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实践观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科学实践;实践;;生存
引言
科学实践是一种人类存在方式,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在长期生存实践当中分化而来的。科学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这种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改进的。
实践哲学关于生存实践活动的分析,是以“实践”为核心概念和理论线索,来探讨人(包括人类社会以及现实的个人)的生存问题的。在过去的语境中,实践缺失了它的生存论意蕴,缺失了实践作为个体的生命表现和体验生活的生存境域性与内在目的性。似乎“实践”可以在人的生存之外展开,似乎“实践”就是改造外部世界。
1. 人的发展与科学实践
科学是在物质生产中产生而来的。人类的发展史也是科学的发展史。在人类的原始制、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由于人对自然的认识表现为感性的经验知识并且直接统一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状态。首先,科学作为人对自然界认识的理论观念主要表现为对物质运动的源泉和自然界的本源等问题的主观猜测和想象。而建立在生产实践和实证材料基础上的真正的科学理论,如天文学、数学等,在这一时期还处在非常零散的萌芽状态。其次,技术则直接和物质生产活动混合在一起,这在主观上表现为生产者的经验、技能、技巧等知识,在客观上则表现为工具和产品等物质形态。真正具有科学性的技术知识还处于非理论化的零散的感性和经验阶段。可见,在自然经济形态中,物质生产活动还没有为科学技术为人自身的独立发展而创造出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相反,人自身受科学技术狭隘性的限制并直接统一在物质生产活动中。
另一方面,科技生产和物质生产也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和手段,因此它们又要回归于人,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科技生产和物质生产。科技生产和物质生产不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主观知识基础,而且为人的发展提供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人只能在既有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文化知识基础上进行生存、认识、创造和发展,而不能任意摆脱和超越这些外部基础和条件。所以,科技生产和物质生产也在决定和创造着人本身,人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科技生产发展程度。
2. 实践与生存
科学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这种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改进的。在时间的视野中历时地看,到目前为止,人类科学实践分别开创并建构了人类社会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科学实践自身的发展,不仅作为社会发展的阶梯,直接影响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科学实践的发展还直接表征和确证着人类自身的类本性的提升与不断完善的过程。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科学实践的发生、发展直接塑造着人本身,决定着人类的历史进程。从人类自身的视角看人是以科学实践的的方式去生存。当然,科学实践并不代表人的全部生存方式。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早已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出物质生产对于人的生存的切近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一是物质生产活动是区别人与动物的关键,“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①
实践哲学关于生存实践活动的分析,是以“实践”为核心概念和理论线索,来探讨人(包括人类社会以及现实的个人)的生存问题的。在过去的语境中,实践缺失了它的生存论意蕴,缺失了实践作为个体的生命表现和体验生活的生存境域性与内在目的性。似乎“实践”可以在人的生存之外展开,似乎“实践”就是改造外部世界。马克思的的实践生存论认为,实践首先是人类的生存活动,它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所进行的活动,它是人类的生命活动,人类要维持自己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就必须进行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活动,通过改造自然的活动,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存在和发展。在此意义上,所谓实践是人类的生命活动,是人类的生存活动方式,是人生存的特质所在。人的生存活动是通过实践方式展开并得到阐释的。因而人的生存是实践的,而实践是生存的。
3. 作为生存方式的科学实践
理解“科学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首先需要把握它的概念要旨。在这里,生存不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性概念,而是一个力求把握人的生存真谛的反思性哲学概念。生存并非简单地指“生命的存活”,而是指“生成着的存在”。人的存在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并且不是最终完成于某一确定的状态,而是向未来,向新的可能开放。一旦停滞下来,它就会失去生命的活力、张力甚至腐化。在这里,方式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言行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而是一个表现事物属性的哲学范畴。方式并非简单地指“某种外在的形式或某种可供选择的手段”,而是指“从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上去表现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发展阶段上直接实现出来的本质属性”。方式具有历史性,它表现的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本质特点。它是特定时代、特定人群特殊的,对某一事物属性的模式化。因此,人的生存方式是人的生存的具体样式也是生存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科学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它含有如下意蕴:科学实践,不是简单地为了生命的存活,而是为了生成着的存在。科学实践,不是为了动物式的、占有式的片面的生存,而是注重生存意义与生命质量,它强调的是人、社会、自然全面协调发展且具有自我反思、约束及调节机制与效应的属人的生存。科学实践,不是一种简单的物化的手段或者谋生工具,而是为人的内在需求的乐生的目的,为未来的新的可能的生活;科学实践,不能仅仅为单个个体的生存,更应着眼全人类的生存。因为没有全人类的生存也就谈不上个体的生存。科学实践,不是一种僵化的、静止的表达,而是一种始终开放的、不断发展的追求。另一方面,人不是为了存在而存在,而是为了更好地存在而存在。人总是不断追求真、善、美,追求超越于动物的物质需求而属于人自己的内在精神。
结语
通过以上对科学实践的考察,对于什么是科学实践的问题,可以给出这样的解答:科学实践是人通过认识自然与改造世自然的实践活动而实现人(社会)与自然自为的、开放的、历史的统一的一种生存方式。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M]. 人民出版社1997,第42页.
