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许多有责任感的作家积极探索社会人生, 表达了对现实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希望, 海明威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老人与海》这部带有象征性质的中篇小说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这部小说体现了纯朴的人文精神, 表现了作者对人的生存发展的思考, 对理想社会的构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屡败屡战、永不言弃的进取精神
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困难面前, 尤其是在失败面前永不言放弃, 是一个人最终能取得胜利的关键。尽管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然而他的英勇正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第八十五天下决心“驶向前方”去钓大鱼。等到真的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明知对方力量比他强,还是决心战斗到底。等到鲨鱼再来袭时,他用尽一切手段来反击。生命对他无足轻重,他不是为生存而战, 而是为信念而战。因此, 面对冷嘲热讽, 他没有退缩;面对连续的失败, 他没有退缩。在桑地亚哥的身上, 体现着海明威对人生的理解, 也是他本身人格的外现。在谈到写作时, 海明威曾说过, 应当坚持不懈地工作, 不要认输。
2.直面人生、挑战人生的奋斗精神
鲁迅曾说过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桑地亚哥也是如此, 桑地亚哥老人所面临的条件极差, 从外部条件看, 由于连续几十天未捕到鱼, 他受到同行的白眼、嘲笑, 小孩也不得不离他而去, 更糟的是从内部条件看老人风烛残年, 精力、体力明显不支, 还要承受失败的压力。这时, 摆在老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就此罢手, 在别人的讽刺挖苦中度过余生; 要么再次奋斗, 力图重新找回曾经拥有的自尊和自信。这两条路,无论是选择哪一条,对于一个处于如此逆境的老渔民来说, 都是艰难的。
3.顽强拼搏、不计安危的牺牲精神
一是残破的小船, 孤独的老人, 与巨大的马林鱼, 凶恶的鲨鱼群, 形成鲜明的对比,海明威似乎把他笔下许许多多的”硬汉子“都集中在老人身上, 把人生所能遭受到种种磨难、无助等都让老人担当。面对强劲的对手, 老人遇强更强, 他唯一的目标就是思考如何战胜对手, 与马林鱼的搏斗更多的是体现在意志与智慧较量, 最终老人胜利了。二是与鲨鱼的搏斗。虽然老人一次次击溃鲨鱼的进攻, 但在鲨鱼成群结队的进攻下,老人似乎失败了,”八十五“这个数字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但笔者更愿相信老人是个胜利者, 因为老人毕竟捕到了鱼, 其次, 老人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体现了老人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和心态。
4.舍我其谁、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
小说里, 不但表现了双方力量的极其悬殊, 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一种敢与一切抗争的勇气和精神。第一, 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是广袤无垠的大海。在蓝天碧海的烘托下, 老人的形象显得高大。第二, 通过描写马林鱼的庞大, 鲨鱼的凶狠反衬老人的英勇。第三, 从人们对待老人前后态度变化, 尤其是小孩的言行中, 可以看出, 老人的行为深深地折服众人。第四, 老人自身的人格魅力。老人身上所透露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毅力, 败而不馁的气节令人肃然起敬“。小说里, 老人喊出:”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 他相信自己的能力, 不甘在困难面前低头, 他说”我要跟它们斗到死“。正是凭借这样的决心和毅力, 老人展示出不战胜对手不罢休, 与对手拼死一搏的气势。
5.沉稳平和、不急不躁的平和心态
桑地亚哥的性格还表现在遇事的沉稳、平和、缜密上, 他并不是一个只懂得一味拼杀的人。一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 挑战与机会并存, 往往会遇到无法预知的困难与失败。人应该如何应对呢?桑地亚哥告诉我们, 应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心态, 以不变应万变。因此,当老人与大马林鱼处于相持阶段时,”他知道, 一个人在海上绝不会孤单的“, 他相信凭借智慧与毅力能战胜对手。当老人与鲨鱼搏斗时,他积极迎战,”他想, 不抱着希望真蠢“。但他最终能清醒意识到”斗也不会赢了“。当老人失败返回时, 他检讨自己失败原因是”走得太远“。并为下次的捕鱼积极准备着。总之, 老人这种良好的心态贯穿于老人捕鱼的过程中, 贯穿于老人的一生中。
6.关爱人类、 关注未来的博大情怀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最动人的地方还体现在海明威对人类与社会的思考。老人并非只是一个孤立的人,作者把他放在社会、大海这样广阔的背景中来表现, 其中的寓意是令人深思的。海明威希望人类在征服命运、环境的过程中, 能正确学会与之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吴劳译著《。老人与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2] 董衡巽, 《海明威研究 》 [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0
[3]刘秀梅。《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形象以及象征意义[J]. 考试周刊2007
[4] 董衡巽, 海明威评传[M] . 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人文性教学
一、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终极价值的追求,也是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关怀和爱护人类的命运。高中语文教学加强人文性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并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能力。我国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从孔孟的人学思想开始,人文教育逐渐趋向与道德教育,现今我国德育开展的进程中也体现着人文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提升的同时,教育也变得更为机械和僵化,道德教育开始冰冷功利。但经历了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生态平衡的一系列危机后,人们意识到现代教育缺失人文性的严重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人文精神教育基本内涵的解读,能够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教学现状,提升高中与教学的人文性。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实质主要是人文精神,包括人本主义和人格主义,现代的人文主义与物质性要求相比较,更重视人的精神性需求。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开展,教学理念更加重视高中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以学生为本,贯彻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强高中语文教学成效。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学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这个时代,避免学生对不同途径接受各种文化思潮的辨别能力,强化学生的思想防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在学生的高中时期塑造学生高尚的品质,并通过高中语文教学来洗涤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构建正确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教学作为高考考核的重要课程项目,随着语文分数比重的逐年增加,教师也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加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正因为以高考考核作为导向去进行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环节设计,导致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被掩盖和忽视,使得高中语文教学更加的僵化和枯燥,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比如高中语文教学对话题作文进行讲解时,通常会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讲解一系列的高分作文方法,用固定式的语句来概括文章大意,并引出文章的潜在内涵。这种“参考答案”式的教学方法,使得高中语文教学更为死板和枯燥,极大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打击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也忽视了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学。在现今高中语文教学环境中,教师基于对学生成绩的要求,加大了语文课程的教学节奏,导致教学内容更为繁杂,受到单一教学方式的限制,教师也无法去了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收情况和理解程度,无法让学生能够有效感受到语文课程的人文魅力,也不能显著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成效。
四、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4.1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首先应当进行对教师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改变以往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目标,并不仅仅以成绩对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衡量。而是应当加强人文教育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人文个性体验,接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不同理解。以学生为主体,不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以师生合作的教学形式代替传统的讲授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2加强人文精神渗透
教师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当首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在教学目标中树立人文教育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精神渗透,开阔教学思路,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影响。而这也需要教师能够充分理解自身教育工作的本质,,才能形成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并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将人文性教学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
4.3联系生活实际
语文课程是对外界客观世界的重要反映,高中语文教学也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课堂中,更应走进生活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感悟人文关怀。教师应明确认识到文学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也是对现实社会的反应,因此通过全面的眼光来进行人文性教学,带着语文课堂走向自然和生活,将书本知识与外界环境相联系,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到文学的人文精神。
4.4调整评价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评价是最后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加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需要转变以成绩分数作为评级标准的教学评价方式,不让功利主义影响高中语文教学,明确认识到每个学生在文化基础方面的差异性,并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以质性评价模式取代量化评价模式,保证评价目标的动态性和层次性,从而保障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学,从根本贯彻人文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罗慧玲.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J].赤子(上中旬),2015(14):298.
