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重要性及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学的重要性及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学的重要性及意义

篇1

1预防医学的概念及特点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学科。它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夭折为目的的一门科学。预防医学的特点是: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患者,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研究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3]。

2预防医学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2·1加强医学继续教育是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不少疾病的病因或致病因素先后被阐明,为主动预防疾病创造了条件,加之经济、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的进步,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对疾病预防的需求越来越急切和强烈,这就要求从事预防医学的专业技术人员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不断储备能让自身从容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知识和能力,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积极学习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等,从而不断掌握新的诊疗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因疾病谱的变化,诊断、治疗疾病等新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挑战,不断提升预防医学在促进现代医学发展中所发挥的效益和水平。而继续医学教育正是促使医学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自身学识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2继续医学教育是预防医学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知识更新周期加快,知识的内涵扩大,深度增加,学科间出现交叉、融合与综合化趋势,医学科学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复杂程度提高,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预防医学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目前,在我国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重大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乙型肝炎和结核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性病、艾滋病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地方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慢性非传染病的危害日渐突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队伍的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学科带头人短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尚不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些困难和挑战都要求我们要加强预防医学继续医学教育。

2·3预防医学发展前景广阔,继续医学教育能够为预防医学的毕业生提高职业竞争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人力资本已成为当今医学发展的核心要素,而这一核心要素的根本就是教育和学习。21世纪,面对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医学知识量的迅速扩张,仅靠一次性教育所掌握的知识显然不能满足医疗卫生事业的实际需要,“本领恐慌”反映了人们唯恐落伍的内心感受,要不落伍,不被淘汰就要将一次性教育延长为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预防医学是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医学,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提高未来的职业竞争能力。

2·4加强预防医学继续医学教育是广大医学工作者成为终生的积极学习者,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新贡献的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人们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要求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广大的老百姓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教育和卫生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提出坚持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更新教育理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这就要求广大医学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SARS是21世纪首次全球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新发传染性。在SARS流行之初,许多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其流行特点和规律知之甚少,为防止SARS,大家通过医学继续教育,如自学、查阅资料、办班培训,在电视媒体、网络上交流信息等途径进行学习,了解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防治经验,在实践中边干边学边总结,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防止SARS做出了重要贡献。SARS防治的经验充分证明,加强预防医学继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3预防医学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

根据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预防医学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

3·1有针对性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公共课程及医院感染等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对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卫生人员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3·2聘请知名专家、教授进行业务知识讲座和现场病例讨论,一方面加强了专业技术人员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充分利用知名专家知识优势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医疗水平。

篇2

一、声乐教学中“技”与“艺”的定义

声乐教学的“技”和“艺”通常被理解为演唱的情感和技巧,或者是演唱的方法和情感体验。这种理解并不能诠释“技”和“艺”真正的含义,其实两者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一)声乐教学中“技”的定义

声乐教学中的“技”是一种直接获得的经验。声乐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使学生了解、认识并掌握发声器官的特点,能够正确操作和合理调整,最终达到发声收音流畅自如的效果。整个过程中获得的对音乐的掌控力,被称作声乐教学中的“技”。

(二)声乐教学中“艺”的定义

声乐教学中的“艺”是一种间接获得的经验。“艺”是对演唱作品的第二次创造,是在准确把握原创作品的基础上,灵活融入抽象的自我的个人体验和情感。清代著名的声乐理论家曾经说过:“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宜重,唱曲不得其情。”演唱者只有通过认知、处理和表演三个阶段,才能充分发挥“艺”的作用。

二、声乐教学中“技”与“艺”的辩证关系

“技”与“艺”在声乐教学是一对矛盾体,包含了统一和对立两方面的关系,两者既排斥斗争、彼此否定,又紧密相连、互相促进,所以准确把握两者的关系尤为关键。

(一)“技”与“艺”的对立关系

声乐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时间量化的过程,因此就造成了“技”与“艺”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当“技”得到提高时,“艺”的不改变,会导致整体效果的下降;当“艺”提高时,“技”维持现状,对整体的发展也有无益的,从而两者形成了对立的关系。

(二)“技”与“艺”的统一关系

统一性在声乐教学中体现为,一方的改变就会打破旧的格局,从而形成新的格局,发生本质上的变化。首先,“技”是“艺”的基础。任何一场完美的演唱都是对“技”和“艺”的双重考验,“技”是演唱的铺垫,负责提供良好的气息支持和发声共鸣。其次,“艺”是“技”的动力。“艺”完善和包装了“技”,推动了“技”的发展,促进了演唱的精湛化。

