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特色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学专业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工科院校应将其法学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经济需求紧密结合,以确定法学专业教育特色,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同时,学校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方式,有效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指出,专业设置一定要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规律出发,把专业置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大循环的动态系统中去考察,并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建设更要考虑就业市场对人才培养类型的需求。
一、工科院校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全国已约600多所院校设立了法学专业,其中包括大量的工科院校。近几年,各工科院校培养出的法学毕业生已经陆续走向市场,从各工科院校所统计的数据来看,法学专业毕业生与所在院校的其他工科专业相比较之,其就业率均不甚理想。据教育部统计,我国2004年的大学毕业生是280万,比2003年增长了32%;2005年大学毕业生总人数为338万,又比2004年增长20·71%。然而,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总量的限制,社会本身提供给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有限,从而产生了经济总量与就业总量之间的矛盾,使得应届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备受煎熬。[1]
在为数不多的可供工科法学专业学生选择的岗位中,应聘学生也往往会受到各种限制。第一,学生为非重点大学毕业,用人单位不予考虑(在全国工科院校开设法学专业的大学中,重点大学仅仅是较少部分);第二,学生为非政法类院校或文科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认为其素质和能力不及政法类院校或文科类院校毕业生;第三,没有工作经验,没有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很难获得求职机会(一般的法学专业学生都少有工作经验,而且法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在毕业之后才能获得报考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的资格)。由于以上的种种限制,工科院校中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背负沉重的社会压力,屡屡受到冷遇或打击。同时也使工科院校面临着扩招与就业之间的尴尬。
我校作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其法学专业同样面临这一难题。如何在新世纪的法学教育中,改革教学方式与实践方式,切实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如何使其在毕业时具有就业竞争力,拥有其它政法院校法学专业学生们没有的优势;如何使法学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体现较高的市场化程度。这些都是摆在开设法学专业的各工科院校面前的不容回避的严峻问题。
在我国漫长的法治建设进程中,用人单位对法学人才的需求是持久的,但也是务实的,他们不会选择只会空谈不会实干的大学毕业生。法学专业毕业生之所以在就业市场上屡屡碰壁,关键在于毕业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差。全国大部分法学院校一般只注重学生的法学理论教学,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却没多大的关注。很多本科毕业生连基本的法律文书也不会写,更有甚者,其中有的连《民法通则》等基本法律中常用的条文也不熟悉。多数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马上为单位带来效益,很少有单位愿意花时间和金钱为毕业生提供培训和实操训练。因此,在就业市场上法学毕业生往往遭受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的责难。笔者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应注重培养法律实务型人才而不是理论型人才,培养理论型人才应该是研究生教育的任务。因此,我校的本科法学教育要更多地关注实务中要用到的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对法学专业特色建设的几点思考
传统的法学教育方式是: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培训;重条文注释,轻法律精神的培育;重教师讲授,轻学生的能动性;重考试,轻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素质提高。这种教育方式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不适合从事实践性强、技能要求高的法律职业。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法学教育方式,注重法学教育的主体性、开放性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加实践性、应用性环节,注重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2]
(一)突出工科院校在法学教育中的专业优势
为了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我校法学专业确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成长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坚持以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的14门核心课程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制定了培养计划。在法学专业50多门的公共理论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必选课、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中,包括了联系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际,瞄准法学与其他工学科有密切相关的有关学科,比如知识产权法、环境保护法、土地资源管理法等交叉边缘学科。我们优化课程结构,利用学校的工科优势,提高选修课培养创造性、个性化及复合型人才的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准的应用型人才。只有充分展示我校的专业特色并与市场紧密相联系,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比如,工业自动化、建筑工程是我校名牌专业,我们就可以深入大型的建筑集团、公司进行调研,根据集团、公司的实际需求来开设特色的法学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而且采取多种方式与这些集团、公司共建法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这样一来,我们培养出来的法学专业学生不仅具有工科院校的专业特色,易于学生就业,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毕业生达到用人单位各项岗位要求的适应期。
(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法律职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经验的积累,正如熟练的技术工人只有在经过强化性的实践练习之后才可能很好地适应工作一样,法律职业也是如此。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周密细致的实践环节的设置,又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多种实践环节的有序安排与结合。笔者认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摩审判。观摩审判是一种很重要的直观教学法,把学生置于现实审判场景之中,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际的审判活动,既能观察到法官如何审判,又能观察到当事人、律师、证人以及刑事案件公诉人等的诉讼行为,使枯燥的法律知识更具有立体性。
二是由资深法官、检察官和执业律师开设“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从新的视角对案件进行分析,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而敢于从事实出发来思考和评论法律问题。不仅对案件本身作出分析,更系统地对平时研究的法律理论问题有了全面和深层次的认识。这一活动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质疑精神,锤炼未来的法律职业者应该具有的独立思考品质。
三是通过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演练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模拟法庭使法学专业学生熟悉法庭庭审程序和掌握并运用实体法律内容,增强学生的法律职业荣誉感。“法律诊所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承办真实的案件来学习法律的运用、运用法律的技能和作为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达到培养法学院的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的教育。同时,因为选修“法律诊所教育”课程的学生要办理一些无偿的案件,所以实际上“法律诊所教育”又为整个社会的法律援助提供了一种模式。通过对弱势群体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可以使学生了解最基层的民众的法律需求,了解适用法律的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公益心、执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四是到法律实务部门实习。专业与公、检、法、社区、政府机构和企业挂钩,建立可操作的长期稳定的法学专业学生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基地,通过学生实习法学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学习并提升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是法律服务进社区。开展法律志愿服务活动是学生将法学理论知识实践化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社区服务促使法学专业学生更好地深入社会,了解和认同专业,提高从业的荣誉感,培养专业必需的技巧和技能,学习遵守职业操守和职业伦理,训练专业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学校特色文化 教师 专业发展
一、诵诗育人,让精美的旋律飘荡起来
池柳影摇书,窗竹风翻墨。六年来,我校坚持“晨诵、午读、暮写”,加大学生的阅读积累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逐步形成了擦靓书香校园的诗文诵读特色。2013年12月,通过答辩评审成为江苏省首批特色文化课程基地。2015年3月高分通过省教育厅诗文特色文化建设中期考察评估,1200平方米“诗文馆”已如期竣工。对全体学生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开发《含英咀华》诗文诵读校本教材,遴选167篇融汇里下河水乡地域特点和东台乡土风情的精美诗文,分年级段设定诵读量,人手一册,鼓励多读多诵,争星升级,让这些精美的诗文在绿树红花间亮出来,在走廊板报上展出来,在校园音乐中唱起来。每一层楼布设诗文匾牌,每个教室安置图书角、展示板,每个班级设计各具特色的名片,每天的晨诵、每周一节的诵读指导、人手一册的诗文本自抄自录、每月末的班级展示和次月初的校级展评雷打不动,“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校园,如一本硕大的诗文教科书,徜徉其间,感受着语文与生活和谐共生,让每个学生时刻滋润在学校浓郁的特色课程文化之中。
精心泡大“小雨点”诗文社,组织主题诵读,推进双语阅读,组建班级和校级考核小组,依据现行语文教材和校本教材,明确诵读篇目,按不同学段要求分别授星升级。“池柳影摇书,诵读听琅琅――诵诗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演诗文”,“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画诗文”,“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唱诗文”,“散学归来早,染香芳草地――诗文手抄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诗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文诵读争星升级”,系列活动异彩纷呈。邀请国家一级播音员徐诗春等来校讲学,邀请盐城日月路小学许兵、郝晓芳,东台市实验小学雷付平、王敏、陈萍、骆贤华等优秀教师送教到校,以名师支撑基地、成长教师、发展学生,带动课程共同开发。
二、自化化人,让定格的风景灵动起来
