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矿产资源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0-0057-03
一、教学背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必修模块的结尾部分,其中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是实现元素化合物性质应用的学科内容,体现了化学学习价值、以培养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重要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以及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主要性质的基础上,对金属冶炼知识有会意建构的前提下,进一步系统学习关于上述金属工业上的冶炼方法一节,旨在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的基本方法,认识转化过程和产物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而且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选修模块2《化学与技术》中的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做好知识准备,同时也将对学生选择自己未来升学和就业方向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教学设计思想
本案例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在领会课标要求的前提下,笔者以张家口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真实生产情境为课程资源,通过学生小组课前对我市金、铁、铜矿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课上以学生汇报调查报告的形式展开,帮助学生提炼核心知识,引导学生完成有关性质知识的主动建构,达成自觉认识化学方法是由金属化合物转变成金属单质的最重要方式及金属活动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是选择金属冶炼方式的主要依据两个本质观念,并学会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解决如何保护金属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金属资源这两个问题。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了解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知道铝热反应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汇报本市优势金属矿物开发利用的调查报告,学会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概括总结的方法;学会运用氧化还原概念归纳一般金属冶炼的实质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形成对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间的正确认识,树立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概括总结的方法;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角度,认识金属冶炼方法的不同,了解三种冶炼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以金属活动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为依据,选择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五、主要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优点:本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获得过程的探索、对学习方法的探索上。力图从张家口市矿产资源的县域分布、开发利用的背景进行创新,找出与金属冶炼关联的问题,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利用本地金矿、铜矿、宣化钢铁厂炼铁这一身边的学习资源,通过小组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形成教学主线,然后依据这条线索,形成链条式问题串,在不断解决问题的驱动下,较好达成三维目标。全课营建了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教会了学生收集加工信息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篇2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中考 备考
广西百色市2010年中考思想品德将仍然像往年一样,一改2004年以来开卷考试的情况,实行闭卷考试。就毕业班的备考工作,我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记忆基本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中考题材多以生活中、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为背景,但“理”在书中,即考查学生运用教材中的观点或原理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学生必须掌握,该记忆的一定要记住,该理解的一定要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耐心地对知识进行一次系统整理,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来一次排查,以帮助复习和记忆。教师应该立足教材,在全面熟悉教材、按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考核说明分层次落实各知识点的基础上,将各课、各单元的知识点梳理出来,按先后联系的排列顺序,构建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及其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目前,各校都已经结束了新课程学习,进入复习阶段。学生在冲刺阶段复习时间有限,所以要积极配合好教师的复习步骤,在最后阶段突击记忆知识性、理论性的东西。其次,思想品德答题必须学会使用学科术语,具有学科素养。如何才能使用学科术语,特别是如何表达的问题,最佳捷径是运用教材中的一些原始表述。同时,阅卷老师也会看关键字眼。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必须加强记忆。只有记忆了基本理论知识,在考试时才能动用大脑知识储备,守株待兔。哪些东西必须记住呢?我想这样几类不能少:一是基本概念,如以法治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一国两制等;二是基本原理,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等等;三是重要论述,如科学发展观、党的基本路线、中华民族精神、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四是基本结论,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我国的国情、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法律的三个特征等。
2.活用已有知识,培养答题能力
从2009年中考出题的情况来看,试题的背景或载体,除了漫画、表格、诗歌、歌词等形式外,还会更加灵活、新颖,比如谚语、对联、名言警句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加强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中考试卷答案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只记住一些概念、原理还不行,必须会运用。思想品德是社会科学,学好这门课要求对一些基础知识不仅要做到能查阅,而且要能记忆、理解和掌握,并能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如教师可结合本班实际进行开放式教学,设计好“开放性问题或问题串”,内容设计要有梯度、有弹性,关注各个层面的学生。考题在考查学生的运用方面可能会有所加强,学生在复习中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要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中考考题出现“什么是科学发展观?”这样直白问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它可以出成百色市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严格保护耕地和矿产资源。抓好矿产资源规划,加快矿产资源整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重点流域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百色市的做法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
3.注意把热点、重点、难点情景素材融入教学,把社会作为学习的大课堂
