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融资风险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已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中仅仅依靠企业的自有资本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要,而通过资本经营,利用财务杠杆,在短期内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就成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但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窄,除少数大型知名企业,一般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十分有限。总的来说,企业所获资金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源融资;二是企业外源融资。其现实状况是:

(一)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内部资金比率”(内部资金/外部资金)普遍偏高

大量资金都来源于企业的自我积累,不易获得外部投资,造成企业只能转向内部挖掘潜力。

(二)我国中小企业通过间接融资方式所获资金数量非常有限

根据近两年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量仅占全部贷款的4.65%,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约占1/3的比重形成强烈反差。中小企业之所以难以取得贷款,与其对贷款需求“急、频、少、高”的基本特性相联系。同时由于各大国有商业银行沿袭传统,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沦为“二等公民”。另外中小企业建立时间相对较短、规模较小、资信等级比较低,使得银行不愿为其贷款。

(三)从直接融资来看,中小企业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获取资金的寥寥无几

种种现象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以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难度很大、比例极低。主要原因:一是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规模有限;二是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信用基础不稳定,风险集中;三是多数中小企业不是国家支柱产业,国家“抓大放小”的政策使中小企业在僧多粥少的环境中难以占领一席之地。

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尚未建立外部市场融资机制,基本上是内部融资、自我滚雪球式的发展,致使企业很难形成规模生产。这种状况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满足不了中小企业规模扩张过程中的融资要求。

二、企业直接融资风险的涵义

风险一般泛指遭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风险是在特定环境下和特定时期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风险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某一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财务的角度来说,风险就是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融资风险的大小主要通过风险成本来反映。企业融资的风险成本主要包括破产成本和财务困境成本。

财务困境成本的内涵要比破产成本宽泛。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未得到偿付的债权人有权利以合同被违反为理由要求企业在正式向法庭申请破产前,通过一系列非常行动,主要包括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使企业免于破产,维持企业继续经营的能力。财务困境成本包括三部分:一是法律、管理和咨询费用;二是间接成本,包括因财务困境影响企业经营能力的降低,至少是对企业产品需求的减少;三是管理层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直接融资风险是指企业直接融资活动所带来的收益和损失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因而经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资本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性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我国融资体制由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逐渐向直接融资的转变,直接融资将成为各类企业融资的迫切要求。通过直接融资,企业可以获得比银行信贷更广阔的渠道,从而可以根据自己经营能力和金融环境变化,来决定自己的融资结构,改变单一依赖银行信贷的状况,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但与此同时,企业将会经受更加严峻的考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

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资信劣势和社会在所有制问题上的偏见等原因,而只能筹集到短期的资金。短期资金虽然成本较低,但由于它只能满足短期的、临时性的资金需要,使得中小企业经常面临发展和偿还的两难境地,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短期资金的再筹集,则将直接导致企业停产甚至倒闭。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将会面临更多更大的风险。

三、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风险的类型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股票债券融资、租赁融资、兼并融资、引进外资融资和民间融资等。与此相对应,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股票债券融资风险

股票债券融资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利用发行股票债券方式筹集资金时,由于发行数量不当,筹资成本过高,时机选择欠佳等原因所造成的经营成果损失的可能性。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很不完善,只有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才有资格发行股票和债券,中小企业的比例非常低,所以这种风险在我国中小企业中表现还不突出。

(二)租赁融资风险

在租赁融资过程中,由于租期太长、租金过高、租期内市场利率变化较大等原因也会给中小企业带来诸多风险,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决策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租赁融资决策时,由于决策失误而产生的风险。中小企业在决定采取租赁融资前,必须考虑何种设备,租期多长,选择哪家租赁公司等具体问题,如果考虑不周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它是租赁融资时的主要风险之一。

2.技术风险。是指在租赁期内中小企业租赁的技术和设备由于科技进步而发生严重的无形损耗以至不得不淘汰所租赁的设备和技术,由此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

3.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化直接或间接造成中小企业租赁融资成本增加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中小企业在租赁融资时要充分考虑利率因素,因为在租赁期内不能中途解约,当利率变化时,而租金却不能变化。一旦利率下调,企业所付的租金就会超过其利用借款方式购买设备时所支付的本息,这样就会造成中小企业的机会损失。

4.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出租人或供货商不能按照合同规定如期提供租赁设备和维修服务等给中小企业所造成的风险。

5.财务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通过租赁方式取得设备时,不能按期支付租金的风险。

(三)兼并融资风险

在兼并融资过程中,如果对融资环境与时机把握不好或对兼并的目标企业选择不当和对兼并双方资产评估有误等,就会产生一系列风险。按其成因可具体分为:

1.目标风险。是指兼并企业由于被兼并的目标企业选择不当而引起的风险。

2.过程风险。是指在实施兼并过程中,原股东股权结构的变化导致每股收益变化而引起的风险。

3.管理风险。是指兼并完成以后由于兼并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所导致的风险。

(四)引进外资融资风险

所谓引进外资融资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引资融资过程中,由于外商欺诈故意使投资资金不到位或不讲信誉将投资设备以旧顶新、以次充好甚至虚报高价等给我方中小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五)民间(或私人)融资风险

民间融资具有快捷、简便、直观等优点,但是也具有利息高、信誉低,来源不稳定等缺点。再加上向私人融资时链条单一,缺乏法律公正等。一旦对方不守信用,就会给企业造成损失。这就是民间融资风险。

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风险管理的对策

直接融资风险固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在风险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并采取一定方法和措施,风险还是能够防范和化解的。直接融资风险是动态型风险,其技术操作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由于各个企业情况各不相同,故就一般情况,总结出基本的风险防范办法和化解对策。(一)清偿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策

1.积极还债。企业要注意维持自身的信誉,要废除赖债、废债思想,积极偿还债务。

2.适度负债。不能不考虑偿还能力,一味地负债经营。如果负债利率高于资产利润率,企业必然不能正常支付利息,从而到期也难以还本。因此,在资产利润率下降时,要降低负债比重,减少财务杠杆系数;资产利润率上升时,可调高负债比重,从而提高财务杠杆系数,提高资本利润率。

3.按需负债。企业应按实际需要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债务资金。股本收入和长期负债所筹集的资金可以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和形成其他长期性资产占用,短期借款只能满足临时性的流动资产的需要。

4.债务重组。通过与债权人协商,实施债务重组计划,包括将部分债务转化为股票,申请减免部分债务,降低利率,延期还款等,以使企业在新的资本结构基础上“起死回生”。

5.提高偿债能力。借助社会保障制度减轻企业社会负担,减少资金流失,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利率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策

1.降低融资利率。如尽量争取发行利率较低的债券。企业还应当尽量争取贷款期限长、利率低的软贷款。

2.采用浮动利率。如发行浮动利率债券、浮动利率票据(浮息票据)等。

3.加强利率预测。在固定利率融资中,当利率趋于上升时,长借有利;当未来利率将下降时,短借有利。如果预测市场利率将下降,应尽可能将融资时间推迟。相反,预测市场利率上升,可适当提前融资。

4.运用金融工具。远期利率协议、利率合约、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可有效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

(三)汇率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策

1.重视货币选择。在不能以人民币计值的情况下,一要争取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二要对资产、债权及其他收汇,争取用硬货币;对负债、债务及其他付汇,争取用软货币。企业作为债务人如能争取用软货币计值对外融资,则可减轻其债务负担。

