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教育的理解与认识

篇1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随着机械化生产程度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和发展的。国际人类工效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将该学科定义为: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该学科以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为目的,以人为中心,使机器适合于人、劳动环境适合于人,以保证人能安全、卫生、舒适、高效地进行生产活动。

一、建筑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事故原因,这里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在分析事故原因及对策时所使用的4M法,即从人、机械、环境与媒介、管理四个方面对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人的因素

在事故发生的诸原因中,人的因素当属首位。人生理、心理、作业姿势和动作、作业能力等方面的原因都有可能造成人为失误,进而对整个项目造成影响。

1、生理因素。人体各功能系统和各机能器官及生理节奏等生物体活动规律、人体的疲劳特性等,都可能成为发生人为失误的生理方面原因。只从大脑的生理活动特性来说,大脑意识水平分为由浅入深5个层次,人在不同层次的可靠性水平不同。大脑意识水平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变化。在8小时工作日中,人脑能保持正常意识的阶段,即精力充沛、积极进取的状态不会超过2-3小时,而大脑意识水平与人为失误发生概率直接相关。但是大脑的生理机能是有一定规律的。实验表明,晚10点以后的深夜至凌晨是大脑活动水平处于低潮时期,人的意识水平降到最低,所以夜班作业也是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时期。

2、心理原因。许多事故好象是由作业者不注意引起的,注意受到信息的性质和个人生理、心里活动水平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和转移性。还有急于求成、缺乏知识、片面经验、侥幸心理、急迫时的行动都可能是个人物根据的推测所做出的随意性判断,也是发生人为失误的重要原因。

3、作业姿势和动作方面的原因。正确的姿势有利于动作的控制。工作时,需特别注意所利用的脚下位置,使姿势不受束缚,动作要有意识、有控制。不安全的动作主要是:违反操作规程;未能控制速度;安全装置不当;超载、误置;捆扎不良;工作姿势和位置不妥;在移动的设备上工作;不专心;未使用保护装备等。这些都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二)机械的因素

机械设备是人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的设计、防护、布置等方面的问题也是诱发事故的重要原因。建筑施工现场的设备常为购买或租用获得,在选购时应充分考虑到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方便性,减少在施工现场因设备设计和防护、信号等装置缺乏的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的概率。

施工现场的设备布置不合理不安全也可能诱发事故。例如,与易发生危险的设备距离过近,没超出安全距离;设备布置过密,作业者缺乏必要的作业空间;相关的显示装置布置过于分散等。

(三)环境与媒介的因素

首先,施工现场不良的微气候、噪声、振动、照明、粉尘等条件,一方面导致施工人员疲劳、烦躁,引起意识水平下降、反应能力降低而增加事故发生率;另一方面也影响施工人员正确感知信息的能力,酿成错误判断而导致事故。其次,外界的无关刺激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施工人员无意注意,以使注意对象转移而造成事故。第三,施工现场的指示、标志不完备、不清晰,也易导致事故。

(四)管理的因素

安全事故率高低与领导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及管理制度是构建全密切相关。领导不重视安全施工工作、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目标不明确、责任不清楚、检查工作不落实、法规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信息交流不畅、缺乏必要的职业培训、对临时施工、非正常施工、特殊及危险操作和夜班施工管理不善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二、防止事故的对策

(一)人的因素的对策。要创造一种和睦、严肃的施工安全气氛。施工人员之间相互注意,防止出现不使用劳动护具等违法规程的事,防止不安全行为。及时处理施工现场的危险物,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操作。提高施工人员预知危险的能力,通过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知道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隐藏着那些危险,如何能及时发现,相应的对策是什么,并通过安全检查表进行监督。

(二)设备方面的对策。在购买设备时,选择操作简便、省力的机械设备,设备的仪表和监控器等可视化界面要符合人的习惯,对于紧急操作部件可采用醒目色彩或规定的安全标识,易于识别。对于施工中会造成危险的设备部分要通过防护装置把人隔离开来,例如设置防护罩、防护网、围栏、挡板等。