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知识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我认为可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力争把生活经验知识化,把问题生活化。教师可创造性地融入一些生活素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教师还要重视热点问题,选准重点专题。在复习中,教师应多关注国内外及地方的重大事件,切实感受社会生活,培养敏锐的洞察力,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中考时试卷所体现的政策方针都用生活化具体情景呈现,问题多是在情景中提炼。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景,创设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景。所有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近年的热点很多,如国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谷超豪、孙家栋,节能减排,盐城水污染事件,“神七”问天,西南五省旱灾等。特别是这些热点与地方热点、教材重点、难点的结合点,更需引起我们的重视。例如:2009年11月26日,中国正式对外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命题的角度就可以从环境问题、科学发展观等入手,而相应的这些知识点,学生必须掌握,并且做到烂熟于心。
4.强化答题方法训练,有必要不断地反复练习
篇3
而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结合笔者多年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多媒体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以其悦耳的音乐,多彩的画面以及强烈的趣味性,为学习提供了一个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动静结合、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使知识信息容量更大、内容更充实形象;使无声的教材内容更声色并茂,有静有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步入到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例如:讲授宝岛台湾这一课时,放一段《台湾风光》的录像,并伴唱《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秀美如画的风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婉转动听的歌曲又使学生深深陶醉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接下来播放《台湾矿产资源和农产品分布图》提出问题:台湾为什么被称为“宝岛”?学生很容易理解:台湾不仅有优美的湖光山色,还有丰富的矿产及农产品。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而且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二、多媒体更能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认识和研究地理学科的过程最常见、最简洁、最生动直观的方法莫过于各种地理图表。地理图表种类多样,数量繁多,它能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形态,揭示地理事物的规律。地图是“死”的,若能在地理教学中将地图用“活”了,就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更直观地读图用图,培养他们读图的能力和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幻灯放映的方式,将课本上一些复杂的图表加工处理成幻灯片,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感知地理事物形态,理清地理事物规律。例如:在讲授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时,用投影打出我国的空白轮廓图,利用复合叠片的方法,分布重叠南北走向的铁路干线、青藏铁路等,引导学生读图判断各铁路干线的名称,铁路延伸的方向,各重要铁路枢纽,并分析我国铁路分布的特点。再如:在讲述我国地势对水能的影响时,先投影我国三级阶梯示意图,再显示长江和黄河这两条河流,最后在长江和黄河上闪现最重要的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如三峡、葛洲坝、二滩、小浪底、三门峡、龙羊峡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工程的分布有何特点,能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再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利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快速读图的能力,还能促使学生养成用图的习惯,培养他们读图、用图和分析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客观现象的丰富感性材料作为基础的。而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演示手段、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进行分析、判断、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在讲述我国自然资源这部分内容时,不直接描述自然资源的特点,而是出示我国主要自然资源总量以及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表,让学生根据表格总结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大国,而又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小国?怎么理解这两种观点?然后用投影片出示当前我国土地、水、矿产、森林等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样通过图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一道道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学习层面发生明显变化
多媒体多彩的画面、文字和声响,不但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而且更加形象生动,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多媒体能反复演示,文字显示更美观、艺术化,且停留时间长,比教师单纯用语言表达更易使学生记忆、理解,有利于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接受知识。例如:我在讲授“大陆漂移假说”过程时,就制作了含三种方法的幻灯片进行教学。首先制作动画演示了大陆由合到分的过程,其次在动画演示中了文字,制作了边动画边演示边出现文字的课件,做到了动画和文字动静结合的演示。最后运用“纲要信号法”,让学生口头复述这一过程,达到了基价的效果。根据常有学生把“粤”写错的现象,我故意把“粤”字用动画放大,尽可能地放到最大,以刺激学生视觉,达到加强记忆的目的。
五、多媒体更有利于突破地理教学难点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原理、规律需要学生掌握。而有些难点是学生看不清、听不见、摸不着、感知不深、想象不到、理解不透的事物和现象。如果只用语言讲述,即使配以挂图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如果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化虚为实、化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将难以观察到或难以理解的地理事物,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将问题化难为易,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篇4
Li Ming;Zhang Dongming;Lv Cuihua
(Facult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Kunming Metallurgy College,Kunming 650033,China)
摘要: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开发,探讨了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与建设思路。对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技术路线与方法进行了研究。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aring teaching resources storehouse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of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sources librar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arge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library and the construction ideas, and studies the technical route and the method.
