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概念

篇1

关键词:教育学 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一、教育学有关概念简述

(一)教育目标及有关概念辨析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力求要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讲,教育目标即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统称,可指代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可指代某一学科的培养目标,还可指代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理解“教育目标”背后指代的含义。倘若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可理解为“教育目的”;倘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可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任务而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分解。①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

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

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二、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这些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根据教育目的制定,两者具有概念性不同;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活动想要达到的结果⑥。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是指“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课程目标是指“某一门课实施之后学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知识体系”,而教学目标是指“某个阶段的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可以说,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三者之间是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由总体到细节的关系。

注释:

①傅梅芳.论教育目标的科学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6-9.

②刘铁芳.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10(5):5-9.

③张迎春,汪忠.生物学教学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④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⑤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⑥朱慧贤.课程目标及其相关概念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31-34.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半工半读;政策分析

作者简介:梁卿(1978―),男,安徽怀宁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管理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教育哲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9-0008-04

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在职业院校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为了贯彻这一精神,教育部于2006年在青岛召开了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至此,对半工半读的研究就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界一道靓丽的风景。已有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人们在半工半读的概念上还是众说纷纭,未能取得一致意见。这一方面为半工半读的实践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半工半读在实践中陷入各种误区。其次,正因为对半工半读的概念缺乏清楚的界定,因此对半工半读基本目的和实现形式的把握就存在偏差,影响了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健康开展。因此,从促进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对半工半读的概念、目的和实现形式进行讨论。

一、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基本概念

从现实职业教育实践来看,对半工半读概念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把半工半读理解为勤工俭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的把半工半读理解为部分时间工作,部分时间学习的制度;还有的认为,只要中职学生在用人单位参加工作的时间占到学生学时间的1/3,就是半工半读。从理论研究来看,对半工半读的权威界定也还没有见到。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政策文本的分析,对“半工半读”概念进行探讨。

关于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较为权威的政策文件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半工半读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1}这个表述与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对半工半读的界定是一致的,可以视为官方政策对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界定。对于这一表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半工半读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半工半读指的是学生在职业学校完成学业过程中,部分时间参加实际工作,部分时间读书进行理论学习的制度,从而与完全进行理论学习和完全通过实践进行学习的制度相区别。

第二,在半工半读制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工学交替的形式完成学业的。由于半工半读是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来实施的,因此“工学交替”中的“工”指的就是在用人单位从事的实际工作,“学”指的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学校范围内的学习”,既包括学生在学校里进行的理论学习,也包括学生在学校参加的实验和实训。所谓“交替”指的就是一种循环的结构。据此,所谓“工学交替”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结构:实际工作――学校学习――实际工作――学校学习――……,或者学校学习――实际工作――学校学习――实际工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工学交替中的“工”和“学”都是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服务的。这样,职业教育的半工半读就与以下几个概念区别开来。(1)与传统职业教育中,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参加工作的“先学习后工作”的学习制度区别开来。(2)与职后继续教育中,“先工作后学习”的学习制度区别开来。(3)若撇开表述中的“基本”这个限定词,那么“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就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这就将“半工半读”与其他许多相似的事物区别开来。比如,根据这里对半工半读的理解,那么,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中被广泛采用的“2+1”制度,即学生头两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到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的制度就并不是半工半读。因为在这种制度中,并没有体现出工与学的“交替”。若加上“基本”这个词,则对“基本形式”这个词组的理解就成为把握“半工半读”概念的一个关键。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在目前还只是一项处在试点阶段的政策。作为一项政策,对半工半读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不应允许模糊性的存在。但是,作为一项还在“试点”的政策,对半工半读的界定就不应太死,而应该给多彩的实践留下一定的空间,以便实践工作者在实践中能自由地探索。也就是说,在“形式”前加上“基本”这个限定词,主要是从政策角度考虑的。总之,从目前来看,半工半读的形式就是“工学交替”。

第三,半工半读要求实现“工学结合”。所谓“工学结合”指的就是学生“在单位工作”与“在学校学习”的结合。也就是说,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任务与其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是相关的、一致的。《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试点院校要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业开展半工半读”。{2}这就把“半工半读”与“勤工俭学”区别开来。同时也表明,职业学校如果不能帮助学生找到与其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就不能称之为“半工半读”。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概念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即“学习制度”、“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具体来说,职业教育半工半读是职业院校学生的一种学习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学生是以工学交替的形式完成学业的。要做到“工学交替”,就必须进行“校企合作”。同时,“工”与“学”的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即“工学结合”。

二、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主要目的

从政策文本来看,国家试行职业教育半工半读有多种目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3}《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则规定:“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4}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半工半读这种学习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帮助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和成才就业的有效措施。”{5}

