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

篇1

孙佼佼(1989-),女,汉族,陕西省咸阳市人,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社会文化研究;谢彦君(1960-),男,汉族,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教授,院长,研究方向:旅游基础理论、旅游效应研究、旅游研究方法论和旅游企业市场营销。

【摘要】旅游是一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综合性活动。世界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变迁要求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进行研究。旅游人类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二十世纪中后期得到发展。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追随大众旅游者的脚步,采用田野工作的手段对中国游客在西方和西方游客在中国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方式进行了观察,并对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寻。

【关键词】中西方游客;旅游者行为;东道主;文化背景

在大众旅游席卷全球的今天,旅游所带来的影响早已超越了经济的范畴。近几十年,对旅游所反映的文化和民族差异以及旅游给东道主国带来的影响等问题的思考推动着旅游人类学的发展。在西方,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围绕旅游业给东道主国带来的社会文化变迁而进行的,如Valene L.Smith对非西方社会新生旅游业的研究[1],Erik Cohen对泰国旅游的研究[2]等。国内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对旅游人类学理论的引进和研究上,如夏赞才对旅游人类学新成果的总结[3];彭兆荣对“临时共同体”的研究[4]等。至于利用田野工作的手段将中西方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的对比,实际上还比较有限。而旅游人类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就应该是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进行的比较研究。厦门大学赵红梅根据Clifford Geertz的理论总结道:“人类学的民族志应该追求一种‘具有厚度的记述’,即‘深描’。所谓‘深描’,就在于要揭示行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来解释行动的意义”[5]。在此,本文以中西方游客不同的行为方式为观察对象,对中西方游客行为和背后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探讨的对象,均属于大众旅游层面的问题。

一、中西方旅游者不同的行为方式

如今,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将自己的脚印留在了全球各个角落。仿佛出现了一个悖论:世界越是走向全球化,人们对独特文化的追求反而愈加迫切。于是,从文化的意义上看,在旅游世界里所呈现的新趋势,几乎是东西方旅游者的反向互动或对流,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文化和习俗有明显偏好。

然而,通过对中国游客在西方和欧美游客在中国的不同表现的观察却发现,负载不同文化的旅游者在不同地区的旅游过程中的行为方式有着很大区别;在不同的东道主国,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也具有明显不同的取向。

(一)中国游客在西方表现出的行为

来自经济上较落后的中国的游客在前往发达的欧美国家进行旅游时,热衷于在旅游地域购买商品。观察就会发现,很少看到中国游客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看一场威尔第的《阿伊达》;或在巴黎左岸安静地欣赏街头画家画出一幅完整的风景;也没有人能在科隆大教堂里静坐一个上午,欣赏不同时段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所带来的震撼;甚至没人留意教堂门口那位天使装扮的街头艺人。当他们行走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时,目光不会停留在宽敞的林荫道和郁郁葱葱的树木上,而是聚焦在街边豪华的购物品商店里。不习惯安静的排队方式,穿梭于商店门口的排队长龙、不顾及公共环境而进行大声喧闹和叫嚷,用家乡话互相大声问候、交流着当天的购物成果、“购物后拎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等行为举止都有出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课题组在《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评价及主客关系分析》[6]一文中也得出结论:目的地国最能吸引中国游客的地方就是购物。

Erik Cohen按照旅游者个体对他者文化、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的兴趣和理解以及他者文化对旅游者产生的不同意义将旅游者体验分为五种主要模式:娱乐模式、转移模式、体验模式、实验模式和存在模式[7]。根据这个分类,大多数中国旅游者在西方的旅游体验仅仅是属于娱乐模式的。在此模式下,旅游者在旅游体验中对目的地的本真性没有要求,所追求的仅仅是放松和消遣,并且心甘情愿被东道主国设计的、商业化的文化和社会展示所欺骗。对于部分中国旅游者来说,甚至连娱乐模式的体验程度都没有达到,因为他们对体现本真性的文化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兴趣。

(二)西方旅游者在中国表现出的行为

相比在西方的中国游客来说,在中国大地上的西方旅游者已呈现出另外一种行为方式。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常可以看到西方“背包客”。此类旅游者大多身材高大,独自一人或三两结伴,背着大号旅行包,穿着舒适的运动鞋和宽松的运动裤,风尘仆仆地穿行于大街小巷。“背包客”的典型理念是:不需要奢侈的手提包来提高身价,因为旅游被看做探索世界和休闲的方式,在旅游中更重视环保和节约理念,注重体验过程而非游览结果。此类旅游者经常表现的旅游行为有:手持地图,走走问问,举着相机拍拍看看。他们戴着在景点购买的草编帽,吃着当地特色美食,充分享受着这片土地所能带给他们的一切文化和生活气息。

按照Cohen的分类,这类在中国旅游的西方旅游者大多表现出了转移模式的行为特征,虽然依旧停留在大众旅游层面上,但是在前往异域旅游的过程中,这些来自西方的旅游者还是亲自地、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地体验了异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甚至已经表现出“体验模式”的特点,他们开始了对真实性的追寻,在旅游审美和交往过程中试图去体验他者的真实生活。

二、造成中西方游客行为方式差别的原因分析

(一)旅游者来源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经济水平长期以来落后于西方,近几年突飞猛进,部分居民的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前往欧美的中国旅游者往往来自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或属于中产阶级以上的阶层。从旅游动机上来看,他们大多不关心当地的风俗文化、传统艺术,而是醉心于购买奢侈品。在他们心里,这不但是自己花费高价来此地的目的,更是对自己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身份地位的证明。于是,购买奢侈品成了部分旅游者寻求身份标签化的手段。另外,作为来自关系社会的中国公民,这些旅游者面对的情况通常是家中还有十几双眼睛等待着他们从旅游地带回的高级礼品,对此,部分旅游者呈现出“虚荣效应”,表现为对此类回国礼品赠与,不但不会感到厌烦,反而充分享受这种从发达地区带回昂贵购物品的过程所带来的骄傲。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倾向和人们的“抱团心理”,使人们将自己封闭在同游的小团体中;再加上中国文化相对保守的特点,使得中国游客难以打开心扉去拥抱和体验西方的另类文化。Boorstin 提出的大众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Environmental Bubble(环境气泡)” [8]的概念,在中国游客这里非常典型地体现出来。虽然处在西方文化的大环境中,他们却在导游的旗帜下聚集在一起,躲在由同伴和自己建立起来的“环境气泡”里,与所处的旅游地环境相脱节。

