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心理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班级既是一个教育组织,又是一个文化组织。班级文化是师生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而形成的文化心理氛围,它反映了班级这个教育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滋养学生心灵的重要养分。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主体人格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对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研究思潮,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积极心理学重视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积极体验,强调对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发掘和培养。它认为教育并不只是纠正学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拥有一种积极的心理力量,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得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为良好小学班级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实现路径。
一、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
(一)尊重主体地位,实现认知内化对事物的认识产生于主体认知结构与客观外在实践经历的相互作用。如果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学生就能够主动参与问题探究,进而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体系,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升华。积极心理学认为,对幸福、希望、快乐、自信的追求是人类获得成功的主要动机,人们应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外部事物做出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优秀品质和建设性力量,在实现个人成长的同时获得幸福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
(二)优化情绪实践,增进积极体验“积极情绪体验是指个体主观体验作用于客观世界,积极主动地经历某种情境或事件,从而产生的积极情感倾向或行为,即主观幸福感的产生。”[1]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积极的心理元素,具备调适自我心理状态的能力。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创设生动的情绪体验情境,帮助学生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进而获得更多积极情绪体验,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增进学生积极体验、激发学生积极情绪既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也是教育本身所应追求的价值核心。”[2]
(三)塑造积极人格,促进全面发展“个人要充分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就必须表达和发展自己的期望、愿望、兴趣和能力。”[3]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型人格可以帮助个体更容易调整心态,突破自己,进而获得幸福,创造快乐。这也是班主任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组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因。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全面提升,而且应包含人格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生实现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建设不足班级文化的内涵属于班级的一种群体意识,维护班级文化需要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一个班级中,各项班级规章制度应由班级成员共同参与制订并自觉遵守。而实际上,在很多班级中,这一事务则由班主任和他指定的少数班干部完成,这就使得其他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受到了抑制。此外,一些班主任将班级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班级口号的提出和班级板报的布置,没有突出班级内涵和形象的塑造,忽视对学生负面情绪的疏导,难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有些班主任则只注重班级成绩,忽视班级文化内涵建设,也难以形成朝气蓬勃、团结友爱、人人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
(二)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内部因素,也是其成长不可或缺的终身财富。要保证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班主任就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保证。同时,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进一步落实班级文化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一些班主任只把学生看作接受教育的对象,忽视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导致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班级活动效果不佳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成员获得精神力量的源泉。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开展符合育人目标的班级活动,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班级文化建设得以进一步深化和落实。而在实际管理中,班级活动效果不佳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例如主题班会的召开,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与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纪律、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的一种高效形式。“然而,实际的主题班会中,部分班主任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气氛沉闷,师生互动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导致主题班会收效甚微。”[4]另外,主题班会还存在活动方案陈旧、活动时间不足等问题。
三、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环境文化建设———构建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从最广阔的环境———进化来讲,进化的环境塑造积极的人类经验”[5]。教室是班级成员共同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待得最久的场所。教室的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干净整洁、富有文化气息的教室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有助于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的构建。首先,保持教室的卫生。无卫生死角,桌椅摆放整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班级学习环境。其次,布置文化墙,将学生优秀的书画作品、摄影作品悬挂于教室的墙壁上,让学生展示自我、表现个性,在丰富的文化元素浸润中成长。再次,创建图书角,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籍放在图书角里,推荐给大家阅读,既为图书角创建贡献力量,又有助于其分享意识的培养。最后,教室的绿化。在教室合适的地方摆放绿色植物,一方面可以增添生机,净化室内空气,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养花赏花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放松,陶冶性情,培养自身的耐心和责任感。
(二)制度文化建设———实行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积极心理学尊重学生主体,特别是重视学生积极健康人格的培养。它认为把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能动地开展自我教育,将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保障。班主任应肯定每一位学生在集体中的价值,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有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投入班级建设中。在班干部的选用上,采取学生自主竞选的方式,并实行任期轮换制,大面积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按功能设立尽可能多的“岗位”,鼓励并帮助学生依照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允许他们在不同的“岗位”间进行转换,广泛接触各类不同的班级任务,积累解决各类问题的丰富经验。各项班级新规的制订同样要遵循民主化方式,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协商制订并自觉遵守。
(三)观念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班级的观念文化是在特定学校文化的影响下,经过师生长时间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包含信念、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复合体。班级舆论是班级观念文化的风向标。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进而在班级内产生一种精神力量,激励每一个成员积极进取,是班级观念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正确舆论导向的形成与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密不可分。积极心理学特别强调积极情绪体验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它认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途径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教育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定向和奠基作用。班主任应抓住时机,从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教育情境,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不断积累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内心形成正确的认知。同时,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对班上好的现象予以表扬和肯定,而对班级中的不良倾向,班主任也要及时予以批评制止。只有在班级中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学生才能自我省察,识别是非、善恶、美丑,不断提升自我教育能力。
(四)活动文化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未来发展潜力,注重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把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的主张是一致的。班级活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班级活动是在班级内部有组织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班级活动就像一条绳子贯穿了班级建设的整个过程,每次班级活动都是班级建设有益的补充、完善。”[6]班级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进而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个人修养。如举办书法、绘画、摄影、器乐以及主题演讲等校内比赛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挖掘学生潜能,彰显学生个性。另外,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如清扫楼道、捡拾垃圾、清除小广告、慰问敬老院老人、发现街头错别字、擦洗体育健身器材等,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又能够增强他们服务社会的意识。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自身优势的利用,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中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既可以让整个班级的管理更加高效,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丽萍.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四维并进”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7):57-60.
