全适用。部分高校虽然采用了一定的评定手段对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进行期末评定,但均处于起步阶段,评定手段不够系统和科学,同普通学生期末体育课程评定系统缺乏衔接,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与漏洞。

4.师资配备与场地资源。目前,极少有高校配备专业的特殊体育教师,特殊体育课程常常是由其他体育教师兼任。加上连续扩招,师生比率逐年缩小,教师课时增多,班级规模变大,生均场地器材变少,体育教学工作压力日益显著,进而造成教师工作量日益繁重,课堂组织与教学安排难度提高,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校生规模的快速扩张造成高等院校教学资源日益紧张,经费投入有限,硬件设施建设滞后,面对特殊群体学生的特殊需求,高等院校在特殊体育师资配备和场地、器材等资源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特殊群体学生的特点

1.特殊群体学生的生理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疾病、损伤情况的差异对生理机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殊群体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学生身体运动障碍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残疾型”“病症型”和“非病理型”。其中,“残疾型”主要指先天性残疾、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疾病导致的运动障碍,该类学生的运动机能存在一定缺陷,但仍然具备部分运动功能。“病症型”主要指心脏病、肾病、肝病等各种内脏器官病症以及手术后遗症,这一类型的学生由于心肺功能疾病等原因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该类型学生在身体形态、日常生活方面同普通学生并无明显区别,只是在进行有一定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时存在困难。“非病理型”主要特征是偏瘦或者肥胖、以及意外损伤导致的短期运动障碍,在进行运动时存在一定程度、一定时期的障碍,经过恢复与锻炼可以重新达到正常的运动能力。不同类型的群体在实际运动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需要区别对待。因此,在体育课程的组织实施当中应把学生按检查情况分类,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2.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研究表明,身体的残疾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样,特殊群体学生身体的残疾和运动障碍对心理健康也存在较大影响。身体残疾的状况使这些学生在交往、学习、生活方面很难融入普通学生群体,长期的积累造成特殊群体学生在个人性格和情感上容易表现出孤独、自卑、情绪反应强且不稳定等心理特质。学校阶段是人生中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特殊群体学生在生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心理上也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如何把握不同学生的特点,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编排与设置,在体育课程当中规避其中的负面情绪,提高身体素质,健全人格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任务。

三、终身体育思想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意义

1.强身健体的需要。特殊群体学生的运动障碍不仅影响大学期间的体育课程学习,更重要的是要伴随其一生,而坚持不懈地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体残疾带来的困扰。虽然特殊群体学生某些方面的功能受到损害和限制,但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发挥其他感觉和思维器官的作用,刺激并调动人体自身的代偿功能,扬长避短,仍可以使被损害和限制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弥补,增强身体素质、完善身体运动机能,加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对特殊群体学生健全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学期间,通过体育锻炼打好身体基础,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

2.社会适应的需要。特殊群体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特殊性,走向社会后往往在就业、婚姻、交友等方面常常处于弱势地位,面临更少的机会与更大的心理压力。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具有促进社会交往,缓解社会压力,增强自信心,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特殊群体学生通过长期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磨炼意志,克服自卑感,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正确认识自我,进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四、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的发展策略

1.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系统进行体育锻炼、有针对性地接受体育思想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提高身体素质同等重要。人的健康状况并非一成不变,体质的强与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缺乏一定程度的身体锻炼,强的会变弱,经常有规律地进行身体练习,弱的可以变强。体育锻炼是保持人体机能、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掌握一定的锻炼技能,学习相关的保健知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和选择相应的身体锻炼形式与内容,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生命衰老,对身患残疾的特殊人群显得尤为重要。

2.课程设置思路的创新。高等院校特殊体育课程的设置应具备以下特性:首先,在授课内容、教学教法、运动量等方面同普通体育课程区分开来,在课程设置上要适合特殊群体学生的需要。其次,应针对不同残障程度进行一定分类,根据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编排,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原则上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锻炼效果。最后,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锻炼不能仅仅局限在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上,在课余时间应利用身边的条件有计划地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课内课外相互结合,达到增强体质,锻炼身体的效果。

3.评价体系的完善。成绩评定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改革的指挥棒,客观、公平、完善的评价体系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实施。特殊群体学生个体之间的体育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差异较大,因此评定指标应具备多元化和特殊化的特点,评定指标能够真实反映特殊群体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激发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和热情,能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身体素质和技能评定方面,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客观评定指标,突出个体特长,通过客观的量化指标考核,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评价体系中需要重视心理健康的评定,特殊群体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容易表现出来的孤独感、自卑感等心理特点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在评定体系中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有意识地去克服和规避这些负面情绪状态,有利于体育课程更好地实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