相反,对于来自欧美的旅游者来说,对本国物质生活的满足促使他们做出前往神秘异域旅游的决定。发达的经济带给他们在世界中更多精神探索的可能性,使得这些西方人能够以更悠闲的姿态穿梭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对异域文化的猎奇心理也带领他们将足迹印满世界的每片土地。西方旅游者更重视原生态景观,对异域文化更加向往。中国目前的旅游原生态景观建设现状落后,将游客的需求理解为“吃惯了大餐的有钱人想吃一口乡下粗糙的窝窝头”。在这种错误的理念下,中国多数乡村景观、少数民族景观、自然景观的建设,都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尤其是对于文化内涵的开发流于肤浅及表层,如部分少数民族景区,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简单打造为“篝火晚会”、“拉郎配”等旅游项目,并在景区陈列一些展览和文字介绍,不能长期满足游客的真正需求,也没有对被开发区域的深层文化传承形成良性循环。

(二)旅游东道主地区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它所拥有的除了金钱的一切,都是它的资源;它所拥有的一切资源,都可以用来换取金钱。当地人把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作为资源向来自发达地区的旅游者出卖,以获得经济利益——这正是他们唯一缺少的,想要用资源交换的。为了经济利益,东道主居民和政府协力构建了一个用来迎接旅游者的“舞台”[9]。这样的舞台所展示的虽然并非完全真实的东道主文化和生活,但是所表演的舞台剧至少也是以真实为蓝本的,这种经过美化所展示出的成果有时反而更容易被大众旅游者喜欢和接受。

对于经济发达的西方世界来说,它所拥有的一切文化、生活习俗、个人爱好等等都是珍贵而有意义的,这些意义已经超过了金钱的力量。当地人对于突然涌入其日常生活圈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噪音和混乱的外地人,表现出的态度常常是冷漠甚至略带敌意的(一些商家能够表现出仅限于利益层面上的欢迎,但居民却可能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意向)。旅游人类学实证研究也表明,如果当地居民能从旅游活动中获益,就会对其持积极态度;而当旅游活动给当地居民的娱乐、隐私、生活方式等造成制约时,就会引起反感情绪[10]。对于一些欧洲地区,在旅游经济并不能均衡地协调当地的产业结构的情况下,当地居民在经济方面对旅游者依赖不强,金钱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尤其这些外地人带来的金钱与他们自己所拥有的相比,并不显得有多少。在他们心里,自己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安静的生活环境是最珍贵的财富,他们不想出卖,不愿被打扰。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法国时尚品牌Zadig&Voltaire曾宣布,将于2014年在巴黎开张的新酒店不接待来自中国的游客。其品牌创始人称,他们对客人是有选择的,比如,这家酒店将不接待中国游客。在巴黎人眼中,他们需要一些私人空间和一个安静的环境。

(三)旅游东道国居民态度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经调查,中国居民对西方游客呈现出更加积极的正面态度。戴凡和保继刚教授在《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11]一文中,对大理78位居民进行调查,其中54人表示由于外国游客庞大的数量和无处不在的英语促使他们迫切的学习英语,对于当地年轻人来说,英语更是成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西方游客在中国大街上,更容易得到普通居民的协助,由于西方游客的稀缺性以及西方主流文化传播的影响,居民在热情的协助中可以满足部分的好奇心,带来一定程度的愉悦感。当外国游客向当地人问路时,大多数中国居民能够积极热情,尽最大努力为西方游客提供帮助和解答。同时,西方游客的受教育模式以及自信心,使大多数西方游客可以自行手持地图行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大方又自然,相反,当中国游客前往欧美的旅游行为尚不成熟,往往是在导游的带领下成群结队地涌向各个景点,拍照、购物、结束。也许回到家他们还不能说出每个旅游景点拗口的外国名字,只能拿出各种名牌礼品,证明自己确实去过这个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并且有能力在当地进行高档的消费。在各个景点前面,常常可以见到中国游客排队等候合影的景象,这些游客没有心思去全面欣赏那些享誉世界的建筑。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个东西“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们“叫什么”。然而,当高调的中国游客一旦脱离了集体的队伍,不小心孤身流落在外国的城市中央,往往会变得手足无措。

三、结论

对于前往西方旅游的中国游客来说,部分游客还存在“自卑又骄傲”的心态,在与西方人冷静的态度对比之下,促成了他们稍显扭曲的旅游行为方式。他们在充满底气的使用着自己的财富的时候,对于西方游客来说,旅游已经脱离了单纯追求虚荣感的阶段。在国内购物时,有钱就受尊重的情形比较普遍,但这种模式在国外没有明显再现。这令中国游客们开始困惑,由于旅游动机较简单,旅游地的文化对他们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旅游过程除了购物就几乎毫无意义了。于是部分游客大肆购物带回国内,似乎将有钱带来的骄傲感推迟到回国后再享受也来得及。

西方人以充满追寻的精神前往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旅游,当地旅游从业者把西方游客视为“摇钱树”,并按照他们的期望构建了他们追求的“舞台”。暂时看起来双方都得到了效用最大化,却不知一方在牺牲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来赚钱,另一方所品尝到的却是经过加工改良的精致窝窝头。

另一个方面,企图通过前往发达国家旅游而为自己的身份镀金的人群,早已忽略了旅游的本质,在虚荣心驱使下所做出的行为,一方面使他们自己在旅游地遭到冷眼和排斥,形成心理落差;另一方面造成了旅游地居民的反感和不满,最终使得双方矛盾激化,让本应愉快的旅游经历变得浮躁和痛苦。而这样的问题只有随着游客来源地经济发展带来游客心态的变化才能得到改善,任何短期的对策都可能是隔靴搔痒的。

全球化带来的是更多的理解和融合,还是更多的误会和矛盾?如果地理和经济上的融合速度超过了心理和文化融合的速度,人们在还未实现能够互相理解之前就被全球化的力量强行推到一起,那么尖锐的矛盾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参考文献:

[1][美]Valene L. Smith,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东道主与游客[M].云南大学出版,2007.

[2][以色列]Erik Cohen,巫宁,马聪玲,陈立平主译,旅游社会学纵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夏赞才,旅游人类学近1/4世纪研究的新成果[J].旅游学刊,2005(3):94-96.

[4]彭兆荣,旅游人类学: “临时共同体”的民族志关照”[J].旅游学刊,2012(10):5-6.

[5]赵红梅,旅游人类学理论概谈[J].广西民族研究,2008(1):34.