总结这些文件中的论述,不难发现,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发展”目的,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二是“就业”目的,即落实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就业。三是“帮困”目的,即帮助部分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就业”和“帮困”目的主要是基于现实因素而提出的。传统的职业教育是“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与“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从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不能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导致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能顺畅就业。这导致“四损”,即职校学生找工作困难;职业院校则因为毕业生就业困难,出现生存危机;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出现“用人荒”;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则因为缺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受到影响。半工半读制度则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由此,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促进学生就业就成为实行半工半读的一个重要目的。“帮困”目的的提出则是因为一些职校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不能正常完成学业。总之,“就业”和“帮困”这两个目的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当前半工半读的实践中,许多职业院校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两个目的,而对于“发展”目的则缺乏清醒认识。这导致半工半读在实践中陷入了各种误区。一些学校为了促进学生就业,一味迁就一些用人单位的无理要求,擅自改变教学计划,大幅度增加“工”的时间,变“半工半读”为“以工代读”。一些学校则把半工半读简单理解为促进学生就业的一项制度安排,在实践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的训练,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则是能省就省,导致毕业生人文素养普遍较差。因此,从促进半工半读试点工作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发展”目的。

事实上,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项制度,“发展”目的才是半工半读最为根本的目的。首先,从整体教育政策的角度来看,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其根本途径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思想也被写进了我国《教育法》,成为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6}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不论采取哪种具体的制度形式,都必须贯彻这一方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当然也不例外。当前之所以要进行半工半读的试点,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一制度较好地实现了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因此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职业教育政策文本来看,半工半读被认为“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7}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半工半读是要培养学生成才的,一是半工半读的形式是“工学交替”,交替中的“工”与“学”是相互结合的。第一点说明半工半读从根本上是一种“教育制度”,而不是一种“劳动制度”。第二点则进一步说明半工半读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为相对于先“学”后“工”制度来说,工学“结合”基础上的工学“交替”才真正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结合”。

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发展”目的作为这一制度最为根本的目的,也统领和支配着“就业”和“帮困”的目的。以“就业”目的为例,为什么职业院校学生出现就业困难?最根本的原因恰恰是职业院校“关门办学”,没有很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导致学生素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适应。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半工半读制度,则较好地贯彻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而也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在实现“发展”目的的同时,实现“就业”这一目的。

三、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

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要真正地得以落实,前提是必须明确其实现形式。正因为此,《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地把“探索新形势下半工半读的多种实现形式”作为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首要内容和任务。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重申了这一点。

关于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政策文本除了提出要积极探索之外,事实上也有一些说明。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介绍说:“山东省结合自身实际,摸索出了四种形式:一是工学交替型,即学生半天生产实践、半天理论学习,学生工与学交替完成学业;二是校企合一型,即把工厂办在学校、把学校办在企业,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毕业与就业同步;三是校企契约型,即学校与企业建立契约性关系,使企业成为学校的固定实习基地和学生的就业基地,学生可以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员工也可以到学校进修学习;四是学校自办产业型,即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的需要创办产业,既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和实习机会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他们的这些做法很有启发意义,究竟哪种办法好,需要一段时间的检验。希望各地各职业院校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积极地去试,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找到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半工半读模式。”{8}这表明,山东省总结出来的四种形式得到了认可,事实上,这四种形式也得到了职业教育界的认同。

笔者认为,政策文本对半工半读实现形式的界定还有待商榷。从前文关于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概念来看,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校企合作”的形式,一是指“工学交替”的形式。所谓的“校企合一型”、“校企契约型”和“学校自办产业型”其实是指“校企合作”的形式。把“工学交替”与这些形式并列,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工学交替”是指“实际工作”与“理论学习”交替。

就“工学交替”的实现形式而言,《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指出:“在工学交替的具体形式上,学生可以在学校集中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到企业实习;可以在学校和企业实行工学多次交替的学习方式,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完成学业。”{9}这里的界定非常清楚,但是,先在学校集中学习,后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没有实现“工”与“学”的“交替”,因此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工学交替”。总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包括“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工学交替”的形式。其中,“校企合作”的形式有“校企合一型”、“校企契约型”和“学校自办产业型”。“工学交替”则只有一种形式,即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工学多次轮流交替。

注释:

{1}{2}{7}{9}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6]12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3).

