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制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机制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机制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生本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生本教育理念

1.1 生本教育概念

生本教育源于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主持)升本教育体系研究。郭思乐教授在全面总结中国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适应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学生现状的改变,真正有效地推动教育改革,促使我们作出从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改革。

郭思乐教授指出,“我们提倡的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所以,升本教育的实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承认人的发展的无限性,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认为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应该发挥人的天性;特别强调人具有发展的需要,即尊重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需要。

1.2 生本教育主要观点

1.2.1 生本教育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突出强调人的重要作用,关注人的需要、情感、态度等内在特质,发挥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七个等级,从生理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一个层次需要的实现都是以后一个需要为基础的。所以,人本主义者认为教育教学活动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导者、激励者,满足学生主体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需要。

(2)杜威的教育理念。美国现代教育的先驱约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明日之学校》中提出“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衔接与改造”等观点,重视学生原有经验及情境,强调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倡“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此看来,杜威的教育理念正是生本教育的有力支撑。

(3)“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与“教学做合一”思想。中国的儒家历来重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作用。《论语》中强调根据学生的年龄、气质、才能、志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即“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出教育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即“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陶行知在“知行统一”的思想影响下,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即学生的学习应该遵循客观规律,教师的教则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教与学都应该着重突出实践性。因此,在“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为生本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推动着生本教育朝着正规化方向发展。

(4)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形成与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主张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完善具有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奥苏泊尔则提出“有意义的学习”,主张教育教学应该强调意义,防止机械学习。加涅也认为教育是学习的一种外部条件,其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有效地适合和利用内部条件。这些都与生本教育的理念相吻合。

1.2.2 生本教育的主要观点

(1)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本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自我价值。(2)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是生本教育的基本原则。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性,拥有自己的思考系统,具备丰富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所以,了解和认识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3)教学观:教学相互促进、提高。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及教的内容,而生本教育则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改善教师教的方式,培养学生内化知识的能力、学习的能力。(4)课程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生本教育的课程观就是“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生本教育所说的课程应该包括校内课程、校外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基础课程、整合课程等等。具体来说,生本教育突出强调交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应该尽可能地简化,利用词汇语言、数学语言及艺术语言整合课程,通过活动与研究把各部分课程整合在一起,使各科课程本质化、综合化、活动化。

2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盲目性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往往具有盲目性。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在实际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在向培养“工程师”、“建筑师”等目标靠近,只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忽视其“职业性”。另一方面,有些学校遵循本科培养模式,通过压缩课程内容的形式,提前完成课程计划,同时,片面强调课程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学生的素质拓展、能力的提高及个性的发展,严重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

2.2 不合理性

一些学校开设的课程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表现为需要开设的课程不齐全,且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不协调,有的课程开设过多,有的课程开设过少,缺乏统筹规划。同时,各学科、各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可选择性及灵活性。另外,有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严重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符合订单式培养目标的实现,没有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2.3 非实用性

一些学校的课程内容存在非实用性的特点。第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缺乏创新,其表现出来的知识与技能过于陈旧,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第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所举例子也缺乏典型性与代表性,同时,例子与原理之间的先后顺序,即先摆出原理,然后用例子加以证明,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不能将一门课程的原理与方法合理运用于另一门或多门课程。

2.4 非主体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发展特点及需要;课程呈现方式单一、呆板,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的形式,比较陈旧,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所以,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合理发挥与实现。

3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问题的成因

3.1 重老师,轻学生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仍然重视教师的作用,重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轻视学生的力量。所以,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的呈现形式等都以教师为本,突出强调教师的重要性。

3.2 重理论,轻实训

在课程改革中,理论课仍占主导,没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计划。片面追求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与理论研究,不把理论与实训相互结合是导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主要原因。

3.3 重传统,轻创新

在课程设置方面,一些高等职业学校仅仅遵照旧有的课程传统,挖掘不出太多的内涵,对现有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管理创新不够,未能通过课程改革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及课程的特色性。高等院校即使知道专业课结构及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但是却无力改变现状或不知道怎么改变现状。除了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制约之外,高职教育与社会、企业实际脱节,是造成课程结构与内容问题的重要原因。

4 高职课程改革原则

4.1 学生为本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将每个学生培养成职业能力强、创新能力强、自我价值发挥完善的综合实用型人才。学生为本的原则对高职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要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组织教学;二是要落实学分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三是改变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学习的责任交给学生,以教学评价多元化、综合化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多样需求。

4.2 全面发展的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也应该体现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据此,高职课程改革就应该注重在课程整合中体现“敬业、诚信、人文、心理健康、公关、协作、环保”等素质及能力的渗透和培养;德育目标与专业教学目标整合,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德育隐性课程渗透,如制度性、关系性、校园环境、社区性等隐性课程的渗透;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社会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

4.3 职业适应的原则

学生的发展包括了三个方面,即生理发展、心理发展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往往更能体现学生的发展质量。而在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有利于让学生充分认识职业,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推动自身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原则要求课程改革需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的深入开展;重视实习实践活动,把实习管理与实训管理相结合起来;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发展订单式培养方式,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5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在综合考虑生本教育理念及高职课程改革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以江苏省南京市的南京某高职学校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为例,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5.1 明确高职课程改革目标

南京某高职学校自2005年成立至今,坚持以“德国学习领域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采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法”强化技能训练,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做好“工作页”的方法,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工作向前发展。该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严格遵循《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相关规定,着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当今信息时代、从事动漫方向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该课程改革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页设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网页设计行业职业技能。

一方面,以社会、岗位需要为依据,进行充分的社会及行业企业需求调研,通过与企业人士的研讨来确定课程目标及目标体系,而不是简单照搬本科模式,或是凭空想象,要遵循科学的方法与工作流程。该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主要介绍HTML及Dreamweaver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助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内容,辅以动画制作、图像图像处理、网站构建等内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双元制”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重实践、重技能培养的办学特色。

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课程内容的构建,高职课程的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科学世界,必须要注意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其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技能维度,而应该指向三个维度:职业技能维、职业知识维、职业情感态度维,后者往往是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时容易忽略的,但是它在职业素养中却非常重要。该校非常重视学生在网页设计专业上表现的动手能力,合理规划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的实践,利用66个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28个配套齐全的校内技能实训车间、1200台计算机和130多个多媒体教室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学习。同时,该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争取在五年时间内培养出就业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服务意识好的高职网页设计人才。

