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改革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改革建议

篇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15-01

课程改革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通过反思教学实施的过程,体会到了新课程带来的喜悦和一些问题。教师需要放弃自己多年来所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和经验,积极接受和学习新的思想或知识,在舍弃与接受中发展。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得较慢,处理新课程的改革有些不理想,没能透彻的进行深入了解。那么教师如何应对好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转变呢?

一、区分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区别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是理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不同的课程观:旧课程观中的课程是文本课程,教师是传授者,因而教师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它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2、整合观不同: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材意识是第一意识,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则是第一要务,而新课程观则认为教必需服务于学,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首要的任务。所以,做好迎接新课程到来的同时,教师要认真深入的去了解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只有把他们区别开来,才能透彻的去展开教学工作。

二、新课程所带来的困惑与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是必然的。在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共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并于2001年9月1日起正式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新课改给我们带来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困惑与问题,我们部门、教师、学生该如何应该这些问题呢?

1、过多的活动不利于减负提质

有的科室未经整合就发文到学校导致同一时段内要参与多个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非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对学校对教师发号施令,甚至还任意调用教师(特别艺体教师)资源为其单位争光添彩。在较多的活动中,学校的工作计划常常被打乱,有时甚至面临较大的代课压力和安全管理压力,教师学生频繁参与这些活动挤占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在教学和活动的来回折腾中处于疲于应付状态,造成师生的倦怠心理。建议上级各部门对开展的活动进行整合,一年内不宜安排过多,两个活动期间应安排较宽裕的缓冲期,对每年必须开展的活动定时举行,形成常态。各科室发文给学校应当交综合科统一签发,签发时综合科应列出时间表,发现同一时间或两次活动间隔太短时,应调整时间发文或取消发文,以减轻学校和教师工作压力,从时间保证学校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

2、循环书籍的使用面临尴尬境地。

自循环书籍政策实行以来,我校在循环书籍的回收、保管和利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确实在资金节约、环保教育方面都做得不错,但是我们的工作并不被家长和学生接受。在家长会中,每次都有家长提出发放学生新教科书的请求,家长认为环保教育不是几本循环书籍就能做好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循环书籍节约不了多少资金,只要其它方面少挥霍少浪费,就可以保证这部分资金的需要,学校实在不愿定购的,家长愿意自己掏钱为孩子买。有些言论过激者甚至认为循环书籍的使用是教育的倒退。在对学生的调查中,许多学生认为教科书中前面学习的学生已批注过,自己学习还得记在其它本子上不利于保管。建议就循环书籍的现状开展全面调查,重新考虑或调整制定循环书籍政策。

3、放眼各地,现行评价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需要

篇2

关键词:汽修专业;课程改革;问题;建议

目前,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方向都是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就是把理论课与实习课结合起来的一体化教学。通俗地理解,就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逐步实现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由此可见,一体化教学的特点是: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课教师一体;教材一体化,即理论教材与实习课教材一体;教室一体化,即理论教室和机房一体。这两年来,笔者走访了省内一些技工学校,了解到所有汽车维修专业都已经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笔者所在学校更是把行动导向教学法专家请到学校,现场指导,并全面推广实施,还进行多次一体化教学比赛。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参与热情很高,也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最明显的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毕业后与维修企业的对接时间也缩短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存在的问题

1.一体化教学缺乏配套教材

虽然有些教材标明是一体化教材或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教材,但内容相对陈旧,很多已经过时,甚至只是在章节上做了一些“加减”,很多新车型、新技术都没有编进去。另外,教材里面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包括实习程序、实习作业都与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实际存在很大的距离。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如果单纯按教材进行教学,那将与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实际严重脱节,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及时适应生产岗位。

2.教师的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

特别是年轻教师,很多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从教,缺乏汽车维修经验,特别是缺乏汽车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经验。上课时,只能照搬教材,没有生动的维修案例来承载课程内容,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而部分原来的理论课教师由于缺乏汽车维修技术和经验,难以胜任课改后的一体化教学课程。虽然很多学校都在假期安排教师到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实习,但效果不明显,教师的汽车维修技术和一体化教学水平还是普遍不高。

3.教学设备严重落后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设备都以实训台为主,仿真程度低,整体性差,和“演沙盘”无异。学生实习时,在这些实训台上无法仿真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提高。即使学生在实训台上已经熟练掌握某个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但一到实车上,还是无法排除最简单的故障,甚至连主要部件的位置也找不到。

4.基础专业课仍然实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如机械基础、电工学、机械制图等,仍实行课堂教学模式,而这些课程的教师对汽修专业又不了解,上课内容往往与汽车维修的实际需要相脱节,也就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没有重点教学,与汽修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又占用了不少课时。如电工学中的变压器、电动机、电磁铁等这些内容是与汽修专业密切相关的,是学习汽车电气的基础,但很多基础课老师不了解它的重要性,往往只是简略带过。还有就是基础专业课没有与具体实习结合起来,对学习能力和文化基础都相比较低的技校学生来说,会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渐渐会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

二、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教材要密切与维修实践相结合

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维修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按照科学、合理、实用的原则,编写一体化教材,把过时或不适用的内容剔除出去,增加新车型新技术。同时,在一体化教材中,将职业知识与职业能力密切结合起来,将汽车维修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相关知识、相关能力及能力要求都明确写进教材里,强调对学生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培养,注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笔者在备课阶段,就把过时和不适用的内容删除出去,并把最新的汽车维修技术和案例加入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就能了解、掌握最新的汽车维修技术和行业要求。同时,准确把握“适度够用”的原则,这里的适度是指既不能减免基本的原理,但也不能照本宣科,把复杂的结构原理进行合理而必要的简化,让学生感到不难学、能学会。

