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的本质

篇1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50-04

近几年来,关于体育课程屙性的问题,有贾齐、钟远金、谢飞厚、刘曼航、孙庆祝等人,分别从文化学、教育学和哲学角度进行探讨。但是任何一项学术研究与学科属性的定位,都离不开相应的语境,任何“缺乏语境限定的讨论对解决体育基本理论问题是徒劳的”。当前体育课程本质属性亟需从身体语境中进行社会学解读和定位,因为“人的身体是教育的最好表达”,身体状况可以直接反映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

1、体育课程对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遮蔽

近些年部分课程研究依据某些西方不尽成熟或缺少检验的理论思潮,在探究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元理解和泛滥解释之中,极大地消解了体育课程本质属性,即体育课程本质属性旨在“身心兼修、魂魄并铸”的人的社会属性的培养。

1.1 现行体育课程的物化

体育课程的物化是指对身体概念的生物性理解和机械理解,把身体简单视为“肌体”,把身体练习视为“肌体”练习,体育课程性质只关注“肌体”层面的生理性改造,忽视“精神”层面的社会性教育,忽视了身体、心理与精神的整体兼修。实践证明:体育课程的模式化、程式化、标准化已经极大束缚了学生的身体运动时间和空间。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指挥棒”,以追求体质健康状况的高达标率为依托来编制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导致课程实施对技术规格、密度曲线、运动负荷等生理性的强化和对学生的情感、动机、态度、意志、个性体验等心理和精神要素的弱化。现在的课程研究把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视为呼吸变化、脉搏监控的实验场所,把富有运动欲望的学生身体理解为“肌体”甚至是“肉体”,把学生原本主动的运动需求变为被动而又无奈接受的现实。

体育课程是身体的生命化过程,是对学生肌体、心理与精神的一种运动滋养。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课程不是简单的学生“肌体”的物化改造手段,学生身体也不是体育课程有待加工的物质实体。体育课程除了要关注“对肌体做了什么”,即注重课程实施对学生技能掌握、呼吸脉搏变化情况来增强体质之外,更需要重视对学生“精神和心理做了什么”,反映社会发展需要,强调身体的社会属性教育。其次,从教育学角度看,体育课程对身体的加工远非停留在运动系统“肌体”的表面,体育课程必须要把对身体姿态、运动轨迹、技术技能等身体要求视为一种身体的文明化表达和社会化习得过程,反映体育课程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伦理道德的教化与规训功能,体育课程要体现着对学生身体的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整体性素质提升,而不是单向度的“肌体”训练。那种缺少身体的社会属性思考的体育课程研究,只能使学生的身体被禁锢在狭小的课堂空间之中,致使体育课程丧失宝贵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1.2 现行体育课程的“标准化”

近年来许多学者热衷以“科学”名义进行各种体育课程“标准化”研究,这种标准化研究实质上只是对学生“肌体”要求的同质化和确定性问题研究,却难以对学生身体“魂”与“魄”的铸造进行标准化研究。体育课程标准化实施只是反映了各个目标领域的学科逻辑,注重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和技能的提高。而事实上,这种学科逻辑却把魂魄相济的体育文化肢解成技术关键、技术细节、练习步骤和方法,导致体育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和升华,体育运动所蕴含的智慧、激情、情感、自由、超越、公平、竞争、拼搏等社会属性得不到释放,误导了教师与学生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社会性认识与理解。体育课程需要精神生命的激扬和社会生命的铸造,因为体育课程逻辑更接近于“身体的逻辑而不归属于理性的逻辑”。体育课程的“魂”与“魄”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将直接涉及到课程改革宗旨与成效。

体育课程的“魂”在于对学生精神生命的激扬,体育课程的“魄”在于对学生社会生命的锻造,体育课程“魂魄并铸”本质属性归属于社会的、民族的和国家的需要。换个角度说,体育课程所铸造的健康的、强壮的身体只有贡献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才具有意义,因此体育课程标准化决不能遗忘课程的社会属性,标准化决不能把体育课程误导为单向度的科学研究范式。体育课程标准化必须纠正以过度理性为核心的畸形发展所导致的课程失衡现象,必须要把身体逻辑与社会逻辑整合为一体,才能使体育课程发育健全和健康成长。

1.3 现行体育课程的功利化

首先,功利化追求直接表现为对学生身体的生物性改造上,遗忘了体育课程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顽强拼搏的精神”等社会品质教育虽然在体育课程目标中都有体现,但由于受“智力本位”及功利主义的影响,原本体育课堂上顽强拼搏精神被怕苦、怕累、怕脏现象所取代,体育课程对身体的关注不断滑落并凝聚在“肉体”之中,遮蔽了人们对体育课程社会属性的认识。尤其近些年来,由于应试教育下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呈现萎缩状态,独生子女的吃苦耐劳的品质,经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断、自制、坚韧等良好的社会品质令人担忧,孩子从小被喂娇了、抱懒了、惯坏了。

其次,改革开放30年以来,课程属性的功利化更关注于课程改革实验表面的“轰轰烈烈”、更关注于学生唯生物性特征的体质改造。各类各级的诸多体育课程研究课题多出于功利化追求,如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根本的高达标率“虚假”追求和研究,否则的话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可能20年持续下滑,可以说,近些年来,体育课程研究从身体与社会的紧密关系中丧失社会紧迫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危机感,遗忘了学生身体的民族性、阶级性和国家意志需要,致使体育课程改革在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心态中飘荡,尤其面对目前学生个体的差异、城乡差异、地域性差异和校际差异,体育课程标准化并没有考虑到课程标准的操作难度,并没有看到教师对执行《体育课程标准》的无所适从,因此,体育课程的社会属性也难免在学生的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方面成为一种边缘的教育存在;阳光体育运动、校园集体舞、冬季长跑、体育中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一系列体育政策也成为一阵风、走过场的例行公事,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结构性干预被随意性理论假设所取代,有关国家与民族兴衰的体育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令人担忧。

人的身体作为有限时间中的空间存在物,是可见的肉性身躯与承载着无限精神的统一体,是个体存在

的全部意义和唯一载体,体育课程唯有让学生心智“苦”,筋骨“劳”,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念才会得以养成,也才能承担起“天降大任”。因此对身体的控制与改造、规训与教化等行为模式一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领域。南怀瑾先生认为:“19世纪初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肺病,20世纪是癌症,21世纪可能就是精神病。许多孩子精神有问题的背后,就是教育的问题。”因此,当前体育课程迫切地需要承担起培养人的社会属性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2、对体育课程本质属性的理解与认识

