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概念界定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礼仪教育概念界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繁荣,以服务礼仪为代表的专门礼仪研究蓬勃兴起,公民礼仪学研究作为礼仪学学科研究的基础,其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同时中国在国际社会开放进取的形象和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不断提升也在呼唤与大国形象相称的当代公民礼仪学研究。专门礼仪研究的蓬勃兴起和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不断提升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公民礼仪确立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公民礼仪的概念和特点
在当代汉语语境下,“礼仪”往往指代“礼仪行为”而不涉及典章制度等传统内涵,确切地说,当代行业礼仪学的研究还都只止于礼仪行为的研究层面,应该称为行业礼仪行为学,如服务礼仪行为学、外交礼仪行为学等等。沿袭这一语境习惯,礼仪的概念可表述为: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是随着人类社交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约定俗成的社交规范。礼仪行为的本质是社交规范,礼仪思想的核心是尊重。
(一)公民礼仪的界定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概念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话语中,与当代“人民”的概念相比较,“公民”更多地关照了社会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从语词上讲,公民礼仪即公民必须遵从的礼仪规范,其研究与行业礼仪、涉外礼仪、传统民俗礼仪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公民礼仪与行业礼仪。行业礼仪是行业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行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如餐饮服务礼仪、军队礼仪、银行商务礼仪等等。在礼仪学学科体系中,公民礼仪是基础礼仪学研究的主体,是行业礼仪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与行业礼仪相比公民礼仪具有全体性和随时性,即:公民礼仪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行的,而行业礼仪只约束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公民礼仪的要求是随时的,不分工作与否,而行业礼仪只约束本行业从业人员工作时段的行为。
公民礼仪与涉外礼仪。涉外礼仪是国际交往中遵行的礼仪惯例,就其本质和行为个体而言是国际公民礼仪;而公民礼仪则是本国内部的礼仪惯例。显然,国际礼仪惯例(涉外礼仪)与国内礼仪惯例(公民礼仪)在确立的过程上无本质差异,但在适用范围上则有大小之别。可以预言,随着国际交往的加深和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礼仪必将弥合国界内外的差异,最终走向全球一体化。
当代公民礼仪与传统民俗礼仪。传统民俗礼仪是当代公民礼仪最重要的渊源,礼仪约定俗成的特性决定了任何礼仪形式都不可能是纯粹人为地凭空杜撰,都只能是在传统形式基础上的改造和重建。建构全民性的当代公民礼仪更是一刻也离不开传统民俗礼仪所提供的丰富文化营养。
结合以上分析,公民礼仪的概念表述为:
公民礼仪又称基础礼仪,是在约定俗成的前提下,经国家意志提炼、规定和教化逐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行的基本礼仪规范,是社会公共道德最重要的外显行为系统。
(二)公民礼仪的特点
1、约定俗成性。民间礼仪具有毫无争议的约定俗成性,公民礼仪体系的建构是以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为基础的,尽管期间有国家意志的介入,但在建构过程中国家意志的作用是甄别、提炼前提下的规定和教化,而不是无中生有、闭门造车,换句话讲,公民礼仪是国家意志甄别和提炼出的民间礼仪,究其根本是约定俗成的。
2、德礼一体性。任何时代的任何礼仪都有其特有的道德内涵,礼仪行为与其道德内涵互为表里,德礼一体。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以儒家核心价值观为道德内涵,而中国当代公民礼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道德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外显行为系统。
3、差异共融性。当代公民礼仪的建构受国家意志和民族文化习俗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国别差异性和民族差异性;在当今国际交往频繁、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公民礼仪必将在差异的碰撞中走向共融和大同。
4、审美向善性。作为全体公民遵行的社会行为符号系统,公民礼仪行为的规定具有审美和向善的倾向性要求,如“坐立行”的规定中对腰部挺直的要求既符合人类行为审美的规律又关照了有益身体健康这一善的诉求。
二、中国当代公民礼仪确立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行业礼仪研究的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日趋繁荣,以窗口服务行业领军、以金正昆《礼仪金说》等为代表的行业礼仪研究应运而生。行业礼仪研究的触角广泛地触及到了服务、商务、家庭、旅游、社交、外事、教育、军队、司法等诸多领域,其中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乏可圈可点的精辟观点。三十年行业礼仪研究的成果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其一,探索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诸多模式,为公民礼仪的确立奠定了丰厚的标本基础。其二,廓清了当代礼仪行为的基本范畴。其三,端正了社会心理对礼仪的认识,提升了今后公民礼仪规范推广的民意认可度。
(二)西方礼仪登陆和中国传统礼仪回归。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境外资本、先进技术一道,好莱坞大片、麦当劳快餐、情人节等等当代西方人文元素也逐渐进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大家庭等社会集体心理的影响下,作为西方生活方式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礼仪制度被广泛的介绍、引进和接受,吃西餐、穿西装、行洋礼、过洋节一时成为人们效仿和追逐的时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文化元素在中国本土文化体内的“排异反应”渐次显现,加之工业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促使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倡导“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儒家礼乐文明核心内容的礼仪制度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祭孔大典”、诵读儒学经典、倡导孝道文化等多种形式悄然回归。无论是西方礼仪的影响和渗透,还是中国传统礼仪的回归都为当代公民礼仪的确立开拓了广阔的文化视野。
(三)中国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作为大国的形象日渐清晰。特别是近十年来,以“2008北京奥运会”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等为代表的大型国际会议和体育竞技比赛的成功举办更是成为中国展现新风貌新形象的亮丽名片。同时,与国家硬实力高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滞后。2006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余晓辉为“奥运礼仪工程”编著的《2008公民礼仪手册》,作为应对具体活动的急就之章虽然解了一时燃眉,但反映出的却是中国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本不该有的贫乏和缺失,其深层的话语已十分嘹亮,即:中国公民礼仪已到了不得不全方位建构的时刻。显然,提升综合国力、改新国际形象的国家诉求已成为确立当代公民礼仪的强力推手。
(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颁行。
篇2
关键词:殡葬礼仪;反转课堂;教学改革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在教育教学领域新趋势的推动下,出现了微课、MOOC、电子书包等新型教学模式及先进的教学理念,课堂的变革势在必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平台,拓宽了教学模式,营造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环境。
翻转课堂又叫作颠倒课堂、反转课堂。近年来,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多,通过梳理与思索,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是指借助微视频、电子课件等数字化资源,将传统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变革,形成“课前自学+课中解惑”的新模式,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外自主学习,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模拟展示等形式根据学生特征实现知识的内化,是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的互动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在殡葬服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应用路径
殡葬服务礼仪是生命文化系列课程中的核心课程,翻转课堂是该课程在教学设计中的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创新,通过MOOC、微课等教学方式的运用,使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通过模拟展示等手段来检验,再通过总结、分析,从而得出完整的课堂内容及理论体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符合应用型高职教育的实际和要求。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前提,对学习者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通过布置明确的知识要点,将课程的难点、重点制作成精彩的微课、视频等,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多给学生提供类似清明大型公祭活动等实践机会,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殡葬服务礼仪在殡葬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真正认可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设计
殡葬服务礼仪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丰富教学内容非常有效。课前通过网络技术进行知识的储备,课堂上主要通过以下活动,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1)答疑解惑
教师先通过询问,采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生成的疑难问题,包括在自主W习过程中似懂非懂的问题、在模拟展示中出现的漏洞以及在线讨论过程中积累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一解决,并重点关注焦点问题。可以从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体会入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2)小组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合作方式是课堂活动的重要模式,教师可根据需要,灵活组织小组合作。采用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互动交流并解决问题。在小组活动中,应强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3)模拟展示
以殡葬服务礼仪课程中“告别仪式”模块为例,通过课前对仪式基本流程和前期准备工作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课程上模拟告别仪式的主持。通过模拟展示,检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成果,给学生展示技能的舞台。在模拟展示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参与程度,并控制好展示时间。
(4)过程式考核
翻转课堂要求通过过程式考核模式来考核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每个项目的考核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查缺补漏,并对掌握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过程式考核,有利于随时发现问题,并强调课堂学习的重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翻转课堂在殡葬服务礼仪课程中的应用,是专业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理念的体现。翻转课堂模式,需要将传统的讲授式单向教学模式变革为体验式的交互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对新的教学模式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在转变思路的基础上以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热情投入新方法的学习和新技术的应用上,转变教学的角色定位,将自己定位在“助学者”的新角色上。同时,微视频的制作、课堂教学设计与传统模式的有效融合,也需要专业教师不断探索和尝试,因此,强化教师的信息化和专业技能培训十分重要。
三、结论
篇3