三、声乐教学中“技”的重要性

“技”贯穿了整个声乐教学的过程,是声乐教学发展的生命。声乐教学是依靠人体发声,良好的发音技巧和方法对自身也是一种保护,而且还可以达到不留痕迹的转换声区,是演唱者必须掌握的。

(一)“技”是发声和共鸣的基础

发声的过程需要人体各个系统的合作协调,古书《说谭》中曾记载:“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法则音滞,气散则音竭。”说明气息在演唱中的作用,而控制气息最好的办法就是掌握“技”。共鸣在演唱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懂“技”就会损坏发声器官,对演唱者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技”是完成发声和共鸣的基础。

(二)“技”是信息和音乐的媒介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信息的交流非常重要,但是声乐是抽象的,需要通过有效的语言作为传播的媒介,音乐的语言就是“技”。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教师要将自己所拥有的“技”传达给学生,这一特质是由声乐的本质所决定的。

(三)“技”是静态和动态的结合

歌唱的动力是呼吸,声乐教学主要有三种呼吸的方式: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三种呼吸方式都是有气息掌控的,属于静态支持和动态调整,“技”是两者的连接,使其充分发挥呼吸的作用。

四、声乐教学中“艺”的重要性

凯莎利意大利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曾说过:“大凡歌唱演员,在他要张口演唱之前,就要在心里给自己即将发出的声音进行着色造型,使之成为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歌声”。塑造形象的过程就是艺术重组的过程,充分强调了“艺”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艺”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再创造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要求演唱者了解作品的作者、内容、生平等,再结合自己的个人体验重新塑造最完美的角色,正式有了这种艺术化的再创造,声乐教学的实践价值被大大提高了。

(二)“艺”是对作品的再体验

再体验是指情感体验,演唱者真正的走进作品,体验作品的情感,“艺”就是这种再体验情感的表达方式,演唱者不但要明确作品的情感,还要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展现给观赏者。

(三)“艺”是对演唱的再包装

“技”是真实的表达,“艺”是演唱的服装,正是“技”和“艺”的有效结合,才使人们看到了一个穿着鲜艳衣服的,有血有肉的人。演唱者在舞台上通过“艺”的包装,将演唱的魅力发展到了极致。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 跨文化交际 意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商务活动日趋频繁。然而由于文化冲突,在商业活动中常常会遇到误解和尴尬。所以单纯语言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商务英语对适应全球化经济的需求,对跨文化差异的学习和导入已然成为了大势所趋。社会对于商务英语新型人才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只教授商务用语和知识的教学必须被打破,融入跨文化交际才能更好的适应目前全球的经济趋势。

一、当前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据调查,中国目前有300个以上不同层次的高校开设与商务英语相关的英语专业或者冠以“商务英语”的系部。近20年来,中国的出版社也出版了林林总总许多有关商务英语的教材,然而在随后的问卷调查中,对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满意的学生占0%,说明了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仍有巨大的改善空间。

在课堂教学方面,学生对于商务用语和商务运作流程的关注比较高,往往忽视了对文化差异的学习和理解,商务英语学习也背离了以交流为目的的初衷。而其最大的硬伤还是师资队伍的匮乏,大多数高校缺乏既精通英语又具备商务背景的双栖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老师迫于教学时效的压力也忽略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引导和启发,没有能够从商务英语的实用性出发,从而导致商务英语的学习没有能为跨文化商务交际打好基础。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通过语言来交流传递。所以在交际的过程别要注意语言的选择,避免给交际带来的负面效果,例如“山羊”一词,在汉语里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而goat在英语里却有“色鬼”的意思,可以想象“山羊牌闹钟”直译出来,对方会是什么态度。Neff 和 Rucynski(2013)提到:“只懂得别国的语言在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交际中是不足够的。”。这是因为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如果无视这些规则,就会造成双方的困惑,尴尬甚至是巨大的损失。

Blanchard(1997)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来向我们说明了缺乏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可能会带来的麻烦。一家洗涤剂公司在中东的生意十分萧条,产品也卖的非常不好,之后这家公司才发现他们的生意在中东大幅度下滑的原因是因为一些误解。在他们的产品广告里脏的衣服在左边,干净的衣服在右边以示产品的功用,然而在习惯从右往左看的中东人眼里,他们却以为这种洗涤剂会把他们干净的衣服洗脏。这个例子就向我们很好的说明了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三、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教育应该与社会接轨,商务英语的教学也应该为交际服务,这就要求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真正使学生能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

