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

篇1

关键词: 本科导师制 对策 实践教学

一、传统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

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成倍增长,高等教育已从最初的精英教育发展成为现在的大众教育[1-4]。虽然高等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多年一成不变的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的脱节使得高校本科生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扩招带来教育的新问题。近十年的扩招,导致教育资源不足,一线教师教学压力增大,以往因材施教式的个性化教育,被现在批量化教学取而代之。面对教室里黑压压的人群,任课老师很难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造成教与学的脱节。

2.用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内学时严重不足。随着培养方案的不断改革,课内学时压缩,实践教学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工程联系,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依托于单一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实际工程课题依赖于专业方向上多门课程的支撑,仅仅学完一门课程就进行实践是不充分的,无法掌握实际工程技能的精髓,而且短短几周的实践教学也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发挥不出实践教学应有的作用。

3.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高校学生重视专业技能的提高。本科教育是基础教育,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本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就业单位对专业技能的过分强调,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必须在毕业前掌握至少一门专业技能。并能通过这项技能将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强调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应用。

二、本科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社会对应届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科导师制的提出,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我国最早实施本科导师制的是北京大学,之后各地高校纷纷效仿,最终形成了全国高校范围内普遍认可的一种人才培养辅助形式。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运行,发现现存的本科导师制存在很多问题。

1.大部分学校现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对导师的职责和功能过于求全,使得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内容“全”而空乏。更是使得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在本科导师制的运行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虽然明确了导师的职责,但是对于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怎样才算称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从而使得导师工作流于形式,名不副实。

3.个别院校曾取得一定成绩,但局限性较强,无法推广。比如有些高校通过本科导师为研究生教育储备资源,很多专业的大四学生就开始跟随导师进行课题的研发,利用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多元资源,参与导师的工作,让学生可以更早地明确自己的目标,了解学术动态,有利于在本科生阶段就开始培养学术型人才。但是,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未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本科生直接就业帮助有限。

三、我校物理系独具特色的本科导师制培养策略

在此基础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物理系各专业经过三年的实践,摸索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本科导师制培养模式。建立了本科导师制的师资队伍,并提出解决本科导师制培养中核心问题的方法。既不过分增加导师负担,又使本科导师可以真正地指导学业,规划职业,促进就业。主要特色如下:

1.建立本科导师制工作模式,改变传统的“一对多”的工作模式,形成“多对一对多”的高效本科导师指导方案。实现多名导师盯项目,多名学生学项目,以项目为主线的分支结构。让所有和项目相关的一线优秀教师参与进来,不是对学生直接负责,而是对项目负责。而学生也不再是直接面对某一导师,而是直接面对这一项目,项目相关的导师共同提供指导,通过一门技术,一个项目加强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得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同时也不会过多地增加导师负担,提高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2.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独立于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的课外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打破课程界限,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和课余时间将所学基础知识综合应用,做到所学即所用。让学生通过参与研发明确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专业培养是学习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组是学习一项专业技能,通过本科导师的指导可以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既能解决单纯课程实践教学的低效率问题,又能将所学变成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实施“分类培养,建立梯队,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培养方式。成立学生研究梯队,打破学生年级界限,形成以学生为主、导师为辅的学生研发团队;将导师从重复的培训中解脱出来,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同时通过梯队建设可以形成良好的知识传递,让每一届学生都是在上一届甚至几届学生完成的课题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发,不断提升研发难度和深度,坚持“因人施训”、“因需设训”的原则,逐渐形成专业培养特色。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帮助导师开阔思路,促进导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建立了我校物理系本科生专业综合技能培养模式,将实践教学和本科导师制有效结合,解决研发时间难以保障的问题。适当增加毕业设计的难度,最好是独立完整的工程项目,而不是传统的依赖于某一门课程的设计,并将毕业设计内容提前到大三准备。利用大三下学期和暑假的时间进行研发,确保在就业高峰期时完成部分设计内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实践能力,从而为顺利就业保驾护航。最后经过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深入的研发,完成课题,顺利与工作或研究生科研接轨。

5.建立并完善了本科导师制的师资队伍,本科导师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而是能够将专业教师的个人发展与本科导师制有机结合,使两者的目标趋于一致,让一线教师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到专业技能的培养中。坚持个人努力与团队智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2~3年的实践,现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基础知识视野宽泛、专业技能不断提升、愿意无私奉献的本科导师队伍。

6.建立完善了本科导师制工作管理考核模式,给予导师以相应的活动经费,并且将导师的工作按照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记入教学工作量之内。通过学生参与面,学生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及就业情况衡量导师业绩。制定相应活动规范,并通过定期举行本科导师活动讨论会不断修正完善。通过几年的努力,加强了本科导师制的全程化管理和工作记录,建立了导师管理的约束机制,成立了导师工作委员会,建立了考核评价小组,对评出的优秀导师进行物质奖励,调动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实践证明,只有以制度作保障,才能有效调动导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从而加强本科导师制的全程化管理,增强教与学的自觉性、主动性。

7.组织团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只学习基础知识,而我校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掌握的专业技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准备得会更充分,获奖的可能性也会更大。通过获奖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8.实行双导师制,聘请本专业毕业的优秀学生返校与学生座谈,并利用休息时间指导本科生进行研发,使得团队研发的项目可以紧跟社会需求,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毕业生一旦走出校门就可以直接上岗,从而大大缩短了试用期限,节约了相应的培训成本,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提高了我校物理系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结语

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迫切希望在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实施“本科导师制”或开展实践教学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应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不增加教学负担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经过我校物理系几年的实践,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通过本科导师制活动,可以做到:

1.综合应用能力明显提升,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并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研发,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顺利地与就业单位接轨。

2.导师更多的创新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实现。从而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激发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师生互赢的实践。

3.在各级别竞赛中取得更明显的优势。我校物理系本科导师制实施以来,学生参加的各级别竞赛均能获奖,并获得多项专利。

综上所述,专业理论与应用实践的有效结合,毕业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提高了就业单位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从而形成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并值得推广的高校学生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冬冬.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的几点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Vol14No.10Oct.200276-77.

[2]洪秋妹,任慧玲.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探讨.理论观察,No.4,2013SerialNo.82144-145.

篇2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13-0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各种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艺,培养学生动手和从事科研的工作能力,强化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综合设计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一般是通过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完成数据分析、撰写论文和最终通过论文答辩[1]。通过毕业论文的完成,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其顺利进入社会奠定基础。目前由于大学严重扩招和就业形势严峻,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因此,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水平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上海理工大学在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以“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为载体,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进行探索和实践。本文以指导上海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为例,现将有关的指导经验与体会进行介绍,以期为本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论文选题

本科毕业论文学院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但经常与学生就业、考研和公务员面试等相冲突[3],导致很多学生不能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毕业论文,最终影响毕业论文质量,尤其是实验性和探索性强的课题影响严重。为了避免影响学生就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指导教师会将毕业论文启动工作提前至第六学期末,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论文质量好坏关键在选题[4],虽然许多学者提倡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要新颖和创新[5],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笔者认为毕业论文选题应难度适宜,兼顾新颖创新即可。毕业论文主要是考察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素质,所以毕业课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和理论深度要符合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且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使其能够受到科研能力的基本训练,通过努力最终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消除学生心中“毕业论文随便做做就能通过”的消极思想,确保毕业论文最终顺利完成。因此,笔者根据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自身承担的科研项目,结合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及实验条件来确定论文题目。例如,干酪乳杆菌是一种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益生功能的乳酸菌[6],广泛应用在酸奶等食品生产中[7]。学生对干酪乳杆菌研究感兴趣,通过对其基因组分析发现,基因组中并不存在胆盐水解酶基因,造成其对胆盐的耐受性不强。因此,学生和笔者讨论后,选题确定为“在干酪乳杆菌中异源表达植物乳杆菌来源的胆盐水解酶”,从而提高了干酪乳杆菌的胆盐耐受性。

