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

篇1

关键词:乡镇统计;对策;基层工作

乡镇农村统计工作是我国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工作的开展,也是国家政府决策部门科学化决策的依据。入世后,国外乡镇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同时数据的分析与对比也有了标杆与尺度,所以做好新世纪乡镇农业统计工作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行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计方法落后与统计法制不完善

在农村,个体经营户的数量不计其数,各种农业经济利益主体逐步出现,再加上现行的农业统计工作大都选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基层上报逐级汇总的方式,从而导致农村统计工作开展越来越困难。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计方法表面上是上级对下级监督,下级对上级负责,数据汇总有根有据,符合法定程序;然而其缺点也是有目共睹:统计调查方法单一、陈旧,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早已不匹配,数据的真实与可靠性严重失真,方法的改进刻不容缓。

在我国,统计法制尚且不完善,导致个别领导可利用自己的权力左右统计数字,严重影响了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乡镇村大量的实际数据和统计人员上报的数据存有差距,个别数据的差距还十分明显。在数据的使用上常常是按需而定,因事而异,加上各类考核因素的存在,造成数据使用的混乱、失真,统计数据的可信度严重受到质疑,其权威性也受到严峻的挑战。

(二)普查与年报数据脱离,指标乱而杂

普查与年报中的数据存在着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普查和年报的数据脱离。例如农作物播种(粮食、蔬菜等)面积,牲畜(猪、牛、羊等)的饲养数等主要数据与年报相披露的数据差距十分明显。第二,在整个统计调查体系当中,普查的基础作用还没能树立起来。年度统计数据的收集以抽样调查为主,普查将为常规农业统计调查提供样框。但现行农业统计制度方法主体上仍使用以村起点逐级汇总上报的方式,这是普查数据与非普查年份数据难以衔接的根本原因。

指标杂而乱,报表类目繁多,不利于基层工作的开展。新世纪,乡镇农村统计工作要满足国家不同部门的要求,所以各农村的调查指标、统计整理过程逐步出现指标重复统计、指标名称使用不统一、指标排列不合理等问题。造成基层填表工作的不一致,数据指标的不对应,数据使用不方便。

(三)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偏低

当前,一方面乡镇农村统计人员特别是村级统计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统计水平低下;另一方面,统计队伍稳定性差。大量统计人员一有机会就会投向其它岗位,且人员的变动随意性较大;再者,基层统计工作繁杂且任务重。一个统计人员身兼数职,日常事务繁杂,很少有时间从事真正的统计工作,更不要用说了解村情乡情,上报的数据估算成分较大,因而漏报、瞒报、虚报、迟报等统计违法行为时常出现。

二、乡镇统计工作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一)改进乡镇统计方法,加强法制建设

改进乡镇统计方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快面积调查工作的推广步伐,改进乡镇人口数据的统计方法。面积调查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方法,优点在于调查数据的可靠性与方法的成熟性。所以应该大力推广。由于乡镇存在着人口流动数量庞大等问题,因而农村人口的统计只要统计户籍即可,利用一般的抽样调查方法就可。

第二,完善粮食、畜牧等相关工作的统计制度,改进数据分布口径。一方面重复统计要尽可能避免。这需要县农业调查队与统计局全力配合。另一方面对规模以下畜牧业生产调查制度应当加以改进。针对零散的畜牧业生产农户,应当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1-2次/年),以节约调查成本。最后需要改进畜牧业数据分布口径。按季分布规模以上统计数据,计算年度数据时可以把规模以下数据再包括进去。

在统计方法改进的同时也要注重统计法制的完善。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改善基层统计工作环境,一方面加强《统计法》的宣传力度。通过《统计法》的宣传来提高广大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做到宣传和检查齐头并进,对违法行为进行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二)强化规范化统计工作,科学使用统计指标

规范化统计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依法规范统计资料。包括村级统计原帐,农户基本信息登记卡,统计数据质量监控,统计资料提供与,统计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其次,做好基础数据登记。农村统计调查面广,镇、村要根据需要,确定具体的项目及实施细则,做好各项基础数据登记。最后,建立经常性统计调查制度。利用农业普查提供的抽样区,在非普查年份抽取一定比例的农户进行经常性的调查,准确地掌握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投入,经济效益。

规范化统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合理的统计指标。科学合理的使用统计指标,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指标名录库的建立,指标名称需要统一命名,而且要进行统一分类,然后再结合相关部门对数据进行整理,这样将易确定指标的属性。指标体系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仅要保持相对的稳定,还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增加、减少。在指标的减少情况下,可以明确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并不迅速,而在指标增加的情况下,表明我国在农村农业统计中的数据在增加,从而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不断发展。指标增加要考虑数据取得的可行性,对没有条件取得、缺乏科学依据的指标要暂缓,避免造成数据质量下滑和不可用,给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带来误解,影响统计的诚信度。

(三)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

第一,成立乡镇统计信息办公室。由乡镇主管领导担任信息办重任,乡镇统计助理担任副主任,乡镇各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

第二,设置村组兼职统计人员。可根据基层实际情况聘用一些熟悉农村农业情况,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工作有责任心,对统计调查工作的人担任兼职调查员,给予一定补偿。

第三,狠抓统计业务培训。各级政府应抓好业务统计培训工作,实行定期轮训制度,结合上岗,任职职称评定举办专业培训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需要。

三、结语

只有真正认识乡镇村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对症下药采取措施,全方位从渠道入手花大力气搞好统计工作,才能从源头上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才能广泛服务“三农”树立起统计数据权威,为党政领导制定决策提供真实可信的农村统计调查数据。

参考文献:

[1]倪兴汉.美国的农业统计[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03):124-126.

[2]朱琳,刘仙俊.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11年四川科研生产考察会议在我校隆重召开[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02):38-42.

[3]徐荣华.农业统计指标体系改革初探[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10):117-124.

篇2

1目前农村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淡薄,缺乏创新理念。农村税费改革后,特别是实行村财乡管、“三资”制度以后,部分审计工作者认为,形势变了,管理制度落实了,农村审计工作可以放松了,甚至认为可有可无了;(2)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模式。面对新形势新特点,人们在审计方法上仍然停留在老问题、老方法、老模式上,工作方式陈旧,工作方法简单,审计工作抓不到重点,使审计流于形式;(3)因循守旧,缺乏突破意识。部分地方在新的条件下,对复杂的农经形势和农村工作,因循守旧,畏难情绪上升,对热点难点问题缺乏应有认识和审计对策,审计工作打不开新局面;(4)视野狭窄,缺乏创新手段。在农村重大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各种重大涉农政策不断推出之后,审计工作面临新局面,部分同志视野狭窄,观念陈旧,对新形势、新特点,拿不出新办法,新手段,使审计工作严重滞后;(5)队伍老化,缺乏创新活力。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农经队伍特别审计队伍出现了人才断档、比例失调、队伍老化问题,农村审计队伍缺乏应有活力。

