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范文
时间:2023-04-07 18:3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育改革;理想;困惑;评价
教育改革已经走过十多年了,但它在现实教育中的推进依然困难重重,很多教育工作者不知所从,现在根据本人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说:教育改革的顶层理想
信息化时代不同于手工业化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管理上要求复合型的人才,技术上需要具有创新型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地培养出适应时展要求的各级各类人才,所以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个从国家层面设定的教育理想很有前瞻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为实现这个教育理想,国家从上个世纪末先后多次提出教育改革决定,从多个方面培训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说理想很丰满,但为什么这个理想实现起来却是充满了是艰难曲折?
二说:教育改革现实中的困惑
1.思想观念上的困惑
课改十年,有积极响应的,有观望的,有反对的。响应的、赞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和底气,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现实中的一些教育思想观念与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之间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和冲突。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虽屡遭人们批判,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都左右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和价值取向。比如,家庭教育中棍棒之下出孝子,还有严师出高徒,学而优则仕等等观念。所以,现代教育改革如没有社会大环境做依托,那将是特立独行、困难重重。
要推动社会中任何一项事物改革的成功都必须都有一定的思想和观念的引领,也就是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氛围。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它讲求的是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维护其独特性,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包容人的个性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全民、全社会的角度去引领和倡导。
2.行动上的困惑
以人为本放在教育上就是以生为本,以师为本,充分尊重人的成长过程和实践体验。如果教育处处都体现了以生为本,那教育就办成功了。现实是一考定终身,以分数论英雄,以分数论成败。一边是取消补课,奥数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一边是加班加点办培训班,补习班,一边是学而优则仕,一边是学而优则多种选择成功。公务员热只高不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吃苦受累的越来越少,责任担当的越来越少,合作精神越来越差,探究能力越来越少,满堂灌的越来越多。所以,要改变现实中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变人们思想中的教育观念,真正使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全面实施,说到底就是要以校为本,以生为本,大家同心协力来办大家满意的教育。
三说:教育改革评价的滞后
1.教育改革评价的文化氛围没有形成
教育改革之初进行了大量的培训,顶层培训中层的,中层培训一线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考察学习一轮又一轮,考察者激动了一次又一次。可是当回到现实又被现实牵引着前行,考察激动的余热慢慢消失殆尽,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评价没有跟上,评价没有跟上主要是因为教育改革的评价文化氛围没有跟上。所以教育变革也好,课程改革也罢,社会人士,家长都不太认同,作为从事这个工作的一线教师思想左右摇摆,举棋不定,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也常常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既有自主能力也有合作精神的人。未来社会需要掌握多种学习工具的人和具有探索合作精神的人,需要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人,靠单打独斗可以说是寸步难行。那么,决定教育改革的总钥匙是什么呢?是评价,是一种很庞大而且复杂的评价文化。这种评价文化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也影响着对这个社会管理的各个阶层,更是影响着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那么,这个评价文化和我们传统的评价文化有什么区别呢?我想它应该有现代性、激励性、平等性,更应该是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评价的现代性是指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评价,它不同于过去的三纲五常,不同于三从四德,可以说是学优表现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激励性不用说,我们现在来说说平等性,我国几千年的传统主流社会文化就是儒释道,特别是儒家文化。它有很多优秀的值得借鉴的东西,但也有它不足的一面,就是对平等提倡的少,比如有“弟子规”,却没有父母规、老师规、长辈规。在现实中,弟子做到了自己相应的职责而父母、长辈、老师没有做到他们相应的职责又怎么去评价呢?在学校生活中仍然是教师面前校长说了算,学生面前教师说了算。根本谈不上学生个性的发展,谈不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所以要让教育改革快速推进,还需要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从文化变革的角度出发,确立一套适应现代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核心价值观的主流评价文化,还需要全社会全员参与,把教育改革变成一次中国历史上的评价文化的大变革。
2.教育质量和改革的评价体制机制还需要完善
篇2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统计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实践的创新;二是统计教育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统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谈一谈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一)统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
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内容,因为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语文(中文、外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特别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有了电脑、网络,必需要更新,要培养出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以便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篇3
教育改革为什么会发生?因为现实的教育不能或者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理想的教育存在差距。教育改革就是由现实的教育走向理想的教育的过程。人们对理想的教育或者说是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的期望,就是教育理想。这是教育理想的一种含义,也是本文所指的教育理想的含义。教育理想还有另一种含义,即人们希望通过教育要达到的理想目标,比如理想的人、理想的生活和工作。两种不同的教育理想含义,意味着教育理想的主体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另一类是其他人或单位,比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生家长等。教育理想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是人们对现实教育反思的结果。人们有不同的需要,因而也有不同的教育理想。
在这个教育改革的时代,教育理想还有用吗?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人们的“自利”动机充分地激发了起来,教育领域也受市场化的影响,一些人逐渐放弃了教育理想,终日沉沦于现实的功利之中。尽管如此,仍有很多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怀着教育理想,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事业中。教育理想成为他们从事教育工作,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原动力。教育理想使他们意志坚定,使他们即使面临再多的困难、挫折也依然坚持。他们不会在乎教育改革的一时得失,不会“走马灯”似的今天规划这个改革,明天又去实施那个改革,因为他们知道教育是什么。有教育理想或者能够坚守教育理想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能够超越一时之利,将教育看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成全人、帮助人发展的过程;他们会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志业而不只是职业,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和教育改革中去,能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只要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即使困难再多、阻力再大,他们也会去大胆尝试。因此我们可以说,正是教育理想,让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寻求教育变革;正是坚守教育理想,让他们稳步前行,日益接近教育的本质,把握教育的真谛。当代中国的教育之所以还有希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还有这样一批持有并坚守自己教育理想的人,为了教育的改善而殚精竭虑,正是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推动着中国教育稳步前行。
教育理想是什么,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教育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教育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当你在反复追问和思考这些问题,并不断给出自己的回答时,就说明你对现实的教育存在不满,持一种批判的态度,也就意味着你的心中有一种教育理想,在指引着你从事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理想,是你自己根据现实教育的问题主观建构出来的,是你对教育诸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的一种要求和设计。只有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想,是基于教育自身的诸构成要素而提出或设计出的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或形态。因为他们身处于教育之中,对教育的体验最深刻,不只是从“理想实现”的结果层面来思考教育理想,而是更注重“理想实现”的过程——什么样的教育过程,教育内部怎样合理、有效而又合乎道德地进行组织,才能帮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一般的人或群体,他们身处于教育之外,他们的教育理想往往偏重于教育是否能够实现他们的理想目标,“教育”在他们那里只是实现他们理想目标的工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只有身处于教育之中,每天与教育打交道,甚至痴迷于教育、为教育癫狂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才有资格称得上是有教育理想的人。他们在思考着“善”的教育、“好”的教育,而不只是“利”的教育、“用”的教育。这种教育理想的形成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日益浮躁的功利主义社会背景下要坚守这样的教育理想更加不易。具有并坚守自己教育理想的人,在改革中必然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或阻力,他们也必定要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他们的努力可能在短期内见不到效果,也可能失败,因而会受到诸多责难、批评,承受很大的压力。有鉴于此,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他们应该更加宽容、包容。
中国教育改革呼唤教育理想,呼唤有教育理想的人,尤其是具有并坚守自己教育理想的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作为当事人,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而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呢?
