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精神内涵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精神内涵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精神内涵的理解

篇1

关键词:雷锋精神 南丁格尔精神 实质内涵 护生 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36-01

雷锋精神,是当今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是先进文化的表征,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南丁格尔“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也已经成为崇高与奉献的象征。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国家新型人际关系孕育的产物[1],它所蕴含的爱国、奉献、敬业、创新和创业等精神一直在指引着大学生不断地完善政治思想,塑造崇高人格。在实践中将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融入护生教育与学生工作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将创新与奉献并重,从而培养护生更高水平的职业道德素质。

1 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的实质内涵

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有着不同的实质内涵。雷锋精神的产生有着社会和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2],其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南丁格尔精神则是以南丁格尔命名、以“人道、博爱、奉献”为核心、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对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弗罗伦斯・南丁格尔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的崇高品质、道德观念和先进思想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随着时代的变迁,雷锋精神在不断发展为一个有丰富内容和多层次境界的思想体系[3],主要体现为: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服务人民、扶危济困的奉献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对于南丁格尔精神而言,胸怀道义是它的基础,厚学博爱是它的本质,勇敢奉献是它的崇高境界,崇尚科学是它的主线[4]。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保护个人的权利,宣传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博爱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它要求护理工作者能用同样的热忱与无私对待每一个人。奉献精神是指对自己事业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是南丁格尔精神的最高境界。

2 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对护生的教育意义

(1)用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与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激励护生开拓创新、提升道德品质。随着人们健康理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在这个竞争加剧与不断进步的社会,护理事业也在快速地发展。然而在护理学发展的初期,南丁格尔精神的弘扬受到了限制[5]。在我国,护理学科要想与其它学科或者发达国家的护理学科并驾齐驱,只有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是不够的,还要将创新融入其中,才能推动护理学科更快地向前发展。在护生的教育与学生工作中,利用现代新型科技产品与工具,采取多种宣传和教育方法来渗透创新精神与奉献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激励护生开拓创新与提高道德品质。

(2)用雷锋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与南丁格尔的博爱精神指引护生爱岗敬业、塑造优良品德。在工作岗位上的护士应该立足本职,以南丁格尔、雷锋等为榜样,树立正确的职业感。护理模式发生转变后,强调以人为中心,这就要求护生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坚定的事业心,时刻记得自己的社会责任,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6]。护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有宽大、博爱的心,热情地为患者服务。因此,在加强护生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其敬业精神和博爱精神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此外,护生在实习操作中体验职业情感与行为规范,也具有重要意义。

(3)学习雷锋精神,传承南丁格尔人道主义精神,重视护生人文精神培养。医疗护理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要尊重患者、理解患者。人道主义精神是南丁格尔精神的基础,一切以人为本,一切服务于病人,充分体现人的重要性,它要求护理工作者爱护患者,对患者仁慈、同情、关心。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人,首先必须要懂得人、理解人,必须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否则便无法胜任现代护理学的工作需要[7]。现代护理教育应该注重完善护生知识结构,培养护生人文素质,坚定护生政治信念,使护生拥有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结语

在新世纪的护理本科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学生的责任感、意志力等品质的培养,使护生拥有崇高的理想境界、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对于护生来说,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都很重要,传承雷锋精神的同时,要用南丁格尔精神指导职业发展,树立起南丁格尔精神的标杆。从护生的教育角度来讲,要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两种精神的实质内涵,同时引导护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而促进护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护生教育工作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善玲.论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报,2012,31(7):1-3.

[2]钟惠英.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2,26(4):1-5.

[3]张理海.雷锋精神的时代解读[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25(2):14-16.

[4]寇晋,朱京慈.让南丁格尔精神焕发时代光芒[J].护理杂志,2009,26(12):77-78.

[5]王倩,陈慧.创新与奉献同等重要的南丁格尔精神[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7.

篇2

【关 键 词】 高中语文;精读;教学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的精读不仅是语文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在语文知识和技能上的综合体现。作为语文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为在教学中以下几方面不可忽视:(1)注重优化文本资源,发挥语言文化内涵作用;(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技能;(3)注重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这种教学理念的施行,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满足他们的语文学习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优化文本资源,发挥语言文化内涵作用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建立在一定文本资源的基础上。正是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以为,优化文本资源,能够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感悟语言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发挥语言文化内涵作用,以期在文本阅读及精读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

