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4: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按照市委、市政府通知,现将住建局**年工作总结和**年谋划项目汇报如下:
一、***年工作总结
(一)城市基础配套取得新成效。***年总投资***万元用于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其中,投资****万元,完成******路等***条道路建设,建设道路总面积****㎡;投资*****万元,修补镇内各种道路****条,修补地面***㎡,外环水毁护坡****㎡;投资****万元,完成改造供热管网***公里;投资***万,建设****污水管道***公里。养护排水管网***公里,清掏维修雨污井***座,清掏雨水管道及雨水连接管***公里,更换井盖***套,更换预制检查井**座。
(二)棚户区改造实现新突破。***年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已下达棚改专项债券**亿元。截止目前**地块,签订协议**户。**厂片区**地块,签订协议**户。**地块,签订协议**户。**地块已启动征收。总投资**万元,新建、续建棚户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个。其中总投资**万元的**配套基础设施、总投资**万元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总投资**万元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已完工;总投资**万元的**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工程建设;总投资**万元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总投资**万元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建设。
(三)垃圾污水工程获得新成绩。加强污水处理和收集系统建设,投资**万元,完成**污水处理厂维修工作,污水处理效果明显提高;总投资**万元的**污水管线工程,争取到位省政府一般债券资金**万元,已铺设管线**公里;总投资**万元的**工程和总投资**污水处理厂工程,已完成项目审批、土地征收、两评一案等前期工作,正在采购社会资本方。加快推进生活垃圾转运工程项目建设,**垃圾中转站已投入运营,覆盖**个村和**个林场,截止目前完成投资**万元,已收集**车、约**吨;总投资**万的**生活垃圾处理场改造项目,已整理填埋垃圾**万平米并覆盖HDPE膜进行雨污分流,下游垃圾挖方**万立方米,修建挡水墙****米,疏通排洪沟约**米,增加雾化蒸发设备**套,处理渗滤液**吨。
(四)物业管理、危房改造迈出新步伐。加强物业管理,**年新组建**个业主委员会,鼓励、引导物业公司对东苑小区等**个弃管小区进行了物业管理,通过采取专业公司管理、聘请社会自然人管理和业主委员会自管等办法,全年共计**个弃管小区实现了有人管。加大小区综合整治力度,共处理占用小区公共空间**余起,拆除违法、私搭乱建****余处,油烟排放**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余份,出动**余人次、**余车次清理河道“四乱”。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步伐,完成投资**万元,其中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万元。投资**万元,完成**个小区**栋老旧楼配套设施维修改造;采取供热企业投一块、业户投一块的办法,总投资**万元,完成**个小区供热管网改造,投资**万元,完成**栋楼房屋面改造、**栋楼房外墙面维修,全年共计完成**个老旧小区维修改造。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年争取国家补助资金**万元,完成农村三类人群危房改造**户,并对已改造完成的**户建档立卡危房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按照一户问题房制定一套整改方案的要求全部完成整改工作。
(五)园林建设取得新进展。总投资**万元,完成占地面积**㎡的**公园建设项目。今年新栽植草花**万株,栽植乔木、绿篱灌木**棵,摆放各种花草造型**组。
(六)房地产开发稳步进行。总投资**万元的**工程开发建设项目,建筑面积**㎡,正在办理竣工验收;总投资**万元的福都新天地开发建设项目,一期建筑面积**㎡,正在办理竣工验收;二期正在征收拆迁,已拆迁**户;总投资**万元的**项目,建筑面积**㎡,正在竣工验收;总投资**万元的**项目。建筑面积**㎡,已完成竣工验收;打造****社区服务中心。
(七)市容市貌秩序得到新改善。加强早夜市管理,实行“签一书、遵两制”管理模式,及时劝离、疏导、处罚各类违法占道经营行为;加强牌匾管理和小广告治理,全年审批牌匾广告**块,拆除各类广告、条幅、地贴等**余条(块),清理城区和城中村非法小广告**余处;加大垃圾清理清运力度,城区**平方公里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余条道路基本达到“十无十净”卫生标准;加快环境整治向城中村、农贸市场、无物业小区延伸延伸,组织近**人次、车辆**余台次,对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河道、河堤两侧、农贸市场等重点整治,清理市中心及小河流域以及岸边垃圾淤泥共计****次,河流**余公里,清理**余处白色垃圾、沙石等;加强公厕建设管理,新建****座水冲式环保公厕,改建**座公厕,洗手盆、干手器、无线网等设施投入使用;加强城市数字化管理,城乡视频监控联网等设备安装调试完成,正在试运营;加大执法力度,联合交警大队采取现场与非现场结合的方式,处罚违法停放的大货车**多起。
二、本地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部分老旧楼建设年代较早,失修、失养、楼房顶层防水老化漏雨严重,屋面、墙体及房檐存在起鼓脱落等安全隐患,给小区居民及过往行人造成极大的生活困扰,群众反映强烈。
**.我市住建领域的大部分工程项目依靠政府财政投资和地方配套资金,市财政自给力弱,像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建设耗资巨大,政府财政建设资金配套压力大,项目推进缓慢。
**.由于近年来受房地产开发低迷,开发项目少,低层、小户型房源紧缺,棚户区改造异地回迁百姓无房源可选择,致使征拆进度缓慢。
三、**年工作安排
**年,我局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城市路网体系,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继续强力执行、狠抓落实,有序推进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东宁建设贡献住建力量。
(一)抢赶工期,加快续建工程项目建设速度。加快对**污水管线工程项目、生活垃圾转运工程项目(**垃圾转运站项目)、生活垃圾处理场改造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老旧楼配套设施维修改造(****)的建设速度,力争**月复工建设,****月末竣工并投入运营。
篇2
第二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是指由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
(一)上级拨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
(二)县级财政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
(三)经县政府批准整合用于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四)接受社会捐赠等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第三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由县财政部门、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简称“新农办”)共同管理。
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负责对项目的审批、指导、监督。
县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的下达拨付及核算管理。
县新农办会同财政部门提出资金安排意见。
第四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补助范围。
