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体育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体育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新课改;原则;对策
大课间体育于1999年被正式提出,其实质是传统意义上的课间操,只是在内容、形式以及时间上更加的多样化。从根本上讲,大课间体育的形成,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不断创新而形成的一种体育运动形式。和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的活动时间更长,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广泛,学生的运动量以及负荷量更大,更加符合现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大课间体育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课间操,成为当前学生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大课间体育更应当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运用。并在大课间体育开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新课程理念下大课间体育的基本特征
1.学生整体参与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并不同于班级所开展的体育活动,而是有学校组织和管理的一种集体体育活动,是一种全校性的活动。大课间体育的开展,要求全体在校学生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种强制性,以确保学生的全体参与。
2.体育锻炼目标的多样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由此可见,体育锻炼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身体素质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大课间体育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开展,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如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体育活动调节的方式,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调节学生的心理负担,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3.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和广泛性
大课间体育之所以叫做“大课间体育”而不是“课间操”,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其组织形式和组织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大课间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可以结合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气候、天气以及季节等做出适当的调整。正是因为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促进了大课间体育运动的发展。
二、新课程理念下大课间体育开展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t
“安全性原则”应当是大课间体育开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因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全体参与性,使得体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是全体学生的集体参与。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则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大课间体育开展的过程中,学校应当选择宽阔的场地,确保学生在进场和出场过程中的有序,避免拥挤产生踩踏事件的发生。
2.针对性原则
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而中小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异,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所能接受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也是不一样的。就拿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和六年级的学生在运动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大课堂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校应当充分考虑到针对性原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运动项目,满足不同层级学生不同的需要。
3.科学性原则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应当具有科学性。这里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适宜负荷量。这里的适宜负荷主要是指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后,不能太疲惫,但也要达到健身的目的,即要把握好一个合理的“度”。而且,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年级以及不同的气候都应当有所不同。这样的体育设计原则,是具有科学性的。此外,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应当具有实用性,即学生不仅在学校可以做,在业余生活中也可以进行体育运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4.创新性原则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时展的主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在大课间体育的开展过程中,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勇于创新,不断创新大课间体育开展的形式和内容,让大课间体育的开展符合时展变化的需要。
三、新课程理念下大课间体育开展的基本组成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学校在设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实现丰富大课间体育的活动形式。总结下来,当前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广播操系列
从根本上讲,无论大课间体育如何发展,形式如何多样,广播体操都是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只是这种广播操和传统课间操的形式又有所区别,学校在广播操开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创新和丰富体操的形式和内容。首先,可以将广播操和学生的自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组织形式主要体现为:学校在统一组织广播操之后,可以按照班级、或者是年级的方式进行划分,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是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体现大课间体育过程中的学生主体性原则;其次,可以通过广播体操和校园集体操组合,或者是将师生自编操等组织形式融合进来,实现大课间体育形成以广播操为基础的自由组织和发展。
2.分组活动系列
分组活动是大课间体育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耗时最多的部分。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分组活动的形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特长。此外,这种分组活动的形式,使得整个大课间体育的活动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并具有较强的人文气息。
总而言之,大课间体育是我国体育视野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之下,学校在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本着安全性、创新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原则,通过不断的创新,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实现良好的体育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概念;课程内容;体育教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6-0089-04
1、问题的提出
按照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通行说法,课程内容与教材是相同的概念,体育教材(或内容)是对相关知识和身体练习的指称。然而当我们将这种说法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时,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甚至矛盾。
矛盾一:
比如在一节体育课中,教师围绕“篮球的运球”组织学生进行了相关的练习。那么按照现在通行的说法,这节课的教材(或内容)就应该是“篮球的运球”。但是,当我们进一步迫问时,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在该节课中,学生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实际上包括“原地运球”、“运球急停急起”和“体前变向运球”等三种不同的具体形态,那么这节体育课中的教材(或内容)是相同的还是不相同的呢?
如果认为是不同的,就与这节体育课的教材(或内容)是篮球的运球这一判断发生了矛盾。而若认为是相同的,那么这显然不是对这三种不同形态身体练习的指称,而是对其共性的指称。因为按照后者的逻辑,意味着体育教材(或内容)不是具体的存在而是抽象性的存在。那么,到底应该是依据事实上的不同,还是应该依据其共性上的相同进行判断呢?
矛盾二:
按照当前通行的说法,身体练习属于教学方法的范畴(即所谓的练习法)。然而按照这种说法对上面那节体育课进行描述或指称时,就会注意到原本被指称为教材(或内容)的那些作为身体练习的运球形态又“变”成了教学方法,从而导致了在相同的背景和语境中使用不同概念指称同一对象的矛盾。
笔者以为,明确基本概念的指称对象,是进行交流和研究的基本条件。而以上矛盾的发生,是由于我国课程理论界没有搞清楚“体育教材”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导致了“内容”与“体育教材”的混淆,以及“体育教材”与“教学方法”的混淆。
以上构成了本研究的问题意识。
2、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以体育课程教学领域中的“教材”、“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等基本概念的厘清为中心展开论证。
研究方法:1)以体育教学的具体事例为平台,2)就“体育教材是可感知的对象性存在”,“体育课程内容是对运动类别的指称”的观点展开论证,并进而提出“操作性教材”和“导向性教材”的分类方式,3)就“教学方法是教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观点展开论证。
3、考 察
3.1 体育教材的指称对象
所谓教学是指导者与学习者围绕经验的传承而实施社会交往活动,而指导者和学习者必须借助某种媒介才能使经验的“传授学习”(即教学)得以现实化,很显然,在这里教材就是对其经验的指称。因此,无论当事人自己是否意识到,教学的发生必然伴随教材的出现。
然而这里的问题是,经验在怎样的意义上才可以称之为教材。
从哲学的角度而言,经验是主体认识世界的产物,它属于主体的范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主体能够将经验以知识或技能的形态表现出来。从而使其成为他人可感知的对象。也正是由于知识或技能是经验的映射,才使得经验的传承――即教学的发生――成为了可能或者说提供了条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指导者和学习者之间围绕经验(即知识或技能)的传承进行教学活动时,经验才具有了教材的性质,这是判定知识或技能是否成为教材的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意味着以下行为的同步出现:其一,指导者必须将作为知识或技能的经验以对象化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其二,学习者必须借助自己的感知器官去感受指导者所呈现的对象。换句话说,只有当指导者和学习者围绕经验的“传授一学习”,使得“呈现感知”在教学活动中同步发生时,经验才在现实性上具有了教材的性质。而在经验没有被呈现出来时,或者所呈现的经验没有被感知的时候,它仅仅在潜在的意义上具有成为教材可能性,还不是现实意义上的教材。因此,经验的呈现(指导者方面)与被感知(学习者方面)的同步性,才使得它成为现实意义上的教材。
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理解体育教材时,我们可以形成这样的观点:动作要领、示范(或者挂图、录像)以及身体练习等都是经验的呈现和学生感知的对象,也就是说它们都属于体育教材的范畴。比如在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要领以及示范动作等方式来呈现所要传承的经验。与此同时,学生则需要通过听讲(或阅读相关书籍)、观察以及身体练习等方式来感知这些经验。
但是特别提出注意的是,在体育教学中作为教材的身体练习并不仅仅是对技术动作的指称,而是对由“技术动作”、“运动条件”以及“运动课题”这二三个要素所构成的运动场面的指称。比如进行“踢凌空球”的教学时,运动场面可以表现为:1)将球以静止状态置于某一高度或者将球抛掷给踢球人(即运动条件),2)以踢凌空球的技术动作踢球(即技术动作)。3)将球踢到某一方向或者某一位置(即运动课题)。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在具体的运动场面操作自己的身体时,身体练习才能够成为真实的感知对象。
3.2 教学方法的指称对象
“方法”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广义上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甚至物体等都属于方法的范畴。比如“服装”的使用,既可以作为御寒的方法也可以作为遮羞的方法或者作为审美的方法来理解;而“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思维方式的使用也属于方法的范畴;至于是采取战争的方式还是外交的方式处理国家之间的纠纷同样属于方法的范畴。因此,诸如社会制度、教育、学校、教学、课程、乃至班级授课制等的使用,都可以作为广义的方法来理解。而本部分则是从如何将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等概念予以区分的角度展开讨论。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材和方法是相互联系的”,“方法就是安排教材”,“方法从来不是材料以外的东西”,“方法只是作为处理材料的方法存在”。为了理解杜威的这个观点,我们通过具体事例来理解教学方法是对什么的指称。
比如在“足球头顶球”的教学中按照如下顺序安排身体练习:
1)双手持球上举,学习头顶固定球,体会用前额顶球的动作;
2)两人相隔一定距离,自抛自顶至对方;
3)二人相距3-4米,将对方抛过来的球顶回去,体会顶球的时机。
假如将该教学过程中身体练习的顺序颠倒过来,按照“3-2-1”的顺序予以排列,我们是否认可呢?很显然,如果我们不
能接受的话,并非是身体练习本身的合理性,而是质疑这种顺序的合理性。
再比如,体育教学中的“讲解”和“示范”通常都是围绕与其对应的“身体练习”而展开,这里同样存在着哪个在先哪个在后的逻辑顺序问题。当我们对教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整理之后,可以注意到有以下几种类型:
通过以上事例,可以形成以下观点:
其一,教学方法是对教材之间逻辑关系的指称。
当我们在教学现场进行观察时会注意到,体育教学一方面表现为将经验客体化为诸如讲解示范及身体练习等不同的形态,另一方面,这些不同形态的先后顺序构成了教学流程自身的逻辑关系。很显然,教师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考虑将怎样程度的经验以怎样的形态予以呈现,即教材本身合理与否的维度,同时也要考虑按照怎样的逻辑关系将它们组织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即教材先后顺序合理与否的维度。在这个时候,教材与教学方法的区别就显现出来了:在教学过程中将经验以形态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是教材,而将这些教材按照一定逻辑关系依次呈现的方式则是教学方法。因此,无论教材的类别或难度如何,一旦它们以相同的逻辑关系构成教学流程时,就意味着教学方法的相同。
其二,教学方法从广义上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同样属于经验的范畴。
教材与教学方法所反映的是经验的不同维度。作为经验的教材,在教学中是以学生直接感知的对象作为其存在的方式。而作为经验的教学方法,则是以教学流程中蕴含的逻辑关系作为其存在的方式。之所以说教学方法也属于经验的范畴,是因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最终都表现为“关系”的发现或建立。而以逻辑关系为特征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类别的运动,逐渐获得学习新的运动时应该“先怎样,然后再怎样”这一普遍的方法,以及获得“哪些类别的因素会怎样影响目标的达成”(比如运动学习过程中运动条件或技术动作的调整变换对运动技能的获得会怎样产生影响)等方面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则成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的运动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知识技能而独立存在。
作为认识世界成果的知识技能与认识世界的方法是相互依托的存在,任何认识世界的成果都来自一定的认识方法,而认识方法则蕴含在认识成果之中。作为认识成果的知识技能可以相对的独立存在,但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却不能脱离知识技能而独立存在。认识世界的方法只能以概念或技能为依托才能够将其自身显现出来,因此,对于认识方法这种经验的学习,是以知识技能为依托,但又不等同于知识技能的学习。
综上所述,当我们将教学作为认识过程予以把握时,经验的具体形态(即教材)构成了具体的认识对象,而教材的呈现顺序构成了认识的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杜威说“方法就是安排教材”,“方法只是作为处理材料的方法存在”的原因所在。
3.3 体育教材的分类
考虑到长期以来我国的通行说法是将示范讲解以及身体练习等作为教学方法,而本研究却将其作为教材予以定位,为了便于进一步理解这一观点,本部分以一节体育课的观察记录为例,就体育教材的分类展开讨论。一、准备活动(略)二、学习的展开(Ⅰ)1.教师组织学生领取器材和调动队形2.教师讲解示范(篮球急停急起运球)以及要求和注意事项3.学生在慢跑(走)中自主进行急停急起运球4.教师示范“之”字型急停急起运球,并提出练习的要求和注意事项5.学生在慢跑(走)中看教师手势进行“之”字型急停急起运球练习6.教师针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7.学生在慢跑(走)中看教师手势进行“之”字型急停急起运球的练习三、学习的展开(Ⅱ)8.教师组织调动队形9.教师示范(急停急起运球接上篮),并讲解技术要点以及要求和注意事项10.教师将学生分四组于四个半球11.学生进行急停急起运球接上篮的练习12.教师巡回观察练习情况并进行提示13.学生自我评价
按照前面有关体育教材之指称对象的讨论,这节体育课的观察记录中除了“1、8、10”属于“教学组织”的范畴外,其他部分都应该归属于体育教材的范畴。那么如何从类别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呢?
