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礼仪教育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礼仪教育的概念

篇1

开展双语教学管理是培养符合教育国际化要求和市场经济需要的优质外语人才的有益尝试,近年来,双语教学管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引发了许多专家学者们的争议与讨论,有部分热议是由于对双语教学管理概念的不明确和对双语教学管理基本理论不理解而产生的,这给双语教学管理实践和学术研究带来诸多问题。因此,梳理和探析双语教学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依据,既是对双语教学管理的理论认识,又是深入推进双语教学管理在教外语教学改革中实行的实践诉求。

一、双语教学管理概念的界定与解析

研究双语教学管理首先要厘清什么是双语,英国朗文出版社版的《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关于双语“Bilingual”一词的解释是:“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 In everyday use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reads,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 (a balanced bilingual).”即是在某个空间范围里,我们可能会运用到两种语言进行交流,其中一种是我们的母语,另一种通常是第二语言或外国语。许多语言学者认为,母语是人们先天习得,但第二语言或外国语的掌握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或习得。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下,两种或多种语言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人们能自主地使用第二语言或外国语处理语言信息,我们则认为他们具有“双语能力”。

双语教学因双语现象而产生,而且随着社会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发展,越来越获得社会的关注,但其概念的含义也因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在国外,通常以“bilingual education”和“bilingual instruction”来表述双语教学,并在《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解释道:“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成中文为“双语教育”,但国内教育界对此概念普遍采用“双语教学”的提法,这一约定俗成的提法已被大家共同认可和接受,对双语教学的定义是:在以母语作为法定教学语言的背景下,使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从而达到第二语言习得,并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管理,一是双语教学,二是教学管理,但不是两者相加,而是二者相融,是指以双语教学为对象,遵循双语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对双语教学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双语教学目标实现的活动。双语教学管理不同于一般教学管理,也有别于传统的外语教学管理,它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各种双语资源,形成科学的双语教学组织和开展有效的教学管理活动,旨在确保双语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具体来说,双语教学管理包含了双语教学计划管理、双语教学课堂管理、双语教学质量管理、双语教师队伍管理和双语教学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双语教学管理的理?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学习者根据自身已具备的语言知识选择新的语言输入,利用原有的语言知识结构进行理解、整合、吸收当前的语言输入,并超越所接收的语言输入,构建起新的语言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学习者并非单纯地从记忆中直接提取已有的语言知识,而是通过语言情境的变化再次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完成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在新旧语言信息双向交互的过程中完成语言知识结构的重建建构。由此可见,语言习得是学习者是在自身已有的语言基础和经验上对新的语言输入的重新整合、提升及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双语教学管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多要素整合,尤其提倡创造和优化语言环境,利用已有的目的语表征结合新的语言输入建构新的中介语体系,因为只有与具体情境发生互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将符号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形成记忆中背景性经验,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为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情景性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式学习和交互式教学四种教学方法。其中情景性教学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被广泛运用,把外语学习和情景教学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语言习得的自主性,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语言基础、生活经验和心理特征,将学生带入优化的语言情景中,使学生在暗示、移情、角色、心理场“力”的作用下,伴随着原有的语言知识、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主动地投入到双语教学过程,在情景活动中主动发展,语言知识在感知的活动、语言的活动、思维的活动中主动生成与建构,从而实现有效的双语教学。

2.内化理论。皮亚杰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要经历“感受―探究―体验―发现―表达―操作”一系列过程。由此可见,认知是由感知活动开始而逐步上升为理性行为表现的过程。内化具有稳定性、无形性、无意识和双向性的特征。即是,知识的内化程度越高,稳定性就越高。比如,语言输入一旦被学习者理解、整合、吸收,其被遗忘的几率会大大减少。知识的内化是无形的、无意识的,表现在语言知识完成内化后最终使知识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素质内涵和语言运用能力,知识内化程度越高,语言运用便越自然流利。双语教学管理十分重视内化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认为良好的语言环境是诱发语言知识内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学生提供不同接触语言的机会和情境,才能增加语言输入量,从不同的角度诱发内化的产生,促使学生养成自动化和自觉化的外语思维。双语教学管理的“内化”指出,语言知识结构的建构是语言知识的转化过程,而不是语言知识被传授过程。具体而言,学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自主选择来自客观环境的语言符号进行处理,转化为自身的语言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语言思维方式,进而产生新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知识结构。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学生具有处理语言的思维方式,在交际中能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自动化的反应。简言之,语言知识并非是脱离情景和经验的参与,而是内化在实践的过程中,在内心世界、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

3.克拉申第二语言?得理论。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包含五个基本假设理论:习得与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控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首先,习得与学习假设是理解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石。许多学者认为,儿童是习得语言,但成年人只能学习语言。与该观点不同的是,克拉申认为学习者可以同时通过学习和习得两种途径掌握一门外语,成年人通过语言习得机制能更好地掌握外语,这一理论为成年人习得语言提供了理论基础。自然顺序假设则认为,不同的语言之间都会存在相同的语言规律,在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应把第一语言看作是对掌握第二语言的干扰,反而要积极寻找两者间的共同点,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通过两者相同的语言规律而实现对第二语言更为准确的理解和运用。监控假设则认为,语言的结构是极其复杂的,而语法只是语言结构中的小部分存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分强调语法规则的使用,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学生良好的语言环境,伴随情景中产生大量的语言输入量反而会自然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在习得与学习假设基础上提出的输入理论被认为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因为它揭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内涵,对双语教学管理同样具有启示作用。克拉申认为学习者是从交际中建构语言意义的,但语言意义的构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新旧语言知识的交互和提升的过程。由此可见,构建新的语言意义要求语言输入满足“i+1”的要求。其中i是指学习者现有的语言知识,1表示稍微高出学习者现有知识水平的语言知识。输入假设强调了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高出其现有水平但又是适当难度的语言材料,以便学生能超越其原有的语言知识水平,进而生成和建构新的语言知识,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此举既维护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又激发了其学习潜能。最后,情感过滤假设强调了情感因素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如果说语言输入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那么情感因素是影响语言输入的重要因素,情感因素会对语言输入起到阻碍或者促进的作用。情感因素包含了动机、自信心和焦虑三个因素,各种实证研究说明,当学习者的动机和自信心越高,焦虑程度越低,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就越好,反之,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起阻碍作用。情感过滤假设不仅揭示了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机制,其意义还在于指出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为此,要求教育者要为学习者创造一种情感过滤低的环境,只有处于情感过滤低的环境中,第二语言习得才能获得成功。

篇2

在学生的学习中,物理概念不清楚是普遍问题,在教学时把相关的概念进行对照比较,区别不同点,再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一定能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热学中,较抽象的概念是:温度、内能、热量等,使学生用比较法来学习,则可达到掌握、应用概念的目的。

首先,温度、内能、热量的含义不同。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反映某物体或物体的某部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冷热状态,从分子运动论观点来看,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分子热运动就越剧烈。它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是状态量。所以,温度不能发生传递;温度变化可用升高或降低来说明。

内能,广义来说,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分子、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的能量等。由于在热运动中后两项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主要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反映某一时刻大量分子所具有的能量状态。内能可以发生转移和转化,用增加或减少来说明它的改变。特别强调的是:任何物体都有内能,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状态等,但无法知道一个物体的内能有多少。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反映物体间在热交换过程中改变的内能的量。热量是物体内能改变的量,是一个过程量。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多少焦的热量,内能就减少多少;低温物体吸收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因为它是过程量,不能说某物体“具有多少热量”,只能叙述为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

其次,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

温度和内能都是由物体中大量分子所处的状态所决定的,因此,物体温度变化会引起内能的变化。例如,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反过来,在没有物态变化时,物体内能变化可引起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总是由内能变化引起的,故温度变化标志着内能的变化。

篇3

关键词:新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实践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许多中小学校将美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大力加强了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课程的教学;普通高校纷纷开设以审美为核心内容的音乐艺术课程;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教学质量同时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国家重新制订和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艺术类课程标准……,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需师资的工作母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的同时,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体系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高师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制约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近年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突出师范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拓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改革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及方法,进而探索形成有别于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子,我院两次举行