首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善于反思。对理想教育的期待不是凭空产生的,有教育理想并不是完全脱离现实去构造理想教育,而是基于对现实教育的深刻分析、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所以,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需要进行终身学习,将自己视为一个不断成长的人和持续的学习者。只有学习教育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形成对教育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基本原则等的认识和把握,才能对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敏锐观察、辩证分析、深刻思考,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知道教育改革向何处去,什么才是自己应该坚持的教育理想。教师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批判,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教育情感,确信对教育事业和教育职业的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理想。
篇4
一、教育改革必须以教育观念的转蛮为先导
教育改革是教育系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它是多维度的,是教育系统内各要素都要更新与发展的变化。简单他说,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完成由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及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其实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具有实际操作功能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人们形成的关于教育的比较稳定的世界观,是教育目的和手段、内容和方法的主体。教育观念主要有四大功能:(1)对特定集团的教育主张、教育秩序、教育行为加以正当化、普遍化、社会化;(2)使与自己集团对立的教育观念解体;(3)使教育诸要素在统一的整体中各尽其能;(4)赋予教育者以使命感。,教育观念具有一般导向功能,在教育、教学中占据指导者地位素质教育观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根本对立的。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是在社会“升学热”中自发形成的,这种教育观念只见考分不见人,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试作为指挥捧,引导学生“死扣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相反,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视素质,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就教什么,怎样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就怎么教,一切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是大势所趋。但是,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即使运用了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教育就现代化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在很多学校中,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建设已相当完备,计算机已成为基础课程,但计算机操作方面的考核,仍然用笔答试卷进行,仍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这反映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很深,人们(尤其是教育部门的教师与领导)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素质教育或接受素质教育。也就是说,人们的观念不能更新,物质条件再优越,教学方法和手段再先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素质教育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素质教育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当前,知识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新的世纪强烈地呼唤创造型的人才,因此,在全民范围内(尤其在教育部门内部)普及素质教育观念,使素质教育深入民心,是加速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
二、素质教育要求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素质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排斥一切课外活动,忽视劳动职业训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惟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生体地位,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要为社会所淘汰。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创建
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意义学习(即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清境创设”协商会话”、“信息资源提供”。因此,lnternet网巨大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以及它们所共同具备的友好的人机交互能力,为创建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上的支持。
在我国,对于那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还不够完备的广大学校和地区来说,实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模式尚有困难;而且,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忽视了接受学习,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发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获得的只是初级概念,因此,并非适合于所有课程的学习,而接受学习仍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点:接受学习不同于机械学习,它同样可以实现意义学习,学习结果到底是意义的还是机械的,这要取决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也提出了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揉合与优势互补,它基本保留“传递一接受”的教学过程,以接受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更多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双主”教学模式强调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即实现意义学习。显然,“双主”教学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有助于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习者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无论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还是“双主”教学模式,都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到底应采用哪种形式,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如前所述,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而能力只能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在实践做”、“应用”)中培养。因而教学中要增加实际练习、自由操作、社会实践等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具有交互性的教学和学习工具,把粉笔加黑板的教学变成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正在发生改变,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基础文化,信息能力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可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必须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
1.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工具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不仅教师的授课、指导、辅助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而且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要借助于各类媒体来实现。另外,各类计算机网络还构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递信息的工具,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反馈都要在此基础上进行。
2.招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资源
素质教育重视知识与能力,不再片面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在这种基于“学”的环境系统中,必然要选择与应用大量的教与学的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磁带音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网等,而且,Internet网本身就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学资源库。
3.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环境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构造各种教学环境,如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Internet网的远程学习系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索。
4.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在一起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教学形式。合作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可以使学业上失败的学生在同伴帮助的过程中经历成功的体验,重塑自尊;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学习消除了在应试教育中竞争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孤立,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生关系。可见,合作学习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各种网络环境可以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篇5
“民族教育改革”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因裹挟着“民族”、“民族教育”等诸多概念,使得本已十分复杂的“教育改革”因为“民族”的特殊性变得更加艰难。“民族教育改革”推进和突破的重心甚至不在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改革”问题上,而落脚在“民族教育”以及“民族”问题上。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民族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首先取决于对“民族”以及其赋予“民族教育”特殊性的认识。“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可以藉由“民族教育”概念本身的内涵来解析。民族教育在我国“是指各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就是说,少数民族的教育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应该是民族教育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显然,少数民族教育和民族地区教育的特点主要源于少数族群的特殊性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因此,“民族教育”特殊性的解析,“族群”和“地域”是两个不可或缺的抓手。“族群是在较大的文化和社会体系中具有自身文化特质以及体制特征的一种群体,其中最显著的特质就是这一群体的宗教、语言、其成员所具有的对共同起源的信仰以及共同的群体身份感”。