首先,运动技能是身体(运动性)认知的产物,而获得“身体知”这种经验的基本方式就是主体(即学习者)对自己身体的操作。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者置身于身体练习状态下,作为经验的“身体知”才能够呈现为感知的对象。基于“身体知”这种经验的呈现必须表现为学习者对身体的操作这一特征,本研究将身体练习称之为“操作性教材”。
其次,虽然运动技能在其性质上属于“身体知”的范畴,但是“形象知(即视觉类信息)”与“概念知(即言语类信息)”在学生获得“身体知”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导向性作用。比如,由示范所提供的视觉信息,不仅可以使学生知道所要学的是怎样的动作,同时,还能够以此为依托,便于学生理解动作要领和学习时的注意点(即学习要求)。而讲解及语言提示等言语类信息,其功能一方面在于引导学生在身体(运动)性认知过程中知道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肢体,在操作身体时应该关注什么(如动作的方向与节奏、力量的大小、用力顺序的先后等),另一方面。它们也是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认为这些信息有助于避免学生出现错误而便于形成运动技能。
“学生的自我评价”在通常情况下应该属于评价的范畴,但是当这种评价的目的不在于成绩评定,而在于自我反省的时候,它们也同样具有着教材的功能。这是因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经过一定过程的学习之后,只有他们自己才最清楚自己有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或缺陷。由于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将学习要点、教师提示以及学习结果及相关的感受等经验再现的过程――比如本节课在哪些方面有怎样程度的收获,还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从而对于后续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这也是将它纳入教材范畴的原因所在。如日本小学高年级对跳高教学的自我评价中安排了如下内容:1)在小组中围绕跳高的“哪个地方有意思”发表自己的看法;2)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果做的非常好就划,如果一般就划,如果还不好就划:A.对竞争或挑战自己的记录感觉不错、B.和同学相互协作进行了竞争和挑战自己的记录、C.选择了符合自己水平的起跳条件、D.在助跑方面如何、E.在起跳方面如何;3)为了下次的跳高练习中更愉快,在小组中就自己打算从哪几个方面以及怎样做谈设想。
基于视觉类和言语类信息在运动技能教学中的以上功能,本研究将它们称之为“导向性教材”。
3.4 体育课程内容的指称对象
体育教材与课程内容是密切相关的概念,如果不能将内容和教材作为相互关联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仍然难以正确的理解教材的含义。
本研究认为,在任何课程中,课程内容都是以类别的形式出现的,比如我国的历史课程内容是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分
类形式表现的;物理课程内容是按照“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的分类形式表现的;而体育课程内容通常是按照运动的分类表现的(见下页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体育课程内容表现为不同的运动类别,但是课程内容却是由若干个层面所构成。比如以篮球为例,当我们将“球类”作为课程内容的第一个层面时,那么其中的“篮球”、“足球”和“排球”等则属于该类内容的第二个层面,而篮球的“技术(如传接球、运球、投篮等)和战术”则分别构成了第三个层面。至于技术中的传接球、运球、投篮又分别包括更具体的类别:比如“运球”中有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运球、背后运球和运球转身等,“投篮”中有双手胸前投篮、单手肩上投篮、单手低手投篮等。也就是说,当我们将“篮球”作为课程内容予以把握时,意味着以上这些都属于篮球内容的范畴。
如果对照上面有关教材的讨论,可以注意到课程内容相同时教材未必相同。因为在同一时间进行篮球的“行进间运球”的内容教学时,教师所设置的运动场面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技术动作要素,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比如既可以设置“行进间匀速运球”的运动场面,也可设置“运球急停急起”的运动场面,甚至还可以设置“体前变向运球”或者是“背后运球”的运动场面。即便在全体学生都学习“运球急停急起”这一相同内容的场合,其运动场面的设置仍然可以通过速度的快或慢、直线或曲线、运球的高或低、障碍的有无等要素来表现出不同。同样,在围绕相同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将哪些言语信息提供给学生以及如何示范等同样会因当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由此可以形成这样的判断:
其一,课程内容是抽象性的存在。
就课程内容的性质而言,它是抽象性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它并非以具体的形态直接呈现出来。因此,在体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及教学单元或教学计划中,课程内容表现为相关的名称。这意味着当我们观察体育课程教学时,只能从示范、讲解以及身体练习这些具体的经验形态(即教材)来推测出该课程的内容。
其二,“内容解释”是将课程内容具体化为教材的中间环节。
就课程内容与教材的关系而言,虽然课程内容是教材的上位概念,教材是内容的具体化,但是,在将课程内容转化为教材时,还存在着“内容解释”这样一个环节。因为当教师对诸如“篮球是什么”、“短跑是什么”、“跳高(或跳远)是什么”的解释不同时,将对选择怎样的教材产生直接影响。
比如,如果将作为课程内容的“篮球”解释为“团体对抗性的运动”那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选择教材时就会将团体对抗作为主线,而不是将个人技术作为主线。反之,如果将作为课程内容的“短跑”仅仅解释为“以最短时间达到规定距离”的话,那么在将它具体化为教材时,就难以出现诸如“某学生100米成绩是15秒,要求其用“15″3”或“15″4”准确的跑完100米”的教材,或者难以出现“手拉手的跑”那种教材。同样,如果将作为课程内容的“标枪”仅仅解释为挑战最远距离的话,那么也就难以出现“当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掌握标枪技术时,采取改变缠绳把手的位置,让学生体会标枪重心改变后进行投掷时的感受”的那种教材。至于在跳高或跳远教学时,是否选择“用弱侧肢起跳”作为教材,同样与教师对作为课程内容的跳高或跳远如何解释有密切关系。
4、结 语
其一,指称对象的厘清有助于严谨的描述体育课程教学环节和流程。
在教学现场,教学的组织、示范、讲解、提示以及学生的身体练习等教学行为构成了体育教学流程的具体环节,能否用严谨的概念来指称它们,是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的前提条件。通过本研究的论证,使得它们与课程教学的基本概念之间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指称关系,从而保证了在对教学现场的事实进行指称或者进行理论研究时,“所言”(即概念)与“所指”(即事实)之间的一致性。
其二,指称对象的厘清为体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供了明确的研究对象。
“课程内容”、“教材”以及“教学方法”不仅是体育教学实践层面中的基本概念,同时也是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通过本研究的讨论可以注意到,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现实化是以“教材”和“教学方法”为依托联系在一起的。而教师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根据一方面来自对“课程内容”的解释,一方面则来自对学生状况的把握。换句话说,在对体育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评判时,实际上就是从1)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解释是否合理、2)教材的选择、以及3)教学方法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状况吻合这三个侧面展开的。而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说,“内容的解释”与“教什么”具有对应关系,“示范讲解及运动场面的选择”与“用什么教”具有对应关系,而“呈现教材的逻辑关系”则与“怎样教”具有对应关系。也就是说,通过厘清基本概念的指称对象,有助于在泰勒原理与教学现场的研究之间建立直接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1]吕达,杜威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63
[2]马卫东,教材概念的辨析[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6)
[3]钟启泉,教材概念与教学创新[J],教育探究,2010,(1)
[4]刘继和,“教材”概念的解析及其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5,(2)
[5]欢喜隆司,关于教材的若干问题与课题[J],外国教育资料,1988,(3)
[6]贾齐,“体育(运动)教材”概念初探[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6,(6)
[7]贾齐,ports教材化方法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8,(4)
[8]贾齐,运动技能初步形成阶段运动指导的方法论考察[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9,(1)
篇3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6-0007-03
泰勒认为:“如果我们要有组织地、理智地研究教育计划的话,首先就必须明确教育目标。”他在此处所提到的“教育目标”就是课程目标。课程是一种具体化、活动形态的教育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的首要成分,它具体指示着课程的进展方向,标示课程的范围,提示课程的要点,决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指导教学评价工作,是实现课程宗旨的重要保证。本文探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博比特(Franklin Bobbitt)认为,“课程目标是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黄政杰认为,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方向或指导原则,是预见的教育结果,是学生经历教育方案的各种教育活动后必须达成的表现。”廖哲勋认为:“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这一阶段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其主动发展中最终可能达到的国家所期望的水准。简而言之,课程目标是一定学段的学校课程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虽然每个学者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有一些差异,但也有一致之处,即指的是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课程目标是以观念的形态存在的,预先产生和存在于教育者和学生大脑中,成为引起教育、教学和学习行为的原因,指导或规定师生的行为,协调和组织师生的行动,以实现预期的结果。课程目标具有三大功能:标准功能、导向功能和评价功能。只有确定了课程目标,才能明确课程与教育目标的衔接,从而确定课程设置的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编写教材、运用教学方法、选择学习活动,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现状及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与其他学科课程目标相比还处于起始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课程目标不明确
