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篮球运球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篮球运球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篮球运球教学

篇1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分层次教学

一、分层次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实现阶段性目标

初中生由于先天的身体条件差异以及后天对篮球运动认知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在初中篮球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如果我们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统一化教学,那么教学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由于种种原因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初中篮球的教学效果,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让所有初中生都能掌握更多的篮球知识和技能,教师应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并根据差异制订不同阶段性学习计划,使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完成不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取得进步。

2.分层次教学与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相一致

分层次教学强调因材施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全新教学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给学生个体的运动技能的提升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篮球基本知识,由难而易地进行篮球技能的训练,进而不断地巩固和提高篮球知识和技能。所以,分层次教学是与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相一致的。

3.分层次教学与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相一致

在初中开展篮球教学,其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篮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分层次教学以这一教学目标为基础,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由教师自行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进而按照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学、有所得,还能充分展示我国基础教育的全体性素质目标。

二、分层次教学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1.了解学生差异,动态分层

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先通过测试的方法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学初的素质、专项技术、兴趣等进行测试,然后根据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学生进行定组分层。在分层之前,对学生的测试指标分为:运动态度、技术指标和身体素质。运动态度主要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技术指标主要指篮球的一些基本技术,比如,原地高低运球、行进间运球慢走等。身体素质是指学生弹跳能力、爆发力、耐力等,一般通过50米跑和立定跳远来测试。教师应尽量从上述测试中掌握每个学生对篮球基本技能的了解,并做好记录工作。同时,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分层次教学的意义及优势,防止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将学生分成A、B、C三大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小组内的学生在共同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协作学习。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学生放在最有利于其发展的环境中,鼓励学生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强化正能量,加强其学习的决心和动力。

2.确定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小组内学生篮球技能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对于A层的学生来讲,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篮球技术,但是在篮球技术的细节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我们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改进学生的动作方法,精确掌握篮球动作技术上,加强学生动作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同时,教师还应适当地向该层次的学生传授一些篮球战术。对于B层的学生来讲,基本掌握了篮球的基本技能和技术。但是,该层学生又可以细化为两类。一类与A层学生的水平比较接近,经过一定的训练与学习后,能够达到A层学生的水平。另一类是中等生,该类学生一般保持在中等水平。而C层学生则是对篮球缺乏兴趣,对篮球学习存在困难的一类学生。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重点帮助该类学生培养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3.区别对待,差异评价

在篮球分层次教学中,我们以学生原有篮球技能和技术的进步和提高的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的最终标准。评价主要由两方面内容组成:(1)对学生的篮球技术形成评价。(2)对异质小组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愿意帮助他人、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等等,这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体现。

初中篮球教学采用分层次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的体现,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不仅培养了学生篮球学习的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还极大地提高了初中篮球的教学水平,值得我们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万宁.初中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探究[J].体育时空,2012(6).

[2]张红芹.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J].神州:上,2012(4).

篇2

关键词:运动教育模式 篮球课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94-01

如今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新理念是倡导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采取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发展并形成学习的能力、运用技能和知识的能力,以便适应日渐趋势的学习型社会对人的需要。而以教授技术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当今学校体育教学的传统模式,也是主要模式。三基教育是它的主要教学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课堂结构一贯是以“讲解―示范―练习―纠错”为固定规定程序进行的。这种灌输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完全是在教师的控制和操纵下进行的,这虽然可以使学生将基础知识和技术学习得更系统,但它只注重教会学生运动套路,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其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对教学过程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不够重视,它是以知识本身为主的教学体系,强调接受式学习和机械的模仿,这就增加了学生学习体育的依赖性,久而久之会感到枯燥、厌烦,导致下降学习的兴趣。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将学生身体发展作为教学重点,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身心协调的健康发展重视不足。

基于以上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现将美国著名体育学者西登托普创立的运动教育模式试用于学校的公共体育篮球课的教学实践中。运动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来自于游戏理论的运动教育理论,以直接指导、伙伴学习和合作学习作为学习方法,以角色扮演作为组织形式,以比赛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线,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提供丰富、真实的运动体验。力图在最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教学,并帮助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运动素养和运动热情的运动参与者。

1 教学特点

1.1 赛季

一学期教学称为一个赛季。一个赛季包括练习期、季前赛期、常规赛期和季后赛期。赛季的长度也就是教学课时,应不少于30节课。

1.2 球队联盟

学生在赛季里可以自由组成联盟小组,在整个赛季中,学生们应以固定的球队联盟进行学习,教师亦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分组,他们一起练习技战术、制定比赛策略、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原因、创造联盟的文化特色、捍卫球队的荣誉等。这种组织形式将极速养成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1.3 正式比赛和总决赛

课程主要由正式比赛构成,比赛将穿插在各部分技战术训练中,比赛主要采用组内对抗、联赛等形式进行。最终以总决赛结束整个学期教学,总决赛要营造出胜似节日的欢庆气氛并提供给全体学生参与的机会。

