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

篇1

一、环境创设中艺术性、教育性有机结合

民间艺术教育环境应具有突出的艺术性,保证幼儿在积极美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激发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和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我们注重形式和色彩的结合,创设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民间艺术教育环境。因此,我们在色彩上较多利用红、绿、黄等对比色,或将这些颜色组成大色块的图案;在形式上通常利用剪纸、撕纸、染纸、迷宫、中国结等形式的作品表现主题内容,突出展现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幼儿园环境应为幼儿所喜爱、理解并接纳。我们在设计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时,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增加其童趣性,以真正引起幼儿的共鸣,唤起幼儿参与的愿望。我园班级和专用活动室环境的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以儿童化为主,采用夸张的形象、幼儿喜爱的方式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使艺术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渗透。如:壁画走廊中的《孙悟空》、《京剧脸谱》等。

二、环境创设中科学性、童趣性相结合

幼儿园的环境应为幼儿所喜爱、理解并接纳。我们在设计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时,尽可能地增加其童趣性,以真正引起幼儿的共鸣,唤起幼儿参与的愿望。我园班级和专用活动室环境的所有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以儿童画为主,采用夸张的形象、幼儿喜爱的方式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例如教师在班级设计环境时尽可能采用艺术化、情趣化的娃娃体样式。如:壁画走廊中的《孙悟空》、《京剧脸谱》等。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

我园民间艺术环境创设在注重童趣性的同时还十分注重科学性,保证将最真实、准确的民间艺术教育信息传递给幼儿。如,在民间艺术专用活动室的染坊中,我们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研磨染料、逐步扎染的过程,用照相机拍下来然后冲出照片布置在展版上,让幼儿清楚、生动地了解到最原始的扎染工艺,使幼儿对扎染艺术有一个全面、客观、科学的认识。

三、环境创设中课程内容与民间艺术相互结合

《纲要》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创设主题背景墙时,我们及时把一些民间艺术方面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课程背景中,在富有民俗文化特色的育人环境过程中创建了让孩子们乐而忘返的小天地。走进班级,也很容易捕捉到课程内容与民俗文化的相互渗透。班内环境不论从色彩还是主题内容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的,更多的体现家长的参与。如小班的主题《快乐大家庭》让刚入园的孩子感觉到幼儿园如同家庭的温暖,孩子们随时都可以从墙壁上摘下自己喜欢的虎头布娃娃;中班主题《小树叶找妈妈》墙壁上用废旧的凉席等材料制作出动感的各种树,引发孩子自发探索树的秘密;大班的主题《京剧大世界》用不同材料制作出的多种脸谱,展现出戏剧国粹的风采。好多材料都是家长和老师共同提供的,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家长也直接参与了,环境的教育直接渗透给家长,为以后主题的扩展、家长的参与奠定了基础。

四、环境创设中内外环境的结合

篇2

【关键词】主题 共性 环境创设 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38-02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之一,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等能力,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更为必要。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的目的,有利于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和综合的教育,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现状分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然而,目前一部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只注意环境创设的单向作用。主要表现为一些幼儿园的指导思想与创设方法不是从教育幼儿的角度出发,较多的是停留在幼儿园环境整洁、有序、美观上。主要是为了装饰,完成布置任务,只追求外在的形式,而不注意发挥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环境创设内容的片面化。主要表现在内容都比较简单、零散,缺乏整体布局意识,给人一种不平衡,不系统的感觉。例如:只注重物质条件的提供,不注重教育过程对环境利用的需要进行创设,这种片面的环境布置,极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3.环境创设的空间利用不够充分。表现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只重视室内和墙壁的布置,忽视幼儿园内其他空间对幼儿教育所隐藏的作用,使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

4.环境创设只注重成人的提供,忽略幼儿的介入。为了环境布置的完美性,往往由成人“自编、自导、自演”,很少让幼儿参与,只是让幼儿充当教师布置环境的观赏者,机械地接受成人的安排,这样的布置过程,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环境创设者对幼儿园环境和教育的理解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忽略环境创设的整体性和教育性,缺乏对环境创设的研究和创新,则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幼儿园环境创设可以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教育着孩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幼儿发展所需的幼儿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我们多次的研究与探讨,形成了我们对环境创设的一些共识与想法。

二、环境创设围绕“一个主题、五个共性”

1.环境创设与主题内容相结合,达到环境创设与主题一致性。

我们结合教学的进度,围绕主题教学内容进行环境设计。首先,环境的设置应随主题活动的开展不断变化,还可以与季节变化、节日活动等孩子身边熟悉的事物相结合。幼儿园环境设置的真正意义,也就在于利用环境进行教育,即利用环境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因素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2.五个共性

(1)季节性

自然界在不同的季节向人类展现了无尽的美。孩子的天性是爱美的。面对变化万千的自然之美,他们总会投去欣赏,甚至是羡慕的眼光。因此,不论是春天的嫩草鲜花,还是夏天火热的太阳,不论是秋天丰硕的果实,还是冬天飘零的雪花,四季之美无不激荡着孩子的心灵。正因为这样,融合季节特征的审美环境创设,可以帮助助孩子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探究去认识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孩子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和态度,塑造孩子美好心灵。为此,例如“秋”的主题,我们在幼儿园的一楼长廊、楼层走廊、班级主题墙等都突显了秋天瓜果飘香、树叶飘舞等季节性