根据上述教学理念要求,笔者以为:(1)优化文本资源,发挥其引导示范作用。我们不妨围绕文本素材,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媒体资源等渠道予以不断的丰富和拓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自主性;(2)注重运用多元化学习方式来探寻文本资源内涵,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感悟,以此来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精读技能;(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语言表达愿望,鼓励学生通过口语表达或者书面表达的途径来体现文本学习内容;(4)鼓励学生在在此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思维能力。

如在散文阅读教学时,为了发挥语言文本的文化内涵作用意义,笔者往往选取一些具有较强文化内涵的选文进行教学。如2009年江苏高考选文《上善若水》、2010年天津高考选文《寒冷的高纬度》,(1)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该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建议学生思考如下的问题:①文中流露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态度?②文章中出现了哪些影响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的元素?(3)建议学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完成上述任务,并就其中的学习经验积累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4)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以培养学生拓展延伸的学习能力。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技能

学生是学习的中坚力量,也是自我发展和提高的核心载体。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以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着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能够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语言学习内驱动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综合素养。

从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技能,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围绕适宜的教学目标来帮助学生获得各自承受的学习理解能力。其次是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深刻理解感悟能力。最后是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发展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学习发展的心理需要。

三、注重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

我们知道,任何语言学习都只是为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提供一种例子而已。语文学科文本阅读精读教学也是如此。该课程教学旨在为大学生提高语言学习的技能,目的是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这些方法来运用于语言学习过程中。可以说,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技能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创新则是其中的核心要素。

笔者以为,注重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学习发展创新精神,就是要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的发展作出合理的想象和预测,以培养他们语言发展的创新精神。这种拓展延伸还表现在:(1)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能够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和作者用心交流沟通,获得心灵上的感悟和认同;(2)激活学生的语言表达信心,建议学生运用多样化的表演形式来再现文章具体内容,训练他们的语言运用技能;(3)搭建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平台,让学生的语言学习升华成为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言,在高中语文文本精读教学中,依据教材文本资源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语言学习规律,创新教学思维模式,不仅能够发挥精读教学的重要特点,还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知识,促进学生运用技能的内化生成。

【参考文献】

[1] 沈春华. 尊重文本阅读:提高高中语文文本阅读的有效性[J]. 家教世界,2013(2).

篇3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内涵;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042-2

1998年11月24日,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而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准确界定和鉴别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是高等院校的培养人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一)国外对创新型人才内涵的理解

国外对创新型人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大都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特点。如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把富有创造性的人的人格特点总结成以下8个方面: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

英国的大学特别是牛津、剑桥两所大学把“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性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一代代高水平的人才。在面对新世纪经济革命的需要时,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雇用灵活性。……个人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

(二)我国对创新型人才内涵的界定

我国许多专家就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比如:

吴贻春和刘花元教授在《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的文章中指出“所谓创造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对未知领域勇于探索;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冷余生教授于2000年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发表的论文《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中指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同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仅不是并列的,而且要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

2005年,刘泽双博士和薛惠锋教授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在某力而打破旧的成规,做出突破性的创新,其自身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拥有大量理论或实践经验的人才”。

由此可见,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我国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阐释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角度进行的。课题组成员认为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理解应该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基础,融入当代社会对于创新的需要,不是静止的理解,而是与时俱进的界定。因此,创新型人才是在特定时期和特定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创新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点石成金的创新能力,能够在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内,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开展创新活动,并产生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思维、新方法。创新能力具体又包含哪些内容呢?我认为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如图所示):

(一)新型合理的智能结构

智能结构,是指一个人具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所组成的多序列、多要素、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创新人才所应具有的新型、合理的智能结构,则是指适应社会创造事业需要的智能结构。它一般有较高的效能性,有较强的适应性,较好的进攻性和较多的独特性。效能性,是为社会和人类进步服务的效能高低程度,即贡献大小;适应性,是能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特点和趋势,从一个领域转向另一个领域;进攻性,是探索、开拓未知领域的能力;独特性,是浓厚的个性特色。创新人才的这种素质,具体地说,大致包含下列内容:

第一,广博的知识储备。知识经济就其本质来说,是创新型经济,创新是其灵魂,但知识经济首先是以知识的生产、知识的积聚、知识的分配、知识的应用尤其是知识的更新为基础的,完整的知识及体系构成了创意形成和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人们创新能力的大小。因此,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努力实现知识体系的更新尤其是知识的创新,才能为创新提供更为有效的知识支持,也才能更准确地体现知识经济的本质及要求。

篇4

关键词:大学文化;高校创业教育;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6-0104-0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创业教育问题产生并引发社会关注是上个世纪末的事情,而众多学者对大学文化的关注与研究也是源于本世纪初。创业教育与大学文化表面上看不相干,但追究其根源,我们发现两者存在着同一精神实质,即对创新精神的永恒追求。

