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篇1

(一)改革的多样性

社会物质、精神文明的进步导致了医院之间出现了良好的竞争,公立医院在应对同类型竞争的同时,更面临着许多日渐崛起的盈利性医院的挑战,而其中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公立医院带有时代色彩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与医疗市场运行规则产生了诸多矛盾。组织工作架构、人员分配制度等都有一定的陈旧性,因此科学、规范管理医院人力资源,是公立医院应对内外改革挑战的必要措施。

(二)提高医院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拉动医院发展、增强医院竞争力的源头在于人力,简单有效的人力资源分配是医院竞争的核心内容,只有依靠人力推动,医院的竞争力才能形成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医院的核心价值就是这所医院的人力价值,只有充分发挥医院的人力资源,才能更好更强的推动医院发展。

(三)以人力资源塑造医院人文特色

在人力资源的使用中,让身在其中的每一位成员发挥其自身最大的能力,帮助医院形成融洽有益的整体氛围,以医院的整体利益为核心,带动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医院文化,让员工产生集体认同感、归属感。

二、我国公立医院人力资源分配现状分析以及解决方案

(一)医院的组织架构

我国公立医院目前是采取管理学的直线职能制作为组织的架构。具体方案是各级行政领导之下各自设置不同职能部门。院长统一指挥,党委参与行政监督,分派三位副院长分管行政、医疗与后勤三大系统。每个系统部门进行具体的职能分工,由各自的业务院长负责,并在得到医院的同意后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参谋工作,并及时反馈。技术性强的重要科室则根据自身特点细化科内工作分类,实现岗位具体化。在医院充分集权的情况下分散权力,便于管理指挥;同时专业化的管理充分发挥了个部门的职能。既确保医院能对各部门统一指挥管理,又合理发挥了各科室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的作用,但其不足之处在于:

1.各科室形成了自有体系,科室之间信息交流缺乏,出现职能重叠、工作重复现象,造成浪费人力资源的浪费。

2.过多的中层管理者造成工作的开展传递不便,影响了医院处理问题的速率,阻碍制度的协调以及措施的完善,危机处理能力降低。

3.科室数量过多,超过医院正常运营所需,造成医院负担。

(二)各类人员配比方面问题

在现存的直线职能型的组织架构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以医院门诊部的人员配置方面为例,门诊部作为一个固定的职能科室存在,并固定配置门诊部主任这一业务兼行政的职位。但是,在门诊部各医疗科室的人员配置上却是不固定的,由其他各类医疗科室按时抽调人员进行轮换,同时各科室的医疗人员在岗位编制上属于固定性质的,流动小,不具备动态的配置特征,受其科室主任领导,并对其负责。因此,在门诊部医疗人员的配置方面,出现了双重领导现象。但是,在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这种带有传统官僚特色的组织结构当中,领导决策体现出权威的集中化,强调统一的指挥、单一的权威原则。所以,这种外观似弹性化的医院门诊部,在组织设计上遵循的是固定配置部门及负责人,动态配置科室内的工作人员。于是,导致的直接矛盾就是工作人员配置的“暂时性”与部门负责人配置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由于,在轮换中工作人员只需对其自己固定编制的科室领导负责,不需向门诊部领导负责或是暂时的负责。因此,在轮换中的门诊部医疗人员,难免就会出现缺乏责任心、在门诊工作中缺少积极性,工作不认真等消极态度的产生。而且,固定配置的门诊部负责人将长期树立不起来自我的领导权威,造成指挥的无力、权威的不集中、人员出现失控。这与层级节制的组织权力体系不相符合,原本这种组织设计目的是想理性化的减少人力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而实际运行中却产生了副效应。调整人员的分配,将事业部作为人力资源分配的基础,门诊作为固定服务灵活分配人力到各个科室,以任务为主导,结合不同科室的人力建立不限制功能的团体。避免门诊中医护人员接到双重命令。减少管理层保障了信息的快速有效传递,为门诊的协调控制工作提供了便利,突出医疗本身以及医护人员的重要,调整医护人员、行政人员的比例,更好的为病患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三)解决方案

针对直线职能制中存在的弊端,借鉴企业的事业部制管理方案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分配。公立医院在当今市场环境中处境类似于企业,使用事业部优化管理人力,可激发医院人力资源分配的多样化,结束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制定出有弹性的能跟上环境转变的资源分配方案,实现医院岗位责任制的科学性。

三、结论

究其根本,导致公立医院不能成功建立有效机制进行人力资源合理分配的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一)没有正确合理的管理专业医疗人员。

(二)公立医院自身机构内的行政人员采用了不正确的管理方式。

(三)不够重视后勤部门,管理松懈影响医院形象以及医疗水准。

四、具体的管理方案

(一)借鉴学习企业的先进项目管理方法,规范合理地管理医院医疗技术人员。

(二)加强对科内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以及职业操守培养,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相应缩减行政科室的权力,给予其适合的职能定位,使其以经济节能方式为其他技术科室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在行政部推行绩效考核制,加强行政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达到计划内的效果.

(三)开展对后勤部门的质量管理。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是以病患为导向。后勤部分的服务更具体化,如水电供暖与仪器维修等,虽然仅仅是对医院自身组织提供服务,但作为医疗服务的辅助机构,其职责是保证医疗工作所需的设备、设施处于可用状态,岗位配置要求服务质量高的员工。最终达到公立医院组织整体化,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与形象。

五、风险与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其实就是人力资源的投资过程。即便在人力资源管理水准大幅度提高的现今,公立医院进行人力资源投资面临很多风险因素,包括人员配置成本、人才流失、员工工作效率、人事部的管理机制等等,这些导致了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人力资源的投资都必然有其风险性存在。人才的流失是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近年来,公立医院的人才流失现象更加严重。统计资料表明,2001~2002年一年间,公立医院的医生数量下降了25万人以上,且现存的医生数量相较1998统计的医生人数低了15万。查其原因发现主因为人员的流失,譬如由公立医院转而向私立医院发展,或是前往沿海大城市发展,还有部分离开医疗单位转而进行医药经营。分析后发现流失人员多为本科生且具备中高级职称的医疗骨干。调查离职原因为公立医院内对医生的价值定位太低,工作却高负荷、高风险。公立医院缺乏对医疗人才的激励发掘制度;还有部分原因是大型私营医院带来的改革冲击,一些私营医院的硬件设备一流,且薪资高,管理机制灵活,能实现医生更大的经济价值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整个医疗体系而言,人才的内部转移不算损失。但是人才流出医疗领域就是极大的损失。公立医院的人才离职、解聘造成了医院的投资无收益。公立医院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原因,甚至是特殊因素,让我们可以认定公立医院自身的行业环境是造成人才流失、人才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

六、总结

公立医院是国家卫生机构的代表,实现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价值合理化、最大化能有效体现人力资源在医院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投资高效化、连续敏捷化是医院运营的要因,但国内外的人力资源投资理论以及实践皆证明因其具有一定的高风险性,研究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投资,改善理论体系,分析风险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投资过程的因素,构造出公立医院在人力资源投资中风险的理论方案,拟定可操作的人力资源投资风险分散方法,以此推动公立医院关于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研究及实践。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作为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关键所在,直接影响了医院的运营效率。我国医疗水平与人们精神层次的提高推动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体制也有了相应的变革,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院组织的代表,面临着内外的竞争压力,从人力资源合理分配的方向去发现并解决我国公立医院存在的一些问题,能有效的辅助我们明确路线,确定人力资源的核心位置,强化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分配,促进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祖铭.浅议医院人力资本运营.医院管理杂志,2003,10(5): 453-455.

[2] 高建民,徐俊秀,杨晓玮.医生人力资本与劳动定价研究. 2005,24 (270):60-63.