据此解释可知,一个族群可以定义为维持一个习得文化传统的群体,族群的延续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族群特殊性的重要特征首先就是族群文化的特质。既然“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源于少数“族群”的特殊性,而“族群”的特殊性又主要凝结在族群文化,因此可以说,“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源于“族群文化”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在这个意义上,“民族教育改革”思考的重心就聚焦在“民族教育”如何能够更好地完成少数“族群”赋予的文化使命。“民族教育改革”的任务也就是尽量消除制约“民族教育”文化功能发挥的因素,使得“民族教育”在促进“族群文化”发展方面发挥功能。具体来说,“民族教育改革”主要关注以下的问题:教育与民族文化符号,教育与民族文学,教育与民俗,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禁忌,教育与民族宗教,教育与民族心理,教育与民族性格,教育与民族身份与认同,教育与民族意识或精神,等等。这些在“族群文化”层面的问题应该是“民族教育改革”需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决定“民族教育”特殊性的核心问题。除“族群”及其拥有的文化特质外,“地域”是影响“民族教育”特殊性的另外一个关键要素。这是与我国少数族群的分布特点紧密相关的。由于历史和生产方式等原因,我国少数族群主要分布在重要的边疆地区和边远地区,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内地以及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另外,这些地区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族群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种“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的地域特征成为影响本地区教育发展的突出因素,也是“民族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出发点。“民族地区”的地域特征一方面制约了“民族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对“民族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特殊任务。“民族教育”必须从民族地区特征出发,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服务。
因此,“民族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摒除一切脱离民族地区特点的思想、制度等因素,使得民族教育能够培养出促进本地区发展的民族人才,使民族教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正能量。具体来说,“民族教育改革”主要关注以下问题:教育与民族经济,教育与民族地区人才,教育与流动儿童,教育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教育与民族地区公民政治素养,妇女与少数民族教育,教育与人口因素,等等。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民族教育改革要突出“民族”因素。“民族”因素应涵盖少数“族群”和民族“地域”或地区因素。少数族群的文化特质以及少数族群生活的特殊地域是从根本上决定民族教育异于其他教育的关键点,是影响民族教育改革推进的问题点,更是民族教育改革的突破点。民族教育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民族自觉”的程度。所谓“民族自觉”,就是“民族教育”对自身特殊性的一种觉知和认识。“民族自觉”的程度也就是一种对“民族教育”特殊性即民族教育改革“从哪里出发”这一问题的认知程度。
二、民族教育应基于叠合认同协调自身改革与主流及现代改革的关系
“民族教育改革”作为中国整体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改革过程,这就意味着民族教育改革始终面临着如何协调自身改革与“主流”改革的关系问题。同时,民族教育改革还面临着在中国教育整体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协调自身传统与“现代”关系的问题。因此,在诸多影响民族教育改革方向的因素中,“主流”与“现代”应该是两个不可忽略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民族教育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始终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所谓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流”,主要指中国教育改革的主导性意志、整体性行动以及主要趋势。具体来说,也即指在中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指导性思想、观念和理论,在集体共识下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改革行动,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走向。
这些因素构成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流”,形成了一种裹挟性的、霸权式的力量,推动着中国教育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变革。相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流”,民族教育改革则处于“支流”的地位。这种“支流”的地位一方面表明了民族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改革“主流”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教育改革“主流”对民族教育改革的影响。这就要求民族教育改革要在自身改革与“主流”改革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民族教育改革不可以完全忽略自身的民族特点而全面地融入主流。因为“族群的需求是不同且多元的,主流文化所主导的单一认同,不能满足族群的多元需求,结果会造成族群间彼此矛盾、紧张、冲突的产生”。文化领域如此,教育改革也是如此。“主流”教育改革无论从理念上抑或行动上都毫无例外地会忽略民族教育改革存在的特点,这容易导致民族教育改革误入歧途。但是,民族教育改革同时也不可以孤芳自赏,自我陶醉于自身的改革设计。因为但凡改革必然有其共同性的理念,也会遭遇到普遍性的问题与障碍。中国教育整体改革的目的就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在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如何协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因为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体”,而非一个“非此即彼”的两极化。如一位学者说的,“诚然,这种新与旧的作风的混合,现代与传统观念的重叠,或者正是转型期社会的一个突出的性质”。
正是这种传统与现代的“混合”,使得民族教育改革始终都要思索如何在延续和发扬传统中实现民族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我们认为,民族教育的“传统”,是指在历史的变迁中,民族教育积淀下来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式、价值系统等。传统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和群体性。因此可以说,民族教育的传统性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民族教育的内涵。与传统不同,我们认为民族教育的“现代”是指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等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特性。“现代”同样也应该成为民族教育与时俱进的核心特征,且在今天已然成为民族教育改革不可阻挡的洪流。如此看来,在“传统”与“现代”关系上,民族教育的改革需要批判的精神。一方面,着力思考民族教育传统的时代性问题;另一方面,重点关注“现代”概念的误解对民族教育传统扬弃的影响。民族教育传统因具有一定的持久性,故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即对环境变化回应的迟缓。因此,民族教育的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需要不断地自我检视来回应时代的诉求。这样民族教育的传统因素才能成为构成“现代”民族教育的核心要素。另外,“现代”一词具有浓重的感彩,似乎“现代”一定比“传统”好。事实上,“这种附有价值色彩的‘现代’观念常与‘盲目的崇新主义’结合不分,可是,经验告诉我们新的不一定比旧的好。同时,即使新的样样比旧的好,新的也未必一定来临。因为社会的发展是不必一直是向‘前’演化的”。
这也就意味着对待民族教育的“传统”,我们不能认为“传统”与“落后”“愚昧”同义而一味地摒弃;同样我们也不能抱守成规,让“民族中心主义”或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作祟,排斥或主动放弃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制度。而在对待民族教育的“现代”时,更要审慎地甄别批判,在加快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同时,反思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后果”;在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浪潮中,重思民族教育“传统”的价值。总之,在对待“主流”和“现代”的问题上,民族教育的改革不应只固守一端,而应寻找“叠合认同”(叠合认同原指学者杨凤岗在研究美国华人基督徒的社会认同时发现,美国华人基督徒既不是放弃族群认同被动地接受同化,也不是拒绝融合而简单地固守其族群认同,而是同时圆润地建构和重构美国人认同、华人认同和宗教认同,将这三种认同叠合在一起,而又不丧失任一认同的独具特征,从而成就其叠合认同)。也即民族教育改革应该在自身的“支流”与整体改革的“主流”,在民族教育自身的“传统”与教育“现代”之间寻求叠合处、共识点,力图在民族教育自身的传统与主流和现代之间寻求一种恰切的平衡。这应该是民族教育改革始终追求的一种“理想类型”。
三、民族教育应从其他领域的改革和自身改革的历史中寻求借鉴
“民族教育改革”作为民族地区社会综合改革的一部分,其自身的改革必然牵扯着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历史经验证明,教育改革从来不可能实现“一枝独秀”,总是或依赖、或促进、或同步于社会整体改革。因此,如何协调自身与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这是关乎民族教育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另外,在我国整体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民族教育在改革局面的复杂性、改革任务的艰巨性、改革领域的广泛性等方面都已非比寻常。但是无论面对怎样的复杂情景,民族教育改革都不应忽略的就是自身的改革历史。因为今天的民族教育之所以如此,不仅取决于今天社会的发展,它还是历史改革发展到今天的结果。基于此,民族教育在深入推进改革的浪潮中始终应该在其他领域的改革与自身改革的历史中寻求借鉴。民族教育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同处于一个改革的场域。虽然每一领域的改革都有其特定的问题,特殊的关节点,特别的改革措施,但是处在同一社会场域中的各领域改革之间并不是“领域割据”的,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彼此影响和相互干预。
所以从改革的意义来看,民族教育改革不只为了解决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还在于其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从改革的问题源来看,民族教育本身的问题是与民族问题、地区发展问题密不可分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民族教育问题主要是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如此看来,民族教育改革就不能仅仅囿于自身领域,还需要从其他社会领域中去“顺藤摸瓜”找出问题的根源。从改革的支持力量来看,民族教育改革已经逐步进入“攻坚期”,仅仅依靠教育自身的力量,已经不能使问题顺利地得以解决。“对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来说,由于其面广量大,且涉及价值论争、利益博弈、体制改造、机制转换等诸多深层次错综复杂的问题,因而所需要的就不只是某项社会支持,也不只是某些社会支持”,而需要给予“完整的社会支持”。因此,民族教育改革在协调与其他社会领域的改革时,虽然应该凝神静气理出自身领域的问题,突出自身领域改革的特点,但同时还应该放宽眼界,拓展领域,积极地从其他社会领域的改革中寻求推动自我改革的支撑力量,借鉴推进改革的成功经验,还应该与其他领域挖掘改革中相互牵连的共同问题,突破改革中阻碍彼此的共同障碍,更应该超越领域的切割来思考“自我”改革的全局意义,探索改革行动中能够相互配合的恰切路径。民族教育改革除了不能忽略对其他领域改革的关注,还不能忽略对自身改革历史的反思。同中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一样,民族教育改革从来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而是一次接续一次的行动。这也就意味着民族教育改革本身已经形成了历史,即改革的历史。这也就对今天民族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如何协调改革的“今天”与改革的“历史”。
民族教育“今天”的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今天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但是民族教育今天的状况及存有的问题,除了与当下的社会条件密切相关,也与历史上的“改革”有着直接的关联。历史学家蒂利认为,社会演变的过程是取决于路径的。也就是说,民族教育今天的状况及存有的问题是沿着历史上的“改革”以及形成的路径发展的结果。“今天”的改革也是针对“历史”改革造就的现实而进行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民族教育“今天”的改革,有必要系统梳理改革的“历史”。在改革的“历史”中追寻今天民族教育存有问题的历史原因,为今天民族教育改革寻找出路;在改革的“历史”中剖析民族教育历史上改革的成败得失,为今天民族教育改革积累经验;在改革的“历史”中整理民族教育改革的脉络,把握民族教育改革历史进程,为今天民族教育改革准确定位;在改革的“历史”中透视民族教育内外复杂的利益关系,为今天民族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当然,改革的“历史”的确对“今天”的改革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但这绝不意味着民族教育“今天”的改革必须背上“历史”改革的包袱。因为从根本上讲,“今天”的改革就是对“历史”改革遗留的问题寻求解决的一次行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改革”就是对“历史”改革的再改革。因此,民族教育的改革需要在改革“历史的垃圾箱中”不断翻找,同时又不能掉进箱子中。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高校;教育改革;模式
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模式的相关措施