近年来,职业素养这个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至今为止,人们对它的内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如朱平等从管理学的“素质冰山”理论来解释职业素养,认为职业素养等同于职业素质,而且认为职业素养不仅包含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和技能,还包含冰山水下部分,如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等。裘燕南等则认为职业素养等同于职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等。许亚琼则持第三种观点,认为职业素养的本质是在特定的职业情境中,通过具体职业行动得以体现的一系列个性品质的集合,而职业能力是运用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故职业素养不等同于职业能力,也不包含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指向从业者的内在的精神品质,具有养成性,不同职业的从业者可以具有相同的素养要求。
二、基于职业素养维度的“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职业能力是其职业发展的基石,但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却是职业素养。如果说,表现为知识和技能的职业技能是硬实力的话,而表现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等内涵的品质则属于软实力。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知行合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基于职业素养的思政教育有利于提高目标信效度,提高思政教育应有的感召力。以“基础”课为例,有利于实现公民素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结合,有利于生活情景与职业情景体验相联系,有利于职业能力培育与职业素养养成相统一,从而提高“基础”课课堂教学效果。
(一)公民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
目前,“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分为大学生活适应教育、理想情操教教育、人生价值教育、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教育、法律精神和法治理念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理念是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目标,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为抓手,突出公民素养教育,同时也结合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活需要,兼顾了职业观教育内容。在“基础”课教学设计中,以公民素养教育为主体,充分考虑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有助于把宏大的意识形态主题和现实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二)生活情景与职业情景体验相联系
伦理道德或法律知识可以通过灌输传递给学生,但必须通过实践、体验等内化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才能自主生成道德认同。情景体验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假若我们将课堂设想为一个有利于学生品德成长的环境,那么,道德教育的课堂环境必须既是开放的又是真实的。所谓课堂环境必须是开放的,是指应鼓励并支持学生去发展他们自己的思考活动,而不是向他们描述那些观念化的“正确的”思想模式或“正确的”答案。顺理成章地,决不能把道德教育的课堂看成是简单、机械地传授道德指令(即学习格言、规则或回答问题的“正确的”答案)或进行道德影响(即提供一系列好的范例)的中心,必须将它看做是学生能在其中亲自学会进行道德思考的环境。因此,在“基础”课课堂教学中,“情景”的选取非常重要。基于职业素养教育,选取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相统一的情景,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一体化,有利于生活情景与职业情景体验相联系,提高教学效果。
(三)职业能力培育与职业素养养成相统一
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后者又被称为核心职业能力。包括跨职业的专业能力(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运用外语应用能力)、方法能力(如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内挫折力)和社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对他人包容、宽容的能力、自律能力等)。显然,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可能由专业课单独完成,“基础”课也不是通常人们想象中“说教”课,基于职业素养目标的“基础”课教学,可以以核心职业能力为手段,以素养教育为引领,达到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双重目的。
三、基于职业素养的“基础”课教学改革路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实践教学
知识可以传授,德性是不能被植入的。要想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义乌工商学院“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基础上,突出职业素养的培育,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贯穿于课堂和课外。实践教学的合理组织和有效落实直接关系到“基础”课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学生对义乌工商学院“基础”课教学满意度提升很快,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基于职业素养的实践教学组织。如文明礼仪的培养,在许多大学生眼里无足轻重,但又非常缺乏。为了提高文明礼仪教育效果,我们量身定做了一套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PPT,在每次课的课前三分钟进行讲解和考核。如课堂手机铃声是否响起要纳入考核、能否记住任课老师的姓名也纳入考核,从细节上抓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方面,会有小组完成的一周道德观察PPT制作与播报和全班合作完成的校园文明行拍客活动、PPT制作与播报。为了防止有些学生只挂名而不实际参与,我们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师对个人分工部分随机抽查,有作弊者成绩记零分。同时,实践教学各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统一部署,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以防止个别教师偷懒。
(二)以教师为主导,以情景教学为手段,组织理论教学
杜威曾经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情境。因此,用某种生动形象、富有感彩的活动营造特有的心理氛围,以此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被称之为情景教学。课堂理论教学始终是“基础”课教学的主战场,引入、创设或制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人为优化的情景中实践、体验、内化,自主生成道德认同,是思政理论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基础”课理论教学中,许多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师必须善于引入合适的生活情境、职业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甚至综合某种复杂情景,在情景中给学生提供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堂向课外生活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理解情景中完成公民素养和职业素养教育目标,做到润物细无声。如义乌工商学院是一所创业型大学,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创业形式的学生创业活动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创业与学业的冲突、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矛盾经常摆在学生面前,甚至影响到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基础”课教学不能回避这些问题,教师必须了解历年来创业学生的典型案例,对优秀创业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解剖,同时跟踪这些优秀创业生毕业若干年后的发展情况,综合分析创业者所需要的素养和能力,以此来引导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当然,创业过程中的一些诚信缺失、践踏道德底线的案例也是课堂教学的最好素材,今年8月份明星柯震东因吸毒被拘留,柯震东同款拘留衫火遍淘宝这一案例对创业学生就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把这一案例引入课堂,让创业学生来个现身说法和现场讨论,教师做好引导,课堂理论的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三)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多元化复合式考核学业成绩
篇4
【关键词】学校文化 办学行为 类型结构 层次结构
如今以策划为基本手段的学校文化建设运动正在各地风起云涌地开展着,但这其中有一个观念亟须澄清:任何学校从建立之初起,它的文化就在逐渐形成,我们今天谈学校文化战略策划,不是在做“无中生有”的工作,不在于建立健全各种文化形式本身,而是着眼于“从有到优”,在于努力完善、提升学校文化的效能和影响(即提升学校文化力),为的是真正使文化成为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学校成员心智、推动学校长足发展的巨大能源。学校文化力在内容结构上包含了精神力、执行力和形象力,这些力的能量分别通过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而得以体现。因而旨在提升学校文化力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其具体的策划范畴便是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和办学环境。
本文将就学校办学行为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做一阐述。
一、学校办学行为的内涵
在早已被人们熟知的CIS(企业识别系统)中,BI(行为识别)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行为识别是指对企业各项内外运行活动所作的规范,藉以统一全体员工的行动,共同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1]当CIS理念于上世纪末引入学校后,BI便常被教育研究者提及。如有学者认为:BI是现代学校实践经营理念和创建现代学校文化的行为准则,对学校内部就是建立与完善学校组织系统、科学管理体系、教职员工的继续教育及受教育者的行为训练、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对学校外部就是通过公共关系、公益文化以及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网络系统等方式传播现代学校理念,获得包括用户、家长在内的社会公众的识别认同。[2]也有研究者认为学校的行为识别体系主要包括个性化的决策形象、管理形象、德育工作形象、教学工作形象、培训形象、公关宣传形象、礼仪形象、学校抽象人形象、行政人员形象、教师形象、学生形象等,并由此建构了包含决策、管理、教育教学、培训、礼仪、公关宣传6个体系的BI模板。[3]另外还有诸多研究都将学校行为建构“体现在行为规范的制订上”。由于这些对办学行为范畴的界定都是在CIS理念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都立足于“识别”及其由此延伸出来的“个性化”、“形象”、“规范”等关键概念。然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诸多策划实践使我逐渐明确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正在从事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实际上是在对学校文化进行整体提升,是在从事一项对学校来说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意义的文化,而不只是单纯地塑造学校个性形象,更不是仅着眼于形象识别。因此我更倾向于脱离BI的窠臼,在学校管理学和学校组织行为学的范畴内来理解和规划办学行为。
学校文化战略策划中所说的办学行为,是指对学校各种资源进行有效运用而形成的圆满完成教育任务、成功实现学校战略、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社会效益的所有机制、策略、途径、程序、方法等的总和,它既包括外显的群体或个体行为,也包括无形的组织行为。而办学行为策划,就是在总结学校过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新型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思路,努力对学校的办学行为进行战略规划、系统整合、个性强化和规范运作,以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执行力,从而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学校办学行为的类型结构
从类型角度划分,学校办学行为一般体现于两个大类、三个维度。两大类为工具要素和运行要素。工具要素是指学校为实现战略目标所使用的关键管理方法与核心技术,它是提升学校文化执行力的重要保障,一般在制度维度落实,包括组织机构设置、制度规范、学校课程规划、管理模型、教师手册、学生手册等。运行要素是指学校在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经营等活动时所遵循的规则与程序,它以行动规范的形式提升学校文化的执行力,体现在策略和操作两个维度,其中策略维度包括战略管理策略、品牌管理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公共关系策略、教学策略、教科研管理策略等;操作维度包括校名使用规范、教学秩序、仪式与礼节、节周与社团活动等(见表1)。
