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即将进入成人的阶段。由于来自家庭、社会、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往往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他们在认知、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素质正在形成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人格发展不足的问题,如无聊空虚、不良意志品质、懒散退缩、回避困难、逃避责任、虚荣、自我中心、环境适应不良等,各种心理矛盾错综复杂,迫切需要教育引导。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尊重每个学生
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期正处在18、19岁的青春期,面临学业、就业等压力,而这个阶段正是他们身心急剧发展、情感丰富强烈、情绪波动大的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个性进一步凸显。在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体现师生人格的平等,否则容易产生“教成人,结成冤”的现象;再就是要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不因学生性别、相貌、成绩等方面的差别而歧视他(她),“亲其师,信其道”,由此使心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二、要善于挖掘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1)学习与发展的原因。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工作强度和生存压力增大,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无疑会产生很大影响。自觉、自立、自主、自强是大学学习的特点。一些同学在进入大学以后未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导致诸如会计证、计算机证等考试屡屡失利。从而带来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大学生正处在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大、成才欲望强的敏感时期,但由于他们大多心理脆弱,在学业上如果不够满意或对未来就业和发展感到迷茫时,就会产生矛盾,进而心理失衡。有些学生甚至会患上考试焦虑症,从而引发生理上的问题。
(2)人际关系的原因。大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交往比较容易,而有的则比较困难。现在独生子女占有很大比例,他们大多自我中心意识特强,与人合作能力差,特别是大一新生,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既感到新鲜有无所适从。一方面,不少学生渴望友情,渴望理解与同情,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不能正确认识交往和缺乏交往的技巧,又使他们陷入交往误区。这种高期望值与低成果造成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让这些学生苦苦寻觅却又毫无结果,加之他们心理承受力比较弱、缺乏自信、胆小等,于是开始闭锁自己,郁郁寡欢,他们或因不能正视自己,或因不能善待别人而屡遭挫折。
(3)情感的原因。大学校园的失恋问题尤为尖锐。对正处于心理情感发展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失恋是生活给他们的第一道难题,面对失恋的考验,初尝爱情青苹果的酸涩,往往会引发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明白大学是缺乏成熟恋爱条件的:经济上自顾不暇,双方都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性,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正是这些无法回避的问题,才导致大学高频的失恋率,而失恋引发的心理疾患自然无法回避。
(4)贫困及家庭的原因。家庭贫困的学生因上学经费而紧张、愁苦,生活困难,心理压力较大。加之同学当中高消费、攀比现象比较普遍,在生活上、人格上都觉得低人一等,怕被他人瞧不起,而长期处于苦闷状态。此外,父母溺爱、家庭成员不和或父母离异,都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压抑、敏感多疑、忧郁、仇视、暴力等倾向。
(5)病理性原因。每年新生中都有因患抑郁症而休学。究其致病原因,或因家庭不幸、或因高中压力过大造成,而且这些同学抑郁症的初发阶段基本在高中,上了大学后,因不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而旧病复发。
三、注意心理换位
篇2
[关键词]辅导员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5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逐渐深入人心。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当代高校辅导员就必须正确认识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大学是一个大课堂,是同学们走上社会的奠基石。由于社会对其要求以及学生的自我期望值逐步提高,大学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工作,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现存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下面就简单谈谈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方法。
一、认真学习心理学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素质
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辅导员的心理品质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作为一名辅导员,其自身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对原有知识结构的掌握上,还应该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其次,要了解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着个性差异,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性格差异等,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从而使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更具有正对性。
二、了解学生,发展师生友谊,换位思考,做好学生的表率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了解学生是关键。高校辅导员虽然为全体学生服务,但是辅导员接触最多的还是班级干部,通过班干部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求,虽然也能达到目的,但这种间接了解学生的方法会让其他同学有种被忽略的感觉。因此,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多和学生交流,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辅导员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会逐步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站在学生所处的年龄、知识水平和环境来分析所发生的事情,这样就会对学生多份宽容和了解。辅导员还要善于分析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在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的同时赢得学生的信任。
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在新生入学时,辅导员应该及时地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以通过学校体检结果、心理健康测试、深入学生宿舍谈心、班级干部汇报等方式,发现问题,追其原由并且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要依据科学的方法建立,记录要尽可能地详尽,档案的记录要根据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完善,这样不仅有利于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积累教育经验,有针对性地改变教育计划。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可以粗略地分为;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和同学交流问题、感情问题、就业问题等,辅导员应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帮助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跨过心理障碍,以便更好地学习、生活。
四、参与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和问题学生展开心灵对话
