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土文化资源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土文化资源的概念

篇1

[关键词]课程改革;乡土资源;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我国在跨世纪的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依据世界当代课程理念形成的新认识,也是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书指出:“课程资源的缺乏是困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这必然要求学校提前做好准备,积极主动开放学校,走进社区,挖掘多种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满足学生需要,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而对于广大农村学校来说,把身边带有着芬芳泥土气息的人、事、物等资源引入课程,即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一条崭新途径。

一、有关乡土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

(一)乡土与乡土资源

乡土课程资源作为教育学上的概念被独立出来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其核心和特色要落在“乡土”二字之上。《简明古汉语字典》中对,“乡”字的意义解释共有12种,其中核心要义包括:古代地方组织单位;城市以外的地区;地方;出生地,家乡。另外,“乡”字还含有一个特殊的语义就是“崇尚”。而字典上对“土”字的意义解释共有14种,其核心要义除了泥土、乡土等外,还有以下三个特殊含义:社神,土地之神;“八音”之一,指埙等陶制的乐器;通“杜”,指根。

综合“乡”与“土”这两个语义的内涵元素,我们可以发现,“乡土”不仅仅是人们出生的城市以外的某一个特定的地方,里面还包含着祭祀、音乐以及值得人们崇尚的养育我们的根等丰富的内涵。由此看来,“乡”与“土”的组合“乡土”一词,虽然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名词,但同时它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笔者认为,“乡土”的定义不是凝固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空间上的名词,更多是个体内在的生活表征,包含着区域特点(自然要素)和经验意识(人文要素),它随着一个人居住和成长的过程以及对此的认同和关怀的程度而变化不定。台北师范学院吴明清教授就曾这样概括“乡土”的定义:“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和文化。”这是有关“乡土”概念的人文定义。由是观之,“乡土”一词的价值取向不是二维的,而是四维的。即在“人”和“地方”之间还涵盖着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发生的故事以及为人为事所遗留下来的情和理。所以,“乡土”这个概念呈现出“人、事、情、地方”这样一个动态回环立体的四维结构,如图1。

至于“资源”的定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概而言之,“资源”就是指可以利用的物质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综合起来,笔者认为能够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以及进入课程的带有乡土意味的资源,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它的外延,二是它的内涵。从其外延来说,乡土资源必须是反映某一个地区地域自然特色的内容,其基调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而从其内涵来说,乡土资源则要是能够反映特定范围内受众文化心理的内容,其主题是人们所熟悉的和亲切的。因此,我们所要表述的教育学意义上的“乡土资源”是指反映特定地域自然和人文特色,表现特定受众文化心理的物质性以及非物质性的内容系列。

(二)课程与课程资源

一般认为,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而从“课程”扩充到“课程资源”,则其指向性和范围都得到了大大的扩充,在各种各样的文献和专家学者的论述中有不同的表述,其中有代表性的为以下几种:

1、从概念的范围来界定的定义

吴刚平先生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2、从概念的指向性来界定的定义

范兆雄先生认为:“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等,它是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外部系统。”

3、从概念的组成结构来界定的定义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综合各家的观点,可以得出—个共性的结论,就是“课程资源”包含着两个核心关键词,这就是“教育内容”和“课程活动”。也就是说,“课程资源”是在课程活动中所使用到的一系列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三)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及其开发意义

综合以上论述,笔者尝试给“乡土课程资源”下一个通俗易懂和实践操作性强的定义,那就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考察一下“乡土课程资源”这个概念,我们会发现,乡土课程资源所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生活和地区的风物人情,是师生生活圈子中熟悉的领域中的熟悉事物。重视这些内容,并尝试在学习生活中引入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以及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是有着深刻而现实的意义的。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就是引导师生回归到自己心灵中熟悉的领地,通过发现、重温和贴近这些资源,从而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有所进步。这也是同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的内涵一脉相承的。因此,搞好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对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要义、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了新的逻辑思路,即以相对确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参照系,打破学校围墙,沟通社区,建立学生——教师——学者的联动机制,使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更切合实际。贯彻开放性原则可从以下方面着眼。

1、学科的开放性

乡土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在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体现。因而就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如:西樵第一小学紧紧抓住西樵本地的山水风物和社会经济等乡土资源,结合学科实际,进行了一系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索。具体操作模式为:

第一,语文科:借助南粤名山——西樵山众多的自然景点、名人故事以及西樵山上的诗篇、对联、石刻等资源开发有利于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校本教材。

第二,数学科:结合西樵是中国纺织面料之乡,经济贸易往来兴旺发达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用数学。

第三,英语科:利用西樵山是佛山新八景之首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用日常英语向游客或商家介绍西樵的景点、特产、名人事迹、饮食习惯、布料等。

第四,科学科:通过收集西樵山上的植物标本,开展山上岩层土质研究、桑蚕种养、缫丝过程、特色水产养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第五,艺术科:组织学生到西樵山景点参观写生,欣赏西樵山上的摩崖石刻,拓展学生欣赏艺术的资源。

第六,体育科:发掘西樵作为首个“中国龙狮名镇”、又是一代武学宗师黄飞鸿的故乡的优势,开展龙狮进校园活动,组建学生狮艺武术队,既锻炼学生的身体,又愉悦学生的身心。

在这里,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成为了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科课程因乡土资源的开发介入而活泼生色,乡土资源也因学科课程的规范指导而有了坚实的开发载体,两者相得益彰。

2、参与的开放性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除了教师和学生参与外,还包括家长、当地和外地的学者等社会人士。在由笔者主持的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乡土教育资源开发研究》实践过程中,除了有湖南师范大学辛继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白于蓝教授等专家作理论的指导外,本地的原佛山大学地理系退休教授杜学成、《西樵山志》主编关祥老师等均亲自带队参与资源开发,参与的学生与家长更是不胜枚举。而参与开放性的一大亮点就是网络平台上吸引了国内不少的专家学者的热情指导。如:倡导利用博客进行教师发展研究的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博士在了解了我们所作的研究后,热情地为我们的成果作序;海南省课改实验专家组组长、海南省教育培训院院长蒋敦杰先生更是以《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博客》为题留言指导。

