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资源 概念 分类

1.引言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和体现,而课程资源是学校开设课程的前提与基础。高校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体育课程资源这一重要条件来支持。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这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思路。但目前因为我们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欠缺,而且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所以造成一方面体育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体育课程资源未被挖掘出来,不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引入实际的各级课程中,造成许多有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大学体育课程资源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2.课程资源和体育课程资源概念辨析

正确的分析源于清晰的概念。由于课程资源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理论界对此下的定义还不统一:顾明远先生在其编著的《教育大词典》中提出了与课程资源相类似的一个概念,即教育资源,指的是“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徐继存等对课程资源的定义是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又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范蔚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吴刚平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钟启泉教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也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通过以上对课程资源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课程资源是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2)课程资源的属性是一切可资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等的总和,即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

体育课程资源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国对体育课程资源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有关文献中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有影响的、较为规范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如: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编排、实施、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的总和,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石。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在整个体育课程的编制过程中,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所开发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还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体育教育目的的资源。这些概念是从不同的视角来描述的。依据课程资源概念的分析,结合体育课程的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形成体育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3.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

体育课程资源范围是宽泛的、多元的。下图是体育课程资源一种比较典型的分类。

课程资源分类图

3.1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和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

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凡是可能成为体育课程来源的知识。如体育理论知识,各种球类的技、战术,体育教学组织方法、练法,体育经验、体育活动方式与方法,各运动队合作意识、凝聚团队精神,情感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属于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具备的条件,它的特点是作用体育课程却并不是形成体育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国家工作行政人员、体育课程研究人员、体育教师、学校体育设施、周围的环境等,都属于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当然,把体育课程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更多的是为了说明方便,两者并没有绝对的界线。现实中的许多体育课程资源往往包含体育课程的素材,也包含体育课程的条件,比如操场、人力和环境等资源。

3.2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空间来源,可分为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和校外体育课程资源。

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包括:校内人力资源,比如体育教师、教学班级、学校体育代表队、班级内部和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等。校内体育设施、器材,如:体育馆、田径场、篮球场、体操房、体操架、钉鞋、各种球类等。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的价值观、锻炼行为等,社区的体育设施、体育比赛,整个社会中各种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无论是校内体育课程资源还是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对于体育课程的实施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他们在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校内体育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因此,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应该占据重要地位,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则更多的是起一种辅助作用。

3.3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物质属性,可分为物质性资源与非物质性资源。

物质性资源包括体育人力资源和体育物力资源。体育人力资源是指体育课程活动组织所拥有的劳动能量,包括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体育物力资源包括体育课程教材、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非物质性资源主要指体育从业人员的体育思想资源。如:国家和政府的体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体育管理人员的思想,体育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的体育思想、体育行为和体育价值观。

3.4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体育课程资源和隐性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显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体育课程资源,如体育教材、计算机网络,山、水、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以及社会中的实物、活动,等等。作为实实在在的实物物质,体育显性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便捷手段,相对易于开发和利用。而体育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体育课程资源,如:体育民族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师生关系,等等。与体育课程资源不同,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它们不能构成对体育课程教学的直接影响,所以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4.结语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多样性与特色性、价值潜在性与可开发性、功能多元性与可替代性和过程性与生成性等特点。体育课程资源不是机械地为体育课程目标服务的资源。它不仅是体育课程内容的资源,而且是产生体育课程目标,形成体育课程设计理念的资源。体育课程资源对体育课程活动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大胆实践才能不断创新,应紧紧围绕着满足学生体育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广泛进行开发和利用,实现课程改革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开发利用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2002,8.

[4]李艳萍.体育课程资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VOL30,(12).

[6]陈莉.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探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VOL27,(2).

[7]赵俊荣.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5,VOL9,(2).

[8]吴健,常生.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VOL22,(1).

[9]黄向平,唐远金.大学体育课程资源理论与实践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VOL21,(3).

篇2

关键词:新课改;青年体育教师;成长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所学知识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脱节,是由第八次课程改革与较为稳定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之间的反差而引起的。青年体育教师面对“脱节现象”和五花八门的新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保持理智的头脑。应坚持大学所学习的基础体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知识,领会“以学生为中心,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课改理念。在教学实践中,青年体育教师要根据学情和自身特长制订成长计划,通过日常教学、技能比赛、优质课比赛、科研工作等反复实践总结,融会贯通,找到解决“脱节现象”的方法。

一、从基础教学入手,制订成长计划

青年体育教师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制订自身合理的成长计划,确定每个阶段的成长目标。目标刚开始不要订得过高,要从教学的细节人手。例如:勤听课,注意老教师是如何在一堂课中控制教学进程的;熟悉所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理念,尽快融入新集体;了解本校和本地区体育教学特点,感受教育环境;对所教学生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方法和内容;学会制订各项教学工作计划,注意教案书写的规范性;自学新课程改革相关知识,撰写读书笔记。定期对成长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进步和不足之处,制订下一阶段成长计划。

二、积极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形成自我教学特色

1.在教学实践中锻炼教学技能,提高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大课间、课外活动、体育竞赛、课余训练、裁判工作等是体育教师的常项工作,青年体育教师要积极投入到这些教学实践活动中,不计报酬、乐于奉献,在教学实践中锻炼自身各项教学技能。青年体育教师要意识到组织管理能力是体育教学的生命,青年体育教师要在体育实践中着重培养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共青团工作、德育工作以及学校其他课外活动,青年体育教师也要积极参与,这是快速提高对学生综合组织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2.积极参加教师基本功大赛,保持健康体魄

健康的体魄是体育教师教学“生命力”的保障,是成为优秀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青年体育教师要克服惰性心理,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继续学习自身还未涉及到的体育项目,以丰富教学技能。教师基本功大赛,一是行政部门检验本地区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情况,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二是督促广大体育教师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体育教学“生命力”。青年体育教师要积极参赛,是展现自我才华,建立自信心的良好手段。

