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篇1

关键词:海洋生态文明;海洋经济;海洋强国

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广阔的海洋国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和保护并不十分充分,海洋经济发展依旧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十报告着重强调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不但表明了海洋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同时也表明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因此,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当前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海洋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当前,学术界对于海洋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尚不统一。其中,基于对其价值导向的考量,有学者认为海洋生态文明是以人海和谐相处为主题,以科学开发为重点,以增强海洋意识为导向,以保护海洋环境为支撑,以科技和管理创新为驱动,全面改善人类海洋开发利用观念、方式的一种文明形态。基于对其内容体系的思考,有学者认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实现人、海和谐共生,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并认为其主要包括意识、行为、道德、制度、产业五个层面的内容。基于自然观的研究视角,也有学者认为海洋生态文明实际上指的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来维持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自然的客观规律为基础,所建立的一种保障人、海关系健康发展的文明形态。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海洋生态文明实际上涵盖了一套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它既非一味地强调海洋开发,也非单纯地强调海洋保护,它最终寻求的是一种“人与海”协同发展,“经济与环境”双重并重的最佳平衡状态。在这一状态下,它既有利于人类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无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长久稳定,并能使二者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因此,海洋生态文明实际上指的是人类在保障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状态下,对其资源、空间进行科学开发利用,从而推动海洋经济的循环发展,实现人海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形态,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则包括与海洋相关的意识、环境、产业和管理机制四个方面的内容。

二、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1、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落后

我国早在古代就已提出“顺应自然”的生态价值观,但在传统生态意识中却极少强调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虽然,近年来“维护海洋生态稳定”的呼声开始在国内有所增强,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较为落后的现状。首先,传统海洋意识中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落后观念仍根深蒂固,以“利本位”为主导的对海洋资源的疯狂开发和捕捞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其次,海洋环境保护的群体意识并未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上升到应有的水平,“置身事外”的心理依旧使内陆居民对于内陆污染源通过河流污染海洋的现象熟视无睹。最后,公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长久以来对于海洋生态的漠视和无知,使得大多数公民既缺乏与海洋生态破坏者作斗争的勇气,又缺乏参与建设的热情。

2、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我国海洋环境质量尤其是近海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据《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我国,不仅海水富营养化,海洋生物物种锐减,海洋生态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同时部分近岸海岛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纵观发达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史,发展初期也往往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而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客观规律和基本国情的主导下,这一现象则显得更为严重。对其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内陆地区产生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以及生活垃圾,临港工业、海滨旅游业等沿海产业集群产生的废水、废物,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以及化工物品运输所造成的泄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海洋污染的三大主要源头。

3、海洋资源开发不合理

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这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然而,随着对各项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方面,资源过度开发问题严重,在我国长达1.84万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当中,已有超过一半的海岸线已成为人工岸,已严重威胁到了海岸生态链的稳定,同时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同样致使海洋物种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大力发展填海造陆等海上工程来扩展海洋发展空间的做法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特定海域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往往造成生态的恶性循环发展。此外,海洋产业结构单一,布局不均衡,也造成特色海域的优势难以发挥,致使海洋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4、海洋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海洋事业起步较晚,管理制度中也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尽管我国部分海洋法律已经对海洋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作出了规定,但是由于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往往致使我国的海洋法令难以维持系统性和连贯性。其次,管理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由于权责不清,不但降低了部门联合执法的行政效率,同时也使得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再次,缺乏相应的应急机制。惯性思维下的海洋管理,往往更习惯于对传统海洋事务的处理,而一旦发生诸如海上漏油等突发事件时,则往往表现乏力。最后,尚未形成有效的追责机制。由于相关处罚规定并不明确,管理部门在对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进行界定和处理时,往往缺少相应的追责机制作为保障。

三、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不但是自然生态观的现实实践,同时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属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范畴[8]。因此,在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探究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其长期性和艰巨性,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

1、强化宣传引导力度,全面提升生态意识水平

充分发挥“意识先行”的积极作用,面向全社会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宣传力度,争取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民海洋生态意识落后的现状。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形式积极宣传“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的中心思想,使公民从心理上充分意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我国市场经济的带动作用,通过公开竞标、广告招商等方式将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外包”给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打破传统地域限制造成的公民对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置身事外”的消极局面,使得内陆地区的居民能够在积极参与建设的同时共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2、引入科学有序的环保机制,综合治理海洋环境污染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改变传统发展模式中片面注重经济效益的惯性思维,不断强化海洋生态污染治理。建立河海污染防治一体化机制,在内陆重点流域加强环境监控,严格控制化工废弃物的排放总量,对于不符标准的排污企业应及时予以警告。改变传统“重陆轻海”的思维定式,对陆地工业废水、农业污水以及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处理,避免陆地污染源对海洋环境造成间接破坏。建设海上生态保护示范区,及时处理海洋突发性污染事件,对特定海域生态环境进行重点保护。始终坚持走“科技兴海”之路,积极进行科技创新,研发新式防污治污设备,不断健全生态环境监测、预报系统。

3、增强科学开发能力,统筹规划空间产业布局

改变传统海洋经济粗放式发展模式,依据“五个用海”的总体要求,对海洋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划分,不断提升综合开发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逐步淘汰原有的污染重,产业效益不高的海洋产业,加大对海洋生物医药、矿产开发、绿色能源利用等新兴产业的投入。合理规划沿海地区发展,避免开发项目对同一地区过度与重复的开发,充分利用我国海岸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沿海地区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效能海洋经济产业链条。科学统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针对不同海域的资源状况,采取集中与适度相结合的开发模式,科学开发海岸线资源、海岛旅游资源以及海洋渔业资源,避免无序开发和恶性开发。

4、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创新海洋管理机制

树立“依法治海”的法治意识,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划分部门权限,积极加强海洋管理创新。明确立法主体,加强立法交流,从多个层面入手制定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法律,确保其系统性和连贯性。创新部门管理机制,明确部门权限,加强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多部门、跨区域的海上联合执法。健全海上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强化工作人员专业训练,完善环境监管配套设施,提升对突发性海洋事件的处理能力。明确海洋生态破坏的追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恶性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根本上保障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

参考文献

[1]曹英志: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J].生态经济,2016(1).

[2]杜强:推进福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

[3]俞树彪:舟山群岛新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2(1).

[4]陈建华: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4).

[5]马彩华、赵志远、游奎:略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公众参与[J].中国软科学,2010(S1).

[6]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EB/OL].

[7]罗新颖: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发展研究,2015(4).

