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局意识形态工作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农村局意识形态工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农村局意识形态工作

篇1

我们都承认,免征农业税必将给中国农村社会带来冲击。但是这种冲击的结果,必然是让农村社会形成了张教授所称的那种缺乏国家意识的意识形态吗?我难以认同。

有一个简单的事实判断,在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几个国家还在征收农业税。我们显然不能说,更多没有征收农业税的国家的国民,都普遍缺乏国家意识。而如果依据张教授的说法,征收农业税必然产生国家意识。这是不是说:更多的征收农业税必将产生更强烈的国家意识?如果我们并不排斥历史课本中那些苛税时期农民社会的记忆,这一说法的荒诞不经之处就不言自明。当然,张教授所说的可能只是基于一种“适度的”前提,但这也必须回到国家意识的产生,并放到一定历史及社会发展条件下进行考量。

国家意识是国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毫无疑问,国家对于国民的庇护与国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是公民国家意识形成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但是谁会说,从最实际的利益与最朴素的情感出发,在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的对国家的认同感较之于取消前反而降低了?

要知道,我们面临着这样的社会现状:如何焕发农村社会的创造热情,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呼声,也呼唤中央在扶持农业发展方面做出切实的举措;城乡二元格局的制度设计,在特定历史时期农村对于城市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或牺牲,更加要求国家对农村的“反哺”。这个时候做出的取消农业税这一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举措,只会增强而不会降低农民对国家的认同感。

篇2

[关键词] 劳动力 农村工业 农村教育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而绝大多数劳动力又处在农村。20多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影响

(1)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

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实际增长6.8%,其中外出打工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17.2%。同时,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80元,比上年增长8.6%,占农民收入增量的34%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这些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有力缓解了农村资金紧缺的矛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得劳动者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到许多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2)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的社会稳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仅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其他要素市场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的乡镇企业为例,20余年间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了近200倍,有效地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农村经济总量的扩张。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放了传统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村“隐性”失业的压力,增强了社会稳定。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消极影响

(1)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由于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非农收入即使成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人也不会轻易放弃所承包的土地,他们会将这块土地作为最后的生活底线来经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在土地上投入的很多,他们只是重视是否拥有土地。在中国,由劳动力转移而导致的农村土地低效率在很多地区已经表现的非常严重,这种情况对于我国这样的土地资源紧缺的人口大国来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2)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由于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多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体力较好的青壮年农民,而留下来的多为老弱病残和妇女文育,导致该地自身人口结构相对劣化,有效劳动力资源不足,农业劳动力的平均人力资本水平会降低。

(3)引发了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带来了一列农村社会问题,例如留守儿童问题,由于夫妻长期不在一起导致离婚率增加的问题等。同时,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

二、引起消极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推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对其造成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深入分析造成这些消极影响的原因,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土地流转制度障碍

我国的,它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我国现有土地制度缺乏土地流转方面的制度安排,从而阻碍农业的规模经营。因此,尽管现时农村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在脱离农业务工经商的同时,仍然需要继续保留农业承包地的兼业状态。这样,“兼业”问题与农业小规模经营势必长期存在,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社会保障、户籍制度障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必须考虑进城后能否有稳定的收入以及能否享受到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问题。现行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劳动力进行城乡分割,流动人口进城后没有正式身份,在婚嫁、幼托、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困难,农民在城镇经商务工办企业,也受到太多的限制,最终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本提高,使得他们转移后的就业普遍缺乏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户口还在原来乡村中,与原来的土地保持着联系,使农村土地闲置,良田抛荒,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进城读书的成本太高,也成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

3.政府的意识形态因素

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涉及到政府工作的许多方面,需要政府各部门的配合,但目前还缺乏这种统筹全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意识及规划,而且相关政策和法律都不是十分完善。我国虽已进入全面建设市场经济的时期, 但我国政府的很多基层官员在意识形态上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中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即要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而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面对的又是这些地方基层官员,这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容易导致政府的办事效率不高。

三、相应的对策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市场主体来看,涉及到转移的农民、各类中介、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和用工单位等;从转移的环节看,包括用工信息的、农民工的招用、技能培训和维权服务等;从政府的管理职能看,涉及到农业、劳动、公安、民政、计生等多个部门;从转移的调节手段来看,既有行政手段,又有市场调节。因此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应当以系统化的理念,尽快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务工的相关政策,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建立健全维权体系;切实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如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

2.大力发展农村工业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一方面,应围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形成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相互依托的组织体系,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农部门在农村的扩张和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支撑条件,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走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引起问题的治本之策。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在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高中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科技素质。其次,要充分发挥本地职业高中、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资源的作用,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短、中、长期专业技能、法律法规和务工常识等方面的培训。这些措施不但能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而且在他们回乡后能把各项技能运用到农村的经济建设中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改革农村土地制度

我国自实行以来,为乡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比较利益的制度前提,促使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但目前土地制度缺乏土地流转方面的制度安排,没有实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要求,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入股、租赁办法,使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农村上地流转制度的建立,促进规模经营的发展。二是在明确界定集体产权的前提下,将进城定居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收归集体,但保留进城农民继续分享集体积累收益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至土地承包期结束。

5.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

尽快放松原有的户籍管理,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减少甚至取消落户费用,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转为市民。可以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政策,尽快以导向性的准入条件替代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相应改革就业、入学体制,平等对待新进城落户居民与原城镇居民的权利和义务,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并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这样,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和流动将变得更加理性。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优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科学确定保障标准。二是逐步建立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一般地区普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发达地区还可鼓励农民个人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缴费方式多样化,在乡农民可由个人、各级财政分别负担,按合理比例缴费;进城务工农民按所在地区养老保险政策,由个人和用工单位按一定标准灵活缴费。三是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重点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政府应发挥资金利益导向作用、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冯州:《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农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民收入与劳动力转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篇3

任何一个成功的经济体制的确立,都非一日之功,都有一个从产生到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着曲折与反复,充满着新与旧的碰撞,只有在矛盾中探索前进,才能找到新的出路,对公社制的取代标志着当时的经济出现了新的需求。的出现,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使农民的权益得以体现。然而,20年过去了,农村经济出现了新问题,农民权益的保护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反思,宏观经济体制是不是要进行微观地调整,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二个概念。

一、体制与经济的内在关系

1、经济的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体制是促进或制约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经济的持续是动态的,体制的持续是阶段性静态的。经济的发展空间是外延性的,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生产力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提高;体制的限制空间是内涵性的,一切发展生产力的因素必须置之于即定体制的前提之下。

2、当体制的限制空间与经济的外延空间逐渐集合时,经济才能健康地发展,体制成为解放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然后才能谈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其它提高生产力的因素,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当经济的外延空间超出体制的限制空间时,体制就会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成为新经济的一种羁绊,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出现混乱的经济秩序与局面。

二、体制与经济的运行规律

1、一种体制的产生必须与经济发展规律相适应,当经济不停地发展,社会经济力量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必然要产生一种新的体制与之相适应,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2、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烙印,完成其特定的历史使命;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抗拒的,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持续必须是体制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经济来适应体制的发展,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第二章对在现阶段的反思

