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教学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和教学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和教学的关系

篇1

【关键词】教育 情感 人格 健全

美术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主要是依靠情感的引导和美的感染潜移默化地实现的,而培养美感和陶冶情操也起着认识和教育作用。事实上,具体作品更加明显地体现哪种功能,是各有侧重的。总起来说,美术的社会作用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普及教育,开拓文明,陶冶情操 ,全面提高了人的精神素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那么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通过美术教育,使学习者感受情感、建立情感进而健全人格,就是美术教学所能尽的力量了。

一、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

因为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文化学习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特征。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在美术教学当中,无论是让学生赏析成作还是进行创作,都离不开情感的体验与表达,读画要读懂画作中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创作要先找到自己要表达的情感意图。只重技法而不注重情感的美术教育一定不是成功的美术教育,只用技法来创作而不表达情感的美术作品一定不会是优秀的美术作品。

二、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美术赏析

美术赏析是美术实现它的育人功能的重要环节。美术赏析是审美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欣赏是一种情感与认识、感受与理解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任何美术作品都是由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所构成的完整统一体,它们相互整合,密不可分,内容是形式的精神内涵,形式是内容的物质外观。但是,美术欣赏的方法和渠道则是从外部形式美的感受开始,由表及里地从现象到本质,逐步体察到它所传达深层含义。

美术绘画中色彩、线条、形状都有自己的情感语言。《格尔尼卡》一课中,借由这幅名作,我让学生从色彩与造型两个方面逐步体验战争的残暴与冷酷,体验战争中受难人民的哀伤、悲痛与无奈。虽然学生体验的程度可能不会达到与成人一样的深度,但是他们从一开始说这幅画“难看、乱画的”到后来有了“义愤填膺”之感。然后我进一步提醒同学们在格尔尼卡事件的同一年,在中国发生了,对比德国与日本在战争后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和爱国情感。而在欣赏中国文人画的时候,告诉学生那是封建社会文人很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导致的作画风格,而现代社会中,人们只要努力即有成功的机会,用邱吉尔“决不放弃”的成功秘诀来激励学生。

(二)美术创作

美术创作是美术体现它的育人成绩的重要方式。美术创作也是通过对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和法则的合理运用来表达创作者特定情感的过程。

在绘画作品中,或赞美或讽刺或批判的情感借由画面构图、情景或人物设置和色彩搭配等语言来得以表达;在手工作品中,赞美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借由作者所用材质、色彩搭配、造型设计等语言得以表达。我在《学习服装搭配》一课中,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分析服装类型与适用场合,与色彩和款式的搭配方法上,让搭配得当的学生当模特,最终达到让同学们明白,穿着得体就是在彰显品味,并不需要很贵重,以求在生活中养成朴素的审美观。在《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一课中,我通过让学生分析与欣赏自己喜欢的食品包装来让大家对包装中色彩所起到的作用做实践性的了解,总结一些常用方式方法,再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来感受和理解美术正是通过这些日常用品的精心设计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从而让学生对“更加美好的生活”有了切实的体会和期望。

(三)教师有意的情感培养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教当然不可缺少。教师在教学及处理问题时不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真情实感,“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把自己的真感觉掩盖得严严实实,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大约也难有良好的情绪表达方法。教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教育者的行为将会成为刻在孩子心中的丰碑。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只有有丰富健康情感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丰富健康情感的学生。

真正的教育艺术,就体现在让孩子们不仅学会用眼睛去看,还学会用心灵去感受。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然后爱生活、爱学习、爱集体、爱祖国。

三、情感教育将对校园文化、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篇2

1.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简而言之,就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那么,究竟用它来提高学生的什么素质呢?显然更多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说,重在解决如何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1.1 教师与学生双向整合

数学课上,不仅教师要针对内容特点与媒体特性,来获取信息,精心设计教案,实现传播教学信息的任务;而且还要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向整合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探索、发现、利用和创新。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实现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大有效值。

1.2外部操作与内部思维并重

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使与原本符号化的抽象数学变得具体化,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学生接受信息、感应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无一不是依靠思维的参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既要注意加强引导学生的外部操作活动,又要分析其内部的思维活动,掌握其学习心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周密地组织学生的视听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合理演示,又要善于运用语言恰如其分地讲解,才能使学生形成概念,提高认识,使其观察力和思维力得到同步发展。

1.3 内容、方法和技术三位一体的整合

教学内容是主体,教学方法是关键,信息技术是保障。只有理顺了三者关系,才能科学、合理、有效地整合。研究数学学科的特点,遵循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科学教学法,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化、科学化、信息化,也就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1.4 及时反馈和适时调控

