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村污水治理还没有全面铺开,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约占全省村庄的10%左右。”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鲁修禄在6月29日召开的广东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上指出,由于未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难以落实管理人员、经费等,部分已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无法发挥应有的治理效果,面临着难以正常运行的局面。
据了解,截至2015年年底,广东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已达到了2353.2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与城镇污水处理厂相比,广东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则显得相对滞后……
共性问题1:
钱不够,设施建设缓慢
“近年来,农村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广东省环境技术中心工程师黄章富告诉记者,在中央、广东省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广东各地陆续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连片整治工作。但由于此项工作起步晚,目前呈现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区域差异较大的情况,如梅州、河源、汕尾、清远、江门、茂名等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相对较少,而珠三角各市建设覆盖面却较大,如惠州,则已经完成了487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区域差异较大,主要源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不发达地区无经费投入建设。“没有上级拨款的经费投入,即使是用最简单的处理办法,我们村都没钱去支付,也没地用于建设。”茂名市小良镇那庄村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村里的生活污水只能通过化粪池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
“我省农村多以山地与丘陵为主,地形坡面较为陡峭,因此有些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普遍存在排放分散、难以收集、难以集中处理等现象。”广东省住建部门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城市区域居民居住相对集中,但农村地区农民居住相对较分散,且地势高低不平,污水难以通过自流进入污水处理设施。
广东约有2万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又有若干个自然村,部分行政村下属的自然村和居住点多达几十个。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农村大都呈现出布局散、规模小、建设乱等特点。这不仅造成了土地利用率下降,还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成本。据介绍,目前也仅有珠三角8个城市的行政村有规划,自然村有规划的仅有38%。
缺少系统规划,势必会导致成本增加。目前广东农村污水处理建设模式主要有集中式建设、分散式建设这两种模式。此前有调研资料指出,同等条件下,采用分散处理模式,人均投资约为500元/人,年维护费为174元/人;采用集中式处理方式人均投资为800元/人,年维护费为263元/人。
“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目前在城市中被普遍采用,靠近城市的农村可以通过铺设管网将生活废水纳入当地的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式处理,但管网的铺设费用较高。”惠州市博罗县长宁镇相关负责人说,与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高昂的建设费、铺设管网费用相比,农村采用分散式模式处理生活污水似乎比较贴合实际,能够有效控制生活污水的影响范围和使用量。
“虽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大都选用运行费用低廉、管理维护简单的技术,但并不完全是指所有污水处理设施不需要运行维护管理。”博罗县长宁镇镇委委员向记者提到,村里的第一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费用是40万,但是建好之后运行费用也是一笔不菲的投入,“植物死了要补种,出水不稳定要找人处理,每年都要几万元维护费。”
“粤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建设资金比较依赖国家和省的资金支持,当地资金配套较弱,导致厂网不配套,整体效能低,部分地区还出现无法正常支付 BOT 投资人的污水服务费用,项目处于半停状态。”黄章富说,不解决资金的投入问题,粤东西北地区新一轮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推进将是艰难的。
共性问题2:
不专业,管理人才和制度缺失
没有建立专业的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机构,专职管理人员明显不足,甚至无管理人员,即使是已有的专门管理机构也远远不够完善。记者在广东省内调研时发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处于非常松散的状态。
经走访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有的体现在格栅前垃圾大量淤积、厌氧池内淤泥淤积严重,未能及时清掏;有的体现在电器、控制设备等损坏后未及时维修;有的体现在湿地(生态绿地)上杂草丛生,湿地植物廖廖无几,无法发挥湿地植物应有的处理效果,且严重影响了湿地所具备的景观效应;有的体现在由于运行维护不当,污水处理设施进、出水不畅,存在堵塞的现象;有的体现在工程建设时管理部门多头管理,管理权限交叉,职责不明,工程竣工后则无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
“如果建设及管理不完善,可能会导致农民生活垃圾投入排放水体等。”云浮市郁南县相关人员指出,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大多数的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由当地村民参与运行维护,即使有专人管理也主要以兼职管理为主,未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上,出现问题时常常无法及时解决,影响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村民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大都没经过相关的专业技术指导或培训,对这些管理基本是一窍不通的,仅能做到设施关键设备的开关工作。出现问题时,都是去镇里找人帮忙维护,这样一来一回不仅耽误了时间,还影响了设施的使用寿命。”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县级政府监管、乡镇运营的方式,但由于执行效率低、后续奖罚措施不到位及第三方监管不完善等原因,致使这种运营管理方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效能。据不完全统计,由于运营管理不到位,制度缺失等原因,北京约47%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和30%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浙江省洞头县62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仅为61%。而在广东惠州,也曾出现过随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公司的撤离,崭新的污水处理设施成为了摆设的窘境。
“有效的运营管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对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环保专业人士指出,农村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几经周折能建设起污水处理设施已很不容易,若因人为的管理问题,而陷入半运行或是荒废等状况,实属可惜。“因明确设施运营主体,合理选择运营管理模式,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应采用市场化的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来保障设施得到专业化管理,政府职能部门加强设施的监管即可。”
除此以外,目前有不少地方的设计单位并未在农村设计方案中指明具体的管理内容、管理范围和管理方法,导致工程竣工后,无法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正常维护和有效管理。
“当地镇政府,应明确各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负责人及相关管理责任,完善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工作,使其在熟悉设施工艺特点、掌握基本的相关知识之后再上岗,同时了解各部分装置和设备的分布及设计、施工的具体情况。”业内工程专家建议,相关设计单位在方案中最好指明所有的设计内容,尤其那些隐蔽工程所涉及的工程内容和工程量更应明确化、具体化,为今后顺利地开展项目实施工作奠定基础。“为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甚至是可以对设计单位建立定期回访制度,让其及时上门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共性问题3:
没标准,污水处理技术繁多
在中央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推进下,农村污水处理工作迅速铺开,各种污水处理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污水设施的设计是否适合农村的实际,出水排放标准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这都需要经过时间的论证。”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广东部分农村已投放运营的污水处理设施,在经过一两年的运行之后,出水的情况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是为改善农村环境,选用正确的污水处理技术至关重要。”长期从事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永红告诉记者,目前,农村污水处理办法大致可以分为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稳定塘处理技术、生物膜处理技术及生活污水沼气池技术。而“厌氧+人工湿地”处理模式在农村污水处理应用中较为普遍。