“天地万物,唯人为贵”。教师是推动摇篮的手,推动摇篮的手可以推动地球,必须让所有教师自主自理,自化化人,人人享有教育的尊严和阳光。让教师走向国旗下讲话,走上政治学习讲坛,积极推介吴非《一盏一盏的灯》、崔永元《不过如此》及《窗边的小豆豆》《五十六号教室的秘密》、《教师的幸福资本》等大家名著……走进好书,“神与物游”,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于是,圣人不再遥远,经典不再尘封,现实也就少了几许迷茫。推行班子成员走动管理和首问负责制。推行每日五个“两分钟”――到校巡视两分钟、提前候课两分钟、下课停留两分钟、课间观察两分钟、放学交流两分钟,推行红领巾广播站、卫生监督岗、餐桌长轮值制,推行分年级段梯次放学,精心组织每日的新闻播报、诗文诵读、午间习字和两操两课,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行政例会、政治学习,每周四的卫生日,每周两档的红领巾广播站,每月一次的应急疏散演练,每双月一期的黑板报,每学期一期的校报和家长学校。少先队工作独树一帜,《相约西溪》《寻访东台村史馆》《抗战老兵访问记》等“红领巾寻访”系列活动有声有色,多次荣获东台市少先队“四十佳”“盐城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英雄(朱廉贻)中队”“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等称号,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纲要》试点校,2015年被授予“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品牌项目”“全国优秀红领巾国学小社团”。
篇3
摘要: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本文介绍了一套带有法学特色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文章先后从课程体系结构、师资组织、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改进等多方面介绍了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最后,文章给出了教学的效果和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专业教学;法学特色;计算机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成为大学生基础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除了普及性的以教授办公软件为主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被广泛开设外,很多高校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实力,都相继开设了各种类型的选修课程。我校是一个以法学为主体,其他学科与法学相结合为特色的大学。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因此如何开设出一系列带有法学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们一直探讨的课题。2005年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在我校的成立为特色基础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我们开发出一系列带有法学特色的基础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根据近年特色课程开设的经验和对未来的规划,从课程体系、与专业发展的融合、教学成效、面临的问题等几个方面介绍特色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
2特色课程体系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修读完必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后,可以选修三大类选修课程,其中法学特色类课程又分为两小类,一类是侧重计算机技术的课程,以“计算机网络犯罪与电子取证”、“数字证据导论”、“电子法务”等课程为代表,另一类是侧重法学的课程,以“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法学”为代表。其中第一类课程建议学生在修完“计算机应用基础”后,先选读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后再选修第一类特色课程,第二类课程则建议法学类专业的学生选读,这两类课程可以并行学习(如图1所示)。
3利用专业资源,共同发展
特色基础课程的开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师资问题,单纯的依靠原有理工科出身的基础课老师完成这些课程的教授是不现实的,而如果依赖法学教师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开设特色课程的设想一直仅仅停留在构想阶段,直到2005年我校成立了以计算机取证和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为专业特色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这个构想才开始逐步实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师资队伍、教材、科研项目等多方面依托专业办学,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课程更适应计算机基础教学。
3.1师资队伍建设
不管是哪类特色课程,都要求老师能既懂法律又懂技术,而我们目前的教师都是技术出身,对法律知识并不了解,或者对二者的结合点并不清楚,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做了有计划的建设工作,在建设专业师资队伍的同时,也提升了基础教学的师资队伍。
(1) 补充法律核心课程。鼓励教师学习相关法律的核心课程,譬如“民法学”、“刑法学”等。我们是一所传统的法律院校,在法律方面的各类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教师很容易补充法律知识。在学习的形式上可以表现为:课堂学习、自学、专家咨询等多种学习方式。
(2) 进一步深造或短期培训。鼓励教师进一步深造,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我们目前有两名计算机专业的博士读了法学博士后,他们读博士后期间都进行了交叉学科的研究。同时,就计算机取证、软件知识产权方面相关学术团体或者研究机构也有短期的培训,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参加。
(3) 以学术交流、科研项目带动人才培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师资培养途径。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例如:计算机取证峰会、知识产权保护年会,通过这些学术年会的参加,一来交流学习了别人的经验,二来也宣传了自己,对拓展每位教师的职业生涯是非常有帮助的。
此外,相关科研项目的申请也非常重要。众所周知,计算机取证、软件知识产权这些都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研究热点,相应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因此对这类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时机加快教师队伍的成长,让科研来带动教学,让教学来促进科研。
3.2教材建设
一本因材施教的好教材是上好一门课程的关键,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特色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材进行了组织和规划。
(1) 依托专业的教材建设。目前,总的来说这方面的成熟教材还是比较少,专业教材大都从国外引进,或者国内这几年刚出的教材,除此之外,我们也组织教师编写一部分教材或者教学辅助教材。自行编写的教材,注意从“适合、先导”两个方面着手,即除了体现教材应方便适合教学外,还要求能突出一定的先进性,能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或者研究。
(2) 改进现有教材以期适应基础教学。目前的此类教材都比较专业化,讲解也比较深入,直接拿来作为基础教学的教材是不合适的,而专门组织人力编写这方面的带有导论性质的特色教材,目前来说因为经费等问题又显得不太现实,所以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内部印刷的讲义为主,专业教材为辅的教材模式。等经过几轮讲解后,讲义逐步成熟系统后再行出版。不管是教材的形式是什么样的,都要突出适用原则,非专业的基础教学主要突出引导性质,讲解也以基础的、成熟的知识为主,突出“导论”特点。
3.3教学方法的特殊化
我们面对的大部分是非计算机专业的法学类的学生,学生以文科生为主,在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相对理工科学生来说,比较松散、自由,在学习方式上不太注重课程的预习和复习,这与我们所需要的学习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侧重计算机技术类的特色课程,因为这类课程需要学生知道一些技术细节,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取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教学方法。
(1) 第一次上课进行“入课教育”。明确告知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作用和意义,只有有了学习动力,学生才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进行课后的复习和课前的准备。同时,告知该课程与其它课程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尤其是思维方式的差别,要能保证课程的连贯学习。
(2)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补授先修基础知识。以“数字证据导论”为例,要能弄清楚数字证据,必须对操作系统、软件的编写过程有所了解,而这些基础知识在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里都有涉及,但是由于应用基础的学时有限,而且文科学生普遍对这类知识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相关内容必须重新讲解,并且还需要辅以一定的上机练习。
(3) 制作多媒体课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自学。在课件的制作上,既要便于课堂讲解,又要便于学生课后的复习,既要简洁、明了,又要便于理解。
4课程效果
特色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才刚刚开始,但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每次的选课人数都超过了预计的开课人数。这类课程之所以能如此受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迎合了社会的热点、研究的热点,对于学生拓展视野,增强职业竞争能力非常有益。具体体现在:
(1) 促进专业教学。这里的专业既包括了计算机专业,又包括了其他相关的法律专业。作为计算机的基础教学课程,在课程讲解时,主要以概况介绍为主,很多知识内容都需要学生课后自学或者选读后续专业课程,这就在客观上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出了要求,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专业教学。
(2) 促进教师的科研工作。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依托课程展开科研,科研同时也促进教学,目前,教研室的老师,已申请成功1门校级重点课程――“计算机网络犯罪与电子取证” ,5项与法律相关的交叉研究市级科研项目。
(3) 拓展学生知识面,促进就业。计算机作为目前工作生活必备的工具,渗透到了各个学科领域,掌握一定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知识面,拓宽就业渠道。
(4) 特色课程总体评教分高于其他类课程。我校每学期学生都会对所学课程进行百分制评教打分,该类课程由于内容新颖、实用,所以平均分都在92分以上,比其他类课程要高2-3分。
5面临的困难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因为课程开课时间比较短,且讲述的内容本身在我国就是一个新生事物,还需要不断的成长和完善,因此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 课程深度的把握。因为受学时的限制,作为选修课的基础教育课程,如何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讲解清楚,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状况以及部分技术的细节,不是走形式,而是真正的能学到知识,学有所用。
(2) 实践环节的设置,尤其是侧重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实践环节的设置。学生只有在真正的实践中积累宝贵的经验和体会,才能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胸有成竹。而实验室的投入又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证,所以我们目前还是以教师演示为主,借用专业实验室为辅的方式在授课。如何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一直是我们在探索的一个问题。
6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我校法学特色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介绍,描述了我们在办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取得的成果和目前面临的困难。总的说来,这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我们也在尝试着能开发出更多更好更有质量的课程来丰富学生的视野,也促进我们自身的成长。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与其他院校的老师在该领域进行探讨,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简小庆. 关于文科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和建议[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