(三)环境与媒介方面的对策。从人的因素出发,改善施工环境。把微气候、照明、噪声条件及休息时间控制在适宜的水平,使施工者易看、易听、易判断、易操作、较少受到干扰,在精力旺盛和意识集中的条件下施工。在施工现场,危险牌示要设在显明易见的地方,文字简明、含义明确,字迹鲜明易认。识别标志常使用清晰、醒目的颜色、标记形象使人一目了然。

(四)管理方面的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设方、施工方都要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项目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态度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所以必须做好安全管理的带头人、安全思想的传播者,必须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

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在管理机构设置时将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创优一体化管理,系统化运作。建立必要的安全信息交流制度和交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2、人员选择和培训。在选择施工人员时,施工单位应根据岗位、工种特点,对求职者所应具备的必要的知识、技能、能力、性格等进行考核,选择合适的人员。入职之后,通过操作培训、技术培训、能力培训和安全培训,模拟事故情况,训练施工人员安全操作和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持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劳动保护知识教育、劳动纪律教育、安全技术知识和规程教育、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的教育等。为保证安全教育行之有效,必须根据不同教育对象,采用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进行,可以配合典型事例加以强调,尽量的生动直观,易于理解

篇2

【关键词】生命安全;高职体育;教学方法构建

1生命安全教育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1.1生命安全是高职体育教学的前提

体育的教学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不管是专门的体育课,还是在早晚训练,都是围绕着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展开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中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都非常弱,他们的身体防护力、韧性以及反应能力,都有待提升,也就增加了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生命安全教育不仅仅是给予学生最大的关注和关爱,也是让他们在进行体育锻炼和提高身体素质的过程中最该关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只有保证了学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够完成相应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

1.2高职体育教学是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和手段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需要以体育教学活动为媒介,高职体育教学是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和手段。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等极端情况下应有的应变知识与能力,这与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宗旨不谋而合,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对意外事故的应变能力也会随之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将抽象的生命安全教育具象化,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安全的意义与重要性。高职体育教学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生命安全教育不再局限于课本文字,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生命安全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加强高职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效措施

2.1提高师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

在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事件没有发生时,人们是不会关注生命安全的问题,也不会有意地提高安全意识,这就需要教师自觉提高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这是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教学的最先标准要求。如果生命安全的问题没有得到应该的关注,将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学校对于教师基本专业素质和生命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学生方面,教师也应该时刻提醒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并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灌输生命安全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更要从实际中关注生命安全,并且时刻注意,时刻小心。

2.2完善生命安全教育体系

对于生命安全教育也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教学和意识体系,而且在体育教学中想要渗透生命安全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这需要高职院校中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一起在日常体育教学和活动中完成,逐渐提高对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视度,并且落实。通过长时间的关注让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深入人们的潜意识中。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帮助学生完成生命安全的教育,并且潜入他们的意识中,进行日常体育教学的彻底渗透,要让学生知道生命的珍贵,知道尊重他人生命的意义。以此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生命安全教育的体系,并且根据学生日常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特点来随机调整。

篇3

一、基本思路

(一)加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就是通过对员工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员工端正事项,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提高思想意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并积极贯彻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自身的保护意识,不违章操作,不违反劳动纪律,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同时对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包括领导、公司各部门、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也应加强安全思想意识教育,确保他们在工作时做好带头作用,从关心人、爱护人的生命与健康出发,重视安全生产,做到不违章指挥。

(二)将安全教育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中,加强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安全教育的长期性。做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教育。因为生产与安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哪里有生产,哪里就需要进行安全教育。

(三)开展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形式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多用,尽量采用符合人的认识特点的、感兴趣的、易于接受的方式。针对我公司的具体情况,安全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议形式。主要有:安全知识讲座、座谈会、报告会、先进经验交流会、事故教训现场会等。

(2)张挂形式。主要有:安全宣传横幅、标语、标志、图片、安全宣传栏等。

(3)音像制品。主要有:安全教育光碟、安全讲座录象等。

(4)现场观摩演示形式。主要有:安全操作方法演示、消防演习、触电急救方法演示等。

(四)严格执行公司的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杜绝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就直接上岗的现象。对于新进厂的员工新工人,应严格要求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学习内容包括安全技术知识、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制度和严禁事项,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操作岗位,考核情况要记录在案,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24学时。