记者了解发现,从目前多数村庄的污水处理效果来看,因为只采用简单的一级处理工艺,所以大部分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只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与城市污水处理厂要实现一级A排放标准相比,其COD等四项常规指标要求则显得较为宽松。
“农村污水处理因起步较晚,目前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还未有相关的标准,其实行的参考标准也是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及技术措施,应是农村污水整治工作工作重点之一。”汪永红说,短时间内无法实行较为严格的一级A排放标准,因为按照规定出水在一级B即是达标,农村没有动力再提升标准。“由于农村生活污水进水浓度偏低,很多地方的生活污水在池子里简单过一下,也就达到二级排放标准了,这样处理污水实际意义不大。”
据了解,全国各地正在开展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所建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指标不一,建设投资费用差距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专家指出,应该通过研究各工艺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资费用以及所能稳定达到的出水水质标准,来确定在某一出水水质标准下,建设比较合理的污水处理设施。
篇2
关键词
小型化;分散式;生态透析;活性污泥法;MBR;人工湿地
一般而言,污水处理模式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集中式的污水处理模式一贯作为市政工程中常用的污水处理模式,主要用于收集和处理较大流量的污、废水,而“分散”的概念在20世纪末才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目前,我国主要的污水处理方式是集中式污水处理,对分散式污水处理的研究和应用尚不够深入,对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也缺乏明朗的概念和整体把握,仅停留在污水处理简单的小型化认识阶段,这样造成了分散式处理和集中式处理在工艺技术上的混淆和区分困难。因此,本文着重论述了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概念、技术和发展状况,并对它们进行了综合对比和分析展望。
1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现状和研究
1.1发展历程和现状
以污水处理厂为主要代表的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是城镇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802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61亿m3/d。从国内外城市污水厂建设的发展历史来看,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建设集中式污水厂是污水处理的主要途径。
目前污水厂采用的技术是活性污泥法,该技术于1914年诞生,由英国的爱德华・阿登(Ardern E)和威廉・洛克特(Lockett w T)发明,并于同年在曼彻斯特市建立了全球首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试验厂,于1916年在美国正式建立第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厂,这一技术奠定了至今100多年污水处理技术,虽然在某些工艺上有改进但本质上和形式上没有取得大的飞跃。
我国污水处理技术起步早,推广晚,发展迅猛。随着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的成功和逐渐传播,在1921年上海建设了中国第1座污水处理厂一上海北区污水处理厂,并在1926年和1927年又分别建设了上海西区、东区污水厂。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在西安、太原、北京等地建设少数污水厂。近20年来中国污水处理数量猛增,到2014年3月底,中国占有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54亿m3/d,已经超过了美国(约1.15亿m3/d),位居全球首位。
随着“水十条”的颁布,在污水处理、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多方面进行强力监管并启动严格问责制,铁腕治污将进入“新常态”,必将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深远的影响,意义重大。
1.2特征和效果
集中式污水处理是把各种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输送到污水厂,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技术逐级处理,处理达标后再排入自然水域(如图1),其最主要特征是:大建设、大收集、大处理和大排放。
污水厂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和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住房城乡建设部通报的2015年第二季度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显示,全国城镇污水厂累计处理污水126.2亿m3,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COD)总量326.7万吨,平均削减COD浓度达到259.1mg/L。山东省新泰污水处理厂,当进水COD、SS、NHa-N浓度各在一定范围时,各指标去除率:COD有73.750,SS有87.36%,NHa-N有85.47%,各项指标均可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如果对新泰污水厂获得的环境效益进行定量的估算,按远期满负荷处理3万吨/天污水计,每年可减少向环境排放总磷38.3t、氨氮219t、SS1861.5t、COD2956.5t。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厂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对削减污染物、减少排污总量、保护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作用。
1.3弊端分析
污水厂引领了污水处理的首次革命,100年来对环境保护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以及人民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管理要求越来越规范的情况下,弊端和技术的滞后性和毒副作用已经越来越凸现,具体分析如下。
1)污水处理投资成本高
污水厂的投资包括三大部分:收集管网建设费、征地费、厂区建设费。征地费因地块而异,基本在上亿元(如广州猎德污水厂,若作为商业用途,价值500亿元),基建费用2000~5000元/吨,管网铺设费用5~10倍基建费用。根据已建、在建污水厂的实际情况,建成一座处理规模达50万吨/天的污水处理厂,仅一次性投资费用在7.5~10亿元;又如,已经投入资金1.98亿元,原计划于2005年年底建成的安徽省安庆市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因经济问题和管网配套设施跟不上等原因,烂尾至今悄无声息。因此,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来处理城镇污水,对于经济尚不发达的我国大部分城镇来言,是不堪重负的。
2)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高
污水厂无论采用哪种处理工艺的运行方式,其主要成本为能源消耗、药剂消耗、管网收集和维修费用、污水和污泥处理费用、人员费用等。目前污水厂的综合运行费用包含:管网收集费用2~2.5元/吨,污水处理费0.8~1.4元/吨,污泥处理费500~1000元/吨(干污泥),人工费10~50人/厂,药剂费用45~150元/天,电费0.5~1度/吨,共需3~3.5元/吨。例如,首创股份2013年的污水处理业务成本中,动力消耗和人工成本以及管网维修,分别占污水处理成本的27.95%、12.24%和34.02%,三者占污水处理总成本的74.21%;广州东区污水处理厂工程投资约7000万元,但年总运行成本费就达1000多万元;广州猎德污水处理厂(四期)规模为56万m3/d,其每立方米的运行费用1.05元,年运行费用高达2.146亿元,如此高的运行费,随着物价、人工的持续高涨,政府投资压力只增不减。
3)管理复杂
设备多、人员多、专业技术要求高。污水厂涉及水质检测与安全生产、污水泵、水处理机械设备、电器仪表、自动控制、物理化学法工艺等运行管理,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去管理和维护。其次,要添加化学物质同时需要对污泥进行处理,造成管理复杂,可控性较差,风险性较大。
4)浪费土地资源
大型污水厂占地面积几十到几百亩,如京溪地下净水厂占地面积27亩、广州石井污水厂占地面积328亩、广州猎德污水厂占地585亩。现代城市寸地寸金,中心城区更是寸金难求,这些污水处理厂的大面积占用是对宝贵的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5)二次污染
污水厂的最大弊端是产生大量的污泥和臭气,而其中处理每万吨水产生污泥5t~6t。2010年底,污泥产生量接近2200万吨,而且其中有80%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专家预估到2015年底,污泥产生量将为3359万吨,能无害化处理的不足25%;这些污泥是造成垃圾围城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污水中的污染物被污泥富集,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病毒微生物、寄生虫卵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经有效处理处置,就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6)中水未能回用,水资源白白浪费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人均拥有淡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严重匮乏。污水厂对处理过的“中水”直接排放,这种“大排放”是对淡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排放的“中水”含大量氮、磷污染物一非常有利于藻类繁殖的营养物,这些排放到江河湖泊的“中水”,若无法得到较为充分的稀释,会引起水体中藻类的爆发。