篇2

一、充分认识实施“生态美市”战略的重要性

当前,海阳市正处在推进跨越发展、建设美丽海阳的关键时期,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历史经验和近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发展任务重、资源约束紧,越要重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充分认识实施“生态美市”战略的重要性,事关长远,意义重大。

1、实施“生态美市”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就是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海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不仅是十的要求,而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符合海阳实际,更是海阳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实施“生态美市”战略,是全面加快海阳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海阳市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围绕“生态城市、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显著,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这就表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资源、是财富,更是竞争力。要实现“经济发达、人民富、生态优良、和谐美好”的魅力新海阳,要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就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大力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充分发掘地方生态资源优势,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产业发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文化建设,让生态文明成为海阳发展最靓丽的品牌,全面推动海阳发展。

3、实施“生态美市”战略,是顺应海阳人民新期盼的有效举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动因和根本保证。海阳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注重保护和发挥生态环境优势,通过不断建设和发展环保项目,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海阳已经初步成为基础设施较为齐全、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生态环境比较优美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让海阳百姓得到了实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阳人民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只有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海阳市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建设文明宜居新城的基础

近年来,海阳市以生态文明为指导,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建设文明宜居新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表现为:

(一)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坚持外树形象、内强功能,以“三城联创”(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不断改善海阳的生态环境。深入实施大造林工程,新增造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建成了鉴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等10余处大型公园,全市新增主题雕塑及景观小品146处,绿化面积达15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7平方米,成功跻身国家园林城市之列。全面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把节能减排作为硬指标、硬任务,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2008年以来,已整治、关停转排污单位43家,改造污水管网14200米,全年减少废水排放311万吨,减少COD排放1240吨,东村河水质明显改善。全市万元GDP、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排放同比下降均在6%以上。把环保审批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实行“一票否决”,不断提高环保准入门槛。2007年以来,先后拒批项目20多个,有效遏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仅亚沙会期间就完成整治工程144项。同时,坚持惠民利民,实施了80项市政重点工程,供热、供气、供水、供电及排水、排污“四供两排”公用设施全面加强,供暖供气从无到有、覆盖更个城区,新铺设供水管网50公里、污水管网100公里,全市镇村全部实现电气化,城乡垃圾全面实行一体化处理。大面积实施城市夜间景观亮化,全方位推进城市道路硬化整治,优化了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了环境质量和城乡面貌,切实提高市民幸福指数了。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促使传统毛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抓住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发展机遇,依托核电站、亚沙会、丁字湾蓝色经济区“三大载体”优势,大力发展核电装备制造、生物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海阳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先后投资建成国家3A级景区招虎山森林公园、云顶自然风景旅游区。围绕“地雷战故乡”和海阳大秧歌(海阳大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海阳市赢得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名,成为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演出节目)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资源,发掘红色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借亚沙会筹备契机,加快发展沙滩体育休闲旅游。随着亚沙会的成功举办,以国家沙滩体育健身基地、河清岛体育场、鉴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和亚沙展览馆这些亚沙文化遗产为载体的观光休闲游,以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开创了海阳旅游的新格局。

(三)城市发展张力增强。以亚沙会为引领,坚持城乡统筹、新老城区并举,高起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借亚沙会举办,海阳市着眼长远,科学论证,高点定位,以亚沙会场馆及配套设施为依托,兼顾城市长远发展而规划建设了20平方公里,体育竞技、金融商贸、康体度假、文化艺术、高档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亚沙新城。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5万人,跨入中等城市行列。齐抓并举,统筹城乡发展。累计启动旧村拆迁改造38个,完成拆迁改造11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楼81万平方米;实施小城镇综合开发项目16个、面积40万平方米;打造烟台市三星级以上示范村162个。切实增强了城乡的居住功能、服务功能和产业功能。着眼长远,优化城市布局。在强化老城区主体作用的同时,依托海阳核电,设置了省级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规划设立了亚沙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将其打造成为蓝色经济区建设先行先试区、高端服务业引领区、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夯实支撑,增创发展优势。烟海高速、海阳港、青荣城际铁路等重大建设和青威高速、烟凤路、309国道等交通干线改造,海即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不仅进一步优化了海阳的城市交通环境,而且切实增强了城市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

(四)市民素质显著提高。从2008年开始,海阳市着手开展“携手办亚沙、文明伴我行”提高全民素质主题活动。持续开展了文明礼仪推进、普通话和日常英语培训、文明志愿者服务、全民健身推广、魅力海阳展示、文明环境创造“六大行动”。2011年又全面启动了山东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市举办以诚信、和谐、文明、健康为主题的文明系列活动50多项800余次,参与群众达40万人次。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

三、加快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建设文明宜居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虽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生态意识有待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加强。种种因素决定了建设文明宜居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找准切入口,步步为营,扎实推进。为加快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建设文明宜居城市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生态宜居理念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多渠道、多形式加大生态文明理念、绿色海阳、美丽海阳的宣传力度。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让建设生态宜居海阳的目标、路径深入人心,内化成人们行动自觉,从而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一些传统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变奢侈消费、劣质消费等习惯,奉献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加强生态文化创作与宣传,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生态消费观等生态文明观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切实建设美丽海阳。

(二)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为重点,积极打造 “绿色生态屏障”。海阳市拥有229.4公里海岸线、7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和9处港湾,海洋资源得天独厚。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被列为全省九大集中集约用海区之一,其建设用海规划已获国家批复,揭开了我市集中集约用海的序幕。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不断深入,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要围绕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建设和 “一片两带”战略的实施,继续加快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积极打造强大的“绿色生态屏障”。相继开展海洋资源与生态修复,加强保护千里岩岛海洋生态省级自然保护区、千里岩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阳万米海滩海洋资源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三个保护区。加强了丁字湾、羊角畔等重点海湾综合整治修复与用海规划管理工作。积极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计划,实施人工造礁和苗种放流。

(三)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要围绕发展生态经济,大力调整经济工业结构,实施城市转型战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绿色农产品开发为着力点,坚持打特色牌,走特色路,加大特色农业发展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特别是生态旅游业,统筹现有海洋休闲度假、山地生态养生、历史民俗体验和亚沙文化四大板块资源,梯次推进、加大投入,加快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四)加强文化产业建设,营造和提升城市文化氛围和品味。

每一个地方、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而一座城市文化气息的浓厚程度,往往决定和标志着该城市的品位与“软实力”。要围绕海洋、山林、文化、度假的城市建设标准,通过主题文化、主题活动、主题公园、主题酒店、主题乡镇、主题社区等城市文化主题,凸现海阳城市旅游文化特色。要依托亚沙城和全国首个国家级沙滩体育健身基地,加快建设亚沙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努力将亚沙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打造成省级乃至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突出沙滩休闲文化内涵,集中承办好“亚洲杯”沙滩足球赛和“世界杯”攀岩比赛两大国际赛事,再次借国际体育盛会打造城市美名。

总之,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加快建设文明宜居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海阳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篇3

(一)“实践主体性”观点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物资材料资源的来源都依赖于自然界的供给,但不同于其它动植物那样消极被动地生活在自然界中。马克思认为:“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实践领域说来,自然界产物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存活,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类一方面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得以存活,另一方面又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寻求自我发展突破。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活动使其所在的环境满足自身的欲望。人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不断认识自然规律,并在实践中遵循自然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人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其意识的能动性,而动物则不能。

(二)“和谐统一”观点

认为,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时候,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在自然界的身上,而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正确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自然关系融洽和谐。而自然不仅作为生产生活资料,其发挥着最大限度地提供人类全面发展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的作用。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人的本质。”这种受动性与能动性的变换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十分重视,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性关系。因此,人类的发展应该实现科学的价值转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这些经典精辟的生态思想为我们今天探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态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

