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一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一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一般原理

篇1

中图分类号:可从学校图书馆中图分类号中查阅,经济管理类为中图分类号中F类。

单位代码:我校单位代码10425。

学    号:以《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显示的学号为准。

密    级:保密论文须直接注明密级及相应的保密期限,如系公开论文此项不标注。

论文题目:应准确、鲜明、简洁,能概括整个论文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内容。论文题目中所用到的词应考虑到为检索提供特定实用的信息(如关键词),一般不宜超过25个中文字,若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副标题应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的下一行用破折号“——”引出。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业工程。

研究方向:按照2008年招生简章要求。

校内导师:指导教师的署名应以研究生院批准招生的为准。

现场导师:工程硕士所在工作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

二、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的内容和格式见第三部分图示,必须由作者、指导教师亲笔签名并填写日期。

三、摘要

中文摘要内容包括:“摘要”字样,摘要正文,关键词。对于中英文摘要,都必须在摘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用显著的字符注明本文的关键词。

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应体现论文工作的核心思想。论文摘要应力求语言精练准确,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一般约500~800字。摘要内容应涉及本项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思想和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硕士学位论文必须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关键词:是为用户查找文献,从文中选取出来用来揭示全文主题内容的一组词语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英文摘要:为了国际交流的需要,论文须有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的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一致。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

四、目录

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目录按章、节、条序号和标题编写,一般为二级或三级,目录中应包括前言、论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致谢等。

五、主体部分

论文主体一般应包括:前言、正文、结论等部分。

1.章节标题及层次

论文主体分章节撰写, 每章应另起一页。

章节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 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论文的章节按混合编排格式,即:一级标题用“第1章”、“第2章”……。从二级标题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一个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例如:

第一级标题     第1章(居中)

第二级标题     1.1 (标题数字左侧顶格,标题内容与数字之间间隔一格)

第三级标题     1.1.1(标题数字左侧顶格,标题内容与数字之间间隔一格)

正文中的标题层次一般不应超过四级,四级以后可单独编号,编写作(1) (2) (3)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

2.前言

前言一般作为第一章,是论文主体的开端。内容应简要说明研究的问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方法,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逻辑结构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摘要的注释。不必赘述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前言一般不少于3000字。

3.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作者应根据研究工作的内容,阐明研究方案和实验方法,突出自己的创新性和特色工作,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可信,与同类和相关工作的比较分析清楚。工程硕士论文重点应与相关的实际工作相结合。

正文应该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推理严密,文笔流畅,内容集中简练,图表、参考文献规范。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为2.5 ~4.0万字。

4.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论文的最后一章。

结论是整篇学位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完整地阐述论文的创新点。在结论或讨论中可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与论文工作有关的建议等。结论根据研究内容分段总结,不必分节次。

5.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保险产品定价 保险精算学 保险经济学

精算一般是指运用数学、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以及人口学等学科知识和原理,定量解决工作,尤其保险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精算和保险的结合形成保险精算,保险精算是精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运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研究关于保险领域问题的一门学科。从微观层面来看,保险经济学研究个人、保险人、保险中间人、保险监管者在市场中的行为决策,如何在有限资源下达到效用最优。从宏观层面来看,保险经济学研究保险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影响。在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科中,保险产品定价是它们共同的重要内容,究竟这两门学科中保险产品定价有何异同,这正是本文所要尝试探讨的问题。

一、保险定价的数理基础

(一)保险精算学中保险定价的数理基础

大数定律在保险定价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贝努里大数定律和泊松大数定律来估计风险损失发生的概率;二是利用大数定律来分散和降低风险;三是大数定律是衡量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的数理基础;四是大数定律也是再保险的数理基础。

保险精算一般分为寿险精算和非寿险精算,它们具有不同的数理基础。寿险保费的计算涉及的数理基础主要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人口数学、利息理论和生存模型等。非寿险保费的计算比寿险保费计算更为复杂,因为非寿险中损失次数和损失额都是随机变量,其涉及的数理基础主要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度理论等。

(二)保险经济学中保险定价的数理基础

保险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有赖于不确定情况下的经济分析工具的发展。金融定价模型,如投资组合选择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最佳证券投资理论、跨时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折扣的现金流模型等,在保险定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保险经济学中保险产品定价的重要的数理理论基础。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应用到保险业后可以发现,均衡保险价格反映了保险经营中的不变风险。如果保险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没有统计相关,那么均衡保险价格是以预期索赔成本的现值厘定的。如果它们是统计相关的,那么均衡中会出现正的或负的保险附加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一个主要局限在于其没有考虑诸如有限责任及不对称税收计划等要素引起的非线性影响。

(三)保险定价数理基础的差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保险精算学中定价的数理基础是纯数学的、概率统计的,而保险经济学中定价更多的是基于金融数学、随机过程。尽管二者都采用了数学分析手段,但各自的侧重点不相同。

二、保险定价的基本原理

(一)保险精算学中保险定价的基本原理

保险精算学中保险定价的核心内容是厘定纯保费,用E表示。纯保费厘定的基本原理是收支平衡原理,厘定结果为精算公平纯保费,即纯保费与保险人未来预期保险责任赔款损失相等。用L表示保险人在签单生效时的损益,表示保险人未来预期保险责任赔款损失现值,X表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缴纳的纯保费的现值,则保险精算学中保险定价的收支平衡原理可以表示为E(L)=0,即E(Z)=E(X)。尽管寿险精算和非寿险精算所处理的风险性质不相同,但是纯保费厘定所适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只是在具体的厘定纯保费模型上有差异。给定了预定死亡率(非寿险为预定损失率)、预定利息率(非寿险是短期险,一般不考虑)、预定费用率以及安全加成或利润因素等,采用收支平衡原理厘定毛保费。在保险精算中,这些预定的定价因素是从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以往经营中得到的经验结果,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的保险公司之间可能会存在个体差异性。

(二)保险经济学中保险定价基本原理

保险经济学中保险定价和保险精算学中保险定价的不同之处在于,保险经济学定价在保险价格的决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市场的作用,应用了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决定原理。因此,保单价格应该是风险和收益的一种均衡。相对而言,保险精算中的精算保费模型是从供给方面着手,它假定价格由保险人单方面决定。在保险经济学中,由精算学者和金融经济学者共同发展的保险金融定价模型成为了保险定价的主流趋势。在保险经济学中,在不同的保险市场和经济条件下应用经济学理论来考察保险定价。在完全市场模型下,认为由竞争决定的长期均衡保险费即公平保费与索赔、销售费用、所得税和其他成本,包括税收以及资本成本等的预期现金流的风险贴现值相等(Myers and Cohn,1986)。保险经济学者也在资本冲击、价格管制等经济条件下来考察对保险定价的影响。

三、保险产品定研――保险精算学与保险经济学研究比较

通过上面的分析,对于保险精算学和保险经济学中关于保险定价的一些联系与差异,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探索性的结论:

(1)从数理基础上看,保险精算学偏重于纯数学的、概率统计的的数学工具,而保险经济学侧重于应用的、随机过程的、和金融市场结合紧密的数学工具。

(2)从定价的基本原理上看,保险精算学立足于计算公平保费,使用的是收支平衡原理。保险经济学立足于计算市场均衡保费、最优保险保费等,充分利用了经济学原理,如供求均衡原理、效用最大化原理、市场结构理论等。而且,在保险经济学中,保险被看成是一种金融产品,在其价格确定时,也充分利用了金融产品价格确定的金融数学模型。

篇3

关键词:需求导向;工商管理研究生;经济学思维方式;教学模式

经济学是目前我国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经济学原理与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培养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第一步。在实践上,国外经济学各层次教育都非常注重经济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国内经济学教育也非常注重经济学素养的培养,但大都定位在本专科的教学研究,而对研究生的教学研究较缺乏。与本科阶段的经济学不同,研究生经济学一般定位于中高级水平,教学目标是通过全面阐述经济学的理论,使学生掌握经济分析方法,提高经济学分析素养。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是研究生经济学教学基本目标,也是管理类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鉴于此,本文就理工院校生源特点,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学生需求状况,探讨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经济学思维方式培养模式。

