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理财最佳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理财最佳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理财最佳方案

篇1

不是指你挣了多少,而是指你有多少。而女性要把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多重角色扮演好,不仅要有聚财意识,更要有理智、科学、长期的理财规划。

本栏目欢迎《幸福》的读者写信或发来邮件进行理财咨询。

本期理财顾问:欧阳光

问:赵先生,男,39岁,妻子郑女士36岁,两人都是外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家庭年收入约18万元,单位办理了基本社保。孩子6岁,今年读小学。双方父母均退休,有退休金,能保障基本生活水平。家里有房有车,另有活期存款10万元,有股票、基金约10万元。但平时工作较忙,压力较大,股票、基金均没有时间打理。希望得到一份投资理财方案,保障晚年生活。

答:赵先生郑女士的家庭正处于家庭稳定期,收入不错,但在投资理财方面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外,仅有存款、股票和基金,风险意识不够,一生规划则稍显茫然。

理财的真正意义在于对一生的资金进行合理的、有规划性的安排。所以建议赵先生可请教专业理财人士对自己的家庭财务进行“健康检查”。就目前看来,赵先生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为家庭做一个合理投资的“菜篮子”,对整个资产重新进行配轩,既要考虑收益,又要考虑风险。因为赵先生和郑女士两人是家庭收入的“主力军”,却仅仅只有社保,这是明显不够的。

建议在建立子女教育健康基金和夫妇重大疾病险的同时,将可投资的资金的30%投资于房产,以获得稳定长期的回报;40%投资用于股票、外汇;20%投资用于银行定期存款或债券;10%留着活期储蓄,作为家庭紧急备用金。此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和资产结构的变化不断调整,以达到退休时获得财务自由的目的。

问:姜小姐是一家合资企业的白领丽人,月收入为3000元左右。工作一年来基本属于“月光族”,吃住与年过半百的父母在一起。目前萌发理财意识,同时下决心孝顺父母,不让他们为自己的将来担心。经计算,自己每月花费500元左右即可,可以存下2500元。打算给父母交月生活费300元,还打算替他们买一份保险,不知这样是否为最佳方案

篇2

关键词: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理财规划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老年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生理现象。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临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关注。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时,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1]根据养老保险的保险范围、保险水平、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三个层次。其中,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是职工个人依据收入情况和自身的需要而自愿参加的一种商业性人寿保险形式,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老龄化阶段即将来临,如何合理安排和规划个人养老保险既是个人理财的重点问题也是关乎稳定的社会问题。本文将着眼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提出相应的理财策略。

一、商业养老保险理财的功能分析

理财是指是根据个人的目标,同时考虑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合理制定投资组合、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继承及经营策略等财务设计方案的过程。在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今天,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规划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结合是应对养老问题的最佳形式。

1.提供了更多种返还计划的选择。商业养老保险丰富了社会养老保险的种类,相比之下,社会养老金只能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缺乏弹性,而商业养老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足按月领、按年领、还可以足一次性领取一大笔资金,如两全保险;有的还可以在按月领取的同时在到一定年龄时冉领取一部分养老金,如年金保险中给付的祝寿金、满期生存金。因此,消费者如果感觉每月或每年领取保险金很麻烦,或希望集中使用资金的话,在选择商业养老险的时候可以选择一次性返还的。

2.险种兼具储蓄与投资的功能。随着我国居民投资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不仅注重资金的升值,在通胀预期较为强烈的背景下更重投资。商业保险就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养老的功能,而足顺应市场补充了很多新功能,如:分红功能、最低保障收益、设立投资账户。而且商业养老险在购买的同时还可附带很多其他功能的附加险,如:医疗、意外、健康等,使消费者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保障规划,在满足养老需求的同时,也可兼顾其它各种可能的风险。使其可以根据白己需求的不同侧重点去选择。

3.提高了养老规划的保障水平。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政府行为,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它需要从大众角度出发,注重保障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因此从总体来看保障水平比较低。只能满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个人理财规划中只能作为最基本的保障,往往不能满足转移更多风险的需求。而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市场行为,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以及想要的养老保障设计养老保险。商业保险的缴费水平比社会养老保险高,相应的保障水平也高。并且用户可以灵活的选择保障程度。商业养老保险也可以当作一种强制储蓄的手段,帮助年轻人未雨绸缪,避免年轻时的过度消费,及早为老年的生活作好安排。

4.使理财主体更加多元化。社会养老保险只对参保人活着的时候有保障,而商业养老保险却在保障人生存的同时也对投保人身故有所保障,这样保障也可使自己的家人和后代受益。因此,如果消费者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或者想在身故后给家人留下一部分资金,就可考虑购买两全、或终身寿险。另外,社会养老保险虽然覆盖面相对较宽,但是一些边缘人群或特殊职业人被排除在社保之外,因此这部分人就需要购买商业养老险来保证自己晚年的生活。[2]

二、商业养老保险规划存在的主要误区

诚如前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赡养危机的认识的增强,使得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得到不断强化,且发展潜力巨大。但其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投保意识仍然淡漠。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加之国内保险业务恢复时间不长,以至于许多居民对保险认识度及信任度都十分有限。在全球人均投保率超过50%的今天,我国国民购买商业保险率还不到5%。即使是对未来没有安全感和保障感,绝大部分居民仍将储蓄作为其主要的养老依托,将投资目光锁定在银行储蓄存款上。和储蓄相比较,居民购买养老保险的现实意愿还不强烈,有效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存在很大空白。

2.对养老保险认识有误。由于投保人知识有限,对保险了解不够充分,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认识极其有限。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的混淆不清。实际上,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一支柱,其主要特征是低水平,广覆盖;有些居民认为自己拥有了社会保险就不再需要商业保险了。实际上社会保险只能提供一个最低保障,而商业养老保险则可以为其提供必要有的有益的补充,二者实际上是一个互补互益的关系;

3.商业养老保险险种规划不当。有些投保人热衷于购买一些投资类、分红类的产品,却忽略了保险最本质的保障功能。若为年老、退休后作打算,首选应是具有养老功能的重疾险等产品;同时,大部分投保人购买时机不当。许多人认为现在还很年轻,认为退休养老是很遥远事情。而实际上,人们年轻时,发展事业,收入在增加,有充足的时间和能力积累用以养老的资金。当年届不惑时,就会发现事业发展开始缓慢,收入增长趋于停滞,这时再考虑养老,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力不从心。而年老时对于充足养老金的需求就更加突出。当下许多年轻人却缺乏今天为明天做准备,青年为老年时做准备的正确理财思路。

三、商业养老保险理财策略的规划及设计

1.提高投保意识,明确商业养老保险的理财功能。对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老百姓,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应充分认识商业养老保险的理财功能,将社保和商业保险相结合是应对养老问题的最好方法。同时,保险公司也应当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做好对养老保险的理论指导和舆论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和强化人们的自我保障意识;利用各种媒介及宣传活动使其产品和服务深人人心。另外,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附加服务吸引投保人,例如养老保险可以为其提供免费体检或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及指导。

2.合理搭配商业养老保险险种。养老险是投保人按期缴付保险费,到特定年限时按照约定的领取方式、领取年限开始领取养老金。同时,有的养老险具有分红功能。养老险适合理财风格保守的人群。此外,市场上销售的个人保险产品中,万能险和投资连结险通过设立个人账户金额的领取方式,也能达到定期领取养老金的目的。由于现在进人加息的周期,传统型的低利率养老险已不具有竞争性。[3]

从总体来说,首先用健康保险做好退休后的健康保障。对于老年人来说,医疗保健费用才是真正的大宗开销。目前可以重点考虑重大疾病险、长期看护险和终身医疗保险这几类长期险。由于对投保年龄都有着一定限制,年龄越大保费越高,所以需要在年轻时早做打算。其次,可以用分红型养老保险为自己存下第一笔养老金。一来可以强迫储蓄,二是可以拥有部分寿险保障。最后,可以考虑万能寿险。万能险是一种专门设计的满足客户长期投资理财需求的险种。万能寿险偏重账户资金积累,而且部分提取账户资金的手续便捷、灵活、费用较低,因此可以用作个人养老金的积累和使用,较适合收入缺乏稳定性的中高收入人群。

3.合理确定养老保险金额。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养老规划来确定养老险的保险金额。首先,确定实际需求的养老金额,这取决于3个因素:寿命长短、现在的生活水平、通货膨胀的预测。假如某人预计60岁退休,预期寿命为80岁,每月的支出为1500元,则其将来需要的养老金额为1500×12×20=万元。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话,就还会多一些。其次,确定老年资金需求缺口。老年的资金需求可以从社保养老金、企业年金、养老金、固定投资收益、股息分红等渠道获得。消费者可以根据商业养老金在实际所需要的养老金额中所占比例来确定老年资金缺口。最后,确定实际的养老险保额。收入水平和资金状况决定了消费者所能承担的养老保险水平。

4.选择恰当的缴费方式、期限及领取方式。养老险的缴费方式有趸缴和期缴两种方式。由于期缴的养老险相对来说具有约束消费者储蓄的功能,所以投保人可以选择期缴方式。由于在相同的保额水平下,缴费年限越短,总的支付金额越少。所以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尽量选择较短的缴费年限。养老险的领取方式有趸领、期领、定额领取3种方式。趸领是在约定领取时间,把所有的养老金一次性全部提走的方式。期领是在一段时间内每年或者每个月定期领取养老金。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喜欢选择期领的方式,比较符合人们的习惯。定额领取的方式和社保养老金相同,即在单位时间确定领取额度,直至将保险金全部领取完毕。

总之,从最终用途上看,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一样,都是为了防范因年老带来的种种,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相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养老保险理财策略也将逐步完善,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必将越走越好。

作者单位: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史惠茗.商业保险在城乡养老中的作用[J].云南财经学院学报,2004(5)48-50.

篇3

    【关键词】: 工薪阶层  家庭理财   证券投资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居民的财产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投资理财的意愿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动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个人资产成倍增长,中国城市普通家庭有了更多的可任意支配收入。资金的剩余和积聚是居民产生理财需要的前提,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有了理财意识。然而,近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调低存款利率后,居民存款收益已经很低,公众都希望通过最优的储蓄和投资组合使日后生活有所保障。因此,理财需求开始升温。

    一、    家庭理财与证券投资

    家庭理财(Family  Finance)并不是一个新鲜词,简单地说就是开源节流、管理好您的钱(Money Management)。当今工薪阶层的家庭有一定的银行存款,还有可能买卖股票、债券,还可能给自己和家人买了保险。而在国外大部分人是请经验丰富的理财专家或顾问来替他们理财、节支开源。因为投资市场的变化和理财工具的复杂,使得理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人理智地选择了专家。在国外,理财个人理财服务(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简称PFS)正在蓬勃兴起。

    家庭理财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科学的运用多种投资理财工具结合、跨多边市场运作的综合性投资理财行为。家庭理财要求各类家庭,既要善于利用各类风险投资工具追逐高额的风险投资收益,又要善于运用各类避险工具的规避风险。

    家庭理财服务市场直接受到个人金融资产分配的影响。在许多新兴国家和地区,很大一部分个人资产仍是银行存款,而不像经济发达地区个人资产主要投向股票和共同基金。在美国,存款只占到个人资产的17%,其它资产都放在共同基金、证券和人寿保险上;而在较不发达的亚洲国家,存款占到多达80%。个人理财服务意味着将部分财富从保守和低回报的存款,转移到相对具有风险和高回报的证券等。尤其当经济稳定、通胀和利益可预测的时候,消费者就更愿意投资。

    二、    家庭理财中,证券投资要注意的问题

    人们总是将理财与投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投资”和“理财”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投资是战术,关注的是如何“钱生钱”的问题。而理财是战略,理财即管理财富,理财的核心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以实现个人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目标。个人参与理财计划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未来生活的保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财的内涵比仅仅关注“钱生钱”的个人投资更广泛。而投资只属于理财的一个子系统,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包括证券投资、不动产投资、教育投资、保险规划、退休规划、税务筹划、遗产规划等等。

    因此,我们在追求投资收益的同时,更应注重人生的生涯规划、税务规划、风险管理规划等一系列的人生整体规划。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在充分考虑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分析规划。首先,按照设定的生活目标及自身的具体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收支情况、各类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生活方案的设计,以达到创造财富、保存财富、转移财富的目的。其次,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分析,重点分析自身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财务情况以及自己对未来生活情况进行预测,经过分析后,制定符合自身的生活理财目标及规划。在以后的生活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变化不断修正理财方案的内容。

    前几年股市的赚钱效应使得许多人对收益高的证券投资方式很感兴趣,往往不看风险只认收益。这潮流中,老年人可能把所有的养老金都投资于股市,却忽视了风险;期货、非法集资等让人趋之若鹜,结果有的人购买期货赔钱,有的人集资被骗等等。近些年,随着理财新品的不断推出,一哄而上的现象屡见不鲜,各家银行基金卖疯现象可见一斑。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普通工薪家庭已经有很强烈的证券投资欲望,但是由于股票市场的不完善,证券投资本身的高风险性,很多工薪投资者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常常受到损失。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理财意识仍处于非理性期,理财意识从最初主要所谓“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过日子”发展到了盲目跟风、追求“快速致富的秘诀”的阶段。古代司马迁认为,占用了一定量的资本,选择了谋生、经营的行业之后,能否经营得好,发财致富,还取决于经营者的聪明才智。他说:“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能者可以积累财富,无能者已有的财富也会散失。随着“金融经济”时代产生及发展,金融工具大量涌现,层出不穷,个人和家庭资产中证券金融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个人理财的需求在范围上不断扩展的同时在时间跨度上也开始扩展到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我们更应该理性的对待理财和证券投资,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背景、及个人不同生命的周期,从人生不同阶段和家庭资产合理配置的角度理性分析理财活动和进行证券投资。只有把证券投资纳入整个家庭理财的大系统中进行规划,才能使得工薪收入家庭在维持家庭必要开支的情况下,又能在高风险的证券市场获得一定的收益。

    三、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证券投资策略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中,人的需求特点、收入、支出、风险承受能力与理财目标各不相同,证券投资理财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在实际家庭理财运作中,一个人一生中不同的年龄段,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亦非常重要。通常我们可以分六大阶段来考虑。

    阶段一、单身期:指从参加工作至结婚的时期,一般为2至5年。该时期经济收入比较低且花销大,是家庭未来资金积累期。  

    理财优先顺序:节财计划>资产增值计划>应急基金>购置住房。这个阶段的证券投资策略,如果工资水平比较高,可以适当投资证券市场,因为在这一阶段家庭负担不重,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所以如果能在股票市场获得高收益,为以后组建家庭打好基础。

    阶段二、家庭形成期:指从结婚到新生儿诞生时期,一般为1至5年。这一时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期。经济收入增加而且生活稳定,家庭已经有一定的财力和基本生活用品。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家庭建设支出,如购买一些较高档的用品;贷款买房的家庭还须一笔较大开支——月供款。  

    理财优先顺序:购置住房>购置硬件>节财计划>应急基金 。这一阶段证券投资策略应该较保守,可以购买些国债或货币性基金,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阶段三、家庭成长期:指从小孩出生直到上大学,一般为9至12年。在这一阶段,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学前教育、智力开发费用。同时,随着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