{4}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5}{8}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

篇3

美学是研究美的一门科学,是研究现实美、艺术美和审美规律性的科学。研究美育的目的是揭示事物的内在美的规律,运用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塑造人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于青年一代我们实施的是美育教育。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地把美育引入国家的教育方针,与德、智、体并行,同时国家教委也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些都体现了党和政府在人才培养问题上的远见卓识。

美育,也称是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判断、选择和创造,培养具有正确审美观点,提高对于每得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就本质而言,美育是情感教育。

1.中学思想政治贯彻美育教育的特点和目的

在中学思想政治中,贯彻美育教育有着它自己的特点和目的。

就其特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美育教育的形象深刻性。重视美育,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的基本理论。运用美育的各种手段能够把抽象的概念直观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把政治理论寓于一个个美好的事例中,寓理于具体的人或事,使之与具体生动、丰富多彩的实际有机结合。对于抽象的理论,运用寓于美德具有说服力的形象语言来说明,使学生从具体、生动的直观地理解马列主义原理,并从中产生兴趣,形成情感,乐于接受,心悦诚服地去接受教学的内容。

1.2 美育教育的情感升华性。重视美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鼓励他们积极向上,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1.3 美育教育的智力促进性。重视美育,能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全面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教育理论的提出,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既要注意调动与开发学生智力因素,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美育在思想政治中

"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而审美教育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特殊手段。党和国家已经明确提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同样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充分表明美育对培育社会主义新人,对提高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丰富。这必将使美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性格培养中发挥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美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

3.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3.1 从观察、领略自然美人手,努力获取自然美的信息。自然界的色彩美和形态美极为丰富,同时,它们又是变化多奇、生气贯注的。整个自然风景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而风景中富有动态的形象是最有吸引力的。寥廊自然,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其形态、其色彩,无不处于无穷变幻之中,孩子如能在家长的指点下发现这些令人神往的变幻,无疑会激起奇思妙想,浓化自己热爱大自然的优美情趣。

3.2 拨动孩子的心弦,逐步达到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自然景物是客观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但它作为人的审美对象时,人们总是怀着一定的情感态度来欣赏它。审美经验告诉我们,赏景中情景交融的出现,每每有一定的条件。(1)在观景时,要缓步慢游,疑神静观。(2)要掌握"远望近看"的欣赏方法,既注意从远处欣赏风景的整体美,又不忽视细微之处的精华,这样才有可能有感于心而发为情。(3)要不断变化欣赏视角。(4)要注意时间、氛围的变化对欣赏过程的影响,自然景色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中会展现出不同的风貌,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5)我们还要启发和引导孩子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以这样说,许多自然物之所以美,正是由于人仍以自然物的形象特征为依据,突破时空限制,进行联想和想象的结果。

3.3 给孩子以知识的陶冶,努力提高审美感受力。首先,要鼓励和指导孩子尽量多读一些描写和赞美大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孩子阅读并熟记这些作品,就会大大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力,使他们的美感得到升华。

4.寓教于乐,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思想政治课由于理论性强,和社会现实生活及时事政策联系紧密,学生要学好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灵活多变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和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现实结合的需要,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生辨论会、演讲会、故事会、歌曲欣赏、漫画展评以及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政治课教学的乐趣与魅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活动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才干,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篇4

【关键词】 美术 教学 方法

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文化基础课,担负着对中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任,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党的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针政策中,美育教育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美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集中的审美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激发创造美的欲望和热情,而美术课就是实现其目的最好途径与方式。如何使美术课变成学生陶冶性情、审美体验、发挥想象力,进而激发创造美的欲望与热情,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学生如何学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方法需要灵活把握。按照《美术课程标准》及从教美术十几年来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学习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美术课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练习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讲授法的的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认识。如光用讲授法就无法解决如何画的问题。所以讲授法尚需借助其他教学手段来辅助,讲授法的要求有:

1、对所表达的内容要有可行性、思想性、系统性,给学生一个合乎逻辑的完整概念。

2、语言的形式要合乎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3、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能引起学生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内容,变换讲授方式。

4、借助板书、板画、范图及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加深印象,帮助理解。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他美术作品制作)的具体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演示法可以当堂演示(在课堂上作过程分析)、同步演示(教师画一步,学生画一步。这种方法较少采用,但也是一种)、局部演示(教师到学生位置上来作局部修改)等几种。演示法要求:

1、要与课堂讲述的内容相一致,可先讲后演,或大致讲过以后,再边讲边演示,最后小结。总之,讲解是为了指导练习,而演示则是为了使讲述具体化。最后小结更可以帮助学生把获得的感性知识提到理性上获得更加明确的概念。

2、示范表演要图像清晰、准确、生动、优美,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步骤不宜过于繁琐。

3、为了节省时间,有些课业在课前制成毛坯、半成品,选择关键的过程在课堂上演示。

三、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师生互相交谈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启迪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弥补教学交流方面的不足。(谈话法一般用于复习巩固旧知识,教师根据已教的内容提问,要求学生回答,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对于新知识的传授,则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出示各种"标志"的图案,用谈话法要求学生自己归纳"标志"的概念、用途、构成因素等。在欣赏教学中,也可以先通过谈话法让学生发表观感,再由教师作出合乎要求的归纳讲解等。