二、实验研究

选题是毕业论文的基础,实验研究是毕业论文的核心[8,9]。利用实验研究,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实验准备期,应对学生实验操作和仪器使用进行系统培训,使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论文所需的各项实验和仪器操作技能,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实验失败和仪器损坏,以保证毕业论文顺利完成[10]。例如,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在进行食品微生物相关课题研究前,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包括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微生物接种和培养,以及各种仪器,如摇床、培养箱、分光光度计和显微镜的使用等。此外,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课题文献查阅,了解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并与指导教师讨论,最终确定实验方案。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还要反复强调科研是探索性和创新性强的工作,要告诫学生不要怕实验失败,要允许实验失败,要在失败中找原因,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提升自我实验操作技能[10]。

三、论文撰写

毕业论文撰写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过程[5]。毕业论文是具有学术规范的科学性和总结性的学术论文,所以撰写论文时既要严谨、通俗易懂又要具有专业性[5]。学生在全部实验完成后,按照学院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初稿撰写,并交由指导教师进行修改。笔者认为目前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对学术性语言和逻辑条理性表述较差,论文口语化非常严重,有些段落上下文甚至毫无逻辑。因此,指导教师对论文语言、逻辑条理、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等部分应做出重点修改和指导,并返回给学生继续修改,反复多次后才能定稿。毕业论文修改过程是一个对整个验结果提练和升华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对整个毕业论文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

四、结论

毕业论文是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4]。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充分锻炼了动手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最终使学生科研能力等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5],希望本文的指导经验与体会介绍,能为本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玉邯,陈宇飞,杨柳,张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5,(30).

[2]吴仲,李小艳,徐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5,(4):74-75.

[3]游新勇,汪磊,王国泽,吕俊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与毕业论文的改革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34-135.

[4]修江帆,赵文静,张春林,陈汉彬.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性实验的初探――以环带库蚊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优化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3):82-84.

[5]张立全.指导生物学科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实践和体会[J].大学教育,2013,(20):28-29.

[6]Wang G,Yin S,An H,Chen S,Hao Y. Coexpression of bile salt hydrolase gene and catalase gene remarkably improves oxidative stress and bile salt resistance in Lactobacillus casei[J].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011,38(8):985-990.

[7]Ai L,Guo Q,Ding H,Guo B,Chen W,Cui SW.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s from Lactobacillus casei LC2W from skim milk[J]. Food Hydrocolloids,2016,(56):134-143.

[8]程敏. 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探索与实践――以黄精多糖的提取、鉴别、含量测定为例[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2):143-145.

篇3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2

2001年,教育部批准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为编外目录专业率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截止到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立及备案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等学校已达到134所。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分布特点是:在食品工业较发达、粮食和农牧产品产量较大以及经济发达省份,开办该专业的数量相对较多[1]。吉林省是地处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是著名的“黑土地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中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多年来,吉林省粮食商品率、人均粮食占有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如何正确把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内涵,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设置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2],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是制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

1 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面向农业、食品加工业、餐饮业、流通业、监督管理等领域,培养既具有宽广坚实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又懂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综合性专业[3]。

由于高校所在的行业不同,依托的学科背景不同,各高校的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有所不同,特别应突出本校的强势学科背景[4]。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在原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的基础上,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发展起来的,主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化学、生物学、管理学、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食品生产、流通、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等部门从事分析检测、安全控制与质量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毕业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化学、生物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毒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食品分析检测技术;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食品科学发展趋势、熟悉国内外食品法规与标准;具有在食品生产、储藏、运输、销售过程中,从事食品检测、安全评价、控制和监管能力;具有制定食品安全技术标准的基本能力。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工具性知识,达到能综合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手段获取科技信息及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 课程设置的特点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需有四种知识体系的支持,即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熟悉并具有制定食品有关法规、标准,并能从事实际测试、分析、化验以及技术管理;具有发现食品质量问题及隐患的能力,能够预测并控制食品质量和安全;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将食品、健康、免疫结合探讨相关问题[5]。任何一所高校开设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也无法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各高校只有发挥自身的师资优势与办学特长开设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才能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6]。传统的课程体系重检验,轻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这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和国家食品安全战略要求的“精食品、强检验、善管理”三位一体的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7]。正确的做法是在提供食品类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提供食品的现代检测技术,食品安全防控技术、管理、法规等相关知识课程[8]。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从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三方面考虑[9],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

2.1 通识教育课

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任何专业或部分同类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10],其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主干专业课程的需要、学生的知识及素质结构的要求,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这些课程既包括自然科学和公共基础课体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2 学科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是专业知识的基本骨架,是进行专业学习和获取新知识、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知识基础,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仪器分析、人体生理学概论等,另外,还开设了农业环境学、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食品专业导论、管理学原理、网络资源与信息简索、科技论文写作与数据处理、计算机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等选修课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知识打好基础,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10]。

2.3 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设置的,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包括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与检验、食品感官评定、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食品法规与标准等到课程。

2.4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包括粮油及制品检验、食品分子检测技术、食品生物技术、食品物流学、食品企业管理、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软饮料加工技术、乳肉制品加工技术、食品发酵与酿造加工技术、食品包装学、绿色食品生产、专业外语等21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2.5 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应将实践教学与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诚信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11],实践教学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和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组成,教学内容应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

2.5.1 课程实验教学

课程实验教学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本专业技术的发展状况选择实验项目,将实验分为两个层次,即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精选实验内容,强化滴定分析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如食品分析课程实验中的饮料总酸度和有效酸度的测定,选择该实验项目的主要目的一是滴定分析基本操作训练;二是pH计的使用训练。综合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对基本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为顺利开展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奠定基础,如酸牛乳检验,完成该实验学生应首先了解酸牛乳的加工工艺等到相关知识,熟悉评定酸牛乳质量的相关检验项目,并查阅相关国家标准,然后选择1~2个检验项目完成实验任务。验证性实验:实验项目保持稳定,一般以4人一组,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状况不断更新,以4人小组在课程实训期间完成。根据年级、课程确定两种类型实验所占比例,一、二年级课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三、四年级强调逐渐综合性实验的比例。

2.5.2 实习实训教学

实习实训教学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食品工艺课程实训、仪器分析仿真课程实训、食品分析和食品安全与检验课程联合实训、专业综合模拟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实习实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3 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毕业论文或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由学生自愿组成科研小组在业余时间内完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另外,为使学生了解最新科技发展动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实习实训教学可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行业企业专家的专题讲座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结语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注重通识教育的同时,应将教学中心放在核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上,另外,为了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满足学生毕业的实际应用和就业的需要,专业选修课的设置要充分体现本专业的特色,构建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建设要求的课程教学体系,为吉林省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敏,肖新生,夏岩石,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研究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0(1):34-37.