2.1

身体教育决不能忽视国家意志

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教育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不同步现象,其根本原因或直接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发展是怎样的,不是由人性或人的自身所能说明的,从根本上还必须由社会历史条件和人的社会生活来说明,直接决定教育的因素是国家意志,“我们培养的必须是对国家、社会,甚至对全人类负责的人才”,因此教育的形态带有强烈的国家意志的烙印。

体育作为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身心教育,“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考虑,学校课程保存和传承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同时受制于特定国家政治需求”。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等标准问题,绝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要根据国家需要来规定所教的内容,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对下一代的培养和教育,正所谓“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国动则一国强”。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欧洲体操制度》的指导思想源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本身强烈地反映了国家需要,如在1812年,体操创始人杨氏(F.L.Jahn,1760-1852年)组建了体操联盟,统一德国体操用语,设立体操日(实质为反法斗争纪念日),德国青年集体在体操运动过程中唱爱国歌曲,强调力量和纪律,体系内容包括提高纪律性的队列队形练习、器械体操和武器操练,其体系教育目的是提高德国青年的体能,强化德国国家意志,为德国的统一集聚军事力量。

体育课程标准作为一种课程范式,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对体育的期待与必然需求。但是个体的发展并非在真空中进行的,纯粹的、价值中立的体育课程观是不存在的,“任何社会制度下、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都不存在不考虑社会或国家需要的体育课程,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制约着体育课程编定和实施”;而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无限度地尊重个性,弱化国家意志,忽视体育课程的社会属性,是对体育功能特殊性的漠视与弱化,由此也可能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因此课程搞改革保持个性尊重的宽度和深度,保持“合法”的国家利益与“合理”的个性发展之间的适宜张力,无论是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过程和课程评价,都要反映课程的最终目的――为国家发展服务。

2.2 “魂魄并铸”体现了民族性需要

体育课程本质属性反映了国家对人才体质健康的整体性要求。身体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有机体,不再仅仅是医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身体表达不仅仅是光滑的皮肤、强壮而发达的肌肉、粗壮的骨骼,而更具有复杂的社会印记。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理念的体育课程体系所关注的身体语境绝对不是想当然的一个简简单单的生物体,更远非仅用生物学术语而非社会性加以表达的身体,身体运动饱含着社会所赋予的民族情结、天伦人德和精神意志,身体折射着民族情感和社会情结。从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悲剧一直到“东亚病夫”的民族辱称,身体精神与意志的柔弱无不折射着社会的柔弱,因此身体作为社会意义的纽结,体育课程本质属l陛就一定蕴涵于某一社会范畴之中。新华社曾报道《中国学生体质调查:胖而无力影响国家竞争力》;《解放日报》上刊登《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等文章无不表达着民族发展的身体愿望,正所谓《身体政治》中“身体本身也是目的”――民族兴衰角度考虑。因此从民族高度看,学生身体机能退化、体力不足和成人病症的低龄化、学生情感世界中对人不关心和对事不努力,精神空虚,心理失落等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反映着学生的生命存在状况,更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民族危机。因此,“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改革必须要首先满足身体状况改善的社会性要求,必须依据民族发展需要来规定体育课程本质属性。

2.3 身体的规训与教化是体育课程的现实需要

人的社会化是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必然过程,而人的社会化首先是对人的身体的社会化,即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一方面,体育作为一种规范的、合作的、有组织的竞技运动,每种运动项目、每个动作,都有比赛规则和严格的规范性要求,这些规范对身体行为起着“戒律”作用,表现为一种身体的秩序、节制、约束,体现着社会道德和伦理的对身体“自由欲望”的规训与教化作用,体现出身体行为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特征。因此体育课程属性定位要充分利用体育中各种运动规范及标准,发挥体育对身体的约束和控制功能,培养学生对比赛规则的服从能力,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比赛的规范意识及纪律修养,树立公正、公平的价值观念,把体育课堂营造出引导学生社会行为规范、践行社会规范的模拟场景。另一方面,体育课程倘若使学生长期在自主、建构与个性的状态下学练,长期忽视必要的身体教化与规训,那么所谓体育新课标也只是一种纯粹性理论,改革也只能有“顶天”之理想而无“立地”之功效,尤其我国目前多数学校每个班的男女学生人数较多(平均有50人左右),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质和身体素质差异很大,其运动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严格的教化与规训要求,那么无论教师素质多高,无论其怎么精心组织教学,总有一部分学生在被动接受,或应付了事,从而直接导致体育课程对学生的伦理道德、社会规范、行为方式等规训与教化的失败。

2.4 “身心兼修、魂魄并铸”需要制度化保障

篇2

关键词:体育艺术表演;课程设置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有运动训练、体育教育、表演(体育艺术表演)三大专业,其中,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于2009年申报成功,2010年9月第一批新生入校学习,直至2013年已有四届在读学生,2010级学生已完成8周的教育实习。整体来说,本校所开设的表演(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处于起步阶段,该专业的独特性与培养模式设置的合理性等方面仍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在当今社会不同人才的需求趋势下,充分考虑地域特征、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本文应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现状出发,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研究,以期通过课程设置的实践改革与创新,不断优化和丰实以形成更为完善、合理的本专业课程设置结构,有利于该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研究方法

本文在大量查阅体育表演方向课程的相关资料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来提高分析的深度与广度,增加研究的科学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现有八门专业基础课有六门为理论课,两门为实践课,专业基础课实践课较少,大部分学生希望增加实践课程种类;而在保持现有的实践课现状上,希望校方能够考虑增加这两门实践课程的课时数;或者以音乐学院《芭蕾基训》课程为模式,将《形体训练》和《芭蕾基础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糅合。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学习过芭蕾基训课程后能够提高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对帮助提高表演专业(体育表演方向)所开设的各门专业课程中的技术动作来说尤为重要,需要借鉴芭蕾基训课程中的练习来帮助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技术动作;另外,芭蕾基训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舞蹈能力和专业的素质要求,还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意识。