“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讨论会”,分学科、分教研室就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如何突出专业特点、拓宽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等问题进行大讨论,针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确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1、提出树立培养“社会人”的全新的人才培养观,破除以往我们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局限于培养“单位人”——学校对学生“三包”:包教、包管、包分配,结果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依赖思想,造成学生竞争性弱、能力不强的做法;

2、加强教育思想的创新,破除一些陈旧教育教学的观念、制度、做法,总结办学经验,开拓办学思路,大胆创新实践;

3、不断提出新的科学的合理的目标,在办学规模、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4、在继承和发扬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办学途径、办学手段,在稳步推进本科教育的同时,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并以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复合型的音乐教育为突破,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教育优秀人才;

5、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6、发挥优势和特点,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和造就既能吸收改造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新型人才。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其前身为艺术师范系的音乐师范专业,32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音乐师范人才,取得很大的成绩。面对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新形势,经过社会调查和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我们对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即能上好讲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校音乐师资、社会教育机构师资以及为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后备人才。我们不仅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培养目标,能深入地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而且还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审美能力、教育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全面的素质。

培养目标紧扣“以人为本”的宗旨,教育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习,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的学习,突出“人本主义”。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思路——重新整合为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思路。考研了国内外高师音教的最新动态,结合我院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大高新宽全大课堂"的理念:

“深”——深厚的基础;

“大”——大量的信息;

“高”——较高的实践能力训练;

“新”——新的艺术视野;

“宽”——拓宽的专业口径;

“全”——全方位的知识、全面素质的培养。

(一)探索有别于传统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客观来说,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至使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出现过一些失误。我们发现,在教学上承袭和借鉴的基本上是普通音乐学院式音乐表演专业的一整套教学思想、内容、方法、质量观及评估机制,音乐技术课则长期沿袭传统“一对一”个别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对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招生入学选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这一模式,就容易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变成了低水平地重复传统音乐学院专业培养模式了,这十分不可取。众所周知,音乐学院培养的主要是上好舞台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创作人才,而音教专业则是培养上好讲台的音乐师资,目标不一致,教育教学就必须突出各自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专业只能是吸取传统音乐学院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发展音乐教育专业的东西,而不能全盘照搬。

(二)整合与培养目标、规格和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高师音乐本科毕业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除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必须大大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动口、动手、动体的能力。因此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改革与发展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下发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美术)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参照文化部印发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尤其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音乐的《音乐课程标准》之后,对应新的标准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评估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新整合课程体系,设置了两大类课程:

第一大类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文化课;

第二大类是专业课程,并将专业课程的结构分为四大板块:

1、音乐基础理论及音乐创作、鉴赏知识板块: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常识(含小乐队编配)、中外音乐史、音乐名著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电脑音乐制作等。

2、声乐演唱知识与技能板块:声乐(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合唱与指挥等。

3、键盘演奏知识与技能板块: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演奏、钢琴伴奏编配(含即兴伴奏)。

4、音乐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板块:教育学、心理学、中学音乐教育法、舞蹈、美术常识、艺术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此外,为使学生的专长得到进一步发挥,知识面得到拓宽,还将选修课程逐步扩大到100余门,开设了作曲、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文学、各种器乐演奏、美术常识等选修课和有关讲座。

四、突出师范性——多能一专、全面发展。

我们认为突出师范性,首先必须要大力夯实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四大基础:

1、公共文化课的基础;

2、专业理论课的基础;

3、专业技能课的基础;

4、音乐教育理论课的基础。

高等师范教育的特点决定于其培养人才的职业定向性,其他教育教学的理念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作为教学单位,我们培养出可以迅速胜任教师职业的音乐师范生,既满足了国家对教师的急需,也确立了自身在社会上的专业形象——师范性的形象。师范性应该是师范教育最具本质、最具特性的东西,它既遵循艺术师范教育学科的内在规律,又与师范的培养目标紧紧相扣,从学科建立到课程设置,从教育指导思想到教学管理,从授课方式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教材使用、到实践环节等,都应是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特点的教育体系,在每门课的施教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教学法则是贯穿教与学的主线,明明白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什么、怎样学、如何教”。一句话,高师音乐教育的一切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才是最大的师范性。因此高师音乐专业的教育体系必然只能是多能一专、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就此,全院领导、教师逐步达成了共识: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师范性。

五、拓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复合型人才。因为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每种社会职能也无不交叉涉及多种领域的业务,势必要求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复合化。我们要求学生按前面培养目标努力做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

所谓“多能”是在专业知识的范围内,力求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扎实、全面及求得知识能力结构的多样化,以利于增强人才的灵活性、适应性;在“多能”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课程作为提高与发展的专长方向,以满足音乐教学各种工作岗位的需要,也利于发挥人才自身的特长。“多能一专”型人才则蕴集了无可估量的能量,将大大推进整个音教事业的发展。

我院在拓宽师范生业务口径的途径有,如:

1、增设电脑音乐基础课程,讲授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及课件制作知识等;

2、在音乐教育学课程增加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等最新内容的讲授;

3、扩大选修课,除传统选修课声乐、钢琴、电子琴、手风琴、民乐、作曲理论、舞蹈等课程以外,增设教师口语、播音与主持、音乐鉴赏等一百多门选修课程,大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实用性。版权所有

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是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重要条件

1、认真学习“新课标”,明确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即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出台,给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摇篮”,其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不仅直接影响到《课标》的实施,而且也关系到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然而,要使学生日后服务于基础教育,教师就首先要立足为基础教育服务,因此我们认为要求教师学习贯彻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习中,我们的老师充分认识到《课标》所阐述的十个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在不同的层面和侧面上,均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终生享受音乐——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使每一个学生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音乐中受益——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注重个性发展;

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重视音乐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鼓励音乐创造;

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倡学科综合;

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音乐;

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理解多元文化;

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评价机制。

新课程给音乐教育最根本的变化将是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变化,这一点,也正是音乐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明确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课程评价要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感受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终生热爱音乐,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以及学会如何生存。近十几年来,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可喜局面,体现了21世纪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版权所有

2、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人才建设也是我院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我们采取的办法是:

(1)“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先进教改经验,改进我院教学管理。通过派员赴美、加、日、俄、越、泰等国和港澳台地区访问、交流和演出,邀请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波兰音乐学院肖邦钢琴学院等中外著名专家教授来院讲学,以及举办“乐器演示会”等活动使师生们开拓了艺术视野,学到国内外许多新的音乐知识及新信息。

(2)注重业务学习和提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连年派出部分教师分赴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音乐院校进行学习、访问、交流,或赴北京、上海的重点音乐院校学习进修。并且由院领导带头率全院共有20余位中青年教师参加“音乐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研修班”学习并已顺利结业。此外,部分青年教师已考上硕士研究生,另有一批青年教师积极地就读在职研究生,形成全院重新学习充电提高业务水平的良好风气。

七、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成果

我院经过几年来教育教学的改革,并已初见成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强调音乐师范生应练好“音乐书法”——即乐谱书写的基本功,并在新生的《乐理》课及毕业班的《配器常识》课上加以严格要求,同时充分发挥《配器常识》课综合性、实用性、创造性较强的特点,使这门课成为提高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能解决实际应用的课程。

(二)

改革音乐学院式的视唱练耳教学探索有师范特色的视唱练耳教学路子。建立视唱分级教材及分级考试制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保证全体学生按教学大纲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让部分学有余力以及有兴趣继续学习视唱的学生能向更高级别层次迈进;运用固定调唱名与首调唱名法并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视唱的熟练程度和贺御能力得以提高,这些均大大提高了视唱练耳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改革《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三门史论课的授课方式,由原来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改为教师课堂授课与指导学生自学并举方式,教师隔周上课讲授本课主要内容,并列出参考书目及布置课后作业、论文题,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学会更充分地利用图书馆、欣赏室等的各种信息、资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这三门课的参与意识和自学能力。

(四)在键盘乐器的教学中,采取了小组课、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改变了原来钢琴、手风琴课单纯“一对一”式的授课办法。学生在集体课或小组课上,不但能互相观摩学习,学到了演奏技巧,还学到了如何教学的方法。由于在集体课中运用了先进的数码电钢琴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优于个别课的授课方式。钢琴课还准备在2004新学年启用分级教程教材。