5.2 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为基础

生本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学生,具有以往任何教育都无法比拟的优势,能推动学生有效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构建完善的课程改革方案。该校经过卓有成效的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之后,改变了之前上课听得懂,但是碰到真实的企业网页设计时,却并不能完全按照企业要求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网页的情况,健全了生本教育理念,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内容,即“精美网页欣赏网页设计基础Dreamweaver快速入门站点创建网页布局网页中文本与图像的运用HTML基础层叠样式表交互的表单应用插入多媒体组件使用模版和库”,确保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能使用,充分考虑学生的接收能力,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5.3 改革教学方法

南京某高职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在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实训基地,该校的“双师型”教师都仅仅扣住学生的职业发展这一目标因材施教,采取目标教学法、网络辅助教学法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课堂,缩短教师的讲课时间,延长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同时加强与国外知名职业学校的合作,交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4 优化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根据结果进行教学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一般采用笔试的方法来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不适用于网页设计这门课程,因为网页设计是一门对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如果仅仅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会导致学生机械记忆理论知识,忽视对技能的学习。该校根据网页设计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课程考核结合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三部分内容,平时考核占总考核的30%,主要考查学生的作业、出勤率、表现情况及学习态度;实践考核占总考核的30%,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训报告、课程设计完成情况;理论考核占总考核的40%,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化理论知识。通过这种考核模式,该校网页设计课程改革初见成效,学生的就业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6 结语

总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从学生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学的重要性,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经验在课程中的作用,推动各门课之间的衔接与联系,突出实训项目的必要性,最终建构起合理有序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洁.试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44.

[2] 陈玲,周静.生本教育理念下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0(5):89.

[3] 郭璇,陈红兰,王宇.浅谈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内涵与对策[J].江西化工,2012(9):101.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理念;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更是迎来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高职教育在教育行业中的地位得有充分体现,而高职毕业生也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在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战略上忽视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基本原则,教学与就业严重脱节,尤其在公共英语的教学中更为明显。当前,高职英语教育不能充分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而学生的英语能力会对其发展空间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各大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改革公共英语教学,做到与时俱进,将教学的重点立足于提高学生语言技能以及就业技能这两方面。

1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教学没有针对性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的差别,高等教育主要培养专业性人才,而职业教育则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已经形成了专业特色,相关课程的安排和设置都比较科学、规范、合理。但是,公共英语学科的教学没有针对性,只是按照大学专科的课程进行安排,在教学中,也是沿用大专的教学程序,缺乏针对性、科学性以及系统性,当前的教学理念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是影响和制约英语教学的关键因素。

1.2目标设置不明确

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就业教育,一定要结合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人才的培养。公共英语教学同样如此,一定要结合专业特点,而不能只注重普通的英语应用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将普通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甚至学校为了保证英语过关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级数考试教学,虽然很多学生过了英语级数考试,但是英语能力却没有提高,更不用谈实践中的应用了。因此,改革公共英语教学已经迫在眉睫。

1.3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当前,公共英语在高职中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就缺乏高职教育的特点,让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教材,长期以往,失去自我思考能力,不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成为了课堂的附属品,不能直接参与教学环节中,难以体现学生的实践性、主体性以及自主性。

1,4教师团队素质不足

当前,很多高职英语教师基本毕业与英语专业,不具备行业的实践经历,对学生专业岗位的需求了解甚少,也不知道岗位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也不知道哪些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更有利。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和人数的增加,原来的教师队伍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而英语教师对职业教育认识的不足,教育观念的偏差和错位,导致其难以胜任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2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

2.1体现职业特点

创新和改革公共英语教学一定要总结和分析以往的教学经验,将过去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做为改革的重要参考,将学习和工作有效结合,以就业为根本,通过分析和调查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情况,创新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思路,以学生的发展空间和能力提高为需要,合理定位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按照够用为度、实用为主的基本原则,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公共英语的专业性以及实用性,充分体现职业特点。

2.2培养应用能力

公共英语学科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岗位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可以独自翻阅与专业有关的英语资料和文献。当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分明,如果对所有的学生都采取相同的英语教学模式不科学、不合理、不符合专业需要。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掌握各个专业的特点,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改动,将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特点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例如导游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机电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翻译和阅读英语资料和文献的能力;人力资源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和听说能力;计算机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英语专业材料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补充教材内容,增加同专业有关的资料和单词,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和写作能力,将公共英语教学同专业紧密联合到一起,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3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和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是学习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激发学生潜力的契机。英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平台,丰富、整合英语学习资源,增加课外英语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构建英语教学网络,开办英语教学网站,并且在网站中开办英语试题、英语教学以及英文新闻等栏目,将其建设为网上教学和互动的平台,方便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系统,利用午休等时间播放专家演讲、英语歌曲、英美文化以及英语新闻等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平台。上述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还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4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是公共英语教学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专业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我国各大高职院校要不断吸取具有较强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充实到公共英语教学队伍中,构建科学的教师结构,同时,还要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参与进修,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公共英语学科既要求教师具有讲课的技巧,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高职院校一定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教师提供深造和学习的机会,培养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教学人才。

3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一定要充分结合职业的实际需要,围绕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对英语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就业岗位对接,占据就业的主动,创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马俊波.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4):101-103.

[2]王珏.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3):140-141.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49-01

摘 要 中职数学教学应该为学生的技能培养与走上社会服务,所以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观念与方法上改进,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本文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指导三方面对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求教于同行。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中职学生数学相对比较差,而且数学内容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学习数学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对数学常常存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在学习上甚至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在中职学校数学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数学中的公式没有作研究,这就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数学的课时较少,这使得教师与学生对学好数学,缺少压力与动力。按照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第一线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理论课和实操课正在逐步走向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和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数学课必须进行改革,数学课不仅要学到数学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

1 改革教学内容

1.1 针对中职教学过程中的特点,我们应对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在主体内容保持不变,不影响数学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专业作必要的调整或内容方面的增补,如电子专业的学生,对集合,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等方面的知识用的比较多,计算机专业更注重集合,逻辑数学,线性代数,图论等方面的应用,会计专业对数列,排列组合,概率统计的应用比较多,可根据各专业的数学课时量适当的选择课程和确定教材,由于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严密性和逻辑性,教材选定后,只可适当的降低难度,可略去证明和理论推导,注重结论的应用,而不应做大量的章节删减的处理,以免破坏教材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也会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不连贯而造成学习困难,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1.2 注重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贴近程度。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数学有关的有趣的问题。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应先由实际例子引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并使学生感到数学有广泛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改革教学方法

