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论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论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律素质 问题 对策

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一个精英群体,是未来社会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动“依法治国”方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要真正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这一神圣使命,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在依法治国国策指导下,面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形势,应怎样去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这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时代课题。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简论

大学生法律素质是指大学生通过在大学内的深造,对法律知识进一步掌握,从而形成了自身法律意识,即所具备的由法律心理、法制观念、法律信仰、法律思维综合而成的一种内在精神品质,并外化为一种遵法、用法、护法的法律能力。大学生法律素质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将其内容可以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知识

这是大学生法律素质高低的重要尺标,指大学生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法律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总称。前者不但要求大学生具有法理论的一般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尽可能完整的专门法律知识;就后者而言,它是指大学生通过法律实践而获得的法律实践能力知识。法律实践过程不但会使大学生获得法律实践能力,而且会对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产生影响。

第二、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指大学生这一群体对于法治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心理反映、情感、思想和评价的总称。法律意识从纵向结构来看主要有三个依次渐进的层次构成;即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信仰,它们形成由表层到深层、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三个阶段的法律意识的结构体。同时,它们也体现了法律意识逐步定型化、稳定化和理论化的过程。

第三、法律能力

法律能力是指大学生所具有的运用法律来规范和指导个人行为,解决矛盾和冲突,维护合法权益,追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能力。法律能力是经过长期的法律知识积累以及法律意识提高而外化出的一种法律责任能力,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而成的一种能力,是法律素质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法律能力是将法律知识和人的法律意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随着法律能力的运用,又可以在实践中获取新的法律知识,产生新的法律意识,从而提升自身法律素质。法律能力包括下列要素:守法能力、用法能力、护法能力。

二、当前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

为了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状况有一个客观评价,探寻对策,笔者于2009年6月对海口市部分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做了调查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研究资料。问卷发放范围涉及本专科四个年级,共发出问卷1400份,收回1370份,回收率为97.8%,其中有效问卷1360份,有效率达97.1%。调研结果是有喜有忧。可以看出,现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法律知识不足

第一、对诉讼法知识了解不够

如果没有诉讼法,那么民法、婚姻法等实体法中所宣布的权利终将得不到有效保护,故有法谚云“有权利,必有救济。”为了调查大学生对诉讼法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问题1:“身体受到伤害向法院提讼的诉讼时效是多长?”,回答准确率是33.7%。问题2:“就某案,当事人对其所在的县级人民法院的审理和裁决不服时,他一直可以上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回答“可以”的占48.5%,可以出看,大学生们对诉讼法中“诉讼时效”和“两审终审制”等问题掌握得还不够。

第二、专业相关法律知识了解不多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的触角己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高校开设的各个专业中,几乎都能在法律体系中找到相关的规范来调整这一领域。调研表明,大学生对专业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甚乐观。例如在对“您对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有57.9%的学生认为仅是略知一二,31.7%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

2.法律意识淡薄

第一、法律心理不健康。

调研发现大学生法律心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存在厌诉心理。例如当问及“您是否愿意为一块钱去打官司吗”愿意的只占了33.2%,二是存在违法犯罪侥幸心理。有的大学生犯罪还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手段比较高超,不会被查获或者认为只是好玩,不会有什么恶劣后果。这反映了大学生一定程度的法律心理的扭曲。

第二、法律观念出现偏差

首先,法律至上观尚未形成。调研表明,权力、关系等仍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法律至上观还没有形成。例如在回答“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时,认为“领导意志起主要作用”的占42.3%,认为“法律起主要作用”的占33.2%,回答“说不清楚”的占24.5%。可以看出,法律在大学生心目中的真正权威还没有树立起来,权大于法的思想还占有很多大学生的思想阵地。

其次,程序正义观有待强化。现代法治社会认为程序正义往往比实体正义更重要。美国司法界有句名彦:“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说的就是牺牲了程序得来的公正判决就失去了正义价值。当问及“您认为程序正义重要还是实体正义重要?”时仅有11%认为程序重要,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的程序正义观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3.法律能力欠缺

法律能力是体现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具备较高的法律能力也是进行法律素质培养的主要目的之一。经过调研显示,大学生法律能力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用法能力较低