(五)加大对音乐教学的投入,早在1991年建立了全国高校中最早的电钢琴教学系统,后又相继增建了电子琴教室、midi教室、教学录音工作室等。

(六)应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将电子琴课纳入了必修课,还提出并推行“手风琴与电子琴同步教学”的课题,大胆进行相关教学实践,使学生在这些健盘乐器的学习上融汇贯通,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七)将原有的钢琴、和声、钢琴伴奏编配几门课三门课程串起来成为一个大的课程组合,将这些课程的教师组成课题组,根据这几门课的最终要求来设计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计划、教学方式:钢琴(演奏、歌曲伴奏及一些简单规范的键盘和声弹奏训练相结合)——和声(和声知识与规律、习题、作品应用的分析与键盘和声弹奏训练相结合)——钢琴伴奏编配(加强钢琴伴奏织体音型的移调训练、伴奏编写、即兴伴奏配弹等)。加强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八)及时将《电脑音乐基础》作为必修课。我们充分认识到,在21世纪,主导知识经济的必将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计算机是打开21世纪大门的金钥匙”这一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计算机作为最基础、最前沿、发展最快的学科和专业,是当今迅猛发展的信息科技中的核心,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是打开新世纪音乐殿堂大门的金钥匙”的理念同样地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士所接受,应对基础教育的要求,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学习计算机,学习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就成了高等音乐教育教学的需要和必然。早在2000年,我院便为全体学生开设了《电脑音乐基础》的课程,使广大学生能尽快地结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来进行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学习。进而学习和掌握音乐教学课件的制作、开发和应用,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许多学生在毕业实习就制作和应用音乐课件进行教学,受到学生及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九)声乐课改变以往套用音乐学院声乐专业一对一个别课的授课方法,进行了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办法的尝试。努力将教学法贯穿于整个课程当中。

(十)舞蹈课得到了重视与加强;增加了课时;设立了侧重舞蹈的选修;教学内容中还增加了校园小歌舞编排等方面的实用技能学习。

(十一)2001年开始至今,在《音乐教育学》的课堂上组织全院学生学习贯彻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了解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了解新课程音乐标准的音乐鉴赏与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的教学方法,并从新的角度认识音乐教育的功能、目标,音乐教学原则、音乐课程理论、音乐教学艺术、音乐教学(含教育实习)指导策略、现代音乐教学技术、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措施、音乐教育研究、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运用等。使全院学生注重国家新音乐课程标准颁发后新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密切联系了我国和我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最新教改实际,并实践于教育实习中,有助于培养音乐师范生成为新型的合格音乐教师。

(十二)大力加强艺术实践,将艺术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中,并进行考核和量化评分。艺术实践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下乡采风及创作实践。广西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每年3月,是少数民族民俗艺术活动较多的时期,我院坚持安排二年级学生下乡采风,同时就地搞当地学校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活动,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民族音乐艺术教育,让他们了解基础教育实际情况,大大增强他们学习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和坚定他们从事音乐教育专业的决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激发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采风的感受,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有的获全国音乐比赛获奖,有的在全国音乐刊物发表,更多的是自己的汇报音乐会上演,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创作实践,学生们反映了这些活动是“终生难忘、终生受益”

2、组织文艺活动及登台演出实践。如每年举办的音乐教育专业技能五项全能(即演唱、演奏、舞蹈、讲演、板书)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艺苑杯”声乐大赛、诗歌朗诵、大学生口才及讲演比赛等;还有每学年的教学汇报音乐会、作品音乐会和音乐舞蹈晚会等。让学生有许多机会来展现他们的艺术才华。

3、积极组织我系学生参与社会的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院学生节目曾获教育部举办的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学生合唱团多次获全广西合唱比赛特等奖,并荣获广西区教育厅颁发“广西大学生爱乐合唱团”称号

(十三)多元的音乐教育实习方式。我院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探索与改革:

1、定点实习。加强音乐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已建一批实习基地学校:如有柳州三中、广西壮文学校、邕宁高中、邕宁职业高中、南宁第一职业高中、南宁地区第一师范学校等。

2、学生分散实习,教师带头指导实习。采用了让学生回原生源地实习的办法。接纳我院实习生的各级学校已达200余所,使实习生有更多机会在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课外活动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等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同时为毕业生进行毕业“双向选择”提前作了准备,增强了我院与社会各界沟通联系的机会,使毕业生就业途径更多,渠道更通畅,扩大了学院在社会的影响,生源得到扩大。

3、抓好实习准备工作。为使实习生能在毕业学年分散到全区各地实习,独立地进行实习工作,我们抓好了教育见习环节。带领学生到学院所在地——南宁市有关学校听课、评课、参加课外音乐活动的辅导。并在教育实习前一学期,根据音乐教育内容(乐理、声乐、欣赏等)逐项进行试教、试讲,以取得教学的体验,学会分析教材、备课、上课、评课、总结等环节。为他们进行下学期的教育实习打下基础。我院教师还承担省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音乐师范生教育实际指导策略》,获得的成果很好地直接指导了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

(十四)紧抓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蔡世贤院长、陈玉丹教授一起经过两年多时间开设系列的讲座和积累,完成了近七万字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书稿,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题库,以指导学生通过论文写作,提高音乐师范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调研的能力、查阅报刊、文献资料的能力和充分利用全方位的资讯的能力。

(十五)2002—2003年,本着适应社会发展、社会需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对我院课程衔接进行了较大的改变,使之更合理更有利于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学的衔接。

1、舞蹈普修课调至一、二年级上课,舞蹈条件及基础较好的学生三、四年级可以继续选修舞蹈课,这样,使学生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学习舞蹈基本技能,同时有机会将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应用到实践中。

2、《钢琴伴奏编配》课安排在本科第三学年,专科在第二学年开设,比原来提早了一年开设,保证了学生钢琴学习的延续性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3、《教师口语》课由原来在第三学年开调在了第一学年上,以保证我们广西少数民族部分学生克服语音不准的问题。

4、将原在最后学期安排的大部分课程分布到前面其他几个学期进行,一改毕业班最后一个学期安排的课程内容较多的情况,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教学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或找工作,做好准备迎接社会的挑选。

(十六)为了应对社会对人才需求方向的变化,拓宽办学思路。增加了音乐学(音乐教育)新的专业方向:电脑音乐制作专业方向、舞蹈教育专业方向。

(十七)《视唱练耳》、《乐理》、《曲式分析》、《和声》、《中国音乐史》、《音乐教育理论》等课程,将最适应教学需要的教材应用到教学当中。

(十八)改革招生考试。招生确保规模扩大和生源质量两方面的需要。1996年始,我院积极承办广西高校艺术类专业统考工作,改过去各院校分散招生为全区(省)性的统考,贯彻执行宽口径、重基础、重素质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评分办法、评分标准都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使考试走向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统考成绩在区(省)属院校同类专业中通用,改变了一校一考,报多校必多考的状况,有利于考生公平竞争;有利于学校公正选拔,有利于合理利用生源,提高音乐专业新生的整体质量,并有利于减轻考生的负担,深受学生及家长欢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了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了多能一专、先博后深、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突出师范性,坚持学习借鉴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体系而有所突破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路子是正确的,成绩是可喜的。然而,时代在不断前进。应该看到,虽然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不断探索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我以为,改革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我们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永恒的课题。有志者共同努力吧!