大学文化的内涵,研究者对其理解不尽相同,先后出现了“亚文化说”、“综合文化说”、“文化氛围说”、“精神环境说”等观点。蔡劲松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作为社会创新型组织的本质属性,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大学人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1]26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2]4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1年亚太地区东京会议将创业教育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狭义的创业教育则是培养能够在特定时期自主创业的个人。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高等教育理念。[3]

尽管我国的创业活动一直保持在活跃状态,放在国际视野下观察,中国全员创业活动指数一直名列前茅。[4]但我国创业教育相比国外起步较晚,政府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更是近年之事。国家开始把宏观经济层面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大学生人力资本快速积累联系在一起,通过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有效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没有创新,难以实现我国由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创业向知识型创业转变;没有创新,难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认为,资源驱动是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便宜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人力资本。只有接受高等教育“知识劳动者”,[5]才有可能承担起“创新驱动”的重任。“知识劳动者”最早由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在《明日的里程碑》提出。他认为,与工业时期的产业工人截然不同,对知识及其处理是“知识劳动者”的日常工作和活动。而大学文化,一直以来在培养具有全球意识、较高文化品位和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其所蕴含的精神更符合创业教育所追求的永恒创新精神。大学文化通过精神的引领作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强大的影响。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自觉接受了创业教育。因此从大学文化视角研究创业教育,对于拓宽创业教育视野,增强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文化的核心动力:创业教育的本质所向

(一)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永恒动力

众多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经过大学长期实践的积淀,其一经形成直接指导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塑造大学生的精神。大学精神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当被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时,就产生一种力量激励着大学生去追求。大学精神文化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校园文化等。无论是牛津大学的“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还是北京大学的“兼容并蓄,学术自由”,清华大学的“大学者,大师之谓也”,这些中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表述各有侧重,不尽相同,但都围绕着严谨、科学、求实、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态度,体现了大学的办学传统、价值取向与大学人的精神尺度。[1]29尽管大学精神文化通过各种形式来表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时代追求,但其最为核心的动力始终没有改变,即对创新精神的永恒追求。哈佛大学经过查尔斯・埃利奥(Charles Eliot)、康南特(Conant)、博克(Boke)等几代人对创新的追求,将教育重心由宗教学科转移到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的学科;从本科转移到研究院;将普通课程改革创立核心课程等,由最初的一所培养牧师的不起眼学院,成为世界优秀的高等学府。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几乎无一例外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思想贯穿其整个发展历史。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巨大的熔炉,大学精神就是熔炉里的熔浆,每一位从熔炉里走出去的人,浑身上下都会散发着熔炉与熔浆的气息。这种气息是他们的创新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智慧与博怀的集中体现,伴随大学人的一生。[6]我们研究发现,很多世界知名大学在其办学理念和实践上都存在共同之处,既坚守传统、弘扬特色,又与时俱进、勇于变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追求着创新。创新精神是不同时代、不同大学人的永恒追求。

朱春楠 范军 :大学文化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二)创新精神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诉求

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抓大放小”阶段,政府基本退出竞争性生产领域,由此产生了大量国有企业“失业下岗”人员。为稳定社会秩序,国家第一次开始鼓励和扶持个体自主创业。这种创业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下海”以及后来风靡全国的“招商引资”有着共同之处:它们基本与创新无关,或是倒买倒卖,或是位于产业链最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创业,提供出来的大都不是知识密集的产品或服务。[7]234-237进入90年代末,由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创业很难推动经济持续繁荣,政府开始把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创业向知识型创业转移,通过知识劳动者来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后,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了大学生科研助理、下基层、三支一扶等举措,但收效甚微,直至近年才加大对创业教育的重视。2010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是服务于创新式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8] 这表明:政府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品质,推动大学生成长为知识型创业的主体;只有创新,才能开展知识型创业;只有知识型创业,创新才能注入到经济发动机之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只有大学生也必须是大学生知识劳动者成为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主体,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 高校必须提供给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才能使大学生承担起创新重任。