2.进行外汇保值。可用远期外汇交易、调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等进行外汇保值。

3.订立保值条款。在贷款协议中订立保值条款,总的原则是使贷款额和偿还额相等(不包括利息因素)。常用的保值方法有黄金保值法、“一揽子”货币保值法、国际货币单位保值法等。

4.进行配对管理。外汇暴露是指将承受汇率风险的那部分外币。外币的配对管理是将外币债权与外币债务、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收汇与付汇配对,这是减少外汇暴露,降低外汇风险的一种方法。

(四)其他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策

对政策风险,企业要了解现行政策,同时对政策变化要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充分利用有利于直接融资和有助于降低直接融资成本的政策。

对发行股票融资的收购风险,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好,股票价格相应较高,收购成本必然增大。同时,企业必须密切注意本企业股票的交易情况,如遇有收购情形时,可采取适当的反收购措施。

(五)直接融资风险防范对策中保险机制的选用

保险是一种风险分散机制。保险机制引入企业融资中,可稳定资金结构,缓解资金紧张、风险恶化局势。在选用保险机制时,注意考虑风险补偿基金的来源、保险责任界点的制定以及保险理赔的要求等。

直接融资风险分析是企业直接融资资本结构的选择和优化研究中的关键环节,直接融资风险分析必须综合考虑直接融资成本、直接融资收益才有意义。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模糊评判方法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风险分析模型,能有效地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为直接融资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只要中小企业充分认识直接融资风险的重要性,按照本文提出的若干应对措施去做,便可有效降低直接融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静怡,裘永铭.航运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J].造船技术,2000,(1):4-6.

[2]张云贵.财产保险公司风险大小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19—22.

[3]陆正飞.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陈浪南.西方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1.

篇2

孟:中小企业债的发行对中小企业而言,改变了传统的单一依靠银行贷款进行间接融资的模式,有利于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请您简单谈一谈目前全国中小企业债发展的总体状况。

边:中小企业私募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改革和创新,也是完善资本市场体系的一大突破,对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缓解长期以来困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按照规定,中小企业债的发行主体为符合工信部规定、存续期满两年、未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微型企业(房地产及金融企业除外),发行期限一般为1至3年,目前全国十三省五市已与沪深交易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81家企业发行中小企业债,其中上交所38家,深交所43家。

五月底,深交所了《关于中小企业可交换私募债券试点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可交换私募债是中小企业债的一种创新形式,发行人可将持有在深交所上市的、权属无瑕疵的流通股作为抵押品,设定高于市场价格但低于未来预期的转股价发行可交换私募债。若未来股价下行,投资者可选择不换股获得债券票息,以避免二级市场投资损失。目前上市公司可转债存量较少,可换股中小企业债可以满足有此类投资需求的投资者。下一步,上海交易所也会出台一些新的政策,不断推进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展。

孟:相比传统债务融资途径,中小企业债的特定优势具体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边:中小企业私募债较传统债务融资工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审核速度快。中小企业债的监管制度为备案制,一般在递交备案材料十个工作日内可完成备案,效率较高。

2.融资规模较大。中小企业债以非公开方式发行,发行规模不受净资产40%的限制,发行人可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求设定合理的融资规模。

3.发行期限相对较长,一般在1年以上、3年以下,相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流动性贷款,在发行期限上具有竞争力。企业可以根据资金用途选择发行期限,在获批后还可于半年内分两次发行,缓解了中小企业短期的还款压力。

4.发行中小企业债,为企业展示自身实力提供了舞台。虽为非公开发行,但完整的债券发行过程还是有利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中小企业债的成功发行可展示发行人的整体实力,提升企业形象,增加市场认可度,或可提升银行授信额度。

5.监管层不断通过创新推动私募债业务发展。深交所推出可交换私募债券,为发行人提供了内部增信的重要方法,节省了增信费用。此外,上市公司股份具备流动性佳、价值衡量便利等特点,较易得到市场投资者的认可。

孟:那目前哪些中小企业会选择发行私募债的方式来融资呢?目前是否存在违约的情况,相关风险如何控制?

边:目前很多中小企业选择私募债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传统的融资方式无法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以银行贷款为例,或由于审批周期长且具有不确定性,或由于贷款额度不足以支撑企业的资金需求,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授信额度无法兑现,等等,这时企业可以选择通过私募债的方式进行融资。

二是,发行私募债是中小企业亮相资本市场的试金石,有利于中小企业向资本市场展示自身的实力与发展潜力,得到市场投资者的认可,为今后进一步资本运作打下基础;

在风险控制上,由于私募债去年才刚刚推出,无论从监管者角度还是承销商角度,均采取较为审慎的态度,因此总体风险是相对可控的。

一是,目前发行私募债的中小企业总体资质良好;二是,发行数量规模相对有限,发行节奏总体平稳;三是,监管部门从风险控制角度出发,对企业发行私募债制定了适当的条件与门槛;四是,证券公司均建立起较为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对发债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自身的资产状况与财务状况进行审慎评估;五是,能被投资者广泛接受的中小企业债,往往需要采取强有力的增信措施。

正是基于上述几点,目前中小企业债尚未出现违约情况。当然,较为严格的风险控制也势必导致中小企业债的发展速度放缓。部分中小企业或受到条件限制,或无法承担外部增信带来的额外成本,最终对私募债望而却步。

孟: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债券市场的贡献在不断提升,那么申银万国目前在整个债券市场上的总体情况如何?自身又有着怎样的优势?

边:申银万国固定收益总部设立至今已逾十载,是业内最早单独设立专门从事固定收益业务部门的券商之一。近年来,得益于中国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申万固定收益业务也取得了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几大特色与优势:

1.富有战斗力的队伍。申万固定收益的员工队伍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业务经验,部门的中坚力量均有8至20年从事固定收益业务的经历,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人才梯队建设。

2.较强的承销能力。在大型债券承销项目中,申银万国体现出强大的项目运作能力和承销实力。公司连续两年铁道债承销金额第一,去年牵头主承销了七期铁道债中的五期,承销金额232.60亿元。在中小型债券项目中,申银万国近年来成功完成了多项国内创新,为国内同类债券的发行承销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市场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国内一流的研究实力与卓越的定价能力。申银万国在全国拥有11家分公司、2家代表处、155家营业网点,与200多家机构投资者、500余家上市公司,及众多海外机构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申万研究所具有雄厚的研究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连续三年获得《新财富》评选第一。我们能够通过对发行时点的准确研判及全覆盖的销售网络,帮助发行人降低融资成本。去年公司主承销的债券发行利率,均为当期同资质债券中的较低发行利率。

4.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公司建立了面向企业客户的综合金融平台,为企业提业研究、战略咨询、资本运作、市值管理、股权激励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固定收益业务总部集债券承揽、债券销售、自营交易、资产管理等业务于一身,形成了覆盖债券业务前、中、后端的全业务链,建立起更为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能够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

篇3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制度 企业信用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城市集体企业、农村乡镇集体企业和乡镇个体与民营企业等非国有的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2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到了70%和45%,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这说明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运转的助推器。但是,最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尤其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量少、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高。如对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不到30%的国有企业占用了70%以上的银行贷款,但创造了70%的国民生产总值的非国有企业只获得30%的银行贷款。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充分改善,中小企业将难以持续快速发展,会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以银行贷款为主要外源融资渠道,直接融资匮乏。就其过分依赖的间接融资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支持相对较少,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国有银行增量信贷资金的70%~80%都投向了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得到的只有20%左右的信贷资金,而这仅有的20%信贷资金却是近1000万家中小企业抢夺的主要资金来源。从以上融资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融资难”已经严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究其根源,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银行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更有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