1.商务英语课堂中文化知识的导入。文化知识里最先提到的应是词汇和习俗,同样的词在不同的文化里就会有不同的解释。例如“龙”在中国文化是九五之尊的象征,代表地位,财富。而dragon在西方国家则是邪恶的猛兽,代表灾难,现实中指凶恶的人。所以教师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应当对不同词义在不同背景下的变化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习俗更是如此,比如美国人将手放到喉咙处做下压动作,表示自己吃饱了,而中国人把手放喉咙处表示嗓子不舒服,而吃饱了是拍拍肚子。因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文背景和传统文化,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给学生补充讲解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艺术,宗教概况,辅以介绍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加深学生对不同商务领域里复杂商务现象的理解和领悟。

2.教师自身的提高和职能的转变。教师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起着引导,启发的作用。培养复合型教师队伍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商务英语老师不但要有深厚的语言知识,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及其他相关的商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理解文化差异。教学方面,教师要利用文化差异的特性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启发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引导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和信仰,并对不同的文化加以吸收和应用,真正做到理解文化的精髓。

3.参加商务实践活动体验真实商务文化。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参与到真实的商务活动中去才能不断的完善和检验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从而更好的掌握交际语言,提高文化的敏感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不同种类的跨文化交际会,或者是各种贸易洽谈会和交易会,使得学生真实的体验到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运用所学过的商务交际技巧,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该努力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只有熟悉了对方的文化,才有可能再接下来的商务活动中做到游刃有余,实现商务共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工艺美术;教学

工艺品在我国的存在已经上千年了。因个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具备手工艺的匠工通过他们精湛的技艺,按照现实的需要,将原材料或半成品改造、加工而成工艺品,再按它们的价值,用于不同的方面。直到今天,工艺品已是一组价值艺术的总称,它包括的种类杂多而有庞大,有漆器、陶器、瓷器、民间工艺、木雕工艺品等。工艺品来源于生活,却又创造了高于生活的价值,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能充分体现整个人类的创造性和艺术性,是人类的无价之宝。

工艺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朝气,有许多人在现实残酷的逼迫下,产生消极情绪,偶尔看到一件尚心的工艺品就像看到了希望似的;它的存在适用于全面体的社会,更适合于做教育事业的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太需要它们了。

小学的学生应年纪小不懂得工艺品的价值,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的学者们心绪早就成熟,也有过很多的社会实践经历和生活阅历,那颗心可以说不会因外围因素有多大的改变了,他们也懂得心灵工艺品的自我装饰;反倒是正处童年期末成熟期出,并在两个界限中来回副摆的青年学生会因这些工艺品的出现改变很大,而处在这个年龄界限上的大批青年就藏身在各个中等职业技校中,急切又渴望的想学一技之长,故而在中职技校教学中穿插工艺品,是一种符合学生们年龄期限与心态的教学方式;另外,工艺品在其教学中还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了。

首先,在职中技校教学中穿插工艺品,可以营造气氛,装饰环境;在校园中一个耀眼的地方要是摆上一瓶花,那这里的整片地方都会充满生机;在一家酒店的柜台上摆设几件名贵酒的木雕酒瓶,整个店面都会显的富丽堂皇,同样在中等技校生的课堂一旦出现实体性的工艺品,急时就能让学生的兴趣高涨起来,因为处在这个年界限上的技校生们情绪是最容易变化的,也最容易对他们长期接触的外界事物产生逆反情绪。工艺品的到来,立马会给他一个崭新的色彩,让他们从全理论中逐步进入到实践,也可以通过亲自触摸、体会,获得新的感受,再让他们心绪平静下,专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如此长时间的转换方式,将是很有效用的。

其次,在中职技校教学中穿插工艺品,可以开拓师生们的眼界,启发人们的思维;我们都知道,人类之所以能发明水艇,是因为看着水中游荡的鱼类受到了启发;人类之所以能发明飞机,也是因为看着天空自由飞翔的鸟类受到的启示......。这群十七八岁的中职技校生们,此时正是他们一生中思想上最具开发潜力空间的时候,要是在他们的教学中,穿插一些与相关专业有关联的工艺品,或者是以展览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对照着实物,边亲自遐想边沉思,再对着理论分析,理解。比如像艺术专业的中职技校生,学素描的,我们就可以带些西方和中国素描界的名画,让学生们看着名人们的素描品,体会他们的素描功底,联想自己的实际水平与名人的差距,这样更能让学生们清楚的认识自己,在自叹不如中找到动力,一步步奋发。

再次,在中职技校教学中穿插工艺品,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生活;世界上的人都喜欢美,向往美好的东西,即就是再中心的人让他长时间看一件事物,也会感到厌倦的;何况那些最易产生烦躁情绪的中职技能生了,长年以来都要面对书本,早就对着平淡的生活没有兴趣了,现在,突然间在那白纸黑字的色彩世界中出现了其他的色彩,还有了替换书本的同等或是超出其价值的工艺品,那可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新鲜的生活,故而中职技能生们就会以另一种心态对待,有时还会出于他们的兴趣爱好,会将自己所喜爱的工艺品带出教学中,带出课堂,带到宿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拿出来展示,既给足了自己面子,无声中提高了自己的技能,还让自己的生活脱离了乏味,变得快乐,富有趣味。