篇3
关键词:网络新闻;体育新闻报道;人文精神
体育运动不仅具有竞技性,也具有人文性,体育人文精神包含了参与者之间的友谊、相互尊敬以及真诚相待,它是由体育运动孕育出来的一种精神意识形态。因此,网络体育新闻不仅要表现出对体育竞技性的关注,还要呈现出体育运动中饱含的人文精神。只有如此,网络体育新闻报道才能散发出更加浓厚的“人情味”,让自身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传播体育人文精神的基础上获得更多受众的青睐。由此可见,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对人文精神的表达,对我国体育事业以及网络体育媒体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精神的意义
1.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网络体育媒体在进行体育新闻报道过程中,有责任对受众的体育价值观进行引导。虽然公众的体育价值观具有抽象性特征,但这一抽象的内容却可以通过公众对体育新闻内容的选择倾向得以体现。当前,公众普遍关注与体育活动相关的娱乐性新闻以及体育赛事报道,而运动员在赛场之外的付出、非金牌选手以及非运动员人士为体育事业发展所做的努力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需要承认的是,这种倾向的出现与网络体育媒体的引导具有紧密的关系,即受众在新闻传播与接收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网络体育媒体提供怎样的内容,受众就只能关注怎样的内容,这也体现出了网络体育媒体在公众体育价值观构建中的导向作用。如果网络体育媒体能够在新闻传播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并重视挖掘人文精神,那么公众也会更加关注体育新闻所呈现的人文精神。
2.激发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积极性
从体育精神的角度来看,每一位登上赛场并能够参与比赛的运动员,都是值得尊重和肯定的。对于运动员自身而言,在一些重大的国际赛事中具有参赛资格,就是对自身努力与付出的肯定。如果网络媒体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对运动员的要求过于苛刻,那么本身就背负比赛压力的运动员就会增加一份舆论压力,这对于运动员的正常发挥无疑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网络体育媒体能够给予运动员更加宽松的舆论环境、更多的关注以及更多的鼓励,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积极性。
3.维护网络媒体的形象与公信力
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只有呈现出真实的内容、坚持正确的导向、使用亲和的形式并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优化媒体形象、获得较高的公信力、获取受众的关注与信任。特别是对人文精神的表达与呈现,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网络体育新闻与受众的贴近性,并引发受众的心理共鸣。网络体育媒体在对国际体育赛事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如果新闻内容能够体现出对报道对象情感的尊重、对其他国家比赛的关注并兼顾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新闻报道,就能很好地让受众感受到网络体育媒体的“人情味”,这种特殊的“标签”,对于维护网络体育媒体的良好形象、获得受众的肯定与信任具有重要意义。
二、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对人文精神的表达策略
1.尊重运动员的自主发展
网络体育媒体应当对报道对象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这不仅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新时代网络体育媒体应当具备的胸怀。我国网络体育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不仅需要重视运动员的成长,还要用宽容的态度体现出对运动员自主发展的尊重。当前国际体育领域出现了一股“归化热”,即优秀运动员脱离本国国籍加入其他国家国籍,并代表后者参与国际赛事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体坛也广泛存在,特别是在乒乓球领域,许多运动员为了参加奥运会等国际赛事而加入其他国家国籍,从而导致国际赛事中的乒乓球比赛几乎成为了“中国选手”之间的“内战”。作为网络体育媒体,不仅不应对这些运动员进行抨击,还有必要为这些运动员创造更好的舆论环境,展现媒体及新闻报道的“人情味”。针对中国乒坛所出现的“被归化”现象,网络体育媒体可以将报道的着力点放在中国乒坛激烈的竞争以及“被归化”选手的努力方面,引导公众对这些运动员多一分理解。只有如此,我国网络体育新闻报道才能体现出对人以及对人自主发展的尊重,才能在关注体育运动本质的基础上传达人文精神。
2.摒弃金牌情结
综观当今体育新闻报道可以发现,不少体育媒体还没有完全转变“金牌至上”的传播理念。如无论是公众还是网络体育媒体,都对重大国际赛事中的“首金”倾注了高度的关注,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讲究的“开门红”具有紧密关联,也是金牌情结的直接体现。从1984年许海峰夺得“首金”开始,“首金”这一词汇就逐渐从一种概念转变为一种情结。一些网络体育媒体为了制造话题,对“首金”的意义做出过度渲染,这不仅会为我国运动健儿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值得庆幸的是,当前我国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已经走上了弱化金牌情结的道路。如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真挚可爱的傅园慧得到了网络媒体以及受众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而事实上,她并不是一个金牌运动员。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开始关注运动员自身的人格魅力而不是比赛成绩,这对于推动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人文精神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总之,体育新闻报道人文精神的表达,要求网络体育媒体转变“唯金牌论”的思想,树立“参与就是胜利”的理念,弱化体育新闻报道的功利性,向公众呈现出体育运动的真正魅力。
3.抛开民族情绪,对运动员进行公正评价
在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中,从技术角度对运动员进行评价,不仅是对运动员的尊重、对受众的尊重,同时也能彰显出媒体的人文精神。在这一点上,我国主流媒体发挥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如在第15届奥运会上,针对日本体操选手富田洋之的失误,解说员杨云客观地阐述了富田洋之身上的伤病。而在跳马比赛中,虽然中国代表队没有进入决赛,但CCTV-5仍旧对这场赛事进行了直播,并对外国选手做出了到位的点评,也正是因为如此,热爱体育的观众才没有错过一场高水平的比赛。相似的案例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也是屡见不鲜,即便是面对中日体操队多年的“恩恩怨怨”,我国主流网络媒体也能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和评价每一位国外运动员,这是我国网络体育新闻报道需要始终坚持的专业态度。
4.构建网络体育媒体监管机制
当前我国网络体育媒体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但这并不能成为网络体育媒体缺乏自律的借口,因此,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必须得到有效的监管与惩处。只有如此,我国网络体育新闻报道才能具备应有的人文精神,并在网络环境中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要想更好地传达人文精神,网络体育媒体的监管机构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职能,通过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对新闻品质及新闻等级做出严格的规定,以减少或杜绝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中欠缺人文关怀的现象发生。
篇4
关键词:中学化学;人文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8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国中学化学的教学方法有着非常大的改变,教师也逐渐的把新课标的教学思想深入到中学课堂中,但是另一方面,中学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本文对人文教育在中学化学中的渗透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文教育就是把人文思想融入到教学课堂中,努力建立起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对学生的教育,传播人类累积下来的智慧和精神,以此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关于食品和用品安全的事件,很多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失去了其应有的伦理道德,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中学化学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利用各种真实客观的资料,使学生能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其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从化学的视角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使得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学习兴趣。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方法
(一)利用科学家作为榜样进行化学教学
有关心理研究表明:成功优秀的榜样人物能够使学生产生更高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使得学生对学习有着更高的积极性。学生也能通过榜样的力量,树立起坚强的毅力和高尚的人格,培养出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强烈兴趣。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居里夫人研究科学的精神,通过几年提炼出0.1克的氯化镭的事迹,使学生向榜样学习,对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推进作用,还有我国的化学家侯德榜对制碱技术的精心研究,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此技术的垄断地位,为我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教师利用这些科学家努力钻研的事件,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使其能够以榜样为力量,建立起刻苦学习化学知识的决心和高尚的情操,加强对其进行人文教育。
(二)发现化学中的美