在党的之后,对公社制的取代标志着经济出现了新需求,当时的主要矛盾是要解决物质的短缺,要解决物质的短缺必须努力提高生产力,而不是公社制时期的片面提高生产关系。1979年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21户农民为原形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在我国农村的普遍推广,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经过20年的积累,物质供应达到平衡,经济的主要矛盾由物质短缺演变为更高层的个性消费。而是一种粗放型的小农经济形式,主要历史任务是解决短缺。当经济发展的外延空间超越了的内涵限制空间时,也就开始出现了对新经济的阶段性不适应性,农村经济问题随之出现。

农产品过剩与增产不增收是带来的二个主要问题。是短缺经济时期的产物,属于数量型农业,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农业生产很难进行宏观控制。追求数量的结果是产销脱节,当物质数量的积累达到平衡的阶段,物质数量的积累仍然在不断地埋头增长,造成农产品的过剩,这种过剩是适销不对路造成的相对过剩,而非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过剩。相反的是市场上能满足个性需求的农产品仍然价格理想、产品畅销。

在这种相对过剩的状况下,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产力,有一个阶段我们将其归纳为农业科技含量不高。这固然是一个问题,但科技投入的结果是相对过剩负担更大,农产品价格下滑更快,仍然无法逃脱市场机制的调节,增产不增收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带来的另一个问题。

生产过剩与增产不增收是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严重地挫伤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破环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很大的和程度上,我们将其归纳为市场因素,从深层上剖析这实质上是由于体制的阶段性不适应带来的直接原因。当物质数量的积累达到平衡之后,市场供求关系不再是生产什么就可以卖什么。而是必须遵循市场营销的规律,进行产前的消费者研究,产中的品质管理,产后的售后服务,农业生产的过程也由单一的种植演变为长流程的市调、生产、加工与销售,向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是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而在下,千家万户的农民面对的是加工与流通环节,在这种松散的形态之下,农民是被动的,市场上到底需要什么,怎样做好市场调查真正地做到以销定产,以农民单户的能力是无法解决的,在一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生产和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很显然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生产的是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需求的,实质上是无法满足市场对农业生产的需求。市场需求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告别了短期经济时期,经济的外延空间超越了的内涵限制空间,成为一种新经济,于是,随之带来了体制与经济不协调的新问题,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进行微观地调整,以适应经济的运行规律。

第三章宏观调控供应过剩的深层反思

面对农村经济出现的新问题,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借助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支持与保护体系、价格体系来对农民的权益进行保护。实践证明,国家关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是有效的。但是,没有从深层上解决“三农”问题,而且,这种调整与增长是以加大国家支出为代价的,有违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能像取代公社制一样极大地释放生产力,出现阶段性有序地持续增长;同时,这种微观的调整与增长里面存在着安全隐患。

一、社会化服务体系

行业协会及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与市场中间组织是民间经济团体,属于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支持体系之一。在本次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中,国家希望行业协会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行业协会及农民合作组织与会员之间的关系是契约性关系,只能指导会员怎么做,而不能指令会员怎么做。而小农意识造成的结果是你告诉我做什么,就得要什么,我才怎么做,否则我很难接受。加之我国行业协会及农民合作组织的市场化程度及市场化经验不成熟,在短期内很难像美国新奇士橙协会一样,为农户进行市场性开拓工作。虽然我国的农业行业协会及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中起到了积极性作用,但是这种松散的契约性关系,缺乏实质性的合作,缺乏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和组织保障,组织化程度不高,最终会缺乏稳定性,也很难使农业的竞争力得以长久的提高。而在没有解决组织化稳定程度的情况下,各地政府大力提倡行业协会及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最终会导致政府信用的失效。

龙头企业及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虽然在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上更具有组织化程度的稳定性,但这种模式具有其本身的制约及破坏性。其一,龙头企业面对的是下的以农户为单位的千家万户,第一是规模化组织管理的困难;第二是资金的制约这种模式不具备普遍性。其二,龙头企业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其主体是公司,依其性质而论,不排除会产生以营利为目的的掠夺性生产,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上就会产生问题,有可能以生态或其它破坏作为代价;同时,由于企业独自承担着市场风险,农业生产人员不可能从附加值中分享利润,不具备社会主义特色。

中间组织的范围比较广泛,其性质类似于经纪人。中间组织也面临着龙头企业一样面临的困难,而且它们流动性利基性更强。与龙头企业相比,龙头企业属于基地性,而它们却属于渠道性,当然也不排除本地化现象,但它们只能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销售性的工作。与农户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更多的时候会成为“定单农业”的实施主体。与行业协会相比,中间组织更具备实战性能,但同样不能成为农业结构性调整的主体力量。

二、政府支持与保护体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被国家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国家采取了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通过法律手段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通过经济手段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农村扶贫开发,使农村经济的整体下滑得到有力的遏制,并且出现了新的增长。

从行政手段上看,各省、市、县从各自的利益拟定调整计划。因此,从微观上说,从局部意义上,调整是合理的。而从宏观上看,在全局意义上,宏观调整仍然是失衡的,仍然是一种重复建设的计划经济,而非市场经济中的计划。根据世行报告的研究,非市场经济带来的增长是不稳定的。

从法律手段上看,是通过调低农业生产成本与农业保护政策而实现的,是由国家行为直接创造的,而非市场竞争中追求效益提高而产生的增长。虽然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以及新土地政策的实施,加强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可行性及农业市场化进程,但农业产业化制度和组织保障的推广不力,并没有将农村经济很好地纳入到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中来。所以,这种增长并不是高质量的。

从经济手段上看,这种增长是以财政支出为代价的,以扩大内需来拉动的,并没有刺激农业生产效益出现较大的提高。虽然在稳定农村局势、遏止经济下滑、提高农民积极性上作出了莫大的贡献,但由此而产生的负担使之具有不可持续性。

三、价格体系

当政府支持与保护体系尚未完全健康地支持结构调整时,经济依然会按其固有的趋势发展,此时的结构调整便会转入一种纯粹的市场调节机制下的资源配置,通过价格体系协调经济运行,通过优胜劣汰提高经济效率。而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搏弈,会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营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况且市场调节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虽然说是一种廉价的资源配置机制,但这种配置的过程中,会伴随着资源的浪费,破坏供求平衡或生产过剩;会导致龙头企业形成垄断,使市场效率下降,而市场本身无法消除垄断;会使贫富差加大,造成社会不安宁因素。而且市场调节是微观的、短期性的,不利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

第四章村组公司制的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反思与总结,借鉴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中起到的积极性作用,针对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制度和组织保障的缺乏,以及经济增长的特性,为将农村经济更好地纳入到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中来,以保持农村经济在新阶段中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广东万丰、江苏华西、上海旗忠、河南南街、山东横店等村组公司为研究原形的基础上,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为依托,提出一种基于前提下的村组公司制的设想。

从各地的现状来看,村组公司是一种适合我国农村现状和劳动者愿望的有效形式,能够较好地解决市场经济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关系、小城镇化建设与扩大内需的关系,对市场经济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村组公司制是以为基础,引入股份合作制的概念,按现代企业制度来进行产业化运作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既不同于传统的集体经济,也不同于传统的非公有制经济,村组公司制是不排除公有制在外的多种经济成份同时存在的社会所有制。