参考文献
[1] 艾伦·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 邱仁宗译.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黄顺基、刘大椿.科学的哲学反思[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3] 吴彤.关于“实践”及其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7
[4] 李正风.实践建构论:对一种科学观的初步探讨[J].哲学研究,2006.1
篇2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初中科学;理解;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初中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有了实质性的要求,不是口头上随便敷衍了事的改革,而是力求让教师完全理解“过程与方法”的本质,在落实这项要求时能有思想有步骤,能有条不紊地执行每一项科学的探究工作。若想让初中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有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它的理解,深度挖掘其内涵,最后不断摸索探究它的设计思维策略。
一、初中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
(一)“过程与方法”的详细含义
科学知识都是经过无数的科学家反复推敲印证得来的结果,说具体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和交流表达 ,这些总的来说就是科学学习实践当中需要经历的过程,也代表了学生获得知识、体验科学探究、摸索创新理论、人物情感交流的过程。“方法”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运用的方法,还表现在科学研究、运用技能时体现的科学探索创新能力以及独有的思想方式,也是指在发掘问题、设计实验、观察分类、交流总结时的科学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
落实“过程与方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身能力上得到全面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科学实验,体会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仔细观察、亲手操控、语言描述等,加深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理解,领悟探究科学的过程和方法。
(2)学生通过科学实践和自身思考,将脑海里的知识不断更新与积累,增进对科学实践的感悟,用心感受科学本质所散发的魅力,了解科学探究在学习科学中的重要地位,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多样性,熟练地使用实验、观察、分析、收集等方法展开对科学的探究以及取证。
(3)有了对科学实验的亲身经历,对科学实验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所了解,只有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才能练就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自身的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此期间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还能用手中的笔在一张张纸上绽放出科技的光彩。
“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的是三方面的呈现,即实现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目标、体验过程吸收知识了解方法的目标、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正确崇高人生价值观的目标。
二、针对初中科学“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计
初中科学课堂的新课改进入课堂后,如何才能让教学质量和学生吸收知识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是此次课改的重中之重。本人认为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建设是关键,下面就如何落实初中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提出一些观点。
(一)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具体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并不理解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什么意思,倘若老师在课堂上对它的意思进行详细的解答,可能导致教学时间的不充裕,学生还不一定听得明白,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具体化。就是将某个需要学生掌握的问题直接明了地提出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寻找答案。
(二)对教学内容的过程与方法进行深度挖掘
教学是传统传授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承载了不可估量的教务价值,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在课堂上,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技巧知识都是显性的,在这些知识技巧的背后,还隐藏着“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计,需要教师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并且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教学的核心中去,通过对内容过程与方法的科学研究,得出课堂教学中与教学内容最匹配的过程与方法。
(三)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潜能
不同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应该有不同的方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学习向“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前进。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掌握等方面有所了解,看看什么教学方式最适合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最后再定制出相应的教学方案,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四)运用行为动词凸显“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可行性
学生是在科学实践或其它经历中一步步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有经历就有过程,也就产生了一种学习行为,而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这种学习行为。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行为动词来凸显“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可预判性和可行性。明确并关注学生学习时产生的学习行为,让他们明白这种学习行为的必要性和关键性,才可能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结束语
落实初中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需要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才能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在一个更有水准的教学平台上不断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程瑶.初中生科学课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2)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03)
篇3
一、科学素质的含义与特征分析
目前学术界对“科学素质”尚无公认的确切的定义,但有关科学素质的论述却有许多。科学素质(science literacy)一词源自英文( literacy) 。literacy的原始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指有学识, 有学养, 跟学者有关; 二是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 对象是一般的普通大众。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素质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地发生了变化和得到了发展。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与人文等已发展成为科学素质的重要内涵。如1996年出版的美国科学教育国家标准提出:科学素质是指个人选择和决策,参与社会、文化事业和经济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对科学概念和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也包括一些特殊类型的能力。同时美国在国家理科“内容标准”中对培养“科学素质”列出了八项内容:统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作为探究的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 地球和空间科学; 科学和技术; 个人和社会前途中的科学;科学的历史和本质。