1认识学生的知识背景

这里所述的知识背景主要是指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所具有的有关经济与管理相关的知识体系与结构。从现实情况来看,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背景非常的宽泛。本课题小组调查了周边的理工院校,调查主要为2010届至2014届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以及2012级至2014级在校生。调查总人数为270人,其中6人未予回复。数据显示,近年来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主要来自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经管类相关专业,占总人数的77.3%,部分来自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学等数信专业,占总人数的13.6%,另外少量学生来自于化工、机电、地质、机械、环境科学等归为其它理工类专业,占总人数的9.1%。当问及本科是否学习过经济学等相关课程时,经管类专业出身的学生均表示学习过相关课程,但学习效果好坏不一;而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均表示未系统接受过经济类课程的教育,少量学生出于爱好阅读过经济类书籍。他们或是出于兴趣,或是出于就业前景,继续读取本专业研究生或转专业而来,知识背景差异很大。究其原因,发现以下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本科专业不同,所受教育经历不尽相同。本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大多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相对而言,他们具有较为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本科学习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本科时几乎从未接受过经济学的教育,只是为了考研而自学相关课程,这些学生大多知识较肤浅,虽然通过经济学的入学考试,但并不具备经济学的头脑。第二,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课程安排存在差异。不同的学校教育资源和环境具有明显不同,财经类院校更重视系统性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训练,理工院校更重视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训练。第三,个人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不同。对经济学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必然会更努力地学习课程、更自觉地获取课外知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学生的经济学知识背景。例如,当今的教育模式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教育而教育,在师生之间普遍缺乏经济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理念[1]。即使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生,也大都缺乏有关经济学综合性的实践教育和体验。总之,虽然他们具有某一专业的知识和优势,但是,对于学习经济学课程、培养经济学思维,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经济学学习目标不明确;(2)局限于理论的学习,缺乏应用训练;(3)未能建立经济学思维模式,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4)经济学的综合能力不足。

2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

一般而言,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进入各类工商企业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学习最终成长为高级管理人才和决策者;二是进入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部门等,从事相关的经济数据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等工作;三是进入研究性机构以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四是自主创业。课题组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浏览网站招聘信息,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等了解了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就业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素质和能力要求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一般企业对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素质和能力要求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具体表现为:一是了解与企业相关的经济政策并能运用于企业的实际;二是处理实际工作的技能;三是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用人单位表示:在校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经济学的原理,很少有机会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综合运用能力普遍较差。在招聘人才时,有相关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的往往能优先录用。第二,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对于管理类人才的能力要求则更注重经济分析、预测和规划等能力。具体表现为:一是能理解国家及政府的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二是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行业或某一特定投资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预测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关注国家政策及财经新闻,并具有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第三,高校则更关注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及其逻辑性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应聘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功底,还要有清晰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表达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者往往获得优先录取。第四,自主创业者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根据当前经济政策、形势及消费者偏好,及时发现商机,运用所学知识预测其经济效益,分析可行性。

3探讨新的经济学教学模式

3.1确定经济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不同的专业对现代经济学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目标偏爱,对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要成为从事管理理论研究或管理实务高级人才[1],就需要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然后再针对其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经济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系统地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理论、技巧与方法,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能够成为工商管理理论研究与教学、政府经济政策研究、公司的决策分析与战略制定等领域的高层次创造性管理人才。关于学生学习本专业目标取向,经调查发现,有15%的学生目标是成为理论型人才,50%希望成为应用型人才,35%希望成为综合型人才。从学习经济学目的来看,希望了解经济学在以后学习工作中有用途的占50%,希望掌握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的占35%,认为经济学成绩对找工作有帮助的占10%,仅为完成必修课程的占5%。对于期望获得何种经济学能力,有50%的学生选择了阅读经济学论著及报告的能力,55%的学生选择了洞察经济学动态的能力,60%的学生选择了理解并能够利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95%的学生选择了利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选择其他的仅占5%。由此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期望通过学习经济学课程获得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对此经济学教学目标应注重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学习、工作、研究中的运用。综上所述,经济学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介绍现代中高级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现代经济学的规范化过程,培养学生以严谨方式分析经济理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掌握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现代方法体系,并能灵活运用经济学原理深入、系统地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表现及政府政策的效果评价,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经济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2整合经济学教学内容与体系,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

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管理类硕士生的经济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为40学时左右,课堂时间相当有限,选择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学内容要适当取舍,侧重应用性,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适当增加经济学技术分析方法的内容及专题讲座等等。具体框架为:第一,经济学认知与思维方式通过本科阶段学习的经济学原理的教学来培养,研究生阶段在此基础上拓展为专题———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改革,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思维模式试图研究或解决当前我国现实的经济问题。第二,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这对正确理解和学好现代经济学以及对将来管理思维的创新和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济人行为及不同制度安排下的各类经济问题[3],并为将来管理应用提供基本的分析工具。可由中高级西方经济学重点章节来实现,如全面论述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问题,建立完整的消费理论体系,运用博弈论方法严格论述一般均衡与社会福利问题,建立令人满意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研究铺垫基石,并将把学生引向现代经济学的前沿。第三,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和预测能力则由后续的计量经济学完成。第四,团队协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利用后续跨学科选课基础平台、创新能力延展性平台等来实现,以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它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拓展学生能力的培养。

3.3探讨教学形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针对经济学体系全面、逻辑性强、对学生的理解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探讨课堂内外的教学形式与训练方法。经调查对于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仅有5%的学生表示对经济学很感兴趣,55%的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35%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另外还有5%的学生对学习经济学不太感兴趣。学生们对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高,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本科阶段对经济学学习的难易程度来看,60%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有些难度,35%的学生认为难易适中,仅有5%的学生认为偏容易。总体来说,学生普遍认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有相当的难度。关于本科学习经济学的难点,有40%的学生表示知识点过多,很难理清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40%的学生表示曲线太过抽象,容易混淆,15%的学生表示数学公式以及推导难以理解。因此,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理论知识间的联系、曲线含义以及公式的推导和理解。从学生对于期望从老师获得的帮助来看,希望获得教学辅导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0%,希望获得创新项目辅导的占65%,希望引导模拟实验的占50%,希望获得社会实践机会的占80%。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所学知识,进而指导今后的理论学习。从教学方式定位上,有30%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教学,80%的学生选择了案例分析,60%的学生选择了专题讨论,70%的学生选择了实务训练。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希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融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实务训练等。学生积极主动实践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西方有一句名言“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4]。要使经济学教学达到目标,一方面需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石,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献,关注一些权威杂志对相关主题的研究与讨论,要求学生定期地对教学相关的某一主题进行讨论以及主流观点的评论与交流;另一方面由学生去收集现实中的相关主体的经济问题,并能够编写一些案例进入课堂的学习并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在思维上动起来,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抽象为具体,变晦涩为通俗,变苦读为乐学[5],同时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真实经济世界,掌握探究现实问题方法,并利用其成果为社会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光强.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现代经济学教学理念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2):56-58.

[2]侯俊华,汤作华,胡国军.试论转轨时期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60-163.

[3]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4]侯俊华,汤作华.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对我国地方院校的启示[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0-163.

