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职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教育职业的认识和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教育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篇1

本文作者:李春玉孟雪工作单位:通化师范学院

(一)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识不到位1.高师生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理性的层面上,缺乏真实的感受。对教师的理解仅仅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学习”等等,其原因在于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情感缺乏完整的职业认知基础,这种职业情感的持久性是随着职业认知的深入而发生变化的[4]。由于高师生缺乏扎实的理论储备和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因而出现了职业认知水平低,科学认知与实践体验脱离的状况。2.学生受外部社会和传统观念影响。在他们看来教师行业与许多其他行业相比,无论是在经济收益还是在社会地位彰显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从事政府行政、企业等工作会比教师得到更多的权益。师范生普遍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贡献、经济回报不成正比,对教师职业认同停留在经济待遇、职业声望和社会权益上,这使得师范生对教师的职业认识产生了片面和错误观念。在部分师范生的潜意识里根本不存在教师职业意识的概念。(二)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1.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不全面。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包括社会地位)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模糊,甚至不清楚。很多学生把师范教育当作是可能的谋生途径,这将导致其对职业价值的取向及评价标准发生功利性的变化。2.师范生从教意愿普遍淡簿。首先,师范生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等认识不清,对教师的尊重不够,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力度欠缺。其次,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在市场经济引领下的物质生活中,人们逐渐对教师职业产生排斥心理。再次,由于学校合并、及其师范院校大学化,示范性被淡化,影响师范院校的师范学习氛围,继而影响师范生的教学氛围,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师范生教师职业意识的形成。(三)师范生存在心理困惑1.自我认识不足。师范生缺少了解自己的意愿,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没有准确的定位,所以很难规划自己的职业。另外师范生缺乏对实际学校生活和教师职业的理性认识,他们对教师职业、学校教学情况与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的认知一般都来自书本、各种媒体及自己的想象,使得他们害怕面对现实。2.职业认同不够。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主要是指思想上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教师待遇问题影响了师范生立志做光荣教师的志愿,而现在的大学生往往把经济待遇是否优厚当作重要的条件来考虑。所以对于从事教师行业存有顾虑。

(一)改革师范生的选择和入学方式,优选对教师职业有兴趣的教师后备力量人们只有对某项职业有兴趣,才会从内心激发起对该职业的强烈追求和探索欲望。目前,我国师范生的选择和入学方式仍旧以高考笔试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现在的高校师范生,除了20%的学生具有“师范情结”外,很多学生是非本意入学。这些学生本身对教师职业并无兴趣,将来的就职意向基本上都倾向于非教师行业。教育事业要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具有崇高职业理想的终身从教者,而非毫无职业理想的匆匆过客。因此,改革当前师范生的选拔方式势在必行。高师院校实行提前单独招生:重视选拔过程中的面试等,将优秀的、热爱教育事业的学生筛选进高校储存教师的后备力量。(二)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激发师范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要渗透于各科教学,特别是教育类课程,同时还要有必要的专门训练课程给予保证。教育理论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必须由实践性知识(即教育教学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来整合,才能内化为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技能。师范院校应反映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和趋势,而不是单纯考虑某一课程的系统与科学。专业技能类课程的设置即要提升师范生的隐性软件技能,可以考虑设置专业学科课程;针对学生普遍对基础教育现实不甚了解的情况,组织学生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基础教育进行实地见习、调研。总之,在追求学术性的同时,更要突出师范性,科学的布局课程体系。未来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优化基础课程、深化专业课程、强化教育课程,使师范教育的课程朝综合化、板块化的方向发展,以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教师资格认证的“门槛”要求,或许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分阶段分系统引导帮助师范生明确教师职业的发展目标和过程经过访谈和了解发现有部分的学生,虽然对教师职业怀有极高的热情,但苦于不知道该怎样一步步去接近教师的角色,他们感觉到很茫然。此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校没有对师范生教师角色成长进行系统的引导。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成长一般都要经历彼此紧密相关的四个阶段,即职业定向阶段、角色假想阶段、角色观摩阶段和角色转换阶段。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学校引导的方向和措施应该有所侧重点。比如角色假想阶段,教师角色对于师范生来说还只是一种虚拟的自我想象,在他们模糊朦胧而又充满理想色彩的自我假想中,理想的教师形象多半为进入师范学习之前的自己的幼儿园教师或中小学教师中的某个所喜爱的教师。假如没有绝对鲜活而有魅力的新权威加以取代,他们仍然会按照师范教育前的“直觉式”理解构造自己的教师角色形象。综上所述,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关系到该生是否能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关系到师资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未来社会公民的素质。“影响师范生职业意识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社会、家庭、学校、个体等,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并非一墩而就,要从多环节,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并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5]”。因此,在培育师范生的职业意识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是重要前提,完善师范院校的教学及管理,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是重要保障,师范生自身对教师自我认同的建构是关键,对其培育应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合适的土壤。只有不断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的培养,才能使教师的职前培养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真正地促进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真正地为我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育人才。

篇2

关键词:职业意识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合作;责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21-1

一、职业意识的内涵

职业意识是一个人从小就应该考虑的关于未来的职业选择、生存方式。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对职业意识进行诠释:认为职业意识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现为对职业活动正确的认识、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合理的行动;也有学者认为,职业意识对职前学生来说,是对未来职业选择和发展的规划,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标。

二、学校职业意识教育渗透的途径

1.父母,儿童职业意识萌芽的启蒙师

从出生到咿呀学语,儿童第一次接触到的职业就是父母从事的工作,儿童最早对职业的认识也是始于父母,父母的职业观甚至会影响儿童终身。瓦格曼(Wagman,1965)通过森特斯工作价值观和愿望问卷比较了学生与其父母的职业价值观的相似性,他们指出了许多相似性,尤其表现在性别组内(尤其是儿子与父亲相似,女儿与母亲相似)。因此,一个对工作充满热忱的父母,会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对未来从事的职业形成积极的态度。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给孩子传达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第二实验小学的德育活动中,学校就利用学生家长等资源,请来家长为孩子“现身说法”,介绍他们的职业,并组织孩子去家长的工作车间进行参观,实地感受。