在我国,人们对科学素质也进行过探究, 但都是把科学素质的内涵概括为几个范畴,或把科学素质的内涵划分为几个方面或几个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①三因素说。一是有人认为科学素质包括三个层面, 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科学方法与思维、科学精神与价值。二是有人认为科学素质指的是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和接受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的基本品质和能力。这种观点认为科学素质涵盖科学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科学品质(科学道德、科学情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意识、科学习惯) 、科学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归纳能力、表述能力、创新能力) 等三个方面。三是中国科普研究所袁正光老师把科学素质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三个方面来论述。②四因素说。一是有人认为科学素质至少应包括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知识、对科学过程的理解(主要是科学思维、方法和技能) 和活动能力等四个方面。二是有人认为科学素质是现代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一个人的科学认知水平、科学认知能力、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综合体现。三是有人认为科学素质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科学素质是由科学知识(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方法(自然科学一般方法、学科科学方法、学科学习方法)、科学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 、科学精神( 科学观、科学品质)构成。③五因素说。一是有人认为科学素质的内涵是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因素构成。二是有人认为科学素质包括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作风等五个方面。三是2002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考化学测量研究与实践》一书指出:科学素质主要指自然科学素质,是指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 经过教育和实践发展起来的人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内在品质。基本科学素质包含科学知识与技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科学方法(自然科学方法、学科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认知能力、科学实践能力、科学创造能力)、科学观( 辩证唯物主义观、科学价值观、科学自然观) 、科学品德(科学兴趣、科学情感、科学意志、科学态度) 等五个方面。④六因素说。有人认为科学素质是指在接受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适应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基本品质和能力, 诸如科学情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实践意识、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六个方面。
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学素质内涵的论述,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科学素质的时代要求,具体表现在四个维度: 科学探究( 过程、方法与能力) , 科学知识与技能,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综合对三个领域的理解:科学的三个层次:知识、方法、观念, 观念是最高境界; 文化的三个层次:符号、规范、价值观, 价值观是最高境界; 教育的三个层次:知识与技巧、方法与态度、感悟与价值,感悟与价值是最高境界。我们认为科学素质是一种视野、是一种方法、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观念,它是学生在认识自然和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在品质和能力。科学素质主要由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
在科学素质的五个构成要素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它是一个德育和智育相互兼顾,知识、观点、能力协同培养,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考虑的系统工程。科学知识和技能是构成和发展科学素质的基础要素,科学素质的形成必须以科学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要素, 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是科学素质的翅膀, 科学品德是科学素质的灵魂。科学品德严重影响着智力因素的水平, 是整个科学素质结构中的动力条件; 科学思想是导向; 而智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其中能力是科学素质的发展方向。在科学教育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探究, 能逐渐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形成良好的科学品德, 同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思想。
二、中学化学教育中科学素质的基本内容
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培养是以形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从而形成科学能力为根本目的, 以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科学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基础理科教育的共性之一。下文按照科学素质的内涵定义,分别论述化学学科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
转贴于
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也是中学化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既能提高学生对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科学观的形成。化学知识总量大,增长快, 在化学教育中只能选择那些对学生认识世界、面向未来及自身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中学化学中的科学素质知识主要有: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知识、有机知识和化学计算知识六大块知识体系。
其具体体现在:①初中阶段要学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初步知识,氧气、氢气、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酸、碱、盐的性质及无机物之间的相互反应规律的知识和有关溶液的基本知识; 学会使用化学用语的技能、化学实验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基本技能和进行基本化学计算; 初步学会学习化学的方法。②高中阶段要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物质的量、氧化- 还原反应、化学反应的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和电化学胶体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卤素、碱金属、氧、硫、氮、磷、碳、硅、镁、铁等主要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有机化学知识;进一步学会使用化学用语的技能、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计算技能; 学会学习化学的方法。③对化学学科的一般了解,包括化学与社会、化学科学新进展、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化学学科知识与生活、自然、生产联系十分紧密,现行的课标和教材只是为学生提供化学知识的一个信息源, 大量的信息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及自身, 在教材的知识点外, 大量使用的是潜在的化学知识点。
篇4
【关键词】社团活动;大学生;科学精神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Spirit by College Community Activities
HUANG Rong-xiao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Abstract】Due to “emphasizing on knowledge and neglecting mental training” in college scientific spirit education, there is a lack of scientific spirit, which is an important spiritual resource of a wide influence. By the means of academic lectures,finacial support to research project and social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spirit could be nurtured.