篇4

关键词:古诺;数理经济学;垄断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7日

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Antoine-Augustin Cournot)是曾经对经济理论产生过冲击的最有创造性的思想家之一。熟悉微观经济学的人一定知道,在消费者选择行为理论中有一个概念叫“古诺加总”,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的模型叫“古诺模型”,这些都反映了他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伟大贡献。

一、古诺的经济思想

古诺1801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国格雷,1833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1877年3月31日在巴黎逝世。虽然古诺在今天的名声主要来自经济学,但他在数学、科技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很有造诣,尤其是数学。古诺有两位大名鼎鼎的数学家老师,一位是拉普拉斯(Laplace),另一位是泊松(Poisson)。他的第一本学术著作写的是概率论,而接下来马上就将研究对象由数学转移到了经济领域,并运用其娴熟的数学分析方法于1838年写出了他的第一本经济类学术专著――《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因此,古诺也被看作是第一位打入经济学界的真正数学家。后来古诺又分别于1863年和1877年出版了两本经济学著作――《财富理论原理》和《经济学说概要评论》,但这两本书都没有使用数学去处理经济问题,并且相对于古诺经济理论的开创性著作(《研究》)而言,它们都没有增添实质性的新东西,其中《财富理论原理》主要是使用所谓的文字语言专门来解释他的第一本著作。所以,古诺的经济思想以及他对经济理论发展的伟大贡献主要体现在《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这本研究水平极高的著作里面。尽管古诺对经济领域的研究还涉及到赋税转变、国际贸易等问题,但他最核心的经济思想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接下来我们一一阐述。

第一,古诺是最先力图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19世纪上半叶,当文字表达还是经济理论家唯一思路的时候,古诺却开拓了数学和图形的研究方法。他认为使用数学是表达复杂经济思想的便捷工具,倡导在经济研究中运用数学分析的形式和符号,以探索“不能够用数字来加以估计的各种量之间的关系,和其规律不能够用代数符号来表示的各种函数之间的关系。”这种数学分析不是非导向数学计算不可,它不一定需要精确的数字,只要能更简明地陈述问题、开辟研究途径、避免脱离主题,数学就有其有用之处。在古诺的心目中,经济分析应当建立在经验观察和事实的基础上,理论与模型不是从空想中推引制定出来的,而是从实际观察到的事实中提升出来,并经过加工得到的。如此推导出来的理论工具,可以在某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推理,更具有用性和普遍性。古诺至今仍被重视的原因正在于他用数学方法分析经济问题。以后的经济学家高度评价了他的这种贡献,认为他对已有的,但形态模糊的经济概念和经济命题给予了严密的数学表述;他的分析方法强有力地促使经济学从文字的叙述转向形式逻辑的和数字的表达。20世纪初的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埃奇沃思指出,古诺的论著“是以数学形式把经济科学里的某些高度概括的命题陈述得最好的。”虽然古诺并没有用过“数理经济学”的名称,但他在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思想为数量经济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古诺被公认为是数理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838年《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的出版也被视作数理经济学的开端。数理经济学派对经济学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几乎所有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都有着不易跨越的鸿沟。一般而言,所有的经济理论特别是数理经济学理论,都会设定许多的前提条件,理论与模型都是在这些前提条件之下展开的。不同的前提条件代表着研究者认识事物的不同角度、研究对象的不同侧重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要求,因而也就会导出不同的结论和结果。而这正是数理经济学派饱受攻击的地方,因为有许多理论的前提条件与现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学研究正是这样一点一滴地不断向前进步,先是假设一些严格的条件,得出应用性较差的结论,然后逐一地将条件减弱再得出应用性较好的结论。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数学方法仅仅是经济研究的工具之一,经济学毕竟不是数学,经济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能运用数学方法的领域。

第二,古诺对“财富”的理解不同于斯密、萨伊、李嘉图等早期的经济学家。古诺把经济学直接称为财富理论。在他看来,财富不是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样,能卖出去的就是财富,有交换价值的就是财富,财富由交换价值决定,跟劳动含量无关,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真实价值”,只有交换。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市场上成交的商品的价值总量,来决定一个国家的财富总量。什么样的国家是富国?是市场交易的商品丰富、人均交易额巨大的国家。所以,在古诺眼中,阿富汗的酋长是个穷人,他一分钱也没有,虽然他可能拥有大量的实物资源,但他没有实物的交易,因此他是穷人;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很小,但它是世界贸易的集散地,交易量巨大,就会变得很富。我们可以看古诺举的例子,意大利城邦威尼斯就被他称为是富裕的典型。用交换价值反过来定义财富是古诺的一个天才的创造。什么是交换价值,是一般均衡的价格乘以一般均衡的商品量,这是交换价值总量,可是一般均衡的价格和数量应当依赖于初始的财富分配,而不是反过来。但是,古诺凭借其数学才能将它颠倒了过来,这一颠倒使得很多复杂的研究变得容易了。我们在宏观经济学里看到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和度量了这个国家的财富总量,那就是总成交量。总成交量就是财富总量,这是根据古诺的定义导出来的,这样的“财富”很简单,可实证、可检验。所以,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就由供求曲线的交点所确定了,于是,垄断就会造成贫困,因为垄断使得交换的数量小于一般均衡的数量,造成了效率损失。按照古诺的观点,一国的财富取决于交换价值的价格决定机制以及交换的价值总量。市场的交易总量等于成交价格P乘以总的需求量,也就是PF(P),这样只要运用经验的方法,就能实证地导出国民财富的总量。这里F(P)是古诺在研究需求规律时用曲线画出来的,表示在数学符号里就是总的需求量是价格的函数,即D=F(P)。古诺认为,使一个国家富起来最好的政策就是让总交易量最大的政策,总交易量最大的国家就最富,就这么简单。而只有完全竞争才能使财富总量最大,于是,他论证了今天经济学家普遍认可的一个观点――鼓励竞争。

第三,古诺的主要贡献之一还在于他运用数学方法创建了基于需求曲线的厂商行为的一系列模型。他用一种博大精深的创新的理论概念,为其他许多对经济学至关重要的观念诸如不完全竞争以及博弈论奠定了基础。古诺是第一位提出完全垄断、双头垄断和完全竞争的精确数学模型的经济学家。直到今天,垄断模型和双头模型(也称为古诺模型)仍然是标准教科书中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古诺对于垄断理论的发展是任何现代教科书作者都难以比拟的,甚至精确地说,现代研究垄断的学者所阐发的正是古诺的理论。古诺的矿泉水所有者垄断模型清楚地揭示了“边际原理”,这一原理是经济理论中最核心的有机原理之一。然而,古诺发展的最著名的理论也许与他引进了一个追加的矿泉水销售者有关。古诺模型假定:市场上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矿泉水,它们的生产成本为零;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虽然古诺模型只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因此也被称为“双头模型”,但是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在现代经济学和博弈论经常引述的经典文献当中,古诺模型无疑是最早包含博弈思想的经典文献。古诺在1838年关于两个寡头通过产量决策进行竞争的模型是早期博弈论研究的起点。可惜的是,古诺并没有使用“博弈”一词,并且在后来的研究中也没有使用博弈的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更没有从模型中进一步发展出一般的经济理论。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古诺辉煌的创造性见识,他的简单的模型曾经是并且仍将是经济理论中诸多思想的源泉。

二、古诺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解读

对某一位经济学家的思想,某一种社会思潮的分析理解都离不开对当时历史背景的认识。古诺出生于雾月后的第二年,他的一生尤其是前半生所处的时代,是法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代之一。在这样的年代里,古诺的人生道路并不算坎坷。古诺在他出生当地的学校接受了最初的教育,20岁时进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数学,1823年至1833年他在巴黎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并开始与当时知识界的顶尖人士相接触,他先后在巴黎大学和里昂大学任教,后来担任格勒诺布尔学院院长,成为法国勋级会荣誉军团成员,并被任命为巴黎的教育总巡视员。尽管他视力一直很差,晚年几近失明,但生活还是安逸的。然而,古诺的经济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甚至到他1877年去世,也几乎没有人知晓他关于经济理论的著作。后来被证明充满了新思想的伟大著作《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在出版后的40年里无人问津,直到之后受英国W.S.杰文斯和法国L.瓦尔拉斯的高度推崇,才知名于世。古诺对现代经济学的贡献直到其死后80年才被全面地肯定。因此,与他的人生经历相比,古诺在经济学领域的思想之路却充满了悲剧与失望,可以说他是生不逢时。