2.教师,儿童职业意识形成的引导者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对儿童的成长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小学阶段的许多课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课本中有助于引导儿童进行自我认识和形成正确职业观的积极因素。

例如,笔者对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286篇选文的主题做过归类和统计,其中55篇与职业有关,《永远的白衣战士》讲述的是对于职业的“奉献与责任”,《理想的风筝》是讲述“自我体验与认知”。教师可以在类似的文章中引导孩子学会认识自己,包括自身的认知风格、个性特征、兴趣和特长以及不足之处,为将来的职业试探做初步准备。

3.课程,儿童职业意识发展的助推器

职业意识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部分,是对未来和生命的关注。小学阶段是儿童接受系统教育的起点,也是儿童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针对小学阶段的儿童,我校引进了JA中国《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世界》三套教材进行职业意识渗透的教学。

(1)课程内容。

JA小学课程是通过一系列连贯的商业和经济课程,为学生搭起一个座连接课本于知识和实际工作之间的桥梁。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职业知识,为学生日后的学术研究和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我们的城市》课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城市规划师、城市建造师、企业家、记者、银行柜员、交通警察、环境监测工程师、垃圾环保分类者、能源部工作人员等多种典型职业的工作内容,学习体验简单的工作技能。感受不同职业与城市发展的密切联系,了解当前学习与未来职业间的关联。在不同的职业中,JA课程一贯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在活动中关注与尝试实践。

例如《管理城市交通》一课中,孩子们通过体验活动,了解了交警的工作职责,需要发现交通拥堵问题,道路交通信息、马路执勤等,以此来更好地理解城市交通通畅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授课形式。

JA课程中对于儿童职业意识的渗透教学,着眼于学生身边的城市生活职业活动,能够很好地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教育即生活”的理念。课程中它一方面拓展了一些在其他课堂学不到的内容,同时它改变了我们传统的一些教育方式,运用的都是自主研究、小组合作、活动体验等学生喜爱的形式。

例如在体验城市规划师的《在城市里》一课中,学生需要小组合作,尝试“教师功能区”的划分。即根据班级不同的区域作用划分数量功能区,并由一个代表向大家分享设计原因。体验城市建造师的《建筑一座城市》活动中,学生在了解了蓝图、比例尺后,运用建筑立体模型,建造房屋。

这种寓教于乐的课堂充满了互动和合作,非常符合当前正在进行的二期课程改革的精神。激发学生对于职业的了解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地认识职业。

(3)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让儿童能够了解到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个性特质、知识构成和能力结构,并能够初步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向未来所向往的职业做准备。

篇3

一、普通高中职业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

1.高一年级

在高中阶段确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时,必须注意到我国大多数初中没有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意识这一事实。同时,高一学期末学生要进行文理科的选择,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自己未来职业方向的第一次选择,因为文理分科会在一定范围内限定了学生对专业的选择,继而影响到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定向。因此,在高一阶段,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对职业规划相关理论的学习上,并且针对文理分科教育学生对自身的个性、兴趣、能力倾向有初步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客观、科学地选择文理科。

(1)引入职业规划概念

教育学生基本掌握职业规划的概念及职业发展理论,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分析自己已经经过的发展阶段、现在所处的阶段、将来要经历哪些阶段;使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步骤,即确定志向—了解自我—评估职业生涯机会—职业选择—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确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让学生理解高中阶段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使职业规划的理念深入人心,为职业规划教育的顺利开展作好准备。

(2)唤起自我认知意识

教育学生通过各种测评来科学、全面、理智地了解自己的语言能力、计算能力、组织能力、身体素质、灵巧程度、创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的能力。比如运用“斯特朗兴趣问卷”、“库德普通兴趣量表”测试学生的兴趣倾向,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分析”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使学生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从而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学生正视自己测评中的长处与不足,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是否可以弥补又该如何弥补,并能写出自我测评材料,提出改进方案。

(3)合理选择文理科

教育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对自己作出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再结合对未来职业的基本定向选择文理科。文理分科将会影响到高考专业的填报,继而影响到未来职业的选择。可以说,文理科及专业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未来职业的初步定位,是未来职业选择的起点。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因为高一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变化及课业难度的增加而产生较大的波动。只有符合自己兴趣、能发挥自己特长的选择才能为将来的学习增加动力。教育学生勇于为自己的未来承担责任,父母、老师的意愿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最终的选择要靠自己来决定,要克服从众心理和依赖思想,以免将来因为糊涂或被动地选择文理科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2.高二年级

通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职业规划理论和自身个性特征已经有了相对理性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高二阶段可以让学生对职业世界展开探索,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他们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世界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活动中可以更多地加入实践和体验的内容,活动要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实际检验自己在前一阶段形成的认识,把学习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1)对职业的初步探索

教育学生注意了解、收集各行业的最新资讯,如行业特点、就业机会、发展前景、薪酬情况、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从业要求等;引导学生初步设想自己将来打算干什么,希望选择怎样一种生活方式,将在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让学生明确自己喜欢的职业将需要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哪个范围的知识基础,从而使学生了解从事一种行业必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职业价值观的培养

教育学生懂得选择职业不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教育学生明白职业生涯的成功并不是仅以金钱、权力、地位等这类外显的东西来衡量,而是应该看职业能否带给自己工作的快乐、能否促进自己的生涯发展、能否实现自我价值;教育学生明确职业生涯的成功主要靠自身的能力和不懈的努力,而不能单纯归因于机遇、家庭背景或社会关系等因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坚定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教育学生学会从自我做起,能够为自己的未来承担起责任,而不是依赖父母、老师,能够承受打击和挫折,勇于创新,知难而进。

(3)对职业环境的分析

教育学生主动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职业岗位人才需求调查、人才招聘市场观摩、应聘面试模拟、寒暑假实践活动等,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以规划和修正自己未来职业发展之路;教育学生初步分析当地经济特色以及相关的产业特点、发展前景,为自己将来专业的选择或就业作好准备。