在当今的法治社会,对于公民基本权益的保护已经全部交托于法律,法律充当着人们权益保护神的角色,走进了法律,就是走进了自己的权益。但是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首先,大学生的用法能力尚弱。当问及“假如您的至亲或密友找你借钱,你会要求他写借条吗?”时,56.3%认为“信任对方不需要写借条”,33.9%认为“不好意思要对方写借条”,只有9.8%认为“不管是谁都出具借条”。写借条的行为是有效债务关系成立的一个法律要件,并且借条是发生债务纠纷的最有效证据,但大部分同学由于碍于人情面子,不愿意写借条。其次,大学生的诉讼能力较低。在回答“您会自己写状吗?”问题时,“不会”的占57.6%,“要他人补充”的占28.9%,“自己会写”的仅占13.5%。可以看出,大学生实际诉讼当中的具体操作能力较低,当遇到纠纷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时候,往往表现为不知所措。

第二、护法能力较差

法律的尊严不容侵犯,每位公民都有维护法律尊严的义务。而违法行为就是对法律尊严最大的蔑视,对于破坏法律秩序行为,每个公民都有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义务。笔者通过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积极维护法律尊严的行为还很不足,并且存在较大的顾虑。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对策

1.改进教学体系,增加大学生的法律知识

首先,应当将法律法规的学习与个案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明白法律就在身边。学校通过普法讲座和法律课程的形式组织大学生学习各种基本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学生手册》等,使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及规章制度有一个量的积累,同时要广泛开展个案教育,尤其将各种发生在高校当中的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件进行归纳整理,在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同时,将案件整理为典型的案例,通过召开班会或者举行座谈会的形式,让全校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反面例子进行法制教育。

再次、拓展大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渠道。几十个小时的课堂教学对于任重而道远的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法律知识传授中,应当将法律知识育于教学、校园文化生活当中,加大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以及校园网络等方式进行宣传,让学生可以通过自我选择的方式,多渠道的获得法律知识。

2.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首先要优化校园法治环境。大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校园里,校园内的风气和氛围对大学生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打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对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大学必须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学生权利保障机制,营造民主、法制的氛围。

其次是改善社会的法治环境。由于现代社会信息网络发达,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程度也更加深入化,并产生了自己对社会的独立看法,法如果在社会矛盾起不到解决问题的作用,那么大学生从实用的角度也会对法律失去信心,放弃对法律的追求。因此,在改善社会法治环境方面还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应该做到立法民主化、科学化;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加大社会对于政府和司法部门的监督力度,增加社会透明度,增加老百姓的信赖度;加强社会治安力度,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最后是建立良好家庭环境。在中国,虽然大学生在年龄上已经属于独立的成年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心理上还是及其依赖家庭和父母的,因此,家庭、父母对于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父母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家长有义务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3.建立科学的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的法律能力

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用法能力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帮助大学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以及所培养出的法律意识外化的过程,并且通过实践,达到了培养大学生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维护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的目的。开展行之有效的法律实践活动,可以考虑做到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组建法律社团

鼓励学生组建青年法学社和法律援助社等法律社团,由学生自发的组织到一起,通过对热点法律问题讨论以及各种维权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对法律的热情,在法律实践过程中,既达到帮助其他人的目的,又丰富了自身的法律知识,锻炼了自己的法律应用能力,达到了一个多赢的效果。

(2)开展假期法律实践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通过假期实习的方式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大学生会的自治力度以及激发学生参与学生会活动积极性。在学生会中设立权益服务部,并在每个学院的学生会中也相应设立该部门,收集学生反映的自身权利被侵犯的案源,并帮助同学通过运用法律等手段解决问题。在维护广大同学基本权益的同时,锻炼法律运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可以多利用社会资源,与当地的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社会上的法律援助机构以及媒体当中的法制栏目取得联系,通过签订实习协议,让学生在假期时间里,以自愿报名参与实践的方式,由学校将学生分配到各个单位进行实践。

(3)开展具有法律特色的校园活动

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模拟审判”活动、“物证技术摄影”、“法律故事DV大赛”、“法律征文”、“校园普法宣传”、“有法大家帮”、“当一日交通警察”等活动,在营造良好的法律文化氛围的同时,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法律,在亲身参与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遵法、用法、护法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 彭海涛,祝工芳.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措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 (9)

[2] 雷东丽.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教育与培养,陕西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6)

[3] 徐祖才.试论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其教育对策,铜 陵学院学报,2002. (1)

[4] 陈红,梁丽萍.公民法律素质与法治社会建设,理论探索, 2005. (4)

[5] 于童.简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3.(9)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调查