再者,在中职技校教学中穿插工艺品,还可以给中职技能生们带来勇气,带来动力,和信心;许多来到中等职业技能学校学技术的学生们,大多都是在与朋友们的交流中得到信息,在一时冲动下来到了这里,可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发现与自己当初想象的有差别,就再没有了信心,对专业也就没兴趣了。抱着书本老是学不进去,没有了一点精神;此时,教学中穿插一些别具风味的工艺品,在他们情绪刚有所改变的时候,教学中陆续出现各中相关技术专业的工艺品,可以是各个水准线上的,在他们亲自观赏、体会之后,学生们就能很明显的了解到自己的实力,感觉到自己所学技能的巅峰是什么样的成就,比自己水准强的工艺品,其心理定会产生一种不服输的想法,期盼有一天要以自己的实力超越他们,暗暗地就在心里下个狠劲,当做动力对待,然后不断的努力,实力不断提升,就会对未来越来越有干劲,越来越有信心。

篇5

关键词: 羽毛球;移动步法;特点;重要性

羽毛球移动步法与手法相辅相成,没有正确的移动步法,就不能完成羽毛球的各种击球技术。机动灵活、准确到位的羽毛球移动步法,有利于各种手法在实战中的发挥。所以,要想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就要熟练掌握正确的羽毛球移动步法,它是提高技术的重要环节。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训练中,很多人只注重手法训练而对步法的训练有所忽略这就导致了二者的节奏不能够协调一致,其稳定性和协调性在激烈对抗中也会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影响自身水平的发挥。所以,对步法技术的教学和训练,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1.羽毛球移动步法的步法的特点

羽毛球移动步法主要表现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

1.1 羽毛球移动步法的全方位性

首先我们要知道,羽毛球移动步法技术是由垫步、并步、交叉步、跨步、蹬步和跳步六种基本步法构成的,并以这六种基本步法为基准,组成向前、后、左、右的全方位步法,如何合理的运用这些基本的步法组合,使得步法和手法协调融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惟其如此,才能在实战中占得先机。

2.2 羽毛球移动步法的机动灵活性和快速移动性

羽毛球移动步法主要包括起动、移动、制动和回动几个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要求学生在各个环节必须机动灵活的使用移动步法,方能使得自身在实战中快速移动,灵活应战,以便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如果不这样的活,只会导致学生在比赛中的被动应战,不利于自身竞技水平的发挥。羽毛球移动手法的移动轨迹只有与步法相辅相成,才能充分发挥羽毛球手法的特点,即一致性和突变性它与步法的灵活快速特点并无冲突。惟其如此,才能灵活多变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羽毛球移动手法和步法进行不同的组合调整改变其幅度、频率,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2.羽毛球移动步法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起动快、移动快、制动稳、回动快是要求在羽毛球步法的教学与训练中要遵循的原则,在实际情况中,能够及时调整不同的组合、幅度和频率,迅速攻防转换,并且有极强的连贯性,这才说明其在步法技术训练中的正确性,方能合理的培养出快速移动技术。羽毛球移动步法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固定移动路线的教学与训练

首先要指出的是该教学与训练的移动路线是固定的,主要是训练学生对羽毛球移动步法的熟悉程度。例如有以下几个固定的移动路线:学生首先从中心位置起动后,先要做的步法是向右前方的上网移动步法,然后要做的步法是后退至右后方底线的移动步法,最后是将以上步法以此类推到左前方和左后方,循环进行。惟其如此,方能够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到羽毛球移动步法中上网和后退之间的合理衔接。

2.2 不固定移动路线的教学与训练

要想进行不固定移动路线的羽毛球移动步法的教学与训练,学生要首先学会固定移动路线的羽毛球移动步法技术。在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展不固定路线的羽毛球移动步法教学了。为了提高羽毛球步法的移动速度,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左侧、右侧几个方向的多种步法移动练习,或者是学生以“假想战”的方式来进行练习等。在这里,我们要提出的是,无论是哪种羽毛球移动步法练习,都要在起动、移动、制动、回位等环节迅速调整重心,连贯协调、快速合理的进行前、后、左、右的跑动。