3.参加优质课大赛,提高教学素养

参加和观摩优质课大赛是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培养教学素养,使自身得到快速成长的捷径。优质课来源于日常教学课,但却高于日常教学课。优质课大赛是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形式进行展示、交流、探讨的平台之一。新课程改革就是通过各级、各类优质课大赛将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创新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形式进行展示,通过比赛进行交流、探讨,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青年体育教师观摩或参加优质课大赛,是学习新课改理念、锻炼新课改能力的有效途径。青年体育教师要积极参加优质课大赛,端正参赛动机,不要怕获不上奖而退缩,更不能为了评职称而盲目参赛。要本着锻炼自身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交流学习教学经验、建立自信的目的参加优质课比赛。

4.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撰写科研论文,是青年体育教师成长的另一重要手段。撰写体育科研论文或是进行专题性的科研课题研究,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的科学手段。青年体育教师要积极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善于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写论文,首先要勤于阅读。教育专著、新课改著作、体育报刊杂志、文学作品,大学时学习的教材也需要进行再阅读、再学习。其次,要善于捕捉论文的素材。体育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掘素材,要形成科研敏感。通过观摩公开课、培训、与他人交流、阅读资料等途径,都可以发现很不错的素材,对素材稍加整理就能确定论文的课题。另外,初写论文的体育教师要注意论文题目不要选择的过大、要注意文格式的规范性、语言的条理性等。

5.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形成自我教学特色

青年体育教师思维活跃,虽然缺乏教学经验,但只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自身和所教学生的特点,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同样能创造出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笔者自身在教学成长过程中不断学结教学经验,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如“多元化复合式教学模式”“初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发挥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催化’作用”。并把这些教学方法运用到优质课大赛上,总结成论文,获得了国家、省、市级奖。虽然只是一点成绩,但却建立了自信,形成了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特色。

三、综合能力的自我培养

幽默能力、处理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交流能力、学科间交互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是现阶段各学科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养。青年体育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会成为自身成长的“倍增器”。

参考文献:

篇3

大为改善。但是光吃的好、穿的暖、身体健康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还应在心理健康,技能能

力、社会适应力上也要健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这正是摆在体育工作者最当前的间题。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教委最新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宗旨在提高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提高对运动兴趣的培养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面对这一新的改变,就要求我们体育工作转换观念,改变思维方式,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来适应新标准的要求。

旧的教学大纲注重达标,每一位同学的五项必须达标。在达到某一标准后,才能毕业。全班不管怎样都练同一个内容,教师也根据这五项〔50M、立定跳远、铅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制定教学计划,一般都是固定模式,讲2一3节、练2节、然后考试,不及格的再练,补考。每个学期都得考,同学们从初一考到高三,但结果是初一不及格,直到高三也及不了格。加之大纲要求每学期必有跑、跳、投、而且都有严格的学时规定,老师教材选择也受到很大限制,上起课来,学生不愿听,老师的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 而为了能迅速让同学们达标,教师往往强迫其进行各种强化训练,没有注意到其是否对运动真有兴趣。其实要想达到发展各种耐力、速度、力量素质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进行各种规定米数、次数的练习。可以用一些变通的方法来进行锻炼。例如:中长跑,它的含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持续的运动,以达到锻炼的目的。我们教学时往往采用定距跑,定时跑练习。同学们都在练习,但每次运动质量保证不了,一节课练下来,出工不出力,效果很差,也达不到发展兴趣的目标,没有兴趣,他们毕业后也不会再练,更谈不上“终身体育”如果换一种形式,不绕圈跑,教师可以带队在校园里绕跑,可以穿过车棚,绕树,围绕各种建筑物进行跑,也可以改变速度,以此类推。其间教师边跑边讲解,发展同学们的想像力,我们跑到那里,各种地名;根据建筑物的形态来编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词。比如跑到锅炉房,教师可以指着烟囱,我们正经过东方明珠;到了绿化带,我们经过原始森林,到了沙坑,我们正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也可以让学生们发挥想像力。这样同学们在奔跑中兴趣很高。同样可以发展耐力,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在短跑练习中,教师也可以多改变形式,不一定非要进行30M一3组,50M一2组的直线跑,可

以在发展学生速度的同时,溶人一些灵敏性练习。例如:利用球类课上的器材,将球摆成各种图形,同学们绕球快速跑。以各种静止或运动状态转人快速跑。这样把枯燥的练习加人一些灵活因素,培养同学们在快速跑中的乐趣。

游戏是提高身体各机能协调发展,培养兴趣的最好手段,而且可以加强同学们集体精神,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高社会适应力。教师在体育课上多溶人一些游戏练习:可以根据场地大小进行一些追人,大、小渔网,追拍,分小组追人,或拍人身体的某一部分等。另外,游戏的激烈程度,决定着锻炼效果。我们可以把小学的一些游戏也搬人中学,让他们重新回味。由于身体上的变化,男女同学身体素质提高很多,所以,把握起游戏也更熟练。同时激烈程度会明显提高。例如:老鹰抓小鸡,同样是男女同学不论初、高中,三分钟下来,各个都出汗了,而且很高兴。打沙包:男女同学的力量、速度都提高了,他们动作自如,比赛很激烈。另外,在比赛的基础上,还的精神需求,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希望被社会承认,人是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的,而工会工作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所以无论何种性质的企业,都离不开工会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员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思想工作也是一种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人的思想是比较活跃的,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有些不良思想势必会带进来,冲击人们的思维,在没有辨别方向的情况下有可能做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举动。可见,在民营企业中,如何把广大员工思想凝聚起来,统一到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上,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正是工会工作的一大优势。

5转变机构是保障

国有企业政工系统机构设置过细,专职人员过多,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也不是很好。人多往往会产生意见分歧,难以形成合力。一项工作一个人干,会很好的完成,但由多个人去干便会产生摩擦,结果是效率低下。所以民营企业工会组织机构设置要合理,人员安排要精干,可以相关交叉工作,部门合并,工作范围拓展为一专多职,这样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符合民营企业人员机构少,“一个萝卜一处坑”的人员配备特征。在各部门、各单位从事工会工作者一律兼职化,这样便于开展工作,避免过去推诱扯皮现象。另外,民营企业部门人员少,要灵活设置工会组织,但一定要覆盖全面不可留有空白点;还要落实好工作抓手,从而推动基层工会工作正常开展。