[2] 蒋立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228-233.

[3] 肖贵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福建轻纺织,2010(3):36-41.

[4] 安广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7(2):60-62

[5] 蒋立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3):228-229,233.

[6] 李延辉,张传军,王喜萍.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8(3):76-78.

[7] 杨勇,任键,宋春丽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思考[J].华章,2011(27):170.

[8] 宫春波,仇宏伟,于翠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5):61-63.

[9] 宋晓庆,李大鹏,陈义伦,等.农业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J].高等农业教育,2008(12):53-55

篇4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实践环节;提高

电气工程类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能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与运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实际问题,适应本专业领域各项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该学科方向具有强电与弱电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科特色明显等特点。这些都决定了毕业设计不能流于形式,应该严格保证质量,过程管理应当规范细致。但目前由于高校扩招、软硬件资源缺乏、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及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导致毕业设计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分析了电气工程类毕业设计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方法。这些措施和方法对于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电气工程类人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毕业设计现状和不足分析

通过近几年指导毕业设计教学的亲身体会,笔者发现在电气工程类毕业设计中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1.1 毕业设计选题方面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设计的方向和质量。选择合适的课题是顺利、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关键所在。目前,教师给出的部分选题过于陈旧、范围偏窄,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选题甚至几年不变,不能明显反映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些选题虽然反映了本专业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但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则显得偏难、工作量偏大。同时学生在选题时认识不足,认为毕业设计只是走走过程,只选一些简单易做的题目,而不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今后的工作方向。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投入时间不足,也就造成了毕业设计质量不高。

1.2 教学资源不足方面

随着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招,很多学校的师资队伍、实验室条件等都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共计10余名教师,但近年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就业形势良好,每届学生人数均在150人以上,导致每位教师人均指导毕业设计10人以上,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科研任务。同时由于实验条件跟不上,许多毕业设计只能是简单理论的重复。这些情况从根本上限制了毕业设计的规范性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1.3 学生个人因素方面

目前,本科生就业是每个学校招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大学时代最后一个学期找工作就成为大部分本科生的重心。这一时间段也是考研学生复试的关键时期,导致他们对毕业设计不会投入很多精力,只选一些简单易做的题目。而学校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也比较宽松,导致学生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不认真扎实地做设计。已经签订工作协议的学生认为已经找到工作,毕业设计的好与不好无关紧要,毕业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1.4 复制抄袭现象方面

由于网络资源丰富,每个学校的图书馆都有大量的论文资源数据库,这对于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方向非常有利。但有些学生缺乏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会抄袭他人成果,有的章节或内容几乎是成段、成章节地复制,整篇论文中基本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2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针对毕业设计出现的上述问题及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以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2.1 选题的优化及选题形式多样化

指导教师在出毕业设计选题时,应该每年更换三分之一以上的题目,保证选题不过于陈旧。合理评估毕业设计工作量的大小,选题不宜过难、过大、过宽,以保证学生能独立完成或协作完成。找到工作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今后工作的方向自定题目,不局限于指导教师所出的题目,这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及今后的发展都大有好处。总之,在选题上应该革陈推新,保持选题的新颖性和多样性。

2.2 强化过程规范管理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时代时间最长的一次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在4个月左右,这么长的时间内必须强化过程规范管理,才能做到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我校引入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对毕业设计在时间上严格划分,每一个毕业设计阶段必须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提交给系统,在指导教师审阅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这样不仅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了规范管理,也对教师的指导过程进行了约束,起到了强化过程监督的作用。同时指导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每周见面2次,并进行毕业设计答疑,这样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从而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2.3 建立创新及激励机制

为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对于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毕业设计论文有创新点,能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学生,在成绩评定上应给以倾斜。鼓励有科研课题的教师指导一定数量的毕业设计,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中,通过实际科研项目的锻炼,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及二级学院应加强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管理,可分别成立校级教学督导组和各二级学院教学督导组,定期检查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完成情况,同时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监督,使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为了防止学生成句、成段地抄袭,我校教务处利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比对,有效防止了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大量抄袭的情况。在答辩、评定毕业设计成绩时,由于设计题目类型较多,各位答辩教师的评分标准不一致,因此应建立质量评价机制,做到毕业设计评分工作的公正、公平,有利于在专业教研室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判断标准和氛围,对教师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 结束语

通过对电气工程类本科毕业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分别从选题优化及选题形式多样化、建立创新和激励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及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法,这些措施和方法对提高电气工程类毕业设计的质量及层次,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电气工程类应用型人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鲜成.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2):162-163.

[2] 朱娟娟.实验教学的改革建议与见解[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6):89-90.

[3] 郑翔,高健和.高校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问题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2):91-93.

篇5

关键词:课程;体育课程;本质涵义;相关概念

自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要求“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1]算起,体育课程在我国已经有了一百余年的历史。然而,即使是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的今天,人们对体育课程涵义的理解仍然歧义频生,似乎众所周知,却又似是而非。有人片面地把体育课程等同于体育课,有人简单地把体育课程归结为体育教材,还有人错误地认为体育课程就是体育教学,不一而足,却又难得要领。那么,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亟需明晰的课题。

1见仁见智的体育课程定义

1.1课程涵义的多重性

之所以说“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什么”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涵义多重的教育学术语。课程涵义的多重性甚至早在课程(Curriculum)一词出现的同时就埋下了种子。在西方学者中,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他在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首先使用了课程一词。Curriculum源自于拉丁语“currere”,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一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斯宾塞将“课程”术语引入教育领域,并很快被西方教育学者所普遍采用。然而,在当代课程文献中,这种界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对课程一词的拉丁文词源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currere”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重点是在“道”上,这样,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从而引出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重点是在“跑”上,这样,着眼点就应该放在个体对自己经验的重新认识上。[2]由此可见,甚至连选择课程的哪一个词根都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课程思想,从而导致不同的课程实践。

总之,在课程论的研究中,关于课程的定义繁杂纷呈,从广义到狭义,从词语本意到引申义,从要素到功能,从课程设计者到实施者和受施者,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结果,从设计到评价,应有尽有。

1.2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课程定义

课程涵义的多重性及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滞后性,导致了人们对体育课程涵义理解的不尽一致。以下是迄今为止国内六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3]

(2)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它包括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时分配、课外体育锻炼等。体育课程不是一门学科的课程,而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4]

(3)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5]

(4)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与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6]

(5)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指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7]

(6)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的体能,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和美育课程相配合,共同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8]

上述六种体育课程定义分别有着各自的课程理论基础,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学科”,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活动”,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体育内容”,有的则直接把体育课程归属于“课程”。

2体育课程本质涵义的再认识

2.1课程涵义的新进展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对课程涵义的理解同样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课程认识的深入,课程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得以丰富、完善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如下六个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9]上述课程内涵发展的六大趋势,对重新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以巨大的启示:单一的、片面的体育课程定义不再适应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2.2重新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