2解决农村审计问题的几个途径

结合东丰县实际,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我个人认为应重点抓住如下五个途径:(1)抓起点,常态工作不放松。县级农经工作必须始终把农村审计工作列为重点,纳入日程,周密规划,狠抓落实。东丰县资产局多年来始终针对东丰实际坚持严格的制度审计,规范流程,严把关口,坚持从源头抓起,把住收支关,堵死账外洞,管住“当家人”,健全责任制,乡镇财务全面纳入了法制化轨道。14个乡镇229个行政村,全面实现了“三资”崭新工作模式,为创新农村审计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2)抓重点,关键问题不放过。把农村现有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看住、管好,让农民群众满意放心,这是农村审计工作的出发点,更是落脚点,东丰县抓住这一核心问题不放松,凡是涉农工作一步不差,凡是涉农利益一步不让,凡是惠农大事一个不丢。对高速占地,涉农拆迁、征地补偿、惠农奖补等重点领域,即时展开重点审计、跟踪审计、全面审计。2012年先后对10个乡镇160个村进行了重点审计和专项审计,处理不合理支出,纠正违规项目,依法处理了责任人。(3)抓难点,坚守阵地不退缩。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三资”各种惠农资金能否按时足额到位,一直是农村工作中广大干部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东丰县始终把审计锋芒定在这个热点难点上,多年来对全县14个乡镇229个村定期进行拉网式审计,落实政策,查处问题,保驾护航收到了良好效果,使审计工作模式取得了全新突破。(4)抓焦点,在创新中求实效。农村中干部换届选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普九”化债,农业种植业保险涉农问题是农民群众最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审计工作能否在观念上有新突破,手段上有新创新,模式上有新举措,把这些焦点问题查实理清,让群众放心,让村民满意,这是个焦点中的焦点问题。几年来,东丰县始终迎难而上,抓焦点、破难点、审重点,先后对全县进行专项审计、离任审计,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全县得到及时、准确到位实施。(5)抓培训,全面强化队伍建设。为了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把农村审计工作推向新高度,东丰县多年来始终把审计人员培训提高工作当做大事抓,当做要事办。先后采取集中培训,定期考试,专业考核、资格考核,年度评比等多种形式对审计人员进行两个素质的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上述五个方面是解决目前农村审计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探讨。从这五个方面着手处理当前存在问题,对把农村审计工作推向新高度,必将产生良好效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三农”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作者:马春杰工作单位:吉林省东丰县拉拉河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篇3

今年已过去三分之一的时间,农村经济目标能否实现,目前是关键时刻。从农事季节的角度来讲,一年一度的“红五月”即将到来,抢收小春、抢种大春的“双抢”大战就要开始了,为确保今年农业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县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召开今天这个会议。刚才,县级几个业务部门作了发言,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我表示赞成。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当前生产形势,正确认识存在问题与有利条件

(一)存在的问题

1.由于冬干春旱,至本月6日全县普降中雨后,旱情才得以缓解,造成非灌区和龙泉山区蓄水减少,部份地方用水矛盾突出。

2.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致使不少劳弱户抢收、抢种困难。

3.农副产品价格下跌,尤其是猪肉跌幅较大,而以水稻、玉米种子为主的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造成负面影响。

4.育秧时间有所推迟,近期农业督导组发现,一些地方连育秧也在等水库放水或等天降雨,个别地方等到谷雨节还没育下去。北面乡镇旱地改制较差,玉米播种期偏迟,难以躲避夏、伏旱危害。

5.部分农户对大春“五苗”田间管理较差,苗情长势偏弱。自4月6日全县降雨以来,各地气温偏低,日照不足,不利于小麦灌浆成熟,赤霉病发生危害可能性加大。部分水稻出苗受到影响,苗稼偏弱,甚至少数秧田生长萎缩,个别地区出现死苗现象。玉米、红苕种子出苗延后,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二)有利条件

1.党的惠农政策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累计可达1.49亿元(包括:粮食直补1129万元、农资综合补贴9118万元、农机购机补贴2500万元、良种补贴预计2140万元),比上年增长9.1%,农民人均可享受补贴118元,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大,去年县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已近2亿元,农业切块资金1200万元,年年有所增长。

3.各地树立抗旱夺丰收思想,掌握了农业生产主动权。全县积极采取措施,抓好布局、以早制旱,推广节水栽培、以省制旱,调整种植结构、以调制旱,选择优良品种、以种制旱,实施沃土工程、以肥制旱,采取综合措施,水路不通走旱路、增加播面、以多制旱。规范化旱地改制面积达到40万亩,另一方面物资准备充足,播栽进度有保障。全县肥料、种子、薄膜、软盘、农药等农业生产物资准备充足,截止4月16日,全县共准备肥料7.4万吨,农民已购肥料4.2万吨,为计划用量的52.6%。

4.技术培训到位,宣传发动充分。3月12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2010年大春生产现场暨新技术培训会,对今年生产目标重点工作,主要措施等相关事项予以明确,分解了农业生产各项指标任务,对大春生产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农业技术人员对大春实用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到现场观摩学习。各乡镇随即展开行动,对大春生产技术进行了讲解,县农业局派出50名技术骨干,分片负责,协助乡镇搞好技术培训及新技术的示范运用,结合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以粮油高产创建为契机,对水稻旱育秧、玉米覆盖增密栽培等实用技术对农户实现无缝连接。

5.蓄水较正常,目前,全县工程蓄水仍有1.48亿立方米,虽然比去年略少,但比建黄鹿水库前已有很大改善,只要人民渠输水正常,做到满栽满插还是有希望的。

6.高产示范片创建抓得有力,全县粮食示范面积达17万亩,尤其是通济、辑庆、南山、广福、仓山等县级示范片,种植规范,育苗早、移栽早、管理实,为全县大田生产树立了榜样,可供学习、借鉴和推广。

7.田间墒情较好,大春育苗正常。4月6日,全县普降中到大雨,各地旱情得以缓解,加之近期的几场小雨,天气低温寡照、水分蒸发量小,田间墒情良好,有利于下种播栽。截止到21日,全县已完成旱育秧3.5万亩,可栽水稻35万亩,占应栽面积的89.74%。玉米育苗能栽面积46.2万亩,占玉米计划面积的89.2%,已移栽和直播面积42.5万亩,占玉米计划面积的81.73%。红苕育苗能栽面积28万亩,为计划面积的116.67%。

二、当前“双抢”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国家对粮食安全特别重视,投入一年比一年多,前些时候,国务院常务会议还专题研究了农业问题。2008年,我县再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粮食产量连创新高,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今年,县委、县政府再次提出加快灾后重建和加快经济发展“两个加快”,“农业固县”的取向没有改变,在抓

二、三产业的同时,对第一产业丝毫不能放松,务必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农业战线的同志应当明白,粮食丰收主要靠面积稳定、良种良法,适时栽播、精细管理及其它一些高产措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抓好小春抢收和大春抢种,对已到手的小春粮油作物必须成熟一块收一块,做到颗粒归仓。大春生产的关键就是抢季节,要做到满栽满插和早栽、早播、促早发。全县要在6月1日基本完成水稻移栽,集凤山区在6月10日扫尾。玉米移栽后要及时覆盖,减缓水分蒸发速率。红苕要在6月15日前完成栽插。对于“双抢”,不要求再成立什么机构,但乡镇在5月大忙季节就是要以农业,尤其是抢种抢收为中心,书记、乡镇长要亲自挂帅,亲自指挥,分管领导、驻村干部更是责无旁贷,要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小春收打和大春栽播上。