篇4

师范生职业认同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日后所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合理的认识、端正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所组成的内部心理机制,包括对教师职业特点、职能和地位等的看法,对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素质的认识、乐于从教的意愿以及从教时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等。已有研究认为,幼儿教师属于“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但目前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幼儿教师培养的种种问题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研究就成为近年来的新课题。笔者通过调查,了解该专业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从而给出一些有效建议和对策,希望有助于学前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的增强,培养更多更好的幼教师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对国内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4份,收回问卷146份,有效问卷146份,有效回收率为94.8%。调查方法以问卷法为主,以小型座谈、个别访谈为辅。调查内容包括:入学前的专业选择动机和专业了解程度、在学期间所感受到的社会评价及影响、本人对幼儿教师职业的态度和看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把握,以及作为本科生对幼教职业的态度、对幼教职业的坚定性等。

三结果分析及探讨

1.入学前对专业缺乏足够了解,专业选择动机不明确。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并不了解,对专业“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的比例高达65.8%。有一部分(30.1%)学生对这个专业略有了解,只知道以后要当幼儿园老师,仅有4.1%的同学认识清晰,超过一半(65.1%)的学生是因为“服从志愿”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因此接近于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而在“自愿”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中,各种原因所占比例从多到少依次为“兴趣”、“父母老师的建议”、“认为是份好职业”等。从整体上看,这种专业选择动机的不明确直接影响到学前本科学生的职业认同。

2.入学后随着专业认识的不断深入,职业认同感逐步增强。(1)比较喜欢学前教育专业。在问到“是否喜欢该专业”时,选择“喜欢”、“一般喜欢”的学生比例高达89.7%,说明绝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本专业,这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以及职业情感的培养非常有利。大部分学生通过对专业的了解逐渐加深了对专业的感情。约10%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本专业。(2)从教意愿与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程度的增强。统计显示,超过一半(56.8%)的学生表示比较想当幼儿老师。影响被试从教意愿的原因按从多到少排列主要有:“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假期多”、“工作稳定”、“自己比较适合当幼儿教师”等。但仍有近乎一半学生不愿意从事幼教职业,其原因则依次为“待遇不高”、“不适合做这行”、“职业发展潜力不大”、“社会地位低”等。同时,大部分被试的自我效能感也较强,约74%的学生表示有信心成为幼儿教师,26%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3)对幼教职业的态度比较积极,但是角色意识不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幼教职业和其他职业一样”的学生占24.7%;认为这是个“崇高的职业”的占61.6%;认为这个职业“清贫”的占10.3%,认为这个职业“能很好地实现个人价值”的占3.4%。被试中76%的学生认为从事幼教工作“奉献的同时也有收获”,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觉得自己与幼儿教师密切相关,同时,仅有30.8%的学生有较强的角色意识。(4)对于做幼儿教师有较积极的情感体验。被试中虽有56.2%的学生表示“和孩子在一起很幸福”,却仅有15.1%的学生认为这个职业“能够实现自己的内在价值”。综合结果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多数学生虽然能意识到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但不少学生在心底无法认同教师工作带来的乐趣,也无法感受到教师职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学前专业本科生就业前景乐观。调查显示,91.1%学生认为学前专业本科毕业生比较受幼儿园等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前景非常好,很容易找到工作。当然,随着幼教事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和学生培养数量的越来越多,受地域差异和幼儿园水平差异的影响,竞争压力在逐渐增大。

4.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尊敬度不高。被试学生中,认为幼儿教师受“一般尊敬”、“不受尊敬”的比例高达84.2%。而访谈也显示,有些同学认为幼儿教师虽然也是教师,但是社会地位远不如其他阶段的老师。

5.专业坚定性不强。约40%的被试“愿意”和“非常愿意”再次选择本专业,69.1%的被试只想把幼教职业作为过渡,以后会选择更好的职业,少部分同学压根“不打算做幼儿教师”。

四结论与建议

上述表明,学前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感总体状况尚好,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识越来越明确,也表现出对幼教行业良好就业的期待,对幼教职业的喜爱度和自我效能感总体呈递增趋势。另一方面,待遇低、社会尊敬度不高等负面因素又影响着学前本科生对幼教职业的认同感,使其“专业坚定性不强”。笔者认为,切实增强学前专业在校生职业认同需要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以及学生个人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1.加强宣传,落实政策,转变、提升幼教职业形象。学前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社会上对这种国家的“非义务教育”认识不一,学生专业选择动机不明确,幼儿教师社会认可程度不足,需要政府、媒体积极投入,多做工作,赢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可以通过宣传以普遍提高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特别在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和条件不具备的地区更应如此,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当然,改善幼儿教师社会地位,还必须考虑到以“经济报酬”为核心的衡量元素,因此需要国家及地方在落实有关政策的同时,更要积极制定符合时展要求的幼儿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增强幼教职业的吸引力。

2.制定更加合理的招生政策和专业分配政策。学校在招生时可以详细说明学前教育专业的性质、培养目标以及就业方向和就业形势,吸引优秀青年,包括吸引广大男性学生加盟幼儿教育。这有助于减少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自愿选择本专业的学生会对职业有较强的认同。在对服从志愿的学生进行专业分配时,笔者认为学校应更加人性化,以就近原则为主,自愿、主动的学习才能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增强专业坚定性极其重要的主观因素。

3.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1)精简专业理论课程,增强实践的指导性。建议学校在课程设置时能适度地精简理论类课程,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其学习的效能也会有所增加。同时提高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将实践渗入理论学习中。可以在培养方式上注重“全实践”观,专业课程设置要重视实践环节,也增加考试环节中的实践内容。在校外实习时,建议学校进一步将实践的内容和要求更加细化具体化,从微观层面加大老师对实践的指导力度,例如对实习状况进行“蹲点式指导”(及时的现场跟踪指导)、对实习成果进行细致的评价等。