(一)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1.为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水、电、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2.节能、环保的沼气等能源替代项目工程建设补助。
3.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补助。
4.农村广播、电视、通讯、科教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二)产业发展方面补助
1.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等特色产业补助。
2.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品、小食品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补助。
3.发展乡村旅游补助。
(三)村容村貌整治方面补助。
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以及美化、绿化、亮化工程等方面的补助。
第五条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县财政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专户。
第六条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管理。专项资金采用县级报帐、乡级代付制,并有专人管理,县、乡镇均建立资金总帐和明细帐,确保各部门、各类别的资金有明晰、完整的反映。县财政部门负责报帐业务核算。
报帐程序和方式参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七条项目资金的整合
项目资金是指对上级安排我县的部分涉农资金,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进行适当调整组合,专项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
(一)对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需要进行适度调整的,由主管部门提出调整意见,报县领导组批准后,由县财政、主管部门与新农办联合发文下达。
(二)县直各部门,在县领导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能确定项目支持内容、资金支持额度,并向上级申报争取项目资金。
(三)对审批权下放和切块安排的上级专项资金,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安排使用。
第八条整合资金的管理
(一)经县领导组批准整合的资金,由县财政拨入“新农村建设资金专户”。
(二)整合资金由县财政和相关部门与新农办联合发文下达。
第九条县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对专款到位不及时、挤占挪用专款以及其他违反规定的要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罚,并不再安排其他新的项目资金。
第十条项目实施完成后,各乡镇、项目实施单位要将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上报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县新农办及时做好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工作总结,并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
篇3
近年来,*镇在全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依托良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把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加快路网建设,提升景点接待功能,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启动乡村旅游发展,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生态、更加古朴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一、2018年上半年工作落实情况
科学规划旅游框架。按照镇域总体规划,我镇规划了“一会一站多点”乡村旅游线。“一会”即*庙会,“一站”即*火车站,“一水”即*水库,“多点”即多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畅通美化旅游线路。投入580多万元,建成*大道,极大地改善了集镇的道路交通环境,为庙会的举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投入600多万元改善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乡村样板。
突出特色打造旅游亮点。对*庙会这一传统商贸习俗进行了申遗保护措施,*庙会目前已被列为第二批县级保护名录,仍在积极申报第六批市级保护名录。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对*庙会作进一步的挖掘整理,采取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庙会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建立完整的档案。打好“*庙会”这张牌,政府搭台、客家唱戏,把*庙会打造成为集农副产品交易、商贸洽谈、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
发展旅游惠民生。引导各村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教育当地居民转变观念,树立更加开放包容的意识,培养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推动美丽和谐*建设取得新成效。投资600多万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广泛开展广场舞比赛、文艺汇演等群众文化活动,村容村貌变得更美丽,群众生活更幸福。
把走进*融入全区大旅游。坚持把*乡村游与全区大旅游格局相衔接,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注和支持,设计了*庙会的LOGO、旅游标识牌、宣传栏等,今年庙会期间,联合县文化馆、文广新局主板了“庙会大戏台”文艺演出活动。
二、2018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镇有着千年古镇之称,民风淳朴,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广阔旅游发展空间。
1.着力打造*山庄休闲旅游胜地。*山庄,现有垂钓中心、康复理疗中心等,集吃、住、乐于一体。未来构思是:有得天独厚的马头水库优势,大力开发水上游乐项目,与*桃花源开发相连接,打造水上乐园、垂钓中心、康复中心等精品假日休闲旅游胜地。
2.努力挖掘我镇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一日游项目。
3.继续打好“*镇庙会”这张牌,将*庙会打造成为集农副产品交易、商贸洽谈、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
4.在集镇建设两个停车场、一所三星级旅游厕所,完善集镇旅游配套设施。
篇4
第一条为规范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省级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和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专项补助资金为省财政安排的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专项补助和市财政安排的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奖补(以下简称专项补助资金)。各乡(镇)、街道应安排配套补助资金,积极引导农民自筹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
第三条专项补助资金由市财政局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新农办)共同管理。市财政局主要负责资金的分配和管理,市新农办主要负责项目的审查和实施监督。