现代一些学者对古诺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超越于他时代的新古典理论家”,那么为什么古诺会超越他的时代?为什么他的经济思想会被他同时代的人所忽视,而后来又被认为是经济理论史上最丰硕的成果之一?实际上古诺的经济思想被人们后知后觉,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

从18世纪最后三十年起,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工厂这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使各国生产力突飞猛进,很自然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变化。包含古诺主要经济思想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出版于1838年,然而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当时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法国学术界关注的是对大革命的争论以及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思潮。圣西门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蒲鲁东对私有制的抨击,路易・布朗的工人合作思想,这些都是人们关心争论的话题。但古诺并没有提及这些话题,他的研究使用了当时经济理论权威们不熟悉的数学推理,而且研究的重点是与当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状态截然不同的“垄断”。因此,古诺的思想必然不会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到古诺晚年和去世之后,也就是19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发生发展。当时,电力和内燃机等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社会生产力又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之发生的巨大矛盾,使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这些都促使生产和资本加速地集中,并逐渐使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垄断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始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逐渐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这一转变使不完全竞争、垄断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而古诺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早在几十年前就对垄断经济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模型,并且包含了现代分析垄断问题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博弈论的思想,因此可以说古诺超越了他同时代研究经济学学者的普遍水平。他的作品在问世之后并没有受到关注,而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人们才认识到他著作的深远意义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既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也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因此,古诺的经济思想被人们后知后觉也存在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古诺性情忧郁,性格孤僻,是个内向型的人,他不关心自己的作品是否有吸引力,同时他的作品又是法文版的,要想获得广泛的认可还存在一个语言翻译的问题,所以古诺在有生之年并没有引起同时代人太多的注意,至死仍然默默无闻。但真金不怕火炼,古诺的著作一经人们发现,便把他带到了一个在经济理论史上很少有人达到的成就高峰,他强有力的思想对经济理论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已经渗入到了现代经济理论的真正核心。

主要参考文献:

[1]蒋自强等.经济思想通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2.

篇5

[关键词]《法哲学原理》;劳动;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5-0046-05

王文臣(1976-),男,上海政法学院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上海 201701)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本论(含手稿)》的世界历史批判理论及其当代意义”(项目批准号:11YJA710029)、上海政法学院院级课题“‘大思政’下的哲学通识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的结合机制”(项目编号:DSZl21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黑格尔晚期唯一的正式出版物,《法哲学原理》被视为代表成熟时期黑格尔对国民经济学诸如法的关系、财产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尤其是黑格尔对劳动概念的全面阐释。黑格尔自耶拿时期便开始研究劳动概念,继而涉及国民经济学,又在《精神现象学》中得以深刻阐发,从而最终在《法哲学原理》中得到系统论证。马克思在1842—1843年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着手对黑格尔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对国民经济学的看法做出批判,直至最终彻底颠覆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而使哲学重新奠基。这个重新奠基的过程便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展示的哲学革命及其成果。

可见,深入分析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劳动概念,对于领会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具有重大意义,即切实领会马克思哲学作为当代哲学对当前改革与建设的指导作用。

一、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对劳动概念的全面阐述

早在耶拿时期黑格尔便开始研究“需要的体系”这一问题,可看作是对劳动概念的最终探索。“一般情况下,需要的体系已被视为一个高于普遍的自然依赖性的系统。人们自身的劳动或满足需要的能力不能完全满足自身需要,这就需要一个异己的力量来满足自身需要。”黑格尔在这里就已经看到劳动创造产品对人类生存的作用,他利用需要——劳动(交换)——满足的论证方式来阐述劳动的存在论意义。劳动在这里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中介,倒可以说是人的存在之根本确证方式,在存在论之根基处显示出劳动的根本意义。这为后来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论述主奴关系的辩证运动,以及在《法哲学原理》中阐明所有物——契约——不法等环节作了准备。

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对“需要的体系”做出更为完整的论述,他指出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两个因素:(1)自身劳动或他人劳动所创造的外在物,马克思称其为“物质生活本身”,自身劳动的产物是他人需要的对象,同样,他人劳动所获也是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黑格尔这种论述符合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市场、分工以及交换等观点,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受到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影响。(2)个体之间满足互相需要的“中介”是劳动。“通过活动和劳动,这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中介。这里,需要的满足是满足主观特殊性,但普遍性就在这种满足跟别人的需要和自由任性的关系中,肯定了自己。……政治经济学就是从上述需要和劳动的观点出发、然后按照群众关系和群众运动的质和量的规定性以及它们的复杂性来阐明这些关系和运动的一门科学。”

政治经济学是从现实社会的经济活动——生产劳动——开始来论证整个经济活动,黑格尔在这里同样也是坚持这种观点,也认为劳动是满足个体之间需要的中介。因为没有这个中介,就没有满足需要所需的客体;同时,失去这个中介,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复存在,需要的体系或说市民社会从何谈起呢?如果每个个体都没有劳动活动,那么满足彼此需要的对象——那个后来被黑格尔称为“一般社会财富”又怎样产生呢?因此,黑格尔在《耶拿实在哲学》中指出:“每个人的劳动就其内容来看是一种为一切人的需要的普遍的劳动……也就是说,劳动具有一种价值;他的劳动和财产并非对他个人来说的那样的意义,而是对一切人来说的那种意义。需要的满足是一切人相互之间的一种普遍的依赖性。”这里,黑格尔强调了人与人之间通过劳动及其产品实现相互满足的依赖性,而且称其为普遍性。

篇6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双语教学实现了专业知识和外语学习的有效结合,以专业知识为主、外语水平提高为辅,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尤其是加入WTO 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外语能力,是摆在应用型技能型本科院校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经济学课程作为起源于国外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进行双语教学改革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化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教育部高教司在相关文件中提出教育教学论文,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小论文。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而在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上应更多的体现课程的广泛应用性。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基础课,为学生学习和应用经管类专业知识做了良好的铺垫。因而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实践是一种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开放式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元、开放、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强调灵活,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外语水平和教学艺术要求较高,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用不同语言进行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同时,通过使用学界较为认可的经济学外文教材、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双语教学会有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向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自身发展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产物,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独立学院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也在于能否培养出有别于研究型院校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应聘者在工作中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外语的技能越来越受到青睐。因而在对本科生的培养中运用双语教学可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并使其更符合国际化人才的标准。

(三)经济学课程本身的需要

经济学本身源于国外成功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原理和框架均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而国内高校本科教学中讲授的经济学原理几乎都是从国外著作中翻译修订而来的。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不同,有些翻译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完全一致,这对学生掌握和应用经济学原理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由于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教育教学论文,使用翻译修改而来的教材大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教学内容无法体现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借助经济学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使学生站在英语思维的角度,用英语去理解原著和思考各种经济学原理,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精髓所在;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国外经济学教材,可以增加学生的专业见识,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吸收到经济学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增强教学的时效性。[2]

二、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改革模式

(一) 教学模式的选择

根据授课时外语使用程度的不同,双语教学可分三种不同模式:1、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用学生所学第二语言/外语进行教学,本族语/母语不用于教学之中,乃至校内也不使用本族语/母语,以便让学生沉浸于弱势语言之中。[3]2、过渡性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在学生刚进校时,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使用本族语/母语教学;但一段时间之后,则使用所学外语/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因此,过渡性双语教学即指开始前有―段非双语教学作为过渡期,以避免学生刚进校因不适应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而产生许多困难,其目的仍是逐渐向沉浸式教学过渡。3、保留性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学生刚进校时用本族语教学,以后逐步部分科目使用外语/第二语言,部分科目仍用本族语教学。

