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必修课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专业必修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体育教育;必修课;人才培养方案;分类
根据收集到的10所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可知,各体育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约为14~24门。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专业必修课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为了加强学生对健康、体质方面的知识,增设了部分人体科学类课程,如开设了运动营养学、健康教育、体育保健学、运动医学等。第二,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专业必修课也在休闲体育方面有所涉及,如开设了休闲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第三,为了充分挖掘各校的课程资源,发挥各个学校的优势,因校而异,因地制宜,各个学校开设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课程,如游泳、艺术体操、跆拳道等。第四,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加强学生师范素质 的培养,在必修课中也增设了一些针对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的师范性课程,如开设了体育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等。
1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学分比较
对10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及所占有比例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专业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有的比重非常大,其中北京体育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达到80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56.34%,远超过了2003年《课程方案》的41.3%;其次是山东体育学院104学分、52.35%和沈阳体育学院8分、52.7%,说明这几所学校非常重视专业教育,而且学分、学时比较高,这与学校的办学思想有很大关系。最少是广州体育院校55.5学分、32.26%和天津体育学院56学分、34.35%。
2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内容设置情况分析
本文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中的27门课程进行了重要性调查,依次为非常重要、很重要、重要、不太重要和不重要五个选项,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并为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的优化提高数理依据。首先对调查整理的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的标准:0.9
旋转后的因子成分矩阵(见表3),通过分析,27项指标可以归为7个公共因子,旋转后的7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8.125%,用7个公共因子代替27个指标,可以概括原始变量约六成以上的信息,因此可以认为7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大部分变量。(见表4)
第一类因子包括: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和学校体育学,可以命名为教学方法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1轴上包括5个因子,其中学校体育学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709,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体育教学论因子为0.875,载荷最小的是体育心理学因子为0.550,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二类因子包括:体育保健学、运动保健学、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可以命名为保健与医学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2轴上包括4个因子,其中体育保健学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848,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运动生物力学因子为0.837,载荷最小的是运动医学因子为0.561,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三类因子包括:游泳、体操、艺体和武术,可以命名技能主导表现性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3轴上包括4个因子,其中体操类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808,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艺体因子为0.735,载荷最小的是武术因子为0.580,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四类因子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生理学,可以命名为运动人体科学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4轴上包括3个因子,其中运动生理学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829,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
第五类因子包括:体育概论、休闲体育概论和体育学概论,可以命名为体育概论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5轴上包括3个因子,其中体育学概论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808,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休闲体育概论因子为0.778,载荷最小的是体育概论因子为0.636,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六类因子包括:田径、篮球、排球和足球,可以命名技能主导对抗性和体能主导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6轴上包括4个因子,其中篮球类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746,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排球因子为0.734,载荷最小的是足球因子为0.561,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七类因子包括:体育研究方法、体育统计学和科研方法概论,可以命名方法工具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7轴上包括3个因子,其中体育科研方法因子的载荷最高,为0.717,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
3 结论
根据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出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可以分为7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教学方法类、保健与医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体育概论类、技能主导表现性类、技能主导对抗性及体能主导类和方法工具类。根据因子载荷的差异,可以推断出各类课程存在一定差异。
参考文献
[1]赵勇戈.试论体育院校学科建设[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1):5
[2]龚德贵,黄阵,钟秉枢,左琼,余学锋.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
国体育科技,2001,37,(7):26
[3]陆亨伯,李建设.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互联工程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97
[4]高扬.体育院校学科建设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28
[5]王兴,朱百顺,蔡犁,司虎克.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办学新思路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报,2005,29,(1):86
篇2
摘要:公路交通安全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线形设计的合理与否是关系到公路安全性问题的根本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公路的设计新理念和方法,简单介绍了公路线形一致性、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线形设计的灵活性及线形安全性评价。并指出公路线形指标的均衡性、一致性、线形的连续性以及线形和环境景观的协调性才是满足汽车高速及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公路线形 设计理念 灵活性设计
0 引言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尤显突出。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多,包括人(驾驶员、行人)、车(机动车、非机动车)、路(道路状况、几何条件)、环境(气候条件、道路环境)等。从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来看,虽然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线形设计是否合理是关系到公路安全性问题的根本问题。
公路交通事故与公路条件,路线线形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优美流畅的线形组合、清晰醒目的行车方向、充分的视距保证和符合驾驶期望的路线是车辆行驶安全的基本保障。公路线形指标的均衡性、一致性、线形的连续性以及线形和环境景观的协调性才是满足汽车高速及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在充分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引入国外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用以弥补我国传统公路设计方法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1 线形设计的理念
道路线形的连续性是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连续的道路设计应确保驾驶员能够沿着路线以他们期望的速度行驶。但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中虽已提出线形连续性,但对连续性的标准没有明确提出。目前国内外对于线形连续性的研究很多主要分为:基于速度的研究、基于安全的研究、基于驾驶员操作难易的研究。
其中,基于速度的研究比较成熟,因为道路线形连续与否对车辆产生的影响首要表现在车速上。利用运行车速评价路段的连续性好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一致性评价方法,一种是运行速度之间的一致性评价方法。
(1)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一致性。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一致性评价是根据在某个单独路段上运行车速V85与设计速度VD之间速度差的绝对值|V85 -VD| 进行评价,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确保设计速度与驾驶员实际行驶速度保持一致,使得线形几何设计能够较好地满足驾驶员实际的操作,对于单一路段路线几何元素的安全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2)运行速度之间的一致性。对于整个路线来讲,分析其整体的连续性同样是相当重要的。运行速度之间的一致性评价是根据两个连续路段上运行车速 V85之间速度差的绝对值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提供了整个道路上连续路段的连续性评价,相比较与上面单一路段评价方法,保证了各连续路段之间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这种方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评价方法,在大部分北美地区,这种方法已经成为道路线形连续性评价的基本法则运用于设计之中。
2 线形设计的灵活性
公路设计的灵活性,它是在原有设计标准基础上,通过激发设计师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新性和灵活性,以目前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用前瞻性的交通设施设计新理念,将灵活设计作为一种手段,结合公众参与和多学科设计方法,在满足使用功能与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维护公众的重要利益,将公路设计融于公路周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之中。因此,在公路设计中要灵活考虑各种因素,如物理特点,安全性,通行能力,造价,环境质量等。
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连续性。公路线形是优美的三维空间结构,要求线条流畅,具有韵律感。(2)融合性。公路路线要与环境融为一体。(3)原始性。公路路线选线时应充分利用风景资源,视野要多样性,尽量保持现有环境,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施工痕迹要注意恢复其自然外观。
根据美国的《公路灵活性设计指南》,在进行路线的灵活性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质、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可以要求不同地区的具体标准的取值范围具有灵活性。
2、当道路建设项目受到环境条件的严格约束时,应进行特殊性设计。
3、即使在设计阶段还可以对规划阶段的决策进行再核查评估。
4、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相应的降低设计车速,但必须在附属设计里提前进行标志标记,或在此路段必须有使速度减缓的措施。
5、项目中有现有道路的,可以维持现有道路的平、纵、横断面,仅仅进行重新罩面、修复、和更换标志。
6、认真的考虑可选择的指标,特别是对于景观道路。
7、检查各设计参数和指标在安全和运营中效果。特别对于超标设计必须对这十三项指标进行评估:设计速度、车道的宽度、路肩宽度、桥宽、构造物的通行能力、平曲线、纵断面、纵坡、停车视距、横坡 、超高、竖向净空、横向净距。
8、在勘测设计的各个阶段,特别是方案设计阶段,应有不同专业的专家的参与,同时公众参与也十分重要
3 结语
目前,我国的公路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引入了运行速度和安全性检验的概念,并颁布了专门性的指南来指导公路建设的安全性评价,线形设计的合理性显得更加重要。但是,我国对公路线形的连续性、一致性与环境相协调的灵活性设计问题重视和研究不足,没有成熟的规范和管理机制。要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将新的设计理念融合到现有的设计程序中去。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并不是所有的新理念新方法的实施都合理、都具有可操作性,而要给予建设者一定时间逐渐来理解和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另外也要让新的理念和方法得到充分的实践验证,以确保其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公路灵活性设计指南[M].交通部规划研究院,译.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JTC/T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评价指南[S].