关键词:高职院校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 教学资源库 网络信息技术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teaching resources storehouse;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72-02
0引言
2010年教育部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当年有数控技术等11个专业开展了资源库建设工作。其建设目标是:建设代表国家水平、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并推广使用,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1]。教学资库的建设工作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集成各优质教学资源,搭建一个开放式、集成化的教学资源网络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
我国的测绘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在2010年共有204个专业点,其中全国有120所高职院校开办测绘工程技术专业[2]。因而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势在必行。在2011年教育部教高司函[2010]275号文提出了开展“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遴选工作,在国家层面正式启动了第一个测绘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1建设目标
采用先进网络技术和资源集成开发技术,体现测绘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实现学校、区域间的优质资源共享,为全国高职高专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建设与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训练与自主考核、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校企联合进行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无障碍的支持,开发和建设一个能代表国家水平、反映现代测绘工程技术应用水准、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为测绘高等职业教育和测绘职业培训提供现代化、远程化、系统化、实时化的“教学解决方案”。
2建设思路
坚持“以用户需求为根本,整体顶层设计为引领,先进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优势互补兼顾区域和行业的团队组成为基础”的建设理念,以可扩展性、共享性、便捷性和高可靠性为原则,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为手段,以网络信息化为载体,为开展“四类教学”――高职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中职测绘毕业生在岗接受继续教育、社会化测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教学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教学开发现代化、远程化、系统化、实时化的“网络化教学解决方案”,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管理和学习平台。
教学资源的形成基于“技术与方法先进、服务生产实际、适合专业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原则,联合不同区域和具有不同行业背景并举办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和测绘、工程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等企业,共同开展调研、规划建设框架,共同制定资源建设标准和评价指标,建设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标准、课程、素材等教学资源,采集相关院校和典型企业的特色优质资源,逐步形成先进实用、开放通用、标准化的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指导资源平台、技术交流资源平台、实训管理资源平台、就业指导资源平台及培训指导资源平台。资源建设时,一方面针对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就业与服务面向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适性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结合测绘工程技术在不同行业特殊性要求,增加专业方向应用教学内容模块,构建普适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测绘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资源方案。
结合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强调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的专业特点以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为支撑,开发虚拟测绘仪器操作系统、仿真测绘工程作业环境、虚拟测绘项目作业流程,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操作训练,为部份高职院校解决先进测绘设备缺乏的问题。
3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实现
3.1 系统框架构建通过对高职高专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和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调研,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面向的用户包括: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为满足上述用户不同应用需求,共享型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五层架构进行设计,即用户目标、测绘职业技能标准、教学与学习解决方案、学习指导和教学资源,如图1所示。
为了满足教师教学、在校学生学习、企业培训和社会学习者自我学习的需求,实现测绘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教学设计为引导,建设专业级教学资源、课程级教学资源、素材级教学资源。
篇5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123―01
“地理3”《区域地理》教材使用已近六年,但还是有不少教师对其认识存在困惑:首先,是质疑它增设的必要性,高考复习内容已经挺多,为何还要增加负担;其次,是内容的编排上缺乏系统性,没有“地理1”和“地理2” 的清晰线索;第三,是内容采用案例方式呈现,一看就懂,该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
鉴于上述认识,在教学中就出现以下情况:对教材增设的必要性缺乏认识,案例呈现内容又看似简单易学,导致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重点集中在对教材知识的简单归纳;缺乏系统性的内容编排,使师生对教学整体效果缺乏信心,陷入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困境。
一、对“地理3”的正确认识
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地理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方面阐述人地关系,“地理3”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上,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因此,“地理3”的核心内容是高考的主旋律。
“地理3”选择了地理环境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五个专题进行剖析。不同版本教材采用不同案例呈F五个专题内容,因此“地理3”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然而怎样典型的实例也很难涵盖研究这类问题的所有内容和方法。“地理3”作为范例教学,目的是借助精选案例,让学生从个别到一般,学会分析同类型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地理3”教学的核心是原理教学。
二、“地理3”《区域地理》的教学策略
(一)围绕教学目标,用好案例。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多角度、多层面地灵活选用、组织案例。相同的案例,使用方法与角度不同,其结果迥然而异。在案例选择上,教师可使用教材或教材外的案例,可使用一个案例或多个案例;在使用方法上,可简单浏览理解,也可精读分析;在使用角度上,可关注图表阅读分析、也可侧重文字信息的获取解读;在目标达成上,三维目标兼顾或择其一。
例如专题《地理环境区域发展》,教材案例是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建议在使用方法上,采用精读分析法,在使用角度上,既有对地图信息深入挖掘,也有对文字的精细分析。
(二)解读课标,不拘泥于教材案例
“地理3”引用案例繁多,而高考选材又不同于教材,因此,教师选用教材或教材外的案例进行教学都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关键是案例选择应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宗旨。 例如专题《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标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材案例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和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在教学中,我们可选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防治和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开发与保护,也可采用自编案例,如云贵高原的石漠化和宁夏平原的土地盐碱化。利用教材上没有的案例,只要教学设计能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引导学生结合区域特点,发现和分析区域问题的成因和危害,并提出解决措施,这样既可保证教学效果,又能激发学生兴趣。
(三)宏观把握教学重点,微观培养学生能力