1.企业自身原因

(1)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信息观念淡漠。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较大。加上中小企业信誉不高,信用观念淡漠,导致银行放贷慎之又慎。不少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意识不强,财务管理水平低下,信息缺乏客观和透明。此外,个别中小企业还恶意抽逃资金,拖欠账款、空壳经营、悬空银行债权,造成信贷资金流失,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

(2)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造成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了难度。椐调查,我国中小企业50%以上财务制度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较低,缺乏应有的财务管理知识,对重大的财务决策全凭自己拍脑袋来决定,管理非常混乱。同时,企业为了应付监督部门的检查,还要准备两套账,甚至多套账,这样,企业很难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资料,银行也无法摸清企业的真实面目,增加银行对企业贷款的风险。

2.银行方面的原因

(1)体制政策上的失衡直接影响银行贷款与直接融资的渠道。我国金融机构仍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主,银行业的高度垄断与产业的高度垄断相一致,导致四大银行只愿给国有企业贷款。这主要是企业与国有银行在所有制上的差异,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制度障碍。此外,国家还规定对银行的逾期、呆账等不良贷款实行追究制,因此银行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放贷自然多一份谨慎和小心。

(2)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并不能亲自参加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它与资金的使用者(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带来了矛盾和问题。通常,中小企业资金在经营管理状况方面比银行拥有更多信息,因此,中小企业就有优势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或事后的资金使用过程中损害银行的利益,使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保证、抵押能力上的差别,以及贷款规模导致管理成本上的差异,使银行缺乏为家庭式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的动力。

(3)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组织体系中,还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虽然我国已有遍及城乡的中小商业银行如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但由于他们没有得到政策性融资权,自身问题还没有解决,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要。

3.政府部门的原因

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府部门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的观念,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倾斜,尽管这些年来国家政策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特别是国家现阶段对国有企业实行大规模的优惠政策,而对中小企业仍然不能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在我国,中小企业虽然采取了差别利率、两免三减或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中小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本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往往实际最终无法实现。

三、国外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分析

美、日、韩在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上有很多的共同点:

1.在政府意图上,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制定各种支持政策,旨在改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

2.在金融支持上,普遍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或信用担保机构,通过政府直接贷款或给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来保障中小企业顺利融资。

3.在税收政策上,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制定各种中小企业税收的减免与宽限政策,给予财政援助,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4.在法律制度上,制定一系列有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中小企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创新发明是在小企业实现的,小企业人均发明创造是大企业的两倍:中小企业对科技进步有很大的贡献,美国的高技术公司在起步阶段通常是中小企业。另外风险资本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创造产值、实现税收和外贸出口分别约占全国总值的60%,40%和60%。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小企业面临着国内大型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双重挑战,原本融资渠道窄、获资金援助困难的中小企业就更加显得力不从心。因此,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借鉴美、日、韩等国支持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通过美、日、韩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给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有了很大的启示。

四、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支招

1.强化自身素质建设,全面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1)强化财务管理,杜绝造假现象。中小企业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资料应该数据准确、真实有效,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与支持,就必须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财务管理,规范经营,自我约束,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这也是中小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谋求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要求的。

(2)加强企业自身信用建设。对于中小企业自身而言,在目前直接融资渠道还不畅通的情况下,要想通过间接融资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需要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提高自己的信用度。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竞争是公平竞争。它拒绝欺诈,排斥投机取巧,鄙视一切不讲信誉的行为。作为中小企业,要相互信任、恪守信用、以诚为本。

(3)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机构来实现的,渠道单一。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不仅会产生资金来源不足和资金紧张的后果,而且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应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并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以改变企业主要依赖银行获得资金的现状。

2.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优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1)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我国应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及未来的社区银行中扩充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业务,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需要。

(2)完善信贷人员考核制度,适当下放基层行贷款审批权限。根据

(3)放宽抵押贷款条件,适当扩大贷款抵押率。银行应进一步放宽抵押品的范围。根据《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银行可接受房产和商铺抵押,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仓单、提单质押,基金份额、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存货抵押,出口退税税单质押,资信良好企业供销合同质押,小企业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财产抵押、质押以及保证担保等。还应完善抵押物拍卖市场和中介机构,降低抵押成本和减少抵押手续。

3.发挥政府扶持和引导作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1)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环境。风险投资是一项高风险的战略投资。由于我国在政策环境、退出机制、企业制度、个人信用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风险投资在投资总量上也只占很小的比例。政府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法规、经济体制、金融秩序等外部环境。政府应该培育我国真正的风险投资主体,为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环境和出台优惠政策。尽快降低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门槛,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2)要放松金融管制,引导民间资本发展中小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民间融资。中小企业将持续发展,大型商业银行肯定不能满足融资的需要。中国民间资本并不稀缺,稀缺的是民间银行。国家可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试点民间银行,然后加以推广。民间融资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简便、快捷的民间融资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的最重要渠道。

(3)政府规范和引导中小企业,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应借鉴《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投资法》和《担保法》等法规,构建以互担保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互担保的优势来自于民间担保的产权结构、社区性和互助、互督、互保机制。当面临风险时,政策性担保机构通常的做法是将风险转移给政府,而互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最终由会员分担,容易被潜在的被担保者接受,担保审批人与担保申请人相互较为了解,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互担保将银行或政府担保组织的外部监督转化为互担保组织内部的相互监督,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通过互担保联系起来,在和银行谈判时可以争取到较优惠的贷款条件;互担保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可以为政府与中小企业沟通创造新的渠道,容易获得政府的支持。

(4)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政府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我们还需要更努力。应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从融资角度,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可着手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条例》和《中小企业融资基金管理条例》等配套的法规,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必须制订专门的《信用法》,使治理我国的信用环境有法可依。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社会、经济、金融在内的各项综合改革的进程,并通过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最终走出融资困境。

参考文献:

[1]周天勇: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0

[2]李 国:自主创新任重道远[N].经济日报,2005,(4)

[3]张意翔:建设循环经济实现新型工业化[J].特区经济,2005

[4]廖元和:中国西部工业化进程研究[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5]朱光华,陈国富:中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的理论解析[J].经济学家,2001,(3)

[6]张 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J].经济研究,2000,(4)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对策建议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1.1内部原因

1、中小企业自身信用观念的缺失和不足。

中小企业缺乏良好的信用观念与意识。信用观念与意识的缺乏将促成不讲究信用的行为,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参差不齐早是不争的事实,不少企业假借破产的名义逃避贷款。从这些现象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小企业的违约率一定是大大超过大型企业的,这完全是中小企业自身信用观念缺失所导致的。企业应当诚信经营,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应当做到诚信,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观念的缺失致使不讲究信用的行为,进而影响企业融资,可谓得不偿失。

2、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在我国,对于那些“家族式管理”的中小企业和承包型经营的中小企业来说,他们的经营人员和管理者大多都是些综合素养相对来说是较低的人。管理人员的素质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尽管不少企业引入了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但是收效甚微,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就不能真正解决企业内部治理问题。所以,管理混乱的现象在中小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这也直接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低下。

3、中小企业产品结构缺乏多样性

中小企业产品结构缺乏多样性、生产技术水平不能及时更新、经营规模不大,且科技含量不高,相应的偿债能力也就比较低,抵抗风险的能力不足,一旦产品价格或原材料价格产生微弱的波动,企业在一时之间很难采取到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躲避风险,对企业的发展自然是一场风暴。

