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土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土文化的重要性

篇1

势相同。结论 OPG和RANKL均参与了异常咬合所导致的髁突软骨病理性改建活动。

[关键词] 关节软骨; 咬合; 护骨素;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病

[中图分类号] R 782.6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1182.2012.02.003

Effect of gradually induced disordered occlus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osteoprotegerin and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кB ligand in mandibular condylar cartilage of rats Liu Lei1, Xiong Lifeng2, Sun Lei1, He Jian-jun1, Wang Meiqing1. (1. Dept. of Or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School of Stomatology,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 2. Dept. of Stomatology, The 477 Hospital of PLA, Xiangfan 441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radually induced disordered occlusion(GIDO) on the expression

of osteoprotegerin(OPG) and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кB ligand(RANKL) in mandibular condylar cartilage of rats. Methods Totally 48 rats, aged 8 weeks were includ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randomly at 4 time points, with same gender distribution(n=3). By inserting elastic rubber band the right side mandi-

bular first molar and the left side maxillary first molar were moved mesially. Four weeks later, the right side mandi-bular third molar and the left side maxillary third molar were moved distally with same method. In this way, the GIDO was established in rats.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at the end of 2th, 4th, 6th and 8th week respectively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IDO. The expression of OPG and RANKL in condylar cartilage was exam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and calculated by the area of positive cell percentage. Results OPG and RANKL expressed predominantly in condylar cartilage hypertrophic layer. The ra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expressed a higher OPG level in all of the 4 time points than their age-matched controls(P

篇2

摘 要: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切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以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实现课程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芦川乡土文化是一门遵循学生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有教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为总目标的综合课程。以校本课程《芦川乡土文化》为例,结合自身在参与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的点滴实践,从剖析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入手,阐述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乡土文化;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芦川文化;开发;传承;整合

一、芦川乡土文化资源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

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有助于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以生为本”,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从社会需求角度看,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学、善思、好问、解疑等多方面素质,便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体现地方教育资源特色,反映农村、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适时融进最新科技成果,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学校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区域的经济与文化,丰富课程开发的内容。基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集聚当地的悠久历史文化,有利于形成独有的“开放、崇文、融合”的文化特色,体现特色校本课程。

二、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不是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迎合学生生活要求的一门综合课程,依据历史与社会基础性课程的设计思路,从学生的认知与生活出发,以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基础,以芦川乡土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为主线,以丰富的芦川乡土文化显性资源为内容,力求有逻辑、有层次地再现芦川乡土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内涵与价值。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有机结合,生活教育的深化,是基础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从课程建设、发展需要出发,学校已编写整套的校本课程,共三册。第一册《走进芦川》,内容是曾经沧海、绿禾水乡、乡间集镇与荡漾桥影;第二册《赞美芦川》,内容是乡土文物、民间美食、乡风民俗与民间文学;第三册《感悟芦川》,其内容是乡贤名人、教育医药、经济强镇与美丽乡村。每册都分上、下两编,各自设计三个专题、15课,共六个专题、30课。每课均编写“本课提引”“终于得知”“拓展延伸”“相关诗文”“乡土知识”和“活动体验”等六个部分。如,本课提引――提出疑问,点明本课话题;终于得知――本课主体,围绕题目展开;拓展延伸――对主体内容某个点的延展、细化,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关诗文――引用相关乡土诗词、前人记述进行补充阅读;乡土知识――附录式的知识信息;活动体验――相当于课后练习。学生通过多次探究或综合实践活动,走出课本,深入社区,体验生活,感悟乡味,探寻奥秘,提高素养。

三、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尝试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笔者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培训活动,通过学校教研组集体研讨和座谈等方式,结合三个年级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凝聚集体的智慧,对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有益尝试:

1.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课程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进而达到开发课程资源的真正目的。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满足不同群体对自身归属感的需要,以唤起学生的学习自信,每一位学生的天资、兴趣、爱好、专长得以充分发挥和施展,使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都能淋漓尽致地展示,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自身内在的学习兴趣。

如,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部分内容: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制作年代尺,用文字、图片等不同形式展示成果。活动中,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展,能力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资源开发目的得以体现。

2.促进自主发展,注重实践活动

自主发展,是指主体独立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能力得到发展。芦川乡土文化课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性格与能力发展的需要,得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乡土校本课程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明确探究目标与方向,组建“芦川寻迹”社团,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体会家乡史、家乡情,追寻家乡历史与文化韵味。

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围绕建议展开,也可自己选取内容进行探究。

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究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空与机遇。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锤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的能力与智慧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3.传承乡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自然离不开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教学只能在校内课堂上完成。本土化是乡土资源的重要特征,当地的自然风光、风俗人情、文化传统等不是唯一的,与其他地方必定有明显的差别。学校课程的实施需要乡土课程资源的支撑,每所学校都拥有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立足地方现实,展现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学校文化建设与乡土文化,整合学科教学与乡土文化,展示芦川这片土地的沧桑历程和深厚积淀。芦川乡土文化代代相传,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如,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的部分内容:

通过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教师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真正把学校带到社会大环境中,让学生感悟学校和社会密切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生活的必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智慧的复演。教师是教育的“大者”,是学生探寻知识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社会又是一所大学校,集校内课程资源于一体。芦川乡土文化课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有教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为总目标。教师驱动学生传承、弘扬芦川乡土文化,真正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完美整合,助推学生智慧的开启与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屈光垒.新课改背景下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1.

篇3

关键词 乡土植物;园林绿化;应用;特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98-01

植物的覆盖率对园林绿化和当地生态系统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在我国园林绿化的进程中,为了单纯追求视觉效果和增加美感,外来植物被大量引进,而乡土植物却很少被应用,造成园林绿化的植物多样性降低、绿化质量下降,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因此,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应该加大乡土植物的应用与推广,从而构建一个生态、经济、有效的生态系统[1-2]。

1 乡土植物的特点和优势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后,能够高度适应某地环境的植物的总称。乡土植物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抵抗性。乡土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灾害、病虫害,外来植物则不具备该特性,往往在发生自然灾害后容易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二是乡土植物管理方便,性价比较高[3]。由于乡土植物成活率比较高,便于管理,因而养护成本比较低,也可通过科学手段进行配植,容易营造特色景观,观赏性及整体性价比较高。三是能够彰显当地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每个地方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都会形成当地独特的植被景观,如南方的椰子树、北方的杨树和柳树、西安的桧柏等;再加上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就会形成富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既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又符合人们审美的需要。

2 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乡土植物资源丰富,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受某些原因的影响,大量引入外来植物,这就产生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2.1 乡土植物应用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

虽然我国乡土植物种类比较多,但在实际应用与推广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如在昆明市的园林绿化中,只应用了云南樟、银杏、滇杨等品种,而云南山茶、马缨花、清香木却没有得到运用,这就导致园林绿化的乡土植物种类比较单一。

2.2 乡土植物苗源匮乏,数量和种类急剧下降

由于对乡土植物的科研较少,科研水平较低,乡土植物得不到有效开发,导致乡土植物种苗较少,再加上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人们认知的改变,过分发展速生植物,缺乏对乡土植物的保护,其生存空间被外来植物和速生植物大量排挤,这是造成乡土植物得不到有效应用和推广的根本原因。

2.3 乡土植物的规划缺乏科学性

由于园林绿化规划者“重洋轻土”思想严重,错误地认为外来的植物是新鲜事物,在不考虑当地实际的情况下,盲目引进大量外来植物,忽视乡土植物。再加上规划者对乡土植物认知的缺乏,简单地以为美观的外来植物即是高档树种,从而忽视当地的生态因素,这就造成了在园林绿化中大量应用外来植物而忽视乡土植物情况的发生。