[3]屠书荣.道路线形理论与设计方法[M].重庆:重庆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篇3
1.1公共必修课程
各高等院校教育训练学公共必修课的学分比较平均,都在为30-36之间。学时统计数据显示,各学校的公共必修课学时均在600以上,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学时最多的山东大学与最少的郑州大学相差了180个学时,造成这种情况体现了各高等院校在培养方案中对外语学时和学分分配的重视程度的差异。统计显示,各院校外语教学时数几乎都占到整个公共必修课教学时数的1/3甚至更多。但是,外语教学占用如此多的学时并未发挥达到预想的结果。在调查中,每个学校随机选取20名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生,一共240人。调查显示,六级及以上英语水平的有93人,占38.75%;四级水平的有112人,占46.67%;未过四级的有35人,占14.58%。大部分学生经过如此长时间的外语学习进步不是很明显,甚至还有个别学生的外语水平仍然停留在高中阶段。12所高校中外语学分占公共必修课程总学分超过50%的有6所,这与体育训练学培养学生外语能力的目标一致,但是调查中发现高校在外语教学中针对所学专业的重视不够,学生没有学到足够的阅读和理解本专业外语资料的能力。
1.2专业课程
1.2.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的重要课程,在各高校中都是以一级学科设置的,这是很合理的一个方面,体现了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所有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专业课数目都在10门以上,并且都包括体育教学论、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运动教育学和运动生理学这5门课程。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专门的体育院校,其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更有针对性,也更加全面,该校特别重视学生的竞技运动心理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尽管高校都普遍开设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但用人单位和专家均反映体育教学训练学专业的学生的科研能力仍难以达到要求。
1.2.2专业方向课程
12所高校中,除了北京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其余10所学校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都将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以及运动心理学作为了专业方向课程的重中之重,对研究方向缺乏足够的细化,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难以达到充分的接受和消化理解。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以培养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为重要目标,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适当增加与教育类相关的课程,这一点上,华南师范大学做的最好,这很可能与该校本身就是师范类高校,开展教育类课程比较容易有关。高校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的学生输送到人才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为目的的。学生的教育质量与其竞争力息息相关,而专业课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是其展现能力的最关键部分,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尤其需要注重专业课的设计与安排。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思路也不够开放,这造成了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所以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大对专业课程的投入力度。
1.3选修课程
12所调查的高等院校的选修课都有任意选修以及必须选修与任意选修结合两种。调查发现,任意选修学生自由度大,但是还必须加强老师对学生的辅导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必须选修与任意选修结合稍微会阻碍学生发挥个性,限制学生的自由度,但这种形式比较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框架的形成。各院校受到院校性质、办学规模以及师资力量的影响,选修课内容的设置有着一定的差异。综合性院校与专门的体育院校北京体育大学相比,拥有更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更多的选择机会,它们在体育教育训练学未来课程的设置于完善方面优势较大。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专门的体育院校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要求学生每周都务必参加至少一次俱乐部训练,另外还开展了诸多跨专业和跨学科的选修课程。
2结论
体育教育训练学不仅是是将体育美学、人体科学等有关运动和人的关系运用于运动训练及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活动,还是有着明确目的和指向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运动训练、技战术和体育教学中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所以可以说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学中一个最核心、最实用、最基础的学科,该学科既有自然科学属性,也有社会科学属性。本文所选取的12所高等院校是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开展的较为好的院校,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我国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公共课程有着基本相同的设置,都由外语课和政治理论学习组成。各高校依据自身的特点,在专业课方面设置上都有自身特色,这对于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多样性发展大有益处。综合院校与专门的体育院校的选修课差别很大,前者侧重于学术研究方面能力的培养,后者注重于专业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建议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高等院校学生完成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关键,课程设置囊括了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系统合理的课程设置必须全面、科学,照顾学生的要求,充分满足学生学习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意识的提高,民众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也越来越高。因此,本文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3.1优化公共必修课程的设置
政治理论课程要以理论、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主,教学内容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外语学习要紧密联系专业内容,这样增加外语学习的针对性,体现教学的目的。
3.2专业课教学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体育教学论、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运动教育学和运动生理学等主干课程之时,务必配套开展合适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传授专业方向课程时,要以专题讲座为主,辅以教学理论,同时舍弃一些不合社会需求的课程,添加适应学科发展趋势是内容。
3.3合理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
篇4
1.访谈法围绕本专业近几届毕业生及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及对学生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共召开了2次座谈会。2011年5月23日,在光明初级中学召开了上海市黄浦区部分体育骨干教师座谈会,主要有来自大同中学、光明中学、市南中学、尚文中学、市八初级中学、光明初级中学及商贸旅游学校等校的骨干教师。同年5月29日,在上师大徐汇校区体化楼310会议室召开了上海市部分体育教研组长、教研员座谈会,出席人员为七宝中学、市二中学、上海市实验学校、莘庄中学、汾阳中学、一师附小等校的体育教研组长及徐汇区、黄浦区、原卢湾区、静安区、杨浦区等区的体育教研员。
2.问卷调查法针对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后,请有关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了效度检验,表明此问卷效度颇高。问卷发放对象为上海师范大学体教专业2012届留在上海工作的毕业生,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69份,回收率为98。6%;其中有效问卷67份,有效率为95。7%。采用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重测时间与第一次问卷时间相隔10d,将2次问卷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相关系数为0。87,表明此份问卷信度较高。
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结果在EXCEL统计软件中进行百分比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本专业学生存在问题及上海市中小学的要求
1.1生源质量在下降,教学技能需加强近些年上海生源的减少导致学校可选择的体育生不足,生源质量亦下降较大。不少学生是因学习成绩较差高考前临改体而“误”入此行的,只能称其为体育积极分子。这些学生进入了体教专业后,因为身体素质较差、体育基础较弱,发展空间不大。由此出现教学技能较差状况,尤其是在教案书写、吹哨、口令、讲解、示范、队列队形及队伍调动等方面。中小学要求在平时教学中及教育实习前能加强教学技能方面的学习与培训。
1.2运动技能多不足,培养方案要突出学生的运动技能较差、专项能力不突出,失去了上师大多能一专的优势。尤其是体操方面技能较差。中小学希望能恢复上师大多能一专的传统,重视术科教学,并严格把好考核关。培养方案中的术科、学科比例有些失衡(3∶7),术科比例偏低,未能突出运动技能类课程。公共必修课及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偏高,选修课中学科类课程偏高。中小学希望增加术科比例,与学科调整为5∶5较为合适。