篇2

关键词 灾害;灾因;原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022-02

目前,有关灾害(Disaster,Catastrophe,Calamity)的定义有多种。笔者认为,应该根据灾害的特征将灾害定义为:由于社会—生态系统失衡,或者受到外因干扰,致使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遭到破坏,对人类生命、财产或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或过程。

1 灾害学基本原理

1.1 灾害的成因

灾害的成因简称灾因,即形成灾害的基本原因。从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整体研究观来看,灾害的形成往往是自然变异与人为影响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自然致灾因素主要有天体原因、地质原因、地理原因、生物原因,人为因素主要有社会政治因素、生产管理失当等。

1.2 灾害的过程

从物理过程看,灾害形成的过程就是能量异常积聚。当积聚的能量超过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时,承灾体稳定性就破坏,从而形成灾害。这一过程可以近似表示为:

D=v-■f(N,A,T)dNdAdT

式中:N—自然致灾因子,A—人为致灾因子,S—地理空间域,T—时间域,v—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D>0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继续保持稳定,灾害不会发生;D=0时,系统处于平衡临界点,灾害随时可能发生;D

D=f[g(N,A,T),h(S,T),v]

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作用于承灾体,当累积作用强度超过v时,就发生灾害。这一过程除了与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的作用强度直接相关外,还与作用时间(T)长短、所处的地理位置(S)和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相关。因此,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合称为“致灾五因子”。

1.3 灾害的控制

从宏观上来看,灾害的控制一方面在于灾害的预防,另一方面在于尽可能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从微观上看,实现灾害控制,减轻灾害危害,可以从L=f(D)式入手,分析研究“致灾五因子”,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五策略”,预防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危害。

1.4 灾因管理

灾因管理就是对灾因进行监测,把握关键灾因,对其实行控制,以打断灾因链,预防灾害发生,或者控制灾害蔓延。

1.4.1 灾因链(Disaster Causes Chain)。一般情况下,灾害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把灾因、承灾体用点表示,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关联用边表示,灾因链则可以用图表示。设承灾体为O,灾因为vi,灾因之间关联的边为ei,j,灾因与承灾体之间关联的边为eoi,i,j=1,2,…,n,i≠j,则ei,j与eoi可以表示为:

eij= eoi=

显然,eij≠eji,即=。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的关联强度可以用边的权数表示。这样灾因可以使用图论或网络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控制。

1.4.2 灾因流。从某一灾因到灾害发生的连续灾因序列称为灾因流。其中,从起始灾因到灾害发生的灾因流为该起始灾因的完整灾因流,起始灾因是指激发灾害发生的最原始的因素。从图论上看,灾因流就是从某一灾因到承灾体的连通的道路。在一条灾因流中,对于某一灾因来说,位于其前面的灾因称为该灾因的上游灾因,位于其后面的灾因称为该灾因的下游灾因。

1.4.3 灾因管理。其既可以对灾因的“点”进行控制,也可以对“边”进行控制,打断灾因链,实现灾害的管理。

1.4.4 确定关键灾因。关键灾因是指那些激发灾害发生的关键性因素。对于灾因控制来说,关键灾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①有较多关联边数的灾因“点”;②权数较大的“边”;③控制成本较小灾因“点”或“边”;④若由于技术原因,或者控制成本原因等因素,使得通过方法①、②或者方法③获得的灾因“点”或“边”不可控制,则使用方法①、②或者方法③对其上游或下游灾因进行筛选;⑤综合使用方法①、②、③、④确定关键灾因[1-6]。

2 灾害管理原理

灾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就是通过对灾害的研究、预测、减灾措施实施和灾后恢复等活动,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现代灾害管理理论主要有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GCSP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防治,风险管理理论更侧重于灾害预防,GCSP管理理论则是综合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管理方法。灾害的危机管理理论和灾害的风险管理理论,分别源自于管理学中的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理论[1-12]。

2.1 灾害管理模式

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性形式或固定格式,与管理模式有关的英文表达有:Management System(管理交流)和Management Model(管理模型)。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灾害管理模式的定义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一套操作系统。用公式和IOS模型分别表述为:

灾害管理模式=灾害管理理念+灾害管理系统+灾害管理方法

MS=f(I)+f(O)+f(S)

式中:MS—Management System;I—Idea/Ideology;O—Ope-ration/Organization;S—Stratagem/Strategy。

2.2 防灾减灾原理

从“致灾五因子”入手,采取积极的“防灾减灾五策略”,预防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危害。

2.3 GCSP管理原理

GCSP管理是分级管理(Graded management)、分类管理(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分区管理(Subarea management)、分期管理(Phased management)的英文缩写,主要是针对灾害的不同发生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分级管理:根据灾害源的危险性或灾害的危害程度,将灾害危害程度或灾害源划分等级,按照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灾害管理。分类管理:根据灾害种类、灾害源、承灾体的不同,对灾害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分区管理:按照不同的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分期管理:灾害的发生发展常遵循一个特定的周期,在灾害不同的发生发展期,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

2.4 学习原理

学习原理(Learning Principle)即通过灾害事件学习灾害管理技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水平。

2.5 法治原理

法治原理(Law Principle)即整个灾害管理活动要依法进行,灾害管理中要严格执行灾害管理技术标准。也就是说,要完善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加强灾害管理立法工作和灾害管理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及其执行与监督、灾害管理技术标准及其执行与监督要覆盖灾害管理全过程,彻底实现灾害管理法制化[3]。

2.6 灾害管理周期

灾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一般依据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将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孕育期、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衰退期、平息期。灾害管理是一项针对灾害并随着灾害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而采取不同管理措施的管理活动。因此,灾害管理也随之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即预防期、预警期、救治期、善后期。

3 灾害的危机管理

灾害的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即通过对灾害的监测预警、灾前预防、灾时应急处理和灾后恢复等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灾害的生命周期,现代灾害管理理论将灾害管理过程划分为4个过程,即灾害预防、灾害预警、灾害治理、善后处理,其中灾害预防贯穿于灾害管理整个过程。灾害危机理论是现代安全减灾管理的重要理论,现代灾害危机管理方式多采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模式进行灾害管理。灾害应急管理即为有效实施灾害管理,降低灾害危害,对灾害诱因、过程、后果进行分析,有效地集成社会相关资源,对灾害进行预警、紧急处置和善后处理的过程。应急管理过程一般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重叠的,但他们中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目标,并且成为下个阶段内容的一部分。

4 灾害的风险管理

风险(Risk)定义为遇到危险、遭受伤害或损失的概率。对灾害来说,风险专门用来评述灾害将要发生的概率,并且用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等相应术语来表明概率值。根据致灾因子风险分析、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情损失评估等,分析是否保护或保护到何种程度、如何采取科学措施,以应对原先没有采取减轻风险措施而潜在的灾害影响。

灾害的风险管理(Disaster Risk Management)就是灾害管理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进行风险决策,对灾害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妥善处理灾害损失。灾害风险控制的4种基本方法为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5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灾害学概论[EB/OL].(2012-03-16)[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48423.

[2] 张国庆.灾害的基本概念与分类[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3.

[3] 张国庆.灾害学基本原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4.

[4] 张国庆.灾害的危机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6.

[5] 张国庆.灾害的风险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8.

[6] 张国庆.和谐发展中的灾害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9.

[7] 赵黎明.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8] 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 张国庆.我国灾害管理体系现状与对策[EB/OL].(2008-03-18)[2012-04-11].http://省略/log/user_content.aspx?id=18615.

[10] 陈福今,唐铁汉.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40.

篇3

一、企业税务管理活动中的风险分类

1.企业纳税流程与国家税法之规定相冲突

如果企业的纳税流程与国家的税法之规定相冲突,其直接结果就是该企业的税务活动违反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其具体表现为不按照规定时间缴纳税金或者不按照规定数额缴纳税金等情形,由此使得企业不得不面临一定程度的税务风险,遭逢一定的惩罚,严重情况会败坏企业的社会声誉,影响到企业的长远性发展。

2.企业在纳税流程援引法律法规不确切,不深入

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中引入一些优惠性政策。然而,存在部分企业没有对其内容进行合理的解读,导致缴款过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3.企业不重视缴税工作

伴随我国企业规模及形式的迅捷发展,很多企业已经深刻感知到税金是企业运营基本成本的一项内容。意外的是,许多企业未能充分重视缴税工作,甚至未将缴税工作列入企业预算。有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缴税按时即可,无需特别管理。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1.明确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原理

管理企业的税务风险,需要首先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然后将风险管理的原理合理而有序地运用在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进程中,以期实现之后的目的:管理企业需要缴纳的税金,保证缴税的过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贯彻企业的成本节省目标等。与此同时,我们要考量企业自身规划决策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的缴税实务会触及会计处理问题,这里又要严格执行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及相关法规。

2.确保纳税流程符合国家法律制度

在企业的缴税实务中,为有效规避企业税务风险,实行纳税程序和申报工作要符合我国的法律,并且确保风险管理满足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例如在管理企业账簿时,需要对进行实名登记。在管理企业税务档案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细致的管理工作。