[2] 韩家伟,龙冬云. 网络教学平台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4,14(6).
[3] 王弈,王永全,陆晨昱. 第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C].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Opening Computer-Based Courses with Law Character Depended 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LIU Qi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00042, China)
篇4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优质发展
教师是学校的强校之本,是推进学校特色优质发展的生力军。践行自觉高效的教研,引领教师一专多能地成长,是实现学校特色优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学习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登高之梯
现代教育更强调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的,因此,教师也是一个终身学习者,由此,营造学习氛围,形成自我更新意识。
(一)建立学习制度,养成学习习惯。学校建立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一方面帮助教师制订个性学习计划,另一方面把教师的学习纳入新型师德考核内容,从制度上有效推动教师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搭建信息平台。通过开辟校园网信息专栏,将教师个人的学习心得、案例设计和教改信息及时传递给每位教师,建立学校信息共享体,教师在资源共享中得到发展。
(三)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新颖的教师专业成长的组织形式,可以使教师在团体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最终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
(四)M行校本培训学习。学校建立了新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三级培训体系,经过这三级不同层次的培训,促使教师从教学能力向科研型教师转化。如依托我校“陇原名师工作室” 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大学教授,研究机构专家、教学一线的名教师不定期来学校进行辅导。
二、实践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学校教育科研的目的是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致力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将课题研究定位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重点解决实际问题”,制定了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开展课题研究的考评制度,形成了组组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局面,在三级课题网络系统中,有省重点课题《学生生活经验的分析运用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等6个,市级课题《课堂教学中无效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等课题十多个,有校级课题18个。每学期都要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如开研讨会,进行成果交流与评比。就去年学校教师的论文及作品发表在省级刊杂志有108篇之多,我们自办的《通渭一中校刊》和《通渭一中教研》已成为教师交流教改经验的窗口。
三、反思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之器
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是教师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因此,引导教师对日常教学的反思与研讨,就成了我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抓手。近年来,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悄然兴起的这一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在教学中合理、有效进行的过程,并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提高”的目的。反思性教学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重视教师思考能力的培养。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以反思性教学为抓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主要措施和做法是:利用学校现有的电脑、网络优势,有条件地实行电子备课,为开展反思性教学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和交流,学习的便利,通过沙龙、论坛、报告会等形式,建立开放的环境和支持性群体;引导教师坚持反思性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充实实践内容,制订教师专业发展三年总规划和个体计划,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内容包括:教育信条,最满意的一堂课;研究活动及成果,进修学习记录,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的评价,主要工作成绩等。要求不同类别的教师坚持每天或每周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并以“教学病历”为主每学期组织交流评比。
四、特色建设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契机
篇5
[关键词]教学模式;理实一体;高职法务会计;法务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7-0101-02
1 法务会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在知识上不连贯、不衔接
学生只会将老师理论上讲的法务会计知识按照固定的模式搬到实际应用中去,至于什么业务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学生却无法知晓,当然也就不会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这就造成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脱节。
1.2 理论知识抽象、枯燥
由于法务会计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又是很多人不了解的业务,所以法务会计的理论知识阐述应更形象具体,才能有效地传播法务会计的理论与技能。但是目前的法务会计理论还是抽象和枯燥的。
1.3 法务会计教材贫乏
因为法务会计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会计专业的边缘学科,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等都缺乏可供参考的资料、教材和经验。从目前的法务会计教材来看虽然有不同程度的更新,但是,教材的更新赶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1.4 实践形式和实践场所单一
当前,高职学校的实践教学是以综合实践教学和校内实践为主,缺乏实践的氛围,还会有抄袭现象,无法达到实训的目的。而由于校外实践的法务会计岗位有限,同一单位无法同时接受那么多学生实习,很多时候的校外实习都是由学生自行解决,学校无法做到统一安排。因此,校外的法务会计实践大部分也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满足不了“量”的要求,当然更谈不上“质”的保证了。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意义
第一,能有效地将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将技能实践注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需的操作技能。第二,能有效地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第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及评价模式,解决了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第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快了高职法务会计教学改革的步伐。一体化的教学促进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学生一边学理论一边练习技能,用理论指导技能的练习、在练技能的同时理解理论知识。第五,“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动了教材的建设。以“满足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为前提开发教材、以“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为宗旨编制教材,使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很快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够学有所用。第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在一体化的实训教室或实习场地上课,教师一边传授理论知识一边向学生演示实践操作,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践操作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吸收并消化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既减轻了老师上课的压力,也使得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
3 创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3.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念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课堂和实践基地为一体,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为一体,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3.2 法务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改思路
(1)法务会计实践基础。这一层次是法务会计专业课教学的起点,是最基础的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首先让学生直接接触教学案例,讲授涉案的会计事项,让学生通过老师的讲授,直观看到涉案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使他们增强感性认识;然后让他们实际去操作,如查阅涉案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填制办案所需要的涉案的会计事项。从实践又转向理论。通过这种直观的、形象的法务会计活动的循环,帮助学生掌握法务会计实务操作的技能和技巧。
(2)法务会计专项实践。这一层次是法务会计专业课教学的关键所在、中心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各项专项法务会计实务处理能力及技巧。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以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涉案的实际会计业务资料为依据,让每个学生都对涉案的会计业务进行独立的专项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专项法务会计实务处理,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法务会计综合实践。这一层次是法务会计专业课教学的归纳总结阶段,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各项专项法务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的基础上,掌握各项专项法务会计业务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法务会计业务处理的整个体系。让学生去社会实践,到某一个单位查涉案的会计事项,查一笔违规现金的流向,学生从哪入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学生可能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出不同的方案,但不管从什么角度设计什么样的方案,都会涉及法务会计业务的各个方面,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负责各自的岗位工作,同时各岗位在学生中有计划地轮换,就会使学生熟悉整个业务流程,也能使实验室的教学内容由平面走向立体,由单一走向多样,由教学走向实践。