1.2外部原因

1、缺乏政府的支持与法律体系

目前,政府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方面给予的支持还很少,在法律环境和政治环境方面的支持也有所欠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间还存在一些未能解决的矛盾,观念转换不够及时,在就某些问题的处理方面,政府工作人员依然没有彻底从计划经济的观念中转变过来;法律环境不容乐观, 政府对于相关方面的法制建设还很滞后。

2、金融体系存在着结构性失衡

金融体系未能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所改革,出现结构性失衡。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贷款的主体,商业银行往往倾向于对信用状况好、盈利能力强、资产规模大的大型企业放贷,以有效规避风险,获得较高的收益,对中小企业贷款这种放贷收益不高而潜在风险又较大的业务兴趣不大。

3、银行偏好的制约

我国国有银行实行了让每一个信贷员对每一笔贷款负全责的“贷款责任追究制”,也就是说,如果信贷员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一旦还贷出现问题,其损失就会从信贷员的收入中扣除。由于风险和收益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在同样的条件下,信贷员会优先选择国有企业,并为其提供贷款。

2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2.1从企业自身素质方面

1、增强诚信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信用形象。

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要解决融资难问题,就必须树立诚信经营的意识,规范自身信贷行为,这些都是中小企业能够顺利融资的前提和基础。中小企业要注重自身的信用形象建设,在合理使用资金的同时考虑到企业的盈利,在这两者中找到合理的平衡点,不论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其他企业、单位的往来资金,都要严格遵守当初约定好的时间,按期准时偿还。

2、提高中小企业营运管理水平,完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营运机制,多去吸收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对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予以改善;在财务制度方面也要予以重视,使其走向规范化、透明化。与此同时还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实行企业治理结构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加快企业转型,加强技术创新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做好企业转型,提高企业产品的性能,增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解决融资难的最有效措施。需要企业大力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引进新兴技术,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争做技术密集型企业。

4、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中小企业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银行了解企业的发展实况以及信用状况,实现信息的双向沟通,在银行充分了解企业的情况下更容易实现融资。企业应根据银行的信贷条件积极改善自身的营运情况,管理水平,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强与大中型企业、担保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借此来缓解融资平台承担债务风险的压力,银行方面也应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的放宽信贷条件,向符合信贷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

2.2政府和社会方面

1、加强政府的支持及中小企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政府有义务为不同经济主体的融资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保障,政府应实施颁布更多相关法律文献,利用法律的严苛为企业融资提供保障。政府在立法时,未能全面考虑中小企业的发展实情,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建设还不完善。除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就没有其他更具相关性的法律了,政府还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颁布更多的规章制度,使中小企业在更有保障的前提下进行融资活动。

2、建立和健全自有资金补充机制。

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对企业的资金拥有量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并没有过多的资金,其很难通过银行获得贷款。对此,政府应当建立合适的资金补充机制,来保证中小企业的资金拥有量。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在政府的帮助下一定能够获得银行的贷款,解决融资难题。

3、完善信息平台,将信息公开,实现信息透明。

中小企业信用参差不齐的根本是信息未能做到公开透明,给予企业造假的空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要完善相应的信息平台,提高信息的透明度。该平台的信息由政府统一收集并即时公布,在开放便于使用者查询信息的窗口的同时,还可以提供信用等级评价制度作为参考,这不仅可以让那些抱有侥幸心理想要逃废债务的行为无所遁行,而且还可以降低其他投资者的风险,同时也对其他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4、降低资本市场准入条件,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提供便利。

第一,应逐步降低“潜力股”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鼓励其进行股份制改造;第二,根据各个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划分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只有这样每家中小企业都能从中获得融资,解决融资问题并获得发展。

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国际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83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2-0013-04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据国家经贸委最新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 就业人口占全国的75%, 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 面临着诸多问题, 而资金不足、 融资困难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一、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

1.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二战后,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制订并颁布了以保护和支持中小企业为目的的法规, 成为运用法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典范。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在总结多年来保护中小企业的政策经验的基础上,于1963年颁布了《中小企业基本法》,作为日本中小企业法律体系的核心,成为其他相关政策法规制订的依据,被誉为“中小企业宪法”。另外,日本政府于1963年制定了《中小企业指导法》和《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以指导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1977年实行《防止中小企业倒闭破产法》来保护中小企业,此后又推出《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等多部法规。由此,日本成为目前世界上中小企业法律法规最完善的国家之一。

2. 对中小企业实行倾斜的税收优惠政策。 为减少中小企业负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许多国家制定了各种中小企业免税或税收优惠政策。例如,1999年英国降低了对中小企业的公司所得税, 税率由30%降至20%,降幅高达33.3%。紧接着,英国政府又于2000年提高了中小企业纳税起征点,起征点由原来的4万英镑提至5万英镑,提高幅度达25%,同时又下调公司所得税税率至10%, 使中小企业的税负大大减少。 德国针对年利润低于200万马克的中小企业减少税收, 仅有大企业的一半。 美国尤其重视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克林顿政府针对企业的R&D投资实行永久性税额减免。日本政府以资本金数额为依据,规定对具有法人地位且资本金在1亿日元以下的中小企业, 按照其总收入高低分两个层次来征税,对总收入在800万日元以下的按优惠税率28%征收,超过800万日元的则按常规的法人税率37.5%征收。 而对中小商业企业均可享受27%的优惠税率。

3. 构建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体系, 是许多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在日本, 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网络不仅遍及全国, 而且具有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的特点。1948年日本政府首先在通产省内建立了中小企业厅,作为最高的中小企业行政管理机构,下设有中小企业审议会、社会团体与企业联合会等派生机构。同时,通产省还在各地的通商产业局设立中小企业科,各都、道、府、县地方政府则都设立了中小企业局。 这些行政管理机构以中小企业厅为中心,主要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干预和调节中小企业发展,为其提供保障和支持。

4. 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国家出资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很多国家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重要方式。 日本政府出资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如“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发放期限长、利率低的优惠贷款,其利率比同期银行利率要低2%~3%。 美国政府的中小企业署在联邦和各州政府的支持下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贷款在内的多种金融服务。法国、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银行,德国的合作银行、储蓄银行,意大利的手工业金融公库都是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5. 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针对中小企业自有资产少、经营风险大、信用薄弱的弱点,许多国家设立了专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机构, 帮助中小企业获取担保贷款。 日本由政府直接出资成立信用担保协会,担保协会帮助中小企业获取商业银行贷款后,保险公库可为担保协会所担保的贷款提供再担保,当中小企业发生贷款违约, 担保协会可以从信用保险公库获得70%~80%的赔偿金,代中小企业偿还银行。 这极大增强了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能力。美国则通过中小企业署牵头,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同时,配合以信用担保计划,并建立了遍及全国的信用担保体系。

6. 建立并扩大中小企业创业投资的平台。 一些发达国家还通过资本市场来搭建适合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平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美国政府设立了“中小企业创业研究基金”,规定国家科学基金与国家研究发展经费的10%要用于支援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最早在美国出现的天使投资,是由自由投资者和非正式风险投资机构对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资, 成为美国大量高科技企业创业创新的主要资金支持者。 纽约的NASDAQ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创业板市场, 为众多无法进入证券交易所的处于创业期、 成长期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了上市融资的机会,孕育并促进了微软、雅虎、思科、谷歌等高新技术企业的蓬勃生长。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1. 融资渠道狭窄,融资缺口较大。一方面,由于我国股权、债权融资门槛偏高,证券市场这一直接融资渠道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难以企及。 尽管我国也创建了创业板市场, 但是能上市的中小企业只是极少数。另一方面,作为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的间接融资中, 贷款难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据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对河北省500户样本中小企业的调查,其中412户企业把银行贷款作为融资的首选渠道, 但与银行发生信贷业务的企业只有16%。