1.4 庆祝活动

主要包括邀请嘉宾、装饰比赛场地、运动员裁判员宣誓、颁奖典礼、摄影摄像等。整个赛季,教师应和学生一起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每次都应是庆典般的布置,而总决赛要办得尤其隆重,奖项设置要丰富,包括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公平竞争、季度冠军等。这些活动将大大增强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

1.5 角色

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参与角色,一同为各自球队的胜利和整个赛季的成功运作而努力。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球队经理、队医,甚至还有啦啦队、舞、曲指导、等其他角色。让学生多在能力范围之内的各个角色之间轮换,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扮演各种参与角色过程中全面体验和学习。使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激发自主能力和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在赛季中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 教学方法

在赛季初期阶段,教师的直接指导占的比重较大,在每个球队需要帮助的时候都可以求助教师进行帮助指导。在赛季中后期则伙伴学习和合作学习占的比重较大,学生主要是根据自己球队的特点需要自行练习和安排活动,教师只是起到监督、提示的作用。

3 成绩评价

重视对学生的技能表现、知识和行为的真实评价。运动教育模式是完全真实的教育,因为它将真实的情景提供给学生,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发展自己的知识技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这种评价:由教师在训练、筹备和比赛过程中记录学生的表现。内容包括:比赛技术统计(得分、命中率、篮板等)、战术的学习掌握与临场运用、规则的掌握与临场执裁、赛场活动布置安排、啦啦队表演等一切为球队和联赛做出的贡献。通过一个赛季不间断的记录学生的角色责任承担情况,每一位学生的表现便一目了然了。运动教育模式评价的核心是:重视考评学生在模拟真实环境下对知识、技能的运用能力。

4 结语

通过在两个学期(赛季)中运用运动教育模式教学,我校公体篮球课班级的学生基本达到以下目标:(1)发展了篮球运动专项技能与体能;有能力参与篮球运动游戏项目。(2)具有评价和运用篮球战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篮球运动中问题的能力。(3)具备一定的篮球裁判知识;具有欣赏篮球运动项目的能力;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4)养成课余自觉参与运动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陈红宇.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8(1):47-49.

[2] 张宁,佟显宁.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2(2):320.

[3] 蒋新国,肖海婷.美国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82-85,90.

篇3

关键词:初中篮球;课堂;有效性

当下,初中体育教学,篮球运动是学生比较喜爱的项目之一,是一项集对抗、合作于一身的综合性体育运动项目,而且其趣味性和激烈性更让学生“乐此不疲”。但是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篮球教学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家长、老师将其视为“副科”,教学不重视;大部分学生将其作为娱乐活动,但是家长却认为是耽误学业,予以反对;学生的技术方面没有增强,只是将篮球运动作为一种玩耍。在教学课堂方面,老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互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校对篮球老师的教学指导缺乏,没有给他们学习和上升的动力。因此,为了提高初中篮球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意技巧教学,增加篮球实践机会

篮球作为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运动,在教学中要重视技术性的教学。掌握技巧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篮球技能,更是为了保证在篮球中的运动安全。如果不掌握技巧,盲目练习,容易出现意外,伤害身体。掌握技巧,是为了更好地练习篮球,更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在初中篮球运动中,不少教师认为重要的是奠定篮球基础,让学生认识篮球,喜爱篮球即可。虽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的,但是教学意义不仅如此。让学生通过有序的训练,可以掌握更多的篮球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篮球水平,成为他们进行篮球运动的最大动力。

当然,技巧的练习离不开实践,如果只是掌握理论,那么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篮球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在不断的篮球实践中指导学生的理论技巧,从而提高W生的篮球运动水平。例如,在教学高低运球、胯下运球以及体前变向球以及转向球时,要让学生真切去感受每种运球方式的不同,增加球感,在运球方面增加球与手的接触感,能更好地掌握球和手之间的位置和方向,更好地控制球。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加实践练习,并以理论指导的方式多做纠正。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使篮球技巧有所突破,使篮球教学的质量提高。

二、注意增加娱乐性,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

游戏教学方式非常适合活跃课堂氛围,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因为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在篮球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授课方式只有单一的技术讲解,或者是单方面的示范、讲解,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无聊,容易走神,更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堂的教学经验也能总结出,学生在老师讲解时很容易感觉到疲惫,也不利于篮球教学的继续进行。在教学中引入游戏,增加篮球教学的娱乐性,从而活跃课堂氛围。不仅如此,将零散的篮球知识点或是运动技巧用游戏的方式串联起来,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逻辑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体前变向运球”时,如果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容易在重复性的动作中觉得身心疲惫,教学效果和练习效果不好。加入游戏元素,在运球前进的过程中设置五个左右的障碍,需要从左右方向绕过障碍前进,并且在运球结束时的中点摆个pose,老师可以用手机记录下来,能有效增加运球前进的趣味性。谁最后留下的笑脸照片最多,或者是谁率先完成10张照片,谁就是优胜者。可以是单人运球,也可以是团队传递,能够增加学生的团队精神,对篮球技能的提高更有帮助。