注:1、参考书目:

①《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5月。

②《面向21世纪教育目标研讨会报告》潘懋元著。

③《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突出师范性,探索新的面向21世纪的教学体系》

蔡世贤吴远雄合著

篇4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隐含意义 在线意义构建 心理空间

一、简介

语言意义的研究经历了从哲学中的静态的、绝对的概念到借助话语的语境认知意义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通过背景知识、常规经验、认知推理等诸多途径理解具体语境中的话语意义。[1]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语言学对意义的研究只停留在句法和语义的层面上,可后来意识到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话语的意义并非只停留在字面上,它会随着语境而变化甚至完全相反,即导致了隐含意义的产生。目前语言学家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主要有:(1)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的意义观:前人认为句子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描写,但Austin发现语言使用中其实很多句子不是用来描述的,而是用来完成某种行为的。因此在其著作《如何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中他提出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分类: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2)Paul 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他提出句子所表达的意义除了字面意义还有隐含意义,在谈话时为了交流说话双方都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违法这些准则,从而导致隐含意义的产生。(3)Wilson & Sperber的关联理论:提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 交际无所谓合作不合作,关键是话语之间要有关联性,话语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求关联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并提出了最大关联和最小关联的概念。(4)Halliday的衔接理论:通过研究语篇连贯来解读意义,并提出了两个标准:衔接与语域一致性。他认为语篇要想连贯,必须具备一些衔接手段,并且在语境方面也是连贯的,但语言形式上的衔接并不是语篇连贯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不一定会导致语言意义的产生。虽然上述不同理论对语言意义的研究各有优势,但它们的不足之处是都未能解读出语篇的隐含意义如何产生及具体产生过程是怎样的,而旨在解读意义在线意义构建的概念整合理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下文将对该理论是如何解读不同语言形式的隐含意义进行解读。

二、概念整合理论对不同语言形式的隐含意义的解读

根据不同网络包含的心理空间及映射过程的不同,概念整合理论主要呈现出四种整合网络:简域网,镜像网,单域网和双域网。[2]下面将用不同的网络结合实例对诗歌、幽默语、广告语的隐含意义一一进行解读。

(一)诗歌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语言,其字面意义与主题相差甚远,因此不能从表面的文字符号去理解而必须通过分析诗歌中意象符号背后的认知机制来获取隐含意义即主题思想。下面将结合实例用整合网络对庞德的诗歌 A girl 中的诗句进行解读。

Tree you are, Moss you are,

You are violets with wind above them.

A child so high as you are.

这首诗歌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女孩深深的爱。可在这个诗节中的树、苔藓、紫罗兰和孩子四个意象似乎和女孩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构建整合网络在两者之间构建联系从而对其隐含意义进行解读:输入空间一由这四个意象组成,输入空间二由女孩组成。但输入空间中除了这些意象之外还包括他们的特性,比如树的特性有净化空气、生命力强、有活力、可以用做建筑材料等。此外两个空间的组织框架分别为具体的意象框架和抽象的女孩框架,因此它们是不一致的、冲突的。通过选择性映射可以形成类属空间,也就是说并不是输入空间所有的因子而只是有助于理解主题的才可以进行投射。如在树的特性中只有有活力可以与女孩进行投射,其余的都被摈弃。同样道理便有以下投射:苔藓―美丽,紫罗兰―优雅,孩子―天真。因此,类属空间包括输入空间相似的意象和其特性,并为跨空间映射提供了可能。当输入空间中所有的因子和框架选择性地投射到整合空间时新概念结构的第一个过程――组合(composition)就完成了;然后把被激活的背景信息如女孩是美丽的、孩子是天真的等添加到整合空间去完成第二步――完善(completion);最后借助我们的认知和思维对整合空间进行发展(elaboration),这时新层创意义就产生了即女孩是有活力的,美丽的、优雅的、天真的,进而表达了诗人对她深深的爱恋。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个输入空间都有各自的框架,但是只有空间一的框架投射到了整合空间而另一个被摒弃,即用具体的易懂的源域去解释抽象的难理解的目标域,这正是单域网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说我们用单域网解读了这个诗节里的隐含意义。

(二)幽默语

作为一种特殊并且有趣的语言形式,幽默语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有趣的话语而是一种愉悦的、成熟的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然而大部分幽默语的真实含义都隐藏在字面意义之下,因此要解读幽默效果必须解读它的隐含意义,我们将以下面的一段幽默语为例:

A girl brought his new boyfriend to meet her parents one night and they were appalled by his appearance with tattoos and pierced nose. So they conveyed their worry to the girl that the boy did not seem nice, while the girl relied “if he was not nice, why would he be doing 500 hours of community service?”

从字面上看我们并不能体会到这段话的幽默之处,为了解读它的隐含意义可以从这段话中构建一个网络:空间一是父母的担忧;空间二是女孩天真的回答。它们对应的因子分别为:男孩的外表,社区服务,犯罪和父母对他的评价;男孩的外表,社区服务,慈善和女孩对他的评价。可以发现两者有共同和相似的因子从而构成了类属空间:当事人、外表、行为、原因和结果,此外还有相同的组织框架:男孩做了500小时的社区服务。这使跨空间映射发生从而使两个空间的因子形成了匹配:犯罪与慈善,父母与女孩对男孩的不同评价的对应。当所有的因子和框架选择性地投入到整合空间时就完成了概念整合运作的第一步组合。在此基础上关于社区服务的背景信息被激活:它并不是女孩理解的帮助他人的慈善活动,而是美国政府对于轻微犯罪的犯人的一种惩罚,这同输入空间的信息一起投射到整合空间中去进行完善。最后利用人类的思维把所有这些因子、框架和信息在整合空间中进行发展从而产生了新概念意义: 男孩做了500小时的社区服务不是因为他善良地去做好事而是作为触犯了美国法律必须接受的惩罚。这才是这段幽默语的隐含意义,从而导致了幽默效果的产生。从整合过程中可以看出,所有空间中的组织框架都是一样的,因此该隐含意义是通过镜像网解读出来的。

(三)广告语

广告语随处可见且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丰富了生活而且为我们购物提供了指导。但是为了创意效果,广告商往往不会直白地告诉消费者广告的含义,因此消费者如何解读广告语至关重要。以下面一例广告语为例。

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英特尔奔腾电脑广告

当我们读到这则广告时肯定会感到奇怪,电脑是没有生命的,不可能有“心”更不可能需要一颗心,也就是说它的表面含义并不能向消费者传达广告商的用意,因此需要用整合理论对其隐含意义进行解读。很显然这则广告用了双关的修辞,“芯”可以在消费者脑海中激活另一个“心”从而构成两个输入空间。“心”的空间包括人类细胞及心脏与其他器官的连接处等因子;“芯”的空间包括晶体管、高集成界面和配置模块。心脏是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控制着血液里氧气和营养向各个身体部位的传输并完成新陈代谢。同样,作为电脑的核心的芯片管理着整个电脑的运转,接受操作者的命令并可以储存分析大量的数据。因此看似没有交集的输入空间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即都强调“芯或心”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类属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两个空间的因子相匹配,如晶体管与人类细胞配对。此时输入空间的因子选择性地投入到整合空间。尽管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完全不一样,但有助于我们最后的理解,因此都可以映射到整合空间。此外“奔腾”也具有一语双关的作用,不仅指这芯片的品牌而且表明芯片的优质的质量,这些因子连同背景信息一起完成完善过程,最后经过发展过程创造了新概念意义:奔腾电脑的芯片像人的心脏一样重要,因此对电脑的正常运转不可或缺。同时这则广告的目的即隐含意义也表达了出来:奔腾电脑的芯片质量好,因此值得消费者的信赖。

三、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解读语言在线意义构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新的语言学视角对不同形式的语言的隐含意义进行了解读。从理论意义上来讲,对语言隐含意义的解读扩大了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从而证明了其对意义构建有强大的解释力;从实用功能上来讲,该理论为语言隐含意义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加深了对语言意义的研究深度,为解读诗歌、幽默语、广告语等特殊语言形式的表达力和解释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奈达 卡特福德 翻译理论 概念 比较

尤金・奈达和约翰・卡特福德同属于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比较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们各自的代表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语言学翻译理论》都借鉴了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力图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科学的分析和描写,从而对翻译实践产生了实际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两位学者在描述翻译的本质和过程中却采用了不同的视角,其理论的侧重点更是不尽相同。笔者将两种翻译理论所涉及的几个概念进行分析对比,以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这两种理论的异同,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一、母论

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均植根于语言学,都属于较为系统的、科学的翻译理论。然而,二人所依据的母论却是不同的。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以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T-G Grammar)作为自己的母论。转换生成语法借鉴了数学、哲学和语言学原理,将语法结构分成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提出了核心句(kernel sentence)和一系列的转换规则,形成了一整套语法体系。根据转换生成语法,尤其是核心句的原理,奈达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转译的设想,并创建了一种完整的语际转换过程的描述模式,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先把源语的表层结构转化为深层结构,然后在译入语中找到与之对等的深层结构,最后再把这一对等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它的表层结构。这种表层―深层―转换―深层―表层的转换模式使得翻译过程变得具体可行。