3.进行充分预测并推断可能出现的问题

企业的业务风险管理之前提:要先将税务风险类型进行充分地预测与推断,然后对其进行有具体针对性的分析。在科学地分析的基点上,把税务风险缩减到最小值,从而保确企业涉税业务够获取到最优的经济利益。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成本决策

1.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成本的类型

一般情况下,企业所遭遇的风险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所以,作为企业所有风险中一部分,企业的税务风险也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企业税务风险的严重与否将直接决定企业负担的成本及支出。在分析和管理企业的税务风险时,涉及到的成本包括有:解决税务风险时的成本;税务管理工作的成本以及因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等。

2.科学预测企业税务管理的成本

为降低企业所面对的税务风险,我们要在企业税务风险出现之前,对可能导致风险的所有因素进行充分管理以及预测,与此同时,在企业运行进程的内部,针对有可能出现的具体化的税务缴纳过程中对风险进行分析、分解,并尝试性地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解决措施。

3.明确在解决企业税务风险时采取措施的成本

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地预期企业需要承担的管理税务风险成本,我们要清楚地了解在应对企业税务所有风险时采取的各项措施的具体分项成本,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增加企业的管理环节,降低企业的损失,确保企业的获取充分合理的经济利益,维护企业的在约定的目标期限内的整体利润。

4.采取措施控制税务管理工作的成本

许多企业为了达到最高最优的经济收益,往往会采取一些较为合理、科学的操作将各自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成本最低规划,比如一些企业把他们自身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时间节点前移,将之前已经发生的税务风险凝结成可供于日后工作流程借鉴的实际经验,进而,依照该经验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预防工作。

篇4

关键词:企业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审计

一、企业的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是为人类追求安全和幸福的目标,结合前人的经验和近代的科学成就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企业通过对潜在意外或损失的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来控制和规避风险事故。风险产生于事物发展的起始直到结束的全过程,因此风险管理属于过程管理范畴。

二、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作用及特性

风险管理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采用的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进行以测试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各业务循环系统以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管理及处理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审核活动,通过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过程效率,帮助机构实现目标。并具有以下的特性:

(一)计能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一是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二是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三是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

(二)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审计思路和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二是审计工作重心开始转移。三是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方法更科学、更先进。四是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目的更加明确。

(三)内部审计具有自身的定位优势。一是内部审计以推进公司规范化运作和管理,是规范经营管理的助推器。二是实行内部审计以保证公司控制政策、程序和控制活动的实施,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

三、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

(一)评价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健全性。企业必须根据规模大小、管理水平、风险程度以及生产经营的性质等方面的特点,在全体员工参与合作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风险管理负责人、一般专业管理人、非专业风险管理人和外部的风险管理服务等规范化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该体系应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阶段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并通过健全的制度来明确相互之间的责、权、利。使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评估风险识别的充分性。风险识别是指对企业所面临的、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内部审计要对原有的已识别风险是否充分进行评价,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否均已被识别出来,并找出未被识别的主要风险。采用的方法包括决策分析、可行性分析、统计预测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流程图分析、资产负债分析、因果分析、损失清单分析、保险调查法和专家调查法等。

(三)评价已有风险衡量的恰当性。风险衡量是指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定量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对策。内部审计要对已有的风险的衡量结果进行再检验,以确定其是否恰当,对不恰当的估计予以更正。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调查和专家打分法、风险报酬法(又称调整标准贴现率法)、风险当量法、解析方法、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等。

(四)评估风险防范措施的充分性,并提出改进措施。风险的防范措施是指为降低已识别出并已衡量的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内部审计对有关部门针对风险所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检查。对于缺乏风险控制措施的情况,内部审计部门应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损失。采用的方法有:避免风险、损失控制、分离风险单位、非保险方式的转移风险(包括转移风险源、签订免除责任协议、利用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保险等。

需要注意是,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务证明没有任何一种方法的功能是万能的,进行风险识别方法的适当性审查和评价时,必须注重分析企业风险管理部门是否将各种方法相互融通、相互结合地运用。

四、实施风险管理审计给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风险管理审计是对内部审计职业的一项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建立一个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内部审计部门,这就要求我们对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组织能力,熟练掌握国家的政策法规;熟练地运用内部审计标准、程序和技术;要懂得会计、经济、商业法、税收、财务、定量方法和计算机信息等基本原理。

(二)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除了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备对一般的信息系统审核的能力,能在审计的全过程中利用审计软件之外;为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三)内审人员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较强的编写报告和提出建议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有风险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或经历,以保证审计质量,达到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减少风险的目的。

篇5

【摘要】虚拟物流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物流模式,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对市场机遇的快速响应,帮助企业获得众多的好处,但由此给各联盟企业带来的新的风险问题及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通过阐述虚拟物流风险与虚拟物流风险管理的内涵,指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虚拟物流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的Stuart等人于1996年提出的。Stuart认为虚拟物流是利用日益完善的通讯網络技术及手段,将分布于全球的企业仓库虚拟整合为一个大型物流支持系统,以完成快速、精确、稳定的物资保障任务,满足物流市场的多频度、小批量订货需求。Miles和Gregory认为虚拟物流本质上是“即时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是小批量、多频度物资配送过程。它能使企业在世界任何地方以最低的成本跨国生产产品,以及获得所需物资,以赢得市场竞争速度和优势。其后国内的学者也开始研究虚拟物流,GB/T18354—2001物流术语将其定义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的物流模式。

通过对虚拟物流概念的论述,可知虚拟物流是指多个具有互补资源和技术的成员企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等特点的战略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条件下,建立的较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虚拟物流管理模式的最大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对市场机遇的快速响应。但由于虚拟物流并没有改变各节点企业在市场中的独立法人属性,也没有消除其潜在的利益冲突。因此,虚拟物流也给各联盟企业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问题。

风险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也即人们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与预定目标发生多种负偏离的综合。虚拟物流风险是指由于虚拟物流组织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合作联盟的成员企业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虚拟物流组织中的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来自于虚拟物流组织外部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金融风险、政治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另一类是来自于虚拟物流组织内部的风险,包括能力风险、协作风险、投资风险、运行流程风险等。

虚拟物流作为一种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在其酝酿、组建、运行及解体等不同阶段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市场/法律环境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虚拟物流的联盟成员间容易出现互不信任和不规范的行为,从而导致虚拟物流管理模式的中途失败,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虚拟物流的风险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需要加强对虚拟物流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所谓风险管理是指风险承受主体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为此,虚拟物流风险管理就是以最小的成本,在分析虚拟物流风险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风险处理技术,确保虚拟物流组织安全的一系列活动。

2虚拟物流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物流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与物流事故频频发生的矛盾日趋尖锐,已经因扰和威胁着一些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物流风险管理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物流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1)物流服务商。国内学者对物流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是站在物流服务商的角度考虑的。最近几十年来现代物流业在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也给现代物流服务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风险,如投资风险、物流方案风险、金融服务风险、商品特性风险、责任范围加大风险等。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物流服务的专门法律,国际上也没有相应的公约,因而国内学者从企业管理、合同管理、分包方管理、保险等4个方面对物流服务商的法律责任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通过注重物流服务质量、实施ISO9000标准认证,实行相关保险,以及严格选择和管理使用好外协单位等措施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2)第三方物流。尽管第三方物流这种物流运作模式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第三方物流运作具有很高的风险。如运作系统的战略柔性丧失、潜在的信息不对称、企业的道德行为及不能满足企业对物流资源的需求等,为此应通过建立第三方物流运作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激励机制、设计有效的运行策略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等来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

(3)动态联盟。动态联盟实际上是一种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企业间的动态合同,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相应市场灵活性,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因素。目前,国内学者通过对动态联盟建立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存在的内、外部风险做了具体的识别归纳,建立了动态联盟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防范体系框架,并制定了风险预控粗对策表,对动态联盟中的风险进行分类预控。此外,国内的学者根据动态联盟风险特征,给出了基于Internet/Web的企业动态联盟风险防范系统设计初步方案,建立了项目风险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来求解模型,通过计算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模型的实用价值。目前国际上的研究课题,都力图提供一套完整的支撑企业动态联盟运作与管理的工具系统,但对动态联盟的风险防范还要做大量开发工作。