(三)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和创业教育的共同品质

既然大学精神文化和创业教育追求同一精神品质即创新精神,那么大学文化应该能够为创业教育营造一种环境,使这种创新精神虽然源于不同之处,但却同归一处,即对大学生产生促动作用,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知识劳动者。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庞巴维克(hmBawerk)认为,大学生应当从事“知识劳动”,并获得以人力资本收入(知识劳动)而不是以物质资本收入(简单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报酬。[9]由于高校创业教育存在于大学环境之中,其核心思想孕育在大学文化之中,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大学文化的精神引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媒体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传播,这些传播媒体是大学精神重要载体,它赋予大学生意识和精神自觉,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具有共识性的思想观念。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存在被动性、片面性和盲目性,创业意识在学生中没有得到深层次的认同和接受,对创业教育还没有深刻的理解。通过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播可以实现创业教育目的。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播,使学生长期置身于大学文化熏陶和感染中,通过意识渗透、感染和影响着大学生,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精神文化所呈现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不止于认知层面的表现,而是内化于人的认知和共同理想;大学精神文化根基一旦扎实,将以其惯性影响同化沐浴其中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从而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

三、大学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创业教育的支撑源泉

(一)依托大学物质文化调整课程和调动教师力量,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关键

大学文化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有机组成,精神文化占据核心、统领地位,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大学物质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一批高水平、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和课程和学科专业,一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厚和善于治学育人的教师队伍,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校园网等。[10]大学物质文化尽管是大学文化的表层,却是学校师生员工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体现,集中体现着大学文化内涵。因此在发挥大学精神文化对高校创业教育产生影响作用的同时,也要有效利用大学物质文化的作用,为高校创业教育争取更大空间。

大学物质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课程和学科建设,同时教师队伍是大学物质文化的决定性力量。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还没有实现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有效联结与互动。而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求其必须建立在专业课程基础上,没有专业基础的创业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至少我们清楚,经过专业知识训练更有利于新概念的产生。叔本华把认知过程分为“理解”和“判断”两个过程。理解和判断能力建立在知识存量和结构的基础上,与新概念的产生概率和速度息息相关。我们经常误以为创新精神本身足以导致新观念,但缺乏必要知识基础的创新经常被发现只是“重新发明了轮子”。[11]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所说,“一对夫妇在美国某市郊开了一家熟食店,他们的确是冒了一点风险。但他们所做的事情,只不过是以前被重复了多次的老套而已。”[12]由此可见,专业知识对创新的重要性。学生掌握的知识需要教师有效传递,师资队伍是推动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对于师资队伍至少我们要明晰几个事情:一是师资队伍中既要有掌握创业知识的理论专家,又要有创业实践能力的企业家;二是我国的师资队伍明显存在缺少创业实践体验的问题。有创业经历的教师很少,其对创业实践、发展趋势及创业教育社会需求变化等方面缺少敏锐的洞察力;三是鼓励教师进行创业实践,即通过创业模仿去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更好地指导学生。正如美国著名教授亨利・埃兹科维茨(Henry Etzkowitz)所言:“将大学当作企业家――一个在一些学者眼中略带贬义的想法――正在逐步成为一种正面的学术特征。”[13]因此要以大学物质文化为依托,加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有效助推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借助大学制度文化的合理约束和科学管理,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保障

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在办学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权利、义务及责任的综合,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范、规则,同时也表现为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形成的观念、习惯等等。[2]93它一方面约束着大学的办学行为,同时又为大学的生存发展提供制度保障。[1]30对于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的创业教育,大学同时要配合以制度文化进行推动,以其适应时代的需求。知名学者徐小洲提出:“创业教育得以孕育、产生和发展,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追求使然。”[14]大学制度文化一方面约束创业教育行为,同时也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助力。至少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学生管理方面。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在内容、形式、方法、载体等方面改变以往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以党团支部、班级和寝室为基本组织形态,辅之以其他学生自律性组织和社团组织,以党员、班级团干部为骨干,形成有序、顺畅的管理体系,为学生营造创业环境。二是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仪器设备在保证教学科研的前提下要对创业师生开放,确保学校创业基础设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三是在实践环节方面。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仅限于参观和模拟等环节,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业人才,关键是在培养大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培养大学生较强的创业实践能力。以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园等为载体,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见习平台,帮助大学体验创业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达成既定行动目标的有效技术,表现为控制自然与社会的技术,而不是表现为能够依据内在德性或外在行为规则进行伦理活动。[15]美国著名教授库拉特科(kuratko)特别强调创业的实践。他认为,创业要有能力组建一支有效的冒险团队、设计创业计划等基本技能。因此,通过制度文化为高校创业教育争取更宽广舞台。

四、结语

尽管大学文化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助推器,但是这种推动却依赖于社会和制度结构。如果大学文化对于创业教育不能有效发挥推动作用,也就意味着高等教育无法提供适应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知识劳动者,创业教育的职能只能由社会,确切地说主要是由企业来承担,这意味着大量知识劳动者个体可能由于教育的失误而错过创造力养成的最佳学习窗口。同时,这种状况的持续可能导致的最严重后果,[7]234-237 或将使中国错过最佳的调整机遇。

参考文献

[1]蔡劲松,等. 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设计[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2]孙雷. 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3]张玉利,李政. 创新时代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6:34.