在坚持的前提下,以村组为单位,按股份合作制的形式,用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村组公司。村组公司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劳动者以土地经营权、资金、实物、技术等生产资料,多种形式按照协议入股,完成土地经营权等生产资料的二次合理流转,向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形式生产资本联合;同时又采取合作制的形式,劳动者以直接劳动作投入,完成劳动联合,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民主管理、共同当家作主。

村组公司制在不违背劳动者意愿的前提下,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成份,不排除吸纳其它社会资源的成份,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同时存在,完成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村组公司制以村组公司为独立法人,以它的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以自己的入股额对公司承担责任,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村组公司制将化零为整,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发展,为农业技术改造与服务、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规范的可控体系。

村组公司制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全体员工既是股东又是劳动者,既有利润又有劳动所得。这种分配制度既体现了公司制的特性,又保留家庭联产承包制所有权中的价值观,可以不断地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技术水平和创造才能,同时又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创造更高效益。

村组公司以独立法人为身份,可以创造更多的合资合作和农业产业化的商业机会。同时,村组公司还可以运用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进行生产支持,具有其它非公有制经济不可比拟的优势。村组公司高度的组织化程度,使社会集团之间的对话成本降低,从而更好地了农民的权益。从华西、南街等村组公司的现实形势来看,村组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

第五章村组公司制的现实意义

村组公司制的总体特征是生产资料、生产力、资本三要素的有机融合,这种融合不是主观愿望上的融合,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

一、村组公司制的第一个特征是公司化

公司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织形式。公司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趋势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可以理解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对经营组织形态的一种国际化标准。只有在公司制的状态下商品的贸易活动才有可能变得畅通,合法权益才会受到保护,这是由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市场功能所决定的。农业生产公司化是一种全球化趋势,是经济发展要求的结果,在欧美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农场、农庄、农业公司均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村组公司是我国广东万丰、江苏华西、天津大邱庄等地在经济改革中,探索出来的一种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适应新经济要求的组织形式。村组公司制把市场竞争机制直接地有机地融合到农村经济中,从而带来了一种深入髓里的变革,将会改善纯粹的在新经济下产生的无法协调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与国际经济体制接轨,缩短与先进国家的经济差距,增强我国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加快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1、观念的调整。观念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没有形式作为依附,不可能发挥任何作用,只有当意识形态与活动形式高度统一时,才会发挥强大的威力。

市场观念:村组公司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单元,直接面对着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农业生产,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对小农意识的取代并不是一促而就的,而是经济发展的积累、市场调节的结果,是广大农民群众要求改变产品过剩、增产不增收的迫切要求,是现阶段农民群众要求解放生产力的愿望,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然而这些要求与愿望却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在意总值形态没有形式作依附的状况下,农民面对“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的口号是茫然的,市场意识是模糊的,只有在村组公司的形态下市场意识才清晰起来,市场意识变成市场观念,该怎么做才明确起来,这是决定农业结构调整成败的第一步。

组织观念:村组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设立,是一种规范化很强的经营单元,由权力机构与职能机构组成,不但确定了股东的权力,也确定了股东的义务。在村组公司中全体员工既是股东又是劳动者,他们按各自的能力被分配到公司的各个部门,不再充当既是决策者又是生产者,同时还是销售者的多重身份,而是从事专业化的工作。实际上这种综合素质极高的要求对农民是不合理的,反而不如单纯的专业化的要求更能适合农民的自身能力。农业生产人员的二次分工带来的是组织观念的改变,不再依靠个人力量去改变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是做好本职工作,依靠整体的力量去面临市场的挑战,是对传统小农意识形态到活动形式的彻底抛弃,为农为产业化发展规范化管理打好良好的素质基础。

法制观念:村组公司按《公司法》设立,公司的所有者、经营者要通过建立权力、决策、监督和管理机构,形成各自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关系,并通过公司章程加以确立。在村组公司中全体员工既是劳动者,又是股东,既要按《劳动法》等有关法律享受劳动者权益,又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行使各自的职权,还要按照国家的有关经济法律法规依法经营,承担责任,规避风险。在村组公司中,法制观念不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法律宣传工作,将会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保障体系,维护村组公司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经营方式的调整。村组公司彻底抛弃了传统的小农经济格局,将千家万户的农民联合起来,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市场化运作。调查市场,寻找产品销路,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既减少了生产和经营的盲目性,又降低了市场调查成本,增加了效益。克服了下单户农民没有经济能力进行市场调查、产品加工、长途运销的困难。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什么赚钱就种什么”。“什么赚钱就种什么”是一种短期行为,会导致重复建设,会产生泡沫现象,种什么不一定能卖出什么,卖什么不一定能卖出好价钱。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需要市调、生产、加工、流通的一体化才能得实现。在下,千家万户农民分散的经营格局是无法实现的。而村组公司在自身实力允许的情况下,本身就具有一体化的功能。在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以公司法人的地位与市场中间组织、龙头企业建立股份合作制关系,也可以建立合同关系,同时还可以开展其它形式的招商引资工作,开辟合资合作的渠道。在合作伙伴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村组公司还可以农产品作为流动资金进行投入,分散合作伙伴的资金压力,增加合作的机会。克服了下,市场中间组织必须面对千家万户而无法合作的困难。

3、收入结构的调整。村组公司是股份合作制的企业,采取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的双重分配制度,员工可分享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产生的利润,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与非合作制的大包干户和龙头企业相比,更具中国社会主义特色。

大包干户与非合作制龙头企业对农业介入,与农民之间仅仅是一种农产品买卖的关系,农民不可能享受到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中的利润,造成的结果是富贫更加悬殊,城乡差距更大。我国的大包干户与龙头企业其性质类似于欧美等的农场、农庄,同时又不具备欧美等国土地资源密集性的优势。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却只有世界土地总量的4%,劳动密集性生产占有比较优势,虽然说大包干户与大包干性质的龙头企业可以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但对土地资源的掠夺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的失衡,不具备中国社会主义特色。

二、村组公司制的第二个特征是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现代农业模式,是新经济对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是村组公司制的核心。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的表达,理论界作了大量的深入的探讨,最基本的是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社论《论农业产业化》中的归纳。农业产业化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的一种变革,但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的内涵限制空间对产业化的排斥性。村组公司制的出现,对各种体制的优点归纳并取,其内涵限制空间与新经济的发展空间均为表现为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既符合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又理顺了农业产业化所需要的体制关系。

1、商品力: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品必须具备商品力才能进入健康的流通轨道,实现自身的商品价值。商品力由品牌、质量、数量、渠道等主要因素构成。市场对同一产品的需求存在着关于质量、价格、需求量的优质、高价、小量,或优质、低价、大量,或低质、低价、大量等等不同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定位。这是村组公司综合自身情况决定生不生产、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的决策依据,只有在村组公司制的联合的规模化形式下,才有能力进行市场博奕、科技投入、组织生产,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同质的批量物流,从根本上解决下分散农户的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2、素质结构的调整:村组公司规模化的经营使农业现代化得以成为实现的可能,使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机械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时对农村劳动者素质发生专业化需求,使劳动者接触和学习到传统农业中不可能掌握的新知识、新概念和新技能。

村组公司的市场化生产需求,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农民的利益结成共同体,科技的推广化被动形式为主动形式,提高了我国科技成果回报率,同时村组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再一次改变了人才的流动方式,使村组公司成为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新天地,对缩小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版权所有