    理财优先顺序:子女教育规划>资产增值管理>应急基金>特殊目标规划 。在子女的教育投资和家庭开支还有剩余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中长期证券投资,购买成长性股票或基金都是不错的选择。

    阶段四、子女大学教育期:指小孩上大学的这段时期,一般为4至7年。这一阶段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猛增,财务上的负担通常比较繁重。  

    理财优先顺序为:子女教育规划>债务计划>资产增值规划>应急基金这个阶段生活开支比较大,证券投资应该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为主。

    阶段五、家庭成熟期:指子女参加工作到家长退休为止这段时期,一般为15年左右。这一阶段里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状态,子女已完全自立,债务已逐渐减轻,理财的重点是扩大投资。 

    理财优先顺序:资产增值管理>养老规划>特殊目标规划>应急基金  这个阶段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证券投资,不过也要为退休后的生活留出一定资金,避免投资失败影响晚年生活。

    阶段六、退休期:指退休以后。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是安度晚年,投资和花费通常都趋于保守。  

    理财优先顺序:养老规划>遗产规划>应急基金>特殊目标规划。这个阶段证券投资应该减少或者不投资,最多购买些国债。因为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低,不能承受证券的高风险。

    四、    家庭资产配量过程中证券投资策略

    目前对国内百姓而言保险、基金、债券、股票等产品中进行分配。由于这些投资产品的风险性、收益性不同,因此进行理财时,根据不同的年龄必须考虑投资组合的比例,不宜将所有的资金投入到单一品种内。对投资者而言,年龄越小,风险大的投资产品如股票可以多一点,但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性投资产品的投资比例应逐渐减少。在国外,有种观点是将财产四分法,主要分为不动产、现金、债券和股票。对于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投资组合,如25岁的话,理财师一般会建议这种组合:不动产占10%、现金占5%、债券占20%、股票占65%。

    因此,我们需要确定自己阶段性的生活与投资目标,时刻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不断调整资产配置、选择相应的投资品种与投资比例。而不应盲从他人的理财行为。

    家庭整体规划要注重长期效益。一些投资者受到利益驱动,只顾眼前的利益,不注重家庭长期利益,往往采取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短期行为,结果赔了个大出血。因此,家庭理财必须注重长期效益。通过理财对未来的长期整体计划,可以弄清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现在在何处(目前的家庭经济状况分析?)第二、是要到哪去(将来希望达到的经济目标?)第三、是如何到那里去(通过最恰当、最合适的方式实现这些目标?)通过对各个阶段家庭收支的合理有效支配,实现家庭资产最大化。同时,家庭理财也一定要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要合理划分高风险的投资(股票、期货、实业)和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储蓄、保险、房产、教育),不要因短期内过度追求投资而影响家庭生活水准,造成家庭财务危机。                                                                      

    因此,投资人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性格特征和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投资取向及理财方式。多作一些长期规划,选择一些投资稳健的产品,因为只有根据年龄、收入状况和预期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流存款,使之以不同形式组成个人或家庭资产,才是理财的最佳方式。

    家庭在投资理财中,一定要善于把握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考虑自身的资金实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选择何种投资方式,要从自己的经济实力出发,综合考虑自身的职业性质和知识素质。你手里只有数千元或者数万元钱,那只能选择一些投资少、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如、储蓄、炒股、国债等;而如果你手中有十万以上或数十万元钱,就可以考虑去购置房产,这样既可以居住,也可以用来实现保值、增值。

    然而,现实中不少人对一种投资理念可能烂熟于心,那就是:“分散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能赚钱。这也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财之道。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不少投资者却走向反面,往往过分地分散风险,使得投资追踪困难或“分心乏力”,自身专业知识素质跟不上,造成分析不到位,最终导致预期收益降低甚至出现资产减值的危险。

    又如,你是一名公务员,对上班时间有严格要求,你就不宜投身于股市;相反,如你具有一定的股票知识,信息也比较灵通,又有足够业余时间,就可以增加股市投资方式,因为投资股票尽管风险大,但收益也很大,是值得你伸手一试的。对于资金量较多的客户而言,有必要通过资产分散投资来规避风险;但对于资金不多的投资者而言,投资过于分散,收益可能不会达到最大化。具体操作时,建议集中资金投资于优势项目中,这样可能会使有限的资金产生的收益最大化。

    由于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具体投资理财中,就应立足当前,注重长远。一般地说来,投资能获取收益,但工薪家庭不应该将自己的全部资产全都用于投资。

    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工薪投资理财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可以说,如今个人投资理财正呈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每种投资方式和保值形态具有多重性,每个人的各自情况又有所不同,所以,工薪阶层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才能有益于个人资财的保值增值。在心态上要 “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能激进亦不可太怯懦”,远离赌场和彩票,谨慎对待期货等投机型产品。

    参考文献:

    [1] 钱海波,《论人理财目标分析与资产结构设计》,《财会月刊》,2005,9。

    [2] 叶蓓,《个人理财的业务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特区经济》,2005,3。

    [3] 包纯正,《个人理财新探》,《农村金融研究》,2005,7。

    [4] 穆利,《这边风景独好—个人理财业务浅析》,《商业研究》,2005,10。

篇4

1.1个人理财定义

个人理财是在既定的理财目标下,充分分析个人财务现状和风险承担能力,通过平衡安排各种收入与支出,选择不同风险收益特征、不同期限结构的投资组合,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其目标是价值最大化。这个定义包含理财的几个特性。首先,理财是一场持久战,理财作为实现人生目标的财务规划过程,要着眼于大的方向,从每个人的人生规划入手,因此合理的人生规划是理财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其次,基于长远考虑的理财,更多关注的是平衡,也就是所谓的价值,而并非价格的最大化。一些诸如个人理财就是“钱生钱”、理财要成功就得投资高收益产品的观念,从理财的角度来说都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1.2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中国理财产品市场逐步成长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市场来,人们越来越希望从这个有点虚拟化的市场分得一杯羹,尤其是一些辛苦了大半辈子的工人农民。随着这股热潮的愈演愈烈,内容丰富、风险各异的理财产品迅速诞生。面对众多的理财产品,一时间让投资者眼花缭乱,不知如何是好,结果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打不到点子上。再加上许多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远远不够,跟风现象严重,以至得不偿失,不仅达不到保值增值的初始目标,还给刚刚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带来严重冲击。

造成如此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错误地理解了理财的真正含义。由于普通市民并不具备投资金融产品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错把“投资”当作“理财”,其本质就是通过投资金融产品进行博弈,结果当然是“十赌九输”。拿现在炒得最热的股票和房地产来说,把钱押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虽然一部分在这轮牛市中获得相当可观的收益,但更多的是在牛市后期盲目跟风进入这个市场的,结果是输得体无完肤;而投资房地产的,这几年可谓是赚得钵满盆满,但是这笔巨额收益,并不是理财所得,而是“赌”回来的。一旦将来房价下跌,持房者没有落袋为安的,不但有可能重回起点,更有可能从盈利反过来被“套牢”。

可见,虽然理财是财富保值增值的最优选择,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以及居民对理财本质及其蕴涵的风险认识的不足,使得居民在投资理财时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无法尽情地享受成功理财带来的好处,同时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引导居民正确认识理财以及正确理财,就成为研究我国个人理财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探讨的就是这一要点,通过研究探讨,旨在使投资者对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上各种理财产品具备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正确而理性的投资,真正达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标;同时通过投资者的成熟来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进而保证我国的资本市场能够沿着快速健康而又稳定持久的轨道发展。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首先从我国个人理财现状出发,根据存在的问题来分析理财的本质和存在的风险,纠正目前投资者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理财的对策和技巧,使投资者对理财的认识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财;最后展望我国未来几年至几十年理财产品发展的新趋势并提出相关对策,使个人理财也能紧跟时代步伐。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取的是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一些经典理论以及具体事例和统计数字,使研究结果更加有说服力,也让投资者对理财市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充足的信心,从而更好地进行理财。

2个人投资理财现状分析

2.1概述现阶段我国个人投资理财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迅速增加。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在社会各类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由20世纪90年代的40%上升到本世纪初的60%,个人资产逐渐成为影响金融市场供给的决定性力量。个人手头的资产增加了,就需要对之进行整理保管以达到增值保值的目的,个人理财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必备的经济生活内容。

随着个人投资意识的增强,个人理财业务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尤其是在2006年新一轮大牛市开始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但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发展的阶段,国内居民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的步伐,对于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财务规划,合理配置储蓄、保险、证券、房产等投资品种上的资金,还缺乏一种比较全面和理性的认识。相当一部分人是仅仅依靠个人常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投资,或者干脆是采取盲目跟风的做法,这样,想要真正规避投资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难度相当大。

另一方面,逐渐扩大的消费群体、潜力巨大的市场,惹来了各路金融机构的垂涎。由各大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组成的大军已纷纷打出投资理财的旗号,向目标客户展示和推销其理财产品;许多国际性金融机构或者通过与境内机构合作的形式,或者利用推介会等形式向目标客户灌输其投资理念,不断对这个市场进行渗透。其目的无非是希望先发于人,以图通过服务模式、经营理念、品牌文化等质量要素吸引和发展自己的消费群体,抢占市场份额。

综合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正在兴起一个崭新的金融市场——个人理财市场,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再发展和居民理财意识的逐日加强,这个市场将拥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但是,毕竟投资者的理财意识还不成熟,也还欠缺专业的理财能力,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还跟不上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市场供需还存在一定的断裂,因此,决定了目前这个市场只能处于缓慢发展的状况。

2.2个人投资理财普遍存在的误区

可支配的收入越来越多,让老百姓逐渐摆脱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窘境,并开始有了理财的愿望和需求。可是如何打理好个人资产,目前可供选择的管道不算多,人们的认识和行为误区却不少。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会造成行为上的错误,最终影响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和人生目标的实现,因此笔者特别总结出以下几个比较典型的误区,分析其中的“误处”,并予于纠正。

误区一:对理财缺乏正确认识,将理财定义简单化。理财的概念这几年才逐渐兴起,很多人将理财简单定义为储蓄,将钱存在银行,而不懂得如何规划这笔财富使其增值。更多的人将理财看做投资,简单地理解为“钱生钱”,这种观念直接造成理财行为上的急功近利,风险也大大增加。许多人倾其毕生的储蓄,投资于股票市场,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下岗工人和退休老人,结果由于股票市场的不成熟及投资者的盲目跟风进出,不少人深深被“套牢”,非但财富没有实现保值增值,严重的连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

其实,理财的核心目标就是合理配置财富,最终达到保值增值。在理财时既要考虑财富的积累,又要考虑财富的保障;既要为获利而投资,又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个人理财首先要保证满足自己正常的生活需要,然后才是对剩余财产进行合理安排。另外,以为把钱存在银行稳赚利息就是最安全的想法也是不对的。储蓄存款虽然流动性强,风险小,但是综合考虑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税对收益的影响,这种理财方式不仅有可能带来零收益,还会使财富“缩水”。有人测算过:1987年的1万元储蓄存款到2007年实际只能买到价值2000元左右的商品。储蓄存款其实是风险厌恶型的人因不愿意承担风险而采取的极其保守的理财规划,但是这样又被动地担负了较大的贬值风险。要想获得超额收益,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况下,风险与收益呈正相关关系,关键看风险管理的措施是否得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同样也没有无风险的投资。一味地追求无风险的储蓄存款,就像把头埋进沙堆的鸵鸟,是危险和愚蠢的。正确的理财理念应该是兼顾风险与收益:在收益一定时,尽可能锁定和规避风险;在风险一定时,尽可能地争取最大收益.

误区二:买房就一定能升值赚钱。房地产最近几年一直稳中有升,加上银行利率又低,许多房地产投资者便应运而生,且好多人在房地产市场投资的比重极大。大家头脑中开始产生了一个错误理念:房产只能升值不会贬值。在造就了不少富翁之后,有些投资者甚至开始举债投资,购买多套房子以期望增值,于是出现了许多“负翁”。到后来更是出现了“以房养房”、“以租抵贷”等炒楼方式。房屋固然在升值,可是具体能够升值多少却是谁也无法确定,相反房屋的折旧却是每年都在发生的。然而这种做法在房产泡沫日趋严重,政府调控渐趋加重的今天也变得越来越不现实,目前的房价已处极端高位,再介入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先前的这批人先是随着央行加息,开始背负比以往沉重得多的还款负担,而房屋租金却一直都比较平稳,这就使得一些经济实力普通的购房者开始决定出售自己的其中一套房产,但随即开征的卖房营业税又使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房屋真能保值增值吗?诚然,在特定条件下,特定区域的房屋是能够保值增值的,可是如果将此泛化,称所有的房屋都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观点是极不正确的。尽管在目前我国还算好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房地产投资仍然可以说是比较好而且重要的投资管道,但是我们也要切记,风险永远伴随在房地产投资的高收益背后。随着房价的逐年上涨,风险也在逐渐加大,“以房养房”、“以房抵贷”将有可能面临房屋不能买掉的流动性风险、租金下降或租不出去导致成本难以回收的风险以及通货膨胀率高于房产收益的风险。而对利用贷款来买房的人风险则更大,因为在贷款的同时也就将投资的风险放大了许多倍,放眼国际,贷款投资房产失败是导致个人破产的重要原因;而日本、香港房地产泡沫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超负荷的过度投资,往往是财务危机的罪魁祸首。长期来看,随着房产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供应的加大,房产市场必将回归理性,房价也将会随供求关系的转变而有涨有跌,像前几年那样房产投机可以获取暴利是极不可能的。

一位被誉为“诚信可靠的房地产投资专家”的美国女投资者维娜·琼斯·考克斯这么说道:“房地产投资绝对不是一项适合所有人投资的项目,因此在决定投下大量资金之前,明智的人应当打下坚实的基础。”她总结了每个成功的房地产投资者必须遵循的五大步骤:加入一个房地产投资俱乐部或者协会之类的组织;真正确定你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决定何种投资方案最有效;获得相关知识和技巧,使自己的策略奏效;多出价。这些建议,值得目前近乎疯狂的投资者好好参考和借鉴。

误区三:随波逐流,盲目跟风,忽视自身的实际需要。这类人进行的是“人云亦云”式的理财,他们不明白要为自己理财的道理,看到别人买了哪些产品赚了钱,就跟着去购买相同的产品,甚至在可能的高收益刺激下,完全不理自身的资金现状去购买并不适合自己的产品。在投资学上,这被称为“羊群效应”,这在股票市场里最常见,看见别人纷纷投资股市,也积极跟进;听说某只股票最近很多人买,自己也跟着买进,结果往往是亏本或者被“套牢”。

虽然说理财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最终达到财务自由,可是一个大前提却是自己动手理自己的财,而不是单纯盲目地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要想充分体会成功理财的乐趣,就要从自己动手做起,多了解理财的相关产品,依靠自己的头脑判断购买品种,不要人云亦云。每个人对收益和风险的偏好都不一样,也就应该有不同的理财方案。每个人的财务状况和想要的生活状态都取决于自己,因此应当为自己的理财目标负责,按自身实际情况理财。

误区四:只做一次理财规划,一成不变地理财。有些人在确定初期理财规划的时候,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合理地规避了以上三种误区,在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后,接下来所做的就是把它丢在一边,等着获得预期收益。还有一些人在更换对比了几种理财产品组合之后,选择收益最高的一种,以为自己已经找到最佳的投资组合,没必要再做更改。诚然这两种做法确实能给投资者带来短期内看得见的收益,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不变的组合能否继续维持这种收益?