这样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就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中“你问我答”的模式,构建了一个立体的思想空间,从而促进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朝纵深的方向发展。

3、空间的开放性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不能只停留在书面和课堂上的探讨,要让学生参与实践,走出课堂,走到广阔的山川自然和社会生活当中。我们课题组的师生从2006年2月至12月期间,利用周末、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时间先后组织师生10多次登上西樵山考察地质地貌、植被生长、名胜古迹;30多次深入到民乐祖仁村解元巷、上金鸥松塘村、樵园社区等地去访问长者,探寻古旧村宅,记录名人轶事;还20多次进入到如西樵轻纺城、龙光集团等企业工厂开展面料织造生产等的调查研究,可以说的上是真正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

(二)高效性原则

日常课堂教学要讲求实效性,追求课堂效率。同样,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也要讲求实效,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对新课程学科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的目标。

1、开发内容的实效性

乡土资源的指向通常是带有历史性的内容和地域性的内容,传统的方式是调查整理后再通过笔墨或者口耳传播。而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正以其快捷迅速、超大容量和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成为乡土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我们利用南海作为全国信息示范区的优势,创建了西樵教育研究课题博客。截至到2007年底,师生在博客里上传各类图文资源847篇,评论留言1081条,博客浏览量达441043人次。大家通过在网络上发帖和留言,展开激烈的讨论与评价,不断修正调查、开发所得资源,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效果。

2、操作过程的有效性。

在内容和方法确定后,要落实好任务,保证责任到人,以达到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目的。我们的做法是确定五大部分18个专题,分别由镇教研室教研员与历史、地理、生物和科学等四个中心教研组组长负责统领18位老师组成五支研究小队,带领学生按专题进行归类和开发。

(三)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原则包含三个层次,就是原色、原点和原味。

1、原色

“每一种文化都是色彩缤纷的,但是丰富的色彩中必有一种最基本的色泽,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原色。文化原色有如细胞遗传中染色体,她造就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赋予民族生命以基本的品行。”应该说一个地区的文化原色就是该地区群众共同的精神观念,是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价值理念。具体到广东南海西樵,其文化原色是一种热情奔放、积极昂扬的红色。从康有为走出西樵山三湖书院,倡导“公车上书”,拉开“”的大幕,推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到陈启沅发明机械缫丝工艺,创办中国首个民族资本工厂;再到今天敢为人先的狮艺以及龙舟等健儿的英勇战绩无不折射出该地域奔放豪迈的文化原色。而这也正是宝贵的乡土文化资源,可以纳入课程的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乡土名人课程资源。

2、原点

“每一个族类的生存品味都有一个原点,其原点是该民族跨越自然与社会、人文和祉在的风水岭,也是该民族根性的真正原生点。”文化的原点就相当于文化的源泉,一旦形成便难以更改。提到乡土文化的原点,笔者认为广东南海所在地佛山是著名的武术之乡,又是明朝中国四大古镇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因而崇文尚武之风就是本地文化的原点。现在南海区旅游部门和文化部门正积极打造南海文化品牌,擦亮“文康武鸿”这块招牌,即文有康有为,武有黄飞鸿。这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同时他们也正是我们青少年今天应该学习的榜样。可以说,崇文尚武已经成为西樵本地人内在的独特基因,因而也就成为了当地学生精神方面的宝贵课程资源。

篇2

一、新课程改革对乡土历史教学的要求

所谓的乡土历史就是指某个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乡土历史包含了某个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文史古迹、地方特色文化等。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轮改革浪潮下,高中的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知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说明了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乡土化趋势,进一步要求各地区高中历史教学要充分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乡土历史资源,开发本地的历史课程,充分分析本地的教育发展和乡土历史状况,充分结合本地教育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关联,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维护本地自然和文化和谐发展为宗旨,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事业献计献策。让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源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乡土历史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1.加强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甄别和筛选

在高中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中除了一些较少的当地地理、民俗文化素材外,主要以当地的历史资料为主,但是地方史志大多来源于“民间”,从而导致所收集的一些当地史学观念、历史素材、信息解读以及相关的逻辑推算会存在一些偏差和错误,除此之外由于当地民众不正确的乡土历史观念,使得一些真实的“历史”面貌无法恢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土资源的运用。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有一个真实、深入、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要对这些历史素材进行充分地甄别辨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缺乏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历史的意义。二是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从目前历史高考试题中,历史观念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从不同的史观角度来认识历史,所呈现的历史也就不同,因此,我们必须要从不同的史观综合地审视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历史的全貌。

2.综合运用与提升乡土历史文化教学的价值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乡土历史资源的教学价值,可以更好的完成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运用各种历史教学素材,充分发挥各种素材的历史教学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乡土历史的教学效能。在充分认清乡土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教学价值的基础上,分类选择、优化配置。很多乡土资源信息十分生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核心概念,充分发挥乡土资源的教学辅助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乡土资源都优于其他的素材,由于乡土资源的一些特性,其资源的来源、收集、整理过程不够完善等问题,一些资源和主干知识连接不够充分,对于一些乡土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地甄选和分析。因此,在选择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以南通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南通得天独厚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等乡土历史资源为设计的材料,在讲解“京剧的产生与发展”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伶工学社―――第一所戏曲学校”这一南通历史材料进行充实。

3.优化与创新乡土历史文化运用的模式

乡土历史文化运用于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素:全面体现历史学科化;明确选择目的;要有思维含量;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乡土文化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注重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思维的开放性以及综合思维能力,从而保证课堂的优质、高效,杜绝懒散、“放羊”现象产生。乡土研究课程的学习评价主要坚持发展性、开放性以及综合性。努力使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完美结合。

篇3

关键词: 乡土文化 课外学习资源 中学教育

利用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课外学习资源的研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笔者希望通过有效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积累编制以乡土文化资源为内容的校本课程,让其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

一、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对“教材就等于唯一教学资源”的传统教学思想、传统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善于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校本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与实践