3、劳动力转移:传统的劳动力转移方式为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向农业服务业和非农产业分流,以及劳务输出。而在村组公司制的一体化经营中,劳动力的转移变为内部的二次分工,出现农村劳动力的内部结构性调整,使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出现了多样性,增强我国农村经济而对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适应能力。

三、村组公司制的第三个特征是可控性

1.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增加了宏观调控的可控性

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整,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作用于市场,在影响和引导企业,调节社会投资规模、调节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等,达到总量平衡的目的。如果企业能够对国家的宏观调控做出灵敏的自主的反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就能奏效,反之,必然使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缺乏有效性。村组公司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直接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农村经济中,增强了村组公司对市场信号和国家调整意图的灵敏度,推进了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市场主体,使宏观经济调控的可控性大大地提高,使综合调控手段得以运用,使农业结构性战略调整得以实现。

篇4

熊忆,女,汉族,均系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400067)11贸经一班学生。

邓红玲,女,汉族,均系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400067)11贸经一班学生。

摘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是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核心,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庆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示范带动的责任。推动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是破解重庆城乡二元结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党的十和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在上述政策和实践背景下,本项目拟在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紧密围绕重庆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的实践,通过对重庆农村转移人口的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分析,探索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在城乡统筹改革中的作用,考察其政策需求和效果,提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有序化;制度转换;户籍制度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概念与核心含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转移人口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与价值观念上整体融入城市社会,并认同自身市民身份的过程与状态。本质上属于农民进入城市的再社会化,最终适应城市社会的规则与逻辑,实现生活技能、社会规范、个性气质等方面的再社会化。而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域转换、制度转换、意识转换。

一、地域转换

地域转换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居住与就业地点从长期居住的农村转移向城镇即从狭义方面来说的转移。

1.总体人口结构

通过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实现就业,重庆城区人口逐渐增加,其中农业转移人口量增幅较大。2011年,全市总人口约33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52万人,非农业人口1277万人;常住人口2919万人,城镇人口1605万人,农村人口1313万人,城镇化率55%。农村劳动力约1480万人,45岁以下劳动力约1139万人,占77%,非农就业人口达887万人。而农村应该保留必要的务农人员所以此非农就业人员才可以看成是农村转移人口数。

2.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主要领域

据调查,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全年纯收入5000-10000元居多。调查显示,2006年,全年纯收入中,5000-10000元的农民工占44.6%,1000-5000元者占336%,10000-50000元者占142%,50000元以上者仅占22%。2011年,市内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主要集中在机械加工和建筑行业等重点产业。其中,从事建筑业的120万人,占总数的27%;制造业96万人,占22%;旅馆、餐饮业40万人,占8%;家政服务业64万人,占14%;批发零售业42万人,占9%;其它领域占29%。

在农民工中,管理和技术工作工资水平最高,服务行业工资水平较低。调查显示,2006年,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月均收入在1000-1200元,而商务服务、居民服务、家政服务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月均收入仅400-800元。管理人员的收入是家政服务人员收入的2―3倍。

3.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就业稳定情况

据调查分析,2011年,重庆农业转移人口劳务收入约650亿元,比上年增收100亿元。从总体看,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持续增加;但从个体看,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就业收入不稳定,能稳定就业、稳定增收的主体是有知识和技术的青壮年,四五十年代的转移人口缺乏技能的农业转移人口稳定就业困难比较大。所以,对其职业培训教育有很大的必要,具体措施后文详述。

总的来说,农业人口转换率不高,但其富于劳动力大部分都进行了地域转换,并取得了稳定的就业。所以,在农业转移人口的地域转换这一方面挺有成果。

二、制度转换

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其社会身份由农民转变成市民,在众多制度改革的影响下完成职业身份与市民权身份的转换,其中又分为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制度,养老金制度,住房制度。

1.重庆户籍制度转换

据调查,从“一圈两翼”分布情况看,转户进入“一圈”的大概占56%,渝东北占22%,渝东南占22%,这样一个结构也符合我们“三个一千万”人口布局的构想。根据规划,重庆主城今后将进入“外环时代”,也就是“双千时代”,将在1000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布局1000万人口,另一部分是31个区、县城布局1000万人口,还有农村人口大概有1000万。按这“三个一千万”人口和生产的布局,对照控制的区域转户结构56∶22∶22,应该说也是比较吻合的。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具有群众基础的,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城市化调整过程。

2.养老保险制度转换

转户居民与城镇居民享受一样的待遇,坚决到位执行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标准。

社保局在主动为已转户的160万人办理养老保险,根据转户居民应该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标准,通过对接用工企业的督促,使其按新标准为转户农民工缴纳保险,使转移居民可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标准。

3.土地制度转换

保留承包地与宅基地。在退出承包地之前,农机具补助、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公益林管护补助等涉及耕种行为,其补贴政策能持续享受。

4.住房制度转换

公租房的建设和管理由政府主导。2010年上半年市级财政对公租房建设已拨付5亿元,国家补助资金到位62亿元,国家可批准公积金贷款30亿元。主城区6个片区公租房已开工建设750万平方米。计划近3年建设公租房4000万平米,布局在轻轨沿线、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实行商品房、公租房“混建”模式,以共享小区环境和专业物业公司的管理与服务。公租房户型以50-60平米的小户型为主。

5.教育制度转换

(1)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政策。(2)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就业培训体系2009年将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最高标准由原来的500元/人提高到600元/人,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补助标准由50%提高到80%,鉴定机构减收20%。实施返乡农民工就读中职的资助政策。

三、意识转换。

这种意识转换又是双向的,在消费观、认知模式、潮流、交往模式等改变成为城市主人翁意识,认同和接受城市的价值观,并在生活工作中展示出城市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为改变这种无序状态,建议重点从户籍制度,住房制度方面着手,辅助以教育制度,土地制度,养老金制度实现。(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1012)

参考文献:

篇5

1.1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口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可利用自然资源逐渐短缺,这种矛盾已经严重遏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彻底根治这类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来调节生态环境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并建立有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健康的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我国农业市场可以合理的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结构,发展由农业主导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来适应市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与此同时,发展农业产业链,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纵观近几年生态农业发展带来的效益,不难看出生态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2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生态农业建设长期追求的目标。生态农业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业可再生资源,将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减少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另外,应适当的汲取传统农业发展的优势部分,并将其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立既有传统农业合理发展生态的模式又有现代农业经济高效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效合一”,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3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区域布局和关键措施是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要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必须着眼于我国国情,同时还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将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业增效和实现农民增收三者相结合,从根本上制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逐步达到“三效合一”。其总体思路:一是要从根本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效的改进农业的生产条件,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生态保障;二是要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益,有效减少农产品过剩的问题,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生产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三是要有效的遏制目前市场流行农产品污染问题,做好安全保障措施,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发展生态农业关键措施

2.1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创建适应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立新型农业发展机制,能够将生态农业发展纳入合理的发展轨道,同时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从发展生态农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机制,通过制定完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来调动社会各成员参与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加强与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拟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2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为了使生态农业能够更加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关部门要召集这方面的专家进行攻克研究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问题,提出新方法、新思路,制定各种生态农业管理认证技术、评价指标、物种改良等技术,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