7)大开马路,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拉链马路”是指道路挖了填、填了挖的现象。污水管网设计高低起伏、转弯或地质松软度不同,造成管网下沉破裂、堵塞,或者建筑工地的红泥未处理直接进入管道,由于泥沙沉淀造成收集管网堵塞,导致马路不断地需要开肠破肚、清理堵塞或修复;因此有大型污水厂的城市就必然造成“拉链路”。
8)规划与实际运行的矛盾。存在“大马拉小车”的厂容量超过实际处理量,产能被闲置;或者存在“小马拉大车”的厂容量小于处理量,污水处理不了排入江河,造成河道污染。污水厂大投资、大建设、大排放、大耗能的缺点越来越突出,是国际、国内学术讨论的热点问题,虽然目前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是市场的主流,但在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影响下,不少学者和业内人士目前正在反思该工艺存在的缺陷,继而将研发、应用的热点转向小型化和分散式、源头化处理的新技术和新方向。
2小型化、分散式污水处理研究
分散式循环利用污水处理技术是指从污染点源进行处理、循环利用,尽可能减少对外排放,及从每一户家庭、每一栋楼、每一个小区、每一条自然村的污水作为独立单元进行处理和循环利用,不向江河、湖泊排放,从而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淡水资源的目的。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因具有因地制宜、占地面积少、工程费用少、管网建设费少、环境影响较小、灵活多样等优点外,还具有如下两大优势:一是能节能减排,增加淡水资源的供应,缓解我国淡水资源的不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二是职责明确,能够厘清污染源的来源与责任,政府可以因此减少大量的公共投资,转为由个人或企业自己承担治污的经费。这些特点使得其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
2.1传统小型化、分散式污水处理研究
目前传统小型化、分散式污水处理主要有3大类:活性污泥法小型化及改良工艺的A2/0、MBR和小型人工湿地处理。
2.1.1 A2/O工艺优势与弊端
1)优点
(1)工艺流程简单,运行效果稳定可靠,寿命长,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适合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污水处理。
(2)厌氧一缺氧一好氧3种不同的工艺环境条件和数种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在去除污水中BOD污染的同时,还能有脱氮除磷,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缺点
(1)除磷效果差,一般达不到一级B的排放标准,通常情况下要加药物进行除磷处理。
(2)工艺流程较长,处理构筑物多,能耗大、处理水量越小造价越高。
(3)要有复杂的设备、电气、化学药物添加,还有污泥、臭气、蚊虫产生,所以运行操作的难度较大,需要专门技术人员运行管理。
2.1.2 MBR工艺优势与弊端
1)优点
(1)对悬浮物和浊度有着较好的去除效果。
(2)污泥产量比A2/0工艺低。
2)缺点
(1)膜组件费用高,MBR的基建投资远高于传统污水处理A2/0工艺。
(2)膜污染的清洗和膜组件的更换工艺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3)能耗高:MBR处理需要压力抽水和反冲洗工艺,耗能较大,比A2/0工艺耗能高。
(4)除磷效果差,整体水质指标只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若提高排放标准,必须添加化学药剂。
(5)寿命短,一般的材料寿命3~5年,就必须更换,较好材料的膜,8年左右就得更换。
2.1.3人工湿地技术优势与弊端
1)优点
(1)单次投资少、管理简单、运行费较低,适应于短期农村污水处理。
(2)材料来源广,就近可得。
(3)具有独特的绿化环境功能,成规模的人工湿地可迅速增加绿化率。
2)缺点
(1)寿命期短,长期累加投资大,一般只能用5~6年,又要重新投资建设。而初期6~9个月净化效果较差,处理床植物根系尚未完全成熟;4年以后处理效果变差,由于植物根系太过发达,在系统中出现饱和密实和水流短路现象,造成污水难以充分接触根系,污染物难以被植物充分吸收。这时候必须翻底更换系统,重新投资建设。
(2)对浓度较高的生活污水,处理效率较差,难以达一级B标准。此外,管道收水难全面,管道易被压烂导致污水外流。
(3)占地面积大,应用范围较窄,只适应于农村污水的短期处理。而且,湿地容易被农村居民用作养殖场放养禽类、牲畜等,其排泄物容易破坏人工湿地的稳定。
(4)若遭受洪水灾害或泥沙水覆盖后,人工湿地易堵塞,而丧失污水处理功能。
(5)每5~6年翻新产生的污泥难以处理,产生二次污染。
(6)湿地植物存在病虫害,并且湿地往往是蚊蝇的孳生地,特别在登革热的发生区,湿地是要重点防治的地方。
(7)仅适应于南方温度较高的地域。
2.2先进型小型化、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一生态透析技术
2.2.1产生背景
生态透析技术启发于“蜿蜒理论”,灵感来源于古代先贤的“曲成万物”理论和国内外例子。
2.2.2技术原理
生态透析技术依托系统科学的原则和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对自然界河流山川的蜿蜒和生物丰富多样性的人工模拟,采用比表面积大的改性高分子材料作为载体,将河川弯曲的特性微型化,进而构成无数弯弯曲曲的细小河流,从而建立了一个有益于“微生物一浮游生物(微型小动物)一小动物”各个生物群落生态位协同匹配的生态链及生态系统,在人工控制强化各个生态因子的条件下,使流经本系统的污水或臭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快速降解,转化为N2、C02、02、H20和少量的无机残渣,实现污水的“三无处理”。
2.2.3特点
生态透析技术,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理论上,均取得重大的突破,属于世界原创性,该技术的特点。
1)“三化”:小型化、分散化、源头化。
2)“三无”:无有机污泥、无臭气、无化学添加。
3)“两低”:投资抵、运行费用低。
4)“一快”:建设安装时间短,项目完成快。
5)耐用性:设备寿命30年,无需维修。
6)出水水质好:经生态透析技术处理的污水,其出水水质可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 18920-2002)》标准和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甚至一些水质或指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III类以上。
3探讨分析
现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规模的日渐庞大凸显出各种弊端,逐渐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而传统技术的小型化又有诸多的缺陷条件,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的生活要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的学术上都在探讨研究把污水变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崭新污水处理革命性技术,这种污水处理工艺应该具备以下原则。
1)小型化、分散化、源头化的实现模式,适用于一栋楼、小区等点源污水排放的循环利用,可彻底切断进入水环境(河流、湖泊等)中的污染源。
2)技术要求满足无化学添加、无有机污泥产生、无臭气排放,对环境无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良好。
3)设施耐用性强,使用寿命长。
4)经济效益好,投资、运行费用低。
5)操作简单,安装和维护方便。
6)循环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目标。
按照这些原则的污水处理技术,才可能成为未来小型化污水处理时代的革命者和领导者。
4污水处理技术的未来展望
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均是非常重要的水处理方式。在走进微时代的今天,小型化的污水处理、分散式的处理模式符合世界发展大方向、大趋势。分散式、小型化污水处理技术符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实际,实现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也顺应国际上污水生态处理的新潮流。
1)分散式污水治理模式为资源节约和发展可持续环境保护提供了极大可能。推进先进型的分散式污水治理工艺,可对河流、湖泊等水域最大可能的实现零排放。水污染防治状况将从对河流的治理转变为河涌治理进而转变为小区污水治理,从而彻底切断排入水环境中的污染源,河流、湖泊的治理观念由此转变。
2)分散式、小型化污水处理模式是实现国家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等伟大战略的催化剂和生产力工具。采用先进型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治理城镇污水能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伟大战略,可使人均水资源量增加,并极大地改善生态环境。
篇3
按照环保部、省环保厅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我局对各市、区环保局层转了《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通知》,并对2008-2013年已验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涉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的摸底调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各市、区环保局根据文件要求,认真开展摸底调查工作。一是组班子。各市、区环保局成立了由环境监察、农村(生态)、规划财务、各乡镇主管副职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市、区环保局,负责摸底调查工作。二是明责任。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二、摸底调查基本情况
1、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我市自2008年至2013年底开展的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全市共累计完成367个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农村点469个,采用集中式独立设施的318个,建成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317套。其中正常运行的603套,不正常运行的32套(其中因设施问题的23套,配套问题的9套)。我市积极探索委托第三方市场化的运行管理机构对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目前已将完成验收的216套污水处理设施交由第三方有资质、有能力的专业化运营公司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各市、区住建局或水务局负责运营公司日常监管工作。