2.教师要了解汽车维修的生产实际情况,掌握最新的汽车技术,了解行业的最新需要

笔者通过经常走访汽车维修企业,与往届毕业交谈及帮维修企业解决一些疑难故障和其他生产实际问题,掌握大量的最新维修案例,并把这些案例充实到教学实践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也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因此建议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师下厂实习制度,并进行跟踪考核。笔者的一贯观点是:要学生对汽车维修感兴趣,教师自己先要对汽车维修和教学感兴趣。只有这样,整体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提高。

3.教学设备要与维修实践相结合

教师可以把实习课室布置成模拟维修车间,尽量使用仿真程度高的实习设备,并结合实车进行实训,让学生在学校就了解和感受到维修企业的作业气氛,熟悉基本的维修作业过程。这样不但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容易实施一体化教学。如进行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实习时,教师先让学生把发动机从实车上拆下来,再按技术规范进行维修,然后装上实车去进行启动试验。笔者这几年一直按照这个原则设计一体化教学的具体环节,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顶岗实习时就已经熟悉维修企业的作业程序,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4.把基础专业课的内容拆分并融合到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中去

目前汽车维修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主要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控系统维修等几大模块。建议把基础专业课的内容根据“适度够用”的原则,分解渗入到汽车维修专业课的一体化教学中,把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密切结合起来,也就是在学生学习汽车维修专业课时,每当要运用相应的基础专业知识时,立即结合汽车维修专业课进行学习。由于有实物演示相关结构原理,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如原来机械基础课程中的齿轮传动,学生如果只在课堂上学习,会感到很抽象,既难理解,兴趣也不大。如果在学生学习汽车底盘维修课程中的变速器时,结合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学习齿轮传动,学生就不会感到抽象和枯燥,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总之,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维修企业输送技术人才。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就一定能使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使汽车维修专业成为深受学生喜爱和社会满意的专业。

作者:莫德平 单位:广东省云浮市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敏.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信息,2009(9).

篇3

关键词:小学;新课程;问题;优化建议

教育是国之根本,而小学教育更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对小学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小学课程改革便是其中一项。小学课程设计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但我国的小学课程改革并没有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本文对目前我国小学课程改革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

一、小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改革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在改革中呈观望姿态,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号召下,不少教师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培训,包括对新课标、新方法以及新理念的学习。但是,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了理论学习,并不能将理论知识系统化,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也没有太强的针对性,所以很多时候无法很好地将课程标准理论应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来。另外,一部分教师甚至对小学课程改革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对新的教学观念和新的教学方法理解肤浅,以至于无法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只能继续采用老方法。这么一来,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古板而陈旧,课堂上只要端端正正坐上一节课就算完成了任务,一节课下来几乎全是教师在讲,学生的发言机会以及和教师的互动机会少之又少。这种教学方法一旦长久下去,势必会对学生的主体性造成影响,使学生的思维出现僵化现象,并会降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的状况。

2.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少且活动效果差

小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充满生命、愉快而丰富的过程。这种感觉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深刻体会的,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比较严谨,学生就往往像无法思考的空壳,不能发挥出主动性与创造性。小学生课程改革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现象而设计的,但事实上,很多教师无法完全理解新课改的真谛,在教学中机械性地套用理论,表面看着课堂足够活跃,其实只是形式化了而已。也就是说,真正让学生动手实践与自主探讨的机会是非常少的,即使有这样的机会,由于教师无法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活动或无法及时总结指正,整体活动也收效甚微。

如果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很好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导致课堂活动无法发挥作用的话,说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或所提问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内容涉及的知识范围太广,让学生不知道该怎么迎合教师。有的时候学生就某些问题提出质疑,但是针对的方向不正确,这同样需要教师的安排,如果教师能够安排好课程,一切自然不成问题。所以说,为了进行小学课程改革,除了要增加学生的讨论活动外,还应注重活动的实效,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与探索能力。事实上,这一点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二、小学课程改革的优化建议

1.转变对小学课程改革观念的认识

传统教学观念受学生升学就业的影响,注重知识传授却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些学校或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把整个课堂都用来教授新知识,导致课堂内容重点不明,学生无法真正掌握知识,越来越像无法思考的躯壳。所以,随着小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领导和学校教师都应该转变对小学课程改革的认识,更新课堂教学模式,抛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迎合新时代的需求,进行全新的教育。事实上,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在小学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通过积极学习而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理论学习和死记硬背,而是通过适当提问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2.更新小学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课堂改革的推进需要教师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系统的知识,培养应该具备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在课堂上多多设置活动与操作环节,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学方法不同的话,教学效果也会不同。就具体方法来说,可以利用主题报告、小组合作、课堂答辩等方法来进行,为了提高新课改的实践性与教育性,也可以开展更加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知识竞赛等。

我国小学的课程改革政策虽然进行了多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然有很多困难和阻力需要解决,有很多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改善。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挑战、进展缓慢等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出了问题而无法解决。所以,必须正视这次挑战,勇敢地迎接挑战,真正发挥小学课程改革的优势,排除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为全民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昱西.新疆民汉小学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篇4

一.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

大力探索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形势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按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掌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

按教学大纲规定必做的分组实验,采用一人一组,总体安排,并将学生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理解能力差,反应较慢,动作缓慢;第二类是思维敏捷,动作粗糙;第三类是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强.不管哪类学生整个实验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必要时答疑引路.另外要还改革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不要求统一的格式,只要求与中学物理教学相联系,写出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有何不足.

