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12 10:5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教育

篇1

【关键词】 课外语文教育 原则

语文教育是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工程,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在语文教育这个复杂而完整的大系统中,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是这个大系统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子系统。

但是长期以来,在对待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我们常常重视课内,而忽略了课外语文教育,当今社会进步又带来了对人才素质的各种新的要求,这就呼吁我们语文老师不能再因循守旧,死守课内教育的那块狭窄的阵地,必须重视开展课外语文教育,充分利用课外各种渠道和各种有利因素,让学生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从中锻炼和培养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使课外语文教育收到全效,必须根据课外语文教育的特点,遵循以下必要的原则。

一、课外与课内相结合

课外语文教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为巩固课内所学的各种作业练习,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只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必须尽可能与课内语文教育密切配合。我们在确定语文课外教育的内容、分量、难度、形式等问题时,要顾及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目的任务和各年段的教学要求,还要考虑课内已进行过的各种教育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不会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才能使他们学得活泼、主动。如在课内语文教育中通过学习古诗词掌握学习方法以后,结合新课标要求的必背古诗词展开古诗词知识竞赛、古诗词诵读、绘画古诗词等系列活动,这样,既将课内所学迁移延伸到课外,又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完成背诵第二学段必背古诗词的任务;既实现了知识向技能的迁移,又让学生在活泼、自主、多样的氛围中拓宽知识面,发挥特长。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普及,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层次较低的课外语文教育活动,例如在一定时间内向全体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提示阅读的方法,并规定其中必读的几本;每个同学每周一练笔;定期举办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课外语文知识讲座等。如在本学年,我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让他们写好读书笔记,轮流进行交流,这就是普及。

提高,指的是组织层次较高的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分别吸收有某种语文专长的学生参加,以发展其专长。本学年,在普及阅读的同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围绕《爱的教育》这本书,成立了摄影小组,用相机拍摄身边的爱的教育;成立了朗诵组,歌颂爱;成立了小记者团,发现身边爱的教育并进行报导,这些就是在普及基础上进行提高。

三、尊重志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

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但两者在施教的方法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带有较多的强制性,也更强调集中、统一;而后者则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和志愿。我们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语文学习的各种实践活动时,不宜过多地干预,更不能包办代替,应尊重学生的兴趣专长,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参加自己所喜爱的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创精神。但是,鼓励自主,尊重志愿,不等于放任其自流,要提出必要的要求,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在引导他们进行与《爱的教育》相关的一系列课外语文教育活动时,我首先对这本书做了介绍,着重突出书中的主人公是和他们一样的四年级孩子,从年龄上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先规定好每个人都必须进行阅读并写好读书笔记进行交流,再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相关各类课外语文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此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要毫不含糊地要求他们阅读那些思想内容健康的、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的书籍,而具体内容和文字风格,则可以让其自主选择。如果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爱看一些卡通书籍,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应积极加以引导。

四、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学习理论知识要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这是人们要牢固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必须依循的一条原则。课外语文教育更应熟练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实践,让他们在课外语文的实践中,自觉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如教学完古诗词之后,我就古诗词高度精练的语言结合课外古诗词给学生开了一个主题为“言——画——情”的小讲座,让学生从诗歌语言中看到画面,理解情感,并鼓励他们诵诗,画诗,诉情。这样,就以多种方式将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进行能力的训练,达到能力的提高。“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课外语文教育的规律,重视课外语文教育,把课外语文教育置于语文教育整体中通盘考虑,扩大语文教育阵地,使课内与课外教育相辅相成,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更加完美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总任务,使语文学科更充分地发挥教育功能,更好地为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四有”的新型人才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257-01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学不能致用。因此学生与外界的社会生活不能融合,本文就如何将语文教学放入整个社会语言环境中去,形成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语文教育”格局,展开讨论。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刍议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学不能致用。而语文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学生进行长期的积累,况且要善于学习。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一旦脱离了社会生活,头脑就难免空虚,思想的源泉就会枯竭。所以,学生如果与外界的社会生活不相接触,一味在教室里进行单调、乏味的语文训练,闭门造车、固步自封,一定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恰恰是只管课内,很少涉及课外,更不要谈社会了。就课内而言,仅仅只管语言文字的教学,而忽视了语文表达与广大社会生活的联系。