1.3大中小学相脱节,各级学校应对接大学与中小学教学相脱节,对二期课改理念、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学内容等了解较少。同时,对中小学的教材教法了解不多、分析不够。中小学要求加强教材教法及中考项目的教学,大学不仅要重视教的环节,还要创设学的环节,并希望多到中小学观摩、学习与交流。
1.4实习形式不完善,毕业论文待改观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两个方面。目前的分散实习形式存在一定弊端,原来的集中实习值得借鉴。中小学希望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互结合,并加强高校教师、基层教师的指导及联系。此外,实习的时间要提前并要有反复,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改进提高。学生的论文基础比较薄弱、科研能力有待加强,对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科研方法掌握不足。中小学要求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此外,本专业学生还存在着诸如职业认同感不强、主动学习意识较弱、男生阳刚之气不足等其他方面的问题。
2.本专业课程存在问题的反馈
学校在上海工作的毕业生对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三类,即课程总体、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课程总体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设置缺乏本校特色、课程整体结构不太合理、课程设置与中小学脱节、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必修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公共必修课的比例过大、专业必修课个别作用微、专业必修课术科学时少;选修课程总体上存在的问题为选修课门类少且学科多、选修课术科少且项目缺,限定选修的主要问题是限定选修的专项课时少、限定选修缺乏第二专项,任意选修的主要问题是任意选修术科少学科多、任意选修缺乏新兴项目。本专业2012届留沪毕业生对课程问题的看法如下。
2.1对课程总体的看法(表1)从表1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课程总体存在的问题方面,约68%的同学认为课程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54%的同学认为课程设置缺乏本校特色,约46%~48%的同学认为课程整体结构不太合理、课程设置与中小学脱节。
2.2对必修课程的看法(表2)从表2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必修课程存在的问题方面,约67%的同学认为专业必修课术科学时少;约58%的同学认为公共必修课的比例过大;过半的同学认为专业必修课个别作用微弱,用处不大,例如体育概论与体育史2门课。
2.3对选修课程的看法(表3)从表3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方面,近54%的同学认为选修课术科少且项目不全,近48%的同学认为选修课门类少且学科偏多;近63%的同学认为限定选修的专项课时少(仅108学时),近57%的同学认为限定选修缺乏第二专项,这些都无法满足中小学教学、训练的需要,尤其是目前上海的高中正在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要求大学实行项目的专业化教学,差距还很大,甚至连基本的课时都保证不了;约58%~60%的同学认为任意选修术科少学科多、缺乏新兴项目。相比山东师范大学及福建师范大学体教专业的培养方案,他们的专项课时多且有第二专项,任意选修课术科的门数亦远多于上师大本专业。
3.本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俗语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述问题的形成既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亦有社会环境的原因。所以,本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只能是渐进式的,不宜一蹴而就,可先在几个可做的点上有所突破,再由点到面、全面铺开。经过慎重考虑、多方讨论,拟先采取以下几项具体措施。
3.1培养目标多能一专,秉承传统适时创新从以往经验看,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最大特点在于“多能一专”,即在掌握多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还有一门拿得出手的专项。这也正是上师大与上海体院、华东师大体教专业抗衡甚或超出的特色所有、资本所在。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主导思想的失衡,渐渐模糊了体育的本质属性———技艺性,逐步迷失了自己的最大优势———多能一专,慢慢走向了文化主导、理论主导、学科主导的并不完全适合体教专业特色的办学模式与课程设置,使毕业生的特点也发生了不小的退变。正如大同中学的一位老校友所言,现在上师大的学生专业基础薄了、专项能力弱了、专业特色少了。多能一专———这正是本专业的传统优势与精髓所在,也是历届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之源,培养目标应该彰显这一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多能一专的亦有了更多更新的含义。多能的“能”并不仅仅指运动技能,更多的是指体育教学技能,包括理论技能与实践技能两类,理论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案书写技能及看、评课技能,实践技能包括项目运动技能及课堂教学技能,每一种又包含更为具体的技能。一专的“专”亦不仅仅指专项,而是指在这些教学技能中要有自己最拿得出手、最具竞争力的一两项技能。多能还有更宽泛的意义,还指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科研能力等等多种当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培养目标在秉承传统、多能一专的基础上,还要与时俱进、适时创新。
3.2选修课增术科门类,专项课加学时学分目前,本专业培养方案的6门学科类限定选修课(音乐与体育教学、体育游戏、人体测量学、体育统计学、运动训练学、医务监督与健身处方),每门2个学分,共占去12个学分,这意味着每门都是必修课而非选修课,学生并没有选择余地。而专项技术类选修课只占8个学分,且大专项(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六选一)仅108学时6个学分,小专项(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四选一)仅36学时2学分,明显偏少。所以,应从学科类限定选修课中释放出一定的学分到专项技术类中,以增加大专项及小专项的学时学分,拟将大专项增至216学时、12学分(共3个学期、每学期72学时、4学分),小专项加至72学时、4学分(共2个学期、每学期36学时、2学分),不足的部分学分可从任意选修课(目前为16个学分)中略加释放。在本专业培养方案目前的10门任意选修课(奥林匹克运动、体育课件制作、体育美学、体育英语Ⅰ、体育英语Ⅱ、体育市场营销学、常用运动负荷实验、营养学、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公共关系学)中,皆为理论性偏强的课程,而实践类、实用性、术科化的课程几乎没有,应该在这一环节增设实践类课程,鼓励广大术科教师开课。拟先增加教师形体训练、艺术体操、花样跳绳、棒垒球、高尔夫球、板球6门术科课程,以弥补这方面的空白;以后根据基层中小学需要,再增新课。
3.3教学技能切实提高,实践环节不断加强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首先要加强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材教法》两门学科中加强教学设计、教案书写、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理论教学,更要在各门术科中加强这些要素的实践教学,如在各专项选修课中加强学生教案书写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教案要按照上海市二期课改“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的规范格式书写等。除教师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如做好术科课后回忆笔记、写好学科课外作业等。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要多进行教学技能方面的比赛,如教案比赛、说课比赛、技能测试等,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在实践环节的教育实习方面,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见习环节,为适应学院“4+0”模式下的办学需要,拟在奉贤校区建立6个实习基地,中学4个(奉贤中学、弘文学校、阳光外国语学校、柘林学校),小学2个(南桥小学、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小)。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让大二、大三甚或大一的学生深入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以了解基层所需、发现自己所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针对性。在毕业论文方面,主要强化论文选题、撰写、答辩三环节的监督控制,加强教师指导与学生配合两方面的制度建设等。
3.4俱乐部促课外锻炼,督导组保教学质量在目前术科课时尚显不足的情况下,加强体育俱乐部建设使其成为课堂的延伸,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学生课外锻炼自觉性的良好举措。不过俱乐部要加强教师指导与政策引导,需要与院学生工作组一起做这项工作。退休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学院的宝贵人力资源。以他(她)们为主体成立教学督导小组、以恢复体育学院教学督导的优良传统,是保障本专业教学质量的绝佳途径。教学质量是本科教学的生命线,唯有高质量的教学才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唯有高质量的毕业生才能经得起用人单位的最终检验。
3.5请进来专家上讲台,走出去师生下基层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与本市中、小学的联系,是解决大学与中小学体育教育脱节问题的良方。拟请基层一些高水平的专家(体育教研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走上大学讲台,为本专业学生教授中小学最鲜活的案例、最实用的方法、最需要的人才等;同时,教师、学生也需要经常走出去,看看市级、区级、校级的公开课。
3.6紧扣体育课标中考,渐进修订大纲内容应该有效利用各门术科的有限课时,教授中小学最需要的内容。二期课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及体育中考的项目,应该是本专业各门术科的精教内容。具体有:(1)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队列队形与基本体操,体操(垫上运动、杠上运动等),篮球,武术,游泳,田径,体育舞蹈等;(2)体育中考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三选一,双杆、单杠、垫上、横箱四选一,男1000m(女800m)、200m游泳二选一,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1min跳绳、25m游泳、实心球、50m、立定跳远六选一。各门术科的专业必修课应以上述内容为基准,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内容。可先选几门术科作为试点,若效果颇佳再逐渐推开。