表1 办学行为类型结构体系
1.组织机构设置
组织机构是学校为了有效实现战略目标,以不同的任务和利益为依据,把人力、物力等按一定的形式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开展活动的模式。组织机构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为实现目标而对资源的一种系统性安排,建立一套结构合理、运转灵活、执行高效的组织机构,是保证学校任务有效完成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只有调整好学校的组织机构,理顺各部门之间、各部门内部的关系,明晰责权,才能为下一步的流程设计、绩效考核打下基础。在目前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形势下,学校作为典型的具有学习功能的组织,在其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内部组织机构如何设置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调适好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组织架构,根据校情的变化情况,在充分吸收和运用教育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力争保持管理的精炼与弹性,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4]
2.制度规范
学校制度是界定学校组织内各种关系和行为,维系学校正常运转和提高工作效益的各项规定。它依附于学校组织而存在,与学校管理机制相匹配。学校制度制定、执行与落实的程度体现了学校制度文化的水准,反映了学校组织中大多数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学校管理制度越周全,工作就越有章可循;学校管理制度越科学,工作就越规范高效。形成良好的学校管理系统,以科学的制度管理学校,是学校机制完善的一个基本前提。具体而言,学校制度规范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目的性,实现管理的标准化、秩序化、效能化;二是强制性,属于法规的范畴,在一定时效内具有指令和约束的特质;三是稳定性,在对象上、时限上、内容上相对稳定;四是变革性,适应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策划方式规范学校制度,重点是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对各项规章制度重新梳理、改进或新建,其中尤其要在学校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有效地实施制度建设。
3.学校课程规划
所谓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以科学整合而形成的课程规划与课程实践等一整套体系。它既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建构,也包括完全由学校自主设计的校本课程。而学校课程规划,则是学校对在本校实施的所有课程的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所进行的全面而长远的谋划并形成的整套方案,它对课程的开展具有指导、整合、规范、约束等作用。课程是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理想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实力的集中展现,更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实现机制。如今国家课程的局限性、课程实践的情境性和不确定性、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主张、教师专业发展的大趋势等,都要求课程实施者同时也成为课程设计者,把课程理解为学生本位、动态建构、差异共存、批判反思的一个过程,要求学校有新课程观念的提出和新课程学说的创立,有新的课程实施模式和策略的建构,有独特的课程教学设计和有意识的临场情境创设等。总之,“学校课程”取向把学校以及教师和学生推向了课程建设的中心和主体地位,而课程规划则是将它们落到办学实处的重要工具。
4.战略管理策略
学校战略管理是以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实态为依据,以战略目标为核心,以办学特性、资源配置、竞争优势、综合效益为内容,以资源运作和价值创造为手段,以学校发展为目的的完整的管理规划和实施体系。合理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战略,有利于落实和强化办学的自,增强办学的前瞻性、目的性、科学性、可控性,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为智力支持,促进学校发展的行动转化,提升办学品质。一般来说,战略管理策略的确立,要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基本依据,涵盖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调控、战略评价等环节。它与学校常规管理相比有如下特性:一是全局观,即着眼于学校全面的和长远的工作,注重全过程与全方位管理;二是环境观,更关注环境变量对学校的影响,使学校与环境具有高协调性;三是发展观,将战略建设作为学校持久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促进战略张力不断扩大;四是资源观,注重对校内外各种资源的设计、开发、策划、利用,尤其注重对隐性资源的挖掘与盘活。
5.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是以适应学校发展需要,保证学校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为目的,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与手法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思路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体现的是属性变迁(从“物化”到人化)、理念变革(从成本观到资源观)、地位提升(从边缘化到核心化)和功能升级(从操作型到开发型)。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涉及领域很广,从道理上来讲,所有与教师发展相关的工作都可纳入此中。但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于有助于教师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我将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范畴做了相应的界定,大致包括学校岗位分析、教师人力资源规划、教师素质模型建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人力资源培训、知识管理、项目管理、绩效管理等。
6.公共关系策略
学校公共关系是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且长期应用各种活动或媒体服务,与公众真诚沟通,从而建立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赢得公众对学校的了解、鼓励、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公共关系建设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善于寻找、整合、优化并有效使用校内外资源,是当今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学校公关的对象分校内和校外两类,校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校外则有学生家长、当地政府部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媒体、教育学术机构或团体、本地区同类学校、国内外友好学校等。其具体目标是:树立学校良好的组织形象,扩大学校知名度与美誉度;实现学校与重要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以获得他们对本校的目标、政策、行为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学校凝聚力、提升学校发展力。学校公关建设,可制定宣传型、服务型、交际型、咨询型、公益型、合作型等常规策略,也可制定专门为不同对象服务的针对性策略,还可根据需要制定危机处理、文化宣导、形象宣传等特别策略。
7.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到课程目标而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所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行动准则。它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虽说“教无定法”,但基于知识属性、学生特性与课程标准的规定性,学校对教师教学行为理应确定基本的规则。由于教学策略最终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和运用水平决定着教学效果,因此,必须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确定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策略水平,需要在学校个性化的教育价值观引领下,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水平教师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计划与设计、课堂管理、知识传播、教学手段、学习指导、学习评价等方面明确相应的行动准则。
8.学校仪式与礼节
学校仪式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中有特定的主题、惯例、秩序、言行等要素的典礼。主题适切、设计精美的仪式,对净化心灵、提升德性有着特殊的教益。学校应有目的、有选择地强化教育行为的仪式化取向。策划和执行学校仪式,必须遵循这三条基本原则:一是校本化,在本属常规工作的各种仪式中注入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个性化的设计,是将其塑造成为学校文化亮点的基本前提;二是规范化,严格、严肃、严密地执行学校各类仪式的基本程序,是有效提升学校文化执行力的根本保障;三是持久化,只有当学校的各种仪式有目的地积淀成代代相承的习俗,这些仪式才真正成为学校的“文化”。学校礼节是指学校人员在交往中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律己敬人的礼仪规矩。学校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民族传统习俗、时代特征以及本校实际,设计诸如致敬礼(对国旗、党旗、团旗、队旗、校旗)、见面礼(师生见面、师师见面、生生见面、迎接来宾)、课堂礼(上下课礼仪、提问答问礼仪)、言行礼(着装、交谈、握手、鞠躬、鼓掌、列队、就餐)等具体礼节。规范学校礼节,需要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尽可能“知其所以然”。但礼节不是单纯的知识,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假如把礼节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经过持之以恒的实践,并强化操行考评,礼节规范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
9.节周活动
节周活动是指学校针对学生开展的有主题、有计划、有固定时段并周而复始的系列教育活动。校园节周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品性,而且能传承民族精神,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发挥活动育人功能的最重要载体。节周活动的内容,一类是学校自定的节日,如科技节(周)、文体节(周)、读书节(周)、心理健康节(周)、外语节(周)、美食节等,一类是结合政治、社会和民俗节日,如国庆节、青年节、儿童节、植树节、教师节、助残日、环境日、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等所开展的活动。
三、学校办学行为的层次结构
上述办学行为体系的建构,主要着眼于办学行为类型与功能的区分,这种结构划分具有对各类办学行为进行布局和定位的性质,便于办学者从“横向”上把握学校的办学领域及其各类办学行为的属性。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从“纵向”视角出发,对办学行为做出层次上的划分(见表2)。
表2 办学行为层次结构体系
依据办学实态及其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将学校的办学行为大致划分为学校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指导五大领域,而每一领域又可大致分为理念、制度、策略、流程四个层次。其中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5]它是学校对本领域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思考所抽象出来的、具有指向性和指导性的“顶层设计”,在每一个领域里它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制度则是支撑和保障理念得以落实的相对固化的规范,是理念见之于行为的重要中介;策略指的是为贯彻本领域办学理念、实现本领域办学目标所应依据的准则和方式方法,它将本领域的相关制度浓缩、简化为具有明确行为导向的若干概念或条目,以便于执行者理解、传播和实施,同时亦可根据形势发展对既定制度进行丰富、完善或调整;流程则是将策略分解为若干行为要素并根据其内在规律和个人或组织的主观需要将这些要素串联起来的工作程序,它要解决的是把确定的策略合理安排为环环相扣的业务步骤并执行到位。这四个层次的确定,将每一办学领域的工作开展从最抽象的理念层层递进到最具象的流程,充分体现了各领域办学行为的目标性、内生性、整体性、动态性,从而使得学校办学更具科学性和持续性。
最后需强调的是,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结构无论是做类型划分还是层次划分,主要是在进行理论抽象和逻辑推导,目的是为办学者审视和布局办学行为提供一个更宏观、更全面、更理性的框架。而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上述类型与层次一定是纵横交织、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的。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20479)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彦亮.企业形象定位及其传播[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2]黄兆龙.现代学校形象策划的特点、内容和程序[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6.(2).