所谓反馈,就是指从教学对象处获得信息,以此作为调整教学过程的依据。只有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教师才能知道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掌握程度,从而适当调控教学内容、方法和时间程序,乃至信息技术的使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反馈信息,积极调控教学过程,变换信息,调控载体的传输方式,与学生建立形式多样、合理有效的反馈渠道,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并能更好地处理和运用这些信息,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的功能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优化了传统的课程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由于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因而数学要求学生必须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不少学生认为数学是非常枯燥的一门学科,在平时的学习中总是提不起精神,又加上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一直延续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因而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因此要想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从教学上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2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即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信息技术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 学生可以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为自己提供有利的建构工具,利用一些专门的学习工具软件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索,操纵有关的变量,观测和分析有关的数据资料,记录有关的数据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变化曲线,来帮助自己分析和思考。

2.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

在信息技术环境发展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作学习,以共同解决问题、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思想将深入人心。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学教育更强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传统的数学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片面强调了数学重视演绎推理的一面,忽视了数学作为经验科学的一面。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得到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已经有许多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图形计算器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和做“数学实验”。

2.4 信息技术可以用于模拟情镜,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如,使用《几何画板》这个数学教学软件。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变成乐意学数学。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现象能力和数学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

2.5借助信息技术测评工具,进行学习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获取反馈信息

传统的数学教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通常只能通过纸、笔练习完成,形式较单一,容量较少。现在能够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时、形式多样地对一节课进行评价,学生还能借助信息技术灵活进行自我学习评价、他人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获取反馈信息,并进行处理。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冲破教材和传统教学的局限性。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3.整合的一般原则

许多学者和专家指出,必须建立起一套新的具有多媒体技术特征的数学教学体系,有机地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数学教学中,通过整合为数学教学带来一片生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教学设计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3.1目的性原则

信息技术的选择与运用,其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不能为形式上的多样化而失去教学的方向。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

3.2主体性原则

这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下师生关系的重要转变,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选择认知工具,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发展,而这种活动是出于学生自身的需要,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无耐的。

3.3活动性原则

从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向着数学活动课的形式转变。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做数学,这是新的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教学中学生更喜欢听故事、做游戏、做实验、搞课题研究以及上网查资料、上机操练等形式。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形式、方法,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4开放性原则

这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合"应该很好遵循的一个原则。开放有教学思想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也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这种开放是相对于传统、封闭而言的开放,不是无限制的开放。这种开放可以表现为教师不一定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不一定是权威,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与学生可以是合作伙伴式的关系。教学内容来源不局限于教材,更不局限于教师,渠道可以更多,范围可以更广。题目本身将趋向于开放题,条件不确定、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形成。

3.5大信息量的原则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 教学思想 教学改革

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教师的教学需要学生的充分参与,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正确认识和把握体育教学中教与学之间的辩证联系,并将其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目前体育教学和学生学习观念上的偏差

(一)体育教师层面上的观念偏差

一是重“教”轻“学”。体育教学中多年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仍未能从根本上打破,体育教学改革基本上是从教师的视角展开,从“教”的角度去重新设计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过程,乃至于课程设置和考核办法。二是重“矢”轻“的”。大多数体育教师忽视大学体育的培养目标,很少关注学生的体质变化、体育兴趣、锻炼习惯和体育人格。三是重“群体”轻“个体”。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即使对学生个体有所关注,也偏向那些体育技能较好的学生,而对那些特别需要指导、鼓励和帮助的体育“差生”,则很少关心。

(二)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上的观念偏差

一是轻老师引领偏自主学习。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重视教师的引领作用,把体育课当成活动课,在体育知识的获取和体育技能的提高上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轻知识学习偏技能提高。由于不注重知识的学习,缺乏理论的指导,这部分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会比较缓慢,随之他们对技能学习的热情也会下降。

二、体育教学中教与学对立的原因分析

(一)体育课的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活泼

教师既要按教学计划的安排完成教学内容,又要使学生在上课时愉悦、兴奋,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形成乐观向上的性格。但是,有些体育教师备课不认真,使学生觉得体育课上不上都无所谓,既学不到什么知识,也起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又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二)有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人性化关怀

如果教师掌握不好,做不到劳逸结合,使学生过于劳累或造成损伤,就会使学生产生害怕上体育课的心理。如有的体育教师对动作做不好的学生,不是反复讲解、示范,而是强迫学生长时间机械练习,严重消耗学生的体力;有的体育教师对一些高难度的体育动作,讲得不深不透,示范次数不多,学生不能掌握,教师不是鼓励,而是埋怨、讽刺,使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