在调查科任教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否明确时,15人认为课程目标明确,占总人数的15.1%;64人认为课程目标非常不明确,占66.6%;认为一般的有20人,占20.2%。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力求明确、具体,避免含糊不清和不切实际。它要解决的是教和学要“达成什么”的问题。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提出的仅是有普遍意义的观点,那么它对课程内容的标准选择,课程计划与教学的展开,以及课程评价,很难提供具体的指导。例如有些学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机能,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而有的学者则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按照学生所要经历的学习、生活等各个环节,加上正向的、良好含义的修饰词来描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这些提法作为课程目标无可厚非,但是怎样去理解他它们,全凭自己的体会,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明确化。
(二)课程目标不系统
在调查课程目标能否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时,15人认为课程目标能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占15.1%;认为不适应的有73人,占73.7%;选择一般的有11人,占11.1%。可见有73.7%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能适应每个年级学生的需求,没有系统性。所谓系统,就是自成体系的组织;系统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成整体。由于课程涉及的领域繁多、结构庞杂,因此课程目标要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复杂。这就要求课程目标具有系统性,能够把组成课程目标的若干子目标始终围绕课程设计、按照课程规律组合成目标体系。然而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没有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层次、学习任务的分析结果,以及学生的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三)课程目标无层次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需要层次性,其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种具体课程目标的实现,而各种课程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个单元目标的实现,各个单元的课程目标的实现又有赖于课时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停留在总目标的描述上,对各种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次划分不清楚,甚至没有划分,并且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间缺乏联系。而在具体实施课程过程中,有的教师重视总目标,把握整体性,而不是量化的指标,很难操作;有的教师则很重视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明确具体,且操作性很强,但又比较零零碎碎,没有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整体性。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优化的策略
左藤三朗等学者认为,课程目标的确定应涵盖学生、社会和知识三方面来源,符合教育目标、教育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学者罗顿(Lawton)认为,从事课程设计时须从三方面考虑:一是知识的本质,二是儿童的本性,三是社会的情境。也有学者认为,揭示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规律和特点是我们科学而合理地开发课程的基本前提。这些都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点,也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应该是紧紧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环境、常见的重大发展事件以及心理疾病等展开的,提供科学、有效、实用的心理学技术与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必须是具体的、可评估的。
(一)课程目标要明确
明确的课程目标具有导向和调控作用。一个出色的教师,总是能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就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目标有关的事情上,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要实现目标的明确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课程目标的描述要明确、不能含糊,不能引起歧义;第二,课程的一般目标与课程单元目标以及课时目标分开。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是一般目标的细化分解,课时目标包含在单元目标之内,单元目标包含在一般目标之内。因此,制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时要具体。
(二)课程目标要系统
布鲁姆的课程目标分类系统值得我们借鉴。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历程,而这种行为的变革可以进行分类和分层次,层次是积累性的,人学习的行为过程总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地前进。目标分层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保障学习的效果。从横向看,不同学生达到的目标在层次上也存在个体差异。人生来具备多种智力潜能,每个人的智力优势和整合方式各有不同,不同的智能的组合表现出的差异性导致了人在兴趣志向上的差异,因此,在学习行为过程中也表现出不同层次性。课程目标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的学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如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应具有层次性,每一阶段的不同学年、每一学年的不同单元也应具有层次性,各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形成纵向层次结构;同时还需注意要将一般和具体目标衔接好。
(三)课程目标要有操作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直接把情感、意志、个性等当作教学目标,关注的焦点不在于认识目标的达成,而在于将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实际可行的、可训练的行为。因此,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原理应当具体化为各种行为表现及特征,变成可观察的、可以通过一定测验和方法来评估的,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措施来加以训练和改造的行为目标,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不会流于形式。
(四)课程目标要有发展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与国家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即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然而,总目标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目标,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来实现。课程目标要随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提高,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再到高中阶段,后一阶段的目标应在前一阶段上有所发展,水平从低到高有所变化。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制定各年级的具体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哲勋,田慧生主编.课程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3.
[2] 黄政杰.课程设计[M]. 台北:台湾东华书局,1991:186.
[3] 廖哲勋.课程学[M].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4.
[4] 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55.
[5] 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211.
[6] 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77.
[7] 夏征农等.辞海[M].上海:上海辞海出版社,2011:2300.
[8] 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新版)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51.
[9] [英]丹尼斯.罗顿.张谓城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4.
