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与体育课程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与体育课程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学与体育课程的关系

篇1

【关键词】课程;教学;体育课程;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39-01

前言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是从学校体育学中分化出来的理论学科,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又是课程与教学的下位概念,两者都统一于教育学这个大系统。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它们属于不同学科范畴。同时,两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程是教学的前提,课程理论必然要考虑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没有课程理论作指导,教学活动就会陷入困境;教学是课程的表现形式,通过教学活动将课程理论转化成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课程理论,从而引领新一轮课程变革。因此,弄清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对体育教育的理论建设有价值,而且对体育教育实践也有重要意义。

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概念的研究

1.1研究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概念的必要性

体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教育学的发展为体育学科的理论建设奠定了最原始的基础。但令人遗憾的是体育学科研究尚不完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起步较晚,而且关于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的专著和书籍并不是很多。我们要了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体育课程?什么是体育教学?要了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含义,我们必须要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弄清楚两者所研究的问题和范畴,这样才能够探究好什么是体育课程、什么是体育教学,而且在平时教学的实践中,体育课程是指导体育教学的前提。

1.2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

要想界定什么是体育课程,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课程?我国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为一种载体而把作为观念形态的教学内容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这是我们进行体育课程研究,指导体育教学的基础。

当前关于体育课程概念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例如李艳翎对体育课程下的定义: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学生自主发展目标所赋予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进度和进程。这些观点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体育课程概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是,这些概念中缺乏对体育课程概念界定的理由和依据。对于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本人倾向于以下观点:体育课程是国家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规定的,以及学生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文化和技能素养、实践能力和体质健康标准的总体规划或设计。这一概念的提出,进一步阐述了体育课程概念内涵的基本问题以及体育课程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功能特点,基本明确了体育课程的范畴。

1.3体育教学概念的界定

中国古代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分别出现“教”与“学”两个字。比较甲骨文中“教”、“学”两个字的构成,一般认为“教”字来源于“学”字。在西方,learn与teach是同一词源派生出来的,关系十分密切,美国教育学者史密斯曾说:teach自古以来就同learn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从词源上讲,“教”与“学”从一开始就是一对相互依托的词语。

根据教与学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结合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本人将体育教学的概念概括为:体育教学是为实现体育教育目标,以体育课程所规定的内容为媒介,以特定的体育教学内容为依据,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而进行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完善的个性品质和思想品德,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过程。

2.学校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

2.1什么是学校体育课程论

依据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张学忠等人提出:学校体育课程论是研究学校体育课程领域最基本的理论、实践、管理和相关学科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为解决体育课程范畴领域诸多复杂的关系问题,以及处理体育课程内部和外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学校体育课程论研究时间较短,仍然只是一种新兴理论体系,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因此,学校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逐步补充和完善。

2.2什么是体育教学论

根据教育史料的考察,德国的拉特克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他的教学论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他把新的教学技术称为“教学论”;后把这些理论用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形成了传统的教学论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论发展到现在,有三种主流观点:(一)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学科;(二)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三)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一种理论。

3.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3.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认为,课程与教学属于目的与手段、内容与途径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虽然相对独立,分别侧重于教育的不同方面,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课程内容直接规定教学内容,教学也不断对课程的实施进行反馈,指导课程理论发展不断完善。美国学者塞勒曾经用三个隐喻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实质,对我们颇有启示。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隐喻三: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正是如此,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份同样的课程方案,不同的教师对这个方案的理解会有偏差,教师的专业能力等诸因素也会有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就会有所不同。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地对课程方案进行评价,使课程理论螺旋式地向前发展,以促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做铺垫。

4.小结

综上所述,必须要处理好课程和教学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关系。课程论必然要考虑课程的实施问题,教学理论必然要考虑与教学方法相关的教学内容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体育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只有处理好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关系,体育课程才能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学,使教师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胡德海,关于“课程”、“素质”两个概念的认识和界定问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1

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与学;主客体关系

正确认识和把握体育教学中教与学之间的主客体辩证联系,并将其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教与学主客体间的辩证关系

传统的“教师中心说”强调教是主体,而学只是被动地以客体形式存在的。我们认为,教和学都具有作为主体的条件,不能一味强调某一方始终是主体,另一方始终是客体。教和学不是单向的运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也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多级的。既然教学双方都具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那么从教与学,即施教――受教、求学――助学两个方面有一定特殊性的活动立场去考察教师和学生,也可确定两者都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认识主体,而在此相对独立性之上,教与学两者又必须具有相对统一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主客体双方的辩证关系,是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而被逐渐认识和理解的。过去,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上,往往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又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的研究。因此,对体育教学中主客体的关系缺乏辩证的统一性研究,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阻碍了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实现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进程。无论是教师作为主体,还是学生作为主体,他们都具有多种特性。一般来说,教师主体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性、实践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学生主体的基本特性则包括独特性、整体性、自由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等。弄清学生主体的基本特性,对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确定学生主体地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从认识论角度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有以下特征:一是主体和客体是互为存在的根据。没有主体,就无所谓客体。对主体的研究不能脱离客体而抽象进行,主客体是互相规定,互为前提的。二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是双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控制过程,也是客体对主体的认识过程。主体将目的、计划、方案、认识付诸实践,使主体达到客体化;而客体把主体当做认识对象,同时也被主体所认识, 使客体达到主体化。三是认识进程是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中的一个环节。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主体通过实践手段作用于客体,使客体被改造、被控制。由此可见,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地位是相互规定、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