[3]陈丽,等.学校发展策划[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103.
[4]沈曙虹.学校组织结构效能提升的路径选择[J].教育科学论坛,2013.(9).
篇5
关键词:旅游专业;即时技能;路径;探析
作者简介:李强(1963-),男,河南封丘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分院副教授,硕士,教科研处长,研究方向为旅游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7-0080-04
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有很多像礼仪表现、口语技巧、导游即时讲解、餐厅即时服务技巧、面试场景发挥等等,我们将这些技能都归属于即时技能项目。即时技能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个人或群体现场立刻表现的技能,一旦使用出来,效果就立刻显现,而且出现的差错和失误在时空上无法弥补,其技能效果非此即彼。笔者认为,虽然大多数职业院校将餐厅摆台、客房做床、插花等项目做为旅游专业(酒店专业方向)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的主要内容,但只是该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均不是该专业的核心技能。因为这些技能操作效果在一定的时空内可以调适,故不是即时技能的范畴。显然酒店企业的经营与运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管理者和服务人员在掌握管理与服务规范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接待能力、服务水平、心理素质尤其是服务中的应变技巧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这才是该专业的核心技能,其主要环节也是即时技能。即时技能既是旅游企业经营的核心环节,也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有很重要的直接影响,探析即时技能项目、训练路径和具体实施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一、即时技能的内涵和训练方法
(一)即时技能的类型和特点
旅游专业即时技能分为专业基本即时技能和专业核心即时技能两大类。专业基本即时技能主要是指专业基本素质中像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礼仪表现、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意识等即时显现的技能;专业核心即时技能主要是指专业技能素质中立刻表现出来的技能,也就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一定的即时操作技巧和思维活动能力,如导游的讲解规范、餐厅的服务规范和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下的应变技巧。专业能力是谋求职业岗位的重要手段,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但专业能力远没有基本素质重要。前者影响一时,后者影响一生。即时技能具有即时性、关联性、职业性等特点,其即时性有其概念界定,毋需诠释,也是最为显著的特点;关联性是指即时技能不是孤立存在,更富有什么神秘色彩,而是与专业技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只是专业基本素质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其中的具有相同特点的一种技能类型;职业性显然是说它对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职业发展、职业潜能和创业创新能力有着直接关键的影响。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更关注人的专业基本素质,即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职业意识、仪容仪态、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做事,很大部分也是即时技能表现。然后通过面试去判断学生是否主动、有上进心、理解力如何等。就旅游专业来说,学校的课程设置已经很完善了,但是刚毕业的职业院校学生进入旅行社要真正带团还存在一些问题。经过跟团实习、实地与客人互动讲解几次后才能逐渐胜导游工作,最快适应导游工作、职业发展最好的往往还是专业基本素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并非取决于在校学习成绩或专业技能水平。
(二)即时技能的基本内容和训练要素
专业即时技能主要包括职业基本素养、讲演能力、礼仪表现、职业心理素质等;专业核心即时技能包括导游、酒店等各专业方向的即时技能及职业综合即时技能等,其基本内容和训练要素见表1。
(三)即时技能的训练方法
即时技能做为专业技能中具有相同特点的一类技能,而又不同于一般专业技能,为了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需要掌握即时技能的基本训练技巧,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6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82
1983年,中国第一家物业公司在深圳诞生,30多年来,中国物业行业发展迅速却也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缺少真正懂得并且能够从事物业服务管理的人员,中高层管理者的缺口尤其大。物业行业发展为高校设立物业管理专业,培养物业管理与服务人才提供了市场需求,因此,加强物业管理专业“人才供给侧改革与培养”既是行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未来只掌握一项技术、只能做一份工作的人在职场中都将处于被动发展的局面,只有具备从事多项工作能力的职员才具有选择的主动权。对未来的物业从业人员来说,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更多的是具备很强的服务意识、懂得服务心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更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新观念,拥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这些能力的培养就是本文将于探讨的职业核心能力。
教高[2007]2号《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各高校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另外,现在处于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企业对人力资源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面向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更加需要加强教学改革,设计符合社会与企业需要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事实上,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都在做各种努力,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本文以我院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为例,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剖析并阐述我们的课程体系是如何把职业核心能力纳入课堂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1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及理解
1974年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D・梅腾斯(D・M ertens)提出“职业核心能力”的概念,该概念从一提出就受到了各国的关注。关于职业核心能力,国内外很多学者都给出了相关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是“从事职业过程中除了本职业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是一种可转移的持久应用的能力,当人的职业发生改变时,这种能力能够帮助职业人快熟的适应新的环境,快速获取新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国际上,职业核心能力也称为“新职业能力、关键能力或普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强调个人品质在职业中的作用,提出“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组织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掌握新技术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是职业可信能力的主要内容。英、德、没、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在致力于推行培养这些能力的教育模式,如澳大利亚政府大力推行“KC”教育。
我国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关注相对较晚,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8年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并组织专家开发了“数字应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8项核心能力培训课程。2007年,基本完成《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相关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的师资培训。2010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向全国发文,推出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培训项目,开展“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创新创业”六大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模块,并进行了教材开发、测评体系建立、考试题库建设与市场推广等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与国外不同,英、德、美等国家把职业核心能力纳入到了学校教育体系,而我国是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独立与教育体系,由社会专门的部门推动,学生要取得认证得再交钱去接受培训和考试。因此很多认证流于形式。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还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
2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
2.1我院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及教学活动
基于物业服务的特点,参照职业核心能力的标准,我院对物业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定为“沟通与协调能力、服务与合作能力、信息处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目前,我院课程设置标准,课程主要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又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其余的课程可以说都是为培养核心职业能力服务的。职业核心能力指向比较明显的课程有服务心理学、人际沟通、服务礼仪、客户服务管理、职业与创业教育等。
我院从2006年开始,一直推行教学改革,实施了“2+1”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职业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先后实施“项目化教学”、“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教学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2我院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效果
笔者从2012年开始担任我院物业管理专业负责人,从物业管理专业的申报工作到课程安排再到教师聘用和学生就业,都亲力亲为,从毕业生和企业的反馈情况来看,还是比较理想。2013级物业管理专业是第一届毕业生总共47人,毕业后选择继续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学生有35人,留在本行业的比例达75%。从数据看,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是不错。从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合作能力评价都较高,大都是好,这可能与我院一直强调学生的礼仪礼貌及服务意识有关。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评价大都在较好以下,说明我们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3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在“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研结果,笔者认为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课程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学难把握。物业管理专业有10门课以上是学校统一安排的,专业教研室无法控制。虽然每门课程都有教学标准,但都各自为阵,有些课程的教学标准和内容重复出现,显得杂乱。