(一)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正逐步增强

大学生群体属于高素质群体,受教育水平影响,其法律意识要普遍强于整个被调查群体的平均值。在日常生活中,在解决纠纷时,绝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采取法律途径帮助解决。此外,大学生群体的守法、维权行为及意识也要明显较其他群体高。因此,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正越来越强,当其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选择使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

(二)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尽管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正逐步增强,但法律知识水平整体仍然较低。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多数大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掌握得不全、不牢,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存在明显欠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据某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多数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并且也能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校在校期间也开展了《法律基础》课程,但是由于课时数量受限,不可能对法律知识系统地展开,加之部分教师受专业限制,很难深入开展,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些原因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的获取,导致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的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存在许多法律盲点。

2.法制观念淡薄。法律体系的核心部分强调权利和义务,在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中,权利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权利意识指人们对自己正当权利的感知、正确理解和加以捍卫的观念。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就要求对方能够正确认识并尊重这一价值主体,尊重他人的权利是主张自己权利的前提,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其实就是践踏自己的权利。然而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守法的自觉性存在明显的缺陷。

3.法律信仰缺失。法律信仰是一个个体基于对法的认识理解而产生的对法的一种认同感,是人们对法的理性和激情的升华。然而,在现实世界里,由权力滥用而滋生的腐败现象普遍存在,此外,一些关于执法部门监管、执法不严,办事效率低下等事情时有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法律的威严,削弱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认同,这其中也包括了大学生群体,因此,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也产生了动摇,甚至缺失。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现行法律基础教育模式的固有缺陷所致

我国的法律基础课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高校普遍开设,在这二十多年里也对这门课程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其教学宗旨却一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过分注重法律基础知识的传播,却忽视了法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不管是什么专业、学科性质如何,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任何区别,导致大学生对法律知识只是略知一二,法律意识、信仰较差。

(二)来自于学生家庭背景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培养具有重大影响。过于严厉的教育可能会造成个人心理意识差,甚至产生对规则的叛逆心理;而过于宠溺的教育方式则会导致个体对规则的藐视,因此,家庭教育方式也会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社会环境因素,如执法部门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甚至、对法律的轻视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承载着家庭、亲友、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的期望,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升和完善自己。然而,在社会竞争目益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同样也承受着学习、竞争、经济、情感、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加之在校大学生大多数又正处在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如若不能妥善处理生理心理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到其法律意识的建立。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中国传统的法律观念提倡法律至上、强调人权、强调自由平等,而现代法制观念则更突出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这一点与传统法律观念是有冲突的,因此,在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中,要将传统的法律观念转变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这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

法律思维方式是一个人较强的法律意识的表现。法律思维方式也即按照法律的原理来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多数问题涉及到道德、经济等方面,但如果遇到的问题一旦涉及到法律,就应该从法律角度来思考与处理,换个角度思考,也许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因此,在对大学的教育中,在了解一定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培养其法律思维,帮助其学会使用法律思维来处理问题,有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

(三)加强基础课程建设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知识结构不够完善,身心素质仍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传授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教会他们正确的思维方式、客观的态度,在这一过程中,《法律基础》课程的作用就被显现出来了。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学水平的根本保证,为此,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要注意努力提升自己,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只有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才能让学生信服、佩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法学 就业 职业 独立学院 司法考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职业能力要求

1.1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根据麦可思公司公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近几年法学专业一直处在低就业率专业之列,就业率在85%左右,被列入红牌专业。报告还显示,就业者中只有50%的毕业生从事与法律相关的职业,由此推断,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大约一半是从事与法学专业没有直接关联性的工作。

1.2法学职业能力要求

有资料显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5名的职业分别是:办公室职员、行政秘书与助理、法律职员、其他法律助手、法官及助手。这些职业的基本能力要求应包括:一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二是各种文书的写作能力;三是逻辑思维能力;四是实战能力。

2当前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在创办初期,其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模仿一本、二本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特点是以培养法学研究人员为目标,采用通识教育的方式,理论教学占绝对的比重。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远不及一本二本的学生,加之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师资水平也与一本二本相距甚远,在此先天不足的条件下,采用与普通院校相同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免会造成学生专业素养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被动局面。

2.2专业教师力量薄弱

独立学院初期主要依靠举办高校的师资,后来逐渐建设自有师资队伍。由于独立学院开办时间短,自有师资数量少,且年纪轻、职称低、资历浅。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教师一般都具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但他们多数人是从研究生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在授课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法律实务结合起来,使教学过于理论化。教师队伍中既有中高级专业职称,又有丰富的法律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较少。