根据当今课程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社会和体育学科协调发展的重要媒介。

具体来说,体育课程的涵义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2.2.1体育课程涵义的整合化

把体育课程的上位概念定位于课程,符合逻辑学的就近原则。不过,这也衍生出一个新问题,那就是,这里的课程究竟是指什么?是指“学科”?还是指“活动”?抑或是指……从课程涵义的最新进展来看,无论是把体育课程归属到“学科”,还是归属到“活动”、“计划”、“内容”、“经验”、“目标”,都难以避免地存在着较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建国以来,体育课程在我国被定位于“学科”,这在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特征和提高了体育课程社会地位的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摸索之后,有学者提出,要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体育课程的出发点放在学生身上,实现体育课程从“物”到“人”的转变。无容置疑,这一观点彰显了课程改革的时代特征。然而,如果据此简单地把体育课程归属于“经验”或“活动”,姑且不说“经验课程论”是否已经过时和是否适合我国国情,只需正视这种课程观在实际活动中所带来的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内容的不系统性和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就可认定片面地把体育课程归属于“经验”或“活动”是不可取的。总之,课程涵义的整合化,是重新认识体育课程本质涵义的基础。

2.2.2体育课程本身是静态的,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

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J.I.Goodlad)认为,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学校层次的课程、教学层次的课程和体验层次的课程。处于不同层次的课程,其涵义是不一样的。其中,前两个层次的课程属于课程计划、课程采用阶段,往往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课程”;后三个层次的课程则进入课程实施阶段,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动态过程。

体育课程同样具有涵义不同的五个层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倡导体育课程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观念层次的体育课程。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研制的体育课程计划、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材,属于社会层次的体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根据课程方案和体育课程标准开设的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属于学校层次的体育课程,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课程实施活动中真正实施和学生真正体验到的体育课程,则是教学层次和体验层次的体育课程。无论是观念层次的体育课程,还是社会层次的体育课程,只有学校真正知觉了,教师真正运作了,学生真正体验了,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简而言之,体育课程本身是一门静态的学科,是一种自成一体的目标体系和内容计划;但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着重关注学生的活动与体验及课程目标的达成。静态的体育课程只有通过动态的过程才能实现其价值。

2.2.3从“三位一体”之“和”走向学生主体发展之“谐”

这里的“三位一体”是指体育课程三种价值取向的融合。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对体育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主要包括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等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价值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局限性。学科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强调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内容主要是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体育文化知识和运动项目;但由于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可能造成学生简单模仿和机械训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认识到了体育课程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但过于强调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必然会导致把学生作为工具来训练。学生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来编制和实施,有助于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但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倡导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容易滑向人本主义的误区。

事实上,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应注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在突出人本化倾向的同时,吸收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的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三种课程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3体育课程相关概念辨析

3.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是体育课程内在地包含着体育教学,还是体育教学包容着体育课程?抑或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建国以来,课程在我国被理解为教学内容,是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受“大教学小课程”思想的影响,体育课程被归属于体育教学的下位概念,等同于体育教材。显然,体育课程绝不仅仅是指体育教材。与此相反,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下位概念,体育教学的上位概念。学校体育课程在没有实施前,它只是以方案和计划的形式呈现给大家,此时它所涉及的问题实属体育课程范畴的问题。如果把课程计划付诸于实施就变为教学,在这一层次所涉及的问题实属体育教学范畴的问题。[10]这种把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等同于体育教学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塞勒(Saylor)等人认为,以下三个隐喻可以说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1)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2)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3)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11]这一观点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计划,而把教学看作是动态的实施过程,强调课程与教学联系的互动性。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线性联系,简单地把一种概念归属于另一种概念的认识是不合理的。一方面,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核心途径,但并不是惟一途径;另一方面,体育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体育的范畴,还广泛存在于社会体育甚至竞技体育工作中。

3.2体育课程与体育课

有学者经过计算,认为我国体育课程根本达不到发展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因为按照有关规定,小学1~2年级学生每年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时间不到40h,平均每天不到7min;在3~9年级,学生每年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时间不到30h,平均每天不到5min。实际上,这里存在着一个似是而非的误区,错误地把体育课程等同于体育课。体育课是体育教师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文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对固定的学生所实施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如果说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核心途径,那么体育课就是这一途径的主要表现形式。

诚然,仅仅通过体育课确实难以实现发展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这就要求切实加强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就像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体育课程内在地包含着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涵盖了显性体育课程和隐性体育课程,兼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双重特性。

4结束语

虽然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涵义多重的教育学术语,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程涵义的理解日益呈现出整合化的趋向。根据课程涵义的整合化倾向和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这一界定可以这样理解,体育课程是一种内在地蕴含着学生主体经验的目标体系和体育内容计划,体育课程本身是静态的,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

从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来看,体育课程改革要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从严格遵循体育课程的学科特征转向密切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强身健体是体育课程的本质功能,体育课程改革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掌握和学会应用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程的独特目标,淡化运动技能的提法是不正确的。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不能过分夸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过分夸大建构主义认识论的作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应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和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才是体育课程的真义。

参考文献:

[1]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学务纲要.参见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12-213.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

[3]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312.

[4]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173.

[5]耿培新.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活动课程的研究.参见《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7.

[6]毛振明,赵立,潘少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6.

[7]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8]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9.

[9]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8-72.

篇6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实施;宏观策略;中观策略;微观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4-0006-05

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体育课程价值得以生成和体育课程目标赖以实现的实质性环节。经由体育课程实施这一关键环节,学生的健康水平、身体素质及体育文化素养才能得到真正提高。然而,如果仅仅热衷于研制体育课程改革的美好蓝图,而不关注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那么,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想就很难转变为教师实际运作的课程和学生真正体验的课程,学生的身心健康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从不同层面研究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高起点低重心的宏观策略

1.1 国家仍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

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认为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3种,即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自上至下的策略(Top-DownStrategies)是以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采取这种策略来实施课程变革,要求学校中的其它因素要与改革相一致。否则,改革将会受到阻碍或只是暂时得到实施。自下至上的策略(Bottom-Up Strategies)是作为自上至下策略的对立面提出来的。该策略是以当地或以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来进行变革的。自中间向上的策略(Middle-Up Strategy)是基于对前两种策略的扬弃而产生的。从中间向上的策略认为,自上至下的策略过于依赖附带的奖赏,如别人的认可、事业的进步和对不依从者的威胁。而自下至上的策略以个人或群体对改革的倾向为先决条件,如果学校文化本身是传统的、守旧的,就不容易进行改革,而且将教师作为改革的行动者,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他们往往选择低质量的改革。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自中间向上的策略,该策略认为学校是改革的最适当的单位。上述3种课程实施策略强调的主体是不同的:自上至下的策略强调以国家或地方为中心;自下至上的策略主张以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自中间向上的策略作为二者的折衷,认为以学校为改革的基本单位是最适当的。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全国使用统一的体育课程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学校、教师缺乏开发、实施课程的自;教师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即体育课程实施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因此,我国的课程实施策略一直是单一的、发生在国家水平的自上而下的策略。事实也是如此,很难想象在应试教育挤迫下教师或学校会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发起者。尽管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管理呈现出共享课程决策、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民主化趋向,尽管自上至下的策略难以顾及学校的具体情境和教师的能力和看法,但在实施一个目标明确而一致、设计精确而清晰的体育课程计划时,这种策略无疑是最有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自上而下策略更适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具体情境,但并非惟一的选择,因为每一种课程实施策略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同时又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开发校本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就需要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采取自下至上或自中间向上的策略显然更恰当。

从宏观上讲,国家仍然应该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在强调自上而下策略中心地位的同时,需要兼顾其它两种策略,利用各种实施策略之间的互相取长补短来实施变革,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2忠实取向仍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