通过分析词汇在上下文中的语义关系,奈达冲破了传统翻译观中词类对应的局限,不再单纯以一种词性去对应另一种词性,而是提出四个语义单位(semantic category),即事物单位(object)、事件单位(event)、抽象单位(abstract)和关系单位(relation),并在此基础上,用七个核心句来讨论句子内在的关系。其具体实现步骤(又称为五个逆转换)为:首先确定每一个词的语义单位,补出隐含的句子成分,将得到的核心句一一列出并进行组合,转化成一种最适合译入语的表达形式。逆转换理论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在表层结构上进行的词语对应或句型对应,通过揭示表层结构进入句子的各个深层结构,有助于更好地弄清原文含义,克服歧义。这样,奈达的翻译理论彻底冲破了翻译中形式上的束缚,保留了源语内容,对具体的翻译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比而言,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则主要得益于韩礼德(Michael A. K. Halliday)的系统语言学。系统语言学包含两个基本出发点:第一,强调语言的系统性,语言是包含许多子系统的系统。依据每种语言所存在的系统各不相同,卡特福德得出翻译不可能百分之百传达原文含义的结论。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提出,语言有三个基本层次:实体(substance)、形式(form)和语境(context)。卡特福德在坚持每种语言都自成体系的同时,将上述三个概念引入到翻译理论中,具体阐释意义不可译性的根源。第二,系统语言学强调语言和社会紧密联系,研究语言必须从社会着手。但在这一点上,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似乎并没有深入探讨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甚至有人认为他的理论研究纯属静态语言比较,是纯粹为计算机服务的。

卡特福德没有完全遵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他着重从语音、字形、语法和词汇这四个层面分析其与各实体(即语音实体(phonic substance)、字形实体(graphic substance)和语境实体(situation substance))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语言是形式,不是实体,而是对实体的一种抽象。语音、字形、语法和词汇是形式的不同表达方式。在运用这些表达方式体现实体的过程中,翻译只能在一个实体层面中进行,因为只有当实体重合时,才会出现翻译对等。显然,不同语言之间实体重合部分越多,翻译所取得的效果可能会越好。在某些情况下,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区别性特征可能不会影响翻译,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完全忽略这种区别。卡特福德要强调的正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进行完全的翻译,即翻译不可能同时在语音、字位、词汇、语法这四个层面上进行;即使是在一个层面上进行的翻译,也只能翻译部分内容。卡特福德将音位学和字形学单独列出,并在书后的章节中作了进一步阐述,这一点正是系统功能语法所忽视的。

二、意义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是为《圣经》翻译服务的,最终的目的是让读者采取行动去信仰基督教。因此,在《圣经》的翻译中,传达信息内容最为重要。为了达到传播教义的目的,奈达不但认为意义是可以翻译的,甚至可以说他认为意义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为他要传达“上帝的意旨”。

奈达的翻译定义也明确指明了意义和形式的关系,提出意义第一、形式(文体)第二的思想。在对语义的分析中,奈达将其细化为语法意义、所指意义和内涵意义。这也成为其翻译过程中分析、转换、重组和检验四个模式的基础。作为语言的共性论者,奈达始终坚持认为,一种语言所传达的信息是可以由另一种语言进行传达的,亦即意义是固定不变的。

相较于奈达的翻译理论,卡特福德没有探讨在翻译中遇到的各个具体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研究翻译的本质上,即什么是翻译,这也是翻译理论研究中更为基础的内容。卡特福德强调语言的个性,强调每种语言受其独特的文化影响,都具有独特的语义系统,而体现语义系统的词汇语法系统也是独特的。他侧重研究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产生分歧的根由:每一种语言都自成系统,不同的语言存在于不同的系统中。而每一种语言又是由无数子系统组成的,由此产生出语境意义和形式意义的划分。语境意义指某个词或句子在特定情景中的含义,是可以翻译的;而形式意义指一个词同其语法系统之间的关系,由于各种系统之间存在差异,是不可译的。

卡特福德认为,“在我们看来,意义是某种语言的特性。源语有源语的意义,译入语有译入语的意义”。“认为源语与译入语‘具有相同的意义’或者认为在翻译中发生了‘意义的转移’的观点是无法成立的”。显然,这个论断是对传统翻译理论中“意义”的解构和颠覆,是卡特福德对于意义最为独到的见解。但也正因为如此,卡特福德的理论才引起人们的种种猜疑,没有“细读原作”的读者往往根据字面意思对其进行猜度,认为意义不可译的观点是荒谬的。

比较而言,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对于意义的定义存在一个共同的基础,即意义是确定不变的。

三、对等

“对等”一词常因字面意思而引起误读,被理解为完全等同。一些学者指出这是中国译界对奈达“equivalent”本意的误解,建议译为“相当”。这里暂且不论术语的译名问题,通过比较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我们仍然可以深刻感受到“equivalent”这个词在不同理论中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奈达认为,之所以产生翻译中的对等现象,是因为不同的语言可以具有同样的功能。只要“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尽可能的相同”,就出现了“动态对等”(后由奈达自己改为“功能对等”)。在阐释对等时,奈达指出翻译中不应该过分追求原文形式与译文形式的对应,而应将注意力转移到准确传达原文意义上。所以,“当保留原文形式容易给读者造成误解或是原文结构笨重艰涩,会给读者理解带来不便时”,可以允许译者改变原文形式。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打破了以前单纯重视文本比较的静态模式,认为只有让译文读者透彻地理解译文,才能作出与原文读者基本一致的反应。因此,动态对等强调的是读者反应。

卡特福德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源语)的文字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目标语)的对等的文字材料”(Translation is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在这个定义中,卡特福德没有使用“文本”(text)这个词,而是用了“文字材料”,因为他认为一个文本的意义是无法完全翻译到另一个文本中去的,至少在一个层次或更多层次上的意义时无法找到对等语,而只是一种替换。

卡特福德把传统译论中的翻译等值关系归结为一种经验现象,并提出自己的翻译等值关系的条件:始发语与目的语的文本或词项如要对等,必须与他们指称的实体中的至少一些特征相吻合。显然,按照他的理论,只有当两种语言所涉及的实体拥有某些共同特征时,才可能存在对等。并且这种对等只能存在于相同的层面之间(语音、字形、语法和词汇),四个不同层面之间是不可能产生对等的,其根本原因是不同的层面有着不同的实体。因为两个等效词不可能有完全重合的实体特征,所以完全等值是不存在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卡特福德眼中根本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翻译。在这一点上,卡特福德的理论似乎更为深入地触及了语言的本质。

四、形式

奈达和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中都涉及了form一词。同样,这个词在两种理论中也有着不同的含义。奈达翻译理论中的form主要指与内容相对应的形式,包括文章的韵律、选词、对偶、排比还有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语法结构。对于《圣经》翻译来说,为了传达内容和信息,必须优先考虑意义。这就意味着,翻译在形式上有时可以作很大的调整。若形式和内容二者可以兼得,应先顾及内容,再迁就形式;如果两者不可兼得,则只能选择保留内容,形式可以舍弃。

关于学界对改变形式问题的分歧,奈达对此提出了限制条件,使其与自由胡译区别开来:改变形式需先除去一些形式对于原文很重要的情况,如诗歌的翻译等。另外,如果能在保留形式的情况下准确地表达含义,还是应该尽量保留原文形式。可见,准确地说,奈达的改变形式保留内容理论更适用于形式和内容发生冲突的时候。

卡特福德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形式”,是和“实体”相对应的概念。形式包括语音、字形、语法和词汇四个层面,这些都是语言方面的。实体指原材料,包括语音实体、字形实体和语境实体,这些都是非语言方面的。形式总是对应着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实体。也就是说,语音和字形两种媒介形式分别对应语音和字形两种实体,语法与词汇形式对应语境实体。在卡氏翻译理论中,form事实上可以被理解为系统,即每种语言由不同的系统组成,而这些系统中又包括众多的子系统。因此,在分属不同系统的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也就是在源语和译语中寻找具有相同的(至少是部分相同的)实体特征。由于每种语言不可能具有完全一致的系统,即使是关系再亲密的语言也有其各自独特的形式,两种语言的形式意义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意义是无法完全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这也是卡氏理论不同于其他理论的很重要的一点。

