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篇1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掌握基本消防安全知识,防止火灾伤害事故的发生。

2、教会学生一旦遇到火灾自救的常识。

教学内容:

1、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当前火灾形势和安全工作的需要,是提高全校火灾预防能力的一项群众性基础工作。其二,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是保护在校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的需要。在发生火灾时,在校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等客观因素,更容易受到危害。其三、在校学生在学校安全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学校发生的火灾,60%至70%在学生宿舍等人员活动较为集中的场所。学生是宿舍的主人,预防学生宿舍火灾,学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常识缺乏,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低下,一旦发生火情,势必酿成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2、学生公寓为什么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

首先学生公寓属于公共住宿场所,涉及公共安全利益,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引起电线超负荷,造成电流增加,电线发热,超得越多,发热也越快。电线绝缘层允许温度一般为60℃ ,如果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线路发热量增大,绝缘层加速老化。当温度在大于250℃时,绝缘层会发生自燃,并与电线分离,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事故。其次,学生宿舍供电线路,配电设施较为薄弱,客观上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

3、为什么不能乱拉乱接电线?

一是不懂电工专业知识的人,在乱接电线中因错误接线容易造成事故,或连接不牢固形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引发火灾事故。二是导线的设计容量是有限的,乱接电线造成接入过多的负荷,容易因过负荷而造成火灾。

4、怎样正确使用“119”电话或校内报警电话?

报警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心慌,二是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并将报警人的姓名、所在的电话号码告诉消防队,以便联系。报警后,本人或派人到通往火场的交通路口接应消防车;二是要早报警,为消防灭火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5、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

6、火灾分为哪几类?各适应哪种灭火剂扑灭?

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指可燃固体物质火灾;B类,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D类,指可燃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合金等物质的火灾。

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不同灭火剂:

①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②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灭火剂。

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剂、抗溶性泡沫灭火剂。

③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

④扑救D类火灾选用7150灭火剂以及砂、土等。

7、防火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防止燃烧条件的产生,不使燃烧三个条件相互结合并发生作用,以及采取限制、削弱燃烧条件发展的办法,阻止火势蔓延,这就是防火的基本原理

8、防火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防火的基本措施有:①控制可燃物。用非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部通风的方法,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浓度;对能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分开存放。②隔绝助燃物。就是使可燃性气体、液体、固体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等助燃物接触,即使有着火源作用,也因为没有助燃物参与而不致发生燃烧。③消除着火源。就是严格控制明火、电火及防止静电、雷击引起火灾。④阻止火势蔓延。就是防止火焰或火星等火源窜入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或空间,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中扩展,或者把燃烧限制在一定范围不致向外延烧。

9、灭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10、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终止燃烧。如用水灭火。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如用泡沫灭油类火灾。

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如干粉灭火剂灭气体火灾。

11、常用的灭火器有哪些?

常用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09中计二班班主任

篇2

(一)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喜欢上自己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受情绪智商的影响较大,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自己。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平时无论课堂内外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涵养,另一方面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促使自己课堂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这样就能为创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化学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同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在试验中感受化学的奇妙和化学的乐趣,同时授课时要注意把课本与生活联系起来。

二、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高效课堂的根本条件

(一)运用化学思维,培养兴趣的前提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化学的顺序性,要培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现象到本质的化学思维方式。

(二)合作探究学习,吸引学生注意力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原理,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出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

篇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11-01

摘要:

消防部队是国家经济振兴的保障,也是保障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还是稳定党的执政地位和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主力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消防设备的不断更新,人民对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消防官兵对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本文旨在消防官兵在对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消防部队;固定消防设施;应用性训练;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大型商场、大型公共场所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虽然这些大型设备都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安装了固定消防设施,但是这些大型设备在提供给我们各种便利的同时,仍然还是有多发的火情。这就要求我们消防官兵在火灾来临时充分利用这些固定设施进行战斗,从而提高灭火效率。

1固定消防设施应用性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训练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对于这些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部分的消防官兵还是停留在以前的观念上,对这些认识明显不足。大部分的大型商场或者固定消防设施的安装处的人鱼都不知打维护和保护这些固定消防设施。固定消防设施应用性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消防官兵基础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消防官兵在基础学习中不能熟练的掌握固定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操作原理。还有一些起火单位内部建筑结构复杂,工艺流程不易被探查,再加上消防员不具有相关的科技基础知识,不能掌握固定防护实施的操作要领。许多的消防官兵训练还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和单纯的体能训练的浅层次之上,缺乏作战指挥和专业技术的人才,这种单一的训练方式已经完全不适合当今社会复杂建筑物结构的火灾状况的发展要求。

1.2消防官兵不能熟练使用固定消防设施。是否能对固定消防设施熟练应用,是消防任务作战部署成败和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目前大多数的消防部队日常训练都只是注重自身装备,而忽略了熟悉固定消防设施的状况和应用性训练。对大部分的建筑物保护训练内容都只是局限于指挥组织、战术部署、建筑结构、耐火的极限、兵力调集等。在日常的灭火作战部署计划上,并没有考虑固定消防设施的使用训练,从而使消防官兵不能掌握固定消防设施的具体使用方法,在火灾发生后无法对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的具体使用做出迅速反应,严重制约了灭火效率的提高。

1.3基层指挥员对消防作战部署思想认识不足。目前基层指挥员主要是来自部队院校和一些大学生干部,他们大部分都只是学习理论,二缺乏实际作战经验,有些甚至不能熟练的辨别部分固定消防设施。他们到现场是会作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书院问题和水带的铺设,并没有优先考虑到利用消防设施控制火势,从而导致作战任务失败。基层指挥员在平时的作战演练中缺乏实际训练,导致不能正确指挥消防官兵迅速作战,这也是在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性训练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1.4对固定消防设施的作用认识不足。大部分的消防部队在训练日程中还是只注重对移动消防设施的应用,对固定消防设施在作战中的特殊作用认识不足,对固定消防设施的使用只是进行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训练甚至根本没有将其纳入日常训练内容。一味只是出动移动的消防设施,利用消防车甚至只是利用室外消火栓从外部进行攻破。