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所姆沃特(J.Snyder,F.Bolin.&K.Zumwah)认为,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主要有3种,即忠实取向(fidelity orientation)、相互适应取向(mutual adaptation orientation)和课程创生取向(enactment orientation)。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视为忠实地、一丝不苟地实现课程计划的过程,强调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有助于国家课程意志的贯彻,保证了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采取自上而下的课程实施方式有助于确保国家课程改革的有效落实。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改革视为决策者和计划者与执行者和实施者之间相互改变、相互适应的过程,认为根据特殊情境的需要把“计划的课程”变为“修改的课程”是成功的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实施视为教师和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其发展需要的经验的过程。

从体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看,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分别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之处,3种价值取向并不是绝对排斥和对立的关系。忠实取向强调忠实执行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注重按部就班;相互适应取向强调课程实施不是单向的传达和接受,而是双向的相互影响与改变,注重体育课程实施与具体课程情境的结合;创生取向强调真实的课程情境,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深受建构主义课程观影响下的体育课程改革,越来越强调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参与价值,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如果就此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否认忠实取向的价值,那势必滑向矫枉过正的误区。事实上,相互适应取向本身并不是十分清晰,带有折衷主义色彩,它在兼有忠实取向和创生取向优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它们的局限性,而课程创生取向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因此,忠实取向仍然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

忠实取向作为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有助于体育课程在“尚文轻武”传统文化与“应试教育”双重夹击之下的贯彻落实,有助于提高体育课程的地位。但不能因此把体育课程变革理解为一种单向度的线性过程,即课程专家在课堂外制定课程变革计划,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课程变革计划。在强调忠实取向主流地位的同时,要兼容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的优点,要善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1.3学校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

强调国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强调忠实取向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意味着体育课程实施的高起点。不过,无论采取哪一种课程实施策略,也不管采用哪一种价值取向,由于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任何一次体育课程改革,都必须经由学校这一环节,体育课程的理想才可能转变为现实。这一点是不以采取的课程实施策略和价值取向为

转移的。如果说体育课程改革的起点在国家,那么,体育课程实施的重心无疑在学校。

2追求实际效果的中观策略

2.1 抓住体育课程的本质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实施期望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开展计划、实施、评价体育课程实践活动等的重要依据,是衡量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随着人们对学校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化,体育课程目标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健康、体质的目标,教育的目标,运动技能的目标,体育文化素养的目标,竞技的目标,休闲娱乐的目标,终身体育的目标,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也有学者提出“生物体育的淡出和人文体育的渐入”。

面对日渐泛化的体育课程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他们不明白究竟哪个才是体育课程的核心追求。特别是“三维健康观”的提出和实践,似乎淡化了体育课程“强身健体”的本质功能。实际上,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才是社会发展对体育课程的时代诉求。不要动辄以“生物体育观”来否定体能发展的重要性,否则就会陷入舍本逐末的误区。从中观层面来看,体育课程的实施应该牢牢抓住“强身健体”这一本质目标。

强调体育课程目标要高度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和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及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体育课程实施应该力求做到“汗、会、乐”。“汗”即强调体育课程实施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会”即强调要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育文化素养的提升及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乐”即要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课程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2.2体育课教学要讲究实际效果

在新课程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最终导致许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于是,变革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成了体育新课程实施中的一大特色。

然而,任何学习方式的运用都不是毫无限制的,再好的学习方式也不能滥用。例如,自主学习在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体验教材的乐趣等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但是,就是这种好方法如果使用无度,整堂课甚至整个学期都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可能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降低教学的效率。再有,如果过度使用探究学习,就可能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把体育课上成了科研课。此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和技能掌握方面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这也是体育课教学需要正视的问题。美国课程论学者加里・D・鲍里奇曾经指出,正像木匠、电工和水暖工必须为特定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一样,教师必须为某一学习结果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只有充分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利弊,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等合理选用学习方式,才能扬长避短,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要想提高体育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仅要注意体育教学方式的实效性,更要强调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是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技能提高的必要保证。因此,体育教师从事体育课教学必须重视运动负荷。课前,在了解学生与钻研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认真设计课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课中,对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应随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调整,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身体安全。但是,不能把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设计与实施绝对化、机械化。重视和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为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服务的。

2.3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两条主要途径,这两条途径相辅相成。对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来说,体育课固然重要,但课外体育活动也必不可少。不能狭隘地把体育课程改革理解为体育课的改革,因为仅仅通过每周2-3节体育课很难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关于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负荷,英国规定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60 min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美国建议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30 min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另外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20min的较大强度的体育活动;加拿大则主张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60min中等强度、30min较大强度的体育活动;台湾教育部门制定的体适能333计划则规定学生每周3次,每次30 min,心率达到130次的运动负荷。只有扎扎实实抓好课外体育活动工作,教育部倡导的“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才有可能得到落实。总之,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的必要补充,也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落实。

3 注重课程情境差异的微观策略

3.1充分考虑具体的课程情境,课程目标要切实可行

从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来看,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忠实执行的过程。实则不然,体育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需要发挥体育教师课程智慧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体育课程在学校这一微观层面的落实,以及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和课程内容的选用,都必须充分考虑具体的课程情境。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健康状况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进一步下降趋势……针对这一状况,有学者分析认为,造成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客观制约,即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出行坐汽车、上楼乘电梯、工作自动化、家务社会化、生活电器化等诸如此类的情况,使身体活动机会大大减少。这一分析恐怕更适合城市学生,因为绝大多数农村学生上学无需坐汽车,上楼也无需乘电梯,家务更是无法社会化。事实上,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不仅在体能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也可能迥然不同,在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也差异明显。因此,作为体育课程实施基本单位的学校在制定体育课程目标时必须综合考虑本地、本学校在经济、文化、气候、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3.2全面分析课程资源,合理制定实施方案

课程资源,特别是课程实施的条件资源,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人们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对于体育课程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体育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因此,作为体育课程实施基本单位的学校,必须全面分析自身课程资源的基本情况,正确评估课程资源的优势和缺陷,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例如,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办学条件一流的深圳某重点高级中学,不仅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传统”体育项目成了学生们选项学习的内容,而且轮滑、街舞等新兴体育项目也进入了课堂,甚至那些平时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网球、棒球、橄榄球等西方主流体育项目也成为了可供学生们学习的课程内容。对于一所山区学校来说,这些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然而,是不是山区学校也要“东施效颦”或者自叹弗如?恰恰相反,山区学校有山区学校的困难,但山区学校也有自身的优势。某山区小学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的体育课程资源和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方面的经验就值得学习和借鉴。他们利用学校周围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孩子们置身于山林、置身于田野、置身于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使学生们对本山区矿产资源的丰富以及开发殆尽的现状有了耳濡目染的直接感受;对环境的维护意识有了常识课堂里难以言传的体验;对上下山时同伴之间下意识的互相帮助有了思想品德课堂里难以企及的实践效应。

3.3注重课程情境差异,关注学校层面的实施过程

从学校操作层面上来看,一个体育课程实施的完整过程包括这样3个阶段:理解与内化阶段、酝酿与准备阶段和运作与体验阶段。

(1)理解与内化阶段。无论是体育课程标准,还是体育课程方案和体育教科书,都需要体育教师去理解、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虽然新课程强调课程决策者、课程计划制定者及课程实施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对话,但进入操作层面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及体育课程计划制定者的意图的理解。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正确理解,是体育课程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