高校辅导员要对整个班级负责,要做好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种体制在学校心理咨询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新生入学时,铺导员建立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要及时地送交到学校心理资讯室备份。在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时,辅导员要介绍学生到校心理咨询室咨询心理健康状况,当然,在现实条件下,学生对心理咨询室还存在一定的恐惧和担忧,这时,铺导员就应该积极地和学生沟通,向学生讲明心理咨询的重要性。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辅导员要经常和他沟通,关心了解他的处境和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其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更好地帮助同学。
五、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
家是温馨的港湾,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和家庭有关,父母和孩子的代沟也越来越深。因此,有些心理问题学生一般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讲。有些学生家长对孩子也不是很了解,从小到大就只片面地注重孩子的学生成绩,忽略了他们的心理感受,这让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辅导员要起到桥梁的作用,在家长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让他们之间多一份了解与宽容。通过孩子和家长的自我反省,加深感情,解决心理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校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心理学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做学生心灵的指引者;要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心理教育计划,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秦 或.大学生心理教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周微微.独立学院政治辅导员心里健康与校园和谐发展模式构建初探.
篇3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极易受到外界世界的干扰和影响。加之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导致学生面对巨大的压力,可能会受到心灵上的创伤。所以,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素质来面对激烈的社会发展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心灵上的打击。以下将针对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平时加强学生意志力的锻炼
班主任工作不仅负责班级的学习任务,也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做出一定的辅导和引导。比如,要加强学生的个人生存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遇到事情要学会处事不惊、冷静地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自理,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另外,也要培养学生正确地面对挫折,提高受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继续努力的信心,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开展人文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初中学生的年龄极为特殊,处于青春期初期,也就是所谓的小大人。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考虑。班主任要为班级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通过这种氛围来影响学生,逐渐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班级文化对一个班级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它体现了班主任以及全班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精神追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造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班主任对于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导需要仔细地研究和探索,想尽各种办法和措施做好初中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学习效果。以上内容基于班主任的工作情况提出几点辅导策略,以期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思路。
篇4
在新学期认真贯彻学院心理健康的有关精神,积极配合院系相关工作,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工作思路
以扎实开展心理危机预警工作为基础;
以朋辈辅导和心理委员辅导相结合为辅导模式
以寝室心理健康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以及院系心理咨询工作组为信息链做好日常工作;
重点以“新生适应”为主题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
三、工作要点
1、制定本学期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2、建立好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的飞信群。
3、经常深入学生宿舍,走访、了解、熟悉、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
4、做好心理危机干预的常规工作,严格落实“五早”信息预警机制,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月通报和周通报工作,确保心理预警学生稳定。定时更新预警库的信息。
5、配合院系,认真开展XX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认真做好心理普查、心理访谈、心理档案的建设工作;完成新生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健康信息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完成新生心理拓展训练活动等。
6、配合院系加强对我系任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的培训与指导,通过座谈会、案例交流、知识讲座等形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水平。
7、加强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的队伍建设,围绕主题,召开朋辈辅导员经验交流会,构架沟通、交流的平台,加强对新生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通过严格考核等形式,增强朋辈辅导员的角色归属感和责任感。
8、做好节假日心理危机干预和辅导工作。
篇5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 心理辅导 优势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84-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辅导工作逐渐被提到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并受到了中职学校的足够重视。因为中职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心理问题更加突出,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上没有自信心、缺乏上进心,从初中到中职一路走来,在生活与学习上表现平平,学习成绩不突出,往往会产生自卑、逆反等心理情绪。同时,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还没有最终形成,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还比较薄弱,极易受到不良信息及不健康观念的侵蚀,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的日趋发达,泛滥于网络的凶杀、黄赌毒等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更大的危害。因此,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明晰中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策略,才能把心理辅导工作做出成效,促使学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学习,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缺乏学习自信。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中考失利以及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往往缺乏学习自信。一是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理想信念;三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往往会出现学习焦虑心理,学习成绩不理想,产生厌学心理,甚至发生逃学现象。