答案是否定的。理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们现阶段的理财其实就对未来的教育、医疗、失业、退休提前作出合理安排,而国家经济的发展、物价水平的变化以及自身收入水平的变化都会对这些既定的安排有所影响。再则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收益要求与风险承受能力。比如年轻时期的积累阶段,人们就愿意承受较高的风险去换取较高的收益,达到财富的积累;到了中年的巩固阶段,人们就换成了中庸的投资观念,保本加收益是最重要的目标;等到了退休期间,没有了收入来源,人们就不愿承受任何风险,而把稳定收入年金看作最重要的目标。因此,理财方案的制订,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随着社会、人生的发展而变化,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2.3理财风险面面观

收益与风险同在,这是投资的一般规律。我们无论投资那种理财产品,除了关注回报率之外,还要清醒地认识与之相伴的种种风险。说到风险,尤其是在投资理财中,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损失,实际上损失仅仅反映了风险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一种实际结果,而风险却是一个事前概念,它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是损失的可能性;它是未来结果(实际收益率)对期望(预期收益率)的偏离,即波动性。这样理解的话,人们的一切行为活动就无不和“风险”密切相关了。投资之所以有风险,就是因为人们无法预知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很多事情的发生可能会给自己的财富带来损失,比如说利率、汇率、政策的变化等等。因此,当你决定把钱拿来投资的时候,就要时刻警惕风险暗算了你的钱。在现阶段进入理财市场的人日趋增多以及理财产品日渐丰富的时候,伴随而来的是理财风险也越来越大,笔者将理财中较常遇到的风险统计如下,以供投资者参考。

(1)周期性波动风险,主要是指证券市场行情周期性变动而引起的风险。这种行情变化不是指证券价格的日常波动和中级波动,而是指证券行情长期趋势的改变,它可分为看涨市场(牛市)和看跌市场(熊市)两大类。在看涨市场,随着经济回升,股票价格从低谷逐渐回升并持续上升;在看跌市场,伴随着经济衰退,股票价格也从高点开始一直呈下跌趋势。许多投资者在进入证券市场并不考虑这一点,拿之前一段时间股市行情来说,相当一部分的人太过疯狂,对牛市持续时间估计过于乐观,没有意识到市场也有回落的时候,以至身陷股市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倾家荡产。

(2)市场风险,即证券市场价格上升与下降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证券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不同,其价格波动频繁,很难预料,尤其是股票价格时起时伏,变幻莫测,使证券市场的市场风险大于其它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真实资本投资市场的风险。证券的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人们对证券收益的预期和市场供求关系,而这些都是不确定的,随时都会因风吹草动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证券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增加了证券投资的风险。

(3)利率风险,即市场利率变动引起证券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利率上升,会打击股票、债券等的价值。其中,利率风险是债券的主要风险。当市场利率提高时,以往发行又尚未到期的债券利率相对偏低,此时投资者若继续持有债券,在利息上要受损失;若将债券出售,又必须在价格上作出让步,此时投资者无法回避利率变动对债券价格和收益的影响。就股票而言,利率的变化会改变人们对股票收益的预期和影响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股票价格的波动,由此观之,利率的变化也给股票投资带来很大风险。利率决定于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而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经常因种种原因而变动,因此市场利率也因之时高时低,进而波及到证券价格的涨跌,加大了证券投资的风险。

(4)购买力风险,也叫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货币会失去原有的购买力。如果投资的回报率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实际就等于赔钱。假设现时的通胀率是7%,银行存款利率是5%,那么一年前100元的东西现在要花107元才能购买,而如果当时把钱放在银行,现在只有105元,已经买不起一年前卖100元的东西了,这就是通胀带来的风险。购买力风险对不同证券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是固定收益证券(债券、优先股),因为其利率一般是预先规定不变的,不能因物价上涨而提高,故其风险较大。而普通股股票的购买力风险相对较小,当发生通货膨胀时,由于公司产品价格上涨,公司的名义收益会增加,公司净盈利增加,此时股息也会增加,股票价格随之提高,普通股股东可得到较高收益,可减轻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另外,长期证券投资的购买力风险较短期证券投资的大。

(5)政策风险,指政府有关证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法规、举措出台,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措施可能会造成证券收益的损失,这在新兴股市表现得尤为突出。经济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到公司利润、债券收益的变化;证券交易政策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证券的价格。2007年5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结果整个中国股市一度蒙上一层灰幕,也给还沉浸在数钱喜悦中的股民敲了一记重重的警钟。

此外,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投资者还会面临诸如流动性风险、企业风险、法律风险、汇率风险等等。流动性风险指投资无法在需要时适时变换为现金,如房产和私人收藏品就不易变现,流动性风险较高。企业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经营的好坏而产生的盈利能力的变化,使投资者的收益或者本金减少甚至损失的可能性。如果企业经营效率低下,无力保持其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盈利的稳定性,就说明企业的潜在风险很大,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也就很大。法律风险主要是指有些募集者采取欺诈、诱骗等违法手段发行证券,使投资者遭遇受骗上当的风险;或是有些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因不符合法律规定而宣告无效。汇率风险是从事外汇投资者所特有的风险,是指因汇率的变化而导致外汇收付者或外汇储备者资产价值变化的不确定性。

那么,对投资者而言,究竟要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呢?笔者认为,投资者应充分认识到“只要投资就会有风险”这个事实,在投资之前对投资产品的特点要有充分的了解,不要盲目预期过高。其次,投资者要了解自己,对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一个普遍的原则是“用闲钱去投资”,也就是说这部分资金即便出现了风险,也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此外,投资者还要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把理财当成一夜暴富的工具,要知道即便是长期投资,也不一定就会取得正的收益,还要看个人选择理财产品的时机和能力。

3详析个人理财对策

3.1成功理财的先决条件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只要是有关理财的话题,必然会提到这句颇具启发力的口号。不过,投资理财的能力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耐心学习,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笔者认为,要成为理财高手,首先要具备的就是以下两方面的素质。

首先,要培养理财意识。投资理财最重要的是有理财意识,有正确的理财观念才会赢得更多的财富。根据一个神奇的投资理财方式,如果你有261万元,只需要20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如果你有36万元,也只需要30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即使你每年只能存下1.4万元,40年后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这个神奇的理财方式是这样的:如果你从现在开始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如果将每年应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40年后,能积累多少财富?依据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出:1.4万元×(1+20%)40=1.0281亿元。40年后,你可以成为亿万富翁。由此可见,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是多么重要!

其次,要分析自身实际情况,为确定理财规划做好准备。第一步就是要对个人的收入和资产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目前的富余的现金和闲置资产;还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第二步是确定理财目标,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目标都不可能取得成效,有了理财目标就可以减少情绪化的决定,理性面对市场变化。理财的目标要合理,不能简单地设定为资产增值最大化,还应全面评估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以及债务偿付能力。第三步是明确投资期限,理财目标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之分,所以不同的理财目标会决定不同的投资期限,而投资期限的不同,又会决定不同的风险水平。

3.2个人理财的基本法则和技巧

有了上述先决条件后,接下来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制定适合自己的理财规划,下面有些理财的基本法则和技巧可供参考。

(1)没人是天生的理财高手,良好的理财能力来自于学习与经验的积累。常听人以“没有数字概念”、“天生不擅理财”等借口规避理财问题,他们把“理财”归为一种天生具有的能力。可是他们忽略了金钱问题乃是人生如影随形的事,尤其现代经济日益发达,每个人都无法自免于个人理财责任之外。现代经济带来了“理财时代”,五花八门的理财工具书多而庞杂,许多关于理财的课程亦走下专业领域的舞台,深入上班族、家庭主妇、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还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玩金钱游戏”的思想已经落伍了,投资者应该不断学习和积累理财经验,才能在充满竞争而又暗藏风险的理财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2)先养鸡,再下蛋。如今的确有不少人是通过投资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这并不代表谁都可以成功。很多人对基本的概念还没有搞清楚,就急切地想跳下水,往往是命在旦夕。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投资品种,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市场制度和交易规则,对于投资者来说,在进入市场之前,首先要了解与交易有关的问题,如果连游戏规则都不了解又怎能获梨呢?有的话也只能说是运气好而已。因此,在投资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市场的风险有一个把握,否则,只能是不断地向市场交学费,不断地打击自己的自信心。

(3)尽早投资,体验复利的魔力。投资要获利,一定要先行。就象两个参加等距离竞走的人,提早出发的,就可以轻松散步,留待后来出发的人辛苦追赶,这就是提早投资的好处。假设投资者20岁起就每月定期定额投资500元买基金,平均年报酬率为10%,投资7年就不再定投,然后本金与所获收益一起存入银行,到了60岁本利和为162万元;而假如投资者27岁才开始投资,同样每月500元,10%的年报酬率,整整花了33年的定投,到60岁才累积到154万!相比之下,早投资的获利要大得多,晚了7年投资,却要一辈子才能追回来。另一方面,投资一旦开始,就千万别停下来;时间越长,投资的效益就会越显著。假设投资者27岁都没有停止投资,而是继续坚持每月投资500元,那么,到了60岁时累积的财富将是316万,几乎是停止投资时2倍的收益。切记,时间是世界上最大的魔法师,它对投资结果的改变是惊人的。

(4)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投资,这是投资理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鸡蛋到底是分散放到若干个篮子里安全,还是集中放在一个篮子里安全,这实在是投资者们历来颇为争议的问题。收益与风险之间的矛盾和多空的争夺一样激烈,如何在风险最小化的基础上谋求收益的最大化颇为诱人。众所周知,投资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保值增值,而单一的投资品种风险和收益同样集中,持有多而散的投资品种又因为无暇照看以及无法保证齐涨共涨而难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组合意义重大。在实际投资中,投资者可以在一种资产类别中进行分散投资,也可以在不同的资产种类中选择多种投资方向,选择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投资品种构建组合,从而兼顾风险与回报。例如,一个股票占40%、国债占40%、定期存款占20%的投资组合,1996年至2003年间的平均年回报率为9.07%,高于100%投资于定期存款的组合;同时,其标准差(衡量收益率的波动程度)却远远小于100%投资于股票的组合。

(5)兜里的钱才是自己的钱。这句话还有一个说法,叫“落袋为安”。在投资过程中,很多人曾经都赚到钱,但到最后却又赔了进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要对自己的投资品种的优劣进行仔细分析,对该投资品种所能达到的收益率做到心中有数。很多人都试过这种经历,预期收益率是10%,可是却当收益达到15%的时候还不肯收手,结果一不小心行情逆转,收益率就降到10%以下,更有甚者还出现赔本的情况;如果在10%或者15%的收益率时就平盘,钱就到自己的兜里了。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困难。所以,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要时刻提醒自己落袋为安,不要因为过于贪婪而导致最后满盘皆输。

3.3合理理财规划推荐

既然理财是一辈子的事,就要及早认清人生各阶段的责任及需求,订定符合自己的生涯理财规划。理财规划应趁早进行,以免年轻时花钱如流水,到老时才后悔叹息。下面笔者将人生大体分为五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的特有性质提出相应的理财建议。

(1)学生时期:这一时期由于还缺乏收入,因此主要做的就是多接触和积累有关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若有零用钱收入应妥善运用,逐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切勿追赶时尚而形成不良消费习惯。

(2)工作初期:年轻人刚开始工作,往往消费起来没有节制,甚至成为“月光族”。所以首先应该从开源节流、资金有效运用双管齐下做起,切勿冒进急躁。单身青年应提高储蓄率,有计划地积累“第一桶金”,既为今后扩大投资奠定基础,也为结婚、置业做好筹划。同时可以拿出部分储蓄进行高风险投资,目的是培养投资理念,学习投资理财的经验。

(3)成家立业期:这个时期是家庭消费的高峰期,同时还要提前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理财任务比较重。此阶段的理财重点应放在合理安排家庭建设的费用支出上,那些有房贷和车贷的家庭,更要合理安排好个人信贷,逐步减少负债。如果还有积累,则可以选择较激进的理财工具,如偏股型基金及股票等,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

(4)中年期:此阶段的理财重点在于子女的教育储备金,每年可划出一笔钱存作子女教育基金,还可以有免税的好处。此时还要担负抚养父母的责任,因此医疗费和保险费的负担亦须衡量,应该加大人寿保险、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购买。就投资者本身而言,因工作经验丰富,收入相对增加,理财投资宜采取组合方式,可投资于房产,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也可以投资于股票、债券和期货产品,但都应以长线投资为主,毕竟这个时期已经经不起大起大落了;同时还要留足一部分活期存款充当家庭备用金。

(5)退休老年期:此时虽然是财务最为宽裕的时期,但考虑到老年人应以安度晚年为目的,因此理财更应该采取守势,毕竟身体和精神健康最重要。在这时期最好不要进行新的投资,尤其不能再进行风险投资。此外,购买必要的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不单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减轻下一代人负担的良好途径。对于资产比较丰厚的家庭,可采用合法节税手段,把财产有效地交给下一代。

财富是靠积少成多地逐渐累积起来的,平稳妥当的人生理财规划应及早拟定,才有助于逐步实现聚财的目标,为人生奠下有保障和高品质的基础。

4未来理财新趋势及新观念

4.1理财发展新趋势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及专家预测,未来10年中国宏观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8%,到2020年GDP总量将达到47000亿美元左右,人均GDP达到3200美元左右,按照世界银行2000年的标准,中国将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居民金融资产持续增长将为理财市场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虽然现阶段我国理财产品市场发展还不成熟,居民的理财知识和能力也还有待提高,我们仍然可以预测未来10年中国理财市场的发展将进入黄金时期。这既为居民理财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对居民理财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投资者很有必要把握理财发展趋势,早做准备,早定对策,使居民理财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首先,金融市场走向混业,投资者选择更多,咨询更方便。投资者只需锁定一家金融机构,就可以购买多种投资产品,省去了来回于多家公司的麻烦。国外正盛行的混业经营模式在中国悄悄加快了步伐,目前一些金融集团已经开始显现出混业的雏形,如中信集团,旗下拥有自己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银行等等,或许未来只要一张银行卡,就可以方便完成一切投资步骤。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混业的金融市场上,投资者可以得到来自银行、保险、证券等各方面的综合建议,而不需要像现在一样,投资不同的金融品种,所需的信息就需要通过不同的机构来完成,投资者获得信息的程序将大大简化。

其次,投资者将实现全面“专家导购”,各种人群都将有专属的投资顾问。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金融机构将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的理念,并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方案。以目标客户为基础,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新产品,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通过实行理财经理制和客户投资顾问制,打造专业的理财顾问队伍,充分发挥理财经理的人格魅力,主动为优质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成为金融机构吸引黄金客户的重要服务手段。

