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工作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选准切入点,为文明规范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强化硬件建设,优化服务环境。支行配置了客户饮水、休息等便民设施,同时继续实行“一二三四五六服务法”,并严格付诸于实际工作中,公开向社会承诺,推出限时服务,另外明确规定行为规范、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制定了文明用语、服务忌语,并设立意见簿、监督电话来监督服务质量,要求每名员工自觉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其次,全面做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完善结算服务功能。一是严格按照省分行的统一部署和当地人民银行的有关要求,全面组织好业务操作及相关制度办法的学习培训工作,使业务人员能够切实领会、熟练掌握业务处理和系统操作要领。二是认真贯彻人民银行关于小额支付系统的制度规定,执行相关操作规程,确保小额支付系统在我行的顺利推广应用。三是按照省分行的统一部署,抓好与工商银行的业务合作,加快牡丹金山卡和网银业务的推广应用,进一步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结算服务。截止12月末,我行共办理个人卡40张,开办企业网银账户3个,安装商务POS机一台。
二、把准支撑点,搞好服务的合规性建设,为文明规范服务提供内在动力。
一方面,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系统运行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规范对涉及系统内外汇划资金往来的操作,加强对系统业务处理和运行情况的检查,加大对IC卡使用保管的管理检查力度;组织开展了2008年客户信用评级工作,共对11户企业进行了集中评级;切实加大风险科技防控力度,做好CM2006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积极协调解决新增粮食财务挂帐贷款问题,通过多方的努力,我行于2008年12月29日全额收回了安宁的新增粮食财务挂帐贷款余额223万元。
另一方面,最后积极响应银行业协会号召,认真开展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20**年6月,在以“文明服务月”活动为主的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中,支行积极组织员工参加了“送金融知识下乡”、“普及金融知识”、“反假币宣传”等活动。2008年3月—10月,在“云南省银行业迎奥运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中,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知识普及推广、服务践行活动,全行文明规范服务水平得到更大提升。我支行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银行业文明服务公约》,并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新”、“严”、“实”的服务特色。先后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处室”、“文明窗口”等活动,积极引导、激励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巩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三、突出重点,狠抓“三农”服务质量精细管理,为文明规范服务提供方法保证。
首先,切实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一是积极支持发放地方储备粮贷款,保证辖内代储企业的资金需求。2008年累计发放地方储备粮贷款2241万元;二是切实做好粮食收购贷款发放和管理工作。全年累计投放粮食收购贷款3085万元,支持粮食企业按市场价自主收购小麦444万公斤、稻谷207万公斤、玉米837万公斤;三是按照“市场定价,企业自主”的原则,根据粮食购销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积极发放粮食流转调销贷款,支持购销,促进粮食流通。1—12月共发放粮食调销贷款3000万元,支持企业调入粮食1673万公斤,没有出现一笔展期和逾期。
篇2
**市农业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回头看”工作方案
根据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已告一段落。为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完善学习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根据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决定对局市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全面检查回顾活动开展情况。为此,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目标要求
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通过开展“回头看”,认真查找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是否扎实,措施是否到位,查漏补缺,总结提升,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务求取得明显实效,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科学发展。
二、时间安排
20xx年3月25日至4月25日。
三、主要内容
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对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等三个阶段10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回头看”,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和不足,严格按照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进行“补课”。尤其要突出抓好整改方案的落实,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重点进行“六查六看”:
(一)查开展学习情况,看思想认识是否深化提高。认真检查本单位是否系统地学习了中央、自治区党委以及市委规定的必读篇目,集中学习培训是否达到了全覆盖,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学时,党员领导干部是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学习,是否撰写了学习体会文章和个人学习笔记,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是否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提高。
(二)查征求意见情况,看调研成果是否转化运用。认真检查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是否广泛、全面;领导干部是否带着问题,带头深入基层,采取座谈会、研讨会、走访群众、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形式,把最基层、最根本、最关注的焦点问题反映上来。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是否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突出问题的具体措施,组织开展边查边改或专项集中整改等活动,并将边学边查边整改贯穿试点工作的全过程,让群众不断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三)查分析检查报告,看查找问题是否准确深刻。认真检查是否针对调研查找出来的问题,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入手,认真总结分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经验教训,形成有事实、有分析、有见解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联系本单位实际紧不紧密,是否查找了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了思想根源、明确了努力方向;是否按要求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是否提出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促进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新机制。