(4)会计软件实践。这一层次是法务会计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升华阶段,即由手工处理升华到电脑数字处理。高职会计专业、法务会计专业毕业生必须适应现代会计实践的这一新特点,具备会计数字化处理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把手工会计的模拟实习资料利用财务软件再次得以重演,从而再加深对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的掌握,又进一步了解和体会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6
关键词: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实践主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115-02
在法学专业本科教学中,注重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在实践教学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模拟法庭训练、诊所教育等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法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体系化的设计和常规性的安排、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职业竞争中缺乏整体优势等问题。为了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突出培养特色,结合高校法学专业教学的实际进行系统的实践主修能力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可以说是高等教育中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新探索、新尝试。
一、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提出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在高等教育中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和整体趋势。但当前高等教育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讲授、轻实践训练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薄弱,难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是基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薄弱的现状,在充分考虑高校教育教学条件以及社会对高级人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具体说来,专业实践主修能力是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培养对象从事专业对口的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并不是仅仅指具备的一项专业能力,而是在所有专业能力都具备的基础上,所具有的一定专业特长性质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1]渤海大学从2013级学生开始进行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工作,各个专业结合各自的特点分别制定了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方案。这一培养方案与原有的专业培养方案配套实施。专业实践主修能力作为培养方案实践环节之一,教学培养历时三个学年,是学生必须参加的系统的专业实践能力训练。这样“二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现实要求。
二、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法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系统了解法学知识框架,掌握法学的基础理论,熟悉我国的主要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案件分析与处理的能力,能够胜任法律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为了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在高校法学专业教学培养中必须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是实现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常规性和长期性的需要。在以往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中,课内进行的实践环节常常因为教学时数的限制处于被理论教学挤压甚至取代的窘境,课外进行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训练、法律诊所教育等常常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而且学生实际参与的范围也比较有限。而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可以作为一个贯穿二到三个学年的实践教学活动长期开展,通过学生的课外练习和教师的集中指导实现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常规化和长期化。
2.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是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系统性的要求。如前所述,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不仅仅是一项能力,而是由多项基础能力组成的综合能力。它能够涵盖法律职业所要求的多种职业能力,涵盖法律职业素质的全部内容。在培养与训练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基础能力训练开始,逐步扩展到核心能力,最后形成综合能力。因此,可以说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在对法律职业能力进行分类、分层、分解之后所形成的结构完整、顺序合理、内容全面的培养训练体系,体现系统培养法律职业能力的要求。
3.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是突出法律人才培养特色的要求。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中,把何种能力确立为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取决于各个院校对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定位。各个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内容,打造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的高级法律人才。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各个院校的培养优势,而且也能够为社会提供专长各异、类型丰富的法律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三、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现有的“两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主修能力的培养处于辅助地位。它是为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与训练而设置的实践环节,训练主要采用课外训练的方式,主旨是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尝试和探索有利于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化。在原有的法学专业综合实训、诊所教育、模拟法庭训练的基础上开展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能够进一步完善法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体系,实现专项能力培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的有机结合,弥补课堂教学时数不足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课外自主训练强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提升法学专业教学的整体效果。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特色的凝练与凸显具有重要的作用。综合性及专门性院校可以结合各自的发展定位、学科优势等确定不同的实践主修能力,以突出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例如研究型大学可以把法学研究能力作为培养内容,经管类院校可以把企业法律实务能力作为培养内容,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培养专长,突出培养特色,满足社会对各类法律人才的需求。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校企(院、所)合作的实现,形成教育培养与就业的顺畅对接。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中,各院校可以进行校企(院、所)合作培养的尝试,如与企业或者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合作培养、定制化培养。通过双方研讨确定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内容与方式,有针对性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就业质量。
四、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原则与内容
1.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原则。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内容的设置及培养训练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突显特色原则。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作为突出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尝试,一定要明确人才培养特色,并在主修能力确定、培养与训练等各个环节突出这一特色。(2)实践为主原则。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训练,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学生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形成自主、自觉训练的良好习惯。(3)职业标准原则。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践能力的确定、训练和培养必须贯彻法律职业标准,以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2.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内容。由于专业实践主修能力是与职业工作对应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其内容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现实需求、学校的培养条件、学科优势等因素。渤海大学法学专业在制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经过系统分析和充分论证,认为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律职业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应当是以语言表达能力、法条查询与适用能力、案件分析能力为基础的法律文书处理能力。因为初入法律职业的人最先接触到的工作就是法律文书的写作,同时,在职业活动中各类法律文书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法律文书处理能力是应用型法律人才要胜任法律职业工作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法律文书处理能力是涵盖案件分析与法律文书写作的法学专业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法律查询与适用能力,即找法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分析案情,确定案件法律性质,找到对应的法律条文并加以正确适用的能力。第二,案件分析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案件、准确适用法律、出具法律意见并对案件中涉及的争议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第三,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各类民事、刑事、行政等诉讼文书和非诉讼文书的能力。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中,结合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实行分阶段培养。第一学年为基本素养培养阶段,主要进行法律语言与法律思维训练。第二学年为专业技能培养阶段,将分阶段进行法律查询与适用训练、案件分析训练和法律文书写作训练。第三学年为专业技能提高阶段,训练内容包括法律文书写作及模拟法庭训练。渤海大学法学专业的实践主修能力培养工作已经在2013级本科生中开展,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学年的基础素养训练。