篇4
首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高中英语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和定位,重视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因素,加强运用英语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还要适应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以全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要根据本单元的话题设置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材料,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英语学习的计划,对自主学习的结果给予合理的评价,要及时赞扬学生,关注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新课改要求高中英语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与能力,正视自己英语学习和教学的习惯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师生互动及同事之间的相互听课、说课和研讨或校外观摩等方式,共同探讨交流教学成果,从而不断修正、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其次,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建立与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教师有责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唤起学生和所授内容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在教授必修ⅠUnit 1 Friendship时,利用课件插图讲述友谊的重要性,播放中外友谊方面的歌曲。
在授必修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时,让他们观看英语版电影《百万英镑》,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在课文的学习中对内容理解得很快,促进了本单元的学习。在教授必修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的 Reading部分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 时,给学生播放了电影《淘金记》,电影中卓别林的精彩表演赢得同学们的阵阵喝彩,学生们对英语版的外国文学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新课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要求教师和学生成为好朋友,教师要彻底放下架子,以商量的口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对话、沟通、合作,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常与学生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融入他们当中,成为他们的知己,这样在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做到从实际出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拓展教材外延,开拓学生眼界。
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仅凭单元里的阅读文,学生不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我们又是农村高中,学生没有条件经常上网,每授新单元时,我都会上网查阅大量的资料,补充本单元内容,利用名师优质课件和各种相关插图,使他们耳目一心,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主动思考的精神。
在讲授知识时,我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教材的外延,借助丰富有趣的资料,引导学生把难以理解的语法系统化,难懂的句子简单化,枯燥的单词情景化,让学生感到英语不难学。在语法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句子的特征,感知其中的信息,自己总结其中的规律,对于学生想不到的再进行补充,最后精选一部分习题巩固所学内容,延伸教材。
第四,教后常进行反思,促进教学创新。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高思维水平;新课改;有效方法
每一个阶段的学生思维特点有所不同,因而教师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小学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将关注焦点集中在“教”,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那么学生很难在数学学习中突破自我。对于小学低阶段的学生,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而中高阶段则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需要教师引导。为此,教师要结合各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有意识地发展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
一、鼓励学生猜想,培养学生思维意识
猜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数学学习,少不了一定的推理与猜想,通过推理与猜想,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主动猜想,从而在猜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开放的环境,让学生将自己的猜想发表出来。如教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以猜想的方式发展学生思维,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引出“圆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并未直接引出计算公式,而是抛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师: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圆的面积到底与什么有关系?由此,学生开始主动猜想。有学生猜想“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有关”;有学生猜想“圆的面积与直径有关”……学生各自说着自己的猜想。在学生猜想后,教师没有直接判断对与错,而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下一步学习,即操作验证,最后在讨论归纳。如此一来,教师真正地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经历了一系列的数学学习过程,从而得到提高。可见,给予学生猜想的机会,学生得以参与数学课堂,思维也在不断地转动,这对于学生思维意识、思维水平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二、精设课堂提问,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高速时机。一般而言,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运用课堂提问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而问题引导便是其中有效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要经过多方考虑,即考虑问题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价值、问题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问题的难度等等。利用问题牵引学生的思维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更加清晰,思维发展得更快。如教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垂直》这一课时,教师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平行与垂直的相关知识。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如:什么是平行?平行具有什么特点?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的现象,你能够举出实例吗?同理,在引出“垂直”的知识时,教师也可以设计系列问题,由浅入深,带动学生思维发展。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现平行与垂直的图形,增强学生的直观感。问题一般都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但是无效的问题教师尽量不要设计,以免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能够让学生感兴趣,也能够牵引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三、巧设开放活动,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因而以“标准”束缚学生的思维往往不可取。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要摒弃传统“封闭”的观念,转变数学教学,慢慢过渡到“开放”,从而真正打造利用学生思维水平提高的学习环境。其中,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巧设开放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思维,最大化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如教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轴对称》这一课时,教师遵循开放选择,设计动手活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开放活动的设计是在学生了解了轴对称的相关知识后,如什么是轴对称,轴对称有什么特点等,旨在深化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从而带领学生从理论过渡到实践。教师设计的活动是;请同学们结合轴对称相关知识,自主设计轴对称图形。为了驱动学生创新,教师增设评比环节,设计各类奖项,如最佳创意奖、最具人气奖等。由此,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设计不同图案的轴对称图形。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的不仅要发挥思维,还需要将轴对称知识融合到作品中。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得知,对于开放性的活动,学生非常喜欢,因为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可以得到发挥的机会。
总而言之,思维的发展与提高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实现。小学生的思维在不同的阶段其发展特点也有所不一样,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也越来越难,因而思维发展也要跟上。作为数学教师,既要注重教学生数学知识,也要注重在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维,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保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小学教学参考,2013(32).
篇6
关键词 体质健康 教学改革 模块 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9.28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to Physical Health of Students
――Take Students in Dongfang Colleg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LI Hong, LI Yuejiao
(Dongfang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ining, Zhejiang 214408)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reduce the level of physical health each year, use of literature, interviews, measurement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Zhejiang Institute of Finance Act of 08 students in the East College "Sports and Health" module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reform, student health test results and significant progress over the 2009-2010 school year, the passing rate increased from the original 68.64% to 93.67%, excellent rate rose to 3.4%.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orm: the implementation of our school, "Sports and Health" reform teaching modul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health of a significant effect.