(二)具有严重自卑与逆反心理。首先,从初中到中职,中职学生几乎在学习、生活方面没有成功体验,学习成绩一直得不到家长与教师的肯定,觉得事事不如人,因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其次,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问题及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等原因,也会使其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再者,中职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逆反心理就是不顺从别人的意见,而是逆事物发展的反向发展的一种心理状态。中职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很多,例如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不满意,对家庭的照顾不满意等,都可以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中职学生心理敏感,如果老师教育方法及话语不得当,就可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三)缺乏自控能力。处在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情感比较丰富,情绪不稳定,易于感情用事,遇事缺乏冷静,对自身的情绪控制力较弱。无论在学习与感情上遇到挫折都会心灰意冷,抗挫能力较差。部分中职生情绪冷淡,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缺乏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更有甚者,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会发生冲突,产生报复心理。
二、中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优势
(一)具有信任优势。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最关键的是学生与辅导教师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这样学生才会消除戒备心理,敞开心扉,与教师交流,教师才可以及时发现其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方法进行疏导。中职班主任的职责决定了必须与学生频繁接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比较深厚的感情基础,学生之间发生问题,班主任就是他们的依靠,他们往往要班主任帮助解决,他们信任班主任,班主任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他们往往易于接受,这是中职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信任优势。
(二)具有时间优势。班主任相对学校其它管理部门领导及任课教师来说,更有时间接触学生,也对学生了解最全面与详细,与学生相处时间长久,也容易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由于班主任经常与学生接触、联系,并对其耐心教育、引导与提供服务,班主任的角色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移,年长的班主任学生会感觉到像自己的父母,年轻的则就象姊妹兄弟一样。中职班主任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类似“严父慈母、兄弟姊妹”角色的、富有人文特色的心理辅导教育活动。在这样的角色下,教师也可以以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对中职生起到良好的带动与影响作用。班主任在做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时能够打开局面,心理辅导富有针对性,并且能够取得学生心理上的认同。
(三)具有职能优势。中职班主任的基本职责就是为学生服务,保障班级学习生活等活动的正常运行。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与引导者,是学生的“领头人”与“导师”。更重要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可以充分发挥班主任职能作用,发挥组织的优势,选择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例如可以根据心理健康问题组织主题班会,也可以以“结对互帮”的方式,激励班级内具备心理辅导能力的学生对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帮扶。
三、中职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策略
(一)平等尊重,耐心倾听。中职班主任做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做到平等尊重和耐心倾听,更易于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所在,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打好基础。(1)平等尊重。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杜绝对学生批评与挖苦甚至是讽刺,要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耐心、细心,真诚地与学生交心,贴心地诱导与启发,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在人格上得到了尊重,更乐于将心理问题跟教师交流。(2)耐心倾听。大多数时候,班主任要做一个倾听者,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细心地观察学生的言行,让学生将心中不良情绪都发泄出来,然后再倾心与学生交流,做到心与心的沟通,并且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有效进行开导,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慰藉。特别对于情感丰富的女生,心中郁积的不良情绪,不吐不快,教师完全可以鼓励女孩子哭出来,等情绪平缓以后,再适时地对其进行耐心启发与引导。
(二)利用多种教育形式,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班主任平日需要以身示范,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利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启发,帮助他们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方法。例如:(1)日记。可以让学生通过写日记,着重于对自己的心理进行剖析,让学生做自我激励,自我督促。(2)博客。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博客开设“说说心理话”专栏、上传有关心理辅导的视频讲座等,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既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匿名跟教师交流、接受帮助。这样借助网络的交流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师生间畅通交流,心理问题可以及时通过交流而得以解决。(3)活动。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例如具有引导性与指导意义的文体活动、以心理健康辅导为内容的主题班会等,引导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实施激励评价,激发心理自信。中职学生大多是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在他们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得到教师与家长表扬的机会较少,这也是他们产生不健康心理的重要原因。因此,中职班主任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遇到问题不能动辄批评,要细心分析原因,发现学生进步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鼓励,要让学生看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点燃学生的自信。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班主任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等给学生“你可以做得更好”的心理信息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尝到成功的愉悦,并且鼓起前进的勇气,一步步迈向成功。
