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资源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资源的作用

篇1

【关键词】 本土化 高中地理 课程资源

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一切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课程本身,在地理教学中同样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也应和其它学科一样,只有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的地理教学只有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有了趣味性,才能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地理课如果上得生动有趣,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虽然高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大为提高,但思考问题仍然不能脱离直观、具体事物的支撑,学习主动性能否发挥,取决于其对教学情境的熟悉程度。而本土化课程资源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在教学中善于联系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善于开展乡土地理实践活动,以多种教学手段呈现出来,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才会兴趣盎然,甚至还会主动要求开辟地理第二课堂。

当然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需要教师点拨,并能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巧妙利用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使教学情境“生活化”,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如讲到城市道路格局时,有放射式、环形放射式、方格环形放射式等,介绍完后,可让学生分小组画出学校所在地区的道路网,然后由学生自己判断分析所属哪种格局,这样的格局是否合理。由于这些道路网都是学生每天接触到的、容易把道路网勾画出来,即便是住校同学也能通过同伴互助来完成。另一方面在分析这种布局是否合理这一活动中学生的兴趣会更浓,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城市道路网并没有统一的格局,是由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所决定的。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可见,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进行都需要以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为基础。

而学生参与开发各类本土化课程资源的过程,例如让学生通过围绕某一主题或一个需要解决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问题进行探索学习,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自主设定具体活动的目标,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现有的水平选定活动内容和方式,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为了获取问题的解答,常常需要多人合作、多组合作、社会多方人员共同参与才能顺利完成。在这些学习过程中,都能体现出学生学习方式在转变,由过去单纯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多元学习方式。既改变传统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要求实际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目前,地理高考更侧重于考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它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大能力。本土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考查、调查,同时对所见所闻进行分析、讨论,在其间可能又会产生很多例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办讨论会,寻求解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探索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了地理教学质量。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成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把课程资源的内涵伸展到社会、学生生活、教师、家长和每一个学生。改变以往那种以教科书、教参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的做法,真正地把教材内容指向除书本以外的校内外的各个场所。所以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本土化课程资源,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完成课程的三维目标。

4.1 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有助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有助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利用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能使地理教学过程建立在"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之上。因为这种先观察、研究和熟知本乡本土的地理事物,再推知较远地区和其它国家的地理情况,是完全符合认识过程的逻辑的。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巧妙利用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这会有利于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对学生来讲,如何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也需要通过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来培养、锻炼。

4.2 有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地理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生动体现。为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就要给学生创设环境和条件,开展一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不断学会如何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尝试去发现地理问题并努力地解决问题,锻炼自己表达、交流、反思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可见,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可以使地理课本中的地理概念、地学原理以及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形成学生真实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概念以及正确的地理判断,使地理教学从传统的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4.3 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开展本土化地理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比较、鉴别、分析、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进而去关注家乡的人和事,关注国家的以至世界的事,胸怀祖国,胸有大志。

5.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2

论文摘 要:我校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对课题《如何开发和建设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课程资源库》的系统研究,通过多个实验班级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相对于传统模式的教学而言,能更大程度地提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更快、更大程度地提高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素质。  

 

一、什么是校园课程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其核心内容及功能包括并达到如下要求:保证教师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备课、资料查询、参与教师培训等工作,保证教师能够通过网络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式、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资源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规范性;资源内容具有权威性、实用性;资源更新及时、形式丰富、容量大。资源库中设置学科素材、教参中心、课件资源、试题库、教学拓展、教学论文、信息技术等栏目。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信息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理念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念为校园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网络辅助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门课程所提供的知识点,而且还拓宽了原有的知识面。 

2.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理论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体验、实践、探究和合作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库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有效方法。这一理论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人为本,以导为核心,牢牢掌握启发、点拨、调控的主动权。这一理论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是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的全体性、过程的合作性、资源方法理念策略的开放性、知识习得的实践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这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是建构网络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英语教学仍然以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网络资源,以达到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它在如下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起辅助作用:(1)提供一个支持师生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活动的有效环境,包括备课、授课、复习、答疑、讨论、完成和提交作业、批改作业等。(2)为课程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支持师生通过网络共享有关的课程资料,包括课程大纲、教材、讲稿、课件、模拟考题、参考资料等。 