篇6
关键词:创新性;有效性;自主性;趣味性
有这样一种观点:“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还是他们实现精神丰富和人格成长的地方。”在地理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感悟地理思维方法,学会用地理的角度观察世界、改造世界,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教师也都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着,并为此贡献了许多知识与智慧。近十年的教学生涯和学习使我深深地感到一堂优效的地理课必须富有创新性、有效性、自主性和趣味性等。
一、地理课堂的创新性
现在的地理教育者都十分关注地理课堂的创新。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不再只将“地理知识的传授”当作地理课堂唯一的重点,而是致力于发展学生,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等。同时不断地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再是“满堂灌”,机械地将地理教材内容填鸭式地塞给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师生互教互学。课堂中也不再是单一的教学呈现方式,而是结合多媒体、教具和模型等提供各种图文交融,声情并茂的信息,直观形象、多样化地启迪学生,优化教学。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没有认真分析学情和教学实际,盲目地要求学生“探究、合作、交流”,不注意分析地理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虽然整个地理课堂热热闹闹、气氛非常活跃,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和方法,一知半解的。有的教师只是依据原先的教学设计教条化教学,忽视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没有及时根据学情的变化进行灵活的调控,对生成性的内容熟视无睹,无法真正实现地理课堂的创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给课堂留下“空白”,让学生有质疑、解疑的时间。教师应及时关注课堂的生成内容。灵感是稍纵即逝的,学生能够提出独到见解,说明他在思考,创新的火花就容易迸发出来,学生也就有了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比如,“河流该不该建大坝呢”和生活联系紧密,如果留给学生讨论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地理课堂中应特别关注地图的使用。众所周知,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不仅能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比如,讲解“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互动,边讲边画“锋面的形成及过境前后的天气特点”,可以很直观地演绎出天气系统的发展规律。而学生边思考边观察,可以很好地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最后,重视地理实验课。它不仅仅是学科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载体。通过实验,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某些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生活和生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比如,必修1中“热力环流的存在”“季风的成因”“海陆风的存在”和“大气温室效应”等用“实验课”的形式很容易演绎清楚,深受学生的喜爱。
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我们在关注创新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地提高课堂效率。有人说“课堂三刻值千金”,想达到高效教学水平的优质课堂,师生又应该怎样合作呢?
二、地理课堂的有效性
为什么有的教师总感觉课堂上有讲不完的问题,而学生却兴味索然?教师讲了又讲,几乎做到步步落实,学生却依然不会。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在这几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上课时应关注是“学生有无明白”,而不是“我有无教完”。要做到这一点,得先弄清楚老师想让学生明白什么,怎么安排课堂才能让学生明白,教师又是如何知道学生明白了。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涵义和原因,课前可让学生先完成两个活动题:“(1)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自身感受,选几个角度简单地谈谈家乡30年来的变化。(2)很多人离开家乡到泉州只是为了增加收入吗?采访身边这样的人,总结一下看法?”利用课堂学生进行思考、交流、探讨,教师跟踪、启发、引导,从而得出城市化的涵义和特征,城市化的拉力和推力。比起直接讲解课本上的两幅图效果好多了,学生积极性也高。通过学生的发言教师亦可直接了解学生的情况。
其次,重难点要分清,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一堂课不需要面面俱到,重点应该放在教学生不会的内容。但又怎知道哪些是学生不会的呢?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所谓“先学”,即看书、思考、练习、探究和实验等。要求:定时间、定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问题。所谓“后教”,就是讨论、交流和释疑等。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能直接替学生解决问题。
最后,应深入分析每一堂地理课的目标要求。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才能“有章可循”,才能有理有据地对地理教材进行灵活加工和处理,使它更符合本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比如,必修3第三单元第1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那么,该节课就是通过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来学习“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及综合利用的途径。”知道这一教学目标后,教师可灵活处理,如可导入鲁尔区的情况与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利用角色扮演活动、图文、合作探讨等手段进行形象、生动的启发,使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资源的开发条件等。
一堂高效的地理课总是以学生为主体,追求学生的终生发展,当然缺不了学生的自主参与。
三、地理课堂的自主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学生与课程资源对话沟通的过程。克林伯格曾指出:“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课堂上,教师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无拘无束地和教师平等对话,与同学智慧碰撞,乐于质疑,敢于批判,自主学习,自由训练,合作探究。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演变为一个教育的共同体,做到教学相长。
不过现实课堂中很多教师通过多问多答、多表扬、多活动等为地理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看起来学生是动了,地理课堂活动也参与了,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反思之后,单凭这些现象是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因为这只是形式上的热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教师首先应该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学情,创设情境,巧妙设置问题,有意生成认识冲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有想、做、说的时间,让他们能围绕某些问题进行质疑,交流合作,讨论辩论,充分进行思考,有表达思维的机会。最后要注意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教师的思维既要与学生交融,又要起到引导作用。只有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感到学得有趣,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四、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也是地理学科大纲的要求。教师往往通过设计课堂引言,利用情境教学法等巧妙导入新课;或注重联系实际,善用乡土地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或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以丰富多彩的图片、文字信息等来吸引学生;或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和有趣实用的游戏充实地理课堂,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但在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针对教学目标来设置,所用激发学生兴趣的资料必须是科学准确的,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不能故弄玄虚,夸大其词。(2)要注意时间安排,不能过多。(3)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兴趣爱好是不同的。(4)不能只为活跃课堂气氛而本末倒置,趣味点只是作为点缀之用,起到调味品的作用。
教无定法,每个人对优效地理课堂的定义是不尽相同的,但一个努力向上,勇于创新的环境,一段平等的对话,一种相互欣赏、相互鼓励的氛围,一堂轻松愉快而又收获累累的课堂是我们所向往的。希望在地理课中,学生可以积极思考,任意想象,畅所欲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能学好课本内容,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地理技能,还可以在学习中提高个人的修养,不会因为离开校园而抛弃地理,终生从地理学习中受益。
参考文献:
[1]王喜峰.构筑理想地理课堂[J].新课程学习,2011(04).