(四)注重生活方面的辅导,培养自律能力。中职学生从初中阶段一路走到中职,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律意识,自控能力较弱。进入中职,学生各方面都在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中职班主任工作也更具复杂性与特殊性。做好学生的生活辅导是解决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与渠道做好学生生活辅导工作。例如:(1)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分类,与家长进行联系,实现家校联手共同做好学生的生活辅导工作,让学生在生活交往中,性格得到不断完善,养成严格自律、自我反省的良好习惯。(2)培养健康的社交心理。班主任要着重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交心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避免报复性的矛盾冲突,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学习与生活,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篇6
关键词: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病因
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也已纳入意识日程,以其为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何处入手呢?我们首先应究其“病因”。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多处于中心的地位,父母及亲人对他们溺爱有加而缺乏应有的教育,他们望子成龙心切的高要求,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数,让孩子做许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而对于心理素质则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很多家长对孩子身心发展中的问题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因而不能对孩子有效地指导,这样,势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一些独生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着一些孤独、自私、软弱、情绪不稳等多种性格缺陷。长此以往,学生就逐渐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造成对其一生都不利的行为。
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特殊学生”才是对教师的最大考验。我们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他们思想上遇到的困难,实现从思想到行为的转化。在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方面,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论断对我们教师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虽然“特殊学生”不一定就是坏学生。但长期以来,我们可能习惯给一些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戴一些“笨蛋”“捣蛋鬼”等“帽子”,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自信、自立、自强,从而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
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分析现实,审定目标,就要认真分析主客观原因,以使他们扬长避短,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制定良好的学习措施,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篇7
一、学校建立健全德育教育体系,发挥整体育人的优势和功能
学校应当构建一套完整的德育教育组织和体系,充分利用工会、教代会、团委会、政教处等等深入践行“三全”的教育观念。“三全”是指全面、全员、全部。“全面”是指全面培育学生,面向全部学生,教育学生的一切,一切都是教育学生,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全员”就是学校的各个部分、各位老师都成为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员,每位老师都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当成自己的义务和职责,不能把德育看成就是班主任的事情,而应当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管理服务。“全部”是指通过家长、社会、学校和军民共建单位及校外德育基地、实训基地,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网络合力配合。充分利用、发挥、挖掘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发挥整体育人功能,切实提高高职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学校应务实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我国历来的教育都很重视德育,由“德智体美劳”可直观地看到是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的,但时至今天效果总是不如人意,收效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再加之社会生活节奏变快、就业压力增大等等,导致了部分学生产生焦虑、狂躁及逆反心理,部分极度自卑、自虐,行为过激、冲动等等。因此我们高职学校应切实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一是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有序有列的系统性的心理辅导疏导和预防教育。二是强化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意识,努力改变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方式和体系,减轻学生因学业造成的心理负担,纠正过去重智育轻品德和重分数轻素质的错误评价倾向,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性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给学生自我纠正、自我发展的时空。三是给学生开辟心理咨询的时空。在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当学生怀着复杂的心理、心情来咨询时,我们一定要用爱心关怀他们,用静心来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呼吁,包括他们的迷茫以及他们对事情的特殊看法,在此过程中要冷静地理解他们的行为,用心听清他们所表述的内容,用脑分析他们的动机,最后再用平等的、朋友的身份充满耐心地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甚至心理治疗。大量的实例也证明德育教学中利用心理咨询法教育学生往往会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所以,德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三、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篇8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特殊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着人生中重要的考试――高考。这时期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还是一片迷茫,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班主任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一、为什么要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高中生面临高考,身边的学习环境会让一些学生感到巨大的压力,有些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很迷茫,出现不少的心理问题。这时,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班会或者是其他各类活动等形式,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教育。通过这些辅导,要让学生学会对自我的教育、管理和控制。
2.心理健康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推进其发展。我国要求学校开展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推进其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3.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对班级进行管理。首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能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对班级管理工作有推动作用。其次,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规律,也能更好地预测学生今后的心理及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班级进行管理。再次,班主任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辅导的过程中,能加深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良好关系。