三、注意个性化教材,实施因材施教

篮球运动是一项与学生身心素质有关的运动,因此,其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息息相关。为了能够让全体学生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应当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按照学生的不同体质和心理素质等,开展不一样的篮球技术教学。例如,有的学生篮球运球技术掌握比较好,或者是自身协调性较好,可以重点锻炼他们的进攻;如果学生的个子比较高,或者是本身为耐力型、且能够实现有效防守,可以让其作为防守队员。特别是对女生篮球兴趣的培养,因为其本身对篮球的兴趣比较小,所以可以从篮球的运动史开始培养,或是介绍一些NBA的篮球明星等。对于身体比较弱小的学生,可以降低教学要求,从学习兴趣到基本的动作等进行训练,逐渐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更加适合或是喜爱篮球这项运动。

总之,初中体育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学习益处,不仅仅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一项精神、情感和态度于一体的学科,能够让学生从中放松身心,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又能体会到竞争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改革;教研活动;公开课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50-02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情况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市教研室体育科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与健康课教研活动。增城市体育科教研员柯老师曾经讲过:"教研活动应该是教师的一种松散型的学习形式,公开课只是为教师们提供一个思考、交流、研讨的平台,是一次学习与探索、总结与锻炼、促进与提高的机会。听课评课要反映教师对体育教学价值的追求与愿望,重过程轻结果,通过对教学现象的分析评议,获得启示,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提高大家的教学水平"。近几年菊泉中学的以生本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教学改革课堂取得突破性成效。由其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的"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见成绩。菊泉中学近几年中考体育的体育成绩也续步提高:菊泉中学"体育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前后体育中考成绩对照。2003-2007(体育中考总分40);2008-2012(体育中考总分60);2010-2012年菊泉中学实行课改"体育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具体化前后体育中考成绩对照表1:

上述成绩取得,是结合我校当前实际情况("三小特色":场地小;小班制,每班40人;小组合作学习)。学校场地小是问题的关健(我校在校生804人,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平均4.09平方米∕生。)。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市教研员的指导下每年中考体育成绩越来越好(表1)。加上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特点,将育人、育体、育心有机结合,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取得实质性突破。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下午2:30本人关浩良在增城市教研员柯汉基的指导帮助下主持一节:增城市体育科公开课教研活动。具体做法如下:(1)前期工作市教研员、专家到校调研,看体育与健康课的"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有没有推广价值和教育意,再指导完善进行推广学习。(2)本体育科组人员集中时间对:敖劲争老师的体育与健康公开课进行多次听评课。确定课的内容:篮球运球。(3)关浩良指导敖劲争老师撰写体育与健康课的新课程标准:篮球(水平四)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4)增城市体育科公开课教研活动安排。(5)人人参与听评课,专家点评:精益求精、各有所获。具体做好如下几点:

1.增城市体育科公开课教研活动安排表:增城市体育科公开课教研活动安排,主持:关浩良;总指导:柯汉基

1.1 时间: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下午2:30

1.2 地点:增城市菊泉中学

1.3 内容:1、课例观摩:篮球运球;2、体育课堂教学与体育中考的关系。

1.4 活动准备及分工安排。

(1)前门接待、签到、发资料教案和水(徐锦润、林潮辉)时间:14:00-14;30

(2)后门接待、签到、发资料教案和水(陈钜华、陈丽芳)时间:14:00-14;30

(3) 前门指挥车辆(唐峥嵘、钟叔)时间:14:00-14;30

(4)后门指挥车辆 (庄老师、保安) 时间:14:00-14;30

(5)上课音乐播放 (钟伟民);音响和电源准备(唐峥嵘)

6、场地舞台摆设(关浩良、徐锦润、钟伟民、唐峥嵘、陈钜华、敖劲争 )

(7)听课用登、矿泉水(徐主任、唐老师)

(8)录像拍摄(高佬);学校拍摄(庄老师)

(9)横幅准备:(1)增城市初中体育七年级篮球课例现场观摩(庄老师)(2)增城市初中体育教研会议(关浩良)

(10)接待贵宾专家组(王文胜、钟伟民)

(11)器材收集和搬台(徐锦润、唐峥嵘、陈钜华、七年级(2)班)

(12)医务组:陈俏瑜、吴连笑、关浩良、新塘医院医生

(13)突发事件处理组:(王文胜、徐通、吕成坤、钟伟民、关浩良)

1.5 活动流程

主持:关浩良;总指导:柯汉基

1、下午1:30-2:30协助同行学校车辆进入菊泉中学(体艺科).

2、下午2:00-2:30嘉宾报到、接待、资料发放(体艺科).

3、下午2:40-3:25敖劲争老师上增城市初中体育七年级篮球课.