化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学科,很多自然现象的产生都能用化学规律进行解释,化学中蕴含着很多的美感,中学化学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通过播放一些有关化学生动美丽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反应现象的美,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到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色彩美和画面美,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既能使学生产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陶冶中学生喜欢美的情操,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热爱,融入个人的真实情感,使得化学教学更加具有人文气息。举几个例子,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这个化学反应,根据这个化学原理,可以产生非常多的现象,比如巧夺天工的钟乳石、石笋等其反应都是依据这个化学实质;比如金刚石的美丽,宝石和水晶等的光彩夺目、晶莹剔透等都能给人带来直观的美感,还包括石林的突兀奇峰等自然景观,都是由于化学原理产生的;再比如利用通过磷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烟雾的实验现象,氯化氢和氨气等一起反映出好看的彩色喷泉,使学生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的喷泉景色,这样美的实验现象能推进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
(三)使化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化学学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学化学的教师,就更要使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融合,让学生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在生活中也能了解化学知识,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比如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大自然和社会产生了很多突出的矛盾,人类面临着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也有很大的威胁,中学教师在教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更应建立起学生肩负起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光荣使命,明确科学技术发展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了解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建立热爱自然、关心自然的意识,懂得保护大自然。化学教师可以用和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来导入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引导语:“杨利伟是我国伟大的航天英雄,同学们知不知道他在太空船中是怎么生存的呢?他呼出二氧化碳气体该如何处理呢?”,以此来满足学生们好奇的心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发生在生活中的实事能极大的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更愿意探索和理解化学知识,也能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增加其学习化学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四)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更需要创新型的人才,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渗透人文教育,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化学问题有着更强的钻研精神,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分析化学反应的时候,一般都是联系其内因和外因之间存在的某种辩证关系,从而实现化学反应的发生;化学平衡中有着正反应和逆反应,都是在一个系统的内存在的,但是他们既互相依赖又相互对立;化学是一个非常遵循规律的学科,比如元素周期律等元素的性质都有着一定的相似和递变性,也能论证自然科学中的一些事物变化规律,所以学生在学习化学中,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从本质上掌握了学科的规律,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事情,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有利于人文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得到好的渗透。
结束语:
中学化学教育中,教师不能仅仅注重对科学知识的教育,同时要加强渗透人文思想,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要努力的贯彻新课标的思想,改变教学理念,使学生发现化学学科的奥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我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科研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智慧.中学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1(61)
[2]叶建坤,赵爱丽.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J].化学教与学,2010(1)
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 人文教育 英语教学 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
ABSTRACT: Humanism teaching is infiltrated and reflected by humanistic spirits in education. When implementing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the teacher should try to fully make use of advantages of language itself. Under circumstance of having mastered language skills, th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learn more about humanism implicated in English. This maneuver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ents to upgrade their moral as well as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The humanistic features possessed by teachers themselves are critical for cultivating their students with humanism. The students should be activated to positively take part in class activities.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ught to be adapted based on the students’ real complexion. The mutual coordin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their students need to be promoted.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 Humanistic Teaching; English Teaching ;English Teacher’s Humanistic Features
高职高专是我国培养高等技术人材的地方,是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其思想也正处于最后的发展和定型期。因此,人文思想教育应在大学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职高专学生已大量地走向社会,思考如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
我国素有重视培养人文精神的传统。如儒家思想就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人文精神的巨大价值正走向回归。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人文学科(诸如:文、史、哲、艺、体等)是人文教育的主要载体,但主要并不等于全部。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承担者是教师。因此,人文教育是可以渗透在各个学科教育中的。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着强烈的人文思想特征。而英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英语语言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加强它所包含的人文思想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人文素质。学习英语就要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人文精神,这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使大学毕业生具有人文素养,是培养真正大学生的重要任务,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的需要,是培养理想的人(成人)的需要。英语专业是与现代化紧密联系的专业,现代人必须知识、能力、智慧同时具备,人文精神是其重要的内容。英语专业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也是当前高等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当代的大学生要成为全面素质的人,要求品德、文化、业务、身心四方面的素质同时发展,这需要通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人文素质,拓宽思维视野;需要培养人文精神提高文化品位、格调。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全球化语境下,大学生自身就业与工作的需要: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和职业的不稳定性,要求毕业生尽量扩大知识面,完整知识结构,处理问题时能各方面知识渗透,才能有较强的岗位适应性。而这些都需要人文精神的积淀。
二、教师的人文素养与英语教学
英语教师,他必须肩负双重的责任,即:不仅要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中西文化交融的使命,因此,他们的人生观、性格、审美情趣、知识结构等在教学活动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融合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换句话说,每一个教学环节所取得的最终效果都体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单纯的语言教学不是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不仅依靠教师的专业知识,也有赖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情感品质。就语言学习而言,其习得过程主要是通过认知过程实现的。但研究表明,当人处于某种消极的情感状态时,认知活动自动停止。即使不停止,认知活动也不会有实际效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博士通过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学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 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之是否受到感化, 全部决定在我。”