篇4

(一)“我—他”之间不平等

长期以来,教育主客体对立的思维模式渗透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受到这种“主体—客体”教育模式的影响,现今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依旧把学生视为自然客体,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个体的服从性。这种“主体—客体”教育模式否认了学生在安全教育中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建构性。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学生几乎没有“话语权”,主客体双方的对话不平等,缺乏交流、沟通与融合,出现学生自身主体的缺失,学生参与安全教育的兴趣与积极性不高。

(二)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安全教育采取“灌输”的方式,把学生当成简单的“容器”强行注入,重安全知识的灌输,轻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的培养,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遇到突发安全事件时不能很好地应对,对于安全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极差。同时,这种不分对象、内容、场合的“主体—客体”单向教育方法具有明显的高位性、霸权性、控制性,导致学生对学校安全教育有强烈的抵触与反感,不少学生对学校安全教育不屑一顾,“走过场”的心态突出,这使得高校安全教育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安全教育的实效,造成不少高校“年年讲安全,却年年发生安全事故”的可悲局面。

(三)教育内容抽象空洞

教育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交流、精神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与文化得以传承。一旦教育内容背离了这一理解,就会成为“空壳”教育。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安全教育等同于课堂教学,教育内容匮乏,没有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安全形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因此,高校安全教育演变成了安全知识与信息的传递,师生之间无法产生情感共鸣,教师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提不起兴致创新和丰富学校的安全教育,学生对此也积极性不高,不愿意与教师做情感沟通。原本可以以多样化形式开展的安全教育被缩小为简单的知识与信息交流。

(四)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大学生的思想相较于中学生来说比较成熟,对社会问题、为人处事和人际交往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鉴别,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是有自己的理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但是,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大多都是设定一个统一目标,套用事先预设好的框架、模式、规范去要求千差万别的学生,明确规定了学生该做什么,该怎样去做,采用“管、卡、压”的手法来做安全教育工作,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个性发展,教育内容也无法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指导。

二、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主客体双方的主体性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主体与主体相互平等、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交互关系,它意味着师生双方彼此承认对方的主体性地位,在交流的过程中都有表达意愿、提出意见、做出判断、质疑现象、进行解释的均等机会。在高校进行安全教育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师生双方的主体性。一方面,学生不是被驯服,被要求强制执行的工具,而是有思想、有灵魂、有自己判断的人。对于安全教育,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因此,高校的安全教育应必须了解、掌握学生的需求,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高校安全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让教师结合学生的精神需求和社会综合性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和教育内容的编排,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与学生形成交流与互动。

(二)拓展教育渠道,采用多元化教育形式

高校安全教育要跟得上时代和形势,教育的方式方法应是开放的,贴近当前社会形势、贴近广大学生需求的。因此,要创新安全教育渠道,使高校安全教育多元化,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扩大高校安全教育的覆盖面。譬如搭建安全教育网络平台,利用微博、论坛开展网上安全教育宣传和咨询活动,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开办周末影院之安全教育专场,专门播放各种类别的安全教育宣传片,满足师生对安全知识的渴求;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教育讲坛”、“安全教育活动月”等活动,让安全教育成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但不论何种教育形式,都要把学校安全教育看成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双方的交往具有平等性、交互性、宽容性、和谐性等特征,让交往一方的发展带动另一方的发展。

(三)丰富教育内容,强化防范意识和技能

高校安全教育要注重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不仅要设置生命与安全教育、法制与安全教育、安全危机的预防与应对等方面的教学,提高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和安全预防的认识,还要增设大学生安全技能训练和安全防护教育,强化广大学生在突发事件下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技能,增强大学生自救、自护和互救的能力。要明确的是,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大学生入校开始,高校就要有计划、分阶段、不间断地对大学生传授各种安全常识,开展安全防范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让大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安全知识、安全防范技巧。这是师生共同融入、相互交流、共同推进的一个教学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来,使之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战演练训练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