(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该专业核心课的课时数需增加,依次为:《专项理论与实践》、《艺术体操》、《基础乐理试唱练耳》、《体能类项目实践》、《文体表演创作与编排》,可见已经修学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生仍然不满足目前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数的安排。尤其在《专项理论与实践》学习中,普遍学生认为大学一年级应该根据个人再次选择来确定大学的专项方向开课;《艺术体操》仍需要继续开设,使之成为体育学院的特色课程;《健美操》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与《专项理论与实践》不冲突,可以体现体育学院课程特色。

(三)专业“选修”课程设置

该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纵向维度倾斜于理论性,实践课程的可选范围较小,多数学生认可《民族舞蹈》作为二选一课程内容之一来设置,发现将新疆民族舞蹈融入到体育艺术表演课程当中,通过对新疆民族舞蹈的音乐选择、动作编排、道具使用、服饰应用来充分肯定新疆民族舞蹈价值,不仅能有效发挥高校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功能,使高校成为重要载体,有利于该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增强专业办学特色;还有助于舞台创作与表演艺术实践,有效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和表演水平、掌握艺术表演的创作规律,丰富艺术素养、为该专业学生的创作与表演实践奠定基础。

(四)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设置

大部分学生认为综合实践课的设置考虑增设《基本功考核》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实习周期延长到16周;喜爱的实习地点多集中在文工团、群艺馆、俱乐部、私人表演团体,以及学校。学生都认可“体育表演作为研究方向”的教师的论文指导水平,指导教师应该由学院给出指导教师名单,学生自由选定,并可以调剂;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实习汇报演出”应该属于专业实习内容之一。

三、结论与建议

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需要进行二次修订,尤其在课程设置需要进行大幅度地调整。本着科学化原则来调整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课四大结构,应当考虑在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上,调整横向与纵向维度结构,例如:专业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课的课时数的重新分布,专业基础课中的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协调,基础课和;应该完善专业实习环节,与就业趋势接轨,通过2010级学生的实习汇报,及对实习点的调研,来研究出更加合理化的实习方案,有利于提高下一届该专业学生的实习效果,例如:学院可以把每届大四的专业学生推荐到地方、或是内地兄弟院校去进行教学实习,这是对自身在校期间学习的一个考核和检验,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进而也促进了双边学校的交流。

针对表演(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需求,应该建立专业的精品课程,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以精品课程建设来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中职本;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职业取向

引言: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试点转型的大背景下,进一步研究中职本学生的课程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大学英语课程是中职本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对实现中职本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中职本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职业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正是围绕中职本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展开研究。

一、中职本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大学英语课程是实现中职本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但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的课程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中职本大学英语课程的相关认识不足,研究相对滞后。通过万方、知网等数据统计可见,对中职、高职英语教学的研究较多,内容多涉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而对中职学生升入本科之后的大学英语课程研究相对较少。其次,中职本大学英语课程本身缺乏体系性和特色性,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不足。再次,中职本大学英语课程缺少与行业、企业的有效衔接机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行业、企业参与较少,与教育部提出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新机制”[1] 的要求还相距甚远。总之,目前的中职本大学英语课程与新形势下社会对中职本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要求脱节,造成毕业生的英语素质无法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二、“基于职业取向”的课程设置原则

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有不同的教育基本特征,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基本特征包括“应用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从人才培养目标上来说,要“为技术生产领域培养能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现场实际技术问题、进行生产现场管理和监督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2]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坚持将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放在首位。

“基于职业取向”的课程设置就是要从社会职业岗位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基础, 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质需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于学生的职业需求: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紧紧围绕职业实践能力要求;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习,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3)面向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满足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

三、基于职业取向的中职本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一)调整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应明确涵盖以下这几个方

面:第一,要提高中职升本学生的英语基本素质。中职学生大多英语基础较薄弱。大学英语课程要传授和夯实必要的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尤其是听说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形成继续学习的能力。第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通过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深度结合,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满足将来行业和企业对学生英语素质特殊化的要求。第三,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日常交际和职业发展必备的技能,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满足社会需要。

(二)调整课程内容:四位一体的模块结构。基于职业取向进行大学英语课程内容调整应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确保各项课程目标都有相应的支撑课程或课程模块。根据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可将中职本科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调整为四大模块,分别为基础英语模块、专业英语模块、语言应用模块和语言文化模块。其中基础英语类课程在第一学期进行,主要关注语言基础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训练,确保中职英语和应用型本科英语教育的有效衔接;专业英语类课程在第二、三学期进行,侧重基础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的具体内容和难度要根据不同的行业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具备职业岗位所要求的专业英语素质;语言应用类课程主要围绕职场英语展开,训练学生日常交际和职业必备技能,侧重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语言文化类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英语综合素质为重点,可贯穿中职本学生英语学习的始终。从课程的形式上来说,主要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包含基础英语类、专业英语类和语言应用类课程,选修课主要包括语言文化类课程。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块突出了不同人才培养阶段的不同教学侧重点,体现了基础性、专业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三)调整课程评价手段。课程评价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第一,调整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要改变以书面考试为主的单一的评价方式,使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重视实践性考核。第二,调整课程的外部评价机制:以职业能力为标准,以上岗适用为目标,通过企业和行业深度参与的“实习考核”、“综合素质考核”、“英语职业资格证书”等形式,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进行实战式考核,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岗适应性和行业发展对课程的认可度等,真正体现基于职业取向的课程设置原则。

(四)打造校企对接平台和课程学习平台。打造校企对接平台可以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办学的活力,有助于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课程体系改革。通过校企对接使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中职本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中来,使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开发和考核体系等更具有实际性指导意义;通过企业走进课堂和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充分了解行业、企业现状,准确把握行业、企业对毕业生英语知识、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更积极有效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更加关注自己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转变,主动去适应社会市场和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通过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进修能够把实际工作环境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要求引入到教学中,进一步推动中职本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打造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大量资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补充课外知识,不断了解外部世界的新变化,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保持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满足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

结束语:随着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和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试点转型的启动,推动中职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基于职业取向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为这一改革提供了思路,为中职本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竞争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搭建了脚手架。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基本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32-01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发展观、教师教学观等观念的转变;在课堂改革的具体目标上,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实践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程评价上,强调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功能;在教学过程上,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等。因而,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做受学生欢迎的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既要具备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一般要求,又要具备体育专业的特殊要求。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一些体育院校培养体育师资比较偏重于运动技能的培养,甚至只重视专项特长的培养,而忽视了总体素质的提高,这种弊端显而易见。可以见得,作为一名合格的、受欢迎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动技能。