重视英语教师人文素质的养成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关键。有一位英语教师在自己教的一个班里作过一份问卷调查,内容是要求学生说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英语教师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学生们的答案: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有幽默感;他(她)应对我们公平;轻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我们学习,他(她)不应该老是板着面孔,搞得我们很紧张;应有渊博的知识;应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性格;应该尊重我们,不要仅仅要求我们尊重他她);老师应衣着整洁,不要搞得邋邋遢遢;老师的人生观应是积极向上的。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知识渊博、精力充沛、有幽默感、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教师,对学生自觉地、兴趣盎然地去学英语有多么重要。笔者认为,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的教师人格因素中,除了公正、热情、谦虚、幽默等必备的健全人格因素外,作为英语教师还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审美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并真诚、自信而优雅。例如:一个教师如果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多才多艺,那他就会获得较高的评价;一个想象力丰富的教师会带领学生遨游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见到他就会使学生觉得他是知识的化身,智慧的信者;一位能随机应变,有效驾驭课堂教学,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的教师,会给人一种果断、精干的感觉,令学生钦佩;一个教师遇到困难是坚忍不拔还是软弱动摇,是始终如一还是半途而废、草率了事,都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迹。
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人文素质教育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力量。高职英语教学除完成大纲要求外,从培养人文精神角度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促进教与学的互动。英语教师应以人为本,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理解学生成才模式的多样化,促进个性发展,在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法纪、人生观、恋爱观的基础上,了解其学习动机、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改革创新,鼓励学生适当地张扬个性等。当前不少高职高专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准,学习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出现主体性缺失,没有个人发展的思想和行动,领导或教师的期待成了其奋斗目标,主体性培养是摆在高职院校师生面前很严峻的任务。
四、因材施教,加强人文教育
笔者认为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目标不应只局限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应重视确立学生第一的理念,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面对社会现实, 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思想,在热点问题中进行教育,形成语言、人文精神并重的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体系。
我国现行英语教材中培养人文素养的内容俯拾皆是。新编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实用英语》第十册第4单元的Population Problems一文让学生了解了世界人口过剩的现状,有助于同学们深刻地理解中国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重要性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第2单元的Polite and Rude一文向学生介绍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让学生领略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行为要能融于所处的社会,英语教师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公民基本道德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高职高专英语推荐教材的The Best Teacher I Ever Had一文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位有创新意思的教师怎么样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张扬的个性,并得到学生的充分认可。文章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寓人文思想于课堂教学的新教学方式,给教、学双方以深刻的启迪。
近年来,高等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发展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导向,高等教育应以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比翼双飞,通过专业教育再现人文精神,必须重视两者的协调发展,学生才能走向和谐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斐海燕:《英语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河南教育》,2000.9。
[2]尹国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研究》。
[3]龚献静:《大学英语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1。
[4]周 静:《浅析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和途径》,《黑龙江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07.1。
篇6
1.认识小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有一种观点:人的成功,智力因素的作用仅占20%,而80%则是情感(情绪)的作用。情感是人心灵的核心。情感教育,不是解决简单、直接、表面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情感习得、激发与交流的过程;情感教育,容纳了从“情景”步入“情境”的教学模式,“情景”就现实场景而言,“情境”则展现了现实基础上的广阔、深邃的思考空间,情感发展的天地,就这个意义上讲,情感教学从整体教学系统的高度把课堂教学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说直观教学是遵循一般认识规律的初级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教学而代之以感性认识入手达到理性认识。对于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教育来说,面对的对象是6岁-12岁阶段的孩童,其心智尚不健全,在感知事物时满足于事物的大概轮廓与整体形象,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与情绪性;其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不完善,常常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其记忆不是靠理解。而是靠反复背诵来实现;其想象力非常丰富,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以表象为素材;其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帮助,还很难掌握较抽象的概念,等等。所以,针对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可以认为。小学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更加具有启蒙的现实意义。
2.根据小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情绪是感情的外在表现,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绪活动总是在互相影响、互相感染的,教师的面部表情、言语动作,甚至衣着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比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特征”时,教师揭示课题后,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数“234”,问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经过计算,回答是肯定的这时老师夸张地大声说:“现在我和你们比一比,看准不用计算就能迅速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总是老师获胜,这使学生急于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人文精神的情感教育
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作用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97
1 前言
对于学生来说,高中地理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它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但是,由于与大多数的学科教学一样,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解时偏重于知识本身的讲解,忽视了它在生活中的表现,导致知识理论化,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强调在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地理的动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对未来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指个人在发展时能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追求自身的价值,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同时,人文精神还需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品格,在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维护自身的尊严,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地理学科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在地理课堂上构建地理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更主动的学习和认识地理原理,提升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2 人文精神在地理教学应用的意义