篇7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1.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1)职业描述。物探专业主要面向石油、煤矿及其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行业企业,主要职业岗位群包括利用地球物理性质进行野外地震资料采集、地震资料数字化处理、地震资料地质综合研究等。主要工作岗位有野外资料采集过程的地球物理师、解释员、处理员、技术工人等。
(2)课程模块化项目实施步骤。 第一,行业领域――进行行业、企业调研;第二,工作岗位领域―提炼核心技能;第三,课程领域―确定核心课程模块化项目、重构课程结构、编写教学指导方案、开发项目教材。
(3)物探专业人才建设的切入点。物探专业的主干专业―野外地震数据资料采集施工专业;主要产品―数据记录资料;主要过程―施工生产过程;主要技术―施工技术。
(4)培养方向。服务于石油、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单位,煤层、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单位,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单位,从事野外一线的地震资料采集工作,室内地震资料处理工作,地震资料综合地质解释工作。
(5)职业目标定位。地球物理勘探的工作过程对人员技术要求不同,如图1所示。
图1
(6)就业岗位(群)。就业岗位(群)包括主要工作岗位、相关工作岗位和发展工作岗位。主要工作岗位包括野外资料采集技术人员、解释员和处理员;相关工作岗位包括施工监督员、大小线查修工、钻井爆炸监督、仪器操作员和测量员;发展工作岗位包括野外资料采集物理工程师、地震勘探监理、地震数据处理工程师和地震资料解释工程师。
2.课程建设的思路
笔者学校借鉴CBE、MES、KH等教学课程模式,参照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员工培训项目,探索创新核心技能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摆脱了以往的学科教研室结构体系下进行课程设置的“学科型”课程设置,建立了“职业型”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组织安排时,充分考虑到企业职业的需要,按照社会、行业中的职业要求安排教学课程内容,实现由职业定专业。根据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和学校教学领域覆盖的职业岗位对应的专业中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形成以职业技能为主,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的模块,形成模块化核心技能项目课程,组成以教师团队为主的不同工作室,建立以班主任为首席教师制的职业技能团队或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工作室结构,改变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研室结构。由首席教师牵头组建团队,进行教学与教学研究活动。同时组建与技能模块相对应的项目课程,形成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师工作组团队。
二、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框架
学校教务部和教学督导室根据市场部与培训部提供的企业岗位用工要求,结合历届毕业生在东方物探、煤层气、中联煤等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对原有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改进,建立了“公共课程模块+基础技能模块+核心技能模块”为主的课程设置模式,确立以核心技能培养为课程改革宗旨,以建立核心课程开发为主体的教材建设,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课程重点的体系建设。
1.公共课程模块
贯穿三个学期,教学项目内容包括:文明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和演讲、计算机软件操作、简单专业英语翻译。这些教学项目所包括的相关课程有德育、语文、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这些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的基础、工具,是学生必备的文化素质能力。
2.基础技能模块
在学生入学一至四学期进行基础技能课程教学,包括电工电子技能、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获得野外地震资料并处理解释能力,是对接核心技能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关键课程。以“学、做结合”教学模式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对完成工作任务应掌握的技能基础知识、实验实训所具备的技能基础知识组成的模块,由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使学生对专业岗位的基本专业技能有初步的认识。
3.核心技能模块
安排在第五至第六学期,包括野外地震勘探施工能力、野外地震采集资料处理能力、地震资料综合地质解释能力,即根据地震地质任务进行野外施工的能力并将野外采集地震资料按处理流程转化成地震剖面,对地震剖面按资料解释流程进行地质解释确定油气藏及井位。第五学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以“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项目实训。重点针对专业岗位技能或职业技能进行训练,学校与生产单位联系,由教师带队3~4周到野外地震队生产一线各班组参观实习,熟悉各工种具体工作内容。另外利用校内实训设施―东方公司生产单位应用的软件,完成一条测线的处理流程及简单地震剖面解释,项目是生产单位的勘探项目,从而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完全一致,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第六学期安排专业生产性实训,顶岗生产。在真实职业环境中,注重专业技能的拓展、职业习惯的养成和企业文化的了解,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贴近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模块化项目课程及教学项目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实践教学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吻合,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比例超过50%,强调校外顶岗实习等综合能力模块训练,达到学校学习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
1.基础能力模块项目训练
(1)知识: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根据电路焊接地震元器件;掌握简单的数学、高等数学的运算规律;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的操作、应用;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
(2)能力:掌握触电预防与急救、基本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能力,熟悉常用仪表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数学的分析计算能力,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掌握电子元件的焊接能力。
2.专业能力模块项目训练
(1)知识:熟悉地震勘探的工作流程,掌握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野外采集数据的流程、地震组合的原理及方法、多次覆盖技术的方法,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野外钻井、爆炸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熟悉仪器接收地震记录的方法,掌握地震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地震资料解释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石油地质的相关理论。
(2)能力:培养学生进行野外地震勘探的能力:能根据需要完成的地震地质任务设计施工方案,并根据设计方案完成野外施工任务,获取野外地震资料。软件应用能力包括应用解释、处理软件根据流程进行解释处理的能力。
3.综合能力模块项目训练
(1)综合能力训练一。知识―数据处理流程、资料解释流程。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GeoEast一体化软件应用,按处理流程处理测线,按解释流程进行地震剖面解释。