体育教师作为联系学生与体育课程的桥梁,是体育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是体育课程新理念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无论体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多么先进、计划多么周详,如果没有被体育教师很好地理解并推行下去,体育课程改革效果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式,并不是体育教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所熟悉和经常运用的,需要体育教师的重新学习、理解和内化。

(2)酝酿与准备阶段。经过理解和内化的课程理念要外化课程行为,要进入到教师运作和学生体验的阶段,还必须经过酝酿与准备这一中间环节。酝酿主要是指对具体的体育课程实践工作进行思考与协商,思考主要是教师的个体行为,而协商则是集思广益的集体行为。

体育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学校课程方案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很大的区别。新课程强调课程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达成作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而不是以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来设计教学方案。

(3)运作与体验阶段。教师运作的课程与学生体验的课程,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从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看,无论是以专家为主体设计开发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是学校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都必须经过教师的理解和运作才能转化为学生体验的课程。日本课程学者佐藤学教授认为:无论是作为“公共框架”的课程,还是作为学校“教育计划”的课程,在课堂环境中只能靠“教师的课程”――被每一个教师的意图、解释、构想、设计所演绎的课程――来发挥其现实的功能。

教师的运作与学生的体验是高度统一的,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与互动。交往与互动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传授者转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当体育课程由高度统一走向民主共建,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体育课程就不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教师脚踏实地运作的课程,是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

4 结论与建议

(1)坚持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的主流地位。

体育课程实施应该坚持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的主流地位,因为这样有利于保证体育课程的真正落实。不能把体育课程实施理解为按图索骥式的单向度线性过程,在强调忠实执行国家体育课程计划的同时,各地、各学校也应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校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是体育课程实施的有益补充,而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也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尤其是对于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

(2)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关注学生的体能发展。

无论体育课程的目标泛化为多少个,其本质目标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强身健体”。体育课程实施应避免重形式而轻实效的现象,体育教学方式的选用要充分考虑各种体育教学方式的特点和作用,服务于实现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技能提高的需要。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该强调“汗”、“会”、“乐”。要切实提高体育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就必须保障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3)体育课程在学校的运作要关注具体的课程情境。

篇7

关键词:拓展训练;学校体育;区别

虽然拓展训练和学校体育在培训形式和授课内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有着不同的含义,且具有各自的特点。拓展训练是一种培训手段或教育模式,其新颖的培训理念和灵活的项目设计,可以为很多种学科教学服务,其中就包括体育教学。但拓展训练不是体育活动,两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虽然拓展训练的一些先进培训理念和培训项目可以引入到学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但拓展训练不能取代学校体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一、拓展训练在高校发展现状

在我国,由于社会商业拓展培训的巨大成功,加之拓展训练独特的魅力,伴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拓展训练引入学校体育教学日益成为学者以及学校体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1999年我国拓展训练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和提高后,与学校教育在培训活动中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EMBA学员把拓展纳入课程体系之中,让学生到拓展培训公司参加拓展活动。近年来,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带来了很多的帮助。拓展训练进入高校是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延续;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也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但拓展训练引入课程之后,由于参加学员主要是高校商学院的成人学员,课程的随机性、组织的松散型和考核的随意性,使拓展活动很难成为学校学分体系中的正规课程。

研究结果表明:对教材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研究,大家更多的还是在探讨拓展训练进入学校的必要性、可行性,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教案;课程依赖拓展培训界的资源条件,照搬培训公司的素质拓展项目,没有根据学生实际身心特点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改造和创编,没有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和学校体育教学规律进行充分融合。

现有的拓展文献对高校拓展训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阐述。与社会商业拓展训练相比,高校拓展训练在培训对象、学生需求、教育模式、教育目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过多模仿、借鉴社会商业拓展训练的培训模式有碍于拓展训练在高校中的发展。高校拓展训练的发展尚需对应的、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策略。

这主要是由于对拓展训练和学校体育的本质及理念认识不够,致使很多学校在关于体育和拓展训练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混淆。主要表现在:忽视了学校体育的本质和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过于夸大了拓展训练培训教育形式,认为组织形式和内容更新颖的拓展训练可以取代学校体育课程,进而导致拓展训练在实施过程中的定位出现了偏差,给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因素;还有一种观点没有认清拓展训练的本质内容,认为拓展训练就是体育活动,这样导致拓展训练受制于体育课程的一些固定模式,使其自身的优势难以发挥。

二、从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的本质不同浅析两者的区别

1、拓展训练的本质。所谓拓展训练是指利用自然地域和相应设施,让参与者通过体验,从中感悟出活动所蕴涵的理念,通过反思获得知识,改变行为来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的一种动态教育模式。

在学校,拓展作为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要求的全新理念,通常在设定的陌生情景或特定的环境下,以身体为活动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以游戏为活动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进而成为全面塑造学生个体和提高团队素质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模式。

2、学校体育的本质。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运动。体育教学是一个传授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学校体育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无论在哪种社会条件下,都受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并通过培养人才为之服务。学校体育与学校德育、智育共同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

分析拓展训练与学习体育两者的定义不难看出,体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学校体育则是学校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课程。而拓展训练归根结底是一种培训手段,或者说是体验式培训中的一种培训模式。两者从本质上就存在区别。

三、从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培训目的不同浅析两者的区别

1、拓展训练的培训目的。拓展以“挑战自我,熔炼团队”为目的,使参与者在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后得到锻炼,从而获得不同寻常的体验。我国拓展从对企业的培训活动开始,尤其是对于团队精神的培训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很快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

拓展培训重视人的态度、意志力、心理状态的培养,他创造一个仿真的环境,使人们不必经历真实的艰险、紧张、自我怀疑、他人的嘲笑以及失败的挫折,就能领悟和发现真理。拓展培训并不是知识直接灌输到学员脑中,而是经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项目,使学员能够激发潜能,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达尔文进化论曾经说过:“生存下来的不一定是最强壮的,也不一定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拓展培训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富有挑战性的个人项目和具有艰巨性困难性的团队项目,让学员全身心地投入,仿佛真的置身其中,通过这种培训方式,激发学员内在的潜能,强化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不断地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同时让队员感受到个人与团队唇齿相依的关系,真真感觉到一个团队的力量,以达到增强全队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竞争力的目的。

2、学校体育的培训目的。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学校体育目标为: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体育的特有效能是指体育最本质和核心的功能,即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正因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是体育事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事业效能的本质特征,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确定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依据。

四、从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课程设计理念的不同,浅析两者的区别

1、拓展训练的课程设计理念。项目是拓展训练活动的载体,同时也是拓展训练课程的主要内容。然而,不同的项目其教学目的又有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适宜的项目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随着拓展训练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挑战自我,熔炼团队”成为了其主要的培训目标。所以,在拓展训练课程设计方面,项目的安排和总结分享环节,就紧紧围绕培训目标,注重培养学员的两项指标: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精诚的团队精神。 体验是学校拓展训练课程的真谛。学校拓展训练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它紧紧抓住了人类学习习惯的要害,以各种方式模拟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矛盾,虚拟各种场景让学生去亲身感受。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容易接受的是感性认识,然后才能通过分析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才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方式。人们易于记住亲身经历过的事,因为对事物有感性认识后才容易记牢。由此可见,人类最基本的认识方式是感觉,而不是思考。对知识的了解是最低的层次,知道该如何去用,也就是拥有技能是第二个层次,真正改变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才是最高的层次。学校拓展训练课程可为每一名学生营造多种逼真的全方位感受的机会,再加上教师高水平的引导,当学生对经历的情景充满疑惑和好奇,对获取知识充满渴望,此时最有利于将影响直接施加到人心灵的最深处,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2、学校体育的课程设计理念。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五、从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和定位不同浅析两者的区别