人文精神的关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学习必修二系列人文地理知识中,会深切感受到当今紧张的人地关系,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日益枯竭、气候变暖等现象不断发生,最终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无不显示出人文精神的缺失给社会与自然带来的伤害,所以人类急需树立人文精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调节人地关系,从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人类人文素质的提高,需要从学生时代构建起来。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环境息息相关,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应该将人文知识贯彻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做到爱好自身、爱护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能够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在未来,发挥人文精神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更好的进步与发展,人地和谐发展。在学生人文精神构建的同时,学生对地理学科原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学习动力和应用地理能力也会提升,这样教师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明显提升。
3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
3.1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倡导人地和谐
在高中必修二的课程中,不管是人口、城市,还是工业、农业、交通等内容,人地关系是贯穿整个课程的主要线索。在课程的最后更是系统阐明: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类要想长期的发展就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这些都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材料。高中地理课堂上要树立人文精神,要实现人地协调,首先就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它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能够保证地理环境良好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来越严重,它不仅会影响到生态环境,严重时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主要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主义观念。比如上世纪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中国今年年初的雾霾事件,无不显示着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教师在进行必修二: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时,要注意构建学生人文素养,渗透正确的人地观念,应该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例如在讲解环境资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讨论如何保护自然资源、怎么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哪些能源是新型能源,这些新型能源又有什么优点等。学生通过学习讨论能够认识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等。
3.2 尊重世界文化地域性,建立科学地域观念
地理存在地域性,在人文地理中,人类的所有活动,不管是人口分布,还是工农业的区位布局等都有典型的区域化烙印,所以地理文化也就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讲解地理知识时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让他们树立区域多元化意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树立地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与生活习惯,所以地域上的差异也就逐步演变为文化上的差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是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惯与风俗。高中地理课堂上的人文主义精神能够教会学生认识到世界地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能够理解各地区域文化和发展的不同,建立科学地域观念,理解世界的发展是区域化、多元化的。建立了科学地域观念,对于提升地理学习效果将是非常有利的。
3.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用于生活
高中地理课堂是一个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课堂,所以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会感到枯燥和乏味。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即便是地理学科的考试,也强调要考察学生运用人文地理的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分析中国为什么主要是硫酸性的酸雨,学生就可以通过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主要能源为煤炭,它所排出的气体为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与水结合后就会形成酸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环境化学实验,通过实践来得出相应的结论。中学生在学习地理时,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将地理知识转化成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需要教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内心认同建立和谐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4 人文精神构建对提升地理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构建,不仅能够更加便捷地找到人文教育的切入点,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效果,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4.1 让学生高度理解地理科学思想的精髓
高中地理是一门兼跨文理的科目,其中分为人文地理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部分建立于自然地理部分的基础之上,人文地理也是自然地理的最终落脚点,而必修二就是这个落脚点。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高中地理,其中每个知识点都能结合起来,进而便于地理学科中人与自然的教育。只要能充分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和谐人地关系的深刻内涵,就能把握地理科学思想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去融会贯通各方面的地理知识,去实际解决各种地理问题自然就得心应手了,学生的地理能力就会有了质的提高!
4.2 增强学生学科知识体系整合的能力
高中地理是一个系统的教学知识结构,课堂上人文教育渗透于每一个小节的内容,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体会生活环境同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成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学生也在学习和整理中得到了提高。学生能够有效整合学科知识体系,我们课堂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4.3 让学生把握对未来发展有用的道理
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发展性,贯彻人文精神教育能够将这种发展性转化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过程。很多地理问题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以在课堂之上也应当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象、总结地理原理的能力,使之最终获得对其未来发展有用的道理。例如人地关系的各阶段认识都是呈现不断实践进步的过程,真理是在实践中慢慢接近的,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这种发展的知识更能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推动自身发展。
5 总结
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蕴涵极为丰富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因素。然而受教育功利思潮和教学现状等因素的影响,地理教学的目标往往集中于对学生考试成绩或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当程度上被忽视了。但教学要更有效发展,需要相关方面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因此,作为当代的地理教师,要明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世界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学生能够提高自我,用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人文精神与地理发展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两者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探求地理知识过程中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而且可以将地理学问题与社会文化相联系,促进地理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地理学教育中构建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从而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优秀人才,这也是地理教育所应达到的最高境地。
参考文献:
[1]朱小勇.中学地理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必要与实现[J].教育科学论坛,2010,3(8):6-7.
[2]刘瑞栋.中学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10(5):29-30.
[3]张华兵.试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2(3):23-24.