【Key words】Community activities;A college student;The spirit of Science
1 社团活动与科学精神的内涵
在我国,自“”提倡科学和民主以来,“科学”已是一个使用非常普遍的名词。从词源上讲,英文“science”、法文“scientin”均源于拉丁文“scientia”,其原意是指“知识”、“学问”,这也是科学一词最基本也最简单的含义。在古代中国,相当于这个词义的词是“格致”,即要求得知识,知道某事物的奥妙,就要去格物,就是“格物致知”的意思,最早见于《礼记?大学》,书中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代替了“格致”。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直到今天。而明确提出科学精神概念并提倡“弘扬科学精神”的人是任鸿隽。1916年,当时的中国科学社的社长任鸿隽认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己”。他认为,科学精神至少有五个特征:“崇实”、“贵确”、“察微”、“慎断”、“存疑”。他还说,如果再加上不怕困难、不为利诱等美德,就更完备了[1]。此后,我国学者对科学精神的定义一直存有争议。
所谓科学精神,是指科学以及科学活动的内在品质和灵魂,它是科学主体(科学家)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和科学活动的内在性质、特质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2-3]。也就是说,科学精神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的科学实践过程中形成和体现的高尚的情操、气质、品格和行为特征,以及科学活动过程中制度化、规范化的共同价值认同的内在统一。
所谓社团活动,是指人们依据共同的活动目标,自愿、自主开展的具有互益性、非营利性的社会活动。就中国高校而言,社团活动主要是指大学生所组织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我国高校当前实际情况,社团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2 大学生应培养的科学精神
20世纪科学发展的速度和科学理论物化的速度呈现不断加快的趋势。尽管我国的科学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科学的创新还很薄弱,我们的科学精神还非常欠缺。因此,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培养热爱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曾经就把“要追求真理,要认识知识,更要信赖真理”看作是“人性中最高上的美德”。科学探索的主体是科学家,科学家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崇高目标。“为认识而认识”、“为科学而科学”是科学家的高贵品质。如今,科学家之所以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正是由于科学家具有热爱知识、渴求和崇尚真理这一特质,具备了科学的求真精神。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科学理论作为科学家的探索成果,是否达到了相对真理,还需要反复地观察、试验和论证。
(2)培养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精神。追求真理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研究对象,并实事求是地开展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中,排除谬误、摈弃迷信、去伪存真,获得真理性认知和科学结论的过程。实事求是决不容许弄虚作假,决不容许采取欺骗行为,反对任何无中生有、肆意歪曲和欺诈。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还会碰到来自自身以外的错误认识的干扰。而真理就是在从同谬误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在探索真理的科学活动中,科学家逐渐养成了锲而不舍,永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大无畏勇气。同时,科学领域之所以不断有新发明和新发现,之所以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就在于科学家们敢于改革创新,敢于向权威与成见挑战。
(3)培养锲而不舍、忘我献身的精神。探索是探究未知规律的主要方途径,是一切重大科学发现的必由之路。但规律并不是表象的,而是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本质。因此,科学认识需要科学家付出辛勤的劳动,经历无数的磨难。探索的艰苦性与艰难性是由世界的无限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只有锲而不舍,才能发现事实,解释说明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正确认识外部世界。为了追求真理,为了科学事业,科学家们忘我地、默默地工作,他们奋力拼搏、孜孜以求,但又淡泊名利、不求闻达;为了追求真理,面对邪恶势力或危险的环境,他们会永不低头,甚至义无返顾地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马克思曾经借用但丁的诗句来说明科学献身精神,“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4)培养平等自由、宽容协作的精神。在科学的发展中,在平等基础上的民主自由,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前提,也是科学所追求的目标。科学家无论是在科学共同体的内部还是在其他领域,科学家之间以及科学家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是平等的。自由也是科学的品格。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代表作《形而上学》中,有大量有关科学是一种自由探索的论述,他说,“显然,我们追求它并不是为了其他效用,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科学中惟有这种科学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是为了自身而存在”。科学活动不仅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而且允许实验、允许失败、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强调尊重少数,保护少数,在科学真理问题上不搞少数服从多数。科学活动对民主、平等与自由的强调,造就了科学家的宽容精神。在现代大科学时期,相对于复杂庞大的科学知识体系,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单个的科学家很难在独立的探索中取得较大的成就。所以,在长期的科学探索实践中,科学家之间以及科学共同体之间存在着交流与合作,科学家逐渐形成了提倡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3 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对科学的认识是建立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观念基础之上的,在过分强调科学的工具理性的同时,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存在及其教育和普及,科学精神的缺失值得关注。
(1)科学教育重知识传授、轻精神培养。所谓科学教育,即包括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应该也包括科学精神的教育和培养。高校教育或社团活动中,大学生虽然通过学习具备了某些科学知识,甚至是一些科学工作者、科学家,也不一定都具有科学精神。“具有科学精神远比掌握科学知识更难,改变人们的陈旧观念远比传授某种技能更难”。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侧重于传播科学知识,而在培养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方面比较薄弱。高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而忽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又缺乏科学精神传统指导的学校里培养出的人才,必然是缺乏科学精神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在各个工作领域里都是难以有所作为的。教育领域科学精神的缺失不仅导致了教育向畸形方向发展,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科学进步。
(2)科学研究多急功近利、轻学术道德。真正的科学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基础研究是以增进科学知识为目的的研究,是所谓的“纯科学”的研究,它不以特定的直接应用为目的,它的价值不在于其有用性,而在于对真理的追求。而应用研究则是以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直接目的的研究,是一种应用科学研究。而我们的科研项目评价体系或多或少地带有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科研资金和利益分配都倾向于实用性的项目,如,一个项目的审批,一定要看当你完成这个项目后会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等。求实求真精神是科学精神中最基本的内核,是科学达到真理性认识的最基本的保障。然而,在当前我国的科学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实事求是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昔日令国人振奋的“汉芯”系列却成为一幕欺世闹剧,上海交通大学的陈进事件令人寒心。在学术界,因学术观点的差异而形成学派,从而开展学术之争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可惜,在我们的高校、科研院所,在期盼学派更多一些、更强一些的同时,却看到了太多的因历史纠葛、恩恩怨怨、利益分配而形成的“帮”、“派”。