(2)参与性

《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墙饰的教育价值,激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获取有益的知识经验。”而在以往,幼儿园环境创设、班级墙面的创设往往是教师绘画技能和手工制作的展示,或是为美化活动室或是应付参观或是检查评比,经过老师苦思冥想而布置的,这或许能换来孩子短暂的关注,但缺乏孩子的主动参与,并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使孩子获得发展。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人,环境创设中教师全包全揽的现象已越来越少,儿童开始逐步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与家长一起构思、制作,真正做起了环境创设的主人,同时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怎样让家长与幼儿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呢?我们先是利用微信平台发起“寻找秋天的足迹”为主题的亲子创意作品评比的公告,家长们都踊跃参与,利用双休日带宝宝到附近公园去寻找秋天,收集各种漂亮的落叶,回家后坐下来和孩子一起讨论、一起构思,一起创作,最后将作品上交幼儿园参评。这次活动我们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认可,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例如小班段举行秋天的亲子水果布艺制作比赛,孩子们帮妈妈粘、贴,妈妈缝制,惟妙惟肖的秋天水果展示在了我们A庄楼的楼梯墙面上。中班段举行亲子水果制作比赛,利用番薯制作出小老鼠、土豆小刺猬、洋葱娃娃等展示在我们的植物角,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能充分认识秋天的水果,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3)艺术性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将艺术元素充分渗透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性。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注重美化、儿童化、立体化、情趣化,突显艺术性!利用艺术环境对儿童实施艺术教育,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可以培养幼儿创造美、欣赏美的情趣和能力,使幼儿能在舒适的环境中逐步感受到巧妙的构思、色彩的美妙和丰富的造型。如我们A幢楼二楼的彩泥艺术设计、二楼的枫树林、水果布艺楼梯走廊、树叶贴画楼梯走廊、三楼的艺术纸浆画,B幢楼一楼至三楼的树叶艺术贴画、二楼金色麦田、三楼的向日葵走廊。处处展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美。

(4)动态性

幼儿园应创设动态的、多元的教育环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幼儿的变化而变化,充分顺应幼儿不同的发展潜智、学习方式以及学习需要,而且能够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取各种有益的经验,最终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就拿我们的大环境来说,我们是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来更换布置不同的环境;拿班级主题墙来说,我们根据各段每个月的教学计划,设立每月一个大主题4个小主题,一周一个小主题,主题墙设计根据大主题与小主题的教学内容展开,并把孩子的活动剪影和作品展现在主题墙上,做到图文并茂,并随着主题的变化而变化。每个班,我们都有一面主题活动版块,是用磁性黑板做的,根据每月的主题,我们设计不同的内容,孩子可以在这个版面上自由操作,操作性强,充分让主题环境创设融入到教学中。体现学中玩、玩中学。

(5)教育性

有人说环境是育人的隐性课堂。它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纵观所有办得有声有色的幼儿园,环境建设不是凌乱无序的,他们的每一堵墙、每一块草地乃至每一块花木都会“说话”,这是一种教育,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它能感染孩子的思想,陶冶孩子的情操,启迪孩子们的心智。我们会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每学期的五个大主题、二十个小主题。并根据大小主题进行主题墙网络图设计,而且根据大小主题进行各个区域投放的设计计划。环境设计做到根据主题大环境主题设计――晨间活动设计――主题墙设计――五大领域区域设计。比如晨间活动我们也会围绕着主题设计,比如《秋天的主题》我们在晨锻活动中设计了摘果果、运秋天的瓜果等系列活动。教育一体化,充分展现环境的教育性。

让环境说话、让光彩绽放、让孩子成长、让快乐无限!这是我们环境创设的理念。实践证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幼儿园环境创设,就必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做好环境创设的“一个主题,五个共性”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加舒适、更加温馨、更加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

篇3

【关键词】本土 民间艺术 环境 办园特色 区域游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128-01

当前,许多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上存在诸多问题,如“重观赏,轻教育”“重教师,轻幼儿”等,如何创设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彰显办园特色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我园成功申报了桂林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本土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实践研究”,在本土民间艺术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本土、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相接近的、能为幼儿所接受并有助于其综合素质发展的本土民间艺术活动内容,将其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启蒙教育,努力构建幼儿民间艺术游戏课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挖掘本土民间艺术资源,创设民间艺术教育环境

1.公共区域的环境创设。我园在这方面煞费苦心,专门设计了“幼儿园厅堂文化”。为了开阔幼儿眼界,让幼儿了解国内外民间文化艺术,我们重新设计布置了“放眼世界”主题墙,从不同侧面展示从世界到亚洲、从中国到广西的民间艺术资源,让幼儿感受国内外民间艺术的魅力。大班M楼道以桂林彩调为主题,展示了各种彩调角色人物的脸谱,让幼儿既感到新奇又开阔了眼界;中班组楼道两侧挂上各色剪纸、窗花、青花瓷等民间艺术作品供幼儿欣赏,增添了艺术性和童趣;小班组楼道以桂林童谣为主题,用独具桂林特色的方言展现了“桂林米粉”“桂林地名”等桂林童谣,真正实现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2.班级教育环境的创设。我园主要通过创设班级主题墙、民间艺术区角体现教育环境与民间艺术的结合。例如,大班的民间艺术特色为青花瓷,班上为此专门设置了青花瓷艺术区角,在主题墙、区角标志牌、家园联系栏、班级吊饰等环境创设中均以青花瓷的蓝色和白色为基调,提供有序、可操作的游戏材料,采用渐进式活动区域操作法,提高幼儿的主体性。

二、创建特色艺术区域,激发幼儿艺术活力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我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区域活动经验,但还存在区域设置形式化、材料投放目的性不明确、教师对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把握不够准确等问题。为给教师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理念,将区域活动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我们通过深研细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孩子、处处有教育”为理念,挖掘本土民间艺术资源,创建了壮锦乐、扇吧、绣坊、桂林彩调、桂林童谣、瓷吧、漓江石坊等一系列民间艺术区域,以丰富的游戏材料呈现本土的民间艺术。通过班级区域游戏及跨班区域游戏,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参与活动,有效激发幼儿的艺术活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三、开展民间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我园以环境为基础,以特色区角为依托,系统挖掘民间游戏并进行分类,与幼儿园课程和一日活动相结合,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发展身心。民间游戏主要有几类:民间益智游戏,主要有拼图和棋艺类;民间美术游戏,如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民间体育游戏,如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跑垒、捉迷藏、丢手帕等;民间童谣说唱游戏。其中童谣有着很长的历史,韵律和谐的童谣不仅强化了游戏的节奏感,更增强了游戏的情景性、生活气息和娱乐性,幼儿特别喜欢。在开展民间游戏过程中,我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和玩法,激发幼儿的游戏自主性,让幼儿全身心投入游戏中。如让幼儿利用课间操用的小棉棒摆成各种图形,开展跳房子的游戏;幼儿自主选择道具开展滚铁环、走板鞋、踩高跷等游戏,在彰显办园特色的同时,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篇4