2、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我市目前生活垃圾实现了全治理。一是各市、区共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4个,设计生活垃圾焚烧量5450吨/日,实际生活垃圾焚烧量5300吨/日。二是各市、区都建设了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场,对部分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填埋处理,填埋量约1400吨/日。
三、下阶段工作
篇4
一是农村污水面广、分散。村庄分散的地理分布特征一般呈粗放型排放,很多农村尚无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污水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放至就近的水体,和雨水混为一体进行排放。造成污水分散,难于收集。
二是农村污水来源多,分类困难。除了来自人畜的排泄物、厨房产生的污水外,还有家庭清洁、沐浴、洗涤以及生活垃圾堆放渗滤而产生的污水等。生活污水包括生活污水(粪便污水)和生活废水(洗涤用水),或者简单说由上水(自来水)经过生产、生活产生的水,现在部分人群概念中的生活污水就单指粪便污水(厕所污水)。由于生活废水较粪便污水来说更具排放的分散性,随意性,如果不把生活废水考虑进去,因此很难解决农村面源污染的问题。 并且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也随之增长。
三是农村污水危害性不断增长。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但是水中也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含量也在增加,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带来的危害性也逐渐加强。
四是农村污水处理费用较高。我国目前村庄众多,村集体经济都很薄弱,一般都需要靠上级财政补助进行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相对复杂,由于农村地形复杂,高低参差不齐。对于平原村庄,有的存在标高相差不大,排污排水困难;对于山区的村庄,管道埋设会碰到山石的影响,从而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增加建设投资。没有经费保障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的,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而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区别于其他农村整治工程,是永久性工程,一次建设投入使用,起码要使用二、三十年。现有的政府资金财力要保障重点项目地建设,然后逐年推进,按照保质限量逐步推进的方针,严禁遍地开花式的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同时,政府要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确保工程建设的经费。
基层建议:
篇5
1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2建成并验收县城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和农垦雪丰油脂公司生产废水处理工程。
3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晓闻麦芽公司和县城20蒸吨以上供热锅炉自动在线监测仪器安装工作,经对比监测后通过验收,正常运行率和联网传输率均达到95%以上。
4加强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管理,年内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正常运行率达到100%
5完成腾格里酒业有限公司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并通过省环保厅验收。
6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完成标志设置工作,委托有资质单位每季度对饮用水源水质进行监测。全面清查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对水质进行监测。完成城乡饮用水水源地排污口清查取缔工作。
7完成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任务,重点完成三雷镇中陶村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并通过省级验收;年内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村1个、省级生态示范村2个、市级生态示范村3个,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各1个;建成1个重点乡镇垃圾填埋场和1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项目新增1个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和开展1个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的创建工作。
8督促医院医疗废物全部纳入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厂进行处理,年内集中处置率达到100%电磁辐射、放射源申报率和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率均达到100%9完成红沙岗、城东两个工业聚集区规划环评及审批工作。
10环境风险源企业编制完善应急预案并开展1次以上环境应急演练活动。
11完成县环境监测站西北三级标准化建设任务。
12完成省、市级各类“绿色单位”创建任务。
二、责任分解
篇6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特征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问题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政府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问题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而农村水环境问题则是与农村的经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当今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不能被忽视,我们应该吸取以往城市发展中水污染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深刻教训,应该充分重视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水环境问题,努力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和水环境保护的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农村的水污染特征
1、农村水污染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日益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在大中城市纷纷创建“ 环保城市”,“卫生城市”但同时忽视了广大农村地区,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 水污染问题尤其严重。新农村建设不能只重视生产发展, 忽视环境保护, 否则新农村建设这项系统工程是不能健康发展的。
农村农业污染又被称为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包括含化肥、农药的农田径流, 未经处理随雨水进入河流的村镇生活垃圾, 固体废物等。除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外, 面源污染是造成江河湖泊水质不断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国家环保局的统计, 我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 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由于大量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未经处理排入各类水体,加之公共卫生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农村大量人口饮用不安全水。农村饮用水源大多受到污染, 1983~1985 年调查表明大肠菌群超标率达86 %, 全国约有7 亿人饮用这种超标水; 有1.6 亿人饮用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水; 饮用含氟化物和含盐量超标的人数也较高, 分别为7700 万人和1.2 亿人; 有5000 万人口饮用氯化物超标的水, 饮用硝态氮和硫酸盐超标的人口也有3400~3500 万。1993 年调查表明, 饮用大肠菌群超标水的人口比例有所下降, 但饮用有机污染物超标水的人口比例有所增加, 达21.5%。我国人群患病的88%、死亡的33%与生活用水不洁直接相关。
2、水污染特征分析
农村水污染治理与城市相比, 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有较大困难,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污染物控制、收集困难。农村面源污染如N, P 污染、农药的污染、 农业水产养殖污染、地表径流污染等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 难以控制。农村点源污染首先表现在乡镇企业环保意识差, 技术落后, 污染源分散, 涉及面广, 污染物质浓度高, 难以治理, 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不准建的排污量大的工厂, 在农村有广泛市场, 如小造纸、小制革等企业。农村生活污染源分散, 难以集中处理。
b.先进的治污技术难以应用。现行的污水处理技术虽然可能降解任何污废水, 但投资高, 运行费用大, 管理技术要求高, 因而在农村难以推广使用。因此, 寻找适合于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方法, 对农村水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尤为重要。