(四)查整改落实方案,看整改措施是否切实可行。认真检查是否按活动要求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是否根据整改内容进行了责任分解,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措施、明确整改落实责任。看整改落实方案是否将影响和制约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科学发展的重大事项、群众意见最大、最希望办的事情作为整改的重点事项,把本单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要措施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突出问题纳入整改落实项目,整改措施是否符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对具备条件可以整改的问题是否马上整改,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是否做出说明,并限期进行整改。整改落实方案是否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群众作出公开承诺。
(五)查建章立制情况,看体制机制是否建立健全。认真检查是否已经对不适应新形势要求,制约和阻碍科学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制度规定进行清理、废止;对部分内容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制度规定是否进行修改、完善;是否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及时制定或修订完善有利于保障和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查群众满意情况,看活动成效是否明显。认真检查是否联系实际抓整改,进一步转变作风,集中精力,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是否采取适当方式,把存在问题、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采取的措施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进展和结果等情况向群众公布,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看群众是否满意,满意度是多少;是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金融危机,保持我市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是否及时对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了总结、提炼,是否结合本单位实际形成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机制制度、措施办法,是否健全和完善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是否做好整个活动的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四、有关要求
(一)各科室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回头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学习实践活动“回头看”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篇3
一、总体思路
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开展短期技能培训,推动支持农业创业培训,加快培育专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劳动者队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培训任务和内容
年全县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为1700人,分配到二个基地进行培训,具体见附件《年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分配表》。培训内容分为六大类17个专业:
(一)种植业生产服务人员:包括病虫专业防治员、肥料配方师、蔬菜园艺工、果桑茶园艺工等;
(二)畜牧和渔业生产服务人员:包括畜禽繁殖员、畜禽养殖技术员、水产养殖技术员、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等;
(三)兽医服务人员:包括村级动物防疫员、兽药经销员等;
(四)农机服务人员:包括农机操作员、农机维修员等;
(五)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沼气工、农村经纪人、农民信息员等;
(六)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包括乡村旅游服务员等。
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辅助开展以国家农业农村政策法规、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科学常识、艾滋病防治、农业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营管理常识、道德素质、农村消防安全、农村党员党性培育、农村青年和妇女发展等农业农村公共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培训时间及资金安排
年中央与省财政补助培训资金64.6万元,用于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和指导,培训时间为10月8日至11月20日,每期培训班一般累计不少于7天。补助标准为每人380元,采用培训券(省农业厅统一印制发放)发给学员,学员凭培训券到基地参加培训,培训基地凭学员签字后的培训券到财政报账。
四、组织实施
1、组织培训。①培训基地要根据下达的培训任务,尽快组织招收学员,编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教学实施计划表》,并报当地主管部门审核备案;②培训基地要根据专业编排培训班次,按班次填写《阳光工程教学进程表》,指定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安排学员填写《学员信息登记表》,通过学员选举的方式,选举班长或小组组长,加强学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和自我管理,保证整个培训工作顺畅有序;③培训基地要认真按照国家的分类培训规范,开展培训和实训工作,确保学时数、教学内容落到实处;④培训基地要根据培训专业,使用全省规定的材,或编写适宜农民的培训教材,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各乡镇要协助培训基地开展学员招收及培训工作。
2、建立档案。县级主管部门要指导培训基地建立培训档案。各培训机构要在每期培训结束后,建立统一的学员培训档案,具体内容包括:开班申请和批复、教学实施计划表、学员培训台账(含学员本人填写的原始表)、学员信息登记表、教学进程表、班主任及班委会成员资料、验收申请和结论。培训档案应装订成册,并配制封面,具体内容包括:培训机构名称、期数、培训起止时间、专业、学员人数。
五、项目监管
根据年农业部阳光工程新要求,主管部门要建立四项制度,严格进行监管:
1、公示制度
按照《关于开展年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阳办[]1号)文件要求进行公示。
2、信息报送制度
培训基地要指定专人管理和使用国家阳光工程监管系统,及时录入、审核和上报培训信息,在每期培训班结束后,及时整理学员相关信息并报县主管部门,并在每个培训班结班10天内将该班培训学员相关信息录入到项目监管系统。主管部门于每月25日前将本月培训的学员人数填入《阳光工程进展表》报市阳光办。
3、台账登记制度
培训基地要建立规范统一、信息完整、内容真实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台账》。培训台账必须由学员本人按要求认真填写并签名。在每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基地整理,经班主任签名,报县主管部门审核。经审核合格后的培训台账由培训机构保存备查。
4、检查验收制度