2. 信贷资金规模虽持续增长、但增速不稳。由表1可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对小企业贷款呈增长趋势, 且增速高于银行业贷款总额增速。 截至2011年末,银行业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0.8万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19.6%。 但近年来受到从紧货币政策影响, 中小企业信贷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增长速度由2009年的32.2%,下降为2011年的25.8%,下降6.4个百分点。

3. 信贷资金来源分布多元化, 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占比低于中小金融机构。从表2可见, 大型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占企业贷款的比例为45.07%,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是最低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长期以来, 大型商业银行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大中型企业作为主要的贷款客户, 对中小企业存在根深蒂因的偏见。近年来,虽然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相继成立了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部门,但放款规模有限。(2) 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在改制过程中根据服务于大中城市和大中型企业和收益最大化的原则, 进行了营业网点的裁减和撤并, 这不利于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

4. 对中小企业股东等自然人贷款比重提高。 由于中小企业信息识别比较困难,贷款风险较大,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将贷款对象由企业法人转向该企业的主要股东,并以其家庭财产作抵押来贷款。由于作为法人的中小企业是不稳定的实体,财务报表可能虚假、资产可能流失或转移,但股东的住宅等个人财产稳定,以个人为贷款对象,利于防范贷款风险。因此,一些银行将贷款对象转变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股东。

5. 中小企业信贷活动中的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在中小企业中,那些产品有销路、效益好、资信质量高的优质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各金融机构纷纷实行“黄金客户”制度,建立绿色通道,加大对这些优质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改善金融服务, 这部分企业的贷款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贷款难主要是一般中小企业,最难的是那些发展前景差、效益低的小企业。

三、 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建议

1. 健全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并提供优惠政策。2003年1月我国开始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 但由于缺乏保障该法实施的配套制度和措施,未能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国应以现有法规为基础, 尽快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应涵盖中小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同时政府应在政策、制度上向中小企业倾斜,制定税收优惠与减免、财政补贴、贷款利率优惠等政策措施,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2.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应强化政府管理部门――中小企业局等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二是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如知识产权评级机构、知识产权交易机构、市场调查和信息咨询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市场调研、信息咨询、人员培训、技术成果转让、知识产权抵押等多方面服务。

3. 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 由于中小企业资信较低,贷款风险较大,我国应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特别是县域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应通过增加担保机构、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监管、建立再担保体系等措施,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担保范围和担保能力, 使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水平降到金融机构能够接受的程度。 担保机构的建立可以探索多种方式,一是以政府为主,由财政注入资本或向社会发行专项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来组建。这种方式的信用度最高,但容易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适合于担保体系的初建阶段。二是由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出资的方式来组建。这种方式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政的负担,而且信用度和适用性较高。三是由中小企业自发组建互助担保机构。 这种担保方式适合于在发展比较成熟的中小企业间采用。

4. 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鉴于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较低、 不良贷款率高的现状,将为其提供信贷的压力完全放在商业性金融机构上是不合理的。 目前应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同时,应通过税收优惠、 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5. 商业银行应更新观念, 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随着商业银行之间市场竞争的加剧,仅靠开拓大企业客户来扩大市场份额已比较困难。因此,商业银行要想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需要及早重视培育、开拓中小企业的信贷市场。首先,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培育, 消除对中小企业的歧视,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体系。其次,加强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转让、票据包买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第三,创新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模式。通过开展与风险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来发放中小企业贷款, 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公司、 财务公司等机构的优势, 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6. 规范、引导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民间金融一直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操作不规范, 债权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缺乏保护, 高利贷、暴力讨债、非法集资等现象比较严重,不仅风险高,且容易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急需加强对民间金融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当前在温州开始进行的金融综合改革实验, 正是规范民间金融的积极探索。 民间金融活跃的地区往往是中小企业、 民营企业聚集的地区,因此可通过建立民间参股的中小企业基金、 中小企业银行等形式将金额庞大的民间闲置资金组织起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7. 深化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政府应加大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力度,继续建设、不断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创业板市场, 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平台; 应大力发展政策性中小企业基金,支持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与技术创新, 特别是对有发展潜力但风险较大的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郭朝先. 借鉴国外经验构巩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J]. 经济问题. 1999. 3

[2]李进英. 张春姹. 赵经华. 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主要模式及借鉴意义[J]. 金融论坛. 20. 2

[3]邓薇. 后危机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路径选择[J]. 新金融,2010(6).

篇6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对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差

(1)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誉度低。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财务管理不健全、随意性大、财务信息透明度差的状况。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连续良好的经营业绩,许多中小企业难以按银行的要求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有的中小企业甚至多头开户,多头贷款,重复抵押,制造虚假的交易合同、资产证明,在得到贷款后,再以不规范的资产评估、资本运作、破产、改制等手段逃避银行债务,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诸如此类的种种恶意骗取贷款、逃避债务的行为,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缺乏积极性。

(2)企业抵押资产不足,融资成本高。在我国,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必须提供抵押、质押等担保。然而,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底子薄、抵押品不足,在申请贷款时经常被否决。并且抵押物的抵押率较低,目前土地、房地产的抵押率一般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30%,专用设备仅为10%。同时,资产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手续繁琐、收费昂贵、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等问题都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2、现有融资体制不健全

(1)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企业治理结构不建全、经营不够规范,难以像大企业一样提供规范、令人信服的财务信息;并且由于经营历史短,信誉积累不足,也缺乏品牌及信用历史所拥有的间接传递信号的作用。银行需要依靠信贷员对申请贷款企业进行长期、细致地了解,得到企业与企业主的相关信息,才能形成信贷决策。信息不对称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追求资金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商业银行谨慎地对待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甚至迫使金融机构忽视健康成长的中小企业对贷款的合理需求。张维迎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银行作为理性的个体,宁愿选择在相对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人的申请即实行信贷配给,也不愿意选择在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借款人的申请。因此,目前金融机构对小企业融资普遍存在“惜贷”、“慎贷”、“恐贷”现象,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难。

(2)缺少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从银行获得贷款是中小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从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上看,国有银行存在着一种对国有企业的“兄弟情结”,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与国有银行之间的红市交易获得大量优惠贷款。而对于中小企业,银行为防范风险,降低不良资产的比例,就势必抬高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门槛,设置更多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如加强贷款审查,对所有贷款企业提出抵押品要求等。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实施,更是打击了银行贷款人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客观上给风险较高但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融资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3)民间融资法律地位不清。民间融资是银行融资的补充,它能够充分吸引社会上闲散的资金,在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借贷矛盾下,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希望,能满足中小企业“短、快、频”的贷款要求。目前,民间融资已经在国内中小企业融资中占到了不小比例,作用不可小觑。可是在现阶段,民间融资法律地位尚不清晰。长期以来,中国合法的放贷机构仅限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虽然民间资本非常活跃,但一直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态,其法律地位暧昧不清,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地带。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民间融资活动由于缺少制度的保障和法律的约束,合法的民间借贷常被冠以“非法集资、高利贷”之名,而非法的民间借贷又不能被有效地监管。

3、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中小企业的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之所以短缺,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政府从企业收取的利税多而拨付的资金少。虽然近几年政府出台了许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由于扶持、鼓励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到位,许多政策法规没落到实处,或者在落实上打了折扣。并且,近年来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操作的,对大企业优待多,中小企业考虑少;对公有制企业优待多,对非公有制企业考虑少,政策适用不够公平。在税收政策上,国有企业可先缴后退,非国有企业却无此待遇;在土地政策上,国有企业可享受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增值税减免政策,特别是在银行呆坏帐准备金核销上,大企业可列入国家计划及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小企业却无此厚遇;在行业准入上,中小企业尤其是个私企业还受到诸多限制。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破解之道