近几年来,有关职能部门为提高新时期的体育教学质量,十分重视对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按照新课标实行先培训后上岗,这对于转变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体育教师的总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在系统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能形成特长。要使学生达到这一要求,体育教师就必须首先掌握相应的运动技术与教学技能,才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体育教师。

二、做教研型的体育教师

过去听课、评课主要重视教师对体育教育标准和教材内容的把握是否准确,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法运用是否适宜,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是否到位,教师的教态是否自然,课的强度、密度是否合理等环节上。而新课改注重学生能否主动地学习,教学能否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师是否关注学生高尚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就是说,要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去谈教学,要争取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不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而是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再是强调用什么理念来指导教学,而是看教学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因此,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亦是学校体育教研工作的首要目标。体育教师要以课改精神为指导,以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为突破口,积极营造“备课——说课——评课”的教研氛围,做一个教研型的体育教师。

1.研备课。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要在集体讨论中促进个体隐性思维的显性化和个体显性知识向集体显性转化,从而使团队知识得以创新。在集体备课中,体育教师要以“活动设计”为中心进行三备,即备课程理念,备学生心理,备课程资源,使课堂教学尽量体现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强化备课的实效性,淡化形式主义。

2.研说课。

具体要求有三:一说教学理念。打破操作论操作的老套路,要从新的教学理念的高度进行教学思路设计。二说教学过程。关注教学的动态生成性,说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以及教师内心的真实体会与感受。三说教学后的改进。反思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今后的具体改进设想。

3.研评课。

传统评课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首先,重教师轻学生。评价重在评教师行为,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强调了课堂中教师的表演,忽略压抑了课堂师生的多向互动。这是导致多年来“学生主体”难以在体育课堂中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其次,重评定轻讨论。传统评课着重点在“评”,而不是“议”,碍于同事情面,教师们往往绕开焦点相互恭维,形成一种不良的教研风气。更有甚者,把个别专家与领导的主观意见当作经典,取代了教师们的广泛争鸣,使教研活动形式化。第三,重结果轻过程。传统评课仅关注教学结果,而忽视了教师教学过程中自身的成长。包括思想认识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后的感情等。这样的评课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刻板化,划一化。

三、做学生获取成功的引导者

新课改要求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指导者、帮助者,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由外部剌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通过身体的活动和体验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一节好的体育课,就是要引导学生真正动起来,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锻炼项目的学习活动中去,使不同的学生收到不同的“实惠”,到下课时仍然意犹未尽。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能促进学生经过积极的锻炼获得知识和技能,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上,体育教师与学生要像一家人一样,相互协作,配合默契,互相勉励,增进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的乐趣。

篇5

关键词:职业能力 应用型 本科教学 课程评价 指标体系

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应用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校,其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这样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念下,要求学生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并重点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素质观,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既要具备人文素质,又要具备创新的科学精神。应用型本科的人才观、质量观对教育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视角,以探讨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课程评价,并据此提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途径。

1.高等教育课程评价的内涵及特征

高等教育课程评价是依据相关行业职业标准,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和资料,对课程在实现职业岗位能力的有效性、吻合度及贡献率进行价值评判,并寻求持续不断的课程改进策略。总体上,其具有如下特征:

1.1评价标准的职业性。高等教育的课程是根据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而设置,是根据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课程内容,是根据岗位的工作过程确定课程的内容序列。因此,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就是课程的教学质量标准。

1.2参与评价的广泛性。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面向岗位的教育,高等教育教学效果是通过毕业生的岗位工作体现出来。因此,高等教育课程评价指标要充分体现这一点,要坚持学校领导、课程专家、企(行)业工程技术专家相结合,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原则,特别要注重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的评价意见。

1.3课程价值的社会性。应用型本科教育立足于产业、行业、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存在,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开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因此,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职业需求既是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也是课程评价的价值标准。

2.高等教育课程评价类型划分

根据高等教育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的不同阶段,以及各阶段对课程的价值目标不同,课程评价可分为开发阶段的课程方案评价,实施管理阶段的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以及对课程建设水平评价三种类型。

2.1课程方案评价。在高等教育课程开发阶段,从课程的提出、定位、设计到课程内容的选取、组织、排序,最后形成课程教学标准、大纲、手册、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料(如课程教案、课件、案例、习题、实训项目等)、课程师资配置、课程实训条件、课程教学方法设计及采用何种教学手段等方案进行可行性评判。评价标准主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确定本课程支撑、促进及贡献程度;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考察课程教学内容吻合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以及评判课程教学条件(师资配置、实训条件、教学设施等)满足程度等。由于课程方案尚未实施,缺少可测量的外在行为标准,其评价标准一般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其中,课程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同行课程专家,行业、企业专家,依据课程方案阶段的评价标准进行可行性评价,其评价结论是可行、基本可行、不可行。

2.2课程实施与管理评价。课程实施与管理评价是考察课程在实施与管理过程中的教学效果评价。在课程实施与管理过程中,主要考察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采用、教学手段使用的有效性及实际效果;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研教改效果以及对课程教学资料的进一步开发与完善的程度进行评价。课程实施与管理阶段评价一般是比较具体的,其评价标准一般以定量标准为主,辅以定性分析。定量评价适宜采用目标模式,即根据课程目标,确定相应评价标准、选择适当的测量目标工具,重点测量学生学习本课程后的职业技能掌握程度以及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程度;定性分析宜采用过程模式,通过对课程实施全过程进行观察、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意见,评断课程的实施效果。参与评价的主体具有广泛性,既有学校领导、课程专家对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整体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企(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对课程的职业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还有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其评价结论一般为好、中、差。

2.3课程建设水平评价。课程建设水平评价是综合评价,是指对课程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效益的多方位评价。评价的主体主要是课程专家,特别要突出行业、企业对课程所要达到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评价。其评价结论一般为精品、良好、合格。

总之,课程评价要贯彻课程开发、研制、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兼顾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课程开发与早期试验阶段,要通过形成性评价提供经常性的、详实的、具体的评价意见和资料,以指导课程的开发和完善。在课程全面实施后,要通过总结性评价对课程的质量和总体效果作出准确判断,并提出详实的证据及改进意见。

3.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本科课程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篇6

关键词:中职与本科;“分段教学,七年一贯”;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5-0050-02