二、治理农村水污染的有效对策
1、对污染源实施源头控制
目前农村环境整体水平低,主要体现在污水直接排放,垃圾、畜禽粪便随意堆放等方面,因此当务之急应对污染源实施源头控制。一是建设污水收集沟渠和管道,使污水可以汇集入污水处理设施;二是建立垃圾收集体系,避免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三是规范畜禽养殖,设立畜禽粪便堆放及处理场所,防止高浓度畜禽污水进入水体。
2、适用于农村的治理技术与模式
农村地区受居住分散、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等条件的约束,需要开发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推行集中式与分散式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模式。在居住相对集中、污水浓度较低的平房地区,以处理成本较低的厌氧处理和生态处理为主,采用多级厌氧、人工湿地、氧化塘及土地渗透等处理技术。在污水发生量较大,污水浓度较高的楼房区,可采用有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保证出水效果。在污水收集困难地区,可采用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庭院式自然处理等技术。
3、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生产应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 提高农药和化肥的利用率, 鼓励施用天然肥料和实施秸秆还田技术, 努力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要求政府将投资重点放在生态工程的研究和利用上, 从根源上制止农业污染,使农业生产体现出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并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将以往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改为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精密型生态农业生产。强化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 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处理, 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生态工程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控制工程、营养元素植物带控制生态工程、农田径流污染控制生态工程等。
4、合理规划企业布局
对于蓬勃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 并将这些措施与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合起来。对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 也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在这些活动中, 政府的引导和督促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因为企业不会主动投入太多的环保资金, 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经验表明, 要控制水环境恶化的趋势, 环保投入要达到GDP 的1.5%, 环境改善将达到GDP的2.5%。而我国目前乡镇企业的环保投入仅达到GDP 的0.1%, 与水环境保持与改善的投入标准差距太大。
在合理规划乡镇企业的同时, 政府还要注重小城镇建设规划, 应制定有利于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经济技术政策及能源政策, 鼓励发展对水环境无污染、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 提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推动工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进程,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5、建设水污染处理设施及资源化生态系统工程
加快废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以政府投资为主, 筹集民间资金为辅, 加快废水处理设施的上马和废水处理厂的建设, 尽量做到水的循环利用, 提倡节约、高效用水。按“污者付费原则”, 通过合理的价格体系, 征收生活污水处理费, 多渠道加大环保投入。我国目前对农村用水实行无偿使用原则, 不像城市居民那样征收水费, 这无形中鼓励了浪费用水, 所以, 应当在自来水较发达的乡镇, 试点实施征收水费, 在经济上激励节约用水, 减轻用水压力和水环境污染状况。另外, 应学习发达国家建设“污水净化与资源化生态工程系统”, 它是人类应用现代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工程和高效生态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设计建构的具有使污水净化和资源化的人工生态系统。农村社区污水多为生活污水, 加以利用和资源化程度高, 可以将污水处理生态工程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既可降低污水处理费用, 又可增强土壤肥力。由此可见, 基于生态工程所独有的特点及我国农村现有的条件, 生态工程将是一种非常适合农村社区污水处理的技术。
总之,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人们应该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 决不能走“ 先污染, 后治理”的道路。人们应该充分重视农村的水污染防治问题, 结合生态农业建设, 实施综合治理措施, 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举的方针, 努力建设成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陈峰滔.试论农村水污染的治理[J]. 海峡科学. 2007(05)
篇7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方法与模式
中图分类号: TV66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导致农村地区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污染严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口益突出。为了从根本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我们必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现污水的净化与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包括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这不仅是现代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避免水土、土壤和农产品受到污染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1、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模式
1.1 集中处理模式
农村地区农户村民居住的地方比较集中,地势也高低不同,但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将各户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隔栅井收集汇流,再集中进行处理。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有生物处理技术和生态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SB R工艺等,这些技术处理系统净化效果好、占地面积较小、生态环境效益显著,但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维护管理需专业。生态处理技术可对农村地区的废弃池塘、洼地充分利用,采用生态塘处理系统和湿地处理系统,以减少资金投入,同时,还控制土地面积的占用。
1.2分散处理模式
在一些农村地区,需采用分散式的处理模式。农户基本是单独的住户和独立的社区,应分别进行污水收集、处理、排放。这些分散居住的农村地区,使用先进、集中的污水处理技术明显不现实,加上农村地区的技术人员缺乏,因此,要因地制宜的采取方便管理、成本低廉、技术简单的污水处理方式。对于住户分散,较难通过管网收集自流污水的村庄,有单户或几户就地处理模式:“三级化粪池+小型人工湿地”、“沼气净化池” 等。
1.3关于污水处理的思考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人才缺失,在考虑污水处理时,要结合农村实际,科学合理地利用农村地区的天然净化能力,辅助使用现代化的污水处理技术,这样才能高质量的实现污水处理。加强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利用农村地区的自净能力,开展清淤清洁的生态系统建设。如果一些农村的化粪池设施建设完善,则应该增加污水净化设施,并有针对性的采取集中或分散处理。污水处理的高效,不仅需要完善的技术设施做支持,还应有严格、具体的管理规范,上下级部门要加强沟通,了解污水处理的真实情况,并制定有效处理措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当的原因,主要是资金不足,因此,要广开渠道,增加资金投入,以及政府部门需建立专项资金,集中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2.1 生态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的处理,是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而采用科技手段进行的控制污染的措施。我们通过污水处理,将有用的水资源应用到土地中,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特征,对污水中的水、肥资源加以回收利用,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预防水土、土壤的污染。现代污水处理技术以土地为基础,以土壤介质的净化作用为核心,在污水处理中,重视污染成分的分离,关注植物、微生物共存体系与处理环境或介质的相互关系,从生态的角度去考虑污水处理。
2.1.1慢速渗滤生态处理系统
这种技术是将污水分配到种植农作物的土壤中,让污水流过土壤,而植物系统的垂直渗滤就能达到净化污水的作用,那些有用的成份还能被用作肥料,促进植物的生长。在污水处理时,所分配出去的污水一部分被修复植物吸收,还有的在渗入底土时,其中污染物被土壤介质截获,或者被植物吸收、固定,或被土壤中的微生物转化、降解,最后污染物成为无毒成份。