6转变方法是手段

国有企业党务工作方法一般以命令、检查为主;民营企业的特点是人员少,业务相对繁忙,工作时间安排紧,所以这种方法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形成抵触情绪,这时就要转变成以调查、督导、宣传为主,从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入手,让他们感觉到工会组织的温暖,树立好工会组织的形象和优良作风。

篇4

关键词:课程改革;体育教师;教学观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22-02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中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以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完善应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径。

一、中职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体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良好途径,应把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终身健体意识为目的,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中职体育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与普通教育有所差异,主要是以培养中等技术从业人员这一职业教育目标。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适应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术技能,还应具备身心全面发展的健康体魄和适应职业发展变化所需要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中职学生从成长阶段看正处于体格、体能快速增长时期,而中职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对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无论是身体健康素质还是健康心理的培育都有着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价值。因此,如何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意识,转变教学理念,切实将新课程标准落实在体育教学中就成为了中职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传统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存在的主要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容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培养。教学行为强迫性特点突出,教师的讲授着重于动作的解决,学生往往迫于外部压力而学习,而忽视了过程中的情感和学习活动内在发展,从而形成师生间演绎出一幕幕“你教、我学”、“你不教、我不学”等强制关系,使得学生内心对学习产生厌倦的现象。一般而言,传统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弊端。

1.教学观念滞后。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仍旧沿用应试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的中心落在注重学生成绩,对考试项目内容以外的体育内容缺乏应有的关注,只重视体育教学的短期效果,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全面发展。如过多的注重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授和应试,忽视了全体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等。

2.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方法上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技术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调,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主体作用重视不够,这种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体育教学与中职教育特点结合不够。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教育目标决定了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也应体现和结合这种特殊性。而当前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没有结合中职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在教学内容选择、组织形式等方面与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不利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和体育素养的培养。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要转变。由原来的“指挥学生”变成“引导学生”,由“灌输式,被动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向转变。将终身体育作为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方向。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应该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促进外因迅速转化为内因,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为此,教师要善于疏导。妨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用疏导的方法使那些妨碍学生积极参加体育的不利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只有通过耐心的疏导,以理服人,才能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体育教学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中职学校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要通过体育这一途径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中职体育教学的内容应结合中职学校的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结合职业特点选择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不同专业类别结合起来。如根据中职不同专业特点将职业工作特点中结合站立为主型、文秘型、制造业职业型、以户外活动为主型等进行。在不同专业的体育教学内容中结合职业特点进行针对性选择,如针对以站立为主要特点的宾馆服务、礼仪等专业特点,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加强对学生下肢力量与耐力的针对练习,课重点选择各类跑、体操、跳跃等体育教学内容。而针对文秘、财会等伏案型为主的专业特点,可以适宜选择基本体操、球类等项目。对制造业等职业特点的机电、机械、服装等专业学生可强化对手腕、上肢灵活性等,应在内容方面多选择乒乓球、羽毛球、篮排球等内容。有着户外活动职业特点的如导游、营销等专业可在体育教学内容上重点发展学生的体力、耐力,长跑、大球类、越野跑等体育内容更为合适。

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手段具有再现、重复功能,而且速度可以任意调整,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某个动作技术的全过程,从而可以完整、准确地建立动作技术概念,同时,电化教学也可以对动作技术的重点,进行多次强化,多次演示,使学生便于把握动作技术的重点和关键。比如在讲解跑步大小腿折叠概念时,理论上学生听的就没有理性的认识,掌握起来就很困难,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将运动员跑步的动作放慢桢频,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有助于他们掌握动作要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生动地向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教育,提高学生体育文化修养,避免了老师抽象讲解,枯燥阐述。这样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4.拓展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终身体育直接兴趣的培养,有赖于对体育活动愉悦身心和取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而终身体育间接兴趣的培养,可以和体育意识的培养相结合起来。课余体育活动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课余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独到的作用。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形式和方法来满足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此外,学生体育特长的形成与保持也依赖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不断强化、巩固和提高。此外,课余体育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基本知识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因此,课余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2]郭红.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43.

[3]李小平.学校社会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1、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概念

1.1、课程的历史变革与众家之观点

关于“体育课程”这一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是什么是“体育课程”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为了探明这一问题,理清体育课程的来龙去脉,首先看看教育理论界对课程概念的种种说法。纵观教育史料,“课程”这一术语在我国最早出现,是在唐代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中。“教护课程,必君子之,乃依法制也”。之后南宋朱熹的《朱子全书,论学》之中也我国教学论的观点认为,“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教育学观点认为,“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的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论的观点认为,“课程的本质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或组成的用于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这种观点包含了教育的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我国的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为一种载体而把作为观念形态的教学内容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这一观点概括明了,为我们探讨体育课程的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倾向于这一观点。从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看,探讨课程概念定义的前提要求是,课程的内涵必须大于教学,而小于学校教育,并且正确地认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课程应该规定教育者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经历哪一学段达到何种程度。

1.2、什么是体育课程

根据以上教育理论界对课程概念的研究成果和对课程概念定义的基本要求,以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课程的范畴为认识对象,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可由学生选择的,被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基本素质、能力、体质健康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它的特点是具有计划性和方案性,它对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锻炼形式提供方案。从课程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它属于狭义的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本质关系以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针对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的表现形式和本体功能特点,体育课程的本质是向学生传承人类优秀的体育文化。体育课程的各成分、内容和要素,在符合体育教学规律和原则前提下,通过科学的实施,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体育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所产生的作用就是体育课程的本质。这是体育课程本质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本质特点。什么是体育教学的本质?从现行的体育教学形态特征和功能特点出发,经研究认为,体育教学的本质是指体育教学内容要素经过科学的优化组合,在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要求下,通过师生双方互动的教与学活动过程,学生获得一定体育文化知识、技术技能、方法和原理,为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形成一定的体育思想、行为和意识等方面产生的特定作用,并达到特定的、明确和具体的体育教学目标就是体育教学的本质。体育课程的本质则说明对学生的主体发展,从总体上产生什么样作用的宏观问题。而体育教学的本质则说明对学生产生哪些具体的作用,并要求达到哪些具体特定目标的微观问题。