一、课程体系系统化理念的确立

自2013年起,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与南京晓庄学院合作试点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自动化专业项目。学校整体考虑中职三年与本科四年的课程设置采用“分段教学,七年一贯”课程体系建设思想,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构建了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训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职阶段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基础技能实践课程教学为主,以能力拓展为辅,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动手能力的培养。本科阶段以专业核心课程和技术开发实践为主,着重技术分析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实践性。

根据中职与本科两个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课程体系,规划教学内容,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1]既应避免中职与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以保证实现课程内容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

中职教育强调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而本科教育强调课程的学科性,理论性、系统性更强。在教学过程中,要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整体设计课程结构并统筹安排、分段实施,总体分为中职核心课程和本科核心课程两部分。核心课程采用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岗位能力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和职业能力拓展模块五个模块式的结构。

课程设置以知识的延续和能力的提升为主线,突出中职基础地位,强调本科的拓展与深化作用,强化自动化专业高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关系,实现分段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如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本科《电路分析》、中职《电机与控制》与本科《电机与拖动基础》、中职《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一)》与本科《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二)》等课程的互通,实现了中职和本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要求上的提升。

三、高标准严要求的文化基础课程

中职教育如果着重强调职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忽视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就会影响学生本科阶段的快速成长。相应的基础课程掌握不够对自动化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就会产生一定障碍,限制学生专业实践知识、技能的理解,导致学生缺乏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影响学生职业创新能力和终身发展。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阶段加强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基础等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制定不低于高中要求的文化基础课程标准,教考分离,由市教育局统一考核,可确保教学质量。并规定相应中职学生要通过江苏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三级B类考试和计算机一级考试。文化基础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在大学继续学习的基础能力和条件,为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统一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方式

考核评价方式是实现“分段教学,七年一贯”目标的关键。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推行统一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方式。每学期或每年的分段考核,除了统一考试的成绩外,还应包含学生的平时表现,以达标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专业课程的学习,要将传统的评价方式改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综合能力的考核采用任务考核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评分。技能考核,要体现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创新性,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七年一贯递进化的职业素养培育

职业素养的培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方面。在培养体系中,应根据青少年成长和认知规律,设置从中职到本科两个阶段的职业素养系列课程。中职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需加强专业教育,引导学生热爱今后所学专业,积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中职校通过大量的技能实训,应在学生品格形成的关键期按照有关规程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实践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能严格按技术规程办事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

在应用型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创造力的培养居于核心地位。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对核心知识的透彻把握和迁移能力,并不断灵活运用。本科四年中,课程教育教学中应强化创造力的培养。任务驱动模式有助于培养人的问题意识、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本科院校要设置“社会化”、“综合化”的职业教育课程,让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亲手操作设备,亲身体验产品制作过程、进行项目试验和科技研发等,培养学生的职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中职与本科“分段教学,七年一贯”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低、本科人才培养技能缺失等问题,实现中职本科衔接培养的平稳过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登莲,董兴.对现代职教体系建构刍议[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

Reflection 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Education

CHEN Zhang-yu & QIN Hui-ping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Engineering College, Nanjing 211135, Jiangsu Province)

篇7

关键词:职业素质本位;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创新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从最初的求数量、求规模到现在的求质量、求内涵的办学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高素质可迁移的终身教育。作为信息和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文字,其本身就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精神意蕴,字体设计课程在培养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将民族文化与现代字体设计完美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创新设计的职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高职字体设计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高职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字体设计课程的前身叫做“美术字课”,主要是以手绘各种印刷字体为主的教学和实践,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段时间内许多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取消了“美术字课”,传统的手绘技能逐渐被数字技术所代替。在重复设计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在设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如何拥有个性独特的字体设计避免受众的视觉审美疲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经历数次课程构建改革之后,“美术字课”以“字体设计”这一新名词重回历史舞台,成为平面设计类专业重要的必修课之一,但是相当多的高职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笔者认为主要的问题和误区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过分依赖数字化字体设计

数字科技的革命带来了文字设计教学中质与量的飞跃,教学中不再手绘临摹各种印刷字体,专业设计软件可更高效地提供多种新字体的设计与研究,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瞬间变得更为简便、更为广阔。本是技术革命的优势却也导致了更多高职教师被动地成为机器说明书,在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对手绘彻底删除,过分依赖数字化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电脑软件的运用掌握中,失去大量汉字笔画、结构、字形、构架、含义等字体设计内涵的学习。快速熟练使用机器完成字体变形成为学习的主要过程,进而造成作业内容肤浅,形式重复泛滥。如何摆脱工具的束缚,更多投身于字形字义完美结合的创意设计中已经引起众多设计院校的重视,然而高职字体设计教学还在强调技术的同时曲解了设计的本意,学生的字体设计作品只有标准的工业味,丧失文化根基的数字化字体设计教学必然没有进步和发展的空间。

(二)教学过分追求“现代感”的西式风格

立足中国高职教育的字体设计课程应该是以“汉字”为主的字体设计,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受西方现代设计思潮的影响,国内高职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忽视了本民族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仅仅处于临摹仿造西方表层视觉元素的变形装饰,使得学生对中国汉字文化的了解一片空白,作业空洞、浮躁,甚至因盲目追求西式风格而曲解了汉字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让人哭笑不得。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取决教师的专业文化修养,多数教师追求简单易出效果的教学内容而避重就轻,绕开学生较难理解的文化深层次领域而行之,简单模仿拉丁字母的编排设计要求作业表面的“现代感”,整个课程目标的教学实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甚至有极少数的教师不擅汉字书写,极度缺乏对汉字文化的认识和研究,致使教学实施完全倾向西方设计语言,表面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效果最终却造成学生中西文化水土不服,并为后续设计类课程种下病根。

(三)教学中重形式设计轻文化素质培养

在一味强调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大环境下,高职字体设计教学忽视学生文字理解应用能力和汉字传统文化历史发展等职业素质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本就薄弱,加之教师找到所谓的捷径,即只讲形式编排、创意表现等职业技能单一的教学目标,致使学生普遍缺乏热衷汉字运用设计的激情,很多只偏爱做英文字体设计,完全失去本国文化操控能力,即便还算不错的汉字设计作品连学生自己也不能道出设计由来的所以然,最终设计释义也只能停留在线条装饰、色彩运用等形式美方面的阐述。这样的教学目标偏颇与单一无法真正培养出高技能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职业素质本位的含义