2.1.2快速渗滤生态处理系统
与上述污水处理方式相似,将污水分配到具有良好渗滤性能的土壤表面,污水经土壤表面向土壤底部流动,逐渐被土壤中的生物氧化、硝化、反硝化、过滤、沉淀、氧化和还原,最后,实现净化污水污染物的目的。这种污水处理方法已经成为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式,不仅被用于大城市,一些中小城市、城镇、农村也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农村地区,利用农村地区资源丰富的优势,达到生物污水处理的目的。
2.1.3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是对自然湿地的模拟,主要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基质和微生物三者的协同作用,实现水质的净化。我们利用土壤和按一定级别充填的填料组成人工湿地,并在湿地表面组建一个植物生长的自然生态系统,人工湿地虽然要占用大量土地面积,但工艺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生态环境效益显著,因此,很适合远离城市,地势空旷的农村地区,也由于其投入资金少,不需要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可被农村地区广泛应用。
2.1.4稳定塘系统
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稳定塘是一种高效的处理系统,它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总称,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吸附、有机颗粒的沉降和截滤作用去除,对
BOD5的去除率通常较高。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等优点,在我国,特别是在缺水干旱的地区,是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所以稳定塘处理污水近年来成为我国着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2.2阿科蔓生态基处理技术
该技术与生态处理技术完全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目的。该技术是将具备高生物附着表面积、适宜的孔结构,仿生水草形态设计、纯惰性的食品材料应用于污水处理中。通过这种材料,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大量微生物附着在阿科蔓生态基表面,然后,将营养有机物进行生物氧化,最后,将有害物质逐渐转化,从而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根据阿科蔓生态基处理原理,对城镇生活污水有积极作用,加上其在微生物附着材料上的创新,值得广泛推广。这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办法,只要合理调整好生态基的分布密度,挑选、培养好处理微生物,就能在污水处理中达到较好的效果。阿科蔓技术之所以能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还在于该技术能实现地处理,设备用量少,成本低,应用自然化的处理模式,减少了管理环节,同时,还能利用当地较少的用地,就能对农村地区各种污水及降雨引起的面源污染进行生态性处理。
结束语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当,导致水体、土壤等各领域的污染。为了建设新农村,控制环境污染,必须加强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由于农村地区各有特点,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模式。近年来,我国已经发展了诸多适合农村的污水处理方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在管理体制上不断完善,以及在处理技术上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发展适合自己的处理方法。总之,在处理农村污水的问题上,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8
1污染物减排措施
实施“产业结构减排、工程治理减排、监督管理减排”的主要方案,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确保全市“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圆满完成。一是突出抓好重点减排设施的运行监管,主要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和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的运行监管,为实现减排目标打好坚实基础;二是深入挖掘减排潜力,大型锅炉要强制安装脱硫和脱氮装置,努力实现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目标;三是大力推进减排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形成减排能力;四是加大结构调整和环境执法力度,坚决淘汰、关停落后产能;五是加强领导,完成减排考核奖惩机制,推动减排工作深入进行。
2加强水资源保护
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源调查和评估,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进行化界立标,为依法强化水源地管理奠定基础。加强水源地日常环境监管,强列打击污染水源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开展饮用水源地污染治理,重点解决水源地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逐步解决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污染和农村水源问题,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3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强化环境执法力度,坚决取消超标单体燃煤锅炉。发展集中供热,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严重的火电机组,积极推进现有火电机组和大型锅炉脱硫脱硝治理,完成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严格控制电厂和重点污染源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4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置
加强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建立和完善危险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对钻井泥浆和落地油的处理,制定石油开采、产生固废的集中处置方案,防止采油作业生产中泥桨和落地油对水体及土壤的污染;强化生产垃圾污染治理,加大城市垃圾利用、处理、处置的力度,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固体废物分类回收和利用体系建设,鼓励并支持固体废物再利用,提高固体废物利用率;建立重金属污染防控体系,防止重金属污染水源和土壤。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彻底从源头控制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
5加强环境能力建设
篇9
一、目标任务完成及工作情况
(一)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推动减排。
今年市政府下达给区政府的减排任务是:沿滩区污水处理厂要加快前期准备工作,并在年底前开工建设。为完成这一目标务,我局将按环保部门在减排工作中的定位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理的通知》要求,已向区政府报送了《关于建设沿滩污水处理厂有关事项的请示》和《关于建设沿滩污水处理厂有关事项的汇报》为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
(二)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工作。已规划仙市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基础设施建设以基本完成,软件材料正在上报中;规划仙市镇箭口村、华丰村、黄市镇凤凰村、联络镇海涛村、刘山乡利民村5个村创建市级生态村;仙市镇仙滩社区创建省级人居环境生态小区;箭口村创建市级农业生态小区;规划建设25个生态家园,正在上报软件资料之中。组织编制和实施《市沿滩生态区建设规划》,正在起草当中。
(三)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强化环境管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1、在春节即“两会”期间,进一步强化了环境安全工作,专门安排了节假日值班,24小时开通“12369”环保热线电话,及时受理人民群众来电、来信、来访投诉,加强了对污染源监督管理和污染防范,强化了对涉及危化品的企业现场巡查。
2、开展了对市卫生纸厂的污染治理设施和污染隐患的检查工作,强化日常环境管理,保障治污设施正常运行,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3、认真开展了污染隐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了企业储酸池、储污池是否存在泄漏、垮塌隐患;原材料、产品是否存在漏雨、进水的隐患,特别是沿河的企业是否存在因汛期涨洪水造成原材料、产品库房进水的可能及处理措施;检查了企业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转情况;认真开展了沿滩区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专项检查工作,对区内涉及危险废物产生的5家工业企业和16家卫生院进行了检查,掌握了危险废物产生的种类、数量和处理处置及管理情况。
4、完成了全区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检查工作。检查了四川省新特水泥有限公司铯-137放射源的使用管理情况和10个医疗单位的射线装置的使用情况及感光材料废物处置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以文书的形式提出了整改意见。
5、认真开展了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监督管理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中高考期间加强噪声污染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强化了巡查,较好的保障了中、高考的顺利开展。