3、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3.1传统的人们对于农村的那种排斥和轻视是依旧存在的,似乎农村永远跟愚昧联系在一起,人们有了这种意识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也往往会忽视,这样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要改变这种意识首先应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3.2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就要对农村以前的发展环境进行改变,改变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意识形态,如改变以前那种盲目垦荒、盲目的进行土地的开发而不顾生态环境的行为,使农业生产的环境相对稳定。同时还要改善农村中社会服务的基础设施,使人们不再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失望,使农村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够激发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兴趣,也可以吸引一部分农业科技的人才到农村来,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4、结束语

篇6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十六大报告就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战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②文化产业政策和规划相继在国家、地方、企业三个层面铺开。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一个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在数量、质量、结构上不足。2005年4月,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揭幕仪式上大声疾呼:“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是相关人才的培养基地,应该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最有力的支持,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达到以下四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探索有益的培养模式

人才需求是高校培养目标的向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必须遵循社会对特定人才的需求趋向。只有以产业需要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符合广大的文化企业所要求的经营管理人才。高等院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具备面向市场的开放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一致,紧抓文化艺术发展的脉络,以产业需要、学生就业为着眼点;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使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等都能按市场规律变化;树立培养理念,恰当定位培养目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经营、策划、管理人才,应该具备艺术鉴赏力、对政策的把握与理解力、管理经营能力等。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实现纵横课程的交叉渗透,力求相邻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同时建立综合教育体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确立专业特色的主导位置,整体优化课程体系;以研究文化产业价值链为课程体系的基础;突出地域特色、学院优势。文化产业在整体的运行过程中必须尊重价值规律、把握市场需求,要进行战略设计、资本运作和品牌管理,要关注文化市场和公共关系。因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以文化学科为基础、以经营管理为主导、以其他课程为辅佐来构建。③这既对文化的基础性作用进行了强调,突出了文化产业价值链中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又对文化产业作为经营产业所不能缺失的管理层面的价值内核提出了新要求。

(三)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来说,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复合性人才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应将其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当中。保证有足够的实践教学时间,并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同时,扩大学校的开放度和社会化,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开展横向联系,与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或联合体。

(四)建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树立“教亦学”的理念。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要做到参与学科梯队建设,积极参与项目研究。其次,用产教研三位一体的模式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文化产业管理理念的新思路

从当今国际形势看,综合国力竞争强调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同时,文化产业管理的研究要为实践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就要明确在我国现今的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文化要素和文化产业方法的作用,即对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技能、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模式、语言符号、人造物品、物品的式样等文化要素的重视。换言之,以文化推动和提升产业价值实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

(一)打破文化作为标签的旧观念,变外在表现为内在驱动

实现文化产业管理的理念突破,要转变固有观念,树立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理念。文化产业作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其作用应该由外在的表现形式转换为经济质变发展的内在蕴含,发挥物质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1.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要素、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品牌文化的作用,摆脱传统制造业拘泥于自然资源挖掘和物质形态产品开发的短板。利用文化在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凝聚、提升、约束等积极作用,使各环节参与者的经济行为转化为文化环境下的惯性。

2.转变经济与文化之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传统观念。“只有文化消费,没有文化生产和创新,就是文化的沙漠化”,文化生态观的形成和现实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使文化在经济中成为题中之要义。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现代化、文明化、集约化、全球性和人文性也促使文化产业管理研究的新形态、新阶段到来。所以,以市场为先导发展文化生产应该成为新时代产业理念的主流。

(二)树立与时俱进的宏观文化产业理念

在新时期的文化生态系统之下,文化产业应该注重推进文化与各项经济产业的交融,不单纯使用文化标签,而是努力促使文化产业具有更多经济含量,使经济产业更好地提升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产业和产品升级换代。在经济环境之下,实现文化与市场、创意、科技等要素的联合,用产业的思维模式建立起现代化的文化产业网络,是文化产业真正实现经济价值的必要条件。

网络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完善

网络文化产业是以网络技术作为基础平台,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从事互联网的文化生产、流通和提供网络文化内容服务活动的经营性产业。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当今文化建设工作,宏观视界的关键是紧抓文化发展主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探索新型的文化发展方式,通过加快文化自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当文化进入产业概念之后,其经济价值的功能将必然与意识形态的诸多功能相伴相生,上升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其中包含的价值观念,势必关系到区域文化、国家的形象以及社会的稳定。由此发展以意识形态传播为首的文化产业,是每个国家增强本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策略。而今广泛存在于生活各个角落的网络也当仁不让地成为文化产业的主阵地,对于它的监管便成为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不仅要做好,还要监管有力、有效。

由于长期受传统市场观的影响,对于网络文化产业的管理相对单一,缺乏多维度审视。针对网络文化产业的独特性,我国的管理体制应该在组织架构、前瞻视界、技术驱动等方面做出针对性的完善。

(一)以发展的视野看待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管理理念

应明确网络的技术创新驱动网络文化产业的特性,将管理体制改革发展为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实现管理体制改革先于新时代网络技术创新,逐步实现前瞻性强、预见性高的网络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1.重视“公共治理”管理理念,实现对于网络文化管理资源的科学化配置。建立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互动的网络文化产业轴心管理制度以及改革推进机制,实现对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市场主体与协同一致的管理主体的培育。

2.树立共同效益理念和区别化管理理念。网络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变革,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网络文化产业形态的相异性,特别是他们各自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方向、方式,并以此作为在具体的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共同考量的管理标准。

针对网络文化产业中存在着竞争性与非竞争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等行业差异,基于“分管分制”的理念,对网络文化产品内容、网络文化从业者资格和资质、网络文化生产服务技术标准以及网络文化生产服务行为规范进行内容分级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绩效。

(二)实现多方协调、公共治理的优化组织结构

现实的网络文化产业开放性极强,急需现有的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做出切合实际的调整,以期建立专业针对性强、效率高的优化管理机制。首先,政府部门的宏观地位是明确的,所有的监管都必须依此开展;其次,网络文化企业作为产业的参与主体,应该在网络文化市场中实现自我发展、自主创新、自我管理,实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以期开放式发展;最后还应该包括网民参与管理的治理方式,以期完成参与者对产业活动的共同管理,使产业管理在结构上实现多方面、动态化、流动式的科学组合,优化网络文化产业的监管结构。

(三)培育前瞻性的产业管理制度

针对当下网络文化高强度、多层次的渗透力和权变效果,建立相对统一、前瞻性强的网络文化产业法律、政策体制势在必行。推进网络文化产业固化制度的突破,构建防止产业滞后的制度安排,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监管的预先防御力、长期有效性与强大驱动作用。同时,基于网络产业创新内驱力强、版权纷争的特性,应积极加快相关网络文化产业版权保护制度的建设,为活跃的网络文化企业版权、产权交易等网络产业经济行为提供有效、有力和清晰的制度支持。

重视科技发展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影响

综观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其进程与科技进步紧密相关,二者具有共时发展的特性,特别是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科技的力量日益凸显。

(一)文化产品的创意化创作模式和创新性生产得益于科技发展

立足于现实科技的进步,文化产业不再受制于传统表现形式的限制,文化产业从业者的诸多创意构思能够得到较直接、完整的表达,使创意活动得到支持和发展,进而催生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科技创新不断激发着创作者更自由的创新意识,催生了极具个性、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表达方式、表现形态和表述技巧,更好地实现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时效特性、附加价值和综合市场竞争力。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新科技的出现,更是对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行为的全面革新,促进了文化产品的消费模式、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市场行为的巨大转变。