第四条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坚持以下原则:
(一)规划先行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按年度分步实施。对未完成产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的示范村镇不予补助;
(二)务求实效的原则。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项入手,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三)突出重点的原则。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侧重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科学透明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原则上与其他政府性资金支持的项目不重复交叉投入,对资金使用中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立即终止扶持,收回补助资金;对年度考核资金使用效果较差的,下年度不再安排奖补。
第二章资金使用范围和标准
第五条专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奖补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村镇。重点用于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示范,调整农业结构,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公益性等基础设施,其色农业生产示范及基础设施建设奖补资金占专项资金总额的70%。
(一)特色农业生产示范及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奖补。主要用于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引导示范村镇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促进农民增收。
(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奖补。主要用于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一般补助2-3万元。
(三)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奖补。示范村符合规划的中心村庄庄内道路按工程造价70%奖补,配套下水道或排水沟按工程造价30%奖补,其它公益设施如公厕、休闲广场等按工程造价的50%奖补。
(四)乡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奖补。对示范村符合规划的中心村庄实施田园清洁工程、家园清洁工程、水源清洁工程进行奖补,重点突出家园清洁工程和水源清洁工程。按照农民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整治最见效的原则,有重点的选择实施项目,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奖补:
1、家园清洁工程奖补。农户入户道路每平方米补助6元;户用沼气池除沼气国债项目补助外,每口奖补160元,实行“一池三改”另外奖补500元。
2、水源清洁工程奖补。集中供水项目按水塔、主管道、水泵三项投资总额的80%进行奖补;农户户办改水,每户补助150元。
第六条示范镇专项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小城镇建设项目和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第三章项目申报、审批和建设
第七条项目申报
(一)凡属于本实施细则奖补范围,有受益区农民民主议定通过的项目建设筹资筹劳方案,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均可以乡镇为单位组织村委会进行项目申报。
(二)申报单位填写《明光市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并附镇村规划、项目规划说明、相关图件、村民代表意见等附件,申报材料一式八份。
第八条项目审批
(一)市新农办会同市财政局,对申报项目进行书面和现场审核,确定项目内容和奖补额度。对通过民主议定、规划详实可行、配套资金落实、群众自筹比例大、申报积极性高、实施受益面广的项目给予优先考虑。
(二)申报项目由市新农办会同财政局审查提出初审意见汇总后,报市政府审批。
第九条项目建设
(一)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实行项目责任人制。项目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责任,切实管好用好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按标准建好项目。
(二)专项补助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期原则上为一年,计划项目要按期完成,建设质量要达到规定标准。原则上实施过程中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地点、规划和建设内容,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专项补助资金在10万元以上的项目要实行公开招投标制。
(三)项目竣工后,项目建设单位将申请验收报告和项目总结上报市新农办,由市新农办会同财政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予拨付奖补资金。
第四章资金管理
第十条市财政局按照《**省财政专项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试行)》,对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管理,单独核算。
第十一条项目完成经验收合格,拨付专项补助资金。对专项补助资金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向验收组提供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报告,否则,不予拨付专项补助资金。
第十二条专项补助资金支持项目建成后形成的集体项目资产归村集体所有,户办项目资产归农户所有。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专项补助资金的监督管理
(一)市财政局要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对专项资金到位不及时、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以及其它违反规定的行为要限期纠正;拒不改正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罚,同时,不再安排下年度该项目点其它项目资金。
(二)市新农办要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及时跟踪、评估项目实施情况,按时汇总上报项目的进展情况。项目实施完成后,各项目单位要将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上报市新农办。市新农办要及早组织项目单位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和工作总结,同时要引导示范村镇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项目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市下达的实施计划和建设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严格按规划施工,保证建设质量。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内容、标准、规划、地点和资金用途。
篇5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站全心服务项目建设,稳妥推进在建工程,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完成。