[6]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课题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评价及主客关系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5.

[7][以色列]Erik Cohen,巫宁,马聪玲,陈立平主译,旅游社会学总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85.

[8][以色列]Erik Cohen,巫宁,马聪玲,陈立平主译,旅游社会学总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49.

[9][美]Dean MacCannell,张晓萍等译,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M].2008:101-104.

篇2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雕塑;差异

在美术教学中,常常有学生发出疑问,西方艺术的造型能力是否比东方艺术的造型能力更强,比如雕塑绘画西方更写实、逼真,所以,西方艺术更高一筹。针对这个问题本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现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雕塑方面的差异

本人在选择古罗马雕塑和汉雕塑这两个作为切入点,是因为他们当时属于那个历史阶段最强盛的两个国家,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两端,如果将二者作为比较,并力图发现内在的文化含义,可以知道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汉代时期中西方雕塑内容不同

古罗马是人物,但被雕塑者是统治者和贵族。如《奥古斯都像》《卡拉卡拉像》,在这些雕刻中酷似的写实手法成为雕塑的追求目标。中国往往是平凡的人和世俗的人,以及塑造人物之间活动的场景,如,山东出土的《杂技陶俑盘》,生动地展示出众多杂技演出的场面,记录了那个时代贵族生活的奢华片段。

2.中西方雕塑的材料不同

材料的不同影响技法的运用,古罗马是青铜和大理石材料,如《马克奥利略骑马像》是青铜雕塑,青铜具有延伸性,可以更加细致地表现神情。汉代则用花岗石、陶土材料,如《击鼓说唱俑》《马踏匈奴》,花岗石比较易碎,难以雕琢细腻的变化。《马踏匈奴》则用写意手法,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雕塑的外轮廓简约有力,形象生动朴实。

3.在造型上,所表现的风格也有所不同

写实,追求细节,在人物塑造上又超越了古希腊,更接近自然主义,注重性格特征的刻画,不像希腊雕塑采用理想主义脸型,在风格上追求高贵雄伟和写实个性化的精神面貌。前者如《奥古斯都像》表现出帝王一种崇高的气质和雄健刚毅的性格。后者以《卡拉卡拉像》为代表,在这尊雕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张性格鲜明的脸:方的脸庞,嘴角内收,头部低斜,紧锁的双眉,多疑而凶残的眼睛流露出凝滞的眼神。雕像五官轮廓清晰,眼睛的刻画令人叹为观止,那是一双充满着复杂感情的眼睛:凶恶、暴躁、多疑。残暴和屠杀为他消灭了许多敌人,同时也造就了他那对一切都充满了怀疑和恐惧的内心世界,一头卷曲的头发和满脸的胡须则进一步强化了他那凶残的性格。这一雕像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艺术技巧上,达到了罗马雕塑的最高成就。而汉代则是带有浪漫主义的写意,追求形象生动,轮廓简约生动,技法朴实,风格上古朴、不讲究细节刻画、形体比较夸张。如《杂技陶俑盘》《马踏匈奴》。

4.在创作角度上比较

古罗马喜欢炫耀他们的丰功伟绩,喜欢崇拜权威,所以,雕塑是具体的人物。汉代则更多反映社会现实内容,生活百态。但它们之间也有共同点:古罗马没有了中世纪宗教的因素和古希腊神的因素,汉代没有了商周时期的神秘感,也没有被宗教因素所浸润,所以,都很务实、世俗性。

二、绘画方面的差异

1.中西方美学理念不同

中国古代绘画中艺术家们主张“意”在作品中起主导作用,齐白石先生说过好的作品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也是他把握形的观念。中国也有句古话:“得意忘像。”就是艺术家主观地强调客观物象的特征,提取内在的精神,而不拘泥于外在的种种细节,这种写意的精神一直伴随在中国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西方认为,主观与客观的认识是绝对的,主观就是主观,客观就是客观,因此,中国古代画家对事物的认识没有绝对的概念,由此产生写意绘画。

西方画家是以“绝对”意识产生的艺术效果,具象就是绝对的写实,抽象就是绝对的变形和非写实,而中国的“意象”是在抽象和具象之间产生“似与不似”的艺术形式,产生中国整体的思维形式,这也是中西文化和美学的实质性差异。

2.在空间概念上意识不同

西方传统艺术一直是以科学为基础的,依靠透视学来追求写实的效果。西方对空间的认识,就是实实在在的空间认识,即科学的空间,尽管在表面上接近自然,但在情感上终究徘徊在自然和内心之间,被自然所限制。在中国美术传统理论上,对空间只是在画面上区分出远景、中景、近景,而不注重画面的近大远小的空间透视。这不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观,而是中国画家追求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空间,也就是中国画寻求“神游”的意境,中国画所要求的画面意境是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为了表达这种感觉,中国画以散点透视代替焦点透视,这种审美观造成中西方绘画方法和风格不同的差异。

古今中外的艺术产生都有各自的文化土壤,影响中西方绘画雕塑的根本原因是文化差异、哲学理念和美学思想,通过中外美术的比较来了解中西方艺术的差异,从而理解中西方文化艺术不存在高低优劣,只是差别而已。

参考文献:

[1]马建平.试析中西绘画的差异[J].美术大观,2006(08).

[2]孙海燕.浅谈中西方绘画的差异[J].大众文艺,2010(24).

[3]赵静,李海侠.汉代与古罗马纪念性雕塑之比较[J].科教导刊,2011(32).

篇3

摘 要:因中西方文化差异,表达与认同礼貌方式不一致,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礼貌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阐述了礼貌原则对跨文化交际的指导意义,加强对文化认同的认识,跨越文化交际障碍,以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关键词:礼貌原则;对比;跨文化交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36-02

一 、中西方礼貌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享有不同的文化系统和礼貌用语系统,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家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由于文化障碍所导致的信息误解,使得交际中经常出现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不同。

(一)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长期以来提倡“礼”的精神思想。“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上,这是中国特定文化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但对来自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家的人来说,难免会引起误会。比如:在面对别人的恭维与赞扬时,中国人往往会说:“哪里哪里, 做得还很不够”, 或表现得不露声色,主张内敛、谦和。而西方人重个性发展, 强调个人奋斗, 乐于接受恭维与赞扬, 证明自己的努力有成果, 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同时他们会对中国人的反应感到不解,甚至认为中国人不诚实。这正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不同在语言上的映射。