2加强固定消防设施在应用性训练中的强度的对策

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性训练既区别于课堂训练,又不同于地面训练,固定消防设施的使用是将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犹记得融合在一起,而课堂训练注重研讨战术,地面训练注重掌握技术。所以,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性训练别学实事求是的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设置训练。

强化消防官兵关于固定消防设施知识贮备的能力,并进行专业训练。官兵在日常的应用性训练之外要认真学习不同固定消防设施的性能并掌握他们的基本原理。在加强基础知识储备的同时要结合装备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从而熟练掌握消防设施的使用方式。这样就可以在作战中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进行及时的场面调度,大家集思广益,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训练中根据建筑内的固定消防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在训练中要针对消防官兵对消防设施的掌握和操作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同时还要结合消防部队的现有设备的水平,加强消防官兵对固定消防设施的科技和技术含量的学习和理解。确保在现场直接利用现有的固定消防设施,结合移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的消防和急救。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日常的训练内容。在选用训练装备的种类时要结合灭火救援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同时在确定和安排训练内容时要遵循《灭火救援业务训练大纲》的要求。让受训者在各种条件下熟练运用技能。在训练中要注重效果的提高,注重实用性,寻则注重效果的最好手段。

在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性训练中应该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固定消防设施所在单位是应用性训练的主要支持单位,在训练期间消防部队必须说明使用的情况,与对象单位及时沟通,并在训练过程中减少对对象单位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同时还要处理好部队的装备与训练实际需要的关系。保证灭火装备的质量,以确保消防官兵的安全。

3结语

在灭火救援中,固定消防设施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目前的情况来看,固定消防设施并没有发挥它在实际救援情况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消防部队在加强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性训练中应该立足实际,贴近实用,加强对消防官兵基础知识的储备,,强化对装备器材的掌握和研究,注重对消防设施的实际训练和应用,加强人机结合的契合度。合理利用救援现场的固定消防设施进行现场救援,不断提高消防部在消防作战中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葛晓霞, 魏东, 王建英. 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现状[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05) 

[2] 蒲正荣. 基层消防部队利用固定消防设施开展灭火救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05) 

[3] 李皓. 浅谈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特点与防范扑救对策[J]. 科技信息, 2010,(07) 

篇4

一、实施火场无线通信三级组网,加强灭火战斗网的完善。目前消防部队119调度室与火场指挥车、作战车之间的联络,火场总指挥和指挥长以及中队指挥员的通信联络比较有效,但是中队指挥员和与战斗班长、战斗班长和战斗员之间的联络(第三级组网)不是很方便。第三级组网要配备头盔式无线电台与指挥员和其他队友联系,或佩戴扩音器与队友联系通话。这一级组网的通信问题解决了,灭火战斗行动将更加快速、准确。

二、采用灯光联系的方法加强浓烟环境下的通信联系。浓烟条件下,消防员在佩戴空气呼吸器和防毒面具的情况下,能见度和视觉能力大大下降,根据人的向光性,可以在浓烟情况下,使用各种灯光暗语进行通信联系,消防员可以佩戴具有穿透浓烟的强发光灯进行定位,规定不同颜色的灯光和闪烁强度作为联络信号。在浓烟火灾情况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对中短距离内、浓烟能见度低的火场情况下,用灯语(夜晚、浓烟条件下)表达供水、停水、加压、减压等命令要比用电台通信方式更为直观实用。这里要将一些简单的用语进行明确的规范和统一,平时训练时要将各个灯语的含义向官兵介绍清楚,保证参战人员把一些基本的灯语牢记于心,以克服浓烟状态下因手台、车载台声音不清、通讯不灵而靠人员呼叫、跑动来调度通信的弊端。

三、引入公众通信网络补充消防通信。移动电话通信网经过进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具备了完善的的技术条件,因此使用移动电话作为实施浓烟条件下的抢险救援行动的通信工具是可行的。以移动公司为例,移动通信网络已经完成了的国土覆盖,信号覆盖远远超过了现有350M通信系统;发达城市的移动已经新建成了手机对讲系统,在通信距离达几百公里,远远超过了消防一级网的需求;手机终端也较电台便宜,平时可做为个人手机使用,到指挥时,可由组长发起全网通话,形成对讲系统。无论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达到很好的通信效果,引入社会通信资源来辅助补充我们现有的通信系统,可以形成“质好、量足、天天用”的通信系统,达到“随时、随地、随人”都能有效通信的保障目标。

四、浓烟环境中设置消防无线引入。浓烟条件下影响人的视线,灼伤人体,使呼吸困难当烟雾刺激和威胁人生命时,就会使人心理紧张,反映迟钝,不知所措,做出错误的行为。从而更要加强浓烟条件下的消防通信工作。根据浓烟条件下,通信受到的影响,借助通讯公司的设备在浓烟环境的火场要设置消防无线引入,并提供消防无线用户之间,消防无线用户与相应的中心台和移动消防指挥车之间的中继转接服务,增加通信信号的发出和接受能力,以确保火灾救援时消防队员之间的通信联络。

五、浓烟条件下要优化无线通信网络。据部分参考材料提示,美国有关部门2003年底公布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纽约世贸中心执勤消防队员的电话录音中,多处出现杂音、通话中断和听不清回话等现象,显示在“9.11”抢险救援中出现消防队员与指挥系统联络不畅的问题,同时美国麦肯锡公司对“9.11”事件的调查报告中称消防部门与其他部门缺乏沟通配合,这些问题的代价是343名消防队员在事件中牺牲。因此,优化无线通信网络势在必行。要充分利用350M无线集群网和常规网与所属大中队直接进行无线通信联络,确保全市95%以上范围内无障碍通话和远程跨区调动。要在所有执勤消防车安装350M数字集群车台,并按每个执勤中队不少于6台标准配齐350M数字集群手持台,配备头盔式无线对讲器,灭火战斗网的每名战斗员要配备电台,保证各战斗班战斗车辆与各号员之间的通信畅通,达到优化火场无线通信三级组网的目的。