三、结论
(1)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地中小学的要求有:生源质量在下降、教学技能需加强、运动技能多不足、培养方案要突出、大中小学相脱节、各级学校应对接,实习形式不完善、毕业论文待改观。
(2)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缺乏本校特色,专业必修课术科学时少、公共必修课的比例过大,限定选修的专项课时少且缺乏第二专项,任意选修术科少学科多且缺乏新兴项目。
篇5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审视;理论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师范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社会进步与教育的进步奠基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基础之上。
体育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下级纲目,是指对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在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我国于1980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的总体特征是:培养目标得到扩展,更适应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课程的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选修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得到加强,教材得到更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与以往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体现了21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时代特征。几年来,其运行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与不足,这是研究的初衷,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教师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多种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历史发展的总体概况比较
3.1.1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分类与学时分配的比较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5套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分类和学时的分配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与4年总时数的比例高达67。8%;1986年和1991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学时稍有减少,分别为53。8和53。6;1997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为44。7;2003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减少到41。3,纵观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发展历程,主干课程由高度的计划性演变成宏观的指导性。
3.1.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结构的比较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来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突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我国专业院校对术科比较重视,因此术科的比例下降得不是很多,而师范院校对学科比较重视,其下降比例是所有院校中最多的。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和山西大学与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基本上保持一致,都接近63:37这个比例。其中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的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与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是几乎持平。但是武汉体育学院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大于1,可是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却小于1,而师范大学很明显则把学科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学科类学时的比例结构势必影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教学能力,因此有待于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
3.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互相间的分工和配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依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对2003年方案分析和比较可知,在必修课程的设置方面,2003年方案中必修课程为1126学时,6O学分,其中包括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两类,均比以往方案所占比例小,有其更大的灵活性、可塑性和指导性。
方案中任选课程分为理论学科和技术学科两类。共列出47门课程,而且这47门课程,绝大多数都是新型的、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与体系小型化和规范化的课程。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设小课,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扩大信息量,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数量多,供学生选择的范围广,自由度也就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有限学制、学时里,既要增加新的内容,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的矛盾。小型化课程一般具有微型化、前沿性和研讨型的特点,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大。
3.3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制度讨论的热点
近几年在师资培养中出现许多热点讨论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与“适应性”;体育师资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是什么?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如何寻求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最佳结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培养课程制度上表现为:课程设置中学科与术科的关系问题,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问题等等。
3.3.1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当然是体育师资,然而,近年来由于强调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被削弱了,体育师资培养质量下降了,尤其是在学校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许多从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似乎对学校体育改革“两眼~抹黑”,很难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强烈呼吁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大力加强“师范性”。这就给课程设置提出了公共课、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的比例问题。
3.3.2关于术科和学科的关系问题,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诚然,这两者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总应该有个主次之分。近半个世纪来术科和学科此起彼伏,从三七开到倒三七,翻来覆去,争论不休。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既有其相同点,又有其不同点。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就是既能够使用文字语言进行讲解,又能够使用形体语言进行示范。换而言之,体育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正确、恰当的技术示范和指导,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失去了自我价值,也就同时丧失了“体育”的品牌。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掌握牢固的体育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理论学习与技术学习并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圆满完成新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3.3.3对在体育师资培养中“一专’’与多能的问题不同的看法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是术科中普修与专修的关系。诚然,对“一专多能”的要求,从总体来看,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一专”与“多能”的理解及其关系上,却存在不同的声音。如今由于整个术科被削弱了,“导致学生一专也不专”,“多能也不能”,才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悲哀。此外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还存在在课程名称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科名称上缺乏规范性,在选修课上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将会更加清楚和明朗起来!