2、体育潜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体育潜在课程是近几年来体育教学领域普遍所关注的问题。体育潜在课程是渗透在体育正式课程和教学活动过程、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这些问题即是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也是体育课程和体育课堂教学研究的新课题。体育潜在课程也属课程的范畴,但它是非正式课程,所以在课程的编制中它没有正式的内容,只是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中以要求的形式提出的。如思想、道德、行为、品质、情感、意识和精神等方面的要求。这种要求在特定的、具体的体育教学中被列为一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对象特点和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社会人文素质诸方面逐渐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潜在课程与显课程的功能来看,两者相互弥补,相互促进,通过两者很好地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体育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这就是潜在课程的正向功能。潜在课程也有负向功能,一般是由于受外部因素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而产生波动,这些因素与教师原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时,潜在课程因素与显课程因素相互间会产生矛盾或制约作用,甚至会产生不良的结果。所以,现代体育教学中,对潜在课程因素进行科学设计和正确引导,有效地增大它的正向功能,缩和排除负向功能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体育教学是对课程具体实施的实践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潜在课程的基本要求,根据特定的教材、学生和教学环境等特点,通过一定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启发、教育和培养学生,积极地挖掘和增大潜在课程因素的正向功能,提高体育教学效率、质量和水平。这方面的内容包括:提高学生对体育价值观的认识水准、不同课程内容的兴趣程度、认识程度、身心的投入程度、身心的体验程度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互帮互学的行为品质、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主动学习和锻炼的思想行为意识、以健康的心态对成功与失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自身健康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这些功能只有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合一起才能得以实现。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时某些潜在课程因素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时,学生很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甚至消极对抗的行为方式,这时要求教师即时进行启发、诱导、教育学生,化解和消除心理上的障碍,稳定思想和情绪,使他们全身心尽快投入到教学之中。从潜在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现代体育教学中,潜在课程的因素与体育教学目标相一致时,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兴趣浓、积极性高、主动参与的意识强、师生关系和谐、身心投入的程度高等。反之则低。因此,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科学的设计、组织和运用好潜在课程因素,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自然和社会双重性教育的目的,才能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综合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目标。

3、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工作的关系

篇6

关键词:体育课程目标;分类;内涵;意义;结构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102-03

体育课程目标的分类,一方面可以促进与体育课程目标有关的知识的沟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不同体育课程目标分类彼此间关系的了解,在实际运用方面还有助于通盘了解设计、开发的体育课程是否具有周延、均衡、适切的课程目标。

从科学性的角度来讲,体育课程目标的分类系统应该提出一整套范畴,范畴与范畴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且整个范畴体系必须能够涵盖所有体育教育的可能性。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是指示性的,其功能并不在于建立泾渭分明的界线,而是基于一定的逻辑层面,提供体育课程实施的焦点与重点,以指导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开发。

将体育课程目标分门别类,分列成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目标,它们反映了我们所重视的人类经验的某些面向。在教育学上,课程目标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指引教师以不同的教学途径来达致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知识的目标意谓着教学方法上的表现,技能的目标则需要学习者的实践。评量的形式通常也会随着课程目标的不同而改变,如:达标、技评等测验方法通常是用来评量可预测的、结果性目标,但用它来评量学习态度的改变却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对体育课程设计者来说,要想真正将体育课程目标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核心,使得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组织形式的选定等,都围绕体育课程目标来进行,并使之有效实现,那么,就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目标的存在,尽可能地对其予以统筹安排。如果仅仅看到成文的、外显的、理想的、结果性的、可测的体育课程目标,而没有看到相反的其他类型,就有可能影响自己所倡导的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

1不同向度的体育课程目标分类

既然体育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发展目标体系,由一系列目标所构成,那么,这一系列目标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团体、不同的课程学者和教师,依据各自的不同的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观点,从学生、社会、学科的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课程目标及其分类方法。如果没有一个简约、明晰的课程目标分类框架适用于体育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专家、教师、学生之间就很难进行彼此之间的对话和经验的沟通。在此,我们从目标的表达形式、垂直分类、水平分类三个方面构筑一个体育课程目标分类的分析框架,以表征我们对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整体结构的理解。

1.1不同表达形式的体育课程目标分类由于人们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社会需求的重点以及知识的性质和价值的看法有差异,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也不同,基于不同的教育哲学、价值理念、教育理论,会形成不同形式的体育课程目标。

施良方教授将课程目标归为三种取向: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表现性目标。这里所讲的“取向”,施教授把它理解为课程目标所采用的表达形式,而不是指目标的实质内容。[1]行为目标是以行为方式来陈述的目标。展开性目的关注的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如果说行为目标关注的是结果,那么展开性目标注重的是过程。表现性目标也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但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

基于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H.Schubert)的见解,张华将典型的课程目标取向归结为四种:[2]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这些宗旨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这种目标的特点是把一般教育宗旨与课程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运用于所有教育实践。其它的三种目标与施良方教授的分类观点相同。

这四种取向,有宝华则直接把它们称为课程目标的表征形式。[3]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达形式也可依次分类。

1.2垂直向度的体育课程目标分类垂直向度上的体育课程目标具有层次性、线性、累积性的特点,包含了特殊性的至一般性的、切近的至高远的、现实的至理想的一系列目标。这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层次性并不是界线分明、可以明确地划分的,而是连续的,“淡入”、“淡出”的。

从体育课程目标本身的层次来看,可分为:课程总目标(课程标准)、水平目标(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体育课程目标如此按层级排列,像一个金字塔。顶层目标是抽象的、整体的、普遍性的目标。底层目标是具体的、分化的、特殊的课程目标,数目繁多。底层目标逐步达成之后,课程总目标也就得以达成。

从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者来看,可分为:国家提出的课程目标、地方提出的课程目标、学校提出的课程目标、个人提出的课程目标。国家、地方、学校提出的课程目标,是在相应的体育实践中必须加以实施的,通常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当体育课程开发遵循审议制度时,这些课程目标的制定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个人提出的课程目标,是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等个人的课程目标,它们有时也可以转变为国家、地方、学校提出的课程目标,但在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对体育实践产生约束力。