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为民服务服务中心项目。为提高基层政务服务功能,增强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打造服务型政府,总投资1647万元塘南镇为民服务中心项目完成了征地报批及前期手续办理等工作,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二是滨湖佳苑、富民住宅楼项目。为加快集镇发展步伐,提升集镇形象,我站全心服务企业做好项目用地报批及前期手续办理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目前,滨湖佳苑项目已竣工,富民住宅楼项目已完成主体三层浇筑。三是“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工程。总投资1361万元,14.3公里的“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工程,目前,路面工程及其附属安防工程已全部完工,对改善农村交通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四是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20年,我镇按照上级部署,扎实开展危房改造工程,努力解决农村最困难群体的危旧房屋问题。经上门调查核实,符合改造条件的申报户共10户,已全部改造完成,共申请补助资金17.2万元,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五是土地复垦项目。我镇今年申报新增耕地项目实施面积为246.6亩,分布在曹坝、凤凰、兴永、边湖四个行政村,目前已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并报省厅备案。六是围乌路提升改造工程。邰桥五岔路通改造项目,共涉及拆迁户5户,房屋面积319.6平方米,已全部拆迁到位,正在进行路通组织改造。七是启动污水治理工程。根据全县污水治理工作部署,集镇及边湖新卫村正在进行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其中,集镇段铺设主支末端管网共4500多米,新卫边湖村段铺设污水管网约800米,将对镇村污水治理、生活环境起到巨大促进和改善作用。
二、狠抓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开展固体废物非法处置排查整治。召开专题调度会,全面排查打击固体废物非法处置违法行为,截止目前,我镇总体形势良好,未发生一起固废非法处置行为。二是全力推进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镇域范围内污染源企业库、入河排水口及市政排水口的清查上报工作;排污许可信息登记已全部录入完成。三是严格管控秸秆焚烧行为。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确保不发生秸秆焚烧行为,我站牵头制定年度秸秆禁烧工作方案,成立禁烧巡查队,全天候进行督查巡查,全年未发生重大焚烧现象。
三、开展违法建设用地整改工作。
根据上级卫片图斑,我镇境内共2宗违法用地,涉及违法图斑面积2.8亩(耕地面积0.06亩,基本农田0.01亩),分别为塘南镇垃圾中转站项目和大高村部办公楼项目,目前已全部拆除复耕销号到位。
明年工作思路
一、依法依规制止违法建设发生。认真学习、执行村镇规划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全面执行新修订的《塘南镇总体规划(2016-2030)》,做到依法依规办事,全面制止违法建设发生。
篇6
一、产业发展情况
一年来,我镇通过努力,镇村组干部艰辛工作,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良好开端,全镇共有种养业、企业(农业)七处:一是种植业,双瓦村蔬菜种植科技示范园;二是养殖业,五方村惠农养猪专业合作社;三是绵河、合结养鸡基地,养鸡大户98户,年养鸡150万只;四是红社村花卉基地面积达786亩;五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三处:1、五方的美华皮蛋加工企业带动1500户养蛋鸭,2、合结、同义、绵河猪鬃加工基地,3、农民在企业务工达300余人,务工收入达250万元,红社村蔬菜产品加工,以“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订单农业,带动农户500余户从事蔬菜生产,带动农户一大片。同时,全镇已成立了三个专业合作社:惠农养猪专业合作社,双瓦绿鑫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五方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农业产业化和专合组织引导,广大农民增强了劳动致富的信心。
二、村落民居建设情况
一年来我镇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农房重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截止8月底,全镇农房重建8731户,圆满完成市上“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和要求,完成率达100%,集中点以工代赈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共计132个,已配齐了所有的基础设施,同时全面完成沿公路的同义村、合结村、双瓦村部分组农房风貌改造。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齐抓共管,长抓不懈,经市上多次抽查、验收,达标率达100%。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10年在我镇共和村进行土地项目整理,按市发改委批准,共修沟渠41条,共计27370米,新修机耕道18条,共计14532米,通过土地整理,达到沟端、路直、树成行格局,农村面貌明显改变,增加耕地面积558.92亩。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2010年共新修和改造沟渠151条,合计6.32万米,同时全镇新建沼气池360口,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四、公共服务体系情况
1、教育事业,通过灾后重建,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均有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及其活动场所;2、村(居)委会8个,办公场所正在建设中,预计2011年元月15日前全面竣工;3、文化活动场所多处,镇村到处可见;4、卫生院、村卫生站建设比震前环境优美,医疗设施齐备,体系建设资金列入镇财政预算。
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
1、全镇辖区内共有党支部基层组织13个,村(居)委会8个。各党支部及村委会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基层组织团结带领村、组干部和群众在狠抓灾后重建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2、在村民自治机制上,各村(居)坚持把“促重建、求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作为工作主线,坚持村组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采取“村组资金镇财政管理,村组使用”的原则,做到按季度报帐,村民理财小组监督,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六、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情况
一年来党委、政府把推进新农村的项目资金严格管理使用,特别是重建资金和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帐专户,决不挤占和挪作他用,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要求和规定执行,截止目前未出现违纪现象。
篇7
春节将近,市建设管理局在这里隆重召开2004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刚才,光荣局长做了年度工作报告,认真总结回顾了2004年的建设管理工作,对2005年的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并对一年来建设系统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也对一年来辛勤奋战在城市建设事业第一线,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全体建设系统干部职工表示深深的谢意和良好的新年祝愿!祝大家新年愉快!工作顺利!合家幸福!