3 对策

3.1 制定政策法规,明确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

要从根本上改变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较低的应用率,需要先明确乡土植物的重要性,大力宣传乡土植物的优势,改变人们对乡土植物的认识。一是主管绿化的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地方政策,支持乡土植物的应用与推广,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优先应用乡土植物。二是加大对乡土植物的宣传力度,严格把关乡土植物的应用和推广情况,规范园林绿化行业乡土植物的应用情况,从而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3.2 加强乡土植物的科学研究,修建乡土植物苗圃

一是根据当地园林绿化的实际要求,选择适合园林绿化的乡土植物进行专门的研究与培育,加强培育的技术研究,加强新品种的研究,从而能够在当地大规模地推广和应用。二是开发具有特色的乡土植物,合理加强对乡土植物的驯化,使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具有更高的观赏性。三是在对乡土植物习性研究之后要建立相应的苗圃基地,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乡土植物的培育和输送工作,使乡土植物能够有更好的销售和开发前景。

3.3 提高园林绿化规划者和工作者的素质

一是对园林规划者进行专业培训,从根本上改变规划者“重洋轻土”的观念,促使其深入学习乡土植物的习性和开发价值,按照植物混合搭配的原则,在园林绿化中灵活运用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二是提高园林绿化工作者的素质,在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护当地植被,保留原有的景观特色,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园林的设计和施工,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三是因地制宜,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实现乡土植物产业的持续发展,要考虑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当地的生态系统。

4 参考文献

[1] 龚建勇,史培行.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13):7049-7050.

[2] 尹士海.乡土植物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河南林业科技,2010(2):13-15.

篇4

一、乡土音乐在学校传承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乡土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包含着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探究乡土音乐的传承现状,往往更能使传统音乐文化所蕴涵的大量的、有价值的文化信息更好地发展下去。

(一)学校的音乐教育应成为传承乡土音乐的战略前沿阵地

传承民族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来说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该是责无旁贷的。学校是一个大的学习场所,便于创设一个加入乡土音乐的音乐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这熟悉、亲切、愉快的环境中去主动学习音乐知识,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对当地乡土音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学校的音乐教育把乡土音乐中的经典曲目、相关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由此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加强他们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使之成为民族音乐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目前,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要重视民族音乐,各个地区可因地制宜编写乡土音乐教材,大力加强传统音乐教育的措施。

(二)学校传承乡土音乐体现了音乐新课程改革中“弘扬民族音乐”的理念

音乐新课改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的主要理念。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和传承的迫切性,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增多,寻求本土文化的优势成为各民族谋求生存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高到全人类文化的重要资源之一的高度。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该重视乡土音乐的传承,让青少年在成长中了解、热爱本地区的乡土音乐,教师应对他们加以正确、合理的引导,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文化。1995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华为母语音乐教育研讨会”上,国家音协教委李妲娜说:“中央提出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凝聚力。目前,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改革的实践,社会生活对音乐教育提出的要求,都提出了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这个深远问题。世界音乐教育也开始了这样的实践,呼唤本土文化是‘母语’,国际音乐文化研究重点也趋向本土音乐。科学从娃娃抓起,民族音乐也应从娃娃抓起。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开始音乐教育是‘母语’教育的一个内涵,而母语同样还包括文化意识、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是魂。”

二、乡土音乐在学校传承的策略

(一)注重发展文化理解的乡土音乐教育

音乐应被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正如音乐人类学家内特尔所说:“一种音乐文化的构成是不断地在大量文化参与中实践、挑选和修正。”乡土音乐文化有自己发展的规律,有对应自我文化意识的价值系统和成就模式,其音乐形式通过与其他文化形式的结合,来展示当地群众在心理、生理和行为方面的深层结构。把音乐当作一种文化来传授是音乐人类学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理念,这种理念突破了以往只注重对音乐本体的研究,而忽视了作为文化理解的音乐,这种理念还体现了音乐价值的平等性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因此,学校的音乐教育必须从音乐生成的文化中去理解,认识到音乐文化价值与乡土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传承丰富文化内涵的使命,进而去发展各地区乡土音乐文化。

(二)学校要重视乡土音乐教育并加强音乐教师的乡土音乐教学培训

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要重视乡土音乐的教育,首先,学校要重视音乐课,要根据情况规定音乐课时,不准随便减少或挪用;制定音乐课成绩对学生升级与否的具体规定;学校必须配备专职的音乐老师,保证音乐教育的经费和设备,确定包括乡土音乐在内的教学内容,编写与之相配的当地乡土音乐教材。其次,学校在实施乡土音乐教育时,宜采用校内小课堂与校外大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小课堂的教学,除了学校专职的音乐教师之外,还应该多聘请有成就,有修养的从事传统音乐工作的各方面的专家(尤其是优秀的民间音乐家)来校任课;大课堂的教学,是指学校要有计划地、经常地组织师生走出校园,深入到传统音乐实际环境中去主动接受乡土音乐文化的传承。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任何教学思路与教学设想都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来体现。一方面,聘请专家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专家们可通过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方式教音乐教师学唱,这样教师们可以学到正宗的乡土音乐,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原汁原味的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学习乡土音乐的相关文化知识,作为一名现代音乐教师应该主动学习,不仅会唱,还要对乡土音乐的起源、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有深刻地了解。

篇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社会转型过程包括: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两个密切相关的过程。社会结构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过程,是工商服务业在社会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经济体制转轨是指中国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是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过程。社会实践结构的这种历史性巨变反映在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就体现为传统农村“乡土社会”向“新乡土社会”的转型。

一、传统中国农村的乡土社会

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造就了其“乡土”特征。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把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性质理解为“乡土社会”。此后,“乡土社会”便成为人们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性质的基本判断。“乡”和“土”是理解乡土社会的两个关键字:“乡”是一个标志特定地域文化和情感归属的概念;“土”是一个标志特定地域范围的概念。“乡土”合在一起则指特定地域范围及人们对此特定地理区域及区域亚文化的某种特殊情感关系。“乡土社会”是理解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结构的一把钥匙。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乡土社会具有土地依赖、聚村而居和家族归属三个显著特点。

(一)土地依赖

在乡土社会里,土地是至关重要的。乡土社会中“‘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农村居民对基本生活资料——粮食作物的依赖和基本谋生手段——种植业的依赖,转变为对土地本身的依赖。正是由于与农民的生计息息相关,土地才成了农民问题的关键。正如斯科特所说的“对土地的控制成了权力的关键基础,在同寻求获得小块土地的佃户的交往中,土地所有者的地位得到了加强”。虽然斯科特讨论的是东南亚殖民地时期佃户和地主的关系问题,但土地问题背后所映射的权力关系则是仍然适合于传统中国农村。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均贫富、等贵贱”,还是“耕者有其田”,其所指向的都是土地问题。历史上,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谁解决好了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天下。因此,“土地是调动农民激情和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土地问题也是农民问题中最敏感的问题,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二)聚村而居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村居民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农民对土地的半人身依附关系、不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和工商业、落后的交通通讯工具等都大大限制了农民的活动范围。往往是若干户相互联系的人家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村落,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村落文化和非正式制度。村落之间少有往来。聚村而居会产生两个直接后果:第一,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之间互相熟识,形成了一个“熟人社会”,村庄内居民的社会行动更多地受当地长期形成的村规民约、习惯法等支配;第二,由于村民之间互相熟识,并因生产、安全、情感等需要相互依赖,从而形成对村庄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前者形成村庄的“礼治秩序”,后者形成村民的“乡土意识”。“礼治秩序”所展示的是文化传统和非正式制度的巨大力量。在《乡土中国》中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这里的“礼”就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区域亚文化及其制度表现形式——非正式制度。“乡土意识”体现了村落居民对养育了他的村落的归属感,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应地,一方人也会依赖于一方水土。农村居民这种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的依赖根深蒂固,“乡”也成为联系来自同一地区互不相识的人们间一种天然的纽带。这种联结纽带背后所维系的是聚村而居的生活方式所形成的村庄认同及其延伸形式——村落认同、地区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三)家族归属