(二)宣传贯彻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今年中央1号文件决定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这对我们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可靠的物质基础。要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好中央、省、市1号文件精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要把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政策宣传好、落实好,通过补贴政策兑现到位,让农民从种粮中得到实惠,以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三)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双抢”工作

1.各地要层层召开“双抢”动员会议。要利用广播、板报,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群众大战“双抢”,通过现场培训、田间指导、督促检查,切实把大春粮食生产各项增产措施落到实处。

2.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把解决好劳动力紧张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对因病或青壮年外出缺劳力而收种困难的农户,要做到以人为本,关怀到家,一方面,及时发动机关干部、村社党团员对劳弱户、烈军属实行助收助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组织好本地机械协调外地机械开展机耕、机收、机播。切实做到已成熟庄稼能及时收割,大春田土不撂荒。

3.要加强技术指导。各乡镇和农业部门在“双抢”期间,要深入村社农户、田间地头切实加强技术指导,教技术、送物资上门,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五·一”假期,要做好轮休安排,做到假期有人值班,有人到一线指导“双抢”工作,同时,抓好试验、示范,要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六大产业”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措施落实,但还是应加强督查督办工作力度。

4.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除农业部门技术指导,水务、农机部门抓好引、蓄、提水外,农村信用社要为大春播栽提供信贷支持,电力、石化部门要为“双抢”抽水和机械用电用油提供服务,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形成大战“红五月”的良好氛围。县级联镇帮乡部门要派出强有力的领导并带领职工深入到乡村“双抢”一线,了解进度,协助指导“双抢”,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5.要严明纪律。在“双抢”期间,未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同意,不得召开与“双抢”无关的会议,不得组织外出参观考察、不得安排人员耍公休假。各地要集中领导、集中人员、集中精力,大战“双抢”,并及时解决“双抢”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县监察局、县政府督办要对“双抢”工作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对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影响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抽派的8个督导组也要不定期的到镇村开展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反馈。

(四)搞好生产用水的输、引、放、管工作

水稻能不能保证面积,能否做到满栽满插,水是关键。我们不仅要千方百计蓄水,开足马力提水,更要精心管理使用好水,这里重申:县管水库由县上统一调度,由水务局管理所和各站具体负责,及时向县政府汇报情况,乡镇管理的水库由乡镇搞好调度。输水期间,按用水计划供水。配水到支渠口,严格管口计量和交接水制度,绝不允许擅自开口子。今年放水的具体安排,刚才水务局文家旭同志已经讲了,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制度,严格放水时间安排,水利部门应要求各水管站坚持昼夜加班,乡镇干部也要在关键时刻上渠道,维护秩序,渠道不畅,出现渗漏要及时抢修,做到团结用水,节约用水。一些在建的水利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增添措施,加快进度,争取汛期早蓄水,农机、水利部门要加强提灌机械和渠系维修整治力度,全力以赴做好提水、输水协调工作,防止水事纠纷,确保大春满栽全插的用水需要。此外,水费的收取也要引起重视,按往年的办法不变,近两年各乡镇都没有出现拖欠,今年和以后都应保持这种好的态势。

三、抓好其它几项工作

(一)千方百计抓好农业灾后重建工作

全县农业灾后重建已有一年多时间了,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县农业灾后重建涉及林业、农机、畜牧、农业、水利、扶贫、人口计生、气象、粮食等9个方面,大项23个,小项1155个,估算总投资260240万元(中央基金62548万元)。截止4月23日,在农业灾后重建1155个项目中,应立项897个,已立项893个、占99.6%;开工840个,开工率为72.7%;完工401个,完工率为34.7%;完成投资13557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998.5万元,农民自筹资金113577万元),占52.1%。

农业灾后重建5月12日前计划竣工项目566个,计划投资104588.7万元。截止4月23日,已竣工401个,占计划竣工的70.8%。已投资135576万元,占计划投资129.6%。从4月24日至5月12日只相距19天,还需竣工165个,时间紧、任务重,需加倍努力,才能实现竣工任务。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进度较缓慢,开工和竣工比例小,一些乡镇对中小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安全质量督导不够,认为是县级职能部门的事。县级部门在征地、拆迁等方面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影响畜牧、农业、水利、扶贫等项目开工时间计划。下步工作必须做到: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重建工作要把贯彻落实上级和县重建委会议部署作为首要的工作任务,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强化监督指导,坚持每周例会制、周报制,切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进度。二是努力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加强对项目业主前期工作指导和与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工作协调,确保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简化项目手续,以最短时间尽快完成项目前期工作。三是狠抓项目开工。对水利、农业、农机、扶贫项目,职能部门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同时,加大对以乡镇为业主的项目开工指导力度,以提升开工率。四是加强项目监管。无论是农口各职能部门为业主,还是以乡镇为业主,都必须齐抓共管,加强安全质量和资金管理,搞好项目实施、信息反馈、自查初验、软件资料归档等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相关问题,确保今年九月底前基本完成重建目标任务。

(二)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做到防汛抗旱两不误

今年以来,农业气象较为反常,冬春连旱,4月以来又遇低温寡照,影响小春作物生长和灌浆。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5、6月降水略偏少,有可能出现30天左右的中等强度的夏旱,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既要进一步做好以旱(水路不通走旱路)治旱,即龙泉山脉地区人民渠非灌区、其他旱湾死角无水栽秧的高塝田或只有栽插水无掺水的“望天田”,一定要两手准备,早育早栽玉米、红苕、大豆等耐旱作物,又要抓好以改(改制)治旱和以补(秋作)治旱、以调(调结构)治旱等抗旱减灾工作,尽可能降低灾害损失,还要做好防御洪涝灾害的各项准备工作。当前,已进入洪汛期,各乡镇政府和县级相关部门要认真制定防洪预案,加强值班工作,做到有备无患,确保汛期安全。

(三)相关乡镇抓好农业(种植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

我们中江属丘陵农业大县,灾害发生频繁,有十年九旱之说,为了维护农民利益,多渠道、多形式规避自然风险,最大限度调动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据中央和省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县上决定选择南山、集凤、永安、永兴、普兴、元兴等6个乡镇开展保险试点,近期文件将发出来,投保品种为:水稻、玉米、油菜。其保费国家承担69%,县财政6%,农民25%,从农民角度看,一亩缴费6元多一点,而获赔保额在100元─300元/亩之间,这是件好事,请各试点乡镇高度重视,尽快建立机构,选拔村极保险推广员,做好收缴保费等各项工作,待试点摸索总结经验后,于2011年在全县全面推开。

(四)抓好秸杆禁烧工作

为保护环境,避免对航空以及对空气的污染,省、市对农作物秸杆禁烧工作非常重视,每年都要下发文件、制定考核办法,对各地的执行情况开展专项督查。今年也不例外,请各乡镇务必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尤其是处于城区周围和唐巴路、罗桂路、德中路沿线的镇村必须做到禁止焚烧,除基层做好工作外,县环保局、农业局要派出专人到一线去检查督导,农机局要为秸杆粉碎提供机械服务,希望今年能在这一方面取得好的成绩。新晨