2. 3 “米”字步的教学与训练

“米”字步指的是教师要根据羽毛球场上的学生所站位置的前、后、左、右、左侧前、左侧后、右侧前、右侧后八个点来进行教学与训练。需要提出的是,在“米”字步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这几种步伐的移动方向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其过程却大致相同。匀速或变速的移动速度是学生练习时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的,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学生在移动到位之后,如何选择相应的羽毛球击球技术,二者才能相辅相成,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4 多球的的教学与训练

羽毛球运动中多球的教学训练指的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单一或组合步伐的重复球训练,其节奏、数量和速度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此 类训练法不仅能反映出学生在羽毛球方面的真实水平,也能够训练学生在移动和击球过程中的不同应对,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步法和手法技术水平。羽毛球多球训练首先可以进行定点多球,即固定几个位置或者预先告知学生所要训练的内容,待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在进行不定点的多球训练,由易到难,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羽毛球的自信心。而在不定点多球训练之后,学生需要自己对球的落点进行判断,并采用相应的步法和手法进行击球,这样做即达到了训练学生步法和手法的效果,又做到了类似于实战的训练过程,一举多得。

3.羽毛球移动步法教学与训练的重要性

3.1 准备姿势的合理性

正确的准备姿势首先要有正确的移动步法。在羽毛球移动步法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只有妥善的学习了良好的移动步法,方能利于羽毛球击球技术的实战发挥。比如说,右手握拍的学生在接发球时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准备姿势较为合理,因为这样的话有利于学生的前后场回击。当然,除了接发球之外,右手握拍的学生的准备姿势也多用此站法,有利于上网与后退。而双脚开立的移动姿势则多用于被动接球时,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重心,也可以向两侧移动,便于起蹬和移动。

3.2 回动至中心的灵活性

在羽毛球运动中,运动员回动至中心的位置不是并不固定,指的也不只是场地的中心位置。而是应该根据实际回击球的情况来决定回动至中心的位置,充分显示了羽毛球移动步法的灵活性。

3. 3 移动步法中制动的节奏性

羽毛球移动步法中,起动、回动、再起动、再回动是羽毛球步法的主要节奏。学生在接发球时,其制动节奏的快慢就要根据对方会击球的弧度、速度和落点来进行的,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选择。

4.羽毛球移动步法教学与训练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注意和重视回动

很多教师在教学或训练时,更加注重的是起动技巧的练习,回动技巧大多被忽略了。而实际情况中,回动也是羽毛球移动步法中的重要环节,回动的快慢与否都会影响学生在实际比赛中的技术水平的发挥。保持身体平衡、适当的双脚间距是学生在回动击球时需要注意的两个主要方面。

4.2 注意步法的小调整

羽毛球运动中向前后左右移动的专项步法是由六种基本步法组合而成的。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步法的组合,尤其是在被动应战时,不同的步法组合甚至会影响比赛的结果。这就需要对步法进行小调整,一般是由垫步和并步来进行,惟其如此,羽毛球移动步法的连贯性才能得以保持。 (作者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 刘伟强.浅析羽毛球基本步法的练习[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5).

[2] 郭义彪.对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训练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6.

篇6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学生对其他社会文化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养成的,因为文化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后,这种意识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有很大的帮助。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那么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呢?具体地说,就是把所学的语言知识与社会的文化习惯和思想观念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环境和对方思想、情感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话语,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在英语教学的最初阶段,教师就必须重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外的文化背景,首先让他们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英语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因此,英语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不仅是沟通的信息载体,而且是了解他国文化最直接的手段。所以让学生养成文化意识,首先就必须让其掌握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那么,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对异域文明的把握中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和领悟,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在跨文化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英语教师所要引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必须密切相关,而且尽量与日常交际或生活当中常涉及的语言知识有关,这样学生不至于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将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同步传授。第二,英语教师应该制定一个阶段性的文化教学方案和计划,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阶段性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那么,如何做到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呢?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让学生从学习文化的基础内容开始,对他国文化有个最初的认识,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其次,教师应通过设置一定的文化知识导入,让学生在初步了解他国文化的基础上,同时,让学生对引起这种文化现象的原因和深层次的内容有一定认识。再次,英语教师应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文化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增加文化的积累,提高自主文化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自发地学习文化,培养文化学习意识。

三、教师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多的是以传统讲解式方法来授课,但这种授课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英语课堂了。另外,有的英语教师只是简单地将所讲授的内容通过直接翻译,将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样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收效甚微。但是为什么还有相当多的英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而并未作任何改变和调整呢?原因在于他们对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还十分模糊。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首先要改变授课方法和传统授课观念。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呢?教师首先应该认清英语教学的目的,尤其是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教授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必须苦练内功,在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新颖有效的授课方式,有效引导学生。具体来讲,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注重自身语言能力提高的同时,加强自己的文化学习。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英语教师应该争取更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出国学习的机会,这样,教师才能更近距离地接触和感悟到异域文化,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意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影响学生对多种文化的学习。