2.1 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认识不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和实际应用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数学的实用性教学,拓宽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这无疑是诱导、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2.2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任何长处都没有的孩子是没有的,问题的关键是要在每个人身上发现他独一无二的长处,帮助他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产生自豪感。”成就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动力源泉,它是一种内在的积极的情感因素,它能够引导进一步的深入的探索,也能够推动人在各个方面展开新的突破。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课堂内容的难易分配,更为重要的是用心发掘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哪怕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失败的现象,也要在适当的时候挽救学生受创的心灵,给他们继续探索的信心和勇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喜悦,享受知识带来的成就感和欣喜。

2.3 重视与专业联系。 中职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技能的掌握,而不是空洞的丰富的理论知识,所以中职数学教材必须要实事求是,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编制符合本专业的教材。例如:测试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就给学生一张图纸,要求学生理解图纸所表达的意思,然后利用数学知识通过运算,如计算角度、距离等,得出一些相关的数据,然后再按要求在车床上做一个工件,并可要求学生计算成本等。对工件的评价既测试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又使学生对车床的基本操作能力进行了测试,一举两得,让学生在学习和测试中感受到乐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4 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悬念,有意创造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困惑,让学生去积极的思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工整清洁的板书、合理恰当的教学顺序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最佳途径。

3 学法指导

3.1 让学生愿想。教学时需要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学。首先可以通过介绍问题的重要性来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的好胜心来用特别方式解决问题,最后用激情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的热情。

3.2 让学生能想。在学生愿意想问题之后教师则需要为学生创造想的条件,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去思考,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以免打击学生的自行心。

3.3 以练促使学生多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摆脱原来的那种“灌输式教学”方式,应该鼓励学生多家联系,并与学生互动,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

3.4 让学生会想。教师在讲解各类问题时,不能仅仅直白的至告诉学生解决办法,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通过积极引导,介绍方式,鼓励学生自行研究解决。

3.5 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开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来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某一问题的开放性思考老促使学生想想思考,从而得到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灵感。

总而言之,针对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指导方式,以此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

篇4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起点 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78

在概念教学时,许多教师往往采取照本宣科和直接给出定义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就致使概念教学枯燥乏味至极,加上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直接造成学生对概念理解困难。要想改变这种学习状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策略――基于学生起点的概念教学。

一、做好学情分析,确定认知经验

教师要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对概念理解的起点,才能对学生学习新知可能存在的状况或者困难做好预设。

如,“百分数的认识和读写”的教学引入阶段,笔者先让学生说说在哪些地方见过百分数,有学生说在牛奶盒上,有学生说在一些衣服的标签上,还有学生说在一些数据统计表上,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说说是否知道这些百分数表示的具体含义。

先让学生说说对这个图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图上表示的是已经复制的文件容量占所要复制的文件容量的。采取同样的方法,根据牛奶盒上的标注或者其他百分数,再让学生来说说百分数的含义,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提升了学习效果。

在“百分数”这一数学概念的教学上,教师先让学生谈谈对百分数的认知,这样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二、通过教学前测,找准概念误区

为了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认识,概念教学之前,教师不妨通过恰当的提问对学生进行检测,这样教学有助于教师找准学生学习概念的误区,从而制定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计划。

如, “周长”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周长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测量物体的周长。为了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笔者设计了问题:什么是周长?结果有许多学生都认为周长就是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一周的长度。看来学生对周长的理解还停留在规则图形的认识上。为了深化学生对“周长”这一概念的理解,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树叶,问:“树叶有周长吗?”不出所料,许多学生都认为树叶没有周长。在准确把握学生对周长认知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把树叶平放到练习本上,并沿着树叶的边沿画线,得出:这个封闭图形的线段长就是树叶的周长。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周长,学生自然也就明白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这样教学就有效地突破了学生理解的难点。

通过学前预测,教师发现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比较片面,大都停留在比较肤浅的认识上,在准确把握学生概念误区的基础上,教师又对症下药,采取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更进一层。

三、重组认知结构,突破概念难点

教师不妨根据概念性质与学生特点,帮助学生把认知结构进行重组,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理解概念的难度,从而起到化难为易,轻松突破学习难点的目的。

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已经认识角,了解角的基础上,为了深化学生对角的认识,教师让学生说说:“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么,你能说说怎样才能区分出两个角的大小吗?”有学生说可以用量角器测量,有学生说边长长的那个角大……教师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活动角后观察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很快发现:角叉开的角度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在学生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笔者引领学生对角的大小概念进行了重组,把教材中的概念改为了“角的大小指的就是角两边张开的程度,而不指边的长短。”这样一来,更易于学生理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角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难点以及教材中的概念与学生实际理解水平之间的差异,对原有概念进行了重组,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自然更加深刻透彻。

篇5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获得计算机方面知识的最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更为重要。然而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模式是以教材知识点为核心,缺乏创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实践能力较差。

为了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取得大专学历的同时,努力获得各种职业资格和岗位资格证书,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就是其中之一,它用以测试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从历年我校学生参加的国家一级MS Office考试的成绩(满分100分,60分及格)来看, 过关率排名在全区范围来讲即使相对比较靠前,但绝对成绩还是较低,这充分证明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

因此,笔者尝试将CDIO理念应用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分析CDIO指导下教学的特点和实施教学的思路,以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本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2 CDIO简介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 ,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 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CDIO理念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它提出系统的能力培养方案与实施办法,与我国高职院校所倡导的项目教学及校企合作办学在理念上具有一致性,这就决定了CDIO引入高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 CDIO 工程教育理念。国内最早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是汕头大学工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CDIO理念非常适合工科教学的各个环节。目前国内已有近四十所CDIO试点高校,并且教学改革多集中在本科院校的机械、电气、土木这些学科类别进行,而高职院校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渗透相对较少。

3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策略

3.1 编写适合教学要求的教材

根据教学要求和改革思路,以及国家一级MS Office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一本相适应的教材,教学内容应该突出应用性和先进性,希望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材一共可以分为七章,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章认识Windows 7操作系统,第3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第4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10,第5章使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10,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其中第1章和第6章是纯理论性的知识,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核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其他章节我们可以分为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对应1~2课时的教学内容,每章之后还有实训的要求和内容。其中任务部分较为详尽地介绍一些实用的操作,如同老师在手把手地对学习进行实践操作一样,而实训部分则结合任务内容提出一些要求,学生在思考之后才能进行操作,以期对基本操作水平进行巩固提高。