三、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中利用现代的计算机以及在其支持下的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计算机,尤其是现代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不仅以其声画并茂、形象直观吸引着学习者,而且它所能达到的师生交流、及时反馈功能也吸引了广大的教师。具体来说,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系统突出多媒体和网络两项功能:多媒体教学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并使外语教学突破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人们原本不能在此时此地听到看到的知识信息不仅听到了,看到了,而且信息传递的范围广了,速度更快了,地域更远了,人的各种感官都得到延伸,教学视野不断扩展,教学时间相对缩短。又由于是网络,它可以完成其他教学辅助设备所无法完成的强化教学管理、保证师生交流的任务。 

四、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媒体与网络在听力教学活动中 

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而传统的听力教学局限于老师说,学生听;磁带读,学生听。学生所动用的感官只有耳朵和手。枯燥的教学形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进行这项教学就要生动得多。例如:我把一学期的课文及单词的录音整理为mp3放在校园网与班级电脑上,学生可以自行下载,每天早读,值日学生可以打开电脑,播放给同学听与跟读。利用《空中英语教室》进行听力训练。因为它配有相应的图像材料有助于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对话语言所适宜的环境有更深的了解,从而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定期为学生播放原版电影或有声读物,如:titanic,gone with the wind,fair lady,brave heart等,培养学生语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听力水平。网络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远程听力训练及更为有趣的活动形式。另外,我还向学生推荐了两个非常有用的英语学习网站: listeningexpress.com,从中学生可以收听voa special english, bbc world news等英语节目; 4english.cn,从中学生可以收听收看非常有趣的英语节目,如:经典电影片段、电影配音、新闻听力等等。 

2.媒体与网络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利用网络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字、声响及图像材料。仅仅是教材中的那么一点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能达到高考所要求的阅读水平的需要的。结合教材主题、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进行教学来丰富和拓展英语教学内容,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如在学习澳大利亚一单元时,我们可以随着摄像机的镜头,跟随英语导游,游历广袤的澳洲,观赏澳洲特有的动物;在学习处理废物一单元时,我们在教室里便可看到英语解说的回收利用废纸和易拉罐生产过程的影片和利用风能的科幻影片。学习cloning一文时,可以利用flash,把晦涩难懂的克隆技术变的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尤其是文科的同学。 

3.媒体与网络在写作教学活动中 

现实生活中学生使用英语的环境有限,网络中的师生交流与互动为学生提供充分使用英语的环境。在学习选修8第2单元cloning时,本单元的作文任务为表达正反观点的作文,我进行拓展协作训练,将“手机的利与弊?”这一话题在我班的qq群里,让学生发表看法,互动性很强。经过一定时间的探讨之后,学生将自己的看法以习作的形式利用e-mail发给老师,老师阅读后将学生习作中的一些好的,漂亮的句子与不够到位或表达错误的句子分别摘录出来,再在屏幕上点评,从而在互动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这比单靠一根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省时,但高效多了。 

五、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的结果 

1.课程资源库的网络资源丰富了英语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输入材料,校园网对网络报刊、杂志和论坛进行分类和整理,通过链接和引用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带入适合自己需要的泛读天地。 

2.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利用资源库网络教学资源,教师不再是主要的知识源,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在教学形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师“独霸讲台,垄断黑板”模式,寓教于乐,多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去展示、去开发,打破课堂教学封闭性、单调性。 

3.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正如应用语言学家s.p.corde所指出的,“我们实际上不能给学生教会一门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外语学习的环境。”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控制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课余时间学生可以点击校园课程资源库的网络,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查询所需的课件资源、试题库等获取信息,自主学习。 

当然,要真正使课程资源库辅助教学广泛地运用于英语教学的课堂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也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如:怎样提高教学密度,合理安排课四十分钟时间;如何使多感官的学习更好地符合认识规律,加速学习进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等;如何使资源库为人所有,而不是使用者被资源库的内容所牵制,未经筛选拿来就用等等,这些都是新的课题,需要广大英语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2.张明敏.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篇3