再次,未来理财产品将越来越多,品种创新步伐日益加快。目前投资者可以选择的理财产品已经十分丰富,但当金融市场实现全面开放与发展之后,各种风险级别不同、结构设计各异的产品会让投资者更加眼花缭乱。金融市场的放开,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大前提,由此而带来的存款和贷款的利率和方式等将由各家银行自行决定,这就意味着老百姓可以尽情“货币三家”。当前银行许多的信贷品种都是基于房产抵押的,未来则很可能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而得到改变,因为外资银行拥有先进的技术可以更好的评估客户,将有可能引起一股消费者信贷的风潮,届时由信用卡所引领的大额消费分期付款风潮将兴起并受到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追捧。同时,国内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股指期货也将推出,之后又还有可能衍生出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等,都将提供丰富而且全面的投资品种。

此外,未来投资者理财的方式也将发生变化,理财日趋便捷。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具备24小时服务功能的网上银行、基金超市等服务管道迅速发展,突破了面对面服务的地域和时空限制,极大地方便了投资者,增加了理财产品的附加价值,届时如何实现多种营销管道的联动服务将是金融机构提高理财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点。

4.2新理财亟需新观念

唯有顺势而为,方能有制胜之道。理财大环境的变化及发展的新趋势要求投资者必须“以变应变”,及时更新理财观念,以使自己的财富更加有效和快速地增值。

首先,投资者要着眼长远,理财也要遵循优质投资(相信专家)。一个全面开放的市场,也就意味着一个成熟市场的逐步建立,而在相对成熟的投资市场上,投机炒作的短期行为将越来越不受欢迎;相反,着眼长远,配合个人理财需要的投资行为会逐步为大家所接受。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理财是“马拉松比赛”,而非“百米冲刺”,它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在这样的市场上,专业理财机构的作用必将被重新认识。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达,专业的理财机构越来越多,理财服务也日渐多样化和个性化,有专业的团队为个人量身定制理财计划,控制风险,个人理财将更加具有保障。

其次,投资者不能奢求一夕致富,“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就是要求投资者要采取组合投资的方式,不能忽略投资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大开,我国居民的投资管道也愈来愈多,单一的投资工具已经不符国情民情,而且风险太大,于是乎“投资组合”的观念越来越受欢迎,目的既为降低风险,同时也能平稳地创造财富,即达到“以小博大”。投资组合的分配比例要依据个人能力、投资工具的特性及环境时局而灵活转换。值得注意的是,“投资组合”乃是将资金分散至各种投资项目中,而非在同一种投资“篮子”中作组合,有些人在股票里玩组合,或是把各种基金组合搭配,仍然是“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作法,当然依旧是不智之举。

再次,投资者应该建立全球化思维模式。全面开放之后,中国将和世界其它经济体一样,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而撕去保护膜的中国经济,很难在下一个金融风暴中保持平静,也不容易再次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浪潮中独善其身,“地球村”的概念逐步清晰,“世界公民”可能才是对每个人最正确的注解。那么,投资者就没有理由再把所有投资都维系在中国经济的身上。全球化资产配置是化解区域经济风险的最佳策略。“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理论同样适合于资产配置,由于资产类别和地区的多样化,在同等风险的情况下,全球投资组合应该比严格意义上的国内投资组合能带来更高的收益,或者在风险水平降低的基础上提供相似的收益。而一个全面开放的市场,又为这种全球化的投资和资产配置提供了机会。

此外,投资者还应该认识到一种新型的“另类理财”。如今,虽然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但依然赶不上看病住院的花费涨得快。有句话说得好:健康是福,只要身体健康,自然就能省下一大笔钱。正因为如此,人们的观念应该逐步改变,如果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而盲目地节约,什么钱都舍不得花,无疑步入了一种“贪小失大“的误区。不如将一部分钱投资与外出旅游、购买健身器材、合理饮食等项目,以减少生病住院的机会,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科学理财,即在健康上多做投资,唯有健康才是最大的节约。当然,这种理财观念再搭配购买保险,将给你的健康带来双重保障,而且保险的概念早已不仅仅是发生意外时获得补偿那么简单,分红型保险,储蓄型保险不仅使投资者的生活获得保障,也能使投资于保险的资金获得回报。

5结束语

5.1结论

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理财已逐步成为决影响和决定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有关投资理财的呼声和谈论声不绝于耳。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金融机构和宣传媒体都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向人们介绍、推荐各种投资理财的思路、模式和产品,真是方法多多,品种齐全,各有千秋。但媒体的宣传介绍往往有一点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那就是理财意识的培养和基本观念介绍。要使人们都能真正地成为投资理财的好手,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出发,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认识到投资理财与自己生活的直接关系,揭开人为地给投资理财蒙上的神秘面纱,使投资理财真正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本文正是先从这个点上出发,以我国的实际国情为大背景,在何为理财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理财观念上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然后才在此基础上层层展开研究分析,对个人理财的一些技巧法则做了详细介绍,最后总结了我国未来个人理财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虽属一家之言,相信对投资者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虽然理财环境日愈充满竞争与挑战,庆幸的是,在与中国金融市场经过几年磨合之后,个人理财发展的大趋势已然明了,投资者们也在创新迭出的理财市场里学会了很多。现在,当一个全面开放的金融市场即将展现在面前时,投资者更要把握住市场发展的趋势,为未来的理财生活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个人而言,人生就是自己最重要的企业,富翁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经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自己的理财理念与思路,设立长远规划的方案,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财风格,才可能创造出独特的人生财富。

篇5

关键词:家庭投资理财,行为分析,投资收益,投资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家庭投资理财是针对风险进行个人资财的有效投资,以使财富保值、增值,能够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不管是储蓄投资、股票投资,外汇、保险投资,由于投资品种日益增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尽相同,投资方法也很难完全掌握,家庭的资产选择、组合、调整行为均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本文对家庭的投资理财的这一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对家庭投资理财制胜之道和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家庭投资理财的实践有所帮助。

一、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进行家庭投资理财选择的必要性

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人数量与比例。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人也达到了数万元。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在众多的资产选择方式中,及时引导家庭利用资金市场的不景气,以较低的成本筹措社会游资,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进行理性投资,就是一种不景气市场条件下的资产选择策略。

如2006年前的中国股市十分低迷,有不少头脑清醒,有远见的投资者,敢以两分的利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和筹集未到期的银行定期存单,他们将存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并将贷款和借来的资金存入银行用于购买股票,由于投资机会把握准确,投资方式选择合适,结果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股市兴旺,他们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令人咋舌的高回报。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家庭对资产的选择标准大都是以带来近期新的收人或收人相对量的增加。根据财力和能力使投资多元化,但要避免盲目从众投资、借钱投资。金融投资工具大体分为保守型的如银行存款,成长型的如债券、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型的如期货、外汇、房地产等;精专业知识的如邮品、珠宝、古玩、字画等。尽可能地使投资多元化,但切记不要盲目从众投资,要发挥个人特长,尽可能多元投资,获得最大收益。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

当前,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现在家庭投资理品种主要有:

1.银行存款。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2.股票投资。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己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目标。

3.投资基金。不少人想投资股市,但是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最理想的方法是委托专家代做投资选择,这种投资方式便是基金。投资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将众多的、不确定的社会闲散资金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员按照资产组合原则进行分散投资,取得收益后按出资比例分享的一种投资工具。与其它投资工具相比,投资基金的优势是专家管理、规模优

势、分散风险、收益可观。家庭购买投资基金不仅风险小,亦省时省事,是缺少时间和具有专业知识家庭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工具。

4.债券投资。债券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较储蓄利息高,比股票风险小,对于有较多闲散资金、中等收人家庭比较适合。债券具有期限固定、还本付息、可转让、收人稳定等特点,深受保守型投资者和老年人的欢迎。

5.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是指房产与地产,亦即房屋和土地这两种财产的统称。由于购置房地产是每个家庭十分重大的投资,所以家庭要投资于房地产应该做好理财计划;合理安排购房资金并随时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以便价格大幅度看涨时,卖出套现获取价差。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投资房地产的好处是其能够保值,通货膨胀比较高的时候,也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时期;并且,可以房地产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另外,投资房地产可以作为一份家业留给子女。

6.保险投资。所谓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向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建立专门的保险基金,采用契约形式,对投保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需要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保险不仅是一种事前的准备和事后的补救手段,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保人先期交纳的保险费就是这项投资的初始投入;投保人取得了索赔权利之后,一旦灾害事故发生或保障需要,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经济补偿,即“投资收益”;保险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只有当灾害或事故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后才能取得经济赔偿,若保险期内没有发生有关情况,则保险投资

全部损失。家庭投资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扮资连结或分红等类型寿险品种,使得保险兼具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必要的。

7.期货投资。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交易所进行,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某一特定品质、规格的商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形式。期货交易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对期货交易的选择要谨慎行事。

8.艺术品投资。在海外,艺术品已与股票、房地产并列为三大投资对象。艺术品与其它投资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投资风险小。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其市场波动幅度在短期内不很大,所以投资者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安全性强。二是收益率高。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导致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升值功能,所以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但同时,艺术品投资缺陷也较突出:一是缺乏流动性,一旦购进艺术品,短期内不一定能出手,其购人与售出之间的期限可能长达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对于资金相对不太宽裕的一般家庭是不现实的。二是一般情况下艺术品的鉴别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不具有鉴定能力的家庭和个人还是谨慎行事。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组合

不管是金融资产、实物资产,还是实业资产,都有一个合理组合的问题。从持有一种资产到投资于两种以上的资产,从只拥有非系统性的单一资产变成拥有系统性的组合资产,这是我国家庭投资理财行为成熟的重要标志,许多家庭已经认识到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家庭投资组合追求的不是单一资产效用的最大化,而是整体资产组合效用的最大化。因为资产间具有替代性与互补性,资产的替代性体现在各种资产间的需求的多少。

相对价格、大众投资偏好,甚至收益预期的变动均可能呈现出彼消此长的关系。资产的互补性表现为一种资产的需求变动会联动地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投资品的需求变动,如住宅和建材、装修业的联动关系等。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不难证明,过多地持有一种资产,将产生逆向效应,持有的效用会下降,成本上升,风险上升,最终导致收益的下降。这不利于家庭投资目标的实现,而实行资产组合,家庭所获得的资产效用的满足程度要比单一资产大得多,这经常可以从资产的持有成本,交易价格、预期收益、安全程度诸方面得到体现。比如,市场不景气时,一般投资品市场和收藏品市场同时处于不景气状态,但房市、邮市、卡市、币市、股市、黄金首饰、古玩珍宝的市场疲弱程度并不相同,有的低于面值或成本价,有的维持较高的价格,也是有可能的,这时头脑清醒,有鉴别能力的投资者,会及时选择上述形式的资产中,哪些升值潜力大的品种进行组合投资,也会获得可观的效益。我国已有不少家庭不仅可以较自如地运用资产组合的一般投资技巧,在投资项目上注重资产澡的替代性和互补性,做到长短结合,品种互补,长期投资与短期投机互为兼顾,并且在市场的进人与退出技巧上亦能自如运用。自有资金与他人资金互相配合,从而使家庭投资理财的效益大力提高。这是效益较佳的资产组合方式。

资产投资需要组合,才能既有效益又避开风险,许多家庭已懂得这一道理,并付诸于自己的投资活动中,但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有不少家庭,只是单纯地将增加几种投资品种,缺乏内在联系的“凑合”在了一起,并不考虑资产间如何组合才能做到有比例地相互联系和相互结合。其实资产组合是优化家庭财产结构和资产结构,变短期的低收益资产组合为长期的高收益资产组合的一系列活动。有一部分家庭,以中老年家庭为主要构成部分,他们的资产组合中,投资意识不强,保值的意愿使其资产过份向低风险低收益的品种集中,比如储蓄可能占银行与金融资产的85%以上,证券投资的比重过小,其家庭的实物资产多选择有较强消费性质的耐用消费品,是一种较典型的低效益资产组合方式;也有的家庭,以年轻夫妇为重要构成部分,其家庭投资又过份向高收益高风险的品种集中,带有明显的追求投机利润的家庭投资组合,如过份投向股票、期货、企业债券、外汇等形式,甚至为贪图高利参与各类社会集资,一旦失手,往往可能血本无归。这也是一种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还有的家庭虽然也认识到了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道理,并开始按多品种,多期限组合投资项目,但对投资与投机的双重功能,相互关系,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分割与转换认识不足,以及自有资产与他人资产的关系处理上容易失误,这也是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

三、家庭投资理财的调整

资产的组合要长期且经常处于效益最大化的状态,资产的组合就不能只是短期的静态剖面,而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是对各种市场因素进行合理预期后,不断修正完善已实施的资产组合方案的过程。所以资产组合实际是一系列变动因素组成的函数,不断进行合理地有效地调整的依据是决定这一函数的基本变量是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家庭在占有信息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投资组合,信息的无限性与信息占有的有限性间的矛盾始终存在,资本市场的不均衡是经常的,均衡是偶然的瞬间的,这里存在市场预期的困难,此外,政府的干预更具有不确定性,我国投资市场的政府干预力度较大,有时干预的依据不足,随意性的主观存在,使家庭关注客观经济运行走势的同时,经常要揣测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干预,以此来决定投资组合与调整,比如我国股市的大起大落和其基本运行趋势,经常与政策的干预有关。

资产调整基本反映出家庭对自身拥有资产的均衡预期的要求,家庭在投资调整过程中,决定各种资产相互依存关系并合理构筑自己的资产需求函数时,首先要考虑资产构成的均衡状态,是以市场上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资产偏好,收益支付能力为依据,从中发现最优的资产构成及实现方式,其次是对资产变动进行合理预期,使效益不仅在短期内符合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原则,而且在长期运行中,也要使资产的效率最大,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资产选择

与调整理论:资产的组合顺序是,先选择无风险资产,再选择风险和收益都一般的资产,最后追加风险和收益都较高的资产投人,这样的资产调整是按照风险收益的要求进行的,符合资产组合的层次性,系统性要求,这样的资产调整是高效合理的。

确认家庭是投资市场的一个重要主体的地位,认识其投资行为正不断趋于成熟,赋予他们更多的投资品种的选择,尤其是从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不同方面拓展渠道和品种是政府从宏观角度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金融资产的多元化提供为例,在金融工具的提供上,在普通股之外,能否考虑增加优先股等种类,能否在现有国债的基础上增加品种,扩大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金融衍生工具,包括股票期货,指数期货,债券期货等也不应持拒绝排斥的态度,衍生工具有投机性强、风险大的一面,但管理得法,规范得当,还有降低风险的一面,发达国家对衍生工具的使用已非常普遍。

四、家庭投资理财如何获取收益:

现在,不少家庭投资理财收效不理想,有的甚至因投资失误和理财不当而造成严重损失。那么,家庭投资理财,到底如何进行,才能取得预期收益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一)、制订投资理财计划坚持“三性原则”—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所谓安全性,将家庭储蓄投向不仅不蚀本、并且购买力不因通货膨胀而降低的途径,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首要原则。所谓收益哇,将家庭储蓄投资之后要有增值,当然盈利越多越好,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根本原则。所谓流动性,即变现性,家庭储蓄资金的运用要考虑其变成现金的能力,也就是说家里急需用这笔钱时能收回来,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条件,如黄金、热门股票、