从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否(实施)来看,可分为:理想的课程目标、实际的课程目标。这是一组与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对应的课程目标,这两类课程目标有时是统一的,当理想的课程目标得到课程实施者(体育教师、学生)的认同时,表现为实际的课程目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间是不统一的,尤其是当理想的课程目标借以形成的教育哲学、价值理念、教育理论得不到课程实施者的理解、把握时,两者的差异颇大,有时甚至是对立的。而且,体育实践的丰富性、复杂性,也使实际的课程目标在包容的内容上远远大于理想的课程目标。

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角度来看,体育课程目标可分为:发展性目标(指对少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的目标)、基础性目标(指课程标准的底线,大部分学生都能达成的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总得有一个基本要求,这就是“课程的最低标准”。它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否则难以保证学校体育质量。基础性课程目标就是这根课程标准的底线,是对每一个学生完成体育课程学习后的基本要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以这个最低标准为基础而展开的。当然,课程的最低标准不易过高,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都容易达到的。发展性课程目标则是在教育公平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原则下提出的,对少部分已达到基础性目标,学有余力,并对体育感兴趣、有需求的学生提出的课程目标。

1.3水平向度的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水平向度上的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是就某一层次的所有课程目标,依其领域的异同加以分类,以作为体育课程设计和开发的依据,其各目标领域之间没有先后层次关系。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中,按照体育学习内容性质的差异,将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目标。

有学者将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身体发展领域(又分无病、健康两个层次)、认知领域(又分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动作技能领域(又分体验、模仿、组合、熟练四个层次)、情感领域(又分接受、兴趣、态度三个层次)。[4]其实这些都是基于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加涅的五种学习结果分类理论、霍恩斯坦的四种领域分类观点,加上促进身体发展这一体育基本功能提出的分类方法。

其实,就课程目标分类,课程领域的许多学者提出了他们的观点,值得我们划分水平向度体育课程目标时借鉴。波斯纳等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课程目标分为:[5]心理运动-知觉技能、认知(智力)技能、情感(情感技能和情感智力)、认知。其中“心理运动-知觉技能”(大致指说话和身体技能),“认知技能”(智力技能)和“情感技能”可归为“技能”类目;“认知”(概念化的知识)和“情感智力”组成“理解力”类目;“情感智力”和“情感技能”又可以在“情感”这顶帽子下组成一组。

蔡斯(Zais)等人将课程目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学习:[6]事实、技能、态度。所谓事实,包含了许多讯息,如资料、意见、概念等;所谓技能,系指能够表现或实行,如阅读、写作、表演、运动、语言沟通、批判地思考等;所谓态度,则指对于各种刺激来源的倾向或感受,如喜好、趣味、需要等。

龙渠(Rowntree)将课程目标分为三大类:[7]求生技巧目标、方法目标、内容目标。求生技巧目标来源于对社会未来需求的期望,包括认知的、情性的、动作的求生技巧目标;方法目标系指各个学科专门的探究模式和求知方式;内容目标系指学生在其学科领域内须能认识和解释构成学科实质内容的概念、通则和原则。

崔允教授在解释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套国家课程标准时,将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目标领域:[8]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述各目标领域之间的界线是否如此清晰、还是相互渗透的?还有待于更深入地研究。但所有这些领域目标,又有可预期的目标(结果性目标)和不可预期的目标(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之分,其学习结果又有可测的目标和不可测目标之别。进而,从体育课程目标的表现形态来看,上述这些成文的、明确表述出来的目标可称为外显的课程目标,体育课程目标还应考虑那些未成文的、“缄默”的、未表述出来的内隐的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分类结构模型

从以上对体育课程目标分类理论(观点)的分析可知,如果我们从单个视角去认识体育课程目标,总是看不到它侧面和背面的事实。基于分析逻辑基础之上(分析思维以后),我们从整体性思维的角度出发,以体育课程目标的垂直向度分类、水平向度分类及其表达形式三个维度来理解体育课程目标的整体结构,建立了一个体育课程目标分类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用这样的整体性目标分类结构模型去分析体育课程目标,才能使我们确定的体育课程目标符合周延性、连贯性、层次性、多维性、均衡性、清晰性与可行性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所做的分析,所构建的整体结构模型,是在理论层面上的研究,若要证实其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待于实践层面的进一步深入具体地研究。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3-86.

[2] W.H.Schubert(1986),Curriculum: Perspective ,Paradigm ,andPossibility,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pp.l90-l95.转引自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53-181.

[3] 有宝华,著.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3-124.

[4] 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4.

[5] 乔治・J・波斯纳,艾伦・N・鲁德尼茨基著,赵中建等译.学程设计:教师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7.

[6] R.S.Zais,Curriculum: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N.Y.:Harper & Row,1976.转引自黄政杰著.《课程设计》[M].台湾东华书局,1991:193.

篇7

摘 要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对昆明市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分析,对昆明市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的概况、特征和课程开发价值进行概括,结合昆明市少数民族地^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昆明 少数民族地区 体育课程资源

“阳光体育”的提出与实施,要求各地区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民族地区有效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各种体育活动。重视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促进昆明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资源的发展,从而推动昆明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加快体育公共服务的公平化,加快教育公平。

一、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体育课程资源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认识,但也有学者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陈连珍在《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开发机理研究》对体育课程资源概念定义如下:“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整个体育课程的编制过程中,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所开发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二、昆明市少数民族体育资源

昆明形成村落的少数民族有彝、回、白、苗、傈傈、壮、傣、哈尼等。昆明地区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独特的体育项目。如彝族的摔跤、磨秋、蹲斗;回族的木球、方琪、拔腰;白族的跳花盆、打胀鼓;苗族的摔跤、踢脚架、射弩、吹枪、爬花杆、打陀螺;壮族的抢花炮、抛绣球、上刀山、武术;傣族的武术、丢包、斗鸡;哈尼族的打秋千、摔跤、赛球、踩高跷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对缺乏,要满足当地学生的体育需求就必须要补充现有的体育资源。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有着自己的历史,同时也拥有了自己丰富的体育资源。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资源,将民间体育项目引进学校体育课程既是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弘扬,也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民族民间项目从体育的角度了解各民族的悠久文化历史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选择终身体育习惯,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四、昆明市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昆明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经常对少数民族地区现有体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他们对课程标准有正确认识。利用岗前培训、学历后教育,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不断的更新知识体系。