(四)尊重个体差异性,提倡主动参与

篇5

学校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应尽快改善教学内容与方式。在教学内容方面,选择与开发合适的教材,对不同年段的中小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在教材选用与开发时,要体现兴趣性、直观性、系统性、因材施教及因地制宜的原则,内容可包括交通故事、游戏等。增加对一些较为少见的交通安全标识、安全规范只是内容,如认识环岛标志、禁止通行等交通标志,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安全常识。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选取直观形象的内容,让小学生在理解中领悟。多设置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如创造相应的环境,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如在校园设置交通安全活动设施,包括模拟红绿红、斑马线及其他交通标志等。二是提供实践场地,在体验中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如开展“十字路口”、“汽车站”等游戏,让中小学生把学习的交通规则运用到实践中。选择与开发合适的教材,对不同年段的中小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在教材选用与开发时,要体现兴趣性、直观性、系统性、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内容可包括交通故事、游戏等。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贴近中小学生生活实际,选取直观形象的内容,让中小学生在理解中领悟。如认识环岛标志、禁止通行等交通标志,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安全常识。

二、学校与交警部门及政府部门积极合作

学校作为学生交通安全行为教育的主导,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应由学校主动提出。在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过程中,要理顺部门关系,明确各自教育职责,建立以教育、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机制。教育部门应把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列入小学教育大纲,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经常对所辖区域内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只有各部门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形成良好的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氛围,保证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化、长期化、规范化,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教育部门可以探索将交通安全课程纳入学生学习考核体系中的措施。交通安全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考试科目参与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考试成绩甚至可以作为学生奖励及升学的依据之一,以此提高学校、老师、学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和紧迫性,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切实行动,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三、通过家长会等联动方式引导家长参与到安全教育活动中

篇6

进入21世纪之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为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而大学生是一个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军,由此可知,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越来越多,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行探讨与研究,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创造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1]高等学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进而也就加重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负担。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安全形势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高校安全问题仍十分严峻,我们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然而,我国一些高校并没有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造成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深入开展下去,这是高校今后安全教育中必须着力解决的。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治安形势的迫切需要

我们知道,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及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推进,高校校园也逐渐走向了社会化,造成我国高校人员结构更加复杂,校园安全隐患增加了。另外,高校学生的活动范围也不再只局限于高校校园,而是逐渐向学校周边渗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大学生的安全,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就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二)培养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

现在的大学生除了学习课堂知识外,更注重对自己各项社会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缺乏,安全意识还不是很强,自我保护与自我约束的能力不足,因此,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只有通过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才能够使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从而拓宽其知识面,才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与自我控制能力,使其在正式走上社会时不会手足无措,成为一个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真正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还是十分的薄弱,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两个方面中无论哪一个方面,都是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缺少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的表现,最终会损害到大学生自身的利益。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

(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而言也是如此。只有建立起来一个完善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才能够使大学生安全防护与管理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与科学化,而不会受到时间与学校工作重点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大学生安全防护工作的长期顺利进行。在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时,主要是对安全健康防护知识技能培训、安全事故的定期排查及紧急时间处理预案等几个方面进行制度的建设与健全。

(二)提高学生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要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自身认识的提高及安全意识的增强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的关注与安全教育相关的一些内容与事情,并对其进行自我分析与理解,从而逐渐形成自我对安全的认识,丰富自己的安全知识。同时,也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使自己的安全意识得到不断增强,这样也就从一个方面促进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发展。

(三)拓宽途径,齐抓共管

大学生安全教育涉及到很多的部门与组织、团体,如学校的宣传、教务、保卫等部门以及各院系领导、班主任等,[3]还有社会上公安局等机构,只凭一方的努力是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只有多方共同努力,密切合作,齐抓共管,才能够使大学生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篇7

一、幼儿园随机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语言的使用不当,忽视与幼儿的沟通

一些教师在随机安全教育中对幼儿使用命令式的、强制性的语言,教育也只是浅尝辄止,忽视跟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如在幼儿园午餐时间,教师发现一名幼儿把双手放在椅背上向后仰,教师即刻教育幼儿:小朋友,那样做很危险,很容易摔倒,马上把手放下去!这名幼儿马上把手放下开始吃饭。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单向地命令幼儿要怎么做,幼儿并没有理解教师真正的意图,只是服从命令而已,教育是失败的。