可见,在学习这两种译论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理解form一词在不同理论中的本质,否则很容易混淆它的真正含义。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一种理论要想站得住脚,就必须学会创新,或者赋予原来已存在的术语以新的内涵,或者干脆另起炉灶,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概念来打破陈规。

五、结语

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将“经验式、随感式、评点式”的传统翻译理论提升到一个新阶段,使之比较系统化,并借用语言学中的某种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以上我们把两种翻译理论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分别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相比之下,奈达的翻译理论重在为译者提供如何实现两种语言之间转换的具体途径,以《圣经》的翻译最为典型。同时,奈达强调翻译过程的互动性,注重翻译中的读者反应这一积极的过程,明确了翻译最终是为读者服务的思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改变形式来传达内容。在以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文本中,这种思想是非常适用的。然而,若用来翻译那些无法忽视形式的文本,如诗歌等,这种观点便不太合适了。

卡特福德的理论重心则主要集中在对语言的研究上,很少涉及文化,但它却似乎更为深入地触及语言的本质,将语言划分为四个层面,并分别对形式和实体进行界定,使人们一直较为模糊的观点,如怎样理解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等问题变得更为明晰。卡特福德的理论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语言的各个层面,最大限度地了解什么可译,什么不可译,以求得最完满地达到交流的目的。

明确了两种翻译理论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势必将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更清晰地把握这两种理论的特点及本质。总之,翻译理论研究是开放式的,不应拘泥于某家某派的方法和模式,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描写研究。只有这样,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和庆,黄皓,薄振杰.西方翻译研究方:70年代以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5-50.

[2]林克难.重新认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1):1-4.

[3]林克难.从对意义认识之嬗变看翻译研究之发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91-116.

[4]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篇6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现状;教学理念;侧重点

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英语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英语课程不仅是中职教育中培养适用现代社会人才的基础课程,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掌握英语这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对于高等技术工人来说也显得日趋重要,它有利于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十分令人担忧的。首先,从指导思想来看,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对英语教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这种思想普遍存在于学校主要领导乃至教学计划的制定当中,甚至许多英语教师也持这样的观点。其次,从学生构成来看,学生构成复杂,学生来源主要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重视程度不够。再次,从教师结构来看,普遍存在师资不足,从教人员老龄化,队伍不稳定的情况。最后,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看,教师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能据学生具体情况实施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用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教学效果普遍不是很理想。①此外,囿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也很难使自己的教学计划得以有保证的实施,很多的教师在工作中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热情不足,这些都是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教学的创新理念探索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中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有关专业技术的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因此,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反映和适应中职教育教学目标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理念。

1、注重素质教育,提高应用能力

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学好外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②英语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英语课程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今后使用英语的需要,通过大量语言实践和有意义的语言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服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2、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在学习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教师要对于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坚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学要结合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发挥潜能,学有所得,都能获得相应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开展多项活动,倡导体验参与

教学活动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扩展语言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提倡重在参与和培养合作精神。课外活动应采用多种形式,如朗读、唱歌、英语角、英语班会、故事会等。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组织课外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与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积极利用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借助广播电视、英语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实用效果。

三、改善中职技术教育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

1、重视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在这一过程当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绝不能忽视一个专业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突出作用。

为此,一方面,学校及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英语教师的队伍建设,着眼于英语教研人员的梯队化、年轻化、专业化建设。积极引进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扎实的英语教师来充实师资队伍,重视对青年英语教师的培养,并关注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发展梯队,在制度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包括激励机制,奖罚机制,职称评定机制,使教师能够有动力开展工作,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给予教师充分的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以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努力提高学历和教学水平,给与其深造和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机会,鼓励教师总结教学活动经验,探索教学规律的教育创新活动,在教学研究方面多出成果。

2、致力于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师应树立创新的英语教学理念,以创新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教学当中,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实践,重点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③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设计引人入胜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善于运用趣味性教学法,抓住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内外活动和各类比赛,如英语角、讲英语故事、英语电影赏析、英语话剧表演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广阔舞台。④

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英语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和讲台,日常的生活实践也是英语学习的大课堂,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加英语学习的开放性和实用效果。同时通过生产实习,通过学习生产设备的说明、工艺流程介绍、工艺参数的指示等最简单的生产常识,增强对专业英语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英语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能力也成为新时期的技术工人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这就对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当中现状,秉承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发挥英语教师的主导作用,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强、技术能力硬的专门人才。

篇7

一、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影响,部分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滞后

1.教学内容上固守课本教材

在许多初中体育教师的眼中,教学内容等于教材,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教材上编排的内容进行,忽视本地区体育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学生在体育学习锻炼中的兴趣、爱好、追求等等,导致整个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没有实现有效突破。

2.教学手段上没有与时俱进

现在,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经走进了初中课堂,但是部分体育教师在思想与理念上存在狭隘性,认为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与体育教学活动关联不大,主要是语数外等应试学科使用较多,不愿意在体育教学中发挥这些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

3.教学氛围上缺乏有效沟通

师道尊严,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相当的距离,这是当前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相隔千里,没有进行正常的沟通,教师不清楚学生心里想的什么,学生也无法与教师走得更近,师生关系淡漠,缺乏有效的教学氛围。

4.教学模式上较为单向枯燥

许多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是按照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机械巩固这样的三部曲,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按照这样枯燥的训练方式周而复始地进行,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相对不足,投入程度也较差,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乏味,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5.教学考核上未能兼顾实际

绝大多数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是按照“一刀切”的方式进行,不管学生的身体素质如何,也不管他们的运动技巧如何,都是按照同样的标准模式进行考核,导致部分身体情况较差或是存在特殊原因的学生对体育学习存在畏惧心理,不利于整体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进一步创新体育教育理念,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成效

1.结合学生发展实际补充完善教学内容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活动而言,教学内容应当大于等于教材内容,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组织教学活动,但是还要结合本地区体育传统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点补充和完善部分内容。如笔者针对本地区乒乓球运动发展较为久远的实际,专门开设了乒乓球选修课,组织具有较好基础以及学习兴趣的学生进行对抗练习,教师进行技巧点拨,既兼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活跃了体育教学。另外,笔者还征求学生意见,结合男生酷爱武术、女生喜爱舞蹈健美这样的思想,充分研究了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向男生传授了擒拿格斗术,向女生传授了健美操这样的差异性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提高。

2.结合教学发展需求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同样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例如,笔者针对学生对体育明星比较关注的思想特点,利用多媒体搜集了大量的和教学项目相关的体育明星,公布他们的资料,介绍他们的童年趣事、发展历程等等,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以这些体育明星顽强拼搏的意志和精神鼓励了学生,提高了思想教育成效。再比如,笔者结合一些教学难点动作,运用多媒体进行真人动作慢镜头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关注这些动作的变化过程、要点,在直观观察分析的基础上,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形式进行室外课教学,两者相结合,学生对于运动技巧的掌握效果大大增强。

3.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初中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心理更为敏感,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待学生要注意态度和蔼、语气温和,即使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也要选择恰当的语气、措辞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训斥了事。同时,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体育学习的需求,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策略、方法。教师还应当多鼓励学生,体育训练是一项体力消耗较大的枯燥运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增强耐力和客服困难的勇气,通过在内心激发强烈积极情感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投入程度增加和学习成效提高的目标。

4.结合教学改革趋势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体现学生为主体,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体育学科也是一样。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顺应教学改革的趋势,将学生作为训练教学的主体。首先,在教师完成了相关动作的示范之后,要求学生相互观察、指点,合作开展训练,以此提高学生对动作技巧的掌握效果。教师也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趣味化改进,使之表达形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也可以采取竞争模式,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与训练中产生强烈的竞争欲望,你追我赶开展训练,也有助于训练成效的提升。