徐特立先生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基于家乡――瓷都德化这块土地独有的乡土文化资源,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挖掘家乡乡土文化资源,将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与中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深化教育改革,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1.制定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加强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间的交流与联系,让学生快乐地生活,开心地学习,在活动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教育。

(2)通过研究,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学校教育改革,推进新课程教育的发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一种校园文化,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突出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

2.组织开展研究活动

(1)研究的思路:调查、了解搜集文献、组织理论学习、统一认识确立课题设计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收集资料、总结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与推广。

(2)研究的步骤:本课题自2014年11月起,实验周期为一年,实验研究基本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07―2014、11)

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设计、开发乡土文化资源采集方向,收集学习有关文献,邀请市教科所、县教育局有关专家来校指导,完成课题论证准备材料,建立课题领导小组,确立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11―2015、11)

2014年11月―2015年5月,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全校教师在各个领域开展实施,各组制订计划,3月进行阶段成果汇报,5月写出阶段总结。

2015年5月―2015年11月,提出下一步实施方案的意见,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理论讲座、评选优秀成果、外出考察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12―2016、04)

整理分析研究实践的有关资料,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汇编师生文集――《乡土文化之瓷韵》、《教师论文集》等研究成果,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性研究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3.活动特色与成效

(1)教师改变传统的“资源观”,实现角色的转变,优化教学资源组合,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

(2)让学生从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享受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探究现象和规律,强化学生在乡土生活中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联系学科学习收集资料,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

(3)构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与家乡乡土文化资源相互渗透的新模式。我们课题组组织学生开展德化旅游资源调查,了解德化陶瓷文化和历史,形成幻灯片或手抄报等形式宣传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我们参与汇编校本课程《德化旅游英语》,并制成书本全县交流,深受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认可。通过此次研究,学生对家乡的文化和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增强了对家乡和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初步树立了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为德化大地培养了一批建设家乡的地方人才。

三、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1.转变观念,打造办学特色。

通过研究开发,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展课程资源,结合学科教学,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文化发展,丰富新课程教育的理论与内涵,推动学校教育改革,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理念。

2.精心选择,健全学生人格。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为他们学会生活,提高生活品位,学会生存,增强生存能力,学会创造,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走出家乡对家乡文化的传播,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3.挖掘素材,积累编制资源。

通过研究,挖掘一系列有特色的乡土素材,有利于我校校本课程的积累编制,便于形成课程化、正规化、校本特色化的学校教育“个性面孔”。

总之,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程,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注重对教学对象及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深化新课程教育的内涵,探究新课程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出带有普遍规律的东西,以进一步指导实践,促进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整合、提炼、归一,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篇4

相对于外地或异域景观、城市景观、高雅景观,通常将乡土景观称为地域性景观、乡村景观和寻常景观。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有传统乡土景观和“新乡土”景观之分。传统乡土景观一方面表现为土生土长的自然景观,是乡村田野风光、民间村落、道路、河流水系、树林等所构成的农业文化现象的复合体;一方面表现为反映文化体系特征和地理特质的文化景观,是当地人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投影,包括民居、寺庙、祠堂、石佛、图腾、历史典故以及洗衣场所、水井、水车、晒谷场等生活风景在内的地域综合体。“新乡土”景观指形态与文化的本土化和乡土化,是一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某一传统对场所或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解答,并将这些合乎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够反映当今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种“新乡土”景观概念,是一种基于历史、文化、生态和社会的生命过程的延续和再生,是一种衔接历史和未来的桥梁、纽带和联系。

2中原经济区的乡土景观元素和造景符号的挖掘

人类学家L.A.怀特曾经说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种族的每一个成员从他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便生存于一定的气候、地形、动植物群地带的自然环境之中;同时也要进入一个由一定的信仰、习俗、工具、艺术表达形式等所组成的文化环境。”此话表明了乡土文化是某区域内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乡土人文环境的综合表现。由此可见,只有对能够代表地域特色的元素和符号进行挖掘,才能营造出独具特色的乡土景观。

2.1自然环境元素的发掘

乡土自然景观是乡土景观物质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乡土生活生产景观以及乡土精神文化景观的形成。下面将中原经济区自然环境要素归纳为天、地、木、水四部分进行挖掘与提炼,进而分析中原经济区乡土自然景观的气候、地形地貌、植物及水环境特征。

2.1.1天———自然要素之气候

不同于植物、建筑、乡土材料等其他景观要素,气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它在乡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划分南北气候的“秦岭—淮河”带穿过河南南部地区。线以北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0%,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线以南约占全省面积的30%,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由此可见差异性显著的气候,造成农作物品种的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农业景观。线以北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因此在豫中、豫北的农村便随处可见房前屋后黄橙橙的玉米和碾子。而线以南种植水稻为多,所以就形成了一系列围绕水稻产生的乡土景观。除此以外,人们还会采取一些措施去适应气候,营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比如,豫西冬季寒冷干燥,以西北风为主,夏季炎热多雨,以东南风为主,因此在对建筑周围绿化时,在建筑的西北角多种植物以挡冬季的西北寒风,南侧适当种植以局部遮阳防晒,东南侧留有空隙以便通风与采光之需。总而言之,虽然气候的不可移植性使我们无法直接利用,但我们可以利用气候对乡土景观要素的影响,因地制宜地进行造景,正如印度建筑师柯里亚所说,让“形式服从气候”。

2.1.2地———自然要素之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即指地球表面所呈现出的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地理形态。河南境内有平原、山地、丘陵、黄土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不同的地貌本身形成了各异的乡土景观外貌和空间格局,不同的地貌还影响到乡土民居建筑的类型、外观以及内部结构。整体来说,河南以平原为主,民居则多为合院式建筑,布局一般比较规整,院落大多为一进或多进,也有带侧院的,形成多重院落;豫北西邻陡峭的太行山南段东麓和王屋山南麓,依山就势,形成台阶式院落;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豫西部分又以窑洞式民居建筑独具特色。此外,乡土建筑是人们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生活的产物,当地的自然材料不同,居民建筑的形式也各异。比如,豫北山地聚落式乡土建筑,均就地取材,形成了明显地域特征的三个片区,即:济源山地地区以生土材料为基材的夯土墙坡屋顶民居片区;焦作修武山地地区夯土墙平屋顶民居片区;安阳林州山地地区石板岩式坡屋顶民居片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生土还是可降解的生态建筑材料。还有,不同地貌决定了人们不同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利用类型,水田、梯田就是不同地貌的产物。