三、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一)教与学主客体间的辩证互动关系

一般来说,教师主体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性、实践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学生主体的基本特性则包括独特性、整体性、自由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等。弄清学生主体的基本特性,对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确定学生主体地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从认识论角度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有以下特征:一是主体和客体是互为存在的根据。没有主体,就无所谓客体。对主体的研究不能脱离客体而抽象进行,主客体是互相规定,互为前提的。二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是双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控制过程,也是客体对主体的认识过程。主体将目的、计划、方案、认识付诸实践,使主体达到客体化;而客体把主体当做认识对象,同时也被主体所认识, 使客体达到主体化。三是认识进程是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中的一个环节。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主体通过实践手段作用于客体,使客体被改造、被控制。

(二)主客体互动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具有能动性和受动性,他们既有主体性,同时又有客体的制约性、受动性。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发挥主动积极性作用。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与此同时,两者又互为客体,这就是现代教学论对体育教学中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的新认识。正确认识和理解体育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教师才能更充分地认识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使自己的教适合学生的发展。学生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认识主体、发展主体的能动作用,动用全部身心力量进行学习。只有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特点的主体作用,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实践证明,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 才能使体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高校体育中“教”与“学”的改革创新

篇4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与学 学习积极性

英语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掌握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的过程。它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共同活动。这就决定着教与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两者协调配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教与学的结合上,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加以引导,并随时给他们提供帮助,促进和鼓励他们加速学习进程。教与学二者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应是主体。学习要靠学生自己努力和勤学苦练。例如,要发好英语的一个音,掌握某一个英语语法句型,如果单靠教师反复讲,没有学生反复刻苦的操练,根本不可能达到目的。

多少年来,总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以为教师满堂灌、讲得头头是道、面面俱到、有声有色,就是好教师。这样英语课就变成教师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智力和能力得不到发展。当代不少教育家提出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比如美国学者布鲁纳(J.S.Bruner)提出“认知――发现”的学习模式和理论,并根据这个理论提出“发现学习法”(discoverylearning)的主张。这个主张强调学生必须主动地学习,亲自探索事物,主动地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按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按书本规律的方式学习。它对我国英语教学很有启发,值得参考。

怎样才能保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其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学生主要是向教师学习英语的,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的示范作用尤其重要。教师的语音、语调,教师的口语习惯、书写规范和运用语言的技能,对学生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只有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花更多的时间研究教法,开展实验,高屋建瓴,循循善诱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其二,钻研教学,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一种教学法体系,例如听说法、交际法等。每种教学方法都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我们应该首先认真研究这些方法,从中吸取有益的成分,改进我们的教学。另一种是指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如怎样教字母、怎样教音标、怎样提问等。这些方式方法一定要针对青少年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心理和需要,经常分析学生对英语掌握的情况,通过实践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其三,因材施教;教师在对全班学生统一要求下,必须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应该看到,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倾向不同,兴趣不同,因此,他们学习的进展不一致,各种能力发展也不均衡。对于在学习上有潜力的学生,指导他们多学一些,促进他们冒尖。对于某种语言能力条件较好的学生,就让他们在口语上发展。发现学生有学习英语的某种障碍,如有的学生口齿不清,发音困难,应耐心帮助加以纠正,但也不必缠住不放。学生在某一方面有困难,要扬长避短,鼓励学生奋勇前进;尊重学生。进入初中的学生,生理上、心理上都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自尊心很强,对外界的反映十分敏感,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进取精神,以保证他们有高涨的学习热情。

其四,要对学生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这是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保证。要不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知道学习的内容和应实现的目标。还要对学生严格要求,经常研究他们的学习方法,指导他们学好英语。例如,怎样克服母语的干扰,怎样训练语言技能,怎样对待错误,怎样学好语音、语调,怎样记单词,怎样提高阅读能力,等等。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总之,通过英语教学,学生掌握了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形成了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生活经历,形成了跨文化意识,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发展了创新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与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篇5

关键词:教学法;隐性指标;显性指标;口语;笔语;自由表达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11-0009-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4.002

1.引言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学习越来越受到本国人的重视,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学生更加迫切地希望学好英语,同时英语教学也备受关注。2010年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根据国家和社会对英语人才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需求,在帮助学生继续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和交际能力,更应加大对听、说、写等产出技能的训练强度和考核比重,为学生真正具有国际交流能力打下夯实的基础。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十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口语教学同样如此,取得了诸多成绩。“哑巴英语”现象虽有所改观,但仍不甚理想,学生的口语总是背书式,并且如果脱离文本、老师的指导,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表达。笔者认为学习者之所以不能自由地表达口语还是在于教学法本身。考虑到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习者在课堂外,脱离文本下也能够表达出所学的语言,因此应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更好地达到这种目标仍待研究。