第二,教学指注重课堂,忽略了课堂以外的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并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学到的能力,他甚至要追溯到学生的家庭教育和成长背景,学校的课堂可以有目的性的培养,但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在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才能最终版完成。
第三,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理解不够透彻,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仅仅是把相关课程当成是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能力的培养。
第四,我校是高职院校,学习的积极性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理解力和领悟力也比本科院校的学校差,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对我院物业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策略
新形势下,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上新的日程,加快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笔者对物业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出如下策略。
3.1把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一门课程放入课程体系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标准的课程体系,即分为职业素养课、职业核心能力课、职业技能课、公选课四大类。
职业素养课包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公民权利与义务、时政学习、体育等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价值观的课程内容。职业素养课连续开设3学期,具体课程标准有教研室负责召集相关教师一起制定课程标准,确保课程内容不重复。
职业核心能力课教学内容整合社会心理学、沟通技能与谈判、活动组织、商务礼仪与服务礼仪、自动化办公、文案写作、企业经营管理等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连续开设4学期,每个学期安排的教学内容既要有侧重点又要符合认知逻辑,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运用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职业技能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业实务、物业管理法规、社区管理等专业课程。职业技能课连续开设3学期,让学生了解物业行业特点及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
公选课学校规定,公选课开设2门课。连续开设2学期。
在周学时安排上遵照学校规定,由教研室统一调配。
3.2设立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组
训练由具有相关课程专业教师组成并分工合作,训练组成员一起制定详细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与步骤,详细的教学活动设计,发挥集体的力量,各自的特长对教学各个环节细化。每年进行一次教学标准的修改,保证教学程序的规范,也保证教学内容的灵活。
3.3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标准
制定评价表格与细则,建立学生职业能力测试库,分别对学生职业素养、核心职业能力、专业技能进行测试,测试成绩作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平均成绩作为教师的教学成绩。如有多个班级就把班级平均成绩作为教师教学成绩。
3.4建立科学有效的课堂评价标准
积极采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如项目化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并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评价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直接影响课程成绩及奖学金的评选,既给学生压力也给学生动力。
此外,教师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的核心职业能力是核心职业能力课程体系顺利实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雯,李淑珍,武红.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式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3).
[2]付永生.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3,(1).
[3]刘韵凤.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与核心能力培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4]韩俊丽.高职院校基于职业标准的课程设计研究――以物业管理为例[J].品牌,2014,(10).
篇7
关键词:武德教育;重要性;教学
通过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可利用武德教育来弥补素质教育出现的空缺和不足,提高学生对“礼”和“尚武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推广武德精神中的和谐因素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内在一致性,培养学生武德精神,民族精神,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独特贡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武德教育的概念界定
1.1 武德教育的概念
武德,最早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一书。他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过去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人为乐”,“戒骄奢逸”等作为武德信条。武术的各拳种流派也都订有自己的“门规”、“戒律”、“戒约”,并有“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诀”等作为武德的标准。后,当时政局不稳,列强入侵,国土沦丧,涌现出了许多甘洒热血的武林豪杰,他们为了民族的尊严,国家的兴亡,表现出了崇尚的武德。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
1.2 武德教育的内容
“仁”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道德追求。“仁”的基本涵义就是要用博大爱心去爱一切人。要求习武者忠于事业、与人为善,以爱人之心宽恕他人。目前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出身,从某些方面,出现了一些教育上的难题,尤其是有些独生子女自私、孤独、不关心他人、不孝敬父母、不知道兄弟姐妹手足之情,因此,加强“仁”爱之心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仁者爱人”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的本质就是“仁”,一个“博爱”的人必将成为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材,只有怀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才是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人。
“信,诚也;诚,信也”。“信”、“诚”互训,其意自明。守信重诺是武林的传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武林俗尚。实践诺言,不失信于他人,不畏艰难险阻,甚至甘愿牺牲生命,只身赴死的事迹,历史上各朝代多有所闻。
武德中的“勇”既是道德标准又是行为实践。勇有“大勇”、“小勇”之分。“大勇”是指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用的举止行为,为国为民,匡扶正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弱济困等,在武林中被极为推崇和效仿。为私利或义气用事而逞强斗狠,则被视为“小勇”,也称做“匹夫之勇”,是为武林中人所瞧不起的。习武之人,勇往直前,敢于斗争,有胆量,不畏惧的道德品质。武技精湛,重在刻苦用功。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据国家不完全统计,可达129个拳种之多,有单练、对练,又有集体练,有套路演练,又有对抗实战;有竞技较量,又有传统养生;有现展的又有传统古朴的。古人云:“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又道“场上一分钟,场下百日功”,“练功练武,一辈子受苦”。武术练功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和“三伏”是一年四季最冷和最热的日子,习武者不但要练出一个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强健体魄,还要练出坚强的意志品质。艰苦创业的精神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优秀品质,也是一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的体现。“不经严冬冰霜苦,焉得梅花放春香”,这是一切创造人类文明成就者的真理。
“礼”指的是礼仪、礼教、礼节,是一种态度也算一种行为。习武者不仅要重视技术,更要注重对武术礼仪修养的培养。“习武先学礼”, “礼”的发展由来已久,在古代就有习武见面或者交手时用的一种抱拳礼。发展到今天,武术礼节有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化的礼仪。“礼”字不但要告诉习武者“应该做什么”,而且还要告诉其“应该怎么做”。
1.3 武德教育的意义
武德教育本身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尤其是全面实施身体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任务。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大侠扎实的基础,是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协调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体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点上的作用尤为明显,学校体育鉴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实现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武德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现状与分析
目前,学生对武德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对培养武德精神的必要性也不甚了解。学生自身处于迷惑的心态,大部分对武德精神的概念、内容、意义等都一无所知。学生学习武术的目标并不明确,大部分学生只看到武术教育带来的对身体上的锻炼,没有通过武德教育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忽略了的道德方面的学习。更有极少数学生利用武术技能欺压别人,将武术看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些问题都不符合素质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的目的。常此以往,就算是能培养出武术技能较强的学生,也培养不出“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难以完成素质教育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材的根本目标。
目前学校教育中,武德教育的力度不够到位。武术老师并没有按照“仁、义、信、智、勇”的标准要求学生,对武德的概念和内容阐述不深,这是导致学生武术道德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武术老师在传授武术技能的同时,没有注重武德教育或者对武德教育力度不够。
结束语
目前素质教育中的武德教育还不完善,不完整。学生对于武德的理解还受到传统武德思想糟粕的影响,队伍的的认识不部分是错误的,这对中国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危害。由此可见,在当今肯抓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加强学生的武德思想教育刻不容缓。
加强素质教育中的武德教育对学生意义重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这个时期极大地影响着他们未来的道德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因此,在素质教育中,武德教育应当处于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
学校在武德教育中处于主导单位。只有学校真正重视开展武德教育,武德教育才能真正的服务于学生。学校对学生道德、心理的教育漏洞将直接导致学生道德意识下降。因此,学校应该切实把武德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学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必须认真对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文武兼备、道德高尚”的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吉.略论社会主义体育道德[J].体育文史.