某些债券、银行存单具有较高的变现性,而房地产、珠宝等不动产、保险金等变现性就较差。

(二)、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和学科的知识。在进行家庭投资理财过程中,将涉及金融投资、房地产投资、保险计划等组合投资,因而,首先要了解投资工具的功能和特性,根据个人的投资偏好和家庭资产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风险大小不同的储蓄、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等投资工具,制定有效的投资方案,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减少损失。了解国家的时事动向,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家庭投资离不开国家经济背景,宏观经济导向直接制约投资工具性能的发挥和市场获利空间;同时,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得投资合法化,不参加非法融资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避税提高收益。

(三)、家庭投资理财要有理性,精心规划,时刻保持冷静头脑。

科学管理如何妥善累积人生各阶段的财富,并且将财富做有计划有系统的管理,是现代家庭必备的理财观。(1)建立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规模通常应该等于3个月或6个月的家庭收入,以防可能出现突发的、出乎预料的应急费用。流动资金的合理投资渠道应是银行的常规性储蓄存款、短期国债等可变现资产。(2)建立教育基金。当今高等教育的成本有着显著的上升趋势,如果现在预测的资金需求在十几年后可能会与实际的需要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得进行长期的资产积累,并保证资产免受通货膨胀的侵蚀。目前很多理财专家都推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您可以选择一股只有增长潜力的股票或偏股票型基金,每月定期购买相同金额,通过时间分散风险。(3)建立退休基金。在开始为退休做准备的早期阶段,投资策略应该偏重于收益性,相对也要承担较高的风险;而越接近退休,退休基金的安全性就越发重要,保险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大养老型险种投入。

(四)、计算“生活风险忍受度”,量力而投。所谓“生活风险忍受度”是指如果家庭主要收人者发生严重事故,家庭生活所能维持的时间长度。因而对家庭主要收人者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人身保险投保力度,尤其是家里有经济上不能自立的家庭成员,要为其做好一段时间的计划,以免在主要收人者发生意外时他们无法正常生活;此外,在正常生活过程中也要预留能维持3个月左右的生活开支,然后再选择投资,以备急需之用;同时,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而过度投资。

五、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

凡是投资都有风险,只是风险的大小不同而己,家庭投资亦如此。家庭投资理财可能遇到的风险: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一旦不利的影响或不利的结果产生将会对投资者造成损失。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由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如国家政策的大调整、经济周期的变化等;非系统风险主要由企业或单个资产自身因素导致。家庭投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指因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出台实施或调整变化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法律风险,指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进行金融投资而形成的风险。市场风险,指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风险。机构风险,指因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不善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诈骗风险,指家庭在投资过程中被人诈骗而形成的风险。操作风险,指家庭进行金融投资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形成的风险。

(一)建好金融档案。在家庭金融活动频繁的今天,众多的金融信息已经很难仅凭人的大脑就全部记忆清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有的银行存单和其它有价证券被盗或丢失后,却因提供不出有关资料,无法到有关金融机构去挂失;有些股民股票买进卖出都不记账,有关上市公司多次送股后,竟搞不清帐上究竟有多少股票,以至错失了高价位抛出并盈得更多利润的良机;有的将家庭财产或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凭据乱放,一旦真的出了事,却因找不到保险凭单而难以获得保险公司理赔,等等。

只要建立家庭金融挡案,这些问题就完全可以避免。建立家庭金融档案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入档内容。(1)各类银行存款和记账式有价证券存单姓名,账号、所存金额和存款日期及取款密码;(2)股票买卖情况记录;(3)各类保险凭据;(4)个人间相互借款凭据;(5)各种金融信息资料,如银行分档存款利率、国库券发行和兑付信息、股市行情信息等;(6)家庭投资理财方法和增值技艺的资料。其次,掌握入档方法。家庭投资额不多的,可专门用一个小本子记载即可;如投资较多,则应建立正规账册,区别类型,分别将家庭金融内容逐一记入,并将每次金融活动内容一笔笔记清;家庭有电脑的,则可发挥这一优势,将个人家庭金融档案存入电脑,以便随时检索。再次,把握重点问题:入档要及时,不能随便乱放导致金融资料散失;内容要全面,应入档的各种金融内容,都要完全齐备地进入档案;存档要保密,对存单(身份证、个人印章、取款密码等有关家庭金融安全的重要档案资料,要分别存档,电脑建档还应设置密码;资料要纳新,定期清理老资料,存入新资料,使档案任何时候都有投资参照价值;应用要经常,坚持常翻阅,常研究,籍以提高理财本领,提高投资效益,同时,防止存款到期忘记支取,避免家庭投资利益损失。

(二)、打造个人信用所谓个人信用,即个人向金融机构借贷投资或消费时,所具有的守信还贷纪录。它是公民在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通行证”。目前,居民建立个人金融信用,可采取两种办法:其一,利用银行金融创新机遇证明个人信用。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信用卡、贷记卡,持卡者守信还贷,就能建立起个人信用。其二,借助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个人信用。如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就为银行和个人提供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通过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咨询、评估及管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数据中心,为市民申办信用消费提供配套的个人信用报告。广大居民在进行冢庭借贷投资或消费时,应借助这样的中介服务,建立个人信用,取得向多家银行借贷的“通行证”。

(三)、家庭投资者要及时查明实际遇到风险的种类、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由于外部原因引起的风险,如存折丢失、密码被盗等造成的风险,应及时与银行联系挂失;如由于金融诈骗所形成的风险,应及时采取多方式、多手段进行摧收,直至诉诸法律,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造成的风险,应及时调整修改投资计划和投资方案,如利率下调,就调整储蓄结构;如资本市场不景气,就调整股票、期货、基金、债券结构。

结论:家庭投资理财是一项家庭中的系统工程,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来周密规划、精心搭理;要科学合理地掌握理财原则,扩大投资渠道,运用各种理财工具,科学组合、分散风险,走出理财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应。总之,家庭投资理财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强家庭理财的科学规划,建立适合自身的理财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金融机构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理财产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优化使用家庭的投资资金,提高其投资的收益率,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家庭家庭持有的资金,从而实现家庭财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才能真正使家庭投资理财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家庭投资理财ABC柯静时代金融2004年第11期

2.家庭投资理财之我见董雪梅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年第2期

3.家庭投资理财之道薛韬国际市场2001年第11期

4、家庭理财与保险投资张勤朴上海保险1998年第08期

篇6

有专家称,根据市场需要应运而生的组合式保险产品,除了可组合产品类型的宽泛外,不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组合也是一个趋势。另外,业内人士指出,银保合作市场潜力巨大,银保期缴产品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瞄准中端客户

近几年来,中国银保发展迅速,成为各家保险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银保成为险企业绩增长的生力军。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9年不到10年的时间里,国内银保保费收入从50亿元攀升至接近5000亿元,增长近百倍。仅从今年一季度看,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3547亿元,其中银保保费收入达到了1800亿元,撑起了国内寿险业的半壁江山。

银保占比不断攀升,银保产品不断创新。7月28日,中德安联推出国内首款专为银行理财中心客户设计的保险方案――“逸升优享”(分红型),意味着保险公司的售卖渠道又拓宽了一层,且填补了银行理财中心缺乏定制保险产品的空白。

其他保险公司同样看好银保的中高端客户。记者了解到,光大永明、太平、新华保险、金盛、信诚等保险公司也正在设立类似的财富管理部门。

高层逐渐稳定下来的新华保险,日前在业务架构中增设财富管理业务部。据新华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财富管理主要是依托公司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紧密合作,借助银行丰富的中端客户资源和银保销售理念,为客户提供需求导向型的、顾问式的风险保障和理财规划服务,从而帮助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

最近,该公司新推出的“荣享人生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产品,也是财富管理部在银行渠道面向中端客户推出的首款顾问式高价值型寿险产品。

可组合产品范围很大

在理论上,组合式的保险产品,不仅是对单一的保险产品进行简单搭配组合,还包括将不同险种条款的保险责任进行组合,主要目的是使特定的客户得到想要的保障。比如车险,它在实质上就是一款组合式的产品,它围绕车辆可能发生的各种损失进行设计,保险责任包括财产险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也包括责任险的第三者和车上人员责任险。

“如果客户想通过这一渠道买汽车、电视,只要政策允许,保险公司都可以将它们和其他产品组合起来作为整体出售。”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表示。

从这一理论出发,中德安联这次推出的产品只能算是小范围的组合,就好比在一家店中买了条裤子配了双袜子一样的组合,而实际上,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将更多不同类型、不同体系的产品组合在一起,是完全可以和可行的。

根据市场需要应运而生的组合式保险产品,除了可组合产品类型的宽泛外,不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组合也是一个趋势。“可能会出现一个独立于这三方之外的中介,比如理财规划师,这样就可能让一位客户同时购买到不同公司的产品。”郝院长打比方说,这个中介就好比是一个百货公司,而不同的保险公司则是这个百货公司里不同的专卖店,客户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店里选购想要的商品,然后一起结账。

而对于要如何选择产品,最好是客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毕竟这就是一种量身定制的产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巨大的市场空间

据相关专业人士介绍,从年初到现在,银行与保险的合作进入了最佳时期,出现了“高烧”现象,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意愿非常强,主要受几个原因影响:

一是投资市场的变化。今年上半年股市一直震荡下跌,房地产业进入了政策调整期,所以偏好投资理财的百姓更青睐于风险较低的银保产品。

二是保险越来越回归保障的功能,特别是今年银保渠道热销的分红险,基本没有什么投资风险,不像投连、万能险收益波动非常大。这种产品也比较符合大多数投资人的需求。

三是新会计准则实施对银保产品发展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今年以来,银保合作更加稳健,关键的一点转变在于:银保趸缴产品向期缴产品转变,这是一种由量到质的提高。一方面,在银行存贷差逐渐收窄的情况下,销售保险更能够产生稳定、安全的中间手续收入;另一方面,银保业务能够为银行锁定忠诚的客户群。相对于趸缴业务,期缴业务10年甚至20年的交费方式锁定效应更加明显,对银行主业的冲击也更小。目前,保险公司正在进行由趸缴向期缴转型,以及由3年至5年的期缴向5年以上的期缴转型。

篇7

关键词:金融教育;普及;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129-04

金融处于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它已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调节经济活动和促进社会发展中起到愈发重大的作用,并且已与社会公众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健康发展,关系一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而公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又是其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随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金融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金融产品也随之不断复杂化。与此同时,有关调查发现,社会公众金融知识不足、金融决策缺乏自信、理财能力较弱,从而不能有效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一形势下,对社会公众进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尤显迫切。

一、金融教育的作用分析

一般地,金融教育可分为专业教育和普及教育。本文所讨论的金融教育是指公共金融教育,不包括金融专业教育。

公共金融教育是指针对全体国民的金融知识和金融常识的启蒙和普及教育。具体包括:对金融服务接收者、消费者和投资人的教育,对潜在的金融服务接收者的教育,以及对国民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等。公共金融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教育人们正确运用金融知识、有效规避金融风险、改进理财模式、提高金融意识和信用意识、加强诚信建设等。

(一)金融教育的一般作用

首先,金融教育可以增加消费者的金融知识,使个体适应金融发展。当代社会,金融市场发展迅猛,新产品不断推出,金融市场不断繁荣和创新。对金融消费者而言,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化,他们一方面渴望通过金融行为增加财富,另一方面,面对众多的金融产品又显得无所适从。金融教育的缺失突显出消费者的相关知识储备明显不足的现状,他们难以面对快速到来和更新的金融时代。因此,在全社会普及金融教育,增加消费者的相关知识,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帮其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金融教育的普及在对个人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对金融市场乃至经济的平稳运行也有着积极的意义。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金融素养咨询委员会(PACFL)指出:“虽然危机的产生有许多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消费者缺乏金融素养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Klapper、Lusardi和Panos(2012)的研究也表明,消费者金融素养过低也是加速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这其中的金融素养低,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缺乏足够的金融教育而导致的。相当部分次级贷款借款人在贷款时并没有深入了解贷款有关的利率浮动情况,这导致在贷款利率上升之后,负债超过其自身的偿还能力,被迫违约。如果部分次级贷款借款人有一定的金融常识,那么可以有效抑制过剩和非理性的购房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危机的深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普及金融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和警惕,将是防范和控制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

(二)金融教育对个人金融行为及幸福感的作用

近年来,金融教育在美国十分盛行,并逐渐发展成一个全球性的运动。与此同时,关于金融教育的研究也开始被重视起来。对金融教育的研究,重点在于观察消费金融的课程是否可以增加学生的金融知识、改善其理财行为。研究表明,这些课程可以增加学生的金融知识。如果这些课程是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则更为有效。而且,较高水平的金融知识将改进学生的理财行为(Xiao、etal,2011)。也有研究显示,这些个人理财课程对理财行为有长期的正面的影响(Bernheimetal,2001)。不过也有少数研究没有发现这些长期效应(Cole&Shastry,2009)。还有研究考察了主观金融知识和客观金融知识对行为的影响。一项对大学生信用行为的研究发现,与客观金融知识相比,主观金融知识更能减少有风险的信用行为(Xiaoetal,2011)。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普及金融教育可以提升金融知识储量,并改进个人金融行为。进一步地,拥有良好的金融行为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一个热门研究课题,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将心理学的幸福感引入经济学研究(Clarketal,2008)。一项对美国大学生的研究表明,理财行为越好的人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越满意,而且该行为有溢出效应。良好的理财行为不但能够增加对自己财务状况的满意度,还能提升对自己学术表现甚至对个人生活的满意程度(Xiaoetal,2008)。

二、金融教育的国际实践

(一)国家战略下的金融教育――以美国为例

美国的金融教育定位很明确,即把金融教育看做美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一样把对国民的金融教育看得如此重要。

2003年12月4日,经国会批准后,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签发总统令,颁布了FACT法案(公平交易与信用核准法案)。在该法案第五项“金融扫盲与教育促进条例”中明确提出正式成立美国金融扫盲与教育委员会(The Financial Literacy and Education Commission),把面向美国国民的金融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法案。该条例指出,金融扫盲与教育委员会成立的目的就是通过实施金融教育国家战略,提高美国国民的金融教育程度。

针对国民金融素质存在的问题,美国为大力加强居民的金融常识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联邦20个机构共同协作提高政府官方网站的金融教育效果

2003年,美国通过金融扫盲和教育改善法案,由美国国会牵头,联邦20个机构共同协作,提供各类信息协助建立了政府官方网站mymoney.gov。它致力于向公众提供可信赖的金融信息。该网站针对年轻人、父母、研究人员、退休人员、雇主、教师等特定群体进行信息收集分类,以更好地服务不同的群体。网站提供多种材料、工具以增进人们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各类课程、简讯、小册子等也免费提供给公众。金融危机后,该网站进行了一系列重建,网站内容不断更新,提高了其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它帮助人们提高认识、识别金融风险,采取主动的行动,保护自身利益免受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欺诈等带来的侵害,对处于不同人生和发展阶段的个人和企业都有帮助。