二.改革考试方法,加大实验考核力度

考试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几个部分组成,三者的比例为2:2:6.平时考核内容包括上课到位率、认真程度、实验报告的书写等三个方面;理论考试可全面考查学生掌握实验基础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方法是在期中、期末考试卷中加大实验理论题的比例.操作考试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实验操作能力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加以分解,并按实验内容难易程度将考试分解为考基础实验,一般以大纲中规定必做的实验为主,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学期期中、期末前两个星期内.

三、利用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抓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同时,努力开拓实验教学的新构想,探索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新路子.设计物理实验需要灵活、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物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学生:(1)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2)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选择实验仪器;(3)设计独特的实验构思;(4)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因而利用设计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1.性实验选题的原则

设计性实验选题的原则是不要求突出实验内容的复杂性,题目只给出实验目的和要求,由学生根据目的要求去独立查阅资料,独立制订实验方案,在自己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设想,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去解决,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2。设计性实验类型

从设计性实验形式上,我们将设计性课题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给定某种仪器设备,要求完成某一物理量的测定或某一物理现象的观察研究;第二,只提出测量要求,不限定实验方法和所用仪器,完成某一物理量的测量任务.

3。设计性实验内容的分类

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篇5

关键词:课程改革;现状;翻转;意见和建议

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适应让我们更好地落实我们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我们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也是如此,通过改革,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朝着更科学、先进、合理、人文化的方向迈进。各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积极的变化:教学中注重启发诱导,注重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融入大量的素材,开阔视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积极性有了些许提高,师生关系融洽,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更多地是中职生学习的引导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每个中职生得到全面发展,进而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率。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的现状

中职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注重形式主义,一味地去学习课改成功的学校的做法,部分学校语文课程的预设性过强,让原有的快乐阅读失去了原本的美感;在作文教学上,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内容却显得单调,也没有很好地突破。再加之应试教育干扰,中职语文教师在课改的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究其原因,既然是改革,说明没有什么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可以借鉴,故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不懈努力,敢于面对现状,迎接改革的春风到来。目前的现状如下:

1.过于依赖省标或国标语文教材,缺乏自主性。我们通过研究语文教材会发现:不管是高教版还是浙教版或是其他版本教材,他们都是以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文章、事例等作为语文的选材对象,因而在课程理念与方案上忽视了中外文化的差异、经济的差异以及教育水平的差异。如果完全依赖这样的教材,我们语文教师就会进入死胡同,为了教好语文课文、词组、语法等而教学,仅有的教材内容,学生也没有学习到。失去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

2.在语文教学上过多模拟照搬,流于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涌现了杜郎口中学等一批名校教学改革榜样,这些学校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所以,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学习名校的热潮,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校完全不考虑自己学校的现实情况,学生的学情,教师的师资水平的差异性,一味地照搬照学,这种完全模拟照搬的做法,没有考虑到差异性和个性化的需求,不仅会严重地扰乱了他们自己学校正常的教学,而且还会水土不符,影响到学校的高层决策,要不要继续进行教学改革。

3. 语文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就是现代化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诸多变化,极大地扩展了师生的交流媒介,扩大了知识视野,语文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我们的语文课堂因此而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形式多样,于是,许多中职语文教师就花了大量的时间到课件的制作上,把语文的教学课件做的图文并茂、声音和视频同步采用,如此一来,语文教师认为中职生在声音、灯光、视频等现代化媒体助力下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习多姿多彩,学生学习一定是快乐的,知识是可以全部接受的,因为老师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和策略都已经为学生准备好了,学生们只要在课堂上加以消化和吸收,便可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其实,教师还是没有真正理解现代化教学的真正内涵,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提升,更谈不上什么人文素养的形成。

4.传统评价无法改变,语文教学“唯分数论”的现象还经常存在。虽然许多教育机构主管部门在不断加大教育考试改革力度,不再一考定终身,想要改变将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这一应试教育弊端,说到容易,要做到是非常难的。因为许多老师的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认为我们的学生比其他学生优秀,看分数就知道一切,其实不然,分数只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上的一个阶段性检测,不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真正的能力。

二、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不止这些,还有许多,但是,这几个问题是比较突出的,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用什么策略来妥善解决呢?以下是笔者对以上问题所提的建议。

1.重视标准教材,编写校本教材,两者同步使用,共同促进语文成绩的提升。不管是省标还是国标中职学校语文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注重了全局性,但也有一些值得改善的地方,比如: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上如何权衡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强国,民族众多,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在我们的农村地区,现在仍保留着许多可贵的非物质文化和传统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和传统文化其实就可以当做学校的校本课程来开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完全可以在学习非物质文化和传统文化活动中贯彻落实,这不仅使我们中职学生可以接受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也是对我国优秀非物质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每个地区或学校有了当地特色的校本教材作为补充,可以改变我国教材比较单一的现状。