3.2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课程的实训环节将教学内容设计为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的完成开发若干任务单元,每个任务单元的实施都包含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等4个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采用个案教学、项目教学、问题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启发式等教学方式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其理解。教学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互相促进,整个项目设计的精髓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项目设计环环相扣,紧紧围绕所需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教学方案和授课模式。比如说利用Word创建一份个人简历。该项目涉及到以下几个主要知识点:表格的基本操作、编辑和排版文档、图片的处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利用已学的知识设计一份精美独特的个人简历。首先进行构思,个人简历一般包括哪些部分,学生们可以借助网络等手段进行查阅资料,得到结论,一般可以分为封面,基本情况和自荐信三个方面。接着大家就可以开始查找素材,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封面图片,根据需要创建并填写表格,以这种简明扼要的表现方式展现自己的基本情况,最后写一封自荐信。一边制作思考,一边进行格式设置,最后同学们纷纷设计出一份别具心裁的个人简历,之后相互间再多比较比较,取长补短。这样的教学方式特别灵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转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3 设计全新的学习效果考核体系

篇6

从目前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招聘机制来看,高校在招聘时更多地注重对青年人才科研能力的要求,却鲜少对青年人才在教学能力与素养方面做过多的考察,对于青年教师是否有能力胜任教书育人这项神圣的工作也未作评估。而对于绝大多数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由于此前并未系统地受到过教师职业技能与素养的培训,无论是教学实践经验还是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都较为缺失,这一点恰恰成为了其从事教师工作的桎梏;其次,目前各类人才称号、科研项目及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日益成为衡量高校师资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对于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这样的评价标准无疑将会给其带来科研工作、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在这样的工作压力下,青年教师自然会将工作后的多数时间放到科研工作上,力求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却没有过多的精力去钻研自身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因此,入职初期的教学技能与素养方面的培训显得更为重要;第三,就青年教师自身来说,新的工作岗位意味着身份的转变,但思想与心态上并未与身份同步改变,需要有正确系统的指导与培训。与其他从业人员一样,高校青年教师亦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不同的是,他们的身份在一夜之间发生了180的改变从被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显然,这一转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的,特别是对于之前从未有过教学经验的高校青年教师。

二、立足青年教师需求的入职教育

课程改革与完善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教书育人是一项神圣而有重大意义的工作。然而对于青年教师自身来说,则更多的是一份职业。现阶段很多高校入职教育都是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开展的,课程设置广泛但不甚系统。而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这宝贵的入职教育时间往往是他们整个职业生涯当中最重要的汲取知识与经验的阶段,他们对于这份职业的未知与迷茫更多地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得到解答。因此,高校入职教育的开展应当更多地立足于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入职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完善。

(一)职业道德教育

高校教师不仅承担着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责任,同时又要引导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高首先要解决价值观问题,如果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就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并不断精益求精,更谈不上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教师的职业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教师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修养还远没有成形,同时在道德观、世界观等方面亦没有足够的经验与积累去引导即将要面对的学生。此时的他们迫切需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来帮助自己树立正确良好的师德品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将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进而做到身体力行。随着研究性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对青年教师的要求标准无疑也在提高。然而由于时间的限制,很多高校在入职教育时往往将重点放在了教学技能的培训当中,而对于有着决定性意义的职业道德教育却不够重视,无论在课时安排还是培训形式上都差强人意。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入职教育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当中,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绝不能形式化,而应当在整个入职教育过程中设置更多的课时与课程形式,这对于青年教师乃至整个高校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来说,意义远比教学技能的提升来得重大。

(二)职业规划指导

教育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更多的是一份职业,很多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都是充满理想与活力的,更多的是想要将这份职业当作终身的事业去奋斗。然而,刚刚走出校园的他们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与实践经验,往往难以用全局务实的观念来审视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对于教师职业的了解甚少,也是很多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只有立足于学校与专业学科的发展方向,有计划地制定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才能够在后续的职业生涯中有的放矢、少走弯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按照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合理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同时又能够有效地克服职业倦怠,减少工作中的阻力与挫折,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供保障。因此,在入职初期对高校青年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整个入职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教师来说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在现阶段的很多高校入职教育过程中,关于青年教师职业规划的部分却鲜少被提到,有些涉及到的部分也仅仅是提醒青年教师要在入职初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到底应该如何去规划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却没有进一步的阐述。这种情况下,青年教师即使意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却因为阅历与经验的缺乏而不知所措,入职教育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在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今后的改革与发展中,关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部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青年教师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三)教学技能培训

研究性高水平大学已经逐渐成为各大高校竞相追逐的一种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带动下,青年教师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门槛也随之越来越高,而这道考核他们能否进入高校的门槛并不是教学技能,而是他们的科研能力。然而,当他们成功踏进高校,等待他们的却不仅仅是科研工作,教学仍然是占据他们多数时间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多数有着高学历和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并未受到过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实践经验几乎为零。因此,为了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踏上讲台,从事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几乎每所高校在入职教育时都会将大部分时间放在教学技能的培训上,其中最典型的做法就是请高校中有着丰富课堂经验的优秀教师代表为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的讲解与传授。然而,课堂教学毕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仅靠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青年教师需要的不光是经验的传授,更多的是实践的锻炼。就这一点来说,让刚入职的青年教师直接上讲台授课显然不现实。目前,一些高校开展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则是一个值得借鉴与推广的做法。通过模拟的微课堂,可以让青年教师最为直观地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同时以竞赛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也更能激励青年教师在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中找到更为适合自己的教学技能与方法。这样就可以实现经验与实践的结合,使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得到教学技能的培训与提高。此外,在现阶段的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中还有一点是值得探讨的。

目前的高校教师入职教育模式往往是将当年同一批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组成一个班为单位进行培训。然而,这些青年教师们来自不同的专业,今后将要任教的学科自然也不同。理工科课程具有系统严谨、逻辑性强的特色,而文科的课程又具有温婉细腻的独到之处。在此前提下,显然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技巧也不尽相同。将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放到一起进行教学技能的培训,显然并不合理。因此,在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过程中,在进行到教学技能培训的环节时,应考虑将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分组进行教学经验的传授与实践,以求达到更为明显的培训效果。