2.1.3木———自然要素之乡土植物

河南省内植物资源丰富,使用乡土树种,不仅符合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还能够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乡土植物表达地域特征效果的认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乡土植物的广泛合理的运用本身就是乡土景观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以中原地区的郑州市为例,列举其城市中常用的乡土植物。

2.1.4水———自然要素之水

河南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河南整体上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田间水渠四通八达。豫西的黄土高原、豫北部分太行山地由于缺水,在家家院落里有取水的水井和储水的水缸,或者用来收集雨水的水窖。由此可见,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也影响着乡土景观的外形特征和空间格局。对于水元素的提取丰富多彩,山间清泉、林间小溪、村口古井、水边湿地、田间洼地、河流堤岸等都可以成为以“水”元素为主题的乡土景观的临摹母本。

2.2人文环境元素的挖掘

从人文大环境来看,包括历史、名人、典故传说等方面的历史文化元素;包括乡村聚落、乡土民居、乡土生活小品、民间传统工艺等方面的物质文化要素;也包括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地方方言、性格观念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中原地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拥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对具有中原地域性的乡土景观元素进行提取、模仿、再生、创新,并应用在环境的营造中,无形中展现了中原经济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本着能够从乡土文化中提取造景要素的思路,本文将中原地域的文化归纳为农耕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以及戏曲文化。

3乡土景观元素在新型城镇环境中的表达与营造

由上文已知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乡土景观元素的丰富性,这些源自于当地乡土生活,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符号和元素,其表达手法和营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和不拘一格的。在乡土景观营造过程中,通常将提取出的乡土元素通过陈列与集聚、引借与提炼、夸张与变异、融合与创新等手法,结合现代景观造景的特点,以建筑装饰、植物造景、雕塑小品、硬质铺装和实物展示等形式表达出来。在新型城镇环境中与人们生活朝夕相伴的主要有居住区、街道、公园、城市河流等绿地,不论哪种绿地形式,要做到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与心理认知的乡土文化,它们都有着相同的基础和目标,即结合本土文化特征,营造出唤起乡风乡情的情景图式或记忆片断,追求一种“保留自然质朴的乡村风貌,营造物种生态和文化生态良性循环的人居环境”。以下试着从乡土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系统化地提出几点方法或注意事项:(1)最小限度地改变自然土地,营造顺应自然规律的景观;(2)灵活运用地域的历史性和时间的沉淀性,营造具有年代记忆的景观;(3)人性化空间尺度,设计有亲切感的人性化空间;(4)营造能够感受广阔感和深远感的场景;(5)以绿色和土为主体的柔和风景;(6)以当地材料为主体;(7)能够体验大地的丰收;(8)设置交流场所;(9)使用乡土树种,种植方式尽可能多样化;(10)丰富的水和植物使多样的生物可以生息。

4结论

篇5

一、明确乡土语文教学范畴,立足于农村教学实际。

乡土语文是广泛的一个概念名词,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特点,搞好乡土语文研究有利于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

多年来,民乐镇是北流市亮点多多的乡镇,该镇有全国农业旅游点罗政村、广西历史文化名村萝村、投资2.5亿元的中国青春大世界旅游项目、国家级大容山森林公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课题研究的材料比较充分,可挖掘的历史名人、语文素村很全面,利于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一开始就制定了操作性比较可行的计划,组织好学生学习家乡、热爱家乡,说出一二个家乡的名人与故事;家乡中有哪些先进优秀人物,农村中蕴藏有什么历史文化。通过两个学期材料准备,通过材料带动了学生的写作,特别是萝村的国学大师陈柱勤奋好学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学生,学生们在平时作文中的记叙文,除了对家庭成员有所温情表达之外,难以形成妙笔生花,空洞无物。经过乡土语文的教学实践,原来家乡是如此多的精彩文化,学生在作文中可写的题材就多了,有了活水,学生的写作源泉就多了。

据统计,年春季期九年级语文段考成绩比上一学期提高了平均10.2%,而且优秀作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乡土语文实践中的成功之处。

二、科学探究乡土语文途径,提升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

乡土语文研究不能够简单等同于印发历史资料、学生抄写事迹的初级手段,而是从研究中提升语文文化的涵养能力,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材料收集与研究应用同步。在学习罗政村钟耀荣支书先进事迹中,课题组就成功地将生态家园文明的理念引入了“低碳教学”理念。既然农村是进行了生态优美的建设,那么在学校中也应该实现生态化的教学,也就是“低碳教学”理念的形成。要知道,农村初中管理成本因各种原因是比较高,老师费力不讨好,表面上看似是老师能力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学校管理与教师育人方式转变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视野狭窄、可接触的现实社会有限,直接影响了发散性思维的扩展,就造成了学生在校不知道如何学习,更加谈不上进步了。

所以,课题组针对上述问题,有效地引入乡土语文“低碳教学”的理念,让语文教学回复简单清新的面貌,让人文思想回归自然,自然就会引起教师观念的转变,将“低碳教学”发挥得自如有加。

2、拓展课题宣传力度,提升课题的影响力。自一至终的课题研究,凝结了课题组成员的心血,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才能体现研究劳动的价值所在。年6月7日《玉林日报》和玉林教育信息网均对该课题研究进行了充分报道,吸引了周边学校的注意,而且了课题组顾员林秀兰老师的《罗政村旅游资源调查》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获得了玉林市教育学会评比一等奖。

3、优化课题研究的途径,建立科学评价模式。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当中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课题组按照表格化、质量化、应用化的“三化”模式构建了评价规格体系,每一个课题成员都能够从细节中强化乡土语文自觉行为,然后通过课题中期研究会,不断优化研究成果,使得研究有章可遁。