刚才,光荣局长的报告做得很具体,很合面,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和加速器。搞好城市建设管理,不断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对于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市撤县建市及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开展以来,城乡建设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政设施日趋完善。尤其是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工作,将城市建设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旅游名城战略目标,解放思想,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乡规划管理力度加大,城市规划顺利实施;狠抓建筑市场秩序整顿规范,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强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小城镇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与省内外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水平仍很低,市政设施服务功能还不完善,城镇规模偏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这与我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也与登封建设现代化旅游名城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认识,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进一步搞好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把我市建设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下面,我再强调几个问题:
一、关于规划问题
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龙头,是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科学依据。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是政府最主要的职能之一。近几年,我市的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规划编制不能完全适应城市建设和城镇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规划管理不能完全适应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建设现代化旅游名城,改善群众生存环境和质量的需要。依法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已经成为当前我市城建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是要继续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家、省、市领导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要加快编制完成市区详细规划和市域各乡镇总体规划工作。在规划编制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对城市中小学校、公厕、市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市民群众,完善城市功能。要强化精品意识,精心塑造城市风格。无论对区域规划还是对单体建筑设计,都要精心论证,精心构思,精心设计,使其体现登封旅游名城特色,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和趋势,与城市人文、自然、景观相协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坚决避免“建了拆,拆了建”现象的发生。
二是切实加强规划管理。进一步健全规划管理制度,严格审批程序,认真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和公示制度,做到审批政策、规划要求、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和审批结果“五公开”。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对随意变更规划、少批多建、违法乱建等行为,要坚决制止,严肃查处。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切实解决违法建设问题。要尽快制定出台清理整顿市区违法建设工作方案,加快进行摸底排查。对未履行报批手续违规建设的建筑,要严肃查处,。这项工作要做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集中力量,强化措施,确保收到实效。
四是要认真搞好城乡规划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城市规划法》和城乡规划的宣传力度,使每一名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都能了解规划内容,掌握规划法规,不断增强城市意识、规划意识和文明意识,尽快形成从遵守规划,人人按规划办事的良好氛围。
二、关于建设问题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城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良好机遇,加大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我市城镇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首先,继续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扎实抓好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提出了“5152”建设目标,市政府城建工作思路也已基本敲定,主要是围绕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搞好道路建设、市政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等。建设部门要尽快完成项目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按时开工建设和如期竣工投入使用。二是严格按照“掌握需求、平衡市场、政策调控、统一开发”的思路,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尝试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销售价格,规范市区房地产开发市场,提升城市居住品位。三是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突出重点,抓好试点,示范带动,梯次发展”方针,重点抓好卢店、大冶等重点镇和16个康居示范村道路、绿化、供排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吸引农村人口、企业及科教、商贸服务业向小城镇集中。
其次,要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所有建设项目都要严格按照法定建设程序履行报批手续,严格资质审查,认真落实招投标制、工程管理制、项目法人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对工程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对在工程建设中,弄虚作假造成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要坚决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要多渠道筹措落实建设资金。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市建设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设部门要多想办法,多拓思路,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的新机制,关键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抓紧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笄、论证和包装等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银行贷款支持;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绿化经营城市理念,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走出一条自我积累、滚动开发的城市建设新路子。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案:一是采取多种方式,有偿转让城市基础设施经营权,拍卖黄金地段开发权,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市政设施,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卫等公用事业产权改革步伐,推进公用事业企业化;三是对道路、桥梁、公园冠名权和广告设立权、城市保洁权,实行有偿有期转让,筹集建设资金。建设局要积极参照外地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尽快研究制定我市公用事业改革方案并抓好有益的尝试,力争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关于管理问题