2.鼓励有特长的老师和学生积极组织课外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对于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学生,应创造机会和条件使他们的体育特长得以展现。如让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兼带体育课,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等,促进民族地区民族民间体育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3.完善学校体育的组织机构。建立学校领导组织管理、体育教师负责、班主任和校医配合,创造机会和条件利用他们工作特点。请班主任担任校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员,经常聘请社会体育指导员去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体育讲座,与体育教师共同组织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等。

(二)昆明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素材资源的开发

1.改造现有的运动项目。教师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改造现有的运动项目,通过简化规则、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出新的体育课程内容。

2.挖掘昆明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引用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昆明市有着丰富的体育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要充分重视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发挥体育教师以及民族民间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引进新兴的体育项目,促进本地区体育的均衡发展。

(三)昆明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自然资源的开发

昆明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地质地貌成为了民族民间体育最好的授课天然教学场地,教师可以根据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的筛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利用大自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活动,充分利用这些绿色资源。

(四)昆明市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昆明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偏僻山区学校体育教学场地设施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师更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在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制作简易器材,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利用价值等方面,从而使物尽其用。

(五)昆明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条件落后,信息闭塞,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受到了限制。条件好的地区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等获取体育信息,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以及体育相关节目,使教师不断获取新兴知识,更新课程内容,及时理解最新的体育理论,使理论不断的与现实教学相结合。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合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开展好现有的竞技体育项目。

(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体育组织管理结构,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三)利用现代手段把民族民间体育运用于体育教学中。

(四)保护和挖掘民族民间体育资源。

(五)积极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

参考文献:

篇8

一、不断渗透“阳光体育”运动观念,激发学生体育锻炼意识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学生们渗透阳光体育的概念,让他们真正的了解到什么是阳光体育,怎么样的锻炼才能是阳光体育,阳光体育有什么样的好处。现代的初中生普遍的不喜欢上体育课程,一方面他们认为初中的体育课形式单一,没有什么好玩的,所以本能上就厌烦上体育课。另一方面,现代的体育课有着它本身的限制,内容不丰富,尤其是在初中,学生们可以学习的也是少之又少,初中的体育不像大学中那样丰富多彩,而且非常的无聊。但是初中的体育又是一门必修课程,有着它本身自己的作用和意义。那怎样才能让初中学喜欢上体育、喜欢上锻炼呢?那就要我们时时刻刻去普及阳光体育的概念,通过在体育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向同学们展现阳光体育的活力,让阳光体育在每一个初中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让学生们真正的喜欢上体育,让同学们真正的在体育中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和技巧,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体育课程排解自己学习上的生活压力,例如,在平常的课程中老师可以向同学们讲解一个正常的初中生围着橡胶跑道跑上一圈人体的菲能收张多少次,能产生多少的乳酸。一些女孩子喜欢减肥,教师可以向她们讲述长跑能锻炼肌肉,消耗人体的卡路里,对减肥非常有帮助。一些男孩子喜欢健身,教师可以给他们讲述通过体育锻炼就算不去健身房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肌肉,让自己有一个完美的线条。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们的心中就形成一种潜意识,这样就会对阳光体育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激发起他们锻炼的潜意识。这样对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采取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体育课堂愉悦性

针对初中生认为体育课程太过于无聊,上体育课提不起什么兴趣。现在就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调整,采取一个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激起同学们的上课热情。老师可以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先做一个小游戏,提高课堂的活跃型。比如,在体育课上老师可以先进行简单的分组,然后集体玩一次萝卜蹲的游戏。做错了的人,男生就做俯卧撑,女生就做蹲起。这样的游戏不仅简单有趣而且特别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上课热情,而且在惩罚的过程中还起到了做准备活动的作用。做一个简单的小游戏,不仅可以向同学们灌输阳光体育的理念,还可以让同学们真正的投入到课堂中去,阳光体育的宗旨和观念也就得到了贯彻和施行。通过这样同学们可以快乐的进行体育锻炼,强健自己的体魄,同时对自己的日后学习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开展灵活多变的体育活动,增强课外体育锻炼效果

贯彻阳光体育的理念单单是靠体育课堂上的讲述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初中的体育课课程少,而且时间一般都比较的短,单单靠课堂可能是微不足道。这就要求学校多组织一些游戏的体育竞技来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运动的信心

老师是同学的朋友,在体育锻炼中更是如此。老师是体育锻炼的榜样,所以说老师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发挥出模范的作用。不管是在体育课程还是一些其他的课程,都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仔细耐心的对待每一位同学,不能有丝毫的偏心和厌烦的感觉。把阳光体育引进到课堂中去,耐心讲述,细心的引导,相信通过这样阳光体育的观念会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心中。在平时,学生还可以和自己的老师组队,共同的竞技,共同的提高。老师还要在体育课程中给学生一些适当的鼓励,肯定他们的成就,在他们取得的成绩不是很好的也要耐心的疏导和指引。总之,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当时刻坚持阳光体育的概念,细心引导同学们贯彻阳光体育的概念,让他们在快乐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成长。本着对自己负责的观念,把运动进行到底,把阳光体育进行到底。强健自己的体魄,磨砺自己的意志,让自己茁壮成长。

作者:张勇峰 单位:江西省余干县邓墩学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合作;体育;教学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体育课程一直是以教师为主置带领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围着教师的教学任务来完成体育课程,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新课改教学模式。学生缺乏主动性,对于体育课的误解,学生没有作为主体来自我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和体育课的真实价值,新课改的提出就是要让教师改革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程中,体现体育课程的真实价值。

一、合作学习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学方式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没有全面的关于体育合作学习的理解和定义,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理念还有合