1、中小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完善财务制度。中小企业必须摆脱家族式管理的束缚,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构建科学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根据外部形势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更要加强财务会计制度建设,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增强其透明度和可信度,加强社会监督力。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增强,对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的保护将更加有力,这样无疑能够增强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

(2)提高自身信誉,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信用是现代企业生存的基础,中小企业必须讲诚信。只有讲诚信,企业才能赢得市场、密切银企关系,才有可能筹集到更多的社会资本,扩大经营规模。中小企业应积极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与管理制度,恪守信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让银行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信息。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行业自律组织,积极与银行进行沟通和协作,这样不仅能够降低银行的信贷调查成本,也可以为自身争取贷款提供便利,进而畅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2、金融机构应健全中小企业融资体制

(1)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信用担保体系。鉴于中小企业资信意识淡薄,政府有关金融机构要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尽快建立统一的、社会化的和具有权威性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减少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使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纪录更加透明。银行在进行授信调查的时候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区分信用纪录好的企业和信用纪录不好的企业,从而避免银行对所有的中小企业“一刀切”,避免因为个别中小企业的不诚信行为影响整个中小企业群体的融资能力。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建立以政策性担保为主导,以商业性担保为补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政策性担保机构应由政府出资或控股,不以盈利为目的,直接或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或信用保证。商业性担保机构在建立过程中,可通过制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商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商业性担保机构,扩大资金来源,增强其资本金的稳定性。

(2)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应给予中小企业融资平等的“国民待遇”,让其能够进入国有金融支持的队列,大力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以及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和市场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扩大对信用优良的中小企业信用贷款额度,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降低抵押收费标准,改变目前各地办理贷款抵押登记、评估、公证等收费标准不统一,综合收费率高的状况,减轻中小企业的费用负担,使有抵押物的中小企业能够及时得到银行融资支持;二是对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而产生的营业收入免征或降低营业税,或允许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损失贷款自主核销,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和处置能力;三是中央银行在再贷款方面应向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倾斜,增强它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能力。

(3)推进民间融资合法化。政府应将民间资本放在与其它资本平等的法律地位上,合理配置民间资源,减少民间资本自由流动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政府还应建立关于民间融资的保护性法律制度和规范政策,将民间融资从目前的压制性管理转变为扶持性管理,从法律上合理准确地确定民间融资的概念,加强规范管理;确立民间融资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对其融资方式、期限、利率、用途作出明确规定;设立民间融资管理机构,对民间金融行为进行管理、监督;建立民间借贷监测体系,加强必要的信息监控和风险防范。民间借贷地位合法性的确立,不仅有助于完善小额贷款的法律环境,还有助于打破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垄断市场的格局。

3、政府给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

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各级财政应适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制定实施相应的中小企业资金扶持计划,继续实行对低收入企业的优惠政策。在税收政策上,应修改现行所得税的有关条款,加大所得税对企业创业期的扶持力度,加强所得税对技术革新、产业引导、开拓市场等方面的扶持和调节作用;对于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以及购买技术和相关的技术服务,可以采取减免所得税的办法;对于安置下岗职工、综合利用资源、从事社会服务的中小企业,也可以实行税收优惠,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在土地政策上,应保障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项目用地上机会均等,地方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必须将中小企发展和结构调整用地需求纳入其中,尤其要增加科技含量高、资本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用地供应。同时,还应专门安排一定数量建设用地,以租赁方式供中小企业使用。在产业政策上,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平等对待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督促金融机构改变歧视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对不良贷款按损失额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偿,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尽管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但是通过政府、银行、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融资渠道多样化、融资市场法制化和社会信用完善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真正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可以实现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中小企业的明天会更好,中小企业将会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作出越来越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林、袁孝伦:私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及对策[J].上海改革,2008(7).

[2] 邱锡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及其策略[J].经济师,2009(2).

[3] 孙丽华、杨华:我国中国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期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05(11).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支持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商业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为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大为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更为艰难,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缓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企业自身方面

中小企业要想彻底摆脱融资困境,首要必须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素质,应该大胆借鉴、积极汲取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管理经验,进行管理制度创新,打破传统的家族经营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且要加速进行知识与技术更新。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规范各种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会计透明度和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其各方面的信誉程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信用等级和信用度,与此同时,加强和发展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取长补短,共同积累资源,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共同开拓市场,以群体的力量弥补中小企业个体力量的不足。

二、金融机构方面

首先,要加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商业性金融机构应改革现行信贷管理制度,建立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管理方法。国有商业银行要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营行为,改变经营观念,进行信贷业务流程的创新,提高办事效率。其次,要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发展民间融资;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确认它们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重要市场定位,不仅有利于形成金融市场的有序运行,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民间金融的存在切实反映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二元经济结构将长期存在的现实,也是由于现存金融体制只考虑到城市的需要,大企业的需要,对广大的中小企业和乡镇、农村地区长期严重缺乏供给,严重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体现。应该通过立法来规范其发展,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让其自身壮大的同时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机会。最后,还应当建立和发展政策性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优惠贷款、贴息贷款等政策性贷款,特别应在为中小企业解决长期投资性贷款方面发挥其作用。

三、市场环境发面

第一,完善其他相关法律环境。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必须从法律制度上建立与非公经济成分相适应的信用体系和投融资体系以及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和投融资体系的有机融合。在法律制度方面,要对已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鼓励民间资本、外资以同等身份进入金融业务领域,可以设立或参股商业银行、证券机构、创投机构、信托投资机构等,去除各类门槛限制,通过制定和完善监督立法和监管措施来保障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民间资本和外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第二,构建和规范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瓶颈是担保难,这主要是没有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造成的。正因为如此,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是体现在提供担保支持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近几年的实践,可考虑建立分层次的政府支持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并且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体系,规范信用担保市场,提高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第三,完善中小企业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相关政策。地方政府应积极出台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利用地方财政资金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对于一些产品有市场销路、生产技术先进、管理运作良好的企业,产业基金要积极支持和资助,使它们尽早扩大生产,抓住市场机遇,快速发展壮大;对于生产工艺落后、急需进行技术改造的家庭作坊式企业,要积极帮助企业申请科技创新基金,促使企业技术改造;对于高投入、高风险的高科技企业,要积极利用政府的财政和风险投资基金进行投资,提高中小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当然,所有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都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进行,并接受公众的监督,防止徇私及腐败行为。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就目前而言,理论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而且面对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中小企业将棉铃更加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实施成功的融资策略更显得尤为重要了。何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通过企业,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及相应配套措施的配合达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还是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相信我国中小企业的未来之路会更加宽阔顺畅!

参考文献:

1、张洋洋.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刻反思[J].商业现代化,2011(3).

2、李晓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体制及渠道分析[J].经济师,2011(4).

3、刘颖.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法律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3).