(二)随机安全教育对象不全面,缺乏整体教育意识

一些教师缺乏整体教育意识,只注重对犯错误的个别幼儿进行随机安全教育,却没有抓住机会培养全体幼儿的安全意识,就像上面的例子,教师没有跟其他幼儿沟通、交流,也没有把那名幼儿的行为及随机安全教育辐射到全体幼儿身上,丢失了良好的机会。

(三)没强化随机安全教育结果,导致教育效率低下

虽然教师进行了幼儿随机安全教育,但他们并不关心是否真正达到了教育目的。换言之,教师开展了随机安全教育活动,但并不知道幼儿有没有真正理解教育的涵义,也没有有意识、有目的地强化随机安全教育结果。如在幼儿园的晚餐时间,当幼儿们正在认认真真地吃晚餐时,一名幼儿突然对教师说:老师,我肚子好疼。教师走近这名幼儿,发现他肚子疼可能是上火引起的,便对他说:小朋友,晚上回家以后不要再跟爸爸妈妈一起吃饭了,晚上吃太饱很容易上火,肚子也会很疼的,知道吗?幼儿说:好,我知道了。但第二天教师并没有关心这名幼儿回家后有没有再吃饭,有没有肚子疼。由此可见,教师虽然进行了随机安全教育,但之后并没有强化教育结果,使随机安全教育不了了之,教育效率低下。

二、幼儿园随机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幼儿园管理层必须充分意识到随机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要求教师要善于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偶发事件中发现隐含的教育价值,并把握时机、积极引导[1]。如果幼儿园要求教师在活动中抓住随机安全教育契机,那么园长就应充分意识到随机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注重培养全体教师的随机安全教育意识,并要求教师在幼儿园活动过程中付诸实践,有效开展随机安全教育。与此同时,幼儿园管理层应考虑缩小并控制班级规模,为教师开展随机安全教育提供条件。如果幼儿园的班级有50多名幼儿,规模过大,那么,教师很难认真观察每一名幼儿,也很难恰当开展随机安全教育。所以,幼儿园管理层、园长应有意识、有目的地缩小班级规模,减轻教师负担,确保师幼比例合适,为顺利开展随机安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教师要积极树立随机安全教育意识,重视与幼儿沟通

首先,幼儿园教师要充分了解随机安全教育,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从而积极树立并不断强化随机安全教育意识。其次,教师要时刻树立开展随机安全教育的意识,必须在幼儿生活活动中适时抓住机会恰当开展随机安全教育。另外,教师不能把幼儿当做成人,去命令他们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因为训斥幼儿之后,他们只是服从教师的命令,依旧不明白是为什么。这样的随机安全教育是相当失败的。因此,在开展随机安全教育时,教师应循循善诱,注重使用和蔼的语言耐心跟幼儿沟通,让幼儿对教师安全教育行为有一个恰当的理解,明白出错的原因并改正,以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三)教师应对全体幼儿进行随机安全教育,及时反思总结

当教师针对某一个幼儿开展随机安全教育时,如果环境合适、内容适宜,就应有意识地抓住机会,重视跟全体幼儿交流、互动,鼓励幼儿发表各自的观点,让全体幼儿都能从随机安全教育中受益,确保实现教育目的。同时,教师要及时对随机安全教育进行反思、总结、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安全教育行为,并总结、锻炼自己的随机安全教育技巧,促进实现教育目标。

(四)教师要有意识强化随机安全教育结果,提高教育效率

篇8

1.报名前:家长对入园体检观念滞后

2.报名后:家长认为幼儿一经入园,幼儿安全问题应由幼儿园单方负责

3.进班前:少数新生家长隐瞒幼儿健康状况

4.进班后:对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不知情,了解甚少

二、家长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问卷调查中体现:①部分家长不理解二级晨检的作用(不知情);②“是否参与园所安全管理和安全知识培训”一题中,某些家长认为参加于否均可,看时间(认识不到位)。③从家长参与活动的比率中看到:举办膳食营养讲座,家长参会率为90%以上;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家长参会率为95%左右,举办安全教育观摩课,家长安全培训讲座等活动,家长参会率在70%~80%左右,如此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在对安全教育家园共育方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①幼儿园举办的家长安全教育活动多数以讲座为主,形式单一,内容雷同,对于参加过活动的部分老生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受阻。②对于安全教育内容,园所宣传力度小,没有造成一定声势,使家长的重视程度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