(2)综合能力训练二(校外:生产实习与顶岗实习)。知识―了解野外生产全过程;了解企业工作流程和企业文化;熟知生产流程及工作方法。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参与施工和管理,能处理施工中发生的一般技术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们通过对工作项目分析,获得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做出详细描述,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设置课程,按照项目课程类别要求,对工作领域中涉及的项目课程进行了划分并对实验、实训场地进行了建设。如表1所示。
表1 物探专业技能模块项目课程
工作领域(模块) 项目课程 实验实训场所
野外资料采集操作与管理 工区踏勘 浓缩仪器采集实训室
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训基地
地震资料采集前的方法分析过程
选择合适采集技术、进行初步论证
编写地震资料采集施工方案
野外资料处理 野外采集记录接受 GeoEast解释处理一体化实训室
野外采集资料预处理
地震资料反褶积处理,地震速度分析
静、动校正叠加、叠前、叠后偏移处理
野外资料解释 分析工区地震记录特点,逐线且闭合追踪有利地质层位 地质构造解释陈列实训室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地震资料岩性解释
井位确定 确定油气藏量 多媒体实训室
确定井位
成果报告
通过对工作流程和具体任务要求的分析,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阶段性教学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构建行动学习项目。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对工作项目进行分析,获得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我们把工作任务相关的职业能力加以整合序化,转化成学习型课程工作任务,组成核心技能教学项目,对核心技能教学项目进行课时分配。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坚持学生实践过程以真实的实训基地或仿真模拟演练为主,保持与企业工作现场一致,坚持教学项目设计标准与企业技能鉴定标准相一致、项目完成与成果展示相结合。
在开发课程体系时首先确定职业工作,再整合典型实际工作任务和适应于教学的工作任务,最后转化为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项目。在开发课程化系时,以下是物探专业技能模块项目课程教学课(表2)。
表2 项目课程教学方案
项目课程名称 地震资料采集前的方法分析过程 总学时 66 项目名称 施工区域的观测系统定位 学时 18
教学
目标 1.能够设计施工区域的观测系统,对现场有应变能力。
2.对施工现场复杂的地形,能够正确改变观测系统。
3.遵守HSE管理规定,有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
内容 1.HSE安全知识
2.懂得排列的布控、检波器的使用、组合炸药的原理。
3.反射波的原理。
4.记录的分析。
工作
任务 1.确定采用的观测系统。
2.根据激发点和接受地段的相对位置,确定道间距、排列长度、偏移距、最大炮检距。
3.根据工区的实际地形确定观测系统的图形摆放图示法。
4.对工区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波的处理方案
教学
方法 项目教学法、讲授、实践操作、项目团队协作学习、多媒体演练
活动设计 应知 应会 拓展知识
1.根据工区的复杂地形能够合理设计观测系统。
2.利用多媒体演示整个设计过程。
3.制定施工计划并实施。
4.对地震记录能够判断。 1.地震勘探原理
2.石油地质基础
3.采集接收原理
4.仪器操作原理 1.采集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2.资料采集操作流程。
3.鉴别地震记录、能够简单处理。 电法资料采集方法
四、实施的成效
第一,通过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在实践工作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学会与他人合作。通过物探专业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使学生学习环境更接近岗位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沟通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篇8
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着厌学地理的倾向,这直接影响着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改进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注意教学艺术,注意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上课时十分注重用自然亲切的教态和具有感染力和激励性的语言潜移默化地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如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教与学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课堂上积极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注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活跃;不断肯定与鼓励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各个层次的同学更多地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例如在《人口与人种》这一节的“不同的人种”时,把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让三个小组代表白种人、黑种人与黄种人,从人种的外部特征、有哪些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分布地区来介绍不同的人种,这种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能力、勇于探究人文的意识。
地理教材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发挥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并强化学生的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教学时做了以下两个方面 :
1.地理教材的内容特别贴近我们生活的实际,例如在讲《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这一节的“聚落与环境”时,就问:你的家乡、你的学校所在地如何?在介绍矿产资源时,就让学生谈谈夹皮沟金矿的资源,松原的油田;在介绍世界气候时也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桦甸、夹皮沟的气候、地形、水文等特点,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家乡,也激发了学生的爱祖国、爱家乡之情。
2.在教学中不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发展与合作》这节时,通过展示我国地理国情的优势,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指出我国地理国情的劣势,例如:山区面积
广大、自然灾害多发;许多地区环境严重污染,生态条件恶化;人口压力大,人均资源和各种产品占有量偏少;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国力还待于进一步加强,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等等,使学生在产生必要危机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达到让学生逐步树立无限热爱祖国,立志建设祖国,改变祖国面貌的雄心壮志。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可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动脑思维,畅所欲言,尽可能让他们提出有个性的见解,或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示,产生新的见解。其间,教师只以普通一员参与讨论,或启发,或表扬讨论中有创见的学生。当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论性的精确评价容易给一些学生增添压力,甚至带来伤害,可采用模糊评价,给学生适当指点,建议。这样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不断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中给予点拨启迪,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民主评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发展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达到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目的。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
篇9
【关键词】环境;心灵;可持续发展;数学;素质教育