从训练情况来看,在学生尚未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训练是合适的。经过系统的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心理障碍得到排除,语言表达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说,目前渤海大学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是顺利的,有成效的。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与考核标准如何细化、如何提高能力训练的“实战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篇7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培养目标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法学也经历超速、超规模发展,呈现出一片貌似“繁荣”的景象。然而,“盲目繁荣”缺乏层级性差异性的法学教育,在不能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不同需求,同时出现了法学人才“过剩”,一些特殊需求的法律岗位苦于招不到合适法律人才,而法科学生就业遭遇前所未有的艰难。2009年6月10日,麦克思公司了《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报告(2009)》,这本被称之为就业蓝皮书的报告让诸多媒体得出了一个结论:法学是目前高校中就业率最低、失学率最高的专业。法学专业严峻就业形势,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法学办学规模,不同层次的法学专业无差异的培养模式也是造成法学人才过剩的重要原因。目前,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开设了法学专业,其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一般套用母体院校:人才目标定位相同或高度相似,培养方案几无差异,课程体系和专业教材并无二致,忽视了独立学院自身特色、学生的个体特性及其自身教学师资保障等因素,使独立学院法科毕业生在与普招法科学生形成“同质”竞争中处于不利或劣势境地。不少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萎缩,有的独立院校不得不停办法学专业,并非是独立院校法学专业没有生存与发展空间,而是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或定位不合理情况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个性与特色,课程体系设计和教材选用不合理,教学方法传统缺乏探究互动的教学理念所致。
二、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现状分析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基于目标定位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要素形成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因设立的历史较短,缺乏相应的办学经验的积累,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没有反映独立学院自身特点,没有与其他法学专业人才形成一定的层级性、差异性。当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基本上套用母体院校,因缺乏应有层次差异性,所培养出的法学专业人才在严峻的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首先,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当前,三本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普遍存在“高而空”现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制订的基础,什么样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什么样的培养模式。目前,我国独立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定位过高。绝大多数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依附于母体院校办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多套用或照搬母体院校,导致两者之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趋同,没有反映独立学院自身法学教学资源与生源基础的实际情况。如将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法律人才,要求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理论前沿,能够从事法律实务、法律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此培养目标定位相对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显得太笼统、太抽象,因目标“高而虚”,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了“夹生饭”,既不是理论人才也非应用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最终无法落实。二是定位过低。有的独立学院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民办职业院校混同,只强调某一司法技能(如速记技能、调解技能、执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将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与大专、中专混同,降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所培养的法科毕业生过于大众化普法人员,既不具有必要法律职业所需的法治理念、基本理论基础,又不具有必要法律职业素养和法律执业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其次,趋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反映在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差异性和特色性。由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体现其层级差异特征,反映在课程设置上简单套用母体院校课程体系。教育部颁布了《全国高等学院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术》,明确了14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基础理论和基本应用。实践证明这些课程对培养理论性、复合型法学本科人才有效,但对独立学院三本法学人才培养而言,理论课程偏多、法律职业技能课程较少,有的课程社会联系不够紧密,如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等课程,而相关课程内容在实践中根本用不上。此外,课程结构不合理,理论与实践技能课比例安排失调,目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在2∶8或3∶7左右,普遍存在理论课程较重、实践课程偏轻的倾向。此外,课程体系中选修课设计不合理。选修课相对必修课来讲,所占比例太小。在选修课程中,限选专业课较多,实用性选修课较少。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束缚了学生个人特长的发展。选修课的设置旨在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特长,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但为数不少的独立学院由于硬件设施和师资的限制,选修课开出困难,学习内容过于固定统一,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差异性。
再次,趋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反映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教材选用上存在不合理。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说教内容为主,法律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内容较少。教学方法上多课堂教学,一般采取“一言堂”讲授式,没有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缺乏互动性,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参入性。专业课程教材基本上沿用母体院校教材,多为针对普通法学本科专业的统编教材。目前,三本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法学专业本科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案例分析,缺乏法律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的教材。
三、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
独立院校法学专业要培养出核心竞争力法学专业人才,需根据自身资源与优势,对三本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作出合理层级定位,由此进行系列有针对性地改革和创新,以契合社会不同层级差异法学专业人才需求和地区行业需要。
首先,合理确立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满足社会层级需求的法学应用型职业人才。该目标的实现需构建差异化具有特色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不鲜明,与其他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混同,导致法学专业人才同质竞争激烈,加剧独立学院法科学生就业竞争劣势,压缩了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生存和发展空间。法学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独立学院法学教育能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满足社会多元需要的法学人才。围绕法学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差异化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出契合社会需求的“差别产品”,拓展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发展空间,使独立学院法科学生在人才竞争中胜出。
其次,构建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一是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务性实践教学课时。一般法学院校法学专业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一般设定在8∶2或7∶3左右。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可扩大至6∶4或5∶5左右,依据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重训练三本法学学生法律职业素养与技能。二是取消原来专业方向限选课,增设实用性强的选修课,尤其是增加法律职业技能选修课,学生必须从中选修最低要求的学分。三是充分发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尝试面向地区、面向法律实务部门、具体岗位需求与当地相关部门或行业联合办学,试行“学徒式”实践教学。四是结合社会行业需求,法律专业方向更加细化,按不同专业方向需求开设相关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实用课程。
篇8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83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理论界第一次明确对人才培养模式界定的是刘明俊教授。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1]有学者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根据不同的教育任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即培养模式。[2]近年来,学术界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3]
2 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2.1.1 办学经费充足,科研实力较强
理工类院校大多重视科学研究,科研成果丰富,办学经费充足。虽然法学专业在理工类院校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法学教育起点高,发展环境相对宽松。理工类院校在法学人才培养方面上,大多受到传统理工科发展思维的影响,在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等硬件方面高度重视。
2.1.2 法学教育的发展要求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法经济学、物证技术学、知识产权等新兴法学领域同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用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研究法学也是法学研究中的新兴领域。从社会需求来看,法律人才的需求不再单纯局限于公检法等司法部门,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安全生产、能源、知识产权等新兴领域也需要大量法律人才。理工科院校自然科学相对比较成熟,很多高校都尝试培养复合型人才。