4、下午:3:35-4:15评课和专题研讨。

(1)、菊泉中学王文胜副校长简单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课改情况同小组合作模式教学开展情况。

(2)、敖劲争老师自评本次教学

(3)、专家教授点评(钟卫东、柯汉基、梁敏球)

(4)、专家组总述

(六)、嘉宾退场、活动结束、安全回家。

2.指导撰写体育与健康课的新课程标准:篮球(水平四)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

2.1 (水平四)八年级篮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学习篮球的基本知识,学会拍、运、传、投球、上篮技术的基本技巧,激发与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篮球运动的思想。

(2)使学生在安全情况下:跑、跳、投等素质得到锻炼,提高,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3)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4)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克服困难的信心、解决困难的方法、及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

(1)运球的基本技术;(2-3)学习及巩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4)学习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5)复习及巩固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

2.2 篮球(水平四)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篮球单元运球教学(运球)。

(1)指导思想:本设计以"健康第一、安全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课程水平四教学目标与内容为依据,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篮球教学为主线,让学生在轻松快乐和谐的氛围中通过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掌握篮球的运球技术。

(2)学情分析:篮球运动是中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之一,特别在新塘地区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运动水平方面,学生的篮球水平参差不齐,另外,男生比女生的力量和灵敏度好,喜欢突出个性,本课设计让动作技术掌握较好的男生教动作技术掌握较差的女生,既能培养学生个性,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教学目标:1)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激发与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2)初步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速度等素质;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自主学习习惯及勇于探索,协调合作的集体精神。

(4)教学内容:熟悉球性——原地、行进间运球

(5)重点难点:重点:平稳控制好手中篮球;难点:运球时手触球的部位,触-引-弹拨球的时机。

(6)设计思路: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运球技术动作,引导学生通过篮球运球练习发展灵敏、协调、速度等素质,使学生们容易掌握动作技术。2)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他们的他新能力和合作精神。3)本次课在关心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平台,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7)教学流程:课堂常规(集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热身运动(徒手操、慢跑)——分组运球体验——熟悉球性、原地、行进间运球技术学习——集体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分小组研讨巩固运球能力——个人展示——创新展示——运球接力赛——放松、小结——师生再见。

(8)生理指标:平均心率:100-120次/分;练习密度50%-60% ;强度:中偏高

(9)安全措施:1)充分做好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保护踝关节。2)注意同学间的距离,相互礼让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碰撞。3)教师注意观察,语言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2.3 菊泉中学《体育与健康》篮球课教案(水平四)

班别:初一(2)班人数:24女22男;课次:第一次(新授);时间:2011.5.27地点:菊泉中学;指导老师:关浩良; 执教:敖劲争

(1)教学目标:1)了解篮球运球技术在比赛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初步掌握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速度等素质。3)在分组学习和交流活动中,加强同伴的交流合作,学生主动学练,有兴趣,有创新,敢于表现自我。4)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勇于探索,团结合作,开拓创新和集体精神。

(2)教学内容:篮球——熟悉球性、运球重点:平稳控制好手中的篮球 难点:运球时手触球的部位,触-引-弹拨球的时机 。

(3)教学过程:课堂常规

(集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热身运动(徒手操、慢跑)——分组运球体验——熟悉球性、原地、行进间运球技术学习——集体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分小组研讨巩固运球能力——个人展示——创新展示——运球接力赛——放松、小结——师生再见。

(4)课的导入:课堂教学常:1)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与要求;2)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3)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5)激发兴趣:1) 使机体器官机能兴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的自主组织能力;3)徒手操:(2)、慢跑。

(6)学习与体验1:1)体验运球动作,提高学习兴趣:请一位同学演示运球动作;提出练习要求;全班分四组体验运球练习;教师巡回观察语言鼓励。

(7)学习与体验2:1)熟悉球性、原地、行进间运球了解与运用熟悉球习:讲解、示范熟悉球性、原地、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2)球性练习:双手拨球、腰绕环、胯绕环、运球;3)基本姿势: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抬头平视;4)手型:五指自然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触球;5)手按拍球动作:运球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和手腕做曲伸动作,用手指柔和的按拍球;6)球的运行:原地运球时,按拍球的上方,向前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方

(8)学习与体验3:小组成员间探研运球方法相互学习:1)原地、行进间运球,个人展示1、讲解分组运球的练习方法.

(9)身心放松:做好放松运动,达到身心恢复的目的:1)自编操;2)收拾器。

(10)师生再见生理指标安全措施:1)充分做好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注意安全保护踝关节;2)注意同学间的距离,相互礼让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碰撞;3)教师注意观察,语言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平均心率:100-120次/分;练习密度50%-60% ;强度:中偏高

(11)课后反思(教师自评)

篇5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初中;篮球教学;应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运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篮球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释放学习压力,锻炼身体素质。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发挥篮球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勇于挑战的优良品质。

1 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概述

篮球运动是一项团体运动项目,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符合篮球教学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篮球教学质量。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的教学模式,它将教和学的过程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合作学习模式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篮球运动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和协调能力[1]。教师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可以将班级中的同学合理的分成多个篮球合作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篮球基础知识和篮球运动技能,组织多种合作学习形式,共同提高学生的篮球素养。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应用,可以篮球教学的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篮球团队运动能力,另一方面,合作学习模式完全以学生为篮球运动和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辅助角色,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指导,逐渐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

在教师安排的合作学习小组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进步,取长补短,充分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篮球运动积极性,这种课堂组织形式使学生可以在一个比较轻松的环境下,不断积累篮球运动技能,提高篮球运动综合能力。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篮球运动技能,也可以很好地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帮助其他学生不断提高篮球综合能力,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2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2.1 随机型的合作学习模式