二、主客体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3

随着中医英语翻译研究的发展,中医英语相关课程已纳入高校中医类及语言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以我校语言类专业英语专业学生为例,研究如何在中医英语课程中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探讨运用该模式优化中医英语课程的可行性及意义,为寻求更适合中医英语教育的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虽然我国英语语言教学不断进行改革,但相对而言,仍主要局限于增加学生词汇量、巩固基础语法、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推行单纯理论学习的阶段。[1]

PBL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国外医学教育,后来扩展到多所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PBL建立学习小组,由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和方法的适当指导,让学生解决拟真情景中的问题。PBL与传统教学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相比,有许多新特点,如强调以问题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等,能明显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语言表达、计算机应用、资料检索能力。[2]目前,PBL在多个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均有应用。而在中医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由于中医英语翻译本身发展相对其它医学相关学科较晚,故在教学层面开展中医英语课程其实还有局限,且教学方法单一。随着中医的国际化发展,理应逐步完善中医英语课程的教学。

二、PBL教学在中医英语课程的应用

在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加入中医英语课程,是对该专业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拓展与延伸。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英语专业的学生具备一些中医基础知识,培养其阅读中医相关中英文文献的能力,更着重于其运用专业英语进行中医翻译与交流的能力。然而,中医英语虽属英语范畴,但其本身已跨越了单纯英语翻译的领域,延伸到中医专业知识领域。故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至关重要。

1. 教学实施过程

选取我校英语专业大三54名学生为授课对象。此时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较全面,对英语各项基本技能能够较熟练地应用。在PBL教学前,先进行LBL教学,即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授以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为实施PBL教学打下基础。

进行PBL教学时,按照平均每组5人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次授课提前发放讨论资料,各组学生针对资料分析、整理、提出中医英语学习中可能的问题假设,形成讨论提纲并制作幻灯片。授课当日各小组集中讨论,1名学生作中心发言。在最后的讨论中,学生针对内容的重难点作课程总结,以书面形式整理上交教师。[3]

2. 评价体系

包括问卷调查和综合成绩评定。设计调查问卷以初步了解PBL在优化英语专业中医英语课方面发挥的作用,反映学生对该模式的意见和看法。综合成绩包括:①统一命题考试,即学期末进行试卷考试,占综合成绩70%;②平时课堂表现,包括PBL讨论发言、PPT制作(问题提纲及解决办法)、中医病例英译等,占综合成绩30%。

2. 综合成绩分析

经统计,综合成绩90分以上(优秀)的学生为1.85%;80分以上(良好)的为20.37%;60分以上(合格)的为77.78%。

从成绩来说,达到良好以上的学生仅约1/5,不算十分理想。这体现出一个矛盾,即一方面学生认可PBL,也觉得从中受益,但另一方面却又对该门课程缺乏足够兴趣,感到所学非用。对此,应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如增加学生的中医基础课程。此外,在学生的培养方向或将来的就业方向上予以适当引导,使之正确认识该门课程的设置意义。

四、讨论

总的来说,PBL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中医英语课的实施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值得推广。它具有独特的优势,也需适当地加以运用。

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首先,PBL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讨论、教师适当指导的形式,由学生发现并回答问题,赋予学生主动学习的责任并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在讨论和自学中获得知识,相比轻易从教师口中听闻知识,更能令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其次,PBL重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之外的多种能力,如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有效组织利用时间的能力等。最后,PBL整合多学科。现代科学的发展本身就体现出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彼此补充的特点,中医学的发展也体现了这种趋势。研究中,以中医英语翻译为主线,用案例讨论的形式将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临床课程整合,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代替单纯的中医英语阅读讲授。综上,建议继续推行PBL教学,以深化中医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

三、结果分析

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PBL教学结束后,共计发出问卷54份,回收52份有效问卷。

(1)调查结果。经统计,9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PBL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并愿意向其他同学推荐;他们认为通过PBL,对所学的知识具有更深的印象,可提高学习积极性;且宽松的学习讨论氛围,学生发现自己更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同学间的协作也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故而9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PBL所占据的时间是值得的。此外,80%以上的学生认为,虽然PBL能够提高自学能力,但仍觉得本课程难以理解,故只有71.15%的学生表示对本课程有兴趣。尽管如此,就PBL教学本身而言,75%的学生还是认为PBL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

篇4

关键词: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模式转型的新阶段,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这是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这一模式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出发,在宏观发展上强化宏观调控。在院校运行上强化市场导向,重视学校与企业合作,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注重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的对接。推进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举措。

1、把握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特征与条件

从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转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模式。是加强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参照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中,应当具备三个条件,即强有力的院校领导核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教学内容的职业性,教育通过市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模式转型,对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学习制度等方面都将提出新的要求。例如,在培养目标上更加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在学习制度上更加重视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弹性学制,职前与职后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行动导向重于书本知识;在证书制度上实施“双证书制度”,注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在教学评估上注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性;在学习方法上重视教室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注重工学结合,就业成为促进学习的重要动力:在学习过程上关注行业发展和学生生涯发展的双重需要。为提高就业能力打基础;在专业教师的要求上强调双师结构,重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并占有一定的比例。