5.结合学生身体差异采取差别教学考核

体育教学考核应当在固守教学目标底线的基础上,充分兼顾学生的身心实际。教师要在平时日常教学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分析,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状况、体育技能水平等方面实际状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考核要求层次,每一层次选取与之相对应的难度要求,保证每一位学生在体育考核中都能够寻找到适合自身能力的考核体系,增强他们成功的积极情感,更好地促进他们长足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体育教学成效。

篇8

关键词:技术转移 知识创造 动力机制

技术成果产生和转化过程本身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因而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科技成果如何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广泛关注的问题。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作为我国自主创新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技术转移是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主体向企业过渡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实现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渠道。

一、技术转移的概念

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技术的积累和流通。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通过各个主体的独立、重复的技术创造来实现。不同主体间的互通有无不仅是节约技术创造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动态的供求均衡的必然选择,技术转移问题由此而生。

自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有关部门对转移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考察与研究以来,技术转移已逐渐演变为今天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都十分关注、广泛参与的战略。

技术转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技术转移的核心内容是技术的创造、扩散、转移与价值应用的再实现。按照国际上对技术转移研究的看法,技术转移可以表述为基于某种技术类型、代表着某种技术水平的一个知识群的扩散过程。技术转移可以表述为基于某种技术类型并代表某种技术水平的知识群的扩散过程,知识转移的关键是结果的同化和应用。

哈佛大学的罗斯布鲁姆认为,技术转移就是技术通过与技术起源完全不同的路径被获取、开发和利用的技术变动过程。该定义强调,技术转移并不是单纯地把技术从一处移到另一处,而是在这种转移中重视技术与环境的适应性。另一种观点来自美国学者斯培萨。他认为技术转移就是在有组织的工作中,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使必要的技术、信息得以有计划的合理移动。他把技术转移限定为政府和企业的有计划、合理的技术移动,强调技术转移的有序性和制度性。

虽然对技术转移的内涵存在各种学说和分析,但从技术接受者角度,技术转移主要包含技术选择、技术同化和技术再创新的3个阶段的连续过程。第一阶段主要是技术选择、技术扫描,涉及企业既有的技术能力资源结构和组织特性,与要素禀赋和要素价格相关;第二阶段是技术同化阶段,主要涉及企业的获取能力、吸收能力和内外部信息共享,与技术距离和学习模仿相关联;第三阶段是技术跃迁和自主创新,主要涉及R&D投入、新产品产值比重和创新项目数。

因此,技术转移包含3种知识的移动和传递:第一是所谓有形知识体系的移动,比如存在于产品、设备、零部件以及生产企业中的知识,可以称之为硬件的转移过程;第二是所谓无形知识体系的移动,即专有技术、专利等信息,包括技术数据、标准、技术说明书、技术许可、服务合同等,此过程可以称之为软件的移动过程;第三是存在于国家、地区、企业组织以及个体之间的那种宏观和微观的信息的流动,属于该含义的信息比较广泛,既包括引进方需要去理解的该技术的原理和可能效果,也包括其应用过程的技艺和评价,以及对该技术有效使用并不断创新的经验,甚至包括相关的政策问题,等等,因此这类知识的转移也最为困难。

总之,由于技术转移涉及范围广泛,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从技术转移的主体、方向、目的、方式、过程综合来看,我们可以将之定义为:技术在不同地区与组织之间,从技术拥有者到技术需求者的技术资源的供给与接受的过程。其中可能伴随着资金、设备、人员、时间等其他资源流动,可以采取合作、指导等不同的实现方式,其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政治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二、技术转移的特征

技术转移具有自己的独特特征。技术转移的独特特征主要来自于技术转移的对象――技术。作为标的对象的技术,它的特点决定了技术市场的制度环境和参与者的交易行为,制度环境和交易行为又进一步决定和影响了技术转移的特征。总体来看,技术转移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技术转移的信息非对称性

技术价值的核心是知识,是可以操作、可以创造价值的知识,即信息。在技术交易过程中,技术合约当事人一方会拥有另一方不知道或无法验证的信息或知识。即技术授方(技术转移方)相对技术接受者,拥有更多的“私有信息”,前者对技术所有相关信息掌握的程度远远大于后者。因此,技术的需求方对拟引进的技术知之甚少,相对处于劣势。

但是,如果在签约前,需求方已经掌握了技术供给方拥有的核心技术信息,双方拥有相同的信息,那么,需求方就不会产生购买技术产权的欲望。因此,信息的非对称性是技术转移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信息的非对称促进了技术交易的发展。

(二)技术转移过程的复杂性

技术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一项技术会在不同程度上与其他支持性技术和关联性技术发生关系。所以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有关配套技术的引进和协商往往消耗大量的交易成本。而技术转移过程中,隐性知识能否有效让渡会对技术转移的成功率起到决定性影响。如何避免隐性知识的损失,一直是技术转移中的一个难题。大量的隐性知识蕴藏在所转移的技术中而难以书面的形式写出,这就极大地增大了交易成本,给技术引进方在技术转移后成功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隐患,甚至直接导致技术转移交易过程的失败。

(三)技术价值的非确定性

技术虽然有较高的潜在价值,但是这种价值的实现却具有不确定性。技术转移活动中,技术需求方的知识基础与技术供给方的知识基础会存在差距,技术的需求方往往不能完全理解技术的核心、对技术的接受也会有障碍。因此,技术受方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吸收,技术提供方更不可能在第一时间把技术以及相关信息全部进行转移。

三、技术转移的动力机制

最先提出技术转移的动力问题,是日本经济学家斋滕优,他比较客观地解释了国际技术转移产生的原因及动力机制。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对外经济活动,受该国国民需求N(Needs)与该国的资源R(Resources,包括人才、资本、设备、信息等)关系的制约。他指出N・R 关系不相适应正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原因:需求(N)与满足需求所必需的储备与资源(R)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而本国的N・R关系与另一国的N・R关系的互补互动,才能实现技术转移,这种互补互动也规定了一国的产业发展及其对外经济活动方向。

斋藤优的国际技术转移动力机制同样适用于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两个主体方N・R关系的互补互动关系。张玉杰(2000)分析了技术流动发生的动力和作用过程。他认为,技术流动的动力来自技术市场需求(企业)和技术市场供给(研发者)两个方面。而技术转移(流动)体系由转移主体,转移客体和转移行为三个层面的诸多要素组成。其中,技术转移主体是具有技术创新行为能力和技术使用行为能力的人或法人实体,技术转移客体是技术本身,是由人创造的劳动成果。技术生产与技术消费同时存在,技术进步推动和技术需求拉动的交互作用,促成技术转移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技术转移主体和客体的研究业已取得丰富的成果。

魏江(1997)从技术势差和能力势差的角度分析了技术转移的动因。由于某一技术在不同国家间技术位势存在“落差”,为了弥合这一“落差”,处于低技术位势的组织为了提高自身的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组织技术能力的增长,就希望从高技术位势的组织引进这一先进技术,从而使技术转移有出现的可能。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不同技术领域内各有优势,因此导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具体技术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向发达国家转移其它有优势的具体技术。但从整体来看,发达国家的技术积累、知识经验、技术基础设施和科技环境较发展中国家有明显的优势,使得发达国家的能力位势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两者出现能力势差,因此,处于低能力位势的发展中国家就希望借助于技术转移实现势差弥合。能力势差的存在,导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绝对性。

从技术转移的主体来看,供求双方是技术转移发生的直接行为人,其性质和行为特征常常深刻影响着技术转移的效率,因而,它们是区分技术转移模式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技术转移的过程实质是技术供给方和技术需求方共同把握合作机会的博弈过程,所以供求双方的合作是转移成功的重要保障。

此外,为了发现更多的技术转移机会和提高转移效率,范晓屏(1995)认为在实践中应重视企业技术体系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摸清企业技术转移的潜在需求和吸收能力。许多学者认为,技术转移的主体不仅指供求双方,而且应包括转移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它们的主要功能在于协助转移双方有效地克服市场阻碍。

参考文献:

[1]乔翠霞.国际技术转移与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升级[D].济

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丰志勇.基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产业密集区技术扩散研

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6.