作学习的本质概念可以作为体育合作学习方法的基础核心内容来探索。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体育教学目标改进方法带入课堂,为合作学习提供前提和基础,把握合理的合作分组,让学生和其他科目的合作学习一样,在体育课程中适应同样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强调学生的互助能力和责任心,对于学生的进步和考验是巨大的,在教学任务中通过合作学习完成,让学生对小组合作做出自我评价,同时教师也要做出鼓励和提醒,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逐渐适应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提升了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育技能的掌握能力,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同时加以竞争和拼搏,对于学生体育学习的受益是巨大的。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合作学习也加强了学生对于人际关系的维护,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自身为主体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合作学习对于高中体育课程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中的研究方法和设计理念

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中大多教学任务是可以让学生以团队形式来完成的,学生在对待教师教学任务的同时,要考虑如何以团队的形式完成任务,教师的任务设计需要合理,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分配任务和设计任务完成方式的同时要明白学生自身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具有良好的态度和热情,教师不仅仅要考虑任务完成与否,还要时刻关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是如何配合协调的。教师在任务的设计中要运用多样化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不会感觉无聊枯燥,对体育课程逐渐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在协调学生团体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相互之间产生依赖和信任,让学生以团体为中心去参与整个体育课程,在学习中逐渐掌握体育技能和合作学习带来的责任感及合作能力。

体育教师要摒弃过去的教师定位和概念,适应新课改的条件和背景,做好教师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自主地通过合作学习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去。教师在教学中要全方位把握整个课程的核心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适当地让合作学习正确地融入高中体育学习中去。高中体育学习的真实价值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学,通过教学来让学生全方面发展才是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中体育课程,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共同创新、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来开辟新的教学模式道路。

参考文献:

[1]邓征军.新课改视角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3).

篇10

【关键词】体育课程; 教学理念; 内涵【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90-02

体育学界对教育整体的改革动向关注有加。大至意识形态,中至价值理念,小至模式方法,教育范畴中有什么,体育理念中就有什么。如教育层面上有健康第一、终身教育和情感教学,体育层面上就会跟着出现体育与健康、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等。客观上,体育是教育整体的一部分,部分与整体间有着内在的关联。从系统论的角度上说,要素应接受系统的律令。主观上,就体育教学的理论建构而言,在原理或方法的层面上,的确与其它各学科有许多共通或相似之处。

然而,在理论界,由于缺乏对教育规律作认知上的转换,往往在没有找到体育教学领域殊之解的情况下,用一般规律替代特殊规律,用大概念套小概念。在实践界,由于思维上的因果论或单一线性,以及操作上从众行为,使“体质论”、“全面说”、“快乐风”、“终身观”、“健康论”,不经意间就流行一时。时至今日,“说课风”已席卷到乡镇中小学,选项热已波及高中等校园。勿庸置疑,这是理论繁荣与实践进步的一个标志。不过,对一阵阵的热潮作历史的冷静的思考,我们不难想见,许多“说法”经不起推敲,很多“做法”经不起检验。因此,需要对当今流行的体育教学理念作不断的追问,以期梳理困顿,解开迷团,使体育教学的改革走向深入。

1体育素养是素质教育的特殊解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它的真义在于:(1)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全体性);(2)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全面性);(3)主张合理的个性发展(主体性);(4)保证人最基本的身心质量(基础性)。依照素质教育的实质与社会对国民的素质要求,在体育学科中可解读为:身体素质+深层素质的可能领域=体育素养。

如果对素质教育的指令,在体育课程与教学中仅仅解读为发展身体素质,以为体育课就是锻炼课,那么,就违背了主体性与全面性;如果以人格、道德、角色等深层素质作为体育课追求的主要目标,那么,就背离了基础性。因此,只有用“体育素养”才能反映素质教育思想的真实内涵。体育素养除了能涵盖身体素质(体能),同时还兼容了技能,以及健身、强身与养生的志趣和能力。我认为,任何一种素质,总是以外显为能力的方式被人们所感知,素质教育的理念,可以通过能力的框定及其培养得以贯彻。体育素养作为素质教育思想在体育课程与教学中的特殊解,这是理论上的一种创新。这种创新能拓宽人们的视野,认清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这是因为:(1)体育课程内容的主体是运动动作,学生学习的是身体练习,发展体能和技能,是应该的和必须的;(2)体育教学的社会学特点是学生不会成为“孤独的个体”,体育课堂的“社会场力”可以发展学生角色素质;(3)体育教学组织中的“竞赛性事件”,能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体验理想的道德生活——分享与共承,完成人格与道德品性的提升。

2“健康第一”是体育教学的第一原则

众所周知,个体与群体的健康状况,与先天的生物性遗传、后天的居住环境(天然与人造)、医疗保健设施等客观条件相联,更与主要的饮食营养、作息习惯、工作性质、休闲内容等生活方式相关。健康的概念,是一个不断生成与发展的概念,除了只指身体上的良好状态,还指心理社会方面的完善圆满。也就是说,健康的内涵不断地在扩大,它的外延就越来越小,以至于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都处在亚健康与不健康状态之中。“健康第一”,作为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政治导向,不单是指学校体育,而是意味着对整个教育工作的价值追求。一个个体的健康事牵众因,一个群体的健康更有赖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体育活动健身、娱乐、社交功能,仅仅是影响健康诸多因子中的一个小指标,只不过这一指标,对高营养、低体力的阶层来说,对有过剩精力的青少年和病愈康复中的人群来说,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因它的可操作性,为健康事业实现其中的那份贡献率。作为体育界的同仁,我们不能高估这份贡献率,而把健身功能作为体育课程与教学其存在的唯一理由。

2.1竞技运动作为体育文化的主流,同时也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如果无视它的精神陶冶价值,而把它仅仅是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作为健康的工具,那么,我们至少要付出以下代价:(1)体育教学无力担纲竞技文化传承的任务;(2)体育教学失去重大的育人功能;(3)体育教学了将来公民体育生活方式的繁荣。