    关键词:课程资源、探究、认知、效率 

    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但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学校实验室的条件都是有限的,造成教与学的矛盾,传统教学模式与新的教育理念之间的悖逆。实践证明,多媒体课程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载体以其固有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课程资源,是一条化解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

    一、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激发探究意识。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地探索,这就要求在课堂有能吸引学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而多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隐含丰富的兴趣因素,可以直观形象展现观察的事物或现象,打破了教师只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的讲授模式,易于引起学生注意,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例如:在讲物理“引言”课时,放映录像带,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生动、神秘的画面:浩渺的宇宙、运行的星球、腾空的火箭、雷电交织的夜空、透过森林的阳光、闹市拥挤的人群……这样一定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观看录像,将自己常沉浸在物理情境之中,认识到物理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有利于提供感性材料,加速认知进程。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有许多摸不着、看不到的现象,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缺少丰富的感性认识,很难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而物理教学中大量的内容又是实验无法直接向学生提供的。例如:天体运动、大型船闸、航天发射、磁场、电流方向等,这些学生都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可利用电视录像或多媒体课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所讲的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从而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通过多媒体变成看得见、看得清,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遥远的东西变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声、色直接付诸于学生感官,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时空环境,学生见其形、闻其声、观其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形成映像,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

    三、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独立思考,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多媒体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生认识事物,往往是从笼统模糊的印象向确切清晰的感知过渡。在这种过渡中,学生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积极的思维,对事物进行去粗到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具体形象中把握事物本质,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述滑轮时,要探究的问题之一是:外力提起绳端的距离与物体升高距离的关系。由于刻度尺刻度太小,不仅后排的同学看不见,就连前排的同学也难以观察到演示实验中这一重要关系。如果用投影仪将实验装置投影出来,增大可见度,通过学生细致的观察,处理获得相应的数据,就能分析、概括出这一规律,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既训练了学生观察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篇4

关键词:项目课程;教学资源;《网页制作》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7-4110-02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将课堂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专业课教学的主要模式,引进企业中的实际项目,将以往传统教学中由教师结合小示例讲解某一知识点,再由学生进行练习的教学内容,转变为以项目为载体,将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制作任务中,使学生能够从一个完整的项目中不仅掌握其中的技能与知识,而且能够对实际任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突出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即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1 《网页制作》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的优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网站制作人员的需求从数量到质量上都在不断提高,传统的《网页制作》课程教学中在对学生综合运用网页制作技术能力的培养上力度不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更多更有效的提高。为了使学校教学能够达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从企业引入真实的项目任务,并对项目任务进行适度的调整,使之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加强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达到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网页制作》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主要涉及的技术有HTML、CSS、JavaScript以及Dreamweaver软件,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讲解HTML 、CSS、JavaScript等网页流行技术以及Dreamweaver软件的使用,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Web2.0网站前端技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功能实用、结构清晰、美观大方的Web网站页面。这个目标恰与项目化的教学思路吻合,通过项目的引入,能够更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2 项目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项目课程作为一种以实践为核心的课程模式,教学的实施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做有力的支持。因此在项目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制作以项目为单元的网站,是以课程教学为依据,针对《网页制作》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结构,依据项目的教学性原则、项目的循序渐进性原则和项目的完整性与实用性原则,结合企业的实际开发项目,以项目为单元,分解网页制作中的各个环节,将网页的基本编辑、HTML语言的编写、层叠样式表的应用、框架与表格网页布局设计、DIV+CSS布局网站等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中各要素的制作过程中,达到既符合学生学习《网页制作》课程的认知规律,也满足《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要求。表1为 《网页制作》课程项目化教学资源列表。

3 项目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以项目为单元的网站做为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1)呈现项目任务

呈现项目任务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完成项目任务的动机,同时使学生快速进入以项目为主题的学习中。将完整的网页页面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学习任务有一个整体的目标,通过对网页的浏览,了解网页的内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清晰有效的展现课堂教学内容。

2)解读项目中的任务要求

在学生对项目任务(网页)做了基本的了解后,由教师对提供的素材(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和项目中的主要功能进行解读,使学生增加对项目任务的认识深度,从对网页的具体内容的认识,过渡到关注网页结构、网页内的功能,将最初激发的学习兴趣,迅速转化为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到尝试性制作的过程中。