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条规定:“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因此,为了提高广大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火灾中自防自救能力而开展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是消防监督人员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消防监督人员,能够上好消防安全培训教育课是个基本功。然而能够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生动活泼地向被教育者讲解消防知识,让被教育者通过教育切实增长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无论我们采取的何种培训方式,培训的实际效果都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如何上好消防安全教育课,笔者通过日常工作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教育群体,确定培训教育重点。社会化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面向的是从业单位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各种人群,所以就要求消防监督人员在上课前必须先明确培训教育群体,确定培训教育内容和方式。如:对社会单位培训,应以如何有效制定完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如何有效使用、维护单位消防设施器材,增强单位消防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为重点;对学校低年级学生进行的消防安全培训应以火场逃生和燃放烟花爆竹注意事项为重点,对居民区的消防安全宣传应以家庭防火为重点等。对农村消防宣传和城市消防宣传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农村居民普遍文化水平低,认识和理解能力欠缺,消防宣传应突出浅显易懂、简单实用。

二是根据接受能力,确定授课方式。人的知识层次的不同决定了他对消防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消防监督人员选择何种授课方式将对消防安全培训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对公安派出所民警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工作人员以及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管理人员的培训应多用专业术语讲解专业知识;对单位员工的培训应采用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语言;对老人和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应多进行灭火演练和火场逃生演练。现在的学生都有很强的接受能力,而且“消防教育从娃娃抓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宜利用新生入学、老生返校时机及时组织消防宣传教育,在教育课上利用生动有趣的消防知识游戏和消防安全知识问答、竞猜、游戏、漫画、灭火演练等活动向学生传授防火、灭火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同时也可以与当地教育部门积极配合,印发中小学生消防教育课本。这些方式都会起到“教育一个、带动一家、影响一片”的消防安全社会效应。

三是充分调动听众积极性。消防培训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参与性的活动非常有助于调动受训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亲身实践的机会。这些参与性的活动可以包括灭火器的使用、防烟面具的使用、结绳自救的演示、高层缓降器使用的演示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也要根据培训的人员、场地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定的选择,同时应该注重现场的组织、秩序的维护及安全的防护。

四是多以火灾案例、数据加深听众印象。在培训过程中,受教育者往往因培训内容单一、枯燥不能聚精会神,从而达不到教育效果。在演讲和培训活动中,实例和数据是最具说服力的。针对不同的被教育群体,多举一些发生在被教育群体相同行业、相同人群中的火灾案例吸引受教育者,通过火灾案例中血淋淋的事实、惨痛的教训再结合一些理论知识,就必然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记忆,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辖区内某个单位或家庭发生火灾,我们也可以组织其它单位或小区居民召开现场会,让他们亲身经历火灾现场,这样以会代训的方式就会更加有说服力和教育效果。

五是将消防知识归纳总结,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将众多的消防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让被教育者理解、吸收?消防监督人员必须要不断将消防知识归纳总结,取其要点,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一句“遇见火情不要慌,提瓶子,拨销子,握管子,对着火根压把子”的顺口溜,就可以清楚地使被教育者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再如要讲解火灾的种类、燃烧的必要条件、灭火的基本原理、灭火器的种类及正确选型等基础理论时,只要黑板上同时列出以上四部分其中的内容,再划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能让被教育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掌握。

六是利用影像、图片,强化教育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和网络等资源,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制作不同种类的培训课件,在培训的过程中借助一些火灾现场的图片、社会单位消防疏散演练的录象来丰富培训的内容,会使整个培训更加丰满且形象生动,使事物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抽象为直观,变复杂为形象,以其活动的图像、真实的音响吸引学员的视觉和听觉,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受教育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启迪其创造性思维,可以事倍功半的实现消防教育目的。目前,培训方面专门的资料并不是很多,这也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留心从新闻、报纸以及互联网上去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

篇6

关键词:安全操作;气焊;氧气-乙炔焊割

1. 气焊特点及危险

气焊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实用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各工业部门的制造和维修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此过程需利用可燃气体(如:C2H2、液化石油气和H2等)、助燃气体(O2 ) 及高压气瓶(如:氧气瓶、乙炔瓶等)。如果焊接设备和安全装置有故障,或者操作人员作业时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都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等事故。

2. 气焊工艺的危险源

气割作业的主要危险源可分为作业人员错误操作、瓶体保存不当和作业人员资质不够3种类型。

2.1 作业人员的错误操作

(1)作业前未进行设备检查瓶体、瓶阀、割枪、气带、压力表、支承装置等基础安全设施是保证安全生产的第一设施条件,因此,在施工作业前对设施开展安全检查是防范事故发生的必要手段。

(2)乙炔未安装回火器作业中配备回火器,是防止乙炔回火、气瓶爆炸的硬件措施。在使用中,有的乙炔瓶未安装回火器,或者回火器老化,急剧燃烧的乙炔混合气体会在高压氧气的推动下把火源推回到乙炔瓶内,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中开关瓶阀动作过猛施工时操作人员如果开关气瓶用力过猛,高压的气体流经过瓶口时产生静电,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4)使用有油污手套进行作业焊工作业不规范,用带有油污的手套直接开关气瓶,由于静电的作用,油脂类的手套和可燃性气体相接触,是诱发火灾事故原因之一。

2.2 瓶体储存、放置、搬运时的问题

(1) 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安全距离不够

在使用中,氧气瓶和乙炔瓶之间应保持5m 以上的安全距离,这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安全措施。在检修或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图省事或者侥幸心理作怪,使用的气瓶没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导致事故发生。

(2)乙炔瓶没有直立存放

工作中,乙炔气瓶中的乙炔会不断从丙酮溶液中分解。如果将乙炔瓶躺倒使用,丙酮溶液会随着气瓶的瓶嘴泄漏,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在使用时,要对乙炔瓶直立存放,并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

(3)未对气瓶采取防晒措施

由于夏季环境温度过高,进行气割作业时,特别是在室外进行的作业,气瓶要有防曝晒措施,防止气瓶因曝晒造成压力升高而发生爆炸。

(4) 搬运气瓶时不规范

因未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搬运,让乙炔瓶在地上滚动造成的事故也时有发生。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在运输或者搬运时要用专用的小车进行,在瓶体下垫上木条以防止产生静电。

2.3 作业人员资质不够

气割作业属于特种作业的范围,按照《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进行特种作业。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为了赶工期或者作业人员的素质低下,操作者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现象时有发生。