在西方,“家”一般是指夫妻及未成年子女。在中国文化中,“家”的含义比较模糊,在西方“家”概念以外,中国的“家”还可能包括兄弟姐妹、成年子女、父母、祖父母、叔婶姑姨等远近亲疏关系不同的其他社会关系。中国传统家庭“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小天地,是一个微型的邦国”。在多数情况下,“家”实际指的是家族或宗族。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从来都不是意志自由、行为自决的独立个体,庞大的“家”结构把个人的社会生活完全纳入了家族的整体意义结构之中,从而成为家族整体结构的一部分。个人和家族共同体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依关系,各家族之间则相对独立。中国的家族和家族主义引起了文化人类学家浓厚的兴趣。弗里德曼研究指出福建和广东家族组织度比较完善的三个可能原因:水稻种植、水利灌溉和边区环境。这种概括与对中国农民聚村而居原因的概括都强调了农业生产和居民安全两个因素的重要影响。许娘光通过中国、印度和美国家族的比较研究认为中国人具有情境中心和相互依赖的处世观,他们“倾向于在家庭这个人类初级社会群体中来解决他生活中的问题”。林耀华则认为外界环境包括组织、物质、技术及家族内部主要成员更替是家族组织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指出在家族组织的发展变化中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制约着每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一个人必须与其他哪种人往来,因而也就为他的体系和结构组成提供了基本的规则”。强大的家族力量不但维系着中国的家庭稳定,也复制了千百年来形成的社会关系。每一代人都按照上一代人培养他那样教育他的下一代,这种对家的依赖和忠诚构成了中国人行为的意义基础。

在研究中国的乡土社会时提出了“差序格局”理论,把中国社会比喻为“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离投入点越远,圈就越大,关系也就越远。由此认为中国社会是一种“自我主义”。这种自我主义的核心就是居于中心的“我”,而一圈圈的波纹则是与“我”的不同关系。虽然表述方式和研究重点不同,但与弗里德曼、许烺光、林耀华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一样的,都是中国的以“我”为中心的家族关系。

中国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对乡土的归属和对家族的依托使传统农业社会形成了一个相当封闭的、低流动性的社会结构,一般情况下,农村居民不愿进行社会流动。在社会流动过程中,农村居民即使因各种原因离开家乡,终老之后仍然要以各种形式回归村庄,被称为“叶落归根”,这里所归属的是村庄,更是家族。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而广泛的社会转型过程不可避免地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开启了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结构的快速现代转型进程。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农业税的取消、逐年加大的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起云涌的进城务工浪潮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了近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的结构性巨变。“分散和封闭的乡土社会已越来越深地进入或者卷入到一个开放的、流动的、分工的社会化体系中,与传统的封闭的小农经济形态渐行渐远”。乡村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家庭结构等在社会转型期所发生的显著变化使得“乡土社会”已经无法概括当今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状况。贺雪峰提出“半熟人社会”来指称结构巨变中的中国农村社会;陆益龙则提出“后乡土社会”概念;黄家亮等用“新乡土社会”来指称快速转型中的中国农村社会。本文以为,用“新乡土社会”来概括加速变革中的中国农村社会,明确地指涉了中国当前社会结构的新特质,也表达了新乡土社会与传统乡土社会的连续性,比较贴切。因此,本文沿用这一

转贴于

表述,认为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就是从“乡土社会”向“新乡土社会”转型的过程。与上文所讨论的乡土社会的三个特点相联系,本文从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和家庭结构三个方面分析“新乡土社会”的特点。

二、新乡土社会的经济结构:人地关系与农户收入结构的变迁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伴随着国家的整体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以及持续存在的工农业“剪刀差”迫使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劳动收益更高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从而减少了农业从业人口,缓解了由于农村人口增长而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图1是1990--2010年中国乡村从业人员与乡村人口的变化情况。

与乡村人口的减少相应,乡村从业人员中非农从业人员的比重却逐年升高,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而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成为乡村非农就业的首选,其就业人员比例逐年上升,到2010年,达到乡村从业人口的38.37%。乡村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也成为农村非农就业的重要形式,到2010年分别达到乡村从业人口的8.08%和6.16%。图2反映了1990--2010年中国乡村非农就业情况。本文由收集整理

传统农业种植业从业人员的减少和乡村非农就业人数的稳步上升反映了农业在农户家庭经济结构中重要性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乡村农业从业者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兼业行为,即通过家庭兼业手工业及副业生产,以及在村庄、乡镇及周边地区“早出晚归”或短期外出从事其他非农产业。这种兼业行为和外出务工一起促进了农民从传统的低效率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这不但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对土地的强经济依附关系,而且改变了农户家庭的收入结构,促使农民的现金收入增加,实物收入减少。表1是1985—2010年以5年为间隔的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状况。

由此看来,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家庭收入结构中的比重增加,相应地,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逐渐降低,农业和非农收入的重要性正在发生逆转。这表明,外出务工的工资收益已经成为农户家庭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6977元/人。由此看来。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农村的种植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甚至全部收入来源的收入结构,从而使农民与土地的传统依赖关系出现了部分松动,土地不再是农民的唯一“命根子”。无论是地广人稀的农村山区、还是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都出现了势不可挡的进城务工潮流,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户家庭现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收人结构变化必然带来农村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的结构性变迁。

三、新乡土社会的观念结构:乡土意识的式微

传统乡土社会中,居民对村庄和家族的认同感构成了农村居民生活意义的基础。村民的村庄认同可分为两种类型:自愿认同和强制认同。前者是特定地域(村落)居民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内化的自觉自愿的村落归属感和认同感;后者是基于村落地方性文化和非正式制度的强大压力而被迫表现出来的对村落的归属和依赖,是一种表象认同。当社会结构处在剧烈变动的社会转型时期,基于不同认同方式村庄成员对外来文化的反映也各不相同:基于自愿认同的居民会对外来冲击产生排斥和疏离反应;基于强制认同的居民的反应则是对村庄的疏离和对外来新生事物的接受。这种认同差异在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年轻一代和老年一代之间在乡土意识和家族归属感上的巨大差异。随着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地方话语权的代际转移,乡村的地方文化和非正式制度环境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最主要的就是乡村居民对村落和家族的归属感和依赖感的降低。

自20世纪80年代末“农民工”现象出现以来,中国以农民进城务工的形式进行的城乡社会流动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虽然20年来到底有多少农民工进城务工,没有统一的统计数据,但是中国的农民工可区分为若干代,并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却几无争议。本文把中国的农民工区分为两代: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两代农民工的区分大体上以出生年代区分为“80前”和“80后”两个群体。两代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的动机、务工形式、务工待遇、务工去向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转贴于

在外出务工农民中,第一代农民工是外在压力驱使的结果,其外出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户家庭日益增长的现金支出需要同家庭收入来源单一且数量有限的矛盾,这是家庭作为生产和消费的基本单位,在现有的生产体系内无法生产出家庭经济支出所需数量的现金收入,是“硬预算约束”的结果。进入21世纪以来,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一代农民逐渐成长起来并成为外出务工的主力军。第二代农民工基本接受了完整的义务教育,其“库存知识”与第一代农民工明显不同,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其外出务工的动机不再是挣钱回家盖房、娶妻生子,而是脱离农村。新一代农民工在职业期望、个人权益保护、城市人的身份认同、创业知识学习需求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特点。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第二代农民工“表现出更高的职业期望、融入诉求和个人发展期望”。如果说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是一种经济生产行为;那么,第二代农民工的务工行为则可视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他们可以承受城市的排斥与疏离,也可以承受城市生活的窘迫,就是为了能够使自己在城市立足,从而成为城市居民的一员。有学者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中西部地区四个城市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把农民工按出生年份分为1956—1966年、1966—1976年、1976—1985年三个组别并研究了不同组别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动机,发现农民工的出生年代与生存型动机负相关、与个人发展动机正相关。在新一代农民工中,大约有40%的人外出务工是为了寻求个人发展,这一比例在前两个组别中分别为6.7%和22.4%。谋求在城市中立足。获得个人发展已经成为第二代农民工的主要务工诉求。

