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心得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生物教学 探究
一、生物新课标的主体是探究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我们要以探究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面对疑问不是教师的答案,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查阅资料、合作学习,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保证探究课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特别是对实验设计的准确性会逐步加强。
喜欢探究是中学生的天性,利用这一天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创生物教学的新局面。生物课中许多实验,探究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学生自己准备这些材料即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实验、探究过程的理解,循序渐进,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适应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教学
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要适应新课标要求。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片面重视继承性、接受性的做法,完全废除注入式教学,采取问题式教学,给学生做好榜样。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异,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权威理论”敢于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盲从,同时不过于牵制学生的思路或用自己的思路取代学生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完全摆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民主、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师生关系融洽,为学生大胆提问提供外界条件。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观念,研究性课题在生物课本中的出现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产物,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培养学生如何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知识大门的能力,决不是机械地传授教材知识,更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研究性学习能够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充分运用课本中提供的研究性课题,真正发挥其作用,让学生逐步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
2.教法上要适应新课标要求,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教学中应从教学实际出发,适时适当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能力。
3.教会学生在学法上适应新课标要求,加强合作学习。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课堂教学是否能真正交给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法指导是关键。学习活动依赖于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而思维则是学生学习中主要的智力活动,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从培养能力的素质出发,确立明确的素质教育目标;另一方面,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学会正确思维,这就要我们改“灌输式”、“填鸭式”为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活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要有所突破,而学习方式的突破关键一项就是教师应大力推进探究民生教学,这不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也是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征。探究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形成新的师生关系,即改变过去“灌输知识”为“问题探究”。在探究中使学生亲自经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
4.对学生评价适应新课标要求,不仅要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进行评价,也就是要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必要的检测,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缺陷,并能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就是要评价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的世界观以及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生观点;评价对学习过程中的质疑、求实、创新和科学态度。
- 上一篇:画画的创作理念
- 下一篇: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