四、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知识用于实际,以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美术教学中运用练习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教学要求做一些练习题,例如色彩的调配等;一种是技能训练、进行实践活动,例如绘画、小工艺设计等。

五、参观法

参观法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视野、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教育方法。参观法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作业展览,即平常所称的观摩会,通过相互观摩,可以取长补短,这是总体上鼓励学生"直观自身"的创造才能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参观社会上各种美术展览,起扩大视野、提高艺术素养的作用。

除了以上五种教学方法外,有时还用到观察法、比较法等等。总之,美术课教学一定要做到精讲多练、多指导、多示范,教师必须切合实际、灵活运用、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臻于鲜活、宽松,收到预期的良效。

参考文献

[1] 辜敏 杨喜生《美术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篇5

关键词:幼儿园的教育 家庭的教育 重要性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1、幼儿园的教育

幼儿园是幼儿开始接受教育的开端,它属于国家规定的基础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个教育体系机构,在幼儿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幼儿教育它是一个集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为一体的教育机构,具有整体、开放、系统、计划等特点。它是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与目标,同时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教育部门的严格监督下创办起来的。它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保教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和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而全而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幼儿园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全方面的人才,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的。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小但要求严格,要做到循循善诱,要做到教育内容与幼儿年龄和接受能力相一致,培养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个性良好的幼儿。这些在幼儿发展中都是需要注意的重要因素。

2、幼儿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影响很大。家庭教育可分为2个方面来说,一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互相教育,二是仅仅只有父母单方面的教育。然而由于年龄等问题的影响,家庭教育主要是指父母单方面对子女的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年幼孩子所进行的教育以及施加的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父母可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同时间、环境下对幼儿实行灵活多变的教育,这样在玩耍中又教育了孩子,可以使幼儿更好地接受和铭记。父母是幼儿最亲近也是最了解他们的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因此父母在教育幼儿时可根据不同孩子的发展程度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做到既完美发展又张扬个性,而这样幼儿接受起来也比较轻松和乐意,这样灵活的教育方式是幼儿园所无法达到的。

二、幼儿园的教育和幼儿的家庭教育关系

幼儿园的教育和其家庭的教育是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的,想要充分发挥幼儿教育,就要处理好与幼儿家庭教育这个问题之间的关系,同样,要想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发展,家庭教育也需要得到幼儿园的帮组和指导。

1、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而性,这些小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而对孩子小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小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

2、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上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希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小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芳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退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小利的。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匆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介,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1、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自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深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过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口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接受的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有尽于保证幼儿知识和经验的系统、连贯。

2、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书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而能力的发展能有全而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而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书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梁志桑:《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17

篇6

说起美育,人们的普遍印象似乎只停留在唱歌、画画上。实际上,美育的内涵丰富,美育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更对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起到关键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学校美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学校美育却处在长期得不到重视的尴尬境地。如何破解美育难题,形成完善的美育体系,希望本组文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裨益。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这一出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话语,精当地肯定和阐释了美育的育人功能,精准地揭示了当前中国教育最薄弱、最痛楚之处,也点燃了教育界久违的对美育及其教学的探索热情。

美在和谐与人格完美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这种求美的共性建立在人类生理和心理基础上。人的身体是由呼吸、血液、消化、分泌等系统按照特定关系联系起来,并遵循一定节奏循环运动的有机体,各系统关联的畅通和有节律的生理运动带给人生理和谐感;人的心理是由感觉、知觉、记忆等按照特定关系相互关联,并遵循一定模式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整体,有序组织和流畅的内心活动能使人充分体验精神愉悦,即心理和谐感。

“对美的追求,既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长期进化和社会不断进步的综合产物,是人的主观和客观的综合产物”。人的身心各构成要素和各构成部分有机联系,高度和谐统一,就是常言所说的“完美人格”,或“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完”,就是全面;“美”,就是和谐。

当今中国明确以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为宗旨,这是对贯穿在中国文明血脉中的“和”哲学与美学理想的现代诠释,开启了“一个既是和谐社会的建构,也是身处.其间的和谐人格建构的伟大时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是人格的完美和谐发展。

首次提出“美育”概念的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席勒针对当时社会中理性和感性分裂、德行分裂的人格弊端,他撰写了历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美育的著作《美育书简》(1795),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中国近现代美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推进者先生明言:“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他任民国教育总长后发表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等养成完美人格的“五育”方针,称“美育”是传导和贯穿各教育的“神经系”,并对在各教育阶段和各学科中实施的美育提出了操作性建议。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即发表的《以美育代替宗教说》(1917),以富有逻辑与诗意的文笔,系统论述了美育超越宗教的纯洁特性、滋养积极人生价值观的精神价值,并对壮美、优美、悲剧、戏剧美等的心理与教育功能进行系统阐述,由此证明美育比宗教高尚和具有普遍性和可接受性,文章还对如何将美学知识与美育结合提出了操作性建议。这两篇代表作中的精辟论述,至今值得细细品读。