3)学生尝试性的制作

学生根据呈现的项目目标,以及教师对项目的解读,开始进行以自我认知为主的尝试性的制作,在项目任务驱动下,学生会不自主的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对素材的分析、整理与应用,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教学资源中对制作任务的提示性操作,以及制作流程向导,帮助学生进行尝试性的制作,同时也辅的帮助学生进行了知识的内化。

4)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上网查找

学生在尝试性制作过程中,尽管有操作提示,但仍然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或者是对某一细节的一知半解,此时学生会有寻求帮助的需求,这一阶段是学生主动开展自主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提高知识与技能的阶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师个别指导、同学间互相交流讨论、上网查找问题解决方案三种方式,这个阶段的学习是与学生尝试性制作阶段融合在一起的,通过学生的提问与交流,使学生模糊不清的知识以及新知识在项目任务的制作过程中得到重新整理认知,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的方法,因此这个阶段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是学习方法的学习,学习网络资源的应用,学习与人交流。

5)学生制作完成项目

学生在自己主动制作与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对项目任务中的各项功能的实现有了更加明确的了解与认识,完成项目的全部任务也自然成为学生制作中的意愿,在完成整体项目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项目所涉及的知识体系,形成对项目解决方案的完整认知,也纠正了学生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对项目的完整制作,也培养了学生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养成对工作任务负责的好习惯

6)作品展示、简述答辩

篇5

一、学生的经验资源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经历和体验。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都融合在美国人的生活中,而黄种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就是旧金山、纽约、洛杉矶等城市的“唐人街”,这些内容不用太复杂地去讲述,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课本、影视节目等对这些知识已经有所了解,所以相当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难度。所以说,学生的经验资源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课程资源

新课标指出,社会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各种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都是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各种地理课程资源。

在电影中常常会出现一望无际的农场、带着牛仔帽的大农场主,这也从侧面影射了美国的农业非常发达,而且机械化程度非常高,这些对我们讲解美国发达的农业非常有帮助。在一些美国大片中,各种各样的高科技都被运用得淋漓尽致,所以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就是:美国是一个科技相当发达的国家。通过各种报刊、新闻所获取的有关美国军事方面的信息可让学生了解到美国最新型的战舰、战斗机、军事装备等,这些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高新技术的发达程度。所以,社会课程资源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计算机网络资源

新课标指出,地理文字、图像、视频、书刊等电子资源都属于计算机网络资源,数量多,影响大,是地理教学极为重要的资源库。

现在我们用到的最普遍的计算机网络资源就是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计算机网络资源中的文字资料、地理图像、视频、动画、书刊等相当丰富,而且形式多样,获取方便,内容新颖,成本较低,我们对它们的利用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这些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利用,这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

篇6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青稞酒制作原理和装置

②完成青稞酒制作过程并掌握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①提高探究意识 , 动手操作能力和与人协作能力

②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藏民族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教学重点、

说明青稞酒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美味青稞酒。

三 、教学难点:

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四、实验设计:

(一) 青稞酒制作的原理:植物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把植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二) 制作原料:青稞、藏曲、几种坛子等等。

(三) 实验准备:(1)每6人一组(一人为小组组长)。(2)准备实验材料:青稞 、实验器具 、酒曲等。

(四) 实验步骤:

(1)把青稞洗净,让青稞如图1在水里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24小时左右。

图1 图2

洗净的青稞与水按一定比例倒进锅内

(2)倒进锅里,放入多于青稞容量三分之二的水煮。当锅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完了,火就不能烧得过旺,边煮边用木棍把青稞上下翻动,以便锅中的青稞全部熟透,并随时用手指捏一下青稞粒儿,如还捏不烂,再加上一点水继续煮,等到八成熟时,把锅拿下来。

(3)凉上20―30分钟的时间,这时锅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干了,趁青稞温热时,摊开在已铺好的干净布上,然后就在上面撒匀酒曲(如图2)。撒曲时,如果青稞太烫,用凉开水冲凉(注意不能用生水,温度大概25--30度左右),否则会使青稞酒变苦,如果太凉了,青稞就发酵不好。