职业素质本位就是以培养工作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等职业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能是其主要特征,但是根本目标还是培养具备必需的文化知识和健全的人格的人才。所以高职教育不能只谈专业技术能力,更不能只培养一个简单的工具应用型人员,而要结合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注重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的持续发展,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和谐。因此,职业素质本位是高职课程教学的根本价值取向。

三、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字体设计课程改革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以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高度认知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素质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但是我们目前的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不突出,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认为学生文化素质差,对他们而言没有理论文化知识再修的必要性,上来直接就是如何创意,如何跟随潮流等新手法、新技术讲授,却不知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建立在必要和必需的职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没有理论知识修养作为基础,职业技能就会如同空中楼阁,不堪一击,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导向,学生的思想、理念、行为就会丧失认知根源。早有学者提出“实质上以就业为导向除了强调学生的就业技能以外,还要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人文素质的提升。”字体设计作为文化特征突出的一门设计类课程,其本身就蕴含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知识内涵,汉字作为字体设计的重点对象,学生在字体设计课程中必需对汉字文化进行足够的学习和了解。如: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发展,汉字的构造方式,汉字独有的“中国式”设计思维方式,汉字的文化特征,汉字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等有关汉字文化的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对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认知和理论修养,从而更好地为后续专业技能的掌握提供重要的理论导向。不管是显性知识还是默会知识,学生只有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言及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二字。所以,汉字文化理论知识不仅不能轻描淡写一概而过,反而要详细并深入浅出地讲授,使学生牢固理解并掌握,在今后的字体设计中才能避免盲目跟风,流于形式的表层设计,甚至曲解汉字文化内涵造成可笑更可悲的“脑残设计”。

(二)以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来提高专业能力素质

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其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属性就是高度注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所以能力素质是字体设计课程培养目标之主线。对于处在知识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的21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西方的现代设计思潮,于是字体设计课程从表现工具到表现手法皆以西方字体设计模式教学安排进行。不可否认数字媒体的进步和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思想的成熟与完善给国内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发展面貌,但是一味抄袭和模仿他国文化艺术,就能真正培养适合本国市场经济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了吗?试问,教学中是否考虑高职学生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人文影响等,一个区域,一个民族,时代性、历史性的背景,仅仅依赖计算机软件设计,片面要求国际化设计风格只会陷我们的学生于盲目、手足无措、胸无底气的设计困境中无法自拔,并因实际环境与学习技能产生鸿沟而无从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产生应付、放弃的消极学习态度,这也成为高职教师不断埋怨学生接受力差、能力低的主要原由。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能否将学生们熟知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结合新的表现技法,使字体设计立足民族超于国界成为中国自己的字体设计艺术值得广大高职教师创新研究,带领学生走出盲区。以下提出几点教学实施意见供参考。

1.传统书法艺术再创造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文字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是我们最宝贵的艺术财富,它特殊的笔墨之美、章法之美、意境之美早已令世界各国赞不绝口,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书法已渐渐被机器简单取代,书法艺术的使用空间也不断萎缩,很多高职院校早已取消了书法课程的教学。殊不知,我们在放弃自己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他国早已悄悄迷上了我们的艺术瑰宝,日本有句通行说法:“棒球是一亿多国民的体育,而书法则是一亿多国民的艺术。”日本书法爱好者占其国家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而我们作为书法艺术之“母国”,对其研究和运用却远远不够,这一点应引起高职教育的深刻反思。高职院校的字体设计教学中完全可以利用书法艺术结合现代创意进行再设计,使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气质。在教学中,可多给学生欣赏设计大师及各类获奖的字体设计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设计眼界,领悟集书法艺术与现代表现为一体的“中式”魅力。当然书法艺术的运用能力不是一朝一夕间练就的,所以高职平面设计类专业在大一第一学期就应将书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长期有效地开设下去,为后续专业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同时,书法课的开设对于学生养成手绘字体设计草图的习惯也是较好的带动,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严重缺乏手绘能力,思想浮躁,急于求成,字体设计没有手绘草图的习惯,过分依赖电脑软件,造成思想创意等深层次表现内容极度缺失。坚持不懈练习书法便可在无形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独创性,拉开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使学生的字体设计作品做到传统与现代融合、技术与艺术融合,在融合中创新开拓属于自己的设计之路。

2.象形法则在视觉元素中的表现

字体设计的主要对象汉字是一个庞大的文字家族,其真正的起源便是原始图画,所以“象形”是汉字主要的造字之法。在高职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汉字的“象形”造字法将万物之形融入方正的字体当中,利用现代造型艺术与传统文化内涵结合的表现途径,形成汉字因物象形、望文而会意的图形化特征,继而创作出形神兼备的汉字设计作品。这一点,在许多高职字体设计教学中已广泛得到认识和运用,但是教学中,如何运用具有象征性的图形来含蓄、朦胧地表达汉字内在的精神意蕴恐怕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学生对于象形法则在视觉元素中的表现通常会比较直白、具体,从而造成作品的肤浅、低俗。所以现代化概括、抽象、形式美设计语言的表现技法学习则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之,高职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笔画装饰的表面化和随意化,更多的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汉字内在的文化属性,找到形式与内容、民族与世界完美的契合点,构建服务民族、服务国家的字体设计教学发展之路。

(三)以培养学生的文字美感来提升学生的人格素质

高职教育中的人格素质指的是学生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精神以及对待和迎接未来职业生涯的职业态度等。近年来,受整个社会功利性的负面环境影响,很多高职院校过于重技能轻人格素质的培养,认为学生只要有了一技之长,可以谋生,有口饭吃,高职的教育任务就算完成了。以至于在校时的学生整体学习心态浮躁,没有信仰,没有追求,没有审美情趣,没有爱心,更没有一颗不断积极进取的心,只是一个听之任之的“空心人”。出校门后的他们常常表现出不能吃苦耐劳、缺乏合作精神、没有健康积极的职业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等,这种种问题恰恰就是高职课程教育对学生人格素质培养的忽视而造成。因此字体设计课程在平时对文字的文化内涵、字体美感的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及其终身发展素质,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使他们成为爱国、爱专业、有个性、具有主动积极的学习精神和专业创造性的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姚蕴华.数字化境遇中的字体设计教学研究[D].中国美

术学院,2008.

[2] 曹方.当代设计家的汉字艺术[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

社,2001.