2.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界定及区分

对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的划分,国内外学者仍未达成一致意见。尽管具体表述不同,但对显性和隐性的区分往往根据意识程度来划分。隐性教学是以Krashen的假说为基础的,Krashen在其监控假说中提到了可理解性输入,认为它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显性教学以Schmidt的注意假说为基础。理解并不是习得的充分条件,学生必须注意到规则结构(2001: 3-32)。Robinson认为显性教学是通过让学习者有意识地寻找规则或者教师提供对规则的解释来实现。隐性教学则是通过让学生记住含有目标结构的材料或者仅仅要求他们去注意意思来实现(1995: 303-357)。Winitz认为显性教学是指“以正式的陈述来学习语法规则”,隐性教学是指“通过接触英语,学习者理解语法和句法”,在教学的一开始,通过使用手势、图片、动作,学生理解语法结构,词汇句式(1996: 32-46)。DeKeyser认为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目标结构或者对相关规则进行解释的教学方法是显性教学,而教学过程中既没有规则的呈现又没有引导学生对特殊形式注意的则是隐性教学(2003: 313-348)。Rod Ellis认为,显性教学是“给学习者以语法规则,然后加以练习”,隐性教学是“学习者从所给的例子中归纳出语法规则”。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显性教学主要是依靠提供关键词,句式语篇等让学习者习得目标语言,其重在规则的阐释。语法翻译法是最为显性化的。学习是系统的,常常涉及到演绎、规则的解释、试错、机械的训练与翻译。隐性教学源于行为主义,是基于任务的将学习者置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以使学习者习得目标语言。

3.口语与笔语的特征区别

口语与笔语有很多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非正式口语,如餐间谈话;正式口语,如演讲;非正式笔语,如信件交流;正式笔语,如学术论文。鉴于口语与笔语之间的复杂性,本文仅讨论非正式口语与正式笔语这两种最为典型,差别最大的类型。

3.1 从发生学角度看:口语的优先性

“不仅从历史上看,而且从发生学和逻辑学上看,口语都是先于文字的”,口语是第一性的,笔语是第二性的。人类的语言源于口语。儿童在习得语言之前,首先发展了自己的一套原语言。这种先于母亲语(mother tongue)的儿童自己的语言就称为原语言。原语言与语言的区别在于原语言系统有两个层面意义和声音。儿童总是先习得说话再发展更为复杂的阅读写作能力。

与笔语相比,口语可能更体现原汁原味的语言,更接近语言本质。口语是主要的,自然的交际媒介,而笔语是寄生的、派生的。笔语的语法结构不能反映出语言使用的全貌,因此现代语言学与语言教学更加注重对口语的研究。

3.2 口语与笔语的特征区别

口语与笔语是语言表达意义的两种不同手段,是语言的两种不同输出方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口语同笔语表达相同的东西,口语并不是把笔头上文字说出来,笔语也不是转录口头表达。

第一:在超语言特征方面,口语相对非正式、无拘束、无准备。Chafe认为口语与笔语区别之一是口语是场依存型,而笔语是场独立型。(Chafe, 1982: 35-52)。

第二:在语言特征方面,首先口语句式简单,结构相对不完整,意合句较多,即大多采用并列句很少使用从句,通过说话方式如停顿、声调、节奏来表达句子与句子的关系,而不是通过句式结构;其次,口语词汇往往比较泛化,常使用如:“这个”、“它”、“那个”、“这些”等非特指词;再次,口语与笔语最典型的区别是口语信息密度小。正因为笔语词项密度之大,口语被认为结构无定则,短暂的、肤浅的,内容不如笔语充实。

4.口语表达与英语教学

4.1 我国口语教学现状

以上分析可见口语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虽然中国的口语教学已经有两千多年,但教师总是从笔语下手,显性化地教学语法规则,把口语笔语的教学方式等同对待。幼儿学习英语也是成人所教,成人习得英语同样也是如此,教材是必不可少的。该现象与我国本身的文化传统有着很大关联。纵观历史,语文教学首先就是从汉字开始,识字教学被列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笔语体现的是权势和地位,其表达形式相对固定,并且传统语法也是针对笔语而来的,因此我国英语教学常从规则入手,采用显性教学方法。回顾历史,显性教学法在我国有千年的历史,从古代的私塾教育到现在,从汉语到英语,无论是笔语还是口语,英语教学总是隐性显性化。以往的听说法、翻译法,教师关注于学生对具体的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项目的掌握,教师通过传统的3p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事先选定和排序的语言结构进行不断的练习。这类教学法的实质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法规则的掌握,因为其很少能够顾及句子的真正含义及其使用场合(顾绍熹,1984: 7-12)。随着功能法,任务法的引进,学生的哑巴英语也有所改观,但事实上其实质仍未得到改善,学校的英语教学仍然是围绕规则的教学,老师们只是把功能法、意念法的东西拿来,将隐性的东西显性化地教给学生,把意念法等等规则化再以显性的方式教出。所以学生的口语表达受制于老师所提供的情景句式以及文本。脱离这些条件,学生往往表达不出来。通过口语笔语各自的特征,我们发现口语的很多特点绝对难以通过显性教学获得,如果总是显性化教学口语,则会束缚学生口语表达的自由。