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滥伐森林、过渡放牧、滥占耕地、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随意排放污染物、对矿产资源利用时采富弃贫、滥采滥用、复垦率低等等问题,造成全球气候恶化、土地沙化、地面下沉、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紧缺、温室效应加剧、酸雨增多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发生,它不仅影响当代人的利益,也危及子孙后代享用资源、环境的权利。哲学告诉我们,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而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能动性,能主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开展环境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在目前没有单独设环境课情况下,主要是采用"渗透"学科教学形式进行环保教育,以此提高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高度重视,要他们明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重要性。因此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和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任务已十分迫切,尤其在中、小学生中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意义更为重大。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实现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双赢的效果。
一、善用教材 ,精心设计
社会的发展,人类以空前的规模改造着自然,创造出史无前例的人间奇迹和物质文明。与此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日益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环境保护成了当今社环境教育是使学生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态度,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教育过程。学生是祖国的下一代,他们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学生时期对环境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成年后对环境的态度。而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环保教育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开展环境教育就是让学生时时刻刻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首先我从教材中找出蕴含有环境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为了把环境教育自然适度地渗透到教学中去,我主要从应用题中挖掘可渗透的内容,并找贴切的结合点,融于教学设计。教学时涉及到有关环境绿化的题目,我都尽量地利用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了解人与周围环境和谐的关系,从而理解环保的作用,唤起学生"爱绿护绿"的意识。另外,通过实践活动,也让学生知道了数学与环保科学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护花草树木,不采摘花草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道德。要想改进提高整个民族的环保意识,就要通过教育来改善人们的思想.提高公民的意识,就要从娃娃抓起。基础教育尤为重要,它肩负着培养具有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绿色消费等方面知识、技能和伦理的未来公民的使命。学校作为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现在农村都用上了自来水,如果平均每户每月节水2吨,照这样计算,我们居民一年可节水多少吨?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让他们知道水的来之不易及废水处理的代价。再让学生思考,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流掉的水数以吨计;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漏掉十几吨水。为了把环境教育自然适度地渗透到教学中去,并找贴切的结合点,融于教学设计。及时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节约用水,用水时水龙头不要开得过大,用后要关好水龙头,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这些问题的内容都与环境教育的联系很密切。在教学时很自然地就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了进去。
二、结合环保数据,适时施教,
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尽量捕捉数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渗透环境教育,以"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使数学课堂教学鲜活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喜爱上数学,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环境保护的种子,使其终身受益,也为培养有良好环保意识的社会公民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日益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环境保护成了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话题。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也逐步抽象、充实,从居住环境到校园环境,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环境,从水、大气、土地到动、植物,从资源、人口到地球、宇宙,在教材中也有所反映。
在教学中,我还十分注重让环境教育的内容尽量贴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使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又寓环境教育于数学课中。如,也是三年级下册的笔算除法,主题图出示了学生们在植树,正好结合"3.12植树节"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爱周围的环境……类似这样的题目还有很多,虽然教学大纲上没有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但我想,这种内容的题目会在学生做题的同时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还可开展了"环保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的讨论,使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在制造着污染,破坏着环境,教育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减少垃圾,防止废弃物污染环境。在学生练习数数的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一水,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杂物等,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多姿多彩,生气勃勃。
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写在我们身边的数字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养成"爱绿护绿"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护花草树木,不乱采摘花草的好习惯;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节约用水,用水时龙头不要开得过大,用后要关好水龙头。学会一水多用,如用洗米水洗碗、洗菜、浇花,用洗衣水擦地、冲厕所等,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要求学生不滥用塑料袋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环保科学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培养学生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道德。从而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做保护地球的好公民。