篇8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10月30日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上,北京宝瑞通典当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宝瑞通)除了带来百余件超值绝当品及极具吸引力的现场活动,以回馈新老客户的厚爱和为现场观众带来实惠外,还携手兄弟单位――富安小额贷款公司带来了创新的快速融资方案,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人提供了多样化、全方位的专业融资服务。

宝瑞通典当行一直以国际金价为标准,此次金博会更是“放出大招”:金博会上的黄金价格比门店日常低近10元/克。

近年来趋紧的货币信贷政策,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增加等因素,使得一些中小企业日常经营陷入困局,引起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以及融资服务机构的高度重视。作为典当行的代表和提供快速融资服务的专业融资服务机构,宝瑞通积极参与到了金博会相关高端论坛中并出谋划策。

在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和北京投融资商会联合举办的《2016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暨2016民间投资发展论坛》上,宝瑞通首席运营徐云鹏先生做了题为“新常态・新机遇――典当行为民间投资增添活力”的发言。他指出,典当行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时至今日,典当行不再是剥削穷人的工具,而是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投资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平台。对于民间资本来说,机遇首在发现,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前瞻力,但发现机遇不等于抓住了机遇,只有抓得住的机遇才能带来财富和价值。投资与融资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新常态下需要为民间投资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服务体系:常规的融资需求可以通过股市、债市及银行等渠道实现,而应急性的融资需求,尤其是相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典当行则表现出难以比拟的优越性,不失为一个好的融资渠道。

篇9

论文摘要: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而且还是维护出资者权益的重要保证,公司治理结构不仅影响着企业融资方式,对企业融资模式也有着重要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甚至治理结构缺失,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造成融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要想克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就必须完善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实际上就是规定公司董事会、经理层、股东等公司各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的方式,是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体系。世界银行的Iskander和Chamlou从狭义上认为企业治理是企业内部调节管理层和股东利益关系的一整套规则和机构,以及调节其相互关系的一套运行规则。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企业融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Iskander and Chamlou,2000),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经济效率、维护出资者权益的重要保证,因而探讨企业融资行为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对于构建高效的金融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伯格洛夫(Berglof ,1994 )认为“融资方式的选择实际上是法人治理结构的选择”,法人治理结构的确影响着资本结构的决策和效率。“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能够确保经理层得到正好为其投资所需项目,而且这个项目不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完成,换句话说,也就是资本结构可以通过债权和股权特有作用及其最优的合理配置来协调投资人之间、投资人内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和行为。”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曾在19%年和2000年通过两次调查,从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两方面来研究对于资本结构的影响。

在以大股东、机构投资者、管理者和外部独立董事等为代表构成的内部治理结构中,各方都非常有意愿监督经理层的经营管理活动,以保护自身利益。其中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的意愿动力更强。在大股东的有效监督下,经理层将不能按照自身的偏好调整公司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将能更好地反映大股东偏好,促使公司拥有更高的债务比率,这是因为公司大量债务的存在能使大股东降低风险。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因为它们在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具有持股数量大的特点,使得其对于管理层的监管比一般股东更有效率。Kim和Sorensen (1986 ) , Agrawal和Mandelker(1987)的实证研究认为管理者持股与公司债务比率、股利数量成反比,并且样本公司之间盈利能力、增长能力的差异将对上述关系产生影响,使其变得不是很显著。独立董事因其专业性、客观性以及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能够对企业融资决策产生重大正面影响。这些都说明了内部治理结构中每一组成部分都对公司的资本结构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并且管理者持股、机构资者、独立董事监督等治理机制都是有效的,而独立董事监督是显著有效的治理机制。

在以债权人治理、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等为主要特征的外部治理中,以银行为主的债权人对于企业管理层的约束主要是通过银行的监督和严厉的债务条款来实现的。债权人会对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在投资、融资、股利分配和经理收人等方面进行限制,这会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控制权市场对企业资本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制约着公司经理不作为行为,强调经理层应更加重视公司利润和提高所有者回报的行为。经理人市场的存在促使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使经理人更能专注于企业经营管理,不断提高公司利润,同时经理人市场又为规制管理人员的行为提供了基础。但经理人市场的监管也会产生成本,从而会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具有完备的企业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结构会促使企业资本结构不断优化。从企业财务理论角度讲,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体系的重要反映,治理结构优化会通过资本结构传导于企业的财务决策,财务决策将直接影响公司的融资行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形式上是有限公司,实质上是私人企业或者家族企业,没有形成规范的财务决策制度,往往是个人决策或内部人决策为主。这种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了企业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降低,投资者的权益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进而企业融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这往往都是治理结构不健全所致。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必须建立规范的企业制度,在做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前提下,规范和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只有这样,企业经营者的控制权才能得以节制,所有者的权利才能得到保护,纯粹的所有权(不参与经营)才有价值。规范的治理结构要求股东必须做出一个集体决策,以保证股东的平等权益,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新股东参与其中,才会更有利于企业融资。

二、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对融资行为影响

(一)从融资方式的视角看公司治理的影响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治理结构与融资结构是关于企业资本来源、各个利益主体分配方式和对各方约束度、激励度的制度安排,特别是就提高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委托一效率等方面的制度安排问题。

首先,股权或债权等融资方式的选择,影响着公司治理,影响着企业破产的概率。就股权融资方式看,在一般情况下,股权出资者能够较为轻松地获得企业控制权,进而实现对企业的控制;就债权融资方式看,它与股权融资有很大的差别,主要在于债权出资者只有在公司不能支付本息时,才能获得企业的控制权。由此可知,不同的融资方式,就决定了企业控制的获得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控制权也只有在破产时才能向债权人转移,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融资方式的不同,企业选择的治理方式也就不同,治理方式不同,也决定了企业破产的概率的不同。

其次,企业股权结构不同,出资者对公司控制和干预程度也是不同的。实践也证明,公司股权的有效适度集中不仅有利子股东参与治理,而且还会有助于企业权争夺,从而不仅有利于企业间的收购兼并提高企业竞争效率,而且还能更好地发挥公司治理机制作用。因此,公司融资方式决定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程度和干预方式,从而影响着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

再次当企业进人破产清算程序时,融资方式决定着企业破产清算控制方式。当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通常会选择重组或者申请破产。对于股权融资而言,股东更乐于选择重组,而对债权融资来说,债权人更愿意选择破产清算,因为债权人更期望企业用现金偿付。从另外视角来看,公司股权与债权融资的数量比例关系也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换句话说,当企业选择股权融资比重高时,“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将发挥作用并直接影响着公司治理中董事会控制和公司控制权两个方面;当债权融资比重较高时,可以减少经理层用于私利的现金量并抑制其过度投资,同时还可以优化担保机制,使管理层的投资决策更科学。因此,公司采取的股权与债权融资方式不同,解决公司治理中成本问题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川。

(二)从融资模式的视角看公司治理的影响

银企在长期融资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两种融资模式,即保持距离型融资和控制导向型融资,其中控制导向型融资又称为关系型融资。保持距离型融资模式主要是银行不介人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干涉企业的内部治理,而是按照协议规定,通过目标性控制来干预企业决策。与此相对应,控制导向型融资则是直接介人公司的经营决策,通过自己监督经理层经营活动来减少问题。由于存在问题,企业内部人在降低外部融资成本的前提下,更倾向于科学地使用筹集的资本。从另一层面讲,在保持距离型融资的情况下,银行主要以企业的资产抵押来实现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相反,在选择控制导向型融资的情况下,银行就需要以亲自于预的方式来实现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从更深层次看,融资模式选择和公司治理实际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融资模式选择决定了公司治理结构,反过来公司治理又影响着融资模式或融资方式的选择。 成本理论表明,当企业存在外部股权时,在经营者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的情况下,从经营者的工作角度讲,经营者将承担全部成本却收获部分收益,而从经营者的消费角度出发,他更希望自己得到全部收益而在把自己消费的全部成本由全体股东承担,如果是这样,经营者就不会全心全意地工作,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甩于在职消费上,于是股东必将增加对其工作的监督成本,这就是外部成本。如果出资人在投资时就能够较为理性地预期到这一外部成本的情况,他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就会使这一成本由经营者来承担。如果企业选择债权融资或者在企业中进一步提高债权的比重,加大经营者的股权比例,经营者自己就会主动减少消费成本,进而达到降低外部成本的效果。但是,债务融资也会产生新的成本,就是经营者作为利益既得主体,会加大对较大风险的项目的投资,大风险往往意味着大的收益,但是,大收益也预示着大的风险,由于制度的安排会把失败的损失转移到债权人,债权人要想降低或减少这种成本,就必须提高债权融资的成本,这就导致债权的成本将由经营者来承担。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都会对公司治理的效率产生影响。公司治理效率较高,各种成本就会低,从外部融资资本成本也就更低。