三、综合乡土语文资料整理,设计课题研究开发方案。

根据研究计划,可通过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要求学生学会向村民或村支书、主任及镇政府人员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写成调查报告。

比如说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以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不同的旅游文章写作与美景,比如,巴东三峡的雄奇秀丽,周庄水韵的“中国第一水乡”美称,青海湖如梦如幻的美境,还体验了纽约的勃勃生机异域风情。然后引导学生这样设计:在你的家乡有尚未开发的山川湖泊或名人名村吗?有成片的果园可以让游人去观赏采摘吗?有特色景观的风土人情可以吸引游客吗?已有的旅游景点,又该如何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

篇6

“生活即教育”,丰富多样的生活为各项教育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美术课程作为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合适的素材,适合的创作场合等等都可能成为激发创作激情的条件。近些年来,课外教学资源越来越得到重视,“乡土资源”由于具有独特的面貌特征与地域性表现,其教育价值逐渐得以凸显。因此,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要充分根据各地独具特色的乡土资源加强教学改革,以此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教学,推动初中美术课程健康化、科学化、全面化、现代化发展。

一、乡土资源的概念与内涵

乡土资源,主要指师生和学校所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1]。从概念来看,乡土资源包含众多内容,可以包括资源资源与人文资源两个方面。资源资源相对来说更为大众作了解,包括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等等,人文资源较为复杂,包括人文传统,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形式等等。这些形式多样,表现力较强,极具渲染力与表现力的乡土资源,为美术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

二、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乡土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际功用

美术课程是发展的课程,是在实践中不断捕捉灵感与创作激情的艺术课程,作为初中课程体系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承担着帮助缓解学生巨大学习压力,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激发学生艺术创作激情的重要实际性功用,因此更应该重视美术课程的改革与完善发展,随着国家新课改政策的颁布与时展的社会需求,课程改革以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与发展方向。广阔的乡土资源是自然赋予的巨大美术资源库,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搜寻美,是乡土资源的美学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一)根据初中美术教学目的和当地地域特征选择合适的乡土创作资源

乡土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的气候、地形、地理环境、植被资源等等都直接限制着美术课程教学的内容设置,另外,人文资源也是相对各异,比如各地独特的人文风俗,民间典型艺术形式,生活习惯,语言作风等等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美术取材。因此,在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优化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中,要根据课程教学的重点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创作地址与乡土资源题材,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实地考察附近区域的自然特征与人文资源,制定合适的美术创作主题。比如,当地资源中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创作形式,就可以“民间文化表现“的主题,鼓励学生实地观看这些艺术形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作;或是当地的建筑保留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与设计风格,可设置”建筑美学“的主题以激发学生根据观察发挥想象性创作等等。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即可以让学生就近选取创作资源,又可以让学生重新发现身边的美,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点滴中汲取创作的无尽灵感,是初中美术教学成为学生的自觉选择和兴趣发展点。

(二)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优化乡土资源利用体系

现代化技术是改革课程与发展课程的巨大推动力,在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性与快捷性,推进初中美术课程完善进城。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中,可以引进专业科研小组,建立互动网络平台,鼓励教师与专业教育人员利用互联网络加强科研讨论与科研创新的交流互动,包括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式的选择等等都可以通过交流的方式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同行教师与相关教学专家的意见,以此为基础,合理采纳有关建设性建议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地域特征,将乡土资源利用导入到美术教学的课程体系中,使学生真正接近生活,凸显“艺术来源于现实“的创作主旨,提高教师利用乡土资源改革美术教学的能力。

(三)建立丰富的乡土资源数据库,编写专业的美术教学教材

美术教学相对来说,启发性与灵活性比较强,因此与语文、数学等课程教材相比,美术教材的选定更加重要,充分发现社会生活的创作资源,建立乡土资源数据库,将不同地域的创作资源纳入美术教材中,丰富美术教学创作资源,开阔学生的审美眼界,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热情。一方面,由于地域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在短暂的初中生活中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无法体现不同的民俗艺术,可能无法了解丰富的室外世界。因此,美术教材的编者者,可以考虑以不同地域为划分章节,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等典型表现添加进教材中,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世界。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与人才的限制,全方位、各方面地域表现的教材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编写成功,建立网络数据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环节资金的压力,缩减编写教材的时间,让教师在更大范围内,更大空间内,开发美术教学资源,建立乡土资源共享平台,增加乡土资源在优化初中美术课程中的使用率与价值性,使丰富的乡土资源数据库建设成为促进完善美术教材编写的平台与敲门砖。

(四)设置互动交流美术课程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关于乡土资源利用的经验交流

篇7

关键词:利用;乡土情结;促进;地理教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这些在我们的高中地理学习中展现的非常明显。地理教学,尤其是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的专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那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如果利用学生的“乡土情结”,人文化的进行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我们的地理学习。

一、教学素材乡土化

地理研究的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及这些环境中才会产生的人文文化特色,每一个地域有每一个地域的特色。人们常说“十里不同俗”,可是事实在在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巧用一些“乡土素材”促进我们的教学。一个成熟且经验丰富的高中地理教师,总是会将每一堂地理课上得生动而有趣,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地理教材本身就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怎样将这些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素材恰当而有趣地引入,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的思维始终保持在一种兴奋而积极的状态,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运用教材中的一些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存在于现实中的乡土地理问题,从而让他们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挖掘本土地理资源、参与家乡建设结合起来,既巩固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大地理观”的学习理念。如讲到水资源利用时,可以让学生结合镇江本地水资源现状,去研究和探究如何加快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镇江市有过境水和当地水资源可以利用,受当地气候影响,虽然镇江年降雨量丰富,但蒸发量较大,因此产水率偏低;过境水利用主要是长江,伴随近年来工业企业的发展,废水排放成为水污染的主要因素,这使目前镇江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着诸多难题:如水资源短缺、地表水污染严重、水利工程逐渐老化、水浪费现象严重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能不能提出合理化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可以说这些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而探究的方向也与学生未来息息相关,因此他们对这样的课题十分感兴趣,通过对自己家乡的了解,结合地理知识提出了很多关于推行农业、工业节水措施、开辟新水源、加强水环境保护等多种可行性建议,积极地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二、教学内容乡土化