之后,美育的发展虽然很艰难,却没有止步。我国现代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刘兆吉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创建了美育心理学,旨在为美育的独特效应提供科学证据,并探索科学实施美育的心理学规律。刘兆吉率领他的学界同仁、研究生和有志者,组织实施了中国历史上首次较大规模的美育心理学实验,验证美育对学生审美、道德、智力等素质全面发展影响效力。

通过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证明:美育能包含人生多层次的精神内容和目的,并将它融会于丰富的形象和情感之中,使人们兴趣盎然地,自觉自愿地接受它的洗礼。在心灵的满足与享受之中得到精神的净化与升华,同时产生出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行为。

然而,遗憾的是,尽管求美是人的天性,尽管实验研究和大量实践也证明了美育独特的育人效果,但是迄今为止,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最受忽视的恰好就是美育;历次教育改革,很少提及的也是美育。似乎美不美,与学生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无关。

实际上,学校教育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国家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的人如果缺乏“审美素质”,就不是“全面发展”,属于残缺人格;培养的人即便具有各种素养,但缺乏所说的“神经系”,各部分相互脱离或相互矛盾,就是分裂人格。一个人的身体可能没有任何残疾,而感性失灵、理性肤浅、情感麻木、道德沦丧、意志薄弱、百无聊赖等这些隐蔽在人格深处的疾患,对人自身和社会形成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从这个角度讲,学校的美育不可或缺。

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

国家教育方针表述为“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而不是“德智体艺”全面发展。这一字之差,却是关于人格发展的根本观念之差,在教育实践中也产生了巨大的误区。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深谙“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深谙和谐艺术作品具有“对人的心理与社会进行调节,使人的心理与社会关系和谐”之道的民族,也因此形成了用艺术教育或用诗乐教化人格之传统。

的确,“美”以“艺”为典型,但“美”不全等于“艺”。换句话说,一个人具有“艺术素质”和具有“审美素质”并非同一概念。有人可以将吹拉弹唱舞蹈等艺术技能演绎到较高水平,却未必具有对艺术的审美能力;有人唱歌会跑调,绘画下不了笔,却能够透彻地欣赏艺术的美,乃至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科学之美,使日常生活审美化。

因此,尽管美育的典型形式是艺术教育,但美育却不等同于艺术教育,更不等同于画画和唱歌等简单的艺术技法教育。所谓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包括艺术审美素质,同时促进其他素质共同与协调发展,这就是整个美育的总体目标(见下图1)。

将总目标分解到各教育阶段,就构成美育的分类目标体系。比如对于审美欣赏能力,幼儿园阶段目标之一是“能多角度感知周围生活中所能理解的社会、自然事物、现象、艺术作品的外部形式美”。在小学阶段应达成的目标之一是“由对部分美好事物的外部形式美、内在美产生类似联系、因果联系的能力和有一定独立性的再造想象力”。高中阶段的目标之一则为“审美感知能力在审美同感的发展基础上达到较高水平”。从幼儿园到高中,不同阶段的美育分类目标逐层递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在理论和实践上给学校审美教育正名。普通教育中实施美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质”,而非艺术素质。学生由于先天生理条件,可以不会唱歌,不会画画,但却不能不会审美,包括对艺术的审美。提高审美欣赏力,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乃至更宽广的人文素质的基点。

然而,在近期颁布的一些文件中,还存在着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的现象。只有在理论上明确美育和艺术教育乃至与其他教育的不同及其内在联系,实践上才能真正“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方针才能不打折扣地真正实现。建构“大美育”课程体系,改进美育教学

美育的关键问题还在于如何做。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对应“德智体美”教育方针,当然也应该有美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只能是美育课程体系中一个典型的不可或缺的门类,远非全部。在实践中,一种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的综合审美能力的专门的“综合美育课程”与“综合美育教学”;一种是还包含了艺术课程、学科课程审美化教学、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校管理美化等潜在课程在内的“大美育课程”和“大美育教学”,二者合并称为“大美育五圈课程系统”(见图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扉页名言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就是一个典型的大美育教学论。

综合美育课程和学科审美化教学,是整个大美育学校五圈课程系统中起统摄作用的核心课程和主要延伸课程,以审美对象和知识为主要视点,以审美欣赏活动为主要逻辑线索的,贯通多学科知识的“视点结构审美化教学模式”,也是广义美育教学的基本模式。