新一代农民工务工诉求变化使新生代农民工把在城市落脚、融入城市生活作为自己外出务工的基本目标。务工动机的改变直接改变了农民对传统村庄和家族关系的依赖关系,其个人认同的基础正在发生静悄悄的革命,传统的“叶落归根”的乡土意识逐渐式微。虽然很难清楚分辨农民外出务工和农民对乡土依赖程度的降低那个是因、那个是果,或者是其他复杂的因果关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二者之间存在一种选择性亲和关系,并且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中国农村不可逆转地发生了。

四、新乡土社会的家庭结构: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

家庭既是一个经济单位,也是一个基于血缘和姻缘关系的社会共同体。在中国历史上,家庭一直是兼具生育、经济、政治、教育、情感等多重功能的社会基层组织,而且,家庭总是和家族、宗族等组织联系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普遍实行使家庭重新成为独立的社会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完善、社会结构调整和分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的形式和功能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对江村家庭结构变迁的研究表明,在1936年时。江村家庭中主干家庭和残缺家庭最多,分别为45.4%和27.6%;到1960年,这一数据分别下降到35.5%和27.4%,核心家庭第一次超过主干家庭,占32.3%;到1984年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分别占43.2%和39.0%,开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1936—1984年间,联合家庭的比例都没有超过5%,1980年更是下降到0.4%,已经算是凤毛麟角了。由此看来,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结构中,大家庭一直是不占主导地位的。在《生育制度》中认为传统中国户均人口数在4~6人之间。基本可以肯定,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庭结构是以联合家庭为主的。

自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口规模出现了持续下降趋势。1978年,户均人口为5.7人,和调查研究的30年代江村的家庭人口规模基本一致。到2007年,这一数字下降到4.0人,并在此后多年内一直保持这一数字。按照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来计算,这只相当于一个普通农村核心家庭的人口规模。图3反映了这种人口变动趋势。

传统中国的家庭是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的“细胞”,满足了家庭成员多种需要,也是社会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与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家庭规模的缩小必然引起家庭功能的变化。在社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家庭原有的子女教育等功能逐渐被专业的教育机构承担起来。就目前来说,农户家庭的最主要功能是情感寄托、人口生产和经济核算等功能。人们在解释为什么两亿多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游走却没有引发大的社会问题时,更多地关注了土地的重要性,认为土地这种“零风险资产”构成了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使他们免于成为“绝望的群体”,从而降低了其疏离感和被剥夺感。对于作为“人性的养育所”的家庭的重要性却关注不够。实际上,农户家庭不但是经济单位,也是社会的细胞,承担着社会成员的情感寄托和人性抚育的重要功能。就目前的社会流动趋势来看,农民流动以青壮年男劳动力进城务工为主,其妻子、子女、父母则大部分仍然留在农村,形成“留守儿童”、“留守妻子”、“留守老人”,“农村家庭中最强壮的劳动力被城市工业体系所吸收,但他们代际人口再生产的成本却由农村家庭不成比例地承担了”。家庭承担着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社会的“安全阀”。特别是在社会结构快速转型,各种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社会转型加速期,这种安全机制的作用更加突出。

五、余论

篇6

长期以来在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上,人们使用外来引入树种比例较大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乡土树种却考虑甚少。国内外研究指出,近年来城镇化的加快使城市间景观趋于雷同,也缺乏自身的绿化特色与乡土气息[1-4]。因此,随着“人与自然共生”理念的广泛传播,人们对城市绿化的生物多样性及自然度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生态林将逐渐成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点,而乡土树种作为生态林建设的“主角”,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乡土树种即为当地的本土树种,但长期以来对于乡土树种的理解观点不甚明确。根据陆庆轩[5]的观点,乡土树种是在没有人为影响下,自然发生、自然生长在特定区域或特定生态系统内的树种。也有观点认为,在同一个气候带的周边地区自然分布,通过长期引入与培育后,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完成其生命周期的树种也是乡土树种,因为它们是经过长期驯化培养,充分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成为当地标志性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3]。乡土树种在绿化建设中的应用虽较广泛,但仍没有引起广大绿化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并且使用的比例也比较低。杨永川[6]和鲍华分别论述了上海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情况,就乡土树种资源日益减少的现象分析了其在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ꎻ陆庆轩[7]等分析了东北本地树种造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乡土树种应用的对策。根据已发表的论文数据,发现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应用较少是一种普遍状态[5-7]。为更好地推广并发挥优良乡土树种的作用,逐步形成以乡土树种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较好地维持城市林带自身平衡,文章面向长三角,参考其他地区,综述了近年来乡土树种的研究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情况,以便为今后乡土树种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1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应用中的现状

1.1国外应用情况

19世纪末,一些西方园林设计师就提出,植物景观应适合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以便利用乡土树种来展现当地的景观特色,保护当地生态环境[8]。LanLennoxMcharg所著«DesignWithNature»标志着城市的景观规划开始关注人类居住环境的生态问题,人们对乡土树种的研究也开始集中在应用的生态价值方面[9-10]。乡土树种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包括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遮荫降温、维持群落稳定等方面,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城市绿化对外来引入树种的青睐,继而引发各种生态问题[11-14]。

1.2国内应用情况

国内学者对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尹士海[15]认为外来树种的应用降低了乡土树种的利用率,导致植物群落多样性下降、资源退化、病虫害加重,随之带来绿化成本增加、景观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其提出3点解决方案:一是加大乡土植物优良特性及其意义的宣传ꎻ二是加强对乡土树种的科学研究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相关问题ꎻ三是因地适宜,提高乡土树种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李树华[16]认为外来树种扰乱了当地的生态平衡,破坏了生态环境,对人们生活产生了影响。通过反思城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以乡土树种为建群种构建植物群落的思路。张金玉[17]等分析了目前乡土树种在植物景观中的功能和应用现状,指出乡土树种对城市绿化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并为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唐[18]就目前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出现的种类和数量不足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乡土树种开发的相关策略。杨永川[6]等对上海乡土树种进行了分类和数量的统计,并分析了植被地理区系特征,为上海地区更好的开发和使用乡土树种提供了基础资料。韦兰英[19]等用乡土树种改造豆科人工纯林,发现种植乡土树种后的林分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这为我们提高城市绿化中人工纯林生态多样性提供了新的思路。无独有偶,潘声旺[20]发现乡土植物构建的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越高对水土保持作用越大。韦品祥[21]对不同乡土树种的生态功能进行比较,梳理了众多乡土树种的优势并给出了应用建议。在良好应用效果的前提下,王兆东[22]等则开展了对引鸟的乡土树种红鳞蒲桃的特性和繁殖研究,为进一步了解乡土树种特性和繁殖打下基础。虽然前人对乡土树种分类、数量、繁殖和生态功能进行了探索,但如何立足于乡土树种的特点,对乡土树种在改善小气候、提高人工群落生物多样性以及营造乡土文化符号等方面的研究仍比较缺乏。因此,乡土树种的特点和应用情况需要城市绿化工作者持续投入和关注。

2乡土树种的应用特点

1)较强的适应性。相对外地引进树种而言,乡土树种通过自然选择得以在本地生存延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适应能力强,因此更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是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较简单的繁殖方法。乡土树种多数可通过种子繁殖,加上现代化的扦插育苗,其育种材料容易获得,育种方法简单易操作,生产速度快,适用范围广。

3)较高的性价比。主要表现为成本低、成活率高、管理费用低,以及易达观赏效果。

4)较强的文化内涵。乡土树种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传承,承载着多年以来当地的历史进程以及文化底蕴,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人文承载部分,是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方特色,也是当地历史长河中生态文明进程的见证者。