四、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篇6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七所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的需要,通过对郑州大学图书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进行图书资料的搜集,详细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二)逻辑分析法
整理分析收集到的资料,针对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创新创业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三、河南七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析
河南省七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必修课,选修课,总课时,必修课比率(%),选修课比率(%)分别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115、612、2727、77.56、22.44,河南大学2052、828、2880、71.25、28.75,河南师范大学1530、638、2168、70.57、29.43,安阳师范学院1630、1044、2674、60.96、39.04,洛阳师范学院2108、558、2666、79.07、20.93,南阳师范学院1941、688、2629、73.83、26.17,商丘师范学院2030、432、2462、82.45、17.55。
课程学时比例中,必修课学时百分比最高的为82.45%,最低的为60.96%。选修课学时百分比最高的为39.04%,从总体来看,在河南省七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中,选修课所占的课程比例普遍低于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所规定的比例。
四、新常态下的社会与体育人才的需求因素分析
(一)创新创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中小学和社会服务类行业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主要领域,体育的社会服务行业有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社会指导、体育用品管理人员等,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还很小。
(二)创新创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
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比较高。第一,学历的需求。第二,对体育教育专业专项技能的要求。当前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需求标准为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五、课程设置与创新创业间的因素分析
通过创业需求、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三者的关系分析来看,三者是相互影响的,人才培养的前提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是基础。在学校教育下,依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培养的人才创新创业是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课程设置也是依据培养目标进行设置,反过来,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科学,个性型人才。2.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所占的比例较大,选修课比例小,有待调整。3.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部分学生就业规划不明确,学校就业指导不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建议
1.加大对学生在学校、社会、休闲、娱乐、竞技等与体育相关领域的培养,具备各种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2.关于优化课程体系方面,专业结构的调整应在保留传统专业的基础上,以创新为目标,增加交叉学科的设置。3.保证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锻炼,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并认识自身的不足。
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 课程体系 改革
前言
21世纪的教育正向社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学校教育发生变革,而每次教育改革最终落实到课程这个核心问题上。如果没有课程实质性的改革,仅改学制、内容和教法,最后还是达不到成功的目的。课程包括宏观课程(学校所有课程)和微观课程(每门学科)。本论文所要讨论的是微观课程,即体育专业课程。课程是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也是学生通往社会的桥梁。这张蓝图怎么绘制,这座桥梁如何设计,关系到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体育课程能否发挥其完整的教育功能。
1.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1.1 专业培养目标的单一,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多种需求
自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建立以来,体育一直被划归为教育学门类,专业结构以体育教育为主导,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要目标,毕业生的分配去向一直是以教委、体委部门为主。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已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社会的调查来看,社会体育的指导、管理人员、运动保健康复人员、体育经济策划人员等的需求日渐增加[1];以前毕业的学生,多数在教育、体育部门,1985年以后,向教育、体育系统以外的其它部门流动趋势增大,体育系学生分配到教育、体委部门以外的社会其它部门的比例分别为7.5%、7.4%、34.4%、34.5%.显然,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使毕业生自主择业,选择在教育、体育部门以外职业的可能性加大了.这使体育系学生对于现在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倾向于今后能否有用,而对目前专业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大的不满意。
1.2专业课程设置相对片面与各学科间的独立性,使学生的知识构建缺乏立体的多层次性
目前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窄,应变能力差等缺陷.这与未来社会的需要,与合格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相距甚远,虽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专业课程设置的片面性不能不视为其中一条重要原因。然而,体育学科是既要反映体育科学所公认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知识、基本理论和规律(如体育生物学科、心理学科、社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规律),又要体现规则规范所要求的独特技术、战术、身体素质,还要考虑对象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等.而这并非是某一学科所能涵盖的.另外,调查表明,作为拓宽专业口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之一的选修课,其开设现状也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开设的数量少、范围窄、通用性差等弊端,有的甚至是原来的必修课.这一切是造成体育专业学生细而窄的知识结构,缺乏应变能力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知识结构会使学生缺乏立体的、多层次的知识面,而这些知识面又是形成各种能力的源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毕业生将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受到人才市场的检验.改革调整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合格专业人才、深化高校体育改革之根本。
1.3新时期我国体育专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进入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不断提升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格。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动向来看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很多的思考,要从理论与实践回答改革所提出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课程功能的转变,呈现出4种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加强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教材这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4个因素的整合;从只强调显课程到强调显、隐课程的并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施,势必涉及到基础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诸方面的变化。无疑,这些变化必将对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想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师资,必须要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快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必须认真研究、积极参与,努力服务于基础教育。
2.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2.1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呈现出协调的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了4次大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见表1),这4次修订工作都反映了时展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了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时代特征。不过,以往的教学计划普遍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1)课程设置划一,强调专业教育的纵向深入,必须课偏多;(2)选修课程不足,限选课多,任选课少;(3)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课程内容滞后于体育科技发展,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部分内容重复,教材更新速度缓慢。在具体做法上,较多地着眼于课程门类的培养和课程内容的增删,最终使课程及其内空越来越庞杂,这种形式的课程改革,不仅没有触动传统和根基,而且还使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
篇8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63-04
自2001年江西省高校增设社会体育专业以来,至今已有6年的历史。在这几年的办学过程中,这个专业出现许多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以江西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招生培养模式为个案,对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简称“社体专业”)几年来办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江西省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问题的症结,拟解决实际存在问题为出发点,以江西对社体专业人才的需求为落脚点,来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条件、改进管理方法,达到培养出合格的体育人才目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其中以最具代表性的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招生培养模式为个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外大量对社体专业研究文献,涉及领域有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管理学以及其它有关专业文献资料。
收集了江西省7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招生培养模式的第一手数据;收集了国内几所有代表性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招生培养模式的数据。
1.2.2调查法1) 调查2005届社会体育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对社会体育的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2) 调查2003级在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3) 调查部分高校教授及教学管理人员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1.2.3访谈法对江西6所高校的从事社会体育教学及教学管理的专家面谈,对国内部分高校专家面谈和电话访谈。
1.2.4比较法将个案研究的社会体育专业相关因素与各高校同类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1.2.5数理统计法对调查、访谈归纳得出的数据进行SPSS13.0统计处理,数据分析结果见论文图表。
2结果与分析
2.1江西省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
2.1.1社会体育专业在校生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江西师大2001年社会体育开始招生。2003年开始按学科类招生(即不分专业招生)。2001年招生人数是241人(其中78人是社会体育专业)、2002年252人(其中84人是社会体育专业)、2003年286人、2004年284人、2005年291人。江西师大从2000年开始推行学分制以来,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文理渗透、学科渗透”的思想指导下,学校从2003年开始,按学科类招生,一年后再选专业,实行“理理渗透、文文渗透、文理渗透”,即学生的20%~30%可以在一年后,跨学院、跨系科选专业。音乐、体育、美术三个学院只可在学院内选专业。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选专业后的实际人数是2001年91人、2002年98人、2003年56人、2004年29人、2005年22人。选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减少。主要集中选在体育教育专业,使体育教育专业人数急增。
从2001年开始招生人数趋于稳定,且逐年稍有增加,而一年后选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数逐年减少。2002级前,二个专业的人数比例正常。2003级开始自选专业后,学院内部专业学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调,这与学校的规定有一定关系,学校对跨学院之间的专业选择有20%~30%的限制,而对于学院内部专业的选择,学校不作限制,且规定音乐、体育、美术三学院学生只能在本学院内部自选专业,限制了跨学院选专业。学校对学院内部没有限制性条件,是造成学院内部各专业人数比例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学生在院内选择专业时,除对专业有自己的判断外,从众心理也起了一定作用。所以,在各学院内部的各专业的选择上,我认为,也应该有限制性的比例。才能使各专业的人数比例不至于出现严重失调。现在,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成本过高,使该专业濒临死亡。