[4]高建,等.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创业转型与就业效应[R].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

[5]Ferdin,P.& Drucker. Landmarks of Tomorrow[M]. New York: Harper,1957: 93.

[6]先勇. 大学的故事[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2.

[7]曹扬,邹云龙.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8]教育部.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R],2010.

[9]德鲁克,P. 社会的管理[M]. 徐大建,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61.

[10]王冀生. 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 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10.

[11]邹云龙,等. 大学生知识型创业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11(5):253-255.

[12]德鲁克,P.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 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9.

[13]埃兹科维茨,H. 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 王孙禺,袁本涛,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6.

篇5

[关键词]为师之道 教师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传递了一个信息:教师扮演着传授知识和道理的角色,教师在学生面前是权威、偶像。近代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被广大教育家奉为金玉良言,这里的为师之道指爱心。在文庆城教授的《现代化学教学论》一书中,文教授教育理念中为师之道是“成功始于赞赏,创造源于宽松,学习在于建构,爱心与责任办教育”。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今天,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责任不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如何学习新知识,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师观念,树立全新教师观。从“灌输书本知识”转变为“确立人格楷模”,从“传输现成知识”转变为“共同建构知识”,从“提供标准答案”转变为“共同寻求新知”。本文将自己对为人师表的看法稍加整理,略述心得,与之共勉。

一、爱是为师之道的起点

爱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爱蕴含着宽广的含义,一方面指教师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只有热爱自身的教育事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自身的精力,完成和履行教师的义务,完成和履行教师的义务,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教育对象也就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爱是相互的,是永恒的,只有教师将广博的爱无私的奉献给学生,才能涉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宽容与理解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因此,教师热爱教师职业,关爱学生身心,是为师之道的起点。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使得学生普遍缺乏处理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因此,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用爱心去抚平学生的焦虑,选择适当的方法指引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在无形中培养学生自行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渐养成积极向上处事精神。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一种教育手段,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爱应该包裹接纳、关心、理解和期望等四个方面。具体表现在教师要理解他们身上的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用真情的甘露滋润他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简单地批评或者是粗暴地训斥,而应以“爱”为出发点,用心灵去感化,从关心人手,体察谅解,使他们真切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此外,教师要尽可能发现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点燃积极向上的信心,激发他们前进的勇气,将他们自身所特有的才能不断激发和扩大,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人生道路。让学生时刻感到有一双关切的眼睛在注视着他们,伴随他们渡过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难关,伴随他们健康成长。这样才能将真善美融化到学生的内心,使其经历一个内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质的升华。

二、道德是为师之道的基础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平日里接触最多的是教师。教师的言行都是学生争相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它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道德升华、学业发展等产生深远的示范和激励作用。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所以教师应重视自身品德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刻以主人翁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要用真理的力量去说服学生同时,更要用自身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做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极为重要,是为师之道的基础。

三、文化内涵是为师之道的动力

我国《教育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因此教师要肩负起时代赋予自己的重任,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渊博文化内涵。渊博的文化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广博的知识,如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等;另一方面指具体的技能,如教育工作能力(语言表达、教学设计、指导学习、媒体运用)、教育科研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学习、反思、改进)等。

教师文化内涵的养成是逐渐累积的过程,要求教师在不断学习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科学文化知识及工作相关的各类专业知识积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运用先进的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如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精神素质、知识素质,以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有源源不断的泉水。因此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才能逐渐积累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具备指导能力和影响力,才能更好的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组织教学,促进和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为师之道的核心

学校是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场所。现在教育目标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篇6

关键词:研究型学习;内涵;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7-0014-02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大脑,才能为他所了解。今天,我们对“标志物”有了新的理解。今日的教师不光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2001年9月《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把研究型学习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2000年1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也把研究型学习课程规定为重要内容。研究型课程已经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正确把握其实质和内涵,学会组织实施研究型学习,将会进一步体现课程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特点。