[3]陈孝先.我国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清华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董正英.技术交易、中介与中国技术市场发展[D].上海:复

旦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3.

[5]和金生, 姜秀莲, 汪晓华.技术中介机构运行模式探讨[J].

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12).

[6]张玉杰.技术转移发生的两个条件[J].中国软科学,2000(2).

篇9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CDIO Concept

GUO Fang, HUANG Aike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33009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re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ourses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 based o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teaching metho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issues through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existence, explains the training cours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DIO reform, and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were redesigned to be able to train more high-quality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foreign talent for the community and businesses.

Key words CDIO;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国际贸易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及国际贸易运作能力。因此,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要具有能够实际操作对外贸易活动的职业能力。江西科技学院作为普通的本科高等院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团体合作和创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教学模式与社会实际应用相背离,重理论轻实践,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CDIO教育理念,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它充分吸取“做中学”教育理念的精华,将理论、实践和创新紧密联系,因此,引入CDIO教育理念,对当前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研究,也是一种很有益的探索。

1 CDIO理念

CDIO,全称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主要强调学生从研发产品直至产品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的领导性和参与性,以培养学生在工程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个阶段的实践工程能力。“构思”是指确定客户需求,考虑技术、企业内部因素,开发新概念、新技术及商业计划;“设计”是指制订产品、过程和系统实施的具体方法,包括计划、图纸等;“实施”是指完成从设计到产品的实现过程;“运行”是指对产品系统的维护、改进、回收。

CDIO教育理念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倡导问题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张课程教学从具体实践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产品过程,并逐步提升到理论层次,最终再回到实践操作中,使学习和应用形成良好的互动性。这些要求和能力的培养也充分体现在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中。

2 当前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训教学目标不明确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模式都应该是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进程、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法等,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系统。目前,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所适用的专业主要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商务英语两个专业,但是,国家教育部对国际贸易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以及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职业技能,都还没有具体的指导,因而,针对这两个专业,学校现有的实践性教学课程都没有形成明确的教学培养目标,以致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单一、教学方法死板、考核方式也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

2.2 实训课程内容单一,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实训课程体系中较少设置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内容,在教学中采用机房上机的教学方式,但课堂上仍是以教师讲解和演示为主,学生只是按照固定的流程模式对实训软件进行操作,内容过于单一、死板,没有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很难将多门课程的理论学习运用到实际业务中,这样的方式还是过分强调基础理论的教学,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与加强,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短时间内无法迅速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要求。

2.3 实验设备陈旧,实训周期短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现有实训室资源严重不足,实训周期大大缩短,因而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一整套的贸易实践操作。此外,由于实验设备的陈旧老化,软件更新率过低,导致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发挥受到严重阻碍。

2.4 实训教师队伍不完备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实践性操作,因而,实训课程对专业指导教师的要求会很严格,其业务水平的高低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实践类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学校该专业课程的现有实践指导教师都是没有从事过对外贸易行业,有关进出口业务操作方面的经验几乎没有。另外,当地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少、业务量少,因此指导教师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更少。

2.5 实训教学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实训教学考核标准较宽松,没有规范且严格的业务考核标准,导致学生自主学习与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往往忽视实训课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在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不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其教学效果是难以保证的。

3 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

3.1 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当前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照CDIO教学模式“系统的能力培养、全面的实施指导以及实施过程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以CDIO理念和CDIO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进出口贸易现实职业环境,对实训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做一体化”和“项目式教学”的改革探索。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结合外贸企业对毕业生工作岗位的要求,遵循以全面提高三大能力核心,即基础执业能力、专业知识能力、专业职业能力,以实训任务为驱动,业务考核实行过程监控,理论实践一体化,将CDIO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形成新的实训教学模式。为此将授课内容分为3个模拟场景(见图1),每个模拟场景都是来源于外贸公司真实的工作岗位,并且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让学生全程参与整个业务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从而实现实训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设计思路。

图1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设计思路

3.2 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为满足岗位能力需求和培养学生外贸执业操作能力,借鉴CDIO理念,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实训授课内容,严格按照实际的工作岗位要求对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原有教学体系分解为不同的模拟场景,以保证并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以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以3个模拟场景作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与培养职业能力的真实企业环境,实现学生外贸执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实训开始之前,每3~4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每一个团队都是一家独立的进出口贸易公司,让学生以团队协作和竞争的方式进行知识学习和业务工作,每个团队应选出各自的部长及其助理,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依照每个综合场景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实施,从战略谋划、方案设计到业务执行,全部以业务小组的形式完成,最终提交业务实训报告。在每个综合场景中,由指导教师负责解决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比如对某一业务案例的具体分析,或者是某一业务流程的操作方法。因此,实训教学方法会不尽相同,但整体实习目标是让学生亲自去执行任务,并坚持完成整个项目,实现专业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高等学校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应符合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要求,既可现场实习又符合教学要求的校外企业实训基地是很重要的。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能够进入外贸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在企业内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全方位地参与企业的业务开拓、与外商合作洽谈,以及现场操作有关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及包装运输等,还可以直接参与产品的实际进出口业务,以满足企业对短期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另外,在综合实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进出口过程中突发事件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开展以外贸工作内容为主的实际进出口过程的综合演练,以提高学生对国际突发事件的应变和决断能力,增强其主动参与进出口管理的意识,突出对高技能人才的全面培养。

篇10

关键词:中职教育;公关礼仪;现状问题;改进对策

为了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专业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职院校纷纷开设公关礼仪课程,这对广大中职生的个人形象、职业发展和品德修养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正面作用。因此,加强对中职公关教育现状与改进对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中职公关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公关礼仪教育有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中职院校对公关礼仪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缺乏专业的公关礼仪课程教师,大多由负责教育教学管理的教师兼任,最终导致了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过程不规范、实践平台不足等问题,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严重制约了公关礼仪教育的落实。另一方面,中职生普遍缺乏对礼节礼仪的正确认识,存在概念模糊、意识淡薄的问题,具体包括缺乏个人礼节礼仪常识、尊敬长辈和师长意识淡薄、不文明的习惯较多等。调查发现,许多中职生没有使用谢谢、您好、再见等文明用语的习惯,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存在许多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破坏公物、乱涂乱画等。

二、中职公关礼仪教育的改进对策

针对中职公关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关教育主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以充分发挥中职公关礼仪教育的教学服务作用,为培养优秀中职人才提供保障。

1.列入必修,提高重视。由于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基本是应用型人才,他们的技能相对单一,且在身心发展方面不够成熟,再加上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存在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中职院校必须加强公关礼仪教育,最好将其列入中职生专业必修课程之内,将其与学分挂钩,提高学生对公关礼仪的重视度。同时,相关任课教师要进行严格管理,一旦有学生出现公关礼仪课不及格的现象,要坚决让其重修,进而在思想理念上促使学生强化礼节礼仪常态化概念。

2.理实结合,促进内化。在中职教育中,公关礼仪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它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实用性和功利性,所以,在开展公关礼仪教育时,教师必须全面落实理实结合的理念,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将公关礼仪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一方面,在公关礼仪课上,学生应统一着装,然后教师讲解相关职业穿着技巧和生活礼节礼仪常识,并做好示范,让学生充分掌握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各种场合的礼仪;另一方面,中职院校要为学生提供公关礼仪实践平台,加强公关礼仪教学基地和实训室建设,以促进中职生公关礼仪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3.多元教学,强化兴趣。公关礼仪教育并非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礼节礼仪教育。所以,在开展公关礼仪教育时,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积极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精心创设生活化礼仪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多维互动课堂,进而提高公关礼仪教育实效性。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微课优化课堂结构,营造轻松愉悦、活泼生动的课堂情境,以充分调动学生公关礼仪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创设问题式、生活式、探究式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展开合作探讨、即兴表演等活动,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我展示与自我表达机会,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教师要做好课堂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及时肯定和奖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持续兴趣支撑下将公关礼仪化为内在素养和习惯。

综上所述,面对中职公关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既要将公关礼仪课列入必修,提高学生重视度,又要坚持理实结合理念,促进公关礼仪知识内化,同时要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强化学生兴趣。

参考文献:

[1]韩爱群.浅谈对高职院校开展公关礼仪教育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