Key words physical health; teaching reform; module; body shape; physical function; physical fitness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国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锻炼习惯,达到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目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及评价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学生的体质状况。但从历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来看,虽然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指标呈增长趋势,但各项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却持续下降。
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为解决这样的状况,学校体育课程采取各种新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干预。就高校而言,学生体质的一大特点就是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逐渐降低,怎样提高高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进行了“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的教学改革,致力于改善高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08级全部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博硕学位论文库》《万方学位论文库》等各学术期刊文献和全国优秀硕博论文查询有关独立学院以及学生体质健康的论文,为本研究提供相应的资料支持,并奠定研究基础。
2.2.2 访谈法
从研究需要出发,走访学校教学委员会各位领导和老师、各分院负责人以及学校相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就体育模块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改革的具体方案和措施进行意见交流。
2.2.3 测量法
2011年5月,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具体实施方法,对08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800米(女)、1000米(男)等7个项目的测量。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10和Spss17.0软件对获取的学生各项测试项目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3 “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3.1 “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
根据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公共教学“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素质教育,习惯养成,终身体育。以及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自我锻炼和终身体育的能力,健全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建立起“重在课堂教学,辅以课外活动,渗以体育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针对高年级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整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锻炼意识,增强学生体质。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公共教学“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试行)的通知》浙财院东〔2011〕9号文件中第四条的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历第16周之前,累计锻炼时间达15小时及以上,并且健康测试综评成绩合格者,体育模块课程考核成绩为“合格”,获得1个课程学分。”教学第3周开始到教学第16周,每周二下午13:00~16:30为体育模块教学时间,每学期共进行10周场地教学活动,2周专题理论讲座,2周健康测试锻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个人兴趣爱好,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由选择锻炼时间和锻炼方式,并通过校园“一卡通”累计锻炼时间。
3.2 “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
3.2.1 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师资的实际情况,教学形式采用场地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体育竞赛、讲座等方式。10个学生体育社团,40名社团指导员,30名体育社团教学部管理人员,学生会体育部等共同参与锻炼指导和管理工作。在固定时间内所有锻炼活动和竞赛同时开设,遇到雨天室外项目改为体育专题讲座,室内项目不变。第六周、第十三周安排专题讲座《体重管理与健康》、《体力活动与健康》。
3.2.2 采用多种途径大力宣传
为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了解体育模块改革方案实施的目的,在本次改革实施的不同时期,进行精心组织和大力宣传。前期通过调研、座谈、论证会,中期通过各媒体报纸进行宣传,后期通过总结表彰等,通过以上宣传,不仅让学生了解体育模块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还对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 结果与分析
4.1 08级学生参与体育模块教学情况分析
我院08级学生有1993人,除去7个07级留级学生(已修课程学分并参加过健康测试),共有1986名学生参加了“体育与健康”公共教学模块的课程教学。据统计,全校08级学生参与活动的总时间为24427.8小时,平均每位学生锻炼时间为12.3小时,平均每位学生每次锻炼时间为1.025小时,个人平均锻炼时间比原来上课模式大大增加。
4.2 08级学生“体育与健康”模块程考核情况分析
根据考核规定学生锻炼时间累计达15小时及以上并且体质健康综评成绩合格才予以体育模块课程考核成绩“合格”。经体育中心审核后认定,有1834名学生符合课程考核要求,授予体育模块课程学分,还有152名学生不符合要求,不授予体育模块课程学分。据分析,不及格的学生中,有1.3%是由于课程冲突或其他原因没有参与体育模块课程的锻炼,导致锻炼时间不合格。有6.3%的学生是因为健康测试不合格导致课程考核不合格,其中126名不合格学生中,100名学生健康测试成绩在50~59分,主要原因是肥胖或者800/1000m没有通过。这部分学生,完全是可以通过继续锻炼来提高成绩。
4.3 教学改革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情况的对比分析
通过改革实践,本学年08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前一年相比,有了明显进步,特别是合格率从原来的68.64%上升到93.67%,优秀率从原来的0.92%上升到3.4%。在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严密的组织和部署,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积极的宣传和指导,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健康的重要性,使学生从以往被动的教学模式向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转变,在自觉锻炼中不断增强身体素质。学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愿意活动到自觉活动,从单个活动到集体活动,自我锻炼意识不断增强,并能够做到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4.4 教学改革前后学身体形态指标的对比分析
表4-1 08级男生09-10学年与10-11学年身体形态对比分析表
表4-2 08级女生09-10学年与10-11学年身体形态对比分析表
从上文两表中可以看出08级学生两个学年男生、女生的身高和体重身体形态并没有太大变化,虽然均值上有所变化,但经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大三学生已是成年人,身体发育基本成熟稳定,在身高体重上变化不大。
4.5 教学改革前后学生身体机能指标的对比分析
肺活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所以本校在对学生的身体机能进行测量时采用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评价。
表4-3 08级男生09-10学年与10-11学年身体机能对比分析表
表4-4 08级女生09-10学年与10-11学年身体机能对比分析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10-2011学年学生的肺活量较前一年有很大提高,经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0和0.007
4.6 教学改革前后学身体素质指标的对比分析
表4-5 08级男生09-10学年与10-11学年身体素质对比分析表
从上表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男生2010-2011学年的1000米和握力较2009-2010学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检验1000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0<0.01),握力有显著性差异(P =.019<0.05),立定跳远相对2009-2010学年虽然在均值上有所提高,但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804>0.05)。经调查,在模块教学期间多数男生选择篮球、足球、网球这些项目进行锻炼,在球类活动过程中主要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球类比赛要求学生在场上进行不停歇地来回防守和进攻,对他们的耐力素质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表4-6 08级女生09-10学年与10-11学年身体素质对比分析表
女生经过一个学年的模块教学,身体素质方面也得到了不少提高。据上表数据分析可知,女生的800米成绩相对2009-2010学年均值从242.50秒提高到234.97秒,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 = .031<0.05)。在握力上女生并没有太大变化,虽然均值有少许增大,但经检验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立定跳远上女生有很大的提高,均值从169.15cm米提高到173.48cm,经检验前后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 =.013<0.05)。在模块教学期间除室内项目外,女生参加人数最多的就是素质拓展活动,在素质拓展活动区较多女生是进行跑步和跳绳的锻炼。跑步、跳绳等练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她们的下肢力量和弹跳力,促进立定跳远的成绩得到提高。
5 结论与建议
我校的体育模块教学改革,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起到积极影响,08级学生2010-2011学年健康测试成绩较2009-2010学年有明显的进步,合格率从原来的68.64%上升到93.67%,优秀率上升到3.4%。
经体育模块教学后,学生身体形态(身高和体重)变化不大,与2009-2010学年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学生肺活量较前一年有较大的提高,经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肺活量体重指数分值和大二时相比有较大提高,并且有显著性差异。在身体素质方面,男生1000米进步较大,和2009-2010学年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握力经检验也有显著性差异;立定跳远前后两年虽然均值有所提高,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800米成绩相对2009-2010学年均值有显著性差异;握力没有太大变化,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立定跳远有很大的提高,经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
“体育与健康”模块课程教学改革从总体上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都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和提高,表明教学改革对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有明显效果。
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研究结果显示,教学改革对学生身体素质改善是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不全面,如学生的1000米和800米都得到显著性提高,但是学生的上肢力量(女生)和下肢力量(男生)的变化却不大。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身体练习,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能够全面发展。
校级重大课题,课题编号2010JK28
参考文献
[1] 侯书健,王彤.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151-152.
[2] 崔秀云,由文华.新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9.3(1):60-63.