独立学院的学生较普通高校的学生入学成绩较低教育教学论文,英语水平相对较差,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因而我们在教学的第一阶段可以主要采用“保留性双语教学”模式小论文。在双语教学实施的第一阶段,为了不使学生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影响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侧重运用“保留性双语教学”模式,即在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和运用英语的同时,以母语来维持理解与交流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经济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渗透,专业概念和理论模型公式的表达,以及部分英语释义;双语教学实施的第二阶段,可启用“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在第一阶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在经济类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模式,不断扩大独立学院双语教学课程的范围,灵活地互用汉语和英语两种主体语言,努力促进学生逐渐通过专业英语理解关。

双语教学推行的第三阶段,在总结经济学双语教学前两阶段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符合独立学院自身情况的双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学生能够基本通过英语关,掌握一定经济学专业英语词汇的基础上,逐步推行英语沉浸式教学法,采用全英语授课或逐渐增加英语在经济学课程中运用的比例。毕竟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并不十分擅长因而具体模式还得视双语教学实施前两阶段的效果和学生的接受情况而定。当然在使用“沉浸式”教学模式过程中,经济学教师应注意运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论文,把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和案例等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发音标准且语速较慢,使学生能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知识。

(二) 教材的选择

选用合适的原版教材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基础。双语教学教材应当使用外文版的教材,在内容上直接与国外院校接轨,避免因间接引用而产生歧义。要选择既紧密结合实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原版教材,在原汁原味的语言中了解另一种文化,掌握专业知识。目前多数进行经济学双语教学的院校把曼昆教授编写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版)作为固定教材使用。该书被美国百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可见其全球影响力之大。此外,该教材的语言表达比较规范、简单、用词准确,内容更新颖,作者能站在经济学初学者的立场,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这也比较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学习知识的兴奋点。但原版教材的选编思路和编写形式与国内教材的风格完全不同。虽然国外教材知识较新,反映了学科前沿,但国外教材在一些内容上说明得过于详细,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内容相对较多而且比较零散。因此,教学中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筛选,抓住学生必须掌握并与国内教材主要内容相契合的部分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4]而对于相关案例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三) 教学时间

根据教学计划和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教育教学论文,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但是独立学院大一学生的英语相对比较薄弱,开展双语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大学英语一般开设两年,

大二上学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已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学生普遍有着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时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要小些,可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另外,从大学二年级上学期起开始连续、合理地部署和安排双语教学,可延续英语学习,使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小论文。而且,可在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移到自己的专业上来。

此外,国外的经济学课程一般是从高中开始,到了大学每学期只学习教材内容的几个章节,将整个经济学课程分散到大学的各个学期,更有助于学生的消化理解。而我国经济学课程一般是针对经管类学生开设的,时间为一年左右,如果进行双语教学的话应该考虑适当延长学时,以便于教师更好的准备课堂内容教育教学论文,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四)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与学互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高素质的师资是实施高质量双语教学的保证。从近期实践看,全国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是在母体普通本科高校的直接支持下,以母体高校的品牌、师资、管理和其他资源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借助“母体”师资、外聘名校教师是独立学院最常用的做法。但随着独立学院社会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建设自己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已迫在眉睫。除了外聘归国经济学研究生外,独立学院也应重视本院经济学双语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大力引进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另一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如可采取教师自费及学院委培相结合的形式选派英语基础良好、经济学专业知识扎实的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相关院校培训。

参考文献:

[1]白世贞,沈欣.素质教育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物流技术.2010

[2]梁燕红.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探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3]李榕.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

[4]乔虹.“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探索.教育与职业.2008

篇7

关键词: 经济学;中国化;实践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A71F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026-01

一、经济学具有唯实的实践性特征

经典经济学确立的科学原理,既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并且不断接受新的实践检验,从而提出新的原理或修正已有的原理,再用于指导实践。这种以实践为唯一理论源泉、唯一应用目的、唯一检验标准的“唯实”的实践性特征,是创始人采用实证分析法描述和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是狭义和广义经济学的共性特征,是当代中国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恩格斯强调,“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因此,无论是对经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读,还是对创始人确立的经济学原理科学性的鉴别,都必须以他们当时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和经济生活实践为评价尺度。

尽管《资本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但从这部著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不但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特殊经济规律,还揭示了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要继承和发展经典经济学,就必须弄清楚创始人所揭示的各种经济规律的形成基础及其实践意义。如,他们发现和揭示的商品生产、货币流通、等价交换、利润平均化、利润率下降、资本积累、贫富差距扩大乃至两极分化、经济虚拟化、产业后备军、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经济周期波动或经济危机等诸多经济规律,都属于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如果这些规律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那么在逻辑上无法解释的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为什么也会遇到此类现象或此类问题。关于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工资水平的规律、工人阶级绝对贫困化的规律,或许只是当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经济规律,未必具有普遍意义。关于专业化分工与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与提高社会生产力、竞争最终发展到垄断的规律,关于两大部类商品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的规律,似乎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经济规律的本质及其形成的社会基础、经济条件和适用范围,都需要研究并辨别清楚。

随着实践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深化和扩展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更有效利用经济规律,这是经济学与时俱进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需要。唯此,才能把经济学推向前进。

二、在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促进中国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立足于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合理吸收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若干内容。特别是从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吸取经验,概括总结,形成了许多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结论。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是实践的经济学,是发展的经济学,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马克思经济学。从1978年开始,我国在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始终围绕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不断探索,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中不断充实和丰富。迄今,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在下列理论上有所突破及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个理论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以及这个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这个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出了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和调节经济的方式,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这对马克思经济学作了创造性的发展。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方面,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第四,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理论。这个理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其主要形式是公司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通过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的组织领导体制及激励约束机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及竞争主体。

第五,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个人收入分配采取商品、货币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在分配政策上提出了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防止两极分化;在保障制度上,提出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指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式的、体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的结合。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结合,应先农村后城市、先试验后推广;改革的核心是企业改革,改革的关键是价格改革;不同阶段改革的重点会变化。要与发展战略的转变相互配合,同时进行。

第七,关于发展的学说。改革开放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把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集中亿万人民的智慧,吸取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对关于发展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尚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发展。可以预见,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实践,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新理论的建立和完善。

篇8

关键词:教学方法;经济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17303

西方经济学是发达资本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验总结,对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意义非凡,在有些院校,西方经济学被称作经济学基础,一般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学好经济学,建立扎实的财经基础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其他课程学习、就业以及人生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培养学生经济学特有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对提升学习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意义非凡。但经济学课程抽象、深奥、枯燥,许多原理要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来证明,还广泛使用数学函数和模型,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经济学中那些完美的曲线和严谨的体系始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教好这门课,怎样将经济理论融会贯通,怎样让经济学课堂生动、有效,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总结笔者多年经济学一线教学经验,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比较行之有效,即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优劣,采用时需取长补短,综合运用。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解答疑惑的方法,一般有固定的场所,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这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者和主导者,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细小的方面,然后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即“刺激”,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即“反应”。教学过程表现为“老师教”――“学生学”,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在传播教学内容的活动中,教师是传播者的角色,学生是受传者的角色。建构主义兴起后,讲授法广受诟病,批评者认为他有种种不足,在方式上毫无生趣,程序上着重于灌输知识,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和学生间的探讨,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在的理论界,对这种教学方法也有颇多指责,改革之声此起彼伏。

但请大家思考一下,既然这种方法弊端诸多,为什么依然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是广大教师不愿意改革,还是中国当今的客观环境决定了讲授法依然有它无可替代的优势?根据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讲授法有其独特的魅力,其作为当代教学的主要方法,短期内无法改变,也不应该改变。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总结,运用大量的模型及公式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高度抽象和概括,其论证逻辑之严密,结构之复杂,内容之渊博,让人叹为观止。要把这门学科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如果离开教师的精讲,而让学生通过自学和相互探讨式的方法掌握,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层次来看是不切实际的,学生也会因为缺乏知识储备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而抓不住经济学的主旨和基本原理,也就抓不住各种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性,从而无法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讲授法不应被抛弃,而是应该策略性的运用,改变其死气沉沉的局面,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教师艺术性的课程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依然是中国当代教育体系中适用性最强的。具体而言,应用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详略得当。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比较容易控制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要多讲什么,少讲什么,突出什么,省略什么,主动性发挥得比较充分。教师应根据所讲内容的内在逻辑,通过科学的内容设计和安排,把抽象和枯燥的概念原理生动地表达出来,让学生爱听,同时也易于掌握。