地理知识有着丰富的内涵,地理教学有着非常广泛的素材,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这些积极因素,所以就出现了很多教学诟病。传统地理课堂存在的教学诟病,是教师习惯运用凭空讲解或者纯粹讲述,将知识枯燥化,尤其是地理知识中一些复杂而抽象的观点、概念和规律,很多学生会“沦陷”在这些知识的枯燥讲述中,觉得地理晦涩难懂,其实地理知识是与现实联系最为密切的知识,只要适当借助学生熟练的生活经验,将这些地理事物和地理概念“乡土化”,就能够帮助他们进行更为深刻的掌握与理解,促进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如在讲到地球公转所蕴含的地理意义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熟悉的家乡地理环境,验证镇江地区在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高度角之间的关系;而讲到寒潮时,可以让学生以2013年2月份镇江市气象台的寒潮蓝色预警信号为切入点进行思考,寒潮是怎样形成的?蓝色预警与黄色预警有何不同?寒潮对当地农作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它对生态平衡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应当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都能够唤起学生的乡土情结,也正是这种乡土情结,恰恰是学生最为熟悉也最为亲切的经验,将这种经验与地理知识相结合,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和深刻。

三、教学实践乡土化

篇8

关键词:地理,环境,课程,学习

基础教育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改善基础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探索性、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这是课程改革的趋势,“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特的课程领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1]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内涵

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学习方式,或者是一种课程类型,也可以看做是以知识与经验并重的生成性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包含多个层次的综合概念,包括两方面的意义,既有学习的内容,又有课程的内容,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研究性教育的定义是:“研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它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预测交流结果。”[2]

二、开展初中学生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乡土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地理是指家乡的地理知识,它的内容是学生家乡的地理环境,乡土地理的教学不能仅仅限于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家乡地理环境中的几个要素,开展研究,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1、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乡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乡土地理环境就在学生身边,是学生身边可触可及的熟悉事物,展开实地调查简单易行,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和交通状况,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改善家乡面貌激情。[4]

2、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乡土地理的研究性学习,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大自然,走入社会生活,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分析调查本地自然条件对社会环境、经济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改变。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一手材料,了解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面对环境污染,引发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5]

3、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造力

乡土地理的研究性学习选题内容多种多样,课题研究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的应用。例如,对水污染的研究,还要用到化学知识,网络计算机知识。研究性学习中,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交融,学生多渠道获

取知识,拓宽了知识面。学生在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乡土地理学习,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乡土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的是家乡自然和人文环境,如,地质地貌、气候植被、自然资源等,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课题研究,具体过程是

1、确定课题和制定方案

确定研究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第一步,课题的确定,关系到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乡土地理内容丰富多彩,自然、环境、经济、旅游各方面。确定研究课题要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考虑研究的创新性的价值性,课题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课题确定后,要认真制定课题方案。考查课题背景,设计课题研究步骤和方法。确定研究分工,预算研究经费,考虑研究规划,预设研究结果

2、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

制定好课题方案以后,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具体实施的课题方案,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并进行筛选取舍,整理归类,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和证据,通过判断推理、归纳演绎进行研究分析。利用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图表。[6]

3、交流课题研究成果

学生对资料分析,得出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交流展示课题研究成果。[7]写作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开展辩论会、建立研究型学习网站等。也可以把研究得出的建设性结论提交给政府的相关部门。[8]

总之,开展初中学生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加强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9]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念,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10]

参考文献:

[1]尹后庆,研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思考,上海教育,2011

[2]杨慎德,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0

[3]柯志坤,,浅淡初中地理课中的乡土地理教学,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2)

[4]王璐,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河南大学,2013-05-01

[5]李琳,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河南大学,2013-05-01,

[6]杨光生,信息技术与农村中学乡土地理教育有效整合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2-06-01

[7]李宣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华中师范大学,2012-05-01,

[8]邓庆红,我国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对策研究,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15

篇9

(一)乡土美术的性质

美术作为艺术类型之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乡土美术是在地域性族群中传承了悠久历史的美术文化现象或者是实物载体,更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集体活动的产物,因其漫长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意义。主要的乡土美术实物载体包括保留和蕴藏完好的族群绘画、工艺、建筑、雕塑、面塑、面具、剪纸、刺绣印染、木版画以及皮影等。受地域性和种群差异影响,乡土美术特点呈现出明显的零散性。

(二)乡土美术的发展“乡土美术”

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易英认为,乡土美术的真正起点应以1980年陈丹青《组画》和罗中立《父亲》的展出为标志,是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和现象,与其他艺术及文化形式参与了中国社会的文艺变迁和变革。作为思潮的“乡土美术”与“都市美术”相对应产生。虽然乡土美术的概念出现时间并不长,但它作为广大劳动群众集体创造活动的产物,是具有本土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随着美术教育的现代化,将美术学科从技能学科提升到具有人文性质的独立学科,拓展了美术学科的内容和范畴,为美术适应现代化教育增添新元素,必然要求知识积累的多样化,而知识积累的多样化主要是通过美术学科结构合理化来体现的。乡土美术作为具有典型人文学科特征的美术内容,是构建美术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首先,民间美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艺术来源于民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格言,艺术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的发展基础是漫长的社会生活变迁,根植于中国深远历史民俗文化变迁中,原生艺术和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创造出使用价值和审美功能并存的现代美术形式。美术教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联系。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的民俗文化各不相同,乡土美术在不断被重构中,也有了与20世纪80年代全然不同的文化含义。总之,乡土美术的发展是顺应现代美术的发展,对于美术作品的创作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纸笔工具。