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随机型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随机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前后或者左右,可以不同人数,随机组成篮球合作学习小组,进行篮球学习和训练。例如,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在教授传接球的篮球运动技能时,教师可以组织两个人,或者多个人为一组,通过相互之间的传接球,指导学生正确的传接篮球的技巧。这种随机型的合作学习模式简单随便,能够极大地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班级学生的篮球技能的提高。

2.2 同层次的合作学习模式

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篮球运能技能和身体素质,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划分为一组,组成同层次的合作学习模式,一般可以班级中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提高层、加强层和基础层[2],然后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不同层次的篮球教学。例如,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将身体素质和篮球运动技能较好的学生组成提高层小组,结合篮球教学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和联系一些比较有难度的篮球技能,如三步上篮、运动中传接球、勾手投篮等;将身体素质和篮球运动技能一般的学生组成加强层小组,开展难度一般的篮球学习和训练,如定点投篮、不定点投篮、跑动中传接球等;将身体素质较弱、篮球运动技能基础较差的学生组成基础层小组,进行基础性的篮球运动学习,如胸前传接球、跑动运球、胯下运球等。通过对不同层次小组学生开展不同的篮球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篮球兴趣,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树立进行篮球运动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3 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模式

在一个实际的篮球队中,篮球运动员的综合实力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模式,结合不同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划分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小组,使每个小组的综合实力相当,既有篮球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也有篮球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够起到一种帮带的作用,增加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增加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

例如,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教师结合不同学生的篮球运动基础,组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篮球运动能力和爱好,扮演球队的不同角色,教练、副教练、拉拉队员、控卫、得分后卫、小前锋、大前锋、中锋等[3],教练和副教练进行篮球战术的布置,积极运用策应、掩护、空切等技术配合,拉拉队为自己的小组加油助威,开始趣味性的篮球比赛,最后结合小组成员的共同表现,评选出优秀的合作学习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结束语:

初中篮球教学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和篮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篮球技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李翔.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篇6

【关键词】初中学生;篮球运动;兴趣【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09-01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学校体育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向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体育不仅仅是增强学生体质,还应开发学生的智力,完善人格,培养兴趣及创造力,让学生学会“一技之长”,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方法,使之终身受益。在校园里广泛开展篮球运动,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对达成学校体育目标,发展学生灵敏、力量、耐力等综合素质,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如何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里已初具喜爱篮球运动的良好氛围。

一、大胆实施成功教学,提升篮球运动兴趣

成功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一种策略,其目的是要尽量减少学生的失败感,使人人都获得成功。因为“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内驱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失败会使人痛苦,甚至于丧失信心。而成功不仅能给人以自信,而且使人感觉到幸福和快乐。在篮球教学中,我加强了投篮技术的教学,并能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还经常在课中进行男女生的投篮比赛,以此提高女生的兴趣,只要女生获胜,男生必须接受处罚,而反之男生获胜女生则不必处罚,这样的方式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个别能力差或心理、生理上的原因,不能顺利获得成功的学生,可根据情况降低要求,使他们也获得成功。同时,这种成功的体验对他们也是一种需要。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有的学生由于力量、弹跳等各方面的素质条件较好,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不会存在大的问题,这些学生会受到同学们的羡慕和教师的肯定,会体验成功的满足感,从而对这项运动越来越产生兴趣。对于其他素质较差的学生,特别对大多数没有接触过篮球的女生来说,可是困难重重,球投进篮的机会极少,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了使“人人成功”,我在教学中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将考核标准依据个人能力来划分,拉进投篮距离,女生改用小篮球,这样学生投进篮的机会大大提高了,使一些缺乏兴趣的同学也尝到了成功的。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对获取成功的机会也有较大的差别。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分层分组进行教学,其主要方法有:(1)按运动能力分组,例如:在篮球比赛教学中,层次很明显,为了减少部分学生失败感,使学生获取成功,可将学生按运动能力分组进行比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2)按性别分组,例如:在运球或传接球的技术教学中,按男女生性别分组,学习的积极性不同,男女生对于同一内容的爱好取向也不同,按性别分组是男女生合班上课的主要方法。(3)按成绩分组;例如:按考核成绩分组,优秀组可以共同提高,还可以帮助教师指导,使其他组迎头赶上,也在课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位学生都体验了成功。(4)自由组合。例如:在球性练习或双人练习游戏中,就可以采用自由组合,就近组合等形式,调动学生一切积极因素,发展个性。