(2)教学语言生动幽默,引人入胜。应用讲授法,教师的个人魅力往往是能否吸引学生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又是语言魅力,曾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的华中科技大学郑用琏教授曾总结自己多年的成功教学经验,认为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及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表达方式是成功课堂必不可少的因素。经济学内容虽然枯燥,但如果教师苦练内功,艺术性的把知识讲解出来,依然可以受到学生的欢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3)与其他教学方法穿插合用。讲授法并不等于“注入式”、“填鸭式”或“满堂灌”,讲课要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穿插使用一些其它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案例等,相互结合起来,效果颇佳。教师应根据所讲内容的内在逻辑,善于发现课本内容中的隐含意义,层层设问或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进行讨论式提问,教师再根据学生思考的情况予以点拨,就可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表达能力。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讨论法要求教师和学生均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允许学生就课程中的问题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研究能力。

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法不可不用,也不可多用,受学时限制,学生如果把过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到讨论过程中,就会影响教学进度,同时,由于学生的看法各异,又缺乏足够的基础知识储备,很容易纠结于问题的细枝末节,从而忽视对整体知识体系的把握,而出现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的现象。运用好讨论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好讨论的主题。以微观经济学为例,虽然内容庞杂,但大体可以分为五大模块:供求规律,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类型,分配理论。教师可以每个模块设计一项讨论主题,该主题涵盖所属模块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主动探究出将要学习的经济学原理。

(2)安排好讨论的程序。讨论一般采用分组的方式,每组的成员不能过多,以5-8人合适,按照如下程序进行:教师布置讨论主题――学生间观点交流――组内观点改进――观点总结。讨论可以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在课下进行,受制于课堂时间有限,讨论过程一般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结果可以在课堂汇报。

(3)使用好讨论结果。让讨论结果返回到教学流程,成为下一步展开的资源要素,同时允许学生进一步发挥,鼓励学生深入探究。由于讨论主题都是精心选择的,与真实世界关联紧密的,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讨论结果运用的现实生活中,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利用代表性事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和原理。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采取的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由于其操作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实施之后,颇具绩效。后期通过不断的完善与改进,现在已蔚然成风,其内容与方法也日渐丰富。

学生接触西方经济学一般是在大学的低年级段,社会阅历少,缺乏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认识和兴趣,他们喜欢新奇有趣,生动的内容来吸引他们,同时希望课堂内容能够与活生生的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而西方经济学非常抽象和复杂,如果教师受制于教材的故有套路,严格遵守经济学严谨的理论体系,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来讲授这门课程,学生一定会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掌握,从而不来上课或者来上课了也在看手机或者做别的事情。这样,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案例提供的真实的经济运行情况,既可以缩短课堂与现实的距离,又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培养能力。笔者十年的从教经验表明,每次讲到案例时,学生的注意力明显提高,有些原本开小差的学生也会把注意力转移回来,如果教师能够因地制宜,精心选择典型的、有说服力的案例,并巧妙的将经济学原理与案例结合在一起,则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果一定会大大提升。

一般说来,案例教学应用于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充分分析与讨论,课后不断总结和积累三个方面。

(1)课前精心准备。案例的编选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典型性,所选案例一定要能够代表将要讲述的经济学原理,让学生体会到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服务于实践。二是时效性,在经济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与经济学相关的案例,选择新近发生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不仅可以增强时代感,而且可以督促学生关心社会上的经济问题。三是启发性,一个好的案例应该能够留有较大的争论空间,引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案例问题的设计不必太多,关键是要有启发性,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

(2)课堂分析与讨论。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过程是案例教学具体实施和开展过程,是案例教学的主体过程。教师对案例的分析主要是对案例知识结构、案例所涉及的重点和难点、原理、方法、概念等进行分析,以引导学生围绕该案例的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首先应阅读案例并归纳出案例的要点,然后根据教师设计的各种问题进行质疑、讨论,形成不同观点、见解,并最终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3)课后善于总结和积累。优秀的案例需要教师不断的积累,时刻关心国际国内经济问题和现象,丰富到授课内容之中,对于那些过时的,效果不好的案例要及时摒弃,加入新鲜、行之有效的案例,随着时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案例教学有种种优势,但在运用时切不可喧宾夺主,不能让五花八门的案例掩盖了讲授经济学原理这个目的,运用案例是手段,不是目的,案例是为掌握经济学原理服务的。

4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在强烈的解决任务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传播者,而是任务的设计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需要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民主、充满个性、充满人性,真正活跃起来。下面论述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1)确定任务。教师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例如讲到市场与厂商类型时,可以选择中关村电子城的兴衰,以及淘宝中各个店铺的生存状态,通过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主动去查找资料,了解任务的背景,寻找解决任务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征。

(2)分析任务。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认识。如分析淘宝中各个店铺的生存发展状态时,要让学生们自己查找资料,分析得出淘宝中各商家的竞争策略,利润,以及该行业的进出障碍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了解垄断竞争这种市场类型,以及非价格竞争等策略。

(3)总结评价。总结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也一样,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做总结评价。要发挥教师在总结评价中的主导作用,也要引导学生自评,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组织学生互评,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以上是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种教学方法,这几种教学方法既有传统的,也有新颖的,若能把这几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改经济学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这几种教学方法兼顾了一般性、灵活性与开放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应针对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结合生产实践,一方面使他们掌握经济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创新和探究的灵感和思维方式。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师肯不断积累,自我修炼,积极探索与内容和体系相符、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一定可以使得教学过程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梁静溪.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2,(6).

[2]雁.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8,(1).

[3]陈银娥,刘健.关于《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理论月刊,2009,(12).

篇9

这是索洛针对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过度地追求一般均衡和数学形式主义的抱怨。19 世纪初,托马斯马尔萨斯也有过同样的批评性论述: 对我来说,现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存在错误和分歧的主要原因是近乎鲁莽地简化和概括。这是马尔萨斯针对亚当斯密之后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等人在经济学研究中越来越追求公理性的演绎主义方法,并试图从少数一般性命题中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批评。

另一方面,大卫休谟认识到,科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因果解释,而一系列事实本身不可以验证事件之间的任何因果关系。这表明了一种观点,任何科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解释,解释包含了对于因果关系的理解。而任何经验性的探索不可能自己建立因果关系,原因是不可以被察觉到的,数据不可能为我们表明原因和结果。一系列事件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必然是原因和结果的指示,相关性并不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需要事先假设,经验本身不能提供因果解释。卡尔门格尔的观点是,经济学发展的初始或者全部过程都不能仅仅依靠事实。描述必须依赖于先前的理论概念,而且描述本身不能对经济现实进行解释。

一、历史史实的重要性

亚当斯密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导致专业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财富增加。劳动分工起源于交换能力,交换能力的发展源自市场范围的扩大。亚当斯密的这些观点是从历史的考察中得出的,从对学徒制的细微观察到扣针工厂作业的经典分析,以及对货币制度起源的论述,都反映了亚当斯密对现实和历史过程的关注。吴承明说: 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家都是结合历史实际来提出他们的经济理论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第三篇就是讲经济史。

马歇尔被认为是新古典经济理论边际效用理论的公认先驱之一,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础。对于许多经济学家而言,马歇尔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但人们忽视了马歇尔对历史现实问题的关注。在《经济学原理》第一版序言中,马歇尔说:经济学的职能是收集、整理和分析经济事实,并用从现象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去决定各种原因的眼前和最终的结果。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在教科书《经济学原理( 第4 版) 》前言致学生的信中引用马歇尔的话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物的学问。