2.1.3 办学水平较低,办学环境较差
理工科院校的法学专业大多都是伴随着扩招而设立的。更有甚者,少数理工科院校甚至只是把法学等人文学科作为学院向综合性院校跨越的台阶,这种观念严重制约了法学等学科的发展。
2.2 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2.1 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通过对将近30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考察,发现这些高校毫无例外地将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法学高级专门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这样的培养目标显然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2.2.2 人才培养机制落后
多数理工科院校建设法学专业和培养法学人才依然沿袭传统理工科观念,没有因地制宜的论证法学人才培养的合理性。相当一部分理工类高校都是靠着理工科思维在管理法学专业,在教学评估、学科考核、质量评价等方面沿用理工科的评价标准和体系,造成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畸形。
2.2.3 课程体系不合理
法律专业课程与非法律专业课程比例失调是我国高校法学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通病。很多理工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开设非法学专业课程偏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应付,这种课程设置导致学生无法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教师也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竞争机制。
2.2.4 法学专业评价体系不完善
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讲求知识的灵活性运用,单纯靠卷面成绩很难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从就业机制来讲,法学专业因为对口公检法等政府部门,择业期较长,就业机会稀缺。为了增加就业率,各高校把司法考试通过率作为考核法学教育好坏的指标。但现实中只有个别学生大学本科毕业时能顺利通过考试,因此较低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现行专业课程考试设置的不合理。
3 完善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对理工科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总体上应把握三原则:一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二是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法学学科自身特点;三是结合学校优势学科,走理工科特色法学人才培养之路。具体建议如下:
3.1 调整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建设只有走特色建设之路,才可以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如果开展特色专业建设,能够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从而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理工科院校一定要结合自身学科优势,重新调整法学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法学办学优势,推进教学体制改革,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学专业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3.2 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理工科院校应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增开理工科相关课程。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形下,强化理工科与法学结合的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把就业目光转向理工专业领域。同时,加强理工科高校法学院系之间的交流,共享各种教学资源,增设经济、管理、外语等选修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形成或懂经济或管理或通外语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以满足社会需求。
3.3 强化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理工科院校法学发展起步晚、水平低的现实情况下,要在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体现特色,必须依靠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3.4 完善法学专业评价机制
在法学专业课程考试的基础上,缩小专业理论知识考试的比重,增加实践能力的测试,尤其是一些应用型较强的法学课程,可以采用模拟审批、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考察,以便能弥补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刘明俊.大学教育环境论要(第1版)[M].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23-26.
[2]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33-65.
[3]阴天榜,张建华,杨炳学.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46-47.
篇9
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近几年迫于就业形势,提高理工科院校法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理工科院校法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已刻不容缓。本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理工院校的专业优势为依托,坚持“以人为本”、协同创新和特色办学的理念,定位于“三基两能一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拓宽口径、搭建培养平台、打造双师队伍等一系列改革,力图改变传统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构建一套完整的提升理工类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协同创新;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机制
一、引言
所谓协同创新,是指多主体、多因素之间围绕创新目标,共同协作、相互补充及配合协作。高校协同创新,从国内外多年实践看,有外部协同创新和内部协同创新,外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和地方政府等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内部协同创新是指在高校内部形成知识分享机制;就业竞争力,可归结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竞争力,主要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应聘市场上,具有找到适合自己专业才能发挥、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岗位、以及战胜竞争对手的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机制是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构建一整套能力素质模型、培养、测评及综合评价的体系。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实,理工院校的理工学科优势就是改变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我们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发挥理工院校的优势和特色,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协同创新、特色办学的理念
协同创新是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战略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全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之中,在协同创新机制中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校内“协同创新”中寻找办学特色,突破学科壁垒,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在与校外“协同创新”中寻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机制障碍和壁垒,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及高质量就业的多口径平台。
三、定位于“三基两能一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基”即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两能”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特色”即依托理工专业优势,致力于打造多元知识结构和多重能力的应用复合型科技法律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专业分工的细化和相关的立法和司法活动日渐频繁,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法学专业知识和多重专业背景的毕业生,这样的毕业生在特定的领域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理工科院校培养法学特色人才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大部分理工院校的理工学科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较强的专业实力。这些学校的法律专业可以突出学校的理工科学科优势,依托于学校的工程优势专业,将科技法作为法学专业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将多元知识结构和多重能力的复合型法学特色人才作为理工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设计中,既强化学生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又兼顾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将主流教学与特色教学相结合,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开设特色课程,编撰特色教材,并实施多学科联合授课。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相符相合;这样的培养目标充分利用了理工院校现有的优势资源,同时也能有效解决目前理工科院校法学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
四、校内外协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实训环节,加强素质及职业素养教育
第一,校内外协同,共同制定法学专业培养计划。积极与校外市场资源协作,在制定法学专业培养计划时,主动将用人单位请入学校,请他们参与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在学生就业过程中,主动让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同来检验共同订制的专业培养计划;在教学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实行联合授课,开设科技特色课程,编撰特色教材,从而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创造直接有利的就业途径。
第二,设置专业、学科协同创新的课程体系。设置以提升法律职业专业化层次为目标,以面向社会、面向职业、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设置突破专业与学科壁垒、为学生储备更为宽广的知识基础的开放型理论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设置培养和提升学生全面法律职业素质和执业技能的实务型课程体系,开设法律诊所、审判实务、律师实务、企业法务、模拟法庭及非诉讼程序等实践实训课程。
第三,根据就业意向分模块培养。针对法学专业的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司法干部考试等任务,在教学计划中可增加考研模块、创业模块、就业模块和出国模块等选修课,同时将考研指辅导、司法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讲座、应聘技巧辅导等教学活动纳入到相应模块中,学生可根据今后的就业意向选修不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竞争力。