其一,国际机遇。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在国与国之间的产业经济交融与对接进程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临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后发展”的优势,充分与国际发达国家及地方的产业进行接轨,利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机会,直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直接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实现经济技术可持续性地跨越式发展,为广西北部湾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奠定经济基础。其二,国内机遇。党的十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发展所选择的道路和目标,为我们“为什么建设、怎么建设、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广西审时度势,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口号,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对指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北部湾新跨越”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临着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中央采取政策加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广西北部湾抢抓这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机遇、投资机遇,为广西北部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跨越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保障。其三,域际机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我国在泛北部湾合作区的重要位置,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面临着区域合作的重大机遇。区域合作需要以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实现区域经济的飞跃,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关键问题。泛北部湾地区将目光聚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生态资源环境,这将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在重视区域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来谋划和推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其一,区域竞争的挑战。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泛北部湾合作趋势增强,广西北部湾地区成为了东盟各国抢夺的“香饽饽”。泛北部湾各国都将目光瞄准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区域竞争的升级,使北部湾资源环境成为抢夺的焦点,谁获取了资源,占据了环境,谁就能占领北部湾经济区的市场。一些地方为了适应发展的大环境也扩大了项目的引进和开发,在大规模的项目发展规划和建设中,大拆大建工程导致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在经济开发过程中,保护地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摆在广西北部湾的一个重大课题。其二,北部湾沿海大规模建设的挑战。截至2011年末,北部湾港拥有生产性泊位22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6个,港口吞吐能力1.37亿吨,是2005年的4倍,相当于5年再造了3个北部湾港,一脚迈入全国亿吨大港行列。目前,北部湾港拥有集装箱班轮航线30多条,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海运物流网络已伸向全球。201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53亿吨,同比增长28.58%。大批码头及重大化工项目已经或即将落户广西沿海。港口重化工业级码头的布局主要以占用岸线资源为代价,这些项目大量利用岸线和海域,势必给海洋生态资源带来巨大压力。其三,北部湾海洋环境恶化的挑战。《规划》布局中存在一些项目还缺乏科学合理发展依据,不仅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占用海岸线,在建设方面对海洋资源环境缺乏规划使用现象,对海洋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了负效应,出现了海洋环境被破坏趋势。尤其近年来,广西沿海海平面平均每年以较高速率上升,致使一些地方海岸线后退、土地流失严重。这些影响直接波及红树林区,由于人为活动影响和海平面上升,红树林群落趋于衰退,甚至有些天然红树林存在破碎化迹象。

三、生态理论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

生态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其中“自然的先在性”理论指导人们从意识上脱离“人类中心主义”,尊重和善待自然,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实践主体性”强调合理的行为实践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相冲突的问题,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和谐统一”思想启示人们强化制度保障以优化社会关系促进生态文明。生态理论的理论精髓对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自然的先在性”理论指导人们从意识上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认为,从本体论上来说,人起源于自然界,孕育于自然母亲的襁褓,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员,人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人对自然具有根本的依赖性。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人不能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被约束性。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人起源于自然,依赖自然所提供的物资资源,受到自然的约束,自然与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另一个方面,实践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自然的存在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能。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总结世界各民族从文明的辉煌鼎盛时期最后走向衰败的经验教训,究其原因就是在民族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对生态问题不重视,对自然界开发和利用没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以及整体生态系统的循环,对自然资源的过分索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区域生态系统崩溃。在自然力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区域扩大范围越来越广,最终导致所建设的文明遭到自然的报复而不能保存下来。典型的例子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玛雅文明和哈巴拉文明,它们就是这样没落了。在越来越频繁的世纪性洪水和干旱的肆虐以及沙尘暴的喧嚣中,是大自然正向人类报复曾经对它的肆意践踏。基于这样的认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必须从“人类中心主义”的信条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真正认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尊重和善待自然,在实践活动中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在进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在全社会各个层面和领域,以人为主体,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倡导保护生态资源环境的行动,着力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生态意识,使生态意识成为道德意识,指导人们积极参与生态实践活动,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二)“实践主体性”的思想强调人们在生态文明

建设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由此,马克思揭示了主体性原则,就是实践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原则。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主体人正确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性并不是天生的,它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进程中在社会关系中最终定义下来的。人的主体性“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这充分体现,对象性活动是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存在的基础。指出,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和受动性,然而人是自然最精致的作品,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将自己从自然界提升出来,又在能动的实践中改造自然。实践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在实践中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人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体,自然是人认识、改造的客体,由此产生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体关系。主体性原则是我们认识环境问题和改善环境状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我们行为实践的指导性原则。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主体的作用,用合理的行为方式进行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合理行为实践活动在实现生态文明中所发挥的作用。他们认为只有合理的行为实践,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相冲突的问题,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生态文明。因此,在进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重视行为实践环节,把发挥主体性原则的社会实践当作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通过将生态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在行动上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们必须改变自身在日常实践活动中的非生态行为,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助互利的价值观念,有意识地自觉调整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要使各种生态生产行为如“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成为人们的自觉生产行为,而且要使“不乱扔垃圾”“、合理消费”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自觉的生活行为。

(三)“和谐统一”的思想启示人们强化制度保障

篇4

关键词:防沙治沙;生态文明;科学发展

1当前我国防沙治沙面临的主要问题

1.1依据我国自然环境特征,防沙治沙形势严峻

①气候干旱,风沙过多。以我国新疆地区为例,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四面环山,与海洋相隔甚远,属于我国干旱区的主体。由于处于大陆腹地及群山环绕,使得新疆常见降水量不足,蒸发强烈。新疆水资源十分短缺,境内总计570余条河流,年径流总量为884×108m3,在全国地表总径流量占比仅达到3个百分点。新疆地区总计有10片沙漠,总面积可达到43×104km2,约为新疆地区总面积的1/4,在我国沙漠总面积中则达到了63.0%。境内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104km2,为全球第二大流动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4.88×104km2,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②人为因素,沙漠化严重。新疆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省区。新疆沙漠化形成受各式各样因素影响,诸如土地、生物资源不合理使用、放牧过度等。现阶段,新疆沙漠化形式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流动沙丘外侵,多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边方向;一方面是固定、半固定沙丘活化,多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南边方向;一方面是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所引发的沙漠化,多分布于塔里木河等河流下游。

1.2认识生态建设核心问题,明确我国防沙治沙症结

即便我国针对防沙治沙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现阶段我国众多地区沙漠化仿制依旧面临局部得到整治,整体逐步恶化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繁杂的系统,其牵涉到一系列自然因子的协同作用,生态一旦遭受破坏便极难恢复,生态建设并不可“一蹴而就”,同时也反映了当前防沙治沙工作仍然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公益生态用水无法确保。②生态建设效果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生态建设难以有序进行。

2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2.1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对世界物质进行利用、改造过程中,解决自身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妥善优化处理,促使生态环境运行达成有序健康发展。生态同样属于人类对传统文明、工业文明进行反思而得出的一个结果。伴随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飞快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付出了环境破坏这一沉重代价,作为一类新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将人、社会、自然视为一个整体,重要指出社会经济发展切忌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生态文明可算得上是工业文明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文明形态,资本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所超越,即存在人们对工业文明的不断改革、创新,由此可见,某种意义上而言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是相通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实现自然、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等均与生态文明存在很大的关联,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因此要想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等的协调统一发展,就要求人们明确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征即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其中重要位置。