(一)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先进技术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出现在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比如互联网、多媒体等,能够很好的促进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在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紧跟时代的步伐,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入到课堂上,不仅能够为教学带来方便,还能够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国高校必须在教学和教育管理中学会应用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高校的教育改革。此外,在教学中应用网络和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便于教师丰富教学方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环境中,增加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和理解深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有效性。网络和多媒体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督促学生对于新技能和新技术的掌握,促进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改革和更新。所以说,将新技术引入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可以促进教学改革更好的向前推进和发展,各高校也要多多关注相关新技术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掌握和引入。
(二)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明确教学改革的模式和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高校进行有效教育改革的前提,也是高校教学改革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时,必须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及全面的、可行的教学目标。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各高校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模式。有以培养精英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要向社会输入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有负责大众性教育的教学模式,宣传大众文化;还有以政府为主导的办学和教学模式。我国的教育改革有着独特的背景特点和目标要求,要选择与我国高校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出更多的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而努力,为普及高等教育而奋斗。只有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切实有效的教育改革,实现对高校教学模式的一个准确定位,使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能够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两种,也就是公立和私立的区别。公立学校的办学者是国家,国家给予资金;而私立学校的办学者多为一些社会组织或个人,由组织和个人提供办学资金。因此,两者之间会有明显的差异,比如公办高校以本科为主,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而民办高校则以专科为主,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优势和与教育资源,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改革方向和教育教学方法,并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创新。
(三)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我国高校教育的改革,需要不断加强对于教师队伍的培养、扩大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教师的自身能力和素质以及执教水平。教师队伍的强弱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改革的效率,也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才会培育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这也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作为高校的教师一定要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的提升自己,无论是在自身素质方面,还是在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方面。要具有提高自己和丰富自己的意识,在生活和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因此,国家和高校要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具备高度师德,高尚品质、教学能力强的专业化教师团队。那么,如何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呢。首先,国家应该给予教师必要的帮助和补助,给予适当的再教育机会来完善自己和发展自己。其次,学校也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充分调动教师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积极性,建立适当的、健全的教师激励制度和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的任职任教的资格,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还要改变原来的人事制度,打破传统的铁饭碗,这样才能使教师具有危机意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此外,还要形成一个切实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做出公平合理的评价,让高校教师合理有序的流动。
(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的价值在于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以及要教会学生以创新的理念和精神看待事物,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选择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望,有利于建立起学生与老师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由于一些教师还没有认识到丰富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很多高校的课堂教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针对这一现状,我国高校必须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变现在的情况,在教学改革中寻找突破。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即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探索和创建新型的教学方式,比如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探索式的教学方式以及互助式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能够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增加实践性教学的部分,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促进理论教学的学习,使理论联系实践,还能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运用和检验。
(五)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分类教育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兴趣以及基础条件都不尽相同,在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时,要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分层分类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细致的划分,使其满足广大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高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不同教学模式,进行分类教育,因材施教。对于基础条件较薄弱的学生,学校可以安排其进行额外的课程学习;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我们可以着重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们则要考虑培养他们对于知识的探索以及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养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已经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即根据学生的不同成长背景和规律设计出相应的教育实施方案,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因材施教过程中,尽管教育的着重点不同,但必须都要有对大学生精神、人格的重塑。此外,高等教育还需要根据本科、硕士和博士等不同的培养层次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学定位以及培养目标设计,针对不同的学习需求和专业化要求,建设学生的个性化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可以利用网络或者多媒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对学生的分层分类教育。
二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性教学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封闭,导致学生们对于学习的态度也较为消极。高校陈旧的封闭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大学生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失去了自主性和能动性,以及对学习的热情,失去了刚入学时的朝气蓬勃。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头脑受到禁锢,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受到限制。所以说,目前我国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这也是我国高校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要想将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从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首先要给予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要不断完善专业的设置,拓宽专业的范围和涉及的知识面,给予学生最大的权利去选择自己的专业和自己所愿意去探索的。其次,我国各高校还可以应用学分制的教学模式,就是学校提供各种选修课程,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学习和感兴趣的科目进行研习。只要在规定的年限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这种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的灵活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已经广泛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所以高校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来建立网络教学模式,使用和推广电子教材,实现教学的虚拟化。使学生的课程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自由化,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由应试教育转变为应变教育
我国高校应当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而转变为应变教育。始终无法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的原因之一。这种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校的教师缺乏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不愿意突破和改变。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较为固执和死板,缺乏对于新环境和突况的应变能力。但随着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因此,各高校应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应变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这也是未来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明确的趋势。实现应变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培养具有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教师进行指教,才能更好的培养出有用的一流的人才。除此之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对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渐将以应试教育为主转变为以应变教育为主,逐渐减少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次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融入网络和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来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在应变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应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处变不惊。
三总结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先进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准确定位,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向着开放式教育和应变教育的模式发展,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高校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王淼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富玲.我国当前高校教育改革趋势分析[J].大家,2011,07:183-184.