6、强化了环境执法。5月7日,对威远奕宏物流有限公司驾驶员郑永华在沿滩区王井镇黄桷村8组违法倾倒气田水的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了2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7、认真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4月10日,对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督导组发现“四川省新特水泥有限公司烟尘超标排放”的问题,发出了《限期整改决定书》,坚持了每周2次的现场巡查,督促了企业的及时整改和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行。
8、上半年共接到污染纠纷和件14件,全部都做到了及时处理,处理率100%,无重大和群访。
9、6月18日在锦湖石化重庆有限公司(工厂)顺利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实战演练”计划。提高了企业的应急反映和我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置协调能力。
(四)继续执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加强对排污企业的量化管理。按照《全国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及变更申报登记表》,对企业继续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和换发排污许可证,准确追踪掌握企业排污动态,加强排污总量控制。上半年完成了区内16家工业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对完成了资料报送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监测的废水、废气排放企业核发了排污许可证,共发出正式排污许可证15户、临时排污许可证1户。完成了60户排污单位的排污申报工作,并完成了其中有污染物排放或超标排放的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和排污费核定工作。现共征收排污费13.5万元。
(五)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切实提高“三同时”执行率。继续把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作为调整优化全市产业结构,从源头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途径,坚持严格环保审批制度。推行优质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对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均按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办理时间进行审批。上半年共审批项目28项,通过28项,还为拉动内需发展项目、灾后重建和民生工程项目开辟了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坚持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检查,提高“三同时”执行率。
(六)扎实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上半年监测站对对全区大气、水体、集中式饮用水源、噪声等情况进行了列行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完成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申报监测共19个单位。
1、今年在省补资金的支持下购买了30万元的监测仪器,新购置设备21台套。较好地提高了我区的环境监测能力。
2、按区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局承担了沿滩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的牵头衔接工作并承担了沿滩工业园区的环评监测任务。本次监测同富顺环境监测站、市环科所的同志一道。集中25天时间,完成了对工业集中区及周边地区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噪声和土壤的环评本底监测,共监测项目37个,获得原始数据550个,为编制工业集中区环评规划,提供了环境质量现状第一手数据资料。省环科院现以完成沿滩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的初稿和省环保局审批前的第二次公示。
3、城市空气质量实现了半自动监测,长年达二标,空气质量好;饮用水源和釜溪河流断面按要求进行了定期监测,因受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全区1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均不达Ⅲ标,因受釜溪河上游来水污染釜溪河流断面地表水质长年达不到Ⅳ标;今年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沿滩区城区环境噪声及交通噪声有所降低。按时完成了市控和区控的重点污染源的监测;通过监测及时的反映出了我区环境质量状况。
(七)完成了全区污染源普查任务。5月7日,市污普办主任、市环保局副局长李建军为组长的专业人员,按照验收标准严格考核,我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工作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并以91分的好成绩名列全市第一。
(八)牵头实施了环境治理民生工程。区环保局作为环境治理民生工程的牵头单位,在区民生领导组的领导下,及时召开了相关部门的协调会议,分解落实了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目标任务,建立工作联系机制,较好的推动了工程顺利开展。
(九)政务工作任务。
1、扎实开展了环保宣传教育。今年年初我局以送明信片的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六.五”世界环境日围绕今年“减少污染-行动起来”的中国主题,通过发资料、发短信、集中宣传、全面动员等形式多样集中宣传。共向社会各界发放宣传资料等200本;宣传画20套;向区、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村组干部、绿色社区、企事单位、学校等各行业人员发送明信片600百余张,手机短信40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800余人次。全区宣传点共写标语共20幅,制作环保工作成果展板15张,发各种宣传资料近11000余份,设置环境污染投诉点1个,公布投诉电话:12369,接待咨询群众4000人次。
2、政务信息完成任务较好,至今已报送各类信息29条,市环保局专刊、《沿滩信息》、《政务信息》、《日报》、《今日晚报》等采纳信息共22条次。行政效能、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稳步推进,确保了依法行政。
3、今年6月,区人大教科文卫委专题调查了《环保法》的贯彻执行情况,对我区环保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
(八)加强“城考”基础工作。完成了2008年环境统计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城考”自查得分76.69分,比上年增加0.93分。
(九)积极上报争取环保项目
以项目实施年为契机,根据环保今年的投资重点,新编制包装对上争取项目5个。其中:环保能力建设项目1个即:沿滩区环保局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5月份编制上报争取中央农村环保“以奖代补”项目资金项目4个即:黄市镇红旗村为重点的碾子滩水库饮用水源地治理项目、富全镇新房村为重点的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瓦市镇沱湾村为重点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永安镇柏祥村为重点的蛋鸡养殖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项目。
(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班子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提高。通过课题调研,形成了《如何实现我区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等3篇调研报告,为我区饮用水安全、主要污染物减排、如何确保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意见;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广聚民智,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回顾总结领导班子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根源,理清了下步工作思路,明晰了工作目标。班子成员带头互相谈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共识,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工作要点
(一)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环保宣传教育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的污染防治宣教面还不够宽。对农村饮用水源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的宣传开展不够,落实防控措施较差。
2、要完成今年市政府下达的“沿滩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在年底前开工建设”的任务十分困难。
3、我区“城考”质量考核得分不高。主要原因是城市功能区地表水质和集中式饮用水源不达标以及无污水处理设施。
4、个别乡镇对环评工作重视不够,未批先建的新上项目,特别是在发展规模化养殖方面尤为突出,导致环保投诉时有发生,要责令搬迁或停产、停业十分困难,也不利于经济发展。
(二)下步工作要点
1、进一步加强对《环保法》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扩大《环保法》宣教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纷围。
2、扎实推进污染减排,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做好统筹协调服务,为促进沿滩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推进管理减排发挥好职能作用。