[2]徐凤林,陆春庚.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职校生积极体验能力培养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5):40-41.
[3]黄希庭.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5-9.
[4]龚俊波.主题班会高效互动“三忌”[J].教学与管理,2016(1):30.
[5]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6-10.
篇2
【关键词】班级文化 创新管理 路径
【基金项目】此文为齐鲁医药学院校级课题:班级文化建设维度下探究民办高校学生创新管理路径选择(编号:X15RW07)结项论文,李文D为课题负责人,赵夫鑫为课题主要成员。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63-02
十报告指出,高等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等教育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使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潜在力量。高校更是肩负着培养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责。因民办高校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除了重视高等教育一般发展的规律,更要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探索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点班级文化和发展路径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班级文化涵义
本文认为,所谓高校班级文化是指对高校班级全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起约束、导向和激励作用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老师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经过实践检验的、为班级所有成员都认可的、能够对班级成员的行为起引导作用的一种内在制约力。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影响力,它是具有一定弹性、一定张力、凸显学生主体意识的文化。高校班级文化因其主体的独立性而具有明显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实践的独立性方面。其次,高校班级文化还具有多元性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地区、民族和文化背景。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于培养班级凝聚力,增强团结意R,形成良好学风、班风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班级文化作为所有班级成员共同遵守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已经成为班级成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认同。当然班级文化建设也是搞好学生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关键环节。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可以推进德育成效。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能够有效推动个体社会化。
三、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辅导员、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对于班级文化引导作用不明显。存在重使用学生干部,轻建设班级文化。相关的班级文化活动少,学校活动多,而且与专业特色与班级文化结合不紧密。因为前面存在两个问题,导致第三个问题,学校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班级缺少文化,凝聚力下降,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对于建设和谐班级文化更不可能。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更是国家建设两个一百年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感悟,针对班级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和自己工作一点感想,提出一些建设,以供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借鉴。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管理路径选择
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就如同阶梯一般,由低到高,逐步升级的,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同样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这样的需求,其实不管是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还是班级管理,都要充分掌握班级学生的尽可能全面的信息。比如说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是否恋爱、学习经历、民族信仰等。有了这一前提也是一把钥匙,就可以尽可能多的打开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里,拉近师生的距离,做到与学生亦师亦友,既是人生导师又是知心朋友。
1.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和谐氛围,这是建设良好班级文化的前提。这个需要辅导员和班主任真正的身体力行,抵制住尽可能存在的歪风邪气,给学生树立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良好宿舍环境作为更小的单位的支撑,选好宿舍长就显得更加重要,宿舍长要让有责任心的同学,尽可能是班级学生干部,也可以用没有当选的学生干部,当然是愿意给班级作贡献,更要与宿舍主要学生关系融洽,还要获得宿舍绝大数同学的支持,愿意奉献。尽可能做到让班级同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够在班级发展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对班级的贡献。
2.选好班委,是班级文化建设重要环节。班委是沟通和连接师生的纽带和桥梁,班委选的好,信息的通道就是畅通无阻的,反之那就信息不畅,班级混乱。对班委既要有分工,让每个班委都各有职责,比如说大学生的生活委员,一般设置就是管理班级的班费,我对生活委员设置不仅仅是管理班费,我在选用生活委员时,这一学生干部还有两项任务,就是要给班级通告第二天天气情况,还有就是班级同学和老师的生日,并组织全班同学给其过生日,以班级名义买一个小礼物,并提醒过生日同学给其父母打电话报平安,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既有人文情怀又有感恩教育,最主要是由学生来做,学生不会反感,而且觉得会被感动,因为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我选择心理委员,不仅仅要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问题,心理委员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关注班级同学的恋爱情况,谁恋爱,谁分手,谁异地恋,谁恋爱次数过于频繁等,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给我汇报。这样的话,便于我更加清楚掌握班级情况。
选好的学生干部要时时进行教育和引导,抓好学生干部的学习,不可因为班级管理而放松学习,只有学生干部做好带头作用,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竞争循环状态。
3.班级文化需要做好物质和制度文化的建设。班级组建之初,就就引导学生自发自觉参与,自行设计班徽、班服和班旗设计,班歌的遴选,以及班训等,经常长久坚持,成为班级成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标准。辅导员和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要树正气,提出真善美。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理想和目标认知,并不断与之强化,对自己变得自信。自卑者逐渐鼓励,自大者要适当敲打。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对自己的未来变得自信,相信通过努力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我的价值。
4.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凝聚和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心理和精神家园。在这个班级使学生感到温暖如家,在宿舍中轻松舒适,可以互相进行交心的沟通。学习互通,心理自在,经济适当互助,人际交往和睦。当然这一前提,需要辅导员和班主任给予学生一个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情趣爱好,利用你的经验给学生一些指导,让学生加入一些社团,让学生找到一个归属感很重要,人只要是成长就会遇到烦恼,朋友、爱好和社团会给学生一个宣泄口,给心灵和精神一个泄洪点,当一切风雨过后,相信90后的天空更加美丽,因为你们不黑暗,中国便会更加美丽、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赵凯.全面加强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容建设略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韩安庄.高校班级文化建构现状及对策―――以滨州学院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
作者简介:
赵夫鑫(1982~),男,山东临沂人,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讲师,思政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基本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篇3
背景
在网络普及、数字资源和数字服务蓬勃兴起的今天,网站对于“区域文化研究基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梅山文化研究中心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中心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该网站着重介绍中心情况、专家团队、中心动态、项目管理、产业开发及促进梅山文化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因此,它是中心学术业务、科研能力、服务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就现存老版网站在网页设计方面存在创意不足等诸多问题,笔者以为,首先中心新版网站的网页应该围绕梅山文化来进行设计创意;其次采用目前较新的技术将其创意设计更好地执行。在明确以上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笔者将新版中心网站设计的创意理念及实践方式做以下探究。
新版中心网站设计理念
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在分析受众需求并参考国内外著名文化类网站设计的基础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梅山文化研究中心于2013年11月推出了新版网站(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首页学术研究梅山文化研究中心)。新版网站以突出梅山文化为主题,强调美观、简约、实用的原则,构建了一个清晰的栏目分类体系,各栏目之间通过超链接形成立体交叉结构,网页布局突出重点,更具人性化。
1.标题图片、书法字体巧设动画 活跃气氛
网络多媒体技术日益进步,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元素的运用,网页由静到动,由无声到有声,极大地丰富了网页的表现力。动画与图片设计运用与表现效果也成为网页设计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中心网站的导入页(图1)动画将图形和图像二者结合使用,即卷轴动态化向两边翻卷,卷轴中梅山文献图亦采用滚动式动画设计,这一方面强化视觉效果;另一方面更营造中心网站学术氛围以及活泼版面的作用。其次,网站的主页在标题图(图2)的设计上突破传统“模板”式网站的编排方式,图片则采用“紫鹊界”名胜古迹的独特性素材,紧密围绕了中心文化的主题。设计方式亦采用富有创意的处理手法,运用协调的色彩、渐变,确定合适的图片尺寸大小,精心设定页面位置,添加“飞鸟”、“云雾”等动画效果,有效活跃了版式并突显鲜明的区域特色。
图1 新版中心网站导入页
图2 新版中心网站标题图
除此之外,网站的主页将谭谈、张炯等名人书法动态化,这一个方面将“书法写作”过程以趣味性的方式传达给受众,印象深刻;另一方面更提升了中心完善其宣传展示、信息公开、产业发展、学术交流的功能,扩大中心的品牌影响力。
笔者认为文化类网站中的标题图片与书法字体设计在运用时应注意不要片面追求炫酷效果,而应突出和表现主题,不能和页面其它元素脱节;应动静结合,富于节奏,画面变化不能过于强烈刺激,以免引起视觉疲劳;动画数量不能太多,占用版面不能太大,以免喧宾夺主,影响信息呈现和网页打开速度。
2.页面色彩、主题色调巧设对比 素雅不烈
对以呈现学术信息为主的中心网站而言,和谐的色彩、色调能提高信息的获取速度。首先,梅山文化研究中心的网站其主色调采用深灰色,使得网页色调显严肃沉稳的视觉格局,更加符合中心严谨务实、追求卓越的学术氛围。其次,在主色调确定后,笔者合理运用色彩规律,以主色调为中心,利用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三要素的变化,适当增加其他色彩作为对比色和补色,选取辅色调(浅灰、褐色、红色)等组成配色方案(图4),和主色调一起构成有节奏韵律、和谐统一的色彩关系。网页配色方案要避免出现色彩单一或用色过多的现象,色彩种类最好不要超过三种。
最后,确定好主色调和配色方案后,在色彩的使用中应注意“总体协调、局部对比”,即网页的整体色彩效果应该是和谐的,只有局部小范围的地方可以有一些强烈的色彩对比。要适当保持用色的延续性,在风格统一的基础上,为子网站或功能模块选取不同的主色调和配色方案,既要从颜色上对不同内容加以区分,使得页面富于变化,又要保持色彩的整体性。
结语
在新版中心网站设计过程中,笔者深刻感受到,网站是梅山研究中心的真实写照,网站的设计与维护是要花大力气投入的一项系统工程。中心网站的设计应该根据中心实际情况而定,以传播“梅山文化”为第一要义,与时俱进,并没有固定套路与既定模式可循。设计师只有确立科学的设计理念,全面了解用户的需求,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受用户欢迎的网站设计
作品。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
篇4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环境对每个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环境建设是每个班主任面临的班级建设过程中最直接、组重要的问题。好的环境对班级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对较差的班级氛围,不利于中职院校学生的成长。那么,最为班主任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在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广辟蹊径、对班级文化进行切实有效的塑造。
一、掌握班级文化的内涵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了解,树立班级文化,就是要为每一个学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学生是每个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班主任作为设计者和实施者,要自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确保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其次作为职业院校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每一个班级特定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技能的技术人才。鉴于此,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应该重视对班级学生的重技能意识的培养,大力发展应用型人才。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立足于职业院校的职责和使命,依据班级发展情况、专业特点,努力营造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二、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的构建是首先要确立的。中职班级中,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对很多事情明确的是非观念,价值观尚未成熟,这时候更多的需要每个学生树立明确、积极的精神意识。在班级文化塑造过程中,首先要打造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并使其在班级形成主流思想,起到在班级中影响全体同学的作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在班级,树立明理知性、勤学苦练的学风;树立守则敬业、爱生善教的教风;树立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班风;树立厚德笃行、尚能致业的班训。弘扬正确取向的班级文化价值观,增加班级的整体影响力。
三、加强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约束更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班级要有班级的制度,有班级的规矩,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行为习惯有明确的约束。在班级建设的初期,班主任老师就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明确班级的行为指导方法。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班级制度的建立,不仅应该包括规定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出勤、卫生、文明礼仪等也要做出明确的规定。除了制度约束之外,“赏罚分明”也应该成为每一个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的一种塑造。对于遵守班级制度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对于取得成绩,有优异表现的学生要予以奖励。在全班范围内形成一种风尚,向这些同学学习,倡导积极向上的氛围。对于不遵守班级制度的学生,要予以教育,根据错误的大小,适当给予一定的惩罚。让这些学生认识错误的同时,给予班级其他同学一定的暗示。使所有的同学,都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念。从而利用班级制度,使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共同维持好班级文化建设。
四、加强班级心理文化建设
心里健康越来越获得人们的重视,视为健康的重要方面。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在一个相对不熟悉的环境中,势必会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成长,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逐步由中小学的学习、生活模式走向中职院校相对独立的新模式,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班级文化的建设应该有具体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首先,在入学之初,我们可以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份成长档案,记录其在每个阶段的表现情况,记录其心理成长的过程,以便我们每一个班主任劳斯充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其次,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比如我们可以定期在班级开展心理讲座,给每一位学生发放心理健康手册,通过视频、演讲、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排解压力,适应环境。最后,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养成自主困难,适应挫折的能力,阅读是必不可少,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提供一系列的心理健康书籍,让每一个学生,学习更多的心理健康技巧,变得更加开朗乐观,有更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五、加强班级专业文化建设