酿制青稞酒的酒曲

(4)撒完酒曲之后,再把青稞酒装在容器里(图3)压实,中央留下一个凹处便于酒溢出。

图3 图4

煮熟的青稞装进发酵坛

(5)实验室用恒温箱(图4)控制温度为22摄氏度左右或在家用棉被等保暖的东西包起来放好或者放在家里较暖和的地方。在夏天,两夜之后就发酵,冬天则三天以后才发酵。如果温度适宜,一般只过一夜就会闻到酒味儿。假如一天后还没有闻到酒味儿,就说明发酵时温度不够。这样才能使青稞酒更甜。然后把它装入过滤青稞酒的陶制容器中。如果要马上用酒,就要加水,等泡四个小时后就可以过滤。青稞如果不急用,就把容器和滤嘴封起来,需要时随即可以加水。头一锅水应加到比发酵青稞高两寸,第二、第三锅水应加到和发酵青稞一样高。封上容器的酒,劲儿大。

1号、2号发酵坛放进恒温箱内发酵

(五) 注意事项:

(1)使用工具清洁,不能带有其他有机物。

(2)温度适宜一般为25―30度左右。

(3)冲凉时要用凉开水,否则会侵染细菌。

五、实验总结:

请各组同学进行交流,并完成这次制酒心得体会。

图5

甘醇甜美的青稞酒出炉

六、课题评价设计:

篇7

关键词:课程资源;高校体育;利用原则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

整体来说,课程资源是整个资源家族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课程领域的重要内容。要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我们必须要弄清“资源”是什么意思。《汉语词典》中对“资”的解释是:(1)给予、帮助的意思。(2)积蓄的意思。(3)凭借。而“源”的意思主要有(1)水源的源头。(2)来源。《语言大典》中对“资源”的解释是:(1)个体所能支配的财富来源。(2)大自然中所有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3)资产的来源。《汉语词典》中对“资源”(resource)的解释是:(1)用来备用的或在需要时可以立即使用的东西;在需要时可供使用的库存或货存;供应品的来源。(2)个体的财产、财力。

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能够了解到的那样,资源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向外界提供各种支持和保障的体系,社会所拥有的资源跟资源的利用程度是成正比的,资源越多,利用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够对事物的运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教育界并没有对课程资源这一定义有个统一的概念。但是很多教育专家包括高校老师都认为课程资源的含义应该分为狭义上的含义和广义上的含义两大类。狭义上的含义主要是指能够对某种课程教学目标形成的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的因素,而广义上的含义主要是指对实现课程目标有积极作用的各种因素。

二、课程资源利用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

课程教学一般都是以课程资源为出发点的,课程资源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高校的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研究是为了应对学习型和经济型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践行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的体现。所以课程资源逐渐转化成高校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高校的各个学科也都开始基于本学科的立场对来探讨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作用。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中学《体育与健康》的实施建议中都明确提出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纲要》中的第22条也明确地提出了“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就是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所谓的体育课程资源就是指能够进入体育课程教学,对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各种因素。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就是指有目的地创造出一些能够促进体育课程教学的因素。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利用本质上来讲就是对各种未被开发的课程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提高它们对教学价值。我国的很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和作用。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对构建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也有积极作用,同时能够加快高校素质教育进程,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意识,践行“全民体育”的目标。

三、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利用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首要前提是发挥课程资源对它的积极促进作用,而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利用也是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利用课程资源时,要能够根据课程目标的不同来选择具体的课程资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利用课程资源。而对这些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不同的课程目标、教学特点以及学习对象。因此在对高校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现方式,分析与课程目标类似的课程资源的特点,然后从中选择出最佳的课程资源,保证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所以在体育课程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坚持目标导向性原则,它也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原则。

(二)安全性原则

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是为高校学生服务的,它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要遵循安全性原则。因为在高校教学中,安全问题是阻碍体育课程进展的大问题。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体育课程的进行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一个非常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例如操场,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或者掉以轻心的话,就容易发生意外事件。因此在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安全教育,做好组织工作,提高人们对课程资源利用的安全意识,必须保证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下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进而确保高校学生的人身安全。