四、结语

不论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还是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最终任务就是使学生能更多了解他国文化,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教学中的热议话题,并且该领域里的一些学者和专家也在不断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亟待解决现如今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教师正确地处理好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有效地将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当中,找出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2]陈国民.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重要性;满意度;调查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5-0088-02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抽样调查主要针对陕西四所高职院校的大一、大二两个学生群体展开,调查采用的是传统的纸质问卷。

课题组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大一学生500份,大二学生100份,这些学生是在具有代表性的陕西四所高职院校中随机选择的,具有较好的典型性。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63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9.47%。调查样本结构如表1所示。

2.调查方法

调查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从陕西四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中选取样本,通过调查了解他们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的总体判断和评价,借助SPSS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从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两个维度进行设计,涉及教职员工、学生和学院条件三个大项共十六个因素。为了便于数据分析和评价,课题组对于重要性和满意度量表规定了意见、态度选项的评分值,1=非常不重要或非常不满意,2=不重要或不满意,3=一般,4=重要或满意,5=非常重要或非常满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信度和效度的分析

(1)信度分析

调查问卷基于重要性和满意度两个维度进行设计,采用了态度和意见量表。通过SPSS19.0软件的检验,两个维度的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分别为0.948、0.937,均大于0.8,所以这套问卷的内在信度较为理想。

(2)效度分析

利用SPSS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两个维度的KMO值分别为0.961和0.954,远远高于参考值,所以这套问卷因子分析的效度也是较为理想的。

2.数据分析及发现

(1)重要性评分均值高于满意度评分均值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总体重要性评分均值为4.178,总体满意度评分均值为3.613,并且每一个被调查群体的重要性评分都高于满意度评分。这种重要性和满意度的不匹配,表明高职院校质量管理工作有待改进。

(2)不同调查对象对相关因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的评分有一定差异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总体重要性评分均值为4.178,男生群体均值略高于女生群体,大一学生群体均值高于大二学生群体,学生干部群体均值高于普通学生群体;总体满意度评分均值为3.613,男生群体均值低于女生群体,大一学生群体均值高于大二学生群体,学生干部群体均值高于普通学生群体。具体情况见表2。

(3)学生对不同项目重要性和满意度的评分存在一定差异

调查问卷涉及教职员工、学生和学院条件三大项共十六个因素。从各大项的评分均值来看,教职员工重要性项得分为4.168,满意度项得分为3.690;学生重要性项得分为3.995,满意度项得分为3.532;学院条件重要性项得分为4.212,满意度项得分为3.592。三大项两个维度评分对比情况如图l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满意度折线处在重要性折线的下方,说明学生对自我因素重要性和满意度的评价都比较低,对学院条件重要性的评分高出了对教职员工的评分,并且学生对学院条件的满意度最差。

(4)重要性和满意度极值因素

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重要性均值的极小值(4.033)因素为“其他服务条件”(如银行、邮政、商店、电信等),极大值(4.310)因素为“校外实训基地及校企合作”。满意度均值的极小值(3.355)因素为“学院为学生提供的食宿条件和相关服务质量”,极大值(3.773)因素为“教师对学生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及责任心”。这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是“校外实训及校企合作”;在诸多因素中,学生对于一线教师的态度和责任心还是比较认可的;学生对食宿条件和相关服务的意见较大。

(5)重要性和满意度最不匹配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重要性和满意度最不匹配的因素是“学院为学生提供的食宿条件和相关服务质量”,其重要性评分均值为4,251,满意度评分均值为3.355,分差为0.896,这说明学生对该因素的期望值很高,但对现实状况却很不满意。排在第二位的是“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其重要性评分均值为4.191,满意度评分均值为3.425,分差为0.766,这表明学生能够理性地认识自我,认为自身的努力很重要,而且对自己目前的状态很不满意。

三、对策与建议

1.提升服务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程度日益增强,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着巨大的管理工作压力,质量管理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很可能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高职院校已经普遍意识到质量和品牌的重要性,但由于经历了长期的外延式扩张发展,使其内涵建设明显滞后,加上一直以来缺乏“以学生为关注焦点”的先进服务理念,目前的教育教学质量很不乐观。在此形势下,高职院校提升服务理念,推进内部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改革的重点在于应建立完整、高效及具备可操作性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这种改革涉及高职院校的方方面面,需要全员参与,而且要求主要领导要顶住压力,将此项工作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2.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管理的倾向,其强调的是针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质量管理,而非全面的质量管理,行政管理往往被其忽视了,而行政管理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绝不容低估。这牵涉到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各内部单位的职责履行等一些重大问题,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而且这种影响是大面积的、长期的和深刻的。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出发,高职院校应建构系统的、高效的及具备可操作性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并真正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3.找准改进质量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对于调查中发现的不匹配因素(重要性很高但满意度很低),高职院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将其作为进行内部管理改革的切入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当然,不同院校应找准自己的切入点。