约瑟夫熊彼特认为,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 包括当前) 的经济现象,他说,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经验。创新经济学创始人之一,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弗里曼说到,熊彼特认为理论、统计、历史和社会学应该卓有成效地结合起来。在《商业周期》中,熊彼特开宗明义说到,历史对于理解我们面临的问题具有最重要的贡献,他在《经济分析史》中指出,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历史,然后是统计,接着是理论。张培刚在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中译本序言中说到: 熊彼特的著作强调并采用历史的方法,强调追根溯源,查明来龙去脉,重考据和历史事实,治学严谨,注解详明。对于书中涉及的某人、某事、某种著述、某种学说、某种分析方法或分析工具,熊彼特无不力求对其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旁征博引,阐述清楚。有时在正文里不能尽其详,则辅之以详细的注解,务求把事实弄明白,或把问题搞彻底。

熊彼特之后的创新经济学者、制度主义学者、演化经济学者以及主流经济学的部分学者针对新古典主义一般均衡和过度的数学形式主义,表达了对历史过程和现实问题的关注。演化经济学家,欧洲老制度学派学者杰弗里霍奇逊说过,由于摒弃了以前的历史研究倾向,经济学在整体上变形了。它不再将重点放在对于真实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上,而是追求对于个体选择进行演绎主义的探讨。

在谈到新制度主义经济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斯后期研究思想的转变时,弗里曼说到,诺斯长期致力于研究人类历史核心之谜,解释不同的历史变迁路径,他特别注重研究制度的形成与演化。诺斯的研究主题与老一代历史学家接近,由此使他怀疑新古典假设的适用性,并最终得出结论: 新古典假设实际上是理解制度存在、形成和演化的绊脚石。对制度的考量要求放弃过于简化的理性原则,需要探讨环境的复杂性。诺斯后期放弃了将制度视为有效经济单位的早期观点,也不再用简单的交易成本模式表示制度,这样他更接近老历史学派。将制度纳入历史可以使我们讲述的故事更为精彩,围绕制度建立起来的经济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副制度存续与变迁的图画,也就是一个演化的故事。

另外,弗里曼在他的《光阴似箭》中还部分总结了演化经济学处理史实的问题。演化经济学家对整合历史和经济学的必要性做出了响应,经济学演化不能脱离历史,必须将经济学涉及的因果关系理解为复杂的决定过程而不是决定论。人为推理必须让位于对分析和决策具体、翔实的研究和推敲,以恢复经济学的本来面目。弗里曼呼吁要回归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回归经济学本质,回归古典经济学的目的,回到历史和统计方法的共同发源地。他强调经济学不能脱离历史,只有这样,经济学才能够探究其本来目标,即处于不断演化,不可逆转的复杂进程中的现实经济。

弗里曼直言: 历史就是过渡,经济学是研究过渡的科学,经济学一开始就是并且仍将是一门历史科学,因为只有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理解经济主题,还因为经济学与历史学相得益彰。

二、经济理论的重要性

中国经济史学者吴承明说: 经济史是研究各历史时期的经济是怎样运行的,以及它运行的机制和绩效。这就必然涉及经济学理论。李剑鸣指出,现代史家大多重视理论对治史的意义。傅斯年、顾颉刚等学者强调史料的核心地位,但他们并不否认理论的意义。吕思勉敏锐地看到了社会科学理论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在20 世纪40 年代初就强调要学习这些理论。李剑鸣强调了吸取不同学科理论知识对于治史的重要性,他说: 考据与义理并重,即在掌握翔实可靠的历史史料的前提下,参照一定的理论和概念来阐释史实的意义,以求得史识。史识的获得需要理论介入,需要用理论在史实中考察,才能发现史识。他说,史学自身的理论资源并不丰富,需要从其他学科,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学中汲取理论的滋养,以烛照史实,分析具体问题,建立解释框架。其中,社会学理论之于社会史,经济学理论之于经济史等,都是很有说服力的例证。因而,要提高理论修养,在其他学科中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以求得史识。

英国历史学家科林伍德评论说,历史学家们满怀热情地投身于实证主义纲领的第一部分,从事研究他们所能确定的一切事实。结果是详尽的历史知识大量地增加起来,根据对证据的精确的和批判的考订而达到一种史无前例的程度。历史学的良心把自己认同于每一桩孤立的事实都出之以一种无限谨慎的态度。单纯为了事实而确定事实是无法令人满意的,它的合理性的证明是远在它自身以外的某种东西之中,那是这些已经被确定的事实所能够做到或者是应该做到的。实证主义在它那工作的这一方面所留给近代历史编纂学的遗产,就是空前的掌握小型问题和空前的无力处理大型问题这二者的一种结合。而且不能对这种或那种政策是一种明智的政策吗? 这种或那种经济体系是健全的吗?进行判断。

西方经济学家在强调要重视历史事实的过程中,并没有否认理论的作用。亚当斯密明智地试图将归纳与演绎进行结合。在重视经验研究的前提下,马歇尔认识到,获取知识还需要额外的、理论上的努力。他说: 虽然经济学家一定要对事实充满渴望,但是一定不能仅仅满足于事实。他一定要对过去能对现代问题直接做出解释这样的念头表示怀疑。对于马歇尔来说,历史事实是基本的,但是它们本身并不能为我们提供答案,单纯了解一系列的事实并不能解释任何问题。事实本身是静默的。观察本身并不能直接揭示事物的原因,它只能发现一系列事物。在经济或社会问题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另外一件事情的绝对先例。人类的生活环境是如此多变,每一个事情都是众多原因的复杂结果,这些原因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以至于过去绝不会为未来提供简单的、直接的参考。

马歇尔认为事实不能自我解释,经济学不能仅仅靠事实前进,他承认经济学不可避免地会利用一些普遍的原理和概念。同时,马歇尔把经济理论中心的、普遍的内核看为不是具体事实本身,而是发现具体事实的工具。

三、经济理论和概念作为分析工具的重要作用

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中论述了理论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科学的经济学家在于掌握三类技术: 历史、统计和理论。当他在讲到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的历史经验时,他在其后的注释中明确解释说: 这样说并不会使下面将要解释的理论成为不可能的东西或无用的东西经济史本身就需要理论的帮助。但熊彼特给理论打上了引号,意指有别于其他人的先验性假设的理论概念。对于熊彼特,经济理论是所有的概念( 例如: 边际替代率边际生产力乘数,加速因素) 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方法,是这些零星用具的总和( 包括关键性有用的假定在内) ,是一个工具箱,用以解释和阐发历史史实。

这种观点类似于约翰希克斯在《经济史理论》中有关历史和理论的论述,许多人说理论和历史是对立的,情况最好也不能兼而有之;一个历史学家的本行不是以理论术语来进行思考,或者顶多承认他可以利用某些不相连贯的理论作为前提来解释某些特定的历史过程,仅此而已马克思从他的经济学中确曾得出某些总的概念,他把这种概念应用于历史,因此他在历史中发现的模式在历史以外得到了某种支持。

霍奇逊在《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 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一书中指出,任何事实陈述的建立都需要概念和理论,任何科学解释都包含关于因果关系的假设,而这是在经验数据中找不到的,它们必须被事先假设,经验数据本身不能提供因果解释。他在总结自己的论点时提出,科学不能仅仅是对经验细节的描述,描述自身,不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总是要运用理论和概念。科学不可能在没有一些一般性或者普遍性陈述和原理的情况下前进。解释真实因果机制的解释性统一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目标。这里,霍奇逊的观点强调了理论知识作为对史实进行阐发的逻辑框架作用以及概念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离开某些较为一般性的概念,我们就无法讨论一个特定的社会经济系统。在任何涉及延绵的历史研究中,使用一些非历史的理论概念是不可避免的。针对德国旧历史学派的部分学者在研究中仅关注经验现实的方法,霍奇逊评论说: 由于偏好对于特定现象做简单描述而拒绝理论,这种生硬地诉诸历史事实的方法,典型地出现在许多旧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的著作中。他们认为单纯描述具有可行性,似乎事实本身就能够自我解释一样。但是,如果之前没有概念框架和理论知识基础,做出这种描述也是不可能的。