3. 危险源控制对策

3.1安全操作技术

1. 气焊气割操作工人未经专门培训,不懂安全操作知识,不能讲行气焊气割操作。2.重点要害部门及重要场所,未经办理动用明火手续或未经消防安全部门批准,不能进行气焊和气割作业。3.在不清楚作业地点周围有无明火、有无易燃易爆物品以及不清楚被气焊气割工件内部是否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时,不能进行气焊气割作业。4.盛装过易燃易爆物质的容器,在没有彻底清理干净前及没经有关部门检查批准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气焊气割操作。5. 用可燃材料作为保温层的部位及凡是火星能飞溅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可靠措施之前,不能进行气焊气割作业。6.有压力或密封的管道、容器等,未经确认已经释放压力之前,不能进行气焊气割作业。7.在禁火区域内,未经办理动火签证及未经消防安全部门的批准,不能进行气焊气割操作。

3.2工具设备安全使用技术

1 使用乙炔瓶和氧气瓶时,瓶底不允许垫绝缘物,防止静电积蓄引起爆炸。在使用时,乙炔瓶不可倒卧,氧气瓶必须直立使用。乙炔瓶挪动后,须静止20分钟后再使用,让乙炔慢慢溶解在丙酮里。氧气瓶和乙炔瓶都不得曝晒、雨淋,乙炔瓶瓶温不得超过40℃。不允许任何带电导体通过瓶体。冬季使用时,氧气瓶发生冻结,不能用棍棒敲击或明火烘烤,必须使用40℃温水解冻。2.气焊气割所使用的氧气、乙炔、丙烷及其他减压器应注意爱护,防止各种原因的损坏。发现压力表指针失灵应立即修理或更换,防止压力不稳或过高,压力过高会使胶管鼓开,发生事故,影响工作.3.所使用的胶管应经常检查,如发现裂纹、烧焦、刺孔、老化、漏气等应立即更换,以免漏气,发生事故。4. 集中供气的汇流排间要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并要严格遵守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3.3钢瓶的使用和管理

1.气焊气割所使用的氧气瓶、乙炔瓶、丙烷瓶、丙烯瓶及其他燃气钢瓶应按照有关安全管理规程进行分处摆放,应摆放稳固,防止摔倒,空瓶和实瓶应分开放置,氧气瓶和燃气瓶严禁放在一起。2.开启钢瓶时,要用专用手柄或专用工具,严禁用其他工具开启瓶阀。3.钢瓶在装车、卸车及运输时,应避免互相碰撞。氧气瓶不能与燃气瓶、油类材料以及其他易燃物品同车运输。4.现场使用的钢瓶应直立地面或放置到专用瓶架上,或放在比较安全的地方,并固定牢固,防止倾倒。5. 钢瓶在夏季使用时要放在阴凉地点或采取措施防止暴晒,冬季使用时如发生冻结、结霜或出气量不足时严禁用明火加热,只能用热水或蒸汽来解冻。

3.4 乙炔发生器和回火防止器的使用和管理

1. 制造乙炔发生器时,与乙炔接触的零部件不能用含量超过70%的铜、银及其合金。2. 乙炔发生器和回火防止器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和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移动式乙炔发生器不应放在室内使用,也不能放在锅炉房及制氧机、空调机等的吸气口附近和高压电线下工作。4. 移动式乙炔发生器夏季使用时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要防止暴晒;冬季要防止冻结,如遇冻结可用热水或蒸汽解冻,严禁火烤或锤击。在乙炔发生器附近不能吸烟和动火,以免发生爆炸,一般应距明火或高温热源10 米以上。5. 各种回火防止器应能安全阻火和泄压,发现失灵应及时修理或更换。6. 固定式乙炔发生器应安装在专门的乙炔站内,房屋建筑应通风良好,室内禁止一切明火。7.乙炔发生站的安全要求应符合TJ 一31《乙炔站设计规范》的规定。

4 应急处理 4.1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具体举例应急措施:①如焊渣引燃竹木等固体可燃物而引起的,对于这类火灾,可用冷却灭火方法将水或泡沫灭火剂或干粉灭火剂(ABC型)直接喷射在燃烧着的物体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至燃点发下或与空气隔绝,使燃烧中断,达到灭火的效果。②如焊渣引燃电器设备,应立即关闭电源,用窒息灭火法,用不导电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ABC型或BC型均可,下同)等,直接喷射在燃烧着的电器设备上,阻止与空气接触,中断燃烧,达到灭火的效果。③如焊渣引燃油类,同样可用窒息灭火方法,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直接喷身在燃烧着的物体上,阻止与空气接触,中断燃烧,达到灭火的效果。严禁用水扑救。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焊接过程存在潜在的危险,为此对从事该作业人员应严格要求,采取和遵循必要的防护规章制度和措施;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此类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技术操作证后方准独立作业;同时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焊接生产特点、焊接操作基本原理及焊接工艺、工具的安全使用;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实施防护措施,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发生事故。

参考文献

篇7

一、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反思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实验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常将对提高学生素质起重要作用的学生观察实验活动,视为科学课一般性程式化的教学环节。通常,教师都要不厌其详地讲解观察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再三叮嘱学生,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用不着动脑思考,即使完成了实验,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当然也就更不用去想还可以怎样做。如果教师既不分年级高低,也不论实验难易,尤其是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高、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即使督促学生完成了观察实验,也只能培养出不爱动脑思考,只会惟命是从的学生。因此,要以探索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相信学生,根据小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水平,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行设计简单的实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让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探索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观察实验的多种育人功能,使学生真正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以“启发引导学生自行设计简单实验”为突破口,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创造条件,给学生设计实验的机会。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按照《大纲》的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例如,教授《燃烧和灭火》一课时,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比较容易地总结出“燃烧需要氧气和可燃物”两个条件。但是对于“燃烧需要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燃点)”这个条件学生不易理解。怎样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呢?我们没有采用指令性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启发学生:“可燃物在氧气中会自己燃烧起来吗?”学生回答:“不会,要用火柴点”。教师引导说:“点燃火柴,除了在火柴盒上划,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呢?谁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实验方法?”学生经过讨论,想出了用放大镜照、钻木取火,把放有火柴的铁板放到火上烤。