一、根据主题中的某一个关键词来确定颜色

环境中主题确定后,并不是所有主题的颜色就能意会的,需要我们考察资料进行确定。根据主题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环境,这样能够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例如:“民俗”主题首先要凸显一个“俗”字,还要能体现民间文化。可想而知要凸显“俗”字,在颜色中首选红色和绿色,最传统的图案就是红牡丹配绿叶,在我们找准红色和绿色之后,接下来就要剖析:什么样的红色搭配什么样的绿色?两种颜色在空间位置上各占什么比例?如何使这两种对比色变得调和?显而易见,淡绿配玫瑰红,玫红配翠绿加白,朱红对淡绿或大红颜色为主,淡绿色为辅

再结合色彩的初步知识得出红与绿是一对对比色,要使对比色变调和就要采取以下策略:1.一方或双方加黑、白、灰色以改变一方或双方的彩度。2.一方或双方各加对方的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求得类似。3.通过一方或双方渐变缓冲对比。4.以金、银、黑、白、灰色隔离,即我们通常所说用这种颜色的笔勾画物体的外形,,

二、根据年龄特点来确定主题的颜色

幼儿园要了解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需要温馨、静谧的环境;中班需要愉悦、欢快的环境;大班需要抽象的文字符号为支架的人文环境。

以小班幼儿为例,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刚入园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生活失去秩序感,难免会有焦虑的情绪。小班在班级环境上要营造温馨、静谧如家的环境,首先在颜色上要定位好。在颜色中粉色系最能营造温馨的氛围,其中在粉色系里,粉红和粉蓝搭配是最理想的。或是粉红系列点缀白色,或是粉蓝系列中点缀白色。

三、根据主题颜色确定其他颜色

在我们开展主题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以季节、昆虫、植物为主题的主题活动,在深挖主题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关注此类主题所蕴含的颜色,如:一提到秋天我们就会想起橙色、黄色,即同种色配合。黄色系列中有中黄、柠檬黄、偏黄色的橙色、偏红色的橙色等等。根据这些我们来确定此次主题所需要的颜色,秋天的季节特征就非常明显了。

四、根据材料来确定颜色

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已不再是用简单的纸、胶水、剪刀、刻刀等工具进行环境布置,而是一种多元材料合理配置完成的环境创设。在我们提倡注重优美、环保、低碳环境的同时,也对色彩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以我园为例:在我园周围长了很多芦苇,到了秋天我们因地制宜开展芦苇的科学活动。在孩子们认识完芦苇以后,我们把芦苇插到教室中让幼儿继续观察,可芦苇放在教室的哪个地方?和什么搭配在一起更能凸显它的教育价值呢?于是幼儿仔细回忆芦苇的生存环境,最后得出芦苇和石头搭配在一起最适合。它是属于大自然的,自然的材料应与自然的材料搭配,可教室中没有石头,我们尝试将木纹背景墙与芦苇搭配,旁边用赭石色做了几个石头,这样的搭配就具观赏性、艺术性了。又如:草帽是黄色(柠檬黄加白),和草帽搭配的颜色就是黄色的同种色,黄色同种色的材料有麻绳、锯末等等。这样环境创设中材料的多元化与色彩的搭配有效组合,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五、运用颜色特质,创设互动性环境

篇5

目前,人们普遍公认,环境一词的含义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自然环境,它已拓展为泛指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就幼儿个体而言是指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它不仅指幼儿园的建筑设施活动空间、各种活动内容和形式、幼儿间的伙伴关系、师生间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态度和素质、幼儿园人际之间的群体心理氛围,还包括幼儿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以及幼儿所接触的社会、媒体环境等。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幼儿园应如何充分利用、创设好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因地制宜,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幼儿的心理发展是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的,华丰幼稚园在创设硬性环境时,注重突出“三性”:

1.实用性

幼儿园的设施一般包括伙房、教室、休息室、活动室、盥洗室、活动场地等,这些设施要形成协调的格局。比如,室内的床、椅要符合各年龄段的发育情况;户外活动场地的大型玩具要搭配得当,适宜幼儿钻、爬、滑、跳,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知识性

环境建设的知识性是启迪幼儿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好形式。要美化幼儿园内的环境,开辟种植园,发挥南方四季常青植物的特点,使幼儿能观察到大自然的美,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3.艺术性

幼儿园的环境,尽可能要体现安全、童趣、美观、实用的原则。在设计、装饰、布置各种活动角的时候,尽量鼓励教师开动脑筋,布置出富有童趣的环境,给幼儿美的心灵熏陶。

二、齐心协力,创设和谐的精神环境

创设和谐的精神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1.加强组织建设,形成良好园风

幼儿园要建立一个“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领导班子,同时开展家长学校,形成良好的园风,赢得社会、家长、公众的认可、理解和支持。

2.实行科学管理,抓好制度落实

育人环境的创设和科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根据目的性、可行性、操作性、简明性及严肃性,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工作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安全保健制度》,使员工做有目标,干有方向。

3.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楼万丈始于地基,人生成长离不开幼儿教育。幼儿教师是幼儿园的“生力军”,幼儿教师必须热爱幼教事业,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教育好幼儿。

三、脚踏实地,创设幼儿环境课程

幼儿期是人的身心素质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他们通过与周围环境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获取大量的知识、经验和各种内在素质和能力。因此,研究幼儿周围的环境,开发环境中的课程内容,为幼儿营造丰富的学习环境,使幼儿获得最佳的学习途径和方式,构建幼儿园环境课程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