(二)中西方持有不同的自我观。西方人持有独立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他们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面子。认为尊重个人自由权利和独立是礼貌,反之则是不礼貌。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他人和自我关系相对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内核依照自我和他人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

为了表达对他人的关心,中国人在见面时会询问对方的一些自然情况,这在我们看来是拉近彼此距离,是一种亲切和热情的表现,体现了中国文化群体取向,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机制,更是一种礼貌行为。然而西方人则崇尚个人价值,尊重个人自由、权利和独立,讲究隐私权。比如,一般初次给留学生辅导汉语课程在彼此做情况介绍时,有些留学生会表现出一种隐私受到侵犯一样的状态。这正是因为西方人更重视个性发展,对汉语文化的集体意识不解,在交际中往往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为礼貌,而中国人重视个体与团体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面子为礼貌。

(三)不同文化有不同礼貌原则,每一种礼貌反映它所代表的文化和一个民族特征,礼貌原则规范着人们言行举止,融洽彼此间关系。交往行为的共性使得各民族言语交际规律中存在许多共有原则,但由于交往行为只是与交际文化密切相关,所以各民族非语言行为规律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如,在见面握手礼节中,中西方之间就存在文化差异:中国人握手时往往以身体微微前倾为礼,西方人很少有这一动作,认为这一动作显得过于卑贱。中西方握手礼节形式的差异反映出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念不同。

因此礼貌体现文化特征。汉文化现代礼貌被认为源于古代汉语中的“礼”,礼的观念在当时对维护社会和谐安定起到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孔子思想核心,成为中华民族潜意识。现代礼貌虽不是维护社会等级行为法则,但作为不分差别供人们效仿行为规范,它与古代‘礼’有着密切联系。“礼貌”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礼’的一种衍生与扩展。而西方人重视用语言来体现个体、用语言来体现上帝所赋予他这个个体的存在。

二、中西方礼貌文化认同

(一)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原则,是执行礼貌原则的前提。只有寻求文化认同,才能更好地利用礼貌原则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服务。中西方礼貌差异在于双方植根文化沃土不同,汉文化提倡谦虚受千百年来儒家思想所影响。中国人把礼貌一贯看成是道德修养问题,培养道德人格,强调严于律己,宽厚待人。认为善于自我修养才能礼貌待人。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自信和实事求是态度。因为中西方在直率概念和语言间接程度上有一定差异,英语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语言通常会直接、直率、肯定。汉语言文化是高语境文化,往往使用间接隐含语言来沟通,对此西方人迷惑不解。这些不同背景下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增加了中西方人际交往的困难。

(二)在礼貌原则指导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努力渴求自己能够被别人接受。我们在承认礼貌普遍性同时还认识其相对性,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家和民族,礼貌判断标准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逐步形成,正是这些因素,使不同文化背景人们对礼貌原则运用和侧重有所不同。

(三)跨文化交际中有许多潜在障碍。从语用学角度看,遵循礼貌原则是有效推进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然而礼貌原则受到许多因素制约,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特点,如何有效运用礼貌原则达到成功的言语交际和沟通,取决于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了解和理解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些差异制造的交流障碍,进而剔除本民族文化的糟粕,吸收外来的精华,促进文化重组。

(四)依据礼貌具有的文化特性,进行文化对比,这样有助于促进对不同文化的正确了解与和平友好交往,排除民族优越感、模式化,排除文化偏见干扰。实事求是地揭示隐含在交际行为中文化误解的那些因素,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取得文化认同,使不同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减少摩擦,以求得交际双方相互理解,,创造进行相互交往的共同基础,不断融合,共同发展,以达到自然和谐的交际效果。

综上所述对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差异作了初步分析,探讨了中西方礼貌文化特性差异与两种文化价值观差异的问题。为推进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努力达成不同文化的认同,以便跨越文化交流的障碍,增进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赵永新.汉语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篇4

关键词:茶叶名称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理念诠释;内涵表现

就当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状况,以及当前文化交流的具体发展状况看,文化体系之间的融合与应用,已经成为整个文化机制发展的重要状况。就文化交流融入的实际情况看,茶叶产品作为重要的文化元素,其中所具有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是当前社会大众具体认知该文化资源的重要基础。

1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性分析

就中西方文化元素的发展状况与呈现状况看,其更为关键的是容纳了全面、多样化的语言习惯和认知思维,尤其是随着社会大众对整个中西方文化的机制内涵认知不断成熟,如今中西方文化应用最佳效果实现的基础,在于从文化差异性和包容性出发,通过全面剖析文化差异的价值内涵和应用机制,从而实现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入与传承的最佳效果。客观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两种文化内涵上的显著差异,而这一客观性存在的根源在于中西方之间文化根源不同,当然这一不同,客观而言是多维度的,无论是社会环境和氛围,同时也与社会大众生活习惯有着明显差别。事实上,中西方文化是在长期发展历史背景下所分别形成的,各种文化元素内涵之间都有着自身差别,而形成根源的差别,决定了必须从客观视角来具体认知整个文化元素的差异。当然,就中西方文化差异来认知时,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切入元素,其必然能够为我们精准认知文化差异提供全面了解。在中西方文化元素差异中,茶文化的差异无疑是直接而客观的因素,如果能够从茶文化这一视角来具体认知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与差别,其不仅是从客观视角来感受中西文化的不同,同时也是目前多元文化传承发展背景下,所形成的具体认知。结合文化内涵的差异不同,从而帮助我们对当前整个文化理念的应用特殊性和价值观念形成深刻认知。尤其是就当前文化元素应用的具体需求看,在进行文化交流传播时,如果想要实现最佳效果,就必须通过构建完善而系统化的文化机制,通过具体理念的融入和诠释,结合巧妙合适的翻译方法应用,从而实现文化根源的全面融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让文化内涵得到彻底传播。