5)具有较显著的地域标识功能。乡土树种是当地的标识植物,可以形成天然生态林、风水林等,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稳定植物群落,形成城市绿地景观和地方风格。因此,乡土树种具有很强的地域识别性和标识功能,例如,日本樱花[23],洛阳牡丹[24]和石家庄的国槐[25]等植物。

6)具有稳定城市绿化系统的功能。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乡土树种在维持城市绿化系统稳定性上起着重要作用,是该区域较为适合的自然环境物种。如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LY/T2004-2012)中有一项就指出,优先考虑乡土树种,由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植物的合理配置建立各类林木和树木为主体的绿地,构成城市绿化生态系统。

7)具有可持续改良植物的功能。乡土树种具备特有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能够作为其杂交育种的亲本,为选育优良乡土树种储备基因资源,进而为推广应用奠定基础。8)具有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功能。繁殖和保护乡土树种种植资源,有助于维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当地珍稀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有着重大意义。

3乡土树种应用和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乡土树种苗源缺乏

1)外迁外移。部分绿化公司为了寻求更高的经济利润,将本就稀少的成型乡土树种肆意挖掘进行外迁外移,而忽视了本地苗源没有较好补充的现实。久而久之,外迁植株因不适应新环境而生长不良,苗源地却因不重视没有补充,形成人为的苗源缺乏。

2)随意砍伐。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建、农村的拆迁和房屋的改造,导致乡土树种被大范围砍伐的情况不断发生,乡土树种种群数量不断下降甚至消失。

3)缺乏重视。乡土树种应用的难点在于多数苗圃为了追求较高利润,大量繁殖外来绿化树种ꎻ绿化管理部门为追求时尚的景观效果,对乡土树种也多有忽视,导致乡土树种在苗圃中沦为配角,更别提被大量使用。

3.2对乡土树种重要性缺乏认识

近几年,人们对外来树种有独特的偏爱,比如部分北方城市近年来大量引进南方树种,忽视了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对乡土树种在观赏植物多样性的丰富、城市植物群落的稳定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考虑不足,未充分意识到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综合生态功能[26-27]。引入大量的外来树种,虽然能快速实现景观视觉效果,能很好地体现现代城市气息,但无法满足城市对绿色空间的综合功能需求,生态功能和综合平衡能力较差,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生态效果,还会增加成本,给维护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3􀆰3对乡土树种应用缺乏研究近年来,人们只关注苗木新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对乡土树种的培植治理以及防治病虫害的关注不多,也是乡土树种开发应用不力的难点之一。乡土树种在防止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和抗旱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比如柳树[28]、榆树[29]等对北方恶劣的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然而,更多的乡土树种则因为使用较少,缺乏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各类天敌的减少甚至消失,造成本就不受重视的乡土树种病虫害发生,一旦出现问题,则无好的应对之策,如重阳木上的锦斑蛾爆发[30]。3􀆰4对乡土树种资源开发缺乏力度乡土植物资源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在于引进人工栽培的外来物种,许多优秀的乡土植物资源的认识仍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绿化工作者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还没有充分认识,也缺乏技术上的支持。相应城市绿化管理机构对乡土植物的开发力度与城市绿化的要求差距很大,明显缺乏力度。

4乡土树种应用的发展对策

4.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乡土树种的使用,重点在于加强宣传。乡土树种相比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化上更具优势,要充分意识到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应当加强对乡土树种的宣传和推行。可以通过广播、报纸、新闻等媒体方式对大众进行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科研人员对乡土树种的科研成果,提高大众对乡土树种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使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4.2增加投入,加强研究

近年来,在林木育种与改善项目中,对外来树种的研究较多,而对乡土树种的研究则较少。因此,对适应性强的、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乡土树种进行挖掘、研究是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也是推进乡土树种开发应用的重点工作。就现状而言,迫切需要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调查,对具有开发潜质的乡土树种给予重点的关注,为培育和驯化作准备。除此之外,还需重视对种苗的研究,在引种时应对种子进行优选。因此,相关机构可设立研究专项,在苗圃定向育苗中给予政策支持或补贴,为满足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需要奠定基础,提高造林质量。

4.3严格把关,加强保护

相关主管部门需要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严格把关,防止部分绿化经营者将乡土树种外迁外移。在必要时,可以将违法行为通过媒体进行曝光,对其进行严格处罚,从源头上构建对乡土树种的保护防线。设立检查制度,将苗圃中乡土植物统计在册,如有交易则需要登记备案,以切实掌握乡土树种整体种群数量。

4.4积极开发,充分利用

篇7

关键词:乡土教育资源;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农村小学教育

一、引言

目前,对于广大农村小学而言,课程资源相对匮乏,一是校内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如师资紧缺、设备陈旧、媒介单一等;二是校外课程资源中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几乎没有。因此,农村小学的课程改革必须发挥当地特有的乡土资源优势。朱慕菊认为:“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村镇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1]因此,乡土资源反映的是某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而乡土教育资源则是能够运用于教育教学的乡土资源。本文就农村小学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让乡土教育回归自然,更具实践性,让教学体现本土化、回归生活。本文采用了调查法、文献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集中、深入地研究重庆市綦江、万州、奉节这三个区县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二、乡土教育资源的研究现状

目前农村小学的乡土教育普遍忽视对“本土化”的资源开发,使得乡土教育资源与本土文化联系较弱,农村小学乡土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于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力度不强以及由此导致本土文化在教学中运用较少,从而失去了让学生从乡土教育资源中获得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实际意义。当前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主要从本地自然资源、人文历史、风情文化等方面来建设乡土教材,但在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中还处于初始阶段,很多方面都还不成熟。国内关于农村小学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的研究起步较晚,与之相关的课题研究也相应较少,其中大多是有关学科课程的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没有较出色的研究成果,研究模式和操作方法都仍处于落后阶段。

三、重庆市三区县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一)綦江区的特色农村乡土教育资源

1.资源介绍

綦江区作为“中国农民版画之乡”,拥有极其丰富的版画资源。20世纪80年代,綦江农民版画在全国声名鹊起,师承于农民版画的少儿版画应运而生。1993年,重庆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和綦江县教委在重庆、北京先后举办了“綦江县陵园小学儿童画展”。由此可见,早在20年前,綦江区就已经将版画作为乡土教育资源应用于教学中。“在以版画为媒体的美术课堂上,版画的刻印趣味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学生能在一个积极主动的良好氛围里,体验到版画制作带来的快乐。”[2]所以,将版画这一兼具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与寄托功能的元素作为乡土教育资源运用于教学中,对农民版画的继承与创新、少儿版画的探索与发展以及小学生因家乡而产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意义十分重大。同时,版画的开发与运用会成为綦江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

2.开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创作题材陈旧无特色。1988年前后,綦江少儿版画产生并先后被引进綦江县部分重点小学,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曾取得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正是因为少儿版画已经发展到较为辉煌的阶段,各种题材都已被广泛应用,现阶段的作品在题材上呈现出大同小异、缺少特色等弊端。陈旧题材的泛滥与新颖题材的缺乏是綦江少儿版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2)对版画内涵的认识逐渐模糊化。如今,在部分少儿版画中出现了教师设计构思、学生加工制作的现象,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技法和色彩搭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创造性。在这些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与情感往往不是一个孩子现阶段所能表现出来的,技法过于成熟与色彩搭配过于合理违背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世界的角度和方法。綦江少儿版画是在农民版画兴盛之时受其熏陶而产生的,在继承和发展农民版画的过程中,教师过多地重视少儿版画的作品质量而不是学生的创作意图和作品蕴含的情感,显示出教师对版画艺术的内涵及学习版画的目的的曲解。