2.3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实践得出,“先发展后整治”的发展模式是与自然发展规律相悖的,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建设中即走了这一道路,换来的是血的教训。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对西方国家发展经验的总结,我国依据实际国情制定了科学发展观,其中就提到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即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发展期间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从而为人类生存、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

3强化防沙治沙工作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对策

3.1强化宣传教育工作

强化对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促进生态文明转变为生态学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进行正面积极引导,树立与自然友好、和谐共处的良好风气,全面提升生态文明素养,真正意义上建立起一个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同时,对生态文明开展传播,对生态文化开展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目标予以明确确立,科学合理规划,再结合不同地区防沙治沙实际情况,采取有效针对的对策,因地制宜,促进不同领域、环节得以真正意义上的有序健康发展。

3.2加大对生态的修复力度

整治沙漠化、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加大对防护林的建设力度、开展风沙源整治、强调从关键环境问题着手、对防沙治沙工作开展全面系统规划、促进一系列工程项目有序开展等;积极对新的防沙治沙项目开展申报,提升国家、地方政府对风沙危害防治的重视程度,从而予以充分的人力、物力支持;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基于生态文明发展推动产业发展,切实提升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

3.3对防沙治沙工作实行责任制

结合国务院针对防沙治沙、沙漠化等生态问题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地方政府应当明确自身在防沙治沙工作开展上重要责任,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将防沙治沙工作贯彻到实处,对防沙治沙工作实行责任制,责任书应当逐级签订,在对地方政府开展考核过程中应当引入责任制考核这一标准,积极促进防沙治沙工作的有效落实。

3.4建设完善防沙治沙示范区

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正相关关系,因此要发挥起防沙治沙示范区的有效作用,依托产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防沙治沙项目中,以我国内蒙古、西北地区等示范区为例,当地政府应当明确认识到灌木在防沙治沙中所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促进其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富民兴林的双丰收。建设完善防沙治沙示范区,国家同样要予以足够的支持力度,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对示范区林业工程进行优先安排,对国内外成功经验及研究成果同样要第一步推广至示范区,强化对示范区管理、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示范区中现存的、新造的公益林,也应当第一步将它们划拨进生态补偿之中。循序渐进加大示范区生态建设力度,促进生态建设内容的逐步丰富、创新力度的逐步提升,实现示范区示范作用的全面发挥,进而使全面不同地区防沙治沙工作均得以被带动起来。

【参考文献】

[1]李生宇,穆桂金,雷加强,等.新疆防沙治沙存在主要的问题与对策:科学发展生态产业,破解防沙治沙困境[J].新疆环境保护,2013,35(S1):28-32.

[2]李炜.对生态文明建设与防沙治沙工作的思考[J].中国林业产业,2016(3):136-137.

篇5

关键词:碳汇渔业;海洋牧场;市场激励;战略机遇期

一、引 言

发展海洋低碳经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排放量高居不下的宏观背景下,唐启生(2010)院士提出,应当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水生生物产品,将碳移出水体,即所谓的“碳汇渔业”[1]。大力发展海洋渔业不仅为国民的蛋白质来源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低碳化养殖和碳汇处理,还可以实现生物固碳的生态环保价值,此举一举两得,对于我国海洋渔业乃至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 我国碳汇渔业商业化发展模式探究

碳汇功能是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众多海洋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当前我国的渔业捕捞、渔业养殖市场以个体经营为主,渔业活动过程中缺乏科学知识的引导,渔民过分注重捕捞数量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涉及海洋生态健康、低碳环保等理念的认识严重不足。与此同时,无法对实行碳汇渔业的渔民及不实行碳汇渔业的渔民进行有效区分,这就意味着无法有目标、有重点地对采用碳汇渔业进行生产的渔民加以激励。此外,现有的碳汇技术还不足以带来显著的渔业增产,因此,渔民缺乏改进生产工艺、采取低碳手段的生产动力,在路径依赖的作用下,大多数渔民选择沿用原有的养殖、捕捞方式,使得碳汇渔业的发展停留于理论层面,而不能再实践中广泛运用。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渔民是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人,只要通过碳汇渔业能够获利,无论这一利益的来源是渔业增产还是政府补贴,他们都会主动选择转变传统作业方式,积极配合推行低碳渔业,发展碳汇渔业。因此,如何科学调度市场只能,让渔民在碳汇渔业发展过程中有利可图,是推广碳汇渔业的关键。鉴于碳汇的受益者是包括政府、渔民、公众在内的所有人,碳汇渔业推广过程中成本的分摊成为决定该技术能否实施的关键。首先,渔民不会主动承担,恰如前文所述,碳汇对渔民的渔业生产在可预见的未来并不明显,因此,渔民自认为是所谓的“局外人”;公众也不会主动承担,因为在公众眼中,碳汇渔业的实行对自己的渔业消费行为并无明显影响,相反,公众会担心因实行碳汇渔业导致鱼类产品价格上涨并转嫁给自己,从而损害了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政府作为社会制度机制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别无选择,必须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碳汇行动关系到所有的利益群体,也必将使每个群体受益,而在渔民、公众对此不能全面认识的前提下,政府必然要站出来,做一个执行者,让所有因碳汇而获益的人(包括渔民、公众)均为碳汇渔业的实施买单,这也就意味着,在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的高碳社会,政府必须充当利益分配者的角色,因此,科学合理地分摊碳汇渔业实施过程中的成本,使从事碳汇渔业生产工作的渔民得到经济上的额外收益,是推行碳汇渔业有效实施和推广的根本途径。

当然,不可否认,在对是否采用碳汇渔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难以有效区分的现实情况下,部分渔民可能会存在拿着碳汇渔业的补助或相关收益却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做法,即投机行为的发生,从而导致碳汇渔业执行效率低下,而政府为此花费的成本没有得到应有的环保效益。为避免该问题的产生,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机制,对违反碳汇渔业生产要求的生产行为加以处罚。当然,倘若想从根本上杜绝投机行为的产生,必须加强碳汇渔业技术指导,使渔民的渔业生产量能在碳汇技术的指导下显著增加,这样渔民有了信心,自然会选择改进原有生产方式,运用碳汇渔业技术实现增产,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并随之产生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碳汇渔业的具体商业化发展模式如下图:

三、碳汇渔业商业化发展模式实践——以青岛市海洋牧场建设为例

作为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地区,青岛市在我国碳汇渔业的商业化发展模式探索过程中始终走在前列。近五年来,以崂山区王哥庄为代表的青岛渔业生产地区致力于“海洋牧场”建设。杨红生在名为《关于科学推进青岛海洋牧场建设案》的提案中曾明确指出,海洋牧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单一依靠人工鱼礁的投放,还应注重相关要素和设施的配套建设。在建设适宜人工鱼礁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海区的理化环境和海底状况,设立近岸海草床或者海底海藻场;选择适合不同海域的自然海洋生物物种进行增殖和底播;并保证生物繁殖、苗种繁育区和休闲娱乐区的合理划分,全面综合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2]。