(三)经济性原则

在利用体育课程资源过程中肯定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以及人力财力等。我国人口众多,然而教育经费是有限的,而用于高校体育教学的经费就更少了。此外,一些高校体育老师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师资力量也需要扩大。在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要争取用较少的资金投入,来提高教学效果。经济性原则,通俗来讲就是国家要尽量利用一些对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有积极意义的,并且需要消耗的经费较少的课程资源。要根据各个地区的条件和与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如果学校里本来就有的课程资源就没有必要到校外去寻找,本地区如果有的话也不要舍近求远去外地找。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仅仅依靠自身就可以做到的就不要去指望外界的帮助,不浪费每一种课程资源。此外,各个地区高校还要根据本地区的师资条件和资源优势以及经济状况等来对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

(四)乡土性原则

当看到“乡土”这一字眼时,很多人会有一种藐视或不情愿的态度,在他们眼里,“乡土”就等同于“俗”。其实不然。只要有家就有乡,有乡就有国,“乡土”一词本身含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意味,在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利用过程中坚持乡土性原则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一原则的本质就是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本身所具有本土性特征,重视那些只有本地区才有的体育课程资源。此外,还要尊重各个地区所特有的文化,引导学生对不同地区的文化进行体验和比较。

乡土性原则的核心就是是要体现出每个地区的课程资源的独特性,在进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时,要重点表现不同地区课程资源的差异性,充分体现地区特色。高校体育老师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职业优势,如不同老师会有不同的教学经验以及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他们对课程进行利用时也会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来讲就是个性原则。

结束语

课程资源是课程的实施的支持和保障,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高校利用也能够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进而推动体育课程发挥出更大作用。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种类多样,在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减少课程资源开发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李赞.论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对高校体育教改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8):133-134.

[2]张斌彬,崔帅,李晓雷等.导入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改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4,(9):96-96.

[3]梁金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

[4]刘善国.高校体育“三自主”教学模式的价值与建议[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7):66,68.

篇8

与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相比,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两种性质的人的要素在整个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

一、开发利用政治教师中的课程资源

在实现课程资源转变为现实课程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实现这一转变的能动主体。“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政治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具有的知识、经验和专业技能是课程活动的重要素材,其水平决定了教师资源的品质,优秀的政治教师就是高品质的课程资源;二是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根据学科特点开发和实施所需要的课程资源,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更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生命载体。

1.教师本身就是最丰富的活资源

政治教师那睿智的谈吐、丰富的社会阅历、广博的文化知识,真诚细致的人文关怀、独到的人生感悟……都是学生终生受益、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有能力的政治教师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教育思想、知识储备、技能技巧、人格魅力等,都能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不断吐旧纳新,真正具有现实性和创造性,对学生来讲,就是种丰厚的课程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如有的政治教师能歌善舞,在讲《事物是运动变化》一节的时候,一展歌喉高歌那英的《山不转水转》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有的政治教师有出众的表演能力,能讲单口相声,有的则有书法和绘画的天赋,这些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无疑会增强课堂效果,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2.政治教师在高中政治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中要发挥重要作用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之一,对学生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教师在本学科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就应当发挥主体优势,增强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要学会使用自己的权力,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变为编制、组织、实施、评价课程的主人。但是行使课程权力,不应是外力强加的,而应是教师自发的要求。有能力的政治教师甚至有办法在自身以外的课程资源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化腐朽为神奇”,实现了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所以政治教师要加强学习,学习先进的课程理论,具有课程资源开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勇于创新,敢于突破陈规,革除陋习,不因循守旧,掌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技巧,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资源开发的视角和方法体系,自觉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创造者,推动课程资源内容开发的良性发展。

二、开发利用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一方面,学生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和教育活动的主体,是课程的主体之一。学生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能力及身心发展状况、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定的教育需求都是可开发的素材性课程资源。

如在讲高二哲学《矛盾具有特殊性》时,我把黄豆和红豆混杂在起,要求学生想办法把他们分开,有的学生利用浮力的作用来分离,有的学生用筛子来分离,有的学生则是一粒一粒分离,都能运用他们的生活经验、所学知识既成功解决了问题,同时又能进一步理解老师做法的深刻意义。