二、乡土美术教育的兴起

“生活即教育”。丰富多样的生活为各项教育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美术教育形式自此开始有了与传统师徒传授制不同的学校美术教育。自我国美术教育产生以来,美术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和要求都是由中央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也就是说,学校美术教育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大纲都是按照统一的美术教育标准制定的。乡土美术教育最早在美术教育中的形态是手工,就是手工艺、民间工艺,也是美术教育课程中的第一个乡土美术内容。自此以后,地方学校就鼓励教师积极、大胆地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乡土美术文化资源也逐渐成为现代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乡土美术教育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也让学生对中华民族具有一定的认同感,让学生自觉产生对中华文化的保护意识,有利于加强我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抢救;通过乡土美术教育,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也能让乡土美术与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乡土美术走出乡村、进入市场后,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能促进乡土美术教育的发展,也能提高乡土美术创作者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乡土美术教育的兴起,是乡土文化发展的开始。

三、乡土美术课程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美术课程作为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合适的素材,在原有美术教育基础上,其教育价值逐渐得以凸显,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丰富现代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任务。乡土美术本身就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将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入到美术教育中,对丰富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为学生美术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成就现代美术教育的一道风景线。乡土美术课程出现在现代美术教学中,除了丰富现代美术教学之外,还为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源。从客观的现象来看,无论是学习美术还是学术性的知识,学生对西方的、现代的、新潮的东西学习速度比较快,需要的时间也比较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非常的浓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要重新回归与传统文化中。尤其对于美术艺术而言,更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比如中国画、油画、版画以及艺术设计的各个专业等,都需要充分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越是深入民族的文化,越能在国际中体现其价值。而乡土美术是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乡土美术课程出现在现代美术教育中,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参考价值。

(一)乡土美术课程可以丰富地方院校美术教学资源

乡土美术包括的内容丰富多彩,将乡土美术引入到现代美术教育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地方院校美术教育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原有的教学方式,让传统美术教学变得精彩纷呈。举例而言,将皮影、剪纸以及雕刻等乡土美术艺术代入到美术教学课堂中,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美术课堂中以绘画为中心的美术教学内容,打破固有的美术课程标准,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现代美术,增加美术教学的趣味性,使得美术教学氛围变得浓厚,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创造力。或者在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里,教师带队让学生以写生的方式去感受少数民族的生活,亲身体验乡土美术文化,感悟独有的民族艺术内涵,增加学生学习现代美术的乐趣,为地方院校普及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也能有力地推动地方乡土美术教育发展。

(二)乡土美术课程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纳斯说:“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和教育的总目的相一致,而且具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美术教育是美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鉴赏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综合性人才。也就是说,现代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需要综合化和多样化,将乡土美术融入到现代美术教育中,让浓厚乡土气息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乡土美术促进美术学科的发展,并源源不断地发展出更具有特色的美术教育教学内容。乡土美术课程是现代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课程内容有所差异的是乡土美术所选取的素材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而这些常见的生活元素也都体现了当地独有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特点,可以通过这些原色传播现代美术思想,让原有的美术技能技巧更得以精进。通过乡土美术课程的学习,对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艺术也有着重要意义。

(三)乡土美术课程有利于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审

美观念美术课程是发展的课程,是在实践中不断捕捉灵感与创作激情的艺术课程,融合社会和自然环境特色为一体的。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正视精神文化形成,并持续从群体劳动中源源不断地改进精神文化,不断地创新,让乡土美术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例如,著名的绘画大师毕加索正是受到非洲当地黑人的原始艺术的启发,才成功创立了“立体派”绘画。通过此例,可以明显看出民间劳作对美术内容发展的影响,美术理念的创新发展与民间艺术密不可分。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加入乡土美术课程,有助于学生突破美术思维局限性,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打破传统美术束缚,以变形、夸张的形式塑造更多的美术形象,创造出新时期美术之美,多个角度展现现代美术的魅力。对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并通过多种多样的美术之美的展示表达情感,在作品中蕴含情感,借作品传递情感,让美术成为展现其情感的重要方法。

(四)乡土美术课程是顺应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美术教学相对来说,启发性与灵活性比较强,乡土美术课程正是符合这一教育标准,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现代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美术教育还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艺术的责任,对学生进行乡土美术知识教育,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等典型表现添加进教材中,是顺应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乡土美术经过历史积淀,门类和内涵已经十分丰富。按照其艺术形式和艺术特点进行乡土美术课程分类,可以让学生在课程领域中,亲身体验到乡土美术内涵,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底蕴,让每个美术专业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更深更广。再加上现代美术教育要求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和综合化,乡土美术课程正是符合这一教育标准,将乡土美术课程加入到美术教育中,有利于美术改革重点的推广和普及,让美术课程设置达到美术教育的目标,顺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五)乡土美术课程可以充实现代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课程标准提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一理念,学校美术教育是一种设计人类生活各个层次面的综合性学科,乡土美术课程体现了极强的人文学科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民族宗教情感和哲学思考,因此将其作为美术学科课程设置,是适应学校美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在经济信息时代下,重拾乡土文化,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在乡土美术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生活,将美术作品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气息和特色文化,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进步。

四、针对乡土美术课程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选用合适的乡土美术教材

乡土美术课程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实践课程中,要应用相应的教材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选用的乡土美术教材上要多加注意。最好选择能够为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教材,其中,不仅要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还要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所选教材必须适应时代需求、适合本土需要以及适合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关于教材的内容,在选择时至少要包括:当地书画名家、民间工艺大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乡土艺术作品(剪纸、农民画、启东版画等);综合类艺术作品欣赏(民居、园林、书法篆刻、摄影等)。另外,所选的教材中,其编排以单元式、单课式和单元、单课组合式为主,这样教学活动才能更加灵活地进行。此外,所选教材内容应该涉及当地的历史、地理、人文、宗教、经济等多方面,以此有利于从情感、价值观、审美观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二)灵活选用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

乡土美术课程属于美术学科,但同时它需要与其他学科结合、与社会现实结合,才能真正地引导学生体验、理解乡土美术。教师在讲授乡土美术课中要开拓思路,利用乡土自然资源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活动。同时,注重设计教学方案,以主题单元教学的方式或整合内容,让学生一步一步、稳步扎实地学习乡土文化和美术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互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纠正教学中的错误。