整个社会也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熏陶。

因此,要把语文教学放入整个社会语言环境中去,形成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语文教育”格局。

一、何谓“大语文教育”

所谓的“大语文教育”,总而言之就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语文教学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并向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渗透拓展,把语文教学与对学生的做人做事教育相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能力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学生接受系统的、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培养和训练。

二、如何进行“大语文教育”

1.课堂教学的“大语文教育”。

语文学习,最终要由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来完成。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少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要提倡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探究式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而不是灌输,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行动起来,让其在与教师的动态交流中获得知识,而不是让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

其实,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不应剥夺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扼杀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而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不断的感悟中,获得知识,这正是语文学习的“课堂”。

2.语文教材内容的“大语文教育”。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语文教师要打破以往单一的语文教材模式,要走出教材,拓展学生的视野。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变“教好教材”为“用好教材”。

总而言之,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都当作教材,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去读。

3.教法上的“大语文教育”。

教师要打破那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自主训练,自我发展,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

当然,无论什么教法都要有目标,《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懂得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大语文教育”的教学反思

1.“大语文教育”绝不是只管宏观不管微观的那种“大而空”的主张。(1)多年来,我国中学语文教改一直存在着十分重视微观而相当忽视宏观的倾向,有必要加以纠正。(2)要注意全局性,在思考和解决任何问题时都占据首要位置,语文教改也必须从全局出发,而不能只从某一局部甚至某一细节出发。

2.“大语文教育”也绝不是教学内容杂、分量多、学生作业多,我主张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无不是为了最好地完成语文课的任务。

3.读、写、听、说四者相通──听是用耳读,说是用嘴写,读是用眼听,写是用笔说,这是叶老的精辟阐述,其实四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由于传统语文教学,造成了只教读写不教听说,只考读写不考听说的弊病。我们则坚持四方面有机的结合。

篇3

[关键词] 导向型;教育改革;语文教育

中职语文教育作为中职公共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语言工具的掌握,同时“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遗憾的是,当前中职语文教育面临着被边缘化的趋势,学生厌学情绪强,学生普遍更注重对专业课的学习特别对热衷于考级、考证,而不予重视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课程。这一现象引起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反思,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语文教育被边缘化?本文主要从导向型教育改革思路出发,探讨以人文素养培育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方案。

一、中职语文教育导向型改革的基本思路

1、导向型教育改革的内涵

导向型教育改革是指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确定一定的目标,把握一定的方向,以目标是否达到、方向是否偏离作为教育改革成败的衡量标准。导向型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能够明确改革思路与改革方向,使改革方案更具可执行性,而不至于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

2、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基本导向

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亟待改革,这是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识。一般来说,常见的建议有如下几种:第一,教育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这一观点,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也应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第二,以专业化为导向;第三,以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导向;教育改革应遵循“以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表达交流等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基本路径。

可见,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就语文教育改革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案,且均以导向型教育改革为基础,体现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育改革方法论上的提升。

二、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以人文素养为导向的必要性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应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的改革导向,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方面:

1、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

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育应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中的人文性即强调了人文素养的培育。中职语文教育改革是建立在现有机制上的反思与完善,突出人文性并不意味着淡化工具性,而是在人文素养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寻求平衡,并为中职语文教育探寻到良好的切入点,提高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成功几率。

2、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需方特点

中职语文教育的接受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逐渐趋于成型。中职学生们存在提升人文素养的主客观需求,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而不是做一个仅仅有技术的人,应符合多数中职学生的心理。