2、推行工学结合。把握校企合作的切入点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被认为是二战后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这种模式由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学生的职业培训与文化教育。学生同时具有学徒与学生两个身份,教学培训过程由学校与企业分工合作实施,费用由企业和财政共同承担。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职业教育应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经验,积极推行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由此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工学结合,就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让学生毕业前有机会顶岗实习,这在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意义,不仅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也有利于缓解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这就必须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人才素质与用人单位对接的重要目标

职业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据我们多次调研,绝大多数企业对这类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看重的是职业道德水准,企业总是将人品、敬业、责任感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这就是说,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职业院校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所必备的技术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4、重视专业建设。增强专业设置与企业技术岗位的适应性

职业院校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强化职业教育特色。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一定要加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及时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根据自身条件适应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通过构建专业教学标准,与劳动部门密切合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让学生享受到更加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5、加快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职业院校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加强课程建设规划与研究工作,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要特别重视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按照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实践教学基本文件,确保实践教学时间,强化对实验实训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健全实训基地的工作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质量。学校应强化自我监控意识,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建设,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吸收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例如:我院与IT行业著名的培训机构印度的NIIT合作,引进先进的课程体系,并与我院的课程实行置换,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学校与企业的专家共同按照企业岗位技术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充分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突出实践的主导地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教学就按需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与技能培养相关的内容讲深学透,与之无关的不列入计划。目标集中,针对性强,既简洁易行,又操作方便,很受企业欢迎。

6、注重“双师”结构。增强职业院校与企业更深层次合作的能力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着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把优化“双师”结构作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尤其要加快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不少国家职业院校都十分重视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

职教师的作用,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为了使行业企业的优秀专家有时间到学院兼职授课,在教学安排上突破学院本位观念,调整学院的授课时间,实施早7点到晚11点的授课时间制度,让学生能学到优秀行业专家传授的真实有效的实践技能。优化“双师”结构,还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要重视对现有专业教师的培养。加强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同时,要加快建立企业培训师队伍,这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条件,也是推行兼职教师制度的重要基础。德国的企业培训师并非来自于高校,而是企业能工巧匠经过职业继续教育,并获取相关专业的师傅资格证书以后,才可以在企业(或学校)承担学生实习的带教任务。

7、吸纳社会资源建设实训基地,改善并提高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的基础条件

篇5

“生生互动”这一活动应怎样在课堂中有效的实施呢?

一、构建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一)学生合作与竞争的和谐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在英语课堂中有了学生间的合作,才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有了竞争,学生之间才会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安排好优差搭配,充分发挥优生对他人的带动作用,从而达到理想的合作效果。课堂中强调合作,更不能忘记引进竞争机制。竞争可促使学习者刻苦学习,奋力拼搏;增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但要防止不良竞争意识,提倡合作中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

(二)学生主动性的培养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要:

1、善于激励学生的自我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着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那么,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在教学上教师应注意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使自己的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吸引力。那么,如何组织我们的教学就是关键了。

二、课堂中有效组织生生互动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课程的学习任务把班级的同学划分成若干组,小组的成员通过师生、生生合作有组织地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和操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一)合作释疑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说”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过程,是指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去获得知识的过程。合作释疑不仅能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发现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大学生的学习参与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上第一节英语始业课时,我并没有急着教学新知识,而是先组织1号组员进行“为什么英国和美国都说英语?”的释疑培训。为了使小组四名组员形成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我给每位组员分配特定的职责。1号为合作组织者(组织小组成员合作学习),2号为合作通信员(与其他学习小组及老师交流),3号为合作鼓励者(确保所有组员都积极地投入合作学习)4号为合作汇报员(负责汇报小组的合作成果,这一职责一般由小组中的学困生担任)。通过课前对1号组员的释疑培训,让他们带着疑问和英美历史资料回到组内合作讨论释疑。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负责课堂巡视与点拨并引导学生进行组际交流。最后通过4号组员的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合作解决疑问加宽了信息的输入量,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更获得了许多在课堂中无法获得的课外知识。通过实践,我认为合作释疑的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和有效的合作活动,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合作活动

学习活动是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培养、发展个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合作活动是更为优化的学习途径。在合作中进行交际、游戏、竞赛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有效的活动形式。

1.交际活动

1创设情景,组内交际

组内合作交际是英语课堂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在教学中,我抓住小组成员合作性强的特点,紧扣课文内容创设情景。比如在教关于jobs单元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文具仿照课文组织对话。要求小组成员每人做一次售货员,同时要求其余成员必须买一样东西。由3号组员(合作鼓励者)负责监督。这样,学生在合作中实现了交际,熟悉了课文内容,也为以后的组际交际打下了基础。

2营造氛围,组际交际

在组内合作交际的基础上,我给课堂营造交际氛围,将学习小组两两搭配进行合作交际。仍旧以购物交际为例,在教学中,我要求每组成员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要求售货员组的每位成员负责一个专柜(如:水果专柜,衣服专柜,文具专柜,宠物专柜),同时要求另一小组成员必须到每一柜台购物一次。一轮交际结束后替换角色,教师负责整个过程的巡视。各组员在交际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保证活动顺利进行。通过组际合作交际扩大了交际的操练面,变枯燥的机械式操练为丰富灵活的合作交际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2.游戏活动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我们通过合作游戏的形式,在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前提下满足了全体学生参与游戏的需要。如:在教关于身体各部位的单词时,我事先将本课的小人画下来,擦去眼、鼻、嘴、耳、手和脚复印成若干份,再依次配上独立的眼、鼻等器官,装入若干个信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命令,贴器官”的游戏。在游戏中小组成员合作分工,1号负责听命令,2号负责找器官,3号负责贴,4号负责校对。通过这样的分工,小组成员不仅合作参与了游戏,还操练了新授单词。教师再进行评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乐意地接受下一次合作。