三、课堂渗透,是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篇10
江阴市暨阳中学张建菁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的功能是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要求,在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学设计中要贯彻的指导思想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达到如下目标:
1、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养成探索问题实质和事物本质的良好习惯。
2、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和求知欲望,培养收集和利用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课前准备
1、确定主题,选择伙伴: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供若干与本课教学密切相关的选题供学生选择,学生在确定自己的选题的同时选择伙伴。在《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主题下,又细化为“大气篇”、“土地篇”、“水篇”、“法制篇”、“行动篇”等;教师在学生选择之后是个调整过于集中或分散的小组。
2、接受培训,指定计划:教师在预见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关培养。如:在“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主题的研究中,学生个人或小组在接受如何查阅文献、网络资源,如何进行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社会调查,如何进行数据归类、统计和分析等方法的基本常识和指导和培训之后,选定研究方法、明确分工、制定详尽研究进度。
3、收集材料,实施研究:学生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搜集、整理、综合分析利用信息,尽量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提出个性化的观点和结论。如“大气组”可以采用统计、比较数据的方法,将江阴市2002年;2004年某两个月同期的大气质量比较分析,并横向联系生物、地理等学科相关知识;“水组”可以来用实地考察和对地理教师进行访谈的方法,分桥江阴市水资源丰富但乡间河流污染严重的现状,并提出建议;“土地组”可以采用上网、剪报等方式搜集有关“沙尘暴”问题的知识、资料、图片等信息。
4、形成成果,交流完善:学生在依据研究方案进行实践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和修改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随时关注、适时指导;注意与相关学科教师建立联系,并积极提供条件,组织交流。
三、课件制作
1、充分利用网上已有资源,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利用校园网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
2、师生均采用FRONTPAGE或POWER-POINGT制作演示文稿;教师侧重在教学难点、课堂流程、主菜单的设计制作及音像资料的剪接上。
3.教饰将师生作品、重要环保网站、网上信息进行链接,便于课堂上充分合理利用。
四、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作好铺垫,明确主题。
一上课就组织学生观看“绿色奥运”的电脑画面提问:“体育盛会为何冠以绿色?”
学生观一边看电脑画面,一边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分析“绿色奥运”原由,明确本节课主题——环保问题。
(二)参与实践,探索新知。
师导生学共同理解“人类环境的含义”和掌握环境的分类的依据。
第一步:教师展示“环境要素”的课件,图片:长江、泰山、白云、森林、长城、北京故宫、铁矿石、东北虎、水杉、银杏树、卧龙保护区、苏州工业园区等。然后让学生在A、B两个大圈中进行分类。
第二步:学生观看画面,积极思考、讨论,并利用电脑进行人类环境分类的练习,并说出理由是什么?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把环境进行了分类,最后归纳为几大类: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矿产资源、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第三步:教师再对这几种类型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出环境的内涵: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介事物,即对人类来说,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三)交流讨论,经验共享。
同学讨论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表现、危害
1、教师通过电脑画面,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一个过程。播放录像《中国沙漠化》、《水的呼唤》、《地球母亲的皮肤怎么了?》使学生直观感受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2、安排学生分组汇报有关对大气、水、土地等具体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适时鼓励学生进行讨论,说出不同的意见和见解。
(四)实践创新的精神,及时补充相关材料。
学生:观察电脑画面,领悟懂得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个过程,感受环境问题的具体体现。然后:各小组代表调出网上资料或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分别汇报有关大气、水、土地等方面环境问题的原因、表现、危害;其他同学注意借鉴,同时能够补充、质疑。
(五)总结归纳突破重点、难点。
教师:通过概括叙述汇报成果,总结归纳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对难点进行“借助成语——具体事例——理性认识”的重点分析。
学生:借助教师提示,参与分析、讨论列举具体事例,真正理解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直接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六)联系实际,巩固迁移。
教师:引导学生列举身边存在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分析其危害,增强环境意识及保护环境的紧迫性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学生:列举身边存在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分析其危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建议。
五、课例点评
1、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奥运会”和“绿色”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通过“环保”这一概念把它们结合起来。本节课以学生的小组调查作为教学切入点,并适时选用学生身边的经常接触的事例,使问题产生于真实的情景,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教师顺势提出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所以情景学习环境最适宜于转向真实生活问题的解决。
2、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概念形成模式的学习中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教师以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各种环境材料为依托,层层深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既体验了环境概念,又强化了对环境问题形成的过程的理解。这样学生有机会去探索、去思考。这样,教师的注意力就不仅仅放在学生的回答上,还要更加关注学生对问题的真实反映、思维过程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学生不同的认识风格、思维方式、探究能力等个别特征。同时,把学生搜集到的环保方面的典型事例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充分交流,以进一步验证已有的认知。在这里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体验、理解思维,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这堂课给学生提供了开放、融洽的心理氛围,为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思维以及他人互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课堂上的学习比较接近生活中真实、复杂的学习,使学生自己有可能去寻求对各种现象的理解。