(3)科学普及观念需更新、渠道需拓展。在以科学为主要发展动力的时代,如果没有科学普及,文化和经济的进步是不可能的,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然而,在我国,科学传播常常被理解为科学知识的传播。我们的科普工作重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轻科学精神的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在很多地方还没有成为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仍然没有成为一种真正的大众文化。此外,科学传播的渠道不畅通。一方面,科学传播本可以有多种不同形式,在我国,科学传播过分依赖于传统的科普书刊杂志和科技场馆,但服务于公众的科普书刊杂志数量有限,科普场馆和设施也非常缺乏。另一方面,作为科学传播渠道的各媒体不注重加强记者和编辑科学素养的培训,导致从业人员对科学理解不够,科学报道的水准较低,并常常夸大和误报一些科学事件,严重违反科学精神。
4 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是在科学家长期的科学探索活动中逐步磨练形成的,是科学共同体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慢慢积淀而成的。它寓于科学探索活动之中,是从科学活动中提炼出来的,但并不是只有科学本身才产生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多种因素的融合在科学这样的特殊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现的。因此,除了第一课堂的科学知识的传授之外,高校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也可以促进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1)举办学术专题讲座。学术讲座是科学家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精神碰撞必不可少的途径。学术讲座既是科学家知识浓缩和思想精华的集中反映,也是学生汲取科学精神和知识营养的重要渠道。大力开展学术讲座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科学精神传承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校园文化底蕴和品位、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学术讲座,可以提高大学生境界、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健全人格的功能,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精神风貌、人文素养。如华南师范大学于2011年11月9日邀请诺贝尔奖评委、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拉斯・奥尔夫・彼昂(Prof. Lars Olof Bj?rn)作《诺贝尔奖评委谈2011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专题学术讲座。彼昂针对中国学生存在的迷信权威、缺乏创新性等不足,希望大学生认真学好科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用自己的智慧为科学研究作贡献。
(2)推动课外科研立项。大学生课外科研立项活动日益受到高校的重视和青睐,逐渐成为高校社团活动的品牌。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有利于改变传统教育“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大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有助于直接接触科学研究,了解科学本质,训练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质,培养科学精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如华南师范大学专门出台了“学生课外科研重点课题管理办法”和“学生课外科研一般课题管理办法”,推动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学生科研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科技的意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尊重科学、发展科学”的观念和精神。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科学精神的培养,可以把学生放到真实的社会实践情景中去,让学生用科学去探索实际问题。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热爱科学的品质是在科学实践中培养的,离开了实践,科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同样,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必须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科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人类谋幸福,因此,科学应关注、解决社会问题,关注、促进社会的发展。把学生放到真实的实践情景中,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在科学实践中锻炼、学习和体验,使他们在实践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激发科学创新的灵感,学会科学协作的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品格,树立为科学事业献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华南师范大学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科学精神的平台,2010年共组建了155支社会实践团队,动员了上万名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共完成调查报告275篇。
(4)组织科技创新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兴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有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投身到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实践当中。根据竞赛的性质、影响、参赛范围等因素,学术科技竞赛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和校级等。这些竞赛活动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培养科学动手技能,提高利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华南师范大学已经形成国家、广东省、学校、学院(系)不同级别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品牌,在学生中推广“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竞赛宗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5)推进科普知识宣传。科普是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吸取、传播、转移和扩散的过程。科普传播的过程就是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头脑,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培育人的过程,是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活动。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科普内涵、科普功能等方面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推广,有利于促使科学与大学生实现零距离接触,引导大学生认识科学、理解科学、使用科学,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形成。华南师范大学一直注重科普宣传推广,如利用承办“2011年天河区全国科普活动启动仪式”等契机,宣传、展示“光动媒”等系列科普成果,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吸引大学生了解科普知识,培养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任鸿隽.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篇5
摘 要 伴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到来,全民健身的口号愈演愈烈。而传统气功也开始更多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气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气的内容探讨到对气功的认识,如何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传统气功,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它,也将它与现代体育锻炼相对比,使广大健身人群更好的去理解和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本文从古籍之中浅析气与气功,并从四个层面探讨传统气功与现代体育锻炼的区别。