由图3可见,大美育课程教学以审美核心知识为“审美视点”,沿着审美视点的关键词,对典型和变式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欣赏,揭示和理解审美视点知识,从审美视点延伸到其他相关审美知识点,从而使审美知识迁移,最终形成审美能力活动的全过程。审美欣赏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每一个环节,都始终伴随着学生自己的操作实践,这种情况完全符合审美活动本身的实际。

在广义的大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中,有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学科教学的审美化,亦即学科美育。尽管早期“美在和谐”的定义就产生在最为抽象的数学领域,探求事物内在和谐联系即规律以获得巨大科学美感就是科学革命的一大原动力。但是,要在保有各学科知识的科学与逻辑性的同时,又对学科知识与对象进行感性的、形象的、新颖的、自由的审美活动,对于现实中的教学来说,依然非常困难。但也有一些学校敢于直面困难,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在综合美育基本教学模式基础上,持续不断地探索构建学科课程审美化的教学变式。

培育具有审美素质的教师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的执行者是美育教师,或者具有审美素质的各学科教师。显然,美育教师不等同于,也不仅仅是艺术教师。艺术教师如果只有“术”而不具备审美素质,他可以教学生唱歌、画画,但不能胜任真正的审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目前艺术教师存在结构性缺失,尤其是在偏远地区,艺术专业教师很缺乏,但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美育教师比艺术教师缺乏程度更严重。

迄今为止,在我们的师范教育系统中,还没有将审美素质纳入师范生课程与教学系统中。近些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等文件中,也难觅“审美素质”等词汇。这说明培养美育教师,或培养普遍具有较高审美素质的教师的意识还相当淡漠,甚至几乎没有。如果教师缺乏审美素质,那么学生也会缺乏审美素质,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缺乏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这是一种必然逻辑。

审美素质是一种系统教育加长期熏陶浸润形成的,融于身心与骨髓的精神素质,非短时间可具备。在国家经济富强,越来越看重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人的审美与人文素质正在成为显示国力的主要窗口。教师审美和人文素质,也必将成为体现教育先进性的窗口。因此,“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首先应该整个地改进教师培养课程与教学系统,系统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审美和人文素质。

美育存在的问题,是整个教育系统失衡的反映。“改进美育教学”,背后是探索和遵循美育规律乃至整个教育规律,以培养完美人格的问题。这种探索最珍贵的是源自天性、自觉责任、理想信念。时代给了美育又一个发展良机,在信息化背景下,“大美育”将会比过去有更大的时空,更新颖和更宽广的道路。

参考文献:

①:文学艺术与真善美.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9日

②李翔德:大美学时代.山西日报,2006年11月21日

③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西南大学学报2007年(1)

④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⑤: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教育杂志,1912年第3卷第11号

⑥:在北京神州学会的演讲.新青年,1917年8月第3卷6号

⑦《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词条“刘兆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203

⑧刘兆吉:美育心理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篇7

[关键词] 三三二育人模式;德育;班级建设

学校是育人的专门机构,育人是学校的根本目的,活动是育人的重要载体,中小学德育和班级建设是学校育人的两条核心渠道之一。中小学德育和班级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困惑和问题之一是没有像教学工作那样具体、明确和有可操作性的育人目标,严重地影响了德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实效性。“三三二育人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党的教育方针、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理论和政策依据构建起来的,该模式与中小学德育和班级建设工作相对接并相适应,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操作性的特点。

一、“三三二育人模式”简介

1.概念界定

“三三二育人模式”是指以培养中小学生“三种习惯、三种能力、两种品质”为核心的育人目标模型。第一个“三”代表三种习惯,指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第二个“三”代表三种能力,指合作交流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二”代表两种品质,指思想道德品质、个性心理品质。

2.适用范围

“三三二育人模式”主要适用于指导中小学校校内外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也适用于指导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德育分层育人目标设计与实施,还适用于指导班主任对班级育人目标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

3.理论依据

“三三二育人模式”的设计目的是建立系统、全面、可操作的中小学育人目标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其育人目标整体框架的构建主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三种习惯”育人目标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是《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道德品质育人目标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品质育人目标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对“三三二育人模式”的构建具有直接的指导价值。

二、主要内容

“三三二育人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三种习惯、三种能力、两种品质的育人目标体系。为了更好地理解“三三二育人模式”的构建过程和提高模式的可操作性,我们需要建构“三三二育人模式”的多级指标体系,并把握各级育人目标体系的理论政策依据。图1是中小学育人目标体系构建及其理论依据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系统表达了“三三二育人模式”的主要内容。

图1仅构建出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三级、四级甚至更多级指标的构建给中小学校留有更大的空间,以便提高“三三二育人模式”的普适性,并发挥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三二育人模式”的育人目标是一个较完整的终身育人目标体系,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育过程也是一个循环往复、循序渐进、不断升华的过程,因此,中小学校可以依据小学低段、中段、高段,初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高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等不同学段,分别制定以三种习惯、三种能力、两种品质为核心的育人重点,以便实现教育过程设计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见表1)。