3、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

以人文素养培育为导向的语文教育改革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片面强调语文教育应服务于中职学生的就业或专业,会导致语文教育承载过多、过度的其他职能,导致语文教育背负过于沉重的压力,强化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相反,语文教育应建立在对语言文学的审美基础之上,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快乐、心得、体验,而不应使语文教育过于工具化。

三、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素养导向改革方案的落实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应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导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围绕人文素养培育,确立基本的改革路径与方案。结合中职语文教育工作实践,笔者对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之推进突出如下建议:

1、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拓展阅读面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很多著名作家都有终生阅读的习惯。阅读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应居于核心地位,一方面,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另一方面,阅读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接受,也包含着信息的过滤、消化、反馈等阶段。

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当前中职语文教育依然停留在对语文教科书中相关文学作品和篇章的解析与审美上,忽略了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过程固然需要对一定的数量的美文进行解析与评价,课堂教育中教师所提供的分析范本是有限的,学生必须掌握自主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人。

3、注重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中职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内外兼修的文化人。课堂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则应通过角色转换,由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成为倾听者,师生之间可以自由地畅谈有关国家、民族、社会、生命、爱等一切话题,使学生的人文情感被充分激发,使学生从“学”到“说”,从“接受”到“表达”,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人文体验可以得到增强。

总之,导向型教育改革应作为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能够使中职教育改革目标明确化,更有利于达到改革目标。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量的提升、阅读面的拓展,并在课堂教学、课后交流等场合,增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倡导、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交流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人文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保持终生,真正做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参考文献:

[1]鲁卫平,陈彦:《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5期,第165页。

篇4

关键词:西盟;语文;教育

何谓语文?叶圣陶先生早在解释语文科命名的缘由时就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很显然是说,“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因此而明了。即教人学说话和写作。

西盟,全名“西盟佤族自治县”,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了特殊的历史和特殊的面貌。因为西盟残缺了中国的封建社会这段上千年的历史,而封建社会,又正是真正中华文明的产妇,如此重大而关键的缺失,是西盟语文教育真正难以跃越的障碍。

面对西盟语文教育的这些根源性问题,这已并非教育部改革政策,教育专家整体的教育改革意见就能解决的。要搞好西盟的语文教育,我认为要从根本性问题着手从最基础的口语抓起。因此,首先,我们得营造整体汉语言大环境。今天,电影、电视、广播、音乐等流行文化、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普及开来,整体的汉语环境正在形成。所谓的形成就是让人民百姓能在日常生活中听汉语,学汉话,说汉话,转变本民族语言的思维习惯,而改用汉语思维来说汉话,让他们尽快地过“口头语”这重关口,到那时语文的教育才能真正开始。其次,要过“口头语”关,除了需政府营造语言环境、更需从教育抓起。整顿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引进外来汉语教师。从说话抓起,从汉字最基本的音、形、义抓起,我想只要广大语文教师扎扎实实地抓,用不了几年,最多十几年就可基本过“口头语”关。“口头语”要过关,关键是语言思维要汉化,生活是语言思维的汉化的重要环节。

现在,国家正投巨资修桥铺路、盖新房、送家用电器等等,西盟的发展改变是明显可见的。但由于本民族生活习俗所限,要达标,还很难做到。从“口头语”大环境营造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家家拥有电视、广播、录音机,过汉人式的生活,天天、时时生活在汉语言大环境中,这样“口头语”一关就指日可待了。(在保护好少数民族语言的前提下)

在西盟,许多教师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利用外来汉族学生来带动本地民族学生,不可否认,这种方法的确效果良好。我认为外来汉族学生不但能带动本地学生的积极性,且还可以防止课堂后,学生又完全回到本民族语言的环境中,这对营造汉语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民族发展进步,我们希望,政府部门,教育部门,本地民族领导,有识之士,共议协调,多引进外来汉族学生,这也许更符合西盟发展的长远大计。