[3]苏智良.当代人类社会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学业不良 小学生 认知 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Enlightenment
LI Jing, GUO Jiank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Leaning disabilities are the issues of multi-disciplinary's common concern, this article goes over and elaborates the cognitive process, metacognition, social communication, social cognition, social behaviour of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Primary Schools from a psychological respective, then sketches the enlightenment for educational work.
Key wordslearning disabilities; pupils; congnition; sociality
基础教育阶段,正是儿童打基础养习惯的关键时期,但越来越多的儿童却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他们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学习成绩低下,同时还伴有焦虑、自卑、厌学等心理行为问题。目前,多种学科从不同视角对学业不良问题展开讨论,心理学则从认知加工及社会性发展方面来探索学业不良儿童的心理特征及原因,从而找到干预、矫治的有效方法,克服心理行为问题,取得学业成功。本文拟从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两条主线梳理小学阶段学业不良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成果,并提出对教育的启示及转化对策。
1 学业不良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外对学业不良没有统一的界定。S.Kirk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用“learning disability”来表示智力正常而在课程学习上有困难的儿童。我国学者认为,学业不良儿童是指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学业成绩明显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钟启泉认为“学业不良”的界定可分为三种:一是“绝对学业不良”,指未达基本标准者;二是“相对学业不良”,是指学生实际的学力测查结果低于根据智力测验结果所推定的学力测查的得分;三是“能力学业不良”指未能充分发挥其自身拥有的潜能,因身心障碍而导致学业迟滞。①
综上所述,“学业不良”学生一般包括以下三个特征:智力正常;未达到一般学习水平;由非生理缺陷导致。我国对学业不良的研究,大都参照钟启泉的第一种观点,以学习成绩作为主要标准,再辅以教师主观评定来选取学业不良儿童。
2 学业不良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及教育启示
总体而言,学业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认知能力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但发展水平较低。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概念,学业不良儿童的掌握速度与一般儿童无显著差异,而对于抽象概念,则表现出更大困难。所以,对较复杂认知能力的掌握速度慢,是学业不良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
2.1 认知加工过程方面
研究发现,小学阶段学业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在注意、记忆、认知方式、问题解决等认知加工过程方面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1)学习不良儿童注意容易分散,抑制能力低;(2)记忆效果针对不同记忆材料有所区别,学业不良儿童在图片记忆任务中与学优生无显著差异,但语言短时记忆(STM)能力、数字记忆能力均低于学优生,通过提示和策略的运用,学习不良儿童在数字和词汇上的成绩有所提高;在无外部提示线索条件下,学业不良儿童在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对预定事件或未来要执行的行为的记忆)任务上的表现较普通儿童差,有外部提示线索能够促进任务的完成;②(3)在认知方式方面,学业不良儿童“假设――验证”认知方式和范畴化认知方式缺失,③这影响到概念、规则的准确获得与运用,进而影响学业成绩;学业不良儿童更多的采用浅层加工和自我阻碍加工方式,而学优生更多采用深层加工;而认知方式是在后天学习活动中习得的,故可以训练促进。
2.2 元认知方面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对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胡志海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业不良学生在元认知整体水平及各维度上(意识性、执行性、反馈性、方法性、计划性、准备性、补救性、总结性)均显著落后于一般学生,其发展速度也慢”。④由此可见,学困生在元认知能力上的差距是导致学业不良的认知因素之一。在对认知过程的监控方面,优生和差生的发展均存在关键期,并且优生的关键期早于差生。学业不良儿童,在学习之初,往往不能明确学习任务的难度或无推测难度的意识,也不会由此制定出周全的学习计划;自我调节意识较淡薄,容易受外来影响而改变学习计划;学习后期,没有复习意识,或对复习时段和策略缺乏科学选择。
2.3 教育启示
小学阶段学业不良儿童认知发展特点为我们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措施打好了理论基础,要想提高学业不良儿童的认知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承认差异,积极对待。承认差异的存在有助于我们设定符合实际的教育目标与教育期望,在承认差异存在的前提下,又要看到各种心理特征的后天可塑性,以积极的态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技巧,面对这些个别儿童。
其次,了解儿童,针对训练。每个学业不良儿童都有其特点,教师和家长要在了解学困儿童心理特点基础上,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提出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重点强化。如想提高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就要多提示线索,指导他们使用记忆策略,将图像与记忆困难的数字语言相结合等。
最后,要树立信心,多加鼓励。不仅是学生,老师、家长同样需要树立信心,要对进步充满希望。切合实际的目标会增强孩子、家长和老师的信心,有克服困难的动力。合理的训练策略,可以强化和巩固努力的成果,使整个改变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3 学业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及教育启示
不良的社会心理状况是学业不良儿童生活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社会性因素对学业不良儿童的影响程度甚至高于认知因素。小学六年级(13岁左右)是学业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⑤对学业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交往、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三个方面。
3.1 社会交往
师生关系方面:一般情况下,教师对学业不良儿童往往评价较低,儿童对教师也有抵触情绪,师生关系淡漠、疏远。有教师承认自己对学业不良儿童关爱不够,热情不高,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教育策略,对帮助学业不良儿童走出困境没有足够的信心。这种消极的态度和评价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情绪。
同伴关系方面:学业不良儿童往往由于社会行为不良或社会能力缺乏,不易被同伴接受,同伴关系不良。有人将学业不良儿童班级同伴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对立型、疏远型、矛盾型。⑥对立型指学业不良儿童被同伴拒绝、排斥,逆反心理产生,形成对抗情绪。疏远型儿童因被忽视、被冷漠而归因于自身,产生自卑情绪,逐渐与同伴疏远。矛盾型多指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儿童,虽会被部分儿童排斥,但同时又被一部分儿童“追随”。正因为消极的同伴关系及对交往的需要,他们较易选择校外同伴作为交往对象,并容易加入一些非正式社会群体。
家庭关系方面:学业不良儿童家庭成员间关系协调性较差,家庭内部矛盾多,父母离婚率较高,给子女带来较大冲突,并会使孩子体会到失望、紧张等消极情绪。有的父母对学业不良儿童期望较低,对孩子多持拒绝、否认态度,过度干涉和保护,同时伴有相对严厉的惩罚;有的则期望较高,却只是直接干预或辅导孩子当前的功课,而对孩子学习习惯与品质的培养较弱。
3.2 社会认知
学业不良儿童的社会认知比一般儿童消极。小学六年级(12、13岁)很可能是学业不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进行社会比较的时候,学业不良儿童的比较目标显著低于一般儿童,回避社会比较,自我防御机制增强。
动机、归因及应对方面,学业不良学生认知动机、深层动机和成就动机明显不及一般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获得高分和表扬的愿望较低;他们较少把学习成败解释为内部原因,而归为外部力量控制;在遭遇学业失败时,也通常以情绪发泄的方式应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差,延迟满足需要的能力较弱。
学业不良儿童心理健康方面有持续的慢性低水平抑郁、孤独感、挫折感、过分依赖和低自尊等现象。大量文献表明,学业不良儿童的孤独感较高,在采取严厉惩罚方式的家庭中,这种体验更为强烈,父母更应慎重使用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
3.3 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外部表现。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曾把差生的问题行为划分为扰乱性的(如违纪、不道德等)和心理性的(如退缩、抑郁等)两类。男孩的行为问题多于女孩,多为扰乱性的外显问题行为,女生的心理性内隐问题行为更多。学业不良儿童在违纪、不成熟和攻击性维度上的问题行为发生率最高,而且随着年龄增加,问题行为会越来越多。
社会支持是影响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的主要因素,社会支持较少的儿童,其问题行为更多,如果有父母、教师、朋友的娱乐陪伴,获得较多的亲密感和自我价值感,问题行为会相对较少。
3.4 教育启示
在社会交往方面,教师和家长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多给予积极评价,避免产生自卑、沮丧心理和习得性无助行为。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课堂及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学业不良儿童与其他伙伴的交往和互动;家长要学会妥善处理家庭矛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和焦虑、紧张的情绪;在教养方式上,多用民主、尊重、交流沟通的方式,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等,避免仅仅关注学习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在社会认知方面,主要引导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对学业不良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微笑等社会性强化。教师还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知识充满吸引力。同时,要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另外,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学习合理的应对方式。
在社会行为方面,家长和老师要看到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的性别和年龄差异,不要忽视女生的内隐问题。社会支持尤其同伴支持,对减少问题行为有一定作用。所以,在组织学生互动交往活动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交礼仪和社交技巧,发展与人沟通、结交朋友的能力,并能维护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
注释
①钟启泉.“学业不良”的界定及其因析模式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2):69-77.