1、拓展培训师在拓展训练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培训师是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一个好的培训师决定着整个课程的质量。在拓展培训过程中,培训师有“教练”、“教官”、“助教”等身份和称谓。“教练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方式,它的核心内容是教练以中立的身份用技巧反映被教练的人的心态,使对方洞悉自己,并就其表现的有效性给予直接的回应,令对方及时调整心态、清晰目标以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

拓展活动中拓展教师是多种角色的扮演者,《拓展训练》一书中指出,拓展训练的指导老师在淡化了“教”的职能之后多了更多重的身份特征,让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拓展教师是活动的策划者、场景的布置者、规划的执行者、气氛的营造者、安全的监督者、流程的疏导者、矛盾的化解者、知识的提升者。

拓展训练注重以学员为中心,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由培训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体育教师本身就是体育课程中的重要资源。要充分地挖掘有效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课程资源的效益和价值,需要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者特别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承担较多的教学使命,不仅向学生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而且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名教育者,其次才是一名体育工作者,应在培养人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更高的价值。

六、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拓展训练和学校体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没有明显的隶属关系。虽然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实施过程和项目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的出发点和培训目标不同,所以不能将两者混为一体。只有准确把握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才是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发挥其最大育人功能的前提。只有明确他们之间的本质与区别,才能使两者得以更好的优势互补,才能使两者相互促进、健康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钱永健.拓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1.

[2]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1.

[3]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2.

篇8

近几年,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发展不断的深入,针对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当前更加重视体育文化在其中的展现,加强并提高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建设,可以促进学生大学体育文化素养的形成,将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一、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认定

(一)体育的涵义

随着历史的发展,体育的产生,对提升人民体质,增强体魄有重要的意义,而体育从其发展到现在,其定义有不同的版本。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不同的学科进行反复的探寻,因为认识角度的不同,得出的体育本质也存在不同,所以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定义。例如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进行定义,体育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现象,从生理学的角度,对体育进行定义,体育的本质则与身体活动存在一定的联系[1]。如果说从体育本身的功能进行分析,体育则是集合了健身、娱乐、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一种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体育的发源处进行分析,体育产生于生产、生活中的需求背景下,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基础,采用各种锻炼身体的手段和发展,将人们的体质增强,同时将人们的运动技能提升。体育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而产生的一门学科教育、领域。

(二)体育文化的定位

从体育本身进行分析,按照体育项目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体育现象分为8种类型,

(1)对抗性体育运动,该类型的体育运动,是有组织性、观赏性的大型对抗性体育活动,例如竞技赛、山地自行车大赛等等。

(2)独立体育运动。该类体育运动主要是以单独运行为主,例如跑跳走等运动,其中还包括了休闲娱乐性的体育运动。

(3)民族运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体育活动,各个民族的体育运动,是以自身的体育运动为基础,进行观察、策划而发展形成的。

(4)体育产品。从体育的本质进行分析,与体育相关的用品也包含在其中,例如场地、体育运动器材、服装、体育艺术品等。

(5)体育法规。该类型的体育现象,为与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可以说在体育运动中,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

二、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定位及超越

(一)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文化

在大学课程设置和教学中,设置大学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会为了建立系统性的体育教学活动。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学校通过安排体育课程学习,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任务和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有锻炼了身体,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并对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能力进行培养。体育文化与体育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文化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和设置有影响,第一,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定,受到体育文化的制约和限制;第二,体育文化的模式、生态对大学生体育课程的设计有影响;第三,体育文化水平的发展,对大学生体育课程的发展有影响。而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对体育文化的传播有积极的作用,体育课程可以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而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支持。

(二)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

从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不是简单的体育文化传播和服从,其是从社会和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角度,对体育文化进行的加工、提炼,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文化具有体育特征。

1.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发展现状。从当前的体育课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格局打破,将多元化的元素融入其中,形成性的大学体育文化。相对于大学体育课程而言,其中含有体育文化、教育文化以及各种新元素,在教学中,将健康放在首位,将体育活动中的竞争性削减,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放在主要的位置上,让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快乐、休闲的进行。当前体育教育教学对竞技性体育运行还有很大异议,针对是否将竞技性体育活动设置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进行了研究。然后接下来面对的问题是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心理问题、体育素养等。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以及其中蕴含的体育文化,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大学体育课程中依然缺失体育文化。

2.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超越。在大学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应与当前的教育文化、教育思潮相一致,体育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多种理论的支持下,形成了体育课程稳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融入,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以活动形式存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主,实现对当代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的培养。大学的本质为文化,而二年计划则分为四个部分,传承、启蒙、自觉、创新。大学体育作为大学的一门体育课程,需要具备稳定性的文化形态,而文化形态又分为4种类型:传统体育文化内容的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学术体育文化、非主流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主要在于体育文化的创新,这个创新主要在于对体育文化、体育课程的发展、设计进行的创新。

三、小结

篇9

Abstract:Implementation of the wa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oes not seem to be a complicated matter, nothing more tha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These a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an not be evaded.

关键词:学校体育 课程实施 体育教学模式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Model

一、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提出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势必首先要回答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是体育课程内在地包含着体育教学,还是体育教学包容着体育课程抑或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事实上,要说清楚这一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体育课程在我国是一个歧义颇多的概念。对体育课程内涵的不同理解,必然会导致对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关系的不同认识。

借鉴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成果,也许有助于认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纵观国内外课程理论的研究成果,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模式,即独立模式、包含模式和循环模式。独立模式认为,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课程计划规定在教室进行的活动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发生的活动没有必然的联系。包含模式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大教学小课程,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教学之中;另一种是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认为教学是课程的题中之意。循环模式认为,课程与教学虽相对独立,但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相互之间的反馈信息不断地调适和改良在以上三种模式中,独立模式显然不符合当代课程理论的发展方向,因为课程与教学正呈现出走向整合的趋势。

大教学小课程的观点是以课程即教学内容的理解为基础的,而大课程小教学的观点则认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蓝图和规划,教学就是这种规划的实施过程这种基于各自理论体系的需要,简单地把一种概念归属于另一种概念的认识是不可取的。持循环模式观点的塞勒(Saylor)等人认为,以下三个隐喻可以说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l)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2)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3)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

循环模式认谁为课程计划在前,教学实施在后,根据教学实施的反馈信息再对课程计划进行调适和修订。循环模式与大课程小教学模式的共同点是,都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计划,而把教学看作是动态的实施过程,不同之处是循环模式强调课程与教学联系的互动性,而大课程小教学模式则只强调从课程到教学的单一线性联系。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属体育教学的一个上位概念。学校体育课程在没有实施前,它只是以方案和计划的形式呈现给大家,此时它所涉及的问题实属体育课程范畴的问题。如果把课程计划付诸于实施就变为教学,在这一层次所涉及的问题实属体育教学范畴的问题。这种把体育课程实施等同于体育教学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一方面,体育课程实施的内涵与外延都比体育教学要丰富得多,另一方面,尽管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惟一途径。