说到“书面为文”,那首要责任人就是语文教师了。西盟的本地民族学生由于语言的思维障碍导致阅读文章难懂其意,写起作文,难表其思想。如果把“书面为文”比作西盟语文教育的一座大山。那广大语文教师们就得诚心诚意学习“愚公”的精神了。要在这里真正做好“书面为文”,绝非一朝一夕、一代两代的事情。希望语文教师们,平心静气,从实处着手,不要因为外界语文教改的纷繁复杂的理论而放弃了“语文”最基本的东西。所谓的基本部分就是从说话到文字的音、形、义、词语、句子、段落、篇章,一步一个脚印,不可缺失。语文基础的严重缺失,是所有西盟乡、村、社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这不能不引起乡、村、社语文教师们去深思。当我在翁嘎科乡附中教初中语文时,发现许多学生文字、(下转第172页)(上接第171页)语句认知水平远不如外地小学三、四年级学生。故每当我按大纲要求来讲解初中语文时,就有盖空中楼阁之感。想力挽狂澜、从头教起,但力不从心,恨自己无回天之力,只好空发几句牢骚,后又担惊受怕地接着盖空中楼阁。每次考试都会从上而下,摔个半死。

篇5

一、当前语文教育的不良现象

1.课题浮躁,无文化

做任何事情,须守规矩,循次序,即所谓循序渐进。有些教师则随心所欲,课上得花哨,乱而无序。朱熹将读书无序视为一患,认为“学者所患,在于轻浮,不沉着痛快”。他主张,“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细经玩味,如未通透,却看前辈讲解,更第二番读过,须见得身分上有长进处,方为有益”。而“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读书别无法,只要耐烦仔细,是第一义”。课堂教学的乱而无序只是一种现象,其实质是心浮气躁。

2.重视技术,缺素养

通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板书少了,代之以放映幻灯片的多了;教师的范读少了,代之以名家朗诵的音频多了……这多与少的变化,正反映了很多教师语文素养的的缺失。所谓多了声光电,少了读写说,这无滋无味的语文课,让人感觉多了轻浮,少了凝重。板书设计的优劣曾经是评判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今的一些公开课、观摩课已经很难再见到它的踪影。笔者曾听过不少公开课,发现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使黑板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有的只写一下课文题目,有的干脆一字不写,只有极少数的教师在黑板上认真书写自己的板书设计。书写规范,设计精巧,简洁醒目的板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篇章,发展智能,而且可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启迪。

3.突出训练,轻朗读

当前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启发的含义,他们片面地认为启发就是要多提问题,多训练,使反复训练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流行式。训练式教学活动,乍看师生双边活动频繁,课堂气氛活跃,其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意识根本得不到体现。

语文新课改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教学,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注重讲解、赏析,忽视了朗读教学。朗读教学变得可有可无,即使有,形式往往也比较单一。这就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实,好课往往是“读”出来的。一方面,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在语文课改的今天,传统的朗读教学法仍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不但不应该废弃,反而应该恢复其真面目。我们要高度重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只有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让师生的激情在课堂上熊熊燃烧起来,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迈上一个崭新的境界。

二、语文教育回归本真的途径

1.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文学常识,不是仅仅是指对课本上那些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的认识,语文老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于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语文老师应该具有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

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渊”,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政治、历史、音乐以及理科的一般性知识,要晓天文、通地理,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标、新角色面前站稳脚跟,才能游刃有余。

2.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义务教育到高中的新课标对语文都强调了积累,这其实也是语言学科的又一共同特点。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积累训练的结果。俗话说:“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这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可以说,没有积累就学不好语文。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有哪些积累呢?