(4)战略联盟。目前国内学者通过分析战略联盟内、外部环境,认为联盟内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失去核心竞争优势、被收购与兼并、盟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和文化差异导致联盟失败等,提出通过建立AHP层次结构模型来选择伙伴的方法;联盟外的风险主要由突发事件造成联盟“猝死”,以及外部竞争的挑战造成联盟失败。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有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建立战略联盟的信任机制、协调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和强化战略联盟的责任约束机制等。国外的研究认为战略联盟组织中存在着两类显著和同等重要的风险,即协作风险和绩效风险,并深入分析了两类风险的形成机理和表现形式。

(5)供应链。供应链作为各独立企业组成的合作组织,在其组建和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大风险。目前,国内学者从系统结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对供应链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供应链联盟中主要有7个关键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和风险因素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模糊风险因素分析法,以及SWOT风险分析法对供应链风险进行评估,指出运用动态合同体系和增加敏捷信任的方法来实现对供应链风险的防范,并进一步建立跨国供应链联盟风险管理的战略规划框架。除此之外,还对供应链的风险及分配模型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降低供应链风险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Holmstrom的团队理论提出了供应链产出分配模型。国外研究认为,网络给供应链上各节点带来效益和费用节省的同时,也带来了同样的危机和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风险的来源;通过对国际供应链风险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处理这些风险的战略措施。

(6)虚拟企业。虚拟企业又称虚拟组织、扩展企业、网络企业等,它是一些相互独立的商业过程或企业的暂时联合,这种管理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实现风险合理分担,但这并不意味着虚拟企业的风险不存在或总体风险减少,因此虚拟企业的风险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目前,国内已有人对虚拟企业的风险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面向生命周期的虚拟企业风险管理概念框架图,识别并分析了虚拟企业联盟内、外部的风险因素,列举了几种虚拟企业风险的定性与定量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运用预控粗对策表来实现对虚拟企业风险问题的分类预控,以及设计运用风险核对表来实现对虚拟企业风险进行监控,进一步给出利用风险传递算法来实现风险评价、识别、调整和优化的模型,实现对虚拟企业风险问题的控制。此外,还提出虚拟企业中的利益/风险分配机制的基本原则及分配比例的计算方法,实现对虚拟企业的利益/风险合理分配/分担。

3虚拟物流风险管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目前,由于虚拟物流风险管理研究属于现代物流研究领域中的前沿课题,对该问题研究仍处于初步了解和探索阶段,大量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不仅要求虚拟物流组织风险管理者提出一系列针对现实虚拟物流风险问题的对策,也要求经济管理科学工作者提出一整套于理解现实有补、对解决现实问题有益,且适合国情的虚拟物流风险管理理论,同时还要对各种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细致的实证分析,用丰富详实的经验材料,对各种理论的科学性和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做出检验,并不断地拓展应用范围。

借鉴已有的研究,对虚拟物流风险管理应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1)利用风险管理基本原理,参考第三方物流、动态联盟、战略联盟、供应链及虚拟企业等的风险管理理论,尤其要深入研究虚拟物流组织的特点,找出各种风险因素,建立虚拟物流风险管理理论框架模型,并依据模型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估计和评价)、风险规划及风险控制4个方面对虚拟物流的风险管理进行详细阐述。

(2)综合现代物流理论、虚拟企业理论、运筹学理论、模糊数学理论、灰色系统理论、遗传算法理论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提出解决虚拟物流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规划、风险控制,以及联盟伙伴间的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等问题的途径及策略,并建立解决这些问题的数学模型,进一步指出解决方案或措施,这是虚拟物流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运作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3)对虚拟物流风险管理的研究,不但需要进行具体理论、具体方法的研究,同时需要分析虚拟物流组织实际运作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和具体解决措施,从而科学、合理的设置虚拟物流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

(4)针对虚拟物流合作伙伴间的投资额大小及各自承担风险的大小,确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比例,形成新的利益/风险分配格局,确定分配机制的基本原则,这是决定虚拟物流组织成败的关键。

对虚拟物流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无论对于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人员还是实际管理人员,都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然而,虚拟物流作为在新的全球经济竞争形势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物流模式,伴随着虚拟物流理论的不断成熟、虚拟物流应用实践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及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其风险管理研究理论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姜大立,王丰,赵新光.军事虚拟物流系统发展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2,(10):17-20.

[2]Miles,GregoryL.VirtualLogistics[J].InternationalBusiness.1994,Nov:36-40.

篇6

关键词: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基本原理、实施困难、相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6)06-031-03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以下简称FTP体系)自上世纪80 年代被美洲银行首次运用于银行经营管理以来,经过20多年的演进和发展,现已成为国际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工具,在评价绩效、资源配置、产品定价、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基础平台的作用。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纵深推进,国内商业银行传统的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根据国际经验,引入和推行FTP体系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

一、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在国外被称为Funds Transfer Pricing system,简称FTP。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全额转移资金的价格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以下简称FTP价格),通常以年利率(%)的形式表示。

(一)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基本原理

在FTP体系的管理模式下,资金中心负责管理全行的营运资金,业务经营单位每办理一笔业务(涉及资金的业务)均需通过FTP价格与资金中心进行全额资金转移。具体地讲,业务经营单位每笔负债业务所筹集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转移给资金中心;每笔资产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向资金管理部门购买。对于资产业务,FTP价格代表其资金成本,业务经营单位需要支付FTP利息;对于负债业务,FTP代表其资金收益,业务经营单位从中获取FTP利息收入。

例如,某分行叙做了一笔期限1年的定期存款,固定利率1.5%,金额1000万元。如果该笔存款的FTP价格为2%,则经营单位从资金中心获得20万元FTP利息,减去其付给客户的利息15万元,该笔存款的净利息收入为5万元。

又如,某分行发放了一笔贷款,期限2年、固定利率6%、金额1000万元。如果该笔贷款的FTP价格为3%,则经营单位每年付给资金中心30万元FTP利息,加上其向客户收取的贷款利息60万元,该笔贷款的年净利息收入为30万元,两年净利息收入共计60万元。

FTP体系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四大功能:科学评价绩效、优化资源配置、指导产品定价和集中市场风险。它们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机理表现为:由于FTP提供了每笔业务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所以,在FTP管理模式下,银行对每笔业务都可以计算出其净利息收入。这样,基于每笔业务的基础信息,银行就可按产品、按部门、按客户或按个人来衡量其对全行整体净利息收入的贡献。将这些量化结果运用于绩效管理上,银行可以不同考核对象所赚取的净利息收入作为考核指标;运用于优化资源配置上,银行可以此为基础,客观地比较不同产品的盈利性,从而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最有利可图的产品、客户群或地区;运用于产品定价上,客户经理可清楚地量化业务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从而在综合考虑成本因素、获利因素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定价策略。

FTP体系集中市场风险的管理功能,则是指FTP体系能剥离业务经营单位的利率风险,将全行利率风险统一集中到总行管理。若一笔业务的FTP净利差在其整个业务期间内保持不变,则表示该笔业务对经营单位而言没有利率风险。也就是说,不论市场利率发生怎样的变化,该业务的净利息收入都不会发生变化。但由于FTP体系带来的只是银行内部的资金转移,它并不能改变银行整体的利率风险,所以,业务经营单位没有利率风险,并不表示整个银行没有利率风险。事实上,该业务背后的利率风险,只是通过资金的全额FTP计价转移,从业务经营单位剥离到了资金中心。所有业务经营单位的利率风险都被剥离到了资金中心,也就是实现了市场风险的集中管理。正因为如此,使得FTP体系同时还具有集中市场风险的管理功能。

(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方法

目前国际通行的FTP定价原则是期限匹配原则,即根据FTP定价曲线,按照业务的期限特性、利率类型和支付方式逐笔确定存、贷款等相关业务的FTP价格。其中,FTP定价曲线是一条反映不同期限资金价格的曲线,它是按照期限匹配原则确定产品FTP价格的基础。国外商业银行通常采用机会成本法(opportunity cost)确定其FTP定价曲线,即:根据银行当前的机会筹资成本和机会投资收益计算各期限档次资金的价格。市场收益率曲线是国外商业银行确定其FTP定价曲线的基础。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如,某分行于2005年11月21日叙做了如下两笔业务(如下图所示):

1)一笔期限1年、利率1%的存款 ,其FTP价格(不含其他调整因素)等于FTP定价曲线上1年期的收益率1.5%,该存款的净利差为0.5%。(存款的净利差=FTP价格-存款利率=1.5%-1%=0.5%);