3.竞赛活动

初中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学生的这种心理,促使他们超水平发挥。为了本组最终取得胜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竞赛,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如初一教材下册中有一些表示动物的单词:bird, dog, cat, monkey, elephant, lion, dolphin, panda, tiger,在教学中我把四人小组两两组合,进行“说动物单词,做动物动作”的比赛。规定单词都不能重复。在20秒时间里说得最多最好者为优胜组。在此起彼伏的叫喊声中,学生不仅收获了语言知识,还体验了愉悦的情感。使组际合作与竞赛同时存在,从而实现竞赛和合作的有机结合。

(三)合作复习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初中生一开始遗忘最快,随后遗忘趋于稳定。因此,如何组织学生及时合理的复习变得十分重要。但传统的复习方式(如:回家背书等)受学生年龄特点影响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及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课堂合作复习。如:我将小组成员结成两对,1号(学优生)和4号(学困生)结对,2号(中上生)与3号(中下生)结对。优生组织学习能力强,所以对学困生指导很有帮助,中上生相对来说组织能力差些,但中下生相对来说配合学习的能力较强,所以用这种组织方法较好。在进行合作背诵和朗读时,由优生和中上生向学困生和中下生提出学习要求,学困生和中下生要根据要求尽量回忆复述,碰到疑难由同伴帮助回忆甚至释疑。当学困生和中下生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就与同伴交换角色。这样,不仅使学困生和中下生得到指导和表述的机会,也在改变角色时体会到民主平等的权利,并再次获得学习的机会。

(四)合作评价

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小组的成绩进行单向评价,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往往被忽视。但学生间相互客观全面的评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学习动力,帮助同伴学习,又能培养学生客观认识同伴,同时客观认识到自我,对小组合作机制的进一步形成有良好的缔结作用。同伴间的相互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客观

学生在评价自己与他人时,往往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与自己的优点。因此在学习评价他人时,教师要善于通过举例或个案分析来帮助学生怎样正确认识评价他人。如教师可在学生合作学习时参与到小组中去,然后倾听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接着教师再对每位学生的学习做恰当评价。让学生在参照教师评价中调整自己对同伴的评价,逐步学会客观地看待同伴。

B.全面

虽然一次小组学习的内容有限,每个学生的活动也有限,但同伴在相互评价时也要尽量全面,既要评出优点也要评出不足。因此在全面评价同伴时,教师的示范作用仍必不可少。但是,由于小组中一般有四至六个成员。每个成员可以得到三至五个同伴的评价,评价会各不相同。每个成员在评价某一个同伴时既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又可考虑其他同伴的观点,由此养成全面地评价同伴的良好合作心态。

篇6

论文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即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社会实践运用与提高学生个人语文素养为目的。新课程改革在语文教学中已提倡多年,其重要性已得到了广泛共识。但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的改革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研究经验,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线索,分析指出了当前契机下语文课改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对策方法。

1 新课程语文理念

新课程语文理念中强调,“建设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隋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其中重点指出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思维为主,以“自主、合作、探究”为辅的方法的教育模式。

我们在研究新课程语文理念,重要的是分析指出语文新课程理念中的核心所在。可以看出,以新课程语文理念为标准的新课程要求旨在提倡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性,即其社会价值意义.因此.我们在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教学基础上,应当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与社会性为基础,发挥语文教育的核心推动作用。

也可以说,语文新课程理念即是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培养语文素养与语文思维为基础的理念。

2 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改革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进步显著。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由于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立足长远的改革,因此一朝一夕的热潮必然推翻不了旧有制度对教育的冲击。改革还需继续前进.我国当前教育现状距新课程改革之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走。分析其原因,总的体现与以下三个方面:

2.1主观上的意识问题

新课程改革,是对当前教育制度的完善与教学方式的转换。教育是教育的终端执行者。大刀阔斧的教改应当先从教师自身“改革”而走,只有教师自身观念的改革,才能带动新课程改革的活跃,否则失去了其现实意义,改革就成为空谈。

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影响改革的主要因素。当前改革也存在与教师队伍中的诸多问题。影响并制约着课改的实施。首先,教师自身意识不足,很多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上不涉足改革,甚至出现有些教师仍借用往年备课资料,教师自身意识的不足,对改革没有形成足够的认同感必将导致教改的阻塞。其次,许多老师进行改革,因为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成效不佳,逐渐积极性丧失,教师在思想意识上首先放弃了对课改的坚持。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应当随时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尤其是需要时间累计的语文课程。语文课改更应当持之以恒,以接力棒的方式传达下去。

2.2外部条件的问题

当前许多学校,尤其是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由于基础设施的不足,学校信息化不通畅,对新课程改革尚未引起重视,还停留于以往的教学方式上。另外在外部条件上,师资力量的欠缺与学校自身的宣传不到位,导致新课程改革的闭塞。同时,许多学校对新课程改革措施只采取走过场的形式,未涉足根本,未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课改评价体系。对新课改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这导致学校新课程改革气氛不浓,总体进度不高,效果不显著等。学校的指导是对教师课改工作的有效促进,只有学校花力气,带领教师队伍的改制,才能促进学校课改的成效。