[3] 胡绍中.字体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4] 达志翔.艺术设计专业字体设计教学探究[J].淮北师范

大学学报,2014,(2).

[5] 王S.汉字形象设计与意境表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10.

篇8

关键词:生本为先;中高职;课程衔接

2011年8月教育部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迫切需要更新观念、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并提出开展职业教育内部衔接的要求。开展职业教育内部衔接,把职业教育看作是阶段性教育而非终结性教育,也是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而开展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又是较通行和有效的做法之一。在英国,其职业教育的内部衔接主要是课程的衔接,把中职教育课程和高职教育课程统一制定成5个层次的教学单元;在美国,也采取由大纲、课程一体化衔接和学分互认,来确保职业教育升学制度的顺利进行。

开展中高职课程衔接,其实质在于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坚持生本为先的理念,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以及学生主体发展的需求,在满足中职教育本身要求的同时,实现中职学校培养“一般”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顺畅沟通,乃至为“单项技术”技能人才向社会更加需要的“综合素养”技能人才顺利转型夯实基础。以休闲服务专业(高尔夫方向)为例,就具体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操作而言,存在着几点突出问题:校际间壁垒、单元划分、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宏观统筹与学校特色矛盾、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如何实现课程衔接、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去实施课程体系衔接。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探讨实践

1、加强校际间沟通联系,打破壁垒

中高职学校之间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促进相互交流和沟通的一些活动,用来促进中高职之间较好的衔接作用。高职院校也应该实时了解我们中职一些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和内容,以便于调整转段入学后的教学计划。因为中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不一样,需要互相之间的分工协调,共同发展和进步。拿高尔夫专业《草坪养护》课程举例,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已完成这门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草坪规格、草坪修剪、草坪养护等基本技能。如果到高职院校再从头开始介绍草坪养护的基本知识,会出现重复学习的现象,学生兴趣会下降,目前采取的措施是草坪养护部分稍微复习一下,着重介绍下一环节草坪管理的基本知识,通过项目案例将草坪养护知识进行扩充,重点掌握草坪病害防治、肥料使用等专业知识。

2、采用横纵向延伸扩展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

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来统筹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与牵头高职院校沟通联系,共同探讨研究,根据高尔夫课程实际采用横纵向延伸扩展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所谓横纵向延伸扩展模式,是指学习意味着就业范围的扩展和从业能力的提高,中职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基础,又相对独立。中高职阶段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设置表详见表1、表2。

3、科学确定相关能力领域,分层确立课程目标

我校与高职院校共同对高尔夫课程内容做出科学的筛选,在保证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发展的同时,确保其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能力目标。对主干专业课程,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划分若干个能力领域(教学单元),每个能力领域对应一个等级,确保每一级别资格拥有者可获得从业的必要技能基础。如:高尔夫裁判这一核心专业课程,在中职阶段作为考核科目,开设一学期《高尔夫基本礼仪与裁判规则》,要求学生基本达到三级裁判员的水平;高职阶段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二学期《高尔夫礼仪与裁判规则》、《高尔夫竞赛组织与裁判法》,要求学生达到教练员和二级裁判员的水平。这样既确保中职学生可获得成功的职业

生涯,同时又为他们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积极开发校本教材,解决宏观统筹与学校特色矛盾问题

在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的大背景下,宏观统筹有利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评价尺度等层面,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同时,我们通过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如《艺术欣赏》、《普通话训练》、《运动与技巧》等校本教材,积极开展学生社团组织,进一步彰显学校的个性和特色,在完成规定内容教学的同时,辅以具有特色内容的教学,从而既保障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的顺利实现,又能尽量避免“千校一面”的现象。

5、比例合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减少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资源浪费

在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的前提下,整合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中职阶段:课程总学时3330,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314学时,占总学时40%,语、数、英开足开满4学期,以确保学生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课程2016学时,占总学时60%。高职阶段:课程总学时2592,其中素质教育课程428,占总学时16.5%;专业学习领域课程2164学时,占总学时83.5%。

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保障措施

1、组织与制度保障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2013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接学校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项目实施协调小组,并由双方学校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处、督导室、学工处、招生就业办和专业院系联动,负责项目实施,保障无缝衔接。其中校办负责政策机制的汇总与研讨,招生就业办从招生角度开展广泛的宣传,学生进校后由教务处等教学组织部门进行政策引导学习;同时在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课程的衔接,尤其是保证中职水平必要的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完成高职的理论学习;期间教科处加强相关教学研究,促进项目优化发展。

2、经费、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保障

近几年由于南京市政府为打造现代服务业名城,政府部门正极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尔夫作为现代服务产业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南京市教育局近年来在玄武中专高尔夫专业建设中投入资金达200多万,现已建成拥有22个打位及一片标准果岭的校内高尔夫实训基地;3位专业教师在学校支持下也先后参加了中高协的职业教练资格培训并获得了初、中级教练资格证书,另学校投入专项资金专门聘请了韩国及省队高尔夫主教练作为外聘教练。同时,玄武中专作为省高协常务理事单位,与省高协签订了学校作为省青少年高尔夫第三梯队的协议,省高协每年均提供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而对接学校也建立了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专业团队,校内建设了拥有40个打位的校内实训基地,双方现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基本满足了本专业的日常训练,另双方均与周边南京白马高尔夫俱乐部、南京钟山高尔夫国际俱乐部、太阳岛高尔夫俱乐部集团、上海旭宝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一方面为学校成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建立了一个良好合作和管理机制,与企业共同管理,为学生的校外教学训练、顶岗实习就业等提供了需要,这些为学生在本专业进一步提升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篇9

一、 背景

国家“十一五”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基于国家的这一发展战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二、 部署高校和一般本科院校的情况对比

在国家对各部署院校引领下,质量工程建设通过见年的建设成果显著,尤其是出现了一批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等,通过质量工程建设的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但是,对于普通院校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由于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情况和部署高校存在如下差距:

1、经费优先部署院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而一般本科院校没有,并且还要和当地的其他高校进行均衡实用经费。

2、项目优先在申报“质量工程”项目的时候某些项目是部署高校先行申报,之后才是一般本科院校申报。

3、专家优先由于部署高校和一般本科高校存在着很多差距,尤其是以专家尤为明显。部署高校有着国家级的各类专家教授,而一般本科院校不存在这样的优势,在项目申报的过程中就存在一般本科院校举全校之力对部署高校的一个专家现象。