关于“学生食宿条件和相关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相对来讲并不难解决,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还很不尽如人意。首先,应正视这一问题而不能简单地认为该问题无关紧要;其次,要找到未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的症结何在;最后。要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这一问题,学生还是有比较理性的认识的,认为“很重要但自身没做好”。高职院校应从思想教育、专业兴趣培养等方面人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8

关键词 会计教学职业道德必要性实施建议

2011年10月11日财政部的对A股市场的检查结果中,点名14家上市公司存在虚报业绩、未有效执行会计准则、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随后在国际市场上,由于长期纵容造假的存在,使得中国公司在华尔街信用扫地,出现了中国概念股惨遭猎杀的风暴。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职业愈加重要和受人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教育无论是科学理论的研究还是实务经验的总结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不断增多却在扰乱着会计行业,人们在追究会计信息失真各种原因时,一致认为会计职业道德滑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二)会计法律法规的局限性。

为了约束和监督会计行为,我国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并了《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但是并没有根本上使会计职业道德的滑坡得到改观。究其原因,会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会计法律法规虽然越来越健全,但是永远不可能把涉及会计核算的各方面都规定得详尽无漏,因此单靠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不能杜绝技术越来越高的会计违法行为。

二、会计教学应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教学中的关键部分。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与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人们的道德观念不是先天存在的,职业道德品质也不会自发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是由学生在校时期所受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个人在长期职业生活实践中的自觉修养逐渐培养起来的。我国每年有数十万的学生进人会计队伍的行列,而在专业院校的学习阶段是他们的会计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善恶判断标准初步形成的时期。所以,学校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我国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对会计专业知识课程的设计丰富而详细,但是职业道德教育开设的课程却不够扎实,常常是只注重专业知识教授,忽略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究其原因有多方面,长期的应试教育方法忽略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而在少数的相关教学中又缺乏方式方法,感觉无从下手。更有甚者,个别教师素质低下,有时公然在课堂上传授自己的作假经验,给学生造成最直接的恶劣影响。

三、在会计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一)改革教学目标,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地位。

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指挥方向,在教学大纲上教学目标上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并且,由于职业道德的要求需要内化为职业理念,所以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需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职业道德教育还应该贯穿于整个会计专业教学的始终。

(二)丰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除去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外,也可以将杂志、报纸、网站等所报道的各种案例和新闻作为教学内容,补充教材实践知识的不足。另外学校可以通过聘请法律界、财税部门、会计从业者等人员以讲座、讨论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三)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教师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的效果最好。学校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比如加强教师的实践训练,把他们送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代职工作,使其能够身临其境,真实面对压力和诱惑。

(四)建立学生信用档案,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风险观念。

学校应该抓紧建立在校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记录和考核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的信用情况。学校可以把建立信用档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档案的建立应全面、真实、连续地反应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用来对学生约束和激励,也可以作为学生以后就业及招聘单位考察和安排工作的依据,从而减少和避免今后会计工作违规行为,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风险观念。

可以肯定的说,在如何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问题上,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学校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他的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在长期的忽视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在不可量化和难以考核的困难下,如何加强在会计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讨论。

参考文献:

[1]汤谷良,安娜・里奇.借鉴美国经验立中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1996.

[2]于增彪,略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1996.

[3]董丽英,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设计.2007.

篇9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发病年龄日趋减小,也就是高血压有年轻化趋势。目前治疗高血压主要从调整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治疗两方面着手,药物治疗是把血压降至正常的重要手段。但据Inter Asia在我国抽样调查35~47岁高血压患者资料显示,血压控制率仅为8.1%。[1]由于本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需终身服药是本病防治的难点,其原因除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外,患者是否有良好的服药依存性,按医嘱及时足量服用降压药物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压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患者在住院期间多数能遵守医生确定的治疗方案接受治疗,并能认真地服从医护人员实行的各项措施,特别是在用药方面执行力是最高的,但是病情好转出院后的中青年患者院外用药存在极为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现将我们对中青年高血压患着的不同心态采取的健康教育对策总结如下:

1 针对病人不同心态有的放矢实施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取得病人的信任,共同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乐于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并深信不疑

由于患者主观感受疾病的危害越高时,采取遵医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护士要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病的态度和信念,清楚患者的想法和影响病人治疗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遵医服药的重要性,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其依从性。