4.2 英语口语的显性指标体系和隐性指标体系

上述讨论了口语与笔语的区别,了解口语与笔语的特征对英语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现英语教学与口语的关系,本文对口语表达中显性和隐性指标体系进行了归类,主要参考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的划分。英语口语水平在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层面上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语言能力是指传统的语言技能,对于口语表达来说,其显性指标包括口语技能的目的:即语音语调层面上的标准度,词法层面上的准确性,单词的语义语用范畴;句法层面上,句式的语法正确性、可接受性;口语技能内容上:词汇,句法等形式的掌握;口语技能标准上:准确性;口语技能范围上:不超出语法的最大单位即句子。英语口语表达在兼具显性指标外,也具有隐性指标。首先,从口语表达交际的目的来说其隐性指标是养成观察、分析、运用话语的语言交际能力。其次,从口语交际技能培养的内容上看是语言的意义即运用的场依存性和合作性。再次从口语交际技能培养范围上看,其主要在由句子组成的话语或篇章中进行。格莱斯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准则,交际涉及了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准则的违反会产生会话含义。根据格莱斯的观点,口语会话也是受一定准则限制,但是这些准则不是人们学习的规则,都是隐含在人们的交际当中,并不是通过显性教学法来规则化这些准则。语用学的关联理论也不是用规则指导口语交流,而是从认知学的角度分析了人们的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进行认知推理的过程。此外,口语表达具有动态的语境,典型的场依存性,口语表达是说话双方通过一系列的语境假设根据双方所提供的信息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的认知推理过程(何自然、冉永平,2009: 299-322)。最后口语表达交际能力还包括表达的得体性和流利度。词汇的得体性可以通过显性教学实现,但语篇的得体性是隐性的。同时口语教学应努力使学生在任何语境下也能流利自如地表达。

4.3 英语教学法与英语口语表达显性指标体系,隐性指标的联系

结构法通称听说法,于20世纪四十年代起源于美国,结构法重视口语表达,认为口语是语言的原始的基本形式,强调听说领先于读写,因此也叫听说法。听说法在培养口语技能方面起了较好的作用,学生的听能和口头表达受到了重视,但结构法大量的机械操作忽视了自由表达思想和交际,桎梏了口语的后期发展。认知法认为语言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即人的大脑中内在化了的这门语言的规则系统。强调要以有限的规则创造出无限的句子。赞同理解上的反复操练,这比听说法的机械式操练更进一步。对于口语语言技能方面的显性指标,注重培养显性知识的听说法和认知法有利于防止学生产生石化现象,所以在教学的初级阶段采取听说法会更好一点。交际法,是指以培养实际运用语言能力即交际能力为英语教学的终极思想。交际法培养实际运用,同时也包括了语言能力的习得(谢本渝、唐中立,2005: 61-65)。认知科学将知识分为两种: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Anderson将学习分为三个阶段:(1)陈述性或认知阶段;(2)知识编辑或联想阶段;(3)自动化阶段化。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口语表达所要达到的隐性指标:流利和得体。因此隐性教学作为隐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在学习的后期阶段特别是大学生的口语学习,采用交际法,注重口语的隐性指标是必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要求安排学生进行情景对话、角色扮演、观点辩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给学生施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周围隐性“场”的作用(夏日光、赵艳,2009: 147-150),施加隐性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口语能力。

5.结语

纵观英语教学法,大多强调规则的掌握与应用,口语教学同样如此,教师往往给出句型,口语教材也是罗列了不同情境语境下实用句型等。通过对口语显性和隐性指标的归类,笔者认为对于掌握了基本语言形式的大学生来说,口语的隐性指标的习得应让隐性教学发挥充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功能法、意念法,多组织各种活动,利用任务教学法,放手让学生表达,以隐性的方式让学生能自由产出口语。

参考文献

Bolinger, D. Aspects of Language[M]. New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75.

Chafe,W. L . Integration and involvement in speaking, writing, and oral literature[A]. In D. Tannen(Eds.).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Exploring Orality and Literacy[M]. New Jersey:Ablex,1982: 35-52.

DeKeyser, R. 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A]. In C. Doughty, & M. Long (Eds.),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Blackwell, 2003: 313-348.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Halliday M.A.K.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M].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1985.

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Harlow: Longman, 1985.

Robinson, P. Aptitude, awareness, and the fundamental similarity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 In R. Schmidt (EEL),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5: 303-357.

Schmidt, R. Attention. In P. Robins on (Ed.) 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32.

Winitz, H. Grammaticality judgment as a function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instruction in Spanish[J]. The Modem Language Journal, 1996(2): 32-46.