篇8
和谐思想。对中国、对世界、对奥林匹克运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重要的资源性价值。
中国文化的人文意蕴,源远流长,人文一词,已见成书于殷末周初的《周易・贲卦・彖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以止,人文也”。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正由于人的创造,所以人可贵,人不可轻;正由于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所以人可贵,人不可轻;也正由于人在奥运会上凸显人的生命智慧,所以人可贵,人不可轻。中国人文精神的宗旨,是对于生命的关怀。宋明理学家把孔子所说的“仁”诠释为生命之源,“仁者,生生之德”。“生生”便是中国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血脉。人文是“化成天下”的学问。在现代意义上,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
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由此可见,奥林匹克主义给竞技运动设置了一个理想主义的目标和方向,对当代体育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强调体育的人文价值,强调体育的真、善、美,强调体育应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进而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建立。
和谐是人文奥运的灵魂。当代世界,人类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冲突。这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文明与文明以及人的灵魂与体魄之间的冲突。人文奥运的宗旨,在于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文明与文明以及人的灵魂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
和谐是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最佳结合点。
从西方文化来看,古希腊哲学早就关注对立中的和谐。赫拉克利特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从对立中产生和谐,和谐是对立物的融合,相同的东西不会产生和谐。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则认为,宇宙中一切都存在和谐,和谐无时不有,无所不在。这种和谐便是宇宙秩序,是绝对的,是善和美。这一源远流长的西方传统造就了古代奥林匹克文化的灵魂,也滋养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古希腊的和谐更多强调个体和谐、人神和谐,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则更多注重灵魂与躯体的和谐。
虽然奥林匹克文化起源于西方,但是奥林匹克文化交流却具有全球意义。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体育运动,更是促进世界和平、社会进步、人类团结友爱和提倡公平、公正的一项国际社会文化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因而,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人文奥运的内涵与奥林匹克文化精神是和谐一致的。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传统,为我们提供了深厚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观念,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和合的观念源于中国上古的风俗、仪式。《尚书・尧典》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养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是与古代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和仪式相仿佛的中国上古时代的礼乐典仪。它融巫、礼、仪、典、歌、诗、舞、乐为一体,其宗旨在于追求一种人与神(天道、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合。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追求人天和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篇9
一、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内涵在于: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而任何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历史知识,使受教育者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的教育。因而真正的新闻史教育,应当以新闻事业所关乎的人为中心,把握人对于新闻事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追问新闻事业的发展背景对于人的意义与价值,辨析以人为主体的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并最终学会观照当下现实。
(二)把握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提高理论素养
新闻理论素养的内在要求其实是加强人文素质与人文素养的融合。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为两层来理解:一是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二是养成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即求真、创新、怀疑和坚持,包括启蒙精神、怀疑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媒介素养就是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它是批判性思维与媒介文本解读的结合。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任何理论都是从事实中总结得出。而历史是每一个事实的积淀。尊重新闻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新闻理论,提高个人理论素养。
二、 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误区
(一)当前新闻史教育缺乏横向拓展
长期以来,新闻史被视为枯燥乏味,基本上是人物、事件、时间的简单罗列。这实质上是教师将新闻史视为孤立的个体,只重视历史知识的简单传授,自然谈不上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横向比较就是运用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横向联系形成整体,将某一历史时段新闻业发展的“点”提升到人类社会新闻业发展的“面”上去考察,将某时期的新闻史实与其他方面史实相联系,探讨新闻的共性、个性。从构建“大新闻传播史” 的观念看, 新闻传播史的任何一个片段都可算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
横向比较观照也不应拘泥于一国的时空范围。比如在讲述美国新闻史20 世纪初大众化报业和黄色新闻时,可以首先分析其社会背景、特征,启发学生是否有类似的报业现象可进行比较,再让学生审视当前我国都市报大战:新闻炒作,恶性竞争,同质化等现象。
中国都市报发轫于1995 年《华西都市报》,如今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史,但回头看美国这段新闻史, 虽然国家不同,却是“ 历史惊人的相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的报纸将走向何处?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材料、报纸深入讨论,促进学生对当今新闻史———都市报现象进行剖析。
(二)当前新闻史教育缺乏纵向延伸
实际教学中,人们更关注现实的媒介生态环境,注重对现时舆论事件和话题的把握。新闻史教学忽视了新闻的历史传承性及新闻的历史视角,淡化历史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使学生产生为学历史而学历史的错觉。而更多的新闻史教学中并未加强纵向延伸,联系现实情境,将历史的讲述与现实重大变动结合,没有注意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所以,新闻史教学中缺乏课程的贴近性,难以使学生对历史有深刻的感知与理解,也难以培养学生增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难体现出新闻史的价值在于启示现在、昭示未来。
正如学者李彬所言,所谓新闻传播史不过是当代媒介世界的有机构成,一切新闻传播史的意义同样取决于当代的环境和语境。因此,现在时而非过去时才是新闻传播史的本质属性,学习与研究新闻传播史实际上都是基于现实而非思古幽情。只有从当代性的角度才能把握新闻传播史的真谛,当代性而非历史性才是新闻传播史的根本所在。
三.新闻史教育中“瓶颈效应”呼唤“东风效应”
所谓“瓶颈效应”,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心理过程中各个因素、环节的相互关系。社会角色扮演者在进行某项创造活动时,在从事某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为时,要求与之相关的各因素、环节配合与协调并进,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环节跟不上,就会成为“瓶颈”卡住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的正常进行。而通过观察研究,我国当前新闻史教育滞留于“前茅塞顿开”状态,而难以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与提高。由此看来,突破当前新闻史教育中的“瓶颈状态”而使之得以提高和改进欠缺“一剂东风”。
在新闻史教育中,如何使得“东风效应”迅速到来,而冲破“瓶颈效应”,首先要调整新闻史教育自身的行为欠缺,重视教学中思维想象力的养成,着力扩大教学中的联系点,积极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 呼唤“东风效应”以消释“瓶颈效应”。
三、结束语
虽然,当前新闻史教育长期面临教师授课形式单一、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困境。但是,新闻史作为新闻学教育中不可缺失的基础课程,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并且举足轻重。所以,笔者通过研究我国当前新闻史教育的缺憾和不足,提出相关策略,以力求为我国新闻史教育提供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彬:《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m]北京,新闻出版社2005 年.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80 页.