一、研究型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在广义上,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在狭义上,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和社会活动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了便于研究和区分,这里我们把狭义的研究性学习称为研究型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不是对立的,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研究性学习是一般性的学习方式,在其存在的领域中,具有统摄性和包容性,它可以渗透在各科教学中,是各科教学均可采用的学习方式;而研究型学习,是针对研究型课程而制定的学习方式,研究型课程赋予其存在的价值就其实质而言,与研究性学习并无本质区别,均强调探究、发现,然而,正是研究型课程的特殊性规定了研究型学习的特殊性。研究型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决定了研究型学习的运作必须打破学科的界限,它不依托于具体的学科门类,也不是分科化的教学目标的实现。科学的研究型学习应该是知识和能力的自然融通。这种融通和综合只有研究型课程才能提供。而研究型学习模式不失为一种既实用又科学的学习模式。因此,从本质上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型学习具有问题性、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等特点。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早在19世纪就把知识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四个步骤,即讲授、启发、练习到形成方法的过程。我们通过苏联的凯洛夫把它引入中国,而且形成了当时一个全国性的学习运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凯洛夫比赫尔巴特机械,而我们所理解的凯洛夫思想更加机械。凯洛夫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1)准备上课;(2)复习旧知;(3)讲授新知识;(4)复习新的知识;(5)进行练习。这就是“五步教学法”,整个思想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教师讲、学生听。研究型学习完全是另一种思路,认为知识本身不是最重要的,知识是用来研究问题的,研究问题的第一步是找到问题,也就是有问题意识。在学习、生活中存在很多问题,但学生们不善于发现问题。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可能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不可能谈创造。培养创造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关键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现有的整个教育过程是一个回避问题的教育过程。而研究型学习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问题产生以后我们来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需要借助于知识,形成一个假设,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推断它。这个推断的过程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查阅资料、学生讨论、社会调查等。根据问题的性质来确定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而这个结论不是标准答案,不具有唯一性。这就是说,研究型学习不是从知识开始,而是从问题开始,这个结论是否正确,还需要验证讨论,然后又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形成这样一个循环:从问题开始,到以一个新的问题结束。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把问题的解决作为宗旨和目标。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西方的教育正好是相反的,这也是我们在教育当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开展研究型学习,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没有这种能力,就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他就只能处在这个社会的从属地位。不管在哪个领域,有没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在这个行业的能力。能够成为工作岗位上起主导作用的人,一定是具备这种素质的人;反之,则一定是缺乏这种素质的人。因此,从接受型学习向研究型学习的转变,首先就要培养问题能力,这对于个人发展、民族发展、社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研究型学习方式的价值

研究型学习课程是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而设立的课程,它不以现成的知识授受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研究型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一种重在过程的课程。研究型学习的作用在于它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从传统的单纯接受转变到主动探究,这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学生有可能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并不排斥其他学习方式,它与学校的基础性课程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力。研究型学习方式以其先进的理念及方式,在教学实践领域中体现了重要的价值。

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研究型学习方式是学习以一种探索世界的心态,在深入了解学习的内容后,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选题―成立小组―可行性分析―聘导师―制订研究方案―形成报告―课题实施―结题和答辩。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具有科学钻研精神、不拘俗套的创新意识,能够发现捕捉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和灵感,并及时将其转化为研究认证的成果。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只能是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还不可能达到科学发现水平,但是这种强调让学生自主参与的知识探索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喜欢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开发学生个性品质。研究型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他们关注的一系列自然、社会或其他问题,涉及范围广泛。学生具有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不同需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维是开放的,选择是自由的,眼光是前瞻性的。他们具有充分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对自己的整个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进行思考、设计、预测、评估,也可以就研究过程的某一细节进行独立、深入的积累、挖掘、提炼,打破思维定式,开拓学习空间,培养独立的个性品质和前瞻性思考能力。

3.教会学生学习。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影响之深,使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的需要。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教育思潮,“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成为人在知识经济社会的立身之本。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研究型学习方式强调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并尝试去解决问题,学会怎样学习,这其实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教育应提倡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是依托信息技术将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融会贯通的学习,是以信息技术(包括通信工具、网络、计算机等)作为强大认知工具的潜力无穷的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型学习方式是一种“学习革命”的理念,它以教会学生“会学”为己任和使命。

4.锻炼学生交往能力。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研究型学习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交往的空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发扬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在研究型学习课程实施中,为更好地解决问题,学生、老师之间必须学会相互理解、彼些尊重和信任,学会互相帮助和支持,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和亲密的伙伴关系。

5.塑造学生务实精神。研究型学习方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社会发展动态,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主观意识、设想转变为客观实在的行为。研究型学习的过程是物化的过程,不仅注重学习书本知识,接受外界信息,而且重视将理论性、规律性的材料和信息,经过自身有目的、有选择、有归纳地处理、验证和加工,形成一套科学的结论、工作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甚至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科研成果。它特别强调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必须以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待学习过程,利用自身的潜能和逻辑判断、推理、求证能力达到研究目的。