1.从提高新生家长安全意识方面下功夫,确保幼儿入园顺畅

2.从增强家长安全认知方面下功夫,共同承担监护人责任

3.从增强家长责任意识方面下功夫,做好突发事故预防工作

篇9

    论文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经常面临一些问题。从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所面临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问题出发,在论述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策略。 

伴随着我国职业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在社会化成长的过程中面临了多方面的现实问题。 

 一、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问题 

 对于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来说,仅仅依赖于职校学生入职前的岗位培训是不够的。从职业学校主要偏重于理论教学,对培养职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工作力度不够。学生存在着对设备与工具认识片面,对法律规定及管理制度知道较少的情况,同时对其自身所面临的作业环境了解不够,甚至没有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从社会化成长来看,所面临的主要是学习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对与此时的工作学习环境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流程知道得极少,而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不足,在实习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失误,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而职业学校的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与技术领域的需求这两个要素为基础的教育,这两个要素要求应对学生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培训。 

 二、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影响因素 

 从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包括学生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客观因素。从学生自身的因素来看,由于职校学生是作为不同于大学生和高中生的特殊群体存在的,其学习的目的也主要是以就业为核心。因而其自身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学针对学生的心理和现实需求,从学生受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培训。其次,从学校的因素来看,职业学校在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教学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职业学校硬件与软件设施的不同,包括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水平的不同,都会对职业学校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除此以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所涉及的内容也呈复杂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包括这些变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上存在的包括法律规定及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转变等都会对职业学校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策略 

 1.提高职业学校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职业学校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要求,不断提高重视程度。将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贯穿在职业学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到参加工作的全过程中,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具有较强的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2.优化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法 

 职业学校的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途径。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组织相应的演练或者演习,从而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下,明确地知晓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综合应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如,学校安排学生进行危险源辨识方面的培训。 

 3.拓宽学生参加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实践 

 职业学校在学生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应不断拓宽学生实践机会的途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践更好地理解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内容。比如,班主任通过组织学生到某化工厂参观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企业如何进行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进而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所涉及的运行控制与绩效测量和监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 

 总之,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过程,职业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在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邬维娜,卢惠娟,王君俏,等.国内外护理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现状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56-57. 

篇10

【关键词】幼儿;消防安全;教育

幼儿是需要特别保护的弱势群体,加强幼儿消防安全教育是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幼儿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启迪幼儿的消防安全意识,要让幼儿从小形成保护自己生命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1 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的现状

据全球儿童安全网络曾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每年有将近600名8岁以下的儿童死于火灾。幼儿玩火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呈上升趋势,达到平均每年3000多起。目前,这种态势依然不容乐观,幼儿消防安全教育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1.1 幼儿监护人的消防安全素质不高

幼儿监护人如家长、教师等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缺乏对幼儿从小培养消防安全意识;消防知识欠缺使幼儿监护人难以展开消防安全教育。如一些幼儿园教师无法胜任消防安全教育辅导员的角色,纷纷聘请消防部门人员担任院内安全员,但消防工作人员对幼儿的学习习惯、认知能力、性格特点不够了解,进行消防安全知识传播力不从心。

1.2 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的缺乏完整性

幼儿教材中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单一,更没有统一的消防安全读本,读本出现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之态;幼儿消防宣传活动开展无规律、不定时,幼儿园在重点节日、重要时期开展消防宣传不持续,而消防及教育部门又无法兼顾到每个幼儿园,出现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没有连续性、完整性。

1.3 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的方式单一

专门对幼儿的体验式教育不足,很多幼儿走进消防队参观,对于消防队员抛水带、灭火演示等都停留在观看层面。目前,国内专为幼儿设计的消防体验类场馆、玩具缺口较大,消防体验类场馆、玩具不仅能提高小朋友们的参与性,满足孩子的新鲜感、好奇心,而且能在体验过程中熟悉某样消防物件,利于将来消防设备的实际操作。

1.4 教育缺乏科学性,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的认知有限,心理承受能力较低,针对幼儿的消防安全教育要讲究科学性,符合教育规律,应减少警示性教育的比例。而现实中,大多数的消防安全教育时常呈现“惨烈”的警示画面,给幼儿心理上容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1.5 教育理念落后,缺乏结合幼儿特性