篇7

关键词:新课改;中职药学;教学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232-02

随着国家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医疗卫生行业及相关的产业、人才结构等也面临着新的变化和调整,尤其是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给中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改精神,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药学实用人才,成为中职药学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药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知识传授,忽视群体分析。中职学生群体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只重视课堂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主体特殊性的分析:受职教规模扩大及普教学生人数剧减的影响,中职药学专业的学生入学门槛非常低,他们大多是初中成绩较差、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求学目标不明确,个人生涯规划能力低,其中不乏大量的问题学生,如来自单亲离异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家庭等等。另外,中职学生大多处在青春发育危险期,生理、心理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再加上中职学生学习压力不大,自己可以支配的业余时间较多,参加各种社团、志愿者等活动的热情也减弱了学生学习兴趣等等。对学生这些因素分析的不足,必然导致教师在讲课时往往只凭自己的经验或习惯一厢情愿地“满堂灌”,严重影响授课质量,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差。

2.重理论灌输,忽视实践技能培养。对职业教育而言,新课改精神要求建立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新型教育模式,然而当前中职教学中,依然存在大量仅仅根据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现象,忽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把知识的传授理解为只需学生死记硬背就行,基于这种观念下的教学模式必然与以培养医药经营和生产第一线人才的教育目标相悖,“唯知识,轻实践”的教学观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缺点,必须予以摒弃,转而树立以培养劳动实践技能为主体的教育观。

3.重专业培养,忽视学生德性养成。新课改确立“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其中提出了加大对学生科技人文知识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医药卫生类学生最终的服务对象是人的生命,人命关天,“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应该是行业的最高宗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只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德性养成教育,甚至有些教师责任心缺乏,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不闻不问,或者简单地把问题推给班主任,只管教书,而不能做到育人。殊不知对学生的做人教育远比成才教育重要,这既是对学生的未来人生负责,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只有培养“徳医双馨”的高技能医药人才,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4.重传统授课模式,忽视方法创新。在职业教育中,教师不用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绞尽脑汁、加班加点地辛勤工作,因此在授课时缺乏创新的动力,教学中习惯于采用按部就班的传统授课模式,讲课时简单说教、“满堂灌”,致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而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发现、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薄弱。

二、新课改理念下加强中职药学教学实践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新课改理念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创造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素质是我国药学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和重要任务”[1]。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突出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调整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实训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操作课、实训课课时,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塑造,引导、鼓励学生多到医院的药房、药店、药厂等生产服务一线参加锻炼,通过生产实践、社会调研等一线体验的方式掌握药品生产加工、分析、检验、调配、营销等基本操作技能,熟悉药品检验分析、制剂加工生产等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的操作使用与维护。

2.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改核心观念是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课程内涵发生了质的转变,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2]。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进行革新,在兼顾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内容的基础上,将基础类专业课与其他有关专业课加以整合,厘清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条理性。如将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天然药化、药物分析、人体解剖生理学等整合为基础知识类模块,把药理学与临床药物治疗学、医院药学概要、病理学合并为专业知识模块,把药剂学、药事管理学、有机化学等整合为相关性专业知识模块,把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药品市场营销等整合为实践能力模块。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形式丰富的乡土教材、校本教材、特色教材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加大人文科技、心理健康、文明礼仪、就业指导等知识的比重。其次在教学体系上进行创新改革,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实验实训技能培训、学科成绩评定、专业群建设等方面系统地进行改革,突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药学专业素质,同时强化对学生的德性养成渗透教育、实践技能教育和就业力指导,提高学生参加国家卫生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3.树立新的评价观,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在新课改的理念中,对学生的评价强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综合性评价与个体差异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等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1)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新课改提倡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因而教学评价应该围绕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服务展开,不仅突出对学生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如学生是否有课堂预习的习惯、学生的实验实训作业完成情况安排得是否合理,教师的讲解过程是否清晰而易被学生理解掌握。同时要突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体具有前瞻性与计划性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转变,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松,思路变得灵活。此外,评价还要充分发挥道德评价作用,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良好的奉献社会意识。(2)突出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除了理论测试外,评价方式可以灵活选用,如加大平时成绩比重、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打分、布置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阶段性小结、技能操作测评、给学生赞赏与鼓励性评价、对学生做出预测性评价等等,通过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3)重视评价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二元化。过程性评价是以促进评价对象的内生性发展为根本目标,它不是简单地满足于对学生下评语或者定等地,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社会,促进学生创新与探究、实践与合作等能力的提高。结果评价是最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重要手段,通过期末考试、考查等方式可以明显地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原理,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教学重点是否掌握等等。实际教学实践中要坚持评价过程与结果的二元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季红,袁牧.药学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09,(8):113.

篇8

关键词: 奈达 卡特福德 翻译理论 概念 比较

尤金・奈达和约翰・卡特福德同属于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比较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们各自的代表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语言学翻译理论》都借鉴了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力图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科学的分析和描写,从而对翻译实践产生了实际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两位学者在描述翻译的本质和过程中却采用了不同的视角,其理论的侧重点更是不尽相同。笔者将两种翻译理论所涉及的几个概念进行分析对比,以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这两种理论的异同,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一、母论

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均植根于语言学,都属于较为系统的、科学的翻译理论。然而,二人所依据的母论却是不同的。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以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T-G Grammar)作为自己的母论。转换生成语法借鉴了数学、哲学和语言学原理,将语法结构分成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提出了核心句(kernel sentence)和一系列的转换规则,形成了一整套语法体系。根据转换生成语法,尤其是核心句的原理,奈达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转译的设想,并创建了一种完整的语际转换过程的描述模式,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先把源语的表层结构转化为深层结构,然后在译入语中找到与之对等的深层结构,最后再把这一对等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它的表层结构。这种表层―深层―转换―深层―表层的转换模式使得翻译过程变得具体可行。