二、通过篮球比赛,提高篮球运动兴趣

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好胜心强,不管自己水平能力如何,都想争第一。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提高和保持学习的兴趣。可在初二年级各班建立篮球队,并每年举行初二年级的篮球联赛,每个学期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篮球比赛,并决出名次、颁发荣誉奖状及奖品,评选出最有价值的球员、神投手等个人称号。在此基础上还可组建校篮球队,并一个人带男女两支篮球队,在带队的过程中加深难度,教学生一些简单的配合,如掩护、策应、突分、传切配合等,使一些真正喜欢篮球的学生学会了更深层的东西,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篮球比赛。通过比赛,使他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不仅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奋发进取的意志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篮球运动中的美育资源非常丰富,有形态美、动作美,力量美等等,运动后给机体带来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其中包含有美的感受。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能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忱。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熏陶,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例如:组织学生观看各种篮球比赛,如CBA或NBA等赛事,观赏到那精彩的扣篮、漂亮的传球、灵活多变的运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篮球的热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篮球运动,改变了学校以前乏味枯燥的局面,创造出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创造出紧张严肃与生动活泼相统一的丰富而生动的文化氛围,满足了学生多方面的精神情感需要,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适宜的环境,充分焕起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焕发出青春的朝气和活力,给校园文化注入勃勃生机,即陶冶了心灵,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我还经常利用下午休息时间,举行学生与教师的篮球友谊赛,即拉近了师生们之间的距离,又提供了学生展现个性的舞台,还锻炼了教师的身体,可谓一举三得。

三、变换教学手段,激发篮球运动兴趣

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在篮球技术练习中,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例如在熟悉球性练习中,除采用多样性运球手法外,还可以增加难度,教会学生一些玩球的方法,只要球性熟了对球的掌握程度也就提高了,还可以通过玩球的练习让学生明白篮球运动除了投篮,比赛之外还有许多的玩法。在身体素质练习时,为防止学生感到枯燥,影响练习效果,我就运用游戏或比赛等多种方法,来调整练习中产生的抑制心理。例如,由篮球引申出许多种变异方法,将篮球演变为保龄球、手球或橄榄球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7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模式 课堂教学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一种直接学习运用的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构造情景的方式进行教学,它是一种直接实现“学以致用”这种理念的教学方式。这种模仿实际生活中的场景的情景,体验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兴趣,也会更容易被学生认可,接受,同时更能从教学模式上体现知识点的特点,知识架构的联系。这种教学模式不摆脱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的纯粹知识点讲解,课堂气氛沉闷,同时也摆脱了传统“填鸭式”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式教学的学习,让学生不仅了解了知识的详细内容,也更好的理解了该“知识”怎么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也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一种突破和革新。

2.一种在生活中的直接学习并运用到生活的教学方式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使其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学以致用。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从理论的高度讲授出去,而并未将来源于生活的知识还原到知识出现的场景中,而当前的中学教育所讲授的知识通常是直接来源于生活,可广泛应用于生活的知识内容,这就更加要求知识传授应摒弃“填鸭式”课堂讲授的传统模式。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改善这种状况,其通过模仿具体生活情景使学生明白了知识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运用能力。

3.一种可拉近学生和教师平等对话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认真细致的知识讲授,学生在课堂上认真的听讲;而体验式教学模式则是让教师和学生模仿生活中的实际场景进行模拟体验,学生可以观察教师的说话、反应、行为等做出相对应的选择和提问,同时也将自己对知识不甚理解的地方直接反馈给教师,这不仅直接,有效的体现了教学平等对话的方式,也更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这样的平等对话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拉近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学习,同时还能使师生之间建立起更为亲密的关系,还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师的教学,更有利于学习的进行。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篮球课堂教学中,教授篮球运球技术的知识讲授时,可以进行以下步骤的设置:

第一步:给学生统一讲授和演示篮球的基本运球动作和知识要领;

第二步:将全班学生进行小组分编,然后选出小组长带领同学进行分组练习;

第三步:在大部分学生的运球动作练习的基本过关时,组织各小组进行分组运球比赛;

第四步:等学生们在分组比赛中暴露出包括运球技术在内的诸多弱点时暂停比赛;

第五步:等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讨论后,征求学生对本次分组比赛运球的想法,然后篮球老师再结合比赛中出现较多的问题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

第六步:篮球老师在总结的时候应当进行详细耐心的讲述,同时还有必要将篮球运球的要领进行再一次的演示。因为这时候学生通过刚才的分组比赛,已经意识到技术要领和动作不规范会影响比赛的成绩,也是知识点传授最好的时间段。

初中教育关系到学生心理素质的初步形成,也是他们对外界事物感受最为敏感的阶段,这阶段更要求学校要从学生素质提高的出发点进行考虑和探索,从而总结出一条真正与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初中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一种响应,也是对切实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对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希望形成一种对未来中学素质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中学教育素质教育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海娇.浅议体验式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0)

篇8

摘 要 体育课是从小学直至大学都会开设的课程,因为体育课是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的重要的课程,在中国目前的青少年所从事的体育运动中作为普遍的就是篮球运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体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体育课程对于青少年的成长甚为重要。本文主要就是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初中篮球分层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初中篮球 分层教学 优势

在国家颁布的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需要充分的尊重老师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选择性,注意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然后区别对待充分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其实分层教学法也是在适应这种教学目的下形成的,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照相关的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因材施教,这样既能是教师的教学任务很好地完成也能使得每位学生在篮球课程中都能感受到课程的快乐,更好地实现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的达成。