篇6

一、过分强调分数

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分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升学,只有良好的分数才能保证学生可以到更好的学校去学习。所以学校和老师都会主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切教学任务以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这就造成了语文学习的片面性,学生们完全体会不到语文当中所蕴含的美,他们对于语文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是“一门学科”,这样的认识上。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仅仅是一批考试和学习机器,并不具备独立的思考和创造能力。针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我们教师的思想,分数固然重要,但有些东西要比纸上的分数更加重要,例如学生文化素养的积淀,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等,这些要比苍白的分数重要的多。所以说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我们不要单纯的去追求学生分数的高低,而是应该抛开分数的束缚,去挖掘语文当中更深层次的东西。让浅析关于语文教育的几点反思呼伦贝尔牙克石市育才中学张景辉学生们真正认识到什么是语文,当他们真正的体会到语文的魅力的时候,学习成绩自然而然的也就提升上来了。

二、对于课文的过度解读

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发现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作者的一段话或者是一个字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大作文章,从写作背景再到心理活动,再到中心思想分析的头头是道,学生们听得云里雾里,然而被分析的这段文字并没有过多的什么含义,其实这早已超出了作者的写作初衷。比如作家周国平曾做过一份语文阅读题,分析他本人的散文,对照标准答案后自己只得了69分。他表示,一个简单的文本,去分析它的原意、它的中心思想、它的段落大意等东西干什么?“还考查哪句话‘它的含义是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网络曾流传一个著名段子——鲁迅:“晚安!”语文老师:“‘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暗,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色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出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叹号体现出了鲁迅对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这个段子,可谓是过度解读的极致。好的文章都会给人很多的思考空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经历对于不同阅历的人对于同样的一句话肯定会有不同的认识。课堂上老师的过度解读,不但会使阅读变得机械枯燥,更会压缩学生的思维空间,甚至让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产生误解和抵触情绪,虽然对于文章的分析会显得课堂内容的丰富,但是损失的确实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恐怕会得不偿失。所以说对于这种过度解读课文的情况,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被杜绝。

三、僵化的师生关系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发现有不少的学生对于老师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敬畏心理,甚至在学习当中遇到一些困难,也由于害怕老师的责备他上课不认真而不敢去请教老师。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的古板教师形象。传统的教学思想认为,作为老师自然要高高在上不苟言笑,可是这种传统的教师形象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课堂教学。为了适应如今的教育教学模式,革新教学形象亟待解决。

在当今的教育中,老师不单单要扮演本职角色,更要去扮演类似学生的朋友这一类的角色。例如说多去了解一些学生们日常的生活,多去了解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课余的时间里多和他们交流。这样以来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更多的掌握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状态。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让学生更加亲近老师,去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对于提升学习水平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篇7

关键词:语文教育;濡染;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122-01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作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程颐曾说过: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从而达到"塑造人"的目的。

1.濡染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格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濡染。语文教育中,教科书是语文知识的载体,通过语文老师这一媒介,使学生获取语文知识。而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教育不仅仅包括语文知识的教育,也包含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即美育。要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语文教师就要做到濡染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格,用自身健全独特的人格魅力引导和教育学生美好的人格品质。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就是指语文教育除了要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知识以外,还应该培养学生人格。高尚的人格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文学作品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濡染的渠道也必须是通过教科书的文学作品。而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思想表达,比如在学习毕淑敏《我很重要》时,引导学生树立"我很重要"的自信心;在学习《岳阳楼记》时,引导学生养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怀;在学习《孟子》时引导学生领悟"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操守;在学习《饮酒》时引导学生领悟陶渊明隐居世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情操。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格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格精神的传输重在熏陶、感染。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候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理念,濡染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格。

2.构建想象空间,愉悦学生身心发展

朱光潜先生曾说"美感起于形象知觉",也就是说美育源于想象。一方面,语文教育的表达通常是以文字的途径进行表达,构造一种独特的情境,不同的文学作品表达不一样的思想,有着不同的情境;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包括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在头脑中想象空间,以此愉悦学生的身心发展。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这样一种情境:月色之下漫步美丽的荷塘,却产生孤独、苦闷、彷徨的感触,希望能够寻求精神解脱的情境。教育环境能够使人感到充分的愉悦和自由,深入情境,能够让学生领悟更多的感触。在深入情境的时候,我们也要在文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美是自由的象征,本身就是一种愉悦的感受。这里说的美即是语文的文字之美,也是指语文的精神之美。但是精神之美又是寄托在文字上面才得以表现出来的。所有,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空间,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适当运用幽默,营造宽松课堂气氛