2.学习先进课改经验,敢于语文教学推陈出新。进入21世纪以来,杜郎口中学等一批名校教学改革榜样作为样板,为我们其他各类学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我们其他学校要善于学习该类课改先进学校的语文教学的改革举措。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的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本地本校学生的学情,教师的师资水平的差异性,多考虑到各种差异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在教学上要敢于突破,在教法上要敢于创新,不仅会促进了我们自己学校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改善,而且还会实现教学的延续性,落实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3.借助翻转课堂,开拓现代化教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首先,我们要善于了解我们的学情,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制作微课,将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上传到我们的教育网空间,并告知学生如何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时间和需求不一样,通过微课的这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先学,老师后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完美体现,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上,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及时答疑和解惑,促进学生的语文成绩的整体提升。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师通过制作精美的课件吸引学生眼球,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形式多样,极大地扩展了师生的交流媒介,扩大了知识视野,语文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我们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与学更加多姿多彩,学生学习一定是快乐的,知识是可以全部接受的。最后,再次通过翻转课堂原则,在教育网空间上布置分层性、多元化的语文作业,一改传统的统一模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便可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和高转化。教师通过以上改变,不仅学生知识的接受和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更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全面落实,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4.采用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完整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最根本的是要改革现有的语文考试制度,不能“唯分数论”,更不能以一次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差,是差等生等,否则,我们的学生将失去信心,对未来的学习不利,对学生本人也不公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新课改上,只有使我们现有语文考试制度与实际实行语文的考评方法体系相协调,注重科学性,强调以学生为本的评价方法才真正能够落到实处。从学生的成长出发,不能用单一的传统的评价方式(唯分数论)来衡量所有学生,我们应该将形成性评价与最终性评价相结合来评价学生,如此一来,教育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将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个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

篇6

关键词:中职会计 课程改革 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212-02

北京市教委启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改革工作,海淀区两所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全程参与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工作。作为海淀区会计专业专职教研员,笔者参与了课程改革工作并深入到一线课堂听课、发放调查问卷、与教师、学生座谈,调研海淀区会计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改革项目教学现状。

1 课改背景

作为教育大区,海淀区一直致力于将教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海淀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定位是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发展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客观方面,教学软件、硬件水平达到实施课程改革项目的要求。会计专业银行实训基地、综合实训基地、模拟仿真教室、电算化教室现已投入使用,为一线教学提供硬件支撑。同时,国际国内职业教育培训、企业讲师进课堂等活动加大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为一线教学提供智力支持。在主观方面,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是课程改革内驱力。传统“填鸭式”式教学导致教师费力、学生厌学、教材脱离工作实际,不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限制了教师和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海淀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工作势在必行。

2 课改成果

2.1 理念转变

自从项目启动以来,学校加强与企业行业人员、课改专家、教学专家的密切联系,共同开展课程改革工作,强调专业设置密切联系岗位要求、课程内容标准对照工作标准、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工作内容的原则,实现了“四个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填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转变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注重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多元评价方式,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2.2 课程安排

北京市海淀区共有两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会计专业,均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学制三年,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毕业实习四部分,分别占课程总数的31%、30%、3%及36%。其中,两年内完成14门专业核心课程,共计1008学时。(高一年级完成五门课程,高二年级完成九门课程)

2.3 课堂教学

2.3.1对接实际岗位要求,设计课堂教学

结合我区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及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对接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教师合理选择课程载体,编排设计课程单元内容。例如,《创立企业》以完成创立企业的实际工作为载体,分设筹备工作、企业创立、处理经济业务和事项三个单元。其中,企业创立单元按照企业创立办理流程(工商注册、税务注册、统计注册、银行开户、划拨注册资金、其他事项及文件的归档保管)设计课程内容。

在具体课堂教学设计中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按照工作流程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同时提升工作胜任力。以工商注册课堂教学设计为例,按照工商注册办理流程(网上申报企业预名、提交表格、验资报告、领取执照),教师借助网站、实训基地模拟实际工作任务,构建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设计。

2.3.2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强调“理实一体化、课程综合化”,即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一体化、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综合化。教学过程呈现完整工作过程,教师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或模拟情境的行动导向教学实践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能力,树立职业道德,真正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自主构建自我知识体系和形成职业能力。以银行存款清查为例,综合《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和《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两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整合实际工作中应用到基础会计、银行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知识,设计手工对账和财务软件对账任务模式,使学生全面掌握出纳工作手工、电算化期末账务处理方法。

2.3.3引入真实企业标准,评价课堂教学

与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改革相配套,在评价标准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行业标准相结合,邀请企业讲师进课堂,辅导学生建账、登账、记账、结账等实际操作,对接企业操作规范和员工考核标准;在考核方式上,从单一闭卷考试,改为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实操考核、过程考核多种形式并存;在考核内容上,死记硬背的东西占很小比例,重点考核知识应用、能力水平、实操技能,实行多元化评价方式。

2.3.4教材实用

教师围绕会计工作过程、贯彻现行会计准则、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升会计职业能力为原则设计14门专业核心课程,将一个公司案例贯穿于每一章节始终,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当前,我区共自编会计专业教材十四本,体例设计务实、编排形式多样、资料丰富时效性强,已全部投入一线课堂教学使用。其中,《创立企业》和《税费申报与缴纳》两本教材正式出版发行。

海淀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教学理念、课程、课堂、教材四个方面的课程改革工作初显成效,不仅构建了理实一体化课堂氛围,激发了学习兴趣,实现了做中学,而且提升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形成教师会教、学生乐学、教学相长、课堂和谐的良好局面。