三、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与融资行为的发现

(一)治理结构不合理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主要是从市场“裂缝”中成长起来的,严重的“先天不足”。所有权与经营权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两权不分就很难拥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融资只能是空想。从国家投资角度来讲,政策法规往往是向大企业倾斜,中小企业几乎无羹可分;就银行贷款而言,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信息不对称,与大企业相比,银行放款风险比较大,于是银行就会减少中小企业贷款。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小企业失败率不断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败率甚至破产率较高,与治理结构缺失、缺乏监管与风险控制不力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同时这也是中小企业在公司治理问题上的首要“顽疾”。综合来看,中小企业无论是在内部治理结构上还是在外部治理体制上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首先,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局面较为突出。其次,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再次,管理方式不科学,内聚力缺乏。带有家族性质的企业普遍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特别是职业经理人的“信任危机”,而这种现象存在就会使企业的向心力产生严重侵蚀,这样,向心力会变成离心力,最终削弱其竞争力。

2.外部治理结构的缺陷。外部治理结构主要表现为市场控制机制,包括经理人市场、股票市场、并购市场和产品市场。在这诸多市场中,由于产品市场竟争激烈,市场结构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或者垄断竞争。因此,产品市场能明显对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产生压力,经营者行为受到相应的约束。对中小企业而言,除产品市场之外,其他几个市场都存在缺陷,特别是大多数未上市的中小企业。因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资市场约束经理行为,如果上市公司的股东没有实现价值最大化,股票价格会下降,公司可能会面临被接管威胁,职业经理也会面临失去原有职位的威胁。新上市发行股票的企业,收益相对来说较低,抑制经理进行扩张。所以,对于未上市的中小企业而言,股票市场这一外部治理机制是空缺的。中小企业接管或兼并机制不完善,弱化了并购市场的外部治理作用。由于公司资产规模小,中小企业更容易被其他公司接管或兼并。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并购市场也是约束企业经理层的一个强有力市场。但由于中小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与并购相关的规章制度欠缺等,这就使得与中小企业相关的并购市场并不健全,致使并购市场未能有效发挥其外部治理的机能。

(二)融资结构不合理

在合理的融资结构中,内部资金、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所占企业资本的比重应该是科学合理的,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的资本负债率过高,且以银行贷款为主,股权融资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从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的概率较小。根据融资的啄食顺序理论,企业融资应优先的是内部资金,其次应考虑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但是,由于自有资本不足制约着企业的融资安排,中小企业在遇到资金困境时,更多的是依靠民间融资和银行贷款来应付,其中主要的还是银行贷款。由于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不存在相互的制约关系,它们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严肃性和均衡性很容易遭到破坏,因而它们之间很难形成真正严格的意义上的债权债务关系,所形成的只能是一种虚拟的、形同虚设债权债务关系。这就无法通过债权债务起到约束监督经营者行为,进而起到增进企业效益的作用。

正是由于债权债务软性约束的弱化,中小企业融资结构调整过程对抑制经理的过度投资作用减轻。同时,经理股权激励机制的缺位造成了融资结构无法调节股权激励大小,资本市场的发育滞后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次序等级的倒置。尽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上述困境,但是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机制普遍存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变化中。

篇10

关键词:融资渠道 融资 拓宽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1.银行和担保机构为控制风险,保证盈利而嫌贫爱富

金融机构把竞争的重点放在了大企业,对于中小企业,鲜有银行敢在这一领域涉水太深。

2.政策性担保机构缺失,造成了中小企业担保无门

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必然会要求中小企业在提供了足够的抵押物或者担保之后才敢放款。但是银行的门槛高,担保公司的门槛一样不低。现在国有的担保机构基本上由原来的事业单位转成了国资委下属的企业,控制风险,保证盈利同样成了他们的经营目标。为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今的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担保中要求与银行审贷标准基本相同。客户对象几乎与银行重叠,无法对那些不敢贷款却真正需要担保机构担保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在中小企业组成的金字塔结构中,目前只有那些处于中间层次的企业可以获得担保,对于大量的处于底层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几乎不会施以援手。

3.目前的金融体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银行和担保机构为了控制风险,保证盈利,纷纷提高自己的门槛,这是一个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但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发育比较健全。非银行金融产品种类比较多,中小企业70%的资金是通过直接融资得到的,只有30%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而我国由于金融体制的限制,直接融资这条路很难。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途径有证券市场,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有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债券市场等。在海外,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融资不仅仅依靠银行的贷款,很多时候获得风险投资或者创投的帮助,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很难获得这样的融资。现在的创司只是看中比较成熟,能上创业板和证券市场的企业,其短期目的和利益性都很强。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路

1.构建信用担保体系

强调多元化资金、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绩优者,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助担保作为必要补充。运用必要的政策支持,创造条件重点打造一批经营业绩突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抓紧制定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信用担保资金补偿,鼓励机制政策,推动信用担保评估和行业自律制度,引进和规范信用担保行业发展。

2.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

针对大银行远离中小企业的现状,可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可以发放信用贷款,简化审贷手续,完善授信制度,扩大信贷比例,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银行的管理成本,各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努力实现金融理念,金融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创新。

3.完善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

从国际、国内的实践看,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虽然中小企业板开通以来,为部分中小企业筹资提供了可行的渠道,但由于受到发行条件、政策和市场的约束,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尽快推出三板市场和国际板,使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资本,及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是解决更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途径。

三、中小企业多渠道融资分析

企业的融资方式可从融资主体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可以区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企业依靠自有财产投入来满足发展及投资要求。外源融资是指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在企业内部融资不能满足需要时,中小企业自然将目光投向外部,向外部筹集资金,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金,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投资。一个新企业的建立初期主要依靠内源融资,当企业得以生存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则可以利用外源融资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内源融资是企业最基本的融资方式。企业之所以可以进行外源融资,取决于企业内源融资的规模和比重。第二层次可以将外源融资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有:企业内部职工集资、民间集资或借款、短期拆借、企业投资公司(基金)投资或贷款、借券融资及股权融资等。间接融资渠道主要是商业银行贷款、融资租赁、担保融资、信托融资等。

从企业规模分析,小企业受自身条件所限更多地偏好于直接融资方式,以民间信贷包括企业间借贷为主,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由于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原始积累,具备了一定的资金实力,主要寻求间接融资方式,并以银行贷款为主。规模较大,持续盈利能力较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以股权融资为主。从企业发展阶段分析,在创业阶段,企业主要依靠直接融资,在发展阶段,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在成熟阶段,企业则又会选择高一层次的融资方式,开展大规模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源比间接融资更广泛,但是各种融资方式受到现行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而间接融资方式则受到中小企业自身条件和金融信贷政策的限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