(五)千方百计保持农村稳定

一是加强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规范“一事一议”制度,所有涉农收费都必须实行公示制。农业水费以水管站对村签订合同,据实收取,目标任务考核到乡镇。其它服务性收费做到依法收取,收费与服务相统一,严禁以任何形式乱收费而加重农民负担,严禁违规收取各种费用。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方法,妥善处理历年费用尾欠,抓好乡镇、村社财务清理和政务、财务公开,确保农民直接受益和农村稳定;二是做好扶贫开发、水库移民后扶工作;三是加强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打假、扶优护农工作;四是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对目前夏荒缺口粮的农户,在核实清楚后要给予适当救济,切实帮助困难群众渡过生活难关,积极发展生产。五是安排专人、制定规则搞好用水调度管理,避免因用水发生。

(六)突出抓好生猪补栏工作

篇4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简称农村土地流转)就是指农民可以将自己承包的村(组)集体土地部分或全部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转移给第三方经营,原承包方或第三方向村(组)集体履行原承包合同的行为。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点

根据调查,当前安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呈现如下特点:

1.土地流转规模扩大。截至去年年底,安阳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了21344万平方米,居全市第一。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成为农村工作的重点。高度重视农村土地的流转,采取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2.土地流转区域不断扩张。过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发生在安阳县的东半部土地面积较多的乡镇。由于家庭收入对土地依赖度高,西半部土地流转情况很少发生。如今,这种局面已经发生改变,土地流转扩展到全县范围。

3.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多种形式,大致有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

4.土地流转的利益分配多样性。农村土地流转的利益分配正从过去“先有集体统一收入,再分配补偿给流转土地的农户”的单一形式,发展为集体统收统分、农户直接转包获取土地流转收入、农户入股合作经营、集体与农户共同入股参与分红等多种形式共存。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1.管理服务体系健全。安阳县及13个乡镇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大厅,村均配备土地流转信息员队伍,为流转双方提供了信息平台。

2.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和通过不同形式的讲课,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非常透明。

3.安阳县在土地流转的探索与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专门编写了《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安阳市土地流转资料汇编》,对安阳县的土地流转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存在问题

1.供需有矛盾。有意向流入的较多,而愿意将土地流出的农户不足。

2.流转程序和办理手续不规范,流转合同不规范。

3.相关职能部门管理、指导、服务不到位,信息收集上报不及时,有关软件资料管理不规范。

4.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较多,难以及时有效化解。

5.常规农业仍然是主流,高效、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不足。

三、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流转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系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保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前提和制度保障,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才有可能充分行使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利,从根本上消除流转的后顾之忧。

2.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流转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发展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的一个途径。在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下,将农户组织起来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特别是通过发展专业合作实现规模经营,更为现实。

3.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流转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要明确流转的主体是农户而不是干部,流转的机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土地是否流转和以什么方式流转,都应尊重农民的意愿,由农民自己做主,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流转。

篇5

按照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为开好这次生活会,乡党委进行了认真安排,班子成员也都认真做了准备,希望全体同志结合实际,畅所欲言。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制定有效举措、及时加以改进,使我们这次生活会真正达到增进团结、形成共识、促进科学发展的目的。

下面,我对自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简要分析检查。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全乡上下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真抓实干,认真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全乡项目建设有新突破,农业工作扎实开展,农村工作稳步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一)项目建设有新突破

20*年,在项目建设上我们变压力为动力,举全乡之力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到目前已完成招商引资1720万元。新建项目4个,完成投资17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40万元,完成年任务的400℅。

1、*坡奶牛规模养殖场项目。项目占地40亩,总投资860万,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60万元,建筑面积5220m2,其中圈舍面积3966m2。项目建成后可入住奶牛600头。目前,该项目投资已经全部完成,10月底投入使用。

2、大庙湾奶牛规模养殖场项目。项目占地64亩,总投资13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10万元。建筑面积10000m2,其中圈舍面积8600m2。项目建成后可入住奶牛1000头。今年,已完成投资7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完成480万元,明年上半年所有投资全部完成。

3、恢复重建*庙项目。*庙,始建于*年,*年被拆,曾经是方圆几百里有名的寺庙之一,香火很旺。项目在*村*庙原址上恢复扩建,占地20亩,总投资400万元。今年开工建设,已完成打井、配电,部分基础和材料准备工作,完成投资50万元。

4、*水浇地开发项目。项目开发水浇地1000亩,新打中深机井10眼,配套水电路等,总投资150万元,目前已打井4眼,完成投资50万元。

(二)农业工作扎实开展

1、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利用扶贫资金,在*村新打机井5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00亩;利用以工代赈资金新打机井5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00亩;新修村村通水泥路4公里,砂石路7.2公里,对65公里乡村道路进行了养护;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资金,开发建设了80亩育苗基地,培育杨树、榆树、柳树等树种400万株。完成通道绿化5.2公里,人工造林900亩,荒山造林1750亩,完成草场围栏1万亩。

2、发展规模种养业:利用该村流转土地,采用个人承包的方式,当年打井配套,连片种植甜菜800亩;充分利用*坡村丰富的水浇地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甜菜500亩,蔬菜300亩。以两个特色园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全乡甜菜种植2277亩;依托新建的两个奶牛规模养殖场,全乡新增奶牛600头,存栏达到1000头,全部实现规模养殖;满德堂村现有规模养殖户4户,散养户236户,全村存栏能繁母猪410口。今年利用扶贫资金,新建改建圈舍面积1000m2,存栏能繁母猪发展到1000口,生猪生产能力达到1万口以上。

(三)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我们牢牢把握这条主线,着力抓好抗旱救灾、民心工程和土地流转三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做好生产救灾工作。我们及时把工作转移到抗旱救灾上来。一抓减负。严格按照减负规定,除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外,不让农民出任何工和钱;二抓救助。截止目前,共救助无自救能力1040户、2*1人。其中:五保户每户发煤500公斤,面粉3袋;低保户每户发放救灾煤200公斤、面粉1袋。确保最困难群体冬令时节的基本生活需求;三抓储备。为解决饲草、籽种短缺问题,从万全等地订购青玉米200多吨,并组织农民进行青贮、微贮。通过帮助农民从外地调运、引导农民串换等方式,联系订购籽种100吨,确保来年农业生产正常开展;四抓增收。通过劳务输出组织协调服务和流动党员党支部领引,优秀务工人员和乡村干部推送等多种措施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组织赋闲劳动力外出务工。新增劳务2000多人次,全乡劳务输出8000多人次。在家党员干部组织群众到周边蔬菜种植村和风电场季节性打工,增加收入近百万元。

2、切实落实好民心工程。一是解决了人畜饮水难题。缺水一直是困扰我乡的一个难题,大旱之年饮水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今年,全乡新打人畜饮水井13眼,实施了4个村的人畜饮水、7个村的安全饮水和2个村的自来水维修工程,受益群众达2000多人;二是认真落实了农村五保、低保、粮食直补、合作医疗、退耕还林等惠农政策;三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乡镇新建综合文化站,5个村建了文化活动广场,成立文艺宣传队。