县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在每期培训班开班时,派人到班讲解阳光工程政策,核实学员情况,听取学员建议,公布联系电话,发动学员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每期培训结束后,要按照培训规范逐班次对培训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出具验收结论;对未按培训规范开展培训的出具整改通知,督促培训机构整改补训。对检查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要及时予以整改,对相关责任人和机构进行严肃处理。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对本县阳光工程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和检查;主管部门将通过电话抽查、督导、检查等形式对各地实施阳光工程情况进行抽查。
六、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主管部门要站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体现各地种植、经管、农机、畜牧、渔业、能源人才发展需求,加强对阳光工程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日常工作联络。要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发挥各行业优势,明确工作职责,共同研究制定培训计划和工作方案;共同组织开展项目监管和检查验收工作,把任务落到实处。
2、创新培训。要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采用工学交替、分段学习、强化实践、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实惠。要加强与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的沟通协调,鼓励和引导受训农民接受职业技能鉴定,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大规模的农地整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现代化;通过建设用地空间整合,优化用地结构,节约集约用地。
二、目标任务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从现在开始至2014年6月,全面完成长河、桥南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建成集中连片、基础设施配套完备的高标准农田,促进区域内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民进入城镇集中居住,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实施步骤
(一)制定实施方案阶段(2014年9月)。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在镇相关单位共同商讨、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拟定工作计划、全面进行部署、排定工作日程、制定工作方案、出台相关政策,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有力、有效开展。长河、桥南要实事求是地摸清项目区范围内涉及拆迁农户、拆迁面积以及被拆迁农户安置意向,为镇政府拟定安置方式、安置房屋数量提供依据。
(二)拆迁协议签订及清障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组织人员对项目区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地上附着物全部拆除清理,根据有关政策测算安置费用,制定安置方式,做到拆迁和补偿安置透明、公开和人性化。对于进县城集中安置农户,由农户填写进城购房信息表,经镇、村两级签字盖章后报县城市资产经营公司集中做好安置工作。对于进镇安置农户,一律在镇长河集中安置小区集中安置。
(三)土地平整阶段(2014年11月-2014年6月)。通过平整土地、疏沟填塘、铺设道路、修闸放涵、架设桥梁、建设防护林、整理弯沟曲河等,达到田成方、林成网,田、林、路配套,沟、渠、田衔接,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田间小气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项目区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通过合理配置灌排系统,增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灌、排、降、蓄”功能,使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
(四)项目验收阶段(2014年6月)。项目土地整治工程结束后,镇各相关单位要对照省国土部门验收标准,抓紧完善资料,确保通过验收。项目通过验收后。认真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案,流转承包土地实现连片规模经营,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相关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党政办、综治办、国土分局、财政所、建设站、水利站等单位和长河、桥南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篇5
县镇位于最北端,距县城23公里,与区、区、区和三台县交界,地处两市五县(区)八镇交汇之地,是北部重镇,素有“北大门”之称。全镇幅员面积81.88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0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户数15492户,总人口39901人,非农业人口4665人。全镇有耕地面积39901亩,其中:水田18300亩、旱地21601亩。
二、发展优势
交通:
水源:
区位:一是地处八镇交汇之地,近邻百万人口城市,流动人口对比常住人口成倍增加。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休闲旅游消费需求和需求量更加突出。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带,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农业生产条件好。
三、农业产业现状
我镇按照“山上林果药、田里稻鱼虾”的生态农业模式,依靠科技进步,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持模式,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特种水产、生猪和蚕桑养殖、多经产业四大产业。
四、下步产业发展重点
按照省委《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实施方案》等“1+24+1”工作方案和市、县农业发展规划,立足镇粮油+水产特色产业实际,实施产业基地提升工程。推动“12316”工程(1指“1个镇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园区”,2指“建设片以产业大道为主线的产业核心区,青市片以花岩村为主的稻鱼综合种养产业核心区”,3指“优质粮油2.5万亩、特种水产8000亩和优质牧草10000亩”三大主导产业,16指“16个行政村,每个村着重建设一个‘一村一品’产村相融示范片”)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连片建设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基地。把县众合粮食发展中心建设成全省首家功能齐全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基地,把正大龙泊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川北特种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凤凰熊猫草”科研示范基地,为把省委1+24乡村特色产业试点镇建设落到实处作出努力。
五、存在的困难
1、资金不足:无工业无税收收入,运转靠财政转移支付。敢想无钱干事。无法跳出看未来的发展和定位,无法高起点做出特色农业小镇全域产业和发展规划。
2、建设用地困难:可用建设用地和一般耕地太少,完全不利农旅融合发展。
3、水库不能合理利用。农旅融合休闲旅游缺乏亮点。
六、对策和建议