②董云英,周仁来,郭秀艳.学业不良儿童前瞻记忆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97(7):66-74.
③沈烈敏.关于假设―验证和范畴化认知方式与学业不良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1):57-59.
④胡志海,梁宁建.学业不良学生元认知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1999.22(4):354-357.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职业能力
社会向信息化、服务化转型决定着职场对人才的需要从侧重于熟练掌握某一专业技能过渡到具有综合的职业能力,决定着社会的竞争已从“技能”的竞争转向“心”的竞争。在职场上,许多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录用的人员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技能的竞争成为基本门槛,诚信、态度、人格、价值观甚至梦想等成为用人单位的首要考虑要素。作为直接面向职场的职业教育,要实现与用人单位的“零对接”,必须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注重职业能力的培育,而不再是单纯的职业技能的培训,要完成此转变,势必重新认识和定位公共基础课程在培育学生职业能力上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公共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现状
在职业教育的教学中,常把课程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政治理论课、道德理论课、法律课、心理课、计算机、高职英语、应用写作、高职语文、高职数学、艺术鉴赏与修养、社交礼仪、中国文化概论等。公共基础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在各类教育中,只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在工业化的初期或中期,职场上需要大量出校门就能进厂门的人员,所以当时的职业教育以“胜任岗位”为目标,侧重培养学生掌握某种职业技能,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重专业轻基础,并且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未随着社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而有所变化。1.教学时间“压缩化”。职业教育一旦仅瞄准学生当前的就业,其培养目标就势必定位于学生掌握某种或某几种职业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大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压缩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就是一种必然,因为职业技能基本上是由专业课程来完成的。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某种职业技能,毕业后即能走上就业岗位,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一再被削弱,课时均让位给专业课程。不仅校领导层、教师层,甚至一些用人单位、学生都认为学习公共基础类课程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根据河北省教育厅2014年的调研得知,在河北省的职业院校中,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均不到整个教学时间的40%,而且在现有的教学时间内,由于领导不重视,教师不用心,学生在公共基础课程上的上课率也很低,大部分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2.教学形式“实践化”。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在于以实践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动手能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对于专业课来讲,采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上手操作能力是一种必然选择,但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为了突出特色,彰显其与普通高校的不同,也要求公共基础课程必须加大实践课时的力度,从课程体系结构到课程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应用、课程考核方式等均要求必须体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有的院校甚至规定了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学时必须达到的百分比,也有的院校把实践2016年2月上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作为检查、审核、考核公共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标准,一时间,公共基础课程理论讲授部分遭遇了“滑铁卢”,不能与实践性教学部分同日而语了。3.教学目标“从属化”。当前,大部分职业院校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突出专业课程的实践学习,这就决定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势必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处于从属地位。严格来讲,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智能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旦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学生的眼前就业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某项具体专业技能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就被弱化了,就只能从泛泛的角度来认识公共基础课程存在的价值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职业能力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很少有学者系统论证公共基础课程与学生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所以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仍被认为是专业课教学的附属品。公共基础课程的上述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是一种“舍远求近”的职业教育,仅定位于学生的当前就业,不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其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学生只学到一时的技术,但发展的后劲不足,一时就业,但长期失业。
二、公共基础课程在培育学生职业能力上的重要作用
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淡化了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专业技术要求,对学生的责任感、敬业精神等品德素质越来越重视,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职教学生在校期间的公共基础课程密切相关。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应以此为契机,重新定位公共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重点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有不少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能力进行了界定,当前主流观点认为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关于职业能力的内涵,学者们从不同的领域纷纷进行阐述。蒋乃平认为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陈宇认为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核心技能三个层次;徐朔认为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无论学者们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均说明一个问题,即职业能力不是单一的专业能力,而是一个多层次复合体,为了更好地说明公共基础课程与职业能力的关系,本文认为职业能力包含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1.公共基础课程对职业基本能力的培育。公共基础课程通常安排在职业教育中的第一学年,在这一阶段,学生形成的能力是职业基本能力。职业基本能力一般包括两类能力:一类是通过系统教育而获得的基本能力,如阅读能力、基本交流能力、计算能力、写作能力等;另一类是通过系统教育而形成的个性特征,如开阔的视角、诚实守信的品质、正确价值观基本形成、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等。职业基本能力并不必然直接为就业服务,却是不可或缺的就业储备能力。它不仅是每名毕业生参加工作、接受继续教育所必需的能力,也是每名毕业生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一个文明社会、法治社会的良好公民、合格职业人所必需的能力。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大部分课程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培育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如交流能力固然和一个人的天性、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但其关键因素取决于个人的知识储备、内在素质。高职语文课程通过为学生提供系统的人文素材来丰富学生的情感、想象力,打开其心灵的翅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可以为其交流能力提供源泉;高职英语不仅开通了交流的另一条渠道,而且使学生“看到”异国文化,在丰富其内心世界的同时,更加开阔了视野;计算机课程促进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的能力。总之,某一职业能力的形成都是不同课程共同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只是不同课程培育的侧重点不同,如高职数学侧重培育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道德理论课、法律课侧重于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理性判断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艺术鉴赏与修养、社交礼仪、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为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修养奠定基础,而这些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形成,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基本交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2.公共基础课程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职业核心能力是最能体现一名职业人工作素质高低的职业能力,一般包括三类基本能力:一类是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即职业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必须达到的能力水平。职业能力当然离不开其专业性,在职业教育中,离开了特定的专业,职业能力就无从谈起。一类是职业所必需的特殊能力,也有人将其称为“关键能力”“核心能力”等,是指超出职业人特有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一般包括与其他职业人相互交流的能力、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组织活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一个职业人如果具备了上述特殊能力,就比较容易实现职业变动,适应千变万化的人才市场需求。一类是个人的心理能力,此心理能力不是单纯从心理学意义上讲的,而是指直接与个人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密切相关的主观素质,如在具体事项上的判断力、在处理问题上的果断性、决定性等,此外还包括心理运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动机、创见性、领导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中的专业能力基本是由专业课程来完成的,而职业核心能力中的特殊能力、个人心理能力培育就与公共基础课程息息相关。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而影响其行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等特点,所以尽管专业课课时长,受职业院校重视,但对于学生来讲,他们觉得枯燥,往往是在就业压力下被动学习,反而是一些品德类课程、法律课程、心理课程、艺术鉴赏与修养、社交礼仪等课程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而恰恰这些课程对于培育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至关重要。品德类课程可以通过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认知、反思他人的行为和社会现象;法律类课程可以通过身边的案例分析告诉学生与他人交往的底线;艺术鉴赏与修养、社交礼仪课程可以借助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在阐述必要的社交修养礼仪的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构筑其社会责任感;心理学会告诉学生在工作中学会倾听,以便与他人沟通。这些课程资源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使其变得头脑灵活、态度宽容、行为适度,进而促进其形成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遇事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力、解决问题有决策力,在重大变动面前有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3.公共基础课程对职业发展能力的培育。职业发展能力是建立在每个职业人各自不同的价值观、梦想、意志力、创造力基础上的市场驾驭能力,这种职业能力是在职场上经过历练所形成的特有的市场洞察力、预见力,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职场打磨才能形成。一名职业人能超出同行脱颖而出,这其中不仅凝聚着他对工作的责任感,更是因为他对工作有超乎同行的洞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能激发一个人洞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就是其背后的价值观、梦想、激情和意志力。在职业教育的学习中,公共基础课程仅仅是在意志力、梦想、激情等的培育上起作用,但成功的因素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梦想、意志力等往往是卓越人士成功的关键。世纪佳缘副总裁刘惠璞说:“对于一个求职者来讲,30岁之前能达到多高的职业高度,在于你的职业技能和技巧,30岁之后你能达到多高的职业高度,在于你的人生观和梦想。”像阿里巴巴、微软等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靠的是他们对市场深刻的洞察力和对未来的预见力。但是,当我们分析马云、比尔•盖茨个人成功之道时会明白,这些成功的企业背后渗透着每一个优秀团队领导者自己的价值观、意志力、梦想和激情,而正是这些激发起他们的创造力。所以说,职业发展能力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能力,它建立在每个职业人的梦想、意志力上,是一种主动引领市场走向的能力。而这种梦想、激情、意志力可以通过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思想品德类课程、高职语文课程、高职英语课程等来共同培育。学习的实质是内心的变化,公共基础课程中的一些思想、人文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变得有梦想,有激情,懂坚持,有意志力,再经过自身悟性和智慧的整合,通过职场上的锻炼,最后会形成具有个人魅力的职业发展能力。
三、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途径