我园是珠海西区的一所社会力量办园的幼儿园,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大自然风光,亦有城市化的先进设施。这样的城乡结合部给幼儿教育提供了较城市更为丰富的社会、地理环境。

这些环境因素自身固然有各自的生态系统,当融合交织成整个生态环境时,则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幼儿在这完整的系统中,即分别受各种环境影响,也和整个系统相互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

环境课程是教育者根据未来的环境对人才的需要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与未来环境相适应的活动情境,把环境中的教育因素有目的地纳入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之中,并加以课程化,使之成为幼儿园课程中的一种新的课程结构,为幼儿能适应、利用、创造未来环境而进行教育的过程。

环境教育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按儿童身心发展特殊需要组织起来的。它通过对环境有目的的选择、加工、提炼,撷取其中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并把它转为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儿童的身心得到迅速、有效、健康的发展。

总之,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积极努力,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各种有利于他们成长发展的各种环境。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125-01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它们多方面的需要,使它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风靡全球的瑞吉欧学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从这一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它已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同时,环境布置还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起来。 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由此可见,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环境创设时对空间利用不够充分

通过对几个幼儿园的观摩学习,了解到不少幼儿园还只注重对室内和墙壁的创设,忽视幼儿园内其他空间对幼儿教育所隐藏的作用,使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空间,如幼儿园对走廊顶部创设,充分的利用本土资源;虽存在户外面积狭小,但也没有放弃对其的创设,在小路的石子上涂色,在角落装饰幼儿感兴趣的房子,还有对园内的绿化。又如:关于环境保护这个主题的创设,利用板报的形式呈现。所以说,空间的设计要全面,尽量做到在孩子的视野范围内都有内容,环境处处有教育。由此可见,能否对幼儿园空间进行充分利用,直接关系着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

2、教师包办代替过多,忽略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

在幼儿园跟班学习时,与本班教师就环境创设的问题进行了交谈,谈到了关于环境布置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其次要考虑什么,是否有幼儿参与其中。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考虑是是不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其次考虑有没有艺术性,因为时间的关系,极少让幼儿参与其中。

3、重视环境的美观作用,而忽视了环境的实用性

幼儿园虽然也很重视环境创设,但在很大程度上却只是为了追求美观,布置出来的环境失去了它本意,忽略了幼儿年龄、心理特点,如楼道内装饰,一幅幅高高挂起的精品,缺乏童趣和童真;过于精美的成人画作幼儿根本无法欣赏。这种环境创设美观程度无可挑剔,但是否具有教育的成分值得广大幼教深思。即为了装饰而装饰,完成布置任务,是否有益于幼儿在“做”的过程中知识建构。所以说,环境绝不是装饰品,也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堆砌,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4、不注重环境的变化,认为环境创设可以一劳永逸

如个别幼儿园在布置环境时突出本地的风土人情与人文特色,选择了许多反映民风民俗的装饰作品,这本是建构园本课程的有效手段,值得肯定,但同时也存在环境长时间不更换的问题。

幼儿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的成长环境应具有弹性,应不断的变化,让幼儿在变化中与环境“对话”。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下我国许多幼儿园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每月都有主题墙的布置,但还是有部分幼儿园为了教育教学的方便,花了大气力精心的布置了环境,因此舍不得更换,常常存在着整学期无变化现象或长期固定不变。

5、环境创设材料多为成品,幼儿可操作材料较少

在几个幼儿园观摩学习期间,我发现大多幼儿园在环境创设的时候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多为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较少,另外对废旧材料的利用也不够充分。其实,每个幼儿都非常乐意摆弄和操作物体,幼儿的认知能力正是在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所以说投放的操作材料是否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探究状态,在各种尝试中使用材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满足他们积极探究的欲望,还能让每个幼儿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解决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的对策

1、教育者要清楚环境创设的概念

幼儿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片面的环境创设观念,全面理解幼儿园环境及环境创设的含义,充分认识到既要创设好幼儿园园内环境(包括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物质环境和体现幼儿主体地位的精神环境),又要创设好与幼儿园相关的外部环境(如家庭、社会和自然等),只有将这两者有机整合,才能真正彰显所创设环境的教育价值,进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2、创设环境以幼儿为主体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相适应。如幼儿天性好奇,有强烈的探索愿望,教师就可以通过观察、询问、提供情景或材料的手段来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使幼儿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维水平和动手能力的机会;幼儿知识经验少,需要积累感性知识,教师就应多为幼儿提供接触实物、实景的机会。在创设具体的幼儿园班级环境时,应避免追求美观忽视教育性、多文字而少适合幼儿的东西和区域布置的整洁性,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3、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环境创设

篇7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摆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304-01

一、区域活动中材料摆放的重要性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作为幼教工作者,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当前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区域活动中材料摆放应注意的问题

1、区域材料摆放应是以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兴趣、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相适合

(1)了解幼儿的特点、需求和兴趣,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材料,而且是动态的,随需要进行更换。小班幼儿年龄小,有较强的亲子依恋,尤其是刚入园的孩子,他们从一个熟悉、安全的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家庭,不免有恐惧、胆怯的心理,为了让幼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创设了娃娃家,幼儿特别喜欢娃娃家,因为那里有他们喜欢的娃娃、各种家具、玩具及舒适的环境,使幼儿满足对家庭的依恋,找到家的感觉,情感上得到满足。一段时间后幼儿越来越多,许多幼儿都喜欢娃娃家。为此我班根据幼儿的需要、教室的环境,布置了4个有关娃娃家的区域:娃娃厨房、娃娃卧室、娃娃卫生间、娃娃客厅。材料相对丰富了许多。