3 问题

3.1 课改授课师资教研能力、实践能力未能与时俱进

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改革实验项目会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指出:“教师要求具备‘双师’素质及良好的师德;具有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熟悉企业会计工作流程;具备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是教学、教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据调研,我区会计专业教师均为师范院校毕业、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导致运用课程改革新理念探索不深入,对最新会计动态及政策法规不敏感,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3.2 教材理论知识分布缺乏系统、编排欠缺整体筹划

在课程改革实验项目实施阶段,14门核心课程没有材,由一线授课教师编写。由于教师缺少教材编写经验、课程编排体例不统一、内容逻辑安排不严谨,同步开展课程之间教学内容存在交叉等情况,造成课程内容重复繁杂,知识链接不连贯,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会计知识。同时,由于理论知识“适用”、“够用”原则并且打散、分布在14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中,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论架构不系统、迁移运用能力较弱,对学生深入学习会计知识构成了不利影响。

4 建议

4.1 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师

当前,海淀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到80%,今后将进一步拓宽各种渠道,开展校企合作师资培养项目,充分借鉴银行、会计事务所等相关机构的内部员工培训经验,为教师积累一线企业工作经验提供有力支撑;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尝试建立“股份制合作企业或办学机构”,创设真实工作氛围,积累真实工作资源,提升实用经验技巧,实现由“双师型”教师向“理实一体化”教师的转变,全面促进教研、科研、实践能力的提升,成长为“教学专家+职业人”,满足课程改革工作的要求。

4.2 构建海淀职教特色教材

建议学校组建编写团队及专家指导团队,宏观统筹14门课程教材的编写;建立教材质量保障机制,全面统筹、修订、审议教材并定期反馈,满足教学质量的需要。在内容安排上,适度增加技术类、服务类应用型会计专门化人才所需的个性化内容,以满足海淀区中小型企业的用工要求,提升就业竞争力;合理补充理论扩展知识,为学生构建会计知识体系坚实保障。在编写体例上,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增强教材的可读性、生动性、趣味性,形成海淀区职业教育特色教材。

总之,海淀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工作构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理实一体化课堂氛围以及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源,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取得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史瑞玲.会计教学模式应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J].教学探讨,2010.7.

[2]姚安,何江华,黎国玉.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教学模式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篇7

一、改革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课程教学方法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1)重灌输式,轻参与式。尽管历经多年的教学改革,但是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很突出,教师缺乏启发式,学生缺乏参与式,严重压抑了求异性思维,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沉闷。(2)结论型多,问题型少。一般情况下,教师没有充分地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也没有足够地提出问题。(3)以封闭式教学为主,常常表现为一本教材、一份讲稿、一张试卷,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难以引导学生去查阅广泛的课外内容。(4)重分数,轻能力,学生往往为了应付考试,不惜死记硬背,丧失了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5)书本知识多,实践过少,即过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策略

2.1深化传统理论课程

所谓深化传统理论课程,主要指把原有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分解为现代教育学基础、教学论、教育评价、心理学基础等课程,这些分解的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到专题研究,深入到具体环节的操作,以及深入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例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评价、班级管理的策略,以及学生心理辅导技巧等等,这样可以宽厚和坚实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质,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2.2设置开放课程

设置开放课程主要指把课程置于社会发展的文化环境之中,然后进行设计与调整,为了使高师教育能够切实地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并及时反映出新的教育理念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建议增加一些小型化、专题化、即时性的课程。通过新增加的课程,不但能够及时地把基础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反映到教学中,而且能够把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国内外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吸纳到教学之中。首先,把师范生置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背景中,增强师范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紧迫感,将其置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中;其次,使师范生广泛地了解教育学科群中相关学科的理念知识和国内外科学知识,不断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不断强化他们的职业素质。

2.3拓展操作课程

拓展操作课程,主要是为师范生打好扎实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操作课程以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训练和教学技能的培养为主,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形成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技巧,以及培养其实际组织教学能力的核心课程。对于教育专业化而言,不但要求师范生具有一定的教育基础理论,还要求师范围生拥有包括教学、教育、诊断、评价、咨询等方面的技巧知识。但是,当前开设的学科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教学技巧已经满足不了更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即拓展操作课程已迫在眉睫。首先,需要加强传统操作课程,开辟现代教学方法,研究现代学习方法,网络教学技术等操作理论课程;其次,需要将操作课程理论与实际进行相结合,不断开辟教学设计课程、问题研讨课程、专题性的诊断评价课程等等,以便适应现代科技在教学手段上的拓展和教学方面的更新,从而满足当前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综合能力的根本要求。

2.4整合实践课程

作为教育课程的实践课程,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关键环节。首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不断更新教育实习观念,使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结成三位一体的长期合作关系;把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成为能够与教师科研实验基地、青年教育锻炼基地、骨干老师培训基地等多位一体的稳定教育基地,以便为教育实习的效果提供有力保障。其次,需要将学校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比如:教育调查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将它们与教育见习、实习整合成为一个目的明确的综合性实践课程。通过综合实践课程,学生不但可以更多地了解教育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系,而且能及时地了解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同时可以将整合实践课程与开发自动课程进行有效结合,尽量由学生自主地选择、开发与设计,并自主地付诸实践。实际上,大部分综合实践课程应当作为自课程,然后由学生亲自设计活动方案,让学生自己组织实施,让学生自己总结活动的成效。不管怎么说,加强教育实践课程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把教育实践要点分布于整个教学过程,使之形成序列化,这样可以实现连续性的系列化实习,从而使单一化的实习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篇8