在王哥庄海洋牧场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政府、渔民还是公众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海洋牧场建设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财税补贴、政策优惠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激发了渔民的生产热情。鉴于渔民对海洋牧场建设的相关技术措施了解有限,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龙盘海洋生态养殖公司等相关科技企业参与牧场建设,为广大渔民提供技术服务和科技支撑,并有效整合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所、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海洋科研顶尖机构,使渔民在海洋牧场的高效渔业生产活动中获益,鱼产品的产量增加,质量提升,广大渔业消费者的利益也得到了相应的维护,在享受低价高质的渔业产品的同时,还可以观赏奇特的海洋牧场景观,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多重收益。

四、我国碳汇渔业发展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的碳汇渔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相关概念不断完善,但在碳汇技术研发、碳汇市场培育等方面尚存在不足,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有限,不利于碳汇渔业的大面积推广。然而,从目前的发展前景来看,我国碳汇渔业的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发展碳汇渔业,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对于实现海洋生态文明意义重大。2012年11月召开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发展碳汇渔业,能够科学提高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其次,发展碳汇渔业,是保护海洋环境,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碳汇渔业要求不能损害水域环境,充分运用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渔业效率,增加产出效率。渔碳汇渔业的发展为提升渔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渔业经济科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必然会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第三,发展碳汇渔业,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渔业资源减少的趋势,发展碳汇渔业会这成为渔民增收的新契机。当然,增殖放养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渔民的捕捞行为是否理性,否则,一味的竭泽而渔,不仅不能发展好碳汇渔业,增殖放养不会产生持续性的良好效果。

由此可见,碳汇渔业的发展,既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更是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者单位:1.密歇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2,3.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东营;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城市;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东营是中国黄河的入海口,它的石油资源非常丰富,而且上千平方公里的盐碱滩使得在东营可以享受到如阳光、沙滩、蓝色海水的滨海生活。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东营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样有很多问题需待解决,如污染监测,城镇建设规划,产业园建设等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生态问题,所以对东营市生态建设的研究有这很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

文明是当地居民文化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间接反映,生态文明内容涵盖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与哲学的范畴,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和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内容,着重强调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与自然的关系保持健康与和谐,要想建设好生态文明,需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的产业机构,调整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有效控制污染排放,使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

社会注意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工程,它贯穿于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经济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的辩证与互动引领整个小康社会的建设布局,它也是价值的抽象性与具体统一性的一个过程,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乡、城镇的建设步伐越加迅速,民众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追求精神文化成为他们更加关心的话题,这个过程也加速了政府价值观的嬗变,引导民众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和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性成为政府价值观的一个缩影。在城市中定期举办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培训或知识竞赛等活动,让百姓参与其中,使其感受到自己的言行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形成城市精神建设的向心力;让百姓在植树节时亲自栽种树苗,培养百姓的绿化意识和责任感,在百姓的精神世界里,种植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之树。

二、生态城市建设

东营生态城市建设,应特别注意城镇环境建设,合理布局,使城镇环境优美,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相关部门要合理制定防污制度,健全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有效阻止城市污染向小城镇转移的势头,确保小城镇的健康发展,以及确保居民饮用水水质等。对于噪声污染控制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控制环境噪声,限制机动车在市区的鸣笛,合理疏导交通,使城市的噪声环境得到有效控制。除此之外,对于垃圾的处理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倡导居民使用绿色环保餐盒及塑料袋制品,对于废旧电池要回收集中处理等。对于环境管理、监测、信息统计等的专业人才要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人才,给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基础,同时要给予在职人员更多的关于环保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景观的生态建设也属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要以地形、植被等环境因素为建设导向,加大绿化建设,美化环境,对城市道路及河道两边的绿化建设进行规划,强化公园的建设,使公园内部环境充满人文关怀的色彩。

三、生态农业建设

东营处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也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这样的优越地理位置使东营成为著名的湿地之城和生态之城。要想把生态建设规划做出特色,做出层次,必须要有方向性和目标性,根据东营的地理特点应重视四个方面:

(一)针对东营市的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因势利导,将生态建设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二)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清洁能源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努力提高建设水平、质量和效益[3]。

(三)要采取统筹兼顾和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为主,开发的过程注意保护生态农业环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要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合理布局与科学规划并行,增强生态保护整体功能,以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生态优化带动全市农业生态建设的改善和提升。

四、生态工业园建设

东营市的发展一直都保持着建设与保护并行的城建理念,大力宣传生态保护理念,近些年,多次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等荣誉称号。在工业生产企业里,几乎所有燃煤电厂全部都配备了脱硫除尘设备,大型的石化企业建设了硫回收设施,有效地综合治理城市环境,河水的水质逐年都得到了改善,目前约有3处河流水质自动检测站,15个环境自动监控点,环境监控能力提升非常迅速。尽管东营在生态工业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要注意企业的发展势头要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一)海洋化工产业

采用先进技术逐步提升盐化产业,不断更新设备,使海洋化学资源在深加工方面有突破性的成就。另外,要培养建立有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使海洋化工产业发展的道路走精走细。

(二)石油产业

加强部分企业的整合重组,使其产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发展石油提炼技术,出台政策鼓励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形成良好的石油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三)橡胶产业

重整或重组橡胶轮胎企业,实行向国际进军的发展战略,建立有特色的产业集中区,提升东营橡胶轮胎的品牌价值。

(四)服装纺织产业

服装及纺织产业的发展方向应向高档面料、高档服装品牌、高档家纺,竟可能创造条件使服装纺织企业朝着良性互补的重组方向房展,创制品牌集中的服装纺织产业园。

在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吸取国内外其它地区产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瞄准重大产业项目,聚集相关产业,形成局部产业链,综合利用资源、建立园区的合理门槛,以清洁、环保为经营理念并有实力的环保企业为优先入园企业,宁缺毋滥,加强园区循环经济建设,健全生态企业网络,提升企业环保指标,监控企业的污水及废弃物的处理过程,定期组织对园区个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以及能源审计,使东营的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

结束语:随着东营生态建设理念的普及,企业的经营状态不仅受到政府监测部门的监控,还将受到全社会的监督,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经济产业园区的建设,必将带动东营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会给城市生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参考文献

[1] 刘利,城市规划设计中地域特色和谐生态建设[J].建材与装饰,2012(03)

[2] 王秉忱,快速城市化与保护水生态[J].中州建设,2012(01)

篇7

从上述保护区性质变化的阐述可以看出,它就是致力于生物多样性及其它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护,并通过法律和其它有效的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和海洋。它的主要任务在于保护,但要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保护与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密切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它作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的含义。生态文明建设靠它来落实具体的任务,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促进持续与和谐的建设,为人民造福[4,5]。