研究型学习方式除具有以上价值外,还有上述未提及的价值,这里不作一一表述。在我国,在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后,研究型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研究型学习正以其丰富的内涵、实用的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关于它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它将对教学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扩大学生自主、想象、创新的空间,力求使学生的思维鲜活和新颖,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感受体验去研究课文。对课文的许多模糊不实及可疑之处,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进行独立的创新思考和探究,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充分展现出来。

如鲁迅在《孔乙己》的结尾有意创设了艺术空白:“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对于孔乙己的最终下场,是死是活,作者没有明确回答。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孔乙己从咸亨酒店爬回家之后情况怎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思之后,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孔乙己肯定已经死了,因为他跛了,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了经济来源就饿死了,并且死得很惨;有的反驳说,孔乙己没有死,他还活着,但本性难改,生活肯定穷困潦倒。通过这样的教法,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本文批判封建社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一主题,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一次话题作文中,我出的题目是《苹果》,要求学生以此为范围进行写作。一部分学生只会往植物、水果这些方面想,却很少会往非植物或非水果上想。针对这些情况,我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开拓思维,要由此及彼去探求,如从苹果的普通、平凡想到人的平凡,再从平凡联想到伟大。经过教师的启发后,很多学生的灵感被激发出来,有的学生想象苹果是地球,害虫是人,害虫把苹果啃吃掉后,它也就无以为食了,人类也无法生存了;有的学生从苹果的“苹”想到平安,赋予苹果以“平安”的内涵,表达了一种美好的祝福;有的学生借种苹果树,讲付出与收获的关系;也有的学生想到要获得成功就要学会等待;还有的学生从青苹果和红苹果联想到早恋等等,不一而足。

三、用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要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必要的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加学语文的情趣。如在教学《曹刿论战》这篇课文时,讲完课后,我总结道:“课文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之愚昧昏庸反衬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卓越的指挥才能。同学们,你们认为老师的总结怎样?有没有不同的见解呢?”我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跃跃欲试。于是我就提问了刘同学,他回答:“老师,我认为您这样评价鲁庄公是不公正的。如果他是一个愚昧昏庸的人,就不可能启用曹刿这个平民,也就不可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该学生刚说完,不少学生也随声附和。面对此情此景,我灵光一闪,这不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极好机会吗?于是,我趁机引导:“现在我们对鲁庄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究竟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结合课文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后,学生们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列举出鲁庄公并非昏庸的一条条理由。陈同学说:“鲁庄公作为一国之君,能接见平民,并与之同坐一辆战车,说明他礼贤下士,平易近人。”阮同学说:“鲁庄公对曹刿指挥战斗言听计从,说明他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罗同学说:“鲁庄公在审问大小案件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判案,绝不,足见其公正廉洁。”也有学生认为鲁庄公浅陋无知,打仗时急躁冒进,鲁莽从事。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兴趣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以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兴趣油然而生。

2.以情境激趣。

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如教学《穷人》时,我们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而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从“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四、积极评估,鼓励创新

篇9

【关键词】素质教育;全体学生;创新人才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Zhu Ru-ze

【Abstract】Requirem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 students. To this end, we must change our teaching concepts, and to deepen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Quality education; All students; Creative talents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育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1. 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1 以悬念激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1.2 以情境激趣。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 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草原景色,这是作者对草原无比热爱的直观因素。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除了上述的做法以外,还有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 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会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如教师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如教学《穷人》时,我们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而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从“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3. 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 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情况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了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篇10

关键词:能力本位;创新人才;培养;评价

中图分类号:C961;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04-02

一、以能力为本位提升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培养目标是“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是办出高职教育特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它一定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与人的个性发展相适应的,也一定有利于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的培育。教育管理者、教师要深刻理解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与品牌、特色提升的内在要求,自觉维护已有的品牌和特色,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特色和品牌专业、课程、教材的内涵,把创新教育思想植根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以此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特征表现在“综合素质高”“职业技术能力强”“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这决定了它的特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前和职后教育”,它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是一种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一样,是一种“职业能力发展教育”;其学科知识、技术知识必须能支撑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育。它区别于中职技术工人教育,它有自己的质量价值观和质量评价标准。而这种质量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诚信品德和处事能力上,体现在技术革新能力及技术改造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体现在高级技术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内涵适应性和竞争力上,体现在职业岗位变化的潜在发展能力上。因此,以能力为本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育是高职院校的优势,关键是如何把握好能力本位在新时期的内在含义。