关键词:高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03-02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3G发牌后,形成一条包括3G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信息服务在内的通信产业链,对相应的业务技能人才需求将呈现阶跃型的增长态势,这对高职高专层次通信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同时也对其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以学校为主体,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改革与建设《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利用移动通信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弊端与改革思路

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以无线与移动通信理论为主,采用章节教学,缺乏实践应用环节,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院校专业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学生日后的就业面向多集中于一线操作岗位,因此,基础理论方面应以理解、了解为主,不必做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课程中应该多介绍移动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所以,在课程设计中应体现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的变化以及实践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的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定位

《移动通信技术》应该建设为通信技术专业(或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组网技术以及工作过程;掌握3G的系统结构和关键技术,以及基站设备运行与维护基本技能。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

本课程目标应该面向移动通信、无线通信制造业及通信业务部门、应用部门以及工程安装部门。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及设备运行维护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具有能实现简单设计方案的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岗位、设备运维服务岗位,以及销售服务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职业标准为依据,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按照“社会需求分析——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转化——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组织——评价体系建立”七个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使整个开发过程形成一个良性有序的循环过程。

(四)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模块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建议将学习领域主要知识点分为三大部分共4个模块,如表1所示。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模块,由理论和实践内容共同构成,两者学时比例约为1∶1。在课程内容的取舍上,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训项目加强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表1中的4个教学模块分别对应4个学习领域——专业基础、GSM网络基础、CDMA及3G基础、3G基站运维知识提升。

(五)多情境教学方法

工学结合法 以工学结合为教学理念,将日后本专业学生就业所需岗位技能与知识体系融入教学之中,开设多个实训项目,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在一起。

任务驱动教学法 对于理论教学的重点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教师设计感知性、验证性实训项目,促使学生自己去体验,去理解网络的布局与关键技术,以此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过学生在任务中发现问题来引导理论教学,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境模拟教学法 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具有一定问题分析能力的基础上,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精心策划和指导,布置实际工程案例任务,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以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规范、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利用现网运行的设备环境,进行设备专业实践知识的讲授。通过这个方法的应用,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锻炼。

讨论交流与激励教学法 在讲授理论教学内容时,可尝试运用讨论教学法。在实施讨论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精心拟定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讨论问题,在上课前向学生布置课题。课堂的讨论过程可分小组进行,每小组一般5人,小组讨论后,再由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做讨论的总结工作。

(六)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对学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基本上都依据专业教学计划来组织。实验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实验方式大多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也参与了实践教学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要实现项目化教学,必须改变现有实践教学方式,以任务单的形式分配实践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某个项目,从而改变“灌”、“压”、“束”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造性应用能力。项目化实践教学可以遵循如图1所示的8个步骤。

(七)360度考核方法

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包括学生课堂考勤、课堂表现考核制度;学生课程作业评价制度;学生实训操作评价制度;理论、实践过程化考试制度。其中,学生课程作业和实训操作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主要由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四部分组成,既要重视结果的正确性,又要重视学生学习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态度、做事规范程度、完成作业等过程评价。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懂得公正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公正地评价,并能够坦然地接受表扬和批评,可让学生更自信,更懂得尊重他人。

课程发展设想

该课程改革在我院已经实施两期,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也在不断修改和完善。第一批毕业生实习单位已落实,用人单位反映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基于当前课改现状,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教材建设 目前市面上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践技能教材严重不足,理论内容过多过深,适合高职高专使用的具有实用性、前沿性的教材缺乏。只有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教材,才能保证教材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反映企业生产岗位最新技术要求。

实训室建设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融合。因此,要加强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与程控交换、光传输系统等课程的联系,搭建能够体现实际运营网络“全程全网”概念的通信技术实训室,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由课程改革推动专业改革。

职业资格认证 引入国内通信行业的相关认证项目,如华为认证或中兴认证等。教师应以习题课的形式向学生提供相关认证考试的理论和实训题目,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1]程宁.高职专业教学改革浅议[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8):15-18,21.

[2]李贤政.对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7):52-53.

[3]徐淑芝.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19-20.

[4]欧阳凤,李明.基于南洋理工学院经验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101-103.

[5]徐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高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实践[J].科技信息,2010(33):263,246.

[6]马晓霞.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134-136.

篇9

一、课程的结构性调整

文艺学作为中文专业二级学科,担负着传授文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艺观念!训练学生理论思辨能力和评论写作能力等任务。而高校原有的文艺学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问题,文学概论和马列文论、美学概论这三门必修课之间内容多有重复,缺乏递进关系。1982年,“文学批评”作为选修课开设,并于1986年升为大学本科必修课。90年代以来,从文艺学在整个中文系课程结构中的定位出发,教研室结合教学实践和当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艺学课程体系再次作了结构性调整"在合理安排教学时数的前提下,将文艺学的必修课设定为“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三门,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提供初步的文学常识入手,进而要求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文艺理论基础知识,第三阶段则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文学批评的实践能力。现分述如下:

“文学文本解读”:中文专业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每周二学时。该课程选取中外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进而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在讲授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心态,尽可能消除中学应试教育和社会低俗趣味的负面影响,使大学一年级学生完成从中学的语文学习到中文系的文学研究的转变,为他们下一步学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课程打下基础。