(2)加强技能训练,引导学生培养专长。精简课程后,学生训练技能的时间基本得到保证,专业老师应通过定期的技能测试,督促学生提高基本技能水平。学校也可以给本专业配置专门的技能训练老师或者是制定更完善切实可行的专门的技能教学大纲,来增加技能学习的有效性。在专业学习中,学生可以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对适合自身条件的方面有所专长。

(3)突出学前专业特点,加强职业情感培养。学校可以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培养学前教育的学生形成强烈的幼教角色意识。除了通过专门的课程培训以及教师课堂中的渗透,也可以通过邀请优秀的在职幼儿教师为学生做一些知识、心得的讲座;各年级学生之间进行座谈或者结对子互助;学习优秀幼儿教师的事迹等,让学生从各方面感受、理解幼教职业的内在价值,使之与自身成长密切联系起来。

(4)优化专业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一般大学老师必备的素质,也需要拥有学前教育专业老师独特的特点。比如:热爱幼教事业、富有爱心、活泼开朗、表现力丰富等,这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从老师的言行中能看到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和价值,也能看到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同时,专业老师必须与时俱进,增加实践经验。如果老师在理论与实践上脱节,那学生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因此建议高校教师能多到幼儿园了解幼教理论在幼儿园落实的真实情况及幼儿教育实践的具体操作方法。

4.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的能力,积极养成对幼教职业的高度认同。

(1)正确认识幼儿教师职业的价值,认真看待自己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以能成为一名幼儿教师而感到自豪,不要妄自菲薄,否定自己的职业地位和作用。要有良好的心理接受能力,在遇到困难时,少一份质疑和退缩,多一份坚定和勇气。只有自身素质的切实提高,真诚付出,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篇5

教师的职业是构建昨天与今天的桥梁,当代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承受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的诸多研究显示,教师职业是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如果教师的职业压力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会直接导致职业倦怠,体验到职业倦怠的教师容易对学生失去爱心,降低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影响到教育效果。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学会调控来自职业的压力,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缓解这种压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适应环境,采取积极的认知方式

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成为了学生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及课程的建设者。这种变化要求教师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改善以及教育观念的改变与更新,从而能够全面促进自身适应新课程改革中的专业化的发展与成长。面临这些变化,教师要勇于改变自我,采取积极的认知方式,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带来的一系列的变化。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方面的同时,更应看到有利的方面。教师要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要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通过改变自我,形成积极正确的自我观念,扬长避短。

(一) 强化职业意识

教师要对教师职业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艰巨性、复杂性、重复性有正确的认识,要看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和光荣,增强对职业的责任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乐观地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要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要相信自己,努力使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到轻松、满足、愉快,提高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二)对自身素质有正确的认知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正视这种变化,提高认识,学会科学用脑,提高心理活动的效能,建立起完善的自我效能感机制。要通过种种渠道加强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学习、创新,积极参加教师培训以提高自身素质,对自身有正确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全理改变教育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是全方面的,无论对年轻教师还是年长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一些年轻教师由于教龄不长,经验不足,对新课程的变化无法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而一些年长教师则因为不愿改变其长时间形成的教育教学模式而产生抵制情绪。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年长教师都应该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方式进行合理的改变,以适应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等,从心理上认同、适应新课程改革。

二、调节情绪,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能控制自我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因此,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必须重视自身心理地进行保健工作,面对职业压力,要学会积极的自我调适。格瑞斯(1998)提出,情绪调节分为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原因调节就是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加工和调整,如有的教师的压力是缘于不能有效处理与同事的关系,对此可以通过改善关系,避免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也就是教师要正确认识新课程带给自己的困惑和压力,进行分析,制订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注意吸收新的教学方法,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而反应调节是指个体对已经发生的情绪在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等方面进行调节,例如:不良情绪已经发生的时候,可以通过参加文体活动,听音乐、散步、做肌肉放松训练、找朋友倾诉等消除紧张,缓解焦虑。这些方法经常运用,能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增进身心健康。

篇6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6-0-01

专业伦理就是群落关系、教育理念和服务理想。科学的生物化学教育理念和精神是生物化学教师的专业灵魂。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理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其中,专业理念是教育教学行为的灵魂。

一、群落关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的职业都是为社会团体服务的,并且在这个团体中承袭着该团体的特征性群落关系,并在此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社会活动,即从事其职业。这种群落关系从伦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专业伦理。教师专业伦理的基本要素是共同的,就是教师与学生、集体、社会的伦理关系,其核心要素是师生伦理关系,这是教师专业伦理的基础。教师伦理关系的正确归因与评价,就表现在教师正确的教育理念、敬业精神、社会诉求等等。高职生物化学教师的专业理念其特别要强调的“实践”和“科学”两个关键词,这是生物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二、教育理念

1.基本教育理念

现代高职教育观念强调在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育理论,优化教学效果,强调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的研究,重视学生个性需求的满足,强调素质教育和创造性技术人才的培养。现代高职教育观念不再只单方面强调教,更关注学生如何学习;现代高职教育观念要求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技术的教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开发者,学生实践过程的帮助者、调控者和评价者;现代高职教育观念追求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不只是认知能力的提高,技术水平的进步,而是个性和社会性人格和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现代高职教育观念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完全不同,它是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是教育面对急剧发展的生产型社会社会做出的必然反应,是我们研究和实践的基本依据,也应该是高职教师工作的指导思想。如何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引进生物化学课堂,培养现代化的职业生物化学人才,是每一个高职生物化学教师首先要具备的观念。

2.职业观

高职教育生物化学教师除了对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变革,在高职教育理念中有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就是教师的职业观。这是职业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理念必须通过这一观念才能真正发挥职业教育的特色。

职业观(professonal ideology)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特定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社会对从事某种专业工作人员的较为恒定的角色认定,海外有学者译作“专业理念”或“专业意理”。职业观是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它一经形成,又反过来影响甚至指导具体的职业工作和职业行为。特别是当一种职业观内化为从业人员伦理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据一些西方学者的研究,有时候这种自主性可能达到与职业组织力量相抗衡的程度。高职生物化学教师科学的职业观应当包括正确积极的职业道德观和科学创新的职业发展观。