认识到公共基础课程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硬实力”作用,就必须重新进行课程设置,研究其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途径。1.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材的选取原则:一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前沿性,不是泛泛的简单的知识累积,以便学生自学和拓展知识面;二要不仅有必要的理论铺垫,而且还应包括丰富的、典型的事例及对事例的分析和反思,以锻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教材是教学内容直接的物质载体,但教学内容不完全等同于教材,否则教师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教学内容的优化原则:一是保证知识的系统性,由感知到领悟再到掌握,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二是必须围绕培育学生某一种或几种职业能力优化,如为了培育学生用英语与客户的交流能力,就要从交流的对象、交流的目的、交流的态度、交流的礼仪、交流的方式等方面精心选材,以达到教学目的。总之,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时,要把自己与学生、教材、媒体、环境视为是一个可变动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形成。2.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主要是指教学设计。一名优秀的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是语言组织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在选好教学内容、定好教学目标后,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成功会事半功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达到一种内心世界的升华,并外显于行为。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系统化。根据教学目的,按照认知、能力、情意三个层次,从引入、展开、讲解、例证、结尾逐级分明,形成一个类别分明、层次清晰的完整体系。二是具体化。每一环教学设计要达到什么目的、起到什么作用、升华到什么程度,必须明确、具体;整体教学设计要达到什么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哪方面的认知、引起学生内心世界什么样的变化,必须有具体的预测。三是层次化。教学设计的层次化指教学设计之间的配合性。其一般规则是小问题用小设计,中心问题用大设计,小设计配合大设计,共同完成教学目的。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分。选择何种教学方法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方法越来越丰富,多媒体教学、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研讨式教学越来越受关注,然而对于公共基础课程来说,讲授式教学法和实践式教学法仍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决定职业人内涵式发展是其内在的知识结构是否充实,没有一定的知识底蕴作支撑,即使是一名优秀的职业人也很难在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有突破性进展。讲授式教学法是最基本、最悠久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于阐述基本知识,分析相关概念,解释基本理论等。讲授式教学法能在短时间内浓缩一门课程的精华,迅速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地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式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基础上的。在职业教育中,典型的实践式教学方法是为学生建立“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这既可以让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所必需的主要知识、技能、修养、态度和职业能力。
作者:李红丽 单位:武警石家庄士官学校
[参考文献]
[1]邓泽民,陈庆合,刘文卿.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2(2).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 培养 模式
一、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的本质特征及相关概念
1.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概念
人才在辞海中解释为“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来分析,人才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术(科学)型人才,即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型人才,即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在科学原理(即客观规律)成为社会的直接利益的过程中,存在着三个转化:第一个转化是将科学原理演变为工程(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第二个转化是将第一个转化的结果转化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工艺程序、方法,进行现场管理、智力操作;第三个转化是将第二个转化的结果进行技能操作,形成产品和服务。上述实现这三个转化的人才依次称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都属于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在上述应用型人才中,应用型本科人才同时兼具三种人才特征,是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实践操作的高端技能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为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服务,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和创新精神,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2. 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的概念及特征
结合上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概念,从会展行业角度来说,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是指为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服务,具有较强会展专业理论基础和创新精神,能适应现代会展行业运营、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会展策划运营、设计、服务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上述定义说明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以应用为主线建构知识;不仅具备过硬的应用型知识,还要有广深的会展专业理论知识,不仅要有扎实的会展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会展实践操作技能;不仅要有较强的操作实践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以所掌握的会展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会展知识技术创新。
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具有相对的高层次性和以能力为中心的特征。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是本科层次的会展应用型人才,其核心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高层次人才,具有相对的高层次性。另外,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主动将会展理论研究和教学与会展产业创新结合在一起,着重将科学认识和科学规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的特征是“动脑+动手”,培养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是以能力为中心的。
二、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角度:一是从教学活动的角度来理解,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的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方式,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应”。二是从管理活动的角度来理解,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认为是为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管理活动的组织建构方式[3]”。三是把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为一种结构和运行机制,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学校自身的特点,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样式和运行机制,它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可控性和范型性[4]”。无论从哪种角度去理解,学术界给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定义中还是有些共同点的,那就是学者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规格,怎么样培养人才就是用什么方式方法去培养人才等。如果把这些问题具体落实到高校的教育上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的设置)、培养途径和保障措施等要素。
2. 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特征
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一定的会展教育理论和会展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应用为主导构建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注重理论和实践并重,以培养适应会展行业的能力为取向进行教学评价的一种模式。
通过上述定义可以,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为:
(1)以“应用”为核心
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为其核心体现。根据社会需要的会展职业和会展岗位的要求,培养应用型会展人才,与学术型和技能型会展人才相区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会展知识应用能力。会展知识应用能力应转化成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2)以“本科”为基本
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上来说,应该达到“本科”教育对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与会展专科人才相区别。必须较好的掌握会展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
(3)以“需求”为导向
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的提出是为了迎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会展人才的需求,课程的设置、内容的选择都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讲究实用性。
(4)以“能力”为取向
对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会展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会展策划运营、设计、服务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察和评价也应以学生对会展专业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交际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等为重要评价指标。
三、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对上述应用型本科会展人才,国内会展业界的共识是,这类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会展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培养的这类毕业生只有符合这样的要求,才能获得会展机构的认可和接纳。因此,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会展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艺术与文化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练掌握会展活动的策划与运营、会展设计、会展营销、会展现场接待服务等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口语沟通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高度责任心、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及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能胜任会展场馆、会展服务公司、会议中心、参展企业、体育、文化传媒集团等相关会展单位的会展活动策划、设计、营销、现场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2.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展活动运营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求学生既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熟悉会展运营管理的实务、技术与方法,又有很强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会展活动策划、组织与运营、项目管理与服务、会展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能够在会展企业进行会展活动策划、营销、设计与现场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知识基础与文化素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2)熟悉国内外会展业的行业现状和管理法规,以及全球会展业运作的国际惯例和中国市场准则。
(3)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宽厚的国际化会展策划与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铺垫和多学科跨行业知识结构的支持,适应现代企业及市场现状的会展及相关学科知识贯通与运用的实战能力。同时应具有在实践中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
(5)系统化的国际会展知识体系,较强的国际会展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6)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熟练运用项目管理的各种软件工具。
(7)具有较强的会展活动策划、营销、项目运营管理、会展设计、会展现场接待服务与组织管理等专业能力。
(8)具有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及各种文案的写作能力。
(9)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乐观精神、敬业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
(10)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心健康,懂礼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上海辞海编写组.辞海(第一版).上海:上海辞海出版社,2000.
[2]刘红梅.21世纪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探析[J].齐齐哈尔医院学报,2002(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