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差,尤其是新入园的幼儿不会吃饭,不会入厕。许多事情都需要老师的帮助。他们的小手没有力气,动作发展不协调,生活区域投放的大夹子夹软球是训练幼儿小肌肉的发展。幼儿玩过一段时间后,对材料没有了兴趣,我发现后,把软球换成了毛线球、乒乓球,幼儿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过一段时间幼儿已经熟练掌握夹的动作。我又投放了小夹子增加了难度,目标随着幼儿的需要来制定。

(2)材料的投放应具有教育价值。幼儿活动是学中玩、玩中学。材料的投放应是有目的性的,针对幼儿现阶段发展的需要。要使材料与幼儿有效互动,使幼儿主动学习,我在生活区增添了串珠活动,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手眼协调的能力,还可以使幼儿通过操作认识不同材料。

2、材料摆放要考虑与幼儿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主动探究

(1)材料丰富,形式多样。材料投放的多种多样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我在实践中为幼儿投放材料有平面的,有立体的。有珠子、豆子、袋子、叉子、筷子、粮食、盘子、瓶子、盒子、夹子、别针、卡片,塑料的,真的、假的,动植物模型,嵌板、图形卡片、立体图形、饮料瓶、胶卷盒。语言区:图书图片。建构区:各种各样操作玩具,木制玩具,大盒子、小盒子。布艺区:各种用布制作的可操作的玩具。娃娃家有真实的、制作的家具和用具。美工区:各种各样的纸张、颜色。表演区的头饰、手偶、乐器。这些材料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学习。

(2)为幼儿提供个别化学习机会。幼儿本身有个体差异,教师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要尊重和接纳每个幼儿的观点和兴趣,使幼儿产生安全感。给每个幼儿激励性评价,使每个幼儿在探究活动中都有成功的体验。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我在材料投放上,既照顾全体,又考虑到个别幼儿。

3、为幼儿创设温馨、合作、富有趣味的区域环境,使幼儿观察、认识事物,获得相关的经验

小班幼儿特点好模仿,喜欢游戏。往往在区域活动时因想玩同一个玩具进行争执。为了满足幼儿探索学习的欲望,我在材料投放时增加数量。如娃娃家,提供多个娃娃及餐具。生活区提供多个穿的活动。美工区提供多个印章、模板,避免幼儿之间的争执、矛盾。另外,提供的活动材料要游戏化,要有情景,吸引幼儿去玩。如在幼儿探索磁铁的活动中,我设计了龟兔赛跑的情景,幼儿边探索边讲故事,从中来丰富自己的经验。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为幼儿提供使其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区域材料,创设不同的情景、条件、场合,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幼儿运用他们发现关系,使幼儿不断巩固、加深扩展自己获得的经验。

篇8

【关键词】快乐教育 快乐 成长 幼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123-0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应该成为幼儿喜欢的环境,让他们在与同伴和有专业知识的成人的共同生活中实现成长和学习的基本权利。

快乐与发展是幼儿生活的主旋律,只有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机会和创造宽松氛围的课程,才能使每个幼儿愉快、全面地发展。幼儿园快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它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以及终身教育、后继学习的思想为理论依据,从幼儿的兴趣、动机和需要出发,通过创设和提供各种适宜幼儿生理与心理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的教育环境、教育活动、教育方法,促进幼儿身心整体、和谐、健康、自主发展,真正满足幼儿愉快发展的需要。

当前,幼儿园教育中仍存在不少的弊病,主要表现为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忽视幼儿自我学习能力及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教师更多关注幼儿的“教育”而忽略了幼儿的生活,更忽略教育对幼儿生活的引导,即引导幼儿以一种积极的个体意识去主动感受生活、丰富生活、创造生活,在生活中陶冶情操、培养个性、启迪智慧、发展能力。因此,只有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准则,使每一个幼儿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幼儿园生活中发展潜力,才能真正为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广西军区幼儿园(以下简称“军幼”)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指导思想,围绕培养“乐于学习、乐于生活、乐于交往”的具有充分主动性的人的总目标,通过开展园本课程建设――“幼儿园快乐教育的研究”,探索促进幼儿愉快、积极、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从而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与幼儿发展水平的同步增长。

一、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奠定幼儿快乐成长的基础

《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快乐教育是以审美为中心的教育,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因此,我们把环境看成“第三位教师”,在开展快乐教育活动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注重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著力打造园所大环境

我们对全园的户外大环境进行了整体规划,按教育功能要求和不同的目标,将幼儿园大环境划分为体能训练区、自由创意区、综合运动场、攀爬区、角色游戏区、种植园、戏水池、民族商品一条街、“大地飞歌”自由墙等,为幼儿提供内容丰富、童趣化和可选择的环境,还有开阔的草地、安全的塑胶地板、可移动的多功能游戏材料以及可以自由涂鸦的艺术长廊等,让幼儿来到这些富有吸引力的游戏场地,能长时间保持浓厚的兴趣,不用教师的组织和安排,都能自主选择各种类型的游戏,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保护了幼儿的天性,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促进了幼儿自主健康成长。

(二)创设可供幼儿自由选择的快乐教育环境

1.创设专门的艺术活动室。我们通过创设艺术活动室,如音体室、电子琴室、打击乐室、多媒体活动室、美工创意室、图书阅读室等,吸引幼儿乐于参加快乐教育活动,生动活泼地表现与发展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更自由、更宽松的表现与创造的环境。

2.创设户内户外艺术游戏场所。我们创设了大型户外自由创意墙、编织园、美美发屋、田园花都、巧手剪纸廊、化妆舞会场所等趣味性、艺术性、丰富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区域环境,吸引幼儿乐于参加艺术活动;还利用社区环境,带幼儿到市博物馆参观壮族服装展、到民族文物苑观看壮族的歌舞、品尝壮家小吃等,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

3.建构班级艺术区域小环境。幼儿园各班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了涂鸦墙、小舞台、童话屋、星星音乐厅、美工小作坊等,将艺术品、艺术工具、艺术材料等放置在活动区内,吸引幼儿乐于参加艺术活动,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生动活泼地表现与发展才能,使艺术活动区成为幼儿抒感、表达自我、想象创造的理想场所。