1、规划先行。以区域性特种水产小镇、对外窗口和后花园定位,请专业机构高起点量身定制规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和积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贯彻“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民主治村”的理念,力争用三年时间将我区村庄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结合*区农业发展规划,系统规划我区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和改造方案,做到村庄改造与区域整体规划相结合,产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结合,管理理念与现代产业经营理念相结合,全面提高*区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尊重农民和农村的风俗习惯,保证规划切合实际,符合民意。坚持改造与保护并举,重在保护与修缮。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做到风貌各异、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多姿多彩。
(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对不同区位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村庄,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在改造中,要以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为前提,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同时,必须考虑区、镇财政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实力,量力而行,控制标准,节约土地和投资,讲究实效,不大拆大建,不增加基层和农民负担。
(三)政府引导,农民自愿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地位、政府引导扶持与农民积极参与的关系。发挥好政府的组织、引导、协调和服务功能,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好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二者的有效互动。要尊重民意,以村民民主决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出劳为前提,政府给予奖励补助,使政府投入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出劳相结合,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努力形成“农民家园农民建”、“建家园、爱家园”的良好氛围。
(四)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突出改造重点,做到统筹兼顾。村庄改造要与基本农田划定、土地整理复垦、违法搭建整治、“清洁家园”建设及设施粮田、设施菜田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打好基础,夯实产业基础,发挥特色优势,在认真总结后全面推开。
(五)规范管理,阳光操作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项目,确保筹资筹劳方案的制定、村民议事过程、政府奖补项目的申请、资金和劳务使用管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监督。
三、*区村庄改造的条件、内容和要求
(一)条件和重点
1、实施改造的村庄,原则上应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属区城乡规划体系中确定保留的中心村或规划保留的农村居住点;二是农民居住相对集中,一般不少于50户;三是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农民有参与改造的愿望,能自觉配合工程建设;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群众中有威信,组织动员和协调能力较强,管理民主,自觉接受村民监督。
2、重点改造的村庄为符合以上规定条件并列入市计划改造范围的村庄。
(二)要求与内容
1、重点村庄改造(列入市计划改造范围)的总体要求是“公建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民宅村容整洁、农村特色浓郁、居家安全文明”;一般村庄改造(列入区计划改造范围)的总体要求是“自然、整洁、舒适、安全”。
2、村庄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村内道路及桥梁改修建、村内河道清淤整理、村内污水治理、村公用公共设施完善、村庄绿化景观建设、民宅房屋墙体外立面整修、宅前屋后环境改造等。
3、村庄改造的具体标准要求:
(1)村内道路改造:道路改建要节约用地与投资,按村交通需求确定道路宽度。一般自然村落的主要道路,有条件的可实施道路绿化、设置路灯。村内主干道、通往自然村和进农户的路要硬化。
(2)村内桥梁修缮和改造:相关桥梁应按道路宽度及负载要求实施同步改扩建,现有无法满足通行负载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桥应全部实施改造;对桥面、接坡、护栏破损的桥梁应按规定要求进行修缮。
(3)村内河道疏浚:基本消除河道黑臭淤积,疏通水系;清理河岸垃圾,加固岸坡;清除岸边违章建筑和河道阻水物;岸旁基本覆绿,根据河道实际可修建生态岸坡、河岸边设置护栏和亲水平台等。
(4)墙体外立面整修:对于破旧房屋的外立面,按规划方案及多数村民意见实施修缮粉刷;村主要道路和景观附近的建筑物可实施一定的美化处理。
(5)宅前屋后环境整治: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构筑物及其他设施;整理破败空心房、空闲宅基地和其他空闲地;清除民宅前后乱搭乱堆杂物。
(6)生活垃圾处理:配置垃圾箱和垃圾运送设备,生活垃圾收集率和清运率达到100%;引导实施垃圾分类收集、促进农户使用有机肥、探索有机垃圾资源化途径。
(7)生活供水设施改造:自然村落的现有供水管网破旧或口径过小、供水水压不足的,可按村庄建设规划要求对供水管网实施标准化改造;在供水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可采取局部调整、改造的办法给予解决。
(8)生活污水处理:村庄雨、污水完成分流,有条件的村庄应促进雨水循环利用;农户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再通过新设管道进行集中收集处理。有条件的可实施污水纳管工程,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暂不具备条件纳管的,可采用区自然村落改造试点单位经验处理达标。
(9)村内绿化:在村庄道路和河道两旁、民宅及单位前后的空地中,保留原有树木,并利用体现农村自然气息的经济作物和本土植被实施因地制宜的绿化,做到村庄及房前屋后无空地荒地。
(10)农宅改厕:配合污水纳管工程粪便排入化粪池,通过新设管道进行污水的集中收集处理。
(11)村内照明装置:根据村内道路和河道两旁实际,因地制宜设置路灯。
(12)其它:在改造过程中,经确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应严格加以保护,破损的按原貌整修恢复;村庄内的古树名木不得砍伐;林地、湿地、水面等不得随意填挖更改。
四、*区实施村庄改造的措施和资金的筹措
(一)措施
1、建立工作小组。成立由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区委政研室、区农绿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规划局、区建管局、区房地局、区水务局等部门分管领导和浦江镇、马桥镇、华漕镇等行政负责人参加的区村庄改造工作小组;镇成立由镇行政负责人任组长的镇村庄改造工作小组。
2、落实工作职责。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政研室负责村庄改造的组织协调;区农绿局负责村庄改造的方案上报及环境绿化;区财政局负责村庄改造的资金安排、使用与监督管理;区发改委负责村庄改造的项目立项审批管理;区规划局负责村庄改造的规划与设计指导;区建管局负责改造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区房地局负责改造区域的用地管理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区水务局负责改造区域的村宅河道整治。浦江镇、马桥镇、华漕镇等镇村庄改造工作小组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本镇的村庄改造方案。
3、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区相关职能部门要尽职尽责,努力形成工作合力;镇政府是实施村庄改造的第一责任人,要制订好村庄改造的方案和实施计划,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一起积极引导村民充分行使民利,鼓励开展村庄改造工作。镇、村要按有关规定办理项目手续,认真组织项目实施,确保村庄改造工作健康有序进行。村庄改造方案及项目计划须经区村庄改造工作小组审核,报区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4、建立监管制度。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工作公示制度,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立资金运用监督管理机制,及时公开财务收支状况,接受社会和农民的监督;对违规操作、截留挪用资金的行为,要责令纠正,追回资金,并按照规定,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要汇总相关资料,建立档案,规范管理。