顾绍熹.我国英语语法教学的过去和现在[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4(4):7-12.

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篇6

我们知道,交往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教学是在同为主体的人之间的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当交往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传递经验,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就演化为教育。教学是教育的核心,“教学是有知识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交往是教学的本质”的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变“传话”为沟通与“对话”

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事实上,课堂实施视野中的教学,是“两代人”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不再是教师“自弹自唱独解戏”的舞台,也不再是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思维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撞碰中相互同化,于是,每个人的经验都进行了改组和改造,每个人都获得新意义的生存与创造。这样的教学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沟通。

教学交往中的沟通要借助“对话”来实现,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既是一项“原则”,又可以成为一种方法。从方法的角度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太多的“传话”和“独白”的方式,走向对话与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这一点,正如克林伯格所说:“教学本来就是形形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要实现交往互动中的沟通与对话,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有角色的转换――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应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目学生的情怀。

二、在互动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交往具有主体性、互动性、互惠性。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正是在互为主体的交往对话中,教师与学生才能对所学的东西达成共识,真正拥有知识,并且共同享有对方的经验实现共同发展。在师生的相互作用中,教师会受到很多启发,对学生会有更多的了解,这些无疑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在我国古代教育遗产中,就有“教学相长”,“教然后知不足”等主张,在今天“数字化时代”,教师的信息优势和“高势能”受到挑战,单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而言,我们也未必都能进入学生独特的精神世界,都能理解学生怎样凭借自身的经验在思考问题。所以,在新事物、新变化面前,我们也还是接受“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现实。难怪进入新课程的教师都发出了共同的感慨:“我们简直惊讶学生具有的智慧和主动精神,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推力”。“我们重新找到一颗童心,一种青春的激情,享受到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

三、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生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要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上存在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知道,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贮存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学会如何寻求和获得知识才更有意义。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的过程,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篇7

一、传统的数学价值观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史上,由于工农业生产与科学技术中大量地、直观地、完全依赖地应用数学方法和技术的问题相对并不多见,而且从中直接提出的数学问题不多,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人的自身发展的关系并不紧密。因此数学往往只被理解成纯粹关于数与形的科学,一种普遍的观点是:“数学=逻辑”,认为数学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不过是“思维的体操”,只要达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目标就可以了。

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促使当代对数学价值认识的转变

数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不仅影响和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人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数学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

(一)数学对发展人的语言智力的价值。数学的准确性、逻辑性、深刻性、简练性和抽象性,通常是人们在对事物描述时的语言表达除生动性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伯特兰・罗素就是得益于数学知识特点的影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散文作家和社会改良主义者。

(二)数学对发展人的音乐――节奏智力的价值。其实,人们对数学与音乐之间联系的研究和认识可以说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用比率将数学与音乐联系起来。他们不仅认到所拨琴弦产生的声音与琴弦的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发现了和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发现谐声是由长度成整数比的同样绷紧的弦发出的。于是,毕达哥拉斯音阶和调音理论诞生了,而且在西方音乐界占据了统治地位。由此可见,在古代,音乐的发展就与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三)数学对发展人的视觉――空间智力的价值。从加德纳的视觉――空间智力的定义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培养视觉――空间智力数学的作用不容忽视。从来到这个世界人就开始感知我们生活的各种空间,但这种感知是感性的、直观的。只有上升为数学意义上的空间才会从理性的、理论上对空间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给予科学的诠释。

(四)数学对发展人的逻辑――数理智力的价值。数学最本质的使命是培养人的逻辑――数理智力,二者的关系就像是蛋和鸡之间的关系那样复杂而诡异让人无法将之明辩,但数学对人的逻辑――数理智力培养、提高和升华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这也是传统数学价值的核心,即“数学=逻辑”,是人的“思维的体操”,是数学最基本的价值。

三、实现数学的育人价值之基本要素

数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素养:广博的数学通识,准确的科学语言,良好的计算能力,周密的思维习惯,敏锐的数量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数学技术。然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是人的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仅仅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与当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背,从而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也应该为促进学生政治素养、人文素养等其他素养的提高而努力,这也是实现数学育人价值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一)数学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凸显数学的文化价值。将数学文化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张楚廷教授强调:“教育并不总是在让学生认知,教育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欣赏,只有这样,才有最佳的教育效益。”张奠宙教授指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和世俗的人情味。”因此,在数学知识结构体系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想已成为一种教育理念。

篇8

小组合作学习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知识发展的促进功能。它旨在克服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策略

1.分组

首先要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可以是班级的自然小组,也可以是按照英语教学的需要分成的小组,或是开放式小组——学生自由组合的小组。有效的分组活动是精心设计的、有目的和有准备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和不同的课型要求充分备课。在准备教案时,分组活动的目的、形式,内容、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要求等都要精心考虑设计和策划。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2.以小组为单位形成学习集体