其次,在客观条件方面,由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其耗费人力物力巨大,由于经费条件的不足,或者专项资金的欠缺,造成课改的硬伤。使得学校无法进行正常的课改实验。

3 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对策研究

政策条件作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必要添加,其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着主观作用。只有在相应的政策条件下实施才能保证其理论性的完善,才能有依据地促进新课程的健康发展。当前形式下,新课程改革已事在必行,而政策条件则成为了阻碍新课程改革成功的阻碍。在政策支持方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理论性的将解决问题的对策归纳为以下两点:

3.1政策上理论性的规定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政策上的规定。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政策一方面指导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限制并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这主要体现在新课程改革无纪律性和无效性方面的实施。因此,政策在对新课程的改革上,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只有政策的硬性规定,结合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完善新课程的发展。

3.2政策上的物质条件地支持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硬件上的支持。由于新课程的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耗费资金如教学器材的提供教学中实践经费的开支和教师的补助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相对与此,在资金上的苦难也是导致新课程改革出现瓶颈障碍的必然条件,尤其是相对经济条件欠缺发达的农村学校而言。地方财政的供给不足,导致新课程改革渐而远之。因此笔者认为。在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当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只有硬件设施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才能完成新课程改革的重大任务。

篇7

关键词: 《信息管理学》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信息管理学》是教育部规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须开设的六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正因为《信息管理学》重要性,如何在避免与后续课程内容重复的基础上,把信息管理的知识体系和内容,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表现出来,并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使其建立其本专业的体系,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

《信息管理学》应与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这种关系是由其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性质决定的,同时,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必须从属于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又必须与其有所区别。

基于此,《信息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建立起信息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框架和学术体系,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规律、一般原理、通用方法和技术;了解信息管理学科的整体发展趋势和研究进展,从而培养学生信息资源管理的能力,并为将来的专业深造打下基础。由此,《信息管理学》的教学目标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学生能够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这与专业培养目标中的“能在各行业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培养目标一脉相承。因此这个目标主要是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个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本领域的理论素养,为部分学生继续教育和以后的深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设置

《信息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应该体现其教学目标,以及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符合型人才”的总目标。[1]然而从目前市面上所出版的《信息管理学》(笔者把信息资源管理,或信息管理概论等教材也一并归入)教材来看,课程内容对信息管理领域的理论比较偏重,而信息管理领域的技能、方法部分不是特别多。笔者收集市面上主要的《信息管理学》的6种教材,现将其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1.柯平、高洁主编的《信息管理概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该书从揭示信息管理的内核入手,认为信息管理的基点是信息和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是信息管理内核的支撑;信息处理体现了信息管理的精华所在;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的工具,又是信息管理的生果和产品;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内核重组的根源。全书循着这一思路展开叙述,并结合专门信息管理领域和信息管理环境的有关内容,构成了全书的体系框架。

全书的内容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信息管理的应用各占书中的一半篇幅。这一写法能帮助学生全面认识信息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作用,但是由于涉及面较广,容易造成内容泛化,重点不突出的缺憾。例如企业信息管理、政府信息管理等内容都有专门的学科研究,不必作为独立的章节来论述。

2.马费成等编著的《信息管理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该书从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出发考察了信息管理活动,重点介绍了信息、信息管理的内容、特征,信息交流和信息分布的规律,信息获取、组织、检索、服务原理与方法,还讨论了信息系统、信息机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方面的内容。

全书的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吸纳了较多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但是,将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分章论述,可能与后续课程的重复较多;另外,将信息用户的需求与行为规律放在信息服务一章中,不能反映信息用户需求和行为规律对整个信息管理活动的指导作用。

此外需要说明的就是,马费成于2004年1月份主编了一本《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教材,体系、知识上比较成熟,可以作为学生的参考辅助教材。

3.刘主编的《信息管理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全书结合了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基础,以及信息管理基本方法的部分内容,就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经济学等信息管理中的几个核心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把侧重点放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管理新理念、新模式的介绍上,着重从微观角度展开,强调定量分析,从整体内容上力求充分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

全书兼顾系统性、易学性、实用性,尤其是其中关于信息管理中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部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该书对信息系统的阐述过多,对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阐述较少,将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纳入信息管理学基础之中也不合适。

4.谭祥金、党跃武主编的《信息管理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该书立足于社会信息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全面介绍了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社会、信息交流、信息管理、信息资源技术管理、信息资源人文管理、信息资源经济管理、信息组织、信息系统、信息管理方法论等。将信息组织单独作为一章,而对信息管理的其他环节未作介绍,是该书的不足之处。

5.杨善林、李兴国、何建民编著的《信息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该书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信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特征结合起来,建立了信息管理学的新体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信息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并按照信息管理的战略规划、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和管理创新与变革展开。