老子说"大辨无言、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的时候会有独特的心灵方法和适当的幽默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幽默感是一种恢弘的人气,是对人生、生活的达观的态度,是坚定的自信心。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适当运用幽默可以增添师生的生活乐趣,消除师生教学时遇到的困境。

在很多学生的眼中,语文课堂是沉闷乏味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不理解,更多是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缺乏幽默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原因。特别是在文言文课堂上,原本对文言文的学习就带有一定的难度,沉闷的课堂会使学生丧失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运用语文教学幽默语言,即一种含蓄精炼、诙谐有趣、富有哲理的语言,有利于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候就能通过语文教学幽默语言调动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对接下来的知识吸收范围。

4.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

中学语文教育本身具备传播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的功能。语文本身也是最能体现艺术情趣的科目,语文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

篇8

为了升学,初三和高三的学生不得不陷入“应试”的题海战术中。为了得到所谓的高分这样功利的目的,学生可以违心地说假话,教师可以违反教育规律进行教学。然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需要呼唤人文精神回归,即要重视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一、 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内涵

何谓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我们认为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内涵就是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修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发展学生分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具体目标

(1)对语文学习培养兴趣,积极参与,调动思维,与同学、老师交流合作,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2)充满信心,具有创造精神,勇于发表个人独特的见解,敢于质疑,培养爱国情感,集体荣誉感。

(3)能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发现作品中的真善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4)能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精华,帮助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不难看出,上述人格教育目标符合最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育提出的任务要求,符全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实现上述目标必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策略

教学策略主要包括教学组织策略、实施策略和管理策略。而语文教学为实现人格教育的目标,应采取如下基本策略;

(1)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教师的权威,所谓师道尊严,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老师。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以表扬为主可以使学生的积极因素得到强化,扬长避短,强化积极因素才能战胜消极因素。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位学生在融洽、有利于交往的心理氛围中无拘无束地学习。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这样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2)选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近20年来,语文界先驱者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创造成了许多新的模式,如盘锦市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虽然还在不断完善之中,但都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注意发扬教学民主,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同时我们应积极探索、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思维的主体、情感体验的主体、思想的主体。总而言之,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要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健全人格。

语方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我们要提倡让学生多朗读,在朗读中去体验,去感悟。语文课上难得听到学生的读书声,往往在让学生匆匆看一遍课文后,教师就进行分析、提问。学生不认真朗读课文,怎么能进入到作品的内层与作者进行“对话”?怎么能受到熏陶、感染?怎么会有审美的愉悦?例如在学习《海燕》一课时,学生很难理解课文内容,为此先进行朗读训练。听录音感受海燕的战斗情怀,模仿试读,配乐朗读。在读中理解海燕的形象,使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所以有必要把朗读重新请进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

教师还应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进入情绪体验状态。首先,教师应全身心地投入。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用丰富的语言打动学生。这样能使学生较快进入体验状态。其次,教师要善于巧设情境,营造氛围。一段精心设计的导入语,一个能激发学生真实情感的提问,一段充满感召力的语言,一幅美丽的图画,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情绪渲染的作用。例如《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让学生画出赵州桥来,赵州桥两大拱,四小拱,二十八道拱圈,以及长度、宽度、周围环境。通过绘画赵州桥的特点紧扣心扉,生动形象。再有,教师应善于运用电教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加强教学的直观效果,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情感。

(4)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语文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语文学习中,学生由于性格不同、情趣爱好不同、能力有差异,解阅作品的方式、审美体验也必然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你试图使多元的变为一元,使丰富多彩变成单纯一律,必将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抹杀学生的个性。所以我们,提倡多元化,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比如《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父亲的朋友约会迟到了,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鼓励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讨论,使元方的得与失淋漓尽致的得以展现。