关键词 气 传统气功 现代体育锻炼
一、对气的认识
说到气,人们很容易想到呼吸与呼吸之气,因此有人将气功直译为Breathing Exercise――呼吸操,这是不正确的。尽管呼吸在许多气功中占重要地位,但是气功之气和呼吸之气却是两码事。从中国古典文化和传统气功的理论高度来谈气,应有以下三种主要认识:大自然的气、人身中的气、人之气与自然之气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一)大自然的气
它是构成宇宙和一切物质的基本物质形态。它无形无象,常人看不见、摸不着,充斥在整个宇宙中。可直称为气或元,也可称元气、道气、大极、太一……古人认为无形无象的气是有形有象的万事万物的本源,换言之,变化万千的繁杂事物,都是气的变相表现。
(二)人身中的气
指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的一种无形无象的特殊物质。《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中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气是人体生命运动的根本。
(三)人之气与自然之气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气功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自身之气和大自然之气相互作用与转化的过程。人体若能顺利地摄取大自然之气为自身“服务”就是健康的表现,否则即是病、死。因为人是大自然之气的一部分,练气功就是要把这一过程强化,由此可见,气功中所谈的气,既包括自然之气,又包括人体之气。
(四)对气的整体认识
气,作为历史上的一个特定的哲学范畴,人们通常都予以肯定,并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称号;作为人体生命运动模式里的一个模糊的要素,人们也乐于接受。通常,人们把气和中国古代的五行、阴阳、古典哲学里的“四大”(地、水、火、风)等同起来,认为那是古人囿于当时的认识水平而提出来的对于客观世界的简单的抽象,而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现代科学的框架里找不到它的对应物。
然而,事实并非真的如此。1978年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气功外气物理效应和生物效应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气功外气确实能作用于仪器和试样(生命体和无生命体),使之发生用现代科学理论无法解释但确实存在的变化。
世界上只有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改变物质的运动状态。因此,在真正的唯物主义者看来,现有的气功外气物理效应与生物效应的实验,虽然还不足以揭示“气究竟是什么”这个谜,但却雄辩地证明:气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这对当代气功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综言之:一、气功之气源于我国古典哲学的气论,因此,必须从我国古典文化的整个背景上来理解气功,才有可能得到关于气功的完整、正确的认识;二、现代科学实践证明,气功之气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而且是一种尚未被现代科学所揭示的新的基本物质。这两点便是全部气功和智能气功科学的基石。
二、气功一词的由来
气功这门学问在中国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气功一词却是首见于晋朝许逊著的《灵剑子》一书,意指通过修炼气术(如行气、运气等)与修德(指做善事),在体内引起的变化已达到了“道气功成”的程度。不难看出气功二字的含义中,虽有炼气与修德的内容,但它没有成为这一含义的代名词。
自此以后,气功逐渐宗教化,气功一词也未在各派气功中发生影响。直至明、清时代,宗教渐趋衰微,武术与气功紧密结合,形成了武术气功,对后世武术气功影响甚巨的《易筋经》,就反复强调了气。
气功一词的广泛应用并为广大人民所熟知是在上世纪50年代。1953年,刘贵珍将自己练功与多年临床经验予以总结,在河北省卫生厅的同意和支持下,把该功法定名为“气功疗法”。而后在唐山筹建了唐山疗养所,稍后在北戴河创建了气功疗养院,并撰著了《气功疗法实践》与《内养功》两本书。刘贵珍倡导的气功疗法,已不是单一功法,而是包括了内养功、强壮功、保健功、行步功四种。气功一词的内涵,刘贵珍先生认为是“概括了静坐、吐纳、导引、内功等修炼方法”。
于是气功一词不仅是养生、治病、健身的锻炼方法的代名词,而且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一门特殊学问了。尤其是中华气功研究会与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的成立,把气功推上了科学的宝座――成了气功科学,它与原来的含义大不相同了。
三、夤Φ亩ㄒ
鉴于上述状况,我们给气功下定义无需对气功一词进行考证或训诂,而应从实际出发,赋予气功以时代的内容。
(一)概括介绍
气功一词既然成了囊括千门百派功法,并作为这门学问的专用词汇,就必须把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作明确的规范。就拿很多人都说的“气”来说,虽然已明确了不是空气的气,但气的本质是什么?现代科学仍说不出所以然,更何况有的,如佛家的参禅与道家的清静无为法门等根本不谈炼气。即使炼气的法门,达到高级阶段,如内丹派在结大丹以后,也就不讲炼气了。因此拘于“气”字与“功”字的解释就做不到“容纳百川”了。
篇6
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过程,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
二、辨证观
辨证思维是现代科学实践的思维形式,它要求我们看事物要一分为二,不能只注意到其有利的一面,同时还要看到其不利的一面。生态设计不是某个职业或学科所特有的,它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其范围非常之广,包括建筑师对其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控制途径的重新认识;工业产品设计者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者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生态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与传统设计相比,景观生态设计在对待许多设计问题上有其特点。但是,景观生态设计应该作为传统设计途径的进化和延续,而非突变和割裂。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景观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因而最终会被遗忘和被淹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景观生态的设计应该、也必须是美的。景观设计学以生态思维为其核心,但也正是设计中的生态意义使景观设计这一职业出现分异,其一极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其二则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和再现。这种由来已久的分异到生态设计中应得到溶合。
三、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是“第一生产力”,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具有交叉性科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新兴的交叉学科来拓展生态景观设计的实现途径,提高景观设计的质量。景观生态学就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土地利用规划和评价一直是其主要的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和地理学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已成为生态学和地理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它把地理学家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家研究一个生态区的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篇7
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演进过程,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概念的含义也将不断变化。本文采用以下观点。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包括:一是科学知识与技能。二是科学方法与能力。三是科学行为与习惯。四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
一、利用思想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途径
思想实验可以对所研究的过程设想出真实实验暂时不可能或原则上不可能达到的实验条件,进行逻辑论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包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现了物理学研究事物的方式与方法,而且也蕴含着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时所伴随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都是值得挖掘与充分利用的。