第四,强化实践实训环节,重构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分阶段设置实践课程体系:一、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法律信念和科技法律意识;二、三年级,推广适用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实践教学方法;三、四年级,指导学生参与真实案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执业能力;开设就业指导课,增设现代礼仪和公共关系学等课程,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有益的基础知识储备。
第五,加强素质及职业素养教育。积极汲取国外注重素质教育、实践环节和职业素养等法律人才培养经验,突出法务实践实训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全面革新校内校外实践实训环节,校内,通过法律诊所教育、审判实务、律师实务、企业法务、模拟法庭及非诉讼程序等程课程完成基础技能培训,然后以法律诊所为平台,从事真实法律业务;校外,积极与法律业务部门协作,切实实施“专业实习”和“岗位实习”的实践实训模式:专业实习,实施“分站式”实习模式,组织学生分别在律师事务所、检察院、法院及其他实务部门进行“分站式”专业实习;岗位实习,设法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仲裁委、政府部门、企业、和社区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实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事政府工作、企业工作和社区工作的能力,培养适合从事企业法务、村镇社区法务、党政机关法务等领域的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
五、教学模式协同创新,推进教学模式多元化改革
第一,综合运用丰富的理论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局限,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和发现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毕业论文“真题真做”,积极研究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
第二,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采取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手段,并合理有序地安排多种实践环节:其一,观摩审判,将学生置于现实审判场景之中,直接观察实际的审判活动;其二,充分发挥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的实训效能,通过模拟审判,使法学专业学生熟悉法庭庭审程序、掌握并运用实体法律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律职业责任感;通过法律诊所,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真实参与的案件来学习法律、运用法律,并感知法律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同时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和无偿的法律服务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基层民众的法律需求,也能够在学习适用法律中锻炼和培养社会公益心、法律执业技能和法律职业道德;其三,开设案例教学,与律师事务所、法院和检察院建立长期的教学合作,邀请资深律师、法官和检察官进入课堂,为学生开设真实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从新视角分析案件,从事实需要出发,思考法律热点问题和评论法律焦点问题;其四,组织学生到法律实务部门实习,将法学专业与对应的法律实务部门挂钩,建立长期稳定的法学教学与实践相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对应的法律实务部门实习,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组织学生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使学生了解社会需要、认同所学的专业、培养专业技能、提高从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在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感知职业操守、执业纪律和职业素质对法律职业人的重要性。
六、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第一,拓宽就业口径、分类设计、分类培养。针对法学专业就业面狭窄的问题,有意识地拓宽理工院校法学专业的培养口径,打破公检法部门的局限性,将就业口径拓宽到非司法系统的律师事务所、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及社会团体等各类可就业的单位,并与尽可能多的法律实务部门共建实习基地,构建“宽口径、复合型”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不同口径的人才培养要求,分类设计、分类培养。
第二,创新法学院系与社会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我国各地区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的外部条件和对法律人才需求的侧重不同,极具地方特色,各地区支柱产业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法律意识差异也比较大,因而,理工类院校培养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应坚持“服务地方”为根本、“引领地方”为目标的理念:第一,以“服务地方”为根本,以法律诊所为平台,找准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按需生产,迎合区域人才市场的需要培养人才;第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法律人才培养与的良性对接,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法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第三,打破高校作为单一教育主体的常规,将高校、涉法行业企业和司法实务部门三方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大力开发法学实践实训区和校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构建高校、涉法行业企业、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培养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
第三,通过“五进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实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相互促进。所谓“五进互动”,就是通过“学生进法院、检察院、律师所”、“学生进社区”、“教师进法院、检察院、律师所”、“法官、检察官进课堂”、及“法庭进校园”的“五进互动”路径,重塑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学生进法院、检察院、律师所”“学生进社区”从事法律服务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锻炼了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教师进法院、检察院、律师所”使教师在实务岗位上提升了自我的法律实务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法官、检察官进课堂”使具有深厚司法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法官、检察官走入课堂,走近学生,为学生讲解典型案例,让学校师生及时了解司法实践中的新问题,以及立法和司法的最新动态“;法庭进校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校园里就能感知真实的法庭审判,并使之常态化。“五进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是适合理工院校法学强化实践教学的新路径“,五进互动”教学模式促使校内外实践基地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必将为理工院校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创出崭新的局面。
第四,打造“双师型”法学专业教学队伍。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要求高校必须有一支具有法律实务经历的视野开阔的高水平“双师型”专兼职法学教师队伍,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应该:第一,加强各院校本校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资选聘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类法律实务及其他社会实务活动,且将法学与工科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第二,在司法系统、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和基层组织等实务部门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立一支稳定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来自于司法系统、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和基层组织等实务部门的实践专家导师队伍;第三,努力建立“校内专业教师授课”和“校外实务导师授课”联合授课的长效机制,对法学专业学生实行“校内学术导师指导”校外实务导师指导”和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
第五,构建科学的考评机制。创建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机制是提升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缺乏合理的考评机制,再好的人才培养方式也会流于形式,因此制定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宽严适度的考评机制十分重要。适应法律诊所教育,应构建“诊所式”的教学评价体系,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评价对象,以法律职业人评价为标准,改革评价内容,对学生的知识素养、职业技能、职业伦理及文化素质积淀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与手段。
第六,为学生搭建跨学位、跨专业培养的平台,构建多平台选择机制。各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法学专业学生搭建跨学位、跨专业培养的平台,并构建法学本科教育多平台选择的培养机制,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并根据自身发展的目标、兴趣、条件以及潜质进行选择:其一,跨学位、跨专业机制。跨学位、跨专业培养模式为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生拓展其知识结构提供了制度保障,可使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接受到法学教育的同时,还能学到理工类院校的相关优势学科的知识,实现了理工类院校的法学特色和多学科知识的融通渗透,既满足了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增强了理工科院校法学毕业生综合的就业竞争力;其二,国内名校和国境外名校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开展跨学校培养和跨国家培养、跨国家交流,开拓国内和国际视野,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交往能力,从而提高理工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其三,完善第二课堂体系,形成多层面辅助培养机制。完善第二课堂体系,开展法学论坛、能力竞赛、系列讲座、各类学术讲座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弘扬“法治精神”为主体的校园文化;鼓励、引导、支持学生组建了法律诊所、大学生创业实践团、自强社等学生社团;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升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底蕴,以高品位、全方位的文化素质活动覆盖校园;形成多层面辅助培养机制,以校外社会实践为延伸,组织社会实践队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专业意识,以及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七、构建协同创新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学生职业竞争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来自各方面力量的持之以恒的指导,因此,必须发动各方面的力量,群策群力,构建系统的纵横交错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学校应将考研指导、司法考试培训、就业指导及公务员考试指导培训工作列入教学内容,认真做好这些工作,并将这些任务作为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融入到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王秋华.从就业形势的变化谈法学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1:76-77.