5、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坚持阶段性集中改造与日常性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农民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巩固和发展改造成果。
6、工作步骤和要求。
(1)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区工作小组开展调研,制定“*区村庄改造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年5月~6月)
(2)工作方案的制订。各镇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制订*年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包括改造方案和工作计划。改造方案应详细说明改造项目、建设标准、投资预算等(基本达到可实施操作的深度);工作计划包括基本情况(户数、人数及年龄结构、现状条件等)、改造项目、资金预算和来源、时间进度和有关建议等。(*年6月~7月)
(3)工作方案的修订。各镇在完成工作方案编制后,报区村庄改造工作小组讨论,对工作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年7月~8月)
(4)工作方案的审批。工作方案经区村庄改造工作小组审核,并报区政府批准后,由各镇和区府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组织实施。镇工作小组根据方案编制项目概算后报送区工作小组评审和核定;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施工图及预算书,报区工作小组备案。(*年8月)
(5)项目的实施。项目由各镇按*年政府采购目录组织实施,凡属集中采购项目,统一进入区政府采购平台操作。其余项目,各镇要引入竞争机制,自行招标(即不进入区招投标交易平台),以行政村为标段,按规范程序选择施工单位,邀请三家以上施工单位竞标。自行招标必须贯彻招投标四要素,即组建招标工作小组和评标工作小组、制作规范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组织投标单位现场踏勘、选择价廉质优的投标单位中标,确保招标公开、公平、公正。镇村要与施工单位签订书面施工合同,明确承、发双方权利和义务。施工期间,要按规定委托施工监理和造价咨询机构现场监督,做好施工监理,确保质量,控制造价。(*年9月~11月)
(6)项目的验收。按照村庄改造工作进度,由区、镇村庄改造工作小组分别组织阶段性检查,对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研究解决。村庄改造工作结束后,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和评估总结(各镇要委托有资质的审价单位予以审价),由镇工作小组先行检查和预验收,并向区工作小组提出验收申请。区工作小组受理后,将组织区府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和验收(属重点改造的村庄,由区工作小组向市村庄改造工作小组提出验收申请)。在各级验收中,凡不合格的单位和项目,都要及时进行整改。(*年11月底前完成改造工作、12月上中旬区预验收、12月下旬市验收)
(二)资金的筹措与拨付
1、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出劳。在村民房前屋后环境整理、拆除违章建筑、铺设进宅路、改厕改灶和庭院绿化等方面都要体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作用,以出资出劳为前提,政府给予奖励补助。
2、镇政府加大投入。有条件的镇要加大对村庄改造资金投入的力度。
3、实行财政奖补政策。村庄改造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村庄改造的建设标准为2万元/户(其中还包括项目改造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监理和审价等费用),其中市、区财政奖补70%,镇承担20%,村承担10%(主要以出劳出工体现)。奖补资金在项目开工后分三次下拨,即项目开工支付1/3,项目完工支付1/3,出具审价报告后支付1/3。村庄改造中如出现超支情况,超支部分由各镇统筹自负。凡列入城乡统筹项目,按区、镇分担比例列入区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4、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资金投向,重点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农村公共事业加大投入。村庄改造中涉及的村主要道路、危桥改造、供水与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由区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工作方案并优先纳入年度专项补贴建设计划。项目由区发改委立项审批,资金按区相关职能部门同类项目原负担比例区、镇分级承担。项目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区级资金可按工程进度拨付至80%,待出具审价报告后再支付余款。审价单位由区财政局、区招管办按规定排序确定。
本实施意见由区委政策研究室负责解释。
篇7
一、编制任务和时间安排
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体系包括总体规划、产业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示范园(点)规划。除《总体规划》已报国家农业部审批外,其他各项规划需抓紧组织编制。规划起止时间为2012年-2015年,相关数据应与“十二五”规划相对应。
(一)主导产业规划。
根据《总体规划》,我市确定水稻、棉花、油菜、蔬菜、水产、生猪等六大主导产业,并分别编制主导产业规划。水稻产业发展规划、棉花产业发展规划、油菜产业发展规划、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由市农业局负责编制;生猪产业发展规划由市畜牧局负责编制;水产业发展规划由市水产局负责编制。
(二)专项规划。
根据《总体规划》,我市主要编制以下6个专项规划: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由市农业机局负责编制;农村能源发展规划、农民培训规划、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由市农业局负责编制。
(三)县(市、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各县(市、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由各地政府组织农业等部门编制。“中国农谷”屈家岭管理区建设规划由市发改委和屈家岭管理区共同负责编制。
(四)现代农业示范园(点)建设规划。
各地现代农业示范园(点)由各县(市、区)政府根据《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各示范园(点)建设规划视管辖范围分别由县、乡(镇)人民政府和领办创办示范园(点)的法人单位编制。已有的规划,如王坪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彭墩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沙洋循环农业示范园、掇刀循环农业示范园等,要根据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求作好修订工作。
(五)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及工作需要,提出并编制其它专项规划(含部门规划)。
以上各类规划,要在年12月底前完成起草工作,在2012年春节前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后,报同级政府审定。
二、编制要求
(一)加强重大项目的研究和论证。重大项目是规划实施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各类规划中,重大项目主要包括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涉及现代农业布局的大型项目。要研究提出一批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和关系全局、带动作用强、主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并做好前期研究及论证工作。