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近几年来,通过全市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全市人民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城市管理却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难点”和“弱点”。究其原因,除了市民文明素质有待继续提高,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需要不断加强等因素外,关键还在于我们的日常执法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不适应现代城市管理的需求。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其本质就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唯一标准,城市环境执法管理面对面为市民、为老百姓提供服务,处在各种矛盾风口浪尖,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城市容貌更加亮丽,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另一方面,在每年开展的行风评议活动中,城管末位已成为全国的行业普遍现象。当然,这并不证明建设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差,无成效。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向前发展的,新问题也会不断产生。这就要求我们要正视问题,理清思路,提高思想认识,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城市环境有效改善。首先要着重强化三个理念,一是强化环境需求与生存需求相统一的理念,满足人民群众的环境需求。一方面要加大管理取缔力度,创造优美市容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要兼顾多数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需求,允许他们通过规范的摆摊设点,自谋生路。这里以人为本的根源所在,也是文明执法的依据。执法中要坚持把道路讲在前,把关心摆在前,把疏导措施放在前,争取被执法对象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强要强化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相协调的理念。执法中不仅要照顾少数弱势群体的个人利益,更要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公众利益。许多违章行为虽然给少数人带来了眼前利益,但影响了城区景观和交通,影响了城市形象,损害了公众利益。在具体执法中,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对一些钉子户和棘手问题,通过直陈要害,争取广大群众支持,孤立少数违章者,对一些目无法纪,胡搅蛮缠,要敢于碰硬,坚决打击。三是强化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相结合的理念。前者是形式、手段和过程,后者是结果和目的,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承,没有文明高效的执法过程、执法效果将大打折扣,而没有严格的执法结果,文明执法只会流于形式,一无所成。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通过文明执法,优化执法程序,加强协调,化解矛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打击取缔影响市容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为广大人民群众创设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
篇8
2016年元月份以来,我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和区检察院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扶贫攻坚工作为中心,通过摸排村情民意、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理清发展思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产业扶贫,积极履行第一书记职责,全村扶贫攻坚得到有力推进。
一、 注重学习教育,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利用擅长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特长,精选内容题材,组织村组干部学习6次,组织党员学习观看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片8次、技术培训5次,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10次。
二、争取项目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与村干部先后6次到区电业局、水利局、国土局等单位协调联系、争取支持,使2座提灌站通上了电,达到了运行条件,新增水浇地2500余亩。
从区扶贫办争取资金70万,计划新建生产道路4.75公里。
从区河务局争取资金10万,新建村内道路500米。
从区交通局争取公路养护资金3万元,安排公路养护人员6人及时清扫维修道路。
三、争取扶贫资金,动员发展烟叶经济林
联系区烟草公司派人到村进行技术培训、动员26户群众结合本村实际,发展烟叶275余亩,实现产值100余万元。
争取院党组支持,由区xxx提供车辆费用,带领本村贫困户28人,先后到山西运城盐湖区、渑池县南村乡和坡头乡等地参观考察,学习种植双季槐和花椒树的经验和方法,从扶贫办争取扶贫资金14万元,用于购买苗木,带动35户群众发展双季槐400亩、花椒树500亩。
四、积极协调联系,实现互联网进村入户
到xx区联通公司协调联系,投入专项资金12万元,实现互联网进村入户,已发展互联网用户20余户,为发展农村淘宝网站、方便农户购进农资、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准备了有利条件。
五、关注困难户,帮助弱势群体。
帮助特困户xxx 3户群众协调申请享受低保待遇,解决生活困难。村里启动种植xxx项目以后,又把他们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林8亩。
篇9
一、09年 平台构建,成效显著
清溪景区自08年9月开园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山乡巨变第一村”引跑省内乡村旅游,为清溪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其作为核心景区的拉动辐射作用明显。我们在坚持“完善基础设施,形成产业特色,培育新型农民,建设和谐乡村”的基础上,按照年初工作会议的精神,以“着力景区提质,完善配套设施,扎实推进产业,促进平衡发展”为指导思想,工作成效显著:
(一)旅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农业农村工作成绩喜人