为了让学生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的科学道理,我们变以往的教师讲解为学生设计实验。教师问“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假如缺少了一个,燃烧还能继续进行下去吗?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物品,自己设计出实验来研究”。课堂马上活跃起来。同学们有的用杯子罩住燃烧着的蜡烛;有的用火柴点燃纸片后,用剪刀剪去烧着的部分;有的把点燃的火柴砂土或水里灭火;有的则向老师要二氧化碳气体熄灭点燃的蚊香。经过研讨,学生们不仅明确认识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且自己总结出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适时点拨,是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思路。“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要比只教会知识更加有意义。在教改中,我们不仅为学生自行设计简单实验创造机会,提供充足的实验仪器和材料,而且注重适时给予学生科学的引导和必要的点拔,渗透实验设计的思路和科学的思考方法。例如,引导学生研究“两个磁极间相互作用”和“两个带电体相互作用”时,启发学生讨论“两个物体相互靠近,会有几种情况出现?”渗透“排列组合法”;引导学设计“水蒸气凝结”、“热传导”、“热辐射”以及“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等实验时,提示采用“对比实验法”;引导学生设计“雾”、“雨”、“霜”形成实验时,教学生用“联想”和“想象”做好模拟实验;当学生做“热对流”一课实验,当手头没有锯末时,让学生思考还可以用哪些材料代替锯末,学习“代替法。”

3.充分放手,营造学生主动探索的氛围。按照“领、扶、放”的步骤和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是许多教师成功的经验。然而在教学中时常发现,不少的教师虽然口头上承认应该这样做,但是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却不能够充分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去研究,去探索。总结教师们的心理,放手有“七怕”:一怕秩序乱,二怕学生玩,三怕仪器坏,四怕费时间,五怕学生不会实验操作,六怕得不出正确结论,七怕自己下不了讲台。因此,为了保险,还是手把手地领着学生走,这样既省事又省心。显而易见,这些教授由于习惯了“我是教你的,你要听我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自觉不自觉地墨守着成规。他们缺乏对学生的充分信任,缺乏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缺乏不耻下问、虚心请教的正确态度,缺乏对符合素质教育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学习、借鉴与探索,总之,还没有完全摆脱陈腐教育观念的束缚。

教师、学生的配合默契,教、学双边活动活而不乱,科学合理。课上教师满腔热忱地鼓励和对学生充分地信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努力把自己当做学习的主人,积极思考,遵守纪律,学习态度既端正又认真。尤其是教师教法的改进,如启发式提问促进了学生主动性的提高;适时适度地引导、点拨,以及教学趣味性的增强,保证了学生注意力集中,促进了他们动脑筋、想办法,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篇8

[关键词]消防车;配色设计;色彩调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178

1序言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是在传统的产品设计流程中引入了计算机,利用它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形图像技术来加速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周期。CAID涉及产品的造型设计、配色设计、材料与材质设计、制造与加工设计、人机工程设计、人机功效的评价与定量分析以及工业设计的其他方面等[1]。色彩是影响产品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产品的配色设计受到了各类产品制造商的重视。消防车是用于在火灾突发时灭火的主要工具之一,它的色彩搭配影响着消防员的工作效率,也影响着紧急状况下道路行人对消防车进行避让的情况[2]。目前三维设计平台的色彩工具仅仅支持最基本的色彩选择功能,而对产品设计模型的单独赋色要靠设计师手动完成。

大部分消防车的设计开发都是由技术工程师和结构设计师完成的,他们缺乏相关的配色设计知识,也没有有效的设计工具来帮助他们完成此项工作。消防车的零部件数量非常大,传统的配色设计及赋色方法效率非常低,无法考虑到多色调和的问题,这也会影响消防车设计的周期,延误产品上市的时机[3]。笔者研究了设计师对消防车进行色彩选择和赋色的整个过程,并根据色彩调和理论提出了选择色彩的方法。通过笔者提出的方法,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在同时考虑两种,甚至多种色彩调和的情况下来为消防车选择合理的色彩方案。另外,笔者还根据色彩――零部件映射关系提出了新的赋色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迅速地为消防车的多个零件进行赋色,并根据这两种方法建立了新的消防车配色设计模式。设计师、工程师及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这种模式高效地对消防车进行配色设计。笔者还以这种设计模式为指导,以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为平台开发出了相应的设计工具集。

2消防车的色彩选择方法

21消防车配色设计

消防车因其灭火原理和所使用灭火材料不同有不同分类,也因其实用场合和适用火灾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如何根据消防车的构成部分、使用场合来设计其色彩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通常来说,消防车属于紧急情况用车,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因此,消防车的色彩搭配中一定要有能起到警示作用的色彩。而在紧急情况下执行任务的专业消防员都会因为火灾而精神紧张,如果由临时性的非专业消防人员执行灭火任务,其紧张程度会更严重,如何通过配色设计来缓解灭火人员的紧张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要点[4]。

由于国家标准的要求,消防类汽车颜色一般以红色为主色。红色本身就能让人血液流动加速,进而产生冲动,因此,在辅助色和其他部件的颜色不能再使用高纯度的暖色调颜色。低纯度、低亮度的冷色调颜色,如蓝色、绿色或中性的黑色都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人产生安静,具有一定的稳定情绪的作用。消防汽车整体车身的色彩搭配应该以红色为主色调,辅助搭配其他冷色调颜色,这样也能使整体的车身效果更加符合人的审美要求,进而使人产生愉悦的使用体验。

22色彩调和原则

色彩调和指通过面积大小、色调明暗等方面的调整,使得两种或多种不同的颜色相互协调,以实现符合人类审美的色彩搭配方案。传统的色彩调和理论包括孟塞尔色彩调和理论(Munsell Color Harmony Theory)、奥斯特瓦尔德色彩调和理论(Ostwald Color Harmony Theory)、孟-斯宾瑟色彩调和理论(Moon&Spence Color Harmony Theory)等。在色彩空间选择两种或更多色彩进行搭配,以达到色彩调和时应该遵循特定的几何关系。同时这些色彩也应遵循特定的位置关系法则[5]。这些特定的法则指把纯度环和色立体的几何特征与色彩之间建立映射,以建立几何特征与色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为某个配色设计对象选取多个调和色彩。传统的色彩调和关系的特征包括两色调和、三色调和和四色调和,调和色彩的相互关系如下表所示。