2茶叶名称翻译活动的开展状况

茶叶名称翻译活动,在专业划分上,就属于茶叶名称翻译活动的具体范畴,艺术与翻译活动相通,无论是整个茶叶产品的内涵认知中需要的文化要素,还是茶叶名称的具体状况,实际上都是整个文化机制的阐现,特别是对于整个茶叶名称翻译活动开展实施来说,其使用的是一种全新的形式,这种茶叶名称,在语言杠杆的应用过程中,进行了艺术化的修饰,从而成为了一种与原语言内涵相同,但是形式和表达方式完全不同的语言机制。当然,就茶叶名称而言,其实际上是一种具有自身特殊性的名称。在茶叶名称翻译活动开展过程中,精准的翻译机制,完善的翻译内容是该活动的核心内容,而在茶叶名称翻译时,要从产品的文化内涵视角出发,通过融入具体的市场化元素,进而实现整个茶文化元素的有效传递。当然,文化上的具体差异,不仅是理念内涵和认知思维上的差异,同时在使用的语言上,也有着直观差异。而从整个翻译活动的实施状况看,如果能够展现文化上的具体差别,从而将为我们更好感知不同文化元素,提供本质性差异和直观认知。当然,如果认真分析我国茶叶名称的内容和来源,不难看出,其实际上在形成过程中,融入了各种元素内容,尤其是历史渊源或者具体的文化内涵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社会大众认知基础上所形成的名称,可以说,这些名称已经形成了共性认识。因此,在进行茶叶名称的具体翻译时,如果我们能够对整个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状况进行深化理解和认知,不难看出文化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实际上是目前各种文化交流机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诠释。而想要对不同文化机制形成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就必须在立足文化应用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融入文化差异和不同,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通过整体性融入,从而实现不同文化元素之间的深度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精准翻译,准确感知其中所包含的元素内容,就至关重要。

3从茶叶名称翻译实况来具体分析

中西方存在的具体文化差异客观而言,当前整个茶文化元素实现了生活化和品质化的提升,尤其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茶文化元素内涵展现了深厚的价值和生命力,其通过具体融合,从而让世人对该文化机制的价值理念形成了全面理解和深刻感知。结合我国整个茶文化元素的发展与融入状况看,如今整个茶文化体系已经形成了内涵化与层次化和多元化,尤其是在茶文化理念成熟发展过程中,其逐渐与世界各国文化机制相匹配,从而造就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涵。就传统的茶叶名称翻译实况来说,既定的翻译素材和具体的方法引导是当前进行整个茶叶名称英语翻译活动实施的主动力量,那么,从这点入手,就要考虑在整个翻译活动实施过程中,从对素材的合理选择入手,就要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就是翻译内容的理解和准确认知环节,针对语言受众的基础能力和学习能力,规划好翻译活动的具体内涵和语言认知基础。可以说,在茶文化历史领域,茶叶产品不仅是一种具体的要素内容,同时也是具有发展历史的文化传承素材。而在茶叶名称翻译活动实施过程中,其不仅是文化理念的诠释与表达,同时也是语言应用思维的具体理解和表达,因此,而对于茶叶名称翻译活动来说,茶叶名称作为一种客观性词语,无论是其阐述的文化意思,还是其中所融入的社会大众语言习惯,都有着茶叶名称这一专业属性元素。文化差异的不同,具体根源在于其民族习惯与文化习惯上的不同,尤其是在长期的文化历史背景下,造就了极具个性和特色内涵的文化价值。因此,想要认知具体文化上的差异和不同,就必须从时代背景和文化根源认知出发,通过细化文化形成的内涵所在,从而实现对文化元素的合理、全面应用。

4从茶叶名称翻译机制看中西文化融合发展应用思路

从茶叶名称的最佳翻译活动看,在开展翻译活动时,其想要实现最佳效果,不仅要充分注重使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从翻译内涵和翻译技巧出发,尤其是从翻译前后,其文化差异性出发,通过融入具体的文化思维,尤其是结合翻译前后,语言环境的具体变化,从而实现整个茶叶名称实现最佳翻译。当然,对于茶叶名称翻译机制构建状况看,其中实际上是中西融合发展的诠释与表达。对于茶叶名称来说,其不仅是与茶相关的元素内容,同时也是容纳了丰富茶文化内涵的价值内涵,结合当前中西茶文化交流不断成熟这一具体背景,在认知中西方茶文化的客观不同时,就不能脱离合适的文化元素,比如具体的茶叶名称,其中所具有的成熟内涵和文化思维,不仅让我们感受其中所具有的积极理念,同时也能品读具体的文化思维。事实上,在当前茶叶产品市场经营建设不断成熟背景下,我们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文化思维甚至文化要素来进行产品的沟通与交流。就整个茶叶名称翻译活动的实施状况看,良好的翻译机制和思路,能够对茶叶名称的本质内涵进行最全面传递,同时在实施具体的翻译活动时,也实现了文化差异的最全面表达。在进行茶叶名称翻译活动时,要注重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尤其是要注重翻译内涵的诠释和表达,通过融入文化理念的价值内涵,从而让社会大众更好的理解具体文化产品元素所具有的茶元素内容。

5结语

在文化融合背景下,不同文化元素之间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而相对于文化的多样性看,中西方文化的融入机制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客观而言,良好的文化融合趋势,不仅是世界文化机制发展的重要趋势,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整个文化体系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张国扬.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代边塞诗的意象再现研究——以岑参和王昌龄的诗为例[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4,(01):151-153.

[2]肖福寿.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3):101-103.

篇5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小学英语学习;对策

什么是文化?文化这个词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世界各国情况不一样,给它下的定义也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文化,人类在社会各个阶段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财富,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这就是广义的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各种生活方式以及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种风俗习惯等。美国的一位教授查斯顿在讲授狭义文化时提出了44个方面的内容,如家庭、教育、职业、身势语等。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1.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具体来讲,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观念文化和交际文化方面。比如中国与他人交流讲究含蓄,而外国人则比较直接豪爽。在中国很在意客随主便的习惯,而外国人很难理解这一点,他们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中国人总是回答“随便”,但是外国人很害怕这样的回答,他们觉得直说就好。其实这也是有根源的,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以农为主,生活节奏比较慢,从而形成了含蓄内敛的礼节,相反,英美等西方国家较早的进入了工业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因此就养成了直爽的交际习惯。

2.生活习惯的差异。除了文化的不同,最为明显的差异还表现在生活习惯中,尤其是风俗习惯差异性很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生活习惯上的矛盾。在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仍然有一些习惯用语难以改变,就像见面打招呼的时候,总是习惯说“你吃了吗?”,“你去哪里?”,这些口语习惯在西方人看来,会很反感,他们觉得问去哪里似乎侵犯了隐私。

3.价值观念的迥异。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时间就是金钱,注重保护人权等观念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在大部分的价值观念的取向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在相互交换礼物方面,中国人看重的是礼物的价值,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礼物的内涵,虽然礼物小但需要情谊真。这种价值观念也和中西方社会的经济体制有一定的关系,西方人的特点就是公私分明。