2)一笔期限2年、利率4%的贷款 ,其FTP价格(不含其他调整因素)等于FTP定价曲线上2年期的收益率2.5%,该贷款的净利差为1.5%(贷款的净利差=贷款利率-FTP价格=4%-2.5%=1.5%)。

以上是最基本的定价原则,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资金中心在确定每笔业务的FTP价格时,还要根据业务的具体特性选择不同的定价方法。通常,一笔业务的FTP价格包括两部分,即基础FTP价格和FTP调整项。其中,基础FTP价格根据业务特性,采用国际通行的FTP定价方法确定,FTP调整项则根据银行管理需要设置。当FTP调整项用百分点表示时,产品最终的FTP价格为:产品最终的FTP价格=基础FTP价格+/-FTP调整项,当FTP调整项用百分比表示时,产品最终的FTP价格为:产品最终的FTP价格=基础FTP价格×(1+/-FTP调整项)

目前,国际通行的FTP定价方法有十几种,但最常用的主要是期限定价法(term to maturity/repricing)、指定利率法(assign rate )和现金流法(cash flow)等三种。

期限定价法是指按照业务的原始期限或重定价周期在FTP定价曲线上找到对应期限的点,并以该点收益率作为基础FTP价格的FTP定价法。期限定价法通常适用于具有确定期限、本金一次支付、利率类型为固定利率(整个业务期内产品利率固定不变,以下同)或定期调整利率(产品利率跟随某个利率按一定周期进行调整,以下同)的业务。

例如:现有贷款A(1年期固定利率的贷款)和贷款B,贷款A是1年期固定利率贷款,贷款B是一年期定期调整利率贷款,其利率每3个月调整1次。按照期限定价法,它们的基础FTP价格分别为3%和2%(见下图)。

指定利率法是指根据业务的特性直接指定某个收益率作为其基础FTP价格的定价方法。使用该定价方法时,首先需要确定指定的收益率,(如1个月LIBOR),然后计算该指定收益率在数据处理周期内的平均值(如月度平均值),并以之作为该业务的基础FTP价格。指定利率法通常适用于无确定期限的业务、利率按天浮动的业务,以及需由经营单位承担利率风险的业务。

现金流法是指以每期清偿的本金金额及其占用期限的乘积作为权重,对FTP定价曲线上每期本金占用期限对应的收益率进行加权平均,并以求得的结果作为基础FTP价格的一种FTP定价方法。现金流法下的基础FTP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PiхMiхRi)

基础FTP价格=----------------

∑(PiхMi)

其中:pi表示业务期限内或重定价期限内每期分期偿还的本金,Mi表示Pi所占用的期限,Ri表示起息日或重定价日Mi在FTP定价曲线上对应的收益率。

现金流法适用于本金按固定周期和确定金额分期支付、利率类型为固定利率或定期调整利率的资产业务。

例如,一笔本金400万元,分4年等额偿还的固定利率贷款,1到4年FTP定价曲线上的收益率分别为2%、2.5%、2.7%和2.8%。按照现金流法确定的FTP价格为2.63%(见下表)。

二、推行FTP体系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

相对于现行"上存下借"的资金管理体系,FTP体系更加公平、合理,而且具有更强大的管理功能。推行FTP体系将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带来许多新变化。

一是资金管理模式的变化。推行FTP体系后,资金管理模式将由资金的差额转移转变为资金的全额转移。在现有的上存下借资金管理模式下,分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首先在分行内部进行安排和匹配,只有资金余缺部分才通过上存或下借与总行发生资金往来。而推行FTP体系后,分行所有的营运资金都通过FTP价格与总行发生转移,每笔负债业务通过FTP价格将资金上存给总行,并从中获取FTP利息收入;每笔资产业务通过FTP价格从总行获得资金,并同时支付FTP利息费用。

推行FTP体系意味着两种资金管理模式的切换,将带来总、分行资金管理职能的变化。在FTP体系下,分行原来的二级缴存、上存、下借、联行往来等内部往来资金业务都不复存在,分行在当地人民银行的资金和在联行帐户上的资金都属于总行的资金,总、分行资金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职责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是分行净利息收入(NII)核算方式及其在行际间分布格局的变化。推行FTP体系前,分行的净利息收入等于计息资产业务的利息收入与计息负债业务的利息支出之差,其中,与总行间的上存、下借业务以及联行往来业务都属于分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而推行FTP体系后,分行的净利息收入等于每笔业务产品利率与FTP价格间的FTP净利差之和。由于分行FTP净利息收支的大小取决于分行资产/负债的规模、期限、利率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所以,推行FTP体系后,各分行净利息收入的变化程度不一,由此必然会带来分行原有净利息收入贡献格局的变化。

三是银行经营管理中经济调节手段的变化。不论是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还是上存下借利率,都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济调节杠杆。但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比上存下借利率的经济调节作用更加直接、有效。理由是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作用点可以直接定位到银行需重点扶持的某类业务、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某类客户上,而上存下借利率的作用点通常只是分行差额资金的筹资成本或资金收益,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便利性。

四是总、分行市场风险管理职能的变化。在上存下借资金运作模式下,分行承担利率风险,可以用其吸收的短期存款来发放长期贷款,从中获得以短支长的期限错配收益。推行FTP体系后,期限匹配原则下的FTP定价方法,使分行大部分产品的市场风险都被集中到资金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可见,推行FTP体系后,总、分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职能将发生彻底改变,并对总行市场风险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是银行管理基础平台的提升。FTP体系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工具,也是国内商业银行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与国际接轨的起点和基础。推行FTP体系,将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事业线改革、产品定价、绩效考核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创造切实可行的平台,极大地提升国内商业银行的管理基础。

三、国内商业银行推行FTP体系面临的困难及相关建议

基于国内金融市场和银行经营环境的特殊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技术的引入和推行将面临许多来自制度、体制、市场和环境等多方面的约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妥善解决。

(一)人民币金融市场不健全所带来的FTP定价基准问题

国内银行推行FTP面临的首要困难是人民币缺乏公认的市场收益率曲线,且市场收益率不能直接反映存、贷款业务的机会收益或机会成本。确定FTP定价曲线,是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步骤,其作用是确定一个为所有业务部门所认同的定价标尺。在国外市场条件十分成熟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确定FTP定价曲线通常以市场收益率曲线为基础,其数据可直接在金融市场上获得。但在国内,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欠发达,至今尚未形成一条公认权威的市场收益率曲线。不仅如此,由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仍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为定价基础,使得存、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在这种情形下,即便能找到一条市场收益率曲线,也不能直接用作存、贷款业务的FTP定价曲线。

针对这一困难,建议商业银行首先应明确推行FTP体系的总体目标,然后围绕该总体目标,按照FTP定价曲线代表银行机会筹资成本或机会投资收益的基本原理,构建自身的人民币业务FTP定价曲线。

(二)市场上非理性竞争行为的存在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力问题

运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引导产品定价可能面临市场非理性竞争行为的冲击,若不正确引导,分行可能会无所适从。确定合理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指导经营单位合理定价是FTP体系的一大管理功能,也是国内商业银行推行FTP体系的目的之一。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某些银行一定程度上还遵循着以追求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经营策略,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业务领域,不惜为规模牺牲效益,以非理性地价格参与市场竞争。面对市场上的非理性竞争行为,按照FTP价格进行理性定价,可能会使银行陷于两难境地:参与非理性竞争会损害利益,理性定价又会失去市场。

事实上,不推行FTP体系同样会面临非理性竞争问题。而推行FTP体系,则可让业务单位更清楚自己的底线,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主动。故建议国内商业银行在推行FTP体系时,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按照风险与综合收益对称的基本原则,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与业务管理部门一起,客观分析市场上非理性竞争行为的存在原因,有针对性地合理确定产品的FTP价格,使之既能真实反映业务的资金成本或收益,又能给分行提供一定的盈利空间。

(三)原有利益格局被打破所带来的分行利益再分配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银行绩效考核一直以账面利润为主导,对资产业务的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建立在统一风险、成本计量之上的经营绩效评价机制。推行FTP体系后,新的资金成本(收益)核算方式,将更加公平、合理地反映各分行的净利息收入贡献,并将期限错配收益从分行剥离出来,集中反映到总行。在目前净利息收入占居七分天下的收入结构下,该核算方式的变化必然会打破分行原有的利润贡献格局。如果全行绩效考核办法不进行相应调整,这一改变,势必会影响部分分行的既得利益,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FTP体系推广带来无形的阻力,影响FTP体系的推行效果。