(二)增强规划编制过程的民主、公开。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采取座谈会、协调会、公布规划草案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在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和评估制度等。
(三)加强规划间的衔接协调。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使各类规划协调一致。规划衔接要遵循下级政府规划服从上级政府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需要衔接的内容包括主要指标、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布局、重大政策等。要加强各重点专项规划与国家有关规划的衔接,争取所提出的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相应规划。
篇8
一、主要工作
1.农村能源建设,进展顺利
2009年全市计划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0口,节柴改灶推广10000眼,沼气综合利用10万亩,培训技工和农户50000人次,实施村容村貌整治50个自然村。截止2009年5月31日,全市共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11628口,占年计划的116.28%;节柴改灶8559眼,占年计划的85.59%;沼气综合利用推广5.5万亩,占年计划的54.96%;培训农户21353人次,占年计划的42.7%。新建沼气的总产气量达465.12万立方米,节约薪柴2.3万吨,相当于4万亩薪炭林一年的生长量,减少水土流失3.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万吨,二氧化硫158吨,节约燃料费、电费406.98万元,同时为农户增收节支930.24万元,促进了庭院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沼气建设是生态农业建设的纽带,既能提供生活用能,又可提供优质有机肥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节柴改灶年可节柴0.86万吨。
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培训农户,截止到5月31日,全市共完成沼气综合利用5.5万亩,培训农户2.14万人次,共施用沼肥40万吨,为农户节约了农药和化肥,为我市推广生态农业和沼气综合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完成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沼气建设项目
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开展2009年农业建设项目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云农(计财)字〔2009〕115号要求,对2009年中央扩大内需新增农村能源建设项目进行了自查。
20*年下达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计划2906口(*1373口、*733口、*800口)、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建设计划54个(*36个、*18个)、农村沼气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12个(*2个、*10个)。
2009年下达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计划5291口(*2291口、*1000口、*1000口、*1000口);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5座,分别是五华*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
根据中央要求,农村户用沼气、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农村沼气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项目及大中型沼气工程属于国家拉动内需新增的国家重点项目,20*年新增投资在今年4月底前全部完工。2009年新增投资要求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我局在省农业厅召开项目启动会后,已要求项目县全力投入到项目建设中,经过九个县区的奋力拼搏,我市共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967口,其余的正抓紧时间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有3家已完工,有4家正在建设中。
3.完成了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培训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科〔2009〕7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通知》(云政办发〔2009〕82号)要求及省农业厅的安排,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市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确保我市技术人员能够正确掌握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邀请了省农业厅有关领导和老师为我市业务技术人员分别对秸秆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方案、调查与评价方法、入户调查技巧、调查数据统计、数据处理及审核上报等工作作了认真、细致的讲解。
4.完成《滇池“十一五”防治规划》中农田径流控制项目方案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第153期会议纪要,明确我局负责滇池流域范围内农业污染防治工作及农田径流方面的污染防治工作。分工明确后,根据会议纪要的要求,我局已完成了《滇池流域农田径流污染控制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已上报省农业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六处。
5.起草《*市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为加强我市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的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确保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市大中型沼气工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6.起草《*市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实施意见》(讨论稿)
随着农村能源户用沼气池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加强项目建后管理,确保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农村沼气管理办法(试行)》起草了《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实施意见》(讨论稿)。
7.建立*市农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
为进一步做好20*年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现场评价考核,认真对照20*年目标责任书的任务分解,准备相关材料,迎接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的考核。
根据《*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市2009年节能目标任务的通知》(昆节减办发〔2009〕5号)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将2009年市农业局节能目标任务进行分解。
8.编制《*市农业节能减排规划》