(三)创设尊重、理解、肯定与鼓励的精神环境

我们要求全体保教人员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尊重、理解、肯定与鼓励幼儿的发展。

二、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满足幼儿快乐发展的需要

军幼通过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将快乐教育与特色艺术教育相融合、正规艺术活动与非正规艺术活动融为一体、技能学习与游戏表现双向开展,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主题教育活动

即以幼儿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石,从幼儿熟悉或关心的事物中选择主题,围绕主题结合幼儿实际能力、兴趣和发展需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教育活动。我们把快乐手段作为幼儿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抒感、想象和创造自己世界的一种特殊语言,鼓励幼儿运用艺术手段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使幼儿在不断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过程中,增长智慧和才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成长。如大班主题活动“生日快乐”以幼儿过生日为主题,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创造性地用绘画、歌舞、手工等艺术形式表现自己乐意表现的内容,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幼儿分享、合作等良好品质的发展。

(二)专项功能室活动

指创设以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活动为主的专项功能室,提供丰富、可供选择的材料,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同伴及教师的多渠道互动中获得发展。专项功能室的活动流程如下:向幼儿介绍新的表现材料、表现内容――幼儿自主体验――分享经验,交流讨论,集体学习新的艺术表现技能――幼儿用已掌握的技能和表现手法去创造表现自己乐意表现的内容。如在“美术创意室”,围绕“民族村”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向幼儿介绍竹筒鱼、酿田螺、三角粽、五色糯米饭等食品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制作方法,准备了芭蕉叶、米、各色纸、田螺玩具以及绳子等制作材料,指导幼儿自主体验制作壮族特色小吃的方法,最后大家一起分享劳动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共同感受制作的快乐。专项功能室活动注重自主体验与集体分享结合、幼儿自主学习与教师隐形指导结合、学习艺术表现知识和技能与发展能力结合,让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及教师的多渠道互动,掌握初浅的艺术表现知识和技能,通过自我体验、表现与创造,享受艺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快乐体验。

(三)自主性的艺术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依据兴趣性、游戏性原则,我们开展了自主性的艺术游戏活动,除了创设自由宽松的艺术游戏活动空间,还给幼儿提供自由选择、自主游戏的机会。我们打破幼儿的年龄界限,实现环境资源与教师资源共享,开展大选择、中选择、小选择快乐游戏活动。大选择游戏活动指全园范围的艺术游戏活动,先拟定一个活动主题,教师围绕主题为幼儿准备丰富、可选择的游戏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游戏内容,在与不同年龄同伴的自由游戏与交流中,感受艺术游戏的快乐。如“彩色世界”主题活动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美术游戏、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使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中获得色彩情感的发展。中选择游戏活动指在年级平行班之间开展的跨班艺术游戏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开放各班艺术游戏区域,实现班级之间的资源共享,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及伙伴进行活动。小选择游戏活动指班级艺术区角游戏活动,将艺术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让幼儿每天都能自主选择,自由开展艺术游戏活动。此外,我们将幼儿开展自主性游戏活动制度化,做到每天一次小选择游戏活动和一次中选择游戏活动、每月一次大选择游戏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为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四)拓展性的艺术兴趣活动

除了制度化的自主性游戏活动,我们还创设丰富多彩的拓展性艺术兴趣活动。为帮助幼儿开拓视野,我们利用社会资源,围绕“多姿多彩的壮族”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文物苑等场所,让幼儿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为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还开设了多种艺术兴趣活动小组,有电子琴、打击乐、诗朗诵、讲故事、创意画、趣味手工、舞蹈艺术团等,鼓励幼儿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参加,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

(五)渗透性的快乐教育活动

快乐教育存在于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快乐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更有利于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快乐教育。我们在幼儿活动室中展示各种富有艺术气息的作品,如幼儿创意画、各种工艺品,还有一些自然界中具有形式美的物品,如花草、贝壳、昆虫等;在幼儿寝室布置安逸、宁静的经典名画或墙画,给幼儿提供富有审美情趣的生活空间。同r还注重日常生活欣赏,将主题活动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作为幼儿欣赏的内容,如外国文艺作品、经典音乐、民俗故事等。此外,我们还在各个生活环节中渗透艺术教育,如晨间入园时播放朗朗上口的童谣和婉转动听的音乐,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开展艺术游戏活动时播放背景音乐,餐后散步时带幼儿欣赏园内的壁画,午睡前给幼儿讲故事等。总之,我们将快乐教育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情景化、生活化。

三、充分利用家庭与社区资源,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促进家园合作,扩大快乐教育范围

家长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积极合作者,军幼注重与家长合作,通过交流、表现与分享,共同实施快乐教育活动。

1.家长参与快乐教育环境创设。我们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所环境和游戏区域环境创设,与孩子们共同收集、整理各种艺术素材等。如幼儿园艺术长廊与种植园的壁画墙饰,选择了家长提供的十二生肖民间故事作题材,使整个壁画成为一本放大的图画书,让幼儿在具体的艺术形象前领略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与家长一起布置舞蹈室,放置各种乐器、歌舞用的扇子、纱巾、头花、自制的各族服装,以及展示各族歌舞的影碟、相片和图片等;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引导家长收集孩子的出生照片、手印、足印、成长照片等用于环境布置,拍摄孩子的成长录像供大家欣赏等。许多家长对艺术活动非常感兴趣,带来的各种艺术品和材料令人惊喜,也让幼儿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探索艺术的奥妙,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加强了亲子交流,显示出家园共育的良好效果。