二、小学英语学习现状

由于英语的语言特点和汉语有很大的差别,小学英语的学习普遍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学习者在学习时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及对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掌握,对于语言的学习而言,语言环境的创设和文化知识的领悟对于学习者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并且提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次,学习者在学习时缺乏正确的语言意识以及良好的语言习惯。有部分学习者在学习时只是单纯的一字一句的进行互译,缺乏对汉语和英语语言的逻辑习惯的了解,长此以往导致语言表达不清,使人难以明白。再次,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差很大。除此之外,直接关系到学习者学习水平,小学英语学习的教学模式单一,很多学校的教师只是单纯的传授课本的知识,而忽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以及学习技巧的指导,对学习者小学英语的掌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小学英语学习的对策

1.放弃单一的英语学习方式,提高小学英语学习效率。正确的小学英语学习策略是提高小学英语学习水平的关键,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习者已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小学英语知识及学习方法,而不能积极的调整学习策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有的学习者把学习小学英语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对单词的简单重复机械的记忆,知道了单词的意思,但不了解这个单词背后的故事,不能全面的把握其准确的含义。因此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科学正确的学习策略成为小学英语学习的关键。

在构建小学英语学习策略时,学习者要正确分析中西方英语文化知识的差异性,丰富小学英语学习的内容,尤其是增加对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放弃单一的学习方式,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可以提高小学英语学习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英语文化知识,领悟英语文化知识的内涵,进而实现小学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

篇6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差异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运动的兴起和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国人开始瞩目西方教育的另一种景观。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等,对中西方文化、教育上的差异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严复首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指出:“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其次在“为学”方面,严复也意识到,“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的确,国人勤学苦读、博闻强记,可谓满腹经纶,但探索新知的勇气和精神却不足。而自由的原则是西方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准则,但在我国避讳很深,强调的是“顺从”。”将中西方教育内容方面各有倚重的情况看得非常真切。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对中西方教育差别的讨论更为深刻。著名美藉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指出,中国传统的教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这与中国的整个社会都强调“守规矩”有关。这种教学方法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大的一点好处是,比较有耐心,比较了解要学好一样东西,需要努力,有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学到手。传统 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到许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是,对做研究工作来说则有妨碍。由于过去的学习方法是由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做研究所需的方法则要自己去找。这里有个习惯问题,忽然一下于要自己去找路.就有点觉得茫然。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对比东西方教育的不同后总结:西方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训练动手(实践)能力为手段,增长创造能力为根本,发展个性为目的。东方的教育模式,则重视培养学生精深的知识、逻辑思维、理解能力、统一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以理解知识是基础,崇尚读书(理论)为手段,发展逻辑思维为根本。追求统一规范为目的。

中国的教育方法,强调上行下效,要求教师以身示范,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学生则亦步亦趋,机械摹仿。不能有丝毫的违背。西方的教育概念中的教育方法没有什么限制,这也是西方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相处比较随意的原因所在。教育教学方法差异产生的根源之一,就是东西方教育宗旨的不同取向。由于中国看重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便要求中国的教师努力成为道德和行为的“表率”。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在学生跟前显得一脸严肃.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教师一本正经,学生自然也不敢造次。这样,中国的课堂内外有了许多的规矩,连学生的坐姿、举手的姿势都要“标准”。难怪国外一教育考察团参观了国内一所幼儿园,看到孩子们两手背后、一动不动地端坐着,误以为自己走到了“军营”而不是学校。另一方面,中西方为教育设定的宗旨要在学生身上体现,中国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培养(外铄)过程,西方的教育观念则是把学生内在的潜质发挥出来即可。为达此目的,中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满堂灌.大搞“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考,学生背;这已成为为中国学校教育的一道主要风景线。与中国课堂气氛过于严肃相比,西方的课堂则显得融洽和宽松.外在的规范少了.教师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省去了形式上的繁文缛节,让学生的思维更专注于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凸现其创造性。

教育活动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两个基本的人的因素。由于中国的教育观念中对学生是一种不信任的态度,不相信学生具有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所谓“师高弟子强”、“教不严,师之惰”等,都反映了中国教育把整个教育活动的重心放在了教师方面。西方把教育定义为“引出”.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师只是一个“助产士”,教育的主体却在学生一边。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常披理解为他动性社会行为,西方的教育则被理解为自动行为。受此影响,中国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和怀疑。相反。西方国家的学生喜欢提问,教师也鼓励学生要敢于向权威质疑。热衷于辩论,使自己混乱的知识体系在辩论中剔除糟粕和谬误,从而获得迅速的进步。

篇7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文化导入教学效果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受到经济、政治、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从这个意义上,有的学者将文化上升到思维方式的层面,将其看成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东西,所以文化的差异,不仅是文化本体和文化形态或产品的不同,更是一种模式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1.哲学渊源层面上的差异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更注重和顺应自然节奏,遵循自然规律,同时也形成了守旧复古、循规蹈矩、求实中庸的思维方式,而不善于对自然的探索和科学的追求。西方哲学的源头在古希腊,强调天人相分,以求实求知为主旨,西方民族的个性自由、民主精神得到了充分发展,同样形成了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探索自然的品质。

2.思维模式层面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朦胧、写意、含蓄,强调在和谐中体悟达观。西方人的思维方法从最初就把着眼点放在大本大原问题上,注重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逻辑推理。中国人习惯从整体中看个体,善于把握整体,合二为一,注重平衡,异中求同;而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逻辑片面性,强调理性,习惯从个体中看整体,喜欢化整为零,一分为二,注重分析,同中求异。

3.价值观与交往行为方面的差异

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交往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的立场出发,强调个性。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独立性,因此中国人非常重视参与,以及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

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语言和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两者息息相关。语言不但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文化的产物。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在词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英汉语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如动植物词汇、颜色词汇、地名词汇、数字、习语等,通过对比分析英汉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展示中西方文化差异。

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通过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进而学习英语语法,减少Chinglish(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以英语思维模式学习英语,排除母语文化和母语思维的干扰,按西方人的观念和思维进行有效的交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广泛收集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如各类报刊、文摘、杂志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有助于在深层次上对异域文化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借助此幻灯片、娱乐电影等,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三、英语教学应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交际能力不但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社会规则的了解和熟识。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对比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但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在交际规则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英语的学生不但要了解而且要深入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交际规则、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不断引导学生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使他们逐步提高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在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把握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而达到准确理解和正确、灵活运用英语的目的。