2.1.2社会体育专业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江西师大担任了社会体育专业课的专业教师有34人,其中专任教师4人,经济管理和康复保健二个方向各二位教师,占11.1%。88.9%是非专任教师,教师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的教师兼任。社会体育专业中经营与管理和体育康复二个方向各只有二位专任教师,几门主要的核心课程是由二位教师分别担任的。也就是说,这二位教师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方向知识的唯一来源。 担任社会体育专业课的教师,平均年龄35.7岁,平均工作年限13.75年;所有教师来自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大、四川大学、曲阜师大、江西师大6所学校;教师中,博士占11.8%,硕士占32.4%,学士占47%;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58.8%,社会体育专业只占5.8%,医学等其他专业占26.4%。
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年龄偏轻,工作年限短(表1),实际上,2005年以前,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和发展。选择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逐年减少,与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能力和水平较低有一定的关系。学校、学院应该花大力气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改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实际教学水平。
2.1.3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近几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一大的背景下,更是步履坚难(表2)。从表3看,社会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就业方向基本相同。二个专业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5%~6%之间;公务员在1%~2%;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教育单位的占47.6%,社体专业毕业生在教育单位的占34.2%;国企的只占1%左右;非国企的占9%~10%;其他占到17%~18%;从总体就业方向看,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与体育教育专业没有大的差异,且都是以学校为主。
2.1.4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及存在问题分析从专业实习点看,经营与管理方向,实习初定在健身俱乐部、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康复方向,实习定在康复保健医院;从指导实习的能力看,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缺乏实习指导教师。高校自身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很少,都没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经验,同时实习点也没有接受过实习生,也没有指导学生实习的经验;从实习内容看,社会体育专业没有规范的实习内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实习缺乏目的性,目标模糊等等。这些严重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土壤,就很难生根、开花、结果,学校也就缺乏社会对这个专业的人才标准、规格、培养目标的有效信息反馈,使学校对这个专业的办学缺乏针对性。
2.1.5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从表4看,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课程的数量相当。专业主干课程中有8门课程相同,相同课程占主干课程中的66.6%;专业任选课中有28门课程相同,相同课程占70.0%;专业限选课程中也有6门课程相同,占70%。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重复太多,社会体育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
2.2省内高校与省外高校社体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
2.2.1对培养目标的比较社会体育专业主要是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才应运而生,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在社会需要、个人需要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应该以具体的“技能型”、“操作型”、“服务型”为培养的主要目标,使定位低些、准确些,才能扩大就业面。培养目标中用“高级专门人才”的表述,定位太高,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不利于学生找工作的定位,从而影响学生就业。我认为,江西财经大学定位在“技能”“应用型人才”更有利专业的发展。江西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必须依据江西的经济发展,以具体的“技能型”、“操作型”、“服务型”为培养的主要目标,培育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表5)。
2.2.2对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比较
2.2.2.1课程分层比较体育专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在社会体育专业在结构体系的称位上稍有差异。北京体育大学(后文简称“北体大”)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践环节。师范性和综合性院校必修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分为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
2.2.2.2省内外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比较由于社会发展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规格要求的多样性与多变性,也决定了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复杂性。各院校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基本上按照教育部的有关专业规范,围绕“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几大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构建课程体系框架并设置不同类别的课程。但如何考虑各学科相应的课程设置及其比例、学科与术科之间的课程比例、专业课与综合素质类或选修课之间的比例等并使之科学化、合理化,则成为各院校制定教学计划的难点。
在必修课中,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在6~10门,各校课程基本相同,公共必修课程是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课程;专业必修各校在 15~18门之间,其中有9门课程相同,专业必修课程是专业素质的重要基础;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各校在19~22门之间,其中有12门相同;专业任选课程各校在37~48门之间,其中有24门相同,专业任选课程是提高知识和专业能力重要保证,是各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从各校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看,有89%~92%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不同的学校把相同的课程放在了不同的模块中。如把田径、小球等课程,有的学校放在专业必修模块中,有的学校放在专业限选模块中。江西师大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其他学校相比较没有大的差异。
2.2.2.3对课程结构学分分配的比较学分的结构上看,江西师范大学的学分结构没有差异(表7)。理论上是要尽可能扩大选修比重,尤其是任意选修课的比重,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有利于个性化培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是这样,原因是:一是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学生选课有很大的盲目性;二是 选课的从众性;三是由于有些课程选课人数太少,而无法开设。在任意选修课中,有课程从设立以来就一直未开过课。专业任意选修课(有的学校称拓展课程)各校在37~48门之多,江西师大是48门,有16门从未被选过,有的被选,但由于选课人数(学科少于20人、术课少于8人)少,而未开课。真正开课的只有几门。
2.3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存在的问题
2.3.1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社体专业就业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毕业生就业直接受到市场的调节和检验, 就业情况的好坏,反映出高等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这将影响招生的生源并进而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校社体专业设有体育康复保健和体育经营管理2个方向。对康复保健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的回访了解到:我们的二位学生在南昌市职工疗养院做按摩医生,,没有行业资格证书。虽然是正式职工,但学生处境非常尴尬,用学生的原话说:“编外资格”,进职、加薪非常尴尬,这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进而影响专业的发展。
2.3.2课程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 课程设置与体育教育专业无太大区别,80.6%课程相同,专业特色课程不突出;2) 课程学时分配不够合理,如专业主干课学时不足,专业方向课程的学分比例太小等;3) 开设了专修或专项技能提高课,但授课学时有限,难以使学生胜任健身教练岗位工作需要;4) 课程门类较多,但主导方向模糊;5) 受学校教学设施及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等条件限制.缺乏新兴健身项目介绍等课程。这些都成为当前制约江西师大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突出问题。
2.3.3课程实施即教学过程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在班级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2003年后,按学科类招生,把所有当年招收的学生分成甲、乙二个班,每个班学院配备一名班主任。当一年选专业以后,没有增加班主任。本来选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数相对较少,又分散在甲、乙二个班上,给开展活动和教学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实行学分制,一个班的学生本来就是很难在一起听课,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分散在二个班中,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少。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和成长。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 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高、且模糊。如对本科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管理型"、“开发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不符合社会需求实际。2) 在课程设置上,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针对职业需要,提高课程与职业的关联性和实效性。3) 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没有处理好社会体育专业必修与选修、基础与专业、限选与任选课程的比例;没有合理分配学分,从而减弱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明显不足。4) 学校缺乏对本专业社会需求信息的调查,没有对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前景进行合理论证,及该专业就业情况的有效信息反馈,使办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3.2建议1)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第一年进校就应该进行专业教育。建议体育专业按专业招升,进校后就按专业培养,不进行分流。因为特殊专业的技能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练习、学习,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相反,间隔时间太长就会生疏。2) 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注意吸纳不同学校和不同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注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3)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联合办学,走联合办学的路,联合办学解决了学生的职业准入问题。4) 建议课程设置时,从学生人文素养考虑,要加大人文课程的内容的比重。从学生的专业能力考虑,要增加一些兼具健身、休闲和娱乐的目的大众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5)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即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学分。在具体的操作上,从第四-第五学期开始,每学期按排有2~3周的见习、实习的教学环节。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6) 制定培养方案要个性化。7) 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的“操作型”、“技能型”、“服务型”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汪大昭.积极探讨社会体育发展新思路[N].人民日报,2002-11-30.
[2] 王树宏,李金龙.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速度、布局与规模态势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
[3] 董新光.社会体育术语源流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2002,5.
[4] 潘小非.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5] 许红峰,黄汉升.2010年中国体育发展趋势[J].体育科技,1999,5.
[6] 周爱光.论我国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5.
[7] 刘善云,仇丽琴.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
[8] 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师资管理相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
[9] 王伟廉.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4.