但信息管理并不是如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这类管理学的分支学科,是管理学理论在具体领域的延伸,因而不适合按照管理的基本职能来展开论述。这样一来,有将信息管理等同于一般的管理活动的倾向,无法体现信息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6.娄策群主编的《信息管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该书是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信息资源分布规律,信息用户与信息需求及信息行为,信息交流的机制,信息搜集、组织、分析、提供的原理和方法,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管理人才及培养,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服务业的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该教材突出了基础性、全面性、通用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在基础性方面,重点阐述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在全面性方面,涉及信息管理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在通用性方面,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背景的院系的需要;在新颖性方面,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该教材的不足之处是对信息技术的介绍过于宽泛。[2]

由于处于以财经、管理为办学特色的我校信息管理系,其培养的信管专业人才主要到企业、公司去。因此在《信息管理学》的教学过程要从管理的背景来给学生讲述信息管理的原理、技术和方法。

基于此,笔者认为《信息管理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应该遵循这样的思想:信息管理的基点是信息和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是信息管理内核的支撑;信息处理体现了信息管理的精华所在;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的工具,又是信息管理的生果和产品;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内核重组的根源。所以《信息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包括:①信息管理概论。它主要介绍信息、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管理的发展历史,以及目标等。②信息处理过程。它主要包括信息搜集、信息分类、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构成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所在,因此非常重要。在后续的专业教育中将有专门的课程来加深学生的这些专业技能。因此在该门课程中主要是根据本系的专业课程的设置而查缺补漏。比如我们信息学院对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只有信息检索,而对于信息分类、信息组织等都没有进行开设,因此应该补充这样的知识。同时,对于信息搜集这部分,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补充信息分布规律的介绍。如关于信息领域著名的三大定律。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关于信息搜集、信息评价的最新成果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③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管理的工具,这部分知识应该着重给学生介绍,并且要设计相应的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对目前的ERP、SCM,以及CRM等有基本的操作能力。④信息管理技术。由于我系学生知识结构中技术成分还比较多,在这部分主要给学生结合目前企业中所用到的新的信息技术给学生讲解一下,以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较早地适应市场。(我们系《信息管理学》的开设时间放在了大三,因此,笔者认为这部分应该作为学生信息管理技术的补充。)⑤信息管理的应用。企业信息管理和政府信息管理的若干规律作一介绍。⑥信息管理的人文环境、信息经济的相关介绍、信息法律政策、信息产业,以及信息经济相关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

这门课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采取多媒体、案例教学、TeamworK等多种教学手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它必须借助教育界的建构主义思想,即:知识通过学习者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种理论强调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复杂的认知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和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的传统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3]特别是对信息管理概论部分,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厘清大家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对于信息处理过程模块的内容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体会管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同时,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相应的实验环节来加强学生的信息管理的技能。比如,信息学院每年都有一个“网上学习”竞赛,让学生确定一个专题,然后查找相应的资料,写成检索实习报告。可以考虑这门课的考核采取这样的形式。从一开课就布置下来,然后让学生评比谁的做得好,在相互交流中大家得到提高。而对于管理信息系统部分,我们可以参加学校的“ERP模拟沙盘”竞赛的方式来进行,当然这些活动的成绩作为学生的最后成绩的很大一部分,从而促使学生能够重视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了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存在的问题

《信息管理学》目前的教材体系建设并不是很理想,很多教材都偏重理论,而对实践部分并不太重视,这使得学生觉得学了没有多大用处。由于该课的许多部分在以后的专业课中有所涉及,因此很多院系将这门课设为专业选修课(比如我们信息学院),更加导致学生学了四年感觉学了很多计算机技术,但又不精通,而对从事将来的信息管理工作又觉得没有学多少信息管理课程。因此,这门课通过搭建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体系,让学生在大学四年的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信息管理的不同方向来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

参考文献:

[1]邹国荣,乔好勤.信息管理学课程设置的社会基础与基本框架.图书与情报,2003,1,59.

篇8

【摘要】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快速发展,迫使我们对传统的计算机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改革,这对我校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不断进取、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适应当前的人才培养需要。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在提高,这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更要求大学生具有能适应本专业需要的良好的计算机实践创新能力。因此,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一、我校计算机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我们学校是交通类高职院校,属于行业办学,行业特色非常明显,根据专业方向大致可分为路桥类、机电类、汽车类、管理类。我校目前非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主要有: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CAD、PROE等。目前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1计算机基础是我院的公共基础课程,面向全院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由于学生生源复杂,如果实行一体化教学,会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1.2计算机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专业差异,计算机专业教师与其他各专业教师之间缺乏沟通,特别在课程设置、专业培养方向上很少交流,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一方面浪费了资源,同时对学生的培养也有所影响。1.3没有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没有统筹全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各专业某些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达不到,影响教学质量。

二、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

交通类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是:以应用为目标,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的实际应用问题能力,使之能够分析和处理本专业的信息需求和应用管理问题。具体改革目标如下:2.1根据学生生源和专业方向制定合理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计划,既保证每个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内容,又避免重复教学浪费计算机资源。2.2面向专业设置计算机课程教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从学生实际应用出发,使计算机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运用计算机的知识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2.3发挥我校计算机专业的优势,全盘考虑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使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专业课程与计算机课程的联系更加紧密,教学效果更好。