[3]程曼丽:《“外国新闻事业”研究的回顾与反思》,news.xinhuanet.com/newmedia/
篇10
引言
国学这个概念、名称,现在学界争论很激烈,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肯定的说法也不一致。我很赞成我的老师张岱年先生的说法:国学是指一国的学术,学术是系统而专门的学问,国学即一国的系统而专门的学问。
中国国学是指中国从古至今的学术,其意义有两层:一是中国的,中华民族的学术,是汉、满、蒙、回、藏等民族所探索、研究、论述的学问,也可称为“中学”,“汉学”是其中一部分,最重要的部分;二是从古到今,自殷商西周的史官之学、春秋战国的百家之学、汉代儒学(经学)、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汉学,到近现代的中国化的、新儒学、人间佛教等学说。
国学是不断发展的,如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说就是当代中国国学的重要内容。把国学限于古代是不完整的。国学作为一国的学术,也指一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文化,即学术部分,国学不直接、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文化。
国学之魂是指什么呢?“魂”即灵魂,灵魂指精神、思想。所谓国学之魂即国学的根本精神、主导思想。中国的国学之魂,即中国学术的根本精神、主导思想。
那么,中国国学之魂的内涵即中国学术的根本精神是什么呢?我以为中国国学之魂,中国学术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就是中华人文精神。其中理由、根据有三:
第一,从中国国学的内容结构来说,按现代学科分类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来说,其中自然科学有中医药学、天文学、农学等很发达,但总的说来,一是偏重于技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较少;二是逻辑思维、论证、推论不发达,由此体系性的理论成果也少。社会科学中军事学、政治学较发达,但法律、经济等则较少有系统的理论成果。人文科学方面,文学、史学、哲学、伦理道德学说都十分兴盛,成果丰硕,突出地表现了中华人文精神在国学中的显著地位。
第二,从中国国学的历史发展来说,可以大体归结为儒、道、佛三教的演变史、关系史,而三教的根本学说是教化人、成就人的理想人格。虽三家有不同学说,但后来三教合一,此“一”即心性思想,也就是三家都认同心性的性质、意义和修养的共似性。中国国学重视心性修养,典型地体现了人文情怀、人文关怀,即对人文素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第三,从中国国学的核心观念来说,国学所包含的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看法、观点,即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归根到底是实现人的价值――满足人主体的需要和精神追求。中国的价值观可以说是中国国学的根本思想,也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
“人文”是中国固有的名词。《周易・贲卦・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自然现象,也就是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人文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也就是人类的精神生活的各种形式。这话的意思是,通过观测天文,以察明时节变化;通过观察人文,以教化而成就人间社会。我们所讲的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就是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方式、态度、思想、观点。自东汉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主要是儒、道、佛三家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方式、态度、思想、观点,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儒家的思想学说。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人生活在世界上面临的基本矛盾有三个: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导致的价值也有不同类型和层次。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类价值和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又分为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然价值。
人类价值
人在世界上有无价值,价值何在?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他们着重通过三个方面,即与一般动物的比较,与天地的关系以及与鬼神的关系来彰显人有无固有的普遍价值,即人类价值的问题。
与一般动物的比较儒家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是人有“恻隐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告子上》)荀子说:“人之所以为人者”,“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者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又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同上)这是以人有道德规范和组合为群体生活来强调人类的价值。中国佛教与儒家观点不同,认为人类虽然在思维和能力上高于一般动物,但与一般动物是平等的,称为众生平等。这种平等是建立在两个理论基点之上的:一是轮回转世说,宣扬人与一般动物在轮回流转中互相转化,人做恶业可能在来世下堕而变为畜生,一般动物做善业可能在来世上升而变为人。二是佛性说,认为不同众生都具有佛性,也就是说,都具有成佛的本性、根据、可能性,都能成佛。有人会对这两个理论难以认同,但我们认为理论中所包含的思维取向――不同生命体的平等和生命主体的向上追求,有助于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有助于确立对动物的平等心,这是有启示意义的。
与天地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充分肯定人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老子・二十五章》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周易大传・系辞下》称天道、地道、人道为“三才之道”,“人”是天地人“三才”(“三材”)之一。《礼记・礼运》篇云:“人者,天地之心”,意思是说,天地无心,无思维智慧,而人是天地之间能思维有智慧的生物。《孝经》引述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此处“性”字同于“生”字,话的意思是天地之所生唯人最贵。南北朝时何承天反对佛教的众生平等说,强调“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达性论》)认为人为天地万物之灵,在天地间具有最高贵的价值。
与鬼神的关系儒家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的命题,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对鬼神持存疑、疏远的态度,轻视鬼神之事,强调重视人事。老子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老子・六十章》)这是以“道”取代了“神”,认为以“道”治天下,鬼神就不会侵害人,也就是说人的吉凶祸福与鬼神无关。道教、佛教都有一套庞大的鬼神系统,佛教认为鬼的地位比人要低。佛教的鬼通常指处于饥饿痛苦中的“饿鬼”而言,非指人死为鬼的鬼。
由上可见,中国古代哲学家一般都认为人异于动物,优于动物,具有高于动物的贵于己者的固有价值,至于人与天地、人与鬼神的关系,则观点不很一致,这些思想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人的自我价值
人的自我价值,也就是人格价值。人格,古代称为人品。品,即品德、品格。什么是崇高的人格,如何达到和保持崇高的人格,是从先秦直至宋明哲学讨论的一个中心问题。中国古典哲学重视人的尊严与价值,并强调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不在于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而在于具有追求真理的高尚品格、崇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以及坚定的独立意志。
孔子重视追求真理,强调追求真理高于物质享受。他提出谋道与谋食的问题,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提倡君子用心力于求真,不用心力于衣食。又说:“士志于道,而耻于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对于以穿破衣吃粗粮为耻辱的人,不值得与他谈论探寻真理。孔子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同上)爱真理甚于爱生命。热爱真理,明辨是非,是人格价值的重要内容。北宋理学家提出一个“孔颜乐处”的命题。史称周敦颐每令程颢、程颐“寻仲尼、颜子乐趣,所乐何事”(《二程遗书》卷二上)。胡瑗曾以“颜子所好何学”为题,科试诸太学生。颜子,姓颜,名回,字渊。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同上)我认为,孔子是赞扬颜回安贫乐道,好学求真,在追求真理中获得快乐,“其乐”就乐在对真理的追求、探讨和发现。
儒家宣扬道德至上,强调道德价值远在一般人所追求的物质生活的价值之上。
人的社会价值
个人的社会价值指个人的社会作用,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对社会作出贡献。凡对社会作出贡献就有社会价值。据《论语・雍也》载,孔子认为,能够“博施济众”,即能最大限度地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圣人,也就是最有社会价值的人。