通过分析词汇在上下文中的语义关系,奈达冲破了传统翻译观中词类对应的局限,不再单纯以一种词性去对应另一种词性,而是提出四个语义单位(semantic category),即事物单位(object)、事件单位(event)、抽象单位(abstract)和关系单位(relation),并在此基础上,用七个核心句来讨论句子内在的关系。其具体实现步骤(又称为五个逆转换)为:首先确定每一个词的语义单位,补出隐含的句子成分,将得到的核心句一一列出并进行组合,转化成一种最适合译入语的表达形式。逆转换理论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在表层结构上进行的词语对应或句型对应,通过揭示表层结构进入句子的各个深层结构,有助于更好地弄清原文含义,克服歧义。这样,奈达的翻译理论彻底冲破了翻译中形式上的束缚,保留了源语内容,对具体的翻译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比而言,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则主要得益于韩礼德(Michael A. K. Halliday)的系统语言学。系统语言学包含两个基本出发点:第一,强调语言的系统性,语言是包含许多子系统的系统。依据每种语言所存在的系统各不相同,卡特福德得出翻译不可能百分之百传达原文含义的结论。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提出,语言有三个基本层次:实体(substance)、形式(form)和语境(context)。卡特福德在坚持每种语言都自成体系的同时,将上述三个概念引入到翻译理论中,具体阐释意义不可译性的根源。第二,系统语言学强调语言和社会紧密联系,研究语言必须从社会着手。但在这一点上,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似乎并没有深入探讨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甚至有人认为他的理论研究纯属静态语言比较,是纯粹为计算机服务的。

卡特福德没有完全遵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他着重从语音、字形、语法和词汇这四个层面分析其与各实体(即语音实体(phonic substance)、字形实体(graphic substance)和语境实体(situation substance))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语言是形式,不是实体,而是对实体的一种抽象。语音、字形、语法和词汇是形式的不同表达方式。在运用这些表达方式体现实体的过程中,翻译只能在一个实体层面中进行,因为只有当实体重合时,才会出现翻译对等。显然,不同语言之间实体重合部分越多,翻译所取得的效果可能会越好。在某些情况下,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区别性特征可能不会影响翻译,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完全忽略这种区别。卡特福德要强调的正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进行完全的翻译,即翻译不可能同时在语音、字位、词汇、语法这四个层面上进行;即使是在一个层面上进行的翻译,也只能翻译部分内容。卡特福德将音位学和字形学单独列出,并在书后的章节中作了进一步阐述,这一点正是系统功能语法所忽视的。

二、意义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是为《圣经》翻译服务的,最终的目的是让读者采取行动去信仰基督教。因此,在《圣经》的翻译中,传达信息内容最为重要。为了达到传播教义的目的,奈达不但认为意义是可以翻译的,甚至可以说他认为意义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为他要传达“上帝的意旨”。

奈达的翻译定义也明确指明了意义和形式的关系,提出意义第一、形式(文体)第二的思想。在对语义的分析中,奈达将其细化为语法意义、所指意义和内涵意义。这也成为其翻译过程中分析、转换、重组和检验四个模式的基础。作为语言的共性论者,奈达始终坚持认为,一种语言所传达的信息是可以由另一种语言进行传达的,亦即意义是固定不变的。

相较于奈达的翻译理论,卡特福德没有探讨在翻译中遇到的各个具体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研究翻译的本质上,即什么是翻译,这也是翻译理论研究中更为基础的内容。卡特福德强调语言的个性,强调每种语言受其独特的文化影响,都具有独特的语义系统,而体现语义系统的词汇语法系统也是独特的。他侧重研究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产生分歧的根由:每一种语言都自成系统,不同的语言存在于不同的系统中。而每一种语言又是由无数子系统组成的,由此产生出语境意义和形式意义的划分。语境意义指某个词或句子在特定情景中的含义,是可以翻译的;而形式意义指一个词同其语法系统之间的关系,由于各种系统之间存在差异,是不可译的。

卡特福德认为,“在我们看来,意义是某种语言的特性。源语有源语的意义,译入语有译入语的意义”。“认为源语与译入语‘具有相同的意义’或者认为在翻译中发生了‘意义的转移’的观点是无法成立的”。显然,这个论断是对传统翻译理论中“意义”的解构和颠覆,是卡特福德对于意义最为独到的见解。但也正因为如此,卡特福德的理论才引起人们的种种猜疑,没有“细读原作”的读者往往根据字面意思对其进行猜度,认为意义不可译的观点是荒谬的。

比较而言,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对于意义的定义存在一个共同的基础,即意义是确定不变的。

三、对等

“对等”一词常因字面意思而引起误读,被理解为完全等同。一些学者指出这是中国译界对奈达“equivalent”本意的误解,建议译为“相当”。这里暂且不论术语的译名问题,通过比较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我们仍然可以深刻感受到“equivalent”这个词在不同理论中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奈达认为,之所以产生翻译中的对等现象,是因为不同的语言可以具有同样的功能。只要“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尽可能的相同”,就出现了“动态对等”(后由奈达自己改为“功能对等”)。在阐释对等时,奈达指出翻译中不应该过分追求原文形式与译文形式的对应,而应将注意力转移到准确传达原文意义上。所以,“当保留原文形式容易给读者造成误解或是原文结构笨重艰涩,会给读者理解带来不便时”,可以允许译者改变原文形式。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打破了以前单纯重视文本比较的静态模式,认为只有让译文读者透彻地理解译文,才能作出与原文读者基本一致的反应。因此,动态对等强调的是读者反应。

卡特福德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源语)的文字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目标语)的对等的文字材料”(Translation is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在这个定义中,卡特福德没有使用“文本”(text)这个词,而是用了“文字材料”,因为他认为一个文本的意义是无法完全翻译到另一个文本中去的,至少在一个层次或更多层次上的意义时无法找到对等语,而只是一种替换。

卡特福德把传统译论中的翻译等值关系归结为一种经验现象,并提出自己的翻译等值关系的条件:始发语与目的语的文本或词项如要对等,必须与他们指称的实体中的至少一些特征相吻合。显然,按照他的理论,只有当两种语言所涉及的实体拥有某些共同特征时,才可能存在对等。并且这种对等只能存在于相同的层面之间(语音、字形、语法和词汇),四个不同层面之间是不可能产生对等的,其根本原因是不同的层面有着不同的实体。因为两个等效词不可能有完全重合的实体特征,所以完全等值是不存在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卡特福德眼中根本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翻译。在这一点上,卡特福德的理论似乎更为深入地触及了语言的本质。

四、形式

奈达和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中都涉及了form一词。同样,这个词在两种理论中也有着不同的含义。奈达翻译理论中的form主要指与内容相对应的形式,包括文章的韵律、选词、对偶、排比还有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语法结构。对于《圣经》翻译来说,为了传达内容和信息,必须优先考虑意义。这就意味着,翻译在形式上有时可以作很大的调整。若形式和内容二者可以兼得,应先顾及内容,再迁就形式;如果两者不可兼得,则只能选择保留内容,形式可以舍弃。