中职院校更重视学生的职业教育、技能水平。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视班级的技能教育。专业文化要成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凸显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班级文化的塑造,首先要了解自身的专业,技能需要,在班级布置以及设计过程中,更多的展现给学生关于技能成才的文化,宣扬学校、系部的技能教育,通过专业文化的塑造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专业。除此之外,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尽早开展职业指导,让每个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制定学习计划,有的放矢,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有目的的为自己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班级文化的建设既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也对和谐校园的建设至关重要,班主任老师在实施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方针政策。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班级集体活动;班风
中国分类号:G4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教育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大力开展日常校园文化活动。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建设好校园文化,创造出具有凝聚力和约束力的区域性文化氛围,形成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学校个性,通过它来影响和熏陶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课程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核心理念,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因此培育个性化的班级精神,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既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需求,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一、班级文化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班级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班级的物质文化主体是物,是有形的,主要有班级的桌椅摆放、教室布置、内务整理和学生着装等。它尽管是表面的东西,但它很重要,它最直接体现着班级的外在形象,影响着班级的精神风貌,左右着班级的外部评价;精神文化主要指班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班级的规章制度建设上。这些都是无形的,是不能通过眼睛看到的,它只能被感受到,但却是最核心的。狭义的班级文化就是精神文化。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班级文化是班级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完善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见,班级文化建设是管理班级的迫切要求,也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一个班级要构建健康和谐的班风必须要依托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属于管理诸要素中的软要素,处于核心地位。它在班级管理中起着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班级文化是全班同学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着全体同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班级文化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能使学生彼此合作,同心协力,和衷共济,能减少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内耗,增强其内部的凝聚力;班级文化能通过制度和道德规范对所有成员的行为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班级文化还能激发干劲,从而更加主动、自觉、积极地去做某件事情。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必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班风的形成。下面就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谈谈自己几年来的做法和体会。
(一)确立班级发展目标
班级管理首要问题是先使建立团结、进取、健康、和谐的班风成为学生的共识,使其成为班级的奋斗目标。而班级文化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班级成员围绕班级目标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个人目标,并以此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开学初我就让班干部在墙报上布置这样的标语:“我爱我家,班荣我荣,班耻我耻”、“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以及“我以班级而骄傲,班级因我而精彩”使学生一进班就能看到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做努力。
(二)利用制度引导,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建设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养成正确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他们有理想、有抱负,但做事易冲动,自我意识过重,心理素质较差。据此,一方面,可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光荣校史,校风、学风、教风“三风”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成果,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增进热爱学校的情感。
(三)、完善班级设施,优化学习环境
班级物质文化即班级设施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充分发挥班级设施资源的教育功能,如精心布置教室,有意识地粘贴有关名言警句,开辟学习、评比专栏,做到艺术性与教育性融为一体,既美化环境又熏陶学生。把黑板报办成引导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宣传阵地,既锻炼学生又教育学生。为更好地完成教室内的环境布置,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班主任、宣传委员、墙报小组、全班同学共同用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
(四)、充分利用集体活动的教育功能,从精神层面打造班级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班级集体活动,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在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中,正确的、合理的东西得到肯定、弘扬,错误的、不良的东西则为大家所不齿。这样,正确的舆论和班风就会逐步形成、发展起来。所以说班级活动是创建班集体的血液,是形成集体主义思想的摇篮,没有活动就没有集体。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几年来,自己一直都坚持利用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等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提高学生思想修养,确立正确人生观,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通过精心组织文体活动(如校运会、大课间运动、广播体操比赛等),形成健康、快乐的和谐班集体,在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品格和心理品质;在文体活动中凝聚班集体、树立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在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识别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只要从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体目标出发,利用班级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性、自我教育性等特点,采取渗透的形式,把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相信班级会由此而更加健康和谐,而每一个学生亦将在班级建设中绽放出无限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李晓光《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班级文化建设;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班级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班级的物质文化主体是物,是有形的,主要有班级的桌椅摆放、教室布置、内务整理和学生着装等。