2保护区类型的划分

保护区只是一个泛称,常可根据不同的实际要求将之划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保护对象、级别、归属、管理要求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称谓,彼此是相互相成的,不存在任何实质上的矛盾。但管理类型是最重要的,199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公布了一个具有6个管理类型的方案,即:(1)严格的保护区保留自然环境面貌的地区;(2)国家公园;(3)自然遗迹;(4)栖息地物种管理区;(5)保护景观;(6)资源管理保护区。这是一个对保护区管理要求权非常有指导意义的管理类型分类系统,但仔细分析一下,其中有些名称似乎含义不大容易掌握(例如严格的保护区),有些类型不属管理类型(例如自然遗迹)[6,7]。为此,我们将之改为以下5大类型。(1)综合管理的保护区:全面开展有关保护、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五项工作,一般在保护较好、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各个自然地带类型中选择建立,主要应由主管部门认真负责管理,做出试验示范,不追求数量,重在质量,像云南西双版纳保护区、四川卧龙保护区就属于这一类型。(2)国家公园:主要在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保存面积较大、风景美好的地方建立,主要侧重在保护和生态旅游方面,其它任务可围绕着这两项任务的要求来开展,著名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都可属这一类型,可由主管部门委托有关公私组织依法负责管理。像四川九寨沟保护区、新疆天池保护区和哈纳斯保护区就属于这一类。(3)保护景观:主要指一些特殊的自然和文化遗迹与具有独特景观的区域,由于其稀有性、代表性、美学性和自然与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需要加强保护并开展生态旅游,发挥其潜在的作用,面积大小不等,需要加强适宜的公私组织依法管理,像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保护区、贵州安顺市黄果树瀑布景区、云南昆明石林风景区就属于这一类型。(4)栖息地物种管理区:是指通过人工管理来维护栖息地,以满足特殊的物种生存需求的区域,要根据实际要求来划定面积,委托有关公私组织依法管理,陕西汉中朱鹮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长江新螺段鱀豚保护区、安徽宣城市扬子鳄保护区、上海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都是这样的区域。(5)资源管理保护区: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对自然生态系统开展资源持续利用的区域大多数保护区都应属于这一类型,面积大小不等,可委托或承包给有关公私组织依法管理,是最典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8]。当前,我国保护区事业还处在百花齐放的情况下,各主管部门都抓住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建立各种各样的保护实体,以致保护区各个管理类型都独立自主地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制定自己的规章制度,彼此毫无关系,还矛盾百出。显然,这是保护区事业发展的早期特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特别是现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将会很快地促进它们联合,彼此都属于保护区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下经营,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3保护区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3.1明确所属保护区管理类型

任何保护区都必需明确自己所归属的管理类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适当的生态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其侧重点,逐步实施管理的要求。对任何保护区都一概而论,重点不突出,是很难发挥其应用作用的。当前,我国各种各样的保护实体都能在这个管理类型系统中找到自己的归属和地位,对号入座[9]。

3.2明确保护区的主管部门

任何保护区都必需要有自己名副其实的主管部门,一切由其规划和安排。含糊其词地有许多主管部门但又不认真管事的情况应予改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曾公布了一个保护区监控类型系统。它包括以下几类。(1)政府主管部门管理的保护区:由主管部门或其下属单位负责管理,严格说,综合管理保护区应由其管理。(2)政府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的保护区:大多数保护区都应实施这种管理体制,以发挥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作用,谁为第一主管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3)民营保护区:委托或承包给个人、集体、非政府组织、盈利或非盈利的法人依法管理的保护区,以发挥广大公众积极参加自然保护事业,我国极少这样的保护区,应予大力发展。以上三类保护区都应建立管理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协同工作,前者吸收有关部门领导、社区和利益攸关者代表共同组成,负责统一协调、制定总体规划、监督、资助和组织保护区团结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实施规划的各项要求;后者,要聘请一个适当的学术机构或大专院校为顾问单位,通过它来筹建顾问委员会,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组成,以帮助保护区出谋划策。(4)社区管理区:这是由社区承担管护残存小片生态系统类型的区域,不一定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主要依据村规民约指定专人负责,我国各地建立的众多保护小区就是这一类型。表面看来它的作用似乎不大,但是,全国各地把这些残存的生态系统管好,无论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保护区主管部门应视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发挥其应起的作用[10~12]。

3.3认真划定保护区内功能区域

保护区内应根据生态发展规划的总体布置,划定核心区、缓冲地区和试验区的范围。前两者主要要求搞好保护、科研监测、教育培训工作的安排,后者主要要求发掘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资源,进行试验示范,以利向外推广。随意在图上勾划的后果造成以后工作产生矛盾是不可取的。当前,特别强调要和周边社区合作共建过渡区,大力开展生态发展事业。它不属保护区的范围,但要在保护区统一规划的要求下大力从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次生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生态小城镇的建设、创建新兴的生物多样性产业和发展生态旅游就是其所关注的工作。这是争取社区群众的参加保护区建设最好的途径,保护区作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必需搞好这工作[13~15]。近来,有人建议保护区内不再划定试验区,把其工作列入过渡区去做,这未尝不可,目前不必严加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处理。

3.4建立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试验站

各个保护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建立定位研究试验站,特别是综合管理保护区,还应在生物多样性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多下功夫,顾问委员会可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其它类型的保护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安排项目,不开展研究,工作难有进展[16,17]。

3.5建立教育培训和生态旅游服务中心

保护区是一项长期的不断要求深入发展的事业,所以,教育培训是保护区工作的核心,缺乏这一环节,工作难以持续下去。首先,要弄清自己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特点的本底,制定中、长远发展规划,阐明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现况和设想、生态旅游景区景点的内定,利用现代化的光、声、电等手段,把有关资料、图片、标本、光盘等,通过建立展览馆、陈列室、影视厅、演习馆等,展示给广大公众,一方面是宣传自己的丰富资源和工作成就,另一方面也为社会提供教育培训的场所,也帮助导游、员工队伍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公众的生态发展意识。因此,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出版必要的刊物,发放宣传手册和培训资料就成为其日常的任务。作为生态旅游中心还需建立咨询室、招待所、休息室、出售自然保护资料和土特产品,帮助广大公众解决观光和生活等各种各样的问题[18]。

3.6创建有发展前景的生物多样性产业

大力发掘本地有发展前景的材用、城镇绿化树种和花卉苗木、药用植物、果蔬、野生菌类和其它经济植物、野生经济动物和养蜂等,通过试验,大力推广,以丰富栽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大力发展竹木业系列产品加工厂,生产有关生活、生产和工艺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会大大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是生态文明建设最迫切的需要[19]。

3.7创建生态旅游发展体系

首先利用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以及发展观光农业,建立农家乐庄园和民族文化村等确定生态旅游景区、景点;然后建立必要的展示、监测、公共事业、后勤服务、生产发展系统等方面的措施,以保证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最后,制定生态旅游指南,使各方面工作都能规范地进行[20,21]。

3.8重视生态小城镇的建设

生态小城镇的形成是农村经济发展必然的结果,它是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地减少农村人口的一种措施。城镇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基本原理与生物生态系统的情况是一致的。它的动态平衡要从调节能量流动、水分动态和物质循环等入手,来提高其生物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水平。这就要根据其本身的自然特点、资源现状和本地需求来确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切忌单纯无节制地建房、迁移人口来扩大。保护区可帮助它来实施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房屋建筑和绿化、美花建设等来达到预期目标[22]。