(二)文化产业的延伸性、渗透性发展基于科技支持

科学与文化之间日趋深入的交互关系,对于高技术、集约型的现代文化产业形态的形成意义重大。基于现代科技,传统的文化产业获得了更新换代、提升科技含量、产业能级发展的变化,特别是科技在网络化、数字化和多媒体方面的发展,更使原有的文化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另外,科技的创新性发展加速了产业间固有边界的淡化,直接促进文化产业探索自我更新、跨界发展的新型文化产业链条,呈现出相互交融、互为支持的复合型产业结构模式。特别是以数字化网络媒介为平台的多功能立体文化传播,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中科技对于文化产业影响巨大的有力佐证。

再造农村文化产业管理体系,传承民间文化系统

两千多年的农耕文明孕育的民间文化、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农村文化,要得以重建、传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最有效的途径。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传承民间传统文化,要努力做到:正视中国农村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农村文化生态无序的现实;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整合有益文化资源,发展民间传统艺术产业;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上加大文化政策的扶持,促进农村文化基建,培植农村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加强文化产业管理、农村文化市场建设,开发农村民营文化产业。只有激活农村文化产业,民间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开发、传承、发展、保护。

我们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对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长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努力实现民间艺术向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工艺项目、民间艺术及民俗表演项目,整合旅游、农业、人文景观等各方面资源,打造节庆文化经济品牌,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文化产业管理应在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网络文化产业管理、重视科技发展以及再造农村文化产业管理体系等方面做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

注释:

①方彦富:《国内外文化产业管理若干模式探究》[J],《亚太经济》,2009年第6期

②《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1页

篇7

关键词:反按揭;社会目标;和谐社会;新制度经济学

当城乡统筹改革方兴未艾时,人们对于养儿防老的担忧有所下降,但城乡统筹并没有消除对房价急剧上升的恐惧,于是,人们对养儿防老的担忧突增。究竟怎样解释城乡统筹、养儿防老和反按揭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找不到最好的解释办法和理论依据,次优的选择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部分原理,首先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三者的关系,当新制度经济学不能很好的解释事物现象时,就足以说明新制度经济学是不自恰的。

一、新制度经济学原理的社会目标适用性纵览

新制度经济学是在与凡勃伦、康芒斯经济学者研究的旧制度经济学相比较而言的,从凡勃伦的制度分析――“本能”和“习惯”技术和礼仪“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康芒斯的“集体行动”“交易”“法律调节”加尔布雷斯的“丰裕社会”、“新工业国”和“新社会主义”,再到科斯的“企业分析”“交易成本”“产权安排”威廉姆森的“组织纵向一体化”等,直至诺斯的“制度变迁”和近年来的“制度演化博弈”,这条发展路径充分说明了新、老制度经济学的血缘关系,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体上是一脉传承的[1]。沿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发展路径中的社会目标(相对于经济目标而言),以及这个社会目标中城乡统筹价值、养儿防老因素和反按揭之间的关联成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和制度演化博弈中包含了大量的“制度因素”,其定义的“正式制度”是指各种宪法、法律、法规、规则以及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签订的契约等,必须由权威机构予以颁布实行,拥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一旦触犯,会受到相应的惩罚;“非正式制度”通常被指为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不为人们主观意志所转移的文化传统和行为规范,包括意识形态、道德观念、风俗习惯、行为准则、自行强制的操作规则等,非正式制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及选择偏好,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令人不得不随众和随大流。新制度经济学也许在这一点上吸收消化了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理论并加以发现”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诺斯等新制度经济学家广泛吸收了人类行为理论、社会学理论中最新发展的学科,结合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创建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形成制度分析的基本范畴和分析框架,这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吸收人类行为学、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就大大超越了古典经济学或新古典经济学涵盖的领域和对问题的分析力、解释力,极大的拓展了经济学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力度和深度,当科斯本人及威廉姆森、张五常、德姆塞茨、阿尔钦、诺斯等经济学家仅仅把目光集中于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分析等所谓主流经济学认可的研究领域时,新制度经济学将如何解释个体的逆向选择问题?又怎样解释“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令人不得不随众和随大流”的社会现实?我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等主流经济学相比本质变化可以概括为: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使社会目标取代经济目标成为主旋律,实现由经济目标主导向社会目标主导的回归,当然社会目标中一定包含经济目标,那么我们就要用新制度经济学具体分析其社会目标中城乡统筹、养儿防老和反按揭之间的血缘命脉,以此衡量新制度经济学是否是自恰的。

二、新制度经济学对城乡统筹、养儿防老和反按揭的解释

1.新制度经济学对城乡统筹发展的阐释

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是从新古典正统理论那里继承了市场、供求、边际主义、生产要素等概念,是古典、新古典统经济学的扬弃,当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市场的有限理性和制度变迁相结合的原理时,他们就注重了整个社会变迁的“和谐”过程,准确地说是“自然过程”,因为“自然过程”往往是“和谐的”(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新制度经济学把经济学引向了社会化的方向,指出制度和政府支持对市场运行的重要性足以解释为什么城乡统筹改革是在国家的推动下产生的“自上而下的”的经济变革形式,这种变革符合法国学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连绵带”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城乡统筹的核心所在,“经济制度的组成和转变只能在选择政府的基础上作解释,现在制度的存在都是在局限条件下人们选择的结果,……中国的整个产权制度结构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3]

新制度经济学在勉为其难地解释了乡统筹发展的政府作用和制度变迁的必然,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中国现实中“三农问题”、城乡发展寻求突破的现实,但研究发现,城乡统筹不仅仅包含经济目标,恰恰相反,是为了寻求整个中国社会城与乡村和谐的社会目标,这个目标中包括经济繁荣、政治文明、文化发达、精神富足的“四化社会”,四大直辖市统筹改革试验的不同重点却被一个城乡统筹吸纳了所有需要积极融合的要素。对此,新制度经济学如何解释城市反哺农村?如何解释有差别、分阶段、分层次性的城乡和谐?又如何解释农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非经济、非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是大市场,甚至不自觉的以城市的市场为模板,企图把农村抛除在新制度经济学解释的范畴之外。这不得不说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缺憾。

2.养儿防老是新制度经济学对社会问题解释的盲区

新制度经济学立足于西方社会,西方社会对于养儿防老的概念几乎等于零,在中国社会中却远远无法解释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注意不是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与拥有的财富、金钱并不成正比,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之后,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却往往得不到满足,秉持“养儿防老”观念的老人,一旦社会角色发生转变,如退休、失去工作,就会有权利丧失的失落感,自卑感、孤独感等负性情感随之而来,他们会希望从儿女身上得到补偿。“非正式制度”中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当然能够涵盖“养儿防老”这个习俗,然而“养儿防老”在很多场合、很多领域、很多过程、很多作用上都远远高于市场对社会的推动力,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风俗习惯、行为准则、自行强制的操作规则等只不过是为了其制度的决定性作用作铺垫,并非是适时分析历史现状、社会现实的,只是理论本身的需要而已。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如一些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奴隶制废除,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认为奴隶制不符合人性,与‘天赋人权’相悖;受文化的自身影响,社会习惯自身发生的变化”[4]。中国社会的“养儿防老”属于哪种社会价值目标?我们用制度经济学自然无法断定,“一方面,经济学仍旧是非历史的;另一方面,当涉及历史、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矛盾时,经济学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以不同的文化和政府为中心的解释”[5]。养儿防老就是典型的历史、社会关系和现实矛盾的交集节点,在一定程度上高于任何正式制度、法律法规、市场经济规律,这就是为什么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养儿防老”时总是苍白无力,这也证明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不自恰。