篇7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1]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改革会涉及人们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这就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产生了权力阻抗。西方研究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最大的阻抗来自于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之相互对立,即所谓权力阻抗。各级利益集团(如领导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种种影响,抑制或阻挠改革的推进,影响进程和结果。
西方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者的利益与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教育的利益集团在教育领域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他们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其自身利益会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效果。而在教育者集团内部,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也不尽一致。行政管理者往往缩小教师的自主性空间,削弱教师的专业特性,导致教师与其对立,相互指责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问题。另外,学校内部斗争也经常涉及收入等经济问题。由此,当某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损害或危及相关利益集团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或反对的态度,甚至会给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影响其实现。
尤其要指出的是,任何西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或作用于学生身上,而家长是学生利益的直接代言人,是重要的利益群体。因基础教育改革很少真正能全部放在学生利益之上,教育改革也还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了利益集团,以便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也是权力阻抗的一方面。[2]
2.心理阻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阻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也是极其复杂的。易法建先生在改革心理阻抗研究中指出,个人对改革的心理阻抗,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或错误理解,存在思维定势,有某种失衡感和不安全感,担心地位,恐惧未来和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其产生阻抗;因经济利益受损或失业,社会群体及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组织对改革的心理阻抗方面,也有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经济效益、团体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影响,这些方面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阻抗。[3]基础教育改革的所有参与者在面对改革时,总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其过程中,主要有认知偏差、习惯心理和不安全感等。[4]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抵制,他们担心害怕、不稳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心理无法承受,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心理阻抗。
3.价值阻抗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不同思想意识、基本信仰等方面。改革就是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容易改变的,他们不一定适应或认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他们甚至有着与改革相反的价值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产生了价值阻抗。
4.社会阻抗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想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融合。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社会方面涉及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涉及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学校和社区,而且也要考虑人口、社会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人权观和能力观、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变化问题,改变教育环境意味着对以上问题的改变。况且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收入和贫困差距扩大的现象,经济上的松绑和结构重组孕育出更大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原子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社会阻抗状况。
二、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消解策略
多重阻抗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克服这些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方一些学者研究了阻抗消解问题,如格罗斯就提出了克服改革阻抗的模式概念,它强调改革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改革引入前的各种抗拒,对于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5]又如库尔特·列温提出了“力场分析法”,他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两种力即支持改革的动力与反对改革的阻力起作用。“力场分析法”就是对所有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每一因素的强度,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减少并消除其阻抗。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阻抗因素,为了克服其阻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效果,一般可采取以下消解策略。
1.消解权力阻抗之策略
领导—阻抗指导模式是这一阻抗消解的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组织化或拒绝阶段这三个连续的阶段里,政府应考虑各利益集团,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投入,消解因经费不足和失衡给改革带来的阻抗;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改革经费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来化解利益集团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阻力;设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合理、科学;下放领导和决策权力,赋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使这些阻抗因素减少或消除。
2.消解心理阻抗之策略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人们会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经济收入、能否适应等表示担心,由恐惧发展成为反对改革。要消解心理阻抗,就要改革消极的观念、习惯、传统并建立起新的观念和社会心理定势;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和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使人们欢迎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鼓励人们参与并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鼓励其参与改革,吸引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支持;让人们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合理成分吸收到方案中,使改革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领导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任务,从而使他们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消解心理阻抗因素。
篇8
1.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思路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而言,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在融合这种教学方法以后,很多的问题都能够客观的解决。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时,并不能取得理想成果。本文认为,在现代测绘教育改革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示范和比较,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的好处,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术,提升测绘能力;第二,当学生熟悉和了解以后,教师和学生要积极研究各项课题,并且适当的参与一些项目,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将理论上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下,学生在统计数据、资料,绘制地图、标高等工作中,能够得到一个较好的成效;第三,教师在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它仅仅是一种辅助,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教学,关键的部分和一些不容易掌握的地方,仍然需要教师反复讲解,通过不同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帮助学生在现代测绘的学习当中,取得一个突出的成绩。
2.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测绘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从现下的众多教育手段来看,计算机辅助教育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效果,它有效地推动了现代测绘教育改革的进程,并且在多个方面实现了良性的教育循环。就全局的角度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测绘教育改革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首先,现代测绘教育改革是随着社会的要求和国家的发展来改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既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的情况。在改革的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帮助教师实现了较大的转变,而且对现代测绘教育方法和体系产生了健全的作用。其次,这种教学方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产生了较大的积极意义。以往的教学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后,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自己熟悉和掌握熟练的计算机设备、技术来进行现代测绘工作,并且在不断的深化学习当中,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各种能力,为后续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总结
篇9
工程教育发展至今,对于工程基础教育和工程科学的重要性认知已愈趋明显和形成共识,工程科学家和教育家钱学森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前后在两篇论著中以一位战略家的前瞻性思维明确指出了未来工程教育的发展根基。他指出:工程科学的问题是一些个别的问题,而工程科学家的任务是处理特殊情况,提不出具有普遍性的方案。这种印象无论如何都是不正确的。在当前工程发展的多种多样的问题中,在许多工程分支中,存在着重复发生的现象。这些现象能够从一些直接的常规的问题中提炼出来,而这些问题是工程科学家必须解决的而且能在个别的研究领域中得到表述的问题。这样研究的结果将不仅使一个工程领域受益,而且使所有的工程领域都得到好处。这就是工程科学的基础研究,通过这种研究将使零星分散的工程活动得到统一。[1]钱学森先生1947年夏回国探亲期间在浙大、交大、清华三次讲演“工程与工程科学”,在此基础上丰富完善起来的思想以英文发表。对于工程科学家的论述在发表之后,对工程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大,相信这也与浙江大学在30年前混合班创建时提出的“工科人才理科培养”模式不无关联。在30年前(1984年)浙江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重要起步的浙江大学混合班创设之后,浙江大学继而在85级优秀学生中开设基础理论教学选课班,即提高班,期望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理工结合的优势。学校对本科生实施分层次的因材施教,探索教学过程和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以推动全校本科教学过程的改革。同时通过严格的理科基础训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非智力因素培养,把优秀的工科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思路开阔、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高级工程科学人才。在此基础上,浙江大学在1994年正式创办“浙江大学工程教育高级班”,简称工高班,可谓之浙江大学进行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起点。这一初创探索阶段的发展情形我们已经在《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一文中详细阐述,至今年9月,恰值混合班创办30周年和工高班正式定名20周年,我们在对浙江大学工程教育改革路径进行回顾和总结时仍想将这一阶段的发展思考和一些实践探索发表共享,对混合班的这一历史溯源及改革思考仅摘要阐述,更具体的内容可参见《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一文。