一是土地流转效果显著。景区坚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贯产业发展始终,积极引导农民围绕旅游活动和地方特色,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清溪村土地流转效果显著,形成了百亩荷塘、百亩果园、百味果蔬园“三园特色”。09年景区管理中心经营“百味果蔬园”种植果蔬30余种,增添景区生态旅游景观的同时丰富了游客采摘体验特色,景区成功申报为“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湖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二是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为营造村民宜居,游客舒适的休闲环境,就必须在自然生态建设上下功夫。景区按照居住特点,逐点逐片规划建设,把庭院建设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形成“在新农村建设中建景点,在景区开发中建新农村”的局面,引导村民对庭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围园栅栏、修园种菜、栽花种草),使得民居改造和庭院建设相得益彰;同时加强对景区环境的绿化、美化,开展“万棵茶树进清溪”植树活动,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推动景区景观升格。现已获湖南省“省级生态村”的称号,并申报了国家环保专项资金,正在申报“全国生态文化村”。
三是农村建设、国土环保、景区管理等得到进一步夯实。景区管理中心协同上级相关部门完成了清溪景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完成了对《山乡巨变第一村景区总体规划》的评审工作。制定景区设施维护管理制度,通过全民教育,进一步规范了农村房屋新建、改建行为,严格按照土地使用审批和房屋构建审批程序办理,从严控制景区建设。
四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山乡巨变第一村二期项目建设开发按照湖南省旅游 “251”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有序推进,09年完成投资490万元,新建旅游观光车专用游道800米、停车场3处,共3000平方、添置电瓶车3台、农耕文化体验园建设初具雏形,新增体验水车18台、民俗艺术广场乐器服装一套,均投入使用。清溪源头瀑布建设、售票处建设等正有序推进,为明年清溪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村民素质大幅提高。为加强对景区村民的教育培训,增强景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经营管理意识、文明意识,给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09年我们借助远程教育、乡村清洁工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共组织党员干部、村民群众学习培训20余次,发放资料300多份,建立了设施维护管理制度,村民服务意识、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引导村民树立健康文明的休闲娱乐方式,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露天电影、百人舞会、清溪村腰鼓队搞得有声有色。景区的建设、开放发展,极大促进了村民素质的提高。
(三)乡村生态旅游构建发展平台
二、09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回顾一年的工作,成绩可圈可点,但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
1、景区缺乏权威性管理条例,景区管理中心人员、编制、保障不稳定,缺少明确的运营保障和激励机制。机构稳定性亟需解决。
2、景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子不大。与成熟旅游区相比差距较大,对照成熟旅游区“山有风景,水有灵气,食有佳肴,住有条件,购有特产,玩有体验”的要求,要真正实现 “山乡巨变第一村,乡村体验第一游”的完美结合,景区亟需解决游客体验游乐项目的供需矛盾,凸显“乡村体验第一游”主题形象。
3、景区服务功能、配套设施尚不完善。景区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景点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景区无法形成旅游产业链,严重影响了景区品牌建设。对旅游经济的增长没有形成有力支撑,游客住不下来、购不起来,制约了招商引资、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2012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增强“大开发、大发展、大区域、大环境、大旅游、新形象”的意识,以“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为要求,按照“交通围绕旅游先行,农业围绕旅游调整,商业围绕旅游搞活,景区围绕旅游建设,管理围绕旅游服务”这“六个围绕”的战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认真落实“五个统筹、五个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景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到“六个结合”:把发展旅游与解决就业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旅游资源保护结合起来,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与促进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与和谐景区的构建结合起来。加快实施清溪景区发展战略,按照湖南省旅游建设“251”工程项目计划,加快山乡巨变第一村二期建设进度,进一步规范和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路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到“六新”:“发展有新思路,项目有新突破,管理有新举措,旅游有新格局、形象有新提高”,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产品开发、不断优化旅游经济发展、不断提升旅游文化档次,不断推进旅游业提质增效,推进清溪旅游经济高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12年,积(本工作总结来源于kxren.com)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建设资金,努力实现区工委、管委会安排的招商引资任务,全力建设“乡村欢乐世界”项目,加强宣传促销,拓展市场客源,力争景区门票年收入突破50万元,游客突破50万人次,开展清溪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活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做好“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国家级生态村”的申报工作。
篇10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实施方案》推进情况2018年,根据《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的意见》,我州制定了《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实施方案》,计划到,再拓展省级试点百镇7个,达到14个。目前,已培育省级试点百镇7个,创建国家级特色小镇1个(香格里拉),成功申报省级特色小镇4个。一是明确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进一步明确责任,为凸显各小试点镇的特色,州上多次组成工作组到试点镇开展调研,帮助确立各试点镇发展思路、发展定位。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小城镇规划编制,结合试点镇自然地理条件、优势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专项规划,推动“多规合一”,不断提高规划立项、规划编制、规划执行和规划管理水平,编制出台了《城乡规划编制办法》《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州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修编了《州域城镇体系规划》,累计完成17个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8个县城控制性详规编制、71个镇规划、26个乡规划、764个新村规划及155项各类城乡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形成城镇规划构架体系。健全规委会工作机制,严厉查处违反规划各类行为,确保各类规划不折不扣实施落地。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各县市在财力拮据的情况下,集中财力重点支持试点镇建设,将项目资金向试点镇倾斜,结合《垃圾污水三年推进方案》,积极推进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累计完成项目投资43.46亿元,其中: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6.57亿元,产业发展项目完成投资6.89亿元,就地就近吸纳农业人口8559人。四是做强特色产业。根据各集镇的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精准产业发展定位,强化产业支撑,积极培育“特而优”的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牧业、特色中藏药业、特色手工业以及运输业、商贸业等产业,实现特色产业立镇强镇富镇。五是加大考核督查。经常性到试点镇开展项目督查,对新拓展的7个试点镇,每年对排名靠前的2个试点镇进行考核,合格的正式命名为省级“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每个镇获得500万元补助资金。目前,瓦卡镇、来马镇、冷碛镇、阿须镇已获得省级补助资金。