2.2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子系统。如果我们把对教育系统的普适价值(健康促进),作为体育系统价值追求的全部,就是“大盖帽”套在“小脑袋”上,就会遮住体育人的“眼睛”,就是母系统的大概念压在子系统的小概念上,让子系统无力承受并失去自身的主体个性,从而会失去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特殊性与本体价值。所以体育课程与教学,只是体育谋求健身育心绩效的一项奠基工程,而不是“健康”大厦的本身。

2.3“健康第一”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只能作为其中的一项教学原则,而不是教学的目标。体育教学只有与课外及校外的体育锻炼、业余竞赛相结合,才能有这份贡献的合成。体育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教师传授体育文化,学生学习体育内容,理解“健身原理”,体验“运动精神”,而“健康”只是它的衍生功能与累积效应。所以“健康第一”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学的第一目标就是健康。为了真正实现“健康第一”,体育教学的第一目标就是技术教学,为“技术健身”奠基。而技术只不过是一套提高技能的身体练习或动作方式,这一动作方式对运动项目而言是最合理与科学的,学习(练习)这一“身体动作”,有助于学生对项目本身的欣赏;建构多套“动作方式”,在健康动机的驱动下,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健身样式;另外,学生只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才能受运动项目的吸引,完成娱乐、社交、自我实现的期待。我们不能认为一讲运动技术,就将其认作为“竞技化、成人化”,运动技术本身没罪,问题在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水平和教学评价;在于学生对体育课认知上的偏差,在于学术界对竞技、体育等术语不对等指谓的误解。试想,如果打网球时捡球比击球的时间长,打篮球接球如抓鱼,打乒乓球每打必输,那么谁还会对其情有独钟,与其终身为伴呢?

2.4把体育教学作为是体质教育或健身活动,是认知的狭窄;把体育课上成锻炼课是操作上的“工具理性”。把体育从“工具”皈依为“玩具”,珍视它的本原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当今有识之士内心的呼唤。如果把“体育”放在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图式中,放在小康社会的社区时空中,那么,就比较容易对当今的国家体育课标与教学理念有更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对“体育教学”就会有合理的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定位平衡。在“健康”观念的关照下,千万不要忘记体育教学的内在规定性,失去自我而“舍本求末”。

体育教学只有不违背健康原则,注重足下的使命,才能为“健康第一”的终极关怀找到助力的支点。

3 “终身体育能力”不等于“终身体育锻炼”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王则珊教授曾专门著书立说,并以它使名;毛振明博士竭力推崇日本的“终身体育”思潮——生涯体育;陈琦博士用它作为学位论文的立论。在体育学术界,“终身体育”的思潮已翻滚了十余年。而今,“终身体育”对业内人士而言,像是一个不证自明的概念,并从终生终身体育的主要方面“一辈子从事体育锻炼”作为当然的隐喻,以至于在界定体育人口当中,在为“选项课”立论当中,在体育教学目标确立为“兴趣、能力、习惯”当中,无不受这种隐喻的影响。它业已成为一种被人们所习惯了的思维定势:(1)只有身体锻炼才能增进健康,只有健身练习,才是体育活动,才算“体育人口”;(2)兴趣选项,以项分班,发展技能,终身受益;(3)体育课程与教学,是终身体育的关键一环,是社会体育的奠基。

3.1终身体育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指导教育资源作时空构建的国家战略体系,使个性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分享教育资源,实现终身学习。然而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设置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感受快乐、健康、幸福的生活,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选择一两项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作为体育课的“学科内容”,一能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二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水平,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终身从事这一两项活动,实现“终身锻炼”。简言之,兴趣选项练就技能终身锻炼终身体育。

应该说,体育课程与教学,以学生的终身体育活动、发展社会的体育人口,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许多学者及选项课的践行者,没有考虑到终身体育锻炼的一系列制约因素:(1)对项目的兴趣会随人的年龄变化而发生转移;(2)个体的体育行为,需要活动的伙伴,也受制于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和相关的气候条件;(3)需要余暇时间、场地器材支撑,以及一定薪水收入为准。

因此,学生时代的兴趣选项,就指望它演变为终身体育行为的习惯,也仅仅是一厢情愿的希望而已,这是其一。

3.2终身体育所指涉的应该是政府与社会为全民参与体育活动而提供教育和条件的总称,就如“终身教育”提供英特网及教育资源一样。终身体育不能与个体的终身体育锻炼混为一谈,因为一个人能否成为“体育人口”(现行标准是每周期3次、每次半小时、中等强度),要看社会是否已形成了一个“体育化社会”,其道理就像“没有社会学习化的需要,就没有终身教育的呼唤”一样。在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大众体育为何蓬勃方兴未艾,主要缘由有二:一为有崇尚运动的传统;二为文明病求助于“sport for all”。物质文明带来了“高营养与低体力”的生活悖论,需要体育活动替代体力性不足,以控制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在我国,以农民居多的人口特征中,将来的劳动者大多数还要处在低营养摄入与强体力支出的生活状态中,体育活动作为体力性活动不足的补偿,这一前提不存在,可能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由此可见,当下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把“终身体育锻炼”作为终身体育能力的义指,其现实可能性和教学有效性,就值得拷问。

3.3把终身体育能力简化为终身体育锻炼,就会使体育教学的两大主体功能缺失,即运动欣赏和参与体验。其实,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中,“竞技赛况”是体育教育资源的主体内容,事实上有为数不少的社会成员,通过媒体接受体育教育,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消遣与养生。把运动欣赏和参与体验排除在“体育人口”之外,是有欠公允的,更何况对非白领阶层来说,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的“锻炼”,可能是最必要与最需要的。这样看来,选项课的初衷,是期待它的社会后效应,然而,因欣赏与体验的限定,不是因果断裂,就是事与愿违。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程与教学中,把“终身体育能力”拓宽为运动欣赏力、健身评价力、运动参与力,会有利于它的普适性。这种普适性的提高,更有利于体现体育的终极关怀——身、心、社三维的健康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更有利于实现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因为在欣赏、参与、健身之间,三者是彼此互动和相得益彰的。

参考文献

[1]《教育理念的革命》 刘良慧、张先华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体育教学论》 夏思永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教学论》 李秉德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

[4]《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主编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