在1994~2000年间,工高班的教学管理团队和导师团队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选拔一批优秀的低年级学生,在原专业之外,精心组织若干理论教学内容和课外教学环节,期望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础,得到良好的工程思想和方法训练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教育模式设计和创新尝试:其一,工程技术新手段、新思想的融入。工高班在课程设计上,主要设置了一些未来工程师所必备而目前专业教育又缺乏的教学内容,如工程技术新手段(计算机技术)、国际化的交流与表达能力(英语技能)、工程设计和创造的思想与一般方法(设计方法等),以及工程问题的辨识、抽象与表达(建模能力),等等。首先,为培养高素质工科人才的技术能力方面提前为其进行了前沿知识储备和工具训练;其次,通过“工程概论”、“设计概论”等课程的介绍,把国际上当时新出现的工程科技发展前沿引入本科阶段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在较早期就凸显和强调了“设计”思想在工程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二,凸显工程实践教育。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大型、先进的工程科技实践密不可分,大型工程实地参观与普通的金工实习不同,后者着眼于实践技能的打造,前者则从工程实施理念和工程系统视角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切的背景。以往我们教学和实习环节的设计常常强调分阶段循序渐进,但在工高班的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中,教师们为学生在相关知识学习时提供了大型工程场景,尝试通过整体工程的认知环境塑造,让学生们在头脑中塑造某种“工程情境”,并学习分门别类的各项知识,这是运用实践手段尝试进行知识链接、交叉和整合的教育方式的早期尝试。在浙大工高班开展的广泛课外教学活动中,有包括参观大型工程(如上海宝钢集团),邀请工程技术负责人演讲,组织参加各种全国性的设计竞赛,开设发明创造类实践性选修课等等,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此外,在课程师资和工程实践导师的配备上,工高班特别遴选了科研造诣和工程实践经验并重的教师进行授课和带领学生参观大型工程实践。因此,无论是从课外教学的环节设计抑或是教师的投入而言,初创阶段的工高班都在实践环节上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其三,工程科技创业理念的萌芽。在参观学习美国MIT以及哈佛大学的教学和课程情况之后,工高班的教育教学管理及导师团队敏感地察觉到创业精神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萌生要在工高班的培养中融入管理能力以及创业精神的元素。在工高班初创时的七年,工高班尝试邀请管理学资深教授为工高班的学生设计了讲座式的课程。在强调科技创业、工程领导力和创业能力的今时今日,工高班早期课程类目和针对性讲座的设计都体现了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也为未来相应师资的配备以及今后完善的课程学习模块的设计提供了先期试验的成果。工高班初创阶段的发展历程标志着浙江大学工科人才培养的培养理念由因材施教、培养优秀学生向交叉复合、培养高素质全面人才的转变。从而也在初步探索的工科学生培养理念基础上,逐渐注入了新的培养要素,同时也进入浙江大学工程教育模式变革的成长发展阶段。
二、2000~2007年:拔尖创新人才的试验
进入新世纪,浙江大学工高班对于工科人才的培养理念逐渐突出了关注创造力开发、关注实践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这一阶段与世界范围内工程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比较相符,可以说,工高班人才培养的实践也真切地反映了中国工程教育实践的前沿,其人才培养理念及实践探索的鲜明特征可以和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相提并论。翻阅浙江大学近年来编译刊出的《国际工程教育前沿与进展》[3],可以看到如编年史般的美国工程教育系列研究报告:2001年,美国国家工程院(NAE)的工程教育委员会发起名为“2020工程师”的研究计划,将分析能力、实践经验、创造力列在“2020工程师关键特征”的前三位(NAE,2004);2007年,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NSB,2007)建议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大力资助那些拓展工科学生实践经验的教育模式;2008年,密歇根大学前校长Duderstadt(2008)及其团队撰写的报告《变革世界的工程》,以及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的《培养工程师:谋划工程未来》(Sheppard,2008),均强调了专业实践教育的必要性。这些权威的备受热议的改革理念和行动纲领推动了全美工科院校积极大胆的改革研究和实践探索。其中独树一帜的工程教育范式创新的案例当属1997年创办的欧林工学院。本文不再赘述欧林工学院的成立发展历程,仅摘述其中对我们工程教育理念形成有关键影响和对应发展关系的课程及培养计划等内容。欧林工学院提供电气与计算机工程(Electri-calandComputerEngineering)、机械工程(Me-chanicalEngineering)、普通工程(Engineering)三种教育计划。目前,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绝不逊于世界顶尖大学,已成为享誉全美乃至全球的工程教育后起之秀,并被誉为“最佳本科工程教育计划(非博士类高校)”(美国《世界新闻与报道》)。欧林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类别:数学与自然科学(MTH&SCI)、工程(ENGR)、艺术/人文/社会科学(AHS)、创业(E!)。绝大多数课程都注重工程应用或跨学科训练,不同类型的项目(包括实验仿真、团队合作、动手实践等)则是其重要依托。从其整体教学计划和理念来看,欧林工学院对于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和设计能力培养非常重视。并强调:设计是工程的精粹。除了在一般课程中接触开放性的设计问题外,学校还特别设置了不同年级必修的设计类系列课程———设计流(designstream):强调工程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把学生带到工作室环境中并鼓励他们尝试将想法转化为模型;强调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及合作,开发真实产品的概念与模型;最终学生将接触学科跨度较宽、项目主题较广的设计,包括系统、部件或流程的再造。与欧林工学院相似,浙江大学工程教育高级班在该阶段的课程设置、培养理念以及师资配备上同样凸显了交叉、创造、设计、团队等要素,与工高班初创阶段进行了的一些课程探索和师资的早期组建不同,这一阶段工高班进入了成长发展期,师资储备、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的匹配愈臻成熟。从培养方案来看,除了继续坚持工高班的“重基础”,进一步突出数学建模、计算机技术平台的教学思路之外,还着重添加了如现代工程设计这一特色教学,强调复合型创造力的培养,并对于“乐于、勤于”参与复杂工程创建设计工高班学生提供了“面对复杂世界客观现实、乐于研究复杂系统演化规律和用于驾驭复杂事务运动方向”的现代工程设计类别课程(参见图1)。在工高班的特色教学计划中指出:现代工程设计的研究对象是面向创建复杂系统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其研究内容是从综合工程设计的客体对象、主体思维与搜索技术一般规律中导出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其研究范围是界定在工程总体构思阶段中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是现代设计方法的总论。从2003年至2006级工高班学生的培养,课程进行过微调,如在短学期增加“整合与创新设计”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并将“现代设计方法”调整为“设计思维与表达”。
除此之外,还增加了诸如“科学与艺术”这样拓宽学生视野的课程。在工高班第二发展阶段后期,随着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成立和各类特色辅修班级的建设发展,工高班的课程设计模块化课程思路逐渐显露端倪,在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和公共管理强化班分别成立并探索出成熟的课程方案和培养计划之后,工高班除了仍然坚持工程基础类课程之外,将管理等人文社科类拓展视野和通识基础类课程采用与其他特色班级共享的模式,并在此过程中,在学生的实践课程作业及竞赛中出现了一些大跨度的专业交叉合作成果,浙江大学的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呈现出“宽专交”人才培养模式。在本研究团队对工高班工程教育改革实践跟踪研究的同时,我们对于整合型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综合工程教育进行过理念的探讨,相关研究思路载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研究提出:综合工程教育改革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战略举措。基于历史经验与现实需求的综合考量,研究发现,只有构筑起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和综合工程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这一根本目的。研究中提到的T型、通识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均凸显了新发展环境中对于“核心要凝聚、边界要跨越”的学科创新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唯有如此路径,才能塑造和培养一大批“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与人格协调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在对工高班2004~2006级的课程设置不断思考、研讨的基础上,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与竺可桢学院联合承担了教育部国家级“综合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开始进行基于整体观的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三、2007年至今:基于整体观的浙江大学综合工程教育模式创新
在两个七年发展阶段之后,浙江大学工高班的人才培养实践分别探索了工程基础、创业管理、设计思路以及实验实践的课内外教育教学方案,各种人才培养实践在经历了思路形成、方案探索、师资筹备以及成果反馈、模式加强的生长发生环节之后,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新鲜理念渐次成为工程教育理论,与国际工程教育实践相映成趣,反映了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前沿思路,并进一步列入国家计划,开始工高班的二次创业历程。浙江大学工高班的二次创业始于2007级学生被列入教育部国家级“综合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这一人才培养实验计划。实验区的办学宗旨明确提出:实验区将在继承工高班的优秀传统、集成工高班的优势资源和开辟工高班的崭新天地基础上,致力于通过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与培养模式的综合创新来实现在新形势下的工高班二次创业,在新的起点和平台上谋求跨越式发展。参加工高班教育改革实践的学生将具有扎实的数理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文理结合与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意识,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新能力,以及具有优秀的工程项目组织与领导能力。如前所述,与国际趋势一致的是,工高班在探索人才培养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设计思维整合学科基础等思考的基础上,仍然发现工科学生培养中欠缺非常关键的全球视野和系统思维,而在应对工程环境日趋复杂化和愈来愈多地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工科人才培养如何应对变化、适应未来?整合工程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因此,虽然近年来的工程教育“回归实践”的呼声是当前工程教育转型的关键标志和重大趋势,但工程教育的系统性改革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不断博弈、艰难前行的过程。真实的工程专业实践需要兼具创造、设计制造和综合应用于一体。对于未来工程的复杂形势,美国工程院(NAE)在2008年9月的《21世纪工程大挑战》报告有详细的列述。报告针对四个主题的14项工程大挑战进行了阐述,对每一项“大挑战”(GrandChallenges)内容分别阐明了它的严重性、对工程的冲击与焦点,以及回应该挑战的策略思考。“大挑战学者计划”是一个融合课程内容和课程内外活动的计划。为此,美国工程院提供了培养能够迎接大挑战的新型工程师的课程架构,要求每个参与计划的工学院要有应对挑战的方案,且机制必须到位。该框架有五个组成部分,要求该计划中的学生必须参加一个与大挑战主题或者与某特定的大挑战问题有关的实质性的团队项目或独立的项目;并要求参与计划的工学院开设跨学科课程,把工程学科和其他学科连接起来,因为这是解决大挑战的根本;需要工学院系设计一种“工程+”的课程,使工科学生能够在工程学科和非工程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工作,如公共政策、国际关系、商务、法律、伦理、人类行为、风险、医药和自然科学;每个大挑战学生都必须参与将创新和发明市场化的课程或元课程模块,可以是商业的风险投资,或者是为公众利益向非盈利组织介绍技术。非常重要的是,大挑战计划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全球意识对有效工作来说非常必要。学生需要学习在全球经济中发展创新或解决全球关心的伦理问题所需的基本原理,强调国际化的国内活动或跨文化应用;并增强其社会意识,增强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解决社会问题的动机。