4、资源优势部署高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从“大楼”到“大师”都是一流的,而一般本科院校不是为“大楼”发愁就是为“大师”发愁,教学资源同样存在的差距。

三、一般本科院校“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考

由于“质量工程”建设的重点是提高质量上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树立全员育人思想和好的教风,规范教师与管理人员教书育人活动和岗位职责,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端正学风,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对课堂、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各环节的管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而“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是全国所有高校一起建设,如果一般本科院校想要和部署院校竞争,必须有一定的实力和特色,因此建议,一般本科院校可以考虑从内涵建设,着重培育出发,通过培育建设,来逐步的达到有竞争优势的,有特色的“质量工程项目”。

四、 二级建设保障体系的构建

为了搞好“质量工程建设”,一般本科院校可以考虑建立学校一级的“质量工程项目”立项,并投入经费进行建设。但是具体建设还是在各教学单位,因此各教学单位的重视程度就成为校级“质量工程”建设的关键。为了能够做好“质量工程“建设必须建立必要的二级监控保障体系(如图)。

因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宏观控制学校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及特色优势立项一批有助于学校发展,学生受益,能整体提升办学质量的项目。

2、实现两级管理 质量工程的推行前提在学校宏观把握,而关键在各教学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态度。因此,要适当的给予教学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权利,放宽经费使用的权限。给学院主动建设的权限和动力。

3、加大过程的检查和监督力度在给予政策导向、权利下放后的监控体系中,必须加大项目建设的检查和监督力度,特别是项目建设的速度、建设的内容以及经费使用,这样可以发现在建设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的给予解决,使项目能快速,向好的方向发展。

4、加强推广应用质量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为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建设项目推广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推广应用了,学生才能受用,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广应用,就是要让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信息及方法手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就是要让学生享受学校提供的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最终实现办学水平的提升。

一般本科院校在国家进行“质量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好自己的脉,理清本校的特色优势,集中力量进行培育,先进性内部建设,借鉴经验,提升质量,最终达到具有和其他高校及部署高校的有竞争离得项目。因此构建质量工程二级监控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篇10

摘 要:本文提出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应注意通过“课题作业”这一重要创新载体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总结出能力本位的专业课题作业设计与实践案例,以解决目前职业院校课堂教学中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弊端。

关键词 :专业教学 课题作业 教学改革

一、职业能力不足是职业教育落后的根本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教师传授知识常常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只是尽可能地把完整的知识系统灌输给学生,没有建立“自我学习、终生学习”的现代学习观。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间接的知识传授和积累,而忽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这将导致毕业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可持续性严重不足。

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课程的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要按照职教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设计课程、安排教学,以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二、综合能力目标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在实际课程教学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是课堂教学必须考虑的重要指标,而综合能力指标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实战”能力,它不是单纯掌握专业知识体系,甚至不仅是掌握单纯的专业技能,它要求学生掌握技术知识去完成某种指定的实际工作。

所以,在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当的课题项目为载体,通过课程的不断深入,以任务为导向,逐步解决课题中的各种问题,用实际操作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课题作业是课程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创新载体

综合能力培养通常是以综合实训项目来完成,但综合实训是目前职业院校当前课程教学的弱项。学生一般毕业设计或顶岗实习时才得到训练,这违背了职业教育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应当在每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断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实践表明,运用“课题作业”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它是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课题作业法是基于任务驱动、心理暗示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是任务主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创新,它强化了专业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应用性。每位学生课题可以相同,但参数各异,课题作业完成的基本内容统一却无上限,学生可根据自己不断的内容争取更高的等级分。课题作业一般采用5人一组的分组合作机制,学生在教师辅助下学习综合运用教学资源、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运用。

四、能力本位的专业课题作业设计与实践案例

1.课题作业的设计过程

课题作业的实施,必须立足课程选用的具体教材及教辅材料,在明确课程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后,再分以下几个步骤有序推进。

(1)明确课题任务。课题作业选择必须紧贴生产实践,必须联系教材各章节的基本要点,必须以图表等形式加以展示。

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该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可分两大部分:一是研究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类型、运动特点、功能、设计方法及机器动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并简要介绍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有关知识;二是从承载能力出发,研究一般工作条件下,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选用及设计问题。

由于课程属于机械类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需要运用多课程所学知识解决机械设计中的问题,综合性、实践性很强,所以课堂设计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为了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创新,笔者为该课程设计两个主要课题作业,一是机械系统方案设计,二是机械传动方案设计,每个课题作业的子项目均能密切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通过照片、视频(微电影)等多媒体再现或展示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多练习、多实践,举一反三,不断积累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2)设计课题实施步骤。为循序渐进完成既定任务,保证学生既能快速上手,又能主动思考,课题的子项目实施步骤必须精心设计,课题作业进程图表必须与课堂教学图表相一致。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根据作业任务探究解题的理论依据,积累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与其类似的工程实例。合适的梯度设计可以有效保障课题作业的顺利完成。

在“机械系统方案设计”课题作业中,笔者以牛头刨床执行机构类型设计为实例(见下表及下图),需要解决三个子项作业:刀架切削运动执行机构、工作台进给运动执行机构方案设计和绘制牛头刨床执行机构运动简图。通过简图或图样、实物照片和生产现场视频(微电影)等多种方式加以佐证,还可以列举其他类似机构简图,作业内涵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自觉拓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成就感。

2.课题作业实施过程及评价体系

(1)课题作业分配的原则。课题作业在布置时,一定要分配到人,基本任务可以相同,但拓展的内容可以不同。

(2)课题实施过程的跟踪。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通过熟悉生产设备、设施,步步深入获取教材相关的新知识。在课堂教学的适当启发下,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作业中的具体问题。

(3)课题作业总结与评价。课题作业完成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小组间要进行交流讨论。教师要帮助学生改进、优化作业方案。提交作业时,每位学生均要参加作业答辩,答辩的成绩按照20%折算纳入学期考核总成绩,特别优秀的作业要公开展示表扬。

五、实际应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不同于专门的课程设计,没有设计说明书等繁琐内容,它是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知识体系的一种手段和载体。

二是在实际应用中,要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教学过程要加以引导,课堂教学要适当穿插、补充;考核评价在得到上级教学部门的支持下,才能采用考核手段加以约束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