一、相关问题的提出

(一)我国目前的现状

在我国,初中阶段的青少年的身体状况普遍较差,对于体育锻炼活动的参与度也明显不高,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也少而且单调。初中阶段的学生因为所处的地区、学校、学生的心理、性格、学习能力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是不同的,所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并且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要主动帮助,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从概念上来说就是指教师对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的内容需要根据学生之间不同个体的差异进行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这种教学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学生的兴趣并且充分地展示学生的个性,最终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都能够做到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知识,为实现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在篮球教学中的具体的方法

(一)性别划分

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处于了生长发育的阶段,男女学生在生理方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区别,所以在篮球课上需要按照性别分层设置男女学生在篮球课上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例如,男同学本身就经常打篮球,接触篮球较多使得他们对篮球的技术和这项运动的熟悉程度都是比较高的,所以在篮球课上对男生可以多多加强篮球技术方面的训练,三步上篮的技术、传球的技术、带球过人的技术等等。女生由于对篮球运动的热爱程度不够使得对篮球相对陌生,可以进行一些趣味的传球游戏或者是过人的游戏来完成教学活动,男生也可以对女生进行指导,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篮球水平。此外,也可以组织相关的比赛让男生来参加,女生也可以在观看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学习到许多篮球方面的知识。

(二)年级划分

年计层次划分是指按照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来划分,然后在这三个年级里的教学任务就是由简单到中等再到复杂。具体来说就是,初一阶段学生学习篮球主要是为了提升他们对篮球运动的了解程度并且激发他们对于篮球这项运动的热爱。初二年级的学生就不能在简单地进行兴趣的激发,需要适当的掌握相应的技术,并且可以加入一些体能方面的训练,在技术提升的同时也能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伤害。初三年级就更需要加大技术的难度,并且组织相关的篮球比赛,训练学生在具体的实战中的表现,培养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团队意识,这样就能逐步实现提高学生篮球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学生的身体情况划分

在运动中如果受到伤害将是十分严重的,有些伤害甚至是终身性的,所以对于学生身体状况的甄别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的时候要掌握循序渐进的规律,由弱到强的进行训练,掌握科学的规律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身体较弱和身体素质差的同学需要降低教学的要求和难度,不能强迫这些学生来进行他们不能够完成的任务以免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例如,在进行传球和运球的训练中,对于弱者可以不与同学组队进行训练,单独的练习运球或者对墙壁练习运球等等。此外,还要将身体素质不同的同学分在不同的组,将相仿的同学分在相同的组内,以免强者对弱者造成的无意中的伤害。

(四)针对运动能力划分

根据学生在运动能力上的不同划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等级。然后将不同的等级分开来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的内容,例如,对于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篮球的同学可以进行篮球游戏或者简单的训练,对于经常在课外打篮球的同学要制定更高的标准,也可以由他们自主安排练习的任务,并且可以帮助老师对于其他的同学进行指导。再定点投篮的练习中,可以划分不同距离的线,让不同水平的学生站在不同的投篮的线上进行投篮的练习,在考试的时候,也可以按照水平的不统分别考察不同的方面等。

三、总结

对于初中篮球的分层教学方法,以上只是其中很小的几个方面,还需要有更好的完善才可以。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校对于学生体育课程以及身体素质方面的重视,而且分层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用到篮球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在其他的体育项目的教学活动中使用。而且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完美的,都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不断改进,最终促进新方法的出现。相信未来我国对于初中学生的体育课程方面的重视程度将会不断提高,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陈达喜,戴相荣,赵国荣.试论初中篮球分层教学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2,24:58-59.

[2] 徐敏,徐敬国.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223.

[3] 周晓.初中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5,08:72.

篇9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课程的最大突破和超越就是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这也正是此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主旨和核心价值所在。篮球是高中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该说,篮球运动是我国最具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之一,也是全民健身运动中最容易开展的项目之一。搞好中学体育篮球教学对我们学生的各方面都有好的影响。

关键词 中学 篮球教学 训练

高中体育作为体育基础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全民健身运动的群众基础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的角度看,篮球运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篮球运动奠定基础。同时,篮球教学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才。篮球运动作为集体运动项目,在初中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其是有确定的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其次,其是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篮球技能为基础;再次,其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发扬团结就是力量的体育道德风尚,发挥敢打敢拼、奋力拼搏的进取精神。因此,做好高中篮球教学工作,对体育教育,对学生素质教育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高中教师在组织篮球教学训练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一、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体育运动是人们展现个人体育天赋和技能的方式,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是基于个体运动之上的。高中体育课中的篮球运动,更是要强调学生的运动天赋和运动技能,学生只有将自身的运动天赋展现出来,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在篮球运动中获得乐趣。因此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应该以育人为中心,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注,包括个人的思想品德、运动天赋、运动技能、运动爱好等。在这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为人师表,用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关心、帮助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地挖掘学生的篮球运动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同时充分利用篮球教学的集体性和多向性的特点,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高中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对篮球的感知和认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对篮球产生自己的见解和观念,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感悟,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有新的发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性教学。如在运球突破的技能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以科学的正规的动作去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包括运球中对球的保护动作、上篮的动作,以及避开防守队员的技巧等。从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来看,篮球运动有正规的科学的动作,但是通常情况下每个参与者,特别是职业运动员,都有自己的特点,而这些动作特点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强调学生运球动作的规范性,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实际出发,注意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变化的规律,让学生在练习中有自己的体悟和发现适合自己的运球和突破方式。有的学生动作敏捷,往往会在突破的过程中,采用大跨步的交叉步,通过非正规的方式得分,而这正是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强调的,就是让学生在基本动作之上结合自己的运动特点,采用适合自己的动作技能。