学习任务的布置、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交流、课后的练习,专题性学习等均可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的学习小组可以布置共同的任务,也可布置不同的任务。共同的学习任务的课堂交流可以显示各小组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不同学习任务的课堂交流则以互补学习为主。以英语课文的预习为例,将编制词汇学习的练习作为共同任务布置给各小组,课堂交流中各小组一定会给出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词汇练习;将正误判断、问答练习、概括课文大意等作为不同任务分配给各小组,课堂交流中则共同完成课文理解的任务。

3.小组的变换

除了固定的学习小组之外,课堂上为了使信息的交互形式多样化,或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重新分组。可随时组合不同的学习小组,也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按问题、兴趣临时组合。实践证明,同质分组利于教师的辅导和学生的深入研究;异质分组利于资源的利用;按问题、兴趣分组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1.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多元化的

以往的传统教学目标主要是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即偏重于学科特殊能力,而小班教学的目标则至少发展为三类:第一,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第二,开发创造能力;第三,满足学生社会化的需要,即除了特殊的学科能力目标之外,还有普遍知识、普遍能力的目标,是泛学科性的。当然,这三个目标又是以知识教学为载体而融为一体的。由于小班化教学目标拓展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智力结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及社会化程度是传统教学培养的学生所望尘莫及的。当然,小班学生所具有的优势不一定马上在学习成绩上体现出来,但对学生将来终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这是一种为学生终生着想的教育。

2.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有了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向别人提问,向别人解释自己的看法,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重新整合思想的机会,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大他们的视野,增加思维的碰撞。在英语课堂上,老师把组织课堂中小组活动的权力交给课代表和其他同学,结果发现他们比老师更有智慧,他们组织的活动更能吸引同学,他们的英语口语日渐流畅,提出的问题日渐表现成熟的思维能力,活动中他们争相表达,积极活跃。

3.小组合作学习拓宽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学习空间

曾经有把课堂上学生的座位方式变化作为对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来研究,认为在较为宽松的学习空间,会增加交流机会,提高学习效果,促进人际合作。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没有要求座位上的变化,但是却起到了这种调剂学习空间的作用。它不仅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还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而且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4.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学会了和别人合作

篇9

【关键词】教学;德育结合;思想教育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育和教学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另外,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而现在的学生与原来有很大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既突出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渗透德育教育的因素,是每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我想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依据学科特点,挖掘德育因素

任何一门学科都蕴含德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突出学科重点的同时,要善于找出德育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我利用学生事先准备好的小国旗,让学生量出国旗的长与宽,然后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小数的加法时,根据统计表中出现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赛中,中国队两名运动员获得了冠军这一事实,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呈现出领奖的那个时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经常学习,积累素材,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育部即将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中确立的“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大原则,充分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当然,这里的学习,不仅指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包括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的学习。教师需要经常自觉地学习,积累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在数学教学中穿插这些故事,既可以让枯燥的数学知识有趣,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如:教学了有关圆周率的知识后,借助课本中有关对祖冲之的介绍,再补充一些祖冲之发奋学习的故事,既丰富了数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更主要的是激起探索的欲望。这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再有,教师在拓展计算,如,1+2+3…+10=?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这类题简单方法的由来,这自然就少不了对高斯的介绍。学生在对高斯的了解中,慢慢就产生了对数学学习的喜爱和探索的欲望。还有,适时介绍陈景润、华罗庚等的故事,加强孩子们对数学的热爱。

三、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经常与他们交流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里讲过很多这样的问题:教育的奥妙就在于,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能够及时的出现在他面前;他还讲过,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要走近他,帮助他进行分析,给他创造条件,努力使他成功,并且使他产生成功感。因此,教师只有经常和学生交流,才能及时了解他们心中的问题或困难,从而给予适当的方式帮助解决。如:在我教学的班级中,有一个女生,平常学习不错,发言也积极,可一段时间上课时这女孩比较反常,课堂上心不在焉的,作业完成也不好。下课后,我把这个孩子叫到我家里,了解了情况后,得知原来是因为这孩子的妈妈在外地上班,已经很久没有来看她了,她太想妈妈了。我当时安慰了这孩子,然后告诉她,把对妈妈的思念化作努力学习的动力,妈妈一定会知道的。孩子走后,我与其父亲取得了联系,告知了这个情况,不几天,女孩的妈妈回来了。孩子的学习也恢复到和以前一样了。作为老师,看到孩子们因为我的关心,渐渐有了进步,我感到欣慰。……