为此,国内商业银行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通过培训、指导和沟通,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分行对FTP结果的认可程度;二是在FTP体系推广过程中注重策略,在不改变FTP最本质涵义的前提下,避免对分行造成过大震荡,确保管理平台的平稳切换。

(四)FTP新理念、新技术的引入所带来的学习和运用问题

FTP体系的推广所带来的不仅是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和资金价格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银行经营管理平台的切换,银行经济调节手段的提升。但FTP体系实施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它的认识和运用水平。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FTP体系的基本原理、定价方法和运行机制还普遍缺乏基本认识,如果不尽快改变这一现状,不仅FTP体系的实施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还可能由于对其涵义的片面理解,造成总、分行经营决策方向上的偏差。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把FTP培训作为推行FTP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针对不同对象,从多个层面对全行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不断强化全行对FTP体系的认识和运用水平。

(五)人民币市场对冲工具的匮乏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管理问题

相对于西方成熟的金融市场和丰富的金融工具,人民币的外部环境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集中管理面临较大挑战。在人民币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相对单一,交易品种相对匮乏,衍生产品和对冲工具十分有限的市场环境下,总行可能难以有效对冲集中起来的市场风险,由此可能带来的问题是通过FTP体系集中管理市场风险的政策效果可能受到影响。

将分行的市场风险通过内部资金定价转移集中到总行实行专业化管理,这既是国内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模式的改革和进步,也是对其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挑战。在人民币金融市场不断健全的发展阶段,商业银行提高市场风险的驾驭能力也需要一个不断实践、总结和提高的过程。故建议国内商业银行在推行FTP体系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首先从外币业务入手,让FTP体系集中市场风险的管理功能在外币业务上发挥得更充分一些,以此锻炼总行驾驭利率风险的能力。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则宜以表内调节为主,通过调整FTP价格引导和制订必要的资产负债管理指标,引导分行的经营行为和业务取向。

(六)综合评价资金成本、营运成本和风险成本所带来的产品盈利性分析问题

科学的产品盈利性分析必须全面反映业务的资金成本、作业成本和风险成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只是解决了其中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如果总行不配套提品作业成本和风险成本(如贷款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量化数据,仅向分行提品的FTP净利差收益,在分行普遍缺乏作业成本、风险成本量化工具的情况下,可能造成分行简单地以FTP净利差大小来评价业务收益和确定经营方向,导致FTP引导作用的片面性。

与FTP体系一样,作业成本和风险成本的量化也是国内商业银行近年来努力研究的重要课题,尽管技术手段还有待提高,历史数据还有待积累,某些结论还有待检验,但在某些大类产品或汇总层面的数据是可以分析和借鉴的,国内商业银行可运用这类经验数据引导分行树立全面评价业务风险收益的经营观念,避免片面地看待问题。

篇7

张瑞敏说,没有居安思危,只有居危思危。

很多企业出了事之后习惯于惊呼“没想到”,其所说的“没想到”可能有几个层面:没想到发生了,没想到这么快发生了,没想到有这么严重的后果,没想到负面影响这么大,没想到搞不定,没想到会动真格的,没想到会完蛋等等。

对于企业而言,没有侥幸心理,出错必死。只是速度快慢问题。所以危机处理的最高境界是不出错,危机公关是即将出错时消除掉,而不是出了事试图掩盖掉。毫无疑问,最终的约束既寄托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更重要在于外界的监管和制度的完善。

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

IT界的一条规则就是,对于一个概念,其定义的多寡与它的流行程度成正比,企业风险管理也不例外,我们发现了不下一打定义。这里我们不妨借用一下James Lam的定义。Lam是一名作者兼顾问,他自称是世界上第一位首席风险官(最先在GE Capital公司担任此职)。他说,ERM是指“综合管理业务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和风险转移,力求公司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也就是说,企业风险管理思想通过统一分析公司内外的所有风险,制订行政级管理策略来处理这些风险,从而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Lam或别人对企业风险管理所下的定义通常都包括以下这些基本原理:

――从综合角度分析风险。IT、人力资源、财务及其他每个“独立部门”使用标准的语言、衡量尺度和工具。许多财务部门已经拥有风险管理流程,所以这类标准有可能来自该部门。

――从全公司角度分析风险。企业风险管理不是汇集每个独立部门面临的风险,而是汇集彼此及公司相对于每个独立部门的风险,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处理涉及诸多独立部门以及它们之间的这些风险。

――从利润角度分析风险。风险总是从整个业务而不是某个独立部门所受到的潜在影响来表述的。

――从风险办公室角度分析风险。在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风险管理由行政级风险办公室给予便利,办公室负责提供CIO没有时间或者资金获得的技能和资源。许多风险专家认为,如果没有风险办公室,算不上真正在搞企业风险管理。

日本企业的启示

中国企业通常进行的危机管理主要是安全生产范畴的,我们所制定的主要措施也是以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为核心。

日本资生堂公司等企业的风险理念认为:企业活动中的所有活动均含风险,企业经营的过程也是风险管理的过程。企业被各种风险包围着。

日本一些企业都成立了综合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企业风险。其中“综合”二字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关注的。例如,资生堂公司不仅只是管理经营、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还包括法务风险、劳务风险、财务风险、经营策略风险、公关风险、顾客需求应对风险、海外事业风险、国内营业风险、海外营业风险、商品风险、信息系统风险、灾害事故安全保障风险等15项风险,涵盖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通常企业所进行的危机管理,某种意义上说,主要是在做危机处理的事,主要是着眼于突发事件之后的应对,是一种传统的抗灾救灾观念。以“危”为主,以出现“危”之后,怎样应对处理为主。日本企业危机管理比较注重由“危”向“机”的转化,当企业面临危机时,不同的应对方式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日本NPO法人事业继续推进机构事务局长细坪信二先生认为,企业危机就是“紧急的,危险的,可能带来重大损失的一种状况”,“如果不采取对策解决,这种状况会越来越坏”。成功的危机处理不仅能成功地将企业所面临的危机化解,而且还能够通过危机处理过程中的种种措施增加外界对企业的了解,并利用这种机会重塑企业的良好形象,即所谓“因祸得福”。相反,如果应对不积极或应对不当,甚至造成“二次危机、三次危机”,最终使企业消亡。

危机处理之道

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从而能够成功地预防危机,处理危机,甚至反败为胜,在危机中恢复并得到发展呢?关键点公关董事长游昌乔认为企业需要把握好六大原则。

――全面

危机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使公司免遭损失”,而是“能在危机中发展”。

――价值观的一致性

危机管理有道亦有术。危机管理的“道”是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是企业得到社会尊敬的根基。危机管理的“术”是危机管理的操作技术与方法,是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掌握的。

――关联

企业危机管理的有效与否,除了取决于危机管理体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它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是否健全和有效运作。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失灵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危机管理体系的失效。

――集权化

集权化的实质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危机管理机构。因为清晰的职责划分是确保危机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同时,企业应确保危机管理机构具有高度权威性,并尽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保持其客观性和公正性。

――互通

从某种意义上讲,危机战略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能获得的信息是否充分。而危机战略能否被正确执行则受制于企业内部是否有一个充分的信息沟通渠道。如果信息传达渠道不畅通,执行部门很可能会曲解上面的意图,进而作出与危机战略背道而驰的行为。

篇8

在管理学中“案例”由于它能够有效地结合实际问题,因而在考试中更能检验考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于是,越来越得到各类管理类考试的认可,并逐渐流行起来。从近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所涉及的案例来看,案例比例越来越高,案例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从国内外情况分析,涉及的案例有国内案例和国外案例;从领域和行业划分,有生产企业案例、销售企业案例、金融机构案例等;从案例的效果看有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等。视角不同,检验考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这些案例的目的就是要在考生学习和掌握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的考核,让考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案例试题――这种浅层次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从2009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新增本科目以来,可以看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一直强调案例型试题的重要性,并在各类复习和应试中不断强调。这是由于案例型试题的特点所决定的,案例型试题有利于提高考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案例型试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仅使考生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扩大了知识面,拓宽了思路,还从一定程度上检验了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目前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中案例型试题的比重和难度占有重要地位,希望能引起考生的注意。