3.对策和建议

(1)回归乡土,培养创造力。一方面,利用綦江区农村地区自然优势,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自然和生活中的细节,并将其应用于少儿版画的创作中,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和支持学生原创,改正“教师设计构思、学生加工制作”的贯有作风,循序渐进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教师可以利用一次课,带学生到校外通过写生的方式制作版画,在没有木板和刻刀等工具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可得的材料,如废旧的硬纸板,加上剪刀和浆糊,利用纸板的凹凸进行版画创作。在乡村这个充满泥土气息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创造出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版画作品。(2)丰富课堂教学的游戏性,寓教于乐。游戏练习法即让儿童在轻松愉快、无思想负担的条件下进行美术活动,使之维持长久有效地学习,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由于儿童的年龄小,心智发育不完善,往往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一种知识和技能。因此,建议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涂色游戏初步接触版画,即教师画出轮廓,学生搭配色彩、进行自我创造和涂色;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自己自由组合,通过版画编造一个小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也可以让学生的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好地发挥。

(二)奉节县的特色农村乡土教育资源

1.资源介绍

脐橙是奉节县最具代表性的农村特色乡土资源之一。奉节县位于四川盆地的东部,属于长江三峡库区的腹心,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能培育出最优质的脐橙,而这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又为脐橙的生产、运输、销售等方面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与其他地区的脐橙相较而言,奉节脐橙不仅色泽红艳,甜美,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如今奉节县的农村教育资源较为匮乏,而富有自身特色的脐橙就可以作为奉节县特有的一种乡土教育资源,弥补奉节县农村地区在教育资源上的不足。

2.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奉节脐橙作为农村特色乡土教育资源,存在运用粗浅的问题。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之日益精进的培植技术使脐橙产量大幅增加,随着交通以及网络的发展,脐橙已逐步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但它作为乡土教育资源,应用力度不足、教学效果不佳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另外,对于脐橙的应用方式,以往的教学方法,仅局限于图片的展示和抽象资料的介绍,这些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3.对策和建议

奉节农村拥有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好乡土教育资源。[3]脐橙作为奉节县农村特色的乡土教育资源,具有丰富的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从脐橙的选苗、种植、采摘、储存、运输以及销售等方面,都可以培养学生在数学、美学、文学、劳动实践、管理学以及经济学上的能力。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将脐橙带入课堂,以脐橙的数量为基础来教授学生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这样的教学方法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数学学科本身的枯燥与抽象。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用不同成熟度的橙子教学生辨别不同的色彩。还可以让学生以橙子为原材料制作一些艺术品。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在语文写作课上,教师可以用外形美丽,营养丰富的脐橙作为学生的写作材料,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领略脐橙四季不同的风釆,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劳动课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脐橙果园组织采摘团体比赛,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比比哪一个小组采摘的脐橙最多。由此,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勤劳勇敢的精神。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教学生学习如何保管脐橙以及定期检查脐橙的完好度。以此让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的科学管理知识,充分发挥脐橙作为特色乡土教育资源的作用。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可根据脐橙的运输销售情况,向学生讲述品牌营销、市场定价、经济利益最大化等多方面经济知识,扩展学生的社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让他们学习用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三)万州区的特色农村乡土教育资源

1.资源介绍

(1)特色酒文化资源介绍。20世纪初,诗仙太白集团的创建人鲍念荣先生,远赴泸州,重金购买了具有400年历史的温永盛酒坊窖泥和母糟,结合唐代沿袭下来的古老酿酒技艺,回到万州改良传统大曲酒,重建酿酒作坊。因唐代诗人李白三过万州,并钟情于大曲酒,后人为纪念李太白,遂取名诗仙太白酒。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仙太白酒可以使农村小学生领悟到酒在万州发展进程中厚重的历史韵味,油然生发出对家乡的浓浓依恋之情。(2)酒文化乡土资源介绍。如今诗仙太白酒的传统酿制技艺进入了重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酿造诗仙太白酒所需的歇凤山泉取自万州区城西北郊铁峰山脉背斜的中部,其源头位于农村地带,此地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甘甜的泉水、开阔的土地,其原料如大米、小麦、玉米等都是农村孩子容易接触和便于深入了解的。其地理位置对教育资源短缺、交通稍显不便的农村小学而言,是农村小学生进行参观教学的一个巨大优势。

2.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教育理念,忽视乡土教育资源对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要求“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而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各地区、学校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应用”。万州区许多农村小学在乡土资源对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上认识不足,教育理念匮乏,一定程度浪费了万州区优秀的乡土教育资源。(2)没有完整的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体系。乡土教育资源在教学上的利用本就寥寥无几,更谈不上完整详实的开发利用体系。教育者在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教育目标模糊,通常只制订一些简单且没有深度的教育教学目标,致使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没有使教育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对策和建议

(1)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丰富学科教学内容。乡土资源是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资源,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而特色的乡土教育资源对丰富和优化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发挥着指导作用。以美术和综合实践课程为例,诗仙太白酒的包装对美术教学具有指导意义。以诗仙太白新花瓷为例,蓝白相间的底纹浪漫而飘逸,极具中国风特点,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李白“雄奇飘逸,极富浪漫主义精神”的诗情酒意。低年级小学生可以临摹自己喜欢的包装,体验包装上图案搭配的美感。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可根据美术课学习过的知识,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对诗仙太白历史文化的理解,发挥想象力,进行产品的包装设计。酒的营销管理对综合实践课也具有指导意义。老师可以组织一次模拟买卖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站在销售者的角度,思考原材料的收购方案,酒的营销策略,以及企业自身的管理策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分小组进行模拟买卖,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在活动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将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转化为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2)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彰显学科教学特色。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设计,要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甄别筛选,确保资源的可利用性,突出实效。[4]经多方调研和考察,万州诗仙太白酒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很高的乡土教育资源研究价值,可以让学生在制酒技艺中领略民族传统制造工艺的魅力,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弘扬传统文化优秀品质的重要意义,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3)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时,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4]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酿酒原材料,了解这些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学习酿酒过程。学生以整体协调发展为基础,自己在家用这些农作物来亲自体验酒的酿造过程并详细记录每天的变化,养成勤于动手、善于观察的习惯,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结语

将乡土教育资源应用到农村小学教育这一做法是有必要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乡土教育资源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了解,让学生从身边事物,从生活点滴中学习知识、培养兴趣。同时将乡土教育资源应用到农村小学教育中,因其自身所带有的实践性、真实性、通俗性等特点,可将学生从课本中解放、将学生带入生活,增强学生对事件的真实感。由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物学习知识,释放学生天性,感悟点滴生活。综上所述,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尽可能地让学生回归乡土、回归本真,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当前农村教学中出现的资源短缺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宋阳.版画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施问题[J].美术教育研究,2014(16):122-122.

[3]周志良.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建设校本课程[J].上海教育科研,2005(5):81-81.