3.9加强生态发展教育,发动公众积极参与建设

作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的保护区最根本的目标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构建持续社会与和谐社会,从而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社会创新型的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必需发挥广大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有可能,这就要充分地认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彼此的密切关系,它们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将之对立起来,要从认识区域的承受能力和生态平衡的基本规律入手,依靠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来达到预期目标,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编写通俗易懂与具说服力的材料,供校内、外教育讲习、媒体宣传和培训之用[23]。5.10加强国内外的合作和交流保护区是一项国际性事业,不应闭关自守,要通过国内外合作和交流将之不断向前推进。建立跨界保护区和姊妹保护区是最好的捷径,顾问委员会在这方面将能发挥巨大的作用[24,25]。

4实施保护区规范化管理的关键途径

4.1完善保护区的管理体制

世界各国保护区管理体制不尽相同。表面看来,我国保护区仍处在各自为政的阶段,但仔细分析,可以概括为实施“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应该说,这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只是统一协调机构的能力较差,既无专门的经费支持,也缺乏专设的机构来操作,难以得到公认和信任。分散管理虽然各抓一种类型,但并不专心一致,由于缺乏统一协调,信息也较闭塞,也只能从自己的那点利益去考虑,因此只能是应付一般的运转,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的进展,而且对广大公众参与自然保护管理的信心认识也不充分,低估他们的力量,不发动和组织他们参与就显得孤军奋战,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26]。生态文明建设已列入最高领导机构的议事日程,由其推动各级政府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来专司此事,将是最理想的。贵州省贵阳市政府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实践经验,值得总结、提高和推广,这是今后一项重要的任务[27~29]。

4.2建立自然保护领域的立法体系

统一协调部门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制定立法体系。实践证明,没有法律的指导和监督,一切都难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是同一事物从理论阐述和实际要求不同的表达,自然保护领域都包含它们的内容,应首先制定自然保护法作为根本大法,在此基础上指导编制其它方面的法规才能顺利制定,以免彼此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意见。我国当前有关自然保护的法规大多是根据公益事业来看待的原则出发制定,这种看法实际上已经过时,不但不起积极推动作用,相反经常出现延滞和抑制作用。我国多次讨论制定保护区法问题都不成功就是由于对保护区的性质、目的、任务等的变化认识不足,始终无法取得统一意见,难以制定。有了自然保护法作为依据,其它方面的法制就容易解决了。当前,保护区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文化多样性保护法、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受威胁物种保护法、生物入侵防治法、生物安全法、自然环境污染防治法、生物资源管理条例、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条例和生态补偿若干规定等是非常急需的。这样,一切都有法可依,不只是一般的号召,事情就好办了,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30~32]。

5结语

篇8

 

0 引言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矛盾进一步突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陆源污染物大量入海,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超标严重,赤潮、浒苔绿潮的发生造成海洋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均给东海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进行海洋环境研究,落实法制建设,加大监测工作,严格控制和减少陆源污染物的排放,研制污染物的打捞装置,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保护和管理,已经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1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二是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会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海洋生态破坏:除海洋污染外,人类的生产活动,例如工程建设和渔业生产(围垦和滥捕等),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有些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缺乏科学论证,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

 

2 东海环境的主要问题

 

东海海域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东海大陆架平均水深72米,全海域平均水深达349米。根据国家海洋局的《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和《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显示,到2015年,陆源污染物依然是污染损害东海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的主要原因,同时近岸局部海域水体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超标,赤潮、浒苔绿潮的发生,也影响了东海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2.1 陆源污染严重,损害近岸海域生态系统

 

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健康的海洋,健康的地球”,为了构建健康的海洋环境格局,首先要认识到造成海洋污染的因素。陆源污染物入海依然是东海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近岸海域,约为90%的污染物来自陆地,2015年《东海海洋环境公报》的数据显示:东海沿岸实时监测的陆源入海排污口共139个,污水排放总量约51.8亿吨,而这些沿岸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严重。东海区海域80%~90%的污染物来自入海河流。2015年,东海区监测的 36条主要江河中,携带入海污染物量较大的有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瓯江[1]。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达到1158万吨,超量严重。

 

2.2 近岸局部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超标较为严重

 

《2014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显示,2014年内3次海水营养盐、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重金属等的监测表明,监测海域海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近岸局部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超标较为严重。与2009至2013年平均值比较,2014年夏季二类和劣四类海水面积分别减少5%和 11%,三类、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分别增加65%和26%。劣四类海水主要分布在灌河口、长江口、杭州湾、象山港、闽江口等海域。东海区20个主要海湾的监测表明,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等营养盐是各港湾主要超标因子,其中15个港湾海水无机氮或活性磷酸盐超《海水水质标准》第四类标准。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相对较高[2]。

 

2.3 赤潮、浒苔绿潮的发生

 

《公报》指出,2015年东海区海洋环境灾害与风险发生次数均有所下降。全年发现15起赤潮,2014年发现27起,与2009年至2014 年的平均值比较,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影响面积均明显下降。全年发现有毒有害赤潮5起。虽然赤潮发现的次数在逐年减少,但它仍然成为影响东海海域突出的环境问题。由于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养殖污水等排放入海,近岸海域污染日趋严重,海水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3]。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生物,藻类将大量繁殖,使生物量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发生“赤潮”。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死亡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洋渔业资源,造成渔业经济损失。近几年,浒苔绿潮发生频繁,江苏近岸部分海域浒苔覆盖面积约185平方公里。受大风和潮汐影响,该市沿岸海域出现浒苔堆积漂浮情况,造成海洋环境的破坏[4]。

 

3 当前污染治理的主要建议

 

3.1 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的期间,缺少相关的实施细则及法规的配合,东海海洋环境标准仍存在空白之处。由于东海具有区域性与综合性并存的特点,而现行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缺少一些可操作性条款,完善相关的实施细则、配套法规以及对环境标准制定出台,以解决东海的环境问题,是现在面临的紧迫问题。在中央政府统一协调组织下,建立东海各省市协调机制并成立专门的机构,明确其职责和权力,相对淡化国家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期待海域的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问题实现从原则规定到具体实施的转化,为环境执法提供更加充分的法律依据。同时,执法部门应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强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努力把法制工作落到实处。

 

3.2 严格治理陆源污染物的排放

 

建立实施陆源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应根据东海海域的环境总体目标、可以容纳不同主要污染物的容量情况、入海污染物总量的现状、削减能力等因素,合理分配和确定该区域污染源的允许排放总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并逐级实施排污计划。关停和淘汰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企业,促使企业自觉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废水及各种固体废物向海洋排放,彻底根治污染源[5]。继续推行海洋节能减排政策,完善涉海工程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促进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的改善,实现海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同时应加快沿海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各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增加污水排放达标率,提高处理后污水回用率,减少氮和磷等污染要素的入海量。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禁止沿海地区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海洋。

 

3.3 加大海洋监测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总体基本稳定,污染主要集中在近岸局部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多处于亚健康状态。监测获得海洋区域水体的的实时、动态、连续的水质数据,及时把握水质环境的变化规律。2015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海洋部门,共布设监测站位约11000个,比2014年的 8700余个监测站位有所增加。重点开展管辖海域海水质量、生物多样性状况趋势等监测,密切跟踪赤潮等海洋环境灾害发生发展态势,2015年,全国发现赤潮共35次,东海次数最多,为15次。在东海区要进一步推进实时在线监测工作,建立在线监测技术体系,创新和集成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优化现有监测技术,充分挖掘在线监测技术潜力,实现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以达到提高监测工作效能,切实保障监测数据信息质量的效果[6]。加大监测力度以达到降低污染的影响。