案例型试题能引导考生去思考相关的原理,真正把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起来,使考生更好地掌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并能学以致用。所以,大家在复习和回答案例型试题时,需要明确考核的知识和考核内容,这就要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关注经济管理时事,很多案例是来源于政策制定和教材知识点的融合,这为案例试题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很多案例试题的答案往往是《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理论知识与政策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这也为考生提供了一条复习的渠道和捷径。如果能把教材上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做一些案例试题,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案例型试题也伴随着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而体现出来。这一点从历年的试题中可窥豹一斑。

客观地说,《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学科体系,不仅包括经济政策、宏观调控、公司战略、风险管理等内容,还包括各类公司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资本流动和资本运营、业务创新(特别是各类金融衍生品)、人力资源管理、内部控制等内容。可见,《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一个集理论与实务的“大杂汇”课程体系,这个群组直接涉及到了企业管理、金融、数学、国际经济、财政、贸易、汇率、利率、人力资源、薪酬激励和内部控制等具体的知识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所具有的上述特点,就要求考生在复习应试中,要紧密联系目前的现实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历年考试中案例型试题分析

案例型试题的重点是以培养考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为主,在案例型试题的全过程中,考生通过组织考生开展研读案例,查找并分析背景资料、思考判断、反复思索、答题、校正等环节,训练、培养考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考生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等方面看,该课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如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的知识综合性和关联性强,课程的内容更新速度快,热点、重点问题多等。面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学的这些特点,需要在应试方法上注重培养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避免考生由于缺乏对于基本理论的完整接受和理解而导致的死记硬背和一知半解的学习方法,应当将基本理论讲得尽可能的清楚透彻,并多用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在课后习题练习与考试或考查中体现出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从而提高课程的应试效果。

三、《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案例型试题的考前准备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内容庞杂,要达到寓基础理论于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之中,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关键。很多案例型试题的目的是从以往的事件中获得启发而编制的试题。应试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事件的再展示,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并通过教材理论和知识点来回答问题。从应试实际看,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的提高,单纯的案例也不行,二者必须兼备,否则,就失去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案例型试题的真正意义。对考生而言,进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案例型试题的考生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及一定的应试经验。

对考生进行案例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应试技能,掌握所学知识。在案例型试题中有两个环节需要重视:其一,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考生应根据应试内容、应试目的练习一定的案例。其二,案例的应试与技巧。要从案例中总结知识和相关理论,对考试的全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以提高应试效果。

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案例型试题中,应遵循相关性、典型性和正面引导的原则合理筛选案例。同时,案例型试题不能取代其他题型,在进行案例型试题时,应注重多种应试的互相配合。案例的选择一定要考虑到案例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原理的相关性,案例不能脱离原理。案例一定要和所要应试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教材的基本名词、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等相关,这是案例型试题的前提条件。

案例型试题的重点是以培养考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为主,在案例型试题的全过程中,考生通过组织考生开展研读案例,查找并分析背景资料、思考判断、讨论交流、总结反思等环节,训练、培养考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型试题要达到较好的应试目的,必须进行周密的计划、准备和安排,否则只能使这种有效的应试方法流于形式,难以获得案例型试题应有的效果。

篇9

(一)含义 金融物流集成式产品在广义上主要是指以流动商品仓储为基础的,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并且集传统商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以及企业信用整合与再造等内容的综合平台;在狭义上,主要是指针对缺少固定可抵押资产的中小型企业建立的银行综合。金融物流集成融资产品属于金融领域的概念。

(二)参与主体及其关系 金融物流集成式产品的主体主要包括(如图1所示):

(1)产业链主导企业。在金融物流集成式产品的服务中,产业链处于重要地位,其不但要顾及整个供应链的利益,还要顾及主导企业的参与,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实现将银行的信贷风险最小化。基于上述原因,在产业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就可以利用该服务协助反映供应商关于融资方面的困难。

(2)融资企业。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小企业选择的融资工具一般为:国际融资转贷款、委托贷款、应收账款融资、票据融资、贴息贷款、以及普通贷款等。

(3)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渠道环节,提供服务的中间商就称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一形式主要是通过合同的形式来建立的,一般是在一定的期限内,由中间商向企业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或者部分物流服务。它主要有四个价值体现:社会效益、风险规避价值、服务价值以及成本价值。

(4)金融机构。目前的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为了规避动产容易被贷款人转移的风险,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一般会选择担保物或者抵押物为不动产。而中小型企业一般缺少不动产作为抵押物,这就造成了中小型企业资金困难的现象。在这一情况下,就需要银行进行金融产品改革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的问题。

(5)政府及相关环境。政府部门及相关环境是除了上述四种主体之外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具体表现有:一是金融物流集成式产品服务海关监督部门以及税务监督部门具有良好的监督体制;二是金融物流集成式产品服务还要求拍卖租赁、法律、会计等中介机构环境良好,并且金融产品的改革创新也会改善中介机构的环境。

(三)金融物流集成式产品服务基本原理与本质分析 具体为:

(1)基本原理。金融物流集成式产品服务的基本原理表现为:首先,企业会选择担保或者抵押能力较高的产成品或者原材料,然后将这些物品作为反担保品或者抵押物存放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中;然后,企业利用抵押物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誉获取银行贷款;之后,企业通过将低压产品销售或者通过生产经营,获取资金,进行阶段性还款。在这一过程中,第三方物流起到了信用担保以及抵押物的去向监管、价值评估、抵押物的保管等作用,在银行与企业之间起到了良好的沟通作用。除了上述金融服务,物流金融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物流与加工服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顾客的资本运作、经营效率以及整个产业链的效益。

(2)金融物流集成融资产品的本质。其本质体现在:把产成品、原材料等不受银行欢迎的动产转变为银行可以接受的动产抵押品,并且将这些动产作为反担保品或者是抵押品进行融资。因此,金融物流集成融资产品不但可以降低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困难性,还可以调整银行金融产品,促进银行产品升级。

二、金融物流集成融资产品特点

(一)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融资困难一直以来都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体制障碍、信用缺失以及信息不对称等。为了降低这一问题所造成的阻碍,需要引入金融物流集成产品,通过使用这一金融服务产品,可以降低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中小企业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出现的概率,从而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概率。主要原因有:其一,金融机构可以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度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增加对企业的了解,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偿还贷款等能力,这样,银行就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了解这些信息,来对企业的信用进行评定。其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之间表现为一种纽带作用,在二者之间起到一种沟通作用,它既是中小企业的合作单位,又是银行的委托方,因此,在这种关系下,将会使得中小企业的信用大大提高。其三,金融物流集成产品融资服务成本较低,因此,对于流动资金较少的中小企业来说,不用担心成本过高的问题。

(二)可以带来多赢结果 金融物流集成服务的多赢表现为:其一,在该服务模式下,可以将中小企业视为大型企业的生产部门,这样就可以利用大型企业的声誉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而商业银行也要将信用中介的角色进行转变,与大型企业合作来提高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还需要调险控制手段与控制思路――变静态为动态,变孤立为系统。这样才能与现代的金融体系相适应,才能将金融物流集成产品更好地应用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其二,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度,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实现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统一,为银行管理贷款风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其三,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合作较少,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金融市场的需求,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金融物流集成产品融资模式设计

现金流缺口是在库存以及应收账款期间产生的,并且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现金流缺口问题是企业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关键问题,图2对企业现金流缺口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本文采取了以下两种模式:一是在“支付现金”到“卖出存货”之间采用“存货融资”模式;二是在“卖出存货”到“收到现金”之间采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一)存货融资模式 该模式的原理为:首先,在企业货物的仓储或者运输过程中,将货物的所有权转移给银行,然后银行会根据这些货物的市场价值,选取一定的比例对企业提供贷款等;之后,当企业按期向银行偿还贷款后,银行会给仓储公司或者运输公司相应的指示,这样就可以把货物的所有权归还给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没能在规定的期间内偿还贷款,银行就可以在国内或者国际市场公开拍卖这些货物。目前,主要有两种存货融资模式。图3是两种模式的操作流程图。

(1)横向业务模式。横向业务模式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二者共同承担风险,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还负责资金服务过程中的企业物流监管。另外,企业、银行、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还要签订协议,包括质押比率、仓储费用、质押期间以及质押对象等内容。之后,中小企业需要把存货单交给银行,并且获得银行贷款。企业偿还贷款后,银行归还其存货单。