2.3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2.3.1理论教学

目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授课方式仍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的参与度不高。此外,法学专业作为应用性学科,在校生因其尚不具备理解专业知识所需的社会经验和社会知识,在教师的讲授方式下,学生们不仅难以对有关知识很好掌握,久而久之,还会对专业产生麻木、厌学等抵触心理。

2.3.2实践教学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有模拟法庭、司法调研、法律援助、法制宣传与咨询、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内容。大部分实践教学在校外完成,少部分在校内完成。虽然种类多样,但由于多种原因,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尚不能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效果。

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如专业实习,主要是学生进行分散实习,包括参加法院旁听、去司法部门和律师事务所实习,因为学校教师参与少,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监管,在学生出现问题或困惑时也难以及时地进行沟通和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如模拟法庭,由于受时间、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参与人数有限,难以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此外,受案例选择、具体操作等方面的影响,模拟法庭往往流于形式,使之类似于话剧演出,偏离了课程设计的初衷。

3法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措施

3.1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率不高,毕业生有一半从事非法律工作的现实,我们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必须面对现实,既不能照搬普通院校的通识教育,也不能完全进行职业教育,而应做到二者兼顾,通识与职业并重,将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既能够在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和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专业工作,又能够适应文秘、市场营销等非法律性质的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我们不仅要重视法学专业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中英文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等等。当然,对于从事非法律工作的就业者而言,法律素养也是他们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其专业知识优势的体现,在法治社会中对其工作会大有益处。

3.2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

3.2.1走出去,安排青年教师一线挂职锻炼

目前独立学院在招聘专业教师时,往往以学历为唯一聘用标准,在工作中也不太重视教师的司法实务实践锻炼,因而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没有司法实践的经验和技能。教师没有法律实务的经验,没有切身的感受,在教学中对学生实践操作的训练就会教条化,脱离实际,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鼓励青年教师报考国家司法考试,参加法律咨询工作,有计划安排青年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锻炼,让他们亲自参与人民调解、法律诉讼、非法律诉讼业务,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3.2.2请进来,聘请法官、检察官、仲裁员和律师走上讲台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强法学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聘请优秀的法官、检察官、仲裁员、律师等实务部门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可以安排他们进行专题讲座、讲授理论课、指导实践课程和毕业论文等等,对学生学习体验法律实践技能大有益处。

3.3教学改革

3.3.1理论教学改革

(1)课程内容改革。随着我国法律职业制度的完善,独立学院若要以法律职业工作者为人才培养目标,就必然需要将本科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结合起来。将司法考试的内容、方向必然要融合到教学内容中,为法学教育确立一种衡量标准,架起本科教育与司法实务的桥梁。

(2)教学方式改革。在理论教学中要避免教师“满堂灌”和脱离实践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联系实际来讲授理论,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比如采取案例教学法,将案例与理论结合起来,通过案例的剖析来阐述案例中的法理,同时也训练学生个案的分析能力。

(3)考试方式改革。目前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中,大部分考试仍沿用任课教师自己出卷、自己评卷的方式进行,由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与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评教意见挂钩,致使考试过于主观、范围狭窄,不能客观地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如下改革:一是与国家司法考试相接轨,将国家司法考试的考点纳入考试范围,适当提高考试难度;二是为检查学生的法律实务理论和操作能力,可以在试卷中增大案例题、应用题的比重;三是实施教考分离,出卷教师与任课教师的分离、出卷教师与阅卷教师的分离,以保证考试的客观公正。

3.3.2实践教学改革

(1)增加实践教学的种类。除了被普遍采用的模拟法庭,还可通过法律诊所让学生接触真实案例,进行自主分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模拟审判软件,让学生自主选择各种诉讼的角色,感受案件审判。

(2)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实践教学要达到预期效果,时间保证至关重要。如法律诊所实训、模拟法庭实训都需要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进行学习、体验法律实务。

(3)加强过程控制。不同的实践项目,应编制不同的实践大纲,从内容、流程、实践报告等方面做到规范统一。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评方法,使实践教学科学化,避免流于形式。

(4)加大经费保障。由于经费有限,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所开设的实践项目难以没有落实到位,如组织学生参加法律援助,需要开支交通费、通讯费等。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是专业性的,如普法宣传、法律咨询、诉讼等,也可以是非专业性的,如征文大赛、演讲辩论大赛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兰岚,梁璇.提高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率的探索[J].法制博览,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