精神文化主要指班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这些都是无形的,也是最核心的。狭义的班级文化就是专指精神文化。为此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每位小学生成长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就班级的文化建设问题谈以下观点。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班级文化建设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多年以来,我们的德育所采用的基本方式是由班主任在班会课上传授有关的德育知识。但在形式上往往以教师的讲解甚至“说教”为主,常常不能触及学生的灵魂,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组织形式到活动内容都显得过于单调,不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人类文化宝库中撷取思想精华,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在良好班集体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我们班开展了“好大一棵树”主题队会。队会中队员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一系列节目:演课本剧《集体锁》、童话《我是小河的一滴水》、诗朗诵《我们和我》等。同学们在参与中得到快乐,在参与中接受了教育。总之,班级文化建设,使德育形式“立体化”,把平面的道理,化为立体的形象。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一部电影、一部小说给人的印象,常常比一堂政治课更深刻、更持久,就是因为文化建设在教育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精神动力。
2、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学生净化心灵。德国著名的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过:“用暗示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为人接受。”学生从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的暗示,常能使学生在不需任何外来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自主教育、自我调适,从而形成积极稳定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文化环境带给学生的是清新愉悦、自由、和谐。它不仅使学生在更为广泛的时间、空间上了解社会、理解人生,而且为学生提供情感上的寄托,又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学生的心灵。这就有助于学生开阔思路、形成乐观向上的个性。
3、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创新性学生思维。最近,我在班级开展了“未来的世界”演讲比赛、“班级建设”金点子征集活动,在班级的墙壁上设立了“每周一句”、“送你一句话”等专栏。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营造了一种人人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乐于创新的班级文化氛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一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创设多种情景,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可以感受到伟人及科学家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折不挠的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精神,并从中激起探究新知的兴趣和勇气。二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文化传承着人类的知识和智慧。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都将得到较大的提高。另外,在班级文化活动中,学生在获取各种知识的同时,也将接受着科学思想的薰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由此产生创新的动机与灵感。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内容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加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紧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能显示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是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卫生要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同学的书本,学习用具要摆放工整;课桌椅要摆放整齐。二是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我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了一些绿色的植物,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这样还能让学生消除眼部的疲劳。三是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阵地,教室布置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室布置包括:公布栏、班规、名人名言、硕果园、图书角、卫生角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地方。我在前面强调教室的重要性,不是说教室布置好后,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如果这样理解太肤浅了。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营造一个和谐的浓浓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对好的学风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所以说班级文化建设,不仅看这个班教室布置得如何,更要看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学风、班风如何。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来进行,要体现班级特色。在制订本班的班规时,我先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议论,再进行全班讨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了适合本班的班规。在这一版块中以“我们的约定”的形式罗列出全班同学应该共同遵守的几项规定。班规制订好了,是不是贴在墙上就行了呢?不是的。我们更重要的是做好班规的执行,而且是长期的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要求全班同学互相鼓励、互相监督。
总之,班级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它使每位同学感到温馨、温暖、快乐,使班级井然有序、一枝独秀、充满生机,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文化底蕴、育人特色。相信不久的将来,重视文化建设将成为一种潮流、一种必然、一项工作在学校出现。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实施步骤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11-02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招,报考人数却有所下降。在这种形势下,一些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不仅出现滑坡,而且录取学生的考试分数线下降到了200分以下,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班级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班级文化及学生特点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辅导员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一个班级中是客观存在的。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对培养学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学风、班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期高职学生特点是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生活自理能力弱,集体现念、组织纪律性差;轻德育,重智育;轻集体,重个人;轻奉献,重索取;轻奋斗,重享乐。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班级文化建设应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
二、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步骤