三、实践价值

“三三二育人模式”的育人目标体系对于学校德育和班主任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具有实践目标指导价值。

1.作为设计学校和班级育人目标体系的参考依据

与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相比,学校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缺少系统、全面、可操作的育人目标体系,导致德育和班级管理工作经常致力于日常工作的开展、基本秩序的稳定、各种教育活动的组织等内容,似乎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永远在路上,一切都在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2001年开始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和课堂教学的重大改革,也为德育和班主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育人目标体系,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就具备了这样的功能。在基础教育的育人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缺陷是操作性相对较差,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对接比较困难,因而其实效性经常受到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质疑。

“三三二育人模式”以党的教育方针、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借鉴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核心内容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精神,包容了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部内容,并将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体系的理论思维,转化为中小学育人工作的实践思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小学校育人工作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2.作为设计学校和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目标的参考依据

常规管理工作是德育和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实的状况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经常把常规管理作为一种日常工作来做,而不是作为一种育人工作来做,目标意识和育人意识比较淡薄。“三三二育人模式”为学校德育和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目标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我们可以依据学校工作基本规律、德育管理基本规律和“三三二育人模式”的目标体系,制定以时间、空间和内容为基本维度的各种管理常规,实现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在时间、空间、内容上的一体化,并实现常规管理过程与育人目标体系的一体化,达到常规管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例如,陈经纶中学分校通过制定以时间为基本维度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等,对学生进行时间维度引领和管理,实现学校德育工作时间维度上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序性;通过制定以空间为基本维度的教室管理常规、办公室管理常规、实验室管理常规、楼道管理常规、操场管理常规等,对学生进行空间维度的引领和管理,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空间维度上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序性;通过制定以内容为基本维度的课堂常规、眼操常规、课间操常规、升旗仪式常规、集会常规、课外活动常规、早自习常规、午间管理常规、静校管理常规、卫生管理常规、值周管理常规、用餐管理常规等,对学生进行内容维度的引领和管理,实现学校德育工作在内容维度上的科学性、规范性、操作性。所有规范的制定和实施都以“三三二育人模式”的目标体系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3.作为设计各种校园主题教育活动育人目标的参考依据

学校作为育人的专门机构,以育人为根本目的,以活动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为了提高学校和班级活动的目的性和育人效果,我们可以把“三三二育人模式”的目标体系作为设计各种校园活动目标体系的重要参考依据。

我们可以依据学校德育年度工作规律,制定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社团节、读书节等月度学校德育节日规划,统筹学校科技、体育、艺术、社团等组织建设和校本课程安排,通过系统化的德育活动开展推动育人目标的实现。

我们可以依据育人目标和学校整体规划,设计校园、橱窗、楼道等校园环境,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让校园环境成为隐形的德育课程。通过系列国旗下主题教育活动,扩大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推动学校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篇8

2020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

860

考试科目名称:

化学教学论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01;Ca:40.08;Mg:24.31;S:32.07;Al:26.98;O:16.00;Fe:55.85;N:14.0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1.我国第一部教育著作是(

A.《学记》

B.《大学》

C.《孟子》

D.《中庸》

2.教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D.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3.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育年龄分期的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昆体良

4.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

课程标准

B.

教学计划

C.教科书

D.

教育方针

5.

下列关于共价键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原子间键长越短,键越牢固

B.

两个原子半径之和约等于所形成的共价键键长

C.

两个原子间键长越长,键越牢固

D.

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增加,键长变短

6.

在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C(Na+)=

C(CH3COO-)+

C(CH3COOH)

B.

C(H+)=

C(CH3COO-)+

C(OH-)

C.

C(Na+)>

C(CH3COO-)>

C(OH-)>

C(H+)

D.C(CH3COO-)>

C(Na+)>

C(H+)>

C(OH-)

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显酸性的是(

)

A.Na2CO3

B.NaHSO4

C.NH4Cl

D.NaOH

8.下列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酒精溶液

B.鸡蛋清溶液

C.氢氧化铁胶体

D.淀粉溶液

9.

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A.

H

B.

W

C.

S

D.

G

10.

某反应在低温下自发进行,高温时非自发进行,则反应(

A.

DH

>

0,DS

>

B.

DH

>

0,DS

C.

DH

0,DS

D.

DH

0,DS

>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5题,共60分)

1.

什么是观察法?

2.

什么是教育目的?

3.什么是课程目标?

4.化学教师的职业素质结构由哪些要素构成?

5.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辨析题(共15分)

比较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二个概念的异同点

四.问答题

(共18分)

教学评价有哪些功能?