二、高中班主任应该怎样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
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首先,班主任要对班级学生的整体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其次,还要对学生的个体进行了解,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家庭状况和成长经历等。针对这一点,班主任可以在平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多多观察学生,还可以对学生的档案进行研究,或者可以对学生进行家访等,以便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了解。
2.班主任要注重对良好班级环境的建设
班主任要注重对良好班级环境的建设,因为班级环境好了,班主任就能够在日常的管理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班级环境的建设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班主任与学生一起设立班级口号,或者还可以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培养健康的心理。
3.加强班主任自身心理素质
在高中阶段,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最熟悉也是最亲近的人。班主任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因此,要提高班主任自身的心理素质。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如果心理素质良好,那么他就能对学生的心理起到积极的作用,班级气氛就会和谐、民主。相反,如果班主任的心理素质不好,那么他就会对学生的心理起到消极的作用,班级的气氛就会紧张,学生的心理也就会容易出问题。班主任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与学生之间能够产生亲近感与认同感,这样学生能够接受班主任的教导。
4.充分利用班会,对学生整体进行心理辅导
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整体进行心理辅导,班会是一种合适的形式。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不要让班会变成自习课。要组织一次好的班会是不容易的,班主任需要针对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确定能吸引学生的主题,并尽可能发动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
5.对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进行单独辅导
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这时候需要班主任对他们进行单独辅导。。这样学生会感受到自己是被班主任重视的,也就愿意将自己的问题倾诉给班主任听。班主任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比较常用的方式是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这种方式不仅简便,也能更好地进行沟通,但是有些学生可能不太好意思将自己的问题直接说给班主任听,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谈话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朋友之间的聊天氛围。另外,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心理上的困惑写成文章,定期由班主任进行反馈。这样能免除学生的羞涩,也能达到比较好的沟通效果。
结语: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还能对班级的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高中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困惑,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森,陈伟.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师,2013(33)
篇9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管理;心理健康
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工作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包含了许多的技巧。要做好学生管理的工作,从事此项工作的高校辅导员必须注重管理方法的使用。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使得管理理论、管理方法也随之改变,如何适应急遽变化的社会大环境,寻找有效的工作方法,成为每一位学生辅导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
一、思路决定出路
好的工作方法应当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孙子兵法》中的“五事七计”历来为管理人士所推崇,广泛地被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去。同样地,“五事七计”的思想也可以用来指导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所谓“五事”即: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一曰道。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这里的道主要指的是道德,一方面强调的是师德,另一方面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它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约束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首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当为学生做表率。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才有说服力,学生才能服从教师的管理,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以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的行为,用“爱”搭建起一座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所谓德育教育就是在牢记教师教书职责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育人”。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是理论专业技术知识精通的高科技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要有“德”。因此,高校管理工作除了培养专业人才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人才的素质教育,将德育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来审视。
二曰天,三曰地。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所谓的天、地,是将天与地合起来统指高校所处的大环境。这里的大环境不仅包括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还包括学校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信息时代瞬息万变,国家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对高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提出了要求。作为培养国家高科技人才的阵地,高校应分析环境,利用优势,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曰将。天时,地利,当然不够,还需要有人和才行。学校需要选拔优秀的人才来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尤其对于作为学生思想教育主力的辅导员。必须选择德才兼备、有较强组织能力和责任心、有较好政治素质的人来担任。同时,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制度对教育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五曰法。这里的法可以理解为就是《孙子兵法》所指的本意,教育管理中主要指的是学校管理所应遵守的国家法律、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以及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路线与方针政策,从学校管理实际出发,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等。做好管理工作,不仅要立好法,而且还要守好法。
二、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