*是*的省会城市,也是*唯一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为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对现代农业的带动作用,*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打造成带动全省、辐射西南、沟通全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农产品信息流通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农业博览会展中心和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中心。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把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工程。目前*的农业发展正处于现代农业的初级阶段,充分认识到农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将目前单纯追求高产的农业增长模式逐步转变为农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增长模式,最终实现发展生态农业的目标,就是要在农业农村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农业节能减排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是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滇池水污染治理的需要。
9.编制完成《“十二五”*市农村能源规划》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为我市农村能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充满机遇和挑战。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我市“十二五”规划重点目标之一,是确保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实现“生态家园*计划”,实施农村能源与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我市农村能源建设以“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为方针,经过市级有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科学分析,提出了《*市2011——2015年农村能源建设发展规划》。
10.村容村貌整治工程
20*年省级下达我市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村51个,省级建设资金510万元(每村10万元),截止20*年11月底,省级建设资金已全部到位,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2009年5月,按照农业厅《关于上报20*年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和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总结的通知》(云农办经字〔2009〕91号),进行了检查总结。全市51个项目村共完成投资3453.21万元,除省级补助510万元外(每村补助10万元),引导投入资金2943.2万元,占总投资的85%;在3003.21万元拉动资金中,市、县、乡投入1007.68万元,占拉动经费的33.6%;社会资金624.39万元,占21%;群众自筹集资1311.15万元,占43.7%;群众累计投劳46739个。通过整治工程,项目村完成村庄道路硬化49346.21米,新建村庄道路22060.74米,支砌排灌沟渠12362.37米,安装人畜引水管道25189米,种植绿化树161604棵,绿化花草27635平方米,安装路灯247盏(其中,太阳能LED路灯40盏)、建设文化室67个2618.9平方米、公厕73座、垃圾收集点139个,项目村村容村貌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2009年,省级下达我市村容村貌项目村建议数50个,控制数60个。我市组织县区申报省级村容村貌项目57个,项目正在申报中。
11.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按照*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省农业组和*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市农业组已按照全国污染源普查办公室的有关要求完成了工作,数据上报及普查档案整理工作已通过省级质量验收,目前,现正在进行普查数据开发及撰写普查技术报告工作。
我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共涉及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及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源四个污染源,普查范围涉及14个县(市)区,127个乡镇,330个行政村。全市完成农业污染源普查对象22715个(其中:种植业污染源7229个、畜禽养殖污染源6464个、水产养殖污染源1694个、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污染源7328个)。
普查结果显示:
①滇池流域总氮总磷合计: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排放量2283.31吨,占全流域总排放量10130.01吨的22.54%,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染排放占77.46%,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染为主的格局没有变化。
②滇池流域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2.36%,主要是农村生活污水产生的15718.18吨,畜禽养殖业排放的8844.75吨COD基本上没有处理,而城市污水COD处理率达到(产生98038.02吨,去除83096.5吨)84.76%,相比之下,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
③滇池流域总氮的污染以工业及城镇生活为主,占总量的80%,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占20%;总磷的污染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占60%,工业和城镇生活占40%;化学需氧量(COD)由于城市污水去除率较高,农村污水几乎没有处理,农村生活比重占40%,农业生产占22%,工业和城镇生活占38%。农村生活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农业厅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上半年农村能源建设及农业环保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农民家庭经济收入与发达地区比差距较大,县区与县区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农民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增长不平衡,自筹能力低;二是国家投入不足,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影响沼气池的推广;三是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缺少发展后劲。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九届五次(扩大)会议提出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三化”化“三农”、“三化”带“三农”、“三化”服务“三农”的思路,“拼搏2009”,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下半年我处工作提出以下工作重点。
篇9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2015年建议提案关注重点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将办理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有效载体,切实履行部门职责,以办实事、求实效、抓落实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落实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办理工作的根本目标,着力重点解决好农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办理工作满意率,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15年,县农业委负责办理的人大代表建议5件、政协委员提案7件,涉及农业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是促进全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必须在规定时限内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好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任务,办理工作见面率、答复规范率、按期办结率、满意率达到100%。