(1)正确积极的职业道德观

多元化的社会发展带来多元化的价值选择,高职教师的职业内涵也在发生这微妙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不断出现的价值冲突带给教师更多的选择机会,尤其是对于职业教师其自身具备多元化的素质结构,就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我们如何看待高职教育岗位的价值,就决定了我们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来展开我们的教育活动。高职生物化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观是以教师的职业价值为框架,但是以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才需求为内核的。这就是高职教育与普通基础教育最大价值区别,就是其劳动直接影响社会生产体系,参与社会资源分配。所以,我们说高职生物化学教师正确积极的职业道德观是以明确清晰的职业价值观为基础的。

(2)科学创新的职业发展观

高职生物化学教师所提供的教育劳动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为目标的,因此教师在对自己职业特点深刻认识的同时必须对社会职业有科学的把握。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对生物化学类职业特点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建构,在实践环节里有效帮助学生转化,从而建立学生的职业观,才能帮助学生合理的选择职业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的特点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不断发展的,因此对职业的理解也应当是发展的。教师如何以更先进的思想理解生物化学类职业,才有可能以更进的教育思想来教育学生。另外,建立教师的职业发展观,对于学生从事生物化学类职业的过程中,有效应对职业特点变化所带来的改变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社会生产集约化、自动化、人性化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今天只有建立创新的职业发展观才能创新的创造社会价值。

三、服务理想

服务理想是在对服务人群特性清楚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驱动社会劳动,所达到的某种职业方向或成就。它是社会职业的内心驱动力,它不等同于职业动机,不是教师自我强化的一种心理暗示,其本身是基于对其职业的社会理解,基于对其自身发展的合理认知,而做出的具有社会共识的目标体系。

篇7

1 基础教育中的职业教育

1.1职业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职业教育是什么?”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理论上、实践上一个最普通、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必须回答的问题。“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中心概念。它作为一类教育现象的存在,已有300余年的历史。现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这一类型教育。由于学制是教育的基本制度,故从学制角度考察职业教育形态。美国职业教育分高、中等两个层次,中等职业教育在公立的综合中学实施,完全的或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职业中学相对较少,主要培养熟练工人和初级从业人员。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为两年制社区学院及非大学性的中学后私立教育机构,主要培养技术员类人才。职业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存在,具有以下特点:时代性、国度性、相对性和模糊性。

1.2职业教育的意义

职业教育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人手,培养学生劳动观、职业观的教育。具体地说,是指将传授知识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存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发展与需求,使学生具有劳动观、职业观及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和态度。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处于心理逐渐成熟的时期,对未来生活充满幻想,对未来职业生活已有向往。因此,在这个时期,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实施职业生涯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对职业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科学合理地进行人生规划,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如果缺少必要的职业教育,学生在就业或深造时,由于缺乏对职业的基本认识,为将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因此,教师必须对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充分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以及面对社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

2.1职业列表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同时,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增强自身改造自然的能力,战胜疾病,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如粮食问题等,与生物相关的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样在生物领域许多就业机会就涌现了,便有更多的人直接或间接地从事与生物学相关的工作。美国高中生物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见表1。

2.2对职业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这些职业中,一部分是普通的、平凡的、贴近日常生活的,如自然保护宣传员、农场主、伐木工人、护绿员等,他们只需学习该行业的相关知识并取得执照或是学士学位就可以了,甚至有的可以是完成中学课程后就可以从事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就是需要基本的专业技能或通过国家上岗资格考试的,如科学通讯员、动物饲养员、野外动物摄影师、驯兽师、生物教师、除草(虫)技师、药剂师、注册护士和助产士;再有一小部分就是要求专业知识背景更扎实,具有较高层次科研能力的专业人员,如生化学家、遗传咨询师、法医鉴定师、海洋生物学家、显微外科医生等。

2.3职业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作用

2.3.1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

以上这些职业充分体现了该套教材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类型,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去了解社会,促使职业教育融进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职业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内容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也可以促进学科教学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信息,参与社会生活,养成关注科学和社会的学习习惯,产生对自然与社会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学习过程与方法,以便于在以后的职业中应用。

2.3.2以网络为载体,丰富了课程资源

职业教育的融入极大程度地丰富了生物课程资源。在“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当中,它主要以职业技能为切入口,着重讲了这些职业所要求的学历和从事该职业主要的职责是什么,还涉及到生物知识、生产生活经验、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等各个方面,也为生物教师拓宽了课程空间和教学视野,为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辟了新的领域,使生物课程内容更为丰富。同时还提供了各类相关网络资源,可以让那些感兴趣的学生获取更多有效、重要的职业信息。

3 结语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师职业高原职业认同

一、职业高原

“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工程中出现的进步的暂时停顿或是退步现象。1977年,美国的职业心里学家费伦斯等将此概念引入职业生涯领域,用以描述个体由职业生涯发展的停顿所引发的诸如疏离感、低效能感、挫折感、失败感等系列生涯认同危机。

西方学者从晋升、流动、责任三个角度对职业生涯高原进行定义。“高原现象”在职业生涯中可以这样理解,个体发展在某一阶段中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非常小。一旦进入“职业高原”期,个体容易对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表现出担忧。在晋升无望,开始反思自我价值的同时,往往产生焦躁、失望的情绪,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得到赏识,从而对本职工作表现出厌烦与焦躁,神情沮丧,失去动力,对于曾经兴奋的事情再也提不起兴致。此外,个体往往变得难以交往和亲近,这就更增加其孤立无助感,产生恶性循环。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突破这个“高原”,不能克服通过这个“坎”,个体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将受到严重限制。

“职业高原”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是指体育教师在当前学校的职业生涯中出现的关于职位升迁、职称晋升、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向学校决策中心位移等方面的可能性很小或出现停滞状态。

二、体育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体育课不同于一般的课程,体育课比一般的理论课要具备更多的具体实践。开放性的教学课堂也让学生不似在教室中集体管理那般容易。而现在学校已形成体育教师只是教辅人员的观念。体育课的开出随意性、可调整性大,学生的学习重点倾向于理论课。传统观念下的体育学科是“小科”“副科”。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造成了极坏的负面影响。很多体育教师认为:学校都不重视了,自己再重视也没有意义,从心理上看轻自己的工作,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没有文章可做,不值得去做,自然也不会做什么,或者说做的时候也不用心;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之心理。