篇9

关键词:教育 内涵式发展 人本 全面 效能

教育内涵发展的概念

内涵是指事物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是事物的质的方面,它回答该事物“是什么”或“什么样”的问题,表示内容和实质。外延是指事物所反映的对象或对象范围,是事物的量的方面,它回答对象“有哪些”或“是哪些”的问题,表示数量和形式。内涵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质量优化、素质水平提高、综合实力增强等。教育内涵发展是指教育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在坚持硬件达标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新制度、改善管理、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校布局、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方法、开发和利用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共享率和使用率,从而增强学校效能、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特征

教育从外延扩张走向内涵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自然演进,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应。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

(一)教育需求的阶段特征

我国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告别了短缺教育阶段。但优质教育资源仍不充足,今后面临的是需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优质教育阶段”,质量问题成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人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即要达到“办好每一所学校,配好每一位校长,关心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积极作用,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放心”。

(二)教育投入的阶段特征

教育工作的重点过去着重抓硬件,经费投入、学校建设、仪器配备等等,解决了“缺保障”的问题,告别了“收费发展”阶段。但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个体享受教育机会仍不均衡,当前需要解决教育“保障均衡”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均衡、公平”阶段,教育投入和公平问题成为热点问题。

(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

解决了“少资源”的问题,告别了“规模扩张”阶段,但办学理念、体制机制、教学方法仍不先进,当前和今后需要解决的是“讲效益”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内涵发展”阶段,体制机制问题成为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要由继续保障硬件的同时,着重注重软件建设。即要注重教育思想的更新、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教学的改革以及学校的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上,硬件、软件都重要,并且软件更为重要。要提升教育发展的内涵,提高学校的软实力。

总之,进入新时期,要着重提高质量,转移教育工作重点。教育事业面临着中国崛起、低碳经济、民意社会、时空拉近、转变增长方式的时代特点。特别是在下一个十年,教育需求、教育投入、教育发展都将凸显阶段特征。

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

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有关人士强调“要以内涵发展为导向,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这说明教育的内涵发展,既是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也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内涵发展,当前就是要根据当地教育的发展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和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协调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内部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突出质量第一意识,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符合教育方针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学校不断提高内部“加工能力”,努力实现几个转变:即从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转变;从教育应试向提升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转变;从自上而下的垂直化管理向发挥每个主体积极主动性的扁平化管理转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人本

内涵发展就是要摆脱外在功利目标的束缚,逐渐向教育本质回归,即回归到发现人、发展人这个使命上来。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既包括员工,也包括学校管理者,还包括学生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而实现这种回归必须以认识人为基础,以尊重人为前提,认识人是为了发现人,尊重人是为了发展人。人本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目的,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充分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受教育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校教育而言,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服务于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进步,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具有自我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对于学校办学来说,就是要以人才为本, 确认并保证广大教职员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二)全面

篇10

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似的。但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偏重”专业化”,习惯把音乐课仅仅看作是一门学习识谱、唱歌,传授技能、技巧的所谓调剂性课程,以至音乐课的美育功能和作用不能充分地体现和发挥。这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和狭隘与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必须及时纠正和改变。为了使美育落到实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树立以育人为目的,加强审美教育,才能保证美育的效果。那么,如何突出审美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加强音乐欣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在整个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使音乐欣赏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首先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要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所有的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将学生触过和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及技能使用到对作品分析中来,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如果资料准备不足,光靠教师在前头说教、灌输,学生所能了解掌握的知识将是零散的、单纯的和不怎么完整的,课堂的效果也不活跃,学生的兴奋和兴趣也不太容易激发起来,其对教材的吸收率将是很低的。因此,为使音乐欣赏课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一首歌(乐)曲的不同音响资料),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

(3)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讲故事的方式、讨论的方式、观看同学上台演唱(奏)等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有意安排一些情境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联想,使学生整体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和配合将会提高欣赏效果。

(4)注意电教媒体的应用。实践证明,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在作品欣赏中的应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益。例如:VCD中的歌曲欣赏和录像带音乐欣赏中的背景画面,给音乐的意境提出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在图片幻灯放映的特定氛围中,老师动听的引导讲述、清晰明静的画面、将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应,激发起学习兴趣近而参与产生共鸣。兴之所至,趣味盅然。

二、挖掘美育素材

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加以刻意地强调・增加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对音乐的速度,让学生参与律动去感受苦乐,对于节奏,可让学生玩弄打击乐,去进行感受和领悟。既可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

三、重视美感的训练

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又必须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术,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我们应明确学校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的人才教育。可适当降低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便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一个学生想要有音乐修养饣脑子里必须装有大量的音乐旋律。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故,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课的每一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

四、营造审美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益,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进而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来表演√目,培菜同学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家里的CD、LD、VCD等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挂像,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审美教育最终落实关健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