[2]张宏标,尹宗毅.工科院校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0,29:67+80.
[3]赵美珍.论工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9:89-93.
篇10
当前,我国近一半的理工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增强了该类高校学科设置的综合性。但不可否认,与专门的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相比,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经验、学术底蕴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再加上理工院校固有的专业环境和办学传统的影响,使得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理工院校的多学科优势为其法学专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创新空间。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理工类高校的特殊背景和条件,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实现法学教育的机制创新,对理工类高校办好法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思路的创新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成为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定位。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发展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专业间的界线逐渐淡化。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应强调法学学科与理工类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以传统法学专业教学模式为基础,以理工类高校专业为依托,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
“如果只设有工科专业……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应逐步实现法学与工、理、经、管、文等领域学科的结合,尤其是法学与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领域的结合。在法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的培养上,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对特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办学思路的更新
结合本校特点,实现特色办学。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的发展,要从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凭借所在学校重点优势学科,依靠现有资源,于学科间交汇点上将一个或数个优势学科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法学发展的新兴领域和研究方向,形成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布局,创设既符合自身条件,又体现学校特色的法学专业,有侧重地培养具有自身的独特品格与不可替代性的法律人才。
二、教育模式的创新
纵观全球法学教育的模式,一种是通识教育,另一种是职业教育。从目前专门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的思路和做法来看,中国的法学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以法学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为主的通识教育,而是更加注重以案例教学和法庭教学等实务教学方式为主的职业教育。
大多数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也是以之为效仿对象。但问题在于,理工类高校,特别是地方理工类高校在法学专业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术影响、社会资源等各方面,与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职业教育上存在短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通识教育如果在课程设置上不体现差异化,则无法显现出竞争力。
鉴于理工类高校法学本科生毕业后进入公检法系统的比例较低,绝大部分是进入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法律相关的事务。因此,本文认为,基于理工类高校的特殊情况,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不应只是针对纯法律职业而进行知识储备,而应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学校特色探索一条有竞争力和广泛发展空间的道路。在通识教育方面,除了向学生讲授法学基本理论和制度,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法律思维之外,可根据各校理工科背景专业的特长,确定一到两个特别法专业方向进行教学。
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毕业后从事法官、律师之外的非传统法律职业作好知识储备。在职业教育方面,可以说案例分析、法庭旁听等普遍采用的职业教育方法仍然只是针对传统法律职业进行的技能培训,虽然目前很多理工类高校职业教育都是以司法考试为核心进行课程安排和教法更新,但这并不是理工类高校法学职业教育的全部。基于其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特点,我们认为理工类高校法学职业教育还应着眼于法律专才的培养,不仅要强调传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关注法律职业技能在其他职业领域中的运用。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尤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理工学科相关职业的特点、内容、工作程序等,为学生毕业进入非公检法单位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体系的创新
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在传统法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基于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定位,理工类高校院校法学专业教育适宜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 即前三年进行法学专业基础教育, 后一年进行法律职业实践教育。理论课程体系方面, 分为两大部分,法学基础课程和法学特色课程。课程设置应以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14门核心基础课为主干,既要保持课程设置的相对稳定性,又要结合本校的优势专业,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度。此外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要体现特色,重点是结合理工类课程,体现出层次性和方向性,可以部分设为选修课程,由学生依兴趣自主选择。
实践课程体系方面,应设置一套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提高学生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和以目标就业岗位为指针的实践课程体系。规范的实践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年论文(阶段论文)、毕业论文、实习三种。教师通过指导和评判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从而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习则是法学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又可分为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专业见习是组织学生到法律实务部门见习,了解法律工作的方法和程序的学习活动。毕业实习则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综合考察。实习应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值得注意的,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应该更加多元化,不能仅限于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还应当向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空间。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
由于教学方法是当前法学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在理工类高校法律教育的机制创新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理工类高校法律人才培养以应用复合型为基本目标定位,故而实践型的现代教学方法应贯穿于法学教学的全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教学环节。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思维,形成分析和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力争专业知识同步转化为职业能力。同时,倡导互动式教学,以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和疑案辩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克服学生因被动接受灌输形成的学习惰性。
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辩论教学,锻炼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其一,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入基层、认识社会,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看待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运用法律思维观察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观摩法庭庭审。庭审观摩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法律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使学生对庭审程序有直观的了解。其三,模拟法庭教学。通过模拟庭审,可以增强学生对诉讼参与人的了解和认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于实践,对提高其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大有益处。其四,诊所式法律教育。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让学生亲身参与真正的法律实务,真切感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刻内涵, 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掌握基本的法律实践操作技能和法律职业精神。
五、师资建设的创新
为适应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师资队伍建设也要实施机制创新,其核心在于:加强理论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的同时,要重视实践型师资的队伍建设。理工类高校,尤其是地方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的现象。缺乏具有深厚法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会直接影响法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同时也影响专业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无法进一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成为制约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上层次、入主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加强理论性师资的引进和培养。一是要引进高端法学人才。我国部分重点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近些年得以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国内著名法学教授等学科领军人物的引进。
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因此理工科高校应将的法学人才的引进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鉴于普通理工类高校相对于名校在学校级别和声望上存在差距,且国内高端法律人才稀缺,因此在人才引进上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在经费支持和配套政策等方面要高于其他学科,这样才能吸引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加盟。二是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理工科高校的理工专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已趋于合理,而法学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仍有提高的空间。因此理工类高校在教师的培养政策上同样也需区别对待,法学专业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资、福利,以及职称评定都应享受与理工专业攻博人员不同的差别待遇。
建设实践型师资队伍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第一,加大实践型人才的引进。第二,教师应亲身参与法律实务,主动获得法律实践经验。有律师资格的教师可以通过案件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参与媒体、政府部门组织的咨询和培训和活动以获得实践经验。第三,深化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和协作。可以建立与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岗位交流机制,使教师在实务部门的工作中获得实践经验。第四,建立法律实务人员兼职教师的机制。法律实务人员相比专职教师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让他们走上讲台,对于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大有裨益。但对聘任兼职教师的经费来源、教学管理等问题需要认真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