(二)客观条件限制

体育教师在我国的教师教育中的地位一直得不到重视,这主要是由我国的教育体制造成,另外,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职业一般具有不可取代性,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情况却比比皆是,体育教师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另外由于现在的考试制度以及社会的偏见,使得国家用于体育教师教育的经费相比于其其他学科来说较少。学校体育场地的限制、体育设施的不完备等客观因素都是的体育教师的能力难以施展,个人价值难以实现,导致自我认同感和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下降。体育教师队伍不稳定,他们每天应对的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还要加上对学生的个人体能的训练,部分体育教师不能面对,导致纷纷离岗另寻出路。

(三)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由于各方面原因,体育教师的职称比理论教师低,一个教师在工作内容和工作岗位上均无差别,高学历、高年资的体育教师工作缺乏挑战性,进修深造、外出参观考察的机会较少,自身提高受到限制,知识更新较为缓慢,能力受到束缚,导致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期停留在较低的组织结构水平上,更早地进入职业生涯的“高原”期。

三、体育教师应对高原现象的策略

(一)不断提高对职业的充分认识,提高职业认同感

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指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目标、性质、价值、个人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和效能等予以接纳和认同的程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职业的情感体验。它是教师选择教师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和实现职业目标的心理基础,是影响教师工作效果的重要变量。如果体育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或其职业认同感没能随教龄增加而不断提高,仅将教师职业当成谋生手段和追求相对稳定的职业生活的话,体育教师职业固有的单调、重复等特性就会凸现出来,从而与人不断追求刺激、挑战和发展的天性相矛盾,这种矛盾是导致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高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首先就要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全面辩证的深刻认识。不仅要认识到体育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体育教师职业的苦、乐、得、失,并从中解读出自己的责任,看到自己的使命,寻找到自己实现价值的用武之地。只有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识完全到位,体育教师才能在从事的职业中努力追求职业理想,坚定职业信念,崇尚职业荣誉感,勇担职业重任,并在从业过程中领略到从业的乐趣和精神的满足,甚至以苦为乐、以失为得,产生愉悦感、成功感等职业情感。

(二)立足现实,正确认识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研究是“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成长的过程。把个人融入集体,汲取大家的智慧,这是一种更好、更直接的学习,就是要通过研究使教师们发现并获得这种改变自己的力量——研究中成长和收获的体验。

找准职业系留点,设定恰当而多元化的职业目标,坚持不懈,力争职业目标的达成。体育教师必须立足职业实践,躬身自省,结合体育教师职业的特点,找准职业系留点,转换和修订原有职业目标,使其多元而恰当,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职业系留点相关知识和技能等内容的储备,为职业目标的最终实现而努力。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把握好机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涯发展中的挫折,促成自身的发展。

(三)提高自身素质,重塑职业生涯

对于个性好强的人来说,职业高原也许更多地意味着职业发展的停滞,这是他们所不能忍受的,因此,他们会寻找各方面原因,并采取措施试图走出这段“停滞期”。意志坚强者会比较理性地分析原因,同时侧重于自身调整,寻找职业高原的突破口。

在遭遇职业生涯高原时,会主动或被动进行应对,进而生成对职业高原的承受能力。这种应对职业高原的承受能力就是职业高原商。按照一些学者的观点,职业高原是每一种职业都存在的客观现象。因此,体育教师职业不可避免地存在职业高原,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个体在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历程中甚至会多次面对职业高原。要客观认识和面对职业高原现象,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化解。作为体育教师个体,当发现自己遭遇职业高原现象时,既不能无动于衷、听之任之,也不能惊惶失措、谈“高原”色变,而是积极面对现实,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克服由此而生的挫折感、自卑感,相信自己的能力,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情况,积极寻找产生该现象的根源所在。

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要自强不息,内外兼修,增强职业适应能力。教师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其专业特点和其他文化课教师还有些不同,体育教师承担的升学压力可能要比其他教师要少一些,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体育教师的责任重大。因此要理性认识到这些压力与职业高原现象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自觉地不断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以变压力为动力。

(四)立足职业实际,积极开展教育研究

职位晋升的停滞是构成个体生涯高原感知的最主要方面。因此,体育教师不应当以职位的晋升作为生涯发展的唯一目标,还应当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寻求发展。一般的,除职位晋升外,个体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设立岗位目标、技术等级目标、收入目标、社会影响目标和重大成果目标等以获得全面发展,避免进入生涯高原。

教师要由每天单调、乏味的生活走向教育的幸福之路,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教师走上研究之路。要引导体育教师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进行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探索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其主旨不在于建构理论体系、归纳规律,而在于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通过行动加以解决,以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体育教师在职业实践中通过行动和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水平和质量。当体育教师成为自己岗位上的研究者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执行者的时候,其职业的挑战性和刺激性将大大增强,这是有效应对职业高原的最佳方式之一。

篇9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思想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酒店用人需求的扩张,报考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生源众多,学生们在确立就读专业时,职业思想的树立已见端倪,对酒店工作服务意识的渗透、对酒店工作岗位稳定化、环境优异化、市场需求前景乐观化有初步的认识,继而在学习、见习的过程中,也仅对这些表象化的观念有强化的效果,理想主义意识较强,期望值过高。随即到实习的环节、实践场上,岗位安置、发展空间的不如意,产生自我实现感的障碍,超负荷的工作量及工作环境不如意与期望的结果比较产生落差。在对待低素质客人的服务过程中,或许情绪长时间压抑,疏导宣泄渠道不畅,教育引导工作不到位,致使较多学生产生职业倦怠,工作热情骤减,对专业的忠诚度下滑,辞职、改行学生占三分之一的比例,影响学院的社会声誉,也对酒店正常工作造成冲击,影响客人对酒店服务的满意度。严重的还会改变学生的职业取向,降低对酒店的认同感,产生偏激的看法,影响到后续人才对酒店专业的选择,进而造成星级酒店人才短缺,酒店员工流动率居高不下的现状,这是不容忽视的。