23色彩选择方法

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时,色彩的数量不应该太多,最好保持在四个颜色之内。因此,消防车的配色设计可以通过传统的色彩调和理论来有效地完成。在色彩空间中,每个颜色都有其特定的位置,为达到色彩协调,可选择另外两种或更多的搭配颜色,可以通过色彩调和原则来确定。在计算机辅助配色设计系统中,应该首先建立图形化、易于观察的色立体空间,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之上显示出那些根据色彩调和理论,遵循某种数学表达式的多个色彩。

在进行配色设计的过程中,只要设计师选择了某个颜色作为主色调,那么就可以得到该颜色的精确位置,计算机辅助配色工具也就能根据特定的数学表达式计算出所需的其他颜色,然后再利用图形技术将其显示在色立体中[6]。例如,当设计师选择两颜色夹角为120°的调和方式,选择红色作为消防车的主体颜色,那么该工具就能选择出具有适合的纯度黄色作为消防车的辅助搭配色,并将其赋予设计师已选中的零部件。同时,该工具也可以计算出其他可以与红色形成协调效果的颜色,并把它显示在色立体空间中。工具计算得出的每一个颜色都会根据设计师所选择的色彩调和原则确定,其相对于第一次选中的主色调的位置是由相应的调和原则计算而来的。该工具经计算所得出的调和色会根据用户初次所选择颜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当所有的选择操作完成,该工具会根据计算所得的颜色加上初始主色为消防汽车进行赋色。色立体空间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设计师可以随意地移动、旋转、缩放色立体模型,以更清晰、更详细地观察所选颜色。

在传统的配色设计方法中,设计师往往是通过为单个零部件进行赋色,然后再观察整体赋色效果,这中间要经过多次的调整,且对配色效果的决策非常主观,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再操作性。笔者提出的色彩搭配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设计师在确定了主色彩基调之后能快速、高效地选取其他搭配颜色,以最终确定色彩搭配方案,所开发的工具能有效地提升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对于一般不具有色彩搭配知识的工程和技术人员来说,此配色工具也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配色设计方案。

3消防车的赋色方法

31映射关系

色彩与消防车零部件之间的映射关系与产品设计的树结构类似,映射关系通过消防车的数字模型与色彩数据建立。映射关系包括一个根节点、一些色彩节点以及零部件节点等。根节点位于最上层,色彩节点位于第二层,零部件节点位于第三层。第一层为第二层的父层级,第二层为第三层的父层级。所有属于同一父层级的零部件拥有同样的色彩特征,色彩特征决定了色彩节点的数据。根据节点的名称为配色设计文件的命名。色彩节点的命名为色彩的名称,其附属数据是零部件的名称和数量。零部件节点以零部件的名称命名,与其相关的数据是它所属的色彩节点信息。在配色工具启动时,软件系统读取消防车的数据模型中的色彩数据和零部件数据,这些数据包括色彩的数量和名称;零部件的名称、数量和所属的色彩层级等。在系统启动后,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对色彩搭配方案进行调整,以确定映射关系时,色彩与消防车零部件之间的映射关系是由系统随机建立的。

32赋色过程

在设计师完成配色设计后,系统重新读取消防车的数据模型,并首先更新其色彩节点的数据。设计可根据色彩来寻找或搜索某个拥有此色彩的零部件,并可以通过鼠标的操作将零部件移动到另外的色彩节点之下。此时,移动后的零部件就拥有了它所属的新色彩节点的数据,通过这种方法,设计师可以迅速地为消防车进行配色设计。

4消防车配色设计过程

笔者开发的配色工具包括两个模块:色彩选择模块和赋色模块。色彩选择模块根据色彩调和原则为设计师提供配色方案。赋色模块根据色彩与消防车零部件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赋色功能。色彩信息通过色彩选择模块传递给赋色模块。赋色模块将数据转换为三维造型设计平台数据,并建立色彩与零部件之间的映射关系。它还可以用来修改零部件的色彩信息,图1所示为配色工具的框架结构。

设计师首先确定消防车配色设计文件的零部件数量,并同时确定色彩节点的数量。之后就可以编辑色彩与零部件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此过程中,设计师可以直接利用鼠标对零部件节点进行移动操作,使其位于色彩节点之下。配色工具根据色彩调和原则提供了不同的配色方案供设计师选择。在设计师选择了主色调之后,配色工具会进而计算相应的辅助色,并在色相环上显示其位置。设计师也可以根据调整色彩位置对色彩进行微调,直至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图2是利用配色工具对消防车进行配色设计的工作流程。

5案例应用

为了验证论文开发的计算机辅助消防车配色设计工具,笔者基于论文的研究成果开发了相应的配色工具,并在某消防车配色设计车间进行了工具有效性的验证。图3所示为该厂生产装配的某型消防车,配色车间的设计师利用笔者开发的工具对消防车的三维模型进行了配色设计,并取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在整个配色设计的过程中,该工具的人机交互设计也深得配色设计师的肯定。

6结论

本文研究了计算机辅助配色设计理论,并基于研究成果开发了相应的配色设计工具。以某型消防车的配色设计过程为例,验证了该配色工具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工具实现了高效的色彩选择和赋色过程,提高了设计师、工程师和其他工程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该工具的普及和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利用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开发效率,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收益。

参考文献:

[1]吴闻宇,崔天剑,沈征产品色彩的情感表达[J].包装工程,2010(16):42-44.

[2]Wang Ke,Yu Suihuai,Yue Wande and Lu ChangdeColor Design System for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J].Journal of Computer-Aaided Design & Computer Graphics,2004(16):1425-1429

[3]Gao MinFundamentals of Artistic Form for Mechanical Products[M].Beijing:Academic Books and Periodicals Press,1989:131-134(in Chinese).

[4]李栋,宗慧超,徐兰萍,等基于ICC标准的印刷色彩管理色域映射意图自动选择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9(12):91-94.