1.1 我行我素、满不在乎型。存在此种想法的病人多数年纪较轻,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左右,平素身体健康,症状较轻微,不影响生活娱乐。认为医护人员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对服药控制血压及疾病发展没有充分的认识,此种病人潜在的危险更大,极易发生心、脑、肾等多种脏器的并发症。对这种病人要讲解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对健康的危害,引起病人的足够重视。年轻病人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好,可以向他们详细讲解心脏血管的解剖生理在身体中的重要作用,使病人迅速改变观念,主动接受治疗。

1.2 自暴自弃、精神颓废型。平素身体健康的人,一旦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终身性疾病,认为自己的一生没指望了,整天唉声叹气,郁郁寡欢,对治疗预防不积极。此时要提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并介绍病愈病例,鼓励他们互相交流感受,使他们对治疗、预后充满信心。

1.3 焦虑恐惧型。病人过于注意自身疾病,感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每天小心翼翼,这类病人多数在四十五岁左右,身兼多重角色,思想负担重,顾虑重重。对这类病人,首先要做好亲属的思想工作,请他们积极配合,共同关心开导病人,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与被尊重,介绍经过按时服药、适量运动、饮食控制等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血压控制理想的病人,通过真实病例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1.4 工作狂型。这类病人多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的身体满不在乎,即使出现症状也不休息,经常忘记吃药。对这类病人要指导亲属督促其吃药、休息,反复讲解,实例举证,只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可以更多更好的工作。这些病人多数在领导岗位,要注意教育方式、语气、态度等,做到既达到教育目的又提高护理满意度。

2 根据患者生活情况和个性化的原则,寻求对患者最佳的药物和剂量,医护合作,共同加强用药指导

中青年患者大都有一定的医学保健知识,在服药过程中常自我诊断,当情况好转时就擅自停药或减少剂量,这样会大大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会增加抗药性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故医护人员应通俗、简明、肯定的说明各个药物的服用时间、用法、用量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药物的停止时间等,要告知患者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多数靠药物维持,且多需终生服药,在无检测血压的情况下,切勿擅自停止治疗,以免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3 丰富健康教育内容,使病人乐于接受。

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平和心境,避免生气,激动和过于劳累。做好健康教育,要同时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参与,使患者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正确理解治疗方案,打消顾虑,并取得家属配合,支持和监督患者依存性接受治疗,同时要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能随意听信广告、宣传和一些所谓新药,避免服药后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指导患者合理的饮食、生活起居和各种功能训练,帮患者谨遵医嘱规范性用药,达到各种药物治疗的最佳时限,保证院外中青年患者的用药安全。

4 全程教育模式

由于高血压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过程,健康教育要延续到病人的生命全过程。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患者入院时要帮助患者熟悉环境,稳定情绪,是他们有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建立平等、朋友般的护患关系,并留下病人的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为预防联系不到病人,还要留下联系人的详细地址、电话,出院时给予详细的书面指导,出院后定期电话指导,必要时家访,可定于出院后一,三,六个月,以后每半年一次,解答患者出院后出现的问题,定期询问服药和血压控制的情况。这样不仅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也增加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

服药依从性是评价患者是否按照医嘱进行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和控制率。[2]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认识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不应过分强调患者如何去做,而应重视通过医患、护患之间的互动关系调动病人的主动性,最终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通过对出院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的分析,并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存性,从而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程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近年来,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与新课程的改革,在中学素质教育中渐渐凸显出了德育的重要性。然而,许多教育学者研究表明,目前中学的德育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德育机制缺乏现实意义与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德育内容局收集整理限于一般性的理论概括与经验总结,德育模式过于单一刻板,甚至违背了中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规律。在我国,地理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地理科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思想政治品德,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引入“三生教育”,改变传统德育过于抽象、空洞的说教模式,使德育更加贴近生活中情感道德的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本文试图从“三生教育”的内涵、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实施等三方面对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这一问题作粗浅分析。

1 “三生教育”的内涵

“三生教育”由云南省首先提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中心,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存教育”。“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深切地体现了中学“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的教学理念[1]。

2 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多数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地理教育作为“三生教育”最好的教学资源与实施途径,通过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2.1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由于中学地理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与广泛联系性,使得地理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生产生活实际,所以在

转贴于

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涵盖了丰富的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因素。而“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通过中学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健康的收集整理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挖掘“三生教育”的广度及内含,使“三生教育”真正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打造中学德育品牌。

2.2 中学地理学科教育是践行“三生教育”理念的主渠道。“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2]36。随着科学教育技术的发展,研究人类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地理科学的现实需要,也是“三生教育”的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