“文学理论”:中文专业一年级下学期至二年级上学期开设,每周二学时。该课程以文学基本范畴和基础理论为重点,简明系统地讲授文学的特征、功能、创作、传播、接受和发展的规律等,帮助学生确立开放的!发展的具有兼容性的文学观念。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文艺理论基础知识,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习惯的培养和提高。

“文学批评”:中文专业三年级上学期开设,每周三学时。该课程主要讲授文学批评的性质、文学批评方法、文学评论的写作等内容。教学中突出文学批评当代性和对话性的特色,一方面努力展示当代文学批评的最新成果,同时又提示学生在吸收各种理论的合理因素时应识别其极端性和片面性。该课程强调实践性,通过讲授批评方法的操作层面,有效地指导学生从事批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评论文学现象的实际能力。由此,我们在文艺学课程设置上逐步形成了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文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文学批评学为特色的教学格局。文艺学的其他课程如马列文论、西方文论、美学、古代文论等被列为选修课,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这些课程不再重复必修课的内容,而是在各自领域深入发掘,从不同方面深化文艺学的教学,从而较好地处理了文艺学系列课程的系统性和相关性问题,力求做到文艺学各门课程分工而不遗漏,配合而不重复。这样不仅优化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而且使学生获得更多地选择余地,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文艺学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课题作为科研立项,以培养其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系统的教材建设

随着课程体系的改革,教材建设成为一种必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认识到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如果教学内容陈旧,即使教学管理十分到位,教师教学态度非常认真,也难以获得好的效果,甚至会南辕北辙。近几年来,文艺理论教研室着重抓了文艺学几本必修课的教材建设。

从1996年开始,教研室成立了《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原理》教材编写组,设立总主编和分册主编制,教研室九位教师参加了教材的编写。大家在王先霈教授的带领下认真研究,集思广益,从教材的编写原则到提纲、体例乃至一些具体问题均充分讨论,反复协商,并在教学中多次实践和修改,力图使该系列教材具有较高质量和较广泛的使用价值。经过近四年的艰苦努力,文艺学系列教材于1999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文学文本解读》设“导言”、“诗歌文本解读”、“散文文本解读”、“小说文本解读”和“戏剧文学文本解读”五章,每章根据相应的文体特点,选择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并结合若干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加以解读,其主要目的是激起、诱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的纯正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感受力和文学阅读能力。《文学理论》以讲授文学的基本范畴和基础理论为重点,深化对文学本质特征的认识。全书分“导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形象”、“文学文本”、“文学种类和体裁”、“文学创作”、“文学思潮、流派与类型”、“文学接受”、“作为活动的文学”等部分。该教材以文艺理论为主线,兼及中国古典文论、西方古典文论、西方现代文论,对文学的特征与功能,对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和发展的规律,对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的性质,作了系统的阐述。通过对这些问题分门别类的研究,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文艺理论基础知识,建立一种开放的、符合文学本体特征的文学观念。《文学批评原理》是在广泛吸收中外文学批评理论特别是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对文学批评所作的系统建构。该教材分为“绪论”、“功能论”、“主体论”、“文学批评方法”(上!中!下) 、“文学批评文本”和“文学批评的写作”等章节。概括地说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文学批评的性质、历史、功能和文学批评的主体因素,属于元批评研究。第二部分“文学批评方法”为该教材重点,具体讲述了各种文学批评方法的基本特征和操作步骤,列出的具体批评方法有:社会—历史批评、道德批评、印象批评、心理学批评、文化学批评、文体学批评、新批评、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解构主义批评、读者批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等计十二种。第三部分讲述文学批评的文体和写作技巧。该教材旨在通过展示文学批评方法的多样性,以培养学生从事文学批评的开放心态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在教材编写中,编写组力求处理好三个关系。

转贴于 一是教材与专著的关系。教材与专著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首先,它们都需要吸收和综合前人的成果,但教材,特别是大学本科教材,应具有更强的知识性,它主要是整合本学科国内外的主要成果,而不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只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立自己的学说;其次,教材与专著都追求学术性,教材也需要建构一个明晰的专业知识框架,但教材的学术性则表现为一种理论上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它力求客观地体现本学科学术的历史和现状,不排斥与编者相左的观点。

二是教材编写中民族性与开放性的关系。传承和光大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文科教材义不容辞的使命,这也是文科教材有别于工科教材之处。但同时教材编写又不应囿于一国范围之内,它应该具有世界意识。创新离不开借鉴,及时追踪国际学术进展,吸收本学科的最新成果,这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教材的生命力所在。如何对中外文学理论批评作进一步整合,加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本土化的建设,是编写组在教材修订中须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三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在教材编写中,编写组突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除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外,还力求帮助学生形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和学科思维习性,并在教材中展示了批评的可操作性,如提供多种批评视角,列出分析作家作品的具体步骤等,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文艺学系列教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钱中文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童庆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陆贵山教授评审鉴定。三位专家对这套教材给予很高的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编写组做了相应的修订。文艺学系列教材出版后获得了较大的反响,任课老师和学生对这套教材反映良好,肯定该系列教材在文艺学教材改革中的创新意义,认为“这套教材无论从整个教学思想的改革、新课程体系的设计还是教材内容的编写方面来看,都显示出强烈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套教材现已在全国各地近29所院校使用,截至2003年元月已印刷四次。目前,在这套教材基础上修订的《文学欣赏导引》、《文学理论导引》、《文学批评学导引》已列入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计划”。