(2)垂直业务模式。垂直业务模式是指银行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用能力与企业规模进行评估,确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用额度,然后授予其一定的融资权利,然后第三方物流企业再根据企业的条件以及需求提供贷款服务。另外,第三方物流企业还要向商业银行进行担保,从而获取一定的信用额度,只有这样,才能灵活地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存货与应收账款在企业现金流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尤其是应收账款管理,在中小企业中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会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而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企业一般会有一个较好的预期,因此,就会需要更多的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是应用于应收账款以及库存。但是,由于企业的预期不一定会实现或者预期过高,都会使得企业的贷款无法及时偿还,应收账款也无法收回,使得企业现金流通出现问题。而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较低,因此,现金流通问题很难得到良好的解决,很多企业难以再继续维持。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原理是:企业通过将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作为担保物或者是抵押物来向银行申请贷款等的融资行为。这种融资行为使得银行的贷款风险大大降低了,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中小企业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与其他企业,比如上下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等共同组成了价值链,中小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再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整个价值链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中小企业为了在价值链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保证自身与企业之间良好贸易合作关系的维系,一般会选择在规定期限内偿还银行贷款,在这种背景下,就避免了中小企业拖延银行贷款甚至逃废银行贷款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四、金融物流集成产品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一)风险分析 具体有:一是基于应收账款管理的风险。根据现有的业务模式以及实际情况来看,此类风险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业务操作类风险,包括操作失误风险以及市场变动风险;另外一种是欺诈类风险,包括内部欺诈风险、移账风险以及客户资信风险等。但是,这两种风险具有相似性,二者都可以采用新的管理工具或者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来进行有效控制,比如相对应的电子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这些优秀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工具,可以促进金融物流集成产品的健康有序发展,帮助更多的企业获得资金融通,保证企业现金流的顺利运转。二是基于存货融资管理的风险。根据现有的业务模式以及实际情况来看,此类风险也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业务操作类风险,包括:操作失误风险、市场变动风险、质押品种选取风险;第二种是欺诈类风险,包括:内部欺诈风险、提单风险以及质押物合法性风险等。

(二)风险控制 具体为:

(1)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目前,进行信用评级的机构主要是各大商业银行,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在对外发放贷款时需要对客户的自信程度进行分析以及评价,然后确定客户的信用级别,只有满足条件的客户才能够申请到银行贷款。但是,由于金融物流集成式产品具有独特性,因此,银行在对相应的企业进行评价时,需要在原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针对该产品的特殊性设计单独的评级体系。

(2)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银行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其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了大大的节约,从而使得银行可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金融产品开发以及银行服务中来。另外,在银行与顾客进行信贷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就会导致信贷道德风险的出现。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大大减少。

(3)标准化法。标准化法是针对金融物流集成产品的标准制定有一个特有的技术基础,该技术基础主要是用来对该产品的理论进行介绍,并界定其时间范畴。主要内容包括:运作主体的权利、义务、资格,产品的操作流程以及对抵押物的有效性评价。这样就可以对该产品的风险起到一个防范作用。

(4)风险价值法。风险价值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风险评价方法,目前,很多银行把它为一种衡量风险的标准办法。风险价值法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它利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衡量银行的所有资产风险,并且通过“潜在亏损”来表示风险管理的核心,且“潜在亏损”是用货币计量单位来表示的。对于金融物流集成产品来说,可以预测市场风险大小的风险价值法,对于银行做出正确决策是非常有利的。

(5)信贷矩阵。信贷矩阵的基础为信用评级,它表示的是某组贷款或者某项贷款违约的概率,同时,还会计算出上述贷款转变为坏账的概率。信贷矩阵的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确定每个信贷组合中不同产品的敞口分布情况;其次,由于信用等级的拖欠、下降或者上升等原因,要对不同产品的价值变动率进行计算;最后,根据不同产品之间的关系汇总所有的单项信贷产品的变动率,得出信贷组合的总变动率。

(6)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原理是通过对金融产品进行系统管理监控实现的。对于金融物流集成产品,通常会涉及十个以上的操作主体,操作体系较为复杂,因此,通过应用这种管理系统,就可以提高并且加强对于银行的风险监控水平,有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对于金融物流集成产品来说,就可以将这一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各个操作流程中,实现全面的分析控制管理,提高风险控制与风险分散的有效性。

五、金融物流融资产品发展展望

(一)纵向发展 金融物流融资产品在纵向上,可以采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形式。仓单是一种利用实物产品作为后盾的流通工具,并且目前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融资工具,尤其是在很多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以及市场体系中。当商业企业以及生产企业可以把产成品、中间产品或原材料等实物转化为便于交易的一种流通工具时,仓单就应运而生为一种流通工具了,他不但可以进行买卖、交易,还可以当作担保物或者抵押物用于申请银行贷款。

(二)横向发展 金融物流融资产品在纵向上,可以选择其他行业来进行发展。比如可以选择在江浙沪、珠江三角洲等中小企业较多,并且发展迅速的地区发展。其中,浙江嘉兴的茧丝绸交易市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茧丝绸交易中心,它不但可以进行原材料配送业务,还可以为会员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担保等。此外,还可以将此产品应用于汽车行业,众所周知,汽车金融服务机构的资产是由各种应收账款组成的,并且这些应收账款较为稳定,风险较低,因此可以用来向银行申请作为抵押物品,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我国汽车金融服务资金流通的顺畅,还可以降低资金的使用风险,促进汽车金融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字:房地产风险、风险评估、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风险因素复杂,难以量化。从国家的政策走向看,房地产仍是主要的调控对象, 2011年开始全国大中城市实施限购;2013年“国五条”出台,其中针对“二手房交易收取20%的个人所得税”;2013下半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对居住房产征收房产税等一系列政策,不断调控市场,抑制需求。面对政策的不确定和多变性,房地产开发的风险也日趋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引入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估,运用定量的方法确定房地产开发中的关键风险因素,帮助决策者有效地规避风险,提高决策者的能力和水平,改进项目管理水平,减少项目运营风险,提高房地产产项目的投资效益,为政府完善政策、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进而有利于建立稳定、繁荣和谐的房地产市场。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应用各种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对在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风险及其影响进行估计和评价的过程。风险评估是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的依据,是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

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识别风险,判断项目的可实施性,从而使得投资者进行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通过风险评估,识别风险类型,抓住主要风险,为投资者实施项目提前制定好应对措施。

三、层次分析法在房地产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美国数学家A.L.Saaty教授于1980年在他的《层次分析法AHP》一书中第一次提出来的。AHP最大的长处是可以处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问题,可以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政策经验导入模型,并加以量化处理。

在AHP法中首先要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然后利用数学手段确定每一层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再把上一层信息传递到下一层,最后给出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排行。根据总排序(及权值)确定出各因素相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以此分析确定影响项目风险隐患的因素,实施有效的控制。

(1)因素集的建立

建立所研究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递阶层次结构的最高层一般是决策目标:决策层;往下一层就是准则层。递阶层次结构的最低层通常是备选方案,这些备选方案通过子准则、准则与决策目标建立联系。

(2)因素两两比较评分和判断矩阵。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确定后,请具有项目风险管理经验的人员对各风险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评分。

以"金融风险"中各组成因素的权系数的确定为实际判断对象,说明判断矩阵权系数的确定过程,其相对重要程度评判结果见表1.

表1 评判结果

备注:1,i因素与j因素同样重要;3,i因素比j因素略重要;5,i因素比j因素稍重要;7,i因素比j因素重要得多;9,i因素比j因素重要很多;2,4,6,8,i与j两因素重要性比较结果处于以上结果的中间。

(3)一致性检验

第一,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由于

= 3.0183

第二,一致性检验

计算一致性指标 CI,CI=(λmax-n)/(n-1)=(3.0183-3)/(3-1)=0.009

计算一致性比例 CR,CR = CI/RI,如果 CR< 0.1,就可以人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其中随机一致性指标RI由表2查得,对于此判断矩阵 CR = 0.009/0.9 = 0.01 < 0.1 ,所以接受.

表 2 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数值

(4)把所求出的各子因素相对风险程度值统一起来,即可求出该项目活动中风险所处的水平以及发生概率的大小;把项目的所有风险活动都如此分析评估,并把各项目的风险程度统一起来,就可得出项目的风险水平,由此判断该项目的风险程度。

四、结语

近年来房地产的快速增长,一方面给开发商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另一方使其风险加剧,本文从房地产投资企业的角度出发,对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估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定量的分析房地产风险,能有效的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识别主要风险,有效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勇.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风险及其控制[J].财政监督2011(20)37-38

[2] 刘彬.浅析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J].管理科学,2010(08)183-184

[3] 薛楠.我国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0,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