在总结旧历史学派在方法论问题上的失败中,霍奇逊总结性地指出,所有对事实的描述都是充满理论的,所有的描述都要运用先前的理论和概念框架,如果没有一些先前存在的概念框架,就不能确定任何事实,就不能进行识别和分类,也不能赋予它们任何意义。而且,如果没有因果关系假设,那么对任何现象都不会有足够的科学解释。

卡尔门格尔指出,在经验现象能够被描述或理解之前,理论框架和概念工具是必要的; 庞巴维克谈到: 如果不稍微谈到一般性的理论和概念前提,我几乎不可能就一个经济问题做出报告,更不要说讨论它了。

四、经济史中的史论结合

吴承明指出,史料考证过程中,综合观察在于判断吾人可认识事实间之关系,以及其与演化上之整个及一般间之关系,免致忽视极有价值之史料或误采不良之史料。侯外庐于其书自序中说他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有三个步骤: 第一是花费精力研究理论,得出答案; 第二是谨守考据辨伪方法,订正史料; 第三是将史料与社会发展规律统一成文。吴承明指出,历史学的首要任务是探求历史的实况,史料考证和文本诠释都十分重要。

但历史学不是史料学,理解历史还需要理论,须借助于抽象思维和理性判断,用科学方法分析历史是完全必要的。他认为,在经济史研究中,一切经济学理论都应视为方法论,任何经济学说,在历史长河中,都会变成经济分析的一种方法。他说,史无定法,要根据时空条件,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史料的可能,选用适当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分析方法。针对如何运用理论,他说: 任何经济学理论都要假设若干条件或因素是不变的或者略去,否则不能抽象出理论来。这种假设是与历史相悖的,因而,应用时必须用历史学的特长来规范时间、地区特点和考察范围,使理论在小环境内起分析方法的作用。

马克斯韦伯倡导为了研究经济现象,有必要吸收借鉴大量学科和分支学科,用理论概念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经济现象。张培刚在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中文版序言中还提到,在熊彼特的其它几本最有代表性的围绕创新理论而建立他自己的学说体系的著作,即《经济发展理论》《商业周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这三本著作里,熊彼特都明显地采用了历史分析方法,并始终意图把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二者结合起来。这种意图和作法,在《经济分析史》里以及在传记著作《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里,也是有明显的体现的。熊彼特总是试图把不同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不同分析工具的产生和运用,与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和背景联系起来。总之,熊彼特无时无刻不是试图把历史的发展和理论的探究二者融合在一起。

李剑鸣指出,如何处理理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以史实俯就原理,不是历史研究的正途,理论只是史家用来关照历史的工具,而不是历史本身的一部分。运用某种理论,其目的在于寻找最佳的切入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从而揭示史实的意义,建构叙事的框架。因此,理论必须服从于历史解释的需要,而不能让历史来迁就理论。他总结说: 在处理论和史的关系时,最好是史论结合,切忌生搬硬套,堆砌概念。归根结底,在史论关系中,史是基本的和核心的,而论则依附于或服务于史,论必须与史实密切结合在一起。

五、结语

篇10

1.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科角度而言。据我们对多所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查发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以及管理学是作为其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开设,我院自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以来也一直是这样开设的。就经济学本身而言,经济学理论不仅直接产生于现实经济生活,而且指导反作用于现实经济生活。学习的目的首先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懂得从多角度、多范围、多层面来分析社会经济问题,能从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把握经济问题的本质。而现有的微观经济学内容主要是需求、供给、均衡价格、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等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展开阐述。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国民收入的相关内容、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等。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了解国家的总体经济运行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对这种经济运行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经济资源整体运用效率的目的。通过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更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增强学生运用基本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基本经济理论和模型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是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课程,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目的是通过管理学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这课程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从西方经济学中学到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才能在后面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深刻了解到其对我们的企业的融资成本是有影响的。而且教育部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里面也要求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内容。但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只是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而不是专业课程。

2.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专业基础课程是指某一专业的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其作用是为学生掌握后续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及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用型本科的特点是以应用能力为主,因此其专业基础课程也应该是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相互融合,以用能力为主。因此专业基础课程应该由由专业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理论课程两类构成。而现有的财务管理专业专业基础课程将经济学分成理论性很强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来进行开设和讲解。以及仅将就涉及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原理的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开设。我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自2009年设立以来也一直是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而对应用型本科的学生而言,仅掌握其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是不够的,更需要去了解企业运行的一些管理知识。

3.从应用型本科的学生角度而言。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大多数是三本院校分数录取的学生,其文化素养本身低于一本,二本分数线录取的学生。并且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一般是录取的是文科出生的学生,其数学基本功底比较薄弱,综合抽象能力也不如一本、二本等院校的学生。但是现有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材,一般多是复杂和模型的推理和深奥的理论分析,并且在理论的分析和阐述中,大多是将理论逻辑分析与数学推理相结合,即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研究。同时还有抽象的概念和形象的图标,[贾县民,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民办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甚至有些还涉及到复杂的概率统计等数学方面的知识。而管理学但是该课程市面上已经出版的教材里面,大多是抽象的语言阐述和一些形象的图表进行论述。

二、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方法以及整合的内容

1.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方法。专业基础课程体系设置的首要原则,笔者认为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就是结合专业设置的原则,构成对专业的知识基础内容体系。因此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符合几个基本要求:一是所设置的某一通识课程必须能够给予学生最必备的某一方面专业基础知识或专业基本训练:二是所设置的某一通识课程必须是内容覆盖面较广的,能够大致体现某个专业知识体系的课程;三是所设置的所有通识课程必须能够构该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同时又相对完整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框架。而对于专业基础课程的每一门课程的课程内容的确定对于应用型的本科学生而言,作为其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只需要掌握经济学当中的一些基本结论,懂得如何去应用这些基本结论就行即可,知道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去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同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那些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基础。因此需要将较为抽象的基础理论和理解较具体的形象的专业理论知识,按照应用型本科的“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要求来进行.要针对课程整合的功能、结构和内容综合程度、课程整合方案的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虑将多门学科整合成一门专业基础课。既要考虑学生对专业技能课学习的特殊性又要能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从而渗透到各个相关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根据上述基本要求,我院在2014级级的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基础课程按照上述原则进行了修订,取消了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将线性代数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放回学校统一经管类开设的公共课程;将原来作为专业课程的财务管理概论和基础会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课程开设,取消原来的统计学,改成经济统计学,增加34课时的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保留原来的经济法课程,课时由原来的68课时变为51课时。将管理学改为企业管理学,将国家税收作为专业课程开设。对于各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的确定中,根据上述的原则和要求,我院重点对经济学和管理学做了很大的调整。以下就这两门课程进行阐我院对2014级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内容的改革。

2.1取消管理课程,将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内容整合在企业管理学课程中开设。根据应用型本科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可知,对于管理学,学生不仅需要了解管理学的一般理论,更需要了解企业经营的管理活动。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建立相应的知识框架,以便学生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逐渐把握企业管理的内在规律。因此需要将管理的基本原理、企业管理实务和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融会到一起。目的是通过计划、组织、领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理论学习,了解企业的资源如何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以便顺利实现企业的目标。因此我院在2014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管理学课程改为企业管理学,课程内容即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管理学原理和企业管理学,其中管理学原理占40%,企业管理学内容占60%。另外,我们还开设了企业设立和运行这门选修课程进行强化对企业运行的相关的知识进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