[10] 徐国庆.课程涵义与课程思维[J].教学与研究,2006,3(1).
[11] 关聪聪, 李子明.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J].中国体育科技,2002,6.
[12] 尚宁宁.综合性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8(3).
[13] 陈永军.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2006,6(6).
[14] 张锦年.面向21世纪,培养新型社会体育人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3.
篇9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各维度上的综合体现。从6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共同点:
(1)培养目标的定位较为多元。从目标的表述上,6所高校均致力于“高素质的优秀小学教师”的培养,但在具体表述上各有侧重,如培养“教育工作者”(学校A)、“应用型小学教师”(学校B)、“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学校C)、“专业人才”(学校D)、“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E)、“复合型人才”(学校F)等。
(2)培养目标在素质要求上追求全面。6所高校的培养目标,大多数强调人才培养的“一专多能”“能力全面”“素质较高”,从“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到“教育管理能力”“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
(二)专业培养规格与素质要求的比较
专业培养规格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反映了本专业培养的最基本要求,是新入职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标准。从6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素质要求的文字表述中可以看出,在培养规格上,6所院校专业培养规格具有如下共同内容:
(1)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具备儿童保健知识与能力,注重个人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
(2)在专业知识方面:具有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一定的小学生保健知识。
(3)在专业能力方面:具有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6所高校在专业培养规格上均突出小学教师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兼顾到时展对小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如艺术素养与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
(三)课程体系结构与学分、学时分配的比较
分析从6所高校制定的课程计划表来看,课程体系结构一般分为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又称“教师养成课程”或“教师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又称“任教学科课程”或“学科基础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构成。从表1来看,6所高校在课程结构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比较的具体情况如下:
(1)在学分学时比上,6所高校总学分幅度为160~18分,课内教学总学分幅度为125.5~154学分,课内教学总学时幅度为2072~2472学时,6校之间学分最大差距2分,课内学时最大差距为400学时。
(2)在周学时安排上,六所高校课内教学总周数幅度为104~112周,课内教学周学时幅度为19.2~22.时,6校之间的平均周学时数差别不大。
(3)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分配上,6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6.1%~33.4%;“教育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1.2%~37.6%;“学科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15.3%~27.1%;“教育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10.6%~27.2%。6校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比例分配上,除“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差距不大外,其余三大类课程学分比例的最大差距均超过10%,依次为16.4%、11.8%、16.6%,可见各校在课程学分分配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
(4)在四大课程模块的学时分配上,6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34.0%~40.1%;“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25.3%~45.6%;“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幅度为18.9%~34.6%。可见各校在课程学时分配上总体还是呈现出较大差异。
(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比较分析
6所学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情况比较如下:
(1)关于“通识教育课程”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6所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一致,范围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习领域,具体内容基本包括思想政治、计算机、英语、体育等四类课程。在必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21.2%~26.7%,学时比例幅度为27.8%~31.6%;在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4.1%~8.2%,学时比例幅度为5.4%~10.0%。可见,6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差别不是十分明显,但在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存在明显差距。
(2)关于“专业课程”①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在专业必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35.3%~43.8%,学时比例幅度为44.3%~53.3%;在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学分比例幅度为6.1%~17.5%,学时比例幅度为9.7%~20.1%。可见,6校在“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上差别较明显,必修课程最大学分差距为22学分(8.5%),最大学时差距为344学时(9.0%),比例均接近10%;选修课程最大学分学时比例差距均超过1倍,其中学分比例差距接近2倍。
(3)关于“实践课程”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必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8.1%~21.4%;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5%~11.2%。从学分分配上来看,6校实践课程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分配差距较明显,必修课程学分最大差距接近2倍,选修课程学分差距接近4倍。至于学时分配情况,从统计表上来看必修课程差距不大,比较一致的地方是,六所学校都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集中(或综合)实践课程列为必修课程,但在选修课程上有一定差别,由于各校实践类课程设置不一致,有些课外拓展课程不便统计学时,导致在学时安排上差别较大。
(五)专业必修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从6所高校专业培养方案来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具有如下共同点:
(1)6所高校专业必修课程的组成部分基本一致,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艺术与技能类课程。
(2)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中,教育学基础、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6门课程是6所高校基本都开设的课程。
(3)在学科类课程设置中,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两门课程是6所高校都开设的课程,现代汉语、写作、高等数学、初等数学等四门课程是大多数高校开设的专业学科必修课程。
(4)在艺术与技能类课程设置中,教师口语、汉字书写等教师技能课程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程,音乐基础、美术基础、舞蹈基础等艺术素养课程被绝大多数学校列为必修课程,反映了对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的重视。不过,6所高校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上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
(1)教育学类课程设置的门数、学分存在较大差别,门数幅度为9~18门,学分幅度为26~46学分。
(2)在学科类课程设置上,课程门数、学分也存在较大差异,门数幅度为5~11门,学分幅度为13~34学分,在学科方向门类课程设置上,大多数学校仅开设小学语文、小学数学2个学科方向,仅2所学校开设有3个及以上学科方向。
(3)在艺术与技能类课程设置上,课程门数、学分也存在较大差异,门数幅度为0~12门,学分幅度为0~24学分。
(六)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6所高校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具有如下共同点:
(1)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皆是对专业必修课程的补充,力求达到在门类总量上的一种平衡。
(2)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类和学科方向类两大课程模块。差异性表现为:
(1)专业选修课程在学分学时上存在较大差别。选修学分幅度为11~28学分,学时幅度为232~416学时。
(2)选修课程的类型上存在差别。四所学校专业选修课程仅设有专业任选课程,两所学校既设有专业限定选修课程,还设有专业任选课程。
(3)选修课程可供选择的范围上存在差别。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范围最多有四大类课程,最少仅一类课程;可供选择的课程学分与所需学分的比例最高为2.8∶1(50/18),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比例最低为1.1∶1(24/22),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小。
(七)实践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6所高校实践课程的开设情况如下:
(1)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必修课程。
(2)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选修课程。
(3)创新创业实践、课外素质拓展实践等反映时展需要和学生素质提升的实践课程并未得到大多数学校的重视,仅有两所学校开设有此类实践课程。
(4)实践课程设置在门数上存在较大差异,最多达16门,最少仅3门。
二、讨论与对策
根据对6所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修订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培养方案的基本特点
1.在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规格要求上
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是6校专业培养目标的一致定位,但6校又各有侧重,有的偏重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的偏重于教育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有的偏重于学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6所高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求均比较全面,人才素质结构既包含一名合格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如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也兼顾到时展对小学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如艺术素养与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等。
2.在学科归属和培养模式的选择上
在学科归属上,6所学校一致同意,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修完规定学分,可以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学校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反映其培养模式的差异。6校培养方案表明,学校A、E倾向于“综合培养”模式,学校B、F倾向于“分科培养”模式,学校C、D倾向于“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中间模式。这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三种主要模式。
3.在学分与学时分配与安排上