关于学界对改变形式问题的分歧,奈达对此提出了限制条件,使其与自由胡译区别开来:改变形式需先除去一些形式对于原文很重要的情况,如诗歌的翻译等。另外,如果能在保留形式的情况下准确地表达含义,还是应该尽量保留原文形式。可见,准确地说,奈达的改变形式保留内容理论更适用于形式和内容发生冲突的时候。

卡特福德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形式”,是和“实体”相对应的概念。形式包括语音、字形、语法和词汇四个层面,这些都是语言方面的。实体指原材料,包括语音实体、字形实体和语境实体,这些都是非语言方面的。形式总是对应着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实体。也就是说,语音和字形两种媒介形式分别对应语音和字形两种实体,语法与词汇形式对应语境实体。在卡氏翻译理论中,form事实上可以被理解为系统,即每种语言由不同的系统组成,而这些系统中又包括众多的子系统。因此,在分属不同系统的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也就是在源语和译语中寻找具有相同的(至少是部分相同的)实体特征。由于每种语言不可能具有完全一致的系统,即使是关系再亲密的语言也有其各自独特的形式,两种语言的形式意义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意义是无法完全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这也是卡氏理论不同于其他理论的很重要的一点。

可见,在学习这两种译论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理解form一词在不同理论中的本质,否则很容易混淆它的真正含义。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一种理论要想站得住脚,就必须学会创新,或者赋予原来已存在的术语以新的内涵,或者干脆另起炉灶,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概念来打破陈规。

五、结语

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将“经验式、随感式、评点式”的传统翻译理论提升到一个新阶段,使之比较系统化,并借用语言学中的某种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以上我们把两种翻译理论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分别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相比之下,奈达的翻译理论重在为译者提供如何实现两种语言之间转换的具体途径,以《圣经》的翻译最为典型。同时,奈达强调翻译过程的互动性,注重翻译中的读者反应这一积极的过程,明确了翻译最终是为读者服务的思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改变形式来传达内容。在以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文本中,这种思想是非常适用的。然而,若用来翻译那些无法忽视形式的文本,如诗歌等,这种观点便不太合适了。

卡特福德的理论重心则主要集中在对语言的研究上,很少涉及文化,但它却似乎更为深入地触及语言的本质,将语言划分为四个层面,并分别对形式和实体进行界定,使人们一直较为模糊的观点,如怎样理解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等问题变得更为明晰。卡特福德的理论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语言的各个层面,最大限度地了解什么可译,什么不可译,以求得最完满地达到交流的目的。

明确了两种翻译理论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势必将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更清晰地把握这两种理论的特点及本质。总之,翻译理论研究是开放式的,不应拘泥于某家某派的方法和模式,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描写研究。只有这样,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和庆,黄皓,薄振杰.西方翻译研究方:70年代以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5-50.

[2]林克难.重新认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1):1-4.

[3]林克难.从对意义认识之嬗变看翻译研究之发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91-116.

[4]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篇9

【关 键 词】科学教学;概念教学;认知同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62-03

概念学习分为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个方面:概念形成是由学生从同类事物的不同实例中发现共同的本质特征;概念同化是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学习新概念的方式。奥苏贝尔根据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概念同化模式,即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1]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的教学时,根据概念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顺序和相互关系,依据概念同化的三种模式,选择合适的方法,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地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达到理解和掌握概念、由浅入深地运用科学概念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上位学习模式教学

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相对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概念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和较广的包容面,新概念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旧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上位概念的外延较大,比较抽象,直接提出概念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借鉴实例或实验,较直观地呈现事实,从具体到抽象,形成概念。正如鲁宾斯坦所说:“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而不可能是从任何其他东西开始的。”

(一)联系生活实际事例学习概念

功率的概念对初中学生讲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可从生活现象引入,挖土机与人在挖土,挖土机的土少而人挖的土反而多?为什么?两个工人工作相同时间,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接着,引导学生比较做功快慢,有两种方法,一是相同时间比做功多少,二是做相同功比较时间长短。这实质上是帮助学生提取储存在头脑中的感性材料,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建立上位概念。

(二)利用实验探究学习概念

质量有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改变而改变的属性。质量的属性相对生活中具体例子是上位概念,教师来一次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要比直接告诉他们记忆深刻得多。教师测量一个烧杯和一个装有固态碘(紫黑色)的升华管的总质量;将升华管加热使里面的固态碘变成气态碘(紫红色)后,重新放入烧杯,观察天平是否平衡,然后引导学生从以上的数据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同理,教师先测橡皮泥的原始质量,再将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后放回,观察天平是否仍然平衡。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实践证明,利用实验探究,从具体到抽象,质量的属性上位概念顺利地得到建立。

(三)从生活经验逻辑推理学习概念

从生活经验逻辑推理学习概念,这种方法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对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十分有利,但限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引入方法在初中阶段应用较少。例如,在引入功的公式时,教材上规定: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作为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功大小计算的概念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假设将物体A举高1m做的功为W。教师提出问题:(1)如果力增加一倍,高度不变。(相当于同一物体举两次)学生回答:2W;(2)力不变,高度变为两米。(相当于同一物体举两次)学生回答:2W;(3)力增加一倍高度变为两米。(相当于同一物体举4次)学生回答:4W。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功和力的大小成正比和距离成正比,即W=Fs。

二、下位学习模式教学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水平较低的新概念,归属到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概念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的意义。教学中可在原有概念下引出新概念,并把新概念纳入原有概念体系,反过来对原有上位概念又做了补充和扩展。

(一) 运用例举法内化呈现概念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碱的下位概念,我们在学习了碱通性以后,再来学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特性。教师在讲述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特性后,教师可以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属于碱,当然具有碱的通性。又如,教师在引出重力、压力、摩擦力、浮力概念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力的三要素。通过学生讨论,画图,无形中丰富了学生对力的感性认识,对于抽象的力概念,更形象化、直观化,使之便于理解。所以,多层面、多角度地呈现概念,为概念的顺利得出和概括创造条件。