二、现代体育课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观

健康引领的体育教学价值观,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享受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成果,但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给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舒适与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心健康,也给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功能和价值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健康引领意指体育教学首先要强调学生的健康成长。从生物体育观到三维健康观,从增强体质到增进健康,适应中国社会进步的体育教学正在建立以健康进为主导的价值观念。正是基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课程标准》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提高为目标,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增进学生身体健康这一维度,而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维度重视不够,有人批评这种倾向只重视体育课程教学的显性的生物学效果,而忽视隐性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效果,是“纯生物体育观”的表现,见物不见人。这种批评不无道理。《体育课程标准》积极提倡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维健康观”,无疑是一种进步。然而,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协调发展的同时,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始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仍然是体育教学所要关注的焦点。

三、交往互动的体育教学过程观探索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表述强调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体育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一种辩证的统一。要最优化教与学的基本功能,既要把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实施体育教学的基本点,又要使体育教师为主导成为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根本保障。体育教师要教学生不知道的、教学生体会不到的、教学生不可能想到的,也就是说在学生最重要之处、最需要之时,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迈上一个更高的认识层次,为学生以后的发展铺设台阶、注入动力、奠定基础由此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体育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体育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认知过程。

总之:体育课应该强化学生的体能发展,体育课是体育教师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对固定的学生所实施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它是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说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那么体育课就是这一途径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发展学生的体能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体育课的首要目标,因为强身健体是体育课程的本质功能。在近几年的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认可程度,越来越提倡用更有参与性和趣味性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确实,自新课程实验以来,由于广大体育教师认真贯彻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意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乐学的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却在下降,学生体能的锻炼在无形中被忽视了。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体能项目开展得越来越少,更多地被游戏性质的内容所代替,传统体能项目越来越被冷落了。其结果是,体能下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了。

诚然,学生体质指标持续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简单地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归结为体育课的失误固然有失偏颇,但也确实需要反思。北京体育大学原副校长邢文华教授认为,近几年来的体育教学改革基本以提倡“情感体验”为主,对于学生体能的锻炼缺乏一定的强制性,对于过去以体能训练为主的体育课有一些“矫枉过正”,甚至形成了一定的误导。“情感体验”并没有错,但是在吸引学生主动参加体育课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体质负责。青少年本来就缺乏对自身的约束力,再加上独生子女的普遍出现,使得学生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所欠缺,怕苦、怕累的思想较为普遍。因此,在中小学体育课中恢复一些强制性的体能锻炼项目,使中小学体育课在有趣之余,更要有足够的运动量,以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学生体质下降一该怪谁?这是一个严肃而重大的课题,需要作为体育课教学改革的一件大事,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用事实说话,把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片面地归结为体育课的过失是不正确的,但如果相关部门不采取突破性的措施,自上而下地进行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果体育课仍然不强化学生的体能问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将继续不容乐观。

篇10

随着学生生命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如学生自杀事件,再者学生心理疾病事件,充分暴露了我国教育忽视生命教育的缺陷和不足。由此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倡导将生命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便填补生命教育的空缺。而体育课程与生命健康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由此具备了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的基础。

1 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秉持关爱生命、欣赏生命和敬畏生命的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去思考生命,以便对于生命价值形成比较正向的认识,这才是生命教育的归宿所在。

生命教育是体育课程的重要引导,而体育课程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析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其一,从体育课程的本质来讲,体育是从生活实践发展而来,其在原始早期隶属于生活实践活动范畴和文化娱乐范畴,并且在人类身体素质发展,人格独立等方面的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来讲,体育本质上是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其二,从教学目的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倡导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程度,而体育课程也是关注生命健康问题,两者之间在目的上是一致的。

2 现阶段体育课程生命教育缺乏的原因

通过对于多所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现阶段体育课程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很少,往往成为体育教师教学的盲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探析:

2.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因素

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去,需要具备健康的体育教学环境,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环境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不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展的话,势必成为阻碍生命教育融入的瓶颈。体育课程目标设定程序化倾向严重,教学流程过于计较大纲要求,教学设备体系固化现象明显,由此形成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使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接收生命教育,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2.2教师体育教学观念因素

在将生命教育纳入到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如果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不能正确理解体育课程的本质,忽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片面的将注意力放在体育技能锻炼上,以严格的课堂纪律去开展课程,自然使得生命教育在体育课堂上无立锥之地。从本质上来讲,这就是教师对于体育课程本质认识不清,对于体育课程与生命教育关系理解不透彻的具体表现。

2.3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因素

即使教师能够认识到体育课程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这比较是体育教育的新途径,在缺乏经验的基础上去进行尝试,教师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现阶段很多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实际教学经验相对有限,生命教育评价体系不全,往往很难将其付诸实施,这也成为目前体育课程生命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2.4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因素

对于体育课程进行评价而形成的体系,可以对于学生体育教学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和评定,这也关系到生命教育方面的内容。现阶段,在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没有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对于不同学生也没有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去对待,由此没能形成统一的全面的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由此给予生命教育的融入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3 生命教育理念融入体育课程体系的策略

综合上述对于现阶段体育课程缺乏生命教育问题的分析,我们看到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对此,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去采取措施,以便改变目前生命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缺失状态。

3.1树立生命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思维

意识反作用于实践,要想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去,就要从生命教育观念树立,传统体育教学思维摒弃的角度入手。简单来讲,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强化生命教育教育和宣传,在全校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使得其成为开展体育课程的良好环境;其二,构建生命教育体育课程教学经验平台,让教师参与进去,积极分享和学习教学技巧,以便更好的将生命教育理念运用到体育课程中去;其三,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开设大量的具备实践性的体育项目,以不断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使得体育课程朝着有利于生命教育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3.2改变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生命教育体系

针对于现阶段体育教学模式固化的问题,我们需要做到如下几方面工作:其一,组建专家小组,以生命教育理念为引导,改善和调整现阶段体育课程体系,如课程内容,课程比重等,为更好地将两者融合起来奠定夯实的制度基础;其二,正确理解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个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倡导在生命教育方面进行尝试,以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其三,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在生命教育方面进行尝试,以不断的积累经验教训,为生命教育体系的融入打下方式的基础。

3.3提高体育教师能力,打造专业教育团队

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去,教师能力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能力,打造专业化教育团队显得尤为重要。此时体育教师不仅仅需要对于生命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更需要其在此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保证体育课程的质量。首先,把握教师招聘和选拨,将生命教育意义的考核纳入其中,以此作为竞聘岗位的重要条件;其次,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体育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尤其是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的能力;最后,给予体育教师优越的工作待遇,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其在生命教育方面进行各种尝试。

3.4健全课程评价体系,营造积极教育氛围

针对于目前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应该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其一,积极将生命教育指标纳入到课程评价体系中去,以学生评价教师,教师综合评价的方式去考核学生以及教师的体育教学质量,并且将其纳入到学生的成绩体系和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去,以此去激励其更好地参与到生命教育体育课程体系的积极性;其二,秉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对于不适合的评价指标应该及时地进行修整,以保证课程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及营造更好的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