3、进一步提高环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积极主动搞好环评审批服务,控制好“两高一资”的新上项目,严把环评关,促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积极协调沿滩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审批,力争在七月底前完成。:
4、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确保环境安全。强化环境监督检查,污染治理成果,加强突发环境事故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全区环境安全。
5、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编制好《市沿滩生态区建设规划》,广泛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争取“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政策,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搞好环境综合整治。
6、努力提高环境监测水平,拓展环境监测领域。强化重点污染源、集中式饮用水水的源监测。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等监督性工作。
篇10
农村地区居民饮用水水质受污染、污染物质的含量颇高;不安全饮用水对人体身心健康和畜禽养殖业造成危害。(1)饮用水被工业废水、城市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非点源污染、铬铅等重金属污染,伴随较高的生态风险。随着工业废水排量、城市农村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耗用大量增加,许多污染物质含量已经超出水体最大纳污水平[15]。杨元青等[16]认为应加强重视农村饮水水源保护、加速对区域农村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统一治理与管理、建立有效监测系统等措施。(2)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威胁人畜健康。目前我国化肥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仅为50%,剩余量在自然状态下挥发到空气中或渗透到地表浅水层,其对饮用水源造成直接污染,此种饮用水源多数为分散式供水提供水源,农村居民饮用时不经处理直接饮用,因此每年我国农村因为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人畜经济损失相当之大。陈军等[17]提出通过建立健全我国农村水权制度,培养完善我国农村水资源市场,改进农业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村农业生产布局调整等多项政策措施进行饮用水水源污染控制。污水处理问题及对策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生活污水量大,难以集中利用与处理;村庄缺少雨污分离排水管道;同时农业生产地区缺少排水设施,非点源污染加剧当地水体污染等问题,导致了一系列的排水问题,是农村水危机将进一步加剧的潜在因素。(1)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利用存在难度,缺少相应处理设备。我国村庄分散的地理分布特征造成污水分散,使得人畜粪便、厨房污水、家庭清洁、生活垃圾堆放渗滤而产生的污水难于收集[18]。由于没有配套的设备所致排泄污水直接排放至附近地表的现象,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最为典型。卑志刚等[13]同时也提出了针对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建议因地制宜开展集中式或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提出活性污泥法、SBR人工技术、慢速土地处理系统、快速渗滤处理系统、地下渗滤处理系统、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等多种污水处理手段与技术。(2)畜禽养殖和农业生产废水随着地表肆意漫流,造成非点源污染。畜禽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粪尿等废弃物在排放前鲜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绝大部分就近排入水渠汇入河道或渗入地下,其中氮、磷等元素促使水体富营养化,或使地下水中的硝态氮或亚硝氮浓度增高[19]。未经处理的农业生产废水同样导致非点源污染,其中所含有的大量磷元素加速水体富营养化[20]。陈蕊等[21]针对农村畜禽养殖废水提出了自然处理法、厌氧处理技术、好氧处理技术和混合处理法,并呼吁实现处理过程资源化,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畜禽养殖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武雪萍等[22]针对农业生产废水提出建立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与信息平台,推进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升级,提高农业污染防控技术水平,建立节水农业种植技术等措施手段。(3)雨污分离等基础性排水设施建设不完善。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缺少生活排水处理设施,自我污染问题严重;农村周边的河流、池塘淤积和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恶化了农村水环境。大多数村庄没有修建硬质路面,每逢雨天,村内的道路泥泞,有些地势较低的村庄还会造成积水[8]。农村排水系统一般分为直排式布置、分散式布置和集中式布置,王慧斌[23]认为可以根据地形、周围水体情况、污水种类、污染情况等来确定布置形式,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考虑一切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有条件地区可考虑修建塘坝、水库对雨水进行调蓄和综合利用,对生活污水考虑设计预留污水回用管道进行处理回用。
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研究及其基本对策
地表水污染及对策我国农村地表水污染存在已久,集中于河湖地区,以点状污染为主,并伴有向面状污染扩散的趋势。污染严重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和南部农村,地表水中氮、磷、COD、有机污染严重。(1)水体污染由点状污染转向带状污染,进而发展至面状污染。地表排污河两岸污水灌溉农田水污染严重,许多清水河变成了排污河[24]。农村地区受污水体和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导致污染扩大,农业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河流水质的主因[25-26]。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地表水水质恶化仅表现在南方地区的滇池和太湖,至今已发展到海河、滦河、淮河和黄河流域[27]。杨继富等[24]提出开展农村水环境修复和亲水环境建设,加强污水灌溉管理和技术研究,加强面源污染监测和研究,建立健全农村水环境监测体系和信息网等手段保护地表水免受污染侵袭。(2)氮、磷、COD和有机污染影响当地水质。由于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将粪便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这些粪便倒入河流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在污染了水源的同时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中的其他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28]。在宁波农村地区,由于村镇河流直接受纳了未经任何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溶解氧浓度受河流有机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河流水质浊度总体较高;村镇河流呈现氮污染特征;村镇河流氮磷和有机物污染均较严重[29]。贾蕊等[28]和金树权等[29]分别提出了通过绿色扶持政策形式提高农民绿色生产的积极性;达标排放、坚持落实源头控制,科学治理、坚持改良河道环境,严格管理、切实加强河道日常管理,加强宣传、不断提高环保意识等措施控制农村地区水体污染问题。
地下水污染及对策
很多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已经由于地表水的污染而受到严重污染,对广大农民的饮用水安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30]。生活污染、工农业生产污染是地下水污染主要来源,氮磷钾、有机质、病原体、氟化物、重金属和高含盐量是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主要物质。(1)地下水会受到氮磷钾、有机物质、致病菌等物质污染,尤其以高浓度氮污染为主,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下降。农村地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氮、磷、钾、悬浮固体及致病菌等污染物,此种未经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集中排放,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地下水体变黑发臭[19]。陈素华等[19]建议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畜禽排泄物的污染,运用高温堆肥、沼气发酵、终端人工处理等工艺对含有高量有机污染物质的废水和污染物进行资源化再利用,以达到减少地下水水质受污染的目的。(2)同时,氟化物、重金属和高盐污染状况亦不容乐观,尤以重金属砷污染最为严重。河套地区作为农村饮用水源的地下水中砷含量是全地区地下水中最高的,其与该地区居民病理变化存在相关性。重金属含量高的地下水主要集中在阴山脚下,尤其临近开采多年的矿层[31]。在沿海、工业活动频繁或开采诸如砷、氟、铁和锰矿藏的地区,因地质和水文学条件影响,其地下水中氟化物、砷和盐含量较高,导致饮用水不安全并危害居民健康[15]。Zhang等[15]认为应确立关于水资源与环境保护、公众健康、资金等方面的安全饮用水法案,农村地区饮用水供给设施的投入应与当地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相结合,饮用水工程的良好运行需要使用者参与制度支持,包括利益相关方支持和使用者即期付款。
讨论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