(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情况年初以来,全州按照“审批流程、信息平台、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四个统一要求,聚力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再上台阶。州县共同努力,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完成州级顶层设计,制定出台改革配套制度14个;建成启用审批管理系统2.0平台;房屋和市政工程审批由改革前的69个审批环节、22个涉及部门,69套提交资料,200个办理工作日,精简提升为4个审批阶段、4个办件窗口、4套提交资料,31至70个办理工作日。一是统一审批流程。采取取消、下放管理层级,合并事项,转变管理方式,调整时序等压减审批事项,印发告知承诺、红黑名单等配套制度文件并有序推动落实。截止目前,利用并联审批方式受理审批事项24件,办理联合审图项目115个,占比100%。二是统一信息平台。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版)业务系统区域配置,开通事项审批、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报装等网上办理功能,配置管理系统事项综合管理类型117项,开展网络视频培训10余次、集中操作培训4次,参训人员达425人次。5月20日系统正式启用以来,办理运行清单324项。三是统一管理体系。完成四个审批阶段办事指南和“一张表单”的制作;全州18县(市)、州本级、康泸新一体化国土空间规划正在抓紧编制,州本级空间规划“双评价”已形成初步成果。州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需求论证报告编制,正在挂网招标;州、县(市)均已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基本实现一窗进出,全州综合窗口受理审批事项计111件,办理审批项目24个。四是统一监管方式。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检查18批次41个项目;完成“社会信用信息平台”搭建,归集全州市场主体信用数据546万余条。协调中介机构、水电气信市政公共服务机构入驻工改2.0系统,其中中介机构5家,市政公用服务机构绝大部分完成入驻。五是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州领导小组办公室不断探索总结改革经验,加大统筹力度,多次召集相关成员单位专题研究协调推动。针对五种类型工程建设项目的事项名称、审批时限、时序、环节等进行调整优化,共计修改完善审批流程图48处,审批时限由40至90个工作日进一步减压至31至70个工作日,于11月26日正式印发实施。
(三)《做大做强中心镇的实施意见》推进情况今年9月,按照省上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州住房城乡建设局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局领导牵头的起草工作小组,在认真贯彻领会的基础上,学习借鉴省内其他市(州)改革措施,于11月初形成《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州意见》)初稿,经局务会研究讨论后,先后两次征求州级相关部门和18县(市)政府及海管局意见,并得到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指导和支持同意。送请州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州级相关领导同意和州委办合法性审查通过,形成了《州意见》送审稿,待州委深改委会议审议。
二、存在的问题
(一)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一是资金缺口大。目前,全州省级试点百镇上级无资金补助,每年只对排名前两名的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共1000万元。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依靠政府投入,小城镇建设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的量少,且PPP项目招商引资难。各县自身财力十分弱,需要投入和建设的地方多,资金缺口相当大。百镇发展还相当滞后。二是主导产业发展不明显。经过几年发展,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部分镇仍存在产业支撑乏力、特色不鲜明。大量非试点镇,经济明显落后,产业发展水平亟待提升。旅游产业对地方财政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相应的文化产业、农业观光等产业受地域限制没有形成规模。三是人才紧缺。由于我州地理位置差、人才待遇低,村镇建设相关的专业人才引不进来,自己培养的人才留不住,造成小城镇建设规划执行不严、发展门路不多,民族特色拓展不开等问题。
(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并联审批机制运行不顺畅。受老方式审批习惯和各行业业务系统与工改2.0系统未实现互联互通的影响,部门之间并联审批执行不到位,业务系统数据壁垒依然存在。按照改革要求,各行业部门办理完成后需再次录入数据到工改2.0系统,审批人员嫌麻烦或忘记录入,采取线下办理方式居多,导致线上办件数据稀少甚至无数据。二是审批改革宣传方式不全面。现阶段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政策信息变动频繁,部分办事企业和群众对改革后的网络公示信息不了解,习惯于实地咨询和直接到行业部门办理,提交申报材料不习惯到综合服务窗口,而是找对应的行业部门申报,未能完全达到不见面审批的要求,直接影响了办件效率和改革进度。三是审批管理系统运行不及时。虽然今年采取视频方式、现场培训等开展了多次系统使用操作培训,各行业部门审批人员存在轮岗换岗的因素,不熟练使用系统操作,未及时在工改2.0系统正常办理审批推送。目前,仅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第三阶段的事项纳入工改2.0平台进行审批,其余事项均无办理信息。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方面:一是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遵循统筹兼顾、适度超前、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大对集镇的项目和资金投入,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试点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二是加快培育特色产业。根据各集镇的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精准定位产业发展,强化产业支撑,积极培育“特而优”的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牧业、特色中藏药业、特色文化业以及运输业、商贸物流等产业,实现特色产业立镇强镇富镇,形成类型多样、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小城镇发展新格局。三是统筹城乡推进。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用好“百镇建设”相关政策,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土地管控,保障建设用地需求,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集镇管理模式,推进集镇贸易活动,促进农村人口向试点镇转移集聚。四是深入总结“百镇建设行动”改革成效经验。按照省上安排,抓紧开展第三批新增试点镇考核验收工作,深入总结百镇改革成效经验,梳理典型案例,为后续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经验借鉴,以更好推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
- 上一篇:方案策划投标方案
- 下一篇:乡村振兴工作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