1、挖掘科学史中思想实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伽利略是第一位思想实验大师,他重视实验对理论的检验作用,但由于外部环境的恶劣、实验条件的简陋以及哲学思想的影响,因此思想实验是一个常用的方法,并依此获得许多重要的发现与结论。
2、利用物理学方法中的思想实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如果所设想的条件是完全理想化的,如绝对真空、绝对光滑等,在这种条件下所进行的论证称为理想实验法,它是思想实验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一部分在中学的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知识很多。如牛顿运动定律等。真正代表近代科学方法论精神的伽利略与牛顿。伽利略最先倡导并实践了实验加数学的方法,但是他所谓的实验并不是培根意义上的观察实验,而是理想化实验。地球上的任何力学实验都不能避免摩擦力的影响,但是认识基本的力学规律,又要从观念上排除这种摩擦力,这就需要全新的概念体系来支撑将做得实验,包括设计、实施和解释实验结果,只有这种理想化的实验才可能与数学处理相配套。伽利略的研究程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直观分解、数学演绎、实验证明。牛顿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完善,牛顿的方法可以称之为“归纳―演绎”法,并且认为演绎的结果必须重新诉诸实验确证。牛顿运动定律就是这些过程的直接结果。
牛顿运动定律不仅内容上说明了自然界的重要定律,他的研究方法、研究思想同样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以观察和实验中了解到的资料作为出发点,把自然现象合理简化并建立起恰当的物理模型;运用思想实验,即在绝对简化理想条件下,运用思维中的逻辑演绎推理导出某种科学结论,再去接受科学实践的检验的过程。
从这个研究的过程本身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而且还涉及一种比较完善的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这对后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发现过程本身也暗含了牛顿对于科学的浓厚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这些都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素材,应该给予充分利用。
3、利用现代物理学研究中的思想实验部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新课程强调科学与社会,技术的联系,必须看到,现代科技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学生对于现代物理学有些初步的认识。如中学物理课本加入了关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一些量子力学的简单介绍。但是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上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不能完全直接靠实验证实或证伪的领域。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其中都包含有丰富思想实验的部分。
使学生能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初步认识科学推动技术进步、技术又促进科学发展的相互关系,初步认识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同时能使学生增长见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科学精神。这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进行思想实验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1、处理好思想实验与真实实验的关系
思想实验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但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而是以实践为基础,按照实验的格式操作展开,对实际过程做出更深入一层的抽象分析,其推理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为根据的。而这些逻辑法则,都是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且为实践所证实了的。
思想实验和真实实验又是紧密联系和互补的。科学中的理论、规律是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中的假设、争论也有赖于真实实验的验证。
有时两者往往密不可分地穿插在一起,真实实验为思想实验提供经验材料,思想实验对经验材料进行理性加工,并为真实实验提供理论指导。从伽利略发现落体定律和惯性定律的活动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
2、不能忽略物理学史中被证实为错误的思想实验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再多的科学实验都不能完全证实一个理论,这是归纳法的本质所决定的,但是一个否定例证就足以证伪一个理论。在物理学的思想实验中,有的已被否定,但不能因此就贬低它的作用,那些被证伪的思想实验往往是一个新理论产生的重要基石,如伽利略在给出著名的“落体佯谬”的最初说法时,他所说的是同样材料而不同大小的物体,并非指所有的物体,其前提是错误的,结论也是有局限性的,但是他的过程本身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他后来得出普遍的结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这些过程都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的。
3、思想实验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科学方法
篇8
一、巧设情境,营造宽松的探究氛围
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表现,乐于创造,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中,设计的数学问题必须具有探索性,要能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愿望,为学生参与探索提供现实性、可探性、实践性、准确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1.巧设揭题问题情境
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当中,激发他们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和好奇心,形成探究意识。在导入新知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每堂课一开始,教师揭示课题后,把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或形象的画面等,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和知识重点。
2.巧设阶段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可以围绕每个教学目标,每个达成目标,创设一系列小问题,制造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使这些连续的阶段问题能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3.巧设发散式问题情境
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问。教学中,可以就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途径、角度,去观察、操作、猜想,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创造新知识,从而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以生为本,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习中是认识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
1.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
2.训练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①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不同年龄、不同智力基础、以及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别很大。有的能独立说明算理,有的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说明算理,有的在教师引导下说明算理还很困难,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同学,更需要热心鼓励。②交给方法,使学生能说。要形成能力,需要经常性的培养,日积月累。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使学生说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指导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过渡到数学语言;然后借助适当的外部活动,如有顺序观察书中的插图、幻灯投影、实际操作、多媒体演示等,来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数学含义,促进思维能力发展;最后再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数学问题,这样就可以把用概括的语言进行表达的思维方法主动地迁移到其他问题的学习中去。