篇9

现阶段,仍有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人文教育对于学生的重大意义,导致在教学环节中缺少了人文教育;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简单地讲解课文,没有深入挖掘课文背后蕴藏的人文精神和内涵进而对学生进行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没有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教学目的,致使学校和老师都忽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二、语文教育如何体现出人文教育

1.深度发掘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是语文教育的基础起步阶段,其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涉猎范围也很广阔。从现代诗词到古体诗词,从散文到文言文,从中国名著到外国名著一应俱全。初中语文教材均是中外古今各位名师大家的作品,其意义与内涵都极为丰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发掘将其中蕴藏的人文教育题材进行剖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例如,在《沁园春•雪》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分析其内容,更要深入挖掘写作背景与作者心理情感等。《沁园春•雪》是在全面抗日之前写下,其中不仅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更是赞颂了当时的各路革命英雄。表现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抗日的坚定决心。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内容,可以热爱祖国坚决抗日的伟大品质展现到学生面前,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

2.加强与学生沟通促进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多样全面的,并不是仅限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广义层面来讲,人文教育包括了道德审美心理交际等方面。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促进人文教育。多与学生沟通,可以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学习上教师应当多与学生沟通。语文是一门理解记忆性的学科,与数理化等有严谨的公式和推理的科目有差异。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学过程的不足与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双方进行意见互换。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难点在什么地方并加以改进,学生也可以明白老师重点想讲什么并着重掌握。其次,在生活方面,教师也应当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解惑,帮助学生解决在道德观念上的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教师虽然贵为师长,是学生的长辈,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长辈带来的只有压力。教师自身先放下教师的身份,真心实意地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朋友,用自身的言行来影响感染学生,发挥自己作为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等。

3.在语文测评中引入人文教育

现今语文评测依然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初中语文单以一个数字将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这对于学生的人文教育是极不利的。语文教学评测应当引入人文精神,使人文教育透过语文评测得以体现。具体来说,首先,应该改变语文评测的模式,取消按照考试分数来划定学生优良的规则,改用更加有人文精神的模式。其次,扩大语文评测的范围,将学生的课堂表现、道德素养水平以及平时和学生沟通交流的结果等均纳入语文评测的范围。通过这种综合考量,才能真实体现出人文教育。最后,引入互评机制。最了解学生的还是学生,学生通过相互评测,不仅可以发现自身的缺点,还可以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这对于学生成长和人文教育都具有重大意义。例如,初中语文教师让学生互评试卷,可以发现学生互评都是按照标准答案来进行对错区分的,不存在酌情给分的情况。虽然从语文角度来说严格按照标准答案区分对错不太合理,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其能够按照标准答案进行对错区分,没有加入私人因素,说明学生之间的评测是很客观公正的。

三、结束语

篇10

现代的中学生几乎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练,对于事物总是以单一的知识作为判断基础。这种较低的事物判断能力必然会对于真善美的缺乏准确的理解。因此在中学教学中,要将语文教学内容充分地运用起来,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意识鉴赏美,以健康的观念理解美,以对于真善美以准确定位。

二、语文教育中融合真善美的新理念

(一)语言教育要从认识论的角度探求“真”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所谓的“真”,主要是针对于智育的角度而言。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语文学科的质量水平,这就意味着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学生智力开发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以做到“求真”。在语文教育中,语文能力是学生听课、阅读以及写作中所具备的特殊能力。注重语文能力的训练,不仅对于学生语文智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语文能力训练融入到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对于事物的创造性以及人格的健全上都会有所提高。

(二)语言教育要从伦理学的角度探求“善”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所谓的“善”,主要是针对于德育的角度而言。语文教育的核心旨在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得以弘扬,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更为注重人文性。也就是说,在语文教育中,要发挥德育教育,即是指通过人文教育,发挥其“向善”的目的,即学生接受道德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中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出发,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中学语文教育中,只有注重学生思想的净化,才能够引导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民建立起情感,并富有社会责任感。这种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极爱直观的确立非常有利,同时更有利于促进中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语言教育要从美育学的角度探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