在教材编写中,编写组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学内容的改革需借助科研的推动

在教材编写中,教材内容必须不断追踪和吸收本学科的前沿成果,才能使教材具有当代性和新颖性。编写组以教学改革为契机,将教材编写与科研结合起来,不断地把科研成果运用于教材编写中去,以教改带动科研,同时又用科研推动教学。文艺学系列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就是教学和科研结合的一个很好的尝试。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一方面改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使日常教学工作不断更新和深入。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文艺理论教研室初步形成了以文学批评学研究为龙头的教学科研格局。

2.充分发挥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群体力量的作用

在教学改革研究中,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凝聚力的有力保证,在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中,文艺学的课程改革和教材编写都是在王先霈教授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的。与此同时,教研室九位教师的团结互助,齐心协力,也是这次教改项目能如期完成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的教学改革中,没有群体优势,是很难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

3.上级部门的支持

在教材编写中,教研室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和华中师大教务处的大力支持。“文艺学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被教育部高教司列为第一批“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同时,华中师大教务处拨出专款作启动经费。国家教育部和华中师大教务处的资助,特别是学校领导和教务处为教学改革提供的诸多支持,使得这次教改试验得以顺利完成。在从事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中,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是一个重要因素。

篇10

[关键词]高师 合唱与指挥 改革 建议

合唱指挥法的教学是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关于合唱指挥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教学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中小学校的合唱教学及社会性质合唱活动的水平。尤其近年来,随着社会性的合唱歌咏活动的蓬勃发展,对于培养较为专业的合格合唱指挥人才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合唱指挥法教学的研究也就显得越来越必要了。但是,目前该课程教学踯躅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学生毕业后胜任合唱排练和指挥工作。

一、当前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师范院校“合唱与指挥”教育不断进行自身的教学改革,但目前其教育现状并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常把“合唱”与“指挥”作为两门课程进行教学,把合唱课变成了“视唱课”、“声乐课”,指挥课变成了“体育课”。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模式严重不适应需要

目前,师范院校的合唱课多是专业合唱团合唱排练的教学模式,学生以合唱队员的身份被定位于某一个声部,教师从音准、音色、音量、感情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专业性地合唱排练,其教学过程往往是偏重近期的演唱效果而忽视长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及教学组织。因此,由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对“合唱教学法”的系统学习,他们往往只会“唱”合唱,而不会“教”合唱,不懂如何用恰当的语言组织教学,更不能适应将来中小学合唱教学工作的需要。

2.教材内容存在缺憾

音乐教材是音乐教师和学生学习音乐时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主要媒介。目前我国“合唱与指挥”相关教材都是含有一定的合唱训练和指挥技法知识;大量篇幅是中外经典合唱作品的选编,且偏重于成人混声四部合唱曲。缺少欧洲早期优秀的宗教合唱作品、当代国内外流行的合唱作品的选编,以及适合现今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能够体现师范教育特征的、能指导中小学合唱活动、突出实践环节的“合唱与指挥”课程教材。

3.专业教师的欠缺

近年来,虽然我国高师“合唱与指挥”教育发展很快,但仍缺乏专业的合唱指挥教师,合唱课多是由声乐教师、器乐教师或理论课教师兼任授课,亦或由院系选送教师到专业院校进行短期进修培训,这就造成合唱课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系统的“合唱与指挥”教学方法。而根据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的授课内容及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该课程教师的要求并非单一的声乐、器乐或理论教师,而必须是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

4.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受音乐学院办学模式的影响,师范院校的学生多重技能、轻理论;重单科领域的精深技巧,轻专业知识技能的均衡性和通用性;重专业学术水平,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以及综合人文素质的养成。同时,由于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师缺乏科学的合唱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贯彻师范性、实践性的教学原则,以及学生中存在“声乐好,合唱就能唱好”的错误思想,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学习效率不高。

二、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的建议

1.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

要合理安排知识点,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安排应讲究科学与合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点,为他们以后进一步研修合唱与指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编写适合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的优秀教材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高在合唱与指挥的训练和教学过程中所选的合唱作品在风格、形式、类型以及题材上应该多样化。在高师合唱与指挥教材曲目的选编中,要充分地体现合唱艺术的民族性。此外,高师合唱与指挥的教材中,还应选编一些不同时期优秀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合唱精品。

3.加强高师合唱教师队伍建设

新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新型教师,合唱艺术的创新教学呼唤合唱教师的创新素质。合唱教师除了具备普通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备现代教育的理念和一定科学研究的意识,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基本能力和反思评价的能力。

4.完善配套的辅助教学体系,突出趣味性

一方面,要建立兴趣小组、多参加艺术实践、广泛接触作品等措施,以此确保《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之余,还应定期安排和举办一系列的合唱作品欣赏讲座,充分利用一切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欣赏优秀的合唱音乐会,观摩优秀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对世界一些著名的合唱团队演唱的优秀合唱作品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详细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合唱声音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合唱鉴赏力。

总之,我们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汲取国际先进的合唱教学方法,立足于师范教育,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为目的,利用恰当的、科学的教学手段,重视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创设良好的教学互动环境,选择能够最有效地解决教学任务的实践性的方法和手段,努力使“合唱与指挥”课程能适应新世纪高师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冶冰.对高师合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