另一方面,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自觉、自主地利用可用资源,为自身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教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政治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例如开发学生的个性品质这一课程资源,就可以依据学生的特点,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争强好胜的学生,就可引导他们围绕问题进行争辩,以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对于爱动脑筋的学生,就可启发他们依据材料认真思考,提出有深度的问题让大家讨论;活泼开朗的学生,就可让他们进行小品等各种表演,以营造对话情境和氛围:敢闯敢干、思想活跃的学生,就可激励他们大胆怀疑,敢于超越,为其他同学提供示范。

此外,还可以建议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准备一个笔记本,每学一目、每学一个知识要点都要把自己所知道的相关的生活现象、典型事例记录下来,并且与同学交流、分享,以扩大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正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师生共同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三、家长也是可开发的资源

家长由于与社会接触面广,有其自身优势,家长的积极配合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而学生家长中不乏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是很重要的资源。比如高中政治学科可以设计的一些社会调查的完成,如有家长的帮助与配合将会事倍功半。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一、立足当地实际,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其实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因此,要立足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开发并利用好本地语文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比如枣强县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名人代出,我们就应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西汉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就是今河北枣强县广川镇人,汉景帝时曾任博士,武帝即位后,以贤良对策得到赏识,曾任诸侯王相。一生大部分时间“以修学著书为事”,著有《春秋繁露》、《春秋决狱》等。现如今,为进一步挖掘董子儒学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枣强县修建了董仲舒像和董子文化长廊。在最近的县域文学创作上,围绕林秀贞、王文忠两位全国道德模范的典型事迹,分别创作了纪实文学《大爱无疆》、长篇报告文学《芍药花开》。同时,《老鸹村》、《故园放歌》、《永恒的主题》、《天下裘都》、《斥侯兵传》等一批文艺作品唱响了歌颂党、歌颂家乡建设的主旋律。所有这些为我们挖掘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提供了便利。另外,各乡镇、学校也要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师团队协作过程中,在平素的课程教学工作中,努力发现、提炼、升华出本学校所独有的精神特质与文化内涵,从而彰显每所学校的文化特色,创建独特的语文校本教研模式。

二、明确县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职能,做好示范引导作用

初中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离不开系统专业的管理,离不开学校的全力支持。县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专门的课程建设开发机构,负责县域内各乡镇、校的课程建设开发管理工作;建立起县域及学校两个层次的学科课程建设开发组织网络,并成立学科课程开发中心,统筹协调县域课程资源,规划指导实施课程资源开发。

学校要切实加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高,打造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开发共同体。健全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实施评价机制,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考核指标序列。各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让学科课程开发建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需要与精神追求。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积累和提炼好方法、好模式、好经验,在反思中不断提高、升华教学思想,创新教育模式。

三、加强培训,努力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应用能力

1.要建立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师资培训机制。县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定期召开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专题培训会,聘请相关专家讲学,及时召开研讨会,安排教师与专家见面,通过演讲、咨询、讨论等方法,使教师获得新知,更新理念和解决问题。培训要设计和制定好教师培训计划,确定学科培训内容和目标,切忌培训形式化。

2.突出专业引领、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要发挥本土教育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县域学科中心教研组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学科教研组的主体作用,让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课程资源开发手段等引得进来,学的进去,运用得好。

3.发挥初中语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师首先要使用好语文教材,学会适当地贴切地增加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或欣赏材料,用穿插、粘贴、组合、比较的方式,给阅读教学增容。同时,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语文教材的优势,灵活运用教材中的课后练习,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实践活动从课堂走进家庭,走向社会。

四、举办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要利用国内外的重要事件,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奥运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建国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大型诗歌朗诵会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语文教师在挖掘已有的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也要善于捕捉师生周围动态生成的教育信息,充实完善语文学科课程资源。如开办“校园文化专栏”、“班级明星风采展示台”、“班级作文剪贴板”、“学生自办手抄报”等。

五、开通语文学科课程资源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为尽量避免课程资源开发的严重失衡,县域要建成资源共享的语文学科课程资源网站,以期实现教育资源的交互与共享。学校之间应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络通道,做到经验互通,资源共享,让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惠及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何宽广.浅谈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研究,2009(10).