二、职业思想教育培养方式的实施

职业思想包括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三个方面。职业意识是职业主体对自己从事职业的一种意识和认识,职业态度是指职业主体对自己从事职业的定位和态度,职业道德是指职业主体对自己从事职业的一种较深层次的观念,以及由这种观念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就酒店工作职业思想而言,在酒店职业道德的表现上,即酒店员工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才能自觉遵守“尊重宾客,礼貌待客”,对客人一视同仁,遵纪守法的道德行为。例如客房服务员在工作程序上的一丝不苟,餐厅服务员服务周到细致等方面,此外,爱岗敬业的职业意识,也应融汇到学生的工作态度表现上,倡导主动积极,尽职勤奋,勇于奉献。而酒店的服务意识就是指酒店全体员工在与一切酒店利益相关的人或组织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欲望和意识,以客人的满意度去衡量工作的绩效,以给予客人优质的服务作为工作的乐趣所在,以良好的礼仪形象呈现及个性化的服务客人作为工作的标准。期望学生在认知职业意识上对酒店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要客观,在职业态度上必须要学生定位准确,态度明朗,在职业道德的认识表现上还要结合酒店的企业文化去理解认同,创建酒店所需的职业精神。我们在培养学生职业思想的行为中需具体实施下列一些举措。

(一)让学生对酒店职业及岗位更多元化的了解

学生入学初对酒店的认识难免片面,需要教师及相关人员帮助学生客观认识。除了常规教育以外,还可开展以下活动。(1)邀请在酒店岗位创出绩效的学长回校与学生交流座谈,通过自己的成长史来引导同学,不仅展功,更要讲明工作艰辛,复杂,侧重能力锻炼历程的表达,以身示范,强调职业思想在其中所起的作用。(2)见习期不仅是掠浮表面的观察和学习,更应有若干天深入岗位在企业员工的引领下接触酒店工作实际,“同吃同住同劳动”,让酒店员工言传身教,使学生从课堂书本的理论认识上升到正确的客观理性认识。(3)通过资深酒店人到学校的课堂举办讲座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全面地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4)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酒店的过程中,还需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通过开展一些相关活动,如“我要做一个怎样的酒店人”、“工作是我的乐趣和需要”、“认知自我,展示自我”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将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与酒店岗位的需要联系起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于稳定学生的职业态度、端正学生的职业思想有着良好的效能。

(二)让学生在实际中理解认知职业思想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学生的实习期及就业初期,鉴于他们初建构的职业思想还有待完善,可以通过常态化的沟通交流,固化学生的思想。教学方式上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不仅传道,更要解惑,针对学生在实习及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引导的着眼点,让学生学会观察问题,能够发现问题,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能力,更能升华其职业思想的意识,从更深层面上去排忧解难。同时,也应对酒店企业方提出要求,实习时给予岗位转换的更多机会,让学生选择和适应。在奖惩制度上多鼓励老员工对实习学生言传身教,且遇到问题时创造机会让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适度体验工作的成就感。利用学生不成熟的意见与酒店资深员工有成效的工作现场适时作为对比,学生更能意识到自己思想观念上、工作方式上、工作技巧上的差距,学习就更能有针对性,对职业思想的认识会更深入化。再者,酒店常规管理工作上也应做到人性化,如休息时间的保证,业余时间娱乐活动的开展,员工福利的优厚,员工餐的丰富,居住条件的完善,员工团队的凝聚,互帮互助大家庭式的交流等,让学生在工作辛劳的同时,体会人文关怀和尊重,舒缓情绪压抑,减少情感耗竭,提高专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三、学生职业思想的误区及引导

无论是入学初期还是实习学习的后期,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及我们教育的不尽完善,学生的职业思想难免会出现一些认识误区,需要我们矫正,具体有下列的一些表现。

(一)从“被伺候”到“去伺候”

而今我们面对的学生是“90后”,该群体在特殊社会现状造就下,从家里的“宝贝”级到工作中的“蓝领”级,角色反差极大,心理不平衡,吃不了苦,难免对酒店工作产生逆反心理,认为酒店是专门给人赔笑脸的行业,地位低下,工作起来没干劲,用消极的从业态度去应对。其实,酒店员工对客人笑脸相迎,这是酒店的服务业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人与人之间起码的表达尊重的方式,并不意味着酒店员工就低人一等。微笑服务为的是让客人在酒店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让客人感觉到酒店对他的欢迎,态度的友好与热忱。如此这般,需要通过职业态度上的转换意识教育及酒店成功人士榜样示范效应展示。例如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如实训实习日志展览、实习生实习报告会、行业专家讲座等,并从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配合职业心理的疏导,帮助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

(二)从“学生”到“社会^”的角色转变

高中教育的狭隘,高职院校学习中的迷茫,致使学生在这样的角色转变中心智不够成熟,有些是对社会和人性的复杂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准备,过于天真无知,遇到挫折心理脆弱,对社会现状产生悲观情绪,遇事的无奈和失望使他们对自己的理想和规划产生抵触情绪,或又对职业认识过于理想而产生苛刻、偏激的情绪。要正确引导和矫正,一是需要在《思想教育修养》、《酒店服务心理》、《人际关系与沟通》等课程的教学中,循序渐进地从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层面不断培育养成。二是除了理论讲授的教学,还多应采用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这样的角色过渡和转换。在强调一些社会角色的负面效应的同时,提出一些适宜的解决方式和技巧,锻炼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和信心,使学生真正了解酒店岗位的职业,熟悉职业,体验职业,培养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对酒店行业渐失信心