在对国际各国进行的工程教育模式变革计划进行考察和培养计划、目标、课程设计等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浙江大学工高班的创新实验区计划界定了新的培养目标,提出:工高班是工程科技领导者的摇篮,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俱佳,具有领导潜质、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较强的专业竞争力,能在未来重大工程科技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并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重构和系统规划工高班教学计划,该教学计划涵盖“工程基础模块、工程设计模块、工程管理模块和工程实践模块”等四模块18门必修和选修课程。在该培养方案中,特别指出了工高班不但注重强化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而且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科学基础,通过实现教学环节的文理综合与理工综合以及秉承主修专业培养和工程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积极搭建起“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宽专交、开放性、互动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互动平台和产学合作教育网络。工高班通过制定特殊人才培养计划,按照“高目标、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强实践、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理论、动手实践、创新设计、工程训练等多个环节全方位地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自主设计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由于前期工程教育模块化思路的形成和师资力量的进一步充实,工高班的教学管理方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不仅设计了全新的课程类目,而且在每门课的授课中都有引导地组织教师团队研讨,进一步突出工程实践和项目教学的作用。同时,在许多新设课程中,原有的单一教师授课改为教学团队授课,一门课(如“工程导论”)由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国籍、不同机构的富有经验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在集体研讨课程时,也能充分体现团队优势和在研讨碰撞时产生更为新颖的教学思路,课程形式也不断突破传统,教师的身份由教学改为陪练,由教授如何解题改为工程项目探讨和辩论,在此过程中,工高班的学生们也感受到了来自新模式的冲击,一边纷纷感叹难以完成的大量工程模拟项目训练,一边更加热忱地广邀跨专业学生,研讨如何以更加创新的思路解决工程难题。其中值得分享的就有新设课程“计算机辅助创新”中的一次教学实验:图4浙江大学工高班创新实验区项目课程改革计算机辅助创新课程的一次工程实践项目设计背景模仿了墨西哥湾漏油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该题目的设计和解题过程,课程教学团队和工高班学生们历经月余,时间上也恰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最后的解决过程基本同步,且在课堂上学生们应用学到的理论与相关专业知识得到解决思路的时间还稍早于墨西哥湾漏油问题最终解决方案的出台与实施,令人惊喜的是,虽然各处寰球一端,所临情境差异较大,但最终论证出的解决方案几乎如出一辙。学生们在经历了应用系统解决思路、形成解题的概念模型、组建专业团队、设计仿真模型、计算方案成效、组间辩论等一系列过程后,最终推出了比较可行可靠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也群策群力,一直密切跟踪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披露的各种数据和事实材料,并不断补充进入解题的概念模型中。在课程作业汇报完毕后,有学生继续跟踪该事件的发展过程,当最终获知解决方案与课堂上研讨的思路非常一致时,学生受到了莫大激励,并重新开始审视课堂上学习到的系统解题思维和工程项目实践实施流程,发现在此次项目的组织过程中,在工程知识之外学习到了更加重要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和创新开发思路。这次课程项目的开发案例也成为该课程的经典案例,因为该案例中学生们亲自参与其中,也比较奇妙地产生了工程责任感,感受到了工程和工程师的力量。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实验区建设项目对于工程教育高级班教学特色也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设计,通过实施DTIL特色计划,即工程设计计划(Design)、实践训练计划(Training)、海外实习计划(OverseaInternship)和领导力开发计划(Leadership)来形成教学特色。在班级管理机制上,工高班创新实验区也建立了新型模式,对工高班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效果进行及时跟踪反馈,并由实验区项目承担方进行试验方案的定期汇报和研讨,根据教学问题和其他情况进行教学方案的修订和变化。总的来看,从浙江大学初创工程教育高级班,开始走上浙江大学工程教育模式变革之路开始,到工高班进入“综合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之后,浙江大学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探索走了一条螺旋式上升的路径,其间的差异似只是工程问题日趋系统化、复杂化这一特征,因此需要从基础、实践、创造力提升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虽然只是这一差异,但对于工程的天地和工程人才的培养而言,已然进入了全新的境界。
四、思考与讨论
篇10
关键词:会计教育 会计职业能力 企业会计准则 改革
一、引言
我国自1978年高校恢复会计专业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会计教育改革一直是会计教育界热衷的研究主题,综观过去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于研究教育目标;学科与课程体系、专业设置;课程或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道德;职业教育与后续教育;会计教育改革的国际化;考试评价制度等。笔者认为,在会计教育改革过程中探讨的众多因素中,会计教育目标的确定应是关键和核心,其他所有因素均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都应围绕教育目标展开,因此,只有确定了合理的教育目标,才能带动其他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高校会计教育承担着最基础的教育与培养工作,是会计教育的主阵地。高校会计教育培养的会计人才能否满足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职业能力需求,直接影响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会计职业在组织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发挥,从而进一步影响会计专业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并最终影响会计教育本身的成败。本文将在分析高校会计教育改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认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特征及其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我国会计人员职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和现阶段高校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全面的会计职业能力为目标,提出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改革的方向。
二、我国高校会计教育目标确定
( 一 )会计实务界之需: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能力 显性知识是指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编码系统如语言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指人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李刚、刘浩等(2011)分析认为,会计准则中的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被准则的条文所详细规范,并给出具体量化标准的内容,而会计准则中的隐性知识则是指那些在准则中给出了判断原则,但并未给出详细而明确的量化标准的内容。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006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较之原来规则导向的旧会计准则,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隐性知识明显增加了。准则中隐性知识的增加,确实赋予了会计人员更多的灵活性,但同时也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给会计人员掌握和正确应用会计准则带来了困难。为此必须了解隐性知识获取和传递的路径以对症下药克服困难。根据认识论中知识传递的理论,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书面方式来传递,即可以通过记忆等方式予以直接的掌握,而隐性知识难以形式化和书面交流,难以通过正式的研究和学习掌握,主要通过实践和交流来获取,同时隐性知识的传递还要求传递双方具有较高的理解力和相互信任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鉴于此,为了掌握会计准则的隐性知识并形成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须具备全面的会计职业能力,即除了掌握会计规则外,还应具备以下的条件:(1)深厚的会计理论功底。任何会计制度的安排均源于会计理论,要掌握会计准则的隐性知识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必须要有深厚的会计理论功底。掌握了会计的本质、职能、目标、对象、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了会计的发展历程,才能准确理解准则的规定以支撑业务分析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2)宽厚的相关背景知识。会计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识,会计人员在准则的规范下将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输入系统经过系列账务处理生成会计信息为各利益相关者使用。准则中隐性知识的增加,意味着只是给出原则性规定而没有明确的核算模板,会计人员只能通过精细的分析找出经济业务的实质后才能选择合适的核算方式。可见,经济业务实质的分析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起点和关键。然而,随着商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商业模式和交易方式不断创新,企业的经济业务日益繁杂,如金融企业出现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如金融互换、金融远期等业务相当复杂难以理解,会计人员只有具备了宽厚的金融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才能深刻理解经济业务的实质,选择合适的核算模式;另外丰富的背景知识也可增强会计人员的理解力,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快捷传递。(3)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在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的规范下,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原则性规定及业务事实进行分析、作出合理的职业判断,并最后确定具体的、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案;另一方面,由于隐性知识的掌握主要在于自身的实践和接触,会计人员仅当具备了独立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主动寻找、掌握和积累隐性知识,不断提升职业判断能力。(4)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由于隐性知识的传递具有言传身教的特征,而且要求传递双方相互信任并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因此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与人的沟通交流能力相当重要,需要与其他会计人员或注册会计师等进行沟通交流,获取隐性知识,提升职业判断能力,促进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5)较强的学习能力。首先,全面掌握会计准则中的隐性知识、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在校的培养,更需要在工作中边工作边学习边积累;其次,我国仍在致力于促进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增加避不可免。故要求会计人员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不断地去学习会计准则,掌握隐性知识并准确加以应用。