3、多措并举抓好土地流转。今年,在*、*、*、南号4个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分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2000亩,实现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集约化农业的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总体看,今年全乡上下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心思进,已经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大好局面。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1写作秘书网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到*乡任职以来,我认为自己的工作比较认真负责,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理念不新,创新性不强。尽管按照县委提出工作的总要求,认真谋划了全乡的工作,并认真将各项工作抓实抓好,但仍没有跳出自然条件差,资源不足的影响,劣中生优,无中生有这方面做的不够好,导致创新性工作不够多,发展缓慢。

2、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来*这段时间,虽然我们开展了“三议三思”和“四访四问”等调研活动,但由于侧重谋划全乡工作,外出考察跑项目等原因,感觉自己深入基层调研不够,到群众中了解他们所想所盼,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次数还不多,有时存在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没能将来自基层一线的问题及时给以解决。

篇6

【关键词】农村水利;农业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结构

引言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中央把粮食安全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已列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首位。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支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我国农业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认真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巩固农业这一经济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首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村水利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只有进一步发展壮大,才能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认识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结构的调整,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达到适销对路,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实力,并增加农民收人;二是调整生产要素结构,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三是使农业区域分工和布局更加合理,充分发挥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人产出效率,使农业全面转人优质、高产和高效,促进现代化发展进程。所谓优质农业是以经济上高效、技术上先进、环境上可持续为特征,包括农产品的优质化和生产流通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合理化,特别是优质农产品要实行科学化、区域化、基地化、产业化的生产和经营。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状态可以用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产业结构优化程度 、科技进步贡献率、生产要素利用率、规模经营效果等指标(或指标体系)来综合测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调整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在集约经营程度、科技含量、生产要素利用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在面对加入WTO之后,农产品竞争市场将日趋激烈的国内外新形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劳动力滞留现象严重、农产品品种和质量优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水资源紧缺问题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脆弱,防抗灾能力不强,难以支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深人进行。

二、农村水利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现阶段,河南省农村水利已成为一项围绕农业和农村中水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问题,服务于农业、村镇居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兴利除害事业。就其内容而言,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一是基础性支撑作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节水灌溉、灌区建设与管理、牧区水利建设等可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为改善农产品品种、区域化布局、水资源科学配置等方面创造基础设施条件;城乡供水和农村饮水改水则可为推进村镇城市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农业、农村生活和生产中水利条件的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基础的稳固,高效用水和节水的实现,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城市用水,有力地支持大中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是促进和保障作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不仅有效缓解了农业水资源紧缺状况,而且使广大农村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供水、农村饮水改水事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滞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非农”转移 ,进而打破了城乡“二元”经济格局 (即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 );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已使农村水利行业体现出市场经济特征,理顺了管理,活化了经营,有效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基层水利站、浇地公司、用水户协会等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在普及农村水利科技,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

当然,由于目前河南省农村水利中还存在着“基础设施脆弱、防抗灾标准低、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水环境生态持续恶化以及管理体制及经营体制不活”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大面积农田因旱减产或绝收现象时有发生,全省农村还有几百多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尚未解决,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机井报废现象严重,农业和农村用水 日趋艰难,从而制约和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发展壮大农村水利 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为进一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全省农村水利建设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水利、以供定需等现代治水思路和理念,面向“三农 (农业、农村和农民)”,针对“干旱缺水、突发性洪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认真贯彻“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依法治水”三大主体战略,狠抓保障性生活用水,促进农业高效用水,协调生态需水,推进社会节水。要使农田灌排体系日益完善、村镇供水饮水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乡水资源调度调控更加科学高效、富含现代水利科技并能够实现良性运行。要以经济发达地区的设施农业建设、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使全县的104万亩耕地得到有效灌溉,发展旱涝保收田面积91.24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1.15万亩,把20余万亩背河洼地变成了鱼米之乡。实现节水能力几亿m3,;解决农村几十万人以及数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在全省多处大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实施乡镇供水工程项目、增加供水能力; 建设集雨节灌等微型水利工程,提高蓄水能力。

四、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的既定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节水灌溉工作。优选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增加投人,保证年度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试行改制,加强管理,提高节水效益;要结合农田高效用水实验或科技推广,采取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相结合,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限采地下水,促进全民节水。二是农村供水和城乡供水工作。根据《农村饮水工程规划,按照“先难后易”的原则,与计划、财政、扶贫等部门密切配合,将国债、财政、以工代贩、扶贫等多方面资金统一使用,逐一解决特困村或困难村的饮水困难问题,解放农村取水劳动力。城乡供水要按照《河南省乡镇供水 2 010 年发展规划,进一步争取银行贷款,加强工程建设;结合水价改革,狠抓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经营,提高收益,滚动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三是灌区建设管理工作。根据《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围绕“两改两提高”(工程改造、体制改革和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抓好项目建设和管理。结合水价改革,积极探索灌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革,在条件适宜的灌区推广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促进灌区支渠以下范围内的自主经营。四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要积极探索农村税费改革后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具体办法和组织形式,在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的同时,探讨建立新的投入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认真总结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规范化发展。

五、结束语

农田水利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农村水利工程投入大、见效慢、管理难、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公益性较强。因此,尽快建立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篇7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这是一项系统而长远的任务。农村财务管理是广大干群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我国在开展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村级财政的民主管理,这对于农业税减免后的新农村建设来说意义重大。但是近年来,农村财务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成为激化干群矛盾、影响农村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得不给予重视。

一、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水平

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人的要素必须给予重视,这里主要涉及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村干部素质不高。极少数村干部贪污、挪用集体资金。有的村干部擅自出借、无偿占用村集体资金,使大量借款一时无法收回。有的村干部违反财务规定,公款私存,牟取利息;或违规为企业或亲友提供经济担保,导致村集体资产流失。有的村采用虚增被征土地、花木、大棚获得补偿款等办法,合伙私分、挪用征地补偿款。收入不交账,多收少交,重报开支,多领补助,乱发误工补贴,甚至合伙巧立名目私分公款以及造假发票报账等。二是村会计素质不高,会计人员作为基层的财务管理工作者,文化程度不高、工作责任感不强,无证上岗,对新会计制度不熟悉,难于适应当前农村财务管理要求,从而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对此,农村领导干部要提高对新农村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把财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农村基层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坚决不说违反农村财务管理政策规定的话,坚决不做违反农村财务管理政策规定的事。村领导不应该违规违纪插手管理财务。另外,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切实提高理财水平。首先是要广泛开展农村财务人员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敢于照章办事。其次,理财业务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财会人员作为特殊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应定期组织开展农村会计知识竞赛活动和农村会计实务培训工作,重点抓好新规定、新制度的培训以及财会人员的上岗培训和后续教育。各乡镇也要加强对村干部、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财务知识培训,增强其依法行使民利、保障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程序

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众多问题,笔者认为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财务管理的程序不规范。中国历来有“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这种思想也体现在村级财务管理上,只要钱用的合适,用的过程、手续、流程都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思路也导致在农村财务的使用方面出现众多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如报账随意、票据使用不规范、财务使用情况不公开、资金账户混乱等,这对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极为不利。