篇9

关键词:消防联动质量检测;采取措施

中图分类号: D035.3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掀起了一股建筑的热潮,建筑功能的多样化,以及建筑内部电气系统和设备种类的增多,对消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内部线路的复杂性,使得建筑的火灾隐患增大,一旦有灾情发生,在人员疏散和扑救火灾方面就会出现一些困难。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通过及时探测火灾和自动报警,又能根据火灾的位置,及时发出灭火信号,启动灭火设施及时灭火,有利于减少财产损失,保证建筑设施安全。

1.消防联动质量检测的现状

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已经在我国许多高层建筑、宾馆、商场、公共娱乐场所等普遍应用,对于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中消防联动系统而言,其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联动设备动作的不规范问题,一次报警和二次报警,其联动设备动作是不同的。再是采用不同的规范对防火门和防火卷帘两侧的探测器进行设置,防火门和防火卷帘在感烟探测器的警报响起之后,其动作时不一样的。又由于对于自动报警的研究分析面过窄,导致无法对故障原因进行全面的了解,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另外,企业管理者往往容易忽视日常管理,因为管理不善,导致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灭火控制、防火门、卷帘门控制、排烟、正压送风控制等出现问题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平日经常性地对系统进行维护,可避免系统的损坏,防止险情发生时系统的缺陷,所谓“防微杜渐”就是这个道理。

2.消防联动系统质量检测要点分析

2.1联动控制的原则及原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原理是:火灾发生初期,现场的火灾探测器将检测到的火灾信号,以电信号方式通过传输网络传送给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处理,进而对信息进行分析,确认火灾发生后发出报警信号,方便人们采取措施。当确认火警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应实现下列联动功能,即接通着火层及其相邻上、下两层的消防广播,接通警报装置,启动、停止消防泵、喷淋泵、喷雾泵等,启动、停止排烟风机和加JE送风机,切断着火层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点亮应急灯和疏散标志灯以及打开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电动排烟阀和加压送风阀等动作。联动控制原则可就地铁火灾进行分析得出:(1)发生火灾时地铁全线要根据指挥中心命令统筹安排,站台着火时指挥列车避免在着火站台停靠,并要求行驶中列车在未发生火灾站台就近停靠。(2)若列车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应尽可能将列车驶人前方车站,在前方车站疏散乘客,利用车站的消防设施灭火或排烟。(3)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首先要保障人员安全撤离,因此需要首先通过应急广播、应急照明、开启送风排烟风机等措施为乘客疏散创造一个安全的通道。(4)应急疏散与灭火救援应协调统一。

2.2质量检测项目

质量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源以及消防控制室及火灾报警控制器。检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路的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系统的接地、管线的安装及其保护状况,每个回路检测,检测火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状况、安装质量、保护半径及与周围遮挡物的距离等,进行模拟响应测试,并按比例抽检。交流电源规范要求火灾报警控制器主电源采用专用消防电源,或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不能与日常用电合用,包括控制室监控电源、

空调电源。防控制室规范要求消防控制室的标志应齐全,消防控制室入口处应有明显标志,塑料、金属控制器主电源要有明显标志、保护接地要设明显标志、控制器及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端部应有明显标志,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有明显标志,消防联动控制盘面应有明显标志。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控制器柜内导线要求布线美观,绑扎成束,导线编号端子压接导线小于2根。

3.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及其采取的质量检测措施(以及部分重点内容)

对于地下车站火灾联动控制可采取以下措施:(1)保证在高峰客流发生火灾事故的情况下,6分钟内将列车上乘客和站台上的候车乘客及工作人员疏散完毕;(2)当设备及管理用房发生火灾时,关闭火灾区域的送风系统,由该区域的事故或排烟风机将烟雾或有害气体经风井排至地面。(3)组织乘客最好从远火端楼梯疏散,降低危险性。对于区间隧道火灾情况,可按以下方法解决:(1)应立即启动环控风机进行通风、排烟、降温。(2)列车中部发生火灾,且人员需往列车头尾两端分别双方向疏散时,离列车近的车站应排烟,而离列车远的车站则应同时送风;当列车此时恰好位于区间隧道中间时,应往列车的行车方向进行送风、另一端同时排烟。(3)无法判断列车上火灾位置时,按列车中部火灾模式组织疏散和采取环控模式。

另外施工前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维护处理也很关键,施工前, 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应施工要按照已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不得随意进行变更。确需变更设计时,由原设计单位负责更改,并报审批部门批准。在施工开始之前,监理人员应该对施工中运用到的材料、设备及其相应配件进行全数检查,确保各材料、设备、配件均为合格产品,一旦检查出不合格的产品,一概不得使用。施工单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应清晰且不易退色,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2根,电缆芯和导线,要留有大于200 mm的余量。控制器的主电源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并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与其外接备用电源之间直接连接。控制设备中还要针对以下方面进行控制,其中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中报警系统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声器功率不小于3瓦,任何部位距离不大于25米,声压级高于背景15分贝。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查管网的安装、连接、设置喷头数量及末端管径等,日常护理方面,因为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 会有大量的灰尘吸附在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的电路板上。灰尘过多会影响电路板散热, 在潮湿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发生短路, 所以定期清洁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还应定期使用专用电池测试仪测试电池, 及时更换失效电池,保证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的安全供电。检查水流指示器和信号阀的安装及其功能,检测报警阀组的安装、阀门的状态,各组件及其功能,检测喷淋头安装、外观、保护间距和保护面积及与邻近障碍物的距离等。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所处的环境不同,面对的干扰因素也会不同,影响其正常运行的因素较多。要提高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最主要的是要抑制干扰源和阻断干扰耦合通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硬件措施、接地和屏蔽措施、滤波措施。在选择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管理、操作维护人员的时候要选择那种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过硬、处理突发紧急事件能力强的的人,而且还要经过的专门的培训或者取得相关的资格后才能上岗。

3.结语: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可见,消防联动系统对于突发灾情的重要作用于维护建筑的安全有重大意义。建筑企业要将建筑本身的安全作为建设工作的一大关键点所在,因此,消防联动质量自然是检测的主要方面,企业本身可通过了解消防联动系统的检测原理,熟悉质量检测项目,把握好检测要点,进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检测,并且定期做好消防联动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建设放心安全工程。

参考文献:

篇10

Abstract: For now the defects of fire monitor’s location technology in large space building, the binocular stereovision is applied to orientating fire in these buildings, the problem of real-time of fire monitor is well solved,having very high use value.