2.家长参与快乐教育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快乐教育活动,就是想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园的真实情况,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我们充分利用元旦、“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同台演出;每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展“歌娃娃”“多姿多彩的壮族”等主题活动,邀请家长带孩子观看艺术节的筹备工作,收集各种有关民歌节的宣传海报、民歌节标志、吉祥物以及观看民歌节盛会,鼓励幼儿大胆地利用绘画、歌舞、语言等形式把自己对少数民族的理解和感受表现出来,让幼儿充分感受艺术的氛围,不断提高幼儿欣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在“月饼圆又香”的家园互动活动中,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月饼,在“爷爷教我打月饼”的欢快歌声中,他们一起擀面、和磨、设计月饼样式、送到饭堂蒸烤。最后拿着自己制作的月饼时,家长和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成功和喜悦。

(二)挖掘社区资源,增强快乐教育效果

社区资源包括幼儿园的周边设施(小区医院、银行、商店、邮局、超市、体育馆等)、工作人员、居民等,这些社区资源涵盖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在社区积极开展交流活动,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胆量,让幼儿真正接触社会。我们通过宣传讲座、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园区联谊活动,积极与社区开展交流活动,给社区居民传递正确的教育意识和方法,引发社区对学前教育的关注。例如,到敬老院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灾区小朋友开展募捐演出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邀请“海底世界”动物剧团来园演出,让孩子们了解海龟、大鲨鱼等海底动物的生活习性……通过一系列快乐教育活动,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周围世界的丰富多彩,掌握了各种社区生活规则,养成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社会公德的好习惯。同时,社区形成了浓郁的快乐氛围,幼儿园的教育成为社区文化的一大亮点,促进了整个社区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快乐教育的效果。

篇9

但是漫步于郑州市中原区汝河新区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汝河一幼),无论是教室还是走廊,你都会收获惊喜,也会发现这所幼儿园的独具特色之处:这里的环境不是与幼儿无关的,不是静止的,而是由幼儿参与创造、能与幼儿积极互动的。

环境竟然也会“动”

汝河一幼的环境创设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由师幼共同完成。在日常的保教活动和幼儿一日生活中,环境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玩耍区,孩子们还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环境中的游戏性材料,观察、记录环境材料的发展变化情况,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学会沟通与合作。

走进汝河一幼,在教学楼的走廊、教室以及各个区角,你都能感受到这里的环境是会“动”的。走廊内的墙壁、长桌、窗台以及天花板都被充分利用,布置为科学区、益智区、植物角、开心农场、香香饭菜等不同的板块,各板块张贴有清晰的操作说明与提示,幼儿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动手操作、观察、记录。

每天早上入园后,汝河一幼的孩子们就会迫不及待地走到“我会早早起”主题墙前,给自己插上一面小红旗;早饭后,幼儿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特色区角和可操作壁板报玩耍;课后,他们会高兴地和老师一起布置自己的作品展示墙;喝水后,他们会在墙壁上给爱喝水的自己画上一个小笑脸;入厕时,他们会对照着墙上的“提裤子图示”把自己的小肚皮藏起来……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游戏与活动中,幼儿的知识得到了拓展,能力得到了提升。

“逼”出的互动式环境

汝河一幼创建于1985年,是郑州市区成立较早的公办幼儿园之一,目前有16个教学班,教职工70余人,在园幼儿500余人。该园由于位于居民区内,没有办法扩大规模,占地面积仅为4616平方米,孩子们的室内、室外活动空间都相对狭小。如何充分利用狭小的空间,为幼儿创造适合的、丰富的学习成长环境,一直是汝河一幼的管理者和教师们重点思考的问题。

他们经过广泛调研、集思广益,决定以环境创设中的墙饰教育资源开发为突破口,进行园所环境的创造性、多层次、可持续开发利用。他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幼儿园的墙饰布置大多由教师设计制作,以美化装饰环境为主,属静态展示型,普遍存在着墙饰布置过于单调、幼儿参与度过低的问题,失去了幼儿园墙饰作为教育资源的作用。

如何把墙饰内容从单纯的装饰型、观赏型、展示型、静态型,拓展为集教育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能够让幼儿参与、师幼互动,促使幼儿得到多方面发展的教育资源?为此,汝河一幼专门成立了幼儿园操作性主题壁板报课题组,开始了极具创新意义的、开拓性的探索。

设置操作性主题壁板报的目的是使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成为具有教育作用的“刺激物”,使园所环境和幼儿课程实现有机的整合,让幼儿、环境、课程之间实现持续互动,从而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其内容则来源于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和幼儿游戏活动。

如《我是家里的小主人》壁板报,是围绕幼儿在安全教育中经常争论的问题生成的。教师利用“父母不在家,来了客人怎么办”这个话题引导幼儿讨论。讨论中,有的孩子说“不让进”,有的说“如果是爸妈的朋友,不让进就太没礼貌了”。根据幼儿的讨论,产生了这一主题。

一位教师在和大班的幼儿观赏豫剧时,发现孩子们又学唱、又学表演,就抓住这个兴趣点,生成了《家乡戏》的主题。

在操作型主题壁板报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准备材料、制作版面、设计操作流程等,也尽可能让幼儿参与进来,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幼儿参与,以幼儿为主导教师点拨,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等形式,让制作过程成为幼儿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操作型主题壁板报制作材料的选择,则立足于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寻找方便、价格低廉等原则;同时可以利用墙面立体制作,节约面积;幼儿喜欢摆弄,百玩不厌,可以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交流,而且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不断更新内容。

在汝河一幼教学楼走廊里,记者看到,仅一张废弃不用的“麻将席”,教师们就将其拆解制作成了“俄罗斯方块”“立体拼搭”“”迷宫滚珠“飞行棋”“拼拼摆摆”等七八种操作型游戏活动的工具。(见下图)

在操作型主题壁板报的基础上,汝河一幼对幼儿园环境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深度开发,教学楼走廊、窗台等都被合理利用,成了可以与孩子们进行即时性互动的教育资源。