篇8

关键词 地方电视台;乡土元素;新闻编辑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009-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地方电视台无论在设备更新或人员配备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高新技术的冲击也导致媒体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给电视新闻,特别是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造成极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发挥乡土优势就成为了提高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质量的重要途径。

1 当前地方电视台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地方电视台由于受到技术、经济、特别是新闻编辑理念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往往存在新闻素材不丰富或不及时、节目形式单调、内容老套、编组生硬等问题,造成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因而在收视市场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有鉴于此,要在其他传媒形式的冲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改变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编辑方式,以强调本土化和独特性的节目拉近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发挥地方电视台的乡土优势,实现新闻价值的贴近性特征,就成为了相关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2 发挥地方电视台乡土优势的重要性

之所以说发挥乡土优势是提高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质量的关键,是因为目前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普遍缺乏对本地民生问题的深入挖掘,而要改变传统新闻刻板的形象,就必须以本土化的理念,重新审视新闻编辑的着眼点,把握新时期的传播规律,通过不断的创新提高节目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作为弘扬本土文化的有力武器,地方电视台可以通过其享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和技术能力对地方文化精髓进行更为广泛的宣传和引导,以生动鲜活的音画效果作为手段,使中华文明扎根于其中并健康成长。同时,地方新闻节目也应以独特、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依托,找准自身定位,以真实、亲和的地方特色,将节目塑造成为不可替代的优秀作品。

3 发挥乡土优势的具体方法分析

3.1 时政新闻的地方化

作为政府联系基层群众的重要纽带,地方电视台需要通过时政新闻节目在保持政令通畅的同时完成服务群众的使命。时政报道的视角应呈现出多样化,如可从党和政府角度向受众传达重要时政信息;可从记者角度抓准有价值的新闻做深入报道;也可从百姓角度选择百姓关心的话题,组织报道并让百姓参与讨论。关键是报道要从人文关怀、受众的心态和当地经济、社会状态来研究寻找出与本地受众的最佳契合点。这就要求每一名记者要深入基层,了解百姓所想,在全国大背景下,寻找本地新闻的切入点。例如对正在北京召开的两会,地方电视台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进行现场报道。此时,应在央视各频道的消息中选择与本地民生关系紧密的事件做深入讨论,如本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议题,当地群众的反应等,将泛泛而谈的论点以更为直接、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加深观众对时政的理解,提高其关注程度。此外,新闻质量的提高有一个基本却也十分重要的基础,就是观众可以“听得懂”。而在较偏远或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普遍存在着中老年人群普通话不标准的问题,因此应注意在节目中增加民族语言或地域方言,以更好地和本地人群沟通。以笔者所在的吉林省和龙市为例,占人口比例52%以上的居民都是朝鲜族,因此,新闻节目也应多用其惯用语言进行制作,并采用朝鲜语与普通话新闻节目交叉播出的方式,满足百姓对新闻节目的实际需求。考虑到观众人群的比例,还应将朝鲜语节目优先播出并适当地进行重播,提高节目受众群体的针对性。

3.2 新闻报道的生活化

相对中央台、省级电视台的新闻单位而言,地方电视台身在“基层”,因此应更加深入生活,紧贴民众与民生来进行报道。然而,目前很多地方电视台的工作者都还未能体会到反映百姓生活对地方新闻节目的重要性。而是成天跟着领导泡会议,所写新闻都来自会议报告和总结材料,使新闻满篇都是套话和空话。这样的新闻占据荧屏,靠近了少数领导干部,却远离了广大观众,新闻的影响力和电视台的威信势必大打折扣。甚至有一些记者出于个人利益考虑,播出了违背客观事实的虚假内容,更使观众对新闻节目、对地方电视台都失去了信任。因此,地方电视台必须正视自身所处的地位,虽然新闻报道对政府部门有一定的倾向性是难以避免的,但更应认识到观众才是电视台的衣食父母。所以地方台新闻在传递党和政府声音的同时,更要花大力气来反映群众的呼声,在新闻题材的取舍、角度的选择、表达的方式上都要适合老百姓的口味,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

在报道中,首先应强调新闻的“平民视角”,在立足于本土的同时,兼顾重点新闻及其时效性,如对于重大政令决策的报道,必须站在百姓的角度,为其分析决策出台的背景和依据,以及未来将给百姓生活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把关注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与关注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并将重要性融于新闻的贴近性之中。另一方面,节目应竭诚为观众生活提供帮助,除报道当地居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呼吁社会帮助其渡过难关等形式外,电视台还应在一段时间内对新闻当事人给予持续关注和报道,确保新闻的导向作用得到落实。此外,还应通过小专题等固定版块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信息进行及时的整合和报道,使节目成为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必备工具。

3.3 深度理解乡土文化 提高新闻节目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对于本地居民而言,乡土文化是其世代延续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寄托,因此新闻节目的凝聚力和感染力要必须靠深入挖掘乡土文化来实现。在对地方习俗、民族节日、特色文艺,甚至是传统衣着饮食等方面进行深入报道过程中,不仅使观众倍感亲切、倍受鼓舞,也可激发本地演出、旅游等潜力产业的发展,从而以地方电视台特有的优势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此外,在同质化新闻节目泛滥的今天,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节目编辑也将赋予地方新闻以鲜活、独特的内涵,使节目真正成为代表地区经济、文化、民生的标志性平台与特色旗帜!

4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为一方人民服务的地方性电视台,其节目素材的采集和编制,只有深植于乡土特色中才能真正得到认可和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正确认识到地域特色对节目的巨大推动作用,将新闻内容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实反映本地区的社会现状,理解和关注民生,对群众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积极予以解决和指导,并在此基础上着力挖掘地区文化的内涵,让群众逐渐对节目、对家乡产生认同感,最终实现传达政令、传播文化、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新闻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成志,王锦霞.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的适用性论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4).

[2]李敏,张艳梅.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以石家庄电视台《今晚三十分》为例[J].新闻爱好者, 2010(17).

[3]王远栋.清新贴近 权威发声——如何提高地方电视台时政栏目的竞争力[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3).

篇9

钱会的具体称谓五花八门,足以令人眼花缭乱。不同的地方可能有着不同的叫法,不同的称谓可能有着不同的内涵,有着比如又称合会、帮会、赊会、认会、摊会、标会、轮会、摇会、互助会、来会、请会、话丛(化从)、做会、台会(抬会)、等等,甚至就称“会”、“社”。其中“合会”是其学名,属于一种统称。“钱会”的名称容易为百姓所喜闻乐见,更能传神传递我国的“小传统”,飘送乡土气息。

钱会集中体现了我国的民间智慧。钱会的运作规则,外人有时感到非常复杂,甚至不可思议。即便理解,也往往易于意会,难以言表。但是,在熟人社会里,会首打个招呼,没说几句话,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就已识其真意。

钱会秩序不是源自单个人的行为或者心智。它是一种哈耶克(Hayek)意义上的“自发秩序”:它是人的行为的产物,但不是人为设计的产物。钱会秩序是自发演化的秩序,而不是整体建构的秩序。钱会秩序既体现了金融自治,也体现了社会和文化自治。如果说哈耶克完全有理由把自由企业制度视为“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那么我国的钱会秩序也完全够得上是金融、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一种“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无论是自由企业制度,还是钱会秩序,两者均是可以不断扩展的人类合作秩序。

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中指称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的村治秩序为“权力的文化网络”。顾名思义,“权力的文化网络”是指权力行为嵌入于乡土社会的文化网络之中。文化网络由乡村社会中多种组织体系以及塑造权力运作的各种规范构成,包括宗族、市场等方面的等级组织或巢状组织(比如强制性的庙会和自愿性的商会与水会等),还包括非正规的人际关系网(比如血缘、地缘甚至业缘关系)。我国的钱会秩序则是“交换的文化网络”。钱会的交换活动也嵌入于乡土社会的文化网络之中。不过传统的钱会交换活动是去权力化的,主要嵌入于非正规的人际关系网,所涉及的文化主要是乡土文化,而乡土文化的主要内涵就是熟人社会的信任文化。我们以上述唐宣宗时期杜宙发起的钱会为例来说明:正因为存在信任,会首凭借其声誉才能凑齐足会员设立钱会;正因为存在信任,会员才能一轮又一轮把会钱交付到会首那里,并依照抽签规则在会员之间轮转得会;正因为有信任,会员违约时会首能够垫补违约留出的会钱空缺,而在事后向会员单独索要欠款;正因为有信任,会员即便违约也会尽其所能补回欠款,以防被排斥在本土社会网络之外。

村庄里村民之间所存在的信任关系,被我的好友胡必亮教授称为“村庄信任”(villagetrust)。这种“村庄信任”与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相结合。这种礼治秩序也是一种“自发秩序”。“村庄信任”可以说是礼治秩序的基础。钱会背后涉及大量的习惯法,它们都是乡土社会内生的内部规则。这些习惯法包括仁、义、礼、智、信。在孔子那里,这些习惯法是以伦理价值的名目出现的。但其渊源应该是孔子之前业已存在的习惯法,孔子的贡献就是对这些习惯法的系统确认和授述。仁、义、礼、智、信集中体现在钱会之中。尤其说这是儒家的贡献,毋宁说这是习惯法的结晶,集中体现我国先人们的民间智慧。这里引用《福安市志》对民国时期当地钱会的描述,一方面作为对上述观点的稍许佐证,另一方面对钱会的多样性略作示例:

“民国时期,福安流行期会和轮会,按会脚得到会款的方式,分为摇会和标会。摇会是以掷骰子的方式决定得会顺序。标会则以投标方式得会。通常合会,以急欲用款者为首办酒一席,邀请好友8—10人,席上各人出若干元,以后按月、按季集中一次款项,以顺序解决会社成员用款,到8—10人轮满至,利息公议,大多为纯互质,不计息。农村合会有干会和水会两种,每会均8人,干会以钱纳会金,第一次由会首收取,每人5元,其后按标金多少以扣其会金。水会以稻谷为会金,每人纳谷25公斤。其后按标金照减。干会、水会每年均两次,时间大约在早晚两收季节。”

—摘编自《福安市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600—601页。

“村庄信任”在计划经济时期遭受严重的压制和破坏,传统村庄被体制解构。除了一些单位组织的不计息互助会之外,钱会在“”期间几尽禁绝。改革开放以来,钱会随着市场交换的增多和资金需求的增大而重新抬头,钱会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再续。这得益于我国乡土精英们社区记忆的“魂兮归来”。体制的解体难以完全重建传统村庄。正如耶鲁大学著名人类学家萧凤霞教授所言,中国的村庄历经了与传统的断裂,传统村庄一经失去,就覆水难收。工业化和城市化增进了农民的生存机会,但是也进一步解构了传统社会。既有大量村民离乡背井进城务工,也有大量外地人口杂居众多村庄。人口的流动性增大,社区的封闭性削弱,熟人社会演变为半熟人社会甚或匿名社会。百姓的趋利性日强,信任机制的约束力弱化。伦理危机日趋严重,仁、义、礼、智、信这类习惯法或者伦理价值观日益遭到无视或者践踏。甚至有人无视法制,骗取会钱或者恶意违约。孔子曾在二千多年前感叹礼崩乐坏。他不会想到真正的礼崩乐坏发生在今天,而且有过之无不及之嫌。

篇10

【关键词】园林绿化;乡土植物;特点;对策

1 乡土植物的概念

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广义的乡土植物可理解为:经过长期的物种选择与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的总称。而人们通常把当地土生土长的,经过长期种植,能很好的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自然分布,自然演替,已经融入当地的自然系统中的植物,统称为乡土植物。而我们现在城市绿地建设中栽植的一些植物,不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原产植物,但其经过长期的栽培己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呈现出稳定的生长状态。因其已经具备了乡土植物的特性,因此我们也把其划入乡土植物的范畴。

2乡土植物的特点

2.1具有抗病虫害能力。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时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它经受了严寒酷暑,干旱暴雨,大风雷电等各种恶劣的气候与自然环境对它的考验而生存繁衍下来,因此乡士植物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大部分乡土植物对病虫害都有很好的抗性,尽管一部分乡土植物也易发生病虫害,但其自身的抑制系统很快就会阻止病虫害的扩散,避免整个群落发生大面积的感染而死亡。

2.2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乡土植物是形成特色园林景观,实现地方园林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园林景观的基础是多样化的园林植物,以植物为基础营造的本土特色文化最具感染力。因为乡土植物是当地人民最熟悉的植物类群,不仅与当地人民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情结,而且它代表着当地与其它地区不同的、强有的景观特色。另外,利用乡土植物形成的园林景观还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家园感。

2.3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乡土植物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观赏价值,许多种类为新疆地区所独有,极为珍贵。将这些特色观赏植物引入园林建设将改善地区园林植物种类较单一、群落结构简单、景观单调的弊病,为园林增添新的色彩,提供新的观赏内容,最终提升并增加园林景观的观赏水平与内涵。

2.4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乡土植物因适应当地的气候与土壤,生长势旺盛,能够自然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特别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土地上,种植乡土植物的优势就会很快的显现出来,它会带来强大的生态效益。外来树种少自然就会降低管护费用,节省人力、物力。

2.5具有容易管理养护。因为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对病虫害抵抗力高,所以其在管理养护上非常方便。它在施肥、浇水、修剪、防护等方面的用工量都比别的植物少。

2.6 具有植物多样性的建立及保护。乡土植物资源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广泛的挖掘乡土植物资源,加大其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程度,将会大大有利于城市植物多样性体系的建立,此举可保护和延续许多在自然界面临生存威胁的植物种。人们在欣赏这些具有自然美植物的同时,也将被唤起珍惜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自觉的行动起来。保护了自然环境,也就保护了植物的多样性。

2.7具有可避免因“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大量惨痛的教训提醒我们在园林建设中盲目的引进外来植物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对于乡土植物来说,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其具有稳定的生态位,因此不会造成生态危害,可大胆开发利用。乡土植物应用力度的加大必然会减小因“生物入侵”对本土生态环境及景观的破坏与改变的风险。

3.园林绿化中影响乡土植物广泛应用的原因

3.1乡土植物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城市园林相关部门对乡土植物的研究虽取得了若干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仍处于初步性的理论探索和试验阶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且较成熟的栽培技术能使乡土植物真正大范围的在园林中应用。

3.2 乡土树种价格高。园林行业是一个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的行业,趋新求异的潮流必不可免;另外,面对的顾客和服务目标是广大人民群众,众口难调。园林苗木培育生产周期长、投资大,因此作为园林建设的基础一园林苗圃来说,一旦育苗方向失误将会使生产者处于非常尴尬和被动的局面。就算有少量苗木培育,价格却居高不下让人难以接受,少量的苗木和较高的售价对园林建设方无疑是一种压力,而且承建方要寻找大量的乡土苗木也十分困难。

3.3乡土植物宣传力度不到位。因对乡土植物缺乏必要的科普宣传,另外园林建设出资方及设计方自身的知识层次、审美情趣及对园林项目建设的利益出发点不一致等若干原因,使园林建设出资方及设计人员对乡土植物普遍存有偏见,产生了片面的档次观念,不愿使用乡土植物。如有人认为:乡士树种司空见惯、土里土气、档次太低,不应该在现代化的都市中出现,就应该被淘汰。此种想法导致了乡土植物在园林建设中被冷落的局面。

4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的对策

4.1加大乡土植物研究。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及高校加大对野生乡土植物资源的调查力度。要想对野生乡土植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资源调查是前提,必须先摸清地方其种类、分布区域、生境条件、生长特点等基本情况;只有全面详实的掌握了地区植物资源的第一手资料,才有可能有的放矢的去研究和应用它们。

4.2多部门联合保护乡土植物。在对野生乡土植物资源很好的保护的基础上,各部门相互合作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在对地区野生乡土植物资源研究利用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特别是濒危野生植物资源和名贵品种,必须坚决予以保护。在此基础上各科研院所与高校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如此必能更高效、更全面、更深入的进行项目研究。

4.3建立乡土园林苗木繁育基地。目前各地园林苗圃经营目标定位困难,育苗方向不十分确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园林绿化苗木生产相对过剩。而以乡士园林苗木为经营特色的苗圃则是一种创新求发展的有效模式。尤其是国营苗圃应积极引种并繁殖有发展前景的乡土植物以满足园林造景及花卉生产的需求。

4.4提高乡土植物管理质量。“三分栽植,七分管理”,表明管理的重要性。尽管乡土植物的适应性强,但是必要的养护和和科学的管理更加有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园林景观,增强地方特色,给友人留下深而美好的印象。因此,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应该加强绿化管理,提高绿化水平,并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护绿意识,让每一株花草树木都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