(三)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乡土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是通过教学评价来体现的。由于单一的评价,致使学生的作品大多没有突破性,更展现不出自己的特色。仿效、临摹、抄袭作品,让乡土美术课程的继续进行变得更加艰难。一直以来,透过作品进行评价,是乡土美术课程的主要评价模式。但是这种评价模式带来的弊端,影响深远。为了改善这种形式主义的局面,应该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模式。针对一些泥塑、蓝印花布、编织等乡土民间美术,学生一时之间难以做成作品供教师判断优劣。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设置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评价方式。最好的做法是将课程评价一分为二,第一,以单元式结构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创作作品,再对作品进行评价。作品评价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选取平均分值。第二,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指标。具体而言,包括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并对此一一打分。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的美术媒材,加强对乡土美术的重视,整理出其中可用于教学的有效资源,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还能通过对学生民族文化艺术普及,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加入乡土美术课程后,对学生进行乡土美术教育,让学生通过乡土美术课程的学习,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深切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在艺术与美的追求中,重塑艺术鉴赏标准和美术审美观念,为我国现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砖添瓦。

作者:林博 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何祥.论民间美术课程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意义[J].品牌,2015(4):264.

篇10

摘 要: 乡土资源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乡土资源能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弥补教材不足,丰富教学内容,既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又能激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将乡土资源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机结合,是“生活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乡土资源 高效 课堂

乡土资源是指学校所在市(县)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饮食文化、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活和生产经验等,它是地方自然、文化、社会的集中体现。乡土资源和学生具有空间、时间上的接近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乡土资源具有亲和性,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乡土资源具有地方特色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乡土资源能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弥补教材不足,丰富教学内容,既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又能激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将乡土资源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机结合,是“生活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应有之义。本文将笔者曾参加过在上杭一中举办的2014年龙岩市高中政治优质课比赛活动中上了一节课,课题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节课上,本人巧借乡土资源,打造高效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巧借乡土资源,打造贴近学生生活的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课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有些概念抽象, 有些内容复杂。如果没有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学生很难领会有关知识,也更难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课的课程模块”的理念,乡土资源来自于学生身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本土特色,可以弥补教学内容烦难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本能地对家乡有依恋情结,政治课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家乡,用自己的心灵体验家乡,用自己的情感感悟家乡,使学生更多地上杭的饮食文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中,我选取了上杭的特产―萝卜干图文并茂导入,也是“闽西干”之一,它香脆可口,具有补脾益气等作用,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食品,其名传扬国内外。对于上杭的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目光集聚在课堂上,并根据设置的问题积极思考回答。当问到“白萝卜如何变成萝卜干”时,每个学生都能说出一二来,因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这道菜,而且也品尝过,所以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家乡生活和身边事物,十分激动,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之性油然而生。

二、巧借乡土资源,打造理论联系实际的高效课堂

由于哲学课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而高中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如果教学过多地停留在感性经验阶段,将会使学生觉得幼稚无聊,而过多地进行理论讲授,又使他们觉得无趣乏味。这就需要巧借乡土资源,打造理论联系实际的高效课堂。

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中,主要的理论知识是“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三个特征即“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如果单纯用讲授知识的话,会让学生觉得生硬,等同于灌输了,对知识接受不了,不能消化吸收,更不会学以致用。通过乡土资源即萝卜干的制作及配料之间的关系分析可以得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结论。随后将这一结论进行举一反三加以运用,“举例说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从而得出“联系具有普遍性”的第一个特征。再通过辨析的方式提问“有些人认为胡萝卜和白萝卜都是萝卜,两者搭配在一起既好吃又好看,胡萝卜和白萝卜可以同食吗?”,学生讨论后得出“联系具有客观性”的第二个特征,同时还补充了萝卜和其它水果或食物不能混拾吃的禁忌,使学生在学到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生活常识,不失为一举两得。最后通过萝卜干行业一些不法商人在制作萝卜干过程中添加“苏丹红一号、福尔马林和敌敌畏”等事件,造成了萝卜干生意惨淡,服务员下岗,影响了萝卜干在中国美食的形象等后果,从这些后果中可以得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的第三个特征。

三、巧借乡土资源,打造学生模拟情境的高效课堂

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我听了,会忘记,我看了,会记住,我做了,会理解。”这话说明生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变得丰富和深刻。如果学生在体验某种观点时,能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表达或者产生反对、无畏、怀疑时,那么学生在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中才能谈得上实在性。从根本上说,不管是对自身尊严、人格、价值的感受和感悟,还是对是非的辨别、智慧的渴求或者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都需要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教师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探究学习。

如我在本节课中,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出谋划策:假如你是其他萝卜店的老板,在苏丹红一号、福尔马林和敌敌畏事件的冲击后怎么办?”“如果你是萝卜协会的会长你会怎么做?”等等。在实施模拟情境的探究学习过程中,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获得了知识增值、能力提高、情感升华。

四、巧借乡土资源,打造一境多用的高效课堂

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并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有些知识是零散的,有些知识是系统的,这就需要教师整合教材知识,把零散的知识贯穿在系统的知识中,围绕着主线知识展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节课的主线是“联系”围绕联系这条主线,可以沿着“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这一线索展开教学。而这些哲学概念、原理比较深奥、抽象,如果照本宣科,从理论到理论,容易导致学生兴趣缺失,甚至讨厌哲学课。因此,利用乡土资源创设情境时,围绕教学主线,创设“情境链”和“问题串”把散落的知识有机地串起来,通过一个主题创设多个情境,打造一境多用的高效课堂。这样有利于明晰教学思路,保持课堂的流畅性和连续性;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探究性;有利于培养迁移能力,促进知识的联系性。

我在教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时,以教材知识为依托,以“上杭萝卜干”主线,创设了“上杭特产萝卜干”“萝卜干的制作过程及与佐料的关系”“胡萝卜和白萝卜能同食吗” “萝卜干店里招财猫等神物真能带来滚滚财源吗?”“一些不法商人在制作萝卜干过程中添加‘苏丹红一号、福尔马林和敌敌畏’等事件,造成了萝卜干生意惨淡,服务员下岗,影响了萝卜干在中国美食的形象等后果”等五个连贯的教学情境,既避免了用一则材料牵强附会说明所有问题,又简洁明了、恰到好处地突出了重点;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不断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