班级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应是辅导员,辅导员应该明确所带班级的班级文化,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同时,应选择素质高、能力强、号召力强的班干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带领全班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
1.班级文化形成期。大一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班级文化的形成期。学生刚入校,面临的一切都是新的,这也是辅导员制定班规,抓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军训不仅是大一新生面临的第一节课,也是学生相互交流、开展合作、增加凝聚力的绝好机会。首先,辅导员要从纪律上严格管理。目前学生大多是90后,爱睡懒觉常迟到,怕苦怕累难坚持,想方设法不参加军训。辅导员一定要制定严格的纪律并且不打折扣的贯彻执行,同时还要适时对学生进行谈心、座谈、讲座等多方面的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不怕吃苦、团结协作的教育,同时这也应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整个大一学年,辅导员都应该注重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培养大家“班级是我家”的理念,并让班级每一位学生都认同这一理念。辅导员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大家对班级体这个“家”的热爱,对“家”中每一位成员的关心和帮助。比如,在有学生过生日的时候,全班同学为他送一句祝福或同唱生日歌;在有学生生病时,同学们轮流照顾送饭;在节假日学生自发组织旅游或者志愿者活动等等。班级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参与竞争、加强合作,以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养成良好习惯,促使学生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在各类活动中,辅导员都要要求大家尽自己所能,提出目标,不断超越提高自我,同时为班级争取荣誉,这些活动不仅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也为形成班级凝聚力搭建了桥梁,又使学生心情愉悦,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2.班级文化发展期。大二学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期,这一时期学生的专业课占得比重较大,并且也是学生最容易出现迷茫、困惑的时期。这些困惑、迷茫主要来自于学生对于就业前景的不确定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因此,辅导员应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强调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多数学生困惑的调查了解及谈心交流,在班会或团会时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困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变压力为动力,学好专业知识,增强社会能力,为大三的实习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辅导员可以请往届的本专业毕业生做演讲,介绍自己就业路上的经历以及面对就业压力的解决对策;可以请学校负责心理咨询的老师为学生做缓解压力的讲座;可以请负责就业的老师为同学们解答就业难题;可以请礼仪队老师为学生们讲解求职礼仪方面的知识;可以举办模拟招聘会,分为个人面试和小组面试;可以开展创业方案大赛,开展创业教育;可以举办讲座介绍专升本及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的相关情况等等。班级文化建设发展期的关键是建立温馨的师生、生生关系。建立温馨的班级人际关系,辅导员是关键。改善辅导员的教育管理理念和行为是营造温馨师生关系的重中之重。温馨的师生关系首先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比如,在各类评优评先、奖助学金及推优入党等方面,辅导员要广泛、充分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发扬民主,不搞专断。其次要畅通师生沟通的渠道,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条件,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群体的新动向。比如,学生出现厌学情况了,要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根源,摆脱困境。第三,辅导员要善于做学生的挚友和导师。比如,有学生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辅导员应该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同时号召同宿舍的同学帮助他多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
3.班级文化成熟期。大三学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成熟期,这一时期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很短,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都要参加毕业实习。学生在实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一阶段困扰他们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融入新单位、如何和单位同事相处、待遇低工作量大等等有关工作适应性的问题。因此,辅导员在学生离校期间要充分运用班级QQ群、电子邮箱、微信、微博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对学生开展就业适应性教育。同时,大三学年应再突出强调“班级是我家”的理念,让同学们遇到难处回“家”来,和“家”里的兄弟姐妹倾诉,共同解决困难、面对生活。毕业前夕,辅导员应注重将班级文化传递到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可以采用班级聚会、合影留念、集体出游等方式强化三年来形成的优秀班级文化。
三、高职院校学生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对促进班级管理的良好局面很有帮助。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结合班级实际。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习惯及处事方式都不尽相同。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特点,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班级实际来进行。如果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比如,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90%来自城市,就应该在不怕吃苦、坚强刚毅上多引导;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90%来自农村,就应该在增加自信、大胆创新上多引导。
2.重视“硬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即物质环境。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人语录、格言警句、名人画像;悬挂在教室前后的各种标语等等。而软文化,则是精神文化,即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考核制度、班训、班歌等一系列制度化的文化环境;也包括班级师生间、学生间的亲情文化环境;还包括班级学生的观念文化环境。班级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发挥“硬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疲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情感,利于学生奋发向上。其中,保持整洁干净卫生的教室环境是最基本的。在进行班级“硬文化”的建设中,不能忽视宿舍文化的建设。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宿舍要努力营造一种环境整洁优美、温馨和谐的氛围。通过环境的影响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必须要依靠社会、学校和其他老师的配合和支持。班级文化建设仅仅靠全班同学和辅导员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其他老师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比如,通过对社会上涌现出的杰出人物的学习,教育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通过学校的各类活动,教育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其他老师的教育同步支持,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4.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辅导员首先要选择责任心强、能力强、素质高、威信高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其次,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发挥班干部的带动作用,同时注重集体的教育力量。班集体成员之间的积极互动、相互促进,对每个学生都会起到很大的激励和启发。比如,对于各类活动可以让学生自主管理。如学校的歌唱比赛,让学生自主选择曲目、自主聘请指挥和伴奏,自由选择时间排练,辅导员仅仅做好鼓励动员工作,往往效果是极佳的。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将对班级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很好的带动作用,也对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敏若.基于班级文化创建优秀团队的策略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0,(19).