规范村级财务工作流程须坚持“六统一”原则。一是统一制度。严肃财经纪律,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统一审核。实行村财务主管、村民主理财小组、乡镇经管站三级审核模式,否则不能入账。三是统一记账。由财务中心做好各村资金管理、电算化记账和核算工作。四是统一公开。统一规定财务公开的方式、内容和时间,统一制作财务公开榜和财务公开明细表,确保财务公开及时、透明,避免因为村民不清楚村里资金去向引起的问题。五是统一审计。由乡镇经管站按照相关规定,对村级财务当月发生业务和村干部离任交接等进行审计。六是统一建档。各村财务会计资料由乡镇经管站进行归档、保管,并按规定年限存放。通过以上措施,杜绝凭证不规范、公款私存、白条抵库、贪占挪用公款现象的发生,确保村级资金安全。

三、强化农村财务管理监督机制

有权力就要有监督,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众多问题与财务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和落实不到位有重大关系。在实践中出现诸如: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多为内部监督、乡镇政府的监督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专业的农村审计没能有效的发挥作用等现象,均对农村财务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针对以上监督缺位和监督不利现象,结合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笔者认为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有效的规范监督机制并落实监督效果。第一,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针对村干部素质不高及财务管理未达到系统化、制度化的现状,要加强教育培训。要真正落实村民自治权,组织学习有关“村账制”的财经纪律、财务制度以及农村政策法规等,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让村干部自己有效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自我监督。第二,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以“民主理财”形式,让村民直接参与村级财务管理,决定经济发展事项,体现广大村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持农村社会稳定,从而保证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以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群众监督。第三,加强农村审计监督。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责任和专项审计,切实做到“三年一轮审”。要按照三年一轮审的要求,重点围绕村级财务收支审计、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审计、土地征用补偿费、村级重大项目建设以及问题专项审计,确实强化对村干部管理使用资金的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的教育、警示、规范和惩处功能,各乡镇要根据审计整改意见制订整改方案,并按时上报上级农经管理部门,以此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第四,有效发挥乡镇经管站的作用,充分发挥农经部门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作用。经管站要组织业务指导和工作督促,建立健全检查督导制度,每年检查督促不少于2次。

农村财务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鸿图伟业。解决好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是“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保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米丽尼沙・吐尔地.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问题[J].农村科技,2010(04).

篇8

关键词:科技示范;粮食增产;问题及建议

2015年芒市农技推广工作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农业科技示范为引领,突出围绕四大粮食功能区建设,以高产创建和旱作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为依托,扎实推进模式公关和“百千万”示范工程实施,强化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和生产技术指导,积极推进粮食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全面提升农技系统服务能力,顺利完成了年初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1芒市科技示范生产基本情况

2015年,芒市完成大小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12万hm2,比上年增1466.67hm2,增长2.5%;总产量36.6万t,比上年增1.72万t,增长4.8%;总产值12.77亿元,比上年增2.73亿元,增长27.2%。其中:粮食作物4.68万hm2,产量23.4万t,产值7.69亿元;经济作物1.44万hm2,产量13.2万t,产值5.08亿元。全市共实施高产创建活动10片,其中:水稻5片、马铃薯4片、玉米1片。按照“相对集中,分片包干”的原则,结合芒市实际,对高产创建项目进行划片、分区域管理、集成技术推广等一系列措施。通过州级专家的测产,各作物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片、万亩示范区的产量分别为:水稻示范片:百亩核心区平均产706.9kg/667m2,千亩展示片平均产667.4kg/667m2,万亩示范区平均产661.4kg/667m2。马铃薯示范片:百亩核心区平均产3117kg/667m2;千亩展示片平均产2593kg/667m2;万亩示范区平均产2185kg/667m2。玉米示范片:百亩核心区平均产669.2kg/667m2,千亩展示片平均产571.7kg/667m2,万亩示范区平均产554.8kg/667m2。各示范片都比上年增产5%以上,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粮食作物间套种。按照“核心区、示范片,辐射带”的要求,因地制宜扩大粮食作物间套种高产栽培面积,实现增产增收。完成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面积2.7万hm2,产量7万t,平均产167kg/667m2,较上年增30.6kg/667m2,总产增1.22万t。通过开展粮食作物间套种,提高复种指数,有效增加单位面积生产效益,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增加粮食总产,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开展粮食覆膜种植。针对冷凉山区的特点,大春季在山区实施玉米覆膜和小春季在坝区实施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推广,全年完成粮食作物覆膜种植推广0.2万hm2,经田间测产,实现平均单623.3kg,总产18699t,在同等条件下覆膜作物比非覆膜作物增产粮食53.9kg/667m2,总增产粮食1521t,经济效益显著。通过粮食覆膜种植技术的推广,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增加粮食总产,促进农民增收。

2主要经验与做法

2.1市乡两级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示范,切实抓好粮食生产

2.1.1示范片建设纳入乡镇年终目标考核。芒市严格按照农业部和省制定的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加强对高产创建示范片的测产验收。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考核达标高产创建示范片的科技人员在年终考核作为评优秀依据。每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将由领导小组成员,技术指导组成员挂到每一个片区,负责该片区的组织发动,措施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责任落实,使每一个示范片到点、到人;每个示范片有一张方位图,表明了地理坐标和面积;1张推广成熟技术模式图,明确了从种到收的全程标准化,1张农事日历,跟踪记录创建作物生育进展和重要农事活动。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专家巡回指导等活动,促进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2.1.2面对干旱建立玉米科技治旱示范带和旱育秧示范片。今年,市委、政府针对前期较严重的旱情,安排专项资金10万元在“320”国道沿线建立玉米科技示范带100hm2,集中展示优质良种、肥团育苗、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抗旱、高产、稳产技术。在风平、遮放等11个乡镇建立了旱育秧集中育秧示范片73.37hm2,确保了全市水稻满栽满插,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3以召开现场会形式带动示范片建设。芒市今年多次召开水稻、玉米生产现场会,以现场会带动示范片建设。分别在风平镇那目村和遮放镇户闷村召开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现场会;在勐嘎镇召开了玉米综合生产现场会;在芒市镇召开了现代节水农业生产示范现场会;在轩岗乡召开了马铃薯生产现场会。有力地带动了其它乡镇示范片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2整合项目,组装配套综合技术,建立综合示范片

2.2.1全面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田间“3415”正规试验12个,田间肥效试验18个,在全市采集土样500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05万hm2,发放建议配方施肥卡2.4万hm2,建立市级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60个,实现节本增效77.68元/667m2,总节本增效4714.19万元。此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全省农技推广总站领导及省、州领导的高度肯定。

2.2.2高标准实施云南省增粮增收“百千万”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按照云南省“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在芒市、风平、遮放、轩岗和勐嘎等5个水稻主产乡镇实施水稻优质丰产科技示范工程,具体安排在“芒市—瑞丽”公路沿线的27个村129个村民小组建立示范片2333.33hm2,其中核心示范片466.67hm2,辐射带动全市2.05万hm2水稻生产。

2.3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科技示范顺利开展

为确保科技示范活动顺利开展,芒市农业局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千方百计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全年共争取各级财政支农资金1040万元用于粮食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各项资金直接用于农户物化、人工等补助,有效支持了全市粮食生产。