实习过程中,基层岗位上的劳动强度往往超出想象,导致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加剧。而酒店员工及管理者的复杂人际关系,对意志力薄弱、职业思想不坚定的学生:是极大的挑战,导致学生对该专业工作的前途逐渐灰心。教师要着眼于酒店行业特点,将职业思想与就业起点的关系;工作难度、强度与磨炼人的品质;适应酒店的管理与融入企业文化等一系列实际问题进行剖析,让学生看清事实,也明辩道理,清楚地认识作为“酒店人”应有的职业思想境界和作为,真正从思想层面上做到爱岗敬业,养成吃苦耐劳、执著追求的精神,争取做到干一行就爱一行,爱一行就专一行,专一行就精一行。也可多元化采用不同的岗位实践方式、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到企业顶岗。当然,作为高职院校也应把握好选择工学结合酒店企业的优劣,选择资质优异、管理科学规范,发展空间广阔、酒店文化氛围好、注重培养人才、强调人性化管理、亲和力强的酒店,让学生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学中做,做中学”方能正确引导和矫正学生的认识误区。

篇10

【关键词】职业体验;学生社会化;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6-0046-02

【作者介】任全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北京,100098)教师,高级教师。

职业体验是指青少年在高仿真的设施场所和人为建构的社会单位中,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身份扮演、机器碰触等方式了解各行各业要做的事情,在玩乐中判断自己的职业喜好。[1]作为体验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职业体验旨在通过学生个人的亲身实践,获得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促进学生对职业、自我、社会的认识。职业体验以社会化理论为指导,社会化是指个人参与社会生活,通过交互活动习得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成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过程,即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2]本文试图在对职业体验式校本课程研发描述的基础上,阐述职业体验教育在小学阶段得以开展的方式。

我国的小学课程体系中,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正式的、成体系的职业体验课程内容。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的职业体验课拥有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校本课程。它由学生提出倡议,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完成。在职业体验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学校变为“职场”,学生变为“职业人”,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本职工作,并对自己工作完成的状况及感受进行记录,将其填写至《职业体验周学生手册》。职业体验课程所有的岗位均是学校在校园范围内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包括:学科教师助理、校长助理、低年级班主任助理、小厨师、保洁员、小保安等。职业体验的对象为六年级全体学生,他们的年龄大约为11~12岁,处于职业体验教育的“黄金期”。

在为期一周的职业体验课程中,学生经历了四个学习阶段,即职业兴趣认知、职业内容认知、职业情境认知、职业价值认知,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自我认知。职业自我认知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亲身实践,更需要教师的指导,由此使得学生拥有职业启蒙认知。

一、职业兴趣认知:竞争上岗

儿童时期一般被认为是初级社会化的时期,因此职业认知成为小学阶段职业体验式校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在职业体验周课程中,学生职业角色是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获得的。学生“求职”时,需填写《岗位报名表》,在简单明了地说明自己优势的同时,提出自己对应征岗位的基本工作设想。职业体验项目组根据不同岗位的招录比实行择优录取,公布岗位入选名单。

不同岗位的竞争程度不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对岗位进行适当调配。这一阶段,学生对不同的职业有了初步的认知,此种认知的形成与个人的校园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他们往往出于对某一岗位的兴趣或好奇心,而选择从事某种职业。“职场”的现实竞争,使得学生只能在“喜欢某个岗位”与“适合某个岗位”之间做出选择,而选择的标尺即为“个人能力”。

二、职业内容认知:培训上岗

学生在正式步入职业体验时,要熟悉岗位要求的具体工作内容。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导师,学生需要完成导师制定的工作任务。同时,导师还会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将职业体验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明白自己应当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完成特定的任务。譬如,体验小厨师职业的学生,必须明白食堂师傅工作的具体流程,还要避免违规操作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此种方式的讲授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并非被动式的灌输知识,而是主动式的吸收知识,这也是教师设计体验式课程时力图达到的学习效果。

三、职业情境认知:正式上岗

经历了前两个阶段,学生对岗位有了清晰的理解,正式步入工作情境。由此,其身份也由学生变成了职业人。学生不需要坐在教室里上课,而是散布在校园的不同角落,扮演着真实的社会性角色。低年级教师助理需要帮助班主任维持课堂秩序、批改学生作业、甚至是站在讲台上讲课。情境赋予了个人最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学生对职业工作内容的认识。相对于上一阶段通过培训获得的职业认知,学生在这一阶段认知的层次和水平都有所提高,并且习得了一种重要的工作能力,即处理棘手事物的能力。

四、职业价值认知:理解不同岗位

职业价值的认知是需要通过评价来获得的。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职业体验课程应该采取“多元评价法”。

首先,学生在完成职业体验后,结合岗位要求做出自评;其次,不同岗位的导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表现为其“点赞”;再次,家长结合学生参与职业体验课程的变化给孩子一个评价。这三种评价不仅来自于三个不同的主体,而且评价方式不同。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职业报告,导师评价是评价量表,家长评价是表达式的便签条。此种结合不仅为学生职业探索保留了鲜活的“档案资料”,还提供了一种师生沟通、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学生在感受不同职业后,往往得出一个结论:做某某工作真不容易。参与小厨师、保洁员职业体验的同学,更会理解社会底层职业的艰辛。职业教育的“职业无贵贱,尊重每一种职业”的价值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实践过程中并形成学生自我认同的一部分。

职业教育或职业启蒙教育,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普遍重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面对教育系统和就业系统的衔接障碍,力图通过变革学校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劳动课成为职业体验课程的初级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逐渐成熟起来,体验课程的内容日趋丰富。职业教育开始向生涯教育转变,“职业”被“事业”取代,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宣扬终身学习理念。这一转向明确提出了“课程重新设置”。

中关村四小的职业体验课程已经成功运行了两年。教师与学生合作创新,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今年的职业体验课程,项目组决定以舞台剧的形式将职业体验课程学习的结果展现给全校师生。创作来源于生活,职业体验课程为学生的剧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此外,家长也积极参与其中,从专业写作的角度为学生的剧本提供支持。学生们不厌其烦地改剧本、招演员、对台词、彩排,以一种还原职业体验场景的方式,将职业体验课程学习的感受及自身对职业的理解抒发出来。职业体验课程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将教师、学生、家长等学校生活共同体成员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推动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努力让学生成为合格的未来公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