二、做学结合、参与课题研究是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突破口

1. 学生去企业“做学结合”,培养兴趣、好奇心

产学研结合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这种结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结合概念,更多地在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产品测试、生产工艺及运行方面介入合作层面。高职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和高技能性,明显地体现出直接为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的职业特征,着眼于培养企业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千万企业实干家。这种高技术人才不论在生产或创新产品,还是提高产品、服务或管理的质量与效益方面,对技术知识的运用不是简单复现,而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创新。到企业实践与交流不是简单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劳动锻炼,而是在一定的技术知识指导下的实践运用与再创造过程;是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学习到无法在课堂上体验到的社会工作经验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而好奇心和兴趣是创新人才的重要品质。

2. 参与课题研究,培养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高职教育对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普遍重视不够,应大力鼓励有爱好的学生参与生产和科研的课题研究。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开发,置身于科学发展的前沿,能够加深对理论的运用理解,更有利于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让学生参加生产科研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不仅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最生动的学做结合。在校内创造产学研结合的仿真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到实训中心参与兴办科技产业、大学生创新项目和针对某方面研究实践等,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探索研究的精神。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或在联合办学企业的职业能力培训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与人合作能力和工作任务的执行能力。深度的校企合作,把分别来自教育和经济两个不同社会子系统的实体和不同的学习环境通过联合办学模式协调在一起,是非常有效的“做学结合”学习形式,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育。

三、坚持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1. 积极推进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培育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构建工学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诚信教育+服务能力教育+个性发展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目标,以“专业技能教育+特长模块教育+职业能力培训教育”作为培养具有复合技能型、创新型的职业能力目标。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拓宽专业。按照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二是重视质量工程建设,建立有利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把创新教育的切入点定位在革新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学习标准和校本教材开发以及学生企业职业能力训练上,新的体系、标准和训练要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技能与技巧的提升。三是加大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以及适当的跨学科教学模块开发。四是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爱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参与研究性技术应用学习,促进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和对自己、对其他人的理解,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五是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和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造本领,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

2. 必要的技术知识是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培育的基础

教学改革要注意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避免“过分强调实践教学,而轻视理论教学,忽视基本人文素质教育和逻辑思维训练现象”的发生。高技能性要求和培养学生潜在发展能力是高职教育区别于中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使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保障,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科学合理调整好教学计划,理论课与实践课必须明确反映培养目标,突出以能力为本位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特征,要做到基础理论必须能够支撑职业技术课的需要;职业技术课突出职业岗位群的需要,用一定的理论来指导岗位上的分析、解决问题的需要。二是专业技术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训练学生“手脑并用”的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观察力及好奇心等创新品质的最佳方式之一。三是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培养目标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打破学科体系,推进工学交替教学,围绕企业工作过程中的项目、任务等课程设计中,按能力本位要求进行有机构建和重组。重组要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知识结构要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不是简单删除、排序过程,也不是简单合并和以够用为度等。

四、加强以能力为本位的制度与评价体系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1. 积极探索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最大障碍是管理者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固有的管理模式的束缚,管理者应转变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为一体的新型教育观念。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弹性学习制度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集中体现。必须柔化刚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其富有弹性,增强服务意识。具体措施如下:1)全面推行弹性学分制,改革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2)推行自主选课制,实行开放式课堂,允许学生跨学科、跨年级选课。3)大力开发更多的技能学习模块或专门学习模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可选择的网络学习资源。4)给予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主动权,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个性及职业倾向性选择专业或中途改学专业。5)建立“名师”指导制度,选择一些思想活跃、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或企业专家和“能人”为学习导师,采用课题研究方法,指导学生完成专门或特定的学习问题。6)建立学习工作室、研究兴趣小组等,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能力培育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允许学生自由想象、逆向思维、遭失败受挫折等。

2. 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双评价”体系

建立学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工作状态“双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是真正形成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校而言,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状态和学生在校学习状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状态评价更需要看教师实践指导能力、课堂教学情境设计与使用能力、问题研究中激励方法的运用能力等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育要素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改变以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质量的知识质量观,改变以一张试卷分数排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内容、方法和标准,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内,主要包括参加科技活动、科技竞赛、发表科技论文与取得科技发明专利、参与课题研究、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综合能力的评价。对学生企业实践能力的评价,包括评价学生完成规定实习内容的质量和学生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的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内涵。这种评价需要得到企业的积极配合。

五、结束语

总之,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点突出“高技能”“潜能发展”和“创新意识”。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国要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高技能复合型入才。高职院校应当为培养创新人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