2.4示范效果显著

每个示范片均制定有完善的实施方案,生产中严格按方案实施,各示范片都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果。据市农业局测产调查,小麦示范片平均产201.6kg/667m2,较大面积生产(180kg/667m2)增产21.6kg,增12%;轩岗乡平安村稻草覆盖免耕直播油菜田平均产164kg/667m2,较大面积生产(91kg/667m2)增产73kg,增80.2%;“百千万”工程项目区5个乡镇实际完成水稻示范种植2333.33hm2,经测产调查,平均单产514.2kg/667m2,比全市平均产量(473.5kg/667m2)增产40.7kg/667m2,增8.5%;比项目乡镇大面积平均(487.7kg/667m2)增产26.5kg/667m2,增5.4%;产值比全市平均增收81.4元/667m2;比项目乡镇大面积增收53元/667m2。核心示范片466.67hm2平均单产521.4kg,较全市大面积增产10.1%、产值增收95.8元。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示范片平均产水稻622kg/667m2,较大面积常规栽培增产148.5kg,增31.4%。最高亩产田块在芒市镇芒核村的农业综合生产示范片上面积1913.33m2,实收稻谷2041.43kg,折平均产711.3kg/667m2,较全市大面积增产237.8kg/667m2,增50.2%;较项目区核心示范片平均增189.9kg/667m2,增36.4%,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存在问题及建议

3.1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综合生产能力总体水平不高,“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二是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特色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还不够大,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三是农民持续增收的科技增粮措施还不够稳固,支撑点还不够多,渠道还不够宽,农民收入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还比较低;四是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开展高产创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组织机构少,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五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知识、技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农民收入增长就会受到影响,农业农村工作就难以打开新局面,农村就难以保持稳定和谐。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这些问题,真正实现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农村和谐稳定。

3.2建议

3.2.1加大科技增粮创建力度,实现粮食增产促农增收。当前,我市农业生产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非常大,但从总体看,我市农业结构的调整水平还比较低,我们要立足实际,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高产创建等主要科技增粮措施的实施,持续发挥其在促进粮油稳定发展助农增收中的作用,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3.2.2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龙头企业带农增收。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战略举措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着力形成“龙头+基地+协会+农户+科技”的产业化格局。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培植现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依托遮放贡米股份有限公司、协会、农村经营能人,积极兴办农村各类中介组织,通过经营能人和中介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实施“订单农业”,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牵动、农民参与、企业主导”的利益联结机制。2016年,力争各类协会发展到32个,农村经纪人发展到57人,实现50%的农副产品通过协会以“订单”形式销售。

3.2.3加强技术指导,创新服务方式,实现助农增收。一要抓培训,通过层层举办样板,召开培训会,发送技术资料,做到户有一个“明白人”,家有一张“明白纸”,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二要抓引导,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标语、科技专刊等宣传工具,使科技增粮种植家喻户晓,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三要抓扶持,依托项目支持,加大示范片区扶持力度,整体推进科技增粮措施落实。四要抓服务,开展代耕代种、代防代治等专业化服务。大力推行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为壮大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提供切实保障。

3.2.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服务帮农增收。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要推动先进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因此,要加大高产创建等主要科技增粮措施的推广和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对农业增效的贡献率。

3.2.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基础强农增收。我们要紧紧抓住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机遇,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切实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基础。

3.2.6贯彻落实扶持科技增粮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政策惠农增收。继续落实好国家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高产创建等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在稳定粮食生产、推广大型农机具等方面的积极性。同时,要分户制定有针对性的科技增粮措施,加快农民科技增粮助农增收致富步伐。

参考文献

[1]李红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J].吉林农业,2005,(5):14-15.

篇9

一、我县大学生村官现状

县年选聘的150名“村官”毕业于全国60多所高校,涉及经济贸易、工商管理、农学、林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电子信息、法学、汉语言文学、建筑工程等30多个专业门类。按学历划分,本科生80名,占选聘人数的53.3%;专科生70名,占选聘人数的46.7%;按性别划分,男生82名,女生68名,分别占选聘人数的54.7%和45.3%;党员29名,占选聘人数的19.3%,团员121名,占选聘人数的80.7%。在年村级组织换届中,共有17名大学生村官进入了村(社区)两委队伍。

二、我县大学生作用发挥情况

我县的“大学生村官”大部分能够沉得下、学得进,表现出较好的素质,能协助村两委做好村里的工作和当地乡镇交办的事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三个推进”:

1、推进村级组织建设

一是优化村干部结构。在今年开展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有17名“大学生村官”进入了村(社区)两委班子,他们的进入使的村两委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得到了优化,村级两委结构渐渐向高素质化和年轻化转变。二是激发村级组织活力。一批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大学生进入村级管理队伍,给村级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村两委干部受他们感染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例如:鳌江镇垂杨村远程站点的电脑由于原站点管理员不熟悉操作,导致经常产生故障,该村的“大学生村官”就利用专业优势,帮助村站点电脑和村民家庭电脑进行日常维护排除障碍,使该村的村两委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热情迅速高涨,主动提出组织村民进行集中学习收看。三是增强村级组织建设规范化。“大学生村官”利用自己理论水平较高的优势,在规范村级组织运转方面为村里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财务村务公开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等,村级组织运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鳌江镇塘北村村两委会会议有时没有记录,许多会议决定得不到落实,该村“大学生村官”来以后,落实了会议制度,并建议重要的村务工作必须经村两委会讨论,实行民主决策,深受干部群众好评。

2、推进农村基层基础性工作

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得到加强。在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的宣传方面“大学生村官”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例如麻步镇显桥村“大学生村官”陶学溢在宣传栏中说明了村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并表扬了几位长期以来自觉主动清理环境卫生的村民,自此之后村民对村庄环境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了。另一方面乡镇中心工作得到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到来给乡镇的中心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他们勤奋的工作态度、开阔的工作思路打开了乡镇工作的新局面。据统计,今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比去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也大幅度提高,全县征兵工作提早超额完成任务,计划生育的生孕信息掌握和社会抚养费征收都取得了新的进展,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大学生村官”的努力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3、推进大学生优势得到发挥

通过将近一年的时间,不仅使村级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大学生村官”的优势也得以发挥,自身价值也进一步体现。一是发挥大学生的知识优势。大学生普遍拥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较高的文字理论水平和开阔的思路与眼界,所以大部分的“大学生村官”都担任了村远教站点管理员并担任着文字材料的起草工作,正是发挥了他们的优势,我县今年远程教育利用率达到72%、站点完好率达到100%,各项数据均走在全市前列。二是发挥大学生年龄优势。年轻而富有活力是“大学生村官”的一个主要特点,正是因为他们的年轻他们经常能够在农村中走村访户了解村情民意,也因为他们的年龄优势接受新事物的过程要快很多。三是发挥大学生创新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村官”可以更容易的跳出思维定势,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例如,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对生育信息的掌握往往依靠直接口头询问的办法,一些村民由于害怕得罪人而隐瞒一些真实情况,而在山门镇西山村“大学生村官”林勇则利用为村里建立通讯录的办法将全村的育龄人口特别是外出育龄人口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进行了登记造册,很好完成了生孕信息的调查摸底。

三、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县大学生村官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些成绩,但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原因是:

1、扎根农村意识不浓。主要表现为有三种类型:一是事业心不强。部分大学生选择村官仅仅是为了体验生活,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没有干事业的持久热情和决心。这些大学生总体上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事业定位还很迷茫,存在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的现象。二是把村官作为过度性工作。部分大学生村官只是把村官工作作为过度性的工作,来缓解自己目前面临的就业压力,并没有真正沉下心来在农村工作,存在骑驴找马的心态。三是基于村官的政策诱惑。进入村官队伍的有些大学生仅仅把他所从事的工作当成一个跳板,为以后考公务员积累资本,或者把村官当成一种向上跳的踏板,没有真心实意想在农村做好一番事业,这样工作就不会有激情,往往流于表面,很难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

2、实际工作能力不强。一是缺实用技术知识。农村的实用技术的人才总体缺乏,但有些大学生村官在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和农村工作并没有什么关联,面对基层群众急需要帮助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诉求往往束手无策,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发挥自身原有的知识优势。二是缺沟通协调能力。部分大学生村官学生时代锻炼缺乏人际沟通方面的锻炼,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事务,面对农民往往表现为沟通不能切入正题、切中要隘,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办事能力。三是缺组织管理能力。多数大学生村官刚刚离开学校,社会工作经验不足,在与村两委成员的合作共事过程中,部分大学生村官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复杂事务的能力,对人、财、物的组织管理能力还需要提高。

3、工作作风深入不够。一是积极性容易受挫,精神不够饱满。由于大学生村官大部分刚刚走出校门,工作理想化程度高,一旦工作遇到挫折,就感觉怀才不遇,甚至消极对待。二是很少深入到户,对村情了解不够。多数大学生村官往往习惯性得待在村(居)委会办公室,等待村民来访,很少主动到村民居民家里拜访,对村情了解不足,很难真正和群众建立感情,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知之甚少。三是缺乏独立思考,被动大于主动。部分大学生村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他们缺乏独立的思考,往往是被动地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交予的工作,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保障力度不大。一是相关政策细则未出台。目前出台的大学生村官考公务员的优惠政策,只是大体的框架,具体的相关政策细则尚未出台。二是是财力保障不足。我县大学生村官目前的待遇是,本科学历每月1200元,专科学历每月1000元。随着物价上涨,大学生村官的这点收入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在同类大学生就业岗位中算是收入偏低,很难起到待遇留人的效果。三是聘用期满出路问题。按照规定,聘期满后,经组织考核表现优秀的,鼓励其继续在村内任职,待遇不变;不再继续留任的,自谋职业。留任是大学生村官的一条出路,但多数大学生村干部聘任期满后,该何去何从还是茫然,直接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了作用发挥。

四、对策

针对目前大学生村官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制约因素,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1、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对大学生村官身份的认同感。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县、乡(镇)党委政府都要积极宣传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用,给大学生村官搭建工作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二是强化媒体引导。电视、报刊等媒体要加大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事迹的报道,增强全社会对大学生村官的了解。三是注重树立典型。要充分挖掘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对在履行职责、创业创新、带富帮富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要给予支持和奖励,让全社会认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2、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日常工作机制。一是要科学选拔,真正把有志向的青年选。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选择真正有志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大学生,让他们真正扎根农村、热爱农村、奉献农村,在农村锻炼成材、实现抱负。二是要强化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官知识水平。培训要分为岗前培训和后续培训两方面,一方面要在大学生走上村官岗位之前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特别是要进行农业适用技术、农村政策等方面的培训。此外,在村官任职过程中,要经常性地在经济、管理、法律、农村工作方法等各方面给予专业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直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要建立检查、评比制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探索建立评选表彰制度,对成效突出的高校毕业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开展一次优秀大学生“村官”评选活动;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经严格考察确认后,予以辞退;逐步完善“大学生村官”例会制度,用例会的形式加强“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

篇10

关键词:石嘴山;新农村建设;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0-0023-02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是经过区划调整后成立的市辖区,总人口20.20万人,辖区3乡3镇,3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5.60万人,占总人口的27 %,属城郊型农业。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和财力的进一步增强,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逐步建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仍是今后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惠农区“千人百日”大走访活动,从各方面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经过调查,在惠农区广大农村,农民对中央和自治区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感到振奋,对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充满了信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满了期望。

1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1.1收入需进一步增加

虽然近年来,国家每年出台各项惠农政策,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扶持力度,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由于农业是一个受自然气候和市场双重因素影响的弱势产业,农民文化素质低,运用农业新技术、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差,农业生产的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组织分散,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造成农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较为缓慢,农村生活水平和城镇居民相比还比较低。农民期望在新农村建设中收入能够得到较快的增长。

1.2生产和生活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在出行方面,虽然惠农区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居民的出行和过去相比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有些居民点到柏油路之间还是沙砾路或土路,农民在刮风或降雨天出行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居住环境方面,虽然经过整治和改造,村民住房较为整齐,巷道畅通,但仍有部分较为偏僻的村庄巷道没有硬化,绿化率低,村庄整体显得较为脏乱,不美观。经过多年的沼气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农户通过“一池三改”大大改善了庭院环境,但由于沼气项目在惠农区使用率较低,农民建设积极性不高,致使生活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在农村饮水方面,已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在电力和通讯方面,经过农电改造和有线电讯网络的建设,农民用电和通讯较为便利。在文化娱乐方面,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率较低,实施的无线电视信号村村通工程,由于信号接收不稳定,接收节目较少,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阅读报刊杂志机会较少,对了解国家政策、市场信息、开阔眼界、学习农业新知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缺少文体活动的场所和设施及组织者,在农村广泛开展文艺、球类、棋类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非常困难,也不利于农民提高科技素质,改善乡风文明,净化思想。在发展农村养殖业方面,除奶牛养殖逐步向规模化方面发展外,其他畜禽养殖主要以每家每户小规模生产为主,养殖区与居住区混在一起,既影响环境卫生,又制约了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虽然主要渠道进行了砌护,但支、斗渠砌护率较低,不利于节约水资源,增加了农民挖渠、修渠的劳动负担。

1.3生活、医疗等方面未得到保障

相比城镇居民,农民无失业保险,虽然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但由于补助标准有差距,许多中老年农民为了养老防病还是把自己不多的收入积攒起来,不敢消费,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新农村的建设重点内容

2.1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惠农区城市人口、城市面积、工业总量都有一定规模,具备了城市带动农村的条件。因此在惠农区发展工业,富裕劳动力就能跳出农业抓增收。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增加工商业、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同时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力度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信息的收集和存贮,广泛收集区内外、省内外的用工信息,并经常组织和安排劳动力与用工单位见面会;针对用工单位需要,下大力气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通过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出去,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从而带动农民增收。

2.2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通过科技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市场意识的培养和适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不断解放农民思想,提高他们参予村务决策的积极性,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利,同时学技术、懂技术、用技术。提高他们收集市场信息、利用市场信息、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更进一步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2.3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加大农村道路、饮水、居住环境、文体、电视转播、水利等公共设施方面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农民文体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逐渐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道德水平,形成文明乡风。

2.4加强对农民养老、医疗的保障

加大政府财政的投入力度,通过国家、农民个人共同投入统筹,逐步提高农民养老、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年老多病农民的保障程度和生活水平。

2.5加强引导和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