四、有一颗公平的爱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谈到了教师要关爱学生,爱学生是符合教育对象心理需求的。因为从个人角度来看,人的本质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一个人生活在被别人尊重和信任当中,他的心里是充实的,是不恐慌的,他的自信心就能够表现出来;而一个人在他的生活氛围中如不被人尊重,不被人关注,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久而久之,他的内心是恐慌的。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实际他们每天也有这样一种心理需要,渴望别人理解,渴望得到别人尊重,渴望别人来欣赏自己。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包括老师在内。假如在教育中,一个孩子不被关注,不被老师理解,长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他的心理就会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有些这样的孩子,他往往从反面来表现以便获得班级和别人的关注,这样的问题经常表现在所谓的一些差生、淘气的学生、落后的学生身上。有的孩子在班级捣乱,其实就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因此,教师具备一颗公平的爱心是多么的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和调皮的学生,应该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所有的孩子,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爱他的。如,难度大的问题由好生来回答,简单的问题由差一点的孩子来回答。特别是对于调皮、淘气的孩子,更是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的给予鼓励或表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形成了师德的有机整体,三方面缺一不可。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只有有了高的师德修养,才能兼顾好教书与育人的密切关系。才能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王 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篇10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融洽的师生氛围。教师对学生满腔热忱,学生也能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使教与学达到最高境界,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优化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能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2.学生心目中的优秀体育教师

2.1具有良好的心理学特征

首先是教师要具有爱心和良好的教学态度。大多数学生要求体育教师要有亲和力、上课面带微笑、平易近人、对学生充满爱心。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较大的,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体育教师与学生熟悉亲近,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可使学生产生信赖、仰慕、共鸣和感激,追求成为体育教师所导向的人。

其次是对体育教师工作的兴趣与职业的忠诚。这是体育教师创造性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是事业心能够建立和巩固的基础。体育教师具有广泛的、多方面的兴趣,能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更好地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教学方法,达到培育人才的目的。

最后是坚强的意志。体育教师的坚强意志是进行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坚强不屈的意志表现在体育教师实现教育的目标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百折不挠的坚持性和毅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果断性和克制不良情绪的自制性等方面。

2.2具有充沛的精力

近半数的学生都提到这点,其中很多同学说:“我心目中的体育教师一要年轻。”中学的体育教师,不仅仅要具备丰富的体育方面的知识,更要能带着学生们玩,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运动与健康,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体育教师还应该有一个阳光、活力的形象。体育课应该是生动有趣的,而不是单纯枯燥地绕田径场跑几圈,做一下准备活动,然后学习新知识、学生自主活动,等等。因此,体育教师活泼开朗、富有活力的性格是教学的重要方面,有利于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健康、向上、愉快的气氛和环境之中。

2.3过硬的专业知识

在科学迅速发展的当代,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卫生和保健知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授课学时大量增加,要求体育教师不仅具有精湛的技术,而且具有较强的体育基础知识。

2.4全面的专业能力

首先,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的能力。课外体育工作的内容丰富、复杂,学校的体育课外活动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以及课余体育锻炼、训练和竞赛等形式。体育教师不只要组织管理好体育课,同时也要组织管理好课外体育活动。

其次,精力充沛,体魄健壮。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对他们的体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体育教师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又是体育锻炼的实践者。体育教师的工作往往以运动作为主要的表现形态,工作量很大。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一年四季都是以操场为课堂,因此必须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

3.1教师要有“三心”

一是诚心。就是要真心实意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肯定他们的价值、品德等。二是爱心,即有颗热爱学生的心。教师必须理解学生,这是爱的前提,要辩证地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更要耐心地等待其改正错误。三是要有良心。这是教师道德觉悟的表现,更是教师的义务责任感。有了良心,教师就会自觉加强道德品质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注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任劳任怨,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去激励学生,用纯洁无暇的品质去感染学生,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3.2课堂教育教学要充分发扬民主

课堂教学是发扬民主,优化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中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淡化对学生求高、求全、求速的心理。教学应从情感交往的互动到教师所授科学知识的互动。教师要确立正确的角色意识,改变“一言堂”的知识权威的拥有者的角色,而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咨询者和合作者。对学生的不足、失误,教师应以宽容的态度理解、接纳,并加以疏导和指导,切忌对学生采取冷漠、粗暴的态度。

3.3班级管理中要强调合作参与

教师应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而不是“领导者”,应慈祥、善良、幽默、公正。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做到防中有放、禁中有疏、堵中有导,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实行“严”制度,“软”管理,严宽结合,情理相济,让班级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大家庭,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幸福同享,风雨共担。

4.结语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师生之间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教育工作效果。学生往往为博取教师的喜爱和好感,为获得与教师交往的满足感而努力学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便是这个道理。教师也会因为学生对他的尊敬和爱戴而更加致力于教育工作。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效率和速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陶倩主编.心理健康教育大全.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2]周浩波.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