篇10

[关键词]羽毛球 课程资源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是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随着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地方和学校也相应得被赋予一定的课程管理及开发职责。可是要规划和设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首先就必须要对地方、学校所拥有的潜在课程资源进行调查和开发。为此,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为了促进学校羽毛球专项课程的发展,对羽毛球课程资源现状调查也就十分重要。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以“课程资源、羽毛球”等关键词进行检索2003年以来相关文献资料。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

2.访谈法。对羽毛球专项教师,指导教师进行访谈。内容涉及课程资源现状,羽毛球课程资源开发等问题。

三、结果与分析

1. 羽毛球课程资源概念的内涵。国际著名课程理论家泰勒指出课程资源是指“寻求目标,选用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及制定评估方案过程中可利用的资源”。我国教育理论界学者在国际课程理论专家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课程资源的概念做了研究和探讨。

每位专家对课程资源的描述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资源是课程的来源,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了为实现课程目标,需经过不断的筛选、评价、加工才能进入课堂。

所以我们羽毛球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羽毛球课程活动,直接成为羽毛球活动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进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一切;是羽毛球课程设计、编排、实事、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资源的总和。

2. 羽毛球课程资源的分类。按照体育课程资源功能特点,可以把羽毛球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羽毛球课程资源和条件性羽毛球课程资源。

素材性羽毛球课程资源是指凡是可能成为羽毛球课程来源的知识,比如,羽毛球理论知识、羽毛球技、战术,教学组织方法、练习方法,经验等等。条件性羽毛球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课程目标而具备的条件。它的特点是作用于体育却并不是形成体育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羽毛球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国家工作行政人员、体育课程研究人员、体育教师、学校体育设施、学校周围的环境等。

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空间来源可分为校内羽毛球课程资源、校外羽毛球课程资源。校内羽毛球课程资源包括羽毛球教材教具及设备、羽毛球场、俱杯羽毛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师等。校外羽毛球课程资源包括校外羽毛球俱乐部、羽毛球氛围、图书音像店、影视媒体、相关网站等。校内羽毛球课程资源和校外羽毛球课程资源都对课程的实现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它们在性质上还是有区别。校内羽毛球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所以,校内羽毛球课程资源应放在重要位置,校外资源应更多得起到一种辅助作用。

按照作用形式可以把羽毛球课程资源分为羽毛球思想资源、羽毛球人力资源、羽毛球物力资源。羽毛球思想资源是指指导着羽毛球课程活动各类人员的思想。比如体育课程控制与管理者。体育课程研究者、体育课程实施者。羽毛球人力资源指羽毛球课程活动组织所拥有的劳动的总能量。羽毛球物力资源包括羽毛球教材、羽毛球场地设施等。

3.羽毛球课程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羽毛球课程资源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就校内羽毛球课程资源而言,就有羽毛球教材、羽毛球场地、羽毛球比赛等;就校外羽毛球课程资源而言,有网络资源、社区比赛、羽毛球氛围、羽毛球商品店等。

(2)差异性。羽毛球课程资源受不同地区、文化传统、经济条件的影响而出现地域性。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羽毛球课程资源丰富。经济条件相对较弱的地区羽毛球课程资源就匮乏。

(3)间接性。羽毛球课程资源虽然存在于现实的事物当中,但是它需要通过转化才能成为课程或支持课程实施的条件。

四、结论与建议

1.要有计划、有层次的提高学校羽毛球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卓有成效的提高学术、科研综合水平。从而优化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2. 信息资源是不容忽视的羽毛球课程资源,它有助于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要加强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可以利用各种媒体获取羽毛球课程资源,如观赏羽毛球重大比赛,以便不断从充实课程内容。

3.要加强校外羽毛球资源的开发,构建学校利用社会资源的新模式。学校和教师要与这些资源的拥有者进行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资源信息,指导学生参加校外羽毛球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巧灵,胡红玲.析高校体育资源的概念及定义[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1)

[2]孟国荣.渝东南地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2)

[3] 陶涛.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的理论建构与实践[J].体育科研.2007,28(3)

[4]田菁,王凤玲.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原则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4)

[5]陈莉.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2)

[6]赵吉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

[7]王风玲.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原则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4):86-89

[8]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李贤彪.我院大学体育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6)

[10]李龙正.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