3.新制度经济学与反按揭谁解释了谁

新制度经济学与反按揭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经济学家们又是怎样求证的,它们之间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是交易费用原理的运用还是制度变迁的需要?是产权经济学的使然还是非正式制度的推动?新制度经济学怎样给与解释?“反按揭的内涵‘按揭’一词,对今天的广大消费者来讲已不陌生,它是一项在消费者购买商品房等高档消费品时,只要预付一定比例的首付款,即可拥有该消费品,剩余款项由银行支付,消费者在约定年限内按月向银行归还一定数额货币的贷款业务……,在约定的年限内,消费者仍享有该房的正常居住权,期满后银行拥有该商品房的所有产权,并进行处置,从中赚取利润的一项特殊的信贷业务。”[6]由此可见,反按揭的经济学原理是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市场经济原理的运用与拓展,当然新制度经济学也能对此分析,但这不能说明示新制度经济的本身理论结构的自恰性,倒是一种继承性。这就无法证明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反按揭时是自恰的。如果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那么反按揭难道比按揭的交易费用更高?金融机构反按揭的实际交易费用(耗费和盈利)并不比按揭的金融机构在交易费用方面有很大改善,那么为什么还要推行反按揭呢?中国的现状是起源于、适应于西方社会的新制度经济学能解释的么?我们只能认为起码在中国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反按揭时也存在着不自恰。

总之,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城乡统筹、养儿防老和反按揭时是不自恰的, “中国经济学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我们的经济学家重新考察世界上一切有利于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达到功能最优的理论,不仅在于资源配置方面,也在于生产关系方面。” [7]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少安,张卫国.新老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从“本能、习惯”到“交易成本”[J].江海学刊,2006,6:53.

[2]刘学强.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力[J].特区经济,2001,5:47.

[3]李重芬,徐元康.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中国经济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1,7:43.

[4]王寅.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进展[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8,6:13.

[5]张红凤,高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缺陷[J].国外理论动态,2004,4:33.

篇8

以农业科教片为代表的影视媒介就是运用电视电影精彩的画面艺术表现手段,以宣传、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要表现内容,以解决现实农业生产中需要的技术问题为目的,指向性和意识形态明确的,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这种推广方式产生的作用特点是内容形象逼真、显示深刻、音像效应、容易理解、推广范围广、成本低。网络化推广媒介就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推广传播的形式。农业技术的推广也正在朝着网络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利用网络推广农业技术的主要表现为农业数据库、农业网站和专家系统。网络媒介可以数字化、全球化的传播推广农业技术信息,并且易储存、复制、检索、传播大量的、多样的信息,能够快速的运用多种媒体,交互式的兼容多种传播方式,可以个性化的、多元化的、自由的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速度,拓展农业技术推广的角度,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2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的特点

通过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可以做到传播信息快,推广迅速且互动性强,可以有效的进行信息反馈。利用大众媒介平台可以在更广的受众范围内推广农业技术,并且内容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由于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大部分农村居民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这些设备接受到所传播的技术推广信息,农业技术可以声画并茂,图文兼备的快速传递出去,通俗易懂,让人们一看就能明白,从而提高了推广工作的效率。在利用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的同时还会改变农业受众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促使农业受众逐渐形成信科学、靠科学、用科学的价值观念。在其取得的良好推广效果和现实作用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农业受众对政府的信任以及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促进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生活积极性,提高其幸福指数。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农业受众通过大众媒介接受农业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影视艺术的审美享受,从而娱乐生活。

3通过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的注意事项

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要注意其目的性和时效性。目的性就是指在选择推广媒介时要考虑技术推广的目的性,推广的内容决定推广的形式和载体。推广技术信息的内容长短,表达方式,理解的难易程度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要利用适合的媒介形式以保障达到推广的目的。对于农业技术信息而言,其有很强的时效性,对于推广者而言,要综合考虑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时差的因素,以保证选择适合当地有效的媒介形式推广农业技术要在有效的时限内发挥最大的效果。还要注意有的放矢性和因地制宜。在利用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时,要充分考虑推广对象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教育文化程度,以及基础设施普及率,这些都决定了推广效果。我国的农村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也存在巨大差异,各地的地理人文因素也有很大的不同,南米北麦,差异较大。因此在推广农业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做到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还要注意其科教性。推广的农业技术要具有科技含量和现实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农业产量的提高,具有推广价值;农业技术推广信息要具有科学和谨慎的逻辑性和准确性,推广内容要完整连贯;农业技术推广不要忽视其教育性和应用性,这是推广受众接受先进农业技术的前提。

4通过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的现状

在现阶段的网络传播媒体环境下,大众媒介成为了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农业推广体系名存实亡,网散、钱断、人散,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真实现状写照。虽然现阶段在大力建设农业信息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政府开始注重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但是现在农业技术推广主要还是依靠拍摄农业科教宣传片和开发农业技术信息系统等进行推广;在大力建设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推广新的农业科技应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背景下,大众媒介下的农业技术推广陷入了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的局面。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推广体系和主体机构,对于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政府依然没有足够程度的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一种资本进入市场流通,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管理,十分混乱,导致了大量虚假信息的出现,这也是农业技术利用大众传播媒体推广所带来的负面效益,使得信息市场真假难辨。

5总结

篇9

[关键词]乌托邦 轮换房屋 房屋供应体制

一、《乌托邦》

无独有偶,《乌托邦》中的理想国,在结构上与中国现行的社会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即奉行“民主与共存”。在乌托邦里,几十个人组成一个小区,几个小区组成一个大区,几个大区组成一个小邦,几个小邦组成一个乌托邦。小区、大区、小邦、乌托邦的首领都是选举产生的;而各个层面上的首领权力足够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具备推行《乌托邦》之中先进治理思想的政治前提条件。

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人们:物资决定意识,与此同时,意识也可以反作用于物质。研究者发现:在乌托邦中,“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是起决定作用的方法论。

二、主体模型

在简述了一些关于意识形态的细节之后,研究者希望借用《乌托邦》中描述的一个模型,同时加入研究者的调研结果,来合成一个综合比较模型,进而推进研究。调研采用抽样调研的方法,希望从中找到比较典型的样本,分别走访了上海市、山西大同市、浙江湖州埭溪镇、浙江湖州安吉县,并试图以这些不同城市规模上的比较典型的城镇为切入口,寻找适合所有城镇规模的发展之路。

模型是这样的:

大背景:经济危机、中国人口老龄化、当前中国各级城市房屋空置率高。

政府出资购买上面提到的四种不同区域的房产,并将其分为生活和办公两部分。生活部分按不相同的住房,生活资料一致且统一供给,个人财富建立个人账户的形式进行,办公部分按网络信息化办公、农场信息化、工厂信息化、基建专人化的形式进行,而第三产业就是各种形式得以实现的基础,这和《乌托邦》中相同住房、生活资料统一供给以及办公场所固定,农业、工业、国防等定期大换岗相类似,且更有可行性。