此外,澳大利亚政府还以消费者和金融教育特别行动小组为依托,成立了金融消费者教育基金会(The Financial Literacy Foundation),开设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教育网站,向消费者提供关于理财管理、合理避税、投资工具选择、退休金安排等方面的知识。它还提供各种计算工具,让消费者可以对自身资金安排状况健康度及理财资金安排等进行测算,并提供直观的结果供公众做出决策。同时,网站还接受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机构服务的投诉和建议,对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活动中暴露出的知识盲区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及时调整和逐步完善持续开展着的金融消费者教育。

2011年3月,澳大利亚国家金融素养战略出台。该战略有四大支柱:一是通过学校和其他途径的教育提高金融素养;二是提供独立可信的信息和工具,并给予持续支持;三是完成积极的行为转变;四是与多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促成最佳的社会实践。

三、我国金融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金融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也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例如,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编发了金融知识普及性读物《金融知识国民读本》;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青春共建促和谐”等活动。中国银监会自成立以来坚持视开展公众教育为重要职责,率先设立公众教育服务区,并开设“公众教育服务网站”;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银行业公众教育服务日”等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证监会专门设立了投资者教育办公室,保监会从人身保单通俗化、信息公开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对保险消费者教育工作。我国金融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大众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金融宣传教育尚未普及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总体上,我国的金融教育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金融教育理念缺失、动力不足

金融教育理念是力求通过金融教育提高消费者和投资者对金融产品、服务及其内涵和风险的认识,并且通过金融教育培养合格的金融市场参与者,进而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将金融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认识,我国金融市场主体对金融教育认识不高,监管部门在推动金融教育方面的监管资源配置有限。由于金融教育有一定的公益性特点,众多金融机构出于利益考虑,参与金融教育的动力不足。

(二)金融教育机制缺失、保障不足

相比于发达国家完整的金融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目前国内整体意义上的国民金融教育尚未真正开展,缺乏主导金融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金融教育机制尚未形成,在金融教育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还十分有限。

(三)金融教育缺乏规划、推动缓慢

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通过制定金融教育的国家战略,从主管部门、教育机构、阶段重点、活动安排、预期目标、定期评估、跟踪研究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而我国缺乏对金融教育的国家战略规划,在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格局下,金融教育主要由“一行三会”等监管部门各自推动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缺乏统筹安排,导致各项教育工作难以持续推动,容易陷入追求活动规模和短期效应的怪圈。

(四)金融教育方式单一、受众有限

目前国内的金融教育方式较为单一,教育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难以契合受众的实际需求,影响了金融教育工作的成效。除此之外,金融教育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实施金融教育的途径和渠道有限,使现阶段金融教育覆盖面的扩张受到限制,尤其是针对广大农村、偏远地区以及青年学生、中老年群体的金融教育更为缺乏。

四、对我国金融教育的思考

由于金融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点多面广,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且受教育群体的知识结构差异大,所以普及金融教育有很大的难度。总结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金融教育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金融教育实施的总体规划、开展不同层次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普及宣传金融教育、将金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注重对金融教育的调研和成效评估等。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此对我国的金融教育给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一)全面统筹,推动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教育体系

首先,要及时修订《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法律法规,明确开展国民金融教育为金融机构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并要求其采取具体措施积极践行。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由国家立法机关适时制定《国民金融教育法》,将提升国民金融教育素养上升为国家金融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各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和团体在全民金融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以及国民金融教育的内容、途径、方式和保障措施等。

其次,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上述几个国家的实践中,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金融教育工作。我国也可以考虑在国务院下设立国民金融教育委员会,专门负责金融教育工作的政策制定、目标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执行等工作。此外,还应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负责对金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习惯进行研究,定期对金融教育成效进行评估,不断完善金融教育并持续推进工作的开展。

再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渠道,加强金融教育。除了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金融教育外,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体系、媒体渠道,开展金融教育活动,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尤其应充分利用教育体系,逐步将金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娃娃抓起,将金融教育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知识传授给国民。

最后,要确立资金的保障。持续推进国民金融教育,除政府专项资金支持的方式外,可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设立国民金融教育基金,对不同规模的法人金融机构,按照一定比例计提金融教育基金,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资金管理、分配和使用,专项用于全民金融教育。

(二)通过调研明确国民金融教育水平及教育重点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普及金融教育时,首先要明确需要普及哪些知识,哪些知识才是消费者最需要的。当前,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基本知识对城乡居民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是最基本的传统业务,但是,存款、贷款也存在不少知识点,如存款有定期、活期,定期中还有通知存款,通知存款又有7天和1天之分,这些品种又涉及起存金额、预约时间等问题。贷款涉及抵押品和质押品、贷款期限、贷款本息、偿还方式等问题。金融消费者需要正确认识如何办理贷款、获得资金,解决经济生活中的资金需求。证券、保险等基本知识对居民合理配置金融资产具有重要作用。金融的深化与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导致了金融产品呈现复杂化趋势,金融知识是每一个消费者所必备的。为了确保金融扫盲的效果,我国需要针对各地区、不同群体进行调研,明确不同人群的金融知识盲点,再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金融扫盲的具体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丰富教育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平台

1.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覆盖面。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迅猛,借助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学习知识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开展金融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开放的教育平台,制定完善的金融教育教程,向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决策。

2.加大宣传、积极开展金融教育活动。除了借助网络外,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开展金融教育活动。同时,可以定期进入社区,开展各类金融知识讲座。又如,建立服务热线,接受电话咨询等。

3.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的金融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密切关注和借鉴国际上在金融教育方面的经验,加强与发达国家在金融教育方面的交流,进而促进国内金融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努力提升国民金融素养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丽霞.金融教育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长春大学学报,2012,(1).

[2] 蔡军.龙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国际实践和经验借鉴[J].福建金融,2012,(3).

[3] 周小川.普及金融教育提高国民金融素质[J].中国金融,2007,(3).

[4] 徐勇.次贷危机下金融扫盲时[N].经济参考报,2008-04-21.

[5] 植凤寅.危机下的金融教育[J].中国金融,2009,(4).

篇8

银行感恩节活动方案1前言:

浦发银行三湘支行是长沙市首家支行,融消费区域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于一体,自20xx年4月12日成立以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业务量稳步上升,品牌形象不断强化。 三湘支行所属区域消费水平普遍较高,引起各家商业银行的纷纷进驻,要在行业中取得领先地位,在注重品质和服务的同时,还需要与地方展开沟通和交流,做消费者需要的服务。因此,借三湘支行两周年行庆之机,开展一场互动的、感恩回馈的游艺会,是巩固客户忠诚度,吸引潜在客户加入,强化品牌形象的最佳契合点。

一:活动目的

1. 回顾企业历程,增强集体自豪感和荣誉感。

2. 借助活动进行品牌和产品的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

3. 对广大客户的一次情感回馈,培养现有客户忠诚度,并吸引潜在客户的加入。

4. 活跃企业文化氛围,延续企业优良传统。

5. 加强企业与客户的交流,充分了解消费需求,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服务。

二:活动时间:20xx年4月12日

三:活动地点:浦发银行三湘支行前坪

四:活动主题:春暖两周年 真情满三湘

五:活动内容:浦发银行两周年行庆户外游艺会

为了增强活动的互动性,充分调动消费者的参与热情,达到预期的目的,本次活动设定以轻松趣味的游戏板块为主,在游戏中充分兼顾浦发银行企业文化和产品特色。通过不同奖励方式和奖品的设置吸引人气。

同时,本次活动加入现场服务环节。通过有奖现场办理业务,真诚邀请消费者在意见簿上提建议等活动,了解消费者需求,强化浦发银行的服务品牌。

1. 表演板块

 开场舞蹈

特编舞蹈《东方卡之舞》作为活动开场舞蹈,舞蹈演员手持象征着各种浦发银行卡的KT板进行舞蹈,通过舞蹈时间吸引眼球,酝酿气氛。

 浦发感恩舞蹈表演

由三湘支行员工特别奉献,排练舞蹈在游艺会现场进行表演,是三湘支行对客户们两年 以来的支持和关怀表达感恩,具有特别意义(建议:手语舞“我是真的很不错”)  现场调酒表演

活动临近结束时,邀请调酒师进行调酒表演,斟满香槟塔,让员工与现场消费者一起,共庆浦发银行三湘支行两周年生日快乐。

2. 游戏板块:

 抢答游戏

舞蹈结束后,演员手中的KT板集中到主持人手中进行第一个问答游戏:针对手中每张不同的卡设定相关问题进行抢答,送出第一批盖章兑奖凭证(即游艺盖章资料)。  投球游戏“情满三湘”

在银行前坪设立背景板,图案背景为长沙市网格地图,上面依据浦发银行网点分布情况,设立5块可翻动的KT板,KT板用浦发各种产品构成,其余大部分空白网格不可翻动。邀请参与者进行投球游戏,将手中的皮球每投进银行网点的空格内一次即可获得盖章兑奖凭证一张,每人三次投球机会。表现的是浦发银行回馈客户,客户投入浦发的意义。  记忆游戏“欢乐寻宝”

由工作人员先展示浦发各种银行卡,并提示观众记忆,1分钟后将卡收起。然后依据每张卡提问,观众要在一堆KT板卡样中选出对应的一张,例如(提问:东方借记卡?观众就挑选出相应的一张),每挑中一张可得盖章兑奖凭证一枚,每人三次机会,限时30秒。  浦发飞行棋

飞行棋是一种大众的游戏,在这里与浦发的各种产品和业务相结合。由一根长绳子构成路线图,在路线图上分别以浦发各种产品和业务命名点,中间部分点划为水池、高山等,依据飞行棋的玩法,掷骰子决定行进步伐。每次由5-8名观众同时游戏,每到一个产品点则取走地上的产品标志,最终取得标志最多的为第一名,先到达终点的为第二名,分别获得三枚和两枚盖章兑奖凭证。

 幸运触摸

现场设立一个背景板,中间是浦发三湘支行的照片标志,消费者手拿象征东方卡的KT板,蒙上双眼,原地转三个圈后,要将手中的KT板贴到背景板上三湘支行上,完成任务的可以得一枚盖章兑奖凭证。

 客户抽奖

浦发东方卡的客户,填写资料进行抽奖,资料上半部分为活动宣传和游艺盖章处,下半 部分为填写卡号和电话号码,以作为抽奖凭证。

注:现场应准备糖果若干,不断发给现场的儿童,在吸引儿童的同时引起家长的关注,从而保持现场人气。

3. 服务板块

 现场办卡申请

在活动中开辟半小时,浦发银行对信用卡进行推介,并邀请消费者现场填写信用卡申请

资料,对每位完成资料填写的消费者,发放三枚盖章兑奖凭证。

 现场业务受理

在活动时间内,营业厅同时对外开放,现场接受存款和开卡业务办理。凡存款额度1000元以上赠送4.5L金龙鱼油一瓶,限量20瓶;500到1000元赠送2L金龙鱼油一瓶,限量40瓶,其余不限额度,均可获盖章兑奖凭证三枚。

 现场建议聆听

拿出银行内准备的客户意见簿,真诚邀请消费者在上面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工作意见

和建议的收集,建立完善的服务标准,巩固品牌形象。

4. 奖励板块

 奖励规则

1. 确定盖章兑奖凭证,即盖有浦发银行活动章的印刷品,用于活动过程中发放。

2. 参与游戏获得胜利的消费者和参与现场信用卡申请的客户均可获得盖章兑奖凭证

3. 活动中和活动结束后,消费者均可凭凭证数目兑换相应礼品,凭证由活动组收回。

4. 确定凭证数目与兑奖等级,提前公示告知,浦发银行三湘支行对本活动享有法律范围内

的最终解释权。

 奖品设置

1. 盖章兑奖凭证集齐3个可换取精美小礼品一份,每5个可换取精美玩具一个,每10个

可获得2L金龙鱼油一瓶,并可参加幸运抽奖。

2. 浦发东方卡的客户,填写资料后可直接参与幸运抽奖,并获得盖章兑奖凭证一个。

3. 幸运抽奖设一等奖一名,奖励价值888元礼品;二等奖二名,奖励价值488元礼品;三

等奖三名,各奖价值188元礼品;幸运奖5名,各奖4.5L金龙鱼油一瓶。

六:活动流程

4月12日19:30——21:00

19:30--19:35 开场舞蹈《东方卡之舞》

19:35--19:40 领导致辞,并宣布游艺会正式开始

19:40--19:50 现场提问环节,针对浦发银行的各种银行卡设定问题,进行抢答。 19:50—20:30 游戏时间

20:00--20:30 现场填写信用卡申请资料,游戏继续进行

20:30--20:35 浦发银行舞蹈表演(建议:手语舞“我是真的很不错”) 20:35—21:05 游戏时间

21:05--21:15 消费者现场题写意见簿

21:15—21:20幸运抽奖

21:20—21:25 调酒表演、香槟塔助兴。

21:25—21:30 活动结束、游戏最后兑奖时间。

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三湘支行始终接受业务办理,并对符合奖励要求的当场奖励。

银行感恩节活动方案2一、产生背景

多年来,萧山区第一实验小学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20xx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基于感恩教育的小学生活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分别在萧山区、杭州市、浙江省立项。我们立足德育课题研究,通过构建基于感恩教育的小学生活德育课程机制,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德育生活化方式,切实提高少先队活动实效,促进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 20xx年,课题成果《以感恩教育为载体,构建校园主体文化——基于感恩教育的小学生活德育机制的实践研究》获萧山区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杭州市三等奖。20xx年10月学校感恩教育课题成果在萧山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会中作了专题介绍,深受到与会专家、同行好评。

在开展感恩教育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主要通过评比“感恩教育”先进班级、“感恩合格生”、评比“感恩好少年”等来激励学生。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感恩意识。但我们认为,如果继续毫无改变地沿用这种感恩教育评价手段与方法,可能会无法持久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感恩热情,而且,这种评价偏重于学生感恩意识和感恩言行的评判。为了进一步深化感恩教育的研究成果,把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表现、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生的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均纳入感恩教育的范畴,扩大感恩教育的功能,学校于20xx年10月成立了 “感恩银行”,对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二、主要做法

(一)操作方法

1、组织机构设置:

学校成立“感恩银行”总行,设有行长、副行长等职。在各中队设立“感恩银行”支行,配有支行行长和储蓄员,全体队员和学生都有资格申请成为“感恩银行”的储户,储户存入或支取的不是现金,而是爱心和服务。既可存储又可支取。总行对各支行进行业务指导,各支行具体负责储户的感恩储存、支取业务。

2、申请“储户”:

全体队员和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向各支行行长提出口头申请,经审批同意后就能成为各支行的“储户”,并在各支行建立感恩银行帐户,同时每一位“储户”领取储蓄卡并按要求填写个人资料。

3、感恩储蓄的办理:

每位“储户”参与了校内感恩实践活动、社区公益性活动、家庭孝敬劳动及各类好人好事的,均可向各支行的储蓄员申报(其中校外的感恩行为要有家长的说明和签字),经储蓄员核实确认后,先将储户的感恩表现记录在《感恩帐户登记本》上,再在储户的“储蓄卡”上盖红星章。随着“储户”积星的增多,“银行”将对“储户”进行相应升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玻璃级、白银级、白玉级、宝石级、翡翠级、白金级、钻石级。 储户有突出的感恩行为的,建议各支行参照以下标准加星:

(1)学生在感恩银行活动中表现突出,为班级争光的,加2颗星。

(2)学生在感恩银行活动中表现优异,为校争光的,杭州市级以下3颗星,杭州市级(含)以上的加5颗星。

(3)学生在校外感恩实践活动中,有表扬信、有区级及以上报道的,加3颗星。 4、感恩积星的支取:主要有三种方式。 方式一,储户违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不良记录的一次“支取”一颗星。 方式二,当“储户”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时,也可向“感恩银行”求助,由行长安排帮忙,一次支取一颗星。

方式三,储户在平时单元测试时,如果没有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可向该学科老师申请商量加分,加一分支取一颗星(若是等级制,则上升一级支取5颗星)。

所有存取情况都由储蓄员在储蓄卡和储蓄帐户中进行登记。 5、感恩储户的评比奖励。 (1)月评。

各支行:A、依据学生在感恩银行所存取的星数,按班级人数的40%,评出支行“感恩之星”。

B、利用每月最后一周(1-3)的晨会课班主任组织评比。

C、将“感恩之星”名单汇总,在每月最后一周周四下午四点之前上报,由支行行长签字,盖“感恩支行”章后生效。

总行:A、各支行把每月“感恩之星”登记并上报总行。

B、由总行组织集体表彰。

(2)总评。依据学生在感恩银行所存取的点数和级别,及“感恩之星”的获得的情况,总行在期末开展 “感恩银行”和“爱心大使”评选,每班2人,进行集体表彰。

(二)评价标准

感恩银行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分学校、班级、学科三个层面形成立体的评价体系,分别由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班主任和相关学科任科教师负责制订实施。

1、总行层面——指向各支行,制订先进“感恩支行”评价标准。

2、支行层面——指向本支行储户,由支行行长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制订操作细

(五)有关说明。

1、班主任要宣传、发动和组织好,尤其在活动开始之初,能多对“行长”“储蓄员”进行工作上的指导,是该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的基本保证。

2、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感恩行动的同时,要宣传和肯定诚信、诚实的行为,以防止“感恩银行”中掺入“假币”“伪钞”。

3、坚持学生主体参与的原则。“感恩银行”的工作尽可能地由学生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可自行安排)

4、坚持面向大多数的原则。每月被评上“感恩之星”的,下月评比重新记数(由行长、储蓄员掌握),当月未被评上的“储户”,可累计星数到下月参与评选。

5、坚持鼓励进步的原则。“储户”因不良记录一次扣除一点,可用5件感恩好事来抵消。之后,既往不咎,不影响当月和期末的评比。

银行感恩节活动方案311月28日,“感恩节”再度到来。这一节日舶来品因与中华民族始终弘扬的传统美德契合,同样获得国人的青睐。感恩随心,幸福常在,记者日前从兴业银行了解到,该行推出节日礼包——“感恩节”系列活动。

礼包1:餐饮优惠送美食

饕餮大餐的魅力难以阻挡,节日与美食也总是相生相随。今年的“感恩节”,兴业银行推出“约惠佳丽,尽享2人同行1人免单”活动,兴业银行信用卡持卡人在指定的厦门佳丽海鲜酒楼自助餐厅可优惠享受广式蒸笼蒸品、精美茶点甜品……让“味蕾”在感恩节绽放。

据悉,即日起至20xx年1月31日,每逢周二晚持兴业银行信用卡至厦门佳丽海鲜酒楼自助餐厅消费,每逢周六持晚持兴业银行信用卡至指定的厦门京闽中心酒店自助西餐厅消费,可享自助餐“2人同行、1人免单”优惠,活动优惠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享完即止。

礼包2:微信充值送话费

在外学习、工作,在感恩节到来之际,兴业银行提醒您:别忘了打个电话回家,和家人聊聊天。

兴业银行为持卡人推出微信支付手机话费充值优惠活动:即日起至201x年11月30日,在手机微信上绑定兴业银行信用卡,通过微信支付将银行账户的资金充值到任意所需的手机话费账户中,首次成功充值50元便可获赠10元话费。日常持卡人也可以登录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官方网站,点击“话费充值”完成操作。

礼包3:爱心存单送关怀

在兴业银行营业大厅,记者碰到了前来办理“心心相印”爱心存单的市民小张,他告诉记者:“他关注兴业银行这个‘心心相印’爱心存单好久了,存单设计和贺卡一样,配的爱心祝福卡,温馨有爱。而且和一般存单一样,一年期存款利息也上浮10%,经济实用。再之媳妇马上就要临盆了,自己正好也发了季度奖金,准备给媳妇个小小的惊喜,这笔钱留着以后作为孩子的成长基金。”

记者从兴业银行理财经理处得知,这款“心心相印”爱心存单50元起存,最低存款期限为三个月,非常的便捷,按照赠送对象的年龄大致分为老、中、青三类主题卡,不少市民前来购买馈赠亲友。存单有金额和期限,但存单上的数字却在向家人默默地表达了亲情的无价和永存。

礼包4:“安愉”升级送收益

篇9

关键词:云计算;终身学习平台;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21-0076-02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种新的学习模式如潮水般涌现。教育信息化不断改变着教育与学习的环境。我们的教育正在从传统的言传身教走向网络互动的信息化教育,人们的学习将从原有的以面授为主的被动方式转变为以网络传输数字内容为主的自主互动方式。

目前,数字化学习平台纷纷建立并且开通运行。然而,在线学习人员的快速增长和学习资源的不断更新对平台的硬件支撑环境、软件系统和网络带宽等各项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具体来看,体现在以下方面:(1)需要支持10万人同时在线注册、学习;(2)要支持多样化学习内容的提供;(3)要支持用户个性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又称网络化学习或E-learning。数字化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进行的数字化学习活动,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所提供的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来实现的一种学习方式。

为了发挥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推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6年6月启动了“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简称“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该项目对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数字化学习港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数字化学习和终身教育服务的一种环境。一般包括五种构成要素,即终身学习平台、学习资源、网络带宽、计算机硬件、服务的对象。

一、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学习平台

作为全民学习及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学习平台必须是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可用性、开放的、支持多终端与多种交互方式的教育信息化支撑服务平台,因此,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1.网络安全

我们建设的是全市范围的教育信息化支撑系统,对系统的在线功能要求高,所以,需要对节点中所有的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电源系统(高频系统,会衰减)进行冗余设计。

2.运行安全

服务器集群是解决单机性能、可靠性挑战,以及降低管理难度和复杂度,适应未来发展的最佳方案。目前,集群的应用模式基本上有三种模式:负载均衡应用、高可靠和数据库的并行集群的集群应用。

3.数据安全

采用登陆密码MD5加密。网站防止SQL注入漏洞,使用验证码技术,支持CA认证,数据备份机制、数据恢复机制。具备全面的内容审查和监控措施,确保网络安全、访问安全和数据安全,符合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二级要求。

二、平台总体设计

长春数字化学习港平台采用SOA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通过个性化服务定制,为学生、教师、百姓、部队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及服务。包括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应用平台建设、学习平台建设、资源建设四个方面。长春数字学习港面向服务支撑架构方式如图1所示。

应用支撑平台包括基础支撑平台和应用系统构建工具。其中,基础支撑平台包括门户层、个性化服务层、服务提供层、服务支撑层、数据层及运行维护中心几大部分。应用系统构建工具属于服务支撑层。具体结构如下。

(1)门户层:系统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入口,并且提供门户信息的统一及各类应用的统一接入。

(2)个性化服务层:根据各类用户身份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且支持个性化内容及页面风格等服务的定制。

(3)服务提供层:提供应用平台、学习平台、资源建设等各类业务系统服务。

(4)服务支撑层:提供应用系统构建工具,提供数据管理、流程控制、安全控制、报表生成及通讯平台等公共服务组件。

(5)平台支撑层:是统一认证中心、统一计费中心、统一数据中心等形成的一个应用支撑体系。

(6)数据存储层:对于基础数据存储及各类业务存储提供关系型数据库及文件等信息存储。

(7)基础设施层:提供核心交换机、负载均衡、Web应用集群、数据库集群、流媒体服务集群及磁盘阵列等基础设备,保证应用平台高性能稳定运行。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包括总体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管理标准等。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安全制度。

三、系统模块设计

长春数字化学习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学习空间的封闭性和学习时间的分割性,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面向社区、企业、部队、乡镇、学校及广大市民等各类人群开放,通过有效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真正实现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超市中价廉物美、随需所取的“课程超市”、“学分银行”,实现“一网千站”的布局,利用3-5年的时间使“长春市所有社区数字化支持服务全覆盖,无盲点,市民们天天有进步”的愿望变成现实。

学习平台包含三个主要部分,分别为整合课程资源、组织网上学习、学习过程管理(如图2)。全民终身学习平台通过“横向联合,纵向沟通”等方式,自建、引进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使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在社区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仅社区数字化学习服务站就提供了500余G的网上学习资源,包括健身时代、卫生保健、投资理财、旅游度假、职场攻略、法律维权、文学、宠物天地,等等。学习对象覆盖了从儿童到老年各个年龄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群;学习内容囊括了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等社区教育的各个领域。

长春数字化学习港通过网上学习平台——“长春全民学习网”和深入社区的数字化学习服务站为社区教育提供服务新载体。数字化学习港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就近、便捷、优质教育平台,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

本文系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数字化学习

篇10

[关键词]农业问题 小地主大佃农 小承包大经营 中农化

[中图分类号]F3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10-0080-07

最近几年中国内地的农业问题引人关注,如2008年粮食问题、2009年蔬菜价格上涨问题、2010年土地抛荒问题、2011年蔬菜价格下跌及菜农自杀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政府也出台了很多帮扶政策,如加强扶持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发展产销一体化经营等。这些外部的辅助机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内地的农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须从农业本身、从农村内部来寻找解决之道。中国台湾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改革经验值得内地借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进行了两次改革,特别是2008年实施的“小地主大佃农”改革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考虑到内地与台湾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约束条件,内地要解决目前的农村和农业问题,可以走农地“小承包大经营”的“中农化”的路子,以此来解决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种地非商品化以及务农效益低、农业风险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一、“小地主大佃农”制度

2008年台湾面临经贸全球化、自由化、市场化的冲击。部分原因在于台湾农业以小农经营为主,农产品缺乏竞争力以及存在“不足性过剩”等问题。农业经营者高龄化、农业劳动力老年化,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人后继无人,再加上地块分散,农户经营规模有限,致使农业经营效率相当低下,休耕面积也越来越多。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推进企业化经营、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台湾决定实施“小地主大佃农”的农地改革政策。所谓“小地主大佃农”政策是指政府引导无力耕种的老年农民和无意耕种的离乡农民将自有土地长期出租给想种地、会种地且愿意多种地的农业经营者,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务农劳动力年轻化、专业化,并使老年人安心离农享受退休生活。同时政府协助大佃农扩大经营规模,改善农业生产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竞争力。其最终目标是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结构的转型,应对全球化、市场化的挑战。同时通过老年农民退休制度,促进务农劳动力年轻化,推动经营企业化,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即,要通过“小地主大佃农”政策的实施,让种不了、种不好、不愿种地的农民将土地出租给愿意种地、愿意多种地、会种地的农户、合作社或农会。

台湾实施“小地主大佃农”政策的目标主要是“五化”。一是“年轻化”,劝导老农出租农地退休,引进年轻专业农民,带动企业化经营。二是“规模化”,协助大佃农承租农地,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三是“集中化”,辅导农地集中生产及轮作,实施机械化作业,降低生产成本。四是“效率化”,整合农业产销资源,推动企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五是“安全化”,鼓励大佃农生产“产销履历、吉园圃、有机及CAS农产品”,落实发展安全农业。总括起来,“小地主大佃农”政策有如下特点:政府主导、协会协调、“两个分离”、“双向辅导”和一个平台。

政府主导。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是贯彻落实政策的主要主体,从执行方案和分工来看,实施“小地主大佃农”政策的主体有政府企划处、辅导处、农业金融局、农粮畜牧处、县市政府、乡镇公所、各处试验改良场所以及农会,除了农会是一个半官方机构外,其余都是政府的有关部门,政府主导作用明显。二是政府承担政策实施的所有成本。政府不仅承担了老年农民退休的津贴费用,还承担了离地农民的就业辅导、理财规划辅导的成本,同时对于承租土地的大佃农,政府还提供了三个方面的财政支持:连续休耕农地出租与承租奖励及补助、提供大佃农长期承租农地租金及经营资金优惠贷款、提供大佃农企业化经营辅导与补助。即,所有的政策均由政府实施,所有的成本均由政府承担。

农会协调。台湾的农地制度变革有一个很重要的支持力量――农会。在“小地主大佃农”政策中,农会主要承担五项责任。一是配合政府扩大“小地主大佃农”政策的宣传,推动政策的深化、组织推广座谈会,以利于农民了解政策措施,排解农民疑惑。二是透过农地银行服务中心办理农地租赁与媒合事宜,并协助大佃农长期承租农地,扩大经营规模。三是受理大佃农申请土地租金(无息)及企业化经营融资(1%)政策的项目贷款案件,对小地主、大佃农身份与资格进行初审,并审查大佃农贷款资格,对老农保资格进行确认。四是受理大佃农企业化产销经营辅导的补助案件,并送县政府办理初审。五是协助“中央政府”及县市政府开展租赁农地监督管理事宜。农会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起着服务、协调和管理的重要作用。

两个分离。一是人与地分离。政策实施最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使年纪比较大的农民、不愿意种田的农民、休耕的农民离开土地,实现人地分离。二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人与地分离并不是要让农民出售所有权,而是引导农民出让经营权,在保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两个分离”政策是根据台湾农民实际需求而提出的一种选择。因为台湾农民比较恋地,不愿意出售土地所有权,但又不意愿种地。鉴于农民的这种偏好,政府以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实现人与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在不改变现有产权结构的条件下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强农业的竞争力。

双向辅导。农民离开土地和大佃农承租土地后都会面临许多困难,一是生存和生活问题,二是生产和发展问题。因此,对出租、承租双方的辅导工作决定着“两个分离”能否顺利推进。对于离地的老年农民而言,政府提供离农退休老年农民的养老保障(退休津贴),提供理财规划咨询服务,以此提升老农退休生活质量,并协助退休老农人力再运用,提供农业技术与经验传承。对于大佃农,政府提供企业化经营管理之辅导与咨询服务。还提供健康安全农产品验证辅导与补助,辅导大佃农申请生产园同蔬果、有机农业及产销履历等健康安全农产品的验证,并予以奖励。政府期望通过辅导政策来解决出租农民的生存和生活问题,解决承租农民的生产和发展问题。

一个平台。“小地主大佃农”政策虽然由政府主导,但是政府并没有采取行政手段强制农民离开土地,而是采取市场方式引导无力耕种和不想耕种的农民离开土地。市场方式主要体现在农地的交易行为是自愿的,租金是市场形成的。台湾政府为了实现市场交易还建构了一个交易平台――农地银行。农地银行成立于2007年,服务对象是农渔民,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农地流通,将农地经营权流转到有意经营