3.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关键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三、鼓励参与,开放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必须得有一定的载体,而开放性的学习材料,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保证。因为数学开放题的条件可以是多余的,答案也可以是不惟一的,所以解题的方法也比较灵活多样。这就是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在对这种开放题的探究中,往往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出各自的想象力,展开数学思维方法,进行交流,使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都乐于参与,于是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也就得到了保证,从而也就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根本宗旨。
篇9
化学学科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亦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倡素质教育,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广大化学教师亟待解决和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作为化学教师,我们需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就化学学科的教学方法作了以下探索。
1 教师教授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在“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没有把教与学相结合而是偏面强调灌输,可悲的是我们的学生经过多年这种学习模式的培养,很多人已经习惯也乐于用这种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而这种学习方法必然阻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掩埋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的人才往往造成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给学生灌输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主动地获取知识。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考,把生动的直观形象引向抽象思维,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具体的讲,要使学生正确使用教科书,阅读教科书的兴趣。正确理解书中化学概念的含义、化学反应的条件原理等,抓住化学课程的中心思想和不易理解的地方。
2 教育手段应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室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等,其有很大的局限性,单一枯燥。表现形式呆板、僵硬,所传授的知识容量小且不形象生动,然而化学往往是从人类无法用肉眼观察的分子级大小来解释物质的结构和反应的原理的,传统的教学没有办法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教师可以很容易的的通过ppt、flash等多媒体手段应用与教学,因材施教,计算机的动画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受,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教师用语言、挂图均不易表达清楚的抽象概念以及一些物质的立体结构等都会变得活灵活现、通俗易懂。用多媒体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回避不做的有毒的、危险性较大的实验,代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以弥补其缺乏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课堂教学不是素质教育的唯一的渠道,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教好化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同时,积极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选修课的学习,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观、讲座、兴趣小组、社会调查、阅读科普读物等。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相结合,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潜能。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化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鼓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自主操作实验。还可安排一些家庭实验,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重视继续教育,增强业务培训
篇10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目前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讲授法,很多学生也乐于用这种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这样的方法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阻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高分低能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用一辈子,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能在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验证明,一些学生没有阅读能力,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化学概念,抓不住段落的中心思想,不会使用教科书,也缺乏阅读教科书的兴趣。这种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也不能从阅读教科书中去深入理解和巩固,很快又会模糊和忘记。所以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乐趣。如物理性质让学生阅读自学,物质的用途可引导学生结合化学性质,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总结得出。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再讨论,共同设计,得出方法、步骤、装置等。在进行有机化学中的甲烷、乙烯、乙炔实验室制法的教学时,可采取上述方法。
知识固然重要,但科学的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无异于拿到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还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的规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从教师的引导、启迪中悟出道理,揭示其内在实质。如设置悬念、反复比较、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拟定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阅读过程要求学生勾画重、难点,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抓住概念的关键词,记下原理、规律和疑难点,借助图表整理同类知识,由孤立到联系,把分散在教材中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编成知识网络。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自学能力是作用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性能力,是学生继续学习和深造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实践,去努力,其结果是使学生受益。”
二、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教师应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这样就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还可以将一些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叫学生去做,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的学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