中国古代士大夫强调社会责任心。正如《大学》所规范的“大学之道”八个步骤,由“内”的五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再到“外”的三步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平安康宁要依赖于每个人的修身,而个人则只有为社会服务,才能实现其人身价值。这是有别于西方学者的人文传统。西方学者多关注自然、探寻宇宙的本源与发展规律,追求超越现象世界的纯粹的客观的知识。中国学者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关注生活现实,关注国家政治,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一是人生的义务感,人生意义在于报效国家,先国家后自己;二是历史的责任感,为尽人生义务,不计报酬,甚至不惜牺牲性命;三是具有道德教化的使命感,关心社会道德秩序的维系和社会道德理想的追求;四是具有强烈的政治抱负,关心政治,参与政治,把政治与学术结合起来;五是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关心民族的安危,国家的兴亡。
道家也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学派。与儒家不同,道家更具有忧患意识,批判意识,并表现为反省精神,批判精神。《老子・六十章》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即小鱼。这是说,如同烹小鱼一样,要细心掌握火候,不去肠,不去鳞,也不能翻动太多,以免小鱼糜烂,失去美味。治理大国也是如此,要小心谨慎,不扰百姓。《老子・四十九章》又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是圣人无私无欲,没有私心和成见,凡事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以百姓的意愿和要求作为治理国家的准绳。这也是道家的以民为本思想的表现。庄子富有反省和批判的精神,他揭示了儒家提倡的仁义的相对性,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耶?”(《庄子・箧》)指出仁义可能被某些人利用来达到满足私欲的不道德的目的。庄子还对于等级制度提出抗议,《庄子・马蹄》篇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这段话虽有偏颇,但其重点和精义是否定君子小人的分别,也就是反对上下贵贱的等级差别,这在中国人文思想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贡献。道家还揭示文化生活中的缺陷、偏失和流弊,如老子就指陈声色之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老子否定文化的价值是一种偏见,但批评文化的弊病则是深刻的。应当指出,忧患意识、批判精神是文化进步、社会平衡和历史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有助于人们不断审视各种现存的价值和秩序,不断推动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的提升和完善。中国古代历史表明,以儒家主流政治文化为主导的社会发生危机时,统治者往往转而采用道家的批判意识和政治理想来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发展。历史还表明,道家的批判言论有的虽过于极端、绝对,但批判精神不仅没有使道家成为社会的消极者、否定者,而是使它成为社会结构和秩序的积极建设者。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认为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补充不足,以维护均衡。老子批判“损不足”“奉有余”的“人之道”(同上),主张社会公正平等、平衡和谐。道教还提倡济世度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互爱互助,“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太上感应篇》)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人的自然价值
个人的自然价值不同于社会价值,是指对自然界的作用而言,即个人的言行能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益于自然生态的积极平衡,就有自然价值。反之,损害、破坏自然生态,就不仅没有自然价值,而且必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条件与空间。
中国古代儒、道哲学家重视“究天人之际”,其重心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代“天”的意义很复杂,一般而言有四种:主宰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自然之天。对于自然之天,即对待自然的态度,主要有三种学说:一是因任自然说。老子说:“是以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庄子说:“常因自然而不益生。”(《庄子・德充符》)主张一切要顺乎自然,无为无造,不要人为地破坏自然。二是控制自然说。荀子强调“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也就是主张治理自然,利用万物以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三是相互协调说。《周易大传・泰第十一・象传》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的原则。“裁成”,节制完成。“辅相”,帮助。主张遵循天地之规律,辅助天地之所宜,适当调整自然,使自然更利于万民从事生产,安排生活。这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相辅相成的关系,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也就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统一为最高理想;既不同于“人类中心论”,也有别于“自然中心论”。笔者认为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说最具自然价值,值得我们继承弘扬。
道家和佛教高度肯定人的自然价值,具有崇高的自然责任感,是以其宇宙哲学理论为基础的。其重要观点有三:
其一是万物一体说。道家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认为万物是齐同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万物都和我们同生于“道”,都同为一体。人与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并不是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其二是果报说。佛教提出“缘起论”的宇宙观,认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由于互相依待的条件或原因而形成的。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因果关系的存在,离开因果关系就不存在任何事物。佛教确立宇宙万物都受因果法则支配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的善因必产生乐果,恶因必产生苦果的果报论。
其三是生命平等说。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说,认为神、人、一般动物都是平等的,彼此只是迷妄和觉悟以及两者程度不同的差异。中国佛教天台宗和禅宗还宣扬“无情有性”说。“无情”指无感情意识的草木瓦石、山河大地。无情也有佛性,也能成佛。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灯录》卷第28),说翠竹是佛法之身,黄花是般若智慧。也就是称翠竹黄花都有佛性。苏轼在庐山东林寺也曾作偈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五灯会元》卷第17)此处溪声指东林寺山门前虎溪的潺潺流水之声,山色指庐山美丽的迷人景色,广长舌和清净身是佛显现的形相。意思是水声山色都是佛身的显现。佛教主张有情和无情都是平等的,用现代语言来诠释,也就是世界生态的因子是平等的。这种平等说具有两重认识意义:一是每个生物和非生物都有生存的自然权利,二是每个生物和非生物都有内在价值――佛性,都有向上提升的可能性。这对于人们关爱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是有启迪意义的。佛教徒的不杀生、放生、护生、素食等,就是佛教环境伦理实践的具体表现。
结语
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主流,即重视人类价值、人格价值、社会价值、自然价值的基本观点,都是比较正确的,有生命力的,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我们要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以推进建设事业和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
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缺陷,诸如比较忽视个性,比较忽视逻辑与科学,比较忽视法制和法治,比较忽视力量,以及狭隘的宗法观念、森严的等级观念等,都是不可取的,是应当否定的。
吸取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优秀成果,批判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缺陷,对于形成当代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对传统价值观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着重正确地阐明个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个基本关系,从而为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确立正确方向,这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华民族人文素质的提高,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