[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编著.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 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篇7
想挑战超人类主义所提出的概念,此概念试图补全那件仍只是半成品的人类改造工程。作为回应,笔者简单概括了一下《赫西奥德和埃斯库罗斯》中关于普罗米修斯神话的两种解释,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运动医学的道德局限。以此总结为一条平淡无奇的提示:人类是凡胎俗骨的,面对疾病和死亡的脆弱无助是远非人类自身可以克服或消除的,这代表了在道德以及普通医学,特别是运动医学这两方面的自然局限。
二、生物医学技术与体育科学的发展
把现代社会实践归结为科学问题很容易,同样,设想一种特定的科学技术,例如电脑技术来举个范例也不难。将技术与工具制造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又开始怀念起那些被闲置的工具。“技术”一词有一个古老的过去,它来源于两个希腊字技艺和徽标。技艺是指那种技巧——“实用知识”参与决策的事情,而通过标识恐怕只是推理的一种形式,旨在了解其性质或从事物中得到我们所认可的东西,它实际上是由亚里士多德创造出来的,“技术”的意义最初指修辞学的技术技能——标志字面上的技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把科学和技术的概念混为一谈的做法并不少见。事实上,至少在英国,体育科学家就经常把他们的研究活动和本来该称作体育技术的事物混为一谈。目前,哲学领域的科学家早就明确区分了理论(科学)和应用(技术),但这一区分并没应用到在对体育的自然研究中。在日常交谈中,把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是比较困难的。事实上,体育科学家经常把他们的体育项目和确切的应该称为“运动技术”的概念混为一谈。当今的科学哲学家已经可以把理论学(即科学)和应用学(即技术)明确区分开来了,尽管在体育运动的理论科学领域,这两个概念依旧难以区分。在此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医药领域和体育科技可以很简单的获得运用,通过理论知识到实践性知识再到设备与材料的步骤,分别得出医药和体育的目的。如果以上都可以获得实现的话,那么他们的显着特征就应该是一个“目的--结果”的结构。科技就可以被认为是利用目的去得到一个被选择好的结果。
篇8
本研究着眼于用户体验体育产品设计的概念,深入细致的分析了用户体验式体育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并明晰了用户体验式体育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旨在为优化我国体育产品设计服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体育;设计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不断富足,于此同时民众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增加,人们愈来愈越认识到了体育运动的对于生活和健康的积极意义,越来越多的运动身影出现在学校、公园和社区等地点,尤其是全民健身运动和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办,将我国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运动的又一次推上,于此同时体育相关产业也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产品的需求也不断的与日俱增,体育产品的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体育运动深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出发,不断提升体育产品的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当前体育产品设计业界的研究重要课题。
2相关概念的界定
2.1体育产品设计的概念
体育产品是伴随着体育运动产生而应运而生的,体育运动是指有目的发展机体能力的活动,体育产品亦被称为体育用品是指在从事计划、规划和设想与体育运动、锻炼等身体活动时所使用的所有物品的活动统称。随着体育运动的多样化发展,体育产品的设计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目前较为成熟的体育产品主要包括:健身体育产品(体育器械等)、校园体育产品(标枪、铅球、单、双杠等)、康体体育产品(臂力器等)、竞技体育产品(足、篮、排球等)、运动保护产品(护膝、护目镜等)、休闲体育产品(帐篷、睡袋等)、基础体育产品(场馆设施等)和综合体育产品(运动营养补剂、奖品、体育报刊和资料等)。
2.2用户体验体育产品设计的概念
用户体验体育产品设计是指对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对其用户共性的良好使用经验进行实验的体育用品计划、设想和规划。用户体验体育产品设计是上个世纪末期,由美国著名设计师唐纳德•诺曼提出,根据用户的习惯和喜好进行产品服务功能进行规划、设想和实验。美国著名的体育运动公司“耐克”公司,是最早根据用户的运动喜好进行产品设计的公司,耐克根据用户的足底形体和运动过程中发力特点,进行全新的篮球鞋实验设计,通过体验者试穿的反馈得出,该产品与用户的互动性联系比传统的体育运动产品更加紧密,可见完美的用户体验体育产品是机体的延伸,可见好的体育产品设计是对体育运动本质的诉求。
3体验式体育产品的设计要素分析
3.1体验式体育产品的功能分析
体育产品的功能主要是根据用户在实际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使用需求而设计,体育产品的功能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可靠性,可靠性的体育产品有利于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对体育活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而实用性则是用户在使用体育产品之后良好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可以在用户当中交流传播,有利于体育产品的横向发展。通常体育产品具有常规功能和特殊更能两种属性。常规功能顾名思义,就是指所用的体育产品都具有的运动功能,而特殊功能则是体育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例如:校园体育产品中的单、双杠具有体操训练的功能,而这一功能恰恰是其他体育产品所不具有的;同为运动鞋,篮球运动鞋更加注重对脚踝关节的保护作用,以此篮球运动鞋的设计多采用护脚踝设计;而足球运动鞋则要保证脚踝关节的灵活性,因此足球运动鞋多采用低帮设计,由此可见,体育产品的设计具有项目的特点。
3.2体验式体育产品的结构分析
体育产品的结构是满足体育运动需求而针对材料特性的放大的顺延或改变以及将若干种材料结构有机结构的过程。体育产品结构的合理与否主要看是否能够满足用户实际体育运动的需求,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良好的体验式体育产品的结构应具备实用性和耐用性两个方面的特点,例如:,目前我国城市校园的运动场地已经基本完成了塑胶场地的建设,塑胶场地不仅具有更优于传统沙土场地的弹性(极大的减少了运动过程中对机体产生的损伤),而且从使用的寿命上而言也远远由于传统沙土场地,由此可见,体验式体育产品的结构不仅要贴合用户的运动需求,更要持续提供完善的服务。
3.3体验式体育产品的材质分析
材料学的快速发展为体育产品的原料提供更多的选择,同一种体育用品可以有不同的原料进行生产,进行形成了不同材质的产品。体验式体育产品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偏好,尊重用户在使用过程产生的心理感受,以综合体育产品中的服装为例,用户在材质的选择上呈现出纯棉质和轻薄纤维材质的两种主要分化,选择纯棉质的用户认为,棉质属于天然原料、亲肤性好,对皮肤伤害小、吸汗性强;而选择轻薄纤维材质的用户则认为此类运动服装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通气性强、迅速排汗、服装易保持干爽的特点,因此体验式的体育服装应该充分尊重以上用户的内心感受,在设计体育服装时充分考虑上述主观感受因素。
4体验式体育产品的设计原则
4.1注重科技投入、实现超越设计
用户体验式的体育产品设计,其设计的对象并不是体育产品本身,而是针对体育产品用户的需求而进行服务。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用户从事体育活动时的各种主观需求,这也是评价体验式体育产品设计是否合理的主要指标,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主观体验需求,设计时应积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体育产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超前性。例如:耐克、阿迪达斯等知名体育用品公司根据女性跑步用户的特点积极将互联网和运动医学结合,设计出了适合减肥女士的跑步终端监测设备,该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设定运动量,提供运动数据的参考,十分受都市白领女生的喜爱。
4.2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人们愈发的认识到了体验式体育产品设计的重要性,用户对人性化、科技化的体育产品需求不断增加。体验式的体育产品已经成为未来我国体育产品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我国体育产品的设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设计、实验过程中,始终把用户的需求作为出发地和落脚点,注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产品不仅要满足用户运动需求,更要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体验到产品的科技、文艺和服务,是产品和用户之间形成一种贴合的联系。
作者:包晨浩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摘要:按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分析了青年专业教师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练好基本功为基础,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运用能力等为核心的培养管理模式;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利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青年教师;培养;专业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的事物形象的反映。人们在运动中会产生表象效应,运动时神经系统把感知过的运动物、肌肉感觉、运动线路等因素以痕迹的方式存入大脑,当遇到适当的刺激时大脑会产生思维而恢复对运动因素的感知。以这一生理特征设定的表象训练教学法运用于体育学中,有助于运动觉表象清晰,加快动作概念建立,加速动作技能形式与巩固,提高动作质量。
一、以表象训练法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动作的概念,然后进行表象训练,形成对每个技术环节有较为清晰的表象,然后再转入练习,随即再表象训练,其程序为:示范-讲解-表象训练-练习-纠错-再表象训练。表象训练具体方法如下:(1)站立闭目,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2)体会所学基本动作要领,脑中反复做动作。(3)进行练习。
二、检验教学效果
进行3个月的表象训练法教学后,对学生进行调研,检验教学效果。
三、结论与议建
1.结论
(1)学生学习成效方面
①体育教师教学技巧影响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技巧及方法,学生反应很好。由此观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与教师教学态度,将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学习。
②学生学习态度有显著改善
问卷数据显示参加体育教学活动对主动思考解决、重难点及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技巧及方法等比较能主动进行体育活动。
③学习动机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参加表象教学之后对于学习动机也有增加的趋势,
遇到不会的问题,也能主动向别人请教与讨论,并且对于体育思考方面
也增加了许多。
④教学技巧及方法对学生学习具有作用
研究显示,表象训练法教学活动中使任课老师都具有平易近人的特点,所以都得到学生们非常支持。