的大佃农手中。农地银行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协助乡镇农会全面建设农地银行服务中心,并建置“小地主大佃农”信息服务专区,扩大农地租赁媒合平台;二是提供农地租赁及休耕农地信息,强化农地租赁媒合服务;三是协助签订农地租赁契约,保障农地租赁安全及双方权益:四是配合政府办理小地主大佃农政策之推广、倡导与后续农地租赁之利用监督及稽查等管理事宜。

台湾的“小地主大佃农”政策实施时间不长,这个政策能否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以及提高农业竞争的成效还有待观察。尽管如此,其改革措施有几个方面值得内地借鉴。一是政府承担改革成本。台湾政府承担了所有的改革成本,减轻了农民及大佃农的负担。二是采取经济激励方式而不是行政强迫方式。这个策略与内地有些地方政府“逼农民上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给无力种地和不愿种地农民好处,引导其离开土地。三是采取自愿与市场的方式推动农地流转,农民是否愿意离开土地,尊重农民的意愿,采取自愿方式,土地出租价格由市场决定。四是制度安排充分考虑农民的偏好,考虑到台湾农民对土地依恋,“小地主大佃农”政策主要是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而不是所有权的流转,充分考虑了农民的需求。五是根据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程度适时调整农地政策,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农业经营效益,而不是死守“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二、“中农化”:“小承包大经营”

台湾“小地主大佃农”的政策,有很多方面值得内地借鉴,但最值得借鉴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根据变化的经济与社会形势调整农地制度,保证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效益。为了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台湾推出了“小地主大佃农”的制度安排。其实内地现在也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对农地制度调整的压力。笔者认为,内地可以借鉴台湾的“小地主大佃农”政策实施“小承包大经营”的制度安排,或者说推进小农经营向中农经营发展,即农地经营“中农化”。

所谓“小承包大经营”的“中农化”政策就是鼓励不想耕种、无力耕种或者耕种效率低下的农民将土地长期出租给经营大户,推进农地经营规模“中农化”。而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着务农劳动力流失、务农人口老龄化、大量耕地闲置和土地利用率低下等诸多问题,推进“规模化经营”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农化”:内在的现实需求

务农老年化程度越来越高。台湾实施“小地主大佃农”政策的一个重要考量就是:务农老年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效率越来越低。根据农委会资料,农业经营者平均年龄从2000年的58岁,增加至2005年的61岁,有八成以上属中高龄人口。陆云教授也有一个数据:1985年农场主平均年龄为51岁,2005年已升至61.2岁,2015年预期为66.4岁,其中65岁以上占60%,45岁以下占不到3%。其实,内地务农劳动力老龄化也很高,特别现在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比较多,种田者基本上是老年人。根据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项目组2010年寒假调查数据分析得知,种田者平均年龄为45.69岁。在种田的农户中,种植者年纪在60岁及以上的占了14.8%;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还在种田的有76.6%。种田老年化是一个大趋势,但老年化严重影响了耕作效率与创新意识。老年农民不重视引进新的生产技术、不太愿意调整生产结构、也不太愿意进行投资,主要是维持、守摊子。显然种田老年化趋势与农业现代化背道而驰。因此,内地应该借鉴台湾的“小地主大佃农”政策,通过“小承包大经营”的“中农化”政策活化耕地、优化劳动力结构,推进务农人员年轻化、专业化。

自然生产和抛荒土地越来越多。台湾实施“小地主大佃农”政策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土地休耕面积越来越多。1998年休耕只有8万多公顷,占全部耕地的9.73%,到2007年达到了22.7万公顷,占全部耕地的26.96%,休耕土地10年增加了近2倍。台湾的农业发展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一方面土地休耕;另一方面台湾要进口大量的粮食和农产品。为了活化耕地,解决耕地资源的闲置和分散问题,台湾决定实施“小地主大佃农”的政策。对于内地来说,不存在土地休耕问题,但是耕地自然生产比较多。所谓耕地的自然生产,就是一部分老年农户和外出务工农户只利用其承包地解决自己的口粮问题,不再向市场提供商品农产品,导致了农地生产效益过低、商品化程度下降。据有关调查发现,约有68.8%农户无力提供商品农产品。

另外,抛荒的土地也越来越多,当前的抛荒地主要集中在山区,耕地收益赶不上耕作成本,特别是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无力耕地,从而导致了农地抛荒。平原地区抛荒倒不多,但是在农业效益不高、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将双季改为单季,广种薄收的情况比较普遍。这些问题不仅威胁到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影响了耕地资源效力的挖掘,还浪费了耕地资源。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将这些土地转给愿意种地、能够种地、会种地的农户或者合作社。而台湾的“小地主大佃农”政策提出背景与内地农村发展的现状有着较大程度的相似。因此,内地可以借鉴台湾“小地主大佃农”的经验,推进“小承包大经营”的“中农化”政策,以此解决耕地自然生产、抛荒问题。

(二)“中农化”:农业形势的必然要求

粮食不足性过剩问题。所谓粮食不足性过剩问题就是粮食既存在过剩,又存在不足。台湾实施“小地主大佃农”政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保证农产品的供给,政策规定大佃农应以从事粮食、畜牧或农牧综合经营为主,承租休耕地也必须种植水稻、轮作作物等农产品。台湾政府担心市场化和全球化导致农产品供给出现问题。对于台湾来说,农业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难题是:不足中有过剩。而不足性过剩又与台湾的小农分散经营和经营效益不高紧密相关。台湾实施“小地主大佃农”政策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量身打造”,即为了解决农业效益、竞争力及稳定供给问题而实施。对于扩大经营规模是否能够提高经营效益的问题,颜静爱教授通过学术梳理,认为“扩大农场经营规模,可望获致规模经济的效益。这对农场经营规模普遍偏低的台湾而言,藉由承租方式扩大农场经营规模,仍具有相当的意义”。内地早在1984年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问题,粮食在“买难与卖难”中反复震荡。新世纪以来,这个问题不断困扰着决策者。政府为了维持家庭承包经营、确保粮食安全实施了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激励小农种粮,但是“种粮的农民依然种粮,不种粮的农民依然不种粮”,粮食的“买难卖难”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还是悬而未决。特别是务农人口老年化、耕地抛荒等问题使粮食问题更加复杂,粮食安全并没有一个稳定的制度基础。鉴于此,笔者建议,可以借鉴台湾的“小地主大佃农”的政策,推动土地经营“中农化”,即农民在保留承包权的基础上出租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中农化”与“买难卖难”问题并没有完全的因果关系,但是土地经营“中农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买难卖难”问题。一是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可以保障经营者――中农能够获得与从事其他行业或务工大致相同的平均利润;二是通过减少经营者数量,来强化补贴的针对性,提高补贴效率。

蔬菜价格大幅震荡。2008年以来,中国内地农业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蔬菜价格大涨大跌。2009、2010年蔬菜价格大幅上涨,2011年蔬菜价格大幅下跌,种菜效益大幅下降,有些农民甚至血本无归。山东济南市唐王镇当地卷心菜的收购价格从每斤0.25元跌到0.15元,39岁的菜农韩进因此而自杀。这让我想起了人类学家托尼的一个比喻,“农村人口的境况”,就像“一个人长久站在齐脖深的河水中,只要涌来一阵细浪,就会陷入灭顶之灾。”虽然托尼描述的是20世纪初农民的状况,但是当前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者并没有完全脱离这一状况。小农依然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应对大市场。特别是当前中国的农业生产已经完全卷入了全球农业生产的分工体系,国际菜价的任何波动都会影响国内的生产和销售,超小规模的小农连过去的国内价格波动都无法应对,更谈何应对国际价格的波动和投机资本的冲击。如果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韩进自杀事件”可能还会经常发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小农规模;二是组建产销合作社。而台湾的“小地主大佃农”政策就包括这两个途径。因此,蔬菜价格的稳定也迫切要求借鉴台湾政策进而推进“小承包大经营”的“中农化”政策,以此来保障菜农的利益和蔬菜的稳定供给。

(三)“中农化”:资源约束下的选择

对于内地是继续走目前小农经营的道路,还是走大农的道路争议很多。有些学者坚持固守现有的小农生产方式,有些学者建议可以适当有所改变,逐渐向大农生产方式过渡。台湾在经济起飞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也面临着这种争论,最后台湾政府决定在保证农民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小地主大佃农”的政策,推进土地适度规模集中,培养专业型的大佃农。2009年台湾农户平均每户经营规模为1.1公顷,每人经营规模为0.27公顷。2009年中国农户平均每人经营规模仅0.17公顷。台湾在1982年开始提出规模经营,但是因为受制度安排的约束,规模化成效并不明显。所以2008年开始实施“小地主大佃农”政策,加速解决土地休耕、劳动力老龄化和小农经营问题。目前内地也可以借鉴台湾的“小地主大佃农”政策推进“小承包大经营”的叫“农化”政策。

实施“小承包大经营”的“中农化”政策是资源约束下的最佳选择。中国内地人均耕地只有0.09公顷,而且中国暂时还没有建立起农民退休和养老制度,耕地尚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和养老功能,当然土地仍然是生产资料,具有生产功能和内在的扩张功能。因此,内地要跳出小农经营的“高效率陷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规模不可能走美国道路,只能走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的路子,台湾是我们的最佳借鉴对象。对于台湾而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业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到21世纪初已经有条件实施大佃农政策。由于受资源的约束,内地尚无法达到大佃农的条件。因为内地走了一条特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城市化远远地滞后于工业化,现在尚有7亿农民在农村。因此,笔者建议借鉴台湾的“小地主大佃农”政策时用折中的办法,走“中农化”的路子,以后根据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再逐步走大佃农的道路。“中农化”道路是内地人均资源以及耕地资源所赋予的社会功能共同决定的。

(四)“中农化”:制度约束下的创新

“小地主大佃农”是一对概念,前者是指所有权,后者是指经营权。内地借鉴“大佃农”实施“中农化”只解决了一个方面的问题,即只解决了经营方面的问题,前面的小地主问题还要有一个制度安排。台湾“小地主大佃农”政策实施的前提是保障所有权,促进经营权流转。因此,对于离地的农民来说,这项政策只涉及土地经营权的转让问题。内地的产权结构与台湾有很大的差别,内地农民只拥有承包权,承包权的期限是30年。按照物权法规定,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具有物权性质。按照土地承包法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显然,内地与台湾的农地产权结构有区别,台湾可以实施“小地主大佃农”的政策,内地就无法称为“小地主”了。内地在借鉴“小地主大佃农”政策时可以称为“小承包大经营”。所谓“小承包”就是指拥有小块、少量承包地的农户,在不失去承包权的前提下转让其经营权,促进土地经营权适度规模集中,前者称为“小承包”,后者称为“大经营”。

需要指出的是,“小承包大经营”的“中农化”政策,其“中农化”不是指传统意义上所有权方面的“中农化”,而是经营规模上的“中农化”。显然,“小承包大经营”的“中农化”政策是制度约束下的一种选择,也是对台湾“小地主大佃农”政策的一种创新性借鉴。

三、“中农化”:借鉴和超越“小地主大佃农”

内地借鉴台湾的“小地主大佃农”政策实施“中农化”政策不能完全照搬台湾,而要根据内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进,即创新性借鉴。创新性借鉴要明确内地与台湾的条件差异。首先,依靠力量的差异。台湾的“小地主大佃农”政策在基层依靠农会,农会具有贷款、土地审查、媒合服务的功能。而内地没有农会,也没有具备这种社会功能的金融机构,这是两岸政策实施过程中最大的区别。其次,农民在社会中比重不同。台湾的农民数量并不占主体,2007年农民的数量只占总人口的13.29%。而内地2009年农民占总人口的53.41%。所以土地对于内地农民而言,既是资源资产,又是社会保障,多了一层约束条件。最后,粮食安全的要求不同。台湾是一个小地方,粮食需求缺口可以通过国际粮食市场解决,但是内地有13亿人口,必须以自主供给为主,进口只能是一种辅导手段。

内地要借鉴台湾“小地主大佃农”的政策,政府承担土地经营“中农化”的成本。政府是指中央政府,因为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而且是中央政府负责的准公共产品,并且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国家已经具备了承担“中农化”改革的经济实力。因此,经营“中农化”的成本应该由中央政府承担,不能强迫地方政府分担,更不能转嫁给出租和承租的农户。

土地流转坚持自愿的原则。内地政府有一种行政化的冲动。因此,内地借鉴台湾“小地主大佃农”政策时一定要坚持自愿的原则。不管是抛荒土地,还是老年人耕地,其流转都要采取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迫,也不利诱。通过自愿的原则保护农民的承包权利。

土地流转市场定价的原则。台湾曾经实施过“三七五”租赁政策,主要是为了抑制地主利益,维护佃农的权益,但限制了土地流转。因此“小地主大佃农”政策要求按照双方讨价还价的原则确定租赁价格。其实内地现在的农地在农民之间流转基本都是市场定价,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基层政府介人土地流转,影响和干预了市场定价。所以要贯彻落实“中农化”的政策,坚持市场定价原则非常关键。

流转耕地务必务农的原则。“小地主大佃农”政策要求大佃农承租的耕地必须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和进口替代的饲料、青稞玉米等,同时鼓励轮作,对种植产业的耕地给予奖励。如果内地实施“小承包大经营”的“中农化”政策,可以借鉴台湾的做法,要求流转的土地必须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对于种植水稻、饲料、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流转土地给予一定的奖励。

内地借鉴台湾“小地主大佃农”的政策,除了在实施环节和条款上借鉴外,更重要的是要借鉴与租赁行为相配套的支持政策、辅导政策和配套政策。

1、支持政策。支持政策主要是直接与租赁相关行为的政策。支持政策可以分为对出租农民的支持和对承租农民的支持。对出租农民的支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60岁以下的农民,出租土地经营权一定年限以上的,除获得租金外,根据出租数量的多少,政府再给予一定的补贴;二是60岁以上的农民,出租土地经营权一定年限以上者可以自动获得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待遇,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获得城市职工养老保险。土地经营权出租后,农民依然拥有土地的承包权以及作为村民的一切权利。对承租农户或者合作社或者企业的支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供承租者租金贷款,台湾大佃农的承租租金贷款采取无息贷款;二是提供承租者生产经营低息贷款。这样能够保证承租者能够用较小的代价租赁土地和经营土地;三是对于长期抛荒的土地,其租金政府承担3/4,承租人承担1/4。

2、辅导政策。辅导政策与支持政策有区别,后者是对租赁行为的支持,前者是对租赁后的一种支持、帮助政策。对于出租农民的辅导而言,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年轻的农民提供免费再就业培训,确保离地农民能够获得一、二项实用的技术,提高再就业能力;二是帮助老年农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帮助老年农民传承农业生产经验,使其老有所用。对于承租农民而言,辅导政策有四个方面:农业技术培训;农业企业化经营辅导;产业和产品选择辅导;健康安全农产品验证辅导。

3、配套政策。配套政策主要针对承租农户或者中农而言,配套政策其实也就是政府平时对农业支持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