在中国,开展幼儿消防安全教育起步晚,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大多以通过授课、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传统方式开展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缺乏针对幼儿特性的教育方式。

2 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的发展理念

2.1 普及幼儿对消防安全的认知

对消防知识进行精化、简化,删除繁琐和复杂的部分,依据幼儿的认知能力程度,遴选最核心的消防安全知识,使用易于幼儿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如参照《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做法,挑选幼儿消防安全常识,使幼儿轻松接受,以至于达到人人会背、人人会用的程度。

2.2 强化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在身体健康方面,注意选择安全的活动场所、活动器材等,如在火灾疏散演示时,严格选择所使用的烟气,确定不会对幼儿造成伤害;多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通过设计一些消防小游戏来增强体质,培养幼儿的团体协作意识。在心理健康方面,应要求知识传递者认识到幼儿与成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性,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严格过滤不良信息,比如一些血腥的灾害事故画面。

2.3 提高消防安全知识的趣味作用

提高消防安全知识的趣味作用,趣味性认知教育,符合幼儿性格特点,提升幼儿消防教育的参与积极性,会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寓教于乐的消防游戏和消防玩具。

2.4 遵循幼儿成长规律,体现阶段性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同,进行安全教育因年龄而异,制定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明确阶段重点,循序渐进进行教育引导。如小班幼儿其动手认知能力较差,可认识火灾的危害,看见着火赶紧离开,并告知幼儿监护人,拨打火警电话等简单常识。中、大班幼儿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可以教他们认识消防器材,尝试进行火场逃生等内容学习。

2.5 利用好重点节日,推进幼儿消防安全教育

在消防安全教育的重点节日,可固定开展消防教育活动,体现严肃性和延续性。教育、消防部门应结合寒、暑假等幼儿安全问题高发阶段,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以多种活动形式强化时效。

2.6 培养幼儿消防安全常态化

培养良好习惯是幼儿消防安全教育中的关键,而每个习惯的建立是需要通过日常性、经常性的练习,最大限度地将消防安全教育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使消防安全意识常态化。

3 幼儿消防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

3.1 幼儿监护人的潜移默化,教育引导幼儿

幼儿监护人应当对幼儿加强监护管理,教给幼儿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及时对幼儿进行火灾危害性教育,使幼儿做到不玩火,不随意触碰电器;对幼儿模仿大人吸烟的行为要制止;要制止幼儿在室内、可燃建筑、柴草堆等易于引起火灾的场所燃放烟花爆竹,并教育幼儿在燃放烟花爆竹后要检查残骸、纸屑飞落地点,发现残火立即熄灭,更不准幼儿摆弄鞭炮中的火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多种方式,教给孩子在紧急状况下的应变措施,让幼儿知道在发生火灾时如何应对。

3.2 结合教育教学,开展全方位的消防安全教育体系

开展多种形式的幼儿消防主题教育活动,以年龄段为单位开展消防主题教育活动,观看消防常识画册、挂图、防火录像,观摩消防官兵灭火演练,邀请消防专业人员进行消防知识讲座,参观消防站去了解消防车、消防器材,开展灾害事故紧急疏散演练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将幼儿消防安全知识有机地融汇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精心地教学设计,更好地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和掌握。如在语言活动中,通过故事、儿歌等让幼儿了解一些消防安全知识,从而提高幼儿的消防安全意识。创设环境让幼儿感受消防安全教育的常识,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消防安全教育。在幼儿园的公共活动空间,绘制日常消防安全的有趣的、生动形象的卡通连环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在安全宣传栏或墙饰上,让幼儿从图画中了解在火灾发生时该如何处理。

3.3 社会及消防部门要因势利导开展幼儿消防安全教育

社会、政府级消防部门应创造条件,结合适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向幼儿宣传消防知识,专门开展一些针对儿童的消防教育活动。

4 结束语

总之,幼儿知识经验缺乏,能力有限,在体力和神智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各种复杂情况,极易成为火灾事故的肇事者或受害者。因此,必须加强对幼儿消防安全的监管和教育,让孩子们远离火灾,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