三、我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3.1树立计算机课程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思想,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计算机专业教师参与各专业教学计划的讨论和制定工作,合理的提出建议和意见,定期或不定期的与各专业的教师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各专业教学和专业应用中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和相关专业课教师一起制定计算机课程教学大纲,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做出调整。3.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3.2.1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即学生入学时在计算机水平上存在差异,而且各专业对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统一的考核方式,促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内容。3.2.2根据各专业特点开设计算机课程的专业必修课,使毕业的学生能运用计算机的知识解决本专业相关的问题。3.2.3计算机教研室利用有限的资源,开设专业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学习深层次的计算机相关知识。3.3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与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主、教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构建,发展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3.3.1集中授课和上机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组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基础知识采用多媒体教室集中授课,然后学生上机练习、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方法。3.3.2精讲多练。针对计算机课程的特点,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应用软件的实践动手能力。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教师精心备课,课堂上讲重点,留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练习,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个别辅导。3.3.3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安排好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每次任务的完成后都要进行考核,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自主学习、自我提高。3.3.4网络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能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正确引导和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3.4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统筹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以前,全校各个系部都有自己的计算机机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自从2007年开始所有的计算机全部划归到计算机系部,这对学院的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很有帮助,同时在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积极组织计算机教研室的教师参与,加强了计算机课程教师与各相关专业教师的交流,使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资源能够在全院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模式有利于计算机课程教师在学科领域中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全院计算机教学中发挥作用;有利于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沟通。3.5整合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建设一批计算机课程教学资料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校对计算机课程教学一直重视,并结合各专业教学的需求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完善计算机课程教学。为促进和规范我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我校各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资料开发、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3.5.1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所选用的教材为与专业结合的、实践性强且适合我校学生的优质高职高专教材。3.5.2组织富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材。3.5.3利用学院现有的网络平台,建立开放式的计算机课程在线考评系统,使学生什么时候都能测试自己对计算机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篇9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08

策略就是解决问题的计谋与数略,介于数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之间,既利用数学思想作宏观指导,又利用数学方法作为直接的、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可以说,策略、思想、方法三者相容、很难分开。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教学中体现数量间的关系呢?现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 明确教材编写意图,把握“解决问题”的重、难点,弄清数量关系的掌握程度

对教材的解读应注意原有内容在编排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体现出教材的编写意图,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教师应研究教材内容与先前知识之间的纵、横向联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分析教学内容涉及的数量关系。

如,六年级上册《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乘加、乘减),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加、减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而对于用对应分率进行解答已不作要求,如果要求单位“1”的量,都通过列方程来解答,算式方法不再作为基本要求。与分数(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看,分数的引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拓展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在稍后分数加减的问题中,教材只涉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直没有出现表示两个数量分率的加减,所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难以想到比较量与对应分率与单位“1”之间的差,也就很正常了。如果教师一味强求学生用算式方法来解答,课堂教学就会走入误区,即使学生能够掌握算式方法,恐怕也只是简单的模仿,使课堂回归到“先分类,再强行记忆解法”的老路。

二、 关注信息呈现形式,感悟“解决问题”的价值,体现数量关系是形成策略的基础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信息呈现的方式很重要,过于简单,则不能吸引学生,学生的学习动机淡薄;信息过难,学生则容易产生焦虑,易丧失学习动机。同时,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的方法,学生根据以往经验,可能会选择不同于例题的解决问题方式。我们必须树立“信息为策略所用”的目标意识,呈现能激起学生学习需求的信息,确保学生从例题策略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意识地把例题所使用的数量关系融入教学中,以此为基础,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四年级上册《采用列表整理,解决归一、归总问题》(P65―68),这些问题生活中很常见,学生无需对信息进行整理,可以直接求出单一量解决问题,缺乏激发学生对问题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教师应对教材进行适当加工:加大信息量、增加多余信息、打乱信息呈现的顺序。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没仔细看完信息,有的发现多余条件,加之信息杂乱无章,就产生了整理信息的迫切需要,这时列表策略的呈现水到渠成。此处,稍有不慎,就容易回归到传统的归一、归总应用题教学模式上去,变成了只关注数量关系而忽略教材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解决问题策略重在策略的形成和发展,教材的意图在于让学生用列表的策略整理信息、学习整理信息的方法、体会列表对解决问题的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方法、引发解题思路、找到解题方法、养成整理信息的习惯。最终,通过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仍然还回归到归一、归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上,仍然以数量关系的理解为列表解决问题的基础。

三、 注重学生反复体验,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感受策略为数量关系服务的目的

学生的解题经验往往比较琐碎,没有形成策略,需要教师帮助梳理和提升。只有上升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层面,方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认识到策略的价值。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经历、体验每一种策略形成的过程,加深对策略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如,六年级上册《替换的策略》,教师可以设计多次对比、变式训练、反思分析等环节,使学生对替换策略深刻理解。教学中,要让学生产生替换的需求,然后引导学生经历替换的过程,学习替换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替换”“替换有什么好处”“替换的依据是什么”“替换前后的数量关系是怎样变化的”“这样替换对不对”,让学生感受替换的过程。还可以把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改为“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过渡到相差关系替换,在学生经历了两次替换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弄清楚:倍数关系的替换是“一换几”或“几换一”,总量不变;相差关系的替换是“一个物体换一个物体”,总量变了;倍数关系替换杯子总数变了,相差关系是杯子总数不变。使学生明白,虽然两种替换方式不一样,但结果都是把两种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替换为一种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从复杂变为简单。这样,让学生理解了如何替换,还让学生感悟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替换策略的认知水平达到精加工状态,有利于学生替换思考的数学化和模型化,从而形成对策略的本质理解,明确策略的内涵,深化对策略的体验,为内化策略、运用策略做好铺垫。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没有单独的数量关系教学,但是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却一直蕴涵其中,并在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篇10