1.分析和掌握文化差异的本质

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虽然语言因文化不同而不同,但我们只停留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面现象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学习文化差异的本质,才能达到准确的理解。如果英语教学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文化差异现象,而没有深入到差异的本质并对学生作出解释,学生就不可能做到对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只能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所以讲清“为什么”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将表面某些零碎的差异现象系统化,并引导和帮助学生分析这些看似零散的差异现象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分析差异现象找到其本质。如此循序渐进地学习,学生才能逐步学会适时、适宜地把握语言环境,熟练运用各种交际手段。

2.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现今,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认识到,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它至少包括三方面的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和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其实,跨文化交际学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比较,关注的核心就是文化差异,因此其研究成果就是帮助学生找出造成语言表面形成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在英语教学中指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搞好英语日常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有目的地在教学中渗透一些交际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辅的课外阅读,或组织观看英语原声电影,运用网络将相关的社会文化内涵渗透到学生心中,让学生尽可能地触摸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世界。同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在课堂上用纯英语教学,创造一些英语听说氛围,通过创造模拟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反复练习,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对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忽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交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唯有注重提高学生对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社会知识的了解,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运用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John C. Condon & Fathi S. Yousef.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Bobbs: Errll Educational Publishing, 1997.

[2]Scollon,R.& Scollon,S.W.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 [M].Blackwell,1995.

[3]Thomas,Elliott Berry.Values in American Culture:Statements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 [M].The Odyssey Press,Inc.,1966.

篇8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钢琴艺术;德彪西;文化审美;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19-01

中西方艺术文化在存在差异的同时,其实也具有相通之处,尤其是在音乐艺术方面,因为音乐艺术是相通的。从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中,能够发现中西方钢琴艺术从美学的原则、钢琴的旋律、弹奏的调式与调性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通共融之处。

一、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

中西音乐文化具有民族差异。西方音乐体现的是立体思维,而中国音乐体现的线性思维。西方人思维富于科学,中国人思维富于艺术,因此,在演奏钢琴作品时,需要重视中西方音乐文化元素的融合,重视中国音乐的线性艺术,与西方音乐的交织演奏,进而升华中西方音乐文化。中国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需要借鉴西方钢琴艺术中的优秀部分来弥补中国钢琴艺术的空白,促进中国钢琴艺术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基于德彪西的钢琴作品论中西方钢琴艺术的文化融合

1. 文化审美具有共通性

德彪西钢琴作品的创作是基于印象派风格,其作品与法国印象派画家和作者有著直接的联系。法国印象派的审美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之间,存在着相互呼应的因素。中国绘画重在写意,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及画家的主体性格。中国绘画与西方印象派艺术均不局限于写实,提倡随意性;就审美观而言,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观与德彪西美术指导思想存在着相通之处。德彪西钢琴作品中,在音乐的内容与标题等方面具有东方特色,被认为是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其作品的标题则是重要标志,如《塔》《金鱼》《月落荒寺》等。德彪西在与他的好友的通信中,曾描述过其对《塔》这个标题的喜爱。而对于信中的“当人们没有钱去做一次真正的旅行时,可以在精神上完成它”,人们将其理解成是对东方的想象与向往。

2. 调式结构存在相似性

德彪西作品中,《塔》主要是模仿加麦兰音乐作品的曲子。这首曲子是德彪西完全使用“五声音阶”创作的作品,其主题旋律中多使用五声音阶创作。在部分小节旋律中,德彪西使用二度和声,这与中国钢琴曲之间是存在共性的,如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晓风之舞》就使用了二度和声。除此之外,德彪西还运用了四度和声与五度和声。如在《塔》的最后小节中,德彪西使用五个音来控制和声效果,这五个音就是中国钢琴中的五声综合化和声。还有在《棕发少女》中,德彪西也使用了许多五声音阶。

3. 旋律与节奏

西方钢琴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在旋律和节奏方面也存在着相通之处。中国民族音乐受到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影响,使得民族音乐或温柔敦厚,或清微淡远。儒家思想在钢琴音乐中的运用,主要表现是五声音阶,其使用的是传统的古琴,受音色与内涵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钢琴音乐多为抒情典雅之风格。钢琴是乐器之王,其演奏风格通常是气势恢宏的,但在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中,则展现出了钢琴柔情与婉约的一面。在演奏中间声区时,其和弦的声音与钟铃类似,如同火花一般,能够使演奏者感受到钢琴不同的声响。同时,通过旋律的走向与节奏的变化,营造出梦幻的意境。在弹奏的过程中,虽然有着小的跳跃,但是跳跃的控制恰到好处,给人一种琢磨不透的感觉,与使用古琴拨弦的余音极为相似。德彪西钟爱自然,其一生不曾信奉宗教,也不相信英雄主义。德彪西的作品多与自然有关,主要关注自然抽象形态的色调与层次变化。

4. 节奏的自由性

在20世纪,一些作曲家使用了不同的方式方法来破除古典与浪漫主义对节奏的影响,并采取频繁变化音乐节拍和结构的方式来展现音乐风格,多为复合节奏。德彪西在其作品中,就经常使用复合拍子以及双拍子(其钢琴作品多是自由节奏),因此在弹奏其作品时,不可保持同一速度,要做到快慢变化自如。德彪西运用创新手法使钢琴作品的局部发生了改变,但仍保持了整体的统一性,显得形散而神不散。在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可以通过想象获得钢琴艺术的享受,就如同欣赏中国画一般。虽然中国画讲究墨分五色,通过控制水分的多少、运笔的速度等来营造千变万化的感觉,但也是形散神不散。

三、结束语

从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出发,通过对美学的原则、调式结构的相似性、旋律与节奏等方面的剖析不难看出,中西方钢琴艺术存在差异的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共性。与此同时,教师也深刻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能够促进钢琴艺术的发展。因此,这需要文化传承者、钢琴表演者和教授者能够有效借鉴西方钢琴文化的优势与特点来发展中国钢琴艺术,进而促进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绘画 建筑 雕塑 园林 异同

1、中西艺术的差异及根源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大多是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绘画多写意,音乐重感受,书法写胸臆,舞蹈讲合一;西方古典艺术是写实的--注重的是对自然的重现,反映的大多是自然的真实情况或运行理论。绘画多写实,音乐重和鸣,舞蹈表情绪。

中西建筑之差异分析。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中国传统建筑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侧重于空间的群体组合和序列转换,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一,柔中带刚,表现出强烈的是世俗理性精神和政治伦理观念;西方建筑多采用石质材料,气势恢宏,注重造型和空间的变化对比,刚中带柔,带有浓郁、神秘的宗教气息。