研究者通过抽样调查发现:受经济危机影响,在中国,各级地方上都存在新建房屋空置问题,也就是商品房购买力不足,且一些权威的信息统计机构都有相应的数据支持研究者这一观点。也就是当前经济危机下房地产商所面临的主要困境:没有销量。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将近十年,如何让老年人安度晚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基于三个大背景,研究者粗略地将人类的社会行为划分为两大类:生活和办公,这也是乌托邦中对社会行为的划分方式。在此基础上来建立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型:假定人只从事两大类社会行为,且建筑物都与这两种行为有关。

再来谈政府购买的可行性问题,有关常识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房价是包括房价和地价两部分的,地价是政府的一个收入的主要来源,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单位面积的地价要高于房价的。加之,房地产商又急于处理积压在手头上的商品房,根据供求关系,政府可以在一个比较低的价格上购入大量商品房。所以说,政府有能力以不高的价格购入一定量的空置房屋,以备后用。

三、70年房屋使用权到期后的状况

70年的房屋使用权一到,可以有许多种解决方案,一般分为两个大类:一则政府无偿将到期房屋收回,然后通过修缮,再经房地产市场交易,这种方式过于强硬,且对房屋进行了重复收费,容易造成怨声载道的局面;二则可以尝试采用研究者推崇的“轮换房屋”方式,即城市内轮换、城市间轮换、城市与农村轮换、农村间轮换,这样既合理的回收了到期的商品房,又让人们始终保持一种生活的新鲜感。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现在从事的基本劳动将被机械化的设备所完成,人类所从事的大多是创新和探索这类脑力劳动。“轮换房屋”将丝毫不影响人们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一切都可以通过电脑编程和网络来完成。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现行的“廉租房”政策就多少孕育着这种“轮换房屋”思想的萌芽。

四、采用“轮换房屋”的原理

70年后的中国,城乡居住条件之间的差距按现在的发展势头来讲将趋于零。到时候,农村里既有城市的便利,又有城市里没有的安宁、空气清新以及合适的生活节奏。

应当搞清的一点是:“轮换住房”可以发生的背景是政府在房屋使用期满之后的房屋处置。似乎有些强制性的因素在里面,但总胜过第一种方案。

人们使用的生活设备基本相同,统一的电视、统一的电脑、统一的洗衣机……人们只要交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终身使用,享受产品更新换代。另一方面,个人建立个人账户,用以储蓄和投资,储蓄以应对突发性事件。

主体模型也在试图解决中国老龄化的问题,如何实施“老有所养”之良性的社会养老机制,主要的原理是:依靠优质的第三产业,实现城市老年人首先轮换到农村中,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在“天然氧吧”中出离都市的喧嚣。

半个世纪后,中国将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将实现农业、工业信息化,也就是大多数农民和工人只需平时在家里上网工作,定期检查机械即可完成工作。

五、经济危机下政府购房的初衷

政府在房地产商纷纷投城之际,大量以低价购入一批商品房,用以房屋使用期到期后的缓冲房之用;也可以除居住用房外,将其改造为其他用途的房产,如医院、消防队、派出所、银行等社会公共设施用房。然而政府购房更重要的目的是须在几个特大城市的战略布局已形成的基础上,调整全国各地的战略布局,形成一种回撤和“遍地开花”的大格局,即在基础设施得到全国范围内的提高后,实现各省范围内,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集聚中心化。

即国家在回收房地产比较集中且有一定基础的省份,可以建立示范点,将居住环境划分为两大区,培养 “养身中心”、“生育中心”、“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在配套基建如交通、水电、网络、医疗等普遍健全的条件下,实现人员的合理流动,最终实现房屋的轮换。

由此可以了解到:政府购房的初衷是在建立一个以四个中心为主干的居住体系,在体系之上实现房屋的轮换。

关于配套基建的提升,研究者认为可仿照社会科学院在全国各地建分院的模式来进行。

六、结语

研究者提出了轮换房屋的方案来解决半个世纪后房屋使用期到期的问题,只能是一种尝试,最终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社会主义回归还需要更多的思想火花的碰撞。

参考文献:

篇10

一、注重调查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工作队组建后,于2004年2月10日正式进驻包点村。入村后,各驻点村工作队开展了一系列村情民意调研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畅通了与者百姓相互联系、沟通的渠道。一年间共走访农户1000余户,召开村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种、养殖大户座谈会15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2000人次,从而基本掌握了帮扶村的发展项目、人文环境等村情民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村村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

二、深入开展宣教活动,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

强化对农民的教育宣传。既是扶贫工作队的基本任务,也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前提。一年来,工作队坚持把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贯穿于扶贫工作全过程,一是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二是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同赌博、封建迷信、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丑恶现象和封建陋习彻底决裂,为发展经济营造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三是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农民努力掌握农业科技适用技术,苦练靠自身脱贫致的本领,做到了每人至少都会一至两项适用技术。xx煤矿连续四年为扶贫点村订阅《家民之友》、《科技信息》十余份。市供销社创办了“xx神农”网站,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并和全国20多个涉农网站建立相互链接关系,截止目前共信息3000条,其中为xx镇玉米、土豆、葵花、油菜、小米、小杂粮肉牛等农副产品信息20多条。四是开展丰富多采的文艺活动,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一年来,工作队共承办各种培训班、讲座20起,放映科教片、电影40余场,开展舞台文艺活动5场,力争使全镇的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全镇干部群众政策理论素质和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水平之目的。

三、带着感情真扶贫,千方百计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一年来,各包点村扶贫工作队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多方筹集资金,千方百计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变“输血”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

(一)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养殖业,在去年到今年陆续投资40万元兴建了xx养殖股份公司、x村养猪场两个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养殖公司,为促进全镇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xx电厂三年来陆续投资30万元,扶持xx庄村兴建了“xx肉牛养殖股份公司”,2004年又投资x万元用于牛棚的改扩建,目前已发展到肉牛存栏300头,今年被确定为全市七大种牛繁育基地之一。xx集团投资10万元,扶持xx村兴建的“xx种牛养殖股份公司”,目前已发展到种牛存栏300头.

(二)今年是xx村通硬化路的修路年,在村通硬化路工程建设中,工作队召开了两次专题会议,积极组织动员各扶贫单位,落实到位资金30.5万元,帮助建设村通硬化路13公里,从根本上解决了全镇各村交通落后的状况,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xx村扶贫组组长、市xxxxx副局长为确保xx村通公路的质量,亲自联系工程队,并带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指导。xx集团出资修路款10万元,集团党委副书记xxx亲自带领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到村测量规划通村公路,为村制定了“硬化、绿化、美化”水泥路的建设方案并在铺路的关键时期,不顾自己患有胃病的情况,在包点村一住就是好几天帮助联系筑路材料和运输工具。

(三)在中小学危房改造方面,工作队帮扶资金7万元,新建、扩建、完善小学各1所。保险公司投资3万元帮扶新建xx小学,工行投资1万元完善xx庄小学。版权所有

(四)在人畜饮水解困方面,工作队帮扶资金5万元,帮助xx修水塔一座,投资2万元,帮助xxx打深井1眼,投资2万元,帮助xx铺设送水管道1200m,解决了1000口人、300头大牲畜人畜吃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