近年来,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商务日语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全国有多所高职院校开设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质量也参差不齐。究其原因有很多,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问题、师资问题、教材问题以及课程编排、教学方法问题等等。放眼望去,大多数院校还是沿用了普通高等院校日语专业的课程编排形式和教学方法,无法鲜明体现高职日语教育的目的。作为高职日语教育工作者,如何彰显高职的特色,如何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日语语言技能,是我们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不断地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一味地借用普通高校的那一套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高职日语教育才有可能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继续前进。

本文意从目前日语听说课程的整合问题出发,在课程的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为本学院商务日语专业听说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听说课程的整合

许多高职院校的日语课程中都设置了日语听力、日语会话的课程。但是,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听、说本来是一体的,如果按照单听、单说的语言学习方式来划分并设置课程的话,就割裂了语言交流活动的整体性,不利于从整体上掌握、应用日语语言。同时某一生活、工作情境中需要掌握的日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商务知识和技能等也会在不同的课程中重复出现,造成课时数的浪费。另外,传统的学习模式和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不相适应,学生毕业后,无法熟练地开展实际工作。所以,为了更好地达到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必要对商务日语专业对课程进行有效合理的整合,我院商务日语专业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了听说类课程的整合。把原有的日语听力、日语会话课程整合为日语听说课程。关于整合后的听说课程的教学问题,笔者结合相关先行文献,总结出如下几点想法以供参考。

关于听说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1 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方面

课程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尤其要协调好《基础日语》和《日语听说》这两门门课程的关系及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的关系,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基础阶段,学生普遍感觉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较繁重,时间紧张,效果欠佳。这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加强听说能力的练习。因此在这两门课程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协调配合的互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具体措施例如:两门课程同时在第一学期开设,但是在时间上《日语听说》课程可以稍微延后一至两周左右;在《日语听说》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与《基础日语》基本保持同步,尽量融入同期《基础日语》的授课内容加以反复操练从而达到互相强化的目的;任课教师之间也要有实时的交流互通,要有全局意识,共同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抓好课外的训练在课堂中检查等。

2 教学方法方面

日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要多样化。利用多媒体环境进行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游戏互动法”、“自主探究式学习”等合作学习的模式是比较适合日语听说课程的教学的。

首先,在日语听说课程开设的不同阶段采取的教学方式要有所差异。对于很多日语接触不久同学来说,在开始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熟悉并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训练活动,这样,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会用一般日常使用的日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沟通。课文朗读和模拟会话是入门阶段教学的主要形式。而对于进入中级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可以使用如下的方法来帮助提高日语听说水平:课堂上3至5分钟的课堂小汇报或者小品、情景剧表演、看图说话等。

其次,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所组成的三维空间,调动了人体的多种器官来感知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生动逼真的语言环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院为学生设置了语言实训室,提供了网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了较为充足的条件,也为学生之间互相分享学习的资源创造了条件。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还可以试着建立起自己的日语教学网站,甚至网络课程,为学生的日语学习提供更多有效便捷的途径。

另外,在听说课堂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模式也是比较合理而且有必要的。这种学习模式的原理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提出来并加以使用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的形式,为了同一个目标进行相互合作学习,组员间互相合作,协调,策划,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听说课程的课堂里,学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然后对每个小组的学生的任务执行过程给予监控和指导。这样的学习方式里面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竞争是各个小组之间谁能够最好地完成任务的竞争,合作是每个小组内部的学生为了很好的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而进行的互相合作。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驾驭能力,以及养成一定的社交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合作的活动中学会负责,对自己,对合作者,对整个团队的负责。结对子、分组法等都是合作学习的形式。

3 文化因素的导入方面

一种语言体现一种文化。日本文化融东西方文化为一体,在日语语言中尤其能够体现。日本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耻感文化”。这样的文化的特点是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日本人的人际交往常常是十分谨慎,上下、内外关系分明,对不同关系的人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从小被这样的文化熏陶成长起来的日本人与人交往时较为拘谨,言词委婉暧昧。通过不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的方式来试探对方的想法和态度。因为对日本人来说,坦白的言辞容易让说话者站在明确的立场上,并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可能会伤害听话者的自尊。我们学习日语时如果对于日语传承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较好地理解掌握日本人的思维及言行特点、从而也能更好地掌握日语的会话特征。因此在听说课程教学中采取文化因素导入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但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之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避免误解,也能够使学生使用更地道的日语,从而能够和日本人顺利地进行交流。

4 课内与课外教学的结合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课外训练很重要。合理的作业布置会有效地促进教学活动。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并能够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进行与之相符合的教学,把教授的重点从以往的“鱼”转到“渔”上来。另外,在课外的训练中,可以使用不同的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日语口语活动(如日语演讲比赛,日语配音比赛、小品比赛等),欣赏日语影视作品、举办日语歌曲大赛等活动,给学生尽量多提供使用日语的环境和舞台。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中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了解日本、拓展视野、培养兴趣等等都是非常有帮助。

5 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必须脱离西方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现代外语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削弱了教师的作用,正相反,教师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研究者、听说教材的选择者、教学任务的设计者以及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评估者。在日语听说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宏观调控作用,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学生的日语听说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