[2]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
篇8
1.开展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物质文化建设(1)建设墙面与角落名人文化墙面布置是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物质文化的重点。比较适合在墙面展现的是B市名人文化。如可以在教室两侧的墙面上张贴B市古今名人挂像,像“闻鸡起舞”的祖狄、郭晶晶等体育冠军以及文学家、作家等,挂像下边配以简单的文字介绍。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教室的四个角落,开展班级角落文化的创设,可以设置一个图书角,其中包括介绍B市名人成长历程的书籍,供学生参阅,这就是角落名人文化。(2)建设室内板报和班级刊物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室内板报是小学生喜欢关注的室内环境中的又一个重点,每个班都可以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利用室内板报来展示B市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比如,可以在板报中用适合小学生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以连载的方式,讲述B市的革命战争故事和历史名胜,并配上简单的画面。创办班级报刊作为室内板报的拓展,班级报刊可以开辟不同的专栏,专栏的内容可以是英雄人物和文物古迹的介绍、由B市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改编成的电影、文学作品赏析,还可以是小学生书写的感受等。
2.开展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1)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构建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级成员的整体精神风貌,是班级精神的重要体现。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要围绕B市历史名人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历史文化开展多元化的班级活动,形成优良班风,培育班级精神。比如,结合班级环境的布置开展区域特色文化系列主题班队会,针对一些不利于良好班级精神建立的行为倾向开展班级辩论赛,召开每天一次的通过树立榜样和正面宣传好人好事来引导班级舆论的十分钟班队晨会,以及开展关于区域特色文化的知识竞赛、读书分享活动,还有诸如红歌比赛、小拉练等文体活动等。(2)明确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风学风是班级成员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包括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特征。学风建设最突出的中心是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以及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班级目标,然后引导学生明确个人目标,从而让学生有清晰的学习目的,树立目标与理想意识,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如结合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说明学习的必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利用名人文化说明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良好的习惯来源于个人的自律与自强,从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发挥榜样的力量,树立正确的班级价值观班级价值观是指班级全体成员所推崇的基本理念,是班级精神的又一重要体现。正确的班级价值观能够使小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使班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价值观的树立,要求班主任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通过塑造榜样的方法,引导小学生树立既简单易懂又激动人心的价值观。比如,把热心为大家服务的小学生称为“身边的小名人”、把学习中不畏困难的小学生称为“学习上的小英雄”、把讲礼仪和守规范的小学生称为“践行文明的好孩子”、等,通过这些做法,让小学生明确理想、奋斗、追求、文明、自律、自强、勤勉、奉献、民主这些是为人称赞的基本品格,要朝这个方向不断地努力。
3.开展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1)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的建立,变“他律”为“自律”班级制度的建立,可以采取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全班学生思考并提出制度议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全班学生再展开讨论、补充修改,最后表决通过后再实施。通过这个程序,可以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班级制度的约束者,班级制度也不再是一个压制性、强制化的东西,而是由自己的意见转化而来的,是使自己更有效地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从而让学生从内心理解、认同并自觉遵守班级制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引导班级成员从“他律”走向“自律”。(2)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体现民主的班级管理作风小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在班级管理中可以给每个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可以采取班干部轮换制,也可以多增设一些岗位,让每一个学生在实际的角色体验中感受班级管理的酸甜苦辣,并且真切的感到班级是自己的家园,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经验,成长自我。
二、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的建议
1.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树立普遍性和差异性兼顾的理念普遍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小学生会形成和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独特的心理特征,这也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特征。差异性是指低、中、高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其年龄阶段差异,在心理发展上也会表现出一些各自不同的特征。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从主题的确立,到形式的选择,都既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普遍性心理特点,也要考虑到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兼顾。
2.要充分体现小学生的自主性,树立班级成员全员参与的理念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要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小学生充分参与进来,从具体内容的选取,到过程的设计与操作实施,都要给每一个小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过程成为每一个小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体验创造、享受成功的过程。
3.对班级文化的各个要素进行整合,树立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理念一种整合是横向整合,指对基于区域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三个层面即:班级物质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元素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呼应的有机整体;另一种整合是纵向整合,指在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中,对其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元素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不断发展、持续深入的有机整体。这两种整合使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表现出整体设计的理念,使各种形式的班级文化在形式上相互关联,内容上互相呼应。
4.要符合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树立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为小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健全发展打基础。因此,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对小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促进。既要考虑到对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更要考虑到对其和谐个性的养成、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育有促进作用。
5.要不断提升班主任的素质,树立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理念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是指其在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上的不断成长。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首先要对每一个参与建设的班主任进行关于班级文化理论的专业培训,使之树立全面、科学的区域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理念,在此基础上,对其建设过程进行持续地监控与评估,最终通过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使其具有娴熟的建设班级文化的专业技能。
篇9
关键词:心脉; 特色; 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08-001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名班主任,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高一入学分班,各个班级学生成绩大致相同。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班级之间就会出现较大的差距,学生的发展也有天差地别。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
笔者在长期班级管理实践中逐步领悟到,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必须从“心”开始,充分考虑高一的年龄特征、心理生理的发展需要,帮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拥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二、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能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
三、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策略
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1.精心设计――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高一学生进入新的学校、新的班级,他们的内心总要琢磨一个问题――新班级与原来的班级有何不同?因此,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一般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美化班级环境。开学前夕,直接由班主任对教室进行布置。如:利用黑板报写上几句热情洋溢的班主任寄语,把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张贴在布告栏中,把教室里的桌椅摆放整齐,给初来乍到的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开学后,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布置、改善、保护教室环境,力争创设一种温馨的特色,让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表现创造力、体现个性化的舞台。