二、注重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高中学生大都要面临高考,在学习中压力都比较大。而高中体育作为非高考核心科目,在学生的学习中是最没有压力,反而是可以缓解压力的科目。我们强调对高中学生进行技能教学,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但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愉悦。篮球运动作为高中体育教育中的重要项目,在学生中具有相当大的群众基础,也是学生课后运动的主要项目之一。为此,高中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中,也应该要注意从篮球运动中挖掘快乐的源泉。如教师可以开展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将纯粹的理论教育游戏化,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增强自己的篮球技能,同时也能增加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师生情感、学生与学生间的情感,有助于班集体的融洽和团结。如在传球训练中,教师可以开展传球游戏比赛。主要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在对抗中快速传接球的能力,培养相互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把学生分为人数基本相等的两队,比赛从中圈跳球开始。得球一方在同队队员之间连续传接球10次以上不被对方抢断,即得1分。每增加10次递增1分。如传接球未到规定次数而被对方抢断或自己失误,则取消已传次数,直到该队重新获得球权再从头计起。在规定时间内,得分多的队获胜。

三、总结

高中体育教育是高中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锻炼都有积极的意义。高中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要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让学生在篮球学习中获得应有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吕旭峰.因材施教:实施动态分层次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06.3.

[2] 梁龙旭等.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自主构建[J].中学政治及其他学科教与学.2006.6.

篇10

【关键词】初中篮球 三步上篮 教学策略

三步上篮是篮球运动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进攻技术,也是得分效率比较高的技术。三步上篮讲究突然发起进攻,防守球员不易组织有效的防守。但是,三步上篮动作技术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掌握,尤其是“三步”动作以及与球的结合比较难。教师应该从调整步法、优化动作以及创造时机等方面指导学生练习。

一、调整步法,做好铺垫

三步上篮是在篮球运动中的进攻技术。“三步”顾名思义,与步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三步上篮的步法中的“三步”是该技术的基础,如果“三步”违例,“上篮”就没有意义。在初学者学习这项技术的课堂学习中,首先应该让学生“人球”分离,徒手练习正确的步法,然后再拿球练习,这样,就可以避免顾此失彼,有利于学生对步法的牢固掌握,进而提升三步上篮的技术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明白步法构成和特点,理解“三步”的“一大二小三高跳”特点,并学会这三步的跨跳方法。学会以后,再让学生进行反复的“五球三步”的练习,提升学生的“三步”熟练程度,使学生掌握“三步”基本的步法技术。之后,再让学生带球练习三步,这样学生在熟练掌握步法的前提下,再结合运球和持球练习,下肢动作就是处在自动化的状态下,无需再把注意力集中在步法中,而是集中在运球和持球以及之后的投篮动作上。在学生学会简单、基本的“三步”技能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练习比较复杂的“三步”,如有变向躲闪的曲线“三步”、第二步双脚落地后变向起跳投篮的“三步”等等,学生掌握了这些步法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给学生“喂”球、让学生带球等持球练习。

因此,学生通过这样“先步法,后持球”的练习形式,不仅可以清晰地理解三步上篮技术,牢固地掌握三步上篮技术,还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三步上篮的灵活应用能力。

二、重心压低,蓄势待发

三步上篮技术要求“三步”必须快速、灵活,让防守球员琢磨不透,反应不及,才能提升三步上篮的成功率。“三步”技术特点可以总结为“一大二小三高跳”,前两步一方面是为了使身体获得动能,同时尽可能接近篮筐投影点,另一方面要根据防守球员的位置做出必要的灵活躲闪;第三步的“高跳”就要使身体由动能向势能转化。这要求前两步重心压低,身体前倾,有利于提速和重心变化,为推进和“高跳”做好准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突然加速运球和变向绕障运球的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这种能力。例如,进行短距离运球比赛或者小组间的接力赛训练,学生为了突然启动获得尽可能大的加速度,必然会压低重心、身体前倾,努力向前加速,通过反复速度比赛就会提高学生从静止状态下突然启动的加速能力。绕障运球练习同样需要学生压低重心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和运行的灵活性,可以按照一定的路线摆几把凳子,让学生按照规定的路线进行绕障练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运球变向能力。还可以两者结合,突然运球加速之后做三步上篮,可以摆设障碍,让学生在三步上篮的过程中做出变向动作,增加上篮的难度,提升学生三步上篮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因此,通过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和运球能力练习,使学生的加速能力和变向能力更强,在实施三步上篮技术动作的过程中才会速度更快、路线更随心所欲、运动轨迹更h忽诡异。

三、找准时机,相机而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