六所高校平均总学分为175.1学分,课内教学平均总学分为140.3学分,课内教学平均总学时为2301.8学时,课内教学平均周学时为21.3学时,课内教学学分学时比平均为1∶16。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比例大致为3∶3∶2∶2,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比大致为37∶35∶28,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为3.5∶1,学时比为3.4∶1。以上数据表明,6所学校的总学分略微偏高(160~170为宜),课内学分和课内周学时比较适宜,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较适宜,但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学分比例(≈1∶1较合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7∶3较合适)略微偏高。
4.在课程设置上
(1)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没有较大差异,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四大块,学分学时的分配与安排各校之间差别不大。
(2)专业必修课程体系比较全面,涉及教育心理类、学科类(包括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方向)、教师技能类、艺术素养类,各校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在心理学类课程设置上比较一致,但在其他类型课程设置上是差异性大于共同点。
(3)专业选修课程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涉及教育心理类和学科方向类,并呈现出一种对专业必修课程的补充与平衡的特点。
(4)实践课程相对比较集中在一些传统项目上,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是6所高校共同的实践课程,但在素质拓展性实践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上,除少数学校有所重视外,其他高校相对都较为缺乏或忽视。
(二)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的多元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即是回应专业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虽然目前在国内,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目标定位在理论上达成了培养“小学教师”的共识,但就具体学校而言在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颇,培养目标的外延较为宽泛,内涵素质要求较高。从湖北省属6校培养目标来看,6校均倾向于培养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优秀小学教师,即“教育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我们认为专业培养定位明显存在偏高的倾向,仅靠4年的职前培养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从世界范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来看,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的成长必然要经历“师范生———新教师———优秀教师”这样一个过程,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磨砺,方能实现“优秀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
2.专业培养特色上的模糊
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自设置之日起,目的就非常明确,即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落脚点是“小学教师”,“本科层次”是针对原有培养模式下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学科程度不高和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而提出来的。那么小学教师,相对于其他学段的教师而言,在专业培养上其特色应该是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不少学校尚未进行过深入思考,现有的培养方案或沿用中师的“浅泛型综合式”培养方案,或沿用高师培养中学教师的“学科本位”式培养方案,或采用当前多数高校采用的文理“分科教学”的培养方案。国外不少发达国家在专业培养特色上更注重小学教师“怎么教”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相对弱化“教什么”的知识与能力。专业特色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培养模式、学科归属、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
3.专业学科归属上的矛盾与纠结
由于在专业特色问题上不明确,因此,在专业的学科归属上也存在含糊的认识,虽然6所学校一致同意在学生修完规定学分的基础上颁发“教育学学士学位”证书,但在一些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还是存在诸多矛盾的地方。关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归属问题在国内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即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从学科归属上来看,到底是属于“教育学”学科,是属于语文、数学等具体某一学科,还是属于“双专业”学科。从学位授予情况来看,6校又一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显然存在相互矛盾之处。
4.课程设置上的两难分立
鉴于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综合性特点,要培养合格的“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就既要兼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双专业教育”(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并重)的专业个性,又要兼顾“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专业特性,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平衡,这就给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6校培养方案来看,课程设置中的两难问题不可避免,一方面表现为课程设置“师范性”与“学术性”的“游离”,同教育学专业和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小学教育专业在“师范性”上难以与教育学专业相匹配,在“学术性”上难以与学科专业相抗衡,“师范性”不足,“学术性不高”的问题必然会阻碍专业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综合培养”与“分科培养”的“分立”,取向于“综合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导致学科专业的丧失,取向于“分科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又导致教育专业的迷失。
5.课程数量与质量要求上的分野
湖北省作为全国较早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省份,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专业设置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在专业发展与建设方面参差不齐、各自为政,各校之间尚未达成明确共识,“协同创新”的意识有待加强。从培养目标定位来看,虽然共识大于分歧,但在专业课程设置的数量和质量上来看,显然是分歧大于共识。譬如专业总学分差距最大达2分,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差距最大达2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差距最大达17学分,实践课程学分差距最大达30学分,教育专业课程数量差距最大达9门,学科课程数量差距最大达8门,实践课程数量差距最大达13门。同为省属高校同一专业,但在课程设置数量与质量上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反映了对小学教育专业知识构成的基础与范围的认识不足,对具体课程设置对小学教师从业影响力的分析不够,反映了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性认识不深,对课程资源整合能力不强。
(三)培养方案调整和修订的思路与策略
1.结合小学教育、小学教师的特点,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培养道德高尚、知识丰富、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为小学生的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制定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基本取向与多元取向的关系,在坚持基本取向的基础上兼顾多元。即在坚持围绕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基本取向上,构建素质要求的多元化,既要培养学生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基本教育理念、基本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管理、科研及教育创新等综合知识、能力与素质,为将来造就小学教育专家、优秀校长奠定基础。
2.坚持“综合培养”思路并赋之新的内涵,打造专业培养特色
关于小学教师综合培养问题,国内学术界在设计理念上基本达成共识,争议较小,但在释义和实践操作层面存在明显偏差。也就是说,现在存有争论的难点是“课程如何综合”的问题。我们认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坚持“综合培养”思路,从小学教育教学和儿童认知规律出发,赋予“综合培养”思路新的内涵,凝练和打造专业培养特色。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应在建立“双专业”(即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的学科基础上,坚持“综合培养”的思路,打造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既要体现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即大学普通教育的通识性;也要体现高等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即教师教育的双专业性;更要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特性”,即小学教师教育的全科性与综合性。
3.依据教师专业标准,逐渐规范专业课程设置
篇10
人才培养模式差异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体系三大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对比,可以使我们对中美两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全面了解,进而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培养目标对比
培养目标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中起着导向作用,对整个人才培养系统都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随着时间推移,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出不断细化趋势。上世纪80年代,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师。90年代《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明确了体育教育专业从属与教育学门类,并对体育教师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二)课程设置对比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可操作化,中美课程设置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分类、课程内容、课程比例及课程学时四个方面。第一,课程分类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一般将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四大类,教育类课程通常分散在这几类课程之中。美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大学核心课程、教育类课程及支撑辅课程四大类,教育类课程高度集中,教育专业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第二,课程内容上。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包括学科课程(即理论课程)和术科课程(运动实践课程)。
(三)实习体系对比
教学实习是学生走向讲台的第一步,起着查缺补漏、联系实际的重要作用。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对教育实习要求较为模糊,通常为“完成规定时间的中小学教师实习”,对实习过程的监督、指导等细节并未有明确的、可操作的规定。美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高度重视教育实习,以美国马里兰大学为例:第4学年秋季学期开始不得少于100天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其中的20天为兼职性质,在第4学年的秋学期内完成,在实习的第一周,必须完成连续4天的实习教学,其中2天在小学,2天在中学,其目熟悉该校的日常工作安排。在秋学期剩余各周里,实习学生必须每周完成一个工作日的实习教学,在该工作日内,实习生必须全程跟随指导老师,必须各完成时间跨度8周的小学实习和时间跨度8周的中学实习等[4]。对这些细节性的关注,体现了美国对教育实习的高度重视,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
二、美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