三、时限步骤(2015年6月底前办理完毕)
(一)走访座谈(4月份)。承办单位、承办人与代表委员取得联系,开展走访,召开相关座谈会,真诚沟通,认真倾听代表、委员的意见和想法。
(二)调研落实(5月-6月)。抓住建议、提案反映的主要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属主办件应主动与协办单位联络,共同商讨解决方法;属协办件应自觉配合主办单位搞好调研,积极提供解决方案。
(三)初步答复(6月初)。各承办单位将撰写好的答复意见,经分管责任领导审定后报委办公室,由办公室修订后交主任审核并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召开办理工作见面会,携带办理意见征询意见表与代表、委员见面,征询意见,完善答复内容。
(四)网上公示公开(6月)。按县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要求,将办理内容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所办建议、提案内容落到实处。
(五)工作总结(6月底)。撰写高质量的办理工作总结,查找办理工作中的不足,并督促各类建议、提案办理落到实处。整理好相关材料档案,以备检查验收。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有以主任王振华任组长的农业委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詹德琴任副组长(常务),相关单位及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委办公室),负责办理工作方案制定、协调督促、办理配合及总结等工作。
篇10
2012年是我镇“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贯彻落实三明、市政府对农民增收的要求,推进我镇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以下方案。
总体目标
2011年农业人口923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0267元。2012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为12116元,比上年增加1848元,增长18.0%。
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指标:
1、稳定粮油种植面积1.59万亩(复种面积),大力推广农业“五新”技术,进行高产示范竟赛、推广再生稻栽培,确保粮油总产7227吨,增产50吨,增收13万元。
2、新增茶叶300亩,改良优化1000亩。增产15吨,新增产值60万元,增收30万元。
3、扩大蔬菜基地500亩,发展50亩大棚蔬菜种植,新增产值150万元,增收100万元。
4、毛竹林低改10000亩,新增产值300万元,增收160万元。
5、大力发展养殖业:(1)饲养家禽60万羽,除高山村外12个村每村培养养殖大户5户,户养1万羽,增收420万元;(2)新发展养兔大户4户,增养16000头,增收48万元。(3)新增泥鳅养殖合作社,增养泥鳅200万尾。年产值200万元,增收100万元。新增网箱4个增养10万斤鱼。增收20万元。
6、通过三明经济开发区贡川产业园区新建项目,吸纳农村劳动力5000人,其中本地农民300人计,增收864万元。
7、利用大儒商城30个店面投入使用,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二、三产业,新增个体工商户30户,经营增收150万元。
8、增加财产性收入,农户购买30个店面租金30万元。通过桃源春公司、爱玉果合作社等带动,加大土地扭转力度新增扭转面积1000亩,增收50万元。
主要措施
1、做好特色农业示范。建立五大农业种养示范基地:1000亩现代高效果蔬示范种植基地(建立30亩的蔬菜大棚、)1000亩高效竹林经营示范基地(毛竹林低改喷灌施肥,竹山便道整治,重点在龙岭村、井岗村),,1000亩沼液综合利用绿色茶生产基地,年出栏10万只高品质农家鸡山地竹林养鸡基地,年出栏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
2、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力促华融禽业、建成达产,支持融燕食品、鑫龙食品、金德茶叶、来福畜牧扩大生产或提升产品档次,扶持桃源春生态茶叶公司入驻贡川,培育新增2户三明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农业加工企业产值达到2.5亿元。
3、做响农业企业品牌。发挥华融禽业2008年全国水禽企业20强、“贡”省级著名商标和金德茶叶省级绿色商标的品牌效应,支持“桃源春”系列礼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争创三明、省级著名商标,维护好“竹神”牌商标在冬笋与笋干外销市场的美誉度,通过农业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贡川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4、培养核心致富带头人。加强对农村核心致富带头人的培训,提升核心致富带头人的综合经营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加大小额信贷投入,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核心致富带头人发展特色种养业、家庭小型加工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和其它小型创业项目,着力构建农户家庭收入超10万元产业村。年内计划培养科技带头人、核心致富农户带头人、农产品销售经纪人带头人8名核心致富带头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5、实施万亩高效竹林工程。引导竹农加强对7万亩竹山的管理,鼓励竹农兴建竹林机耕路、竹山喷(滴)灌设施,提高竹山基础建设水平,大力开展竹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新增1万亩高效竹林示范片,增加竹农收入。
6、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百村培训计划”,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完成1500人培训任务,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力争做到一户一就业,全年计划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300人。
7、发展农村新兴产业:发挥贡川水库水质优势,建设水面生态养殖基地和立体生态养殖基地;建立泥鳅无土高效繁殖育苗基地,扩宽农民增收渠道;依托华融禽业公司搬迁贡川优势、扶持养殖樱桃谷鸭,强化“公司+农户”运作,提高农民收入稳定性。依托来福畜牧有限公司,建立种养作物农业示范基地,建立猪-沼-菜生态种养标准模式。充,支持桃源春公司在龙大过坑发展金线莲种植基地,带动农户种植。实现年产金线莲5000万株以上。
8、激活农村财产性收入:成立农村产权管理机构,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平台,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证、农村多种经营权证、房产证的登记颁证工作,让农户利用产权证进行抵押贷款,盘活农村土地、房产等资产,搞活民间资本流通。
9、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田基本建设等资金630万元,在观成、集凤、延爽、岩下红安高标准建设农田1750亩龙大综合开发土地整理980亩,投入资金30万元,维修龙大、双峰集凤等村水渠7.5公里,改善灌溉面积。
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要切实把农民增收工作作为村两委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确保农民增收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制定工作方案。各村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工作要求、我镇主要工作指标及以上九项主要增收措施,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促进农民增收超万元的具体实施方案,把农民增收的主要目标任务及措施分解落实到村到户,目标任务要具体到增收项目、增收数额、人均增收金额,各村实施方案请于4月15日前报送镇新农办。
- 上一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 下一篇:制药工程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