关键词:高大空间建筑双目立体视觉火源定位

Key Words: Large Space Building, Binocular Stereovision, Fire Location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民用建筑类型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高大空间建筑日益增多。高大空间建筑由于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和使用功能的复杂性,导致其防火分隔很困难,常规的灭火设施功能难以施展。针对这一情况,人们对适合于此类建筑的灭火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有相关产品(智能消防炮)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目前消防炮定位技术主要集中在红外线、紫外线火灾探测器的扫描搜索定位以及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进行火灾空间自动定位,这一方法是利用安装在炮管上的单目摄像机进行扫描定位。然而这两种装置完成对一个火源的定位,需要把探测器调整到两个理想位置,硬件调整所需时间较算法实现所需时间要长的多,因而系统定位过程所需时间主要花费在探测器位置调整上,因而具有明显滞后性,不符合火灾扑救实时性要求[1]。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采用双目立体视觉定位技术来实现火源定位来弥补滞后性问题,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2.双目立体视觉定位基本理论介绍

2.1双目立体视觉原理[3]

双目立体视觉(Binocular Stereo Vision)是机器视觉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基于视差原理并利用成像设备从不同的位置获取被测物体的两幅图像,通过计算图像对应点间的位置偏差,来获取物体三维几何信息的方法。己知两摄像机之间的位置关系,便可以获取两摄像机公共视场内物体的三维尺寸及空间物体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2.2摄像机模型

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二维信息,要想根据这个二维信息得到物体实际的三维信息,就要建立图像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之间的映射模型。本文用经典针孔摄像机模型来描述这一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XWYWZW为世界坐标系,XCYCZC为摄像机坐标系,xy为图像物理坐标系,uv为图像像素坐标系。

图1 摄像机针孔模型

上述模型存在以下关系:

(2-1)

M1为内部参数矩阵,M2为外部参数矩阵。

2.3双目立体视觉三维测量原理

双目立体视觉三维测量是基于视差原理,图2所示为简单的平视双目立体成像原理图,两摄像机的投影中心连线的距离,即基线距为B。两摄像机在同一时刻观看空间物体的同一特征点P,分别在“左眼”和“右眼”上获取了点P的图像,它们的图像坐标分别为Pleft=(Xleft,Yleft),Pright =(Xright,Yright)。假定两摄像机的图像在同一个平面上,则特征点P的图像坐标的Y坐标相同,即Yleft = Yright ,则由三角几何关系得到:

(2-2)

图2 双目立体成像模型

则视差为:D =Xleft-Xright。由此可计算出特征点P在摄像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为:

(2-3)

因此,左摄像机像面上的任意一点只要能在右摄像机像面上找到对应的匹配点,就可以确定出该点的三维坐标。这种方法是点对点的运算,像面上所有点只要存在相应的匹配点,就可以参与上述运算,从而获取其相应的三维坐标。

3.双目立体视觉定位关键技术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摄像机标定、特征提取和立体匹配等部分,其中最关键的是摄像机标定和立体匹配这两项技术[2]。

所谓摄像机标定,就是确定摄像机内外参数M1、M2的过程,本文使用Zhang Z.Y.提出的基于2D平面靶标的摄像机标定方法[3]。

立体匹配其基本原理是从两个视点观察同一景物以获取立体像对,匹配出相应像点,从而计算出视差并获得三维信息。从各具特色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框架来看,算法有效性主要依赖3 个因素,即选择准确的匹配基元(决策变量)、寻找相应的匹配准则(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和构建能够准确匹配所选基元的稳定算法(求解过程)。

在本文中,考虑到火灾火焰定位报警这种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我们采用的匹配算法主要是局部匹配算法中的区域匹配法。区域匹配是直接对图像像素进行匹配,匹配结果不受特征检测精度和密度的影响,可得到较高的定位精度,使得区域匹配的鲁棒性有很大提高,同时也能满足实事性需求。匹配准则利用双目立体视觉中的极线几何约束条件。

4.实验平台

4.1硬件平台实现

采用陕西维视数字图像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系统开发平台方案搭建硬件平台,整个系统总体构架如图3所示。

图3 硬件系统总体架构

该系统介绍如下,用两部微型高清晰黑白工业相机获得火灾图像,该两部摄像机摄像机水平平行放置。经两路工业高清图像采集卡(MV-采集后送至台式电脑,该采集卡支持VB、VC、DELPHI二次开发,提供开发实例源代码。带软压存储软件,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利用安装在电脑里的开发软件(Visual C++ 2008 + OpenCV 2.0)来实现摄像机标定以及火源空间定位软件的开发工作。利用开发的软件计算出火源空间三维坐标后,电脑给机器视觉可精确控制运动高速云台发出指令,来验证定位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该云台可通过运动控制卡(内置)来精

确控制。控制范围水平面不小于-157度到+157度,垂直平面内不小于-36度到+36度,控制精度0.0129°,60步/s-1000步/s数字化加速度控制,运动速度可控可调,用于自动控制、自动跟踪、视觉仿真等机器视觉平台的搭建,可以二次开发。

4.2软件平台实现

OpenCV(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4]是Intel公司开发的开源计算机视库,它由一系列C函数和少量C++类构成,实现了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方而的很多通用算法,具备强大的图像和矩阵运算能力。它拥有包括300多个c/c++函数的跨平台的中、高层API,不依赖于其它的外部库(尽管也可以使用某些外部库),通过调用OpenCV算法库,研究者们可以在前人己完成的成熟算法基础上迅速开展自己的工作。作为一个基本的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开源项目,OpenCV可以直接应用于很多领域,作为二次开发的理想工具。

该平台基于 Windows7操作系统,利用Visual C++ 2008 开发了一个基于OpenCV2.0的火源定位系统。

图4软件平台模块功能图

图5是在本系统在OpenCV下生成的Tsukuba三维重建图,由此可见我们便可以借助三维重建的方法,达到对火灾火源空间定位。

图5 Tsukuba图相对的三维重建图

5.结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大空间建筑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高大空间建筑的火灾扑救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针对目前消防炮定位技术的不足,提出了双目摄像机立体视觉空间火源定位技术,将定位和联动独立开来,可以更实时地实现定点灭火,把火灾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侯杰,钱稼茹等.高大空间建筑火灾探测及扑救技术发展思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8,25(4):196-201.

[2] 原思聪,刘金颂等.双目立体视觉中的图像匹配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44(8):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