(二)运用简化的模式图实现概念同化

如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分化都是细胞特点的下位概念,三者属并列关系。教师如果单纯地通过文字进行讲解,学生难以理解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简化的模式图,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学生很容易了解细胞的行为特征。如下图,过程(一)表示细胞通过分裂使数目增多,故细胞分裂是量变的过程,刚分裂出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相似。过程(二)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在分裂的基础上,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

(三)应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掌握概念

民间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科学的概念知识,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一定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概念学习的作用。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是生物的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反映了生物的变异现象;“一山不容二虎”――生物的种内斗争;“飞蛾投火”,这是生物的应激性。“一朝被蛇蛟,三年怕草绳”,这是生物的条件反射;“一方水土育一方人”,这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应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把学到的概念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是帮助学生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

三、并列结合学习模式教学

要学习的新概念与原有概念并无上下位关系,但横向上同其他的概念相互作用有一定联系,或都是某一概念的下位概念,它们存在于共同的知识体系中。在完成一定知识的教学后,可以使用求同和求异方法对相邻、相对、并列的概念进行归纳整理,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组合成概念体系。

(一)运用类比的方法同化概念

类比具有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鉴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思维活动还刚处于从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对于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难以接受。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给某些知识以形象生动的类比,学生接受起来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对原子质量是初中科学基本概念教学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非逻辑思维能力去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事例进行形象类比来正确理解。如,现有四种粮食的籽粒,它们每粒种子的实际平均质量是:高梁3×10-5kg、谷子2.5×10-6kg、玉米2.5×10-4kg、小麦4.5×10-5kg,要经常书写和使用这些数字很不方便,若取一粒高粱种子实际质量的1/12(即2.5×10-6kg)作为标准,其他几种粮食种子的实际质量与这个标准相比较,就会得出一些便于书写和使用的简单比值:高梁12、谷子1、玉米100、小麦18。同样道理,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碳原子(C―12)质量的1/12,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通过这种形象的类比,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为正确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列表对比展示概念差异

对比法就是把一些相近或关系密切的基本概念,从几个方面进行逐项的对比,从中找出异同点来,以便明确其本质特征。例如,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血管不同,可以从从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四个方面加以比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血管对比列表如下。

(三) 概念图构建概念体系

概念图能较好地展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能让概念之间隐性的关系显性化,用概念图来构建知识网络,能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3]如,在动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中,涉及到很多概念,有些概念属于并列存在,有些概念属于上下位关系,关系错综复杂,学生不容易理清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可以用概念图表示。

概念图既可以概括一节课的内容,又可以概括一章或几章的内容,范围大小视需要而定,引导学生自己画图找概念间的联系,有助于理清思路,理解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维恩图彰显概念关系

笔者发现,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特别是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到位,这是学生在概念学习中的最大困难。许多概念之间有包含与被包含,或者出现交集的情况,这种内容相关的概念可以用借助数学集合关系,用直观的几何图形。比如,用大小的圆圈,以及圆圈之间的从属或有部分交集的关系来表示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是并列关系,都是生存斗争概念的下位概念,它们构成了生存斗争的两种形式。竞争是属于种间斗争的下位概念,而不是种内斗争的范畴。生存斗争的维恩图可以概括为右图所示。

借助数学集合直观的图形,让学生在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概念的深化。教师可以在完成章节知识的教学后,对那些相邻、相对、并列或从属的概念进行类比、归纳,根据它们的逻辑关系,用一定图式组成一定序列,形成概念体系。把学生感知“孤立”、“散装”的概念纳入相应的概念体系之中,让学生获得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又能进一步巩固深化已学概念。

(五)循环图突出概念联系

在血液循环的教学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血液循环概念的下位概念,它们构成了血液循环的两阶段,并且都包含了营养物质和气体两方面的交换。体循环是细胞消耗营养物质,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在肺循环的过程中,血液将CO2排除,增加了氧气,把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存在,在物质上互相依存,在气体交换上具有的连续性。血液循环的整个过程用循环图表示更清晰,学生容易掌握血液的变化情况。

总之,奥苏贝尔提出的这三种概念同化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一起的。教师在采用上位学习模式教学,有时还要用到下位学习模式,甚至并列结合学习模式。所以,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应灵活应用,同时,对一些重要的科学概念,学生只有在多次循环中才加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为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把握教材,深入研究每个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更好地完成科学概念教学。

注 释: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0-249.

篇10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信息时代下进行教育理念的创新也势在必行,以便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在此主要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借鉴。

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也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和素质,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计划和课程及模式的改革。

1.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与现状

近几年,计算机软件行业人才需求量高速增长。从2010年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所做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该年度IT人才需求占五大热门行业的首位。分析内在的原因不难发现,外资IT企业入驻国内市场,而国内IT企业也瞄准了海外市场,政府对于该产业也非常重视,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之下,IT业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大量IT人才紧缺的局面。据统计,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每年增100万,可国内仅能提供5~6万的学历教育毕业生。由于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软件人才随着软件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呈现结构性矛盾。其中不仅对于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和项目总设计师需求量巨大,同样,对于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和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工作人员也需求旺盛。

2.计算机专业中职生的特点

2.1凡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每位学生都是以最后达到谋取职业这目标而进行学习活动的。这就要求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当前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千万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搞形式主义的教学。

2.2实践中职的课程是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安排的,既要让中职生打好文化基础,更要让中职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性,从而达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让学生尽快掌握好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从而走向社会之后,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

3.创新教育理念下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

3.1注重抓好新课的导入,激发中职生对学习的兴趣。在中职生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重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结合授课内容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加强新课的导入效果。例如,上第一节《Flash基础与应用》的时候,先不介绍Flash的基本知识,而是播放时下最流行的动画短片。当学生都被吸引的时候,教师趁机介绍本课程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这门课,就能做出让人羡慕的视频。好奇心加上好胜心,适当利用中职学生的这种普遍的心理特点,就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学习。现在的学生个性特点非常明显,并不喜欢任人摆布,因此,教师上课前要做好教学设计,多设想一些情景,善于使用引导教学。

3.2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随着电子设备在社会中广泛的应用,人民群众对视频处理和媒体编辑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网络的普及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更是让各大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让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由于中职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采用“大专业”和“小专门化”来进行课程组织的改革,确定一套灵活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改革方式。从创新的角度来讲,可以先进行企业岗位调研,进行岗位技能分析,然后确定专业方向,再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最后再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创新教育理念下中职学生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柏昌.任务驱动教学的反思与重塑[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李振娥.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协作学习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