据汝河一幼园长魏建莉介绍,幼儿园的很多玩教具是由教师们互相帮助、共同制作完成的,而且制作好的玩教具都不属于某个人或某个班级,而是由幼儿园统一归类放置,由教师们共同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会经常在一起探讨,不断创新玩教具的玩法和用法,最大限度地开发玩教具的使用价值。这样长期坚持,无形中在教师群体中培养了互动、互助、合作、共享的意识,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小舞台上演大戏,劣势变成了优势。该园课题组总结本园环境创设经验写成的《幼儿园操作型主题壁板报》一书,受到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各地幼儿园也纷纷慕名而来,参观考察汝河一幼互动式环境创设经验。

由互动式育人环境到互动式园所文化

在操作型主题壁板报和互动式环境创设取得初步成效之后,汝河一幼园长魏建莉提出了“创设自主互动式人文环境,培育持续互动式园所文化,营造和谐互动式家园氛围”的办园思路,将互动式文化融入到课程设置、师幼关系、师师关系、家园关系等保教活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维度,打造出了汝河一幼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式园所文化特色。

近年来,随着办园规模的不断扩大,汝河一幼新进了20多名年轻教师。如何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提高保教水平、提升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汝河一幼以园本教研为依托,通过教师讲坛、基本功比赛、推门课、带教互听课、研讨课、公开课、汇报课、展示课、外出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教师完成了从经验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到科研型教师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相互切磋、互为启发的互动式教研文化。

汝河一幼还和所在社区、幼儿家庭展开广泛合作,打造一体化的互动式教育平台,深入挖掘社区、幼儿家庭存在的一切可能的教育资源,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服务。一方面,幼儿园通过本园网站平台、班级博客、家长信箱、家园宣传栏、幼儿成长册等多种形式接受家长的监督,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促进家园共育。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快,父母与幼儿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电视儿童”“祖孙家庭”越来越多的情况,汝河一幼定期把家长请到幼儿园,组织亲子运动会、亲子联欢会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体验亲情的快乐,促进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的形成。

篇10

一、建构乡土特色的主题活动,让本土材料进课堂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将建构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如大班将设置的主题有“家乡的竹子”“神奇的土” “秋收忙”“各种各样的树”“各种各样的规则”“大自然的语言”“有趣的昆虫世界”“衣食住行”等等。中班的主题有“神奇的草”“乐在春天里”“豆豆王国”“小舜江源头拾取”“各种各样的树叶”等等。小班的主题有:“好玩的石头”“甜甜蜜蜜”“我的动物朋友”等等。在实施的过程中将不断调整和充实,使我们的特色主题更有利幼儿的发展,整合性体现得更强。

二、家园合作,师幼合作,创设乡土特色的幼儿园环境

环境是课程的一个部分,所以在主题建构的同时,如何创设相应的环境,努力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让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怎样利用丰富的自然材料来创设一个既具有农村特色又有利于幼儿活动的和谐环境?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材料和农家物件,巧妙地加以组合,使之成为具有教育性和艺术性的教育资源,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突现出农村乡土特色。于是,我们把环境创设分为两部分:欣赏与操作。

1.在欣赏环境中,我们把目标定位在让幼儿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感受家乡的美丽与富饶,体验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产生强烈的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对整个幼儿园整体规划,精心构思。室外,我们将创设 “亲亲泥巴场”“苗苗植物园”“豆豆果园区”,草坪内,堆放小山坡,利用木头和竹子制作凉亭和爬梯,让幼儿在宽敞舒适的环境中陶冶性情,发展能力。室内,我们利用空室、过道等公共活动区域开辟 “宝贝厨房”“稻草梦工场”“欢乐大舞台”等操作性活动区域。在各个活动室中,开辟生活活动区、音乐活动区、数学活动区、手工操作区,里面放置泥巴、稻草、野草、丝瓜茎、玉米梗等各种自然材料。

同时,我们将精心选材,巧手制作,合理布局,真正实现我园欣赏性环境的目标。楼梯转角处的“我爱家乡”“有趣的竹制品”“稻草世界”等,都展示着由教师或家长制作和收集的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手工艺品。这些欣赏性环境用无声的语言启迪着幼儿的心灵,激发着他们无限的创造欲望。

2.在操作性环境的创设上,我们把目标定位在创设开放自主的操作环境,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力。

在环境的创设中,充分发挥本地自然优势,在材料选择上,一是大量选取农村自然材料,如稻草、竹子、芦苇、贝壳、螺蛳、松果、树枝、野草、泥巴等,让幼儿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二是选取农家院里的物件,如竹梯、鸡笼、暖窝、草鞋、米刷、蒸笼、竹篮等,让幼儿了解农家生活的历史文化和农具的演变,体验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三是选取农村丰收的农作物,如稻穗、玉米、花生、山芋、大豆、芝麻、南瓜、苹果、橘子等,让幼儿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产生强烈的爱家乡的情感。在制作上,我们精心构思,巧手制作,采用教师制作、幼儿制作、师幼合作、亲子制作等形式,使一样样不起眼的自然材料,变成了“美丽的帘子”“五彩草龙”“贝壳组画”“叶的世界”“草编相框”等系列作品,凸现我园利用农村资源,创设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环境特色。

三、开展乡土特色的操作活动区域

每个班级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班级幼儿的特点,创设不同的特色区域。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农村特色,在不同区域里提供的都是农村自然材料。例如:数学区内提供的都是用螺丝、贝壳、稻草、松果、豆子等制成的操作卡,也可在这些材料上贴上数字,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提高数学操作技能。音乐区内提供的都是用竹子、木条等做成的乐器。科学区内提供鲜活的动物和植物,供孩子观察记录,获得科学经验,提高科学探索兴趣。美术区内放置的也是农村自然材料,各种蔬果、石头、泥土、沙子、叶子等等,让孩子运用多种美术操作方法,提高美术创造能力,提高画、做、剪、贴等技能。“稻草梦工场”里提供大量的稻草,让幼儿运用各种方法编织稻草艺术品。

四、自制民间体育器械,开展体育活动

利用随处可见、唾手可得的乡土材料,为孩子们搭建起积极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平台,给予儿童有灵性的生活,引领儿童智慧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