第二阶段是从环境布置中彰显班级特色。实践表明,凡是针对性强,能唤起师生共鸣的标语对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可根据不同时期的班级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出有号召力、感染力的标语,也可在学生中征集评选出一些标语,如“静能生慧”、“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激情点燃梦想,拼搏实现梦想”等等。班级标语随班级工作适时更新,这样可起到长期振奋人心的作用。
2.自主管理――创立班级制度文化
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主人翁精神、民主意识的培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高一学生,一般来自全市各地、各校的初中,每个学校对初中学生的要求和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有所不同,进入新的集体后,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重新规范,依“法”治班。
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的过程中,首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认识到制定各种规范的目的不是管住他们,而是保证班级所有成员的利益――秩序、公平、好习惯、高效率;其次体现民主,在制定班规前,先让学生谈谈对优秀班集体的理解,再组织学习学校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最后通过讨论制定出符合班级实际,体现班级个性特色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全班学生提供符合班级群体利益,自觉约束自己而又互相督促他人的言行指南。比如“民主量化管理”,即依据《班规》进行量化考核,并实行奖励制。我们把考核权给予每个班委干部,对表现好的、进步快的,就加分奖励。每月总结,对量化总分在前十位的学生进行奖励。这些都由班干部组织、操作,班长负责监督,把管理自己、教育自己的权利还给学生。
3.营造氛围――焕发班级精神文化
抓班级精神文化,除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心理外,作为一个班级,更应具有一种在长期的生活与共存中,在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这便是一个集体所具备的共同心理特征。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集体心理,是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3.1借助各种活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高一新生,对未来无限憧憬,他们都迫切地盼望更多地了解我们的老师。开学的第一次班会课,班主任应对各科教师进行全面细致的介绍,介绍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教学经历、性格特征,让同学们产生一种急于想和老师融为一体的强烈欲望。这样,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另一方面,班级可组织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如利用教师节,让学生谈谈“我对老师的第一印象”,或举行各种比赛时,请科任老师做评委,或建立“导师制”,让每位科任老师重点关注一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这些活动,老师把好学多思、审时度势的工作作风,积极健康的情感传授给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真正的情感交融。
3.2利用日记效应,形成竞争互助的班风。班级日记由每天的值日班长记载,主要记录班级一天的点滴进步和记录者个人对班级生活的切身感受,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班级存在的问题、同学们心理上存在的障碍以及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日记给了师生梳理思想的空间,成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鼓励,相互支撑的有力助手,传递着彼此的信任与期望。同学们的铮铮誓言“阳光总在风雨后”“勇敢面对一切挫折”“相信胜利属于我们高一(9)班”让同学们充满自信,团结互助,跃上了一个个胜利的顶峰。日记是学生完成自我疏导的一种有效做法,有效调动了大家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成效,真正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班级文化具有间接、内隐的教育影响,是“潜在的教育”、“隐形的教育”。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舵手,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应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用自己的耐心和智慧,培育出优良的特色班级文化,使班级管理更加高效科学,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1.班级文化发展期。大二学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期,这一时期学生的专业课占得比重较大,并且也是学生最容易出现迷茫、困惑的时期。这些困惑、迷茫主要来自于学生对于就业前景的不确定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因此,辅导员应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强调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多数学生困惑的调查了解及谈心交流,在班会或团会时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困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变压力为动力,学好专业知识,增强社会能力,为大三的实习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辅导员可以请往届的本专业毕业生做演讲,介绍自己就业路上的经历以及面对就业压力的解决对策;可以请学校负责心理咨询的老师为学生做缓解压力的讲座;可以请负责就业的老师为同学们解答就业难题;可以请礼仪队老师为学生们讲解求职礼仪方面的知识;可以举办模拟招聘会,分为个人面试和小组面试;可以开展创业方案大赛,开展创业教育;可以举办讲座介绍专升本及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的相关情况等等。班级文化建设发展期的关键是建立温馨的师生、生生关系。建立温馨的班级人际关系,辅导员是关键。改善辅导员的教育管理理念和行为是营造温馨师生关系的重中之重。温馨的师生关系首先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比如,在各类评优评先、奖助学金及推优入党等方面,辅导员要广泛、充分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发扬民主,不搞专断。其次要畅通师生沟通的渠道,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条件,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群体的新动向。比如,学生出现厌学情况了,要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根源,摆脱困境。第三,辅导员要善于做学生的挚友和导师。比如,有学生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辅导员应该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同时号召同宿舍的同学帮助他多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
2.班级文化成熟期。大三学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成熟期,这一时期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很短,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都要参加毕业实习。学生在实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一阶段困扰他们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融入新单位、如何和单位同事相处、待遇低工作量大等等有关工作适应性的问题。因此,辅导员在学生离校期间要充分运用班级QQ群、电子邮箱、微信、微博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对学生开展就业适应性教育。同时,大三学年应再突出强调“班级是我家”的理念,让同学们遇到难处回“家”来,和“家”里的兄弟姐妹倾诉,共同解决困难、面对生活。毕业前夕,辅导员应注重将班级文化传递到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可以采用班级聚会、合影留念、集体出游等方式强化三年来形成的优秀班级文化。
二、高职院校学生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对促进班级管理的良好局面很有帮助。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结合班级实际。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习惯及处事方式都不尽相同。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特点,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班级实际来进行。如果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比如,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90%来自城市,就应该在不怕吃苦、坚强刚毅上多引导;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90%来自农村,就应该在增加自信、大胆创新上多引导。
2.重视“硬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即物质环境。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人语录、格言警句、名人画像;悬挂在教室前后的各种标语等等。而软文化,则是精神文化,即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考核制度、班训、班歌等一系列制度化的文化环境;也包括班级师生间、学生间的亲情文化环境;还包括班级学生的观念文化环境。班级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发挥“硬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疲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情感,利于学生奋发向上。其中,保持整洁干净卫生的教室环境是最基本的。在进行班级“硬文化”的建设中,不能忽视宿舍文化的建设。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宿舍要努力营造一种环境整洁优美、温馨和谐的氛围。通过环境的影响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必须要依靠社会、学校和其他老师的配合和支持。班级文化建设仅仅靠全班同学和辅导员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其他老师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比如,通过对社会上涌现出的杰出人物的学习,教育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通过学校的各类活动,教育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其他老师的教育同步支持,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 上一篇:产品的营销方案
- 下一篇:保护野生动物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