高等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公寓里度过的,而辅导员基本上都是在学院办公室进行办公,每天忙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不能做到和学生近距离接触,这对学生管理工作十分不利。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应走进公寓,深入学生当中,并调动基层学生党团组织的积极性,共同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开展工作时,辅导员应注意把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运用心理知识技能,走入学生内心、助人自助、促进学生的成长。
1.倡导辅导员进公寓,深入学生中进行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沟通,倡导辅导员走进学生公寓,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化解学生中的矛盾,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对于维护高校稳定和谐的校园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沟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引导、促进作用;而且辅导员进公寓可以督促指导学生党、团组织的工作,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管理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调动基层学生党、团组织协助完成管理工作。以辅导员为首,安排学生党员和团干部组成公寓管理辅助小组,协助开展公寓管理工作。
(1)公示党员形象。在每栋公寓设置党员形象公示栏,公示该公寓内的党员形象,张贴“党员宿舍”和悬挂“学生党员”标志,起到监督别人约束自身的作用。
(2)实行党员联系宿舍制度。对每一位党员指定一个或多个宿舍,要求每位党员每周至少保证两次进入所联系的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并及时反馈给院系辅导员。对违反纪律的现象及时发现、勇于制止,第一时间反映给辅导员。辅导员还可以选定个别素质良好、工作方法得当的学生党员辅助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另一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时可以更为直接,起到教师与学生直接沟通所达不到的效果。
3.扮演好“心理定向的角色”。大学生正处在由青年时期向成年时期过渡的重要阶段,属于心理的多事之秋。有些学生明显表现出情感丰富、强烈而不稳定;思维模式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看待问题常常带有片面性;同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喜欢张扬个性,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因素使得大学生在处理如学习与爱情、自我与他人、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重大的人生课题时,盲目性和冲动性倾向较为明显,以致造成心理和行为上出现明显偏差。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承担者,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目前,很多高校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辅导员还要担负起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因此,辅导员应该重视心理学知识与方法的应用,并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抓好德育教育。
(1)广泛深入地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掌握良好的心理辅导方法与技巧。
(2)走近学生,和学生做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动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3)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日等活动形式都是良好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
三、总结
综上所述,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有效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辅导员作为最接近学生的一线工作者,应当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注意工作中经验的积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转换工作思路,切实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翁铁慧.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科学化模式、专业化培养、多样化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2]李永山.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其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1):44-45.
[3]冯殿华.试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程序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5,(6):78-79.
篇10
现就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查情况如下:
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保障措施
制度健全,建立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学习《*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法》、《*大学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职责》、《*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制定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0*学年工作计划和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00年工作计划,为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机构设置
成立经济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健康教育工作。
设立经济学院心理辅导室,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室职责》,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
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培训,迪老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各班级培养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成立了经济学院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小组(三级)。
(三)培训工作4分
对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班委、团支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进行了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日期:
1、200*专题讲座《大学生应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2、200*专题讲座《怎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3、200*10专题讲座《调整心态,学会适应》;
4、200*专题讲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5、200*专题讲座《勇敢面对,愉快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6、200*专题讲座《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日常工作4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经济学院20*-20*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撰写了经济学院20*-20*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能够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成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有:
1、关于做好20*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2、20*-20*学年第一学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信息;
3、关于做好20*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4、做好20*级新生upi普查协调会;
- 上一篇: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 下一篇:乡镇农业工作总结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