中西方绘画之差异分析。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西方绘画由于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理论影响,故西方绘画一般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而整中国画注重的是情感表现,注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创作方法上西方绘画重写实、以块面塑造形体、强调焦点透视;中国绘画重写意、以线造型、追求打破时空界限的散点透视。此外,中国画讲究将诗、书、画、印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上,从而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中西方雕塑、园林艺术的特点。西方雕塑的出现首先也是作为建筑艺术的装饰而出现的。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为死人服务的艺术,而西方大多的人像雕塑是为活人欣赏的艺术,显示了 二者在目的和功能上的不同。中国园林强调曲径通幽、含蓄曲折、虚实相生、天人合一。西方园林则已几何规划园林,讲究开阔、宽敞、通透。这与西方重理性思考,重数理几何的科学性等文化情结有关,而阿拉伯的伊斯兰园林则完全以《古兰经》中四条河流为造园的理念。

2、中西方艺术之共性

首先,中西艺术都重技巧。但西方对技巧的是重视归于完美观念的:一方面竭力设计完美的形式,已达到最高的理想;另一方面采取一种客观科学的立场引入透视法、解剖学进行极尽真实的描绘,以给人最真实的幻象。中国之重技巧,却以主体和天地的生命感通为统帅。西方艺术以技为道,技艺高超,被誉为“天才”;中国艺术以道化技,以技入自然为至上。其次,中西艺术都有“意在笔先”的追求。西方艺术的“意”,是一个形象的完整构思;中国艺术的“意”却是当下心神与天地神会。因此,西方艺术的创作是情景置于眼前,再借幻觉的技术把它描摹出来,创作过程是冷静的、精细审慎的、绵长的;中国艺术的创作是有形合于无形,创作过程是活跃的、大而化之的、即时的。象征性和寓意性是中西方雕塑共同拥有的艺术特色。同时,中西建筑的共同点就是两者都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3、中西方艺术发展之现状

当代中国艺术发展概况:中国当代艺术按不同时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后的17年(1949-1966);的十年(1966-1976);结束后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1979至今)。“17”年的艺术主要是表现出朴素的、蓬勃向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并具有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时期的美术带有狂热的红色政治色彩的伪现实主义和伪浪漫主义;而新时期的艺术展现出了开放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术的多元格局。

对于西方而言,即后现代艺术主义,大多说人认为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继续与发展,而更多人认为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抛弃审美走向文化观念,常常以锐利的锋芒直接介入各种社会问题的批判。后现代的各种艺术形态都充满了对古典主义艺术与现实主义艺术的颠覆,借艺术的衣钵来反艺术。这就是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基本情况。

艺术无国界。无论中国艺术还是西方艺术都是人类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及全人类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双方应在继承各自优秀传统艺术的同时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并进行大胆创新,从而创造出更加璀璨的人类艺术!

参考文献:

[1]肖鹰.中西艺术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 文化差异 中西方电影名 翻译

英文电影名翻译属于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的差异对中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从中英思维差异、审美差异、文化内涵联想,宗教文化等多个层面分析文化差异对中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影响。

1.英汉思维差异方面的影响

英汉思维方式及思维形象有很大的差异性,主要是因为地理生存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及人自身的生理状况有很大的差异。汉语语言倾向于人文文化,尤其强调综合和概括思维的方式;在语言文化方面常常表现为暗示、慎言等。英语语言文化则偏重科学文化,讲求细微、曲折和周到。这些思维差异表现在电影名翻译方面就是汉语言中较多地使用概括性词汇,例如《天下无贼》、《保持通话》等。而英语电影题目中往往追求精简和新颖,经常以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地名命名等,例如pearl harbor、speed等。

2.审美价值的差异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两地区的观众存在一定的审美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以无为本,认为一切美感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美学的概念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们在生活中就能提炼美感。西方国家是以有为本的,认为审美是要在生活之上,与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界限。翻译工作者首先要正确把握源语语言文化内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考虑目的语观众的审美需求,在目的语语言文化中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传递目的语的电影艺术受众,给他们带来美的感受。在文字排列方面,汉语在审美上讲求修饰和神韵,讲求文字搭配。Death before honor《铁血军魂》这些片名中使用了中国人熟悉的文化征象,军魂一词深蕴了中国浓郁的文化氛围及译者的文化情感,这样的影片名更能被中国观众接受。

3.文化内涵联想方面的影响

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同一事物在汉语中看来是美好的事物,而在英语中可能有相反的看法。译者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方面的影响。例如:《卧虎藏龙》,如果在英语中被翻译成grouching tiger或hidden Dragon,西方国家的观众就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完全不理解影片的真正内容。因为汉语中的“龙”和英语中“Dragon”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内涵和联想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不仅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且是权力、尊严的象征。然而在西方,龙并没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西方把龙视作一种邪恶可怕的怪兽,是血腥和暴力的化身,所以用“Hidden Dragon”译“藏龙”实在不妥。用“Roaring Lion”译就比较好,因为英文中的雄狮是力量、权力、威严的象征。

4.宗教文化方面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人大多有,宗教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他们的语言交际和思维方式,而中国却有很多人对宗教不甚了解。最典型的实例就是美国著名影片seven。该影片反映的是一种西方宗教文化,与宗教背景密切相关。对于中国人来讲“seven”不过是一个普通数字而已,很难联系到西方人们头脑中的宗教文化意象。在西方,“seven”从宗教意义上理解就是一种宿命的暗示。汉语影片译为《七宗罪》,充分考虑了宗教寓意,更容易让中国观众了解影片的内容,被中国观众接受。

5.考虑典故、习语对应的影响

电影片名的语言表达通常都是简短、精炼的。虽然只有几个词语,但是内容都是高度概括的。典故习语中大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信息,这就需要在翻译的同时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对等。例如: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顺应西方受众的文化需要,翻译成“The Butterfly Lovers”自然比直接音译要好。但是,别具一格的译名“New Romeo and Juliet”更能引起西方人思想上的共鸣,更能让观众对影片主题一目了然,进而激发观众观看的欲望。

6.结语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译者在忠实原片内容和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造。译者还必须充分了解源语与目的语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各个方面的差异性,特别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充分考虑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宗教文化及典故、习语等方面的文化对应,灵活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实现两种语言文化信息的完美转换。

参考文献:

[1]华先发.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