( 二 )会计实务界之困:会计人员能力不足引致准则执行不力 综观几年实施情况,由于会计人员准则执行能力不足导致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出现种种问题。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对会计准则的理解不透彻、职业判断能力较差,致使准则执行出现偏差。(1)职业判断能力不足致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受损。准则中隐性知识的增加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目前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合并、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资产减值等都涉及到职业判断。职业判断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判断所确认和计量的结果就是真实公允的;反之,就成为调节和操控利润的手段,直接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如公允价值确定的随意性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企业会计准则的亮点之一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目前已颁布的38个具体准则至少有17项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较之于历史成本计量更能反映企业资产的现实价值和经营的现实情况,从而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然而,要成功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科学公允地确定公允价值是关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当根据不同情形分别采用同类资产活跃市场报价、类似资产活跃市场报价和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如此原则的一句话在实务中应用起来却困难重重: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如何确定修正参数,或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如何选择估值模型和假设相关参数,会计准则均没有提供详细的指导,由于会计人员能力不足,难以掌握该规定的内涵,无法进行恰当的职业判断作出合理的处理,导致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其确定依据和确定方法不够可靠和公允,造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受损。又如“控制”确认的不恰当性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同时,是否具有“控制”还决定了对企业合并交易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判断结果,进而产生不同的会计结果。准则对“控制”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获取利益的权力。因此,几乎每家持有对被投资单位投资的上市公司都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依据控股比例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确定是否属于控制。而在执行中可见,由于职业判断能力不足,曾出现部分上市公司在未详细披露原因的情况下,将持股比例较低的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范围,或未将持股比例较高的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范围,有损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再如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的不合理性损害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离不开职业判断。按照准则的规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定会影响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并最终影响当期净利润的实现情况,如果确认不合理,必然影响当期净利润的质量。然而,由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足,执行中出现了个别盈利公司本期计提大额减值准备但未确认任何递延所得税资产,也有个别累计亏损金额较大的公司本期确认较大金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但在报表附注中却未披露任何相关的确认依据的情况,致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损。(2)理解准则不到位致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受损。如对会计估计变更相关规定不理解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其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上市公司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即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会计估计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因此,会计估计变更生效日期的确定显得尤其重要。准则规定会计估计变更应自该估计变更被正式批准后生效,为方便实务操作,会计估计最早可以自最近一期尚未公布的定期报告开始使用,原则上不能追随到更早会计期间。但是,从四年年报披露的情况看,少数上市公司对此规定不理解,错将会计估计变更的生效日期追溯到董事会审议通过之前,对之前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造成一定影响,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受损。又如对金融工具分类依据不理解损害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上市公司应结合持有意图和业务特点等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会计人员由于相关背景知识如金融业务知识不足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的缺乏对此规定不能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导致分类错误进而导致会计处理出现偏差,2010年甚至有六成以上的上市公司在报表附注中未按规定披露金融工具的分类依据,从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总之,由于会计人员职业能力不足,只要涉及到企业会计准则中原则性规定的应用,诸如此类的问题就层出不穷。
( 三 )会计教育之目标:培养全面会计职业能力 综上分析可见,企业会计准则中隐性知识增加的特点要求作为真正执行者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会计职业能力,而现实中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极大地受到会计人员职业能力不足的影响,致使会计信息质量未能全面得到提高,会计人员职业能力不足成为企业会计准则顺利实施的瓶颈。因此,目前不管是企业、财政部等相关监管部门还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都渴求高校会计教育培养出大批符合准则执行能力需求的会计人才去提高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这正是现阶段的“社会需求”,是确定高校会计教育目标的导向。很显然,现阶段高校会计教育目标的应是培养出具备全面会计职业能力、能推动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进而全面提升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人才。
三、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
( 一 )高校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会计教育目标过于理论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存在一个普遍倾向,即推行以学科供给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教师按照学科分类将系统、专门的会计知识传授给学生,以便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实工作中既定的会计应用问题(杨政,2012)。这种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缺乏与会计职业界的交流,进而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视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能力需求,向学生传授的仅仅是脱离商业实践、情境化的会计规则,必然导致出现会计教育落后于企业会计准则的能力需求扩展的缺口,阻碍全面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二,教学内容过于侧重会计规则。首先,过分强调专业化程度,不注重提高知识结构的通用性,对经济学、金融学等商学类基础课程重视不够,在课程设置上,会计专业课较多,而商学类基础课程相对较少,在教学计划上,从已开设的商学类基础课程看,不管难易程度在学时安排上均远远低于会计专业课的学时安排,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很难多角度去审视和理解会计,从而难以将会计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去认识日益繁杂的经济业务,不利于会计人员掌握和运用会计准则;其次,在会计专业知识的安排上,过分强调会计的规则性、忽略会计的职业判断和决策后果,传授会计知识时,重点放在会计准则的介绍上,对会计本质、目标、职能等基本理论的讲授往往过于简单,没有详细阐释每一项会计理论的形成以及对会计制度的影响,难以为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三,教学方法过于注重会计知识的灌输。目前高校会计教育大部分仍只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采用传统的三阶段模式: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做练习深化、课后作业巩固,只注重会计知识的灌输,一些课程如《中级财务会计》即使有实操训练,也只关注会计核算技能的培养,仅在教师的计划与演示下进行会计实操,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殊不知,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不足,将无法培养潜在会计人员的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沟通学习的能力,自然无能力去掌握会计准则的隐性知识并加以准确应用。
( 二 )高校会计教育改革的方向 为了培养符合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能力需求的会计人员,高校会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做出相应的调整。(1)重定培养目标。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应以社会调查为基础,充分了解社会及会计职业界的人才需求。现阶段的培养目标应解决会计界的燃眉之急,培养满足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能力需求、具有全面职业能力的会计人员,推动企业会计准则持续有效地执行。(2)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应以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会计理论功底和宽厚的背景知识为目标,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应适当增加经济学、金融学等商学类相关课程的开设;在教学计划上,应结合商学类相关课程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学时,或给予学生足够的自学引导;在会计知识传授的安排上,要重视会计理论的教学,学生充分认识了会计理论,必能更快更好去理解企业会计准则,提升职业判断能力。(3)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学生会计能力培养目标能否达到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满足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能力需求,高校会计教育的教学方法必须进行创新,以培养学生全面的会计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信息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及较强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旨在培养全面职业行动能力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正可解此难题。“行动导向教学法”已是德国等发达国家运用非常成功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强调“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在行动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增强自信、掌握知识、积累经验,全面提升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教学形式与传统的不同,不再是灌输式而是引导式教学;其授课形式不再是传统的三阶段模式,而是创新的五阶段:教师给出“工作任务”、学生分析问题、寻找理论依据、设计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是经验的运用,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其教学手段主要有六种,分别是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引导文教学、角色扮演、探索式教学、分组教学,其中分组教学是组织形式的切入点,包括分组、卡片记录、头脑风暴、演示汇报、海报制作等技巧,而其它五种是教学内容设计的切入点,都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为导向,只是教学媒介有所不同,项目教学以项目为媒介,案例教学以源于实践的案例为媒介、角色扮演以场景为剧本进行表演,引导文教学以引导性问题为媒介,探索式教学让学生探索后获得认知。在高校会计教育中,不同的课程可以结合各自的特点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达到培养全面的会计职业能力的目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虽然成功于职业教育,但由于高校会计教育本身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比较强,因此可以适用该教学方法。当然,在现行条件下高校会计教育中每门课程应如何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详细的课程改革和教学设计则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2]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会计研究》2008年第8期。
[3]李刚、刘浩:《原则导向、隐性知识与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会计研究》2011年第6期。
[4]杨政:《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会计研究》2012年第1期。
[5]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2006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上海证券报》2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