 

3.4 污染物的清理,浒苔打捞和无害化处置工作

 

开展浒苔卫星遥感监视监测和漂移规律研究等工作,密切关注海上浒苔动态,周密部署浒苔打捞处置。使用海监指挥船、浒苔打捞处置综合平台和艘渔船进行浒苔打捞工作。利用综合打捞平台,打捞的渔船,购置小型无人机等调查仪器,制作打捞网具工具,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已使得东海海域浒苔蔓延情况得到有效遏制[7]。

 

3.5 深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海洋开发总体水平仍然不高,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大量的江河的污染度早已超过了其对污染的承受能力。推进海洋生态红线划定和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工作,加大对陆源污染物监管监测,不断提升海洋环境业务化监测能力[8],强化应对海洋环境风险管理,对东海区海洋环境质量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4 结论

 

东海区的环境健康情况以及灾害的影响程度不仅影响着该海区周边区域城市的发展,同时直接关系到整个海洋的健康情况,控制陆源污染物的排放以及治理赤潮、浒苔绿潮更加紧迫,政府在加大法制力度的同时,不断加大海洋监测力度,研究污染物打捞处理机制,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人民的生活以及城市的建设,都要做到与海洋环境的可承受力相适应,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篇9

在访谈开始,梁本凡为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国东部沿海一个城市的人民非常富裕,但是由于过去不注意环境保护,引进和发展了很多污染型企业,尤其是一些重金属污染型企业,把当地的水源土壤江河都污染了。企业主失去了家园,他们的亲属也跟着失去了家园,不能在家乡生存下去,只能把工厂搬迁到外地,把家搬到别的城市,到外地就业谋生,成为无家可归的富裕流浪者。

企业不仅要挣钱、创造经济效益、为职工为社会谋福利,更重要的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走低碳发展之路。在本刊与中国青年报社共同发起“中国2010企业创新年会暨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之际,梁本凡就“低碳经济”等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经济》: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形势下,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必将带来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巨大变革。您如何看待这些变革?

梁本凡:气候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现有工业化的产物,是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产物。这种追求物质消费,追求GDP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定会带来巨大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生态环境危机。显然,这种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变革的方向就是要建立全球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以低碳消费为特色的绿色生活方式。

这种变革对我们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生产工艺和技术、城市运营和人类生活行为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其结果必然是人类走向一种新的文明,一种环境优化、资源节约、低碳生态为特点的新文明。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

《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您如何诠释低碳经济的意义?

梁本凡:低碳经济有五个方面指标。第一是以很小的温室气体排放生产出更多的国民财富。

第二个指标是低碳消费,即满足人基本消费所需要的碳排放比较少的一种经济模式。现在美国的人均碳排放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我们国家人均碳排放目前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一些非洲国家,尤其是孟加拉国这样不发达的国家,人均碳排放非常低。

因此,我们提出的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高度发展前提之下的低碳经济,而不是贫穷的低碳经济。贫穷的低碳排放不等于低碳经济,只有经济发展条件下的低碳排放才是低碳经济。

第三项指标指有一个清洁的能源生产与供应结构。也就是说在一个国家的碳能源消费中,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占的比重比较大。

第四个指标是碳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少占用绿地、经济生态系统,更多营造森林,让绿色植物吸收捕获大气中的碳,形成碳汇。

第五个指标指由高碳消费、高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模式向低碳消费、低温室气体排放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有技术革新、政策推动和人们生活理念、伦理价值观的变革。所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清洁生产、绿色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人们面向低碳发展的行为方式分不开。

《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些对于企业会有哪些启示?

梁本凡:一个企业首先要意识到适应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是必然要履行的职责。企业只有尽早地承担起减缓气候变化的责任,才能够避免自身竞争力的损失,避免自己的企业被淘汰。只有尽可能早地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企业的产品才会具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生存才会找到新生机。

《经济》:增加碳汇作为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关注。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梁本凡:地球最大的碳汇是海洋,其次是森林。我们国家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不大,但是对吸收二氧化碳、中和碳排放具有巨大的价值。在我国未来碳排放预算空间已经不多的情况下,需要加大造林力度,增加碳排放空间,从而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据了解,单靠改变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要降低碳排放10%都非常难,但通过森林建设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对此您有何见解?

梁本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实现碳减排,最大的特点是成本小,效益大。改变能源结构、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要牺牲一部分企业和地区的利益,需要有技术和资金投入,需要很大成本。

而植树造林的成本小、效益大。因为森林不仅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还能提供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木材、林产品,并能调节气候,改善人居环境,其综合效益无可比拟。应该提倡以建设森林碳汇的方式来中和碳排放,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

《经济》:您如何看待“中国2010企业创新年会暨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召开的意义?

梁本凡: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对推动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市场推广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希望通过这次“中国2010企业创新年会暨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我们国家的企业在低碳发展道路上能占领低碳经济制高点,形成低碳竞争力,在低碳经济时代,再创辉煌。

《经济》:低碳环保是一个长期计划,对于未来发展,您有何建议?

梁本凡:各级政府要在低碳发展方面有具体实施规划,制定具体的政策和行动。我们的社区和学校要充分宣传低碳消费对低碳经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少开车,适当调配饮食结构,购买带有绿色环保标签的产品,这对促进低碳环保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低碳环保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件小事、每个细节做起。

《经济》:在低碳环保方面,企业肩负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在这其中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梁本凡: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环保目标的实现,主要靠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来进行生产。

清洁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会带来清洁的环境。所以企业家在低碳环保建设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比普通公民更为重大。企业家要在低碳环保建设过程中对社会责任、社会效益和资本利润方面进行权衡,不可过分见利忘义而只顾资本回报,忽视了自己应承担的治理环境、实现经济转型的责任。

《经济》:目前强调低碳环保的这个大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存在怎样的机遇?

篇10

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对建设具有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重要性,自觉增强建设文化名城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既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它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亦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当今社会,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融合渗透,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与重要保证。要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和富民强市的新跨越,就迫切需要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更好地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尚文明的社会风气,巩固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基础。就日照市的具体情况而言,加快文化改革与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确不失为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我市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日照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13个百分点,与山东省平均值相比相对较低,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更大。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就必须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突破口,大力开发日照市丰富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为日照市率先创新、优质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加快文化改革与发展步伐,全面提升文化的引领力、竞争力与支撑力,形成文化发展的新优势

日照具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以莒文化、东夷文化、龙山文化、太阳文化等为代表的古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近几年来,在日照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日照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涌现了“日照黑陶”、“日照农民画”、“民俗旅游”、“江北第一茶”、“水运之都”等一大批极具特色并蜚声中外的文化产业。紧紧抓住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临港产业带、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机遇,加快与之适应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步伐,已成为促进文化产业振兴、建设滨海文化名城的当务之急。为此,日照广播电视台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逐步而深入地进行了内部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积极推进宣传与经营分开,努力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闻服务产业集团。在影视制作上,充分利用日照市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环境优势,着力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先后推出了电视专题片《刘勰》、大型电视连续报道《寻访》等一大批文化文艺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