在体育教学中,形成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建立了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才能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而正确技术概念的形成离不开大脑的分析综合,这种综合活动包括运动知觉和运动思维,运动知觉形成完整表象,运动思维则形成动作概念。表象训练是在教师对技术动作的示范、讲解后,学生通过回忆,使视觉表象和动作表象在大脑中反复重现,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分析与记忆。从而加快学生对动作技术要领和概念的理解与形成。
2.未来后续研究的建议
(1)对教学上的建议
①教师进行教学时应能时时反思并善用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并非一成不变,而没有一种体育教学方式是可以适合所有的学生,以致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能多元利用。
(2)降低学生对体育的焦虑并正视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师面对面对学生学习困难时应能先鼓励,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体育教师,能用其它的方式循循善诱使其对体育具有信心学习。
(3)选择适当的体育教材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果在体育教材上能选用适当,可以使学生在体育上增加一些信心,有信心之后学生学习的动机也能大大提升。
(4)提供成功的经验
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后美好的感觉,体会知识的增进与情感的融合及成功的感觉,这个策略对学习会产生持绩努力的心理作用,因此是学习历程中不可轻忽的一项重要工作。
(5)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指导学生订定体育学习计划,依据功课表预习及复习体育功课,提供正确学习方法,并增加精熟学习的机会与练习,以增强学习效果。
(6)教师应建立体育教学团队并固定召开体育教学研究会
单打独斗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现在讲求的是教师团队的精神,可以互相从中观摩其它教师的体育教学方法或技巧。召开体育教学研讨会可以凝聚教师的专业以及感情,有助于体育教学上的讨论。
(7)教师应能把握进修及研习的管道
研究群认为只靠自己在教学上的摸索是不够的,九年一贯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对教师产生了一些冲击,教师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专业素养都必须要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海峰.“表象训练法”在武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6[2]体育院系教材编审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篇10
[关键词] 体育用品制造企业 绿色竞争力 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中国加入WTO,人们对环境和资源日益重视,产品和技术的绿色化已成为发展趋势和重要的竞争手段,绿色竞争力已成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未来可持续生存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的动力。因此,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应认清形势、适应潮流,加强环保意识,制定并实施切合实际的绿色发展战略和计划,努力提高自身的绿色竞争力,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有力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一、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绿色竞争力是在企业竞争力理论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概念,是基于环境保护、绿色贸易体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而提出的概念。企业绿色竞争力是指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基于环境保护和自身利益的需要,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配置和创造企业资源,并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向市场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具吸引力的绿色产品和服务,从而在占有市场、创造价值、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提高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就是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向资源利用合理化、能源利用节约化、废弃物产生少量化,对环境的冲击向无污染、少污染的方向发展,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提升绿色竞争力的意义
1.提高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竞争力
近年来,消费个性化与绿色消费潮流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偏好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消费者对体育产品的安全性、卫生指标要求日益提高。在一些发达国家,“回归自然”、“安全保障”已日益成为发达国家消费者个人需求和消费偏好的重要理念,绿色生态体育产品已经开始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并正成为当前和今后世界性的消费热点。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要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必须把生产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体育产品作为突破口。
2.有利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友好为特征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应当合理利用资源、采取措施防治污染,对社会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中国是体育用品生产大国,提升体育用品企业绿色竞争力,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应对国际间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在传统贸易壁垒对国内产业的保护作用不断削弱的情况下,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需要,各国纷纷转而实施各种形式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作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正为越来越多的经济发达国家所采用,它正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产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最大障碍之一。提高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能够使体育用品制造企业通过提升环境管理能力来获得竞争优势,应对绿色壁垒的挑战。
三、提升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绿色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
1.转变经营观念
如今,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力来自于它们能应用最先进的科技和使用原材料的方法,而非它们拥有低成本优势。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应该摒弃只依赖低成本优势的传统观点,通过不断自主创新,以更绿色方式生产产品,带给消费者更多的价值享受,提升产品的绿色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2.大力开发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是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提升绿色竞争力的技术保证,它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制造企业发展方向和可供利用的资源。绿色技术即以生态技术作为企业理想的现实形式,能够大幅度减少物质(包括资源与能源)消耗,极少或避免废物,达到企业生产过程少污染甚至无污染的技术。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开发绿色技术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体育用品制造企业通过生产工艺与包装方式的改进,消除生产与销售环节上的污染源;其次,在企业内部形成有利于科技开发、创新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3.认真研究有关的国际标准,主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面对日趋严格的国际环境标准,一方面,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要对国际环境标特别是重点市场的国际标准进行研究,全面跟踪国际标准的动态,采用国际环境标准,重视环境标志的认证工作;另一方面要善于以国际环境标准和法规为依据,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类型和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绿色壁垒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
4.立法机构应妥善设计环保标准,制定利于创新的法规
传统的观点认为,环境保护必然会加大企业生产成本,削弱企业的竞争力。这是基于静态的角度,从动态的思维模式来看待这一问题,得到的则是另外的结论。积极的设计环保标准有助于企业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降低产品的总成本或提高产品的价值。因此,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环保标准和法规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竞争力。
5.政府给予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
绿色科技的投入力度很大,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很难靠自己的研发和自身的技术积累来实现整个绿色技术的开发与研制。因此,政府应从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大力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的研发。国家还要在政策上对企业给予倾斜,如税收政策,使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在绿色技术研究、设备改造等投入成本得到补偿,对不顾环境只重生产的企业进行限制或处罚,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行政干预,促进企业利用清洁生产技术。
参考文献:
[1]吴晓玲: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理论思考[J].理论学刊,2004.(2):57-59
[2]王琳黄棋汪政: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性与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料学版),2007,5(5):132-135
[3]袁泉:提高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